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浮山县“优质课”评选资料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浮山县城关小学秦芳【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自主探索让学生分一分、涂一涂4个桃子的1/2、8个桃子的1/2、6个桃子的1/3等过程,让学生思考、交流、发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分母就是1”,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6——78页的例题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三年级(上册)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也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的基础上突破到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平均分成的每一份由原来的单一的“一块”突破到由一个或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份”。使学生能够把个数与份数的区别开来,能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几分之一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桃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谈话:“美猴王给它的孩儿们带了一个大蟠桃。可面对眼前的2

只小猴,美猴王傻眼了,我只有一个桃子,怎么分给它们才公平呢?”

生: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导入:同学们说得真好,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桃子的1/2。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复习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使学生对已学过的分数勾起回忆,感知平均分在分数中的意义,为下面学习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埋下伏笔,使新旧知识自然衔接。】

二、故事联系,探索新知

1、认识一些物体的1/2。

(1)师:小猴们吃完1/2个桃不过瘾还想吃,美猴王就大喊一声:“变!”瞬间变出了一盘桃子,你们猜:美猴王肯定会把盖子里的桃子怎么分?…每只小猴可以分到的一份桃子,是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呢?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小朋友说说,好吗?

指名汇报:因为把一盘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盘桃子的1/2。

课件出示:盒子里有6个桃子,每个小猴子分到这6个桃的几分之几,是几个桃子呢?

请同桌两个同学用学具桃子图片,分一分,数一数。

【课件演示:刚才分桃的情况。】

教师小结:原来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也可以用1/2表示。1/2这个分数中的分母“2”表示什么意思?分子“1”表示什么意思

呢?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初步体会分数几分之一也可以表示多个物体。】

2、分一分、涂一涂表示1/2

提问:如果是4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2吗?(让学生在书上完成,指名上台操作)

【学情预设:只用虚线平均分成2份,没能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

师:你们同他表示的1/2一样吗?一样的同学举手,很遗憾这样是错误的。我们表示出分母2了吗?(用虚线平均分成了2份,表示分母为2,那分子1呢?1份涂上颜色)

追问:如果是8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2吗?(让学生在书上完成,指名上台操作讲解)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分一分、涂一涂中进一步感知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分子就是1】

思考:回顾刚才三次将这些桃平均分的过程,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小结: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成2份,所以分母为2,都是把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所以分子为1,也就是1/2

3、认识一些物体的1//3。

谈话:听说有好吃的桃子又馋来了一只小猴,现在要把这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怎么分?(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指名上台操作讲解

组织讨论:分数的分母“3”在这里表示什么?分子1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利用课件生动形象的演示:把一盘桃平均分成若干份,不管每份多少个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无论每份是多少个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知识点上的跨越,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实现这个跨越,我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台阶,让他们通过观察演示,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来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并且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从而抽象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无论每份是多少个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与平均分成的份数有关。】

三、小组合作,内化新知

出示教材第77页“试一试”题目,

谈话:那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实物投影展示5种不同分法

谈话:同学们,刚才通过小组合作得到这些不同的分数,你觉得分数的分母与什么有关?分子1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分母就是指平均分成了几份,而分子1是指其中的一份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学生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分12个桃子,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应用巩固,拓展延伸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特别出色,对分数知识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有几个问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解决?

第1题:填一填,说一说。

【电子白板出示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要把几个看成1份,每个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第2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电子白板出示教材“想想做做”第2题。】

明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提问:同样是12个小正方体,同样是平均分,为什么左边是1/4分之一,而右边是1/2呢?

