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史研讨论文

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史研讨论文

浅谈禹后裔姒改何姓之真谛

重庆涪陵何氏宗亲会何其容

正我夏禹之苗裔,清我姒改何姓之源流,是我们禹后裔姒改何姓人的夙愿,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子孙后代对我们的期盼。禹后裔姒改何,谱书有据,史籍有证,是一支源清而流长,根深而叶茂的主力军,是一支神裔华胄的堂堂正正何姓人。然而,杞被楚灭,使堂堂正正的神裔华胄变为编氓。司马迁在《史记》中一句话“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定调,又以“韩、

何谐音”,“韩、何一家人”的讹传,使国史沉没,家谱尘封,后人无所适从,不知已祖之所自出。竟而数典忘祖,随其大环境、大气候、大舆论同化了自己,无知的默认,冒认了当地族人为同宗共祖。这种谬误,主要是缺乏史料的解读。为此,拙文正本清源,正我姒改何之名。

一、禹后裔姒改何,有《何氏历代世谱》记载的依据

1、“禹字高密,长于西羌,事舜封于夏,称夏伯锡姓姒氏,治水功成受舜禅有天下,都安邑”。《何氏历代世谱·卷三(2页)》(下面简称《世谱》。

2、禹后裔15代孙懿公,“商汤丁酉三年,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因封懿于杞,使奉禹祀”。禹后裔36代孙东楼公,“周武王已卯十三年再封于杞,都雍邱”。《世谱·卷三(4、6页)》

3、禹后裔21代孙商·杞惠公于商时仿古金天氏系姓之例创制《姒氏谱牒》。《世谱·卷三(4页)》。

4、从商·杞惠公修谱起,往下有定公、靖公;周·杞有钦公、厘公至简公失国,其子禹裔窜居江南庐江河上,踵厘公续修旧谱;及至西汉修公、毅公、鄢公;东汉敞公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休公(抱残续修)、潜公;西晋函公、玄公、风度公(祖孙三代续修);南北朝时敬叔公、晦公(重修谱牒);唐代政公、修文公、伟公、羲庆公;北宋继杞公(续成《何氏历代世谱》56卷);南宋大受公撮修《历代世谱》著图系一卷;明代超字绍先公《自述何氏本纪》;明代旭公、仲山公、化龙公、士鼎公;清代显虞公、坦公、廷赞公、天泰公;民国星垓公、文钦公及至现代各地族贤修谱,可谓禹后裔续修《何氏历代世谱》代不乏人,世代相传,纚纚如贯珠,朗朗若星月。

5、禹后裔65代孙贲偾,生于秦政即位之初年,因先世自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前445年),杞被楚灭至秦并吞六国后之庚辰二十六年(前221年)窜居江南庐江河

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世谱·卷三(10页)》。

6、东汉敞公永元九年丁酉(97年)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庐江冶父山,安徽庐州府庐江县之野)。“以垂不朽”。《世谱·卷三(15页)》。

7、北宋继杞公将敞公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与休公以下诸公踵修的谱牒续成《何世历代世谱》56卷,厚德载物,功不可没。

8、南宋大受公谱序曰:“自黄帝以至于今,凡传一百二十有六,纪年三千九百二十有二。其间易姓者四:黄帝姓公孙;昌意得姓为姬,或云妘姓;禹事舜,封于夏赐姓姒氏;杞简公被楚灭,其子禹裔率族人窜处江南庐江河上,后历绍圣、念祖,徽荫、熙庵、裕昌、衍夏七世至贲偾,当秦始皇庚辰二十六年(前221年)遂以人居河之义,改姒为何,所谓易姓者四,此也。”

9、明代超公字绍先《自述何氏本纪》曰:“余何氏者夏禹之苗裔也。按世史类编黄帝—昌意—颛顼—骆明—鲧—禹姓姒氏,受舜禅有天下,国号夏”。《本纪》详实记述了从黄帝一代起至132代止,真是敬宗睦族,传承后代,尽职之心,难能可贵。

10、明代仲山公续修《何氏世谱》,尽心尽力,收集资料,得以完善。

11、民国二十五年星垓、文钦合修的涪陵《何氏族谱》十本,共中卷三重载《何氏历代世谱》,并补正了《超公自述何氏本纪》。从而使禹后裔姒改何的源流、世系更加完整。我们2011年4月联宗35支禹后裔(德明公世系)续修的《何氏世谱》,也是传承《何氏历代世谱》源流、代次而编写的。本着以史为据,以实纪事的原则,使《何氏世谱》真正成为后代子孙传承和珍藏的宝贵史籍。

