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略论古代文学鉴赏方法

略论古代文学鉴赏方法

略论古代文学鉴赏方法
略论古代文学鉴赏方法

略论古代文学鉴赏方法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最精致的表现形式之一。对文学的鉴赏和评价离不开大的文化背景,不但如此,中国古代鉴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鉴赏方法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都和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拟就古代文学鉴赏方法形成的文化背景进行一些分析,并对几种颇具特色的鉴赏方法进行评述。一、鉴赏方法的哲学文化意蕴哲学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文化精神的探讨可以归结为对哲学精神的分析,对植根于文化的民族思维方式的探讨可以归结为对哲学思辨方法的分析。古代文学的鉴赏方法渊源于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理性和哲理思辨模式。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关于格物致知方法的研讨,分中国哲人求得其知的方法为六种:

一、验行即以实际活动或实际应用为依据的方法,这是墨子的方法。

二、体道即直接地体会宇宙根本之道,是一种直觉法,这是老子、庄子的方法。

三、析物即对于外物加以观察辨析,这是惠子公孙龙及后期墨家的方法。

四、体物或穷理即由对物的考察以获得对于宇宙根本原理之直觉,兼重直觉与思辨,可以说是体道与析物两法之会综。

五、尽心即以发明此心为方法,亦是直觉法。

六、两一或辩证……体道与尽心,都是直觉的方法,不过一个向外一个向内。析物是理智的方法。体物或穷理,则是直觉与理智合用的方法。验行是试验的方法。两一则与西洋哲学中的辩证法有类似之点。[1]

对上述材料略加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华民族在对宇宙万事万物的体认与把握的过程中,重视直觉判断,但又不忽视理性的判断与思考。也就是说,中华民族把握世界的方法以直接体验为主,结合特有的理性思维方式,富于生动的感性形象又具有深刻的理性思辨。

冯天瑜先生在《中华文化史》一书中认为中国文化模式是“宗法专制社会结构下的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并且这种文化模式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模式是“内圣外王”。[2]尽管这一说法不一定会被所有人认同,但拈出“内圣外王”四个字作为中华民族体认宇宙人生的思辨模式的核心是十分精辟的。先贤圣哲们认为,只要内心的修养达到神圣的化境,就可以借此把握外部世界。所谓“内圣”则“外王”。长期以来,先贤圣哲讲究内在的仁德修养,追求自我的内心完善,企望达到一种崇高的心灵境界——心凝形释,神与物游。即便在政治上也是如此,认为君主修仁德,则天下垂拱而治。渴望以内心的体认来把握世界甚至影响世界。于是,重体验、直觉,进而重视灵性感悟和内心愉悦,而不太在乎理性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思维特质灌注在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

文学鉴赏的方法是民族性思维方式在理解文学作品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民族的情感心理特征、审美价值取向及思辨模式都会在鉴赏过程中反映出来。因此文学鉴赏是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心理活动过程,有其深刻历史文化背景和渊源,但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纵观整个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粗略地拟出一些颇具代表性的鉴赏方法:附会法,品鉴法,禅悦法,评点法,选本法。对文学的鉴赏和批评其实就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观照,因为文学以精致的方式对外部世界和心灵世界进行了深刻细腻的把握。更为重要的是,文学对生命个体的深情观照其实就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的观照和体认。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对文学的鉴赏和批评就是对人类生命的关注。这种关注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不可能脱离一定文化背景之下的一定思维空间。结合上面的论述,我们对五种颇具特色的文学鉴赏方法作形而上的和形而下的考察。

二、五种文学鉴赏方法

述评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的方法应该说远不止五种。文学鉴赏是见智见仁的主观性很强的精神活动,个人切入作品的角度不同,鉴赏的心态、目的不同,就意味着鉴赏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对作品的理解不同。我们这里所谈的方法,仅是就我们的理解带有普遍性的几

种方法。

(一)附会法《文心雕龙》有《附会》篇,云,“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又云:“附辞会义,务总纲领。”詹《义证》解释说:“‘附会’就是‘附辞会义’的简称。‘会义’是把文章会合成一个整体,‘附辞’是使文辞密切结合内容来安排。”很明显,这里的“附会”是就创作方法而言的。我们这里所说的“附会”则是指理解鉴赏作品的方法。作为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一种方法,它首先强调对文本本身的词语意象、作家意图、作品主旨的理解,从而探明文意,发明文本意蕴。此外,附会允许读者作独特的理解。读者常常或出于某种思想原则,或出于某种审美需要,或出于某种人生领悟对文学作品作出不同的解释,自成其说。[3]这种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自先秦以来,被广泛地用来解释和赏鉴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古人甚至为了某种需要,不惜穿凿附会,强行牵扯,曲解作品。

先秦时期流行的“称诗”——引诗和赋诗其实就是古人欣赏理解《诗三百》。清代人劳孝舆《春秋诗话》中说:“自朝会聘宴以至事物细微,皆引诗以证其得失焉。大而公卿大夫以至舆台贱卒,所有论说皆引诗以畅厥旨焉。余尝伏而读之,愈益知《诗》为当时家弦户诵之书。”在春秋时期这类大量的引诗赋诗的活动中,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断章取义”。所谓断章取义是指就诗中词语另作发挥,借以表达自己的意思。春秋时期,人们在各种公私场合都大量地引诗或赋诗。一般说来,引诗是利用诗句的字面意义来为自己的见解作证,其字面意义有与全诗主旨相合者,也有不相合者。因为引诗的目的仅在于说明自己的观点,意不在解诗,所以不妨曲解,用不着顾及是否合乎原诗的本义。赋诗或称“诵诗”则不同,所诵为全诗或至少为完整的一章,要求听者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变通地加以理解。无论引诗或是赋诗,都不要求人们对《诗》的本义作出正确的理解,而只是把《诗》作为文献材料加以运用。引者、赋者、观者、听者都从当时的特定语境出发对《诗》加以理解。而“断章取义”在当时也不被认为是错误的做法。

