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1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1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1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1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2.环境功能区划——是指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3.总量控制规划——是指以某一区域或流域为对象,将污染物排放量限制在区域或流域环境容量以内的方法。

4.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5.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7.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8.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0.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1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12.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13.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14.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5.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16.土地资源:能满足或即将满足人类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利用的土地。

17.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18.土地开发:指人类采取积极的手段,扩大土地的有效利用或提高土地利用深度,以满足对土地不断增加的需求。

19.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输送、处理到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

20.集中供热:就是将分散的锅炉以及可以利用的燃烧装置集中起来,代替分散的状态。

21.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2.社区环境评价:是对一个社区的描述和社区自我评价,它的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指标的评价。23.水环境承载力: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

24.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并能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25. 环境现状评价:根据环境监测资料对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作现状评价。

26.规划方案:为实现相同的规划目标,可以采用的、供比较和选择的方案的集合。27.推荐方案:指由规划编制部门建议实施的规划方案(经过方案的优化)。

28.结构化决策: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

29.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31.集聚规模经济:指产出和平均投人随经

济规模而变的一种经济现象

1.“四R”原则——是指Recycle(循环)原则、Reuse(再利用)原则、Recover(回收)原则、Reduce(减少)原则

2.环境管理——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2 Cleaner Production——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3 共赢原理——是指在制定处理利益冲突的双方或多方关系的方案时,必须注意使双方都得利,而不是牺牲一方的利益去保障另一方获利。

6.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它是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分析,通过编制一个系统的物资投入与产出的清单记录,来评价与这些投入产出有关的潜在的环境影响,并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的目的解释清单记录和环境影响的分析结果。是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环境管理的一个技术方法手段。

1. 市场价格法:直接根据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利用因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产量和利润的变化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

2. 机会成本法: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对其他产品生产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益。

3. 防护费用法:环境资源破坏时带来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为防护该环境资源不受破坏所支付的费用来推断。

6. 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

22.清洁生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的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23. 浓度控制:是对认为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浓度所作的限量规定,以达到控制污染源排放量之目的。

27. 土地退化:指由于某些构成土地的自然要素形状发生了不利于维持原有生产能力的变化,从而引起了土地生产能力的持续下降甚至消失。

28. 城市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1)探索阶段研究阶段发展阶段

深化阶段

2.简述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1)环境规划的目标与指标体系(1分)(2)环境评价与预测(1分)(3)环境功能区划(1分)(4)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与决策过程(0.5分(5)环境规划的实施(0.5分)

3.简述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答:(1)前期环保工作评估 2)环境调查和评价(1分)(3)环境模拟和预测(4)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确定

(5)污染物排放总量确定(1分)(6)重点工程、融资渠道及保障措施

4. 环境规划的任务.

⑴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

⑵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⑶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产链”

⑷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⑸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政策⑹制定环境保护的技术政策。5.简述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1)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1分(2)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0.5)(3)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0.5)(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0.5)(5)系统原则(0.5)(6)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0.5)(7)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0.5)

6.简述环境规划的主要作用。

答:(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1)(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1)(5)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1)

7.试述我国环境规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状:

(1)我国环境规划确立了以可持续

发展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我国环境规划正逐步规范化,有了全国

统一的技术大纲。规划的编制除主导思

想外,还有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且

环境规划的内容也日臻完善。

(2)环境规划正逐步纳入国民经济

与社会发展规划中

发展趋势:

(1)环境与经济协调规划继续受到重视并成为热点(2)环境规划的技术路线将从污染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3)环境规划的污染控制方式将更突出区域集中控制

(4)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将继续得到青睐。(5)城市生态规划越来越被人们重视6)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7)地球规划国际合作前景看好

8. 简述我国当前环境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型的规划仍然缺乏

(2)新开发区环境规划方法有待完善和发展

(3)环境规划的管理还没有完全走上法制的轨道

(4)缺乏一支素质好、技术力量强的环境规划队伍

(5)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工作亟待加强

(6)作出的环境规划缺乏足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9.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⑴整体性⑵综合性⑶区域性⑷动态性⑸信息密集⑹政策性强

10. 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⑴经济制约型⑵协调型⑶环境制约型.

11. 环境规划的类型(按性质分)⑴生态规划

⑵污染综合防治规划⑶自然保护规划

⑷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12..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原则⑴善用信息,紧指目标⑵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⑶遵循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法规

13.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⑴整体性原则⑵科学性原则⑶规范性原则⑷可行性原⑸适应性原则⑹选择性原则

14.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答:(1)弄清问题(1)(2)确定环境目标(1)(3)建立源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响应关系(1)(4)选择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1)

(5)确定与优化方案(1)(6)方案的审核与实施(1)

15.试述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答:(1)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8分)①采取合理的能源政策(使用新能源、改变现有燃料构成、改变煤的燃烧方式)②集中供热③采取有效的治理技术④实施清洁生产⑤控制移动源的排放(2) 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3分)①气污染源合理布局②合理布置城市功能区

⑶加强绿化(2分)①植物净化②合理设置绿化隔离带

16.试述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措施。

答:(1)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产生(2)推广和发展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物的排放(3)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与纳污容量①人工复氧

②污水调节③河流流量控制

(4)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水系环境、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水系景观的维护与改善(5)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

17.试述水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

(1)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清洁生产

工艺、浓度控制法、总量控制

法)

