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VIP专享]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VIP专享]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VIP专享]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VIP专享]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全体教师都了解涉及每个学生的一切,即了解他的思维、情感、天资、能力、兴趣、倾向、爱好,这是我们的职责。只有当每个孩子亲身感受到是许多教师在影响他,而且是他们每个人仿佛都在把自己的一份精神力量注入给他的情况下,教师集体才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这就告诉我们,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某种行为准则,而且对学生的个性、价值取向、性格特征等的形成和发展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率,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和学习任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和主体,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状态又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学生是有发展潜能的人,尤其是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快速成长时期,教师面对的是充满生命活力和千差万别的学生个体,这就需要不断研究了解学生,探讨和设计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构建良好的民主型师生关系,以最高的效率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并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塑造学生,以自己的言行影响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程理念下,要建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全新理念。教师要切实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生命的发展。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贯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品质,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坚持不懈,促进学生一步步的成长。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1、尊重学生 是人就会有自尊心,特别是中小学生自尊心非常脆弱,所以,教师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是让学生理解师爱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老师批评学生,虽然是师爱的

一种体现。但如果老师公开批评或训斥学生,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不但不理解,不接受这份爱,反而会对老师产生反感情绪。不能理解这种方式的爱。

2、主动沟通,增进了解

师生交往对师生关系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必须经常地与同学保持接

触,做到“俯下身子”、“放下架子”,真心真意地与学生平等交流与交往,

用严父慈母之爱,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要用宽容博大的胸怀,来包容学生

成长中的错误。还要善于利用交往的技巧与策略,切实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与学生亲切交谈、侧面了解、文字交流等方式,倾听学生的心声,并

想办法帮助他们,获得学生的信赖,促进学生与自己自觉和广泛交往,深化师

生关系。

3、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

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情绪,和学生做朋友,把自己融入到学

生中去,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问题,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对学生哪怕是一点点成绩都给予充分和肯定,在学生学习或生活中出现困

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

4、信任学生 老师信任学生,也是师爱的一种表现,是让学生理解师爱的最有效的方法。信任是心与心

的直接交流,无需语言解释,学生能心领神会,并在学生内心产生巨大的动力。即使是一个很顽劣的学生,如果老师肯信任他,让他去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他也会做得非常出色。而且,在信任他的这段时间内,他违反纪律的现象要少得多,甚至有可能完全改掉自己的缺点。 爱是互相的,学生在理解了老师的爱

之后,也会以爱回报教师。他们回报的方式就是好好学习,自己尽可能地按老师的要求管束自己的言行。那样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教学效果就会很明显地得到提高。

5、提供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

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大胆展示自己的平台。在与学生的对话时,要做到态度和蔼可亲、语气亲切委婉,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近而敞开心扉,打开话匣。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富有感召力。当然,教师对学生的感

召力与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关。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增强自身修养,使学生深受感染,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心灵成长的幸福。

三.促进学生提高,维护学生自尊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青少年正处于人生中精力充沛、

求知欲望强的时期,他们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有广泛的兴趣。教师要坚持科学性与教育性统一的原则,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吸取古今中外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并要不断地开拓知识面,以自己广博的基础知识、灵活的教学机智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满足学生的兴趣。

另外,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也很重要。学生的独立人格正在形成,自尊心强,语言稍有不妥,不断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如果不能及时补救,还会造成他们的个性极端化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因此,学生犯错,尽量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而要正面引导或单独交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对他们诚挚的爱护和帮助。俄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表扬,所以想要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就要多运用激励性语言,及时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不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四.巩固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建立以后也不是大功告成,一劳永逸的,随着外界条件和因素的变化,师生关系可能继续保持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中断或走向反面。为此,要求教师要做到:继续加强与学生的交往,不可随意疏远学生;恰如其分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切忌一开始为了赢得学生的好感,给学生较高的评价,后来逐渐降低,甚至只看到了学生的缺点;要爱护和关心学生,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我塑造新的形象,增强人格魅力,以感化学生。

