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第28卷第3期 JOURNAL OF THE GRADUATES VOL.28№3

2007 S UN Y AT-SE N UN I V ERSI TY(S OC I A L SC I E NCES) 2007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3

吕志奎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广州510275)

【内容提要】十六届六中全会把“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这标志着区域协调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

蓝图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区域协调发展受到重视,健全和完善与之相对应的

区域政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政策是一种典型的政

府干预手段。在中国,就发展区域经济、深化区域合作、改善区际关系、实现

区域协调发展而言,大规模的区域政策肯定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从实践上看,

我国的区域政策总体上仍存在诸多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摆在我国政府

面前的一道道难题,也是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应该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立

足区域公共管理视角,就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创新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公共管理;区域政策;创新;思考

十六届六中全会把“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这标志着区域协调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蓝图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区域协调发展受到重视,健全和完善与之相对应的区域政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一般认为,区域政策是指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促使资源在空间上优化配置、控制区域差距过分扩大,以协调区域间利益关系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市场机制在解决国民收入的地区间再分配方面往往失效,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就不可避免。为了克服市场的局限性,弥补其缺陷,政府应通过“区域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干预。从实践上看,我国的区域政策总体上仍存在诸多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道难题,也是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应该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区域公共管理视角,就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提出几点思考。

一、中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区域不平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中国作3收稿日期:2007-09-09

作者简介:吕志奎,男,汉族,中山大学政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电子邮箱地址:lkui71@yahoo1com1cn。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

为一个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在东部与中西部、沿海与内地以及一些发达省份的内部区域之间甚至出现马太效应的发展趋势。毫无疑问,日益突出的区域不平衡发展问题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与“瓶颈”,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和理论界亟待重视和研究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经济指标上的区域差距扩大

我国政府部门非均衡发展区域政策的实施,使中国出现了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但是,随着我国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却出现了非均衡的经济空间布局及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的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西部人均G DP 均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东部人均G DP 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西部,东西部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1991年东西部人均G DP 相差154013元,前者为后者的2108倍;2005年东西部人均G DP 相差14430元,前者是后者的2155倍(见表1—1)。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这种差距在未来几年中还会进一步扩大。理论上看,区域差距的过大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区域合作受阻、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它给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同时,区域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导致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荡,最终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表1-1 四大功能区域版块的G DP 总值及所占比例表(2005)

G DP (亿元)

所占比例(%)

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元)

全国1830841810014040东部地区10992416551623768中部地区3723013181810608西部地区334931316199338东北地区

1714018

817

1598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

表1-2 区域财政收入差距(2005年)全国总计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绝对数

占全国比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重(%)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14884.2

8955.0

60.2

2263.7

15.2

2464.8

16.6

1200.6

8.1

地方财政支出

(亿元)

25154.311564.446.04713.918.76252.724.92623.310.4

注:本表中涉及分地区数据相加不等于全国总计的指标,在计算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占全国的

比重时,分母为31个省(区、市)相加的合计数。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

3

4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七年第三期

表1-3 按区域分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2005年)

全国总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104931337588098783873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255472029572379337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

(二)区际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放大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区域政策偏重经济发展的区域平衡,对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供给的区域平衡关注不够,使得公共服务水平的区际差距扩大。发达地区经济成长性较强,财力增加较快,能够相应增加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而经济落后地区受到自身财力的约束,加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有限,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具体公共服务领域的区际水平差距见表1-4、表1-5、表1-6。

表1-4 按区域分的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2005年)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

总计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学校数(个)179271439.846826.142823.918210.2招生数(万人)504.5208.341.313827.3109.021.649.49.8在校学生数

(万人)

1561.8643.141.2426.227.3331.821.2160.710.3毕业生数(万

人)

306.8129.442.280.726.363.720.833.010.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

表1-5 区域卫生事业发展主要指标上的差距(2005年)

全国总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卫生机构数(个)298997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医院、卫生院603971677027.81554625.72289037.951918.6卫生技术人员

(万人)

446.0172.238.6113.925.5111.425.04910.9医生193.873.738.047.524.551.326.52111.0医疗机构床位

数(万张)

335.1126.737.882.224.587.726.23811.5医院、卫生院313.5117.837.677.424.782.726.43611.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

44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

表1-6 各地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基本情况(2005年)单位:个

地 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社区服务单位个数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全 国1947968479664764

北 京天 津河 北山 西内蒙古1897

2139

6602

1817

4826

164

111

231

168

240

6354

8907

19758

12137

25485

辽 宁吉 林黑龙江8898

1999

5805

341

249

583

91287

11869

60068

上 海江 苏浙 江安 徽福 建江 西山 东

河 南湖 北湖 南广 东广 西海 南8016

23506

36255

6815

5778

3053

9563

104

454

300

327

366

299

399

8702

71447

50046

18327

46220

8990

42947 3799

6971

14265

9044

1394

434

346

278

955

665

93

4

13634

22573

38045

11108

2681

1591

重 庆四 川贵 州云 南西 藏1644

7216

4704

424

70

98

397

149

137

5

7968

22660

12004

1365

陕 西甘 肃青 海宁 夏新 疆7038

1975

360

2622

5867

239

272

116

42

347

18544

14475

1271

2973

1132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

(三)产业结构水平和利用国际资源的的区域差距增大

然而,由于受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部门总是试图或设想单纯

54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七年第三期

通过计划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塑造一个合理的地域分工格局,从“七五”到“八五”计划,再到“九五”和“十五”计划,虽然国家再三强调各地区要发挥优势、合理分工,建立各具特色的地区产业结构,但实际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各地重复引进、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区域间产业结构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

表1-7 区域产业结构水平差距(2005年)

全国总计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第一产业23070.48681.837.76204.627.05924.625.82192.69.5

第二产业87046.756673.258.517412.718.014331.614.88505.88.8

#工业76912.951120.059.814914.117.511839.713.97549.88.8

第三产业72967.744569.757.213613.117.513237.117.06442.48.3

注:本表中涉及分地区数据相加不等于全国总计的指标,在计算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占全国的比重时,分母为31个省(区、市)相加的合计数。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前提,这表现在:其一,产业结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并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无法取得规模效益,从而导致社会生产率低下。此时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是靠增加投入而不是靠结构效益来取得的,显然不是高质量的增长。其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必然会导致经济活动所创造的G DP的结构不合理,这时的经济增长虽然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却无法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另外,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国际产业集聚和吸纳外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同时成为世界性制造基地。而广大的内陆地区经济联系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和封闭,吸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规模有限。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沿海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抬升,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会向内陆地区转移,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总体格局不会改变。

