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

江苏省教科院成尚荣

一、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死。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1]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也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这是一

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却让我们感到它就真切地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使命究竟是什么?

于是,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应毫不含糊地回答: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教育应是有立场的——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向方式和结局。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义,直抵教育的主旨。

教育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和过程。这种道德的方式,就是让受教育者尊严地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园里。让受教育者“尊严”,教育者就得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保护他们,想着他们,引领他们。因而,这种道德的方式,是“人”的方式,彰显的是教育者立场的道德,既反映了对教育本质和主旨的深刻认识,又反映了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准确把

握。从某种角度说,儿童观是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教育观应根植于儿童观,而只有真正确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才会有鲜明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主旨所规定的,儿童立场是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鲜明标志和成功的根本动因。

儿童立场的命题也使我们想起教育中的主体。“……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人只有作为某种活动的发出者才是主体。”[2]教育这种活动的主体究竟是谁呢?这就要考察活动的“发出

者”是谁。教师是教育的策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发出”教育需求的却是儿童,是因为儿童焕发生命活力的诉求才有了教育活动,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发出者,因此儿童是教育的主体,那么,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就应站在儿童立场上。儿童立场是主体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必然的、合理的。

但是,命题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常常被遮蔽。在教育的现实中,儿童立场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最为突出和严重的是,成人们(当然包括教师)以惯有的思维,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最终以牺牲儿童为代价实现自己预定的教育意愿和目标。而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一切为了儿童”,最流行的最有号召力的口号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看起来,儿童立场似乎是鲜明的、坚定的,但结果是,儿童在儿童立场上的缺位,成人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最终是儿童立场异化为成人立场,最后只剩下成人立

场。其后果是让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一切为了儿童”被改写成了“一切为了成人”。这种以为了儿童名义的成人立场导致了教育的功利主义,导致了教育的分数至上,这一切又在“一切为了儿童”的旗号下畅通无阻。教育应当解蔽,应当如马斯洛所说的“再圣化”,回到教育应有的立场上去——真正站在儿童立场上。这就是教育的本义,是我们的回答。

二、儿童立场的核心: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

儿童立场有着丰富的内涵,但其特质与核心是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立场。也许我们回答坚守儿童立场的理由还相对容易,而回答儿童立场的特质与核心却不易。

⒈关于“儿童”的学问是所有学问中最重要而又最不完备的。

人是谁?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发出深情的呼唤。的确,“自知者明、知人者智”。但在“人”的问题前我们常常很茫然,今天也许还只能像卢梭所说的,“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3]而我以为,在最不完备的“人”的知识中,最突出的又是关于“儿童”的知识。因此,又正如卢森堡所说,“……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4]我们常常无情地

撞倒孩子,这是无庸争论的事实,其根本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儿童是谁”,不知道“儿童在哪里”。

儿童就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并未真正认识他们,更未真正发现他们。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立场上看待他们,于是认为儿童是“小大人”。陈鹤琴先生早就作了揭露:“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缪,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们游戏?为什

么逼他一举一动更像我们成人一样?这岂不是明明证实我们以

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观念么?”[5]显然,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就不可能有儿童立场的建立,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发生。可以这么判断: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基于对儿童的认识的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⒉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

伊斯拉谟斯认为,拉丁文中的“儿童”意味着“自由者”,因此,“在心性上,儿童是缪斯性存在”。[6]蒙台梭利说,儿童是小小的探索者,是“上帝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贾德甚至这么说,“……我们家中那张新买的婴儿床上,有一件神奇的事正在发生。就在那儿——婴儿床的栏杆后面——世界正被创造。”[7]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顺应

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但是,事实却是,我们用一味的强制灌输、简单的“告诉”和机械重复的训练,伤害了他们自由和探索的天性,破坏了“儿童”的本义,竟在不知不觉中“撞倒”了他们。不过,我们正在改变,改变自己,改变教育,因而改变了立场。冬天,小朋友发现放在手里的小冰块化了,他们比试着,并讨论着:为什么会化?怎样才使冰化得快一些?老师引导他们分别用微波炉、带盖子的胶卷盒做试验,试验后知道了冰的融化与温度有关系;小朋友又发现水变成冰“长个子”了,老师又引导他们在有刻度的瓶子、划上线的杯子、盒子里做试验,知道“长个子”的冰是水变成的,水变成冰体积就会变大;小朋友想,瓶口加上盖子还会不会“长个子”呢?会不会向下“长个子”呢?在老师的启发下,试验的结果带盖子的瓶盖被顶歪了,杯子盒子变形了,小朋友们说,水变成冰的力量真大呀![8]显然,儿童的天性和探索者的精神在教师引导下得到保护,也得到发展;知识应“活”在儿童自主的探究和体验之中。此类的案例不断增加,我们的立场和教育真的在不断改变。

⒊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

康德早就认定:“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但有无限的可能性。”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更是有无限的可能性。所谓可能性,就是“还没有”。儿童的可能性,一是说儿童还没有成熟。

因为未成熟,所以会发生问题,有缺点、有错误是正常的;正因为还没有成熟,所以存有巨大的潜能,教育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在让他们在成熟的过程中释放能量,又积蓄新的能量。二是说儿童还没有确定。儿童的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儿童,发现儿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其间,教师对儿童的评判亟需谨慎,有时需要耐心等待,否则,正如卡夫卡所说,缺乏耐心是人的主罪,因缺乏耐心而进不了天堂。进不了天堂是个人的小事,伤害了儿童则有可能牺牲未来。三是说儿童还没有完成。“完成”是个过程,教育不能停止自己的脚步,在儿童发展的一个个阶段,“完成”一个个任务,促使他们一步步逼近一个个目标,又在他们面前竖起新目标。所以,马克思·范梅南说:“看待儿童其实是看待可能性,看待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9]