第3题:涂一涂,分一分

【电子白板出示教材“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根据分数,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然后说说分数表示的意义,再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充分的比较,讨论,加上我的概括归纳,学生能更好地感知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形成清晰的表象: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后,不管每份是多少个,每份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五、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分数知识,在生活中找一找,用“谁是谁的几分之一”说一句话吗?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仔细观察,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数学无处不在。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一个

平均分

21 31 …… 一些

15.《塑料》教学设计

《塑料》教学设计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刘惠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四课。本课主要安排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寻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了解学生对塑料的认识。第二部分在比较中认识塑料的优点。组织学生带一些塑料制品,和其他材料做的同类制品比一比,调用感官来认识塑料的优点。第三部分是用多种方法辨别羊毛线和塑料绳。通过看一看、拉一拉、烧一烧、捻一捻等方式会正确区别羊毛和塑料制品,进一步了解塑料的优缺点。第四部分是了解如何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塑料的优缺点。 2.会正确辨别羊毛制品和塑料制品。 3.了解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塑料的优缺点。 难点:了解塑料的特点,理解塑料与环保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塑料尺、钢尺、塑料袋、纸袋、塑料碗、瓷碗、木椅、塑料椅、羊毛线、塑料绳、酒精灯、镊子、手套、护目镜 五、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1.谈话:塑料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请你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塑料制品? (预设:水盆、课桌、尺子、笔盒) 2.汇报交流对塑料的认识。 【意图解析】从观察教室里的塑料制品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塑料在生

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样,既能拉近塑料与学生的距离,又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比较中认识塑料的优点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纸、金属等材料的特性。你觉得塑料制品与其 他材料制品相比,有哪些优点呢? 2.分组观察:四人一组,每人认领一组物品进行观察比较。 第一组:塑料尺、钢尺;第二组:塑料袋、纸袋; 第三组:塑料碗、瓷碗;第四组:塑料椅、木椅; 3.学生交流汇报 4.小结:塑料制品具有防摔、耐腐蚀、弹性好、便宜、轻便、隔热等优 势。 【意图解析】通过学生之前学习过金属、纸、木头等材料的特性,运用 多感官进行观察比较出塑料的一些优点,可以加深学生对塑料特性的理 解。通过分组合作观察的形式,既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又可以做到人人 有观察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三)鉴别羊毛制品和塑料制品 1.谈话:这两根绳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预设:羊毛、塑料) 2.提问:你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区分开? (预设:看一看、拉一拉、烧一烧、捻一捻) 3.分组实验,用不同方法区分羊毛绳和塑料绳。 (烧一烧和捻一捻环节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并正确使用酒精灯)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各位评委,下午好!我来自金北学校。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六册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64-65页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一、说教材 学生认识分数,是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的,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进一步认识分数。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认识用分数表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体悟和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的思想方法,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桃状纸片、小棒。 二、说教法 小学数学教学法指出,教学法的选择和运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这样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本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归纳法等进行教学。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制作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会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突破重点,化解难点,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真正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通过上网查阅,浏览网上资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案例资源吸收别人好的教学方法,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整合出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教学案例)第一环节: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情境:猴王带来了一个桃子,准备把它分给4只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并适时复习分数各部份的名称及各部份表示的意义。 (2)课件出示复习题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请个别学生说说想法) 此题主要复习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为下面学习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做好铺垫。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浮山县“优质课”评选资料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浮山县城关小学秦芳【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自主探索让学生分一分、涂一涂4个桃子的1/2、8个桃子的1/2、6个桃子的1/3等过程,让学生思考、交流、发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分母就是1”,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6——78页的例题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三年级(上册)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也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的基础上突破到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平均分成的每一份由原来的单一的“一块”突破到由一个或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份”。使学生能够把个数与份数的区别开来,能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几分之一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桃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谈话:“美猴王给它的孩儿们带了一个大蟠桃。可面对眼前的2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5.塑料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15.塑料 【教材分析】 《塑料》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和工具了解塑料的特点,思考怎样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教学中,1、用塑料与其他材料比较时需要一组组的进行,一方面是这种才比较严谨、科学,另一方面才可能了解到塑料更多的优点,学生分析时,教师不必作出评价,在总结时进行概括。2、探究活动:用更多方法比较塑料绳与羊毛毛线,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实验的方法了解塑料的特性。3、用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减少白色污染,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这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塑料制品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储备了一些生活经验,使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他们积极地对塑料进行比较,探究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环境保护方面,学生只知道有白色污染,对它造成的危害还不是很了解,通过视频能更好的了解“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后,通过“科技改变生活”让科技的力量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钻研,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塑料也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2.知道塑料有很多的优点,但也有缺点。 3.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科学探究: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 2.能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对比的方法探究塑料的特点。 2.意识到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危害,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回收、利用塑料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_《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 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数的意义,也就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 过程,进一步构建几分之一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习的快乐,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几分之一的意义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与长方形卡片若干张、一条绳子、一把小刀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惊喜,大家想不想看?(想)用魔术的形式把一条绳子平均分成两段。 师: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就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老师不但给同学们带来了惊喜,还带来了大家喜欢的两个小伙伴,课件展示熊大熊二分月饼。故事讲述:熊大熊二分月饼,四个月饼平均分,用哪个数字表示它们分的数量?生:2 师:两个月饼呢? 生:1 师:一个月饼呢? 生:一半 师:这个(一半)用以前学过的数字能表示出来吗? 生:不能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分数”,认识了它,以后这些“半个”的问题我们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授新

