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1)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物理---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一)

一.教学内容

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一)

二. 基础知识复习

(一)力、物体的平衡

1. 力的概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

(1)任何一个力都有施力者和受力者,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2)力具有相互性和同时性;

(3)一些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1:关于力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B. 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C. 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同,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D.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解析:两个力相同的条件是满足力的二要素,若仅仅大小相等,它们所产生的效果不一定相同。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性质必相同。故正确答案为AB。

2. 三种常见力

考查热点:

(1)重力:主要针对其概念和重心,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但它并不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而是一个等效合力的作用点,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它的位置是由其几何形状和质量分布共同决定的。

(2)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定:

a. 弹力

①对于形变明显的情况,根据形变情况直接判定。

②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常用“假设法”判定。基本思路: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

b. 摩擦力

①由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来判断。

②对于较难直接判定的情况,常用假设法判定:假设没有摩擦力,看两物体会发生怎样的相对运动。

③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用牛顿定律或平衡条件来判断。

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而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摩擦力既可能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也有可能成为物体运动的阻力。

a. 静摩擦力:利用牛顿定律或共点力平衡知识求解。

b. 滑动摩擦力:既可利用公式

N

f F F μ=求解,也可以利用牛顿定律或共点力平衡知

可求出木板在此状态下与水平面的夹角μαarctan 0=,其中μ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铁块沿木板下滑,木板倾角α由0α逐渐增大到90°。 利用力的分解、平衡条件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N

f F F μ=,分别求出铁块在不同阶段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最后结合图象进行判断。

① 当木板从水平位置缓慢上转,μαarctan 0≤≤?时,铁块始终相对木板静止,此阶段铁块必受沿木板向上的静摩擦力,利用平衡条件可求出摩擦力的大小α

sin mg F f =,

由此关系可以看出,

f

F 随α角的增大而增大,两者满足正弦关系。

② 当μαarctan 0=时,铁块处于临界状态,此时木板对铁块的静摩擦力达到了最大值

fm

F ,即为最大静摩擦力。

③ 当?≤<90arctan αμ,铁块相对木板向下滑动,铁块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根据

N

f F F μ=,可求出

α

μcos mg F f =。可见随着α的增大,

f

F 逐渐减小,两者满足余弦

关系,当?=90α时,0=f F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正确的答案为C 。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关系 a. 位置关系:分力分居合力的两侧 b. 大小关系:

2

121F F F F F +≤≤-合

注:合力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每个分力,当然需要一定的条件。两分力同向时,合力最大;反向时合力最小,当两分力大小一定时,合力大小会随两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例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下列几组力中,不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3N 、4N 、5N B. 2N 、3N 、6N C. 4N 、6N 、9N D. 5N 、6N 、1N

解析:三力中任意一组只要符合

2

1321F F F F F +≤≤-,则三力平衡,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选B

(2)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动态变化: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利用邻边及其夹角跟对角线长短的关系分析力的大小变化情况

倾角β以球为研究对象,球所受重力mg 产生的效果有两个:对挡板产生的压力2

N F ,其大

小等于F 2,对斜面产生的压力

1

N F ,其大小等于F 1,根据重力产生的效果将重力分解如图,

a. 临界问题:某种物理现象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物体从某种特性变化为另一种特性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为临界状态,临界状态也可理解为“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的

b.

例拉力为OC OA 由于F 2大于OB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所以在物体重力不断增加时,OA 被拉断前细绳OB 先被拉断。

则假设OB 绳上的拉力刚好达到最大值,处于被拉断的临界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m ax 2145sin F F =?