看待可能性,一定要向可能性敞开。但是,自然界总是不遗余力地把可能性隐藏在其中,没有人能够确立或预言这些可能性。我们并不是刻意地确立或预言儿童的可能性,但必须不遗余力地去寻找种种可能性。因为是可能性,所以“不应用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来使之成为问题”[10],而应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透过儿童的“现实性”去发现可能性,改变“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创造新的方式,“可能性”总是在新的方式的催发下而冒出智慧的绿芽。皮亚杰说得好:“智慧的发展表现为新的可能性的产生”。[11]总之,儿童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就是

生成性、可塑性、创造性。儿童正是用“可能性”来暗示、启迪教育,来挑战、改变教育。

⒋儿童发展的密码——童心。

童心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着可能性,可能性隐藏在童心中,寻找可能性首先要呵护童心。我们可以这么说:童心是儿童发展的密码,当然也应是教育的密码。

首先,童心意味着创造性。一年级的小朋友写过一首诗《梦中》:“梦中,/我把小手伸出来/让它透透气;//梦中,/我把小脚踢出来,/让它散散步;//梦中,我把小屁股钻出来,/让它乘乘凉。//梦中,/我一个喷嚏,/吓得妈妈跳了起来,/惊醒了,看着我的睡相,/妈妈心疼得/把我的小手、小脚、小屁股/一个一个藏进暖融融的被窝/于是,香甜的梦又开始了……//”[12]充满童趣,充满想象力,想象力对儿童来说比什么都宝贵。可见,创造力是童心不灭。成人的创造性是儿童的品性的延续。我们永葆童心,就会永葆创造性。

其次,童心意味着独特的思维。李肇星在《儿子三岁》中说,儿子常常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比如,“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我有两条腿,太好了。”又比如,“大海为什么不停地喊呢?”“有的浪跑得太远,大海叫他们回来。”“为什么许多字不认识呢?”“它们没告诉我它们的

名字。”[13]……儿童总是以他的眼睛看世界,他们有他们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读了这些自问自答笑声总是从心里响起,在响起的笑声后我们想到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独特往往意味着创新的开始。童心啊,你总是把我们导引到一个新的视域、一个新的高度;教育啊,如果轻慢了、忽略了、挤压了童心,那绝对是无用的,而且是有害的。密码往往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⒌童年永远是一个深刻的话题。

世界是一个价值有涉的“大森林”,既有天使,也有魔鬼,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儿童正处于成长时期,需要来自成人世界的保护,也需要来自成人世界的引导。童年可能是一块糖,也可能是一颗药,因为可能性是有方向性的。当下的环境对儿童提出了种种严峻的挑战。一是享受式、娱乐化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引导儿童追求快乐和幸福,但不能追求生活的享受,不能让娱乐化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更不能代替教育,否则会“娱乐至死”。二是虚拟世界中的陷阱。虚拟世界让儿童获得最新的信息,换了一种方式,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但是虚拟世界存有很多诱惑,布有很多陷阱,低俗、粗俗、恶俗的东西会慢慢侵蚀儿童的心灵,消蚀高尚和圣洁的情感。儿童必须靠教育增强自己的识别和抵制能力。三是家庭环境的变化。离异家庭、单亲家庭以及各种“问题家庭”的增多,儿童心理悄然发生变化,产生心理缺陷与障碍,

亲情的淡漠导致情感的偏狭甚至异化,“问题家庭”导致“问题儿童”的产生。此外,留守儿童也正呈现着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审视。四是全球化背景下,使多元价值观发生猛烈的碰撞,核心价值观被遮蔽被模糊。在鼓励学生尊重、吸纳多元价值观的同时,如何澄清、辨别和选择;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如何善于倾听、接受正确价值观的指导,并予以发展,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杜威早就指出:“儿童的生活是琐碎和粗糙的,他们总是在以自己心目中最突出的东西暂时性地构成整个宇宙。但那个宇宙是变化的,它的内容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和重新组合。”它是一块璞玉,如果放任儿童按照他自己无指导的自发性去发展,那么,“从粗糙的东西发展出来的东西,只会是粗糙的东西。”[14]

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关于“师之惰”的古训,教师对儿童的引领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有丝毫的松懈。儿童立场,决不是对儿童的迁就和放任,严格要求是另一种爱的方式和形式,“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并未过时,仍是对儿童教育的命题。儿童立场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三、儿童立场上的教师:长大的儿童

儿童与成人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常常发生冲突。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在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边

上,等待着猛扑过去,并把他压跨。”[15]这种描述和比喻并不夸张,儿童立场始终向教师发出了最为严峻的问题:教师,你该是谁?你该怎么办?

著名的特级教师李吉林作出了最为简洁和鲜明的回答:我,一个长大的儿童。李吉林的回答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又具有西方的伦理价值。我国古代老子早就说过,圣人的精神状态往往回于婴孩;蒙台梭利也作了“作为教师的儿童”的判断。“长大的儿童”的含义,马克思作了深刻精辟的解释:“成人不能变成儿童,否则他就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难道不使人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在更高的程度上使儿童的纯朴的本质再现吗?”[16]“长大的儿童”是在更高的程度上再现儿童的本质,其旨意是在更好地解儿童、发现儿童,其目的是在更好地开发儿童、引领儿童、发展儿童。此外,“长大的儿童”是提醒我们,教师要与儿童共同成长,随着儿童一起“长大”,与儿童分享“长大”的快乐。可以说,“长大的儿童”是对教师在儿童立场上角色、作用最形象最生动最准确的定位。

有一个案例一直在我心头萦绕。斯紫辉是儿童教育家斯霞的堂姐。她是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但她每星期要给学生上一堂故事课,故事的内容来自《爱的教育》。学期结束,斯老师专门召开命名主题班会,用书中的人物来命名班上的同学。于是就有了勤劳的“裘里亚”、正直的“卡隆”、勇敢的“马尔柯”……班上