其后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既是对“断章取义”解诗法的反拨,又是对它的进一步发挥。关于“以意逆志”,“志”指诗人之志,表现为全诗的主旨,这点比较明确,无异议。“意”的解释历来有两种:旧注一般都解释为说诗者之意,如赵歧注;“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意矣。”另一种解释则是指作品之意,是作品内在的含蓄的意蕴。如苏轼云:“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清人吴淇云:“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夫我非古人,而以己意说之,其贤于蒙之见也几何矣!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苏轼、吴淇强调“意”来自文本,是文本中深蕴的意。于是形成以文本之意求诗人之志的观点。这两种解说侧重点不同,实际上很难区分。因为要深求文意就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必有读者的主观认识介入其中,于是又形成了以读者之意逆求诗人之志的观点。《孟子》一书中不时提到《诗》,其目的虽不在解诗,但他明确地提出了“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的原则,意义十分重大。应该说明的是,这一原则一方面是对“断章取义”的反拨,出于尊《诗》的愿望,对人们随意地引诗附会表示不满,要求探索诗人创作的本来之志。但另一方面由于对“意”的理解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又强化了读者对诗的主观理解的合理性,使得读者从自己的主观立场出发对作品进行的理解赏析——附会——成为合理合法的东西。

比孟子走得更远的是汉代的经学家们,他们视《诗》为经,认为《诗》中蕴含有先圣先贤的微言大义,从儒家尊奉的伦理道德出发对诗的字面意义和诗人之“志”进行穿凿附会,如《关睢》显为男女欢爱之诗,但汉儒说诗认为是“后妃之德”。诸如此类的例子在经学家解《诗》中举不胜举。以后人们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常常索求其中的“比兴寄托”、“深厚意蕴”等等大多受此影响。(二)品鉴法品为品类之意,又有品味之意。所谓品鉴,则是分类品味。所

以“品”兼有以上两种意思。品鉴导源于汉魏之际的人物品评。人物品评由来已久,至魏晋六朝大盛。其代表作有刘劭的《人物志》三卷,凡十二篇;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凡三十六篇。人物品评标榜魏晋风度。关于魏晋风度,冯友兰先生认为需具备四大要素: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学术界一般认为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重才情,二是重思理思致;三是标放达,越名教,注重人物个性;四是赏容貌,标举超尘绝俗之美。以此为标准,《人物志》和《世说新语》对人物进行了分类品评。最为典型的是刘劭在《人物志·体别第二》按个性把人物分为十二种类型,强毅、柔顺、雄悍、惧慎、凌楷、辨博、弘普、狷介、休动、沉静、朴露、韬谲。这对后世文学鉴赏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以品论诗论文影响很大。

钟嵘鉴于世人好谈诗,“喧议竞起,准的无依”,于是“为当世诗品,口陈标榜”,自创“三品升降”论诗之法。将入选的历代诗人一百二十三人分为三品九等,标举其风格体式,并描述艺术特征,追索本源,对于后世超乎个别作家之上的风格流派的形成显然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其后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在诗歌批评方法上都以品鉴之法为主。纵观唐以后文学批评鉴赏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将唐以后的品鉴方法分为三种类型。

1.品“味”以味论文,渊源甚早,南朝时期刘勰、钟嵘已有“讽味”、“研味”、“滋味”之称,用以表达对文学内在之美的欣赏、体味。如钟嵘《诗品》称陆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读阮籍《咏怀》“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远”的意境意趣辨诗品“味”得来。味之品由刘勰、钟嵘开其端,唐人加以发扬光大,至宋人而成熟。

唐初元兢有《古今诗人秀句》之集,由于不满当时崇尚绚丽,竞事雕琢的风习,乃于《〈古今诗人秀句〉序》中举例谈到品赏诗句的方法及标准:

尝与诸学士览小谢诗,见《和宋记室省中》,诠其秀句,诸人咸以谢“行树澄远阴,云霞成异色”为最。余曰:“诸君之议非也。何则?‘行树澄远阴,云霞成异色'诚为得矣,抑绝唱也?夫夕望者,莫不想烟霞,炼情林岫,然后畅其清调,发以绮词,俯行树之远阴,瞰云霞之异色,中人以下,偶可得之。但未若‘落日飞鸟还,忧来不可极'之妙者也。观夫‘落日飞鸟还,忧来不可极',谓扪心罕属,而举目增思,结意惟人,而缘情寄鸟。落日低照,即随望断,暮禽还集,则忧共飞来。美哉玄晖,何思之若是也!诸君所言,窃所未取。”于是咸服,恣余所详。余于是·以·情·绪·为·先,·直·置·为·本,·以·物·色·留·后,·绮·错·为·末;·助·之·以·质·气,·润·之·以·流·华,·穷·之·以·形·似,·开·之·以·振·跃。·或·事·理·俱·惬,·词·调·双·举,·有·一·于·此,·罔·或·孑·遗。这一段论述,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似是第一次,极具意义。其标志着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由表层词藻情感的欣赏转入对深层艺术意蕴的品味。从这一论述可以看出,元兢对文学作品特别是诗句的欣赏更重视藻绘以外的意蕴美。天宝年间殷的《河岳英灵集》被视为唐人选唐诗的翘楚,选与评俱佳。其评品的特点,除了结合作者的身世阅历谈论其作品的精神风貌外,便是对作品的意蕴美的品赏。如评常建诗云:“……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评刘若虚诗云,“若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以还,可杰立江表。”以上论述,表露了殷对言外意趣的欣赏与赞美,他称此为“兴象”。晚唐有旧题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味”论诗,标举—08—“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将诗歌分为二十四个品目,也就是二十四种风格、意境。讲究对诗歌作品的深层次意蕴的领悟和体味,完全超越了表面词藻的意义,是对诗之味的更深层次的开掘。至两宋时期,苏轼对司空图以“味”论诗深为赞赏,唐庚、叶梦得评杜诗俱重言外之意,欧阳修《六一诗话》赞和梅尧臣“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之说,张戒《岁寒堂诗话》倡“意味”说,以“味”论诗品诗,成为宋代诗话普遍的典型性的观念。严羽《沧浪诗话》论曰: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

壮、曰凄婉。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严羽的论述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一、诗是本于性情的,性情表现于诗中便是兴趣;二、品味的方法是妙悟;三、品“味”所得,其品有九。至此,应该说,以味论诗的理论已经较为完备。2.品佳句辨味之品——品“味”讲究人的体味妙悟,重视读者的灵性,空灵缥缈,能体悟诗中玄妙的意境。但虚而不实,难以把握,说什么只可神通而不可语达,让人觉得玄虚。中国古诗文中多有佳句警语,古人也十分注意炼字炼句,于是很早就有了摘句鉴赏之法。品佳句,也就是摘句鉴赏,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的“断章赋诗”,至南朝正式形成。钟嵘《〈诗品〉序》中云:“……至于吟咏性情,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 亦唯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盛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就是对诗中佳句的品评,此类材料在史书和子书中也有很多。可见在当时,摘句品鉴已成为文坛风气。一部分人甚至以作品中是否有“佳句”作为评判作品高下的标准。六朝如此,其后唐人走得更远,前引唐初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的论说,可以明证唐初既有了品佳句的理论标准,摘句为集更是反映品佳句已成为当时有条有理有规模的鉴赏活动。《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曰:“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人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兴若不来,即须看随身卷子,以发兴也。”唐人摘句品句,还用以启发自己的诗兴。由于“秀句集”的盛行,反过来对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者写诗注重“秀句”、“佳句”,而读者所争相传诵的也往往是一篇作品中的某些佳句警语,正如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里说的:“古今诗人,以诗名世者,或只一句,或只一联,或只一篇,虽其余别有好诗,不专在此,然传播于后世者,脍炙于人口者,终不出此矣。”

诗话至宋代大盛,欧阳修《六一诗话》以资闲谈为目的,在评论历代诗人诗作时,就大量采摘佳句警语加以品赏。刘克庄《后村诗话》共有前集二卷,后集二卷,续集四卷,新集六卷。他自己在篇末说:“新集凡六卷,专摘唐诗之警省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专门列有“律诗摘句”。其他不胜胪列。总之,诗话中存在大量的摘句品句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还延及词话赋话中。[4]正因为有历代的摘句品句的鉴赏活动,我国古代诗文中的佳句警语得以广泛流传,有的秀句美句甚至可以脱离篇章而独立传诵。3.品格调格调之品就是品鉴作品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历代文学作品的传承演变关系归纳分析,理出其发展线索,转而对具体作品的艺术风格加以分析,就是品格调。它重视的是整个作品的意味气象、风调神韵,而不斤斤计较一字一句的分析,观照作品的视野开阔,讲究涵泳品味,崇尚理性分析。考诸中国文学发展史,对格调家数的重视始于南宋张戒、严羽,完成于明初的高,而大盛于王世贞、胡应麟、许学夷等复古派诗学家。[5]格调家数之品观照的主要对象是诗歌,其主要特点是重视诗歌体制和时代格调的辨析。因为诗歌的格调体制与渊源决定了诗歌的艺术风格,一个时代的诗歌的艺术风格的形成自有其历史的传承关系,也自有其独特的面貌。所以上述诸家在品评诗歌时就批评宋诗和中晚唐诗,推崇汉魏、盛唐诗,并很自然地接受了儒家因时代兴衰而派生出的诗歌正变观念并将其引入诗歌鉴赏之中。扬唐抑宋、扬初盛唐而抑中晚唐,扬正而抑变。这一方面,高《唐诗品汇》最为典型。如他评唐诗的先后变化云:

六朝之末,衰讽甚矣。然其偶俪颇切,音响稍谐,一变而雄,遂为唐始,再加整栗,便成沈宋。人知沈宋律家正宗,不知其权舆于三谢,囊钥于陈隋也。诗至大历,高、岑、王、李之徒,号为已盛,然才情所发,偶与境会,了不自知其堕者。如“到来函谷愁中月,归去蟠溪梦里山”,“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非不佳致,隐隐逗漏钱、刘出来。至“百年强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便是长庆以后手段。高此论,其目的是“别体裁之始终,审音律之正变”。而其伸正黜变的观点已隐约可见。(三)禅悦法所谓禅悦法,简单地说就是以禅说诗,即以参禅之法来领悟诗歌的意境和旨趣,从而达到解读诗歌作品的目的。诗与禅本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属文学,一为宗教。诗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人生;禅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否认客观世界的真实性,泯灭人生的意义。二者的归趣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但诗和禅都重视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视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