表1-8 按区域分的对外贸易主要指标(2005年)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

总计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绝对数

占全国比

重(%)

货物进出口总

额(亿美元)

14219.112781.689.9415.12.9451.33.2571.14.0出口额7619.56798.089.2244.23.2257.63.4319.74.2进口额6599.55983.590.7170.92.6193.82.9251.33.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

64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

(四)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在总体经济快速增长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非均衡现象,省内区域发展的“马大效应”问题突出,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远远超过全国东西部地区差距。这种较大的区域发展差距,严重制约了省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如何统筹省内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里选取江苏省和广东省为例分析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近些年,江苏省经过多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确立了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其中苏南地区(主要包括苏州、无锡、常州3市市区及所辖10个县级市市区)产业结构发展迅速,苏中和苏北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2003年,苏南地区重点中心镇人均G DP是苏中地区的2128倍,是苏北地区的3164倍;城市化水平高于苏中、苏北约5个百分点。2005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是苏中地区的3155倍,是苏北地区的3116倍;苏南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元)是苏中地区的2172倍,是苏北地区的4153倍。由表1—11可以看出,苏中和苏北地区三大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特别是苏中和苏北地区的第一产业仍然占较大的比重,第一产业为主的格局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表

。苏中和苏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一直不甚合理,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区域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都基本以农产品生产为主,与以工业品生产为主和民营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相比差距明显,而且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表1-10 江苏三大区域主要经济指标(2005年)

指 标苏 南苏 中苏 北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1417.343216.363610.76第一产业312.14339.21711.35第二产业6902.051821.671676.62

#工业6345.321527.551386.09第三产业4203.151055.481222.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505081859111148

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亿元)1604.21372.87354.7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4037.01884.831295.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419.631077.111203.15进出口总额(亿美元)2092.59132.4854.34

#出口1107.7490.4331.66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98.6825.147.98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851.67168.44158.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亿元)899.54214.45292.80

74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七年第三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08311659103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733653154297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元)

28081

13340

5812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6》。

至2003年,广东全省共有68个县(市),其中51个属山区县(市)。从四大区域

横向比较的角度来看(见表1-12),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十分明显。珠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占优。10县市的生产总值就占68县市总水平的31%,平均生产总值达到113170亿元,是68县市平均水平的2倍多,在全省生产总值居于前10位的县市中,珠三角就占有5席。

东西两翼县域经济实力大体相当,其县市生产总值的平均水平分别达到74.51亿元和70.42亿元,均高于全省54.20亿元的平均水平,在全省生产总值居于前10位的县市中,两翼共有5席。但无论是县市平均产值还是人均生产总值,两翼都要大大落后于珠三角地区。

表1-11 2003年广东四大区域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横向比较

项目区域县(市)数量(个)

生产总值

(亿元)占县域经济总体的比例

县市平均产值(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元)进入产值前

10个数(个)

珠三角101137.0331%113.70171015东翼10745.1226%74.5177333西翼12845.0920%70.4268992山区

36

958.30

23%

26.62

5850

资料来源:何问陶、王金全:《发展广东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2004)。

表1-12 山区与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指 标

2001年

2003年

山区

全省

山区占全省比重(%)

山区

全省

山区占全省比重(%)

G DP 总量(亿元)

1850.810647.817.42193.713625.916.1工业总产值(亿元)2024.318909.910.72471.627375.69.0农业总产值(亿元)536.21722.431.1512.91908.726.9外贸出口总额(亿元)23.2945.22.438.81528.52.5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11.1157.67.014.3189.47.6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42.9

1160.5

3.7

50.7

1315.5

3.9

资料来源:根据2002年、2004年《广东统计年鉴》整理。

8

4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表1-13 两翼与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指 标

2001年

2003年

两翼

全省

两翼占全省比重(%)

两翼

全省

两翼占全省比重(%)

G DP 总量(亿元)

2396.210647.822.52849.013625.920.9工业总产值(亿元)2612.718909.913.83589.927375.613.1农业总产值(亿元)590.81722.434.3572.71908.730.0外贸出口总额(亿元)39.2945.24.166.41528.54.3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8.6157.65.510.5189.45.5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69.2

1160.5

6.0

80.0

1315.5

6.1

资料来源:根据2002年、2004年《广东统计年鉴》整理。

区域发展失衡不仅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未

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和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使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面临极为复杂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不仅需要推进政治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界定和规范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创新区域发展模式,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更需要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政策框架,提高区域政策绩效。

二、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

有学者对欧盟区域协调政策研究后提出,中国迄今为止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政

策,是我国区域发展一直走不出恶性循环的主要根源。[1](P540-542)

其理由是:(1)中国没有形成完善的区域政策的制度基础。一方面,区域政策实施机构不是立法的产物;另一方面,中央政府部门有很多涉及对地方援助的机构,但没有专门负责区域政策的职能部门。(2)不存在可供区域政策利用的区域统一划分框架。我国过去的6大区或7大区划分是计划体制下行政需要的产物,只具经济地理意义。由于面积太广,标准笼统,不具有实施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区域政策工具残缺不全,除扶贫政策外,其它区域政策工具十分缺乏。(4)缺乏有效的政策监督与评估机制。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无道理。比如,以区域框架划分为例,欧盟版图内部目前划分为254个目标区域;英国只有25.86万平方公里,却划分为12个标准问题区域与37个二级区域;而我国近千万平方公里面积(欧盟25国面积仅400万平方公里)原来只划分为6大或7大区域。显然,这是有失科学和公允的,必须引起我国政府决策部门的思考。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区域政策上改变以往偏重区域间经济平衡发展的取向,在强调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健全区域发展互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区域政策,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通过区域政策创新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适时转变区域政策方向并最终促进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

9

4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七年第三期

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和创新区域政策不仅必要,而且重要。下面结合前述的分析,就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提出一些想法。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模式创新:从行政区内部政策转向区域公共政策