二、禹后裔姒改何有史书作佐证

1、《史记·卷二(9页)》,“帝舜荐禹于天,为嗣”……“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史记·卷三十六(472页)》“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东楼公生西楼公”……“杞·简公春立,立四年,楚惠王四十四年灭杞”。“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太史公曰:……“至禹,于周则杞,微甚,不足数也。楚惠王灭杞,其后越王勾践兴。”

2、《辞海(1417页)》载:“杞,公元前11世纪周公封的诸侯国,姒姓相传,开国君主是夏禹后裔东楼公”。

3、《纲鑑·卷一(8页)》载:黄帝—昌意—颛顼—骆明—鲧—禹事舜禅封于夏,赐姓姒氏。

三、各地《族谱》的记叙

1、湖南临相市板桥《何氏族谱》“清·道光五年何祖擎《续序》云:“何氏湘湄巨族,其源远,其流长,莫不知禹后为(封)杞,杞(姒姓)后为何”。何开珏《重修谱源流序》云:“我祖大禹后,东楼公封杞,至杞后避乱,迁江南庐江。至汉始改姒为何,由庐江分迁,其地不一,后迁会稽,数传生羲图公为延安府尹。至南宋后嗣迁湘,翼凤、附凤兄弟同登理守丙戌科进士。临湘发科,实为破天荒焉。”

2、益阳《何氏支谱》云:“一则神禹明德之后,商王报功,爰宾夏裔,封诸大河之南,国名曰杞,厥修典礼,用奉禹祀”。“周武胜殷,求东楼公而嗣之,以备“三恪”,国仍其旧”。

3、湖北监利《何氏族谱》与重庆涪陵《何氏族谱》所载源流,世系均相同,只是在黄帝125代分支(前者是铸公后裔,后者是镕公后裔)而已。

4、贵州仁怀《何氏族谱·序》曰:“粤稽何氏,肇自神禹本姓姬,赐姓姒氏,轩辕昌意之裔,颛顼之孙,鲧之子也。”该支系始祖何潜。

5、四川武胜1919年《何氏族谱》《老谱》《何氏记略》载:“余何氏者,夏之苗裔也……至秦政时,时有贲偾者,僖之远支也,窜居河上(庐江河上)家久之,遂以地为姓,又谓河旁有水,于是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

6、四川广安《何氏族谱(6页)》,记:“杞·周代国名姒姓,伯爵。,武王克商,求夏苗裔,得东楼公,封于杞以奉禹祀。迁都淳于,又迁缘陵;襄公二十九年又迁淳于(今河南杞县即雍邱也。淳于废城,在山东安丘县东北。缘陵故城,在山东乐昌县东南,后为楚所灭)。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连年战争,杞国是个小国,公、侯、伯、子、男、它的地位属“伯爵”,而深受诸侯强国欺侮。东楼公31世孙定川,定居庐江,而由杞·姒改何。”这个何定川与何贲偾以居地庐江河之义,舍姒改何同出一辙,贲偾,东楼公30代孙,定川,东楼公31代孙,他们是叔侄关系,但定川改姒为何姓记叙没有贲偾公改姒为何姓的记叙详实。

7、贵州遵义、习水;重庆、江津、璧山、綦江、长寿、梁平;四川郫县、遂宁等地谱序都叙是禹后之裔。

四、其它书籍及名人对姒改何的叙述

1、《中华姓氏源流史》—当代史学奇才,著名史学家何光岳著,全书分装四册,收集族谱4000多部,33000余册,全书700多万字。他在《中华姓氏源流史·何姓(2473页)》中对涪陵《何氏族谱》的点评:“涪陵何氏世系(为夏禹之后)以黄帝为一世祖,夏桀为十九世祖,桀子懿,被商汤封于杞,是为杞国第一代君。四十一世东楼公,周

武王十三年已卯又封于杞。六十三世杞简公姒春,于周贞定王二十四年被楚惠王所灭。杞国共传四十八君,一千二百年,可补《史记》之缺。简公子禹裔,窜居庐江河干。七十一世贲偾,当秦始皇二十六年时,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