意。这又使他们有了沟通的可能。禅宗在唐代确立以后,在诗人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谈禅、参禅,在诗中

有意无意地表现禅理禅趣。而禅师们也借诗来表现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这样,诗和禅就有了密切的联系。[6]诗与禅的关系反映到文学鉴赏理论上来是在宋代,从苏轼、黄庭坚、吴可、范温、叶梦得、杨万里、陆游、以至严羽等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们无不在诗论中谈禅,以参禅悟禅之法来解读诗歌作品。他们认为,诗与禅两者的契合点就在“参”与“悟”。参是方法,悟是目的。下面我们先列举一些诗论材料:吴可《学诗三首》之一云: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陆游《夜吟》之一云: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龚相《学诗三首》之一云:学诗犹似学参禅,悟了方知岁是年。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戴复古《论诗十绝》之七云: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个里稍关心有悟,发为言句自超然。

上述材料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认为学诗有如参禅,而主要的方法就是“悟”。说到“悟”,论述最为详尽的当数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直接提出“妙悟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严羽论诗宗法盛唐,认为“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要理解盛唐诸人的“兴趣”,就只有通过“妙悟”。作为一种审美鉴赏方法,“妙悟”要求读者不断积累审美经验,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涵泳品味,全面理解和把握诗歌所创造的审美意境,透彻理解诗歌作品所具有的韵味。“妙悟”之法,强调把握作品的内在神韵,时至今天,仍不失为一招极为高明的鉴赏之法。

(四)评点法古人阅读文学作品,喜欢在页眉页角或字里行间加上评语和圈点,这类做法就叫做“评点”。评点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和鉴赏方法,其形式较为灵活多样,主要包括圈点、眉批、夹注、总评等。古代文学的评点几乎涉及到所有文学样式。人们通常认为评点之学肇始于宋代,兴盛于明清。其实唐代已有了诗的评点,如殷的《河岳英灵集》、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就已经开始了完整意义上的诗歌评点。

评点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鉴赏批评的方法,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第一、重直觉和主观感受。评点多发生在古人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凭着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直接印象,即兴发挥,随阅随批,颇具灵性,不讲究系统性和条理性,不强调抽象的理性的思索。

第二、形式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评点随兴所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天头地尾,字里行间,只要有空白,任意舒展。所以其形式显得灵活机动,活泼自由。琐碎零乱也同时成了它的缺点。评点之法作为一种文学鉴赏方法,它既能指出作家作品的优劣,又能为读者指示读法;有的评点甚至能改订文本,使评点对象的语言乃至情节更加精炼合理。不过这后一种评点形式多表现在小说评点之中,如李卓吾、金圣叹评点《水浒》,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都存在这种现象。下面列举几例唐人诗评以供参详:殷《河岳英灵集》评点李白云: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诸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评点刘长卿云:长卿有吏干,刚而犯上,两道迁谪,皆自取之。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大抵十首以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评点者在此轻灵走笔,随意挥洒,或就诗人整体风格发论,或就具体篇目措意,或评说诗人性情,或圈点诗人生平,不拘一格。五、选本鉴赏法选本,无论诗选还是文选,总是由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组成的,即选本的目的、对象和选家的文学观点。选家总是根据自己的文学观点,把一定的读者对象引导到自己认为是正确的道路上来。“选学”在古代中国是一门极为发达的学问。自从梁昭明太子《文选》作俑,其后各种选本层出不穷,不可胜数。别的不说,单说唐诗就数以百计。各朝各代的诗论家们选唐诗,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从自己的诗学观点出发,从数以万计的唐诗中遴选出自己认为优秀的唐诗编成或大或小的唐诗选集。沈德潜《唐诗别裁》的编选目

的是要给学诗者提供学习和创作的典范,而他认为创作又必须体现诗教精神,所以对典范的选择就要以儒家诗教精神为旨归。因此,在今人看来,《唐诗别裁》并不是一部客观的诗史的选本,而是一部体现着强烈的价值厘定意味的选本。《唐贤三昧集》作为王渔洋晚年的精心编撰,无疑是渔洋诗学的一个总结,其旨趣显然是重禅趣神韵的。《唐贤三昧集》共选作品415首,王维的作品入选112首之多。其选诗重视禅趣讲究神韵的倾向性可见一斑。即便是清人蘅塘退士孙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原本是一个普及读物,其中的鉴赏趣味大抵是以沈德潜所倡的“温柔敦厚”的诗教论与王渔洋的“神韵说”相揉合,兼顾二者之长,互补二者之失。由此看来,选本常常是编选者苦心经营的结果,编选者的鉴赏趣味和文学观点浸透其中,仔细研究选本可得其中三昧。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从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出发,中国古代形成了有别于西方世界的鉴赏理论和鉴赏方法。中国人将对文学艺术的体认同对宇宙人生的探究和思索结合起来,不以建立完整系统的理论为目的,重视灵感的闪现,注重直觉和身体力行的体验。所谓“验行”、“体道”“体物”、“尽心”,在把握社会、宇宙人生的过程中,都讲究直觉,从直观感受出发来体悟人生宇宙的至理。文学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宇宙人生的写照。对文学的观照方式也关乎中华民族体认宇宙人生的思维方式,这里胪陈的五种鉴赏方式方法自然无法囊括古代所有的鉴赏方法,但却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对文学的独特的观照眼光和思维价值趋向。

