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白鼠电防御条件反射的建立、分化与消退

小白鼠电防御条件反射的建立、分化与消退

小白鼠电防御条件反射的建立、分化与消退
小白鼠电防御条件反射的建立、分化与消退

小白鼠电防御条件反射的建立、分化与消退

【目的要求】

1.学习用动物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实验方法。

2.通过小白鼠条件反射的建立、分化与消退,了解条件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与生物学意义

【基本原理】

各种无关刺激(如声音或光等)与非条件刺激(如电流、食物等)先后作用于动物,并重复一定次数后,大脑皮层上相应的两个兴奋灶之间,由于兴奋的扩散,在功能上逐步形成了暂时性接通。此时,无关刺激就成为具有信号意义的条件刺激,它能代替非条件刺激引起机体相应的反射活动,此即条件反射的建立。条件反射的巩固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否则,条件刺激的信号作用就逐渐消退。消退是大脑皮层上的兴奋过程转化为抑制过程的结果,称为消退抑制。分化也是抑制过程的发展。由于大脑皮层对刺激具有高度的分辨能力,阳性刺激在皮层产生兴奋过程,而相近似的阴性刺激则产生抑制过程,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对大脑皮层的分析机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动物与器材】

小白鼠、小动物条件反射箱、节拍器(或电铃、电灯)、调压变压器、秒表、换向电钥。

【方法与步骤】

1.小动物条件反射箱的结构小白鼠条件反射箱为一长46cm、宽16cm、高23cm 的木制箱子,箱盖可为一活动的玻璃盖,也可为两层,下层为玻璃盖,上层是镜框,内嵌镜子。将镜框打开一定角度,可通过镜子的反射观察动物在箱内的活动情况(图9-11)。箱中间装有隔板,分左右两个小室。隔板中央下方有小门,动物可通过小门来往于左、右两室。箱底装有平行排列的金属片,单数金属片与电源的一极相接,而双数金属片与电源的另一极相连。电源需经调压变压器与金属片连接。如条件反射箱无刺激开关,变压器与金属片之间应串联换向电钥(图9-12)。通电时,当小白鼠踏在两条相邻的金属片上,动物的身体把相邻的两条金属片接通,电流就会通过身体而发挥刺激作用,引起动物防御性运动反射。在箱的左、右两壁,各装有两个开关,上面为灯光开关,下面为电刺激开关。有些条件反射箱的左、右两壁下方中央各开一个小门,通过小门可将动物放进或取出。

2.动物的训练先将小白鼠放入箱内,使其适应环境。调节调压变压器(10-40V),逐渐加强电刺激,使动物产生防御性运动反射,从一室逃到另一室。每隔1-2min 重复一次,直至小白鼠受到刺激时能顺利地逃入另一室为止。注意:刺激强度应适中,过弱不能引起动物的反应;过强也会引起不良反应。调节变压器时,应以能引起小白鼠运动反射的最小刺激强度为佳。

3.条件反射的建立先给予180 次/min 节拍器刺激,或按下动物所在一室的灯光开关(用灯光刺激时,室内光线不宜过强),检查能否引起动物的反应。如不能引起运动反射,说明这种刺激为无关刺激。然后开动节拍器5s,或给予灯光2—3s,再按下电刺激开关,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并使两者重合10—15s,至动物逃入另一室时,两种刺激同时停止。这样,每隔1-2min重复进行一次。经20-30 次结合之后,休息5min,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单独给予节拍器或灯光刺激,动物就逃入另一室为止,

说明条件反射已经形成。再重复上述步骤以巩固新形成的条件反射。实验过程中,随时将实验结果填入表9-1 中。

表9-1 小白鼠条件反射的形成、分化与消退实验记录表

4.条件反射的分化在条件反射形成以后,给予180 次/min 节拍器的条件刺激,并伴有强化。而用40 次/min 的节拍器作为分化刺激,单独作用15s,不予强化。这样,两种不同性质的刺激物交替使用。最初,由于条件反射的泛化,小白鼠对分化刺激也出现运动反应。随着对比实验次数的增加,动物只对条件刺激发生反应,而对分化刺激则无反应,此时条件反射的分化相已经形成。

5.条件反射的消退继续用180 次/min 的节拍器作为刺激,但不再给予强化。最初,小白鼠还会出现条件反射,重复几次后,潜伏期逐渐延长,最后反射消失,此时条件反射已经消退。

【注意事项】

1.用节拍器作为条件刺激时,实验室内需保持安静,否则条件反射形成困难。如有条件,最好分室进行实验。

2.实验过程中,应防止触电事故。捉拿动物时,应事先关闭电源。

【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小结条件反射的形成、分化和消退的条件。它们有何生物学意义?2.在条件反射建立的情况下,试设计一个外抑制实验。外抑制后,条件反射是否还存在?

