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4第四章个性心理(心理学基础)

04第四章个性心理(心理学基础)

04第四章个性心理(心理学基础)
04第四章个性心理(心理学基础)

第四章个性心理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兴趣

一、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是活动的原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二)需要的种类

对需要种类的划分有不同的角度,通常从需要的起源和需要的对象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需要的起源)

生理需要是为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生理需要包括:①维持有机体内不平衡的需要,如对饮食、运动、睡眠、排泄等需要;②回避伤害的需要,如对有害或危险的情景的回避等;③性的需要,如配偶、嗣后的需要。生理需要是生而有之的,人与动物都存在,但人与动物表现在生理上的需要是有本质区别的。人的生理需要已被深深地烙上社会的痕迹,已不是纯粹的本能驱动。

社会需要使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产生社会性需要,包括对知识、劳动、艺术创作的需要,对人际交往、尊重、道德、名誉地位、友谊和爱情的需要,对娱乐消遣、享受的需要等。它是人特有的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高级需要。人的社会需要因受社会的背景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有显著的个别差异。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的对象)

物质需要是指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包括对衣、食、住有关物品的需要,对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物质需要是一种反映人的活动对于物质文明产品的依赖性的心理状态,因此,物质需要既包括生理需要又包括社会需要。

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包括对知识的需要、对文化艺术的需要、对审美与道德的需要等。这些需要既是精神需要又是社会需要。

对需要的分类,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如为了满足求知的精神需要就离不开对书、笔等学习工具的物质需要;对食物的需要虽然是生理需要,但其对象的性质又是物质的。因此不同种类的需要之间是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的。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将需要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1、基本内容

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归纳为5个基本层次:

(1)生理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生存就成了问题。

它是最强烈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生理需要是最重要的、最强有力的需要,是其他需要产生的基础。

(2)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实力的欲望。

(3)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社交需要。指个人渴望得到所交往人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是难以察觉,无法度量的。一般得不到这种需要,就会产生孤独感。

(4)尊重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能够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2、理论结论

(1)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3)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4)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

①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和尊重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是基本需要,它们因身心的缺失而产生,因此称为缺失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如因饥渴而求饮食,因恐惧而求安全,因孤独而求归属,因免于自卑而求自尊。它们为人类维持生活所必需,一旦它们得到满足,其强度就会降低,因此个体所追求的缺失性目的物是有限的。

②成长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称为成长需要。这些需要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求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区别于缺失性需要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的永不满足性。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强度不仅不随其满足而降低,相反地会因获得满足而增强,因此个体所追求的成长性目的物是无限的,是永无止境的。

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需要发展后,低层次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5)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3、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积极因素:(1)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进行的。当然,关于自我实现是否能作为每个人的最高需要,目前尚有争议。但他提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是无可置疑的。

(2)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对于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3)需要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

消极因素:(1)马斯洛过分地强调了遗传的影响,忽视了社会生活条件对先天潜能的促进作用。认为人的价值就是一种先天的潜能,而人的自我实现就是这种先天潜能的自然成熟过程,社会的影响反而束缚了一个人的自我实现。

(2)需要层次理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一方面,他提出了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趋势。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把这种需要层次看成是固定的程序,看成是一种机械的上升运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通过思想教育可以改变需要层次的主次关系。

(3)需要层次理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进而导致动机的斗争。

4、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学的启发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比较接近现实,对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只有满足学生合理的可以实现的最基本需要,学生才能积极努力的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的满足学生的认知和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听课和做作业的积极性。

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所以在思想工作中,要重视满足学生爱、自尊和美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5、对学生需要的引导和培养

①了解学生现有的需要;

②承认并正确评价学生的需要;

③满足合理需要,抑制不合理需要;

④引导低层次需要向高层次需要发展。

二、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驱力。动机可以激起或抑制人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推动人行动的内因。

(二)动机的种类

按需要的种类(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其它分类在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中讲)

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的、原发性动机,也成为内驱力。其中饥饿动机与干渴动机是研究最多的两种生理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心理、社会心理有关的后天习得的动机。包括两个层次:①比较原始的三种驱动力:好奇心、探索与操作;②人类特有的:成就动机、学习动机、权力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等。

(三)动机产生的条件

1、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与需要紧密相连,又不同于需要,只有当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2、外在条件是诱因。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并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凡是使个体趋向或接受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的,称为正诱因;凡是使个体逃离或躲避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的,称为负诱因。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四)动机的功能

1、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如饥饿者对食物、干渴者对水特别敏感,因此也容易激起寻觅活动。

2、指向功能(引导功能)。动机与需要的一个根本不同就是:需要是有机体因缺乏而产生的主观状态,这种主观状态是一种无目标状态。而动机是针对一定目标(或诱因)的,是受目标引导的。也就是说需要一旦受到目标引导就成了动机。由于动机种类不同,人们行为活动的方向和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

3、维持和调节功能(强化功能)。当个体的某种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达到了目标,动机就会促使有机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驱使有机体维持和加强这种活动,以达到目标。

三、兴趣

(一)兴趣的概念: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兴趣的分类

1、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如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性,喜欢制作各种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全神贯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有的学生业余喜欢绘画,每当完成一幅画,他都会对自己取得的成果表现极大兴趣。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制作各种模型的过程就很乏味、枯燥;而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也就没有目标,过程就很难持久下去,因此,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取得成功。

2、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指人们对舒适的物质生活的兴趣和追求;精神兴趣指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兴趣和追求。

就学生来说,由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无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都需要师长进行积极的引导,以防止在物质兴趣方面的畸形发展,在精神兴趣方面的消极发展和追

3、个人兴趣和社会兴趣

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社会兴趣指社会成员对某一领域的普遍兴趣,或社会某一领域对社会成员的普遍需求。

(三)兴趣的功能

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

1、定向功能——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如学生对化学感兴趣,就可能激励他积累各种化学知识,研究各种化学现象,为将来研究和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打基础,做准备。

2、动力功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

3、促进功能——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

由此,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

(四)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指兴趣所指向的内容。是指向物质的,还是指向精神的;是指向高尚的,还是指向卑劣的内容。

2、兴趣的广域性(广度)。指兴趣的范围大小。有人兴趣广泛,有人兴趣狭窄。一般说来,兴趣广泛的人能获得广博的知识。

3、兴趣的稳定性。指兴趣长时间保持在某一或某些对象上。只有具备了稳定性,一个人才可能在兴趣广泛的背景上形成中心兴趣,使兴趣获得深度。

4、兴趣的效能性。指兴趣对活动发生作用的大小。凡对实际活动发生的作用大的兴趣其效能作用也大,反之,对实际活动发生作用小的其兴趣的效能作用也小。

(五)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兴趣的培养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增加知识储备,培养兴趣的基础