总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动力源泉。尽管这一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发生。看到身边冷漠的师生关系,不禁令人忧心。促进交流、关注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重塑浓浓的师生情谊,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一个学校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如领导与教师、领导与职员、领导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关系组合。但在这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所以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多层面关系所构成的关系体系。师生关系极大地影响着教育全过程,是班级管理中及其重要的一环,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关系到教育的成败。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时常看到的却是不协调的画面,听到的是不和谐的声音:老师往往“恨铁不成钢”,常使用的手法是嘲讽和刺激;对于“特殊学生”表现出冷漠、不信任、轻视乃至厌恶;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变得见怪不怪。有的老师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居高临下或惟我独尊,缺乏对学生起码的尊重与信任。有些善良的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学生,甚至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在课堂上,我们几乎极少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讨的民主氛围,而满目皆是唯师是从的专制色彩。不协调的师生关系衍化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链:老鼠和猫,警察与小偷。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的需要。我国的教育目的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的明确提出了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并且生动活泼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突出个性的培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注重发展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要实施这一目标,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基础,在教师方面,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交往情景,将学生看作独立人格的主体,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平等的进行教与学的交往活动,鼓励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认真分析其见解,改进教育条件与教育方法,使师生之间沟通渠道畅通无阻,达到教学相长,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可见教与学的平等互尊是促进教、优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

2.良好师生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师生关系是在认识、情感和行为三种相互作用的心理

成分调解下逐步形成的。认识成分及师生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师生的一切心理关系都是建立在相互认识基础上的,师生在交往过程中相互理解,就容易形成协调、融洽的心理关系。情感成分及师生之间情感体验和情感上的联系,一般来说,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如热情、亲近、依赖、爱护、关心、满意等,都有利于在师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心理气氛,而消极的情感如冷淡、厌烦、憎恶、仇视等,则可损害师生的融洽。在师生交往中,行为成分往往起着直接的作用。师生心理关系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行动的配合上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支持上。师生关系是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心理环境。师生关系适应良好的学生,充满归属感和安全感,其心里会健康发展;反之,师生关系适应不良的学生,则会有对抗思想、自卑感,从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的需要。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是微观的教育活动,教师与学生

的关系,影响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教学管理、影响教与学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从而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实施。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使师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愉悦感,课堂气氛表现出宽松、愉快、生动和积极健康的景象;而师生关系恶劣,课堂上就会出现紧张压抑的气氛,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智力活动下降。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信任学生,不偏爱部分能力强的学生,也不轻视其他同学,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有利于维持课堂秩序和纪律,也减少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与教育效果之间还骑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激励力量,师生关系好,学生就乐于接受教育。教师的表扬或批评能深入学生的心灵,引起强烈的情绪体验,确信教师教育的正确性,并转化为自为要求。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教师与学生之间确立的强有力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的关健所在。

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一)平等原则

1、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教师应该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摒弃教师权威。当学生与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发生冲突时,班主任要根据事件的真实情况,客观公正地处理,尤其要注意不要偏袒任课教师,也不要偏袒自己。在某些事件中,有些就是因为任课教师的失误,或班主任的错误判断,而对学生造成了伤害。班主任自身有错误要向学生道歉,任课教师有过失,班主任要注意协调,向学生说明情况。人人都会犯错误,人人都要改正错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不例外,这样更加有利于班级管理,促进学生成长。

2、教师要平等地对待班级中的每位学生

凡是在班级管理中能够平等、公正地处理班级事务的教师,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敬重,学生毕业多年以后,每当想起这样的教师时,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因此,教师在班级评优、干部选拔、活动组织、学生奖惩等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优等生与后进生、男生与女生、家庭富裕的学生与家庭贫穷的学生、漂亮的学生与不漂亮的学生等。

(二)尊重原则

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其中这一即包含害怕当场出丑、难堪。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尊严,给予下台阶的机会。布伯提到的吾汝关系,吉诺特的和谐沟通理论、葛温和曼德勒的尊严管理理论,也都提到对学生人格和尊严的重视。在班级管理实务上,学生发生偏差或不当行为时,教师骂学生是某种动物、或要上课讲话的学生吸奶嘴、让犯错的学生挂狗牌示众等,虽然都不构成体罚,但由于对学生尊严的不重视,让学生感到羞愧、无地自容,其负面的后果有时更甚于体罚。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口语表达和肢体语言,从尊重学生的立场出发。

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人的普遍需要。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教师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教师对学生态度要温和、谦逊、平等、友好,让学生有表达自我的机会,有保留意见的空间,有发挥特点的余地。教师抱着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进步、平等互助的态度,才

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才会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和老师是同样平等的人,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