(解景田)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教学设计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参与或观察课堂活动,举例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2. 设计实验,探究条件反射的建立,理解建立条件反射的意义。 3. 通过情景体验,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能力目标: 1. 通过制定探究实验方案,进一步熟悉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2. 在训练动物的过程中,养成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方法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学设计思路,主要运用发现法,通过自制教具展示、自拍录像等,结合多媒体手段,使实验范例的呈现和介绍生动直观,从而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概念、原理。 教学过程 (一)基本内容与程序 两类不同特点的反射→条件反射是怎样建立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能力 (二)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①什么是反射?反射弧包括哪几个部分? ②请举一个反射活动的例子。引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人教版教材P103插图)中的这段文字,然后请一位同学解释。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现象就是一个反射的例子,说明人类的神经调节是非常复杂的。

由此引出本节的课题。 1. 分析两类不同性质的反射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这样创设活动环节: 教师:我请两位同学前来帮助老师完成一项实验。甲同学,请你闭上眼,向前伸出你的手臂。 教师拿出一个课前准备好的“刺激盒”给另一个同学看:盒是鲜红色的,两面颜色一样,只是有一面上露出由里向外刺出的几枚图钉尖。(如右图)然后将有刺尖的一面对着被试学生手指,举在距指尖端20-30cm处。 “甲同学,现在请你慢慢向前方走,手臂要伸平。” 当甲同学手指无意碰到盒上的刺尖时,他会突然缩回手臂并睁眼察看情况。这一切被旁观者们看个明白。 这时教师问大家:“发生了什么?”然后请被试者甲同学看一下有刺尖的红盒子。但注意不要让他看到另一面。 教师对甲同学:“现在,如果我让你睁开眼睛,再伸直手臂,我用这有刺尖的盒子再碰你的指尖,你会怎样呢?现在我们就来试试。”这次教师只让另一位同学看清,使用盒子没有刺的一面来继续做实验。 教师对甲同学:“你不用紧张,我并不用力,只是轻轻地……”然后突然用刺激盒敲向甲同学的手指。于是引起他再次缩回手臂。但可能盒子还没有碰到手指。“现在大家又看到了什么?”…… 然后,教师请另一个同学将他看到的情况介绍给全体观察者。 现在教师可以提出:我们从刚才的实验中看到了甲同学两次“缩手”反应,让我们分析一下,这先后两次缩手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①分析这先后两次缩手反应,引起反射的刺激方式有什么不同? ②完成这两次反射的神经中枢一样吗? ③甲同学的第二次缩手是紧接在第一次缩手后完成的,这说明这两次缩手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第一次缩手,甲同学也没有看清盒子上有刺尖,还会有第二次缩手吗? 通过分析、推理、概括,总结出有两类不同性质的反射性调节:

防感应电侵害安全保障措施

防感应电侵害安全保障措施 一、接触网、牵引变电 1.验电器、接地线在每次使用前,工作领导人与接地线人员要认真检查有无损坏、各部连接是否紧固,并测试绝缘性能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接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裸铜绞线制成并有透明护套保护。接地线不得有断股、散股和接头。 3.使用验电器应选择电压等级相符的验电器,使用前应检查其机械状态、声、光信号显示正常。验电前自检良好后,到现场后先在同等电压等级的有电设备检查其性能,确认声、光信号显示正常,然后方可在停电设备上验电。 4.停电作业要严格遵守验电接地制度。作业组在接到停电作业命令后须先验电后再接地,然后方可作业。 5.装设地线必须先使用声光验电器进行验电,再用探针进行二次触碰验电才能挂设地线。 9.在验电接地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在雨、雪等不良天气情况下需杆上验电接地时,可不穿绝缘靴,但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设臵和拆除接地线必须由2人进行,1人操作、1人监护。 10.当验明接触网确已停电后,须在作业地点的两端和与作业地点相连、可能来电的停电设备上装设接地线。接挂地

