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遗传因子的发现、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

遗传因子的发现、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

遗传因子的发现、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
遗传因子的发现、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

第五部分遗传因子的发现、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基本图例]

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纯合子体内基因组成相同,杂合子体内基因组成不同。

4.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5.体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互不干扰。

6.F1产生配子的种类是指雌雄配子分别有两种,而不是雌雄配

子数量之比。

7.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杂交,F2出现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是9∶3∶3∶1。

8.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比例相等的4种配子。

9.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10.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别由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引起。

11.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12.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不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13.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极体的细胞质均等分裂。

14.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15.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16.受精作用可以激活卵细胞,受精卵核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17.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18.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假说。

19.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呈线性排列。

20.伴X隐性遗传病表现出隔代交叉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儿子都是患者的特点。

21.伴X显性遗传表现出连续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女儿都是患者的特点。

22.伴Y遗传病表现出全为男性遗传的特点。

23.伴X隐性遗传中,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正常男性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正常。

24.伴X显性遗传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正常。

25.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6.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并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核心考点]

一、遗传的细胞基础

1.细胞的减数分裂

(1)什么叫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与有丝分裂有什么区别?(必修2P16)

提示: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区别于有丝分裂的特征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而细胞连续分裂2次,分裂过程中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等现象出现,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2)如何判断两条染色体是否为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同源染色

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数量关系?

提示:来源上,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上一般相同(一对性染色体除外);行为上能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分离。

数量关系: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1)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①细胞质的分裂:精子形成时在减Ⅰ后期、减Ⅱ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时在减Ⅰ后期、减Ⅱ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②生殖细胞数目: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3)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

提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动物的受精过程

(1)受精作用的特点(必修2P24)

提示:①只有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②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融合形成一个受精卵。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必修2P25)

提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3)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必修2P25)

提示: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在染色体组成上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产生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选择豌豆作实验材料;②由简单到复杂的研究方法;

③运用统计分析方法;④运用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

(2)遗传学实验的科学杂交实验包括哪些步骤?

提示:去雄→套袋隔离→人工授粉→套袋隔离。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必修2P30)

提示: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

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必修2P30)

提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提示:AABB和aabb亲本杂交,子一代自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否则两对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4)熟记核心概念:相对性状、等位基因、性状分离、基因型、表现型;熟记下列杂交组合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并能熟练应用(①Aa×Aa、②AaBb×AaBb、③AaBb×aaBb、④AaBb×Aabb、⑤AaBb×aabb、⑥Aabb×aaBb);熟练写出一对(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图解和遗传图解。

3.伴性遗传

(1)熟悉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各种遗传图解。

(2)伴性遗传的概念是什么?(必修2P33)

提示: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3)伴X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与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连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世代连续,患者与性别无关;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的特点:隔代遗传,患者与性别无关。

(4)如何判断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提示:选隐性个体作母本,显性个体作父本,杂交,如果后代中雌性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性全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5)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特点、分类。(必修2P90)

提示: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及表现出家族遗传倾向的特点;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测试题

高一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 ) A .杂交 B .测交 C .检查染色体 D .观察性状 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 A .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B .一定是黑色的 C .一定是白色的 D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3.现有AaBb 和Aabb 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自交,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 A.1/2 B.1/3 C.3/8 D.3/4 4.某种基因型为Aa 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 ) A .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B .雌配子︰雄配子 = 1︰3 C .A 雌配子︰a 雄配子 = 1︰1 D .雌配子︰雄配子 = 1︰1 5.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 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间行种植。 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 、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6、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下列图象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④② D .③④ 7采用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问题 (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合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 1的基因型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8.人类多脂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两对基因位于二对同尖染色体上。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 ) A 、1/2、1/8 B 、3/4、1/4 C 、1/4、1/4 D 、1/4、1/8 9.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 ) ①有芒×有芒→有芒 ②有芒×有芒→有芒215 + 无芒70 ③有芒×无芒→有芒 ④有芒×无芒→有芒101 + 无芒97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某男子患先天聋哑,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先天聋哑患者结婚,出生病 孩的几率是( )A .21 B .32 C .3 1 D .41 1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是 ( )①DNA 复制 ②形成赤道板 ③纺锤体出现 ④联会 ⑤着丝点分裂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④⑤⑥ D .①②③⑤ 1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高中生物复习精讲精练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课题55: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课标要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考向瞭望】容易出现考查基因突变内涵的题目,渗透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两个概念的比较与整合。 【知识梳理】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概念因基因的重新组合而产生的变异 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 基 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染色体结构或数 目变 化而引起的变异 类型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 合②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 单体之 间交叉互换 ①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自然 突变 ②人为条件下发生的——诱发 突变 ①染色体结构变 异 ②染色体数目变 异 适用范围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产生配子 时在核 遗传中发生 任何生物均可发生(包括原 核、真 核生物及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真核生物核遗传 中发 生 产生结果只改变基因型,未发生基因的改 变,既 无“质”的变化,也无“量”的 变化 产生新的基因,发生基因“种 类” 的改变或“质”的改变,但量 未变 可引起基因“数 量” 上的变化 意义形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对生物 进化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提供生 物进 化的原始材料 对生物进化有一 定意 义 育 种应用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单倍体、多倍体 育种 二、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比较 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原理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减 少,然后 再加倍从而获得纯种 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增加 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用秋水 仙素处 理幼苗 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 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器官大,营养成分含量高,产量增加 缺点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 适用于植物,动物难以开展。多倍体植物生长 周期延 长,结实率降低 举例

