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磁力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磁力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磁力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磁力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丰大伟

(上海磁力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00)

摘要:吸饺石产生的黛力_E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吸佼石本身存在一种现在科学上未麓发现的能量。本麓论文详■的阐述了如何翻作出能

分解水的吸铰石;吸铰石分解水的现象是什么样的,如何推理出来吸姨石中存在的一种现在科学上未被发现的隹量,以及这种能量的产生,储

存与消失的。

关键字:吸铁石磁力分解水氢原子氧原子磁能

中图分类号:0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一098x(2013)01(b)-0253--02电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磁场能产

生电,电场能产生磁,既然电能将水分解成

氢气和氧气,那么磁必然也能将水分解成氢

气和氧气。本篇论文就通过以下六段对‘吸

铁石产生的磁力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吸铁石本身存在一种现在科学上未被发现

的能量’,进行了详细解释。

在这六段中第一段写的是磁分解水与

电分解水的相似之处。

第二段写的是制作能分解水的吸铁石,

对所需要的吸铁石有哪些要求,如何制作t

第三段写的是吸铁石分解水的现象是

什么样的;

第四段写的是如何根据吸铁石分解水

的现象推理出来吸铁石中存在的一种现在

科学上未被发现的能量的,

第五段写的是根据实验得出磁能的产

生、储存与消失t第六段写的是对以上五段

并联合现实生活对全文做出的总结。

1磁与电分解水的相似之处

在物理学上磁可以产生电,电可以产生

磁;电可以将水中的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

氧原子,磁也可以将水中的水分子分解成氢

原子和氧原子,磁分解水分子的原理与电

分解水分子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通过两

极来分解水分子的。

电分解水分子需要两极都在同一水中;

如果分开放入两个水中,或者一个放入水中

另一个不放入水中,像这样隔开两极,那么

电就不能再分解水分子了。用吸铁石产生的

磁力分解水分子也是这样,必须两极合在

一起才能对水分子进行分解,如果两极分

开,那就不能分解水分子。

2对吸铁石的要求

如何制作所有的吸铁石都能分解水,但

由于制出能分解水的吸铁石非常困难,所以

要对用来制取分解水的吸铁石有所要求;要

求尽量用大块的吸铁石,尽量不用强磁;因

为小块的吸铁石一撞击容易裂成两半,磁

性太强一撞击也容易裂成两半。

吸铁石分解水需要在吸铁石表面或在

菱角用硬物体对吸铁石进行撞击;尽量在菱

角上,因为撞击菱角容易裂开-撞击所用的

物体比如:大铁钣子、铁棍、铁锤等,尽量用熟铁,因为熟铁质地很软;用熟铁撞击吸铁石会由于熟铁质地很软,在与吸铁石撞击相

接处的那一面的熟铁会产生撞击的痕迹,

正是因为能产生这种撞击的痕迹,所以在一

定程度上这起到了阻碍吸铁石因受撞击而

裂成两半的可能性,从而产生了吸铁石的菱

角因受撞击而产生裂口的可能性。撞击的过

程如下:左手拿着吸铁石,右手拿着大铁钣

子,然后用右手中的大铁钣子(可用头也可

用柄)在短距离内(约15 cm左右)瞬间撞

向左手中的吸铁石,两只手都相互使劲,撞

击必须用适当的力,这样便能在吸铁石上撞

出裂口。

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撞击方式,也可以用

铁锤直接撞击吸铁石,但是用这种方式撞

击难度会更大一点。

在吸铁石上撞出一个裂口后,这个裂

口要求在吸铁石体内,裂口不能太大;产生

裂口,在裂口内就会产生相互排斥的磁力S

极、N极,依靠吸铁石产生的裂口将S极、N

极相互排斥的磁力强制性挤压在一起,这

样就会使裂口内产生一个磁极之间相互排

斥的磁力形成的磁场。将带裂口的吸铁石

放入水中,水流进这个裂口,裂口内的磁场

自然会多水进行分解。不过撞击吸铁石所用

的力如果太大,会使吸铁石撞裂成两半;如

果用的力太小,又会因为吸铁石硬不能撞

裂吸铁石。所以撞击吸铁石所用的力必须适

当;这是制出能分解水的吸铁石中最关键的

一步。

3磁分解水的现象

制作出能分解水的吸铁石后,然后将吸

铁石放入水中,会发现吸铁石的裂口处会有

气泡以均匀的速度不断向外冒出;这是因为

裂口内的磁场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形成

的。仔细观察整个分解过程中的一段分解

过程会发现:吸铁石分解出来每一个气泡所用的时间、气泡的大小及气泡中间的间隔几乎相同,这种现象就像用频闪摄影拍摄一个在做均速直线运动时的小球,拍到的频闪照片中的小球运动的情形几乎和分解水得到的气泡,气泡在水中往水面漂动的现象完全一样。