1:二分之一的认识 二分之一的意义: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 师:这句话中的关键字有哪几个不能除去?让学生展开讨论再回答。 生:“一个”“其中”“平均分”“每份”“这个”、、、、、、 师:尝试去掉之后发现“平均分”“每份”“它的”这三处关键不能除去,否则就改变了二分之一的意义。 师:那么同学们看一看分数由几部分组成? 生:三部分 师:分数由分母、分子和分数线三部分组成。 2:用两个判断题巩固二分之一的认识 (1)把一个月饼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二分之一。(×) 3:四分之一的认识 师:熊大熊二正准备分月饼,吉吉和毛毛来了,同学们说这可该怎么办呢? 生:那就平均分四份吧! 师:课件展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份,从而引出对四分之一的认识。 4:折一折,画一画。 用正方形、长方形纸折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用折一折的方法巩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认识,加深印象和理解,为后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奠定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学情分析 在这之前同学们只是接触了整数的认识、读写等知识,对分数的认识没有基础,不知道分 子:表示其中的一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分 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

塑料教案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2017年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三节内容,在本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材料家族”的不同类材料。初步认识了塑料,生活中也多次接触到塑料。从生活中对塑料有感性的认识,为本节课研究塑料具有怎样的性能和用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教学工具 教师课前准备不同种类的塑料物品(小塑料桶子、塑料尺、塑料水壶、洗衣液瓶子); 超市购物袋、保鲜袋、垃圾袋、塑料文件袋。提前收集好大量的塑料甁。 筛选不同类别的瓶子。例如:矿泉水瓶、运动饮水瓶、塑料药瓶、洗发水空瓶、沐浴露空瓶、一次性杯子、糖果瓶、酸奶瓶、洗气瓶。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了解不同类型的塑料的特点,具有不同的用途; 2、认识塑料瓶底部的安全标识; (二)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的塑料材料,进行小调查研究,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科学态度、STEM 1、乐于合作、善于交流;积极参与实验; 2、认识到塑料对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安全的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塑料的特性,具有不同用途;能学会安全使用塑料甁。 教学难点:认识塑料瓶底部的安全标识,开展安全小调查。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法、实验法、类比法、自主归纳总结法、自制PPT、结合信息技术录制微课; 教学过程(必填) 导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品,瞧瞧,都有些什么呢?(展示4-5种塑料制品,分别有小塑料桶、塑料尺、塑料水壶、洗衣液瓶子)想想这些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做的呀?(生:塑料)板书塑料。 在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是塑料做成的吗? 生:塑料瓶、水壶、塑料盆、塑料文具盒、尺子、塑料袋、沐浴露瓶子、白色小药瓶……师:同学们的回答真丰富,能举出这么多的例子,看来塑料在我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好好研究它。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轻松交流,展示塑料制品,本单元第一节课初步认识了塑料,为本课活动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新授活动一比较不同的塑料 师:老师准备了四种塑料制品,分别是:塑料抽杆夹、塑料袋、PE保鲜袋、垃圾袋。制成它们的塑料都一样吗?(生:不一样。)老师从四种物品上分别剪下大小相同的塑料块,并且标好编号:1、2、3、4。 (1) 这些塑料块有哪些不同?你们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板书(贴上四块塑料片。)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前后联系及作用。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教学大纲对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的大目标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实物、图形和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能借助图形学生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 3、本课知识的重难点: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二、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的一开始,我运用《西游记》中的人物,编辑了唐僧给徒弟分桃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境中,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新知的动机,通过3次分桃,引出了“一个桃子2人平均分,结果应如何表示”的矛盾,在问题与旧知的冲突中,学生激起了对新知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为新授部分作好了辅垫作用。 2、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建立概念。 例1~例5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通过均分一块饼、折一折纸、折一折绳子、均分线段等大量的实物及图形的操作实践活动,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逐步形成有关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认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注重合作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组涂色部分都是图形面积的练习,引出一道思考题“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然后老师放手让学生用一个圆自己动手去验证一下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不仅达到了强调“平均分”的目的,而且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教会了学生通过实践寻找例证的学习方法,另外,通过同桌两人互相合作折出一根绳子的等合作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从合作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实践自己解决问题。 4、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认识的发展和评比。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不能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说一个你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分数的例子?”“相同大小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小(越大),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这样的例子吗?”这些提问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让学生在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百花湖小学 执教人:刘志琴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64页、65页及“想想做做”1-5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是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的直接基础。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后面学习一些物体(图形)的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本节课主要是认识把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这个整体中的一份。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思维跨越,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