一位插班生蒋风一直期待老师对自己的命名。然而,没有。蒋风咬紧牙关才没使那滴男儿泪落下来。在准备离开教室时余光一扫,斯老师发现了自己的疏忽,一楞,随之脸上又阳光朗照:“蒋风,你跟我来。”在宿舍里,斯老师诚恳地检查自己:“老师太粗心了。我怎么把你给忘了呢?其实,你比裘里亚更勤劳,比卡隆更正直,比马尔柯更勇敢。这样吧,老师把自己最心爱的书,这本《爱的教育》送给你,弥补老师的过失吧。”说着,掏出笔在扉页上题写了一行字:“不要怕做平凡的人,但要永远记住,让自己那颗平凡的心,随时闪现出不平凡的光彩来。”蒋风那颗不轻弹的男儿泪终于掉下来。从此,这本书和那题词一直伴随着他走上了儿童文学的研究之路,成为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化理论家。[17]

之所以这么完整地叙述这一故事,是因为它启迪我对“长大的儿童”的理解。其一,教师首先要变成孩子。但是要当孩子,必须使自己往后退一步,即回到孩子时代去,和孩子一起想、一起玩、一起学,这样,你才可能走进儿童。一位数学老师竟然每周一节故事课,因为她知道孩子最爱听故事;在离开教室一刹那,她在余光里发现了学生的期待与委屈,富有童心的人才可能如此敏感。其二,教师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喜欢、仰慕故事中的人物,于是用来命名班上的学生。这样,书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走到了一起,其实,此时教师也成了儿童,三个“儿童”有了一次美丽的约会。从深层意义上说,教师的一生都

是一种邀请,邀请教室里的儿童,邀请课程中的儿童,也在邀请自己的加入。这种孩子喜欢的方式,是一种爱的方式。其三,教师变成儿童,是为了引领儿童。勤劳、正直、勇敢的精神、品质的培养成了教育永恒的主题,老师不能让故事走向庸俗,而应引领儿童走向崇高,在儿童的心里筑起一块高地,在“平凡”与“不平凡”之间让儿童寻找到价值思想和朴实的辩证。

“长大的儿童”是一种教师智慧的别解,实质上是一种大智慧,因为智慧是与人生的高度相契合的。大智与大爱相伴而行,大智需要大爱来支撑,大爱应该成为大智。

教育应当有大爱。教师爱应当具有母爱的品质与特点,但又必须超越母爱。教师爱的基本内涵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教师施爱的基本途径和方式,育人是教师施爱的根本目的和终极价值。正因为此,教师爱更讲方向性,这种爱的方向直指个人的成长与民族未来的结合;教师爱更讲科学性和规律性,循序渐进,克服浮躁与功利,追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注重动机、过程和结果的结合;教师爱更讲公平,面向所有学生,尤其关爱“后进生”,而且尽可能使教育成为看得见的公平,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教育公平的温暖;教师爱具有非情境性,情境改变的只能是爱的方式,而不会改变爱的品质,因而教师爱更具稳定性。这就是教师爱,这就是大爱。一个充满大爱的教师站在儿童立场上一定是优秀的“长大的儿童”。

教师应当有大智慧。教师智慧是关于教书育人的智慧。首先教师智慧具有道德感,集中表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上,让学生真正像人、真正像孩子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园里;其次,教师智慧的载体是能力,而且这些能力逐步形成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能力结构”,面对各种教育现象能及时调整教育对策和教育行为;再次,教师智慧要妥善处理好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消解知识对智慧的纠缠,使智慧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完成“转识成智”的任务,让知识成为力量,让智慧把学生引向自由;最为重要的是把创造作为智慧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是教师智慧,这就是大智慧。一个具有大智慧的教师才能在儿童立场上挥洒自如,具有鲜明的风格,充满魅力。

“长大的儿童”正是用大爱与大智筑高儿童立场,瞭望儿童的未来,续写儿童与“长大的儿童”这世界上最动人的故事。这样,从儿童立场出发,我们将创造最圣洁的儿童教育,创造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儿童立场(成尚荣)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成尚荣) 一、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死。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一天, 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 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 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1]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也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却让我们感到它就真切地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使命究竟是什么?于是,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应毫不含糊地回答: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教育应是有立场的一一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向方式和结局。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义,直抵教育的主旨。 教育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和过程。这种道德的方式,就是让受教育者尊严地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园里。让受教育者“尊严”,教育者就得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保护他们,想着他们,引领他们。因而,这种道德的方式,是“人”的方式,彰显的是教育者立场的道德,既反映了对教育本质和主旨的深刻认识,又反映了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准确把握。从某种角度说,儿童观是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教育观应根植于儿童观,而只有真正确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才会有鲜明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主旨所规定的,儿童立场是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鲜明标志和成功的根本动因。儿童立场的命题也使我们想起教育中的主体。“……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人只有作为某种活动的发出者才是主体。”[2]教育这种活动的主体究竟是谁呢?这就要考察活动的“发出者”是谁。教师是教育的策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发出”教育需求的却是儿童,是因为儿童焕发生命活力的诉求才有了教育活动,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发出者,因此儿童是教育的主体,那么,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就应站在儿童立场上。儿童立场是主体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必然的、合理的。 但是,命题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常常被遮蔽。在教育的现实中,儿童立场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最为突出和严重的是,成人们(当然包括教