(2)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纳污容量

(人工复氧、污水调节、河流

流量调控)

内容:

明确问题确定规划目标选定规划方

法拟定规划措施提出供选方案规划

实施

18.水环境规划的类型与层次

⑴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①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②城市(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3水污染控制设施规划

⑵水资源系统规划

①流域水资源规划

②地区水资源规划

③专业水资源规划

19. 简述水环境功能分区的原则。

1.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

2.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

3.统筹考虑专业用水标准要求

4.上下游、区域间互相坚固,适

当考虑潜在功能要求

5.合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

容量

6.与陆上工业合理布局相结合

7.对地下饮用水源地污染的影响

8.实行可行,便于管理。

20.简述乡镇环境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1)一些地方环境规划没有纳入总体规划,甚至没有制定环境规划,规划落后于经济和环保的要求(2分)

(2)功能区划分不尽合理(2分)

(3)立法不完善,管理不得力(1分)

(4)农村环保意识淡薄。(1分)21.乡镇环境规划的主要对策有哪些?

答:(1)将环境规划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1)

(2)突出地方特色(1)

(3)功能区划分要适当合理(1)

(4)应将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乡镇建设放到重要位置(1)

(5)强化环境管理,加大执法力度(1)

(6)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和公众参与性(1)

22.现拟对某乡镇进行环境规划,你认为应如何进行?

(1)准备阶段(5分)

①接受任务,制定工作计划

(2)

②调查研究,包括自然、社会、

经济现状调查研究,发展规划

资料收集(2)

③环境影响预测(1)

(2)编制阶段(6分)

①确定环境规划目标(1)

②环境规划对策研究(1)

③拟定规划方案与措施(1)

④可行性分析(1)

⑤优化协调规划方案(1)

⑥编写规划报审稿(1)

(3)报批阶段,包括规划的报批与

实施(2分)

23. 城市环境规划的特点分析

城市环境经济系统的特点

①综合性

②多目标与目标矛盾性

③动态性

④不确定性

24. 城市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

①城市环境评价

②环境预测与环境功能区划

③规划目标制定

④环保投资与筹资分析

⑤规划方案制定与优化

⑤方案的审核与实施

25.社区环境规划的程序

⑴社区环境评价

⑵环境预测

⑶环境功能区划

⑷规划目标制定

⑸规划方案制定与优化

⑹方案的审核与实施

26. 简述流域环境规划的主要程序。

答:(1)流域资源、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现状调查(1分)

(2)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与规划目标确定(1分)

(3)流域社会经济系统分析(1分)

(4)流域环境规划基础研究(1分)

(5)流域环境规划方案(1分)

(6)规划实施与管理(1分)27. 简述环境预测的内容。

(2)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

(3)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

(4)环境污染预测

(5)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

(6)生态环境预测

28. 环境预测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经济社会发展是环境预测的基本依据,要注意经济社会与环境各系统

之间和系统整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

规律;

(2)科技进步的作用,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与对环境保护的贡

献是影响环境预测的重要因素;(3)突出重点,即抓住那些对未来环境发展动态具有最重要影响的因素,

这不仅可大大减少工作量,而且可

增加预测的准确性;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环境预测涉及面十分广泛,一般可分为宏观和中

观两个层次,要注意不停层次的特

点和要求。

29. 日本环境规划的特点

⑴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⑵.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

⑶重视直接的和行政管理

⑷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30.简述日本环境管理的特点。

(1)具有健全的环境管理机构(1分)(2)对法律进行适时修改,以适应环境管理的需要(1分)

(3)以环境标准作为政策的目标和手段(1分)

(4)地方政府的行为超前于中央政府(0.5分)

(5)企业环境管理重在“防”(0.5分)31.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

答:(1)土地评价(2)

(2)土地利用预测(2)

(3)土地利用优化配置(1)

(4)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32.土地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1分)

(2)土地评价(1分)

(3)土地利用预测(1分)

(4)土地利用战略与土地利用分区(1分)

(5)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1分)

(6)规划的审批和实施(1分)33.生态城市的内涵有哪些?

答:(1)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2)

(2)合理的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2)

(3)高素质的城市社会生态文明(1)

(4)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1)34.生态城市的建设措施有哪些?

答:(1)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工业(1分)

(2)发展生态农业、增强绿色食品竞争力(1分)

(3)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1分)

(4)在文化产业中注入生态内涵(1分)

(5)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1分)

(6)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生态住宅。(1分)

35.简述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演变过程。答: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分)

(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1分)(2)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1分)(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1分)

36.简述三种生产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1)阐明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本质(1分) (2)揭示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1分)

(3)指明了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1分)

(4)明确了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和调控对象(0.5)

(5)奠定了环境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0.5)

37.简述作为管理主体的工业企业环境管

理。

(1)在企业内部按照ISO14000 系列标准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2)

(2)防治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与废弃

物(1分)

(3)推行清洁生产(1分)

38.简述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答:(1)建立新的流域环境管理体制,

建立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流域管理委员会

(1分)

(2)制定全流域环境规划,管理方法上坚持全流域环境规划优先(1分)

(3)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污染补偿机制(1分)

(4)建立流域水事纠纷裁决制度,加强

流域突发谁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1分)

39. 简述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效应。

(1)企业的集聚效应;

(2)功能区的邻近效应;

(3)城市社时间的协调效应

(4)土地利用的密度效应

(5)时间的经济效应;

(6)成合理配置及对外联系效应。

40. 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划的技术路线有哪

些?