传统上我国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只有面向国内或地方的内部政策,缺乏面向国外和区域间的区域公共政策。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模式创新,重要的内容还在于实现从内部政策到区域公共政策的转变。[2](P61-67)但事实上单就国内政策一体化层面来说,国内区域政策上的合作能够极大地增加结成贸易集团所能够带来的收益。它能够扫除将各国市场隔绝开来的贸易壁垒,将互惠贸易协定所能带来的收益增加数倍。各国政府在设计和应用国内政策,例如税收、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标准之上的合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政策一体化———能够通过减少交易成本、允许新的供应商进入市场增加国内市场的竞争。[3](P13)国内政策合作还有助于克服市场失灵,确保贸易限制不会通过不正当途径重新出现,有助于区域关系的和谐发展。

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要求区域政府在设计和应用税收、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标准之上的合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政策一体化———能够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减少交易成本、允许新的供应商进入市场以增加区域市场的竞争力。当前,国内地方政府需要着力解决行政区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问题,树立“区域公共治理”思维,打破“行政区行政”的垄断和封锁,构建科学的政府间合作治理机制,联合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区域公共政策,破除行政区内部政策,超越行政区以拓展经济区域,实现从行政区内部政策向区域公共政策的转变(见表1-15)。[2](P61-67)这将有利于资源和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和重组,实现区域内各行政区的比较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高区域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表1-14 行政区内部政策与区域公共政策之比较

传统的行政区内部政策现代的区域公共政策

政策环境农业社会,小农经济,工业文明,封

闭社会和自发秩序社会

开放社会,信息社会,市场的无界化,经济

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政策导向单位行政区域内部的公共问题和公共

事务,以行政区划的刚性切割为导向

跨国或跨行政区划的“区域性”公共问题和

公共事务,以区域社会内的公共问题为导向

政策主体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核心的传统

公共部门

民族国家间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

联合体,以及区域性非政府组织和私人部门、

公民

政策过程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权威中心/“单中

心”决策过程

多元的、分散的权威中心,彼此间是交叉重

叠关系/“多中心”决策过程

决策机制传统的单一科层制,官僚决策制度科层制、市场机制、伙伴制、组织间网络、自组织制和公民参与等混合机制

政策特征行政性、简单化、封闭性和重复性区域性、多样化、开放性和区别性05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

推进行政区内部政策向区域公共政策的转变,从中央到地方都应该顺势而为,特别需要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了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四大互动机制”: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这些都是推进行政区内部政策向区域公共政策转变的重要制度基础。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制基础创新:从人治转向法治

政府对区域经济的政策干预和调节必须具有法制保障。没有制度基础便没有区域政策。[4](P546)实际上,区域政策的形成与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具有规范、合理、设计科学的制度基础,在相关机构间要明确权责,要有相互制衡机制。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各项区域政策的出台,大多需要经过立法程序来完成。国内有学者指出,中国之所以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协调政策,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在区域协调问题上仍是“人治”色彩较浓而“法治”不足。[5](P118-128)由于缺乏像欧盟国家那样完备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基础,往往使区域政策出现变形和扭曲,导致政策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固然与地方最大化地追求自身利益有关,但是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于地方缺乏全国性区域政策制定过程的参与机制,中央政策的制定并不是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进行协商的结果,无法充分反映地方的利益,因此政策的执行得不到地方的支持,其失败自然不可避免。[6](P181)在区域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协调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间关系和横向的区域地方政府间关系都需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保障区域政策平稳顺利地推进,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1)修改宪法,加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调控区域差距的条款。通过建立区域发展的法律体系,为各级政府实施区域发展规划提供法律依据,维护区域发展政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2)制订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事权和财权关系划分,避免政府间关系紊乱和随意的权利侵蚀现象;通过完备的法律体系,以立法来规范区域政府间的合作关系,消除区域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3)制定国家区域开发方面的法律,如西部开发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法等。通过立法制约,运用具有法律依据的政策工具和协调手段,建立起具有法律效力的行动规则,推进区域政策的法治化和规范化。

目前,地方政府间的区域合作对于促进各区域发展,协调区际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区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还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合作的必要的法规和政策,在合作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公,正当权益缺乏保障,进而引起种种利益冲突的问题。我们应及时制订和实施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合作,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达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鼓励本地企业跨区域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目前,企业跨区域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信息不畅、利益分配不规范、投资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环

15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七年第三期

境不配套等多种问题,对此,国家应及时地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服务与支持。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管理机构创新:从碎片化转向整合化

完善中国的区域政策需要做大量工作,其中一个重点是设置科学、合理的区域政策管理机构。因为区域政策的具体实施总是要依托于一定的管理机构及其形成的制度,机构及其相应的制度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政策的最终绩效。为了保证区域政策的有效执行,国外一些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区域公共管理机构,以负责区域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区域政策的管理制度一般比较完善,区域政策的机构设置与管理方式都比较明确、规范。在美国各开发区都设有管理局,如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 VA),德国从联邦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负责区域政策的委员会,日本则有国土厅专司其职。区域公共政策的实施在欧盟、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它们一般都设有专门的区域政策执行机构,政策目标及目标区域明确、区域政策措施完善、法律保障系统健全,为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内有学者断言,没有一套完善的运行与管理体制是当今中国区域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7](P153-161)全面制定区域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谁管和管谁,但是目前这两个问题还没有明确。在谁管的问题上,我国区域政策管理机构存在“碎片化”问题,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区域政策制度基础,比如区域政策实施机构不是立法的产物。中国有许多部门涉及区域政策及其给,但却没有一个专门负责区域政策的权威性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中国国务院组成部委共29个,国务院直属机构共17个,国务院办事机构共6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共9个。其中有许多涉及地方发展援助,都具有一定的资源,但却没有专门协调区域行动的机构。这使得区域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到监督再到评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制度化的、规范化的操作与管理程序,区域问题解决过程中因不同机构之间相互扯皮、相互制约而无法顺利进行,出现“事事有人管(有好处的),事事无人管(有麻烦的)”局面,中央部门间冲突不断,甚至将冲突延伸至地方,并因此引发新的矛盾冲突而导致新的区域问题出现。