2021版新人教版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加强提升练: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可遗传变异DNA复制的关系

加强提升课(3)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可遗传变异、DNA复制 的关系 1.(2020·江西南昌一模)一般情况下,下列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消失 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相同,染色体数目变化不相同 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各不相同 解析:选A。基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A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行为,而有丝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行为,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若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或卵)母细胞的两个细胞的基因型相同,D错误。 2.(2020·山东青岛期初调研)下图为某动物睾丸中不同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为②④ B.①②③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③细胞的子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D.④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解析:选C。图中①③分别为有丝分裂后期和中期细胞,②④分别为减Ⅰ中期和减Ⅱ后期细胞,A正确;图中①②③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④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能是初级精母细胞,C错误;若发生过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正确。 3.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B.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相应的片段;减数

浅析性状分离与可遗传变异

浅析性状分离与可遗传变异 遗传学上把子代和亲代以及子代之间出现的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中学阶段所介绍的生物的可遗传变异途径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而对于孟德尔杂交实验中所提及的“性状分离”,由于其的确也在子代个体间产生了性状的差异,但这种“变异”似乎从可遗传变异的三个途径上又莫名其因。那么,“性状分离”究竟可不可以看作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呢,本文试析之。 1 性状分离不能视为基因重组 有人把性状分离归属为基因重组,认为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间随机结合所致,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 1.1 遗传学所认为的基因重组 遗传学认为,只要存在遗传物质DNA或RNA就会发生重组。这种广义上的基因重组既可以存在于在高等真核生物中,也可以存在于在细菌、病毒中;既可以出现于减数分裂中,也可以出现于高等生物的体细胞中;既可以发生在核基因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叶绿体、线粒体等质基因间。而狭义的基因重组只是指两个DNA分子间的物质交换,可以分为三类。 1.1.1 同源重组。它的发生依赖于大范围的DNA同源序列的联会。重组过程中,两个染色体或DNA分子相互交换对等的部分。在真核生物中,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同源染色体内部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细菌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转化,细菌的转导、接合以及某些病毒的重组等均属于这一类型。 1.1.2 位点专一性重组。这类重组在原核生物中最为典型。它的发生依赖于小范围的DNA同源序列的联会。两个DNA分子并不交换对等的部分,有时是一个DNA分子整合到另一个DNA分子中。 1.1.3 异常重组。完全不依赖于序列间的同源性而使一段DNA序列插入另一段中,但在形成重组分子时往往依赖于DNA复制而完成重组过程。例如,转座子从染色体的一个区段转移到另一个区段,或从一条染色体转移到另一条染色体。 高中教科书所提及的基因重组,应该是广义的作为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生物进化的材料的基因重组。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只介绍了同源重组(交叉互换)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阐明的基因重组,前者属于狭义的基因重组,后者属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学习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了有性生殖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数分裂这一内容还与以后学习遗传学知识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等内容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概念。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是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3)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启发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即:目标→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尽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课堂内容容量。以此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测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 高一生物(必修二)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 :请将第I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第II卷的答案填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B.兔的白毛和羊的褐毛 C.玉米的黄粒与圆粒D.豌豆高茎与绿色豆荚 2.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三次,在F3代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 3. 某纯合红花植物与另一纯合白花植物杂交,F l在低温强光下开红花,在高温荫蔽处则开白花, 这一实例说明 A.表现型是基因型的外在表现形式B.基因型决定表现型 C.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4.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A.产生配子的比例B.产生配子的数量C.产生配子的种类D.基因型 5.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6.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进行测交,其测交后代中,与两个亲本的基因型都不同的个所占的比例是 A.0 B.25% C.50% D.100% 7. 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8.下列基因型中哪一项是纯合体 A. BbDD B. DdCc C. EERr D. AAbb 9.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能产生四种类型配子的基因型是 A.YyRR B.MmNnPP C.BbDdEe D.Aabb 10. 下列杂交组合中,子代基因型种类和表现型种类数相同的一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1.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与 aaBb 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 l的表现型比例是: A . 9 :3 : 3 : 1 ; B .1 :1:1:1 C . 3 :l : 3 ; l ; D .3 :1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2代种子为480粒,从理论上推测,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数大约是 A.60粒B.30粒C.120粒D.240粒13.两个黄色圆粒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得到6000粒种子均为黄色,但有1500粒为皱粒。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14.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