基础数据的调查分析

(1)污染源预测分析

(2) 规划模型建立和调整

(3)规划方案的权衡分析

41. 简述当前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主

要矛盾。

(1) 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相

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

境急剧变化的矛盾;

(2)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

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矛

盾;

(3)地球上蕴藏的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等

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

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4)地球的体积是有限的,物质的生产

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口的发展如

无计划是无限的,这也是一个矛盾。42. 简述环境决策方案的影响机制。

(1)决策风险的影响

(2)决策时效的影响

(3)社会成本核算的影响

(4)决策机会的影响

43. 简述林地资源保护规划实施的措施。

(1)以林地资源保护规划为依据,编制

各年度的林业发展计划,通过发展

计划落实林地资源保护规划中的各

项指标;

(2)以林地保护规划作为过渡林带用途

管制的依据;

(3)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管理手段相

结合的办法,保证林地的合理利用

与保护;

(4)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重要性的宣传,

增强单位和个人对林地资源合理利

用与保护的意识;

(5)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有效的检查规划

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的变化以

法定程序对其进行调整。

44. 能流分析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能流过程分析

(3)能流平衡分析

(4)能流过程优化分析

45.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⑴生产

⑵生活

⑶还原

⑷信息传递

46.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的方法

⑴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⑵浓度控制法

⑶总量控制法

47.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纳污量的方法

⑴人工复氧

⑵污水调节

⑶河流流量控制

48.简述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的依据。

答:(1)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即我国尽管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低。(1.5分)

(2)是由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

客观要求决定的。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比较突出,尤其现在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环境省人类生存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1.5分)(3)是由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需要决定的。只有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就把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考虑,也就明确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1分)

49.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

认为应如何搞好生物多样

性保护与管理?

答:(1)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5分)

①生物栖息地(生境) 的破坏(1分)

②环境污染的破坏(1分)

③水工建筑、采矿等经济活动的破坏(1分)

④过度捕杀、捕捞、偷猎等的破坏(1分)

⑤外来物种入侵的破坏(1分)

(2)搞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方法(5

分)

①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与执法(1分)

②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机构与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1)

③制定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政策(1分)

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科学研究,引进和推广先进的保护与管理技术和方法

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与知识及参与度(0.5分)

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0.5分)

50.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应如

何搞好农村环境保护与管

理?

答:(1)我国农村的主要环境问题(5分)

①工业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及城市发展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问题(2分)

②农业本身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问题(3分)

a.水土流失,沙漠化,自然灾害加剧

b.土壤盐碱化和潜育化

c.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2)搞好农村环境保护与管理措施与方法

(5分)

①加强对乡镇工业的环境管理(1分)

②防治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及畜禽养殖的污染(1分)

③防治生态环境破坏(1分)

④推广生态农业,加强农村和乡镇园林绿化(1分)

⑤制定农村及乡镇环境规划,强化乡镇环境管理(1分)

51.简述推行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答:(1)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

(2)突破“绿色壁垒”的需要(2)

(3)缓解我国现存环境与资源压力的需要(2)

52.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是什么?

答:(1)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2)

(2)依据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1)

(3)依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功能区(1)

(4)依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1)

(5)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1)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共13分)

1.什么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你认为应如何搞好工业企业环境管理?

答:(1)所谓“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宣传教育等手段来控制和预防工业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产生的有害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2分)

(2)工业企业自身加强内部环境管理:(4分)

①在企业内部按照ISO14000 系列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2分)

建立内部环境管理机构

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与审核

申请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②防治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与废弃物(1分)

大气污染物防治

废水防治

固体废弃物利用与处理

噪声污染控制

③推行清洁生产(1分)

推行清洁生产工艺

进行清洁生产审计

开展清洁生产研究

(3)环境管理部门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4分)

①工业企业发展建设过程的环境管理(1分)

筹划立项与设计阶段的环境管理

施工与验收阶段的环境管理

②产品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1分)

对污染源排放的管理

对生产过程的环境审计

做好排污收费工作

③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1分)

④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1分)

2. 什么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搞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答:(1)森林资源是森林、林地及生活和生长在林地上的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2分)

(2)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4分)

①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引发洪涝灾害,(1分)

②引发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沙化,(1分)

③导致调节能力下降,引发气候异常,(1分)

④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锐减。(1分)

(3)搞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措施与方法(4分)

①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立法与执法(0.5分)

②制定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政策(0.5分)

③实行森林资源有偿采伐,建立林业投入补偿机制(1分)

④利用森林景观优势,发展森林旅游(1分)

⑤改革林业经营与管理机制(1分)1.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1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2.环境功能区划——是指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3.总量控制规划——是指以某一区域或流域为对象,将污染物排放量限制在区域或流域环境容量以内的方法。 4.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5.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7.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8.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0.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1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12.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13.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14.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5.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16.土地资源:能满足或即将满足人类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利用的土地。 17.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18.土地开发:指人类采取积极的手段,扩大土地的有效利用或提高土地利用深度,以满足对土地不断增加的需求。 19.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输送、处理到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 20.集中供热:就是将分散的锅炉以及可以利用的燃烧装置集中起来,代替分散的状态。 21.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2.社区环境评价:是对一个社区的描述和社区自我评价,它的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指标的评价。23.水环境承载力: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 24.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并能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25. 环境现状评价:根据环境监测资料对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作现状评价。 26.规划方案:为实现相同的规划目标,可以采用的、供比较和选择的方案的集合。27.推荐方案:指由规划编制部门建议实施的规划方案(经过方案的优化)。 28.结构化决策: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 29.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31.集聚规模经济:指产出和平均投人随经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张承中版课后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规划: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末端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或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 水体的自净过程: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 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