根据区域开发与治理的实际,我国应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的建设。必须在管理和治理区域发展问题的组织模式上进行制度创新,设立管理区域发展的专职机构来实施区域开发与治理,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协作和联合,把政府的区域公共管理职能集中起来,避免各部门和地方在区域政策上各自为政。在笔者看来,可以通过整合现有的相关区域发展机构,如“国务院扶贫办”、“国务院西部大开发办”和国务院部委机关中与地区开发有关的机构,设置专门的区域协调机构(如区域管理委员会或区域政策协调总署)。建议在人大设立区域发展委员会(立法机构)、国务院设立国家地区开发署(行政执行机构)等区域发展的权威机构。根据区域政策比较完善的国家的经验,中国的区域管理委员会设置可采取两种模式,即联合职能部门模式或专门职能部门模式。[8](P501)

联合职能部门模式可作为过渡模式,即成立一个跨部委的区域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各相关部委的代表组成,以少数几个关键部委为核心,如国家发改委、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中央各部门的区域资源使用必须征求区域管理委员会的意见,凡涉及多个地区25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

的重大项目和决策必须征得区域管理委员会的同意。专门职能部门模式,是在国务院设置一个独立的部委级区域公共管理委员会,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地区经济司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涉及区域政策的部门等职能部门并入区域公共管理委员会,并集中现有的各种分散于各个部门的区域管理权限和政策资源,成立一个“中国区域发展基金”,使之成为区域公共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调控工具。

就近期机构改革的可能性而言,应考虑成立松散型的区域公共管理委员会,而从长远的区域政策协调来看,应按照精简、统一和效能原则,设置专门的区域公共管理委员会,因为随着中国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区域间的利益矛盾越来越多,对政府调控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设置统一的权威性的区域管理机构,难以整合各方力量和协调各方利益,从而难以真正聚合中国各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暴露出的区域大战充分说明了规范区域公共管理机构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论采取何种组织模式,除在重要设置专门的区域管理机构外,各省市区应设置相应的区域开发与管理机构。此外,在科学规范全国经济区域划分框架后,每个区域都应设置区域公共管理机构。

同时,借鉴欧盟国家网络状治理结构的特点,中央的区域协调机构必须充分吸收地方代表,反映地方的利益诉求,构建民主化、科学化的区域政策过程。但重要一点是,对目前地方政府通过各种驻京办事处“跑部钱进”和“花钱跑部”的体制,必须进行改革。这些机构应当成为中央和地方进行信息沟通、民主决策的桥梁和纽带,而不能沦为寻租腐败的工具。

(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工具创新:从简单化转向精密化

所谓区域政策工具(Regi onal Policy I nstruments),也称为“治理工具”(Tools of Regi onal Governance),是政府能够用以实现区域政策目标的一系列机制、手段、方法与技术。它是政策目标与政策结果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特别是国内区域问题的治理,需要有组织完善、设计精细、有的放矢的一整套区域政策工具作为保障框架。简单化和粗放型的政策工具难以应对区域公共问题的多样化治理诉求。

陈瑞莲教授在《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中指出:“所谓国家简单化管理,是指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下,由于国家官僚的极度理性而设计的一种“假、大、空”式的公共问题管理制度,在这种制度逻辑下,政策具有随意性,制度设计严重脱离实际而不具有可操作性和问题的针对性。”[2](P61-67)简而言之,国家简单化管理,就是官僚在过分自信的情况下滥用国家权力,对复杂的社会公共问题做简单化处理的一种制度安排。所谓国家精密化管理,是指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行政官僚,在有限理性驱使下设计的一种缜密、精细、法治的公共问题管理制度。[2](P61-67)发达国家那种“国家精密化”的公共管理制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如上所述,欧盟的区域协调政策工具是强而有力的,它采用了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管齐下的、精密化的区域协调手段。而我国除了缺乏完备的法制基础外,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经济和行政工具也是残缺不全,简单化问题较多。受特殊国情和发展历史的影响,我国区域政策工具具有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的特点。建国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机会,而且形成了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处理复

35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七年第三期

杂社会公共问题的习惯。虽然中央政府一直在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寻求合理有效的区域发展政策,但实施效果与既定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区域政策工具比较简单、粗放。除扶贫政策外,缺乏针对问题区域的精细政策工具。就区域经济协调的政策手段或政策工具而言,我国没有欧盟那种结构基金、聚合基金、团结基金等设计精细的类似政策工具,有的只是一些扶贫资金、支农资金和西部开发转移资金等。但由于政策瞄准对象有时不到位、不具体,即使投入了大笔资金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更为主要的是,由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行政手段尚不规范,如区域发展基金的筹集缺乏制度保障、区域援助的通用规则不健全、没有严格的项目报批流程和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特别是项目报批流程尚不透明,导致有时出现区域发展项目的随意审批、扶持资金的寻租分割等现象。

由于缺乏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经济和行政手段也是残缺不全,而且政策实施对象一般是较大的区域范围,无法充分体现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致使这些公共政策在创造区域发展机会、指导区域发展方向、协调区域政府间关系等宏观问题上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而对解决各区域内部复杂而具体的微观社会问题的意义却不大。另外,虽然政府在执行区域政策时选择了一系列鼓励或限制措施(激励性政策或抑制性政策)①。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政策工具组合体系,不同区域政策之间的衔接性和协调性不强,通常会造成在局部地域和领域的区域政策由于相关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或者与其相矛盾的其他政策措施同时存在,出现“政策的相互打架”等症状,进而使区域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借鉴欧盟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区域政策工具,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起一套规范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激励工具、协调工具、监督工具和评价工具,构建双向度、多元化的区域政策工具体系,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区域政策工具框架,实现区域政策工具从简单化管理走向精密化综合治理。

区域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可以肯定,在和谐社会的愿景下,中国的区域政策完善与兴盛时期将为期不远,现代化发展的成果就不再只是少数区域的专利,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经验昭示了这一切。

参考文献:

[1]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美]莫莱斯?西胡.区域一体化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5]陈瑞莲.欧盟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6,(3).