知识是兴趣产生的基础条件,因而要培养某种兴趣,就应有某种知识的积累。可以说,知识越丰富的人,兴趣也越广泛;而知识贫乏的人,兴趣也会是贫乏的。

2、开展有趣活动,培养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或内容在感官上产生的一种新异的刺激。这种刺激反应表现为强烈但比较短暂。每上一堂新授课时,学生往往表现为极大的兴趣,而且也较容易激发,但自上了复习课起,学生的兴趣就大不如前,有的甚至随着教学的深入,难度的增加,导致失去兴趣。直接兴趣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因而要培养这种直接兴趣,应使活动本身丰富而有趣。如有趣的游戏活动,能引起幼儿参与群体活动,体验社会角色的兴趣;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有兴趣的教学方法,能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生动的课外实践活

动,能培养学生学习实践操作、动手动脑、发明创造的兴趣;开展劳动竞赛、体育比赛、文体活动,能激发学生对劳动、学习、体育、文体活动等的热情与兴趣

3、明确目的意义,培养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就是人对活动的结果及其重要意义有着明确认识之后所产生的兴趣。这种兴趣是由于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而引起了求学的状态,既有远景性,又持久的定向作用,且不会偶遇挫折便轻易悔改。间接兴趣是对活动的结果或意义感兴趣,因而,要培养人们间接的稳定的兴趣,就应让人们明确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兴趣的激发主要在于学生的直接兴趣,而培养是对于学生的间接兴趣。平时往往重视了学生的直接兴趣而忽略了学生的间接兴趣,导致学生兴趣并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

4、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培养优良的兴趣品质

由于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及主体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学生的兴趣都带有个性特点,因而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兴趣爱好的自我培养。如有人兴趣广泛而不集中,就应加强中心兴趣的培养;有人兴趣单一而不广泛,就应加强兴趣广泛性的培养;有人兴趣在网络世界,容易沉迷,那么就要加强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培养这些年轻人的高尚的人格。

第二节能力

一、能力概述

(一)能力的概念: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从事某种活动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才能和天才: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为才能。才能的高度发展是天才。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联系:①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

②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2、区别:①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②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③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不一定就高。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能力的分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

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

心。特殊能力指从事某种专门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音乐、绘画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

模仿能力指通过别人的行动和语言,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创造能力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3、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据能力的功能不同)

认知能力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操作能力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去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劳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沟通能力、解决纠纷的能力等。

二、智力和智力理论

智力的定义:是使人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人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目前影响深远的智力理论有:(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素: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G因素代表一个人普遍而概括化的能力,参与所有的智力活动,一个人智力高低取决于G因素的数量。S 因素代表一个人的特殊能力,只在某些特殊方面(如绘画、唱歌等)表现出来。S因素参与不同的智力活动,但每种智力活动中主要有一个特定的S因素存在。人在从事任何一种智力活动时都需要有G因素和S因素的共同参与。一般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只有普通能力(G 因素)。

(二)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认为智力是由几个彼此无关的“原始心理能力”组成。各种智力活动可分为不同群组,每一群组中有一种基本的因素是共同的。测验结果概括出七种基本因素: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流畅程度、数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这七种因素彼此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三)吉尔福特的智力的三维结构论

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结构。

内容是指思维的对象,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5种。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反应方式,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和评价5种。成果是指智力活动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寓意6种。每个维度的任何一项,都可以与其他两个维度中的一项结合构成一种智力因素。因此形成的智力因素一共有150种

(5×5×6)。其中每一种智力因素都是一个特殊的能力。

(四)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其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

晶体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其与教育、文化有关,因知识经验的积累,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五)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于解决问题和产生创造所需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对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1、言语智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能说会道、妙笔生花是言语智力高的体现。

2、逻辑——数学智力。指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的表达能力。此智力多系天赋。

5、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6、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此智力高者善处理人际关系。

7、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传统的理论观点看,只有前三种才算能力,后面的四种一向并非智力测验所要测量的项目。

问题: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工作(教学改革或课程改革)的启示?

加德纳将这些能力综合为智力,多元智力理论对传统的智力观念提出了新的诠释,也为我国新课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所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一经提出,就对当前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有其智力强项和学习风格,因此,我们应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教学真正成为愉快教学、成功教学。

2、科学的智力观。提倡智能的多维度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智力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是多元的,其作用方式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进行教学,要善于针对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尤其要根据学生智力结构中的优势智力,采用多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4、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理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成才的道路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问题: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的理解:

1、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被教育界广泛接受,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除了被广泛认同的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这两种智能以外,人们实际上存在着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思智能等多种智能,只不过这些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得不完全一样,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长和个体差异

(2)学生个性特长不同是客观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

(3)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发现其差异,正确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创造条件培养其特长,同时对学生相对薄弱的方面加强指导和锻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

三、能力测验

(一)一般智力测验

最早的智力测验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个人智力测验主要有两种:《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智力测验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用来表示智力的高低,《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所采用的是比率智商,即用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来反应智商。通常认为,IQ在80~120之间属于正常,IQ在120以上属于超常。

公式为: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如5岁的儿童,测得的智力年龄是6岁,他的IQ=(6/5)×100=120。

上述公式中的实际年龄指从出生到进行智力测验时的年龄,简称CA。智力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相对年龄,因为智力测验的题目按年龄分组。由此计算得到的智商属于比率智商。

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的《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采用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在采用标准分数表示智商的正态分布时,智商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是15,那么个人测验上的原始分数转化为IQ的公式为:IQ=100+15×(个体测验分数-同年龄组的平均分)/同年龄组的标准差。

如团体平均分是70,标准差5,某人测得的得分是80。这个人的IQ=100+15×(80-70)/5=130

(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是指针对某一种特殊能力所包含的各个方面进行的测量。常见的有音乐能力测验、美术能力测验和机械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发展比较晚,目前,还主要在实验的形式阶段,主要用于科学研究。

(三)智力测验的标准

1、信度: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信度用信度系数表示,智力测验的信度系数一般为0.9。

2、效度: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的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效度用效度系数表示,智力测验的效度系数为0.3-0.6。

3、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

四、影响能力(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遗传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胎儿和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会影响智力的发展。

2、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早期教育意义重大。

3、学校教育:可以对年轻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

4、社会实践: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

5、主观努力: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只能机械、被动地影响能力的发展。如没有主观努力和勤奋,要想获得事业成功和能力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五、能力的培养(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①要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思维引活、引深,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考所学知识;