随着时间的变化,分解出来的气泡会由

大渐渐变小;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后,气泡会渐渐变得更小,直至消失吸铁石也就停止了分解。在一个吸铁石上同时撞开多个裂口,这些裂口大小不一;然后将吸铁石放入水中对水进行分解,观察分解的现象会发现:裂口大小不一,从裂口中分解出来的气泡大小也不一样。裂口大的分解出来的气泡就稍大,能分解水的时间也就长一点;裂口小一点的分解出来的气泡也就稍小,能分解水的时间也就短一点,裂口小的先停止分解,裂口大的后停止分解。整个分解的过程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分解出来的气泡由大渐渐变小,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气泡会变的更小,直至消失吸铁石停止了分解。

4存在于吸铁石的磁能

.存在于吸铁石中的磁能会停止分解说

明吸铁石产生的磁力不能永远分解水,吸铁石是以一种耗能的方式分解水的;只有当能耗完吸铁石才会停止分解。停止分解后吸铁石仍然可以吸引铁磁类金属,吸铁石本身及磁力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可以说明吸铁石分解水耗的是一种有限的内能。通过分析吸铁石的构造可以知道:吸铁石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在原子中电子不停的自转,并绕原子核旋转;电子的这两种运动都能产生磁,电子运动产生的磁是吸铁石内部产生磁的最小粒子;由于吸铁石内部的电子自传和绕核旋转产生的磁存在磁矩,磁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发地排列起来,形成一个自发磁化区,这个自发磁化区也称磁畴;吸铁石磁化后,内部的磁畴就会整整齐齐方向一致地排列起来使磁性加强,从而使吸铁石呈现磁力。

水中的水分子是被吸铁石产生的磁力

分解的,吸铁石中的电子产生的磁是导致吸

铁石呈现磁力的最小粒子,或称为磁源。也

就是吸铁石分解水耗的是磁源中的能;这

种能存在于磁源中,也就是电子中,将其称

为‘磁能’,用符号表示,磁能是吸铁石分解

水所需要的一种能量。

5磁能的产生

储存与消失吸铁石的磁源是电子,磁能

存在于电子中;根据实验得出要想让吸铁石(上接253页)继续分解水,就要给吸铁石加热,给吸铁石

加热就能使磁能再次产生,因为给吸铁石

加热能使吸铁石继续分解水。吸铁石产生

的磁能会随吸铁石受到的热的变化而增强

至不变。

磁能作为一种能量它可以长久的保存

在磁源中;只有当吸铁石分解水时,吸铁石

中的磁能才会被消耗。磁能的消耗存在一

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就是:在吸铁石上撞开

一个裂口分解水,分解水只消耗吸铁石中一

定量的能量,并不能将所有磁能都消耗完,

裂口大消耗的磁能就多点,裂口小消耗的磁

能就少点。

6结语

吸铁石产生的磁力能将水中的水分子

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是现在科学上未

被发现的一种科学现象,磁能是现在科学

上未知的一种能量,他们的被发现将证实

物理学中磁与原子之间存在的关系,使我们

对磁力与分子、原子产生新的认识;为以后

研究磁力与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

础。同时这也是一项制取氢气作能源的技

术;氢气因制取困难而不能被开发利用,而

这项技术将有望解决氢气因制取困难而不

能被开发利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丰大伟.用磁力分解水制取氢气【J】.中国

科技博览,2009,25(6):52—52.

人教版化学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比较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比较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药品氯酸钾或高锰酸钾锌和稀硫酸大理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 ↑ + ?2 2 3 3 2 2O KCl MnO KClO 42422 2KMnO K MnO MnO O ?++↑ Zn +H2SO4=ZnSO4 +H2 ↑ + + = + 2 2 2 3 2 CO O H CaCl HCl CaCO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 ③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⑤收集气体 ⑥将导气管移出水面 ⑦熄灭酒精灯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 定在铁架台上 ③收集气体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大理石装入锥形瓶, 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 ③收集气体 收集方法①向上排空气法 (原因:P O2﹥P空气) ②排水取气法 (原因:氧气不易溶于水) ①向下排空气法 (原因:P H2﹤P空气) ②排水取气法(原因: 氢气难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原因:P CO2﹥P空气) 放置方法 瓶口向上 (原因:P O2﹥P空气) 瓶口向下 (原因:P H2﹤P空气) 瓶口向上 (原因:P CO2﹥P空气) 检验方法验证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 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看木条 是否复燃 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 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验证方法:注入澄清石灰水, 振荡,看澄清石灰水是否浑浊 验满方法:用燃烧的木条放在 集气瓶口,看木条的火焰是否 熄灭 实验装置图 注意事项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要在 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目的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气管 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 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 裂试管。 3、导管口刚有气泡时不能立即 收集,因为这时是空气,要等 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 4、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 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目的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氢气在点燃之前一 定要先检验纯度 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 入液面