(三)团结原则

教师在处理班级人际关系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与学生的团结。在师生关系处理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自身要做好表率,同时要与各任课教师协调好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常会产生某些矛盾。要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处理问题。批评时要善意,讲究艺术,不能恶语伤人和讽刺挖苦。师生之间的矛盾,属于内部矛盾,是可以采取协商的方法来解决的,要尽可能地避免矛盾激化。

(四)因材施教原则

班级中学生气质、性格、学习等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在处理班级人际关系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班里的学生的气质各不相同。我们应根据其不同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对胆汁质的学生进行具有说服力的严厉批评,可以促使他们遵守纪律,约束自己的任性行为,但不能轻易激怒他们;对多血质的学生,应根据一定的目的,多布置任务,对完成任务提出严格的要求,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克服其草率、浮躁等弱点;对黏液质的学生,要耐心地进行教育,冷静具体地指出其缺点错误所在,但要给予较多的思考时间,让其逐步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对抑郁质的学生,则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他们,重要的是鼓励他们活动的勇气。一个善于因材施教的教师,必定能够架设起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桥梁,其管理的班级,也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班级。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努力贯彻落实这几项原则,注意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以真诚的言行感染、教育学生,构建起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应采取的方法

教师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友爱的师生关系,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一)加强自身修养

有人曾对教师的思想品质、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热情、工作态度、教学作风六项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看重教育作风一项在各年级人次均达70%以上。越来越多的学生重视教师在这些方面的条件,但

同时对教学热情、工作态度、教学作风好的教师,仍抱有欢迎的态度。这一切表明:一个教师应该既有良好的基本素质方面的修养,又要能使之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充分体现出来。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道德品质和审美修养的培养,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期间的成长,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为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做好表率作用。

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并严于解剖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教师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平和的心态,加强自控力,不将生活和工作中的不愉快带给学生,学会控制自己习惯性批评、指责学生的不良行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辱骂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和成长氛围。

(二)记住学生名字

认识学生姓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第一步,每个人听见自己的名字都会格外注意。对于叫得出自己名字的教师,当然就多了一份亲切和认同感。记名字也有一些策略: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班级名单,逐一检视学生姓名。有特殊字、多音字或不知字音字义时应查阅字典,或于点名时询问该名学生。教师事先的用心,相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不赞成班上有特殊姓名而教师不会念时,采用跳过的方式,再让学生表示他没有被点到名,然后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此不符合揭示的信赖关系,学生事后如果知情的话,此举也只是掩盖教师的无知而已。

其次,运用长久记忆的策略,记住学生名字。如上课时提问学生、下课时和学生聊聊或师生互动,如此才能产生情境知识,而将学生名字记得长久。有些教师用签筒抽签让学生回答问题,虽可顾及机会公平,但竹签都以号码制作,如以姓名制作,可增加亲切感并帮助教师记住学生姓名。最后,利用其他辅助措施,记住学生名字。教师也可以准备一本教学日志或学生的座位表,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或是在不侵犯学生隐私权的状况下,请学生提供基本资料或拍团体照,方便人和名字对照,尤其目前数码相机、网络科技的发达,使得搜集学生影像的方法更容易,而这些都可帮助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

(三)参加学生活动

活动在调节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是增强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使人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缩短彼此间的距离。班级比赛或班级活动,是凝聚班级师生向心力、使班级气氛和谐融洽的绝佳机会,是加强师生互相了解的重要渠道。教师一定要主动出席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旁打气,以表达教师对班级和学生的关心。而教师也可借由班级活动的举办来营造班级的人际互动和气氛,如有些教师会定期举办庆生会、同乐会、读书会、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书法展览、艺术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可以陶冶情操、活跃气氛,一则能够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二则可以有效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身心距离,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理解,有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

(四)关怀、鼓励学生

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教师与学生对话应给予关怀,不应冷嘲热讽,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对事不对人。要发掘每位学生的强势智慧或优点,多强调这些优点,教师如能持续每天对不特定的学生鼓励和赞美,让每位学生每星期都有受到鼓励和赞美的机会,对其行为表现应有正面的帮助,也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五)多与学生谈心、交流

有些话语和行为需要私底下交谈和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午餐时间或其他特定时间单独进行交谈。单独和学生谈话,不但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教师如果每周都能与班上每位同学有一次单独的谈话,应该能够初步掌握班级每位学生的动态。如果没有时间谈话,教师也可借由联络簿或写信给学生,聊聊班上的学习近况及教师的期望,这些都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关系。