儿童立场

一、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死。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1]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也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却让我们感到它就真切地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使命究竟是什么于是,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应毫不含糊地回答: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教育应是有立场的——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向方式和结局。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义,直抵教育的主旨。 教育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和过程。这种道德的方式,就是让受教育者尊严地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园里。让受教育者“尊严”,教育者就得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保护他们,想着他们,引领他们。因而,这种道德的方式,是“人”的方式,彰显的是教育者立场的道德,既反映了对教育本质和主旨的深刻认识,又反映了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准确把握。从某种角度说,儿童观是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教育观应根植于儿童观,而只有真正确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才会有鲜明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主旨所规定的,儿童立场是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鲜明标志和成功的根本动因。儿童立场的命题也使我们想起教育中的主体。“……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人只有作为某种活动的发出者才是主体。”[2]教育这种活动的主体究竟是谁呢这就要考察活动的“发出者”是谁。教师是教育的策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发出”教育需求的却是儿童,是因为儿童焕发生命活力的诉求才有了教育活动,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发出者,因此儿童是教育的主体,那么,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就应站在儿童立场上。儿童立场是主体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必然的、合理的。 但是,命题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常常被遮蔽。在教育的现实中,儿童立场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最为突出和严重的是,成人们(当然包括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 成尚荣《人民教育》2007年23期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他不幸被汽车撞死。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这篇小说用幻想的方式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教育孩子,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这是一个日本人讲述的故事.却让我们产生共鸣。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使命究竟是什么?于是,?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应毫不含糊地回答: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教育应是有立场的——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式和结局。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臵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题,直抵教育的主旨。 教育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和过程。这种道德的方

幼儿园课程中儿童立场的“真”与“假”

(荐读)教研员视角:教育是鞋、儿童是脚——幼儿园课程中“儿童立场”的“真”与“假” 近段时间以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研成为了热门,其中,最普遍的是区域性“主题预审议”。笔者仔细学习这些审议成果,发现也有些参与网络研讨的老师有着不同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T1:在前审议中,所谓孩子的核心经验和必备经历,真的是每个孩子都感兴趣和当下所需要的吗? T2:在前审议中,老师对主题的内容预设得那么详细,站在幼儿的角度,这样的生成性主题是不是变成了假生成?没有孩子在前,只凭着老师自己的想象,孩子可能会这样想,会那样问,这样的预设有必要吗? T3:面对疫情,我们可以问孩子,“地球人都做了哪些事情?你作为地球小公民,可以做些什么呢?”“把病毒的话题与孩子关于《家乡》的主题结合,我觉得孩子不会想这么多。不信,你就问一下孩子,他们肯定什么样的答案都有!” 看来这样的“预审议”不仅“吃力不讨好”,还真有点让人自嘲:“老师们,你们想多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有老师担心:这样的预设,孩子们不一定会接受!由此可以看出,这本质上是对幼儿园主题预审议的“儿童立场”“真”与“假”的质疑。细细想来,伴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被提速的这几年,“以儿童为中心”、“发现儿童”、“儿童视角”等口号不断地被发掘、被修辞、被刷新,然而真正受惠于儿童本身的并不多,在这样的思考和摸索中倒是成长了一大批的专家与特级! 那么,关于“儿童立场”的“真”与“假”究竟该如何区分呢? 要关注“活动目标“确立的方向是什么 “真正的儿童立场”其目标始终指向儿童(人),是以儿童活

动的过程性和发展的完整性来衡量孩子的发展的。按照杜威的观点:“儿童就是目的。” 而“虚假的儿童立场”其目标指向的是成人(或成人意志),其以领域的均衡性和活动的目的性(核心经验)来衡量孩子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但这并不意味教师在幼儿活动前有目的、有计划了,互动就一定是有效的了。因为这种活动的成败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正确与否。 笔者没有考证过关于“核心经验”的具体理论来源和概念背景,但《指南》明确强调:实施中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可见“经验”与“核心经验”的差异。教育是细水长流的过程,教育重目的和结果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每个短期的教育行为都能收到显著的效果,这种短期教育结果就让人值得反思了,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制约儿童的个性为代价的。这其中,除了成人的目的和意志以外,其他还有什么能让儿童乐此不疲投入其中的呢? 所以,儿童的发展不能只图成人认为必需的、表面的、知识的效果,而是要关注儿童自身内在的认知改变、情感体验和非智力因素等,即学习就是“在你离开课堂很久以后还留在自己身上的东西。” 所谓“教育是鞋,儿童是脚。”成人凭经验揣摩和臆断设计出来的核心经验和目标,无疑是给儿童“穿上一双不适宜的鞋”,舒服不舒服只有儿童最清楚了。更何况,这还是多位成人合成的。儿童长期处于这种被禁锢的教育中,生命之光何处去闪耀?又哪里会有活动中的生动性、活泼性和主动性呢? 所以要奉劝那些“勤劳”的老师们,多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吧,如果我们不做这样的“预审议”,不预设这些一厢情愿的目标

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 成尚荣 儿童立场的核心: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 儿童立场有着丰富的内涵,但其特质与核心是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立场。也许我们回答坚守儿童立场的理由还相对容易,而回答儿童立场的特质与核心却不易。 一、关于“儿童”的学问是所有学问中最重要而又最不完备的。 人是谁?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发出深情的呼唤。的确,“自知者明、知人者智”。但在“人”的问题前我们常常很茫然,今天也许还只能像卢梭所说的,“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3] 而我以为,在最不完备的“人”的知识中,最突出的又是关于“儿童”的知识。因此,又正如卢森堡所说,“……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4]我们常常无情地撞倒孩子,这是无庸争论的事实,其根本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儿童是谁”,不知道“儿童在哪里”。 儿童就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并未真正认识他们,更未真正发现他们。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立场上看待他们,于是认为儿童是“小大人”。陈鹤琴先生早就作了揭露:“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缪,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们游戏?为什么逼他一举一动更像我们成人一样?这岂不是明明证实我们以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观念么?”[5]显然,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就不可能有儿童立场的建立,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发生。可以这么判断: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基于对儿童的认识的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二、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 伊斯拉谟斯认为,拉丁文中的“儿童”意味着“自由者”,因此,“在心性上,儿童是缪斯性存在”。[6]蒙台梭利说,儿童是小小的探索者,是“上帝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贾德甚至这么说,“……我们家中那张新买的婴儿床上,有一件神奇的事正在发生。就在那儿——婴儿床的栏杆后面——世界正被创造。” [7]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但是,事实却是,我们用一味的强制灌输、简单的“告诉”和机械重复的训练,伤害了他们自由和探索的天性,破坏了“儿童”的本义,竟在不知不觉中“撞倒”了他们。不过,我们正在改变,改变自己,改变教育,因而改变了立场。冬天,小朋友发现放在手里的小冰块化了,他们比试着,并讨论着:为什么会化?怎样才使冰化得快一些?老师引导他们分别用微

