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气装置接地的规定

电气装置接地的规定

电气装置接地的规定
电气装置接地的规定

14 接地

14.1 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

14.1.1 功能接地与保护接地

电气装置接地涉及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电源功能接地,如电源系统接地,多指发电机组、电力变压器等中性点的接地,一般称为系统接地,或称系统工作接地。另一方面是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起保护作用,故习惯称为保护接地。

系统接地的主要作用:

-为大气或操作过电压提供对地泄放的回路,避免电气设备绝缘被击穿;

-提供接地故障回路,当发生接地故障时,产生较大的接地故障电流,迅速切断故障回路;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发生接地故障时,虽能保证供电连续性,但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1.73倍,系统中的设备及线路绝缘均较中性点接地系统绝缘水平高,增加投资费用;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需大量安装绝缘监察装置。

保护接地的主要作用:

-降低预期接触电压;

-提供工频或高频泄漏回路;

-为过电压保护装置提供安装回路;

-等电位联结。

图14.1-1 电气装置功能接地与保护接地

根据电气装置的要求,接地配置可以兼容或分别地承担保护和功能两种目的。对于保护的目的要求,始终应当予以优先地考虑。

接地配置的设施的选择和安装应满足:

-接地电阻值符合电气装置的功能和保护要求,并预计长期有效;

-能承受接地故障电流和对地泄漏电流而无危险,特别是热的、热-机械应力、电机械应力引起的危害;

-有足够的强度或有附加的机械保护,以适应所在场所的外部的影响;

-应采取措施,防止由于电腐蚀作用对接地配置的设施和其它金属部分造成危害。

14.1.2 变电所的接地配置

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可分为: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包括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接地系统经电阻接地低电阻接地

高电阻接地

14.1.2.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1) 接地故障特点

配电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三相基本平衡电压作用下,各相对地电容电流I CL1、I CL2、I CL3相等,分别超前相电压90°,I CL1=I CL2=I CL3=UΦωC,其I CL1+I CL2+I CL3=0,系统中性点与地有相同电位。

如L1相发生接地故障,忽略接地过渡电阻,视为金属性接地,10kV系统各支路的电容电流的流向如下图所示:

图14.1-2 10kV系统接地故障示意

从10kV系统接地故障示意图可以得出结论:

a)全系统所有非故障的各支路,故障相的电容电流均为零,非故障相均有电容电流;

b)在故障支路,故障相流过所有各支路的电容电流的总和;

c)故障支路的电容电流其方向由负载流向电源,非故障各支路的电容电流其方向由电源流向负载;

d)故障支路检测的零序电流为各非故障支路电容电流总和;

e)接地故障电流大小与接地故障点的位置无关,只与接地故障点的过渡电阻有关。

10kV系统接地故障,电压与电流矢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4.1-3 10kV系统接地故障矢量图

L1相发生接地故障,相当于在L1相上加上U0=-U L1,L2相L3相也加上U0=-U L1,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3倍,其夹角由120°变成60°,合成的电容电流增大3倍,接地故

障电流为单相电容电流的3倍,Id=3UΦωC。

(2) 优缺点

a)接地故障引起系统内部过电压可达3.5~4倍相电压,易使设备和线路绝缘被击穿。

b)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达20A,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达15A,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达10A,接地故障电流引燃电弧则不能自熄,引起间歇电弧,产生过电压易产生相间短路或火灾;

c)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3倍。系统内设备或电缆绝缘等级相应提高,例如,10kV电力电

缆应选用8.7/10kV而不是6/10kV;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提高持续运行电压数值或加串联保护间隙等;

d)发生接地故障时,报警而不切断故障支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e)接地故障在一段时间内存在,接地故障电压易使人遭受电击或引起火灾,如下图14.1-4所示.

14.1.2.2 中性点低电阻接地系统

根据接地故障电流大小,划分低电阻或高电阻接地。当接地故障电流大于或等于100A 而小于或等于1000A时,为低电阻接地方式;接地故障电流小于10A时,为高电阻接地方式。低电阻接地方式的接地故障电流一般情况下选择为300A~800A,10kV系统低电阻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不同地区选择为10Ω或16Ω。

图14.1-4 高压接地故障电压传导到低压侧

为了将系统内谐振过电压倍数限制在2.5以下,流过中性点电阻性电流I R要大于或等于系统电容性电流I C的1.5。低电阻接地方式,增大接地故障电流I d。

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接地故障电流I d与接地故障点位置无关,不能采用零序电流速断保护来实现保护的选择性,而应采用不同时限的零序电流保护来实现保护的选择性。机械式继电器延时时限:出线为0.5s;母联为1.0s;主进线为1.5s~2.0s。采用电子式保护器延时时限选定为0.2s~0.3s,整定值范围大且整定精确,建议采用电子式保护器作为零序电流保护。

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接地故障电流I d较大,切断故障回路时间内,有较大的接地故障电压U f,低压系统接地型式为TN系统时,外露可对地部分与变压器低压中性点共用接地体,接地故障电压U f传导到低压侧,易引起人身电击或火灾,如图14.1-5所示.低压系统接地型式为TT系统时,外露可对地部分与变压器低压中性点有相互独立的接地体,接地故障电压U f传导到低压侧,易引起工频过电压如图14.1-6所示。IEC标准规定,一般低压电气设备允许工频过电压与故障电路切断时间要求:允许承受的工频过电压为U0+250V 时,切断故障电路时间大于5s;允许承受的工频过电压为U0+1200V时,切断故障电路时间小于或等于5s。

图14.1-5 高压系统的接地故障电压传导到TN系统内

图14.1-6 高压系统的接地故障电压引起TT系统工频过电压

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立即切断故障电路,供电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

根据以上的所述,10kV不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压幅值不高,但存在时间很长。低压采用TN系统供电时,故障电压沿PEN线或PE线传导,采取总等电位联结措施降低预期接触电压。

10kV经低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压虽时间不长,但幅值很高。低压采用TN系统供电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变电所内设置两组接地极;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措施;在总等电位联结范围外供电时,采用局部TT系统供电。低压采用TT系统供电时,变电所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不超过1Ω或带有已接地的合适的有金属护层的高压电缆和低压电缆总长度超过 1km。

14.1.3 特低电压

用特低电压( Extra-Low Voltage )供电,是防电击措施之一。IEC将用特低电压分为三类,简述如下:

14.1.3.1 SELV ( Self-sufficient ELV )

图14.1-7 SELV 电路图

SELV 电路与地是绝缘的,PE线带有故障电压U f时,及发生接地故障时,其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电压均为零。不需要其它辅助措施,可满足防电击引起。

14.1.3.2 PELV ( Protective ELV )

PELV 电路一根导体是接地的,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不接地,如下图所示:

图14.1-8(a) PELV 电路图

PE线带有故障电压U f时,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为零。既PE线带有故障电压U f时,又发生用电设备接地故障,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为U f与U ELV向量和,用电设备务必布置在等电位联结有效范围内,以防止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对人身产生电击危险。

PELV 电路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如下图所示:

图14.1-8(b) PELV 电路图

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有连接,PE线带有故障电压U f时,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为U f时。既PE线带有故障电压U f时,又发生用电设备接地故障,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为U f与U ELV/2向量和,用电设备务必布置在等电位联结有效范围内及保护电器切断电源,以防止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对人身产生电击危险。

14.1.3.3 FELV ( Functional ELV )

由于功能上的原因采用了特低电压,SELV 或 PELV 的所有要求不能满足时,或不需要SELV 或 PELV 时,保证直接和间接接触两者兼有的防护,这种方法的组合称为 FELV,如下图所示:

图14.1-9 FELV 电路图

FELV 回路的用电设备绝缘不能耐受一次回路所要求的试验电压时,则设备的可触及的非导电部分的绝缘应在安装时加强,使其能耐受交流方均根值为1500V,时间1min的试验电压。