(六)以身作则,当学生的榜样

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是学生人生旅途的引路人。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活的教材,教师的好行为、好习惯,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陶冶。所以,在工作中教师始终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如,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教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对学生的招呼,都是热情、微笑地回应。发现教室内外的地上有废纸或果皮等,主动地捡起来放进垃圾桶。每一天学生打扫卫生区,我都积极参与,同他们一起干……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对培养学生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七)尊重学生,当学生的朋友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朋友式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精神,形成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并将为学生崇尚平等竞争和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人在建立师生关系时,在观念上改变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把学生置于师生交往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在与学生交流时,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说话的口气,顾及学生的感受,不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并守住与学生之间的秘密,做到以心交心,当学生的朋友。在处理事情上做到一视同仁,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八)教育学生讲究方式,注意说话艺术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句话道出了老师的教育方式、说话的艺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学生的教育我很注重方式,注意语言艺术,尽量做到不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九)关爱后进生,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后进生,在家里经常受到父母的责骂,在同学中也会受到歧视,甚至有的老师也视他们为“包袱”,漠不关心。这样对他们是极不公平的。学习成绩差有多种原因,不能一味地责怪他们。作为他们的老师,不但不能对他们另眼看待,而且应积极主动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消除他们的

自卑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教师用自己的爱心,用充满情感的教育,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努力地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情感世界的安全基地。面对你,他可以放松地倾诉自己的所思所感,所忧所虑,愿与你一同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和不幸;而你,则会让他在跌倒后勇敢地站起来,用微笑去迎接挑战,在挫折面前不低头,不畏惧。当学生为教师的人格所征服,为教师的知识所折服,为教师的见解所激动,在情感上对教师所依恋时,师生之间已经构建了心灵相能的桥梁,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1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也译作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在长达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处于教育的第一线。长期的教育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教育工作经验。在实践中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前辈教育家的思想。他在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理论概括创建了洋溢着创新意识的教育思想体系。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治校”思想 ( 一) “教育思想治校”的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管理思想是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的。他针对前苏联学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的做法以及其他误区,结合前人的学校管理思想和自己的思考提出了“教育思想治校”的思想。凡读过《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人,定会留下这样一个深刻印象: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师的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让教师们过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即给他们提供充裕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有暇思考教育学工作难题,有暇结合工作实际博览群书,引导他们沿着实践、读书、科研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前进,使之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最终达到用共同的教育信念把全体教师团结成一支攻克教育堡垒的坚强队伍。苏霍姆林斯基把教育思想治校的重点放在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他不仅领导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把整个学校变成了一个活跃的“创造实验室”,而且在实践中采取了许多旨在培养教育素养的,颇具特色的做法。 ( 二) 教师队伍的建设 1. 教师的教育素养 把教师放在第一位,很赞同学校有选教师的特权,否则办不好学校。他认为选教师必须坚持两条原则:热爱学生和教育工作;有钻研精神。 2. 抓科研、提升教师的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对凯洛夫教育学不满,认为有95%是向师范生灌输如何教知识、讲知育,他认为学生是需要个别对待的,具体他采取了两项特殊的措施:(1)典型案例研究。(2)心理学研究会。 3. 关于教师管理 他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关心爱护教师,尽量减轻教师的负担。他说:“教师要精力充沛地工作,就需要休息;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有自由时间,以供读书和研究。自由支配时间是根,它滋润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发展教育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苏联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实践,提出苏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是他终生执著追求的目标,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实

最好的教育名言名句

最好的教育名言名句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卢梭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中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英国教育家维克多.费兰克说:“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教育家卡耐基说:“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用快乐、乐观、豁达的胸襟去面对人生吧,我们的人生就永远是快乐的。”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十分关切地对待孩子内在的世界,不可粗暴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们,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要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参加他们的争论。”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 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詹姆斯.潘说:“一个成功的人是以幽默感对付挫折的”。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说:“一个人要学会感恩,对生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心才能真正快乐。”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1918——1970)。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等教育专著。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В·А·Сухомлнский,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理论 1.论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别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他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于智育。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发展智力等方面。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传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发展他们的智力。他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包括:给儿童上思维课;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关于体育。他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 关于美育。他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建全的有力源泉”,在青少年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紧美育的实施。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并提出了进行美育的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手段,如通过观赏大自然感受美,通过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美,通过动手劳动创造美等,甚至要求儿童重视衣着美和仪表美。总之,在整个美育过程中,美育应随时、随处进行。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读后感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平等的人。 生命在劳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取成功,进而获得高度的自我感受(自信自尊),以及责任感与意志力,和渴望再度通过学习、通过克服困难而获得幸福的动机。 这是一个教育学的良性循环。怎么让学生走入良心循环中呢? 每一种儿童行为背后,都潜藏着一种行为模式,每一种教师行为背后,也潜藏着一种行为模式。 针对学生丧失自信自尊,老师可以采取的反应类型有: 1、爱心型。不歧视学生,给予他无微不至而且持续不断的爱及照顾。 2、励志型。讲一些励志的名人故事给他听,鼓励他的志气。 3、赏识型。不断地寻找这个孩子的闪光点,然后大大地加以表扬,以树立他的自信。 4、转移型。通过表扬孩子在其他领域的进步来帮助他树立自尊。