[6]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5①魏后凯从激励性政策工具与抑制性政策工具两大类(或形象地称为“胡萝卜政策”和“大棒

政策”)出发,将常用区域政策工具分为六种,即公共投资,转移支付,经济刺激,直接控制,政府采购和公共区位等。参阅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P531。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

[7]刘玉,刘毅.区域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2,(2).

[8]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Thought on Publi c Poli cy I nnova ti on of Coord i n a ted

D evelop m en t am ong Ch i n aπs Reg i on s

LU Z hi2kui

(School of Govern ment,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

【Abstract】The sixth Sessi on of the16th Central Comm ittee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 or ward that i m2 p le menting the overall devel opmental strategies and p r omoting coordinated devel opment a mong regi ons is l ooked on as the i m portant goal of build a har moni ous s ociety.This marks the coordinated devel opment strategy a mong regi ons are becom ing increasingly p r om inent in Chinaπs modernizati on bluep rint.A s coordinated devel opment a2 mong regi ons is attached great i m portance,i m p r oving the corres ponding regi onal policy is als o increasingly ur2 gent.Under the market econom ic system,regi onal policy is a typ ical interventi on of govern ment.Fr om vie w2 point of p ractice,on the whole there are still many i m perfecti ons p r oble m s in Chinaπs regi onal policies,which become the challenge that Chinaπs govern ment is faced with and a maj or issue that domestic scholars of public ad m inistrati on should seri ously consider.Based on pers pective of regi onal public manage ment,the paper studies the innovati on of Chinaπs regi onal public policy t o coordinated devel opment among regi ons.

【Key words】coordinated devel opment a mong regi ons;regi onal public manage ment;regi onal policies;innova2 ti on;thought

【责任编辑:韦俊华】

5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创新环境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_党文娟

创新环境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党文娟,张宗益,康继军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40)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个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政府干预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环境很不平衡。本文运用全国各个地区的数据,采用计数模型中的负二项分布negatiti ve-b i nom i a l方法分析了区域环境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政府对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还不明显,但是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原创性的发明专利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区域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积极进行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推进以及发挥各地政府的创新引导作用才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程度;区域创新能力;计数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08)03-0052-06 The I mpact of Regional I nnovation Environ m ent on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DANG W en-juan,Z HANG Zong-y,i KANG Ji-j u n (School of Econo m ics and Business Adm inistration,Chongq i ng Universit y,Chongq ing400040,Ch i na) Abstrac t:O ur na ti ona l econo m ic deve l op m ent i m ba l ance l eads to t he d iffe rent levels of reg iona lm arke ti zati on prog ress and government i nterventi on.T his paper ana l y ses t he e ffect o f reg iona l env iron m ent on reg i ona l i nnovati on capab ility a dopt N egative-bi no m ial m et hod i n counti ng mode l based on the reg i onal patent.It show s that the gove rn m en t has no d i sti nct infl uence on i m prov i ng t o ta l reg i onal i nnova ti on capab ility,but has the acti ve i n fluence on t he i nven tion patent wh ich i m prov i ng capability o f i ndependent i nnovati on and strengthen i ng orig i nal science and techno l ogy explo itati on ca pab ility.R eg i onalm a rke t deve l op m en t has an i m portant i m pac t on reg iona l i nnov ati on capability.The level o f reg i onal m arketization is an i m portant fac t o r o f reg i ona l i nnovati on capability.On l y i m prov i ng reg iona lm arke ti zati on degree and govern m enta l i nnovati on gu i dance f unc tion is the key to enhance the reg iona l i nnovati on capability. K ey word s:t he leve l of m arketization;the level o f gove rn m ent 一、引言 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Todtli n g(1992)[1]对区域资源相同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有些区域资源相同,但是创新能力相差很大。说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仅由资源因素所决定,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行为主体能力、主体之间互动能力。不同产业创新能力可能不同,由于部门专业化、功能和组织特征,导致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差别。Brac zyk、Cooke等(1998)[2]研究认为,区域创新能力差 收稿日期:2007-09-08 修回日期:2008-03-05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70525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C J L010)。 作者简介:党文娟(1972-),女,陕西韩城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区域创新等。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试卷 只选错的 1、在我国发展水平较低时期,产业结构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三产、二产、一产。 正确 错误 2、四大功能区以行政区划为依托,又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与四大板块的区域政策相结合。 正确 错误 3、城市发展要以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为中心。 正确 错误 4、民生的最基本问题是“三就一保障”。三就指就业、就学、就医;一保障指必要的社会保障。 正确 错误 5、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中要求,要把过去主要依靠第一产业拉动,转变为二三产协调拉动。 正确 错误 6、东部地区在发展现代产业服务业时,一方面要体现(),促进社会经济 市场经济规律 以人为本 以产业为中心 高科技含量 7、国土的开发密度和开发水平较高,资源及环境的承载能力却已开始减弱,这样的区域被划定为()。 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8、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的聚集条件较好的区域被划定为()。 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9、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经济和人口的大规模聚集条件较差的区域被划定为()。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10、国家依法设立的保护区被划定为()。 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1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 遵循商品价值规律 遵循宏观调控原则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1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 灵魂 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最终目标 1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 灵魂 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最终目标 1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 灵魂 基本原则 基本方法 最终目标 15、我国的政府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强制执行 政府援助 公共服务 财政管理 16、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禁止开发区的是() 自然保护区

论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论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及对我国的 启示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论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贾丽殷为华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上海200062) 摘要: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颇具特色.本文在比较中,日两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基础上,对日本区域经济政策 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可以借鉴的方面,并对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政策是针对区域特定的问题和任务所采取的 特殊政策,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 前提.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一些棘手情况,被概括 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It].自十五 规划以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 点.从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 地,再到中部崛起的提出,设立边境特区,虽然取得一定成 效,但区域差距目前仍旧很大. 日本在二战后经济一片萧条的情况之下,用极短时间成 为世界经济大国,但同时经济活动尤其向环太平洋地带集 中,区域经济明显非均衡发展.为了消除经济布局中过密和 过疏问题,日本政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制定并实施 了五次国土开发.到上世纪末日本的区域差异就已经明显 减小了,而且比我国要小得多.所以,日本成功的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政策很值得我国学习. 一