将 FELV 回路中的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一次回路的保护导体连接;此时 FELV 回路中的带电导体不排除与该一次回路保护导体的连接,用电设备务必布置在等电位联结有效范围内及保护电器切断电源,以防止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对人身产生电击危险。

电气隔离防护时,将 FELV 回路中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一次回路的不接地等电位联结导体连接。

14.2 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范围

14.2.1 需保护接地的范围

下列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除另有规定者外,均应保护接地:

-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底座和外壳;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

-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配电屏(箱)、控制屏(箱)、各类箱体操作台等金属的框架;

-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和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等;

-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套,穿线的金属管;

-电气用各类金属构架、支架等;

-电缆桥架、电缆线槽及金属支架;

-电涌保护器;

-发电机中性点外壳、发电机出线柜和封闭式母线(密集型或空气绝缘型)金属外护层;

-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无避雷线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安装在配电线路杆塔上的开关设备、电容器等电力设备。

14.2.2 不需保护接地的范围

下列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除另有规定者外,可不做保护接地:

-电气装置安装在非导电场所,其地板和墙体对地绝缘电阻:额定电压500V时,绝缘

电阻不小于50kΩ;额定电压超过500V时,绝缘电阻不小于100kΩ,可使用0级设备。在该场所内,人体伸臂2m范围内,不会同时触及两个外露可导电部分或一个外露可导电部分和任何一个外部可导电部分;在伸臂的范围外,该距离可缩短至1.25 m。必需采取措施防止通过外部可导电部分在该场所之外出现电位。

-超低电压(SELV)用电设备;

-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它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及人身安全电压的绝缘子金属底座等;

-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构架上的设备,如套管等(应保证电气接触良好);

-额定电压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支架;

-与已接地的机床机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外壳;

-双重绝缘的用电设备;

-采用电气隔离保护方式供电的用电设备,隔离变压器的每个绕组,只供电给单台设备;每个绕组供电给多台设备时,各设备间应做不接地的等电位联结。

电器产品按防电击措施划分四类,防间接接触电击措施见下表:

表14.2-1 电气设备和电气装置电击防护措施

14.2.3 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

IEC标准规定,在一个建筑物内的电气装置只允许有一个共用的接地装置,并采取等电位联结,消除或减少电位差。信息技术设备只能通过PE线与共用接地装置连接,并实施等电位联结,以等电位联结系统的电位作为信息技术设备的参考电位。

IEC标准认为,50 mm2铜质导体作为接地干线,是材料成本与阻抗之间最好的结合,10 mm2铜质导体作为功能接地最小截面。

信息技术设备接地方法及等电位联结方法,如以下所述:

(1) 放射状连接的保护导体

如图14.2-1所示,此法使用了与电源导体在一起的保护导体。每台设备的保护导体为电磁干扰(电源带来的瞬变除外)提供了一个阻抗相对较高的通路,从而使信息技术设备间的信号电缆承受着大部分引入的噪声。因此设备本身必需具有令人满意的高抗干扰性能。

由于信息技术设备提供了专用的电源回路和接地系统,而它们与其他电源回路和接地系统及外部金属物体相隔离,因此使引入的干扰大量减小。

在某些情况下信息技术设备的放射状连接的功能接地和保护导体的星状接地点(如相关配电盘中的PE母线),可以通过连接到总接地端子的一个单独的专用绝缘导体接地。

图14.2-1 放射状连接的保护导体

(2) 使用局部水平等电位联结系统(网)

如图14.2-2所示,将信息技术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等电位联结到一个局部网(联结材料)上,能使常规的保护导体作用得到了补充。这样做能够在靠近等电位网上为信号互联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提供一个低阻抗的参考电位平面,其阻抗取决于频率和网眼间隔。

与方法1相同,由于整个信息技术系统的电源回路和接地系统,包括等电位联结网,与其他电源回路和接地系统以及外部可导电部分(如建筑物金属件)相隔离,因此抗干扰性能得到了提高。

图14.2-2 使用局部水平等电位联结系统

(3) 水平和垂直的等电位连接网系统

如图14.2-3所示,在建筑物每一楼层都设置等电位联结网,能使常规的保护导体作用得到加强。这些等电位网逐个与建筑物金属构件、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其他用途的金属物做重复的联结,从而实现了楼层间的垂直等电位联结。这种接地方法也可使用一个环状接地干线来延伸建筑物的总接地端子。

这种方法可提供足够低的阻抗,去解决只具有一般抗干扰能力的设备上的大部分噪声问题,解决效果取决于工作和干扰频谱及网眼间隔。但是如若不能将整个网保持封闭状态,是会出现问题,因为所有可能的噪声源都将会被联结到系统上。因此应特别注意网眼的间隔以消散来自此类噪声源的干扰。

图14.2-3 水平和垂直的等电位联结系统

(4) 对泄漏电流超过 10mA 的设备的进一步要求

设备泄漏电流超过10mA 时,该设备应按以下列举的三种可供选择的要求之一进行连接:1) 高度牢靠的保护(接地)回路

保护导体应具有热稳定所要求的截面或符合下述规定的截面,在两者中取较大者。

a) 当采用独立的保护导体时,应是一根截面积不小于 10 mm2的导体或是两根有独立端头的,每根截面积不小于 4 mm2的导体。

b) 当保护导体与供电导体合在一根多芯电缆中时,电缆中所有导体截面积总和应不小于10 mm2 .

c) 当保护导体装在刚性或柔性金属导管内并与导管并接时,应采用不小于 2.5 mm2的导体。

d) 符合要求的刚性或柔性金属导管、金属母线槽和槽盒以及金属屏蔽层和铠装。

2) 接地连续性的监测

应设置一个或多个在保护导体出现中断故障时能按要求切断设备供电的电器。

3) 使用双绕组变压器

当设备是通过双绕组变压器供电或通过其它输入与输出回路相互隔开的机组(如电动发电机)供电时,其二次回路建议采用 TN 系统。目的是使泄漏电流的通路局部化和减少该通路连续性被中断的可能性。

为易于表达,图14.2-4中只画了单相系统,系统可以是三相的。

初级和次级回路的控制和保护措施未在图中标示。

C 为滤波电容。

L1和L2(或N)是接至电源进线的连接导体。

PE是从设备的可触及部分到电气装置总接地端子的连接导体,它既用作Ⅰ类设备的保护导体,也用作Ⅱ类设备的功能接地导体。

图14.2-4 双线圈变压器的连接方法

14.3 电气装置接地电阻的要求

14.3.1 高压电力设备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设备,其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a)高压与低压电力设备共用的接地装置

R≤120/I

式中 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Ω;

I-计算用的接地故障电流,A。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当并列运行的变压器等电力设备总容量不超过100kVA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Ω。

b)仅用于高压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

R≤250/I

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Ω。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网中,接地故障电流按下列规定取值:

对装有消弧线圈的变电所或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计算电流等于接在同一接地装置中同一电力网各消弧线圈额定电流总和的1.25倍。

对不装消弧线圈的变电所或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计算电流等于电力网中断开最大一台消弧线圈时的最大可能残余电流值,但不得小于30A。

14.3.2 低压电力设备

低压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4Ω。

使用同一接地装置的并列运行的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当其总容量不超过100kVA 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架空线路的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以及沿线每1km处;电缆和架空线在建筑物的引入处,PEN线应重复接地(但距接地点不超过50m者除外)。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在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允许达到10Ω的电力网中,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Ω,但重复接地不应少于三处。

(1) TT系统

受同一保护器保护的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连同其保护导体一起接至这些部分共同的接地极上。当几个保护电器串联使用时,上述要求分别适用于被每个保护器保护的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满足以下条件:

R A×I a≤50V

式中

R A-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导体和接地极电阻之和,Ω;

I a-使保护电器自动动作的电流,A 。

当保护电器是剩余电流保护器时,I a是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n,为实施选择性目的,S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可与普通型剩余电流保护器串联使用。为得到S型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选择性,在配电回路中允许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时间不超过 1s 。