专题四-空气、氧气、水和氢气

专题四-空气、氧气、水和氢气

2009年初三化学复习资料 专题四空气、氧气、水和氢气 一、空气的成分及大气污染 1.在一般情况下,空气是一种均匀的、稳定的混合物,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 2.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3.空气中氮气与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一般情况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典型习题: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空气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会更有益于生命活动 D.空气是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A.氢气B.氧气C.氦气D.二氧化碳

总悬浮颗粒 52 II 良 二氧化 硫 7 二氧化 氮 24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 是 ( ) A .用柴油作燃料 B .焚烧垃圾 C .汽车排 放的尾气 D .用天然气作燃料 8.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 2,生成固态的 P 2O 5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 2、O 2、CO 2和稀有 气体 9.右图是1994年和2004年某城市的一天各个时刻测到 的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曲线显示冬天大气中的二氧化硫 含量比夏天高

B.曲线显示了1994年一天中大约8点 左右二氧化硫的含量较高 C.二氧化硫的含量在10年间降低的原 因可能是加强了燃料的脱硫和控制了 二氧化硫的排放 D.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放的尾气,控制污染的方法是禁止使用汽车 10.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1)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空气中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 (2)体积分数占0.94%,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气体__________。 (3)小兰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 ..1/5,请你帮助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 点)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了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某兴趣小 组查阅资料得知,生物的呼吸作用分为三种:①只进行有氧呼吸,即需氧型,则吸收的O2量与放出的CO2量相等;②只进行无氧呼吸,即厌氧型,则不吸收O2,能放出CO2;③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即兼性厌氧型,则吸收的O2量小于放出CO2的量。

总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制取和应用和许多化学反应规律

氧气: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 降温加压:成淡蓝色的液体。升温减压:成雪花状的蓝色固体 化学性质:性质活泼(1)氧化性;(2)助燃性,C S P Mg Fe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C+o2=(点燃)co2 S+o2=(点燃)SO2 2Mg+O2=(点燃)2Mgo 3Fe+2o2=(点燃)Fe3o4 用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制取:实验室制取:原理:2KMnO4=(加热)K2MnO4+MnO2+O2↑2KClO3=(MnO2做催化剂,加热)2KCl+3O2↑2H2O2=( MnO2做催化剂)H2O+O2(节能,简单,安全)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试验步骤:连接装置→气密性检查→装药品→收集气体→先移导管→再撤酒精灯 工业制取(分离液态氧气)——物理变化 空气→(降温,加压)液态空气→(升温)→先N2出来→后O2出来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成无色无味气体,微溶与水; 加压降温下会变成固态干冰。 化学性质:a灭火试验: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b能与水反映生成碳酸:CO2+H2O=H2CO3 H2CO3=(加热)CO2↑+H2O(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CO2):CO2+Ca(oH)2=CaCo3+H2O 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原料,制冷剂,化肥。 试验室制法:原理:CaCo3+HCl=CaCl2+H2O+Co2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注意:不能用饱和HCl,反映速度太快。工业制取.CaCo3=(高温煅烧)CaO+Co2 氢气: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密度最小),降温可成液态、固态。 化学性质:(1)可燃性:a在氧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放热2H2+O2=(点燃)2H2O.注意:使用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b(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点燃)2HCl(工业制取盐酸的方法) (2)2Cu+O2=(加热)2CuO(氢气还原氧化铜)注意点:试验开始先通氢气再加热.H2+CuO=(加热)H2O+Cu(置换反应)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夺取氧化物中的氧 制取:原理:Zn+H2So4(稀)=ZnSo4+H2↑ 工业制取:2H2O=(通直流电)2H2↑+O2↑如果需要大量H2:启普发生器★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十二:实验室制法 △ 1、实验室氧气:2KMnO4====2K2MnO4+MnO2+O2↑ MnO2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3酸和碱的反应》教案_17