45cos F F =?G F =三式联立解得G m ax (2弦定理等。

例8:如图10100N 的重物G 时,BC 杆受到的压力为 N ,AC 杆受到的拉力为 N (杆的重力不

AB AC CD DE =

,N

L L G

F AB AC T 1502==

AB BC CD

CE =

N

L L G

F AB

BC T 2001==

BC (3a. 法。

b. 整体法:整体法。

例9:如图12左偏下30°的恒力F 1,并对b 小球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的恒力F 2,最后达到平衡,则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 )

重力和a 上面的悬线的拉力。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可知a 上面的悬线必沿着竖直方向,至于a 、b 之间的线如何,可通过对b 小球进行受力分析便可知道其位置,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A 图正确。

(二)直线运动

1. 几个重要物理量 (1)位移与路程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这可以用由始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一个矢量,大小是由始点到终点的距离,方向是由始点指向终点,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当物体运动的始点与终点重合时位移为零。

路程是描述物体运动轨迹的物理量,是一标量,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有关。当物体运动的始点与终点重合时路程不为零。

位移和路程都属于过程量,它们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当物体做定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或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例1:一个电子在匀强磁场中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转了3圈回到原位置,运动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是( )

A.R π2,R π2

B. R 2,R 2

C. R 2,R π6

D. R π2,R 2 分析与解答:由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和表示进行确定。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其大小为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在电子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离开起点的最远距离就是直径,所以位移的最大值为2R ;运动的路程是指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运动了3圈时

的路程就是3个圆周长R π6,所以正确的选项为C 。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描述物体做运动时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是发生的位

移与所用时间之比,即:

t s

v =

。它能粗略地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严格地

说应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瞬时速度是指物体运动中某时刻或某位置时的速度,它能精确地反映物体在运动中各点处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矢量。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某点处运动的方向,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就是运动轨迹某点处的切线方向。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同,因而只提一个速度就可以了;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物体在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一定相同,因而必须指明是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哪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在定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在往返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并不等于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不论物体做什么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总等于瞬时速率。

例2:骑自行车的人沿直线以速度v 行进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5m/s 的速度跑完其余的三分之一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m/s ,则v 的大小为 。

解析: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t s

v =

,即可得出v 。设总位移为s ,前一段运动所需时间

为t 1,后一段运动所需时间为t 2,则

v s

t 32

1=,531

2s

t =,531

32

21s

v s

t t t +

=+=。又3

==t

s v ,解得s m v /5.2=。

(3)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

说明:

(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在大小上无确定的数量关系也无直接的必然联系,所以不能由一个量的大小来判断另两个量的大小情况,也不能由一个量的大小变化情况来判断另两个的大小变化情况,如速度大的物体其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的物体其速度和速度变化量可能很小,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增大的物体其速度和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增大。

当然,当加速度0=a 时,速度v 就保持不变,在任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0=?v ;当加速度0≠a 时,速度v 就一定变化,在任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0≠?v 。 (2)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在方向上一般无确定的关系,但在给定的运动中,它们的方向可有一定的关系。如在加速直线中,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三者的方向都相同;在减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例3:关于加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等于零时,加速度也等于零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减小

解析: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由它们二者的比值来决定,但与速度的变化量和所需时间无关;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量是一段时间内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它们三者在大小上

无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所以,速度变化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大,但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速度等于零时,加速度不一定等于零,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不一定减小。正确答案是C 。

例4: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有( )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小

D.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解析:对于一个加速度很小的加速度运动,只要时间取得足够长,速度的变化就可以

很大。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t v

a ??=

知,加速度表示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快

慢,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总相同,速度变化为正方向时,加速度的方向也为正方向。当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时,尽管加速度逐渐减小,但加速度方向与速度相同,物体的速度仍在逐渐增大,所以正确选项为AD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这样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运动包括匀加速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先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三种类型。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由于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其加速度恒定,基本规律可以用数学关系式来表示。

(1)四个速度关系

任意时刻的速度公式at v v t +=0 ①

平均速度公式2

0t

v v v +=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公式

2

02

t

t v v v +=

位移中点时的瞬时速度公式

2

2

2

02

t

s v v v +=

公式①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只要已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0v 和加速度a ,就可以求出任意时刻的速度t v 。公式②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对其它变加速变动,不能用此公式求平均速度。公式③说明了匀变速运动中,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与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是相等的,它们都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算术平均数(但要注意到速度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公式④则表示了匀变速运动中,一段位移中点

处的瞬时速度与这段位移初末速度的关系,它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方均根”(先平方后求算术平均值,最后再求平方根)。

对于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和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哪个大?你能证明吗?