2、2004年10月22日,原建设部监察局局长何俊新撰写《姒姓何与姬姓何的源流析》一文,长达23页,22000多字。在他阅览群书,极力引经据典质疑和否认姒改何的史籍《何氏历代世谱》后,不得不承认姒改何有史可鉴,有谱为据。在文中13页的顶行开始写道:“诚然,姒姓之何的《何氏族谱·卷三》的先秦部分所言,许多情况是符合史实的,可谓言之凿凿有据,如夏禹为黄帝之裔,姒姓。其子启为夏后氏,周武王灭商后,确实封东楼公于杞,以继禹绝世,而奉夏后氏,亦后来确为楚惠王所灭,这在《史记》、《春秋传》中有传。”又说:“秦始皇24年灭楚、26年灭齐、统一六国……期间杞国的后裔改氏,很有可能。问题是改什么氏?前有国已灭,前有爵现已失,前姓姒,今抛弃,不姓杞”。

综上所述,禹后裔姒改何是有源可述,有据可考的,源清而流远,根深而叶茂。虽然楚灭杞,使堂堂神裔华胄变为编氓(庶民);司马迁在《史记》中一句话“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定调,使国史沉没,家谱尘封。从周贞定王楚灭杞后至今2400多年,禹后裔姒改何的史料,几乎绝迹,多少史书、姓氏书籍和谱书记载都既少且误,都以“韩、何谐音”和“韩、何一家”论,实为可悲!禹后裔姒改何的源流和代次,无论以《世谱》记载为依据,还是以各种史书为佐证,都是无可质疑的,特别是先秦部分的历史,何俊新谓之言之凿凿有据。从杞国东楼世系(杞懿公—东楼公)当代著名史学家何光岳谓之“可补《史记》之缺”。楚灭杞,简公弟佗公奔鲁为夏姓始祖;简公子禹裔窜处江南庐江河上,繁衍七世,历经二百二十四年为后裔贲偾以居地为何,形成了根基。

然而,以居地为姓是贲偾的历史抉择。秦始皇统一六国,彻底摧毁了周王朝宗法制的重要标志姓氏制度,当新的郡县制的出现,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伴随着姓氏的二合一,姓也为氏,氏也为姓,人人都有了姓,这在姓氏制度上是一大进步,萌生了人们在姓氏制度上的一种自由、平等雏形,作为黄帝71代孙(禹后裔65代孙)贲偾选择以居地为姓的有利条件。

其一、先世失国窜于庐江河上栖息达224年之久,已由神裔华胄论为庶民,而对祖先几百年前伯爵、权威、名利的荣华富贵,也已失恋消亡;

其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消亡了祖先在历史上的显赫地位,只是一个庶民的身

份立于社会,早已融汇成当地地域的土著民了,在地域或环境条件形成了以居地为姓的自然因素;

其三、秦统天下,诸侯割据,战乱局面已结束,此时在时间和空间都给贲偾带来新的机遇,他毅然而定冲破旧制度、旧观念,以所居地域地名为姓,舍去近两千年来的古老姒姓,确立新的何姓,说明贲偾是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是秦时姓氏制度改革,姓氏合一的姓氏文化先驱者。

贲偾以人居河之义为姓,其根基脉络贯通,地域条件形成,朝代背景造就,“史籍”《世谱》记载清晰,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脉络。这些都符合历史事实,是可信、可考的,出自禹后姒改何是真实的,禹后裔姒改何的子孙是堂堂正正的何姓人。至于有的谱书记载:“东楼公封于杞,就以国名姓杞,或叫姒何杞,说姒何杞是人名,把姒改何称之为杞改何。”这是纯属无知的误传,而后以讹传讹,写入“谱牒”流传于世误导何氏姓源。其实东楼公不姓杞,也不姓何,更不是何姓始祖;姒何杞也不是人名。而是说:姒改何是从楚灭杞国后,子孙窜居安徽庐江河上,已历经224年之久,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东楼是受封前的名号受封为侯,或伯是爵位,爵位叫爵号,亦叫东楼,名号叫东楼姒姓。杞国在《春秋》初期或之前,因无详实文记,故爵位(号),名号合一。《春秋》中期起杞国的记实较详,《谱牒》的记事也较多,杞国国君主的爵号,名号分离了,如杞桓公是爵号,名号姑容,姓姒名姑容。杞简公是爵号,名号姒春,姓姒名春。这些细微的区别,不能忽视,更不能以书抄书,人云亦云,要深入解读各种史籍,以史为据,传承文化。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是何氏子孙,研究各自的姓源史是必要的,是历史赋予我的使命,是后代子孙寄予我们的期盼,我们当以义不容辞担起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2011年7月1日于居家