②教师应正确处理精讲与多练的关系,课堂教学应突出重点、难点,进行简明扼要的讲授,给学生留有练习的时间,使学生既能熟练掌握知识,又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要靠他们自己去主动去获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①突破传统学科教育片面强调线性思维的局限,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②教师应注重开放性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学生“高分低能”的不良现状。

4、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前提,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人格

一、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概念: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综合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品质。

(二)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和共同性

人格是在先后天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环境、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格完全相同的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格的独特性表现在人们在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价值观、信念、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共同性是由于文化对人格塑造的影响造成的,即某一群体、某个阶级或民族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由于相同的社会文化影

响,相同民族、相同地区、相同阶层的人之间具有很多相似的人格特征。

2、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结构具有跨时空的一致性。即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想改变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很大变化,也不会因情境的不同而产生大的变化。“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同时还表现现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稳定性是相对的,人格是发展的而不是停滞的,人格的特征也是可以变化的,随年龄增长,人格特征表现方式不同。由于人格是个负责的系统,一个人可能具有相反性质的特征,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应出不同的方面,如一个平时乐观的人,可能因一次重大的打击而变得郁郁寡欢,一个十分内向的人,在熟悉的朋友和宽松的环境中也会比较善谈。

3、社会性和生物性

人格包含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两方面。人格是在人的自然生物特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人的神经生理特点为基础,人的生物特性影响人格发展的道路和方式。

但对人格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这就是人格的社会性。如在某些共同的生活条件下的人们,逐渐掌握了这个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就会形成某些共同的人格特点。

4、整合性或整体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有机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当各方面彼此协调一致时,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冲突,出现适应困难。

5、功能性: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

二、人格结构(系统)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机构系统,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复杂的有机统一体,它是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组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包括许多成分,通常把人格系统分为五个方面:

(一)知—情—意系统

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前述)是人都有的心理现象。但每个人在这三个过程中表现得千差万别,在知、情、意三个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差异,都属于是人格结构里的成分。

(二)心理状态系统

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注意、情绪、疲劳状态(前述)等。这些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心理活动的差异性。

(三)人格动力系统

人格中最活跃的成分,深藏在人格深处,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也是制约并决定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前述)。需要是人格的原动力;动机是行为的起点;理想是奋斗的目标,是动力系统的最高形式;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后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对人格系统起控制作用。

(四)心理特征系统

是指个体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人格诸要素的凝固化、结构化形态。包括能力、性格和气质三种成分,其中性格是核心成分。心理特征系统是人格中最稳

定的成分,但也是可变的。

1、能力(前述)。是人格的外化和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认知水平的高低、认知风格的差异、行为的效率和模式。

2、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它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1)结构特征

①态度特征:性格结构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如谦虚或自负、利人或利己。

②意志特征: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

③情绪特征: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如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④理智特征: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如主动感知或被动感知,惯于看细节还是轮廓等。

(2)性格类型

①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根据知、情、意三者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

理智型的人,通常以理智来评价、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情绪型的人,往往不善于思考,其言行举止易受情绪左右;意志型的人一般表现为行动目标明确,主动积极。

②外向型和内向型(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

③独立型、顺从型(根据个体独立性程度)

④A、B、C、D、E5种(根据人际关系)

A型性格情绪稳定,社会适应性及向性均衡,但智力表现一般,主观能动性一般,交际能力较弱;

B型性格具有外向性的特点,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性较差,遇事急躁,人际关系不融洽;

C型性格具有内向性特点,情绪稳定,社会适应性良好,但在一般情况下表现被动;

D型性格具有外向性特点,社会适应性良好或一般,人际关系较好,有组织能力;

E型性格具有内向性特点,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性较差或一般,不善交际,但往往善于独立思考,有钻研性。

此外有按人们的体型、血型对性格进行分类的。

(3)学生良好性格的塑造和培养

①加强“三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②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这样会增加这一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同时这样也在潜移默化的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③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讲解优秀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此外,用教师本身良好的性格去影响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④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⑤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力量;

⑦重视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⑧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及对学生的教育方式;

⑨引导青少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气质

指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1)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联系:①两者都属稳定的人格特征;

②两者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相互影响。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气质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第二,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及形成的速度;第三,性格可以隐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区别:①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

②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造性强;

③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人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表现在先,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出现的比较晚。

④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具有道德评价含义,有优劣之分。

(2)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

现代的气质学说仍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以及教育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说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其顺利发展的方法:

①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

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

②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

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其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③粘液质: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对粘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的教育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④抑郁质: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迟缓。

对抑郁质的学生,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批评。应培养他们亲切、有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人感、机制、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

生活中,单一气质的人并不多,多数人是四种气质相互混合、渗透、兼而有之的。

(五)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三个子系统;其作用: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整,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1、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恰当的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我,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2、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3、自我控制:是自我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

三、人格的主要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将人格结构分成三个层次:自我、本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如饥、渴、性、攻击等),其中以性和攻击冲动为主。遵循快乐原则,以寻求原始动机的满足为原则,它追求最大限度的快乐,寻求不受约束的性、躯体和情绪的快感,满足其欲望。本我的原始冲动称为“力比多”。

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本我按理想行事,不考虑现实可能性,也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刚出生的婴儿处在本我状态,长大后,本我大部分处在潜意识状态下,人们较难察觉。本我的作用在于寻求兴奋、紧张与能量的释放,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具有冲动性、盲目性。

2、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它是人格中现实的一面,是在本我的冲动与现实条件的冲突中发展而来的,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需要。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也就是一方面要满足本我的原始冲动,另一方面还要符合良心、道德等超我的评价。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的人格部分,代表道德、良心和理想,是后天习得的,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它是个人价值观的源泉。遵循道德原则,具有三个作用:①抑制本我冲动;②对自我进行监控;③追求完善的境界。

在人格结构中,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用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自我是本我、超我、现实世界三者的“仆人”,经常地处在三者的包围中,极力地协调三者的关系。当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焦虑、产生心理疾病。

精神分析论注重人格的发展,强调本我所代表的无意识冲动主要是性需要(即快乐需要)的满足,这种需要总要通过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区域的快感来实现。弗洛伊德强调婴儿和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与性的关系,强调其对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它是构成个体人格的主要因素。他认为人格发展一般经过五个阶段:

1、口唇期(出生—1岁左右)

