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产者均衡点与消费者均衡点能否重合

生产者均衡点与消费者均衡点能否重合

生产者均衡点与消费者均衡点能否重合
生产者均衡点与消费者均衡点能否重合

对生产者均衡点与消费者均衡点平衡状态的分析

在经济学中,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各个经济决策者(消费者、生产者等)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改变其经济行为。所谓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假定外界诸因素(自变量)是已知的和固定不变的,然后再研究因变量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在均衡状态下,当事人的决策对个人来说,已使私人利益极大化,或已达到最优。生产者均衡点及消费者均衡点也是因此规则而研究出来的,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产者均衡点与消费者均衡点能否重合,下面进行对该问题的分析。

一、什么是生产者均衡点(producer equilibrium)

中文摘要:

关键词:生产者均衡边际成本边际利益

首先明确生产者均衡的定义,即为厂商谋求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但是受制于其他条件或其他利益主体,主要提供要素的厂商,市场价格等方面的约束,各种要素交织在一起,使生产者达到最优状态。也可以说是指在既定成本下,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问题,站在生产者角度上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该赚的钱每一分都赚到了。

而生产者均衡的基本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利益(MR=MC),因为每一个可能的边际利益线与边际成本线的交点都发生在边际成本线上,所以企业的供给曲线就是企业的边际成本线,企业按照边际成本线决定价格和产出就能实现它的利润最大化。

------[M]国际工业21世纪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规划教材

隋建华、战文

(一)产量既定

由于产量既定,所以某一产量下的等产量线就是已知的,假设生产要素的价格也是确定的,那么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也可以知道,即两种要素的价格比:PL/PK。如图所示:

在众多的等成本线中必有一条,而且也只有一条等成本线与既定的等产量线相切。在等成本线AB上除切点外的其他任何一点代表的要素所费成本,同切点所代表的要素成本虽然相同,但不能生产出所要求的既定产量;等成本线AB左侧的等成本线虽然代表的成本支出比较少,但生产不出要求的既定产量;等成本线右侧的有些要素组合虽然可以生产出要求的既定产量,但相应的成本也随之增加,因此,只有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E是符合条件的要素投入组合。

(二)成本既定

假设厂商愿意花费的成本既定,而且生产要素的价格确定,从而等成线AB 是确定的,需要寻求能够使产量达到最大化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

如图所示:

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等产量线有很多,但为了使一定成本下的总产量达到最

大,只有等产量线与既定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E处是符合要求的要素投入组合。因为等产量线Q2所代表的产量虽然大于等产量Q0,但所需要的总成本也比较大,也就是说,现有的成本支出难以购买到那么多生产所需要的投入要素;至于等产量线Q1与既定的等成本线有交点,且交点处代表的成本也没有增加,但其产量小于Q0,也就是说,用既定成本购买到的生产要素组合不能使产量达到最大。因此,同前述一样,成本既定条件下的要素最优投入组合在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E处。

二、什么是消费者均衡点

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消费者均衡实现的假设条件有消费者的偏好既定、消费者的收入既定和物品的价格既定三个方面。

(一)消费者的偏好既定

这就是说,消费者对各种物品效用的评价是既定的,不会发生变动。也就是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对各种物品购买因需要程度不同,排列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比如一个消费者到商店中去买盐、电池和点心,在去商店之前,对商品购买的排列顺序是盐、电池、点心,这一排列顺序到商店后也不会发生改变。这就是说先花第一元钱购买商品时,买盐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边际效用最大,电池次之,点心排在最后。

(二)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由于货币收入是有限的,货币可以购买一切物品,所以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存在递减问题。因为收入有限,需要用货币购买的物品很多,但不可能全部都买,只能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几种。因为每一元货币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在购买各种商品时最后多花的每一元钱都应该为自己增加同样的满足程度,否则消费者就会放弃不符合这一条件的购买量组合,而选择自己认为更合适的购买量组合。

(三)物品的价格既定

由于物品价格既定,消费者就要考虑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购买与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由于收入固定,物品价格相对不变,消费者用有限的收入能够购买的商品所带来的最大的满足程度也是可以计量的。因为满足程度可以比较,所以对于商品的不同购买量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可以进行主观上的分析评价。

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是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组合的主观态度,儿预算线约束则显示了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商品消费的客观条件,将两者放在一起,就能决定消费者的最后选择。把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预算线必定与无差

异曲线中的一条切于一点,这个切点就是消费者均衡点。如图所示:

英文摘要:

关键词: production minimize output

minimize cost

The profit-maxinizing firm will hire an input until MRP equals the price of the input..An isoquant is derived from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shows all combinations of labor and capital that will produce a given rate of output .The isocost line shows all combinations of capital and labor that can be purchased for a given cost. If one input price changes,the slope of the isocost line will change.

The firm faces one of three production problems:

(1)maximize output subject to a cost constraint

(2)minimize cost subject to an output constraint

(3)produce that output rate that will maximize profit

Regardless of the problem addressed,the optimal input combina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tangency of an isoquant and isocost curve.At that point,the slope of the isoquant [the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MARTS)] equals the ratio of the input prices.The firm’s expansion path is defined as those points that satisfy the tangency condition,

For production to be efficient,the marginal product per dollar of input cost must be the same for all inputs.If that condition is not met,there is some way to substitute one input for the other and increase output at no additional cost.In addition,profit maximization requires that all inputs be hired until the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of each input equals the input’s price.

------[M]Managerial Economics(Fourth Edition)

H.Craig Petersen and W.Cris Lewis

笔者认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在于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消费者

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而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即当MRS

12

=P1/P2时,消费者才能获得最大利润。而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地均衡点的轨迹。

如图所示:

在图中,假定商品1的初始价格为P1,相应的预算线为AB,它与无差异曲

线U

1相切于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1

。如果商品1的价格由P1下降为P2,相应的

预算线由AB移至AB',于是,AB'与另一种较高无差异曲线U

2相切于均衡点E

2

以此类推,当AB移至AB''时,AB''与另一条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

3

相切于均衡

点E

3……,因此不难发现,随着商品1的价格的不断变化,可以找到无数个诸如E

1

E 2、E

3

……那样的均衡点。

所以,受价值规律的影响,价格是呈现波动趋势的,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

及其他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因此,消费者均衡点是在消费者绝对理性并对市场条件的分析绝对准确的情况下形成的。

而作为生产商,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这也是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的原则。

因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所以,上式可以写为:

MRTS

LK =MP

L

/MP

K。

它表示:为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厂商应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花费在每一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

厂商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厂商来说,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既定的,厂商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来实现最大的利润。厂商在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假定: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f(L、K),既定的商品的价格为P,既定的劳动的价格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w和r,W表示利润。由于厂商的利润等于收益减去总成本,于是,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W(L、K)=P*f(L、K)-(wL+rK)

式中,P*f(L、K)表示总收益,(wL+rK)表示总成本,而L的多少取决于产量,产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

根据上式,我们只能证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是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的组合的,但是,在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政策等因素的驱使,使得生产均衡点并非时刻都能分析得当。

从公式上看,消费者均衡公式为MRTS

LK =MP

L

/MP

K,

生产者均衡公式为

MRTS

LK

=MPL/MPK=w/r。二者的决定因素并非相等,因此生产者均衡点与消费者均衡点不能重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