再谈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之真谛

重庆涪陵何氏宗亲会何其容

禹后裔姒改何姓的源流史,我在2011年9月为世界何氏宗亲总会文史部在广东惠州召开首届何氏源流研讨会撰写的《浅谈禹后裔姒改何姓之真谛》和《姒改何与韩改何之异同》的论文,比较详细地作了论述。这次世总会文史部又通知:2012年6月1日在安徽太湖召开第二届何氏源流研讨会,为了进一步论证姒改何姓之真谛和历代杰出先祖史绩,再撰文。

一、禹后裔的传递及灭国

“大禹”黄帝之五代孙,姓姒氏。(按:黄帝一昌意一颛项一骆明一鲧一禹)……舜之子商均不肖,禹治水成功,乃荐禹于天使代己位。舜崩,禹遂即天子之位。都安邑,国号夏。禹在位二十七年,寿100岁(按<世谱》载在位八年,寿103岁)传位其子啟“(《纲监》卷- 43页)”按经世书,起禹丁已,止桀甲午,传十七王,四百五十八年“(《纲监》卷- 46页)”

桀无道,被汤灭国。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因封懿(桀之子)于杞(河南开封府杞县),使奉禹祀,是为杞国第一君。传至二十六代商杞·惠公仿古金天氏系姓之例创制《姒氏谱牒》,生子戴公。(《何氏历代世谱》第4页下简称《世谱》,)“值周灭殷,凡传二十一世,六百四十二年。周武王己卯十三年再封禹后裔东楼公于杞·都雍丘(今河南杞县)生子西楼公(<世谱》第6页)”。

东楼公至简公(讳春,名姒春)失国(按:简公周贞定王癸已二十一年,继出公立四年,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楚惠王入寇·杞遂亡。)凡二十七君,二十三世,(按《通鉴》作十九世误)。六百七十八年。自是神裔华胄降为编氓。生子禹裔(《世谱》第9页)。

二、禹后裔灭国逃窜安徽庐江及以居地为姓由来

禹裔因先父简公亡国,窜处安徽庐江河干(今安徽庐州府辖境内),生子绍圣。绍圣一贲债,相传七世,历时二百二十四年之久。《(世谱》9页)。

“贲偾生于秦政即位之初年,至秦政并吞六国之庚辰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国实行制度大改革,全国设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改革姓氏合一。贲偾公此时是一个祖辈久居当地的土著民,早已忘却和舍念先世的显贵爵位,乘着改革的新潮,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河,此何氏之所自起也。(《世谱》第10页)生子迪光(按:杞被楚灭时,江南庐

江河之地尚未入楚版图,至战国乃棣之。秦分天下为郡县,则属九江郡,今南直凤阳府秦州、杨州、淮安、庐州、庆安等府及和、滁、徐三州;江西南昌、饶州、南康、九江、建昌、抚州、临江、袁州、赣州、南安等府及吉安府之半。至汉属庐江郡。清时,安徽安庆府所领之怀宁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及庐江府所领之合肥县、无为州、巢县皆属汉时庐江郡之一部分。我族因居庐江县时最久,故郡名庐江。)

三、禹后裔续修谱牒的几个主要记实

迪光至敞公,相传八代,这是韩改何与姒改何的始祖几乎同名的八代,也是混淆不清的八代,谁是攀龙附凤,我在《浅谈姒改何与韩改何之异同》-文中作了详细世系对比和事实的叙述,两个何脩(修)出现,姒改何脩在前,比韩改何修早20多年;韩庶(自修)改名何修,或韩允(讳修)改名何修,要问个为什么?。敞公,字文高,后免官退归,由扶风平陵(今陕西西安府兴平县)徙家庐江冶父山(今安徽庐江府庐江县之野),读书种花以自娱,尝踵鄢公续修何氏族谱,并于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年)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山,以垂不朽!《世谱》第14页。