当保护电器是过电流保护电器时,它应在以下二者取一:

反时限特性的电器,I a应是保证5s内自动动作的电流,A ,或

瞬动特性的电器,I a应是保证瞬时动作的最小电流,A 。

(2) IT系统

在IT系统中,装置应与地绝缘或通过足够大的阻抗接地。接地点或是系统的中性点,或是一个人工中性点。如果零序阻抗足够高,人工中性点可直接接地。当不存在中性点时,可将一个相导体通过一个阻抗接地。因此在发生对外露可导电部分或对地的单一故障时,故障电流小,切断电源并不是必需的。但是应采取措施,以避免同时存在两个故障时,人体同时触及不同的可导电部分,出现有害的病理生理效应。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单独地、成组地或集中地接地。

应满足以下条件:

R A×I d≤50V

式中

R A-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极电阻,Ω;

I d-相导体和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第一次出现阻抗可忽略的故障时的故障电流,A 。I d 的值计及了泄漏电流和装置的总接地阻抗的影响。

14.4 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设计要求

14.4.1 接地装置配置

接地装置一般是由接地极、接地导体和总接地端子(总接地母排)等构成的。总接地端子(总接地母排)通过接地导体与诸多接地极连接,实现电气装置需接地部分与地的连接,又可通过保护导体、保护联结导体与电气装置内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气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的联结,实现总等电位联结。总接地端子(总接地母排)是建筑物内电气装置参考电位点。

接地装置配置、保护导体及保护联结导体连接方式见下图。

图14.4—1 接地装置配置示意图图例

M 外露可导电部分

C 外部可导电部分

C1金属的水管

C2金属的排废弃物、排水管道

C3金属带绝缘衬里的气体管道

C4空调

C5供热系统

C6水管,比如浴室里的金属水管

C7在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伸臂范围内的外部可导电部分

B 总接地端子(总接地母线)

T 接地极

T1基础接地

T2 L P S的接地极(如果需要)

1 保护导体

2保护联结导体

3作为辅助联结用的保护联结导体

4 防雷保护系统(L P S)的引下线

5 接地导体

14.4.2 接地极

(1) 对接地极的材料和尺寸的选择,应使其既耐腐蚀又具有适当的机械强度。接地极的一般最小尺寸表14.4-1 中给出。

(2) 任何一种接地极,其功效都取决于当地的土壤条件。对给定的土壤条件和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值,应选择一个或多个接地极以满足接地要求。

(3) 可采用的接地极举例如下:

——埋在基础里的地下结构金属网(基础接地);

——金属板;

——埋在地下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的混凝土除外)的金属加强筋;

——金属棒或管;

——金属带或线;

——根据当地条件或要求所设电缆的金属护套和其它金属护层;

——根据当地条件或要求所设置的其它适用的地下金属网。

(4) 在选择接地极类型和确定其埋地深度时,应考虑到当地的条件和相关规程,以便在土壤

干燥和冻结的情况下,接地极的接地电阻不致增加到会有损电击防护措施的阻值。

(5) 应注意在接地配置中采用不同材料时的电解腐蚀问题。

(6)用于输送可燃性液体或气体的金属管道,不应用作接地极。

14.4.3 接地导体

(1) 对于埋入土壤里的接地导体,其截面积应按表14-3确定。

(2) 接地导体与接地极的连接应牢固,且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这种连接应采用热熔焊、压力连接、夹具或其它的机械连接。机械接头应按厂家的说明书安装。若采用夹具,则不得损伤接地极或接地导体。

14.4.4 总接地端子(总接地母排)

(1) 在采用保护联结的每个装置中都应配置有总接地端子(总接地母排),并应将下列导体与其连接:

——保护联结导体;

——接地导体;

——保护导体;

——功能接地导体(如果适当的话)。

(2) 接到总接地端子上的每根导体,都应能被单独地拆开。这种连接应当牢固可靠,而且只有用工具才能拆开。

14.4.5 保护导体

(1) 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

保护导体的截面积都应满足关于自动切断电源所要求的条件,而且能承受预期的故障电流。

保护导体的截面积可按(2)的公式计算,也可按表14.4—3进行选择。这两种方法都应考虑机械强度的要求。

(2) 保护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对切断时间不超过5 s下列公式确定的值:

k t

I S 2

=

式中:

S-截面积,mm2;

I-通过保护电器的由阻抗可忽略的故障产生的预期故障电流交流方均根值,A;

t-保护器自动切断时的动作时间,s;

k-由保护导体的材料、绝缘和其它部件以及初始和最终温度决定的系数。

若用公式求得的尺寸是非标准的,则应采用较大标准截面积的导体。

(3) 不属于电缆的一部分或不与线路导体共处于同一外护物之内的每根保护导体,其截面积不应小于下述相应尺寸:

——有防机械损伤保护,则铜,2.5 mm2;铝,16 mm2;

——没有防机械损伤保护,则铜,4 mm2;铝,16mm2;。

(4) 保护导体类型

保护导体由下列的一种或多种导体组成:

——多芯电缆中的导体;

——与带电导体共用的外护物的绝缘的或裸露的导体;

——固定安装的裸露的或绝缘的导体;

——属于以下(a)中的a)项和b)项所规定条件的金属的电缆护套、电缆屏蔽、电缆铠装、金属丝纺织物、同轴导体、电缆的金属导管。

(a) 如果装置包括带金属外护物的设备,例如低压开关柜、控制设备组件或母线系统,若其金属外护物或框架同时满足如下三项要求,则可用作保护导体:

a) 应能利用结构或适当的联结,使对机械、化学或电化学损伤的防护性能得到保证,从而保证它们的电气连续性;

b) 它们应符合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的要求;

c) 在每个预留的分接点上,它们应允许其它保护导体的连接。

(b)下列金属部分不允许用作保护导体或保护联结导体:

——金属水管;

——含有可燃性气体或液体的金属管道;

——正常使用中承受机械应力的结构部分;

——可伸缩的或可弯曲的金属导管(用于保护或保护联结目的而特别设计的除外);

——可伸缩的金属部件;

——吊线。

(5) 保护导体的电气连续性

a) 保护导体对机械伤害、化学或电化学损伤、电动力和热动力等应具有适当的防护性能。

b) 为便于检验和测试,除如下所列各项外,保护导体的接头都应是可接近的:

——充填绝缘膏的接头;

——封装的接头;

——在金属导管内和封闭在管里的接头;

——按设备标准,已成为设备的一部分的接头。

c) 在保护导体中,不应串入开关器件。但为了测试,可提供能用工具拆开的接头。

d) 在采用接地电气监测时,不应将专用部件(如动作传感器、线圈)串接在保护导体中。

e) 电器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应用于构成其它设备保护导体的一部分。

(6) PEN导体

(a) PEN导体只能在固定的电气装置中采用,考虑到结构原因,其截面积不应小于:铜,

10 mm2或铝,16mm2。

(b) PEN导体应满足它可能遭受的最高电压的绝缘要求。

(c) 如果从装置的任一点起,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分别采用单独的导体,则不允许将该中性导体再连接到装置的任何其它的接地部分(例如,由PEN导体分接出的保护导体)。然而,允许由PEN导体分接出的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都超过一根以上。对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可分别设置单独的端子或汇流条。在这种情况下,PEN导体应接到为保护导体预设的端子或汇流条上。

(d) 外部可导电部分不应用作PEN导体。

14.5 各种接地型式的适用范围

14.5.1 低压系统的接地型式

低压系统接地型式以拉丁字母作代号,其意义如下: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

T-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

I-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过高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电导部分与地的关系:

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电导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电导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后的字母用来表示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的组合情况:

S-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分开的;