[参考文献][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3]刘明今.方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4]张伯伟.摘句论[J].文学评论,1990,(3).[5]刘明今.方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6]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高二年级组郑思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 格: 2、激发学生课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文学知识,修炼 文学素养; 3、理解和探究中国古代女性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培养学生正确的 价值观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能类型的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制造人物命运的 原因; 2、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下曾经在课本中学过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并简要分析下

这些形象的人物性格 二、初步感知 接下来用四个课时分四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的女性形象 1、中国古代才女; 2、被誉为“红颜祸水”的女性; 3、聊斋中的女鬼; 4、中国古代妓女。 三、中国古代才女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卓文君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传说后来两人生有一女,唤名琴心。因正月初一生,故皇后赐名元春。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赏析期末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赏析 1.“古体诗”与“近体诗”概念辨析 (1)区别: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也称为今体诗(相对唐宋而言)。在唐 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不包括所谓的“齐梁体”),还有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 为古体诗。总的来说可以从句法、用韵、平仄上来区别。 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诗只 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其中每首四句的为绝句,每首八句的为律诗,每首超过八 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 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 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 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近 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 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 是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实际上 三、四,五、六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 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 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 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 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 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 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 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 “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有 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 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2)联系: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 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 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如王勃 《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 韵的两首七言绝句。唐代律诗格律定型之后,诗人们的古体作品中更常溶入近 体句式。如王维、李颀、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颇有律句、律联。歌行 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 诗作者则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韩愈等 均有所创造。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

高中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之写景手法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之写景手法(一) 知识积累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同抒情一样,描写是诗歌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又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 例:阅读下面一首汉诗,然后回答问题。 陌上桑(节选)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题:简析诗歌是怎样描写罗敷这一美丽动人的形象的? 【分析】诗歌分别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展现罗敷的美丽动人,直接描写罗敷的衣着打扮如何的美,又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见到罗敷后的痴态,间接写她的美,这样正侧结合,写出了罗敷的美丽非凡。 除了例题考正侧结合,一般会单考侧面描写。 这类题目设问方式一般为“诗歌用什么方法描写了人物形象”“试分析××句用的描写方法”。答题时,针对考查侧面描写的试题,应这样回答:“诗句没有直接写××××,而是写××××来表现人物的××××(或“来表现场景的××××”),写法别致。” 2.渲染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正面着意描写。层层铺叙,使描写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如汉东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有双鲤鱼,相戏碧波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莲叶深处谁家女,隔水笑抛一枝莲。”“鱼戏”句的渲染描写,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生动活泼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题:“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分析】傍晚时分,诗人临窗独坐冥想。他听着微风悄悄吹开院门,轻轻吹动竹林丛,好像真是怀想中的友人来到。这时已入夜,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落在阶下的青苔上,多么清幽静谧的境界,多么深沉的寂寞和思念。(答案:清冷、幽静;孤单、寂寞) 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题: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答案:这首诗表达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色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Ⅱ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Ⅱ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今后胜任古文的教学与研究打好基础。 The course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velopment ven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to understand the basic theory and law of development,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on and appreciation ability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reading,to cultivate better a aesthetic ability and humanistic literacy,to lay a better foundation for further teaching and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2.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之关联 (1)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各个阶段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以及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

课程教学目标2:使学生具备阅读和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各种文体作品的能力,为今后胜任古诗文教学和古代文学研究打好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 (2)本课程主要支持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指标2-2: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有积极的情感和乐观的精神。 毕业要求指标3-1:系统扎实地掌握语言和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其发展历史和前沿问题,能够应用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解释语言和文学现象。 毕业要求指标3-3:了解基本的学习科学的相关知识,能够将其综合应用于教育实践中。(3)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矩阵关系(参见表1) 表1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矩阵关系 3.课程各章对教学目标的支撑及学时安排(参见表2) 本课程内容分三个阶段(二秋、二春、三秋三个学期)进行教学,理论教学共112个学时,各教学章节、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及学时安排如下: 表2 课程各章对教学目标支撑及学时安排一览表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复习总结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总结 一、看背景 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如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春日即事①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在这道题中,注释①告诉我们李弥逊“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第二题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联系背景答题就很容易切入。 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三、看体裁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四、看技法 ㈠抒情手法 ⑴直抒胸臆 ⑵间接抒情 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B借景(物)抒情C情景交融 ㈡描写手法 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 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 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㈢修辞手法 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 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 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⑷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A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B语意双关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1. (4分)《登楼赋》的作者是()。 ? A. 王粲 ? B. 赵壹 ? C. 弥衡 ? D. 蔡邕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2 赋 收起解析 答案 A 解析 2. (4分)《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作者是()。 ? A. 阮籍 ? B. 嵇康 ? C. 山涛 ? D. 向秀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B 解析 3. (4分)《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鲁国人()所作。 ? A. 公羊高

? B. 谷梁赤 ? C. 左丘明 ? D. 司马迁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1.2 文 收起解析 答案 C 解析 4. (4分)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有“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一语,此句用“沧海桑田”故事,这一典故出自哪里? ? A. A《庄子》 ? B. B《世说新语》 ? C. C《抱朴子》 ? D. D《神仙传》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3.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D 解析 5. (4分)《陇头歌辞》其一: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A流离是描述诗人飘泊天涯,四海为家 ? B. B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 C. C陇西多悲苦思乡之诗