线时,对钢轨要有除锈措施,确保地线靴与钢轨接触良好,地线靴要加装弹簧垫片并用螺帽压紧,保证导电良好。 11.在装设接地线时,将接地线的一端先行接地;再将另一端与被停电的导体相连。拆除接地线时,其顺序相反。接地线要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12.装设接地线时,人体严禁触及接地线;连接或拆除接地线时,操作人要借助绝缘杆进行。绝缘杆要保持清洁、干燥。 13.接触网停电作业的验电、装设和拆除地线过程中,监护人与工作领导人之间,必须严格按标准化用语进行联系,并相互复诵和确认。对讲机联系应认真执行呼唤应答制度,明确地点(支柱号)、姓名、内容,严禁使用“好了”、“地线撤了”等不明确用语。 14.更换长大物件时要采取措施设好监护,提醒作业人员防止物件侵限(行车、空气绝缘限界)。 15.对阻抗匹配平衡牵引变压器进行检修试验前,必须在变压器回流线上装设接地线,并在保证其接地良好的前提下拆除回流线,方准进行检修作业。 16.在停电作业的接触网附近有平行带电的电线路时,为防止感应电,保证作业组成员的安全,可根据作业需要适当缩短接地线间距离。任何时候作业地点两端接地线间距不得大于1000m,否则必须增设接地线。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选题 1.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是()。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布鲁纳 2.下列不属于学习引起的变化的是()。 A.幼儿会喊爸爸、妈妈 B.青春期嗓音变化 C.骑车 D.会使用电脑 3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是()学习。 A.刺激——反应 B.连锁 C.辨别 D.信号 4.属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类型是( )学习。 A.刺激——反应 B.信号 C.概念 D.连锁 5.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类型是( )学习。 A.信号 B.规则 C.解决问题 D.刺激——反应 6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动作联结的学习类型是()学习。 A.连锁 B.概念 C.辨别 D. 刺激——反应 7.各类动作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学习。 A.信号 B.规则 C.连锁 D.刺激——反应 8.对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分别作出适当的反应的学习是()学习。 A.连锁 B.概念 C.辨别 D.规则 9.()学习是指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其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A.解决问题 B.概念 C.辨别 D.规则 10.把鲸鱼、象、狗等概括为“哺乳动物”,这属于()学习。 A.解决问题 B.概念 C.辨别 D.规则 11.理解“功=力×距离”这一公式,这是()学习。 A.信号 B.概念 C.辨别 D.原理 12.掌握教育学基本原理后,用之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学习。 A.解决问题 B.规则 C.概念 D.刺激——反应 13.()是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动作技能 D.态度 14.()是使用符合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态度 15.()表现为学会陈述观点的能力。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态度 16.()是对外的平稳而精确的操作能力。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17.()表现为个体对人、对物或某些事件的意向。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态度 18.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后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这是()。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强化律 19.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如果练习运用,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如果

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标准版)

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根据《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第36号令)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对全省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主要组成部分——石油站进行了验收检查,检查中发现了加油站安全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安全隐患提出了安全防范措施。 一、存在的安全隐患 1.安全防火距离隐患 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简称《规范》),加油站安 全防火距离分为“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和“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验收检查中发现“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有:

(1)城市建成区的少部分加油站,当初兴建时多选在人口居住较集中的中心地带或城市繁华区及交通便利处,与民用建筑物的距离、重要公共建筑物的距离小于《规范》的要求。 (2)与室外变、配电站的距离小于《规范》的要求。 (3)城市建成区内少部分的加油站兴建时可以满足安全间距的要求,但由于城市的建设发展,规划道路的拓宽改造,目前站内设施与城市道路的距离小于《规范》的要求。 (4)比较普遍的安全问题是架空通信线、架空电力线路与加油机的距离满足不了《规范》的要求,部分架空通信线、架空电力线路从加油机上面或侧面跨越。 站内设施之间存在防火距离的问题: (1)加油机、埋地油罐、通气管管口与站房其它建、构筑物、燃煤独立锅炉房的距离小于《规范》的要求。 (2)通气管管口与密闭卸油点、站区围墙的距离小于《规范》的要求。 (3)加油岛罩棚高度不够,罩棚边缘与加油机平面距离偏小。 2.油罐与工艺系统方面的隐患 (1)《规范》严格规定加油站的汽油罐与柴油罐应埋地设置,严

防感应电安全措施

防止感应电伤害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项目部 年月

目录 1. 编制目的 (1) 2. 编制依据 (1) 3. 引用条款 (1) 4. 临近带电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1) 5.预防临近高压电力线作业时的感应电措施 (2) 6. 临近带电体组塔及架线桩号情况 (3) 7. 临近带电体铁塔组立施工风险辨识及控制措施 (4) 8. 绝缘工器具使用要求 (4) 9. 文明施工规定 (5) 10.附件:各类防范类型及预控措施 (6)