8.3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书写 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会发生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些细微,短暂的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 享的精神。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这为本课中和反应的应用做了铺垫。通过8.1和8.2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并且知道了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 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 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容易发生的原理,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为高中化学中学习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与碱、碱性氧化物等物质的性质,以 及“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生活中的一些中和反应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由学生自 学来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酸、碱、 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做准备,尤其重要的是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 广泛应用。因此,在课程标准中,中和反应体现在两个一级主题里,既是《生活中常见的化 合物》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又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中复分解反应的典型反应,学习本节内 容能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综合起来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 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为下一节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新旧 知识的重新构建。 教学重点:认识中和反应,了解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建立直观印象,感受研究过程。 四、教学环节与活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空气、氧气、氢气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空气、氧气、 氢气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空气、氧气、氢气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和氢气是化学这一门科目的重点,小编整理了初中化学空气、氧气和氢气这一单元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氧气 (一)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2.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生成CO2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⑵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 现象: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⑶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

放出热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 ⑷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刺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此实验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瓶底炸裂 ⑹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惹缶痊鸣气)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很可可以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很可可以会发生爆炸! ⑺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内有水珠。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⑻加热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Cu2(OH)2CO3 (现象:绿色粉末变黑色,管壁有水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 三、氢气

强酸弱碱盐是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

强酸弱碱盐是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因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在水解中消耗一部分的氢氧根离子,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溶液呈弱酸性。 例如硫酸铜: CuSO4=Cu2+ + SO42- Cu2+ + 2H2O=可逆=Cu(OH)2 + 2H+ 溶于水呈酸性,如:硫酸铜,氯化铁,氯化铵,氯化铝,硫酸铁 强酸:化学六大无机强酸 硫酸,硝酸,盐酸(氢氯酸),氢碘酸, 高中化学的八大强酸包括六大无机强酸和氯酸、高锰酸弱碱:NH3·H2O(一水合氨(氨水)) 难溶于水的碱,比如Fe(OH)3,Cu(OH)2,Mg(OH)2,Al(OH)3 强碱弱酸盐是强碱和弱酸反应生成的盐。因为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在水解中消耗掉一部分的氢离子,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溶液显弱碱性。 例如,碳酸钠: Na2CO3 = 2Na++CO32- CO32-+H2O =可逆号= HCO3- + OH- HCO3- +H2O = H2CO3 +OH- 溶水显碱性,如碳酸钠,乙酸钠,磷酸钠、醋酸钠

弱酸离子:如碳酸根离子CO32-,亚硫酸根离子SO32-,氢硫酸根离子S2-,硅酸根SiO32-,偏铝酸根AlO2-,醋酸根CH3COO-等 强碱离子:如Na+,K+,Ca2+,Ba2+等 次氯酸钠(NaClO)也属于强碱弱酸盐 弱酸弱碱盐,是弱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酸碱性由弱酸和弱碱间的相对强弱决定。 比如:碳酸铵,醋酸铵,硫化铜。 弱酸离子:碳酸根离子CO3 2-,亚硫酸根离子SO3 2-,硫氢根离子HS-,硅酸根SiO3 2-,偏铝酸根AlO2-,醋酸根CH3COO- 弱碱离子:难溶于水的碱阳离子,比如Fe3+,Cu2+,NH4+等。

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总结(中考复习)