婴儿本我从吃奶和吮吸等口腔刺激获得满足和快乐。此时,口腔活动是应付焦虑、获得满足的唯一方式。若此时婴儿的口腔活动无法获得满足,则可能会形成将来的“口腔人格”:表现出咬笔头、吃手指、抽烟、酗酒、贪吃等行为问题。

2、肛门期(2-3岁之间)

幼儿通过大小便排泄获得满足,得到快感。当父母开始幼儿如厕训练时,个体本能欲望开始被规定在何时何处才能获得满足、幼儿自我进一步发展。若此时父母训练过分严格,则可能导致将来的“肛门期停滞”:过分拘谨、小气、固执、过分注意清洁等;若训练过松,则会形成“肛门期排除”人格:过分杂乱无章、邋遢、没有条理、不拘小节等。

3、性器期(大约4岁左右)

儿童进入生殖器期,喜欢玩弄自己的性器官而获得快乐和满足。他认为,在这个时期,儿童将体验“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依恋父母中异性的一方,同时对同性父母产生敌对和嫉妒。但儿童会压抑这种动机而认同和模仿同性父母人格,开始其超我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发展若无法顺利完成,则可能会因与父母竞争而产生罪恶感,或导致将来性生活失败等不良适应行为。

4、潜伏期(从7岁左右到青春期前)

儿童性欲攻击的冲动开始进入潜伏期,对性不感兴趣,不再通过躯体部位而获得快感。转为开始注意外界,如学校的活动、个人爱好、运动及同性伙伴的友谊,价值观的学习使超我获得进一步发展。

5、生殖期(从青春期到整个成年期)

由于性器官的成熟,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在心理上逐渐有了与性别相关的职业计划、婚姻理想等。如果在前几个阶段,性欲发展顺利,就可以与异性建立持久的性爱关系。至此,个体性心理的发展即告成熟。这时,虽然个体的快乐源仍然是性,但人们同时要考虑他人的需要,是在性爱的基础上建立的爱情关系。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即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中讲述)

(三)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特质理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评测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状态下,大多数人活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是生活在共同环境中形成的,是人格的共有部分。

个别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由个体生活的特定环境造成的。是个体相互区别的主要因素,并决定个体的行为方式。个别特质根据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分三种: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如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特质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于有5—10个。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都属于她的中心特质。

次要特质也是人格的组成因素,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又称“特质因素分析论”,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因素,是一个相对持久的反应倾向。只有彻底了解一个人的特质,才能预测它在某种情境下将怎样行动。在这个意义上,人格也可以看成是一组特质。

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1)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两者既可能是个别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从表面上看,它们好像是一些相似的特征或行为,实际上却出于不同的原因、如“干家务活”,在这些表面相似的行为中,却可能有着不同的原因。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如害怕考试和体育比赛时双腿发抖的同一原因——焦虑,就是一种根源特质。

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人格测验中讲)

(2)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根源特质可以再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如焦虑、有恒性等。

(3)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这些特质位于模型的最下层,它们同时受到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动力特质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3、塔佩斯的“大五”人格理论(OCEAN)

塔佩斯等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人格因素,这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称为“大五”:外倾性、神经质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大五人格,也被称之为“人格的海洋”。

(四)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主要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的差异。

1、内—外向人格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最先提出了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根据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占优势,可将人格分为内向型的和外向型。

内向型的人格特点是心理活动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好沉思,谨慎,多虑,爱独处,交际面较窄,有时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外向型的人格特点是关心外部事物,活泼开朗,不拘小节,善交际,情感外露,独立,果断,容易适宜环境的变化。极端内向或外向的人

很少,多为中间型的。

他的人格类型学说虽然过于简单,但比较结合实际,也容易了解使用,所以流传广泛,影响很大。

2、霍兰德的人格理论

1959年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以自己的职业咨询经验为基础提出了关于职业选择的人格类型理论。这是一种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

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人格(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人格类型理论的实质在于择业者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类型的适应。

个人职业选择分为六种“人格性向”: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传统型;工作性质也分为六种:现实性的、调查研究性的、艺术性的、社会性的、开拓性的、常规性的。

霍兰德创立的人格类型理论对人才测评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斯普兰格的人格理论

德国教育学家和哲学家斯普兰格认为,人以固有的气质为基础,同时也受文化的影响。在《生活方式》一书中提出,社会生活有六个基本的领域: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权力和宗教。人会对这六个基本领域中的某一领域产生特殊的兴趣和价值观。据此,他将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

他认为,具体的个人通常是主要倾向于一种类型兼有其它类型的特点。纯粹属于某种类型的人是没有的,多数人是各种类型的混合,称混合型。

四、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又称人格测量,指用测验方法对人格进行测量,测量一个人在一定情境下,经常表现出来的典型行为和人格品质。人格测量的方法很多,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格测量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自陈式人格测验

这是测量人格特点的一种纸笔测验方法,由被试者自己作答,又称自陈量表。由于自陈量表所测量的主要是人格特质,既可以测量单一的人格特质,也可以测量多个人格特质,其理论依据是特质论。

1、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简称MMPI)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是迄今应用极广、颇富权威的一种纸—笔式人格测验。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萨威和麦克金里编制的。该量表共有566个题目,内容包括健康状态、情绪反应、社会态度、心身症状、家庭婚姻问题等26类题目,还可鉴别强迫症、偏执狂、精神分裂症、抑郁性精神病等,因此该测验最常用于鉴别精神疾病。所有题目均采用“是、否、不一定”来回答,例“我相信有人反对我”“我相当缺乏自信”“几乎每夜我就会做恶梦”。

2、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简称EPPS)

亦称“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1953年基于默里的人格理论而编制。该量表用于测量个体的需要和动机。共15个分量表,分别测量15种需要和动机。每个分量表15题,共225个题目。

每个题目通常包括两个自我描述性的陈述,用“强迫选择法”,要求被试者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出其中的一个最能描述自己的陈述。如:

①A.我喜欢结交朋友。B.当我有难时,我希望朋友帮助我。②A.在长辈和上级面前,我会感到胆怯。B.我喜欢用别人不太懂其意义的词句。

EPPS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被试对题目的反应,绘出人格侧面图,一个人15项人格的定位状况,便一目了然。从而了解被试的人格特质。

3、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卡特尔于50年代编制的人格测验。他根据自己的研究所确定的16种人格根源特质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产生的表现,编制成16组题目。每组题目包括10—13个题目,共187题,每题有三种选择方案,分别记0分、1分、2分。如:

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

(二)投射式人格测验

投射法就是让被试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束的情景中,显露出其个性特征的一种个性测试方法。是一种结构不明确的测验。测试中的媒介,可以是一些没有规则的线条;也可以是一些有意义的图片;也可以是一些有头没尾的句子;也可是一个故事的开头,让被试者来编故事的结尾。

投射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主试者的意图目的藏而不露,这样创造了一个比较客观的外界条件,使测试的结果比较真实、比较客观、对心理活动了解得比较深入,缺点是分析比较困难,需要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主试者。

1、罗夏克墨渍测验(联想型)

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克创立,是最著名的投射法人格测验。它由10张经过精心制作的墨迹图构成的。这些测验图片以一定顺序排列,其中5张为黑白图片,墨迹深浅不一,2张主要是黑白图片,加了红色斑点,3张为彩色图片。图片都是对称图形且毫无意义。测验时每次按顺序给被试者呈现一张,同时问“这看上去像什么?”“这可能是什

么?”“这使你想到什么?”