C-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

14.5.2 TN系统

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电导部分通过中性导体或保护导体连接到此接地点。

根据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的组合情况,TN系统的有以下三种型式:

a) 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分开的(见图14.5-1)。

b) 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见图14.5-2)。

c) TN-C-S系统:系统中一部分线路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见图14.5-3)。

图14.5-1 TN-S系统

图14.5-2 TN-C系统

图14.5-3 TN-C-S系统

14.5.3 TT系统

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电导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见图14.5-4)。

图14.5-4 TT系统

14.5.4 IT系统

电源端的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过高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电导部分直接接地(见图14.5-5)。

图14.5-5 IT系统

14.5.5 适用范围

TN-C系统特点:

-PEN线兼有N线和PE线的作用,节省一根导线;

-重复接地,减小系统总的接地电阻;

-PEN线产生电压降,外露导电部分对地有电压;

-PEN线在系统内传导故障电压;

-过电流保护兼作接地故障保护。

使用场所:三相负载均衡,并有熟练的维修技术人员。

TN-S系统特点

-PE线与N线分开,PE线非故障时不流过电流,外露可电导部分不带电压,比较安全,但多一根导线;

-PE线在系统内传导故障电压。

使用场所:防电击要求高,爆炸和有火灾危险场所,建筑物内装有大量信息技术设备。

TT系统特点

-外露可电导部分有独立的接地保护,不传导故障电压;

-由于电源系统有两个独立接地体,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较小,不能采用过电流保护兼作接地故障保护,而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

-因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保护线路,双电源(双变压器、变压器与柴油发电机组)转换时采用四极开关:

-易产生工频过电压。

使用场所:等电位联结有效范围外的户外用电场所,城市公共用电,高压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的变电所。

IT 系统特点(不引出中性线)

-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 ,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

-220V 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 -安装绝缘监察器。

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14.6 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计算方法

14.6.1 接触电位差与跨步电位差

电力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流过接地装置,在大地表面行成分布电位,地面上距设备水平距离0.8 m 处与沿设备外壳垂直距离1.8 m 处两点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位差;人体接触该两点时所承受的电压,称为接触电压。地面上水平距离0.8 m 的两点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位差;人体两脚接触该两点时承受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

确定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型式和布置时,考虑保护接地的要求,应降低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110kV 及以上有效接地系统和6kV ~35 kV 低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同点两相接地时,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t U f

t ρ17.0174+=

t

U f

s ρ7.0174+=

式中U t -接触电位差,V ;

U s -跨步电位差,V ;

ρf -人脚站立处地表面的土壤电阻率,Ω.m; t -接地短路(故障)电流的持续时间,s 。

(2) 3kV ~66 kV 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当不迅速切除故障时,此时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f t U ρ05.050+= f s U ρ2.050+=

电气设备的接地与保护.

电气设备的接地与保护 一、接地的类型 (一)工作接地 为了满足电力系统或电气设备的运行要求,而将电力系统的某一点进行接地。如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各种电路的工作地等。 (二)保护接地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其金属外壳对地电压必须限制在安全电压内,避免造成人身电击事故,将电气设备的外露可被人接触的部分接地。如:电动机、变压器、照明器具外壳;民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如洗衣机、电冰箱等;变配电所各种电气设备的底座或支架等;架空线路的金属杆或钢筋混凝土杆塔的钢筋以及杆塔上的架空地线及装在塔上的设备的外壳及支架等。 (三)防雷接地 为了防止雷电过电压对人身或设备产生危害,而设置的过电压保护设备的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等。 (四)防静电接地 为了消除静电对人身和设备产生危害而进行的接地,如将某些液体或气体的金属输送管道或车辆的接地和计算机机房接地等。 (五)屏蔽接地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因受电磁干扰,而影响其工作或对其它设备造成电磁干扰的设备接地。如各种高频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等。 所有电气设备必须根据国标GB14050《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保护接地。保护接地除用以实现规定的工作接地或保护接地的要求外,不应作其它用途。有特殊要求的接地,如弱电系统、计算机系统及中压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时,应按有关专项规定执行。 二、高山发射台站的接地问题 (一)在广播电视行业接地的主要理由 1.安全接地:使用交流电的设备必须通过黄绿色安全地线接地,否则当设备内的电源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变小时,会导致电击伤害。

2.雷电接地:设施的雷电保护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由避雷针、下导体和与接地系统相连的接头组成。该接地系统通常与用做电源参考地及黄绿色安全地线的接地是共用的。 3.电磁兼容接地:出于电磁兼容设计而要求的接地,包括: 屏蔽接地:为了防止电路之间由于寄生电容存在产生相互干扰、电路辐射电场或对外界电场敏感,必须进行必要的隔离和屏蔽,这些隔离和屏蔽的金属必须接地。 滤波器接地:滤波器中一般都包含信号线或电源线到地的旁路电容,当滤波器不接地时,这些电容就处于悬浮状态,起不到旁路的作用。 噪声和干扰抑制:对内部噪声和外部干扰的控制需要设备或系统上的许多点与地相连,从而为干扰信号提供“最低阻抗”通道。 电路参考:电路之间信号要正确传输,必须有一个公共电位参考点,这个公共电位参考点就是地。因此所有互相连接的电路必须接地。 (二)按接地的作用分类 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过压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信号地等多种。下面结合广电技术实际作一阐述。 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为防止绝缘损坏造成设备带电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的保护装置,它有接地与接零两种方式。按电力规定,凡采用三相四线供电的系统,由于中性线接地,所以应采用接零方式,而把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导体接至零线上,而不允许将设备外壳直接接地。这在广电系统的配电房中的开关设备,中央空调机、发射机等电源开关设备和大耗电设备中尤为常见。在规划设计时,应从地网中引出接地母线至各设备上,再将机器外壳用导体连至接地母线上。值得指出的是:接地线应接在设备的接地专用端子上,另一端最好使用焊接。 2.屏蔽地。为防止电磁感应而对视、音频线的屏蔽金属外皮、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建筑物的金属屏蔽网(如测灵敏度、选择性等指标的屏蔽室)进行接地的一种防护措施。在所有接地中,屏蔽地最复杂,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因为屏蔽本身既可防外界干扰,又可能通过它对外界构成干扰,而在设备内各元器件之间也须防电磁干扰,如大家熟知的中周外壳、电子管屏蔽罩就是例子。屏蔽不良、接地不当会引起干扰,这些干扰主要有: 交流干扰:这主要由交流电源引起。高频干扰:这类干扰来自各类无线发射台的变频或超变频信号,它们窜入电子设备后在机内得到非正常解调而形成声频干扰。屏蔽及其正确接地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方法。可将设备外壳与PE线连接;导线的屏蔽接地要求屏蔽管路两端与PE线可靠连接;室内屏蔽也应多点与PE线可靠连接。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CB 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 施工及验收规范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12月16日以建标〔1992〕911号文批准发布。 为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章、节、条顺序,编制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直接函寄本规范的管理单位: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邮政编码:102401)。 本条文说明仅供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执行本规范时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条简要地阐明了本规范编制的宗旨,是为了保证接地装置的施工和验收质量而制订。 第1.0.2条本条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接地装置。 其他如电子计算机和微波通讯等接地工程应按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第1.0.3条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设计施工,不得随意修改设计,必要时需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并按修改后的设计执行。 第1.0.4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凡不符合现行技术标准的器材,均不得使用和安装。 第1.0.5条本规范内容是以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为主,有关施工安全问题,尚应遵守现行的安全技术规程。 第1.0.6条电气装置接地工程应及时配合建筑施工,从而减少重复劳动,加快工程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本条规定了哪些电气装置应接地或接零。第十款至第十四款根据近几年出现的新产品