例5: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s

21处的速度为

1v ,在中间时刻t

21

的速度为2v ,则1v 和2v 的关系为( )

A.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21v v >

B.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21v v >

C.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21v v =

D.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21v v <

解法一(定性分析法):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越来越快,速度在不断增大,因此前一半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小于后一半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即时间过半时还没有运动到位移的中点,所以位移中点处的瞬时速度v 1大于时间中点时的瞬时速度v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越来越慢,速度在不断减小,因此前一半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大于后一半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即时间一半时已超过中间位置,所以位移中点处的瞬时速度v 1仍大于时间中点时的瞬时速度v 2;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其速度大小不变,始终有v 1= v 2选项ABC 正确。

解法二(计算法):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一段时间的初速度为v 0,末速度为t v ,

则有2

02t

v v v +=

2

2

2

01t

v v v +=

)

2

(

)

2

(

)2

(

2

02

02

22

02

2

21

>-=+-+=-t

t

t

v v v v v v v

v

显然21v v >,选项AB 正确。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t v v =0,选项C 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ABC 。

解法三(图象法):图13是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时间中点的时刻t 2

所对应的速度可从图中直接看出,而位移中点所对应的时刻t 1,根据v —t 图象与时间轴所

得出21v v >。同理我们也可设定一个初速度为2m/s ,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也可得出21v v >。答案仍为ABC 。

【模拟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如图1所示,在原来静止的升降机的水平地板上放一物体A ,右侧连接一形变的轻弹簧而静止不动。若使升降机匀加速下降,则关于物体A 的运动状态及所受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物体A 可能相对于升降机保持不动,它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② 物体A 可能相对于升降机向左运动,它所受摩擦力向左,大小比升降机静止时要大

③ 物体A 可能相对于升降机向左运动,它所受摩擦力向右,大小比升降机静止时要小

④ 物体A 可能相对于升降机向右运动,它所受摩擦力向左,大小比升降机静止时要小

A. ①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④

2.

F b

3. 30

4.

A. 物体A 的高度升高,θ角变小

B. 物体A 的高度升高,θ角不变

C. 物体A 的高度不变,θ角增大 现发现a 、b A. mg Mg + C. (sin α+mg Mg 10. 如图9A. 物体从A 到B

B. 物体从A 到B 速度越来越小,从B 到C 加速度不变

C. 物体从A

D. 物体在B 11. 绳的另一端A ① ② 烧断细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2;

③ 在C 处弹簧与小球脱开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21211

sin cos cos sin sin θθθθθ+=

g a ;

④ 在C 处弹簧与小球脱开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1sin θg a =。

过去,眼看敌人的铁滑车就要放完了,他座下的马却趴了下去,活活的被压死了。请你估计马最有可能是哪个时刻开始趴下去( )

A. 枪与车刚接触时

B. 枪把车向上挑时

返回经15min 追上空桶时,发现船已离桥1km 远。则水流速度为 。

16. 如图13所示,一轻质弹簧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自距地面高为H 1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并将弹簧压缩,设速度达到最大的位置离地面的高度为h 1,最大速度为v 1。若让此小球从离地面高度为H 2(12H H >)处自由下落,速度达到最大时的位置离地面的高度为2h ,最大速度为2v 。则1v 2v ,1h 2h 。(选填“>”“<”“=”)

17. 18. 一升降机以2m /s 2的加速度竖直上升,当上升速度达到4m/s 时,有一螺丝自升降机的天花板上松落,天花板与升降机地板相距2.16m ,则螺丝从天花板落到地板所需时间为 ,在这段时间内螺丝相对地面运动的距离为 。(g=10m /s 2)

三. 实验题(19题4分,其它每题3分,共10分)