? D. D以陇头流水比喻自己远离家乡,身不由已。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A 解析 6. (4分)“洛阳纸贵”的典故指的是()的《三都赋》。 ? A. 谢脁 ? B. 谢灵运 ? C. 鲍照 ? D. 左思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D 解析 7. (4分)汉代任官采用“察举”与()制度。 ? A. A征辟 ? B. B科举 ? C. C考试 ? D. D推荐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1.1 诗 收起解析

北语 20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作业_1234

20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作业_1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20道小题, 总分值80分) 1.《秦中吟》十首是()的代表作。 A. 元稹 B. 王建 C. 李绅 D. 白居易 答:D 131 > 9666 > 2906 2.楚文化中()主宰一切。 A. A天命观 B. B人本论 C. C君权神授 D. D民重君轻 答:A 3.《上阳白发人》的作者是()。 A. 元稹 B. 张籍 C. 王建 D. 白居易 答:D 4.韩愈《山石》的第一句是“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其中“荦”字的读音应该是什么? A. Aying B. Brong C. Chun D. Dluo 答:D 5.“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是下面哪位诗人的诗句? A. A曹操 B. B阮籍 C. C曹植 D. D谢脁 答:C 6.“游刃有余”这个成语来自()。 A. 《晋楚城濮之战》 B. 《世说新语》 C. 《养生主?庖丁解牛》 D. 《史记?李将军列传》 答:C

7.()的创作,奠定了建安诗歌慷慨悲凉的基调。 A. 曹操 B. 曹丕 C. 曹植 D. 孔融 答:A 8.晋人通达不拘,随性所至,《世说新语》曾载哪位名士雪夜访友,造门不入而返? A. A王羲之 B. B王献之 C. C王徽之 D. D戴安道 答:C 9.“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哪位词人的词句? A. A韦庄 B. B冯延巳 C. C李璟 D. D李煜 答:D 10.刘禹锡《秋词》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最后两句应该是什么? A.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B.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 C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D. D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答:A 11.王勃《滕王阁序》中有“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里的彭泽我们大家都知道是指陶渊明,那么“临川”指的是谁呢? A. A谢灵运 B. B曹植 C. C庾信 D. D左思 答:A 12.楚辞是以楚地方言所写的诗歌,指()时代楚国地区的一种新诗体。 A. 战国 B. 春秋 C. 西汉 D. 东汉 13.高适边塞诗的代表作是()。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总结(转)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总结(转) 一、看背景 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如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春日即事①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在这道题中,注释①告诉我们李弥逊“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第二题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联系背景答题就很容易切入。 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三、看体裁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四、看技法 ㈠抒情手法 ⑴直抒胸臆 ⑵间接抒情 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B借景(物)抒情C情景交融 ㈡描写手法 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 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 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㈢修辞手法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 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总要借助大量意象的组合来描绘一定的环境,渲染一定的气氛,进而表达、抒发某种情感,在这些含量丰富的意象之中,亭意象是意象群落中审美意蕴较为丰富的一种。而亭意象的审美意蕴主要通过外观造型、色彩调配和意境等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审美意蕴的研究,可以从中体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关键词:亭;亭意象;亭意境 亭子作为一种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频繁出现,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之后,亭子大肆修建,文人墨客多在有亭子之处或宴会、游玩,或观景格物,或送别亲友,总之,亭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气质。亭意象是众多意象中的一个,深刻地挖掘其意义,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感受国学的魅力。要比较全面的了解亭子这一意象,需从造型、色彩、景观和意境来解析。 一、造型之美 亭是无墙、无门、无窗但有顶且顶的样式十分丰富的一种建筑物,它具有空间开敞、内外通透、灵巧别致、形象鲜明、飘逸洒脱,居高傲视等特征。亭的外观美被文人们充分地发掘了出来,常被比喻为君子傲视独立的形象,代表一种开放的姿态和广阔的空间与宽阔的胸怀,其意象也因造型上的特征而具有卓尔不群、飘逸灵动的美,生发出通透、轻灵、飘逸、超拔等审美蕴涵。 1. 空灵览翠———通透之美 亭无墙、无门、更无窗,四面通透,既能八面迎风,又可远望群山、近观池鱼,坐、站之间,即可深察万物、悟天地宇宙之理。不像宫室馆阁将人几乎封闭与其中,让人无法将视野引向宇宙自然,引向天地万物,使人在获得了安憩的同时,可以观照外部宏大宽广的世界。 由于亭具有无墙、无门、无窗的特性,游客在亭中观景,视线不会受到遮蔽,视野就显得特别开阔,又因为亭多建在高处,立于其中,远景近景皆在眼底,所以通透的亭成为了观赏远山近水的绝佳平台,古人也将其把亭赏景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亭在诗文中也因此具有了高敞、空灵、通透的意象特征。充分体现这些特征的诗歌有很多,如陆游在其作品《巴东令廨白云亭》中说:“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1](P52)韩愈《诸亭》云:“莫教安四壁,面之看芙蓉。”[2](P850)此二者都说其虚设四壁,可以远观的功能。宋朝杨万里在其诗歌《晚登净远亭》中说道:“簿书才了晚衙催,且上高亭眼暂开。野鸭成群忽惊起,定知城背有船来。”[3](卷七十二)言公务冗繁无趣,登高亭开倦眼,;唐鲍君徽《东亭茶宴》:“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言因亭通透而可以极目四望,远眺四周的城池山色而不被障目。唐刘禹锡《洗心亭记》:“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4](P84)亭因适乎目而适于心,目无阻拦而心中豁然清爽,亭的空灵能让人的心洗尽覆在其上的杂尘,这就不仅仅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了,而是由目转心,亭的通透之美感染了诗人,使壅塞的内心变得透亮。又如明李东阳《南山草亭记》载:“邑人陈君德修居东北隅,尝诛茅构亭适际山半以周览宇宙,流观江湖,凭 几据榻,则目迴颈,间有舟车杖履旬日之所不能至,盖兹山之尤胜者也。”[5](卷三十一)在亭中而可“周览宇宙”,放目四顾,可以看到“舟车杖履旬日之所不能至”的风景,也是因亭的通透之故。文人喜欢在亭中观览,源自于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和去蔽的追求。 2.有亭翼然———飘逸之美 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在其作品《醉翁亭记》中曾这样描写亭的外观:“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6](P357)“翼然”,这就是亭的外部特征给欧阳修