,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 日本区域经济政策颇具特色:政府主导制定的区域经济 发展计划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重视中小城市建设; 实施上通过基础建设支撑,以体制,法律,金融等作强力 保障. (一)从区域经济发展计划上看 政府高度重视.在制定与组织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过 程中,国土厅等专门机构,负责对政策做出权威解释,根据有关措施分配经济和社会资源,协调与其它政策的关系.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积极调整政策方向,强调目标规划,而且是以政策性目标为主,数量目标为辅,实行"滚动式"计划,同时政府各部 门都有分解计划. 计划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在着名的五次国土开 发期间,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计划经历了由偏重经济增长逐渐向社会综合发展转移的过程,由"据点开发","大型项 目开发"到"地方居住区开发".1962年政府制定了"据 点开发"计划,在太平洋沿岸以外的地区选址建立企业,创造大型产业并以此为中心发展区域经济.但所建企业均为资 本集约型产业,不能带动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于是1969 年日本政府通过了以整个国土均等化开发为目标的"大型项目开发"计划,将产业过密和过疏地区联结起来.后来经历 石油危机,日本经济进入低增长时代,大幅度变动了在此之前以高度增长为前提的区域开发政策,于1977年,政府公布了"地方居住区开发"计划,由市,县,村为主导;以人口定住 为先导,保持城市的机能,使农山村成为一体的地方区域,形成山村一山间一区域一农村一城市居民带,以此来缩小区域差异.石油危机之后日本政府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以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区域的开发,以高技术密集型城市的建立为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的分析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区域创新[论文摘要]提出区域创新是组织问学习过程,分析了创新主体的内部结构以及组织问知识转移过程。系统研究了区域刨新主体实现多样化、差异化知识聚集进而创造知识的过程。提出了区域创新能力“中心突出、梯次带动、螺旋式上升的”提升模式。 区域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成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区域创新。区域创新能力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中国西部地区处于要素驱动阶段,部分沿海地区处于投资驱动阶段。我国区域经济距离真正的创新驱动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无论处在哪一个阶段,创新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都需要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这样背景下,研究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创新是创新组织间学习 区域创新能力提高依赖于区域知识积累,而知识来自于学习与创造。创新组织借助区域创新网络.通过学习获得知识.通过整合多样化知识而创新。 1学习在区域创新过程居于中心位置。区域创新是企业的R&D、生产、市场商业等部门之间以及知识提供者、金融、培训企业之间合作的集体学习过程.当地知识创造、开发或获取过程是一个集体学习过程主要特征是互动性和积累性。很多创新来源于厂商的

交互学习。创新成功的企业,往往能够利用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和创意方面的资源包括内部研发、同顾客以及其他潜在创新用户的联系、同外部企业网的联系、同外部大学、政府实验室的联系等。当代公司几乎没有单独进行创新的客户、供应商和知识生产部门之问的密切交往以及知识交流很可能改善公司的仓新。 2创新是学习的结果.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取决于新知识的多少而知识来自于学习。区域创新网络是创新组织问学习的平台。一个企业家不能单独创新创新网络是必需的。技术创新是多个组织结成网络、跨组织界面的合作创新过程。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化过程主要在区域内进行地理因素影响着知识生产、扩散和转化。创新网络推动创新组织互动,这种互动合作与协同打破了组织边界扩展为组织间学习。创新组织以合作为纽带加速了知识的聚集、流动、传播和创造.拓展了创新组织获取知识渠道。 3创新组织间学习特征。组织问学习是指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创新组织为获取需要的创新资源,采取双边或多边的互动学习行为。组织问学习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创新组织间学习平台是区域创新网络,仓0新网络将企业、研究机构、政府、中介等多种组织联为一体创新资源获取、知识共享是组织间学习的目的。组织间学习是多个组织学习价值观共享的过程,根据组织特征、学习层次、内容等形成多种学习模式。组织间学习是一种双向性的动态的多维度的集体互动学习的过程。创新组织问学习具有社会性、强公共外部性、途径依赖性和动态整合性。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财税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不同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我国财税政策方面的缺陷,如分税制、税收优惠、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要求我们合理选择和创新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样,这个难题也困扰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中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因此,在目前以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抑制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社会福利水平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财税政策扶持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做到促进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差距、消除地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合理的分工布局、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作。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主要可以通过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途径来协调区域发展。当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协调是基础,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协调是补充,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弥补市场失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是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所造成的,同时也是因为市场机制缺陷所引起的,而市场本身并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区域之间经济的巨大差距,这就必须要由政府采取相关措施,来纠正市场机制所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某些缺陷,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杠杆之一的财税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起到自动调节和“熨平”经济的作用,而且对经济结构的转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财税政策是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投资、消费、国际贸易,公共品的供给三个方面来影响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引导资源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的重新调整,保持发达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财税政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干预经济:政府直接投资或运用财税政策引导私人资本流向落后地区公共产品领域,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逐步实现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利用财政工具对市场需求进行直接启动,如通过政府采购从产品市场上直接启动落后区域的需求,促进整体经济的区域结构性转换;通过调整产业政策,限制某些产业的区域进入或促进某些产业的区域退出;政府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来影响私人经济主体的区域决策行为,引导私人经济作出符合财税政策导向的决策,促进要素流向目标区域。 二、现行财税政策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适应性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财税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现行财税政策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1953~1978年,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平衡”的时期。那时的“平衡”是一种生产力