目的都是为了诱导出被试者的生活经验、情感、个性倾向等心声。被试者在不知不觉中便会暴露自己的真实心理,因为他在讲述图片上的故事时,已经把自己的心态投射入情境之中了。

2、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构造型)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瑞和摩尔根于1938年编制的,这种测验的性质与看图说故事的形式相似。主要用来确定人的需要和动机。

全套测验共有30张内容隐晦的黑白图片,另有空白卡片一张,图片的内容以人物或景物为主。每张图片都标有字母号,按照年龄、性别把图片组合成四套测验,分别用于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其中有些照片是共用的。测验进行时,主测者按顺序逐一出示图片,要求被测者对每一张图片都根据自己的想象和体验,讲述一个内容生动、丰富的故事。被测验者在编故事时,会把自己隐藏的或压抑的动机、欲望以及矛盾投射在故事中。测验者通过对被测者所编的故事分析,推测被测者的人格特征。

3、句子完成测验(完成型)

又称填句测验,是以未完成的句子作为刺激,让受测者自由地给予语言反应来完成未

完成的部分。如“我们的朋友?”、“我们的敌人”、“我喜欢的是”等。依据受测者的完成的内容来推断其情感、态度以及内心冲突等。

句子完成法测验起源于德国,最初用来测查儿童的智能,后来,美国心理学家用它测查人格。句子完成法使用比较方便,掌握容易,既可以施测于个人,也可以施测于团体。

(三)情境测验法

情境测验法是主试者在某些情境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反应,然后了解其人格特征。情境测验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学习理论。情境测验法可用于教育评价、人事甄选等领域.。

1、情境压力测验

是特别设计一种情境,使被试者产生并面临情绪上的压力,然后由主试者观察、记录被试者是如何反应的,从而了解他的人格特征。如无领袖团体测验:在情境中安置几个互不相识的人,给他们一项任务,这项任务必须由他们合力来完成,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顺利的完成任务,那么每个人都会受到惩罚。被试者在这种压力情境下,可能会使其中的某个人主动站出来带领大家完成任务,并得到其他人的支持与合作。测验可得知某人可能具有领袖特质。

2、性格教育测验

是在学校情境中测验学生人格特征的方法。如在一次考试结束后,可以将每个试卷复印一份,再发给学生并附上标准答案,要他们自己评卷,打上分数,最后收回试卷,两份对照,就可测量出学生“诚实”的程度,进而了解过去教育的绩效与有待改进的方向。

五、影响人格形成(发展)的因素

人格是怎样形成的: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比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具体来说:

(一)遗传与生理因素

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

3、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改变。

(二)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自然环境都会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社会文化中,文化犹如空气对人一样,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作用:

1、社会文化对人格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

2、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的强弱而异;

3、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三)家庭因素

家庭机构、亲子依恋关系、抚养方式、父母行为是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不

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培养出不同人格特点的孩子。

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这三类方式造就了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孩子。

1、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控制。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服从、懦弱、依赖的人格特征。

2、放纵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蛮横胡闹等。

3、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和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地人格品质,如活泼开朗、独立合作、善于交往、彬彬有礼等。

(四)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在学龄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学习还可以形成与发展学生的坚持性、主动性等优良人格特征;

3、校风和班风也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4、在学校,老师要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塑造学生的人格特征;

5、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言行对学生的人格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自我调控系统—个人主观因素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形成的内因,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控而起作用,保证着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的形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

1、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首先要为个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推动他去思考与行动。

2、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人格特征形成的作用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日益增强。

(六)重大事件

一般来说,人格一旦形成就比较难以改变。但如果个体在生活中遇到了不期而遇、不期而至的重大事件,尤其是对自己整个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创伤性事件,如亲人的突然死亡、重大的自然灾害、社会动乱等,当事人的人格会突然发生很大的改变。

综上所述,人格的形成过程是各种因素交互的结果。这种交互作用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表现出来:

1、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对人格的形成产生着影响;

2、社会环境、教育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相互联系对人格的产生着影响;

3、客观环境、人、行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对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4、各种对人格的形成产生着作用的因素,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流派: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机能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认为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5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详见书P11\12\14) 7.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8.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见书P68) 三.动机的含义: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四.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详见书P78) 五.动机与行为效果(详见书P78) 六.归因理论主要内容(P83) 第四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时间特征)、广度(注意范围)、分配(指向不同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转移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三.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前提、输入)、保持(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提取、恢复)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五.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详见书P126) 环境→感觉记忆(输入、暂时存储)→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复述 提取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学科性质: 医学心理学一方面是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一门交叉学科;另一方面,从基础和应用的角度来看,它既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1.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2.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 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 5.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医学心理学的量化方法 1.描述 2.序量化 3.间接定量 4.直接定量 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功能 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2.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3.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4.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1.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2.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3.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 4.情绪的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表情: 人的外显行为主要指面部可动部位的变化、身体的姿态和手势,以及言语器官的活动等等,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 2.社会性与生物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4.整体性 人格心理结构 1.人格倾向性 2.人格心理特征 3.自我调节系统 需要:是个体对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一般把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04第四章个性心理(心理学基础)