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1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2.让学生在玩学具的过程中,感受什么是分数,理解分数的含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在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两个以上物体占整体的几分之一,能把个数与份数区别开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谈话:上学期我们认识了分数,谁能说几个分数?(复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

分数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九册数学第96-97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从生活场景中,直观认识儿分之一。 2.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理解他们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1.会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 2.引导学生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活动中,初步建立分数概念。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2、感受分数源于生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3、获得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儿分之一”的表象,从而达到初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有整体一一部分意识,能正确描述图形所表示的儿分之一。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施、圆形纸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片、等腰三角形各若干张、 桔子4个、饮料2瓶、汉堡包1个、7张连续的邮票 学生各自准备的物体、切刀、剪刀、直尺、彩笔(蜡笔) 教学过程: 一、情最导入,讨论揭题 康泰的家庭作业老是完不成,因为他有的题LI不会写。放假时,他就邀请李想和张伟伟到他家去和他一起写作业,并给他讲解不会的题LI,现在他的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了,为了感谢李想和张伟伟,他妈妈拿出了一些好吃的分给他们俩。 (1)4个桔子,怎样分才能让李想和张伟伟都高兴呢? (2)2瓶饮料,怎样分才能公平呢?(这样公平的分法叫做什么分法?板书:平均分) (3)1个汉堡包,要平均分给他们俩该怎样分呢?(每人分半个,让学生现场分并比较是否是平均分)

那半个汉堡包用数怎样表示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能表示这半个汉堡包的数一一分数。(板书:分数) 二. 主动探索,感悟新知 师述:半个汉堡包用数表示是多少呢?(引导生答:二分之一,并板书:二分之一),如果用 师:这个二分之一有人会写吗? 1 2 (学生上黑板试写扌,有的学生可能会写成f ,也有的学生可能书写顺序不正确,从上往下写。 教师要一一纠正学生错误写法,示范并交代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母2表示平均分成2 份,最后写分子1表示其中的1份)。 ,并追问扌各个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3、 举例扌:请学生分组选一个他们喜欢的图形(等腰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毛线) 动手折一折或分一分他们身边的、生活中的物体,折出或分出它的* ,并 派代表说说折或分的过程。 (学生独立探究一一小组合作一一全班交流) 4、 反馈 1-2 1-2 分数表示是多少呢?(引导学生答: ? ? 述 师把一个汉堡包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就是它的*) 2?指导学生读、 认 ) 一 1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认识塑料》 全国通用