论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特色

摘要: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施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地区振兴与开发政策、区域产业布局政策、缩小地区差距政策及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政策.日本在实施区域经济政策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进行统一规划协调指导,给予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推动和法律法规保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日本区域经济政策。关键词:日本,区域经济政策,特色 一、日本的地区振兴与开发政策日本的地区振兴与开发计划体系包括部分,即全国性计划、大都市圈计划、地方圈计划、产业振兴计划和特别地区振兴计划全国性计划主要有依据“国土综合开发法”编制的全国、都道府县、地方及特定地区综合开发计划,依据“国土利用计划法”编制的都道府县、市叮村国土利用计划和土地利用基本计划;大都市圈计划包括首都圈整备计划、近郊绿地保全计划、近能和中部圈开发整备计划、环保区域整备计划等;地方圈计划主要有依据各专项法编制的北海道、东北、北陆、中国、四国、九州等地方开发计划;产业振兴计划主要是与“结构转换法”相对应的诸产业振兴计划;特别地区振兴计划如有关灾害防治和煤炭产区、山村、孤岛、过疏地区振兴计划,以及综合休养地建设计划等。 根据地区振兴与开发的有关法律规定,日本的地区振兴与开发活动有相当一部分可以享受高比率的国库补助。如北海道的道路和市叮村的道路、港口等基本事业;奄美群岛、冲绳、琵琶湖开发计划和新东京周边建设计划中的特定事业;促进内地等产业开发的道路建设;法律规定地区的防止公害对策;以防灾为目的的促进集体转移活动;中小学校舍、幼儿园园舍的建筑活动;加强消防设施事业等。地区开发与振兴活动中,政府系统金融机构和其他有关组织,在金融、信息、地区与开发业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振兴与开发整备公司、日本开发银行、中小企业事业团、产业基础整备基金及ntt无息融资制度等。 1974年8月,由工业再布局、产煤地区振兴公团改组成立了地区振兴整备公司,目的是谋求人口与产业由大城市向地方分散,加速各地区的开发与发展,通过开展振兴地方据点城市业务、加强地方城市开发业务、工业再布局业务、促进高技术产业选址建厂业务等,达到促进全国人口和产业的适当布局与提高各地区居民福利的目标。地区振兴整备公司每年用于上述事业的预算相当庞大,且总额不断上升, 1978 年为 1015.6 亿日元, 1985 年为 1241.4 亿日元, 1993 年为 1760.8 亿日元。其中用于地方城市开发的占首位,其次依次为核心工业集中配置地段的建设、高技术城区、促进产业业务设施再布局、产业高技术化设施等项目。 二、日本的区域产业布局政策 在战后,特别是在高速增长时期,为了追赶欧美先进工业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日本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 1960 年,政府制定了旨在以重化工业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全面起飞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了建设太平洋工业地带的设想,并在 1962 年制定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明确指出:“工业的正确配置必须逐步向投资效果高的地区集中。”为了吸收重化工业企业在太平洋沿海工业地带内投资设厂,日本政府采取了对这些地区的公共设施优先投资的政策,不惜巨资在这些地区大兴土木、填海造地,建设高速公路和新干线以及大批世界一流的大型港湾和码头,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和交通联络网络,并采取了一系列减免税政策。日本政府为实现集中开发,将行政投资的重点放在“三湾一海”地区。据 1968-1972 年 4 个年份的统计,在这些地区行政投资的比重一般占投资总额的 65-70% ,其中集中在东京等 8 个都府县,约占全国行政投资总额的 40-46%。可以说,政府的支持是战后日本太平洋沿岸的“三湾一海”地区首先而且迅速得到开发的基本条件之一。 70 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促使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为适应新的环境,减少了原材料加工型产业,大力发展加工组装产业。加工组装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消耗大,所以工业布局向劳动力资源较充足的地区发展。为了节省能源,产业结构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结构逐渐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结构转变。 1980 年以来,日本更进一步推行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自然环境差异大的国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国历史上就一直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本文在描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基础上,具体的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最后,点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东部中部西部 正文 纵观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骄傲的说这是一个奇迹,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家整体国际竞争力排名世界前列。中国这条巨龙终于开始腾飞。然而隐藏在这一现象之后的危机也慢慢浮现。相对于东部来说,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由于历史的日积月累,改革开放后政策向东部倾斜,计划经济的转轨以及中西部地区自身的问题等,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如果把中国比喻为一个东方巨人的话,有人形象地称西部地区为“巨人的跛足”,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就显得十分必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存在巨大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较长时期,我国经济一直采取“两分法”,即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和内地。20世纪80年代,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带。[1] 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都有很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地区间发展不协调更加突出、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1.总体发展水平比较 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人口占全国的28%。但是其经济发展与其人口规模及国土面积极不相称; (1)国民生产总值 1998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分别为46211.50亿元、21921.37亿元、14647.38亿元,东中西部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3.15:1.5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东、中、西部分别为10032元、5258元和4123元,其中东部的上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达25192元,西部的贵州最低,为2301元,前者是后者的11倍。 (2)社会经济结构 1998年,东、中、西部的第一产业之比为1.66:1.3:1,第二产业之比为3.76:1.66:1,第三产业之比为3.55:1.42:1。由此可见,从第三产业角度考虑,东部的先进和西部的落后主要是在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上,其次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企业所有制结构——以各类所有制企业工业总值占本区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东部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的比重为40%,而其他所有制企业(包括集体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比重占60%;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的比重为74%,其他所有制企业的

区域创新能力 综述

区域创新能力定义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观点,大致可以分为六大类。认为区域创新能力可以理解为:区域潜力、知识转化能力、运用协调和推动能力、主体将要素纳入生产过程的能力、内部网络集结能力以及创新主体对创新活动的支撑能力。 国内外对区域创新能力定义基本观点归纳

国内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 区域创新能力理论研究在不断的实证研究中得到验证与发展:美国麻省技术联合会(MTC),自 1997年以后一直跟踪麻省创新型经济的运行情况,每年提供一份关于麻省经济运行情况的报告,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受到许多国家与地方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 Klein(1998)等人在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找到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并用网络结构来表征各项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关系的紧密程度; Feldman & Audretsch (1999), Paci & Usai (1999),Greunz(2004)通过长时间对企业或行业创新产出与创新能力的观察与研究,并通过行业内部结构因素对技术知识扩散的影响进行模型构建。 国内学者运用各种方法对中国各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细致的研究,得出一系列的影响因素或者指标,进而构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省市特征,分析研究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刘友金(2001)通过科技投入和产出两个因子,筛选出10个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中国各省创新能力的差异性; 刘顺忠(2002)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以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两个维度,对中国各地区创新系统的特点及其创新绩效进行系统评价; 李习保(2007)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下,基于1998—2005年各省、市、自治区的创新活动数据,以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为创新产出指标,实证分析影响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效率因素,以此解释导致这种差异和区域集聚的制度原因。 甄峰、黄朝永、罗守贵(2000)对沿海10个主要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分析