位于E 、m/s 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考试卷汇编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20xx年高考物理试卷(必修一)汇编 直线运动 1、(全国卷Ⅰ)24.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 (2)求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2、(新课标卷) 24.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和l9.30 s。假定他在100 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l00 m时最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北京卷)22.如图,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经过3.0 s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37°,运动员的质量m=50 kg。不计空气阻力。(取sin37°=0.60,cos37°=0.80;g取10 m/s2)求(1)A点与O点的距离L; (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4、(上海物理)18.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 (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 (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 (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 (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5、(安徽卷)22.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g取10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运动摩擦系数μ;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3)010s 6、(海南卷)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运动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B.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若物体所受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7、(四川卷)23.质量为M的拖拉机拉着耙来耙地,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前进的距离为s。耙地时,拖拉机受到的牵引力恒为F,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自重的k倍,把所受阻力恒定,连接杆质量不计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θ保持不变。求: (1)拖拉机的加速度大小。 (2)拖拉机对连接杆的拉力大小。 (3)时间t内拖拉机对耙做的功。 8、(天津卷)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0.25m/s 向右 B.0.25m/s 向左 C.1m/s 向右 D.1m/s 向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一】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 1分运动的独立性; 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3运动的等时性; 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 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绳端速度的分解 此类有绳索的问题,对速度分解通常有两个原则①按效果正交分解物体运动的实际速度②沿绳方向一个分量,另一个分量垂直于绳。(效果:沿绳方向的收缩速度,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速度) 4、小船渡河问题 (1)L、Vc一定时,t随sinθ增大而减小;当θ=900时,sinθ=1,所以,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 (2)渡河的最小位移即河的宽度。为了使渡河位移等于L,必须使船的合速度V的方向与河岸垂直。这是船头应指向河的上游,并与河岸成一定的角度θ。根据三角函数关系有:Vccosθ─Vs=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综合复习题

嫩江县高级中学物理必修一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A.牛顿 B.米/秒2 C.米 D.米/秒 2.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物体的() A.体积 B.质量 C.速度 D.密度 3.图1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表.汽车启动后经过15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m/s B.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km/h80100120 60140 C.启动后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m/s D.启动后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km/h 4.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40 20 0km/h 图1 160 180 200 A.宏观世界,低速运动 B.微观世界,低速运动 C.宏观世界,高速运动 D.微观世界,高速运动 5.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6N和8N,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最大值是() A.6N B.8N C.10N D.14N 6.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钩码,弹簧伸长了4cm,如果在该弹簧下端挂两个这样的钩码(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弹簧的伸长量为() A.4cm B.6cm C.8cm D.16cm 7.一小球在周长为2m的圆形轨道上运动,从某点开始绕行一周又回到该点,则小球的() A.位移大小是0,路程是2m B.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2m C.位移大小是2m,路程是0 D.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0 8.如图2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 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是() 图2

( B A F b A.垂直斜面向上 B.垂直斜面向下 C.沿斜面向上 D.沿斜面向下 9. 机车 a 拉着一节车厢 b 向右行驶。用 F ab 和 F ba 分别表示 a 对 b 和 b 对 a 的作用力,则 F ab 和 F ba 的大小关系是 ( ) A. F ab >F ba B. F ab =F ba C. F ab <F ba D.无法确定 10. 一木杆从高处自由下落,竖直进入深水中 忽略空气 和水的粘滞阻力),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时间 图象如图 3 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0~ a 段木杆的加速度大于 a ~ b 段的加速度 v B .b 时刻木杆达到最深处 0 a b c d t C .c 时刻木杆达到最深处 D .d 时刻木杆达到最深处 二、填空与实验探究(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图 3 11. 一物块受到如图 4 所示的拉力 F 的作用,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 F 若 将 力 F 分 解 为 水 平 向 右 的 分 力 F 1 和 竖 直 向 上 的 分 力 F 2 , 则 θ F 1=____________, F 2=____________. 图 4 12.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V 的交流 电源,如果电源的频率是 50 Hz ,则每隔______s 打一个点。 13.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 A 和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 图 5 所示的实验方案。 ( 1 )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 A 和 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 —————————— 方案更易于操作。 (2)若 A 和 B 的重力分别为 100 N 和 150 N ,当甲中 A 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 a 示数 为 60 N ,b 示数为 110 N ,则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A B c F c 甲 乙 图 5 14.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 6 所示的是伽利略根据可靠的事实进 行的理想实验和推论的示意图.请在下面的空格里填入合适的内容,完成对各示意图的说