简答题: 1.中国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 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 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2.环境统计的范围及其调查方法? 答:涉及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条件,包括影响生态平衡的诸因素及变化带来的后果。范围包括:植物动物大气水土地土壤和人类居住区。调查方法:定期普查抽样调查科学估算专项调查 3.地表水环境质量类别及其适应范围? 答: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初等数论_附录1_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1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一 1. (ⅰ) 由a b知b = aq,于是b = (a)(q),b = a(q)及b = (a)q,即a b,a b及a b。反之,由a b,a b及a b 也可得a b; (ⅱ) 由a b,b c知b = aq1,c = bq2,于是c = a(q1q2),即a c; (ⅲ) 由b a i知a i= bq i,于是a1x1a2x2a k x k = b(q1x1 q2x2q k x k),即b a1x1a2x2a k x k;(ⅳ) 由b a知a = bq,于是ac = bcq,即bc ac; (ⅴ) 由b a知a = bq,于是|a| = |b||q|,再由a 0得|q| 1,从而|a| |b|,后半结论由前半结论可得。 2. 由恒等式mq np= (mn pq) (m p)(n q)及条件m p mn pq可知m p mq np。 3. 在给定的连续39个自然数的前20个数中,存在两个自然数,它们的个位数字是0,其中必有一个的十位数字不是9,记这个数为a,它的数字和为s,则a, a 1, , a 9, a 19的数字和为s, s 1, , s 9, s 10,其中必有一个能被11整除。 4. 设不然,n1= n2n3,n2p,n3p,于是n = pn2n3p3,即p3n,矛盾。 5. 存在无穷多个正整数k,使得2k1是合数,对于这样的k,(k1)2不能表示为a2p的形式,事实上,若(k 1)2= a2p,则(k 1 a)( k 1 a) = p,得k 1 a = 1,k 1 a = p,即p = 2k 1,此与p为素数矛盾。 第一章习题二 1. 验证当n =0,1,2,… ,11时,12|f(n)。 2.写a = 3q1r1,b = 3q2r2,r1, r2 = 0, 1或2,由3a2b2 = 3Q r12r22知r1 = r2 = 0,即3a且3b。 3.记n=10q+r, (r=0,1,…,9),则n k+4-n k被10除的余数和r k+4-r k=r k(r4-1)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版课后答案

§1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1 P.19 1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 环境管理的内涵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2 P.19 2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的科 学决策活动。 3 P.19 3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答: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 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4 P.19 8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答: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这三种行为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调整人类社会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5 P.19 10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答:1 环境规划的内容 (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 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环境规划的实施。 (2)流域水环境规划: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 质量目标、流域水环境控制规划等。 (3)城市环境规划:包括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城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管理、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4)生态环境规划:包括城市生态规划、生态产业园规划、生态规划方法等。 2 环境管理的内容 (1)环境管理模式:包括末端控制为基础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污染预防为基础的环 境管理模式和污染预防模式实施过程的环境规划管理等。 (2)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组织与其环境绩效、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 体系等。 (3)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产品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产品环境标志等。 (4)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建设项目、城市环境、农村环境、海洋环境、开发区 环境等不同类型的环境管理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3 本书基本框架:环境规划与管理共分为三篇。 第一篇:环境规划与管理基础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工程本科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题库

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工程本科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题库一、单选题(共50题,70.0分) 1、对“三同时”制度作出具体规定的法律、法规是()。 A.环境保护法 B.海洋环境保护法 C.大气污染防治法 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标准答案:D 2、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中国 标准答案:D 3、提出“人类有权在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良好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的国际环境宣言是( )?。 A.1970年《东京宣言》 B.1972《斯德可尔摩宣言》 C.1982年《内罗毕宣言》 D.1992年《里约宣言》 标准答案:B 4、判断某环境区域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是()。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 D.环境基准 标准答案:A 5、一般说来,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 A.自然资源 B.废弃物 C.商品 D.环境质量 标准答案:A 6、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1)、有毒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2)、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3)的大小排序为()。

A.(1)>(2)>(3) B.(3)>(2)>(1) C.(2)>(3)>(1) 标准答案:A 7、现行中国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标准答案:B 8、一般而言,环境权是指()。 A.法院有审理环境污染纠纷案件的权利 B.国家有管理环境的权利 C.公民享有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 D.企业在获得排污许可后,有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权利 标准答案:C 9、发布限制治理企业名单的部门是()。 A.城市政府 B.发改委 C.环保局 D.监察部门 标准答案:A 10、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dSe,下列属于环境协调共生的熵变类型是()。 A.dS<0 B.dS>0 C.dS=0 D.不确定 标准答案:A 11、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源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 A.缓冲区 B.实验区 C.核心区 D.外围保护地带 标准答案:C 12、环境管理的核心的管理对象是()。