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 成尚荣 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他不幸被汽车撞死。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这篇小说用幻想的方式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教育孩子,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这是一个日本人讲述的故事.却让我们产生共鸣。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使命究竟是什么?于是,“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应毫不含糊地回答: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教育应是有立场的——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式和结局。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题,直抵教育的主旨。 教育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和过程。这种道德的方式,就是让受教育者尊严地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园里。让受教育者有“尊严”,教育者就得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保护他们.想着他们,引领他们。从某种角度说,儿童观是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教育观应根植于儿童观,而只有真正确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才会有鲜明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主旨所规定的,儿童立场是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鲜明标志和成功的根本动因。

基于儿童立场的语文教学

基于儿童立场的语文教学 西平小学陈建忠 我校于2012年下半年申报了省级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师生和谐校园生活的研究》,其中语文学科的子课题是《基于儿童立场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什么是儿童立场?我们认为是以儿童为本,应关注儿童的视角,研究儿童的心理,遵循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以儿童的需要为教师的追求。如何让语文教学坚守儿童立场?既然是落足在“语文教学“上,那也就是说是落足在每一节语文课上,仔细盘算,我想从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三方面出发,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教学目标从儿童需要出发 目标是方向,目标是归宿,一堂好的课应该从准确的教学目标开始。翻开各类教参,我们会发现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是从“认识生字新词”开始,到“感情朗读课文”,最后是对文本核心价值的体悟,似乎已成为普通老师的一个固定的教学目标设定模式。而翻阅名师、大家的教学设计,则全然不同。在教学《盘古开天辟》一课搜集资料时,读到了杭州张祖庆老师的一份设计,他把教学目标定为:1.学会课文中“血液、滋润、浊”等生字词语,部分词语能结合语境,在复述中初步运用。 2.通过想象朗读,品味语言,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和故事叙述方式的独特魅力,感受盘古的创造精神,激发对神话这一特殊文学样式的浓厚兴趣。 3.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抓要点、用自己的话复述神话故事。 4.读懂“总起——分述”的段落,并能仿照课文第四段的句式练习说话。 这四条教学目标,让我很受触动:张老师的教学目标不仅强调了字词掌握,突出了重点字词,还强调了关键词语需结合语境在复述中运用;不仅要求朗读,而且要求想象、品味语言;不仅要感受盘古的创造精神,而且要感受神话故事的体裁魅力并产生兴趣;不仅要求复述,而且教给“抓要点”的方法;不仅强调“总-分”结构的感知,而且还追求仿说。他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了扎根贴地,细化到了知识点、教学途径、教学达成度。是真正从学生出发,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习得语言、运用语言的核心语文素养。

读《儿童立场》有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 我四月阅读内容《儿童立场》是成尚荣老师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成尚荣老师曾经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江苏省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本书是成老师退休之后,梳理自己多年教育管理的经验而成。因为成老师退休之后所写,书中的见解和观点不再拘泥于具体的教育环境,有更多的自由和飞扬的思路。我细细读来,感受颇深。 本书旗帜鲜明的指出“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这一观点也是本书的灵魂,贯穿始终。成尚荣老师在书中直言,教育应该是有立场的——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式和结局。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本准线:教育时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但是现实却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往往站在自己成人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教育孩子,结果却伤害了孩子,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再哪里?作为教师,我自己的立场又是什么? 我边阅读此书,边回想自己的学生生活,却发觉自己一直都是乖孩子、好学生,没有体会过在课堂上调皮、捣乱的乐趣,无法真正理解孩子的调皮心理。的确如此,自己已经习惯了按照规则和要求做事,并且在我看来,这是一条极为安全和高效的做法,不明白为什么学生就有那么多各式各样的理由和借口,那么多各种各样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还有,对于孩子遇到的问题,自己也缺乏设身处地的思考,习惯于站在一个成人、旁观者的角度去看问题,旁观者清但不全面、不深入,自然无法感同身受,也就无法走进孩子的心里、设身处地地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然后我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就像《小王子》里说的那些呆板无趣的成年人,“所有的大人都经历过童年,但很少有大人记得自己曾是孩子”,在渐渐变成了曾经故事里那样顽固、蛮横的反动派老师了,而自己却浑然不觉。自己越来越远离儿童,习惯站在成人的立场想问题,做事情并习以为常,本书,最重要的是作为标尺,给我一个提醒,提醒自己忙碌的教学工作中逐渐丢失的儿童视角和童心。

儿童立场成尚荣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成尚荣) 一、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就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她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死。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不?”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一天,表哥去她家,电话铃响了,果然就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您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1]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也不得安宁。 这就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她们宝贵的生命。这就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却让我们感到它就真切地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使命究竟就是什么?于就是,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应毫不含糊地回答:儿童的发展就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就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教育应就是有立场的——尽管您可能不自觉也可能您未思考。立场,就是认识与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与所处的地位,即您就是为谁的。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向方式与结局。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就是为了谁的,就是依靠谁来展开与进行的,又就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就是为了儿童的,教育就是依靠儿童来展开与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就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义,直抵教育的主旨。 教育就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与过程。这种道德的方式,就就是让受教育者尊严地生活在教室里与校园里。让受教育者“尊严”,教育者就得站在她们的立场上,保护她们,想着她们,引领她们。因而,这种道德的方式,就是“人”的方式,彰显的就是教育者立场的道德,既反映了对教育本质与主旨的深刻认识,又反映了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准确把握。从某种角度说,儿童观就是教育观的核心与基础,教育观应根植于儿童观,而只有真正确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才会有鲜明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就是由教育的本质与主旨所规定的,儿童立场就是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鲜明标志与成功的根本动因。 儿童立场的命题也使我们想起教育中的主体。“……主体就是人,但不等于人,人只有作为某种活动的发出者才就是主体。”[2]教育这种活动的主体究竟就是谁呢?这就要考察活动的“发出者”就是谁。教师就是教育的策划者、设计者与组织者,但就是真正“发出”教育需求的却就是儿童,就是因为儿童焕发生命活力的诉求才有了教育活动,儿童就是教育活动的发出者,因此儿童就是教育的主体,那么,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就应站在儿童立场上。儿童立场就是主体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必然的、合理的。