高中物理必修一常考题型+例题及问题详解

高中物理必修一常考题型 一、直线运动 1、xt图像与vt图像 2、纸带问题 3、追及与相遇问题 4、水滴下落问题(自由落体) 二、力 1、滑动摩擦力的判断 2、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 3、动态和极值问题 三、牛顿定律 1、力、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2、整体法与隔离法 3、瞬时加速度问题 4、绳活结问题 5、超重失重 6、临界、极值问题 7、与牛顿定律结合的追及问题 8、传送带问题 9、牛二的推广 10、板块问题 11、竖直弹簧模型

一、直线运动 1、xt 图像与vt 图像 2014生全国(2)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 21v v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2016全国(1) 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 =3s 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s 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 =2s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 为40m 2、纸带问题 【2012年广州调研】 34.(18分) (1) 用如图a 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下列物理量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__、通过计算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代号) A .重锤质量 B .重力加速度 C .重锤下落的高度 D .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②设重锤质量为m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 、重力加速度为g .图b 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 A 、 B 、 C 、 D 、 E 为相邻的连续点.根据测得的s1、s2、s3、s4写出重物由B 点到D 点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动能增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由于重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该实验的动能增量总是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 1.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在于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就不能,如果没有就可以。 不是物体大就不能当成质点,物体小就可以。例:公转的地球可以当成质点,子弹穿过纸牌的时间、火车过桥不能当成质点 2.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这里都是指“瞬时”,一般“瞬时”两个字都省略掉)。 这里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 (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 3.加速度:0 t v v v a t t -?==?a ,v 同向加速、反向减速 其中v ?是速度的变化量(矢量),速度变化多少(标量)就是指v ?的大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率,就是v t ??, (理论上讲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也是矢量,所以说速度的变a ,不过我们现在一般不说变化率的方向,只是谈大小:速度变化率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 速度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的大小; 第三章: 4.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常用的3个公式(括号中为初速度00v =的演变) (1)速度公式:0t v v at =+ (t v at =) (2)位移公式:2012s v t at =+ (21 2s at =) (3)课本推论:2202t v v as -= (22t v as =) 以上的每个公式中,都含有4个物理量,所以“知三求一”。只要物体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上面三个公式就都可以使用。但是在用公式之前一定要先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见的有刹车问题,一般前一段时间匀减速,后来就刹车停止了。所以经常要求刹车时间和刹车位移 至于具体用哪个公式就看题目的具体情况了,找出已知量,列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 一、参考系 课标要求:理解参考系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选定. 知识梳理: 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①凡是被用作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认为是静止的; ②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有时为了研究问题方便,也可以巧妙地选用其它物体做参考系,甚至在分析某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时,为了求解简洁,还需灵活地转换参考系. ③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这是运动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运动,会有不同结果,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 【例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看遥天一千河.”这一诗句表明() A.坐在地上的人是绝对静止的 B.坐在地上的人相对于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是运动的 C.人在地球上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答案:BC 点评:基础题,考查物体运动与参考系的选取.参考系问题往往和我们的日常思维发生矛盾,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所以我们总是不自觉地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处理这类问题时,一定要防止思维定势的影响. 【例2】(20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单选I)在行汽车上的乘客,看到道路两旁的树木不断向后退,这是因为乘客