认识塑料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塑料,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塑料制品的特点。 2.认识生活中的塑料,了解塑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感知废弃物处置不当造成 的危害。学会客观地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3. 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环保责任感。 4.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分类、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塑料的特点及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感知塑料废弃物处置不当造成的危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注意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关于塑料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激发兴趣,开题导入 同学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各种不同的塑料制品)?那这些材料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呢?(学生回答塑料)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走进塑料的世界。 板书课题:认识塑料 二、交流资料,初步认识塑料 1.师:上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去搜集塑料方面的知识和塑料制品,同学们都搜集到了什么物品?谁来说说你搜集到了什么?(自由回答) 学生会回答搜集到的各种塑料制品、什么是塑料、塑料的原料、种类等基本信息,师根据回答给予适当评价、补充和总结。 2.师:同学们通过不同途径搜集了关于塑料的资料,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们对塑料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带来的物品也是琳琅满目(如果学生搜集物品单一可以引导找一找教室里的塑料制品),可见塑料制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这些只是塑料世界里小小的一部分。塑料制品在各行各业中应用都十分广泛,虽然塑料制品问世只有百余年,但是它已经逐步取代了其它生产材料。(板书应用广泛) 播放一组塑料在不同行业应用的图片。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初步认识的第一节课。这部分内容是“分数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又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内容,能否正确地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之前学生只掌握一些整数知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再者从逻辑起点的角度看,教材第一次编排有关分数的内容,学生是第一次正规地学习分数。为此,为克服学生初次感知有困难,教材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从现实起点的角度看,学生在10年的成长过程中,已从各种渠道或多或少感知过“分数”。在学生的头脑里分数既熟悉又陌生,是一个不经意的符号。但他们对分数是在“量的等分概念上发展而来”这一实质是不清晰的,而这恰恰是学习分数的关键。 教材编排思路是:主题图以“游乐园”的形式呈现了本单元的基本学习内容,图中有许多分数的例子,也有许多平均分的原型,通过这些素材,可以使学生看到生活中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分的现象到处存在,认识到产生分数的必要性。例1把主题图中的平分月饼的情境图抽取出来,引入分数,一半就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接着把这块月饼进一步平分成四块,再让学生根据1\2的意义进行迁移类推,自己说出1\4的意义。然后教材初步进行抽象、概括,说明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但没有对分数进行文字性的定义。例2,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个分数1\4,虽然正方形纸的折法不同,每一份的形状不同,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所以可以用同一个分数表示。目的是为了巩固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特殊地位以及新课标对教学行为的要求,再结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确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实物、图形和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 (2)能正确地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缪智萍 一、教学设想: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节内容。这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教材提供了情境图和操作活动。课标中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所以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是:一、利用书上主题图编成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到学习数学就是身边的事,让学生“我要学”。二、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构建分数的概念,降低知识难度。 二、教学目标: (一)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二)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三)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在头脑中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 三、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和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初次学习会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借助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本提供的素材,我设计的教法是:创设情景法,演示法,激励法。学生的学法是:合作法,操作法,比较推理法等。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半圆形纸及纸带、蜡笔。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秋游吗?看,三一班的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了森林公园(出示91页—92页主题图),他们多高兴呀,有的在玩积木、有的在折纸、有的在喂鸽子、有的在分西瓜,小明和小亮也饿了,小明拿出来一个月饼,把它切成了两半,一人一半(引导生说出一人一半就是平均分成两份,一人一份)。 师:看谁还能在图中找出其它平均分成几分的。 生:根据图回答。 师,好,我们先看一个故事,引导出狗兄弟买月饼分月饼的故事,并填空。 师:我们看看狗兄弟怎么分月饼的,用刀对半切开来,平均分成两份(师用课件把分月饼的过程演示一遍)。 师:其中的一半还能用我们学过的1、2、3这样的数表示吗?(不能)那“一半”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呢?(生根据经验可能说是0.5,也可能说出12 。) 师:真不错!0.5是我们学过的小数。12 是一个什么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教案

《认识几分之一》 说 课 稿 汤阴一实小:秦保平 2010/10/18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上午好! 首先感谢领导为我们教师搭建了这么一个平台,让我们充分展示自己,锻炼自己。下面我简要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意图。 一、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也是本单元教材的“核心”,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概括、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能比较