敞公至继杞公,相传了38代。继杞公,字昌先,号菊友,筑室冶父山种菊十余年,自号菊友,日偕词客,泛舟白湖(安徽庐江县之南有黄波湖,东当西河以入大江。黄波湖之南有荡湖,简称白湖,白湖之西北有支流,上流出于庐江县之西南)之间,煮酒吟诗为物外游。复于淳化二年辛卯(公元991年)建祠冶父,掘得敞公所瘗《源流碑》,汇集休公……风度公……羲庆公等续修的谱汇编成《何氏历代世谱》五十六卷。生子允文、允修、允武。(按:庐江县之北有巢湖,其北有黄波湖,黄波湖之南有白荡湖,白荡湖之南为长江。继杞公泛舟白湖,其七代孙(字声一)之欲与从兄铸(字伯寿)一叶巢湖即指此二处),(《世谱》第30页)。

继杞公至大受公,相传7代。大受字超儒,宋宁宗时进士,任安徽颖州府秦和县教谕,解组归里后撮取《历代世谱》著《图系》一卷,(《世谱》第35页)。大受公一德明公(入川始祖)相传5代。德明公,原名盛,字师发,元·至正丁酉十七年( 1357年)随明王珍入蜀,陷成都,据重庆。1363年玉珍称帝,国号“夏”年号“天统”,封公“万户侯”,世袭“千户伯”,掌涪陵军队。1364年,明太祖授公“涪陵卫指挥”;1374年以身殉国,太祖追赠“建威将军”赐谥“忠节”(《世谱》第41页)。

综上所述,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是清晰可见的,有椐可查的。有历代修谱先哲作考证:商代有惠公、定公;周代有钦公、靖公、禹裔公;西汉有修公、毅公、鄢公、东汉有敞公、休公、潜公;东晋有函公、玄公、风度公;南朝有敬叔公、晦公;唐朝

有政公、修文公、伟公、羲庆公;北宋有继杞公;南宋有大受公;明朝有超公、旭公、仲山公、襄公、文韩公、穆公、以让公、以孝公、士鼎公;清朝有化龙公、显虞公、佑虞公、绍虞公、体先公、有基公、崇煜公、坦公、体仁公、廷赞公、忠贞公、传杞公、华光公、天泰公;民国有星垓公、卓然公、朝宗公、文钦公等,计历经12个朝代52人,可谓代不乏人。迄今四千七百多年,相传156代,朗如星月,纚如贯珠。可谓史料珍贵难得,完整的《世谱》难得。

我们今天研究(讨)何氏源流史,是何氏有识之士的重任,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后代子孙寄予我们的盼望。因此,我们应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坚持以史为据,以实纪事,以事叙实的原则,应以无私的公心,无私奉献的精神,扬弃旧的“文贵自得”,资料保守的思想,特别要打消“唯我独尊、沽名钓誉”的个人英雄主义。当然也不要自作聪明,擅自评论推理,甚至是自我分析,“尽量的猜想,很可能是”去看问题,判断问题,作出结论,这是很不严谨的学风。

四、“姒改何的史料从未见过”。

人生渺渺,沧海一粟;海阔天空、书林浩瀚、可望而不可及。其实,禹后裔姒改何姓之子孙走遍中华大地、天涯海角都有他们的身影和足迹,有他们祖先遗传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史籍(如涪陵《何氏历代世谱》、湖北监利、荆州、湖南临湘、贵州仁怀、习水《何氏族谱》);也有残缺、片段、点滴的比较能说明问题的史料(如四川广安、邻水、武胜、宜宾、遂宁、郫县;安徽潜山;江西新喻、建昌;重庆长寿、垫江、梁平、奉节、璧山、綦江、彭水、武隆、黔江等地都有禹后裔姒改何记载,特别是身居偏僻老山沟的族人,还珍藏有史料,如重庆万州太龙乡李家坳何相钦支祠谱序曰:“夏禹之后杞(封于杞国),杞之后(杞国之后)何松、何柏、何梓,梓之后相钦。祖籍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洗脚河。明·洪武入川,谱志散失、不可考核,及知者相钦,传今14代,二百余年”。(宣统三年岁次辛亥季夏之月,从九品候选巡政厅天良撰补。)黔江白土乡土桥村土桥子支系,关佃沟继安家《庐江族谱》和土桥子房后碑记云:“恒茂公系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何家堡人,清·乾隆51年做生意……眷携友发祖入川,卜于斯世居……”。后嗣民国三年立碑所刻碑柱对联云:“继杞承禹裔,咏梅续逊诗,清芳天永绪,善积世绵基”。这些不被人发现的史料,几百年被埋藏、尘封,与世隔绝。又因时代变迁,兵燹人祸,信息不通,为了生存,就自觉不自觉地随乡入俗了,冒认当地同姓祖为己祖,就不足为奇了,“姒改何的史料从未见过”,也不足为奇了。