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所乘坐的汽车 B .地面上的建筑物 C .道路旁的树木 D .路边站着的人 答案:A 点评:基础题,考查物体运动与参考系的选取. 【例3】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某幢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 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可能运动情况是( ) A .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 .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 .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答案:BCD 点评:中难题,考查物体运动与参考系的选取.观察者看到的运动都是相对于自己的运动,明确这一点,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例4】如图所示,ab 、cd 两棒的长度均为L=1m ,a 与c 相距s=20m ,现使两棒同时 开始运动,其中ab 自由下落,cd 棒以初速度v=20m/s 竖直上抛,设两棒运动时不 产生相撞问题,问它们从开始相遇到分开要经过多长时间? 解析:以ab 为参考系,认为ab 棒静止不动,则cd 棒相对于ab 棒做速度为v=20m/s 的匀速直线运动.两棒从开始相遇到分开相对位移为2L ,故所经历的时间为:t=2L/v=0.1s . 点评:中难题,考查巧选参考系解题.中学一般选择地面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但有时适当选择参考系,能使运动的描述和研究更为简便. 专题训练一: b a c d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1

高一物理测试题2017.11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C、高考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为:150min指的是时间间隔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2、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总大于或等于路程 3.下面有关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以70km/h的速度从广州开往上海,这里的70km/h是指平均速度B.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里的600m/s是指平均速度 C.小球在第5s内的速度是6m/s,这里的6m/s是指瞬时速度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36km/h,这里的36km/h是指瞬时速度 4.下列所描述的直线运动,可能的是() A.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很大 B.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某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很大5关于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B有弹力存在的地方一定存在摩擦力 C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6.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一个分力大,而比另一个分力小 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精选例题_带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 知识点1:质点 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 练习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知识点2: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参考系

可任意选取,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练习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C.一个运动只能选择一个参考系来描述D.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 知识点3:时间与时刻 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时刻对应瞬时速度,时间对应平均速度。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刻之差。 练习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中正确的是()ACD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s末这1 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

末这1 s的时间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知识点4:位移与路程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 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 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 动路径有关。路程一定大于等于位移大小(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 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不能说位移 就是(或者等于)路程。 练习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分队同时同 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 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在于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 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就不能,如果没有就可以。 不是物体大就不能当成质点,物体小就可以。例:公转的地球 可以当成质点,子弹穿过纸牌的时间、火车过桥不能当成质点 1.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这里都是指“瞬时”,一 般“瞬时”两个字都省略掉)。 这里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 (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 2.加速度:0t v v v a t t -?==?a ,v 同向加速、反向减速 其中v ?是速度的变化量(矢量),速度变化多少(标量)就是 指v ?的大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率,就是v t ??, (理论上讲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也是矢量,所以说速度的变a ,不过我们现在一般不说变化率的方向,只是谈大小:速度变化率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 速度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的 大小; 第三章: 3.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常用的3个公式(括号中为初速度00v =的演 变) (1)速度公式:0t v v at =+ (t v at =) (2)位移公式:2012 s v t at =+ (212s at =) (3)课本推论:2202t v v as -= (22t v as =) 以上的每个公式中,都含有4个物理量,所以“知三求一”。 只要物体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上面三个公式就都可以使用。但是在用公式之前一定要先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见的有刹车问题,一般前一段时间匀减速,后来就刹车停止了。所以经常要求刹车时间和刹车位移 至于具体用哪个公式就看题目的具体情况了,找出已知量,列 方程。有时候得联立方程组进行求解。在解决运动学问题中,物

最新高中物理必修一概念梳理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 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 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关键一点] (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 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 x t ?= ?,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 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v a t ?= ?。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易错现象 1、忽略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虑大小,不注意方向。 2、错误理解平均速度,随意使用12 V V V 2 += 平均。 3、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速度公式t 0 v v t a =+ (2)位移公式2 01v t 2 x at =+ (3)速度与位移式22t 0v =2ax v - (4)平均速度公式()0t v v v 2 x t +==平均 3、几个常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x=x 2-x 1=x 3-x 2=……=x n -x n-1=aT 2

(完整)最全的高一物理必修一复习资料(强力推荐)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 专题一:运动的描述 【知识要点】 1. 质点(A)(1 )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 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参考系(A)(1 )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仝.廿W 参考糸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 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 )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 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 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 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图1-1

(4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0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 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 )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 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A)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 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_______________ (2)匀速直线运动的x —t图象和v-t图象(A (1 )位移图象(s-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 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 如图2-4-1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 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 20m/s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速度运动。 6、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 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 V t一"V o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综合练习题组(含答案)