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3、教具、学具: 课件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等。 二、教法、学法: 教法:1、创境激趣,直观形象法。2、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4、鼓励猜测,迁移类比法。5、启发诱导,探究发现法。穿插讲授法、自学法、练习法。 学法:1、自主探究,感悟迁移。2、实践操作,合作交流。3、自学尝试,梳理归纳。4、联想创造,猜测验证。 三、教学流程:新课标第一网 (一)动画引入、设疑激趣 教学伊始,播放音乐出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图(课件),途中老猪和孙猴饿了,化到2个点心。 师:请大家猜猜他们化到两个什么点心呢?(课件示谜语:“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园,甜甜蜜蜜。”)师:现在老猪和孙猴两人要分吃一个月饼,请你当一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通过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它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通过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并且联系对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理解,通过操作,初步学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考过程与方法。本轮学习与第一轮一样,无须归纳和揭示“分数的意义”,而是组织学生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能用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操作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形象地建构分数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小数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学生在上册时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本课是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上,进行深入和拓展。内容主要是认识把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这个整体中的一份。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思维跨越,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特有的民俗剪纸文化,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认识用分数表示一些东西的几分之一的知识获取过程,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塑料》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塑料》教学设计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塑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对塑料进行研究。 2.知道塑料的优点和缺点。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给社会带来好处,同时也会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 【教学重点】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塑料的优点。 【教学难点】体会塑料污染的危害。 【教学准备】各种塑料制品及木制品、纸制品、纺织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制品、搪瓷制品、老化的塑料制品、打火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师:前几课,我们通过观察、实验认识了纸、纺织材料、金属等材料,知道了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就是天然材料,如果把天然材料加工或加入某种成分改变性质,这种材料就是人造材料。下面请大家猜一猜这些图片上的物体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近20年来蓬勃发展的新材料——塑料。 (板书课题)

(二)认识塑料的优点 1.师:谁能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塑料做成的?(生汇报) 2.师:那么,这些物品以前使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师展示实物或播放课件)以前人们吃饭用的碗、盘子、勺子都是陶瓷做的;洗脸盆、喝水的缸子、水壶都是搪瓷做的;凳子、箱子都是木头做的;装茶具、水果的盘子都是玻璃做的;饭盒、水桶都是金属做的;而药品则大都是用纸或玻璃瓶包装的;爸爸妈妈买菜用篮子,装东西用布袋子。 3.现在为什么要用塑料制品代替呢?塑料制品究竟有什么好处呢?(生汇报) 4.师: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分别比一比。今天老师准备了七种材料做成的物品,有木制品、纸制品、纺织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制品、搪瓷制品来帮助大家进行比较,听好要求:请各组将塑料制品与老师提供的某种制品进行比较,找出塑料有哪些优点。各组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看哪组发现塑料的优点最多!(学生分组观察、比较、交流。) 5.师:汇报时先说你们组用哪种材料与塑料比较,再说发现塑料有哪些优点。 6.学生按组汇报。教师板书:隔热、轻便、耐磨、牢固、

小学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7—88页的内容。 2.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小数等知识以及分数应用题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学时,第一部分是通过看微视频和动手操作,得出分数的产生及简单的认识几分之一;第二部分是在课堂上的。 3.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我将确定了一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亲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说教法:转变角色放手促学,采用翻转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主人”。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努力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生生交流,亲力探究新知的全过程。体会到探究的快乐,成功的欣喜,合作的愉悦。联系生活引探创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巨大的数学课堂”。因此,本节课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几分之一,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鼓励学生创造出几分之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设情境升华认识小学生思维活跃,但只有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他们的聪明智慧才能充分施展发挥,他们的真情实感才能毫无忌讳的流露。针对这一点,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大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地意义建构。 三、说学法 1. 自主学习策略在本课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画出正方形的二分之一,折出长方形纸的四分之一,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自主探究,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2.合作学习策略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合作学习,认为“合作”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好的发展,

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案认识几分之一1

认识几分之一(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你们看过猴王分桃吗?听说,花果山上有一位猴 王今天正准备给小猴分桃呢,想去看一看吗? 音乐声响起,小朋友闭起眼睛跟着老师一起去花果山看猴王分 桃。 音乐声停。花果山到了,请小朋友睁开眼睛观看。一位猴王很 高兴地端来了一盘桃,向桌子上一放,并对其他的几只小猴说:“把 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你们 会算吗?”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l。 (1)谈话:小朋友,关于猴王分桃的事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如 果问题是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我想你们都会说出结果。现在的问 题是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这就要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 体(把4个桃圈起来)。下面请你们帮助小猴分一分,看看每只小猴 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思考,画出图来。 (3)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4)师生归纳得出: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就要把4个 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 是这 盘桃的1/4 2.教学“想一想”。 (1)谈话:如果把这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 盘桃的几分之几?谁会分?

