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历史小论文1000字

初中历史小论文1000字

初中历史小论文1000字
初中历史小论文1000字

初中历史小论文1000字

篇一:初中历史论文1000字

初中历史论文1000字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当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对人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基础教育阶段,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培养青少年应有的公民素质、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义叉渗透,并逐步趋向融通,注重学科联系的综合认识方式,有利于人们形成对历史与社会生活的整体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这一综合化趋势,促进了学校社会人文学科的综合化进程。

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本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还有对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综合;不仅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和现实社会问题的综合,还体现在对分析、认识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角度的综合。它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

二、基本理念

(一)本课程将大力提供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7-9 SS2 1.2.1)《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不但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而且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本课程将力求真正实现人文社会学科内容的综合

《历史与社会》课程不是学科群体的统称,而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历史、人文地理等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它力求综合范围适当、融合程度较高、整合形式合理,从而把各学科领域彼此孤立、相互隔离的内容体系,改造成为各学科领域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而不只是形式上的捏合。

(三)本课程将强调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整合基础是社会生活与历史变迁,即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描述,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本课程将从纵向发展来呈现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及其基本趋势,从横向扩展来揭示不同地域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在贯穿中国社会发展基本过程的同时,把国际社会的发展历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同区域的人文特征、历史变迁及其各种问题。

2.理解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

3.知道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趋势。 4.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

三、过程与方法

5.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现实问题,提高辨别重大是非的能力。

6.思考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创造过程,培养当代青年应有的创新能力。

7.体会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

8.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清楚,对具体内容的表述要精当。图像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寻找文与图的最佳结合点,多用而不滥用图像。学生作业应围绕课文来设计,但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要有启发性。

篇二:历史小论文1000字

一、判断题:

1. 光从别的透明物质入空气时, 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 )

2. 放映幻灯时出现在银幕上的像是正立, 放大的虚像. ( )

3. 相机在胶片上出现倒立缩小虚像. ( )

4穿衣镜出现正立等大虚像 ( )

5. 汽车观后镜出现正立缩小实像. ( )

6. 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 表示1米3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7. 一块质量均匀分布的木块, 切去一半, 密度减半. ( )

8. 两个空心球, 质量相同, 体积大的密度小. ( )

二、填空题: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6300米=________千米; (2) 800厘米3=_______米3

(3) 7.3×1026克=_____千克;(4) 100厘米3=_______亳升;

(5) 54千米/小时=______米/秒(6) 2.7克/厘米3=________千克/米3

2.光的折射现象发生在光_____________的时候.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入射角, 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 折射角____入射

3.在空碗里放一个硬币, 当慢慢在碗内加满水时, 碗底的硬币看上去要比实际深度___一些, 原因是光线在通过水与空气的界面时, 发生了_____.

4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得到_______的、_______的_________像; 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得到________的、_______的_______像; 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得到

________的、_______的________像.

5 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 如果指针偏左, 说明天平横梁的______侧下沉, 应使横梁右侧的螺母向_____移动, 直到指针指到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水的密度是______千克/米3 ,读做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7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米3, 质量是6 750千克, 则它的密度是_____, 这种金属可能是_______;若将金属块截去1/3, 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_______.

8 甲、乙是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金属球, 甲的质量是乙的一倍, 则甲的密度是乙_______倍. 9 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则5千克的水, 结成冰后的体积是___

10 某人站在河边看到平静水中的鱼和岸边柳树的倒影,那么他看到的鱼是_________像, 它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他看到的柳树倒影是

________像, 它的由于光的_________现象形成的.

1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12 耳鼻喉医生检查耳道常戴_____镜,是利用它对光线有_____作用的原理

13 发光物体经凸透镜成像时, 在光屏上得到倒立实像的条件是_____如果得到的实像是倒立放大的, 则物体必须放在________范围内.

14 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上, 将发生反射现象, 则反射角____

折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居于法线的______侧(填同或两).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蜡烛火焰发出的光, 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u>2f, f<v<2f, 像是倒立的

B.u>2f, v>2f, 像是正立的

C. 2f>u>f, v>2f, 像是倒立的

D. u=2f, v=2f, 像是正立的

2. 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动过程中, 像距与像的变化规律是( )

A. 像距逐渐增大, 像也逐渐增大

B. 像距逐渐减小, 像也逐渐减小

C. 像距逐渐增大, 像却逐渐减小

D. 像距逐渐减小, 像却逐渐增大

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实像能成在光屏上, 虚像则不能

B. 虚像是人的幻觉, 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实像则相反

C. 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 实像有放大的有缩小的, 虚像都是与物体等大的

4. 下列关于面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得向上弯折

B. 医生检查耳道时, 常戴一个凹镜

C. 光从水里斜射入空气中,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 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及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

5. 下列关于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孔成像是与物体等大小的倒立实像

B.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实像

C. 只有u>2f时, 物体通过凸透镜才能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D. 只有u<2f时, 物体通过凸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6. 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天平时砝码可以放在右盘, 也可以放在左盘

B. 使用天平前, 先要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然后调节横梁平衡

C. 天平调好后, 如果移动了位置, 应该重新进行调节

D 托盘天平的砝码可以用手直接拿放

7. 根据密度公式ρ=m/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质量越大则密度越大

B. 物体的体积越大则密度越小

C. 物体的体积越大则密度越小

D. 物体的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8. 比较200克的实心铁球的体积和200克铁板的体积, 可知( )

A. 铁板体积较大

B. 实心球体积较大

C. 两者体积一样大

D.由于形状不同, 所以体积也不同

五、实验题:(每空1分, 共10分)

测定金属密度的实验:

1. 将实验步骤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 ( )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盘内, 添加砝码使天平平衡;

B. ( )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 调节天平, 使天平平衡;

C. ( )把金属块放入盛水的量筒内记下水面的刻度.

D. ( )根据记录的数据, 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

E. ( )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 记下水面的刻度.

六、计算题:( 每题5分, 共10分)

1. 铝的密度是

2.7×103千克/米3, 135克的体积是多少厘米3

2. 一只空瓶,质量是0.25千克, 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1.05千克, 装满某种油时, 总质量是0.89千克, 求这种油的密度

篇三:文档初中历史论文1000字

社2021年6月出版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21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以下简称“教材”)

跟“实验本”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现举两例,以求教于方家。

(一)错把“遗憾”当“教训”

教材第三章第四节《中华民国的成立》在阐述辛亥革命的教训时写道:“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这里,教材犯了两个常识性错误,即错把因果关系说成假设关系,误把“遗憾”当作了“教训”。试分析如下。首先,教材在阐述辛亥革命的教训时,使用的是“由于??,??并没有??, ??也没有??,??被??”这样一个表因果关系的一个句子,即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了“??并没有??, ??也没有??,??被??”的结果,陈述的一个客观事实;而教训则是指“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是指要避免这种错误或失败的再度发生,应该采取的措施或办法,陈述时往往形成假设关系或条件关系。其次,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革命派在斗争中存在着“排满”的狭隘的民族观,而对破除封建主义、觉醒国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为严重的是,其纲领忽视了中国人民的一个主要敌人—帝国主义,以致于在斗争中不仅不触动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而且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