五、团结一心,和谐共勉。

研究何氏源流史,本是一件大事,何氏族人共同的一件大事,是我们何氏有识之

士的共同努力的目的:传承文化,厚德载物,睦族敦亲,振兴中华。不是各树旗帜,唯我独尊,图名图利;不是争强弱,论嫡庶,划正宗与赐冒之分;更不能互相攻击,谩骂,制造矛盾,而应是史料交流,资源共享,团结一心,和谐共勉。不以己见为自是,不以位高而自尊。历史证据是唯一的,一切伪造(猜想,推论)是无用的。我们参与研究何姓源流史的每一个族贤、宗亲都应该先正己而后正人。换句话说,先把自己的始祖(落业祖)的源流弄清楚,找到(收集)的史料(史书、老谱),经过反复过细的考证,能拿得出真实的硬件,不怕别人提出质疑,首先要自己对自己提出问题,检查问题,考证问题,不要只道自己是而言别人非……。如果我们一时找不到史料(史书)佐证,就不要轻易作结论(判断),本着远祖文化认同,近祖血缘相亲和一姓多源,多源同宗的原则处理问题。我们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历史的考证,自有后来人,让我们携手共勉吧!

2012年5月20日病中写于居家

浅谈“姒改何”与“韩改何”之异同

重庆涪陵何氏宗亲会何其容

何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十七位,人口2700多万,是中华姓氏大姓之一。何姓源流是多元的。何姓中有30多个不同的姓源,但其中有两支姓源成为何姓队伍中的最大主力军。一支是夏禹后裔以居地舍姒改何;一支是唐叔虞后裔因避难弃韩改何。这两支源流在繁衍世系上前后各异,而中间九代(何脩(修)—何敞)先祖几乎相同。几千年来的“韩、何谐音”和“韩、何一家人”的讹传,何姓成了《百家姓》中独有的“以讹传讹”的姓氏了,使后人混淆不清,无所适从,不知己祖之所自出,竟而数典忘祖,随其大众化、大气候、大舆论同化了自己,无知的默认(冒认)当地族人为同宗共祖。……这种谬误主要是缺乏历史资料的解读。为此,拙文“抛砖引玉”,浅谈“姒改何”和“韩改何”之异同。

一、“姒改何”与“韩改何”之相同处

1、姒改何和韩改何都是黄帝的裔孙。

2、他们的先世都是国君,姒改何的先世是杞·东楼公……简公;韩改何的先世是唐叔虞……韩安王。

3、他们都是因灭国逃亡求生而改姓的。

4、他们的祖先都名何脩(修),从何脩(修)……何敞九代先祖几乎相同。

二、“姒改何”与“韩改何”的不同处

1、他们虽都是黄帝裔孙,但姒改何的裔孙从黄帝之子昌意始;韩改何的裔孙从黄帝之子玄嚣始。

2、黄帝—昌意—颛顼—骆明—鲧—禹—杞·懿公……东楼公……简公……贲偾公为禹后裔姒改何的世系;黄帝—玄嚣—乔极—帝喾……商汤……周武王……唐叔虞……韩安王为韩改何的世系。

3、《大同宗谱》总世系:黄帝—昌意—颛顼—帝喾—后稷—不窟《中华何氏源流大典(639页)》。其它《族谱》也多是如此。这种世系错乱,以书抄书,误导后人。《史记·卷一(2页)》记:“帝喾高辛与颛顼为族子”。(《纲监·卷一》)黄帝—玄嚣—乔极—帝喾—契—昭明……天乙(商汤)。以上史书都说明,帝喾是黄帝的曾孙,玄嚣之孙,乔极之子,而不是颛顼之子。而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昌意之后裔为禹后裔姒改何;玄嚣之后裔为唐叔虞韩改何。二者不能混合一起,经渭不分。