第四章个性心理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兴趣 一、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是活动的原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二)需要的种类 对需要种类的划分有不同的角度,通常从需要的起源和需要的对象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需要的起源) 生理需要是为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生理需要包括:①维持有机体内不平衡的需要,如对饮食、运动、睡眠、排泄等需要;②回避伤害的需要,如对有害或危险的情景的回避等;③性的需要,如配偶、嗣后的需要。生理需要是生而有之的,人与动物都存在,但人与动物表现在生理上的需要是有本质区别的。人的生理需要已被深深地烙上社会的痕迹,已不是纯粹的本能驱动。 社会需要使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产生社会性需要,包括对知识、劳动、艺术创作的需要,对人际交往、尊重、道德、名誉地位、友谊和爱情的需要,对娱乐消遣、享受的需要等。它是人特有的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高级需要。人的社会需要因受社会的背景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有显著的个别差异。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的对象) 物质需要是指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包括对衣、食、住有关物品的需要,对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物质需要是一种反映人的活动对于物质文明产品的依赖性的心理状态,因此,物质需要既包括生理需要又包括社会需要。 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包括对知识的需要、对文化艺术的需要、对审美与道德的需要等。这些需要既是精神需要又是社会需要。 对需要的分类,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如为了满足求知的精神需要就离不开对书、笔等学习工具的物质需要;对食物的需要虽然是生理需要,但其对象的性质又是物质的。因此不同种类的需要之间是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的。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将需要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1、基本内容 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归纳为5个基本层次: (1)生理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生存就成了问题。

推荐几本心理学入门书籍

推荐几本心理学入门书籍 必看的: 1.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 《人格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图解心理学》日本图片简易版 读这类书可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各种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入门必读的。 2.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介绍各种人类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人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用更精确的语言描述的这些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体系中扮演的是一个数据收集者的角色。 3.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Introduc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进化心理学解释了人类心理现象的由来,是目前唯一能够将所有心理学理论贯穿在起来的核心理论,以其目前的发展速度进化心理学完全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一统整个心理学理论体系。 这门学科不是很出名,因为绝大多数人甚至许多学者都不能接受把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进行类比,在这一点上21世纪的人相对于和Darwin时代的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进步。 4.心理学方法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讲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好很强大。 《40项研究》讲的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本虽然只读了第一章,但是可以感觉到作者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非常的到位。大致翻了一下,全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讲统计学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讲,人类获取知识的任何方法都是基于统计学的,包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强烈推荐这本书。 5.神经科学《神经科学-探索脑》 讲的是人类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原理,或者说是人类心理的物质基础,个人觉得对理解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6.咨询方面 《登天的感觉》 相信这本书是很多人想做心理咨询师的理由。 --------------------------------------- 这些书豆瓣都有,直接搜类别名字(比如"进化心理学")即可 最好去看看wiki上的"心理学"条目 入门之前读书的基本原则: 1.暂时不看以下几种书:解梦/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2.不看声称能快速解决具体问题的书:领导力/3秒钟看透人心/测试你的XX能力/投资心理/让别人喜欢你 3.能分辨书的好坏前只看翻译的,暂时不看国内作者写的书,除非有人强烈推荐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2、医学心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3、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交叉学科 基础学科 应用学科 ?研究范围 ? 1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 2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 3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 4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 5 研究医患关系 ? 6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恩格尔(Engel EL) ?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教授 ?1977年《科学》发表 《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 ?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 疾病谱的改变 心理社会因素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与病情变化有关

心身调节有助于缓解疾病 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所有疾病都具有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成分. 每个个体都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构成. 4、健康与疾病的理论新观点(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①系统整体观 ②心身统一观 ③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观 ④主动调节和适应观 三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神灵主义时期(10000BC-1100BC) 神灵主宰万物的一切 2、自然哲学时期(1100BC-1879AD) 心身统一治病先治人天人合一 3、科学心理学时期(1879AD之后) 1879年冯特(Wundt W)在德国莱比锡大学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作为标志 医学心理学的诞生 (1)1852年德国的洛采(Lotze BH)出版了第一本《医学心理学》著作 (2) 1896年冯特的学生魏特曼(Witmer L)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心理门诊 情绪与情感 1、心理的本质: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的反映。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掌握)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 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 ①原始的与生理需要满足相联系 ②发展在先 ③短暂、冲动、不稳定 ④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 ①高级的心理活动、与社会和精神需要相联系 ②体验在后 ③稳定、深刻、持久 ④内在体验、含蓄情绪的表达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用的,不同文化民族的人们解释和定义表情是类似的. 4、情绪状态的分类(强度时间) ①心境:一种比较微弱、平静、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 ②激情:是一种迅速、时间短暂,爆发性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由个体生活中受到意想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医学心理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医学心理学基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8题) 1、医学心理学是哪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C】 A、医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生理学 E、生理心理学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E】 A、心身是统一 B、心理对健康和疾病有能动作用 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 D、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 E、以上都是 3、下列哪项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A、动物的心理发育 B、病人的焦虑 C、人际关系紧张 D、人的不良行为 E、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4、不属于医学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是【E】 A、健康心理学 B、变态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药物心理学 E、教育心理学 5、心理科学诞生的标志是【C】 A、希波克拉底提出气质体液说 B、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 C、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D、詹姆斯等人提出新心理学理论 E、巴甫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6、《黄帝内经》提出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心理学观点属于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哪一阶段【B】 A、神灵医学心理学时代 B、哲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C、科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D、现代医学心理学时代 E、以上都不是 7、弗洛伊德提出五个阶段的性发展理论,“肛门期”在【B】

A、出生至一岁半时期 B、一岁半至三岁时期 C、四至六岁儿童期 D、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期 E、十三岁以上青春期及成人期 8、H.Selye认为对机体有害的各种应激源,可引起以什么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B】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D、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E、下丘脑-垂体后叶轴 9、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异常行为、神经症的症状主要是通过什么得来的【D】 A、外界刺激 B、生理反应 C、人的认知 D、学习过程 E、遗传因素 10、从心理或行为角度研究躯体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该项工作属于以下哪个范畴【B】 A、临床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 C、行为医学 D、心身医学 E、神经心理学 11、通过交谈或问卷的方法了解一些人对某一事件的感受、态度和行为,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属于【A】 A、调查法 B、临床观察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E、心理测验法 1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是靠力比多(libido)推动的,它属于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中的哪种理论【C】 A、潜意识理论 B、人格理论 C、性欲学说 D、释梦学说 E、心理防御机制学说 13、人的行为不是由本能决定,也不简单是外部刺激的结果,而是人的理性评价的结果,这种观点符合【D】 A、精神分析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认知理论 E、心理生理学理论 14、弗洛伊德认为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在哪一层次运行【C】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 参考答案

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CABBB 6-9.DABD 二、多选题 1.ABD 2.ABCD 3.ABCD 4.ABC 5.ABC 三、填空题 1、行为或行为潜能 2、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 3、观察学习 4、连续强化、间隔强化 5、认知地图、位置学习实验 6、观察学习 7、替代强化 8、替代 四、判断正误 1、正 2、误。“负强化”改为“消退” 3、正 4、误。“正惩罚”改为“负惩罚” 5、误。“分化”改为“泛化”。 6、正 7、误。“经典”改为“操作” 8、正 五、简答题答题要点 1、答: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 学习的特征: 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2、答:强化原理是斯金纳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利用斯金纳的强化原理对个体进行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训练方法。 (1)斯金纳的强化原理 斯金纳认为,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就叫做织。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物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助于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物或事