初中物质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现象总结) 一)描述燃烧概念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1、燃烧必须有氧气参加? 不一定!有些燃烧就不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如氢气、金属钠均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金属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这些化学反应都具有发热、发光的现象。 2、燃烧不一定发光放热? 燃烧必须发光放热。燃烧是化学变化中的一种,它是从现象上判断的,只有属于化学变化且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才能叫做燃烧。 3、燃烧时必须有火焰产生? 不一定!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但有有些可燃物以固态形式直接与氧气反应,这种燃烧只发光、放热,或出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如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 4、物质变化中只要有发热发光的现象,一定属于燃烧? 不一定!燃烧必须是化学变化。许多物理变化也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如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电炉通电后也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它们都不属于燃烧。 5、某可燃物的燃烧与爆炸是两个化学反应? 某可燃物的燃烧与爆炸是一个化学反应,两种反应现象。以氢气为例。当纯净的氢气在导管口点燃时,由于氢气的量小,反应放出的热少,且在空气这样一个大范围内,热量得以迅速散发,此时反应现象为安静燃烧。还是这个反应,若氢气与氧气在一有限的容器内充分混合,大量分子充分接触、点燃时,所有的分子几乎同时反应,放出大量热,气体体积要极大的膨胀,将容器炸碎或冲出容器口产生爆鸣,这种现象称为爆炸。2H2 +O22H2O 6、点燃氢气前要验纯,点燃其他可燃性气体前,不一定要验纯? 任何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验纯。若气体中混有氧气,在爆炸极限内点燃时都会产生爆炸现象。 7、燃烧与缓慢氧化都是物质与氧气的作用,其生成物一致? 不一定生成物一致。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反应时发热发光,瞬间反应完毕。缓慢氧化只放出热量,不发光反应需要很长时间。有些物质(只有一种化合价)如镁、铝在发生燃烧和缓慢氧化时,都生成一种物质。但有些物质(具有可变化合价),如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呈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时生成氧化铁,为红色固体。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比较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比较】 一、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和工业制取 气 体 氧气(O 2) 二氧化碳(CO 2) 氢气(H 2) 制备药品 过氧化氢溶液 和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大理石(或石灰石) 和稀盐酸 锌粒和稀硫酸 反应原理 2H 2O 2 MnO 2 2H 2O+O 2↑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2KClO 3 2KCl+3O 2↑ 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Zn+H 2SO 4 ZnSO 4+H 2↑ 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反应物状态 固体与液体混合 固体与固体混合 固体与液体混合 固体与液体混合 反应条件 不需加热 加热 不需加热 不需加热 发生装置 气体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 能溶于水 难溶于水 气体密度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收集装置 (纯净的)或 (干燥的) 或 净 化 可用浓硫酸或碱石灰干燥 ●用NaHCO 3溶液除去HCl ,用浓硫酸干燥 ●用NaOH 溶液除去HCl 杂质,用浓硫酸干燥 收集方法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或、下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 说明是氧气。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是二氧化碳 点燃气体,检 验其生成产物。 淡蓝色火焰, 生成H 2O 验满或验纯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用拇指堵住倒置已收集满氢气的试管,靠近火焰后移开手指,若听到“噗”的一声,说明已纯。 注意事项 ⑴先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⑵用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连续均匀排出时才收集 ⑶导管置集气瓶口 ⑴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⑵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⑷先移出导气管,后 停止加热,以防倒吸 ⑸正放 ⑴ 不能用稀硫酸,因反应生成CaSO 4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⑵ 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到液体中(分液漏斗不强调)⑶ 正放保存 ⑴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⑵先验纯再收集 ⑶不能用浓硫酸 ⑷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到液体中 ⑸倒放保存 工业制取 分离液态空气(依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 加压、蒸发——物理变化。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 3 CO 2↑+ CaO 分离水煤气H 2和CO 注明: 1.固液不加热装置——凡是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反应不需加热的发生装置图均可用图①、③、④。 2.固固加热装置——凡是反应物都为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的发生装置图可用图②。 ③ ① ② ④ △ MnO 2 △

氢气燃烧典型题

1 ” ”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1)学习化学把我们带入了物质的微观世界。假如你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请你描述你在水中看到 的微观世界 ....(答两点即可): ① ② (2)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与水蒸发形成水蒸气的区别。 (3)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氢气可被点燃。这是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是否还能生成水呢?如右图所示,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 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 ; 然后用手轻轻触摸烧杯,感觉到。 通过实验,你获得的结论是(至少答出两点): ;。 (5)请总结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作为能源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是①没有找到廉价的方法制取大量氢气;②氢气贮存、运输不安全。 ⑴①从分子或原子的构成回答,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分)②从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回答,例如:水分子之间有间隔(1分)等。⑵水电解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本事发生了变化,是化学变化。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是水分子受热,能量增大,分子之间距离增大的结果,是物理变化。(2分)⑶水 氧气 氢气点燃? ?→ ? +,O H O H 2 2 2 ? ?→ ? +点燃,化合反应。⑷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壁有水雾(2分),烧杯发烫(1分)。证明了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等(2分)⑸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 A B C D