4、姒改何和韩改何的地址、时间、背景条件不同

(A)姒改何的因素:禹后裔自懿公封于杞……简公灭国,其子禹裔窜处江南庐江河上,繁衍子孙七代至贲偾,贲偾是禹后裔65代孙,生于秦政即位之初年,因先世自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杞被楚灭,至秦政并吞六国后庚辰二十六年(前221年),窜居江南(安徽)庐江河上,己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以居地河为姓,而舍称姒姓,又谓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此何氏之所自起也”。这一史实的记载,标志着:楚国灭杞,杞遂亡。失国的简公子禹裔逃于江南庐江河上栖息,居住达224年之久,繁衍共七代人,是其自然。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消亡了祖先在历史上的显赫地位。此时只以一个庶民的身份立于社会,己由神裔华胄降为庶民居于此地,融汇成此地域的土著民。秦统天下,标志着数百年来,诸侯割据,形成的战乱局面己结束,一个崭新的统一国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此时在时间和空间都给贲偾带来新的机遇,他毅然而定冲破旧制度、旧观念,以所居地域地名为姓,舍去近两千年来的古老姒姓,确立新的何姓,说明贲偾是顺应其历史潮流,审时度势改姓,是秦时姓氏制度改革,姓氏合一的姓氏文化先驱者。

(B)韩改何的因素

(一)“以其初生有字纹在手曰“何”因姓焉;”

(二)“更名改姓,因避强秦;”

(三)指河水为姓;

(四)“韩”与“何”谐音,久之,改韩为何。

这四种因素都与“何”、“河”字有关,但以哪一种因素为定论,无论从《国史》、《方志》、《家谱》和世面上的诸多姓氏书中都是一个片段的,概括的叙述,对于具体时间、年代、地点、人物、时代背景与经过,都是不明确、不清晰、不详细的记述。

三、“姒改何”与“韩改何”的片段浅析

1、禹后裔姒改何的浅析:

禹后裔65代孙贲偾以居地河为姓是历史的抉择,秦始皇统一了六雄(国),彻底摧毁了维护周王朝宗法制的重要标志姓氏制度。当新的郡县制的出现,伴随着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和姓氏二合一的改革,姓也为氏,氏也为姓,人人都有了姓,这在姓氏制度上是一大进步,萌生人民在姓氏制度上的一种自由、平等的雏形。作为战国时期先后被消亡的大大小小诸侯国,及其所封的食邑等政权,君侯贵族后裔,己由神裔华胄沦为庶人,而对祖先早在几百年前的爵禄权位名利的荣华富贵,也己经失恋消

亡。杞国亡,简公弟佗奔鲁后为夏姓始祖。简公子窜居江南庐江河上,传七代,历经224年,为后来秦政姓氏制度的变革形成根基。

2、韩安王子孙改何的浅析:

如果:“以其初生有字纹在手曰:‘何’(韩允),因姓焉,说明韩改何并非“因避强秦”;如果“更名改姓,因避强秦……。”刘向又说是:“咸阳不熄蜂火者,三月之后焉。”前者是强秦时期,后者是汉初时期,以哪个为定论?何俊新推定为汉初时期,何德宝断定为强秦时期,并称之“铁定的案”,两者不是矛与盾吗?如果“秦灭韩,韩王安子孙逃居江淮各地散居”,‘韩’与‘何’谐音,久之,韩改为何(按:‘韩’与‘何’谐音,江淮各地至今没有这种读法;只能说明当时的江淮地区己有姓何的族人了,而且还很多,韩王安子孙为了逃难,入乡随俗而己),为免有些勉强;如果以“指河避难,将错就错,改韩为河,也只能是三点水的“河”,为什么要用人可何?这足以说明韩改何时己经有姓何的族人了。

在我国历史上由于“我生也晚”而显得默默无闻,但到了汉代之后,却一再被他姓和外族人所冒姓。因而,今天的何姓人,并非只有由韩姓分化而来的一个祖源,而是由多个源头汇聚形成的。所以我们要溯何姓之源,除了重视由韩姓的讹音演化而来的何姓主流,还须理清其他不容忽视的何姓异源。这说明“一姓多元”是历史的必然存在。韩庶既不能当韩改何姓的始祖,更不能称中华何姓的始祖,只能为其族系的姓始祖。况且韩瑊出生在韩庶、韩允之前,也不是韩王安的子孙。韩瑊世系繁衍了几十代人,谁能把它割断?中华历史几千年,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沧海桑田,几经演变,谁能阅尽历史群书,谁能作出“铁定案”的结论。因此不能唯我独尊,要谦虚严谨,包容和气。相信,历史的考证,自有后来人。