坚守儿童立场,培育儿童阅读力

坚守儿童立场,培育儿童阅读力 有人说,阅读就是在他人的文字中发现自己。接受美学认 为:任何文学文本都是一个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具体化,以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才能完成。儿童阅读同样如此。他们只有在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感觉感受,参与文本意义的重构,文本作品才有存在价值,阅读才能真正发挥其育人的意义。成长是一个慢过程,阅读是慢慢地浸润。儿童阅读力的提高不是“阅读教学中的不懈操练”,而是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生命历程。课外阅读指导应当突出儿童立场,让他们在“我要读、我会读、我悦读”的过程中真实发生,让他们在安静中获得丰富的成长。 一、打造阅读环境,引领学生“我要读” 每个人都会受到环境的熏陶。良好的阅读环境将对学生的阅读产生积极的影响。英国当代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写过《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环境与活动的整合,帮助儿童亲近图书,鼓励儿童自主而愉快地阅读。如在教室里设置一个读书角,开展师生共同选书活动,开展好书推荐和读书交流,鼓励儿童把作品改成剧本,然后进行表演,组织儿童改编作品等。总之,教室里氤氲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会 让儿童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 在所有的阅读环境因素中,教师爱读书、崇尚读书是最为重 要的因素。教师读书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和感受,会极

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试想一下,如果课间休息时教师没有离开教室,而是打开一本课外书很享受地阅读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定会有很多孩子围上来,好奇地问老师“读的什么书?书好看吗?我能看看吗?老师能给我们讲讲书中的故事吗?” 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当孩子们的阅读好奇心被点燃,他们的阅读就将开始了。 选择合适的图书是儿童阅读热情持续的前提。近年来,绘本广泛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推崇喜爱。它以精练、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它的语言风趣活泼,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它的插图十分精致,图文并茂、鲜活有趣。孩子们和家长对它钟爱有加,是低幼儿阅读的优选对象。当代作家孙幼军、冰波、王一梅等创作的童话作品洋溢着快乐和幻想,以淡雅、轻松的笔调表现出儿童的心理成长,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中高年级的阅读可以参照课标推荐的目录,根据班级学生阅读水平,选择适合的版本,确保让孩子们能够读懂、读通,避免过多的阅读障碍消磨尽孩子们的阅读热情。 二、分类分层指导,拾阶而上“我会读” 凭借课堂阅读的收获,学生们会在课外阅读中驰骋才思。正如人们常说的“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儿童阅读总有他们独特的“打开文本之门的钥匙”,总会有他们独特的思考和收获。开展阅读交流,要关注阅读策略的分享借鉴,让学生在向同伴的学习中学会阅读,因为同伴的语言往往更

儿童立场下的智慧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题名称:儿童立场下智慧教学的研究实践 课题针对的主要问题,研究内容和实施过程、研究成效、成果创新性(限5000字)。 基于儿童发展与课程改革的需求,针对教学现象中儿童缺位的现象,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开展相关研究。借助智慧教学信息技术,以“儿童立场”为核心,从儿童的差异、兴趣、需求、潜能、成长视角出发,创建数据化的智慧课堂,鼓励个性化的智慧选择,打造泛在化的智慧空间,支持进阶化的智慧学习,并尝试AI化的智慧评价,形成了我校智慧教学的特色:基于技术手段的“硬核智慧”和基于教育经验的“柔性智慧”和谐共融。课题实施以来,儿童的个性化、自主化的智慧学习能力得以提升,教师的智慧教研更加深入,体现学校培养面向未来的智慧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呈现为“一个核心、五个视角、五个特色”的综合交叉结构。“一个核心”是“儿童立场”,始终引领实践研究;“五个视角”是儿童立场内涵的诠释,立足儿童的差异、兴趣、需求、潜能、成长,为儿童的全人发展奠定基础;“五个特色”是智慧教学基于“云—台—端”的校本特色体现,是数据化课堂、个性化选择、泛在化空间、进阶化学习、AI化评价的智慧实践策略。如下图:

图1. 儿童立场下智慧教学的研究内容导图 (一)尊重儿童差异,创建数据化的智慧课堂 课堂从经验判断走向数据实证,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多环节的数据分析,为学情分析、改进教师教学和优化学习过程提供科学、准确的支撑。 1. 课前精准锁定目标 借助技术手段,依据数据下的前测学情分析,通过寻找“最近发展区”,结合学科特点,努力落实“活动式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儿童的立场”制定出更为精准的教学目标。 图2. 数据分析下的教学目标重构图 2. 课中破解重点难点 学习中,教师借助软件的实时统计功能,关注答对率,确定教学重点。依据同侪教学法原理,若答对率超过70%,教师只要进行简单讲解;反之,若答对率低于30%,则表示多数学生对该知识、能力点的学习还存在较大困难,因此教师必须重点展开教学。 图3.应用同侪教学的一般流程 同时,当学习中出现疑点、难点时,老师不是直接教给学生,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二次作答,数据使得认知差异凸显,带来思维碰撞的契机,学生在相互辨析明理中,产生个人智慧,教学疑点、