练习一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2.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D )A.0,0 B.4R向西,2πR向东 C.4πR向东,4R D.4R向东,2πR 3、下列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是( BCD ) A、做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B、远洋航行中的巨轮 C、运行中的人造卫星 D、转动着的砂轮 4、关于加速度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D、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反而增大 5.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BC ) 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m/s是瞬时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 D.54km/h是瞬时速度 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它先以速度V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驶完余下的1/3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km/h,则V是( B ) A、24km/h B、35km/h C、36km/h D、48km/h 练习二 1、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S/2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2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ABC ) 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 1 页 共 12 页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 末、4s 时、第5s 初……均为时刻;4s 内、第4s 、第2s 至第4s 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 第2 页共12 页

第 3 页 共 12 页 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总复习

第一章 突破一 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 在课本和资料中常见到一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表述,对这些表述要能正确理解。如第4 s 末、4 s 时(4 s 末),第5 s 初(第4 s 末)等均为时刻;4 s 内(0至第4 s 末)、第4 s(第3 s 末到第4 s 末)等均为时间间隔。 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 位移是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总长度。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区 别 对应关系 与某一过程中的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对应 与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对应 物理意义 粗略描述物体在一段位移上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矢量性 与对应时间内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与物体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相同 联系 (1)在公式v =Δx Δt 中,当Δt 很小时,平均速度即瞬时速度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点的瞬时速度都相等,所以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等于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4.速度v 速度v 加速度a 速度变化量Δv 物理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描述物体速度改变大小及方

【例1】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 A .①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 .②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 .③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D .④尽管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但加速度也不为零 解析 判断加速度是否存在的依据是看速度变化的快慢,而不是看速度大小,所以选项B 正确;一个物体运动速度大,但速度不发生变化,如匀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为零,所以选项C 错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为零,选项D 错误;点火后虽然火箭速度为零,但由于其速度会迅速增大而具有很大的加速度,所以选项A 错误。答案 B 突破二 几种常见的测速方法 1.利用光电门测速度 如图1所示,当物体在导轨上运动时,光电门利用光敏电阻的特性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而遮光板的长度Δx 已知,并且非常小。由于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非常短,在这段时间内滑块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等于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v =Δx 。 图1 2.利用频闪照相法分析计算物体的速度 频闪照相法是一种利用照相技术,每间隔一定时间曝光一次,从而形成间隔相同时间的影像的方法。在频闪照相中会用到频闪灯,它每隔相等时间闪光一次,例如每隔0.1 s 闪光一次,即每秒闪光10次。当物体运动时,利用频闪灯照明,照相机可以拍摄出该物体每隔相等时间所到达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拍摄的照片称为频闪照片。 图2 特别提醒 几种常见测速问题的解题策略 (1)利用光电门测速度的方法:测量遮光板长度Δx 和物体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则物体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v =Δx Δt 。 (2)频闪照相测速方法:根据拍摄的相片,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位移Δx ,再根据相邻时间间隔相同记录运动的时间Δt ,则物体的速 度v =Δx Δt 。 【例2】 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3甲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测量,乙图中MN 是水平桌面,PQ 是长1 m 左右的木板,Q 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PQ 是长1 m 左右的木板,Q 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此外在木板顶端的P 点悬挂着一个铅锤,让滑块从木块的顶端滑下,光电门 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0-2 s 和2.0×10-2 s 。用游标卡尺测出小滑块的宽度d ,读出滑块的宽度d =5.015 cm 。 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 1=________ m/s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 2=________ m/s 。 图3 解析 审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挡光时间,滑块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2)小滑块宽度,此宽等于挡光时间内滑块的位移。滑块通过光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综合复习题一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综合复习题一 1.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该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 A. 物体将做往复运动 B. 2 s 内的位移为零 C. 2 s 末物体的速度最大 D. 3 s 内,拉力做的功为零 2.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t 1,接着物体又做加速度为a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2,其速度变为零,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AD A . 2t a 11 B .()2 t t a 21+ C .)t 2(t )t t (t a 212111+- D .22a t 2 3. 一个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 、2s 、3s ,这三 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B ) A. 1:22:32,1:2:3 B. 1:23:33,1:22:32 C. 1:2:3,1:1:1 D. 1:3:5,1:2:3 4.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它在第n 秒内的位移是s ,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A ) A. 1 2n 2s - B. 1 n 2s - C. 2n 2s D. 1 n s + 5.在离坡底10 m 的山坡上竖直地固定一长10 m 的直杆AO(即BO=AO=10 m).A 端与坡底B 间连有一钢绳,一穿于钢绳上的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钢绳无摩擦地滑下,取g=10 m/s 2,如图所示,则小球在钢绳上滑行的时间为( ) B A.2s B. 2 s C. 4 s D. 3s 6.如图所示,一个物体A 沿斜面匀速下滑,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外力压物体A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 A .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B .物体A 对斜面的压力可能保持不变 C .不管F 怎样增大,物体A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D .当F 增大到某一值时,物体可能沿斜面加速下滑