电气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写依据 2、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3、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 4、作业程序与施工技术措施及工艺要求 5、作业的质量要求 6、针对施工安全、环境条件,提出的防护盒文明施工标准及措施 7、提示出现危险及紧急情况时具有针对性的预防与应急措施 8、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对策表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概况: 上海环保工程成套有限公司石家庄高新热电厂4x75th+1x220th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本工程建设规模为5台锅炉采用5炉3塔(按一期2台75t/h 、二期2台75t/h 各设一塔,二期1台220t/h单独一塔)布置方式。 1.2主要工程量 垂直接地极制作安装(Φ50×5 L=2.5m):32支 一次接地干线敷设(-70×7):800米 二次接地干线敷设(-40×6):1500米 2、编写依据: 2. 1 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 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工程》DL/T5161.6--2002 2.3《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2. 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9 2. 5《工程建设标准性强制条文》--2009 2. 6建设单位有关标准和管理程序 3、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 3.1作业人员的质量 3.1.1施工组长能够熟练掌握该项目的施工程序和作业方法。 3.1.2施工人员要有良好的安全、质量意识,服从分配、听从指挥,具备该项目的专业技能。 3.1.3焊接人员必须有上岗证。 3.2作业机械、仪器、仪表的要求 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应该使用经检验合格的工具,施工中所用的计量器具,仪表必须经检定部门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设备接地问题

设备接地问题 单台设备有两个接地: 一,配电接地,从设备的外壳接到配电箱的地线; 二,外壳接地;从设备外壳接到地下接地扁钢,外壳对地电阻小于4欧,如果对电磁屏蔽有要求,则小于1欧;EMI测试符合相关标准,当然移动的机房不在此列; 如果是多台设备,需要把所有的接地点汇集在一个接地点上; 机房顶部避雷针和避雷环多路经镀锌扁钢引到地下接地网,以使在这个避雷网保护里的设备在任何天气都能稳定工作; 注意多个不同用途的网络的接地,例如智能监控和局域网的接地,不要产生干扰; 同样的,注意强电网络和弱电网络的接地。 最终确认:测任意两台设备的外壳之间的电压不大于20MV;外壳对地用指针表测不大于1欧; 一、概述 电气设备的某个部分与大地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联接称为接地。与大地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金属导体组称为接地体:联接电气设备应接地部分与接地体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接地体和接地线统称为接地装置。 电气设备接地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所有电气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可靠接地。 二、接地的分类 按接地的作用分有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两种。 (1)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避免发生人体触电事故,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联接的方式称为保护接地。当人体触及到外壳已带电的电气设备时,由于接地体的接触电阻远小于人体电阻,绝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进入大地,只有很小部分流过人体,不致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 (2)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可靠的工作而进行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如中性点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以及零线的重复接地、防雷接地等都是工作接地。 三、接地电阻 应接地的电气设备通过接地装置和大地之间的电阻称为接地电阻,它包含五个部分: (1)电气设备和接地线的接触电阻。 (2)接地线本身的电阻。

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

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 电气装置的分类: 1)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 2)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为B类电气装置。 规范复习的内容主要是电气装置接地的要求和方法。 A类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 a)A类电气装置接地按用途有工作(系统)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 b)接地装置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极接地,但应校验自然接地极的热稳定。 c)发电厂、变电所内,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装置,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接地电阻除另外注明外,均指工频接地电阻。 d)设计接地装置时,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接地电阻在四季中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但雷电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可只考虑在雷季中土壤干燥状态的影响。 B类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 (1)本节适用于交流标称电压10kV及以下用电设备与对地不能构成闭合回路的直流用电设备的接地设计。 (2)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等级用电设备的接地(包括保护性接地,

功能性接地和功能性保护性合一接地),除另有规定者外宜采用一个总的共用接地装置(MEB);对其它非电力设备(电讯及其他电子设备),除有特殊要求者外,也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3)设计接地装置时,应考虑土壤干、湿、冻洁等季节变化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接地电阻值在四季中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但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可只考虑在雷季中土壤的干燥状态的影响。 (4)在10KV及以下电力网中,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中性线。 (5)由同一台发电机,配电变压器或同一段母线供电的低压电力网,不宜同时采用两种系统接地型式,如不宜同时采用TN和TT系统。 (6)直流电力回路中,不应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电流回路的零线、接地线或接地体。直流电 力回路专用中性线,接地线以及接地体,不应与自然接地体连接。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 线,应直接接地。二线制直流配电系统,宜接地,但在下列情况下可不接地:当最大电流不 大于0.03A的直流信号线路;由接地的交流系统供电整流设备供电的直流系统;采用对地绝缘或线间电压不大于的50V系统。

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实施方案

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一、承包方职责 我方负责高低压开关柜、主变、站变等一次设备的现场卸货、转运、保管、检查、验收、安装、调整、试验、启动、试运行及竣工验收、直至移交业主前的维护管理等全部工作;全部二次各系统盘柜及设备的卸货、转运、保管、安装、调试、启动、试运行并参加设备的检查和验收,直至移交业主前的维护管理等全部工作;动力电缆、控制及信号电缆、通信电缆、光缆、电线的采购、敷设和安装;电缆桥架、支架及电气管道用固定件的采购、制作、安装,所有电气设备、电气管道及其他埋设件采购、制作、安装;照明、动力配电箱、管线及灯具的采购、转运、保管、检查、验收、安装、调试、启动、试运行及工程竣工验收;防雷接地系统材料及全部固定件的采购、安装,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等。 二、设备的装卸、保管及验收 (1)设备的装卸 对要求高、易损物品的搬运,事先编制搬运作业指导书,由技术部门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 按已确定的搬运方法谨慎搬运,以免损伤物资、设备或发生安全事故,产品标识在搬运过程中予以保护,防止丢失或擦掉。开关柜由室外及进入室内用吊车转运,室内短距离用液压托盘搬运车搬运到位。从而保证搬运时开关柜不会有强烈的碰击、振动,并保证设备倾斜角度不会过大,而且不会破坏地坪面。 物资材料的入库验收、保管和发放有专人负责,库存物资有标识,不同状态产品分开存放,做到贮存记录准确、完整,帐、卡、物相符。 对贮存产品进行监控,采取必要的控制手段。如定期检验、对在库产品实行先入先出原则,定期倒库等。库房达到通风、防潮、清洁、采光状况好等条件,防止产品在使用或交付前受到损坏或变质。 产品出库时输出库验证、只有经验证合格的物资才能放行使用。对已损坏的物品按相关规定要求及时处理,防止误用。 (2)电气设备的保管 检查后根据各设备要求妥善防护,达到防潮、防尘、防盗、防碰撞等要求,确保设备自身质量及性能。大型电气设备开箱验收后直接进入安装位置的建筑物内;小型

电气装置接地的规定

14 接地 14.1 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 14.1.1 功能接地与保护接地 电气装置接地涉及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电源功能接地,如电源系统接地,多指发电机组、电力变压器等中性点的接地,一般称为系统接地,或称系统工作接地。另一方面是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起保护作用,故习惯称为保护接地。 系统接地的主要作用: -为大气或操作过电压提供对地泄放的回路,避免电气设备绝缘被击穿; -提供接地故障回路,当发生接地故障时,产生较大的接地故障电流,迅速切断故障回路;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发生接地故障时,虽能保证供电连续性,但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1.73倍,系统中的设备及线路绝缘均较中性点接地系统绝缘水平高,增加投资费用;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需大量安装绝缘监察装置。 保护接地的主要作用: -降低预期接触电压; -提供工频或高频泄漏回路; -为过电压保护装置提供安装回路; -等电位联结。 图14.1-1 电气装置功能接地与保护接地 根据电气装置的要求,接地配置可以兼容或分别地承担保护和功能两种目的。对于保护的目的要求,始终应当予以优先地考虑。