数据结构附录习题及B卷答案答案

数据结构附录A 样卷一 一、判断题:(10 分) 正确在括号内打√,错误打× ( ) 1.在单链表中,头结点是必不可少的。 ()2.如果一个二叉树中没有度为1的结点,则必为满二叉树。 ( ) 3. 循环链表的结点结构与单链表的结点结构完全相同,只是结点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 ) 4. 顺序存储结构只能用来存放线性结构;链式存储结构只能用来存放非线性结构。 ( ) 5. 在一个大根堆中,最小元素不一定在最后。 ( ) 6. 在一个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等于所有顶点的出度之和。 ()7. 在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的散列表中,所有同义词在表中相邻。 ()8. 内部排序是指排序过程在内存中进行的排序。 ()9. 拓扑排序是指结点的值是有序排列。 ( )10. AOE网所表示的工程至少所需的时间等于从源点到汇点的最长路径的长度。 二、选择题(30分, 每题1.5分) 1.有一个含头结点的单链表,头指针为head, 则判断其是否为空的条件为: ________________ A. head=NIL B. head^.next=NIL C. head^.next=head D. head<>NIL 或 A. head==NULL B. Head->next==NULL C. head->next==head D. Head!=NULL 2.非空的循环单链表head的尾指针p满足______________。 A. p^.next=NIL B. p=NIL C. p^.next=head D. p=head 或 A. p->next=NULL B. p==NULL C. P->next==head D. p==head 3.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 A、可随机访问任一个元素 B、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D、所需空间与线性表的长度成正比 4.若某链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和删除最后一个结点,则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单链表 B、双链表 C、单循环链表 D、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 5.若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第i个元素及其前驱的值,则采用存储方式节省时间。 A、单链表 B、双链表 C、单循环链表 D、顺序表 6.设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A,B,C,D,则借助一个栈所得到的输出序列不可能的是。 A、 A,B,C,D B、D,C,B,A C、 A,C,D,B D、D,A,B,C 7.一个队列的入队序列是1,2,3,4,则队列的输出序列是。 A、4,3,2,1 B、1,2,3,4 C、1,4,3,2 D、3,2,4,1 8.设循环队列中数组的下标范围是1~n,其头尾指针分别为f,r,若队列中元素个数 为。 A、r-f B 、r-f+1 C、(r-f+1)mod n D、(r-f+n)mod n 9.串是。 A、不少于一个字母的序列 B、任意个字母的序列 C、不少于一个字符的序列 D、有限个字符的序列 10.数组A[1..5,1..6]的每个元素占5个单元,将其按行优先次序存储在起始地址为1000的连续内存单元中,则A[5,5]的地址是。 A、1140 B、1145 C、1120 D、1125 11.将一棵有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从根这一层开始,每一层从左到右依次对结点进行编号,根结点编号为1,则编号为49的结点的左孩子的编号为。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切勿让任何老师知道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就是使得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 D )。P8或者P3 A、环境效益达到最大 B、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C、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D、使得所有的效益与损失的总与为最大 2、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关系最密切的有( ABCD )。P4 A、人口与经济部分 B、生产力的布局与产业结构 C、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 D、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 3、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的相互关联主要有( ABD )。P6 A、城市人口与经济 B、城市的生产力与布局 C、城市规模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4、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 BD )。百度 A、“十五小”企业 B、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 C、没有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 D、在特别保护区域内的工业生产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 5、环境规划的作用就是( ABCD )。P3 A、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B、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C、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D、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6、下列那一种废物最有可能为危险废物( C )。 A、生活垃圾 B、包装垃圾 C、电镀污泥 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7、环境规划的特征有( ABCD )。P6~7 A、区域性 B、动态性 C、政策性强 D、信息密集 8、环境规划的原则有( ABCD )。P9~10 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D、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9、按照环境要素,环境规划可以划分为( ABD )。P12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题

1.第一个路标: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2.1983年12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同步发展方针。 3.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4.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5.我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政策归纳为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污染者付费”政策,“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6.“三同时”制度系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7.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被认为是八项环境管理的龙头制度。 8.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他的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哪几方面? 提出管理的14原则:1.劳动分工2.权利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的酬报8.适当的集权和分权9.跳板原则10.秩序11.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员的团结。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 9.管理的二重性: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1.按控制活动的性质划分为防治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 2.根据控制点位于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位置分为预先、过程、事后控制 3.根据实施控制的来源分正式组织、群体、自我控制 4.根据控制信息的性质分反馈、前馈控制 5.根据控制所采用的手段分直接、间接控制。 12控制原则 1.控制所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从总体上看,它既包括对人的控制,也包括对物的控制,这就增加了控制的复杂。 2.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要遵循以下原则1.公众参与原则2.系统控制原则 3.一致与比较原则 4.预防性原则 5.例外与重点原则 6.灵活性原则 7.经济合理原则 8.反馈原则

附录1试题库及答案

名词解释: 1 动态:指生产设备按预定的工艺模式运行并有规定数量的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的状态。 2 单向流:指空气朝着同一个方向,以稳定均匀的方式和足够的速率流动。单向流能持续清除关键操作区域的颗粒。 3 静态:指所有生产设备均已安装就绪,但没有生产活动且无操作人员在场的状态。 4 密封:指将容器或器具用适宜的方式封闭,以防止外部微生物侵入。 填空 1 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2 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4个级别,分别是A、B、C、D 3 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等。 4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5 为减少尘埃积聚并便于清洁,洁净区内货架、柜子、设备等不得有难清洁的部位。门的设计应当便于清洁。 6 应设送风机组故障的报警系统。应当在压差十分重要的相邻级别区之间安装压差表。压差数据应当定期记录或者归入有关文挡中。 7 热力灭菌通常有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 8 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是B级。高风险操作区A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是C级和D级判断