古代诗歌赏析答题思路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游月陂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 [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2分)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诗歌的表达技巧 附: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

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简称"文体"。常 见的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小说剧、寓言等。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 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古代文学作品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 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 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 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 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 羲的《原君》。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 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们学 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 生借书说》。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 《过秦论》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创作背景]这是王勃供职长安时写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因送别对象赴蜀地做官,诗中表现出的气象与一般送别诗不同。 [鉴赏步骤] 首联点明送别之处和友人即将宦游之地,背景苍茫,气势雄伟,渲染出送别的气氛,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动之以情,说你我同是宦游之人,离别在所难免。 颈联写对友人的鼓励,喻之以理。其妙处:既申述了作者对离别的看法,又揭示了人生的道理,情理兼融,富有概括性;一扫一般离别诗中的悲凄情调,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情怀;化用曹植诗句,但较之更精炼更含蓄。 尾联写对友人的劝勉,劝他不要在分手的岔路口,象小儿女一样流泪沾巾。 [写作特色] 全诗以"离别意"为诗眼,分别抒写了送别时对友人的安慰、鼓励、劝勉等不同的感情层次,境界开阔,情调高朗,表现出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从章法来看,首联扣住题意,颔联加以承接,颈联转出新意,尾联就题结束,完全符合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规则。从韵律来看,全诗押平声韵,首句入韵,平仄安排也基本符合律诗要求。可见这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言律诗。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思想内容]《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征战军旅之事。此诗抒写报国立功的慷慨之气。 [鉴赏步骤] 首联交代从军的原因。战争由敌人入侵引起,而且烽火已传到京城,说明军情紧急;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心情自然不能平静,产生从军报国的念头。这为全诗定下豪迈雄放的基调。颔联写出师场面的威武。"牙璋"、"铁骑"连同上下文中的"烽火"、"军旗"、"战鼓",是古代战争题材不可或缺的意象;"凤阙"、"龙城"象征敌我双方,空间跨度大;"辞"、"绕"表明用兵神速。 [鉴赏步骤] 颈联写战斗场面的激烈。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表现: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彩画为之暗淡;北风怒吼,夹杂着进军的战鼓声。这一联写战斗激烈,不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意象来暗示。 尾联以书生投笔从戎作结,进一步表现了报国立功的思想情怀。 从军行 [写作特色] 这首边塞诗没有正面描写环境的艰苦和战斗的激烈,而是集中歌咏青年书生投笔从戎、报效祖国的尚武精神和壮烈情怀。 对仗工整,节奏鲜明,语调刚健,笔势飞动,充分表现了强烈的书生意气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艺术手法(一)

主备人:王玉娥审核:学科主任:年级主任:使用时间: 古代诗歌鉴赏(九) 【考点】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 【考点解读】 1. 学习判断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赏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培养欣赏鉴别诗歌的兴趣和能力。【使用说明】 在做好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认真、独立完成导学案。 【自主学习】 1、阅读复习资料相关内容,了解本考点的选材、题型、赋分及命题特点,做到明确考向,有的放矢。 2、阅读下面补充内容,了解表现手法的相关知识。 (1)渲染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例如;白乐天《琵琶行》(第二节)极尽笔墨之能事,通过对琵琶声及其富于变化的演奏的铺叙渲染,表现了音乐的高妙。 (2)烘托 烘托也是从图画技法中借来的术语,用于艺术创作,“烘托”就是指通过别的事物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例如:“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3)、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将两个事物作对比,用一事物突出另一事物。(4)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例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与下文“尽荠麦青青”的凄凉情形形成鲜明对比,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5)联想和想象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 典型。 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6)象征 所谓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 例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作者借尚未变黄就借助风势在空中狂舞的柳条,象征那些根基未稳,因倚仗权贵而一时得势便猖狂不已的小人,表达对他们的极端鄙视和厌恶。 【课前热身】 判断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渲染)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烘托) 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碧草自春色。(反衬)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典) 【牛刀吧】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首诗写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写景对抒情有什么作用?(2分) 这首诗写景运用了渲染的艺术手法,烘托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抚今追昔之感。 【合作探究】链接高考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2013年福建卷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5分) 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 1