1. 编制目的 为保证优质、安全、高效的完成组塔及架线施工生产任务,针对现场实际特制定本工程《防止感应电伤害安全保证措施》,作为铁塔组立及张力架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的辅助措施要求全体施工人员认真执行。 凡参加本工程铁塔组立施工人员,除严格遵守执行《铁塔组立施工方案》、《张力架线施工方案》外,涉及临近带电体组塔施工及临近带电运行线路张力架线的情况下,必须严格执行本安全措施规定,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重点监督、控制以上危险因素,确保施工安全。 2. 编制依据 (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二部分:电力线路 DL5009.2—2013 (2)《铁塔组立施工方案》(项目部); (3)《张力架线施工方案》(项目部)。 3. 引用条款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二部分:电力线路 DL5009.2—2013 8.1.5、8.1.6、8.1.7、8.1.8、8.1.9、8.1.10 4. 临近带电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1)临近带电体作业时,施工全过程应设专人监护。 (2)对负责施工的作业班组在施工前必须单独进行交底。 (3)为防护感应电压加装的个人保安接地线应记录在工作票上,并由施工作业人员自装自拆。 (4)大雾、雨、雪、雷电天气应停止施工,待天气正常时进行作业。 (5)施工作业时禁止野蛮施工、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6)项目部应结合工程实际根据施工需要,编制“临近带电作业施工方案”,明确临近带电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于作业前进行全员交底。 (7)在带电体附近作业前,应事先测量作业区域与带电体的直线距离,考虑可能出现的最小距离是否满足“线路安规”要求,并据此制定现场安全预控措施。 (8)现场情况特殊,经分析采取安全措施后作业风险依然巨大,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安全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严禁施工。 (9)在带电体附近进行高处作业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表3.1.4的规定,遇特殊情况达不到该要求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两个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历年教师资格证和教师招聘考试中也是一个高频考点。而很多学员在备考过程中,总觉得这两个理论比较难理解,也不太好区分清楚。下面中公资深讲师就此问题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都属于条件反射的范畴。说到条件反射,就不得不先说一下反射这一概念。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比如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瞳孔反射(瞳孔遇强光缩小)、吃东西流口水、手碰到烫的东西会迅速地缩回来等等现象都属于反射现象。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种叫无条件反射,一种叫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学即会的反射,即本能,是反射活动的基本形式。比如朝向反射、膝跳反射、瞳孔反射等都是无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是机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比如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就会流口水。 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经典条件反射最着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实验。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1936)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声,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铃声)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食物)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铃声)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学案)

课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姓名: 班级:授课时间:主备课人: 教师寄语:你的进步是所有关心你的人的期望,你的努力是自己成长的关键。 学习目标: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能够分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教学难点: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教学过程:【温故知新】 1. 右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该图描述,正确的是() A ②是传出神经 B ⑤是感受器 C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D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应 B反射 C传导 D产生神经冲动 3.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的解读正确的是() A.a是效应器,能接受c传来的信号作出反应 B.b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d能将来自e的神经冲动传至b,引起反射 D.e是神经中枢,它不受其它任何结构的调控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87 至88页三个自然段,填写以下内容: 1.生来就有的,称为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的神经活动,由神经系统的参与即可完成。 2.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称为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的基本方式,是在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的参与下形成的。 3.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是能对发生反应。 【合作探究】一.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

2.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3.经过训练,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铃声刺激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种反射活动有什么 意义? 二.中国的语言可谓博大精深,许多成语也包含着反射的例子,请学生分析:下列反射分别属于何种反射?哪个为人类特有的反射?【A表示非条件反射,B表示条件反射】 (1)杯弓蛇影(2)画饼充饥(3)谈虎色变 (4)北雁南飞(5)垂涎三尺(6)鹦鹉学舌 【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1.教师进行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点拨。 2.学生的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疑惑,小组内在进行讨论。 【随堂达标】你的成功就是你的收获,相信自己。 1.下列反射活动中,神经中枢不在脊髓的反射是() A缩手反射 B眨眼反射 C排尿反射 D看见红灯就停车 2.下列哪一项属于条件反射() A人进食时分泌唾液 B沙子进入人的眼中使人流泪 C电视播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悲壮场面时,人们难过的哭了 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突然向前跳起 3.下列反射活动中,人类所特有的是() A手碰到火迅速缩回 B听洪战辉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 C吃食物分泌唾液 D切洋葱时流眼泪 4.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听觉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 5.如果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是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非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6.课堂上,王强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 B反射弧条件反射 C脑条件反射 D脊髓条件反射 7.人的手偶然被针刺了一下,会发生缩手反射,而后感到疼痛,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缩手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内 C缩手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D感到疼痛是由于脊髓中有神经纤维将神经冲动上传到大脑 8.下列有关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B条件反射必须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发生 C当看见“禁止随地吐痰”的标语后不吐了,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动火作业现场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