件。强化物每在相应的操作反应行为之后出现一次,我们就说这一操作反应行为得到一次强化。 ○1强化的类型。斯金纳按照强化的性质将它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在建立操作反应时,如果呈现某一后继的强化物,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这一反应就称为正强化;如果撤去某一刺激物,有机体的反应概率增加,这一反应就称为负强化。 ○2强化程式。斯金纳认为,最有的强化程式有四个:第一,定时距强化程式。第二定比率强化程式。第三变时距强化程式。第四变比率强化程式。 (2)强化程序安排 案例:张栋上小学三年级,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是玩电子游戏。在此之前,他的成绩一直很好,学习和玩游戏两不误。但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学校的几次竞赛他都滑取得理想的成绩,于是,老师建议张栋减少玩游戏的时间。以往,张栋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回家,先玩游戏到六点半,爸妈回来后吃饭,吃完饭就七点半,再开始写作业,一般八点半能完成,然后看电视或再玩一会儿游戏,九点开始洗澡。 根据以上案例,可按照以下程序来逐步控制张栋玩游戏的时间。 ○1确定最终行为目标。本案例的最终行为目标是逐渐减少玩游戏的时间 ○2确定基准线。如每阶段减少玩游戏的时间至少半小时。 ○3划分阶段。本案例划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行为达标以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 第一阶段:取消八点半到九点的玩游戏时间,改为读书。 第二阶段:下午四点半至六点半之间的玩游戏时间缩减到六点费事,剩余时间为写作业、读书和户外活动。 第三阶段:下午四点半到六点半之间玩游戏的时间缩减到五点半结束,剩余时间为写作业、读书和户外活动。 第四阶段:下午四点半到五为半之间玩游戏的时间缩减到五点结束,剩余时间为写作业、读书和户外活动。 最后控制在每天只玩半小时的游戏。 上述四个阶段,周一到周五之间犯一次就取消双休取消双休日玩游戏的权利。 ○4选择强化物。如双休日的玩游戏权利,双休日不上学,这对张栋是很有效的强化物。 ○5安排后果。严格执行规定,如有违反,取消强化物。 ○6评估效果。对前四项进行评估,呼气良要及时调整。 3、答:(1)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所谓完形,也称“格式塔”,指的是一种心 理结构,它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一切学习,其实质艾在于通过对情境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而构造完形,学习并非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2)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顿悟是指对情境的突然理解。学习的顿悟说,又称完形说,它与桑代克的联结说针锋相对。顿悟说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系,强调二者以意识为中介。 4、答:(1)道德行为是通过改变学习,模仿学习而形成和发展的,起决定因素的是环境、 社会文化、榜样、强化等。 (2)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不存在固定不变的阶段性和顺序性。 (3)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是社会学习的最重要形式。它包括注意、保持、行为再生和动机四个过程。

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

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及答案发布人:圣才学 习网发布日期:2010-07-0915:58共7人浏览[大][中][小] 1、人的心理包括哪些过程? 答: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两部分? 答: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什么? 答:能力气质和性格。 4、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是由哪国的谁于哪年在哪儿成立? 答:德国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 5、新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正确说明,准备预测和有效控制从儿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6、试分析人的心理的实质。 答: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 器官,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大脑的心理现象是不存在的这已被日常生活经验,科学实践以及“反射”、“条件反射”,脑髓说等所证实,从无机物的机械反映,到动物的心理反 映,再到人的意思反映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是高度发展的物质---大脑的机能。(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客观现实是心理源泉和内容。(3)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观性、 能动性、人的心理除依存客观现实外,还受主观的知识经验,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心理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实践中,心理反映的主客观性是统一的。人不是消极反 映现实,而是能动地改造变革现实。(4)人的心理反映的社会制约性,人不只是自然实体。更主要是社会实体,人是积极的活动者。人的心理是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7、什么是反射弧?它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答: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精神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躯,传出神经、效应器及反馈系统等。 8、什么是无条件反射?什么是条件反射,并各举一例。 答: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能,生来就会,从遗传获得的反射活动,如食物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 9、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10、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答:(1)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2)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 可用教师设问方式提问,也可用作业方式提出,既可以从新旧教材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日常经验引进,也可以在教学过程,教学结束时进行。 11、如何根据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和学校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 答:(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学习效果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学习动机;(3)掌握平分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13、知觉分哪些种类? 答:知觉分类标准和依据不同,种类划分不同。(1)根据分析器不同,简单可分视、

大学心理学习题第七章情绪

第七章情绪 一、填空(10分) 1.近代研究中,把人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2.我们将人在情绪发生时表现出来的反应划为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1、3.我们把情绪的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2、4.我们把情感的状态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5.我们将压力源归为: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和文化性压力源。 二、单选题(10分) 1.人们倾向于接近会给自己带来愉快和高兴的事,逃避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和痛苦的事。这是情绪的 A 。 A:动机功能;B:适应功能;C:健康功能;D:信号功能。 2.人的表情应与他所处的环境相符,这是情绪的 B 。 A:动机功能;B:适应功能;C:健康功能;D:信号功能。 3.意愿不能达到,特别是在外界一再阻碍的情况下产生的情绪体验是B 。 A:快乐;B:愤怒;C:悲哀;D:恐惧。 4.由于缺乏处理和摆脱某种情景或事物的能力而引起的情绪体验是D 。 A:快乐;B:愤怒;C:悲哀;D:恐惧。 5.足球运动员在进球后表现出来的狂喜属于 B 。 A:心境;B:激情;C:应激;D:情感。 6.当人面临突然降临的灾难和事故时,他就会动员全身的资源去应付当前的困境,此时他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就是 C 。 A:心境;B:激情;C:应激;D:情感。