5、专业型。研究这个学生的学习障碍,给予相应的单独辅导,使他能够战胜困难并取得成功。 前四种行为模式都是有效的,在某些情形下还会发生关键作用。成熟的教师,会根据对学生行为模式的洞察同时或交替使用这些策略。这四种模式是外在的,辅助性的。最后一种是内在的、根本性的。但如果长期习惯于采用前四条途径(尤其是当这四种途径有一定成效时),会导致积极意义逐渐丧失,而消极可能逐渐显现。 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爱心教育、赏识教育、励志教育之所以流行,正是因为专业化普遍缺失,企图寻找捷径所致。 一个成熟的高度专业发展的教师,必然会: 1、无限地信任和热爱学生,建立瑞泽的师生关系,但不将焦点放在师生关系上,而是聚焦于知识的学习; 2、洞察学生当下面临的真实问题,并在着眼于学生整体的长远的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实实在在的专业策略协助学生突破困难; 3、不断地通过外在的评价协助学生修正自我评价,使之更趋真实合理,并越来越不依赖于外在评价; 4、鼓励和协助学生不断地增加挑战困难的难度与长度,在无止境的挑战与创造中不断地提升尊严感。 楚真真

20条叶圣陶教育箴言

20条叶圣陶教育箴言 叶圣陶先生,思想大家、教育名家,而他给自己的定位永远是“一位教师”。今天,小编帮你精选了一些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箴言,供您细细品读。 1、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2、关于教育的见解,千差万别,可是扼要地区别起来,也很简单。大致可以分为相反的两派。就教育的目标说,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工具,另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人,独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浅陋的人。 3、我们更应该纠正的是对于考试的根本态度。现在有人要用考试为一个个的圈儿,把读书人的心拴住;被考试者则把它看作一道道的关口,希望能侥幸通得过去;这样还有什么教育的意义留存下来呢?我们竭诚地希望负责教育者注意:考试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占一个小小的位置,把它过分的重视,甚至忘却了求取知识的本义,对于学生是无益有害的。 4、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

5、我当然要教小朋友识字读书,可是我不把教识字、教读书认为终极的目的。我要从这方面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有一派心理学者说,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所以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 6、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7、凡是人生的一切,从外铄得来的,虽言表名理,行合正谊,也不过是被动的。若是从“自觉”得来,便灵心澈悟,即知即行。 8、儿童总要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所需求,自己去研究解决的办法,还要自己证实过、经验过,才会得到真的知识。 9、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决不应当加重学生的负担,也决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10、夫儿童之非缩小的成人,言教育者罔不知之,故成人之教养与观感虽未必不适于儿童,要不可挹次注往,必须自儿童之立场出发,方得谓之纯良之儿童读物。 11、德目(德育的目的)不该是挂在口头的语言,写在纸面的文字,而该是贯彻一切行为的态度和精神。

教育名言警句

教育名言警句 [日期:2010-06-22] 来源:作者: [字体:大中小] 摘录了一些教育家的名言,与诸位老师共勉之! 一关于教育地位、教育宗旨 1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 2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夸美纽斯 3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礼记?学记》 4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5 脚踏实地做事顶天立地做人 6 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赫尔巴特 7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苏霍姆林斯基 二关于教师地位、教师信念和教师道德 8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毛泽东 摘录了一些教育家的名言,与诸位老师共勉之! 一关于教育地位、教育宗旨 1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 2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夸美纽斯 3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礼记?学记》 4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5 脚踏实地做事顶天立地做人 6 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赫尔巴特