常见的金属和盐

《常见的金属和盐》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H 2↑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 4 == Cu + FeSO 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 、Ca 、Na 、Ba ) 四、常见的盐 1.定义: 2、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 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 实验仪器 3、盐的化学性质 1、 盐(可溶)+ 金属1 →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 、Ca 、Na 除外) 2、 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3、 盐 + 碱 → 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 盐 + 盐 → 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物质 俗称 物理性质 用途 氯化钠 食盐 白色粉末, 水溶液有咸味, 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不大 (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 (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4)农业上用NaCl 溶液来选种 (5)制生理盐水(0.9% NaCl 溶液) Na + 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 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Cl - 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碳酸钠 Na 2CO 3 纯碱(因水溶液呈碱性) 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NaHCO 3 小苏打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备注 (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 2CO 3·10H 2O 。 碳酸钠晶体Na 2CO 3·10H 2O (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 风化: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 (3)2Na H CO 3 △ Na 2CO 3+ H 2O+ CO 2↑ NaHCO 3+HCl===NaCl+ H 2O+ CO 2↑ 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烧杯、玻璃棒 加速溶解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引流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专题24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中考复习要求 1、记住实验室制取H 2、O 2、CO 2的原理、装置、操作及收集方法。 2、会根据所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和需要的反应物状态等性质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根据所制取气体的性质(水溶性、密度等)选择收集装置。 二、基础知识回顾 1、气体的制备、收集和净化 (1)气体发生装置 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有三种,初中阶段学习了以下两种: ① 固体和固体药品混合加热型 使用这类装置应注意:a 、试管口应稍向 倾斜;b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应先 ,然后再 。 ② 液体和固体(或液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型 使用这类装置应注意:a 、若使用长颈漏斗,长颈漏斗导管下端应插入液体药品的液面下;b 、块状固体应有适当大小,不能很碎,防止反应剧烈不易控制。 (2)气体收集装置 ① 排空气集气法 所收集的气体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反应,且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的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用向 排空气法(如O 2、CO 2),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用向 排空气法(如H 2)。 ② 排水集气法 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如:H 2 、O 2 、CO 、CH 4等)。CO 2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3)气体的干燥和净化 ①干燥和净化气体的装置:洗气瓶和干燥管(如图) ②常用干燥剂: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等 ③注意事项:a 、选择的干燥剂(净化剂)必须是只能吸收水分(杂质气体),不与被干燥(净化)的气体反应。b 、洗气瓶长导管为进气管,短导管为出气口;干燥管大口进气,小口出气,且两口都应堵一团脱脂棉,防止干燥颗粒进入导气管。 固体+固体加热型 液体+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排水集气 洗气瓶 干燥管 U 型管 向 上排空 气集气 向下排空气集气

第1课时盐类的水解反应

第1课时 盐类的水解反应 竹山二中 贺显毅 [目标要求] 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2.了解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掌握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规律。3.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一、盐溶液的酸碱性 1.盐的分类(按生成盐的酸、碱的强弱划分) 盐????? 强酸强碱盐,如NaCl 、KNO 3 强酸弱碱盐,如NH 4 Cl 、Al 2 (SO 4)3 弱酸强碱盐,如Na 2 CO 3 、CH 3 COONa 弱酸弱碱盐,如NH 4 HCO 3 、CH 3 COONH 4 2.盐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1)NaCl 属于强酸弱碱盐,溶于水后,NH +4和OH -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 3· H 2O ,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使溶液中c (H +)>c (OH -),溶液呈酸性。离子方程式:NH + 4+H 2 O 3·H 2O +H +。 (2)CH 3COONa 属于强碱弱酸盐,溶于水后,CH 3COO -和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CH 3COOH ,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使溶液中c (H +)

高三化学13种氢气的生成途径和13种氧气的生成途径归纳

13种氢气的生成途径 1、 活泼金属与水反应: ①.常温下的反应:2Na+2H 2O=2NaOH+H 2↑,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②.加热条件下的反应:Mg+2H 2O Mg(OH)2+ H 2↑, ③.高温条件下的反应:3Fe + 4H 2O Fe 3O 4+4H 2↑。 2、还原性非金属与水反应 ①. 常温下的反应:Si+H 2O+2NaOH=Na 2SiO 3+2H 2↑; ②. 高温条件下的反应:C+H 2O(g) CO+H 2 ; 3、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Zn+2HCl=ZnCl 2+H 2↑ 4、非金属与酸反应: Si+4HF=SiF 4↑+2H 2↑ 5、活泼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① 活泼金属与电离呈酸性的盐溶液反应:Zn+2NaHSO 4=ZnSO 4+ Na 2SO 4+ H 2↑; ② 活泼金属与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反应:Mg+2NH 4Cl=MgCl 2+2NH 3+ H 2↑; 6、活泼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CaH 2+2H 2O=Ca(OH)2+2H 2↑ 7、活泼金属氢化物与液氨反应:CaH 2+2NH 3=Ca(NH 2)2+2H 2↑ 8、非金属最低价氢化物的分解 ① 烃的分解:2CH 4??→?高温H-C ≡C-H+H 2↑, CH 4??→?高温C+2H 2; ② 氨的分解:2NH 3N 2+3H 2 ③ 水的分解:2H 2O O 2↑+H 2↑,硫化氢的分解:2H 2S(真空) S+2H 2 ④ 卤化氢的分解:2HI I 2+H 2 9、碘化铵分解:2NH 4Cl 2NH 3+H 2↑+I 2↑ 10、铜作阳极电解水。 阳极:Cu-2e - = Cu 2+ , 阴极:2H 2O+2e - =2OH - +H 2↑, 电解总反应时:Cu+2H 2O = Cu(OH)2 +H 2↑ 11、惰性电极电解强含氧酸(HNO 3 、H 2SO 4 、HClO 4)溶液,惰性电极电解强碱[NaOH 、KOH 、Ba(OH)2]溶液,惰性电极电解强含氧酸的强碱盐(KNO 3 、Na 2SO 4)溶液 阳极:2H 2O - 4e - = 4H + +O 2↑, 阴极:4H 2O+4e - =4OH - +2H 2↑;电解总反应式:2H 2O O 2↑+2H 2↑ 12、强碱的无氧酸盐溶液电解 阳极:2Cl --2e - = Cl 2↑ ,阴极:2H 2O+2e - =2OH - +H 2↑,电解总反应时:2Cl -+2H 2O 2OH - +H 2↑+ Cl 2↑, 电解总反应式:2NaCl+2H 2O 2NaOH +H 2↑+ Cl 2↑, 13、非金属氧化物与水蒸气的反应 CO+ H 2O(g) CO 2+H 2 13种氧气的生成途径 加热加热加热通电通电通电 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