(2)学生动手画一画、分一分。 (3)小组合作,交流分法。 (4)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的。 (5)师生归纳得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三、组织练习 谈话:刚才小朋友对猴王分桃的过程中提出的数学问题都解决得很好。接下来,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填写,填完后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 师生共同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自己先填写,填完后再交流一下是怎样想的。 (2)师生共同小结:这两幅图都是把12个小方块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用以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也不同。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先根据分数的含义平均分一分。· (2)让学生看每份是几个,然后在图中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 (3)集体反馈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拿出12根小棒放在课桌上。 (2)教师提出要求,学生举小棒:拿出这堆小棒的1/2,拿出这堆小棒的1/2。 (3)提问: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一人提要求,大家拿小棒。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直接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反馈· 四、课堂小结及课后延伸 谈话: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科学_ 塑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9.《塑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具有轻便、不透水、受热易变形等特点。 2.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塑料的不同特点。 3.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 4.初步了解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塑料的特点。 2.了解塑料的好处与危害。 【教学准备】 演示:塑料花、塑料杯、玻璃杯、塑料袋、锤子、烧杯、水槽、热水、课件 分组:塑料杯、玻璃杯、塑料袋、调色盘、布袋、小毛巾、信封、水槽、场景图 【课前活动】 分一分 1.谈话: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其中有一些是用塑料做的,还有一些不是用塑料做的。请你们仔细观察,把它们分开来。看看哪个小组分的又快又正确。现在开始。 2.学生活动。 3.学生汇报:哪个小组来讲一下你们的分类结果? 4.教师小结:用塑料做的有塑料袋、塑料杯、调色盘,不是用塑料做的有玻璃杯、小毛巾、信封、布袋。同学们做得非常棒!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也能够表现得非常出色。 [设计意图:学生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已经能够知道哪些是塑料,课前分一分活动,既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常见的几种塑料制品,又向学

生强调了科学探究中要细心观察、小组合作的要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小礼物,大家看是什么?(出示一盆塑料花)喜欢吗?是什么?这束花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学生回答:塑料。 3.教师:对,是塑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塑料。 (板书贴课题:塑料)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找一找(场景中的塑料制品) 1.谈话:刚才的大信封里有一张图片,图上画是幼儿园教室里的场景。请你们在图中找一找,有哪些是用塑料做成的物品,用笔画圈把它圈起来。 2.学生活动。 3.学生台前展示交流。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找的结果?请你把图带上台来。 4.教师小结:看来啊,塑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材料。许多物品都是用塑料做成的。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塑料制品非常多,用途非常广。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中很容易找到它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明确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活动二:做一做,看一看(实验、观察、比较:塑料的特点) 实验一:塑料不易碎,比较轻 1.谈话:那么,人们为什么要用塑料来制作这些物品呢?它有什么好处呢?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认真地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完整word版)《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92~93页的内容。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分数知识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认识分数的。分数和整数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异。认识分数是学生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为后续学习小数和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作铺垫。认识几分之一是小学数学概念学习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开始掌握分数的意义是比较困难的。 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以分数来表述。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这节教材的要求是这样的: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简单的分数。根据教材地位、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和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说教学流程 游戏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分月饼游戏导入,先分四个月饼给两位同学,再分两个月饼给两位同学,最后一个月饼分给两位同学引出没人一半,也就是1/2。接着让学生读一读,说说1/2可以表示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1/2。 虽然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但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这方面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我让学生说说1/2可以表示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1/2的理解。 探究新知: 1、深入认识1/2。 组织学生利用正方形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形成1/2的表象。 体验不同折法,都可以用1/2来表示,那是为什么呢? 判断通过反例(没有平均分的情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沟通一半与1/2的联系,加深学生对1/2的认识。 2、认识几分之一。 过渡: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随机板书:1/3、1/4、1/5…… 让学生利用各种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吗? 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请圆形操作的学生举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