接地配置的设施的选择和安装应满足: -接地电阻值符合电气装置的功能和保护要求,并预计长期有效; -能承受接地故障电流和对地泄漏电流而无危险,特别是热的、热-机械应力、电机械应力引起的危害; -有足够的强度或有附加的机械保护,以适应所在场所的外部的影响; -应采取措施,防止由于电腐蚀作用对接地配置的设施和其它金属部分造成危害。 14.1.2 变电所的接地配置 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可分为: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包括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接地系统经电阻接地低电阻接地 高电阻接地 14.1.2.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1) 接地故障特点 配电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三相基本平衡电压作用下,各相对地电容电流I CL1、I CL2、I CL3相等,分别超前相电压90°,I CL1=I CL2=I CL3=UΦωC,其I CL1+I CL2+I CL3=0,系统中性点与地有相同电位。 如L1相发生接地故障,忽略接地过渡电阻,视为金属性接地,10kV系统各支路的电容电流的流向如下图所示: 图14.1-2 10kV系统接地故障示意 从10kV系统接地故障示意图可以得出结论:

电气施工图识读指导书

电气施工图识读指导书 (一)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图样类别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图样一般有电气设计说明、电气总平面图、电气系统图、电气平面布置图、电路图、接线图、安装大样图、电缆清册、图例及设备材料表等。 1、电气总平面图 电气总平面图是在建筑总平面图上表示电源及电力负荷分布的图样,主要表示各建筑物的名称或用途、电力负荷的装机容量、电气线路的走向及变配电装置的位置、容量和电源进户的方向等。通过电气总平面图可了解该项工程的概况,掌握电气负荷的分布及电源装置等。一般大型工程都有电气总平面图,中小型工程则由动力平面图或照明平面图代替。 2、电气系统图 电气系统图是用单线图表示电能或电信号按回路分配出去的图样,主要表示各个回路的名称、用途、容量以及主要电气设备、开关元件及导线电缆的规格型号等。通过电气系统图可以知道该系统的回路个数及主要用电设备的容量、控制方式等。建筑电气工程中系统图用的很多,动力、照明、变配电装置、通信广播、电缆电视、火灾报警、防盗保安等都要用到系统图。 3、电气平面布置图 电气平面布置图是在建筑物的平面图上标出电气设备、元件、管线实际布置的图样,主要表示其安装位置、安装方式、规格型号数量及防雷装置、接地装置等。通过平面图可以知道每幢建筑物及其各个不同的标高上装设的电气设备、元件及其管线等。建筑电气平面图用得很多,动力、照明、变配电装置、各种机房、通信广播、电缆电视、火灾报警、防盗保安、微机监控、自动化仪表、防雷接地等都要用到平面图。 4、电路图

电路图人们习惯称为控制原理图,它是单独用来表示电气设备及元件控制方式及其控制线路的图样,主要表示电气设备及元件的起动、保护、信号、联锁、自动控制及测量等。通过控制原理图可以知道各设备元件的工作原理、控制方式,掌握建筑物的功能实现方法等。控制原理图用的很多,动力、变配电装置、火灾报警、防盗保安、电梯装置等都要用到控制原理图,较复杂的照明及声光系统也要用到控制原理图。 5、接线图 接线图是与电路图配套的图样,用来表示设备元件外部接线以及设备元件之间接线的。通过接线图可以知道系统控制的接线方式和控制电缆、控制线的走向及其布置等。动力、变配电装置、火灾报警、防盗保安、电梯装置等都要用到接线图。一些简单的控制系统一般没有接线图。 6、安装大样图 安装大样图一般是用来表示某一具体部位或某一设备元件的结构或具体安装方法的图样,通过大样图可以了解该项工程的复杂程度。一般非标的配电箱、控制柜等的制作安装都要用到大样图,大样图通常均采用标准通用图集。其中剖面图也是大样图的一种。 7、电缆清册 电缆清册是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该系统中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走向、敷设方法、头尾接线部位等内容的图样,一般使用电缆较多的工程均有电缆清册,而简单的工程通常没有电缆清册。 8、图例 图例是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该系统中使用的图形符号或文字符号,其目的是使读图者容易读懂图样。 9、设备材料表

电气设备接地的概念和要求

电气设备接地的概念和要求 编辑人:王琛 接地概念及分类: (1)防雷接地:为把雷电迅速引入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防雷装置如与电报设备的工作接地合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最小值要求。 (2)交流工作接地: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大地作金属连接。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N线)接地。N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在配电中存在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等电位接线端子一般均在箱柜内。必须注意,该接线端子不能外露;不能与其它接地系统,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混接;也不能与PE线连接。 (3)安全保护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即将大楼内的用电设备以及设备附近的一些金属构件,有PE线连接起来,但严禁将PE线与N线连接。 (4)直流接地:为了使各个电子设备的准确性好、稳定性高,除了需要一个稳定的供电电源外,还必须具备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可采用较大截面积的绝缘铜芯线作为引线,一端直接与基准电位连接,另一端供电子设备直流接地。 (5)防静电接地:为防止智能化大楼内电子计算机机房干燥环境产生的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干扰而进行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6)屏蔽接地:为了防止外来的电磁场干扰,将电子设备外壳体及设备内外的屏蔽线或所穿金属管进行的接地,称为屏蔽接地。 (7)功率接地系统:电子设备中,为防止各种频率的干扰电压通过交直流电源线侵入,影响低电平信号的工作而装有交直流滤波器,滤波器的接地称功率接地。 (8)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见下表 名称具体要求欧姆防雷保护接地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 安全保护接地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 交流工作接地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 直流工作接地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

《电气消防系统安装与调试》指导书

电气消防系统安装与调试 实训指导书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施工 一、系统施工步骤 ㈠阅读系统图和平面图,做好施工准备。 ㈡定位、画线、做材料预算。 ㈢布管、穿线。 ㈣检查线路敷设是否正确,测试线间绝缘电阻和线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 ㈤系统设备编写一次码。 ㈥设备安装与连线。 ㈦系统整体检测。 ㈧加电调试。 二、系统常用图例 三、设备地址码(一次码)的编写

㈠编码使用设备 系统设备一次码的编写是通过电子编码器来完成的。电子编码器的外型如下图所示,其中各部分的功能说明如下: 电源开关:完成系统硬件开机和关机操作。 液晶屏:显示有关探测器的一切信息和操作人员输入的相关信息,并且当电源欠压时给出指示。 总线插口:编码器通过总线插口与探测器、模块、手动报警按钮、讯响器等相连。 I2C串口接口::编码器通过此接口与火灾显示盘等相连。 复位键:当编码器由于长时间不使用而自动关机后,按下复位键可以使系统重新上电并进入工作状态。 固定螺丝:将编码器的印制板固定好,并且将编码器的前盖和后盖安装在一起。 电池盒盖:部放置电池。 铭牌:贴于编码器背面。 1-电源开关2-液晶屏3-总线插口4-I2C串口接口5-复位键6-固定螺丝7-电池盒盖8-铭牌 ㈡电子编码器的使用与操作方法: 1.操作准备 ⑴电池的安装与更换 按照电池盒盖上所标方向打开电池盒后盖,将电池正确扣在电池扣上,装在电池盒,盖好后盖即完成了电池的安装。使用过程中,如果液晶屏前部有“LB"字符显示,表明电池已经欠压,应及时进行更换。但注意更换前应关闭电源开关;从电池扣上拔下电池时不要用力过大。 ⑵系统连线 与探测器、模块等总线设备连接时,先将连接线的一端插在编码器的总线插口,另一端的两个夹子分别夹在探测器、模块等总线设备的两根总线上(总线位置查看设备上贴的说明)。 ⑶开机 将电源开关拨到“开”的位置,此时在液晶屏上显示“H002”,表明电子编码器工作正常,可以进行操作了。 2.地址码的读出操作: 按下“读码”键,液晶屏上将显示探测器等总线设备的地址编码;按“增大”键,将依次显示灵敏度级别或模块输入参数、设备类型号、配置信息,查阅完信息,按“清除”键后,回到待机状态。如果读码失败,屏幕上将显示错误信息E,按“清除”键清除。 3.地址码的写入操作: 在待机状态,输入探测器等总线设备的地址编码(1-242),按下“编码”键,编码成功显示“P”,错误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 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92 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12月16日以建标[1992]911号文批准发布。 为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章、节、条顺序,编制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直接函寄本规范的管理单位: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 邮政编码:102401)。 本条文说明仅供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执行本规范时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条简要地阐明了本规范编制的宗旨,是为了保证接地装置