遗传变异模拟练习题

10.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1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DNA C.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1. 胎儿性别鉴定在内地属于违法的行为,但在香港却是合法的。众多中介机构瞄准这一商机,推出了“寄血验子”业务:在内地抽取孕妇血液送往香港,进行“母血Y 染色体基因检测”妊娠开始后,随着胎儿的发育,少量胎儿的遗传物质会经胎盘屏障进入母 体血液中。“母血Y 染色体基因检测”的目的就是“鉴定胎儿性别”。下列有关描述错误 ..的是 A.性别鉴定是导致我国人口男女比例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B.未怀孕的女性体内也能检测到Y染色体基因 C.若在孕妇血液中检测到Y染色体基因,胎儿一定是男性 D.胎儿性别是在形成受精卵时就决定了的 12.右图为鲸的部分演化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鲸四肢的变异是定向的 B.鲸的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 C.鲸鳍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鲸四肢的变异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4.在周口店太平山北坡,科学工作者在考察中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啮齿类化石,分布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中如图 1 所示。一般情况下这些地层中化石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依次是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丙、甲、乙 11.斑马由原马进化而来,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研究表明,斑纹既可以产生视觉假象迷惑捕食者,也可以比纯色的马更好的抵御蚊虫叮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B.斑纹的产生是为了躲避天敌和虫害而产生的定向变异C.斑马产生的所有变异都是对其有利的D.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 "",生物学家发现有一种百合的花无花瓣,认为它们是从远古祖先中那些有花瓣的百合进化而来的,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无花瓣的百合无法完成传粉受精B百合存在有花瓣和无花瓣的变异 C百合有无花瓣是选择作用的结果C现存的无花瓣百合也可适应环境 10.长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杀菌效果下降。其原因是

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作业

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 A.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C.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D.甲细胞产生丙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如图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图,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该生物基因型不同的类型有3种 B.该生物与基因型相同的雌性动物交配,后代中不同于双亲表现型的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4/7 C.减数分裂中,①与②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该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中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正常情况下,可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1∶1∶1∶1 3.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 过程中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 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 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有ABe、aBe、AbE C.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

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丙细胞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5.某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二倍体生物,一个精原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过交叉互换 B.甲、乙细胞中均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C.乙产生的子细胞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该过程中A突变成a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6.如图是某动物(2n=8)分裂后期细胞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一定是第一极体 B.图示结果是染色体结构变异造成的 C.该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 D.该动物的生殖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 7.性染色体为XY(①)和YY(②)的精子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A.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练习题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 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 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 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 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过程中,赤道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 B. 有丝分裂过程中,ef期的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 减数分裂过程中,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D. 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 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A细胞中 B. A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叫极体或精细胞

C. A、C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为2、2 D. A、C细胞属于减数分裂,A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4.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右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 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tt、bbTT B. 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Tt,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 C. 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 16 D. 让F1花纹蛇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 8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5.如图是某种遗传病的家谱图(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遗传病遗传图谱判断: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性遗传。 (2)I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3)Ⅲ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其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 (4)若Ⅲ1与Ⅲ2婚配,其小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6.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 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Ⅱ-4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

遗传学简答(缺第三、五章)