动火作业中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1风险:易燃易爆有害物质 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 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2风险:火星窜入其他设备或易燃物侵入动火设备 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块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3风险: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 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闭。 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4风险: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 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风险:火星飞溅

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例如:封堵孔洞,增设挡板等。同时增加监护人数量。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6风险:气瓶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 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7风险:电、气焊工具有缺陷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8风险:作业过程中,易燃物外泄 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9风险:通风不良 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密封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不得进行喷涂作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 10风险:未定时监测 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 30mi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危险作业风险及防范措施完整版

危险作业风险及防范措 施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危险作业风险及防范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时常组织员工进行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安全风险较大的作业项目。如何防范作业过程中的风险?企业应严格做好防护保障措施,员工应按照规程操作,以减少事故伤害。 【动火作业】 ☆易燃易爆物质危害 ☆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 ☆气瓶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 ☆电焊、气焊工具有缺陷 ☆易燃物外泄、火星飞溅 ☆通风不良、未定时监测 ☆应急设施不足或措施不当 ☆现场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安全要点 1.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并经分析合格后再作业。储罐内应存储清水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进行保护。员工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2.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加盲板隔断,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3.清除动火点周围的易燃物,对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进行清理并封闭。

4.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他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高处动火需办理高处作业证,防范火花飞溅。若涉及高处、抽堵盲板、管道设备检修作业等,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 6.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其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应小于10米,气瓶不得在烈日下暴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7.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工具,确保安全可靠。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泄漏,应立即停止动火。 8.在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对周围设备进行遮盖,密封水漏、清除油污,附近不得进行易燃物质清洗作业,可采用局部强制通风措施。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火前,应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 9.监测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 10.动火现场应备有蒸汽管、水管、灭火器等,固定泡沫灭火系统应进入预启动状态。监火人应熟悉现场环境,检查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掌握工况变化,并坚守现场。 【受限空间作业】 ☆隔绝不可靠 ☆机械伤害 ☆触电危害 ☆通风不良、氧气不足 ☆防护措施不当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感应电触电伤害预防措施探讨

安全管理编号:LX-FS-A76678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感应电触电伤害 预防措施探讨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感应电触电伤害 预防措施探讨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感应电危害 近几年广西、湖北电网都曾经出现过感应电伤人的事故。现举几起典型感应电击的案例,以帮助人们对感应电击的危险性提高认识。 案例1:20xx年1月21日,某供电局输配电管理所带电班一名工作班成员在110kV麻宜线#20塔两侧架空地线安装跳线支撑瓷担,处理绝缘架空地线。16时15分,在缠绕、固定绝缘架空地线引流线预留的尾线时,不慎造成预留的尾线弹出,弹出的尾线把绝缘架空地线侧的接地线线夹击脱,致使其被

条件反射

秦皇岛市第十五中学“预、学、练、作”一体化教学设计 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编写审定者:刘永凯刘亚丽班级:姓名: 二、条件反射 ----学习目标----- 1、说出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举例说明条件反射的概念、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3、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异同。 4、说明建立条件反射的意义。 自学指导----- 1、阅读教材80页并读图4-10,回答下列问题:(5分钟) (1)脑位于人体的颅腔内,我们平时所说的脑是指人体的大脑吗?为什么? (2)在图上填出相应的结构名称。 (3)大脑皮层上的沟和回有什么作用? (5)大脑是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那么连接左右两个大 脑半球的桥梁是什么? 2、分析教材81页探究竟的资料结合教材内容,总结大脑、小 脑、脑干的功能。并利用你所获得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过度酗酒会出现胡言乱语、走路不稳、昏迷甚至死亡,这是酒精分别损害了脑的哪一部分造成的? (2)体操运动员与常人相比,身体的平衡能力明显强是脑的哪部分结构发达。 (3)某位同学在课间休息时互相打闹,其中一名同学无意中将另一名同学推倒,这名同学的后脑勺着地,致使这名同学呼吸衰竭,心跳骤停。请你分析这位同学死亡的原因。 (4)某一脑血栓患者,右侧肢体不能运动,请问这名患者的大脑的哪一功能中枢出现病变? (5)一位妇女颅内长了肿瘤,肿瘤压迫大脑,结果导致其失明。分析这名妇女失明的原因。 (6)妈妈在给小明和一只小狗讲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小明听了痛哭流涕,小狗却毫无反应。分析原因。 3、在巴普洛夫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下面问题:吃梅止渴(2)望梅止渴(3)谭梅止渴 (1)他们分别属于哪类反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对人类有什么意义?4、总结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优化作业----- 1.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 A.脊髓 B.大脑 C.脑 D.大脑皮层 2.某人明明看到前面只是一条小沟,却跨了—大步,这可能是()。 A.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发生病变B.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发生病变 C.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发生病变D.小脑发生病变 3.“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生理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的脑没有受损伤的部位是()。 A.脑干 B.大脑 C.小脑 D.中脑 4.聋哑人要理解对方手语,首先要通过_______中枢,盲人“阅”读盲文,要通过_______中枢。 5.打字员的熟练指法是由_______发出指令和_______协调共同完成的精确的随意运动。 6、--判断下列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条件反射的是______________。(1)手被烫到后会迅速缩回;(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3)异物进入眼睛后会迅速闭眼;(4)吃东西时唾液分泌量会增多;(5)听到老师喊“上课”,学生会迅速起立; (6)听到有人在背后叫自己的名字会迅速回头;(7)听到背后突然发出的响声,会迅速回头;(8)婴儿的吮吸;(9)谈虎色变;(10)老马识途; 7.条件反射不同于非条件反射的特点是( ) ①先天性反射②后天性反射③可以消退④不会消退⑤低级神经活动⑥高级神经活动A.②③⑥ B. ①④⑤ C.①③⑤D.②④⑥ 8.下列有关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更重要 B.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C.条件反射必须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才能发生 D.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可以消退的,而非条件反射是永久的