(完整版)2017专题训练氢气(含答案)

氢气 一、选择题 1.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 B.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D.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2.利用所学知识判断,错误的一组是() A.安全常识B.生活中的物质 H2、CH4都是可燃气体﹣﹣点燃前须检验纯 度 炒菜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签字笔芯的塑料管材﹣﹣属有机合成材料矿泉水煮沸,蒸汽冷凝后﹣﹣得到的水为软 水 C.化学常识D.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大化学发明﹣﹣将水转变为汽油 一则广告用语﹣﹣本产品不含任何化学元 素 缺铁﹣﹣易引起贫血喝牛奶﹣﹣有利于补钙 A.安全常识B.生活中的物质 C.化学常识D.元素与人体健康 3.对下列事实的说明中,有错误的是() A.氢气能还原氧化铜,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B.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说明氯酸钾的溶解性跟溶剂有关C.相同条件下,湿衣服摊开比堆着干得快,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D.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和铁丝都具有可燃性 4.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验证氢气的可燃性 B. 闻气体气味 C. 移走蒸发皿 D. 稀释浓硫酸 5.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10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一段时间,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CuO反应,H2是过量的 B.反应生成Cu的质量为8.4g C.反应生成H2O的质量为1.6g D.参加反应的CuO占原总质量的80% 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H2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反应结束后先停止通入H2

细说盐与盐的反应

细说盐与盐的反应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六中学卢国锋卢敬萱 盐与盐的反应一般生成两种新盐,上述规律不能包括种类繁多的各种盐之间的反应,盐类之间的反应相当复杂,盐与盐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只要存在使离子浓度降低的条件,离子反应就能进行。通常中学涉及盐与盐的反应有四种类型,复分解反应、双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配合反应,如何准确分析判断盐与盐之间的反应呢? 一、第一步首先分析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常用的较强还原性的离子有Fe2+、I-、S2-、SO32-,常用的较强氧化性的离子有MnO4-、ClO-、NO3-(只有在酸性环境才表现强氧化性)、Cr2O72-、Fe3+,以上离子相遇时一般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1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 例2 NaClO+Na2SO3 = NaCl+ Na2SO4 例3 2KMnO4+10FeSO4+8H2SO4=5Fe2(SO4)3+K2SO4+2MnSO4+8H2O 第二步分析能否发生双分解反应 常用的能发生互促的阳离子Al3+、Fe3+、NH4+,阴离子有CO32-(HCO3-)、S2-(HS-)、AlO2-、SiO32-,以上离子相遇一般发生双水解反应。 例4 2Al3+ + 3CO32- + 3H2O = 2Al(OH)3↓+ 3CO2↑ 例5 Al3+ + 3HCO3- = Al(OH)3↓+ 3CO2↑ 例6 2Al3+ + 3S2- + 6H2O = 2Al(OH)3↓+ 3H2S↑ 例7 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例8 Fe3+ + 3HCO3- = Fe(OH)3↓+ 3CO2↑ 例9 2Fe3+ + 3CO32- + 3H2O = 2Fe(OH)3↓+ 3CO2↑ 例10 2NH4+ + SiO32- = H2SiO3↓+ 2NH3↑ 第三步分析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很少,中学常用的是上面总结的阴阳离子。不在上面范围内的离子,如果能生成沉淀则发生复分解反应。 CuSO4溶液与Na2S溶液混合,CuSO4溶液水解呈酸性,Na2S溶液水解呈碱性,符合发生双水解反应的条件,同时直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uS沉淀。究竟是复分解反应还是双水解反应,要比较生成物的溶解度的大小。 Cu2+ +CO32—+H2O= Cu(OH)2↓+CO2↑ Cu2++S2-=CuS↓因为CuS的溶解度远比Cu(OH)2小,所以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而不是双水解反应。 例11 CO32- + 2Ag+= Ag2CO3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制法及性质