7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苏霍姆林斯基 二关于教师地位、教师信念和教师道德 8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毛泽东 9 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平反,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乌申斯基 10 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列宁 1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 12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13 师者,人之模范。——杨雄 1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15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第斯多惠 16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卢梭 17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18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9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0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21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卢梭 22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 23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 24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叶圣陶 25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叶圣陶 2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 27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28 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29 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卢梭 3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1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第斯多惠 32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33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34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2013-01-12 20:47:21) 转载▼ 分类:学科素材 标签: 杂谈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一生从教 长达35年,他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个性全面和谐发 展的观点是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的基石,也是他的全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 践活动的起点和终点。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和谐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教学 改革仍有宝贵的借鉴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就是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结合起来(①认识、理解客观世界;②人的自我表现。及世界观、意志、信念、性格在劳动和创造 中以及机体的互相关系中的表现)使之达到平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正是在人的自我表现上。应当深入研究,并朝着这个方向来改革教育工作。他认为,教 育工作的许多弊病的根源就在于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不和谐,在于人的表现的 片面性,在于把人的表现局限于知识的评分上:一个人得了好分数,他就是好 学生;得了坏分数,就是毫无出息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个思想丝毫没有不 重视学习的意思,他说:“我的思想是:要毫无例外地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热烈 地爱科学、爱学习和爱学校,使书籍、科学、学校和智力财富成为学生的主要 爱好和主要兴趣,使少年和青年把追求智力充实的、丰富而美满的精神生活当 作自己的重要理想,使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毕业的时候都能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身不熄地燃烧下去。”在此,主要强调要重视人的活动的另一种职能:即人的自我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培养人的时候,不要忽视:“人的所有 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中起决定 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共源。”就个体发展而言,德、智、体密不可分,但“德”是体现个体精神面貌的决定 因素,“德”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动力,调节着“才”的运用。苏霍姆林斯 基认为,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通过积极的正面教育, 努力发掘其人格中每一个闪光点,对其善的行为多加赞赏,触发其处于潜意识 状态的道德情感,从而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促进其道德品质的发展。(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涵义。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所谓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即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 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个 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当第一,是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创 造者;第二,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第三,是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 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细心的保护者;第四,是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公民;最后,是树立于崇高道德基础之上的新家庭的建立者。 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指出,全面发展是指学生的身体、品德、智力、劳动和美 感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忽视哪一方面或只偏重哪一方面的教育,都是片面的教育。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则要求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陶行知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一、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1918年,苏霍姆林斯基诞生在乌克兰基洛沃格勒一个贫民家庭。 1926年,入一所7年制的农村学校。1933年毕业,翌年入短期师资训练班,1935年结业后便开始当小学教师。 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接受函授教育,取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书,并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他立即奔赴前线,受过重伤。伤愈后不能重上战场,被委任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家乡解放后回到当地,任区教育局长。 1947年,主动申请调回学校工作。1948年开始担任帕夫雷什农村中学校长。直到1970年逝世,享年52岁。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他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其中较著名的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等。 他生前是乌克兰共和国的功勋教师、原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曾获得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二、主要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别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他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于智育。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发展智力等方面。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传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发展他们的智力。他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包括:给儿童上思维课;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在帕夫雷什中学,所有学生整个下午都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小组多达到一百多个。 关于体育。他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并响亮地喊出了“健康、健康,再一个还是健康”的口号。他不允许低年级儿童在室内进行

简短的教育格言

简短的教育格言 1、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侵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 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约翰.洛克) 2、得过且过,醉生梦死,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这是颓废的处世之道。(第斯多惠) 3、人的教养不能够靠别人传授,人必须进行自我修养。一切苦修也绝不是文化修养,教育是通过人的主动性来实现的,教育牢牢地钉在主动性上。(费希特) 4、任何教育都比不上灾难的教育。 (英)狄斯雷利 5、教师的生命是从教师职业开始的,教师在自己的职业中和工作要求中寻求生活的 满足.(第斯多惠) 6、习惯象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他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变的牢不可破。(美)曼恩 7、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 权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 8、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 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作出适当的反应。(杜威) 9、毫无疑问,从幼年开始的好习惯是最完美的,我们把这叫做'教育',因为教育其实就 是一种早年开始的习惯.所以我们看到与以后的时期相比,幼年时代学语言,舌头学习表达 方式和发音时更柔顺,学各种技巧动作时,关节更灵活.(培根) 10、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 人格才能形成性格。(俄)乌申斯基 11、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 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抑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 跟你的学生谈话. (赞可夫) 12、教育难,难就在回到常识。(钱理群) 13、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 《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4、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 学与儿童心理》 15、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夸美纽斯)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发展观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发展观 [摘要]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一生从教长达35年,他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 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 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优化育人环境、重视师德建设、多元评价学生、关注家长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四大主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作家,他从实践出发,建立和完善了“全面和谐教育理论”,不仅对我国20世纪中、下叶的教育理念有影响, 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都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中度过的。他1935年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先后经历了苏联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经历了1958年的教育改革,经历了60年代教育的现代化阶段。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教育活动阶段是在20世纪50~70年代。这一时期,苏联的普遍教育中,出现了普遍而又尖锐的升学与就业的矛盾。主要原因是苏联在 30~50 年代曾经强调劳动者知识化, 普通学校中也以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新生作为主要任务, 但在50年代中叶以后,因中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高校不能容纳全部中学毕业生,而这些学生又未在中学做好直接参加社会劳动的思想和技术准备,因而不可能顺利就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游手好闲的人, 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提出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二、“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教育名言