高中物理必修一好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 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 s 内的平均速度小3 m/s ,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1 m /s 2 B .2 m/s 2 C .3 m /s 2 D .4 m/s 2 2.如图1所示,物体从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 、B 、C 三点,其中x AB =2 m ,x BC =3 m .若物体通过AB 和BC 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 、A 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 图1 A.98 m B.89 m C.34 m D.43 m 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人均拥有率也快速增加,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管理部门在市区很多主干道上都安装了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加速度.如图5所示,一辆汽车正从A 点迎面驶向测速仪B ,若测速仪与汽车相距x 0=355 m 时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止于D 点,且此时汽车与测速仪相距x =335 m ,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 ,试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4.t =0时刻一质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时间t 内相对初始位置的位移为x .如图1 所示,x t 与t 的关系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t =2 s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 图1 A .8 m /s B .6 m/s C .4 m /s D .2 m/s 5.(2017·四川绵阳中学模拟)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红灯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等到绿灯亮时又重新启动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恢复原来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则从刹车到继续匀速行驶这段过程,下列位移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典型习题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典型习题 典型例题 例l. 在下图甲中时间轴上标出第2s 末,第5s 末和第2s ,第4s ,并说明它们表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 解析:如图乙所示,第2s 末和第5s 末在时间轴上为一点,表示时刻 甲 乙 第2s 在时间轴上为一段线段,是指第1s 末到第2s 末之间的一段时间,即第二个1s ,表示时间。第4s 在时间轴上也为一段线段,是指第3s 末到第4s 末之间的一段时间,即第四个ls ,表示时间。 答案:见解析 例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某一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B. 在某一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 C.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 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 解析:位移的大小为起始与终了位置的直线距离,而与运动路径无关。路径是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为零,质点肯定静止。选项B 正确。位移为零,在这段时间内质点可以往返运动回到初始位置,路程不为零,所以选项A 正确。位移大小在非单向直线运动中总小于路程,所以选项D 正确。直线运动包括单向直线运动和在直线上的往返运动,所以选项C 错误。 答案:A 、B 、D 例3. 从高为5m 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 处被接住,则在这段过程中 A.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B. 小球的位移为7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 C.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D. 小球的位移为7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理解位移和路程概念,并按要求去确定它们。题中物体初、末位置高度差为3m ,即位移大小,末位置在初位置下方,故位移方向竖直向下,总路程则为7m 。 答案:A 例4. 判断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C. 汽车以速度1v 经过某一路标,子弹以速度2v 从枪口射出,1v 和2v 均指平均速度。 D. 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解析:速度的物理意义就是描写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故A 选项正确;平均速度指物体通过的位移和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它描写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也是矢量,故B 选项不对;C 中1v 、2v 对应某一位置,为瞬时速度,故C 不对;D 为瞬时速度的定义,D 正确。 答案:A 、D 例5.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1v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2v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如果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1v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2v ,全程的平均速度又为多少? 解析:(1)设总的时间为2t ,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