1 C级洁净区和D级洁净区没有动态监测的要求。(×) 2 应当根据产品及操作的性质制定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这些参数不应对规定的洁净度造成不良影响。( √ ) 3 应当制定适当的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监测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操作规程中应当详细说明结果超标时需采取的纠偏措施。(√) 4 为了方便检查和监督工作,监督和管理人员可在无菌生产的洁净区进行随时进入。(×) 5 个人外衣不得带入通向B级或C级洁净区的更衣室。每位员工每次进入A/B 级洁净区,应当更换无菌工作服;或每班至少更换一次,但应当用监测结果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操作期间应当经常消毒手套,并在必要时更换口罩和手套。(√) 6 洁净厂房的设计,应当尽可能避免管理或监控人员不必要的进入。B级洁净区的设计应当能够使管理或监控人员从外部观察到内部的操作。(√) 7 应当特别保护已清洁的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器具及产品直接暴露的操作区域。(√) 8 当使用或生产某些致病性、剧毒、放射性或活病毒、活细菌的物料与产品时,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和压差应当适当调整,防止有害物质外溢。必要时,生产操作的设备及该区域的排风应当作去污染处理(如排风口安装过滤器)。(√) 9 应当能够证明所用气流方式不会导致污染风险并有记录(如烟雾试验的录像)。(√) 10 为了方便操作和降低污染可以将物料或产品用传送带直接传送到不同的区域(×) 11 关键设备,如灭菌柜、空气净化系统和工艺用水系统等,应当经过确认,并进行计划性维护,经批准方可使用。(√) 12 过滤器应当尽可能不脱落纤维。严禁使用含石棉的过滤器。过滤器不得因

(完整word版)GMP附录-中药饮片试题及答案

民生药业集团公司2015年GMP附录一中药饮片试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岗位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占试卷内容50分): 1. 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密切相关,在炮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防止变质,避免交叉污染、混淆、差错:生产直接口服中药饮片的,应对生产环境及产品微生物进行控制。 2. 中药饮片应按照品种工艺规程生产。中药饮片生产条件应与生产许可范围相适应,不得外购中药饮片的中间产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 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人员应具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实际能力,具备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能力。 4. 从事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生产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知相关的 劳动保护要求。 5. 从事对人体有毒、有害操作的人员应按规定着装防护,其专用工作服与其他操作人员的工作服应分别洗涤、整理,并避免交叉污染。 6. 同一厂房内的生产操作之间和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互相妨碍。 7. 应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不同特性及炮制工艺的需要,选用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设备。 8. 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县、容器应易清洁消毒,不易产生脱落物,不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9. 对每次接收的中药材均应按产地、供应商、采收时间、药材规格等进行分类,分别编制批号并管理。 10. 购入的中药材,每件包装上应有明显标签,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采收时间等信息,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志。 11. 中药饮片包装必须印有或贴有标签,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 日期、执行标准,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药品批准文号。 12. 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按质量要求贮存、养护,贮存期间各种养护操作应当建立养护记 录; 养护方法应当安全有效,以免造成污染和交叉污染 13. 净制、切制可按止进行工艺验证,炮炙应按品种进行工艺验证,关键工艺参数应在工艺验证中体现。 14. 验证文件应包括验证总计划、验证方案、验证报告以及记录,确保验证的真实性。 15. 在同一操作间内同时进行不同品种、规格的中药饮片生产操作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 隔离措 施。 16.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按法定标准进行检验。 17. 每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留样,毒性药材及毒性饮片的留样应符合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规定。 18. 企业可选取产量较大及质量不稳定的品种进行年度质量回顾分析,其他品种也应定期进行产品质量回顾分析,回顾的品种应涵盖企业的所有炮制范围。 19. 企业应设置中药标本室,标本品种至少包括生产所用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占试卷内容20分): 1. 企业的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应当至少具备哪些条件?(A D ) A. 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B. 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C. 并有中药饮片生产或质量管理三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二年的质量管理 经验; D. 并有中药饮片生产或质量管理五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年的质量管理 经验。

东华理工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最新版)

环境管理是指在环境容量的允许下,以环境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的、 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和行政的手段,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 如何理解环管 第一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动用各种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第三环境管理是跨学科领域的新兴综合学科。 第四环境管理和任何管理活动一样,也是一个动态过程。 第五环境管理需要各国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 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1)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2)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 (3)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环境法学,环境生态学,系统工程,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等等 差别 1、时空关系上,环境规划侧重于未来的规划,环境管理注重于现实的管理; 2、他们分属于不同于不同的学科。 环境规划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并以制度、法律、体制和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创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 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政府行为是总的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制定政策、法律、法令、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 ?市场行为是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生产者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 ?公众行为则是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消费、休闲和旅游等方面的行为。这三种行为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