论学校教育 1、学校应当像一块磁石,以自己有趣而丰富的生活吸引学生。(《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一)》第527页) 2、科学的发展,国民道德的进步以及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建立,都取决于学校。(《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一)》第89页) 3、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育人三部曲》第11页) 4、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第388页) 5、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三)》第4页) 6、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第21页) 7、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帕夫雷什中学》第10页) 8、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的艺术》第9页) 9、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给教师的建议》第77页) 10、手能够教会头脑准确地、清晰地思考。(《给教师的建议》第543页) 11、劳动,只有劳动,才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第209页) 12、我们通常把劳动称为伟大的导师。(《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

第341页) 13、必须让少年去经常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生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三)》第781页) 14、大自然是一本书,是思维的摇篮。(《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第789页) 15、孩子们整个夏天赤脚走路,下雨天也是一样。(《给教师的建议》第387页) 16、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给教师的建议》第316页) 17、我们教育的人,不管他是个多么“没有希望”和“不可救药”的钉子学生,他的心灵里也总有点滴的优

1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1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①把心灵献给儿童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③德育在学校教育中起决定作用④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2美国的师德规范主要分为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的内容。 答案:对 3“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答案:错 4“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是加里宁的观点。 答案:对 5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平民教育运动实践过程中提出来的,具有平民性的特点。 答案:对 6决定教师职业能否有所作为的根本是( ) A. 教师的能力 B.教师的文化素质 C.教师的职业道德D.教师的教研水平 答案:C 、 7用“挂黑板”的方法激励学生的是() A. 华罗庚 B.陈景润 C.苏步青 D.林语堂 答案:A 8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道德相区别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 ) ①教师职业的阶级性②教师职业的育人性③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性④教师职业的特为性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A 9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这是吕叔湘的教育观点。 答案:错、 10卢梭的自然教育的思想:主张以自然教育的内容、使用自由教育的方法来培养自然人,坚决反对封建教育的刻板公式和死板的方法。 答案:对、 11“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明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A. 坚持知行统一 B.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C. 努力做到“慎独” D.向先进人物学习 答案:D 、 12教育家加里宁和苏霍姆里斯基都是苏联人。 答案:对 13当今时代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 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 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 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陶行知教育名言30句

陶行知教育名言30句 1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纳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重视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概知识,亲知是几乎被完全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从闻知那里推想出来的罢了。 2 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地实验,方能免入歧路。 3 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4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 文化钥匙要使学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是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 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8 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 9 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0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1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一、论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1)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2)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3)特别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4)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5)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于智育。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发展智力等方面。