实验室制法 ①Zn+H2SO4(稀)===ZnSO4+H2↑ (反应放热,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气体含有杂质。) ②2Al+2NaOH+6H2O=2Na[Al(OH)4]+3H2↑ ③电解水实验(正氧负氢)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并且密度最小,是0.09克/升 ?1升氢气的质量是0.0899克 ?氢气难溶于水 ?温度-252 ℃时,变成无色的液体;-259 ℃时,变成雪状固体。 ?氢气被钯或铂等金属吸附后具有较强的活性(特别是被钯吸附)。 金属钯对氢气的吸附作用最强。 ?当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4%-75%时,遇到火源,可引起爆炸。 ?化学性质 ?热值 1.4*10^8 J/kg ?气液容积比(15 ℃,100 kPa):974 L/L 化学性质: ?可燃性(可在氧气中或氯气中燃烧) 注:点燃不纯的氢气要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还原性(使某些金属氧化物还原) ?形成共价及有机化合物

实验室制法 ①加热高锰酸钾: ②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放热反应) ③.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分解(催化剂主要为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氧化铜):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 ?熔点218.8℃,沸点-183.1℃ ?相对密度1.14 ?临界温度-118.95℃ ?大气中体积分数:20.95%(约21%)。 ?同素异形体:臭氧(O3),四聚氧(O4),红氧(O8)。 化学性质: ?氧化性: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化物(除了稀有气体、活性小的金 属元素)。非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则为碱性。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可在氧中剧烈燃生成二氧化碳与水。 ?助燃性

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法: ① 不能用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制取,因为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不能用碳酸钙和浓盐酸反应,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出大量氯化氢气体,使碳酸氢钠无法完全去除,制得的二氧化碳纯度会下降;也不能用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收集,因为反应会生成难溶的硫酸钙,硫酸根会附着在碳酸钙表面,使碳酸钙无法与酸接触,影响反应的继续 ②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 ?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能溶于水 ?密度:1.816kg/m3 ?沸点-78.5℃)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易升华 化学性质: ?不可燃 ?通常不支持燃烧 ?无毒性 ?和水反应 ?和碱性物质反应 ?和活泼金属在点燃下的反应: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2H2O 通电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 lCl3 + 3H2↑ (2)金属单质+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十大成盐规律

十大成盐规律 一、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盐。例如: Cl22Na+ Cl2 = 2NaCl Al22Al+ 3S = Al2S3 二、活泼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盐和氢气。 ①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除K、Ca、Na(因不宜直接与酸反应,反应太剧烈,不易控制,而且所发生的反应和产物也比较复杂)。 ②酸:指稀硫酸或盐酸,不能用硝酸或浓硫酸以及不溶性酸(如硅酸)、很弱的酸(如碳酸)。 ③生成的盐:生成的盐应是可溶性盐,若是难溶性盐会覆盖在金属表面,影响反应的进行。例如: Fe+ H2SO4=FeSO4+ H2↑ Zn+ H2SO4=ZnSO4+ H2↑ Fe+2HCl = FeCl2+ H2↑ 三、活泼金属和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①金属:只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是,能与水反应的活泼金属(如K、Ca、Na等)一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②盐:参加反应的盐以及反应后生成的盐都必须可溶于水。例如:2Al+ 3Hg(NO3)2=2Al(NO3)3+ 3Hg

Fe+ CuSO4=FeSO4+ Cu 四、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化合直接生成盐。例如:CaO+CO2 = CaCO3 Na2O+ SO2 = Na2SO3 五、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可以同强酸发生反应。例如:CuO+ 2HCl=CuCl2+ H2O Fe2O3+ 6HCl=2FeCl3+ 3H2O 3H2SO4+ Fe2O3=Fe2(SO4)3+ 3H2O 六、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可溶性碱或微溶性碱。例如: CO2+ 2NaOH=Na2CO3+ H2O SO2+ 2NaOH=Na2SO3+ H2O SO2+ Ca(OH)2=CaSO3+ H2O 七、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NaOH+ HCl=NaCl+ H2O Al(OH)3+ 3HCl=AlCl3+ 3H2O 2KOH+ H2SO4=K2SO4+ 2H2O 八、酸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①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碱”和“盐”都可溶[或微溶,如Ca(OH)2]。 ②生成物:反应后的新碱或新盐至少其中之一是沉淀。例如:2KOH+ CuCl2=2KCl+ Cu(OH)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