条件反射理论带来的思考

条件反射理论带来的思考 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用科学实验的方式向我们解释了行为的学习途径,他认为,人类的学习就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而记忆则是对条件反射的巩固,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比如说老师说要考试了,我们会紧张起来;闻到医院消毒水的味道也会紧张起来;甚至连马戏团的狗也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来学习简单计算。 桑代克的饿猫开迷箱实验也给我带来很多方面的启示。他认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所以我觉得教育者为了达到教育目的不应该吝啬其口头表扬,而中国教育恰恰做不到这点,学生的思路一旦偏离了老师的预定轨迹,老师就会想方设法得把学生的思路“纠正”到所谓:“正确”的思路上。这样的行为导致了学生“不敢想,只会听”的后果,而根据人本主义理论,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阐明了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力。简言之就是要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只有这样学生自己想学,没有外在因素的制约,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的学到东西。此外,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巩固正确行为的重要性。正如效果律中所提到的那样,当孩子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行为时,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奖励,以增强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巩固学习的效果。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予孩子正面的积极的反馈,让孩子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在很多情况下,“三个勾”比“七个叉”更能带给孩子正能量。 还有一点,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做有意义的练习。猫在饥饿的状态下才会拼命挣脱迷箱,寻找食物。若它吃饱了,还会如此坚持么?训狗,寻鸟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永远不要喂饱你的狗,这是训狗人常说的一句话。在学习中同样的道理,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这样孩子才会有探索的动力,勇于尝试,在尝试中学习,在困难中寻求解决方法。桑代克在后期研究中发现,无意义、重复的练习并不能增强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只有进行了练习并获得奖励时才能增强联结,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题海战术是没有意义的,要让做题目变得有成效有效果其实很简单,给学生做题目,做得正确率与下次的做题量直接挂钩,也即在练习中加入惩罚奖励机制,学生做题的效果才会明显出来。

静电的产生及防范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静电的产生及防范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402-17 静电的产生及防范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静电的产生 当物料在管道中流动时,摩擦的机械能转化为静电能,物料与管道摩擦界面会形成电偶电层。随着液体的流动,会使液体成为带电液流。若物料的导电率小,绝缘性能好,则能良好地保持电能,静电在短时间内不能消除。如果管道足够长,则液流电流将趋近于一个稳定值,从防止物料静电的观点出发,流动所产生的静电量,往往大于最大电流发生量IM。 2.静电基本防护措施 (1)减少静电核产生:对接触起电的有关物料,应尽量选用在带电序列中位置较临近的,或对产生正负电荷的物料加以适当组合,使最终达到起电最小。在生产工艺设计上,对有关物料应尽量做到接触面积、压力较小,接触次数较少,运动和分离速度较慢。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 2,举例说明非条件的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 3,阐述条件反射的建立及其意义 4,描述脑的位置,识别大脑、小脑和脑干,说出脑的各部位的主要功能 过程与方法: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设计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学习就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运用科学的方法直到高效学习 二、重点难点 重点:条件反射的概念及探究活动;脑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难点:条件反射的概念及探究活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非条件反射,看老师展示的这几幅图片,哪一个是非条件反射? 学生回答2、3副图片是, 师:那其余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条件反射(板书条件反射)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条件反射 师:条件反射是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的,现在我们再重现这个实验 1,给狗喂食,狗在吃食物时会分泌唾液(板书食物分泌唾液)食物对狗来说是一种刺激,分泌唾液是反应,这是一个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板书非条件反射) 2,只摇铃狗不会分泌唾液。(板书摇铃不分泌唾液)铃声对狗来说是一个无关刺激 (板书无关刺激) 3,喂食物时摇铃狗会分泌唾液,此时分泌唾液是因为摇铃还是食物?学生回答食物(板书摇铃+食物分泌唾液) 4,重复多次第三步,会发生什么现象(板书摇铃分泌唾液) 师:开始铃声对于狗来说是一个无关刺激,经过一段时间后摇铃就会引发狗分泌唾液,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反射,这种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就是条件反射。 师:通过这个过程,请同学们思考,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那些条件? 生:建立: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在时间上把非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后,当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射就形成了,所以说,非条件反射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础 师:同学们结合非条件反射的概念,来给条件反射下一个定义 生: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 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的反射 师:思考一:当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以后只给铃声而不给食物,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结果:狗听到铃声不会再分泌唾液; 说明: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不继续强化,反射会消退 师:思考二:如果把摇铃换成光照,条件发射是否还会建立?说明了什么? 生:可以建立,说明条件反射中的条件刺激可以改变。 师:思考三:条件反射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生:使人和高等动物的行为有了预见性,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防触电伤害安全控制措施