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些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些方法 发表时间:2012-09-19T16:13:48.047Z 来源:《学习方法报·语数教研周刊》2012年第41期供稿作者:许永福 [导读] 古代诗歌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精髓,有着高深的意境,文学艺术高度的美,那么,怎样赏析一首诗歌呢? 贵州普安县二中许永福 古代诗歌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精髓,有着高深的意境,文学艺术高度的美,那么,怎样赏析一首诗歌呢? 一、要理解其内容,这是阅读诗歌的基本要求,是进行鉴赏的前提。 理解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诗题,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 2.注意联系作者生平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这与作者流露在诗歌中的思想感情有着极大的关系。 3.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注意它的词义、句义、典故、节令、阕、义等等。 重点是诗句中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古代诗歌多多省略、跳跃与倒装等特点,理解时要适当补充省略成分、调整语序。诗中的关键词句往往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诗句语意双关,有的有“弦外之音”,要结合全诗细心揣摩,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意。 4.感受诗的形象。 诗人创作诗歌时,其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都是以想象为中介而融合成诗歌形象的,读者就应该透过诗人感情世界的窗口,借助联想、想象,涵泳意会,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在眼前再现出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深入体味诗中要暗示启迪读者的思想内容。鉴赏时认真理解诗人塑造的形象,以利把握主题。 5.领会诗的意境和感情。 诗的意境,就是诗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为了创造出和谐、完美、鲜明的意境,诗人常常把抒情同写景、叙事结合起来,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并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和象征、联想和想象等手法,鉴赏诗歌时也应借助这些艺术手段来体会诗人所创造的意境。 二、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1.表达方式。 在诗词曲中,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四种,而其中考查的重点是描写的抒情两种。 2.修辞方法。 诗词曲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互文、通感、用典等等。故这些修辞格必须掌握。 3.表现手法。 鉴赏古代诗歌,必须懂得所用的表现手法中的常用术语。如:虚实结合、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托物言志、衬托、渲染、象征、联想想象、卒章显志、过渡照应等等。短小诗词应显得简明扼要些。 4.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和忧国忧民”等,如果高度归纳起来,思想感情主要是以健康乐观、积极向上、奋发求实正面为主,而以离愁别绪、征夫思妇为辅。 三、分清类别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叙事诗与抒情诗;按形式分,可以有古风(古体诗)、格律诗、民歌、乐府等;而在古风(古体诗)和格律诗中,又可分出多种类别。类别不同,形式、风格也不同。 如写景抒情诗李白的写景抒情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短短四句诗,却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诗中写出了烟花含愁,孤帆满载着遗憾,天际碧水带走了无尽的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跃然纸上,从每一个画面中流露出来,故意境全出。 如边塞诗歌的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有的豪放旷达,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壮悲慨,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微体会,才能有可能准确领会到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所反映出来的边塞征战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的艺术风格。 除了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咏史”这样几类富于明显特征的诗词之外,还仍然有不同于这几类诗词的其他题材的诗词歌赋作品。比如说还有诸如“怀亲、送友、思乡、赠别、生离死别、人生感悟、闲情逸志和羁旅奔波、疲惫劳顿”等等, 四、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说来,山水田园诗大多表现的是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多体现厌恶官场、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多抒发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物我两忘的感情。除此以外,我们还应结合作者写作此诗的有关背景作深入的研究。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有深有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总体上,鉴于对诗歌考点的分析之后,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诗歌是诗人以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鲜明的节奏和精炼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那么,鉴赏诗歌必须从语言的凝炼、含蓄入手,把握诗句中关键的字词的深层含义,仔细揣摩和品味诗歌中抒发出的思想感情,分析诗歌运用的多种艺术技巧,进而准确掌握并深刻理解诗歌中塑造的艺术形象,这是赏析古代诗歌的重要之处。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答题基本方略 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 包括内容: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 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 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语言方面: 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答题方向: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 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 三、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

中国古代文学名作鉴赏作业

真正的伟大是各个方面都优秀 “三代一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首先我觉得王国维把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看做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做事立身,处世原则等等方面, 他们都是非常值得人们尊敬和学习的,所以才能称之为伟大。一个人的作品只是表象,我们更多地是能从他们的作品中读懂一个人,读出他们的故事,领悟他们的伟大。 首先我们来谈谈屈原。先秦时期,楚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以其高尚的爱国 主义情操和忧国忧民、正直高洁的人格品质,对后世的文人士子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屈原作品的优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这句话是大家用的最多的,知名度最高的了吧。“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这句话可以说也是名句了,讲的是:世上生离死别啊最悲伤,获得新的知 心人啊最令人欢畅。“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这个浅显易懂吧,屈原从他的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情怀深深的打动着我。 但是屈原能被人们记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品质:爱国忧君,忠贞不渝。屈原的爱国情怀,主要表现在他对故土的热爱,对国君的忠贞以及振兴国家的责任感上。诗人屈原鞠躬尽瘁,以楚国国事为重——在朝时 ,正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载“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而且在他的作品中也表现出“乘 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的行为,又如他的诗中自言:“忽奔走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通过这样的方式 ,实现强国富民;但是屈原遭受谗言被放逐,然而他仍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唯将君国的命运系于心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虽然 被诽谤,但是他依然爱国。这也是千百年来屈原一直能够得到后世文人士子敬重和效 法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屈原的不仅作品非常好,而且做人的品质更是值得后人敬仰的,所以称之为伟大。 我们再来谈陶渊明,首先我们想到的一定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吧。在中学《语文》课本有《五柳先生传》一文,我们当时还背诵了。这篇传记是作者的自比,借虚构的艺术形象,公开表示与统治阶级的决裂、对当时混浊社会的鄙弃。这正是陶渊明人格精神的重要体现。还有《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陶渊明内心的写照。来看看名人对他的评价吧。“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这是伟大诗人杜甫对他的评价。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