7.成绩一般的学生想考重点大学,这样的压力属 B 。 A:躯体性压力源;B:心理性压力源;C:社会性压力源;D:文化性压力源。8.在个人生活中,由于搬家、转学、亲人过世、贫穷等而引起的压力属C 。 A:躯体性压力源;B:心理性压力源;C:社会性压力源;D:文化性压力源。9.任何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构成不同的压力。如第一次登台讲课的学生会比老师紧张得多,这是因为 A 的作用。 A:经验;B:准备状态;C:心理素质;D:环境。 10.任何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构成不同的压力。如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是责骂而是安慰和鼓励,那么孩子的心情就会开朗很多。这是因为 D 的作用。 A:经验;B:准备状态;C:心理素质;D:环境。 三、判断题(10分) 1.儿童对父母的爱是情绪。(错) 2.情绪和情感是同一个概念,只是用在比同的场合。(错) 3.一个外商在和中国的生意伙伴一起吃饭时,因受不了国人的劝酒方式而逃跑,这是因为他的心理素质太差了。(错) 4.一个人去参加乒乓球比赛一心想赢结果却输了,他很难过。这是因为他缺少比赛经验。(错) 5.“儿女不嫌母丑”这表现的是情感。(对) 四、名词解释(12分) 1、对客观事物包括自身状态与其主观状态是否一致而引起的体验与反应。 2、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3、压力是一种反应方式,当刺激事件超过个体的应付能力并打破机体的平衡 时,就表现为压力。 4、是由人的身体状态和肢体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 五、简述题(28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感知与注意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体性: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恒常性: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心理学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完整版)心理学复习稿:第四章感觉及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教学要求: 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 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 知觉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 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教学过程: 导学提示 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 (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 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 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 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不是事物的整体) 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三)感觉的分类:

心理学基础知识(自己整理)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课题:如何学、如何教、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作用: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发展概况:美国:初创: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发展:弗洛伊德。成熟:布鲁纳,人本主义思潮,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完善:皮亚杰&维果斯基发展了许多有效地教学模式。前苏联:产生: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世界上第一步以……命名的专著)。发展: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鲁宾斯坦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奋力前进时期注重结合教学和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中国:起源:战国;产生和初步发展:清末随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兴起。第一本译著:方东岳译小原又一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廖世承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陆志伟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发展1949-1958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959-1966纠正错误;1966-1976文革;1976以来恢复、迅速发展。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瑞士):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2.认知发展阶段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前运算阶段(2-7表象或形象图式,单维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1有抽象思维,能进行逻辑推理,多为思维,可逆,去自我中心)、形式运算阶段(11-16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3影响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4教育价值: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获得成效的根本保证。维果斯基: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2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该过程有四个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3内化学说: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能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4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后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4对教学的影响:他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此外,他的思想也强烈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止局限在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而且开始注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 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人格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月-4自主—羞怯与怀疑;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怀疑)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主动性—内疚;获

医学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医学心理学——第一单元心理学基础知识 细目人的心理现象 要点一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性(经历不同)、能动性(即有选择地反映外界事物),不是对所有外界事物都反映 要点二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注意 感觉 概念特点 当刺激连续作用时,感觉随时间延续逐渐发生变化,感受性降低甚适应 至消失的现象 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如颜色可以引起温度觉 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过度进行补偿。例如,失明补偿 的人触觉一般都很灵敏

掩蔽 当不同感觉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时,一种感觉使另一种感觉感受性减 低的现象。如一些牙科诊所利用音乐镇痛 后像 刺激消失之后感觉暂时存留的现象。如在夜晚关灯之后,视觉仍然 能暂时存留灯亮时的形象 对心理实质正确全面的理解是 A.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B.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是主现想象的反映 D.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E.心理是想什么就反映什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人的心理其实质可以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知觉 知觉的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

概念映(苹果的知觉反映其形状+颜色+气味等) 知觉的 特征 选择性(现在你能分辨出我和环境的杂音) 整体性 对事物的各种属性统一地、整体地予以反映的特性(找 物与物的关系) 理解性 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 义(对X线检查结果主任和我理解程度不同) 恒常性知觉过程中对事物知觉的恒定或不变性 整体性。对事物的各种属性统一地、整体地予以反映的特性(找物与物的关系) 中间是什么?如果你从左往右看,会把中间的知觉为B,如果你从上往下看,,则会知觉为13,这说明对个别物体的知觉依赖于对整体的知觉。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七章技能的形成+实战演练word版本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技能的两大分类及形成阶段。 (2)操作技能及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3)心智技能形成的有关理论。 考纲链接 1.技能的概念: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3)技能中的各种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3.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指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它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的特点。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4.技能的作用:(1)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2)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3)影响着学习者的个性品质。 5.操作技能的分类: (1)从对外部刺激的调节方式看,分为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2)从对外部条件的利用程度看,可分为封闭型动作技能和开放性动作技能;(3)从所涉及的骨骼、肌肉及动作幅度大小,可分为精细动作技能和粗放动作技能。 6.心智技能的分类: (1)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分为一般心智技能和专门心智技能;(2)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 7.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8.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9.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 (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10.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1)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2)动作结构:动作的各成分趋于精确,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

体育心理学题库第七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心理健康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良好的心里个性特质和稳定的情绪,它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情绪、人格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无法排除研究中的干扰因素,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 4.关于体育锻炼与情绪关系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 5. 体育锻炼对情绪影响的最早理论研究是詹姆斯和朗格提出的情绪学说。 6.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坎农将其的理论归纳为刺激情境-身体反应-情绪体验。 7.以特殊的锻炼方式影响人类情绪的首次尝试,是雅各布森提出用渐进性放松法来干预焦虑情绪。 8.列出与焦虑有关的三个心理生理指标:血压、心率、皮肤电。 9.列出与健康体能有关的三个指标: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耐力。 10.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假说有:氨基酸神经递质假说、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脑内神经肽假说、心血管健康假说。 11.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假说有:心境状态改善假说、注意力分散假说、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心理控制感假说、运动愉快感假说。

12. 注意力分散假说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分散对当前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消极情感得以发泄,使紧张情绪得到松弛,并趋向稳定。 13. 20世纪70年代,人格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个人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体育活动特征。 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健康信息理论、合理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控制理论、跨理论模型。 17.跨理论模型分为5个不同阶段:前意向阶段、思考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 18、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包括:一是认知过程,它在阶段变化的早期比较重要;二是行为过程,它主要应用于阶段变化的后期。 19.根据HBM模型的观点,人们一般不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除非他们具备了一定水平的锻炼动机和锻炼意识,或自己有潜在的健康问题,或明白了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并且感到完成运动并不困难。 20.合理行为理论指出,行为由行为意向来决定,行为意向又由行为态度和主体规范来决定。 21.目前采用的锻炼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一对一的方式、小群体干预、社区范围的活动、政策干预。 22.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情境安排、积极反馈、 目标设置、决策评定、社会支持。23、最早采用心理测量方法评定锻炼成瘾行为的学者是卡尔马克和马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