第一章 1、如何辩证的理解遗传和变异的关系? 遗传和变异之间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因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就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就是产生了变异也不能传递下去,变异不能积累,那么便宜也就失去其意义了;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形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只是简单的重复。只有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物种。 第二章 1、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是什么? 核内各染色体准确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在遗传组成上完全一样奠定了基础。 2、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是什么? 减数分裂的特点是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通过受精作用又恢复二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换,使配子的遗传多样化,增加了后代的适应性,因此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生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3、试说明双脱氧法测定DNA序列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 在体外合成DNA的同时,加入使链合成终止的试剂(通常是2’,3’-二脱氧核苷酸),与4种脱氧核苷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参与DNA的体外合成,产生长短不一、具有特定末端的DNA 片段,由于二脱氧核苷酸没有3’-OH,不能进一步延伸产生3’,5’-磷酸二酯键,合成反应就在该处停止。 方法: ①选取待测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用5’端标记的短引物与模板的3’端互补。 ②将样品分为4等份,每份中添加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和相应于其中一种的双脱氧核苷酸。例如,第一份中添加4种dNTP和一定比例的ddATP,第二份则添加四种dNTP和一定比例的ddGTP,第三份添加ddCTP,第四份添加ddTTP。 ③加入DNA聚合酶引发DNA合成,由于双脱氧核苷酸与脱氧核苷酸的竞争作用,合成反应在双脱氧核苷酸掺入处终止,结果合成出一套长短不同的片段。 ④将4组片段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根据所得条带,读出待测DNA的碱基顺序。 4、什么是PCR,试述PCR技术的原理,以及PCR的反应过程。 原理: 首先,双链DNA分子在临近沸点的温度下加热分离成两条单链DNA分子;然后,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的引物与模板DNA的特定末端相结合:接着,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利用反应混合物中的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在引物的3’-OH端合成新生的DNA互补链。反应过程: DNA解链(变性)、引物与模板相结合(退火)、DNA合成(链的延伸)三步,不断重复。 5、用实验证明DNA是以半保留复制方式进行复制的。 先将大肠杆菌细胞培养在用15NH4Cl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里养很长时间(14代),使得细胞内所有的氮原子都以15N的形式存在(包括DNA分子里的氮原子)。这时再加入大大过量的14NH4Cl和各种14N的核苷酸分子,细菌从此开始摄入14N,因此所有既存的“老”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三——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分析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三——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分析 一、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 (2017·全国Ⅱ,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审题关键 (1)由题干可知,某种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G和g、H和h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G和g所在染色体大,而H和h所在染色体小。 (2)A图细胞特点是染色体散乱分布,没有同源染色体,则其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该分裂过程中,含有基因G和基因H(或基因g和基因h)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B图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和A图相同,只是在分裂过程中,含有基因g和基因H(或基因G和基因h)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 (3)C图细胞特点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则其为B图所示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特点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不应该含有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 答案D 减数分裂中基因重组的两种方式 (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出现基因重组,如A与B或A与b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可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

色单体间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例如原本A与B组合,a与b组合,经重组可导致A与b组合,a与B组合。 1.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基因突变是等位基因A、a和B、b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案C 解析在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上都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片段,说明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项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和b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项正确;由图可知,两条染色体上A与a所在部分发生了交叉互换,因此,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项错误;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项正确。 二、减数分裂与基因突变 下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2018年山东省中考真题分类(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018?莱芜学业考)下列关于遗传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细胞中都含有DNA,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利用转基因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说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C.细胞中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说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D.基因在DNA上且控制生物性状,说明基因是有特定信息的DNA片段 【解析】选A。因为DNA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有重要作用,才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并不是因为细胞中都含有DNA,DNA就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所以,A项不恰当。 22. (2018?日照学业考)将经卫星搭载过的农作物种子播下,育种工作者从中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方法能够成功,从根本上是因为改变了农作物的(A) A. 遗传物质 B. 不利性状 C. 生活环境 D. 生活习性 【解析】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改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品种,所以,太空育种从根本上改变的是农作物的遗传物质。 3. (2018?日照学业考)男孩小明和他的爷爷都具有且携带相同遗传信息的染色体是(B) A. X B. Y C. X或Y D. X和Y 【解析】男性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因此男孩小明和他的爷爷都具有且携带相同遗传信息的染色体是Y染色体。 29.(2018?青岛学业考)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DNA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D.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解析】选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也有少量分布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上上包含大量的遗传信息,由于遗传物质主要位于细胞核,因此,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30.(2018?青岛学业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人群中耳垂(基因用A、a表示)的遗传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第2组中父亲的基因组成组成是 B.第2组和第3中父亲的基因组成可能不同 C.第3的后代中出现了无耳垂个体,这是一种变异 D.亲代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是通过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子代的 【解析】选A。第二组后代的性状表现有两种,但是有耳垂为156人,无耳垂为41人,比例不是1:1,有耳垂个体多于无耳垂,所以父亲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有两种可能性,有的为AA,有的为Aa;第三组类似第二组,所以,第2组和第3组中父亲的基因组成可能不同;第3组的后代中出现了无耳垂个体,与亲代性状不同,这是变异;亲代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是通过生殖过程由上一代的生殖细胞传给下一代的。 32.(2018?青岛学业考)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女儿的一对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B.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高中生物复习:热点题型3 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分析