新版GSP附录培训试题及答案知识分享

新版G S P附录培训试 题及答案

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附录培训试题 姓名:________ 岗位: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 1、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包括几个附录() A 、3 B、2 C、5 D、6 2、药品到货时,收货人员应当查验()以及相关的药品采购记录。 A、随货同行单(票) B、入库单 C、收款收据 3、收货过程中,对于随货同行单(票)或到货药品与采购记录的有关内容不相符的,由 ()部门负责与供货单位核实和处理。() A、采购部B、财务部C、质管部D、仓储部 4、收货人员应当将核对无误的药品放置于库房的哪个的区域。()A、合格区B、待验区C、发货区D、不合格区 5、验收药品应当按照批号逐批查验药品的合格证明文件,对于相关证明文件不全或内容与到货药品不符的,不得入库,并交()部门处理。 A、质管部B、仓储部C、业务部D、物流部 6、对到货的同一批号的整件药品。整件数量在2件以上至50件以下的,至少抽样检查几件?() A、2件B、3件C、4件D、5件 7、修改各类业务经营数据时,操作人员在职责范围内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修改。 A、质量管理人员B、信息管理人员C、企业负责人 8、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应当至少每隔1分钟更新一次测点温湿度数据,在药品储存过程 中至少每隔()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 A、60 B、40 C、30 D、15 9、平面仓库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至少安装()个测点终端;300平方米以上 的,每增加300平方米至少增加1个测点终端。 A、10 B、2 C、3 D、4 10、每个库房中验证测点均匀性布点数量不得少于()个。 A、10 B、2 C、3 D、9 二、多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 1、对销后退回的冷藏、冷冻药品() A、检查退货方提供的温度控制说明文件和售出期间温度控制的相关数据。 B、对于不能提供文件、数据,或温度控制不符合规定的,应当拒收,做好记录并报 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C、直接入库。 D、验收合格后入库。 2、药品批发企业系统的硬件设施和网络环境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A、有支持系统正常运行的服务器;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主编 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1. 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 2.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3. 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4. 简述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5.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6.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的召开背景及其主要成果。 7. 阅读全球《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并归纳其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8.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9.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与手段。 10. 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1. 简述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并说明各项对策包含的主要内容。 2. 试分析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的相关关系。 3. 请在三类相关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环境经济政策)中选择一类,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汇总该类政策执行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布的各项规定(列出汇总表)。 4. 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 5.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该法的第二次修订,请比较该法二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6. 试比较1996年版《水污染防治法》与1984年版《水污染防治法》内容的变化,并分析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7. 试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因和目的。 8. 简述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含义和相关规定。 9. 举例说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实施过程对污染严重城市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10. 说明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方法,并按污染控制因子分类例表归纳常用环境标准目录。 第三章 1. 管理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定义? 2. 什么是管理的二重性特点?试采用管理二重性性质剖析我国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4. 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他的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哪几方面?其后哈罗协?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对管理职能的分类又作了什么说明? 5. 简述现代管理不派中各种学派的管理思想的特点。 6. 简述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和控制职能的含义和作用。 7. 什么是目标管理?如何具体实施目标管理? 8. 什么是反馈控制?什么是前馈控制?试分析两种控制方式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9. 什么是环境容量?什么是环境承载力?试分析两者关系。 10. 简述工业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内涵。 11. 试解释下列环境经济学的概念: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公共物品、外部性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庇克税、科斯定理、排污权交易。 第四章 1. 计算下面数据的各种平均值、标准差、算术平均误差和级差。 2. 对某合金中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不同的人员测定的数据为:56.91,57.13,57.21,57.36,57.41,58.49,58.56, 3. 有一组三因子数据:x1=(1, 3, 4, 5),x2=(0.2, 0.3, 0.4),x3=(32, 35, 36),试对它们进行标准化处理。 4. 某建筑材料预制厂生产a、b两种绿色环保产品,现有两种原料,第一种有72立方米,第二种56立方米,假设 5. 某城镇为防止附近河流富营养化,需消减其排放到河流中污水的含磷量。按环境标准,该城镇每年排磷总量 6. 已知下面一组数据,试用进行参数估计,并求中值误差。 第五章 1. 简述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复习提纲 ——1/2/3/4/8章(LL部分) 1.环境管理的里程碑事件 a)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寂静的 春天》,该书通过对污染物迁移、变化特别是滥用杀虫剂DDT后果的描写, 向人们阐述了海洋、天空、河流、土壤、动物、植物和人类之间的密切 关系。 b)1972年,罗马俱乐部公布《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分析了世界人口、 工业发展、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五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 以当时的人口与工业增长发展下去,世界将面临“崩溃”,解决问题的方 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 c)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这是第一个 关于环境问题的世界性会议。该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文件,《宣言》将会议形成的共同看法和制定的共同原则加以总结,提出 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初步构筑起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和理 论的总体框架。 d)1974年,在墨西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 召开的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上形成了三点共识: ①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②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 超出生物圈的容许极限;③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 e)1983年第38届联大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or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简称WCED)。次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出任该委员会主席,并以 “持续发展”为纲领,制定“全球的变革日程”。 f)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 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给出了如下定义,“人类有能力使 发展持续下去,也能保证使之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 需要的能力”。 g)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和发展大会”,把环 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与

