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

环球市场/理论探讨

-140-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

李?昊

中共余干县委党校

摘要: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用48个字提出了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舆论与政权密不可分,任何政权要实现长治久安,都必须守好新闻舆论整个阵地。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以正压负、正面占据主流,把正能量宣传得满满的,负能量压降的小小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意识形态领域;新闻舆论工作1956年世界杯足球场上因比分的得失,在媒体的宣传渲染下,引发了两国战争的较量。希腊骚乱中,因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事后造成整个欧洲国家社会不稳定局势的发生。伊朗选举中,因政府对以Web2.0为技术的博客、播客、网络视听等后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形态掌控不到位,被人利用、制造舆论,造成伊朗国家骚乱事件的发生。当今舆论事件正不断转化为现实骚乱事件,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如何利用网上、网下,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载体,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和新闻舆论工作,以正压负、正面占据主流,把正能量宣传得满满的,负能量压降的小小的,实现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思考问题和应对难题。

一、新形势意识形态领域舆论特点(一)舆论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2009年湖北石首事件,因为网络的流言、传言、谣言,最终演变成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湖北邓玉娇事件,经过网络舆情的广泛传播,在现实社会中出现了赶赴巴东声援邓玉娇的“律师援助团”、“网友援助团”。舆论已扩展到对政府官员风气的质疑。因网络在国界、地域、身份、年龄、交流时段、方式的不设限,使得舆情事件经过网络广泛宣传。

(二)舆论主体的参与性越来越高

网络、媒介时代,参与舆论的主体既可以是同一地方、同一地域的人。也可以是不同地方、不同地域的人。既可以是国内的网民,也可以是国外的网民。由于网络舆论主体不受限制,参与性高,自主性强,在危机事件上,当事人因受限于自身知识、社会环境,不可避免出现虚假信息情况以及舆论被用心不良的人进行炒作、舆论的情况。

(三)舆论客体的针对性越来越强

从近年发生的百余起舆情事件来看,舆论关注的热点、炒作的范围大部分都集中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工作不规范、不作为、徇私枉法、执法不公,以及违法犯罪,包括与职务行为无关的个人违法犯罪上。杭州“欺实码”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云南民警连开三枪致人死亡案件等涉警事件。之所以引发社会的舆论,在于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利益冲突剧烈,利益调整尚未达到良好的平衡状态,“官民对立”“仇官”“仇富”“仇腐”“仇警”的情绪越来越突出。

二、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一)为实现两个百年梦想打下思想根基

历史反复告诉我们: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通过宣传引导舆论、唤起民众、争取民心,

肩负起党和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

(二)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社会共同奋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新闻舆论对政府评判、评价上,媒介、群众所体现出的监督多、理解少、质疑多、肯定少的现象。必须按照“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使命,通过宣传凝聚人心、汇聚人心,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三、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意见建议

(一)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转变观念创新思路。

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一刻也不能耽搁,正面报道不占据主流,负面报道就可能涌上心头、毒害心灵。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联系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在推出重大举措前,注重风险评估、讲究宣传章法、注意把握火候,“知道什么时候发稿好、怎么发稿、发到什么程度”,坚持准确巧妙宣传报道,着力把好事“说好”、说到位,避免在主动宣传中造成负面影响。

(二)加强正面宣传,强势主动宣传,凝聚强大正能量。

首先抓重点。在主题上,要深入宣传改革开放巨大成就以及重要领域改革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为经济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宣传渠道方面,综合运用主流宣传平台,对中心工作开展立体化、大范围、集中式的宣传报道。其次重质量。创新宣传工作的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提高宣传的针对性、主动性,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有深度、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力争“上大报、上头条、上专版、上黄金时段”,努力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最后求实效。突出地域特色,立足江西、走向全国,加大原创微博、微信比例,不断改进双微发布形式、创新文风、丰富内容,品牌理念植入到每一次宣传中,在正面宣传树立品牌意识,在舆论引导增强敏锐度,做个有态度、讲温度的双微平台,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本地新媒体,实现正能量的最大化。

(三)变攻为守、加强引导,全力维护我省良好形象。

做好舆情引导工作,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社会安定稳定。坚持将舆论引导和突发性事件处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抓住现有法律、法规为宣传工作创造的硬条件,主动与媒体接触开展弘扬主旋律的舆论宣传,及时主动发布信息,抢占先机。对于已发生的重大突发性事件、敏感事件和负面事件,要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方针,做到不缺席、不失言,不妄语。舆情发生后续,要不断强化危机后续策划宣传工作,将危机舆论时机作为塑造政府形象的时刻,依靠媒体在事件报道、评论、议题设置上的优势特点,后续报道危机事件后的行动及举措,全力维护我省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1]侯东阳,《舆论传播学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2]张艳梅、安平,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有效掌控舆论宣传的启示,《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10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