的施工和验收质量而制订。 第1.0.2条本条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接地装置。其它如电子计算机和微波通讯等接地工程应按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第1.0.3条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设计施工,不得随意修改设计,必要时需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并按修改后的设计执行。 第1.0.4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凡不符合现行技术标准的器材,均不得使用和安装。 第1.0.5条本规范内容是以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为主,有关施工安全问题,尚应遵守现行的安全技术规程。 第1.0.6条电气装置接地工程应及时配合建筑施工,从而减少重复劳动,加快工程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本条规定了哪些电气装置应接地或接零。第十款至第十四 款根据近几年出现的新产品和征求修订意见中要求增加而制订。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根据国标<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和1985年版<苏联电气装置安装法规>规定而修订。 第2.1.2条本条规定了哪些电气装置不需要接地或不需要接零,基本与原规定相同。<苏联电气装置安装法规>关于哪些电气装置需要和不需要接地或接零在电压等级上有新的规定,考虑国标<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也正在修订,为同设计规范协调一致,现规定要作相适应的修订。 第2.1.3条当直流流经在土壤中的接地体时,由于土壤中发生电解作用,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输变电标准讲解资料《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621-1997) 2008 年 8月

目录 前言 一、本标准对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的基本要求 二、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及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的要求 三、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电位计算 四、接地装置的热稳定校验 五、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中电气设备接地线的连接要求 六、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 七、关于接地电阻的测量 八.低压系统的接地形式

前言 本标准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电力设备接地设计规程》SDJ8-79和1984年3月颁发的《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SD119-84,经合并、修订提出的。 标准的适用范围—A类(500kV及以下电力系统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B类(一般工业与民用低压)电气装置接地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与修订前标准的重要差别: 2)补充了低电阻接地系统接地要求; 3)修改了有效接地系统要求; 4)补充了GIS变电所的接地要求; 5)修改了接地线等热稳定计算中短路电流的持续时间的要求,并且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具体规定; 6)增加了变电所接地装置不均匀网格的设计和计算等的内容; 7)补充了对电气装置耐腐蚀和工作寿命的要求; 8)增补了B类(一般工业与民用低压)电气装置接地要求和方法。 下面结合本标准的原文,对上述各项问题将作简要的阐述。 一、本标准对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的基本要求。 1.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装置所产生的接触电位差Vt与跨步电位差Vs,均应符合 3、4条的要求。

新的标准,对“低电阻接地系统”与“有效接地系统”的要求一致。见3、4条a 中的(1)、(2)。式(3.4a)来源于标准(SDJ8—79)是参照76版IEEE No80〈变电站接地安全规程〉中美国人达尔基尔(Daljiel)的“3S心颤电流曲线”,它是以统计方法综合了各种躯体和心脏大小与人体接近的动物的试验结果。提示了在0.03~3秒的时间范围内人体开始发生心室颤动的电流(心颤电流)Io(A)有效值和人体吸收能量相关的关系式: 式中t:电击时间S;K:由试验导出的“能量常数”它是人体重量的函数据下包线得出,原标准采用早期公布的体重70kg K70=0.0272。由此可导出(70kg 体重)安全电流 现标准改取人体重量为50kg时安全电流 而接触电位差 U t=I b(R b+1.5ρf)……(1-3) Rb:人体电阻(取1500Ω);ρf:地表土土壤电阻率(Ωm)。

接地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

. 目录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 2、编制依据 (1) 3、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作的准备 (1) 4、参加施工人员的资格及要求 (2) 5、作业所需仪器及工机具 (2) 6、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 (3) 7、作业活动中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权限 (7) 8、作业质量标准检查验收、质量保证措施 (8) 9、作业环境应达到的条件 (9) 10、作业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和措施 (9) 11、危险点预控措施 (11) 接地系统电气设备安装危险点预控表 (11)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湖州狮子山49.5MW风电场工程升压站接地装置安装作业。 施工范围: 室外接地:升压站内主接地网及室外设备接地引上线接地。 室内接地:35KV配电室、SVG室、GIS室、35kV高压开关柜室、继电保护室等电缆沟接地及设备基础接地。 2、编制依据 2.1《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DL/T5161.6-2002) 2.2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图纸: 2.3《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065-2011)。 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2.5《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 2.6《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 2.7 O20.TR-WD0705-0407《风电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手册》 2.8 Q7.TR-WD0705-0402《风电工程质量工艺标准化手册》 3、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作的准备 3.1具备的条件:施工现场已具备接地安装条件,施工作业区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已清理干净,沿接地装置敷设路径的地坪工作结束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建筑物墙壁已施工完毕,且接地线安装后不能再进行施工的装饰工作全部结束。 3.2 施工准备:各施工工种技术人员已到位,各种工具设备已齐全。 3.3 技术准备:开工前施工方案、工艺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准备齐全。 3.4 材料准备:材料储备已能满足连续施工要求,具备出厂合格证。 3.5 安全技术交底:开工前应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一

接地故障的危害及防范

接地故障的危害及防范 指出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接地故障是导致电气火灾和人身间接触电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提出接地故障危害的防范措施。 标签:接地故障电击等电位故障电流故障电压漏电保护 我国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次数和电气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居各类火灾的首位。另据世界各国不完全统计,我国因电击死亡的人数与用电量相比名列前茅。据调研的结果因接地故障引起火灾和电击死亡人数,高压系统只占10%左右,而低压系统占60%以上。原因是低压配电系统问题较多﹑涉及面广,操作使用多为缺乏安全用电知识的人员。而且,由于建筑市场混乱,部门和行业风气不正,出现一些二次装修无证设计,监督管理不力,未经原设计单位许可擅自修改设计,非电气专业人员施工,对假冒﹑伪劣电气产品打击不力等等,从而造成宾馆﹑俱乐部﹑夜总会﹑饭店等公共建筑电气火灾和电击死人的现象不断发生。 1接地故障保护 带电导体与金属管﹑设备金属外壳﹑金属机械的大地短路称为接地故障,应与短路故障 区分开来。接地故障比较隐蔽不易发觉,也比较复杂从而危害性也就更大。电能能造福于人类,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电击和电气火灾的危害,因此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限制接地故障电流﹑接地故障电压和接地故障的作用时间,并防范人体与危险电压的接触。 电击分作两类,即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直接接触电击规范已做明确规定,不赘述,漏电保护器仅作后备保护而已。间接接触电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分为四类:0类─设置绝缘环境;Ⅰ类—PE端子+自动切断故障电路;Ⅱ类—加强绝缘;Ⅲ类—采用特低压50V及以下的安全电压。 2接地故障保护的基本措施与等电位联结 Ⅰ类电气设备接地时需自动切断接地故障,且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与PE线联接而实现接地;Ⅱ﹑Ⅲ类电气设备的加强绝缘和特低电压以及电气隔离就可不接地。现今大量使用Ⅰ类设备必须接地,当灯具安装高度为2.5米及以上时可不接地,但对人体可接触范围内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就要接地,否则仍要遭到电击。 总等电位联结使裸露的可导电部分都处于该电位,可消除电击危险,并减少保护电器动作不可靠而带来的危害。 当电源干线中PEN线折断(断中性线),而三相负荷不平衡时,负荷侧中性