《防触电伤害安全控制措施》 一、接触网专业 1.产生感应电压反应的处所 ⑴软横跨接地侧绝缘子 站场作业攀登支柱跨越接地侧绝缘子时,左、右两脚分别站在绝缘子串两侧,一只手接触导电侧,一只手接触接地侧易造成感应电伤人。 防护措施: ①按规定着装,穿绝缘鞋、戴安全帽。 ②在跨越接地侧绝缘子时,应使用双绳安全带,避免感应电流穿越身体造成感应电伤人。 ⑵地线与钢轨呈虚接状态 在天窗作业时,接地线人员接撤地线时,接地端与钢轨连接接触不良,钢轨锈蚀,地线与钢轨呈虚接状态,无法有效消除感应电压。

防护措施: ①要求接地靴与钢轨连接的紧固件设计合理,与钢轨地脚接触良好。 ②接地人员在接挂地线前对锈蚀钢轨进行除锈,打磨彻底后进连接。 ⑶高压线路与接触网平行或较近 接触网与高压线路平行或较近,接触网停电后已造成停电线路出行感应电。 防护措施: ①缩短接地线距离,必要时对邻近高压线路进行处理。 ②在接触网设备检修时,应加挂随车地线,随车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裸铜绞线制成,并有透明护套保护。随车地线宜采取与梯车(作业车)固定连接的方式减小电阻。 ⑷器件式分相、关节式分相、绝缘锚段关节 进行器件式分相、关节式分相、绝缘锚段关节检修作业时,已出现感应电。 防护措施: 除在作业区两端工作支装设接地线外,还应在中性区加挂接地线,并将断口进行短接封线(绝缘锚段关节只短接断口)。

⑸牵出线、专用线处所作业 在牵出线、专用线作业时接触网设备未与其它股道存在电气连接时易造成感应电。 防护措施: 在牵出线、专用线作业时,检修作业前,除在来电侧装设接地线外,在接触网末端也必须装设接地线。 ⑹回流线、吸上线等附加导线出现断口 利用天窗进行时回流线、吸上线等附加导线断口作业时易造成感应电。 防护措施: 作业前,应先采取接设短接线等旁路措施,连通即将断开的接触网设备后在进行作业。 ⑺更换、检修电连接 更换或检修接触网电联结时,再未采取安全措施前易造成感应电。 防护措施: 在更换电连接时必须先安装新电联结,确认接好后再拆除旧电联结。检修电联结时,不得同时打开同一支的承力索、接触线电联结线夹,如需同时打开,必须提前设好短接线。