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一、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日本的城市化过程与日本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化初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农业国,当时日本城市人口比重不足10%。从1889年到1920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仅从10%上升到18%,到1950年也仅为37%。从1889年到1950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日本的城市化水平年均仅提高0.44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末)。1955年日本经济恢复并超过了战前水平,重新开始了赶超欧美的历程。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推动了日本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1955年日本城市人口比重为56.1%,到197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72%。在此期间,日本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37%上升到1977年的76%,年均增长近1.5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城市化己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75年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5.9%,1980年则为76.2%。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各类城市已有688个, 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1个,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80个,1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597个。由于城市人口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城市化发展速度开始减缓。1996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为78%,仅比20年前高出2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很多居民开始从三大都市区向外迁移。日本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走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日本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人口密度是美国的11倍,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20多年时间中就达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单位时间内要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选择了走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下表1描述了1920-1995年间,日本具有50万人口和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城市人口占总城市人口的比重。从该表可看出,长期以来日本大中城市人口在总城市人口中占90%以上的比重,日本以大中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发展特色鲜明。 第四阶段:饱和阶段。截止2010年,日本第三产业产值已占到总产值的76.3%,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业人数也随之壮大。但是日本整体城市人口的增速开始明显放缓,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已达到饱和,两大城市-东京和大阪的人口均呈现零长。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区域经济 我国通过研究,并没有对产业聚集能否对区域创新起到作用这方面得出结论,主要是因为都是以高技术产业聚集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没有对传统产业聚集作出总结。因此本文将研究大范围的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的影响能力,并根据研究方法总结出经验,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从而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这不仅使理论的价值更高,而且还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设计方法 (一)计量模型设定 由于影响区域创新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中经费投入的多少和制度环境的变化是最基本而且最常见的因素。为了能对产业聚集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进行精确的测度,就要把上面说到的几个变量 作为控制变量。那么我们把计量模型设为如下形式: 其中,PATENTit、AGGLOit、PINPUTit、EINPUTit 和INSTIit 分别表示不同地区各年度的区域创新能力、产业聚集指数、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向量,其它字母分别表示常数项、变量的系数和残差。这里的地区都是指我国的省级地理单元。 (二)变量说明 1.专利授权数(PATENT)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是以专利授权数来衡量的,这里所指的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在衡量创新效果上,专利受理数是低于专利授权数的,因为经过专利局审查的专利才能授权并确认为合格的专利。用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来衡量创新能力也存在很多研究当中,时间过长是发明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特点,因此就可以认为新产品产值的精确率比专利授权数要差。 2.产业聚集指数(AGGLO) 产业聚集指数通常是以区位商方法来计算的。用来衡量产业聚集的常用方法就是区位商,它的优点是用区域的角度来对产业聚集及其特性进行研究。t 时刻地区i 的产业聚集指数 AGGLOit 为: 其中,Mit为地区i 在t 时刻的制造业人口,Pit为地区i在t时刻的就业人口,Mt 和Pt分别为t时刻的全国制造业人口和全国总就业人口。那么由以上定义可知,不同地区制造业人口占全国份额与各地区就业人口占全国份额之比就是产业聚集指数的本质。通常情况下这个指标的数值越大,就表明在这各地区存在着非常高的制造业聚集度。由于还有些差异性在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还具有影响,那么就可以表明区域创新是受到产业聚集的影响而向好方面发展的。 3.科技人员投入( PINPUT) 能最直接影响到区域创新的就是科技人员的投入。只要投入越多的科技人员,就会获得越强的能力,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区域创新水平。我们区域创新是受到科技人员投入的影响而向好方面发展的。 4.科技经费投入( EINPUT) 科技经费投入也是能够对区域创新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衡量的标准是各地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总额。我们可以假设区域创新是受到科技经费投入的影响而向好方面发展的。 5.制度创新( INSTI) 强调了制度和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且还认为定技术创新的前提是制度创新,这就是以诺思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有学者认为,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的必然是选择了好的制度,以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衡量制度变量。 二、结论 (一)对于科技人员投入的多少、科技经费投入的多少和制度创新的力度进行控制后,利用这几个条件进行产业聚集,能够使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更加稳定地加强的。从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贡献大小的角度来看,低于传统的科技人员投入和科技经费投入要高于产业聚集的作用,并略高于制度创新。 (二)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角度来看,产业聚集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行业间差异,多数高技术产业聚集和传统产业聚集促进区域创新,而资源依赖型产业聚集抑制区域创新。 三、通过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获得的启示 (一)大力培育产业聚集式发展 为了能使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培育产业集群式发展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产业聚集有利于区域创新,尽管产业聚集不如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这些方式更能促进区域创新的发展。 从上述几种促进我国区域创新的因素来看,各地区可以通过加大科技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来带动区域创新,但是科技人员的数目和经费投入的总额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而且不同区域之间的科技人员和经费还是有差距的存在。相比较起来,东部地区会投入较多的科技人员和经费,但是中西部地区由于人口总面积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广大西部地区,只能够投入较少的科技人员,且严重缺乏科技经费。因此科技人员和经费投入这两个条件对我国区域创新的作用起到了不必要的限制性。除此之外,制度创新虽然能够促进我国区域创新,但是由于制度会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或与制度的变革而进行更改,且我国各级政府实行的制度都是以渐进式制度进行变革的,因此无论是从政府的角度还是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在这种渐进式的制度变革当中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存在的。这也就说明这种渐进式的制度创新由于进程相当缓慢,需要经历的时间非常长,所以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也有一定的限度,一旦出现有限制性的制度就会对区域创新起到抑制的效果。 上述三种因素通常都会受到某些客观条件的影响从而对约束了我国区域创新的能力。在这些客观条件的约束下,培育产业聚集式发展就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创新策略。 (二)培育各地区的特色产业聚集 能有效加快我国区域创新的途径就是产业聚集,但在这其中就有一个复杂的问题,就是该如何提高不同地区的产业聚集水平。能最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培育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集群。 由于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是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能够更有效率 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崔小娜 安阳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系不断进步,产业聚集开始对区域起到创新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区域创新的作用比科技经费的投入还要低,因此必须结合产业聚集的效果才能使区域创新能力发挥出作用。本文就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业聚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影响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427-02 427

申论热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申论热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2011国家公考《申论》热点总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之主体功能区 理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18)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地位。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