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传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发展他们的智力。他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包括:给儿童上思维课;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在帕夫雷什中学,所有学生整个下午都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小组多达到一百多个。 关于体育。他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6)并响亮地喊出了“健康、健康,再一个还是健康”的口号。他不允许低年级儿童在室内进行三小时以上的脑力劳动,反对让12-15岁的少年每天花费四、五个小时去做家庭作业。他带领师生在校园内外种植大量植物,为孩子们建立天然的“氧气厂”。在教室内,注意合理采光,定期检查课桌椅与学生身高之间的适合程度,注意学生合理的营养等。他钻研了15年之久,为帕夫雷什中学制定了新作息制度,保证劳动和休息、活动与睡眠的恰当交替。 关于美育。他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建全的有力源泉”,在青少年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紧美育的实施。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并提出了进行美育的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手段,如通过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之魂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帕甫雷什中学,这所苏霍姆林斯基长期工作过的“快乐学校”,早已成为我国许多教师向往的教育圣地。苏霍姆林斯基留给后世的教育遗产被誉为“活的教育学”,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却仍散发着鲜活的生命力。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饱含着他对学生的爱和人道主义精神,认为学校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和幸福个人,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这5个方面得以和谐发展。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必须要改善教育过程,实施“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思想与传统片面的学科知识的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它注重的是教育同创造性的生产劳动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教育力量相结合,学生受教育过程与自我教育过程相结合等等。“和谐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在以上这些因素和谐共存的状态中得以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里通过推行一系列的创举来实践其“和谐教育”理念,譬如让学生在“蓝天下的学校”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建立家长学校以保证学生在校和在家所受影响的一致性等等。 在由苏霍姆林斯基的三部名著(即《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所结集而成的《育人三部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到处充满着“和谐教育”的精神。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到教师在“和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和学生朋友的双重角色。要使“和谐教育”得以开展,教师应该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处理好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使两者处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和谐状态之中;二是要处理好学生各种才能的发挥问题,使其各方面的表现能和谐发展;三是要处理好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动力问题,鼓励学生以自信的心态来实现全面发展。 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霍姆林斯基就已经将“和谐教育”的概念纳入到了“全面发展”的理论之中,并作了实践尝试,“和谐教育”的精神也成为贯穿其教育思想的精髓。而纵观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让人不禁欣喜地发现,原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念与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教育这一重要战略取向的精神竟是如此相似和吻合! 笔者作此文之时,恰逢在珠海举行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圆满闭幕。一些专家和长期工作在教学前线的中小学校长们就实践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思想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其中一些学校已经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和谐发展的学生”等作为办学的宗旨和追求的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扎根于实践,来源于实践,也必然需要后人去还原、付诸实践。当前,在全国上下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之下,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充分实践“和谐教育”思想,才是真正透彻地理解、汲取苏霍姆林斯基留给后世的珍贵教育遗产的精髓。 苏霍姆林斯基主要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家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来发展教育科学的光辉典型。他的教改经验和他的教育思想是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要求的。他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他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他对理论问题的勤奋、求实的探索精神,使他获得了重大的理论建树。 一、提出要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谓“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按照他的意见,即“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的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

教育经典名言集锦

。 第一章:关于教育与教育学 1、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植物的形成在于栽培,人的形成在于教育。”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3.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英)洛克 6.棍棒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灵更为懦弱,更为固执。——(法)蒙田。 8、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法)卢梭《爱弥儿》 第二章:教育功能与教育规律 3、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法)卢梭《爱弥尔》 5、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6、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就会收获品格,种下品格就会收获命运。”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8.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 9.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 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 10、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 11、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12.野性难驯的马儿,只要合适地加以训练,是可以成为骏马的。——(捷克)夸美纽斯 第三章关于教育目的 2、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日后不去再犯。——(捷克)夸美纽斯 4、陶行知:“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6、“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7、教育的事业并非使年轻人能完美地从事科学研究,而是要开阔年轻人的心胸,使其能尽力运用自己之所长。--------洛克 第四章教师和学生 1、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乌申斯基 2、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 3、“如果老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课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列夫.托尔斯泰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名句大全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名句大全 以下是关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名句大全 1、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2、没有家长学校,我们就不能设想会有完满的家庭、学校教育。 3、每个教师应当成为自己学科的出色专家。 4、书籍和个人藏书,对人民教师来说有如空气般重要。 5、任何时候也不要满足于一般成绩,要更上一层楼,精益求精。 6、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吧。要善于在读书时思考,在思考时读书。 7、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8、要记住,你给人们带来快乐就是你最大的快乐。 9、你要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 10、人是自己志向的创造者。 11、他(指校长)应当既是一个熟悉业务、经验丰富的教育学家,又是一个心理学家。 ·

12、孩子们整个夏天赤脚走路,下雨天也是一样。 13、育人先育心。 14、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15、学校应当像一块磁石,以自己有趣而丰富的生活吸引学生。 16、提高每位教师和整个集体的教育素养,这是领导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17、只有当每个少年从教育者那儿得到“活水”,他们的才干才能发挥出来。 18、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 19、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20、手能够教会头脑准确地、清晰地思考。 21、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22、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 23、低年级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24、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