《儿童立场》读书心得

《儿童立场》的读后感 当我踏入实验小学校成为一名科学老师,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能给予孩子什么?我该怎样让我的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说到健康快乐的成长,我相信这是所有父母和老师的期许。本学期的共读一本好书活动中,我选择发《儿童立场》。可事实上,成人们总是拿着这样的期许作为挡箭牌,要求孩子全面发展的目标远远超过了健康快乐的成长,如许多老师一样我也犯着同样的错误。学习的成尚荣老师的《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这篇文章,我有了深刻的感悟,反思了这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再次思考刚踏入幼儿园时的那个问题,我似乎明白了自己错在了哪里,该如何纠正了。 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也引发了我的思考,的确,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迫害了孩子,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呢?我们的教育立场又是什么?从成尚荣老师的文章中我了解到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准线:教育是为了谁,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 我们要坚持教育的立场就要坚持儿童的立场,就要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从而促进儿童不断发展。儿童是自由者和探索者,儿童的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然而我们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儿童,发现儿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所以,对于儿童的评判我们要谨慎,要有耐心去等待孩子。我觉得我在工作中还是缺乏耐心,当孩子达不到预想的目标时我总是很着急,从而对孩子的评价也存在误区。 作为老师需要一颗童心,因为童心是儿童发展的密码,当然也应是教育的密码。童心意味着创造性,成人的创造性是儿童的品性的延伸。我们永葆童心,就会永葆创造性;童心又意味着独特的思维,它总是把我们引导一个新的视域,一个新的高度。由此可见,我们要带着童心才能解读童心,从而促进儿童发展。我们老师就是一个“长大的儿童”。“长大的儿童”是在更高的程度上再现儿童的本质,其旨意在更好地解读儿童、发现儿童,其目的是在更好地开发儿童、引领儿童、发展儿童。我们教师要与儿童共同成长,随着儿童一起长大,与儿童分享长大的快乐。 我们需要坚持儿童立场,但不是对儿童的迁就和放任,严格要求是另一种爱的方式和形式。教育应当有大爱,教师爱应当具有母爱的品质和特点,但有必须超越母爱。教师应该有大智慧,有教书育人的智慧。

儿童立场成尚荣修订稿

儿童立场成尚荣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成尚荣) 一、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死。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也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却让我们感到它就真切地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使命究竟是什么于是,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应毫不含糊地回答: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儿童立场(成尚荣)电子教案

儿童立场(成尚荣)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成尚荣) 一、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死。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1]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也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却让我们感到它就真切地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使命究竟是什么?于是,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应毫不含糊地回答: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教育应是有立场的——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向方式和结局。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义,直抵教育的主旨。 教育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和过程。这种道德的方式,就是让受教育者尊严地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园里。让受教育者“尊严”,教育者就得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保护他们,想着他们,引领他们。因而,这种道德的方式,是“人”的方式,彰显的是教育者立场的道德,既反映了对教育本质和主旨的深刻认识,又反映了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准确把握。从某种角度说,儿童观是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教育观应根植于儿童观,而只有真正确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才会有鲜明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主旨所规定的,儿童立场是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鲜明标志和成功的根本动因。 儿童立场的命题也使我们想起教育中的主体。“……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人只有作为某种活动的发出者才是主体。”[2]教育这种活动的主体究竟是谁呢?这就要考察活动的“发出者”是谁。教师是教育的策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发出”教育需求的却是儿童,是因为儿童焕发生命活力的诉求才有了教

确立真正的儿童立场

确立真正的儿童立场 的理念越来越得到公认, “促进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 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该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立场。好的教 育一定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无论何种教育,归根结 底只有通过儿童自身的选择与建构,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儿童 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意、态度、品性等的发展)的现 实。” [1] 《认识小数》的教学,看起来只是一个教学素材的 变序”问题,其实,是对儿童数学学习的一种“服从” 这种“服从”最直接的表现是实现了与儿童经验的对接。 位诗人说:一切经验是闪光的拱门,辉映着人迹未到的世 尘,只要我向着它步步靠近,那里的边缘便消逝无存。课堂 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诸多版本教材中首次安排小 数知识的学习时,在第一课时都将小数的产生以及一位小数 和十分之几的分数(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作为重点。右图 是某一版本教材关于这一内容的编排,将长度单位“分米” 和“米”之间的转换作为例题素材, 将价钱单位 “元”和“角 之间的转换作为巩固题素材。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新知 和旧知之间的联系,即学生在此前初步认识分数时已经知道 5分米”是“ 5/10米”、“4分米”是“ 4/10 米”、“2角”是 2/10 元”。可谓是开门见山,直奔“小数和十进分数的关 联”之主题。然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来看,他们 在生活中对“小数表示长度”的接触和感受远远没有“小数 表示价钱”来得丰富和深刻。我们曾经对来自县城小学、乡 镇中心小学、村小、边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课程实施过程中 儿童本位” 。” 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经验与经验的对接。 认识小数”

地区小学的1200 名三年级未曾学习小数的学生做过调查,知道“ 0.4 元”是“小数”的学生有60%,知道“ 0.4元是4 角”的学生达到75%。因此,从 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看,将“价钱之间的转化”作为例题素材、“长度之间的转化”作为习题素材更为合适。如果再深入地思考,我们还可以发现,因为学生缺乏足够的“小数表示的长度”这一经验基础,“5/10 米还可以写成0.5 米”这直接表明分数、小数之间关联的结论,教师除了采用讲解的方式直接“告诉”学生,别无他法。相反,如果由小数形式的价钱(比如0.4 元)开始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的“ 0.4 元也就是4 角”的生活经验基础,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探讨“ 0.4 元”和“ 1 元”的关系,在画画涂涂的探究活动中将小数的意义予以直观地表达,从而较为深入地理解小数和分数的内在关联。数学本身也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小数现象来研究小数,不仅是做到了用“熟悉的数学黏住学生”,而且最终是实现了从生活到数学的跨越。 因为有了与现实生活、与儿童经验的对接,学生对小数