一、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 (2017·全国Ⅱ,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 审题关键 (1)由题干可知,某种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G和g、H和h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G和g所在染色体大,而H和h所在染色体小. (2)A图细胞特点是染色体散乱分布,没有同源染色体,则其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该分裂过程中,含有基因G和基因H(或基因g和基因h)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B图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和A图相同,只是在分裂过程中,含有基因g和基因H(或基因G和基因h)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 (3)C图细胞特点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则其为B图所示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特点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不应该含有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 答案 D 减数分裂中基因重组的两种方式 (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出现基因重组,如A与B或A与b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可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例如原本A与B组合,a与b组合,经重组可导致A与b组合,a与B组合.

1.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基因突变是等位基因A、a和B、b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案 C 解析在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上都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片段,说明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项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和b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项正确;由图可知,两条染色体上A与a所在部分发生了交叉互换,因此,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项错误;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 项正确. 二、减数分裂与基因突变 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审题关键 (1)由题干可知该生物基因型为AABb,因此图示细胞中基因a不可能是交叉互换产生的,只能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的. (2)题干图示细胞的特点是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则其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

可遗传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A: 知道); (2)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意义(B:识记); (3)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B:识记)。 2、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 (2)基因重组的概念。 重点实施方案:(1)通过实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2)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在诱变育种上取得的成就,进一步突出重点内容。 2.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 难点突破策略:通过举例放映有关的投影和录像的方法,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一个具体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采用导入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下去预习,完成基础复习 自学案: 一、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贫血症。症状(见课本P80) 蛋白质正常异常(直接原因) 氨基酸谷氨酸缬氨酸 mRNA DNA C T T () (根本原因) 2、基因突变的概念: 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而引起的基因____ 的改变。 3、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和分裂期,DNA复制时。 4、基因突变产生的原因 ①外来因素的影响(外因) 易诱发生物发生因素:如紫外线、和等射线、等 基因突变并提高因素:如、等 突变频率的因素因素:如某些、某些等 ②自身原因(内因) DNA分子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生改变等原因自发产生。

5、基因突变的特点 (1)普遍性: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____________。 (2)随机性: ①可以发生在生物_____________的任何时期; ②可以发生在任何细胞。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传递给后代。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的突变,有可能发展为; ③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上; ④同一DNA分子的不同。 (3)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基因。但虽然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但基因突变的结果只是产生此基因的基因。 (4)低频性:在自然状态下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当一个种群内有许多个提时,就有可能产生随机突变。 (5)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是有害的,是有利的,但有害有利取决于。 6、基因突变的意义 ①产生的途径。 ②的根本来源。 ③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定义:指在生物体进行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 ①自由组合: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自由组合 2、类型②交叉互换: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 导致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③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或基因拼接技术)(第六章学习) 3、基因重组意义: 基因重组是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具有重要意义,能产生新的。 三、比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和遗传的基本规律练习题