建筑接地装置

建筑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也称接地一体化装置:把电气设备或其他物件和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的设备。(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板)、接地母线(户内、户外)、接地引下线(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组成。它被用以实现电气系统与大地相连接的目的。与大地直接接触实现电气连接的金属物体为接地极。它可以是人工接地极,也可以是自然接地极。对此接地极可赋以某种电气功能,例如用以作系统接地、保护接地或信号接地。接地母排是建筑物电气装置的参考电位点,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需接地的部分与接地极相连接。它还起另一作用,即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诸等电位联结线互相连通,从而实现一建筑物内大件导电部分间的总等电位联结。接地极与接地母排之间的连接线称为接地极引线。 安全隔离变压器safety isolating transformer。供给工具、其他设备及配电电路安全特全低电压的变压器。它的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至少由相当于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在电气加以隔离。 接地装置的分类 接地装置是由埋入土中的接地体(圆钢、角钢、扁钢、钢管等)和连接用的接地线构成。 按接地的目的,电气设备的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仪控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接地。例如中性点

直接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其作用是稳定电网对地电位,从而可使对地绝缘降低。 防雷接地:是针对防雷保护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例如避雷针(线)(现称接闪杆、线、带)、避雷器的接地,目的是使雷电流顺利导入大地,以利于降低雷过电压,故又称过电压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也称安全接地,是为了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即电气设备外壳(包括电缆皮)必须接地,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仪控接地:发电厂的热力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晶体管或微机型继电保护系统和远动通信系统等,为了稳定电位、防止干扰而设置的接地。也称为电子系统接地。 接地电阻的基本概念: 接地电阻是指电流经过接地体进入大地并向周围扩散时所遇到的电阻。大地具有一定的电阻率,如果有电流流过时,则大地各处就具有不同的电位。电流经接地体注入大地后,它以电流场的形式向四处扩散,离接地点愈远,半球形的散流面积愈大,地中的电流密度就愈小,因此可认为在较远处(15~20m以外),单位扩散距离的电阻及地中电流密度已接近零,该处电位已为零电位。图中曲线U=f(r)即表示地表面的电位分布情况(r表示离雷电流注入点的距离)。 接地点处的电位Um与接地电流I的比值定义为该点的接地电阻R,R=Um/I。当接地电流为定值时,接地电阻愈小,则电位Um愈低,反之则愈高。接地电阻主要取决于接地装置的结构、尺寸、埋入地下的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oc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 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CB 50169-92 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 位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 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经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设部1992年12月16日以建标〔1992〕911号文批准发布。 为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 位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 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 收规范》编制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 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电气装置安装

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章、节、条顺序,编制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直接函寄本规范的管理单位: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邮政编码:102401)。 本条文说明仅供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执行本规范时使用。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接地装置的选择 第三节接地装置的敷设 第四节接地体(线)的连接 第五节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 第六节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 第三章工程交接验收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条简要地阐明了本规范编制的宗旨,是为了保证接地装置的施工和验收质量 而制订。 第1.0.2条本条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接地装置。 其他如电子计算机和微波通讯等接地工程应按 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第1.0.3条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设计施工,不得随意修改设计,必要时需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并按修改后的设计执行。 第1.0.4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凡不符合现行技术标准的器材,均不得使用和安装。 第1.0.5条本规范内容是以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为主,有关施工安全问题,尚应遵守现行 的安全技术规程。 第1.0.6条电气装置接地工程应及时配合建筑施工,从而减少重复劳动,加快工程进度和 提高工程质量。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

电气设备的接地问题

电气设备的接地问题 发表时间:2017-08-21T13:55:20.180Z 来源:《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8期作者:宋飞 [导读] 电的出现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类社会开始由蒸汽时代迈入了电气时代,社会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五四二台北京 102445 摘要:电的出现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类社会开始由蒸汽时代迈入了电气时代,社会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电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哪一领域,都离不开电的使用,而电的正常使用,需要以电气设备作为依托,电气设备的接地问题对于电气设备的运作有着重要影响,必须重视电气设备的接地问题。 关键词:电气设备;接地;用电安全;分类;作用 电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电的使用过程中,电气设备是不可或缺的。在用电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障用电安全,一旦用电安全出现隐患,那么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电气设备是电气工程中的重要设备,关系着用电安全,在安装电气设备时,若接地环节出现问题,当遇到雷电等天气时,电气设备将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1电气设备的概念 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变压器、发电机、电力线路等部件统称为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保障着电力的正常运输。 2电气设备接地的含义 在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放置时,接地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电气设备接地,指的就是,将电力系统中的中性点以及电气设备外部的导电部分,以导体作为介质,与大地进行连接,大地的电阻极低,而且大地具有无限的吸收电荷的能力,电容量是无法计算的,将电气设备与大地连接,能够有效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 3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构成 电气设备接地装置主要由七部分构成,分别是接地极、接地线、接地端子板、接地保护线、外露导电部分、外部导电部分以及等电位连接线。接地极是电气设备接地装置中的基础部分,接地极指的是埋入大地的导体,通过接地极,能够实现电气设备中导体与大地的连接。接地线与接地极相辅相成,接地线能够将电气设备与大地连接起来,当电气设备中的电压过高时,接地线能够进行电压转移,因此,人们常称之为生命线。接地端子板,也是起连接功能的重要部件,接地端子板能够将接地保护线与接地线连接起来。接地保护线与接地线不同,接地保护线属于导线,电气设备与接地部分进行连接时,就需要依靠接地保护线。外露导电部分,指的就是电气设备所能接触到的导电部分,例如,发电机的金属外壳,就属于外露导电部分,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外露导电部分可能会携带电流,必须做好外露导电部分与大地的连接工作。要将外露导电部分与外部导电部分区分开来,外露导电部分是电气设备中的一部分,而外部导电部分则不包括在电气设备之内。等电位连接线指的就是将电气设备与外露导电部分等进行连接的导线,在电气设备中,能起到减少电气差的作用。 4电气设备接地的分类 按照电气设备接地作用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电气设备接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4.1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也叫做配电系统接地。为了达到设备的运行要求,保障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将系统中的某一点作为接触点,通过导体将这一点与大地进行连接,比如,变压器中的中性点,就是工作接地中的重要接触点。工作接地能够有效保障电力系统中电位的稳定,当电力系统中的低压系统经由高压系统在进入低压系统时,会产生一股巨大的电压,我们称之为过电压,过电压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必须对其谨慎处理,工作接地则能有效减少过电压所带来的损害。除此之外,工作接地能够降低电力系统的对地绝缘,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4.2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也是电气设备接地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保护接地也可称为安全接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因为在电气设备中,一些装置会存在金属外壳、线路杆等等,当电气设备出现绝缘损坏的情况时,很可能出现漏电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金属外壳、线路杆等可能会带电,一旦其带电,就很有可能会危害到人的生命安全,保护接地就是为了应对此种问题而产生的。 4.3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顾名思义,就是为了防止雷电所带来的电流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防雷接地能够将雷电中的电流通过接地的方式导入地下,如此一来,强大的雷电电流即使流过电气设备,电气设备也不会因为电位的急剧升高而发生故障。 4.4防静电接地 静电这一概念,虽然听起来不具备危害性,但当电气系统中存在易燃易爆设备时,静电的危害就不言而喻了。静电接地与防雷接地的较为类似,都是将额外的电流通过接地的方式导入地下,以避免额外的电流给电气设备带来损害。 5电气设备接地的作用 5.1减轻雷击带来的损害 在阴雨天气下,尤其是雷电天气时,电气设备会面临遭受雷击的风险,一旦电气设备受到雷击,电气设备的内部电压会迅速升高,这时电气设备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电气设备接地能够最大限度减轻雷击带来的损害,当电气设备遭受雷击时。由于接地设备的存在,雷电电流可以由电气设备流入大地,这样雷电电流就不会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 5.2保障人身安全 电气设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电气设备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一旦电气设备出现问题,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当电气设备出现内部故障时,可能会出现漏电、联电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时,一旦人触碰到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就会对其造成伤害。除此之外,在室外,尤其是在雷雨天气时,一旦电气设备遭受电击,那么过路的行人也会受到牵连,生命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电气设备接地能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