4527环境规划与管理学复习资料

04527环境规划学 复习重点:第一到第六章及第八章——环境规划的理论、内容、技术与方法及应用。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是非或判断题,简答题,单选题,论述题,计算题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市场价格法:直接根据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利用因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产量和利润的变化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2.机会成本法: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对其他产品生产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益。 3.防护费用法:环境资源破坏时带来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为防护该环境资源不受破坏所支付的费用来推断。 4.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5.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6.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 7.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8.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10.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 和质量的特征值。 1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 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 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12.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 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 13.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 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 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14.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 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 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5.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 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 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 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 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 16.土地资源:能满足或即将满足人类当前和可 预见的将来利用需要的土地。 17.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 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 质。 18.土地开发:指人类采取积极的手段,扩大土 地的有效利用或提高土地利用深度,以满足对土 地不断增加的需求。 19.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输送、 处理到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 所组成的系统。 20.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 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 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21.集中供热:就是将分散的锅炉以及可以利用 的燃烧装置集中起来,代替分散的状态。 22.清洁生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 的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便增加生 态效益及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23.浓度控制:是对人为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 物浓度所作的限量规定,以达到控制污染源排放 量之目的。 24.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 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 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5.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 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26.社区环境评价:是对一个社区的描述和社区 自我评价,它的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社 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指标的评价。 27.土地退化:指由于某些构成土地的自然要素 性状发生了不利于维持原有生产能力的变化,从 而引起了土地生产能力的持续下降甚至消失。 28.城市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 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 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9.水环境承载力: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 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 能力。 30.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 境承载力的,并能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子孙后代 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1)探索阶段 (2)研究阶段 1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管理: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们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鼓励人们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决策,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达到既能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又不超出环境容许极限的目的。 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 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并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它不以单一的环境要素为对象,而是以环境管理体系为对象,特别注重标准体系的完整性和符合性,即“体系”是否运行良好,组织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其行为是否与承诺一致,组织是否改善等。 环境功能规划:按照不同地区在环境机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考虑到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以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对区域进行的合理的空间划分,对不同小区域确定不同的环境保护目标,以便于分类施策。 环境管理手段、制度、技术保证有哪些? 答:手段:1)行政手段——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力,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实施规划和管理。2)法律手段——是环境规划管理的一种强制性手段3)经济手段——是指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环境管理过程的杠杆作用。4)技术手段——指借助那些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工艺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目标的手段。5)宣传教育手段——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环境宣传既是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又是一种思想动员。6)科学技术手段 制度:1、(一)“三同时制度”2、排污收费制度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8、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技术保证:1、环境管理中的环境监测2、环 境管理中的环境预测3、环境管理中的环境 审计4、环境管理中的环境标准5、环境管理 信息系统 (水、气、固废、噪声)环境规划的技术路 线? 答:水:以改善水环境质量和维护水生态平 衡为目标,在水污染现状与趋势分析的基础 上,结合水环境功能区划,计算水环境容量, 论证达到水质目标所需的社会经济成本,依 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经济可行 性,提出阶段性水质改善目标,合理确定规 划期间可实现的污染治理任务。 大气:社会经济环境调查→污染气象特征分 析→{功能区划、确定环境目标}→环境容 量计算与分配→环境质量模拟}→环境管理 措施→{大气环境质量模拟}→确定备选方 案} 固废:采取“目标—指标—项目—投资”四 位一体的技术路线。 噪声:在城市声环境质量和噪声污染现状与 趋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和声环境功能区划,提出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目标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方案 我国(或某省)环境规划与管理存在哪些问 题? 答:我国环境规划中存在的问题:(1)环境 与经济协调发展型的规划仍然缺乏;(2)新 开发区环境规划方法有待完善和发展;(3) 环境规划的管理还没有完全走上法制的轨 道;(4)缺乏一支素质好、技术力量强的环 境规划队伍;(5)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 工作亟待加强;(6)作出的环境规划缺乏足 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环境管理存在的问 题:(1)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第一,由于 未明确规定有关环保部门的法律地位和独立 行使的职能;第二,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对 环境管理的分工不明确;第三,环境问题地 域空间整体性,不受行政辖区界线的限制。 (2)环境管理制度滞后。(3)环境管理成本 高,资金不足。部分环保制度所带来的巨额 监管与实施成本已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极大的 负担。(4)环境管理缺乏公众参与机制。(5) 环境管理法制不健全。虽然我国相继出台了 一系列环境管理方面法律、法规,但仍然存 在很多问题。 国外(美国、德国、日本、欧盟等)环境 管理与我国的异同点以及国外经验给我 们的借鉴? 答:相同点:环境管理任务与目的是一致 的,即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 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目的是通过对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 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 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 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并 以制度、法律、体制和观念的形式体现出 来,创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 式。 不同点:美国:环境管理的特点有:改革 行政决策方法和程序以实现国家环境保 护目标,在污染控制中将法律与技术控制 相结合,将行政管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德国:环境管理特点:分层次管理。其主 要特点是1、立法权责,2、政策法规实施, 3、环保投资, 4、环境规划 日本:环境管理特点:国家和社会对环境 问题普遍重视;广泛的持续不断的居民运 动;制定一整套保护环境的法律制度;制 定和执行防止公害计划;兴办公共福利事 业,进行综合环境治理;重视环境监测工 作;重视环境科学研究工作。 欧盟: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通过制定共 同的环境保护政策来解决环境问题;注意 处理欧盟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强调经 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借鉴:1、让省级政府分担更多的环境责 任;2、加强公众参与意识;3、不断的学 习先进的新的理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