高一生物自我检测17 (减数分裂和遗传的基本规律) 1.具有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对作母本的植株必须采取的人工措施是。 2.测交就是让和相交。在杂种后代中显出不同性状的现象叫 。把杂种F 1 中显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叫。 3.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 4.豌豆子叶黄色(Y)与绿色(y)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子叶黄色豌豆与子叶绿色豌豆杂 交,F 1为黄色。F1自花受粉后结出F 2 代种子共8003粒,其中子叶黄色豌豆种子6002粒。 试分析回答⑴为显性性状,为隐性性状。 ⑵亲本的基因型为和。 ⑶F 1 代产生配子的类型是,其比例是。 ⑷F 2 的表现型是和,其比例是,其中子叶绿色为粒。 ⑸F 2 的基因型是,其比例是。 5.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遗传规律适用于一切生物 B.遗传规律只适用于植物 C.遗传规律适用于受精过程 D.遗传规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6.在杂交后代中,生物的性状一旦出现,该性状就能稳定遗传的是 A.显性性状B.隐性性状C.相对性状D.优良性状 7.高梁红茎(R)对绿茎(r)是显性,用纯种的红茎和纯种的绿茎杂交 (1)预期子一代的植株是() (2)预期子二代的植株是() (3)F 1 的测交后代植株是() (4)绿茎高梁的相互受粉,后代植株是() A.1/2红茎,1/2绿茎 B.全部绿茎 C.3/4红茎,1/4绿茎 D.1/4红茎,3/4绿茎 E.全部红茎 8.番茄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为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 性状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aabb ,在1600株F 2 中紫缺占()新类型占()纯合子占() A.600 B.900 C.400 D.100 9.根据右图所表示的某种生物精原细胞中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 填充有关内容: ⑴同源染色体是 ⑵非同源染色体是 ⑶等位基因是 ⑷进入配子时分离的基因是 ⑸在配子中自由组合的基因是 10.色盲病的遗传方式是,其遗传特点是 。

《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专题复习》—(教学设计).docx

“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专题复习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高屮《生物》必修2屮“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是高考的重点兼热点,知识抽象、难记。即使经过一轮的复习,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仍比较表浅,易将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割裂。 而遗传规律中隐藏着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的特殊性,再减数分裂的抽象性,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很难灵活把握。近两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往往将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可遗传变异揉合在一起考查,加大了考查内容的迷惑性。为此,将这三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复习,让学生把握其内在本质的互通。 基于上述分析,本专题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理清重要基木概念和基木原理的区别 2、通过减数分裂的图像解释遗传规律和变异类型 3、尝试构建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可遗传变异的知识结构 4、加强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规律;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遗传实验设计; 2、能用减数分裂的图像解释孟徳尔的两大遗传规律和染色体数量变异; 3、尝试构建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可遗传变异的知识结构,揭示三者的本质联系。 三、教学过程

(4)用红眼雌果蝇(X'f )与白眼雄果蝇(X' Y )为亲本朵交,在F 】群体中发现一 只 白眼雄果蝇(记为“M”)。M 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 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 蝇在减数分裂时期X 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 果蝇的出现是 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结果预测:I.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是环境改变; II. 若 __________________ ,则是基因突变; III. 若 _________________ ,则是减数分裂时X 染色体不分离。 请列举出这道题涉及到的考点及运用的方法和原理: 1、回顾减数分裂过稈中染色体、DNA 、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并画出曲线图。 二知识回顾 站一次 那二次 分衷 分K 减数分裂过程中 集色体数目的含丘变化曲线 * 色 盂日 DNA 含fit 的变化曲线

高一下期第二次周练(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

淮阳中学高一富洲部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二次周练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非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复制—联会—四分体B.复制—四分体—联会 C.联会—四分体—复制D.联会—复制—四分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B.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着丝点分裂D.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着丝点不分裂 3.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一条染色体复制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形状、大小一般相同的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染色体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的间期B.联会时 C.四分体时期D.第二次分裂的间期 5.染色体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②减数第二次分裂③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④非同源染色体之间⑤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A.①③B.②④C.①⑤D.②⑤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 A.同时发生于第一次分裂后期 B.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 C.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末期 D.分离发生于第一次分裂,自由组合发生于第二次分裂 7.下面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步骤,选出正确的顺序是: ⑴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分开⑵形成四个子细胞⑶进行第二次分裂 ⑷同源染色体分开⑸染色体交叉互换⑹联会⑺染色体的复制⑻细胞质分裂 A.7→8→6→1→2→4→3→5 B.1→3→5→7→2→4→6→5 C.7→6→5→3→1→8→4→2 D.7→6→5→4→3→1→8→2 8.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会出现的现象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D.染色体复制 9.人的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四分体: A.46个B.92个C.184个D.23个 10.若精子中DNA含量为a,则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DNA含量分别是: A.2a和a B.4a和2a C.a和2a D.2a和4a 11.某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4条染色体,那么该生物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应是: A.12条B.48条C.24条D.36条 12.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A.2对B.4对C.1对D.0对 13.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时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