基于儿童立场的游戏空间形成策略

GVANGJSIH GYAUYUZ 教学创新· 幼教乐园 基于儿童立场的游戏空间形成策略 □江苏省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周燕 【摘要】本文论述儿童游戏是儿童自然的选择,是儿童发自 内心的自主、自发的过程,提出通过调查、观察、引入等途径,关 注儿童游戏的空间形成策略,从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游戏主 题、依照儿童的兴趣需要规划游戏场景、借助儿童的特有力量创 设游戏环境,形成基于儿童立场的游戏空间。 【关键词】儿童立场游戏空间调查观察引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A-0154-02 游戏对于儿童来说,能让他们的生活更完整、更精彩。从某 种意义上说,游戏不仅仅是儿童的需要,更是儿童的权利。然 而,当游戏的儿童生活方式逐渐演变为儿童的学习方式后,游戏 开始逐渐趋向教育化,由教师组织的、为了完成特定活动目标而 开展的游戏越来越多,由儿童自主发起的游戏却越来越少了。 引发儿童游戏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儿童内在的动 力是最主要的,只有让儿童成为游戏的主人,才能实现儿童真正 投入、真正享受游戏的过程。为此,笔者基于儿童立场形成游戏 空间,尝试让他们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从形成游戏空间的 准备期就让儿童做主进行游戏。 一、调查: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寻找游戏主题 儿童游戏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游戏的内容和主题是儿童 从现实日常生活中转化、组合、改造和创新而来。要实现“儿童 的游戏儿童做主”,我们就要了解儿童的生活状态。于是,笔者 从发放调查表入手,深入了解儿童的日常生活,以此为基点寻找 儿童游戏的主题。笔者设计了一张问题简单、内容开放的调查 表,邀请家长与孩子互动并记录,通过调查表了解许多在幼儿园 看不到的儿童生活景象。许多孩子平时喜欢玩纸盒、纸箱,如有 的幼儿会模仿妈妈的样子,把玩具放到废旧水果箱中,把纸箱当 作储物箱;有的喜欢观察纸箱上的各种图案,并乐意临摹在自己 的画册上;有的会把自己的鞋子收纳在鞋盒里,并按自己的方式 进行整理,时而按颜色、时而按大小……在这些调查表中,笔者 捕捉到了许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摆弄纸盒、纸箱的信息。 回收调查表后,笔者除了统计班级孩子最关注、最喜欢的生 活活动之外,还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以此平衡儿童游戏与儿童 生活之间的价值契合度。当发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纸盒、纸 箱感兴趣后,笔者进行如下分析: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纸盒、 纸箱关注的种种情景,联想到许多用纸盒、纸箱开展游戏的场 景,如涂鸦、造房子、走迷宫、钻山洞……这些游戏场景也许在孩 子目前的游戏中还未展开,但纸盒、纸箱在生活中随手可得,简 单的形态有利于孩子在游戏中自主表达、自由创造。同时,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与经历,也会推进纸盒、纸箱游戏不断朝着 纵向、横向发展。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准备以纸盒、纸箱为主要 材料开展“和合小世界”的游戏活动。 儿童的日常生活经历既有利于游戏的展开,又有利于儿童 积极地投入日常生活,用更敏锐的感觉去关注日常生活。只有 寻找到儿童游戏与日常生活的转化点,儿童游戏与日常生活才 会相互促进、共生共长。 二、观察:依儿童的兴趣需要规划游戏场景 儿童有着特有的特征、个性与视角,他们以自己的眼光来看 事物、以自己的思维来想问题、以自己的方式来做事情,幼儿园中 的任何活动都应努力发现儿童的内驱力量,站在最有利于其生命 成长的立场上,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儿童是真实的个 体,一言一行都会“泄露”自己的真实本性或需求。观察,便是开 启儿童心灵之门的钥匙,是了解其特点和内心需求的重要手段。 游戏主题确定之后,笔者通过观察走进儿童,从而以儿童游 戏需要的视角进行游戏场景的规划。当“和合小世界”这个游戏 主题确定之后,教师有意识地向家长、孩子收集各种各样的纸 盒、纸箱,不进行任何加工与处理,就放在活动室的某个角落里, 游戏时观察孩子利用纸盒纸箱的互动情况。有的孩子把纸盒一 个个摆在地上玩起跨栏游戏;有的孩子把纸盒一个个垒起来造 “高楼”,还用彩纸剪一个个小方块贴在上面做窗户;有的索性用 纸箱圈出一块地,在里面玩起了给宝宝过生日的角色游戏,用大 纸箱做桌子,小纸盒做蛋糕……从这些游戏场景可以看到:玩法 要求设定得越少,儿童越能遵从自己的想法玩出自己的精彩;游 戏区域不必有明显的领域划分,儿童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发展。 因此,在“和合小世界”游戏场景规划时,没有小区域的划分,只 有以纸盒、纸箱为主材的游戏场地的大致设置,以此来满足儿童 丰富的游戏发展需要。 教师对儿童的观察,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价值的尊重 与接纳的开始,游戏没有统一的、特定的场地划分或区域设置要 求,这样的观察更加深入。儿童在什么样的场景里玩什么样的游 戏,教师通过有效的观察便能理解儿童的特点、发现儿童的需要, 才能进行适宜的儿童游戏场景规划,以此满足儿童的兴趣需要。 三、引入:借儿童的特有力量创设游戏环境 游戏环境是提供给儿童游戏、发展机会的平台与空间,让儿 童在游戏环境中拥有大量的、可变化的活动可能性及解决问题 的机会。让游戏环境真正对儿童的游戏与发展有意义,就应该 让儿童自然参与环境创设,让环境创设与(下转第156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