高二生物条件反射

课题:脑的高级调节功能——条件反射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朱静 一、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高中《生命科学》基础型课程以揭示生命活动本质为主旨,从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方面探讨生命活动的本质。第5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主要从信息方面探讨生命活动的本质,本章共有5个小节。第1节《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主要介绍生物体捕获外界信息的各种感受器。第2节《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是第5章的重点部分,课程标准上的学习要求是“B级”——即理解级。主要介绍神经系统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沿神经纤维,以神经冲动方式传导的电传递过程,传导速度非常快;二是通过突触结构,以神经递质方式传导的化学传递过程。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调节主要由脊髓和脑完成,并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其中脊髓主要完成对人体的一些基本反射活动的调节,而且,脊髓的反射活动总是在脑的控制下进行的。大脑皮质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本堂课是第2节中的第3课时。本堂课的核心内容是脑的高级调节功能,主线是围绕对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分析逐一展开。主要知识点一共有5个。1.“脑的组成”; 2.“大脑皮质上的功能区”; 3.“反射的两种类型”; 4.“条件反射的形成机理和生物学意义”; 5.“条件反射形成机理的应用”。 2.学情分析: 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部分,学生已在初中学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可能有些遗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创设学习情景,以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并在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尝试通过学习情景的创设,由学生自己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最终作出推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主要的教学策略及意图: “教是为了不教”。本堂课虽为新课,但在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依托互动式电子白板,组织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对于在教材分析中列出的5个主要知识点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 对于“脑的组成”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但可能已经遗忘,为此,先给学生提供3幅图,以帮助学生回顾初中已学知识,然后再提问学生“脑的组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板书归纳。这样的设计符合奥苏伯尔提出的关于“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基础,使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发展”的观点。 对于“大脑皮质上的功能区”这部分内容,由于图上信息量大,新名词多,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为此,在学生阅读“大脑皮质的功能区”图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分类、分步法指导学生读图,即先看“4叶”,后看“2沟”,再看“4叶”上的对应功能区,最后分析语言中枢四个区域的功能,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记忆的逻辑性,而且,帮助学生在分类、分步读图过程中,学会读图的有效方法。 对于“反射的两种类型”这部分内容,先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由学生列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反射活动,教师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初步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条件反射的形成机理和生物学意义”这部分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此,设计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1)讲述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河北肥乡第二中学尹素敏设计思路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进行了阐述,但没有做过深的讲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和实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学生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之后,我尝试综合北师大版、人教版两个版本对这部分内容的描述,对内容进行整合处理,设计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教学。另外我们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学校,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我注重立足农村资源和教学条件,挖掘各种生活情景中的神经调节因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的关键是理解条件反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 ,在学生的参与下, 创设相关情景,通过对大量生活实例的分析理解条件反射建立的生物学意义。通过让学生参与训练动物形成条件反射从而理解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上升理性的认识。突出本节的重点。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但让七年级的学生进行全程自主的探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参与课堂活动,举例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区别。 2.探究条件反射的建立,理解建立条件反射的意义。 3.通过情景体验,概述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 进一步熟悉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2.在训练动物的过程中,养成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和人类特有条件反射。 2.难点:设计实验,探究条件反射的建立。 教学策略:从生活实例出发,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学习。 教学方法 教法:以引导启发为主,通过体验、游戏、比较、讨论、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以突破难点重点。 学法:循序渐进,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积极参与,主动进取。 教学评价方法:教师语言鼓励,小组记分制,小组竞赛。 课前准备: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案: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4、 条件反射建立的意义? 5、人类条件反射的特点? 1)人与动物共有的条件反射是。 2)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 检测反馈 1.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小孩见到穿白大褂的大夫哭 B.鹦鹉见到客人会说“你好” C.某人听见哀乐伤心不止 D.吃到面包便会分泌唾液 2、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是( ) A.谈虎色变 B. C.吃食物分泌唾液 D.看小说感动得流泪 3、下列反射活动属人类特有的是( )。 A.看见食物分泌唾液 B.吃食物分泌唾液 C.拍打叮咬自己的蚊虫 D.谈虎色变 4、下列反射活动中,神经中枢不在脊髓的反射是( )。 A.缩手反射 B.眨眼反射 C.排尿反射 D.看见红灯就停车 5、一天,某同学在放学回家的途中,突然间狂风呼啸、电闪雷鸣,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他赶紧跑到一家商店避雨。参与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有( )。 ①膝跳反射中枢②听觉中枢③视觉中枢④躯体运动中枢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6、下列反射活动中,人类所特有的是()

A.手碰到火迅速缩回 B.听洪战辉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 C.吃食物分泌唾液 D.切洋葱时流眼泪 7、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听觉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 8、右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右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c代表脊髓 B.若右图表示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a代表耳的鼓膜 C.若右图表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a代表眼球的视网膜 D.若右图表示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则c代表的神经中枢是小脑 9、请你围绕:A.吃梅止渴B.望梅止渴C.谈梅止渴,并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以上三个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填字母),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 位于。 (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它包括和突起两部分,当它受到刺激后会产 生并传导兴奋。 (3)在完成B过程的反射弧中,①位于眼球的视网膜上, 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最终传导到大脑皮层的 ,形成视觉。 10、请根据神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回答: (1)请用图中字母写出“缩手反射”活动的反射途径:。 (2)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 活动情况,则此人可能的 损伤部位是【】。 (3)由(1)(2)可知,脊髓具 有功能。 (4)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其中不需大脑 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