四、“姒改何”与“韩改何”后的世系对比

中华何氏源流,主要有禹后裔姒改何和唐叔虞裔孙韩改何两大源流。其它30多个同姓异源的族属,它们的世系都比较单一,各自一体,不为混乱。但唯独禹后裔贲偾以居地庐江河又以人居河之义改姒为何的世系,与唐叔虞后裔的韩改何(韩庶、韩允、韩瑊等)的世系,前后各异,中间则相同,这难道是巧合,还是人为的攀龙附凤?重庆涪陵《何氏族谱》三卷(历代世谱)载:黄帝71代孙贲偾生迪光。迪光生脩。脩生禧(一名成)、卓、宪。禧生清(一名果)。果生比干。比干生刚、毅、木、纳、近、仁、寿、考、万共九子。寿无后,以毅公三子显为嗣。毅生文、武、显、承、谟。显无子,以武公次子鄢为嗣。鄢生宠。宠生敞、敦。敞生灿、煜。敦生熙。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载:唐叔虞第32代孙韩王安生韩

非,非生韩庶(谱字修),修生五子:赞、成(禧)、大、业、是。成生二子果(清)、显。果生比干。比干生七子:欣、寿(涪陵《何氏族谱》亦有寿、显)、逸、尚、玄、诏、统……以下的显世系混乱,代次不明,鄢没有说是谁生的子。宠公说是景公之子。敞是谁生的也没有列出。敞:汉和帝时御史大夫,生豹。而重庆涪陵《何氏族谱》记载详细,说得清,道得明。这里,值得提出探讨的问题有:(1)韩庶更名改姓为何修,与迪光之子何脩名字相同,可原名何脩(字道皇),西汉文帝时(前179-164)为博士,有贤声,加二千石;改名何修者,为西汉景帝时(前156-149)为江东王相,赠安都侯,他们相距20多年。由此可以推断:原名何脩(字道皇)出生在改名何修之前;前者的子孙也相应比后者的子孙出生早,前者不存在着依附后者的子孙名望而攀龙附凤,应当说是一脉相传的,没有伪造、冒认别人的祖宗为自己的祖宗;(2)前者何脩生子禧(一名成),后者何修之子也名成,禧生清(一名果)而成生子也名果,这难道又是巧合吗?(3)前者果生比干、比烈,后者只生子比干;前者比干生九子,而后者比干生七子,但其中都有一名叫“寿”的名字。前者寿无子,以毅之三子显为其嗣,前者毅公生显,显无子,以武公次子鄢为其嗣。鄢生宠,宠生敞、敦,敞生子灿、煜……,而后者是成公生显,却没有代次相传(记载),只是在三世和六世上落了个名。寿和显是前者的绝房,而后者的寿和显代次不明,其子孙相传不明,混乱不清。这里谨将两部谱的原文表图列出,以供广大族人对照、参考、研讨之用。

《涪陵族谱》卷三(历代世谱)11-16页

注:《何氏历代世谱》载:禹后裔贲偾于秦始皇庚辰二十六年(前221年)以居地庐江河改姒为何的受姓始祖(一世祖),其子迪光为二世祖,其孙脩字道皇为三世祖。《中华何氏源流大典》主编何德宝定韩改何的受姓始祖(一世祖)为韩庶,韩庶又更名改姓为何修,与姒改何姓始祖贲偾之孙何脩同名,两者对比,韩庶改何在姒改何的第三代人(何脩)时,因此,何脩定为姒改何的第三世祖。

《中华何氏源流大典》中庐江郡何氏源流简图

第(356-357页)

何德宝注:此表根据《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世系表,参照《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史料列表。

(按:此表代次不明,世系混乱。三世祖里有显,六世祖里又有显,是同一个人还是另一个人?五世祖里的武没有生父,也没有生子。六世祖里有嘉、况、显,都没有生父。显如果是成公之子,也不能排在六世祖之列,只能排在四世祖之列。七世祖里的鄢没有生父,也没有生子。八世祖的熙没有生父。九世祖的敞没有生父。)在姓氏文化的领域中,何姓是一个多元化的姓,并且是一个多种记载而又多争论的一个姓。其出于夏禹世系之后的原名何脩与源出韩王安裔孙的韩庶改何修的世系九代(何修—何敞),几乎相同。两者谁对谁错,谁攀龙附凤,谁“嫁接”谁?本应是不言而喻的。但有人以己是而人非,以己正而他庶之论,妄加指责和评说:什么“伪造”、“嫁接”、“狂猜”、“拼凑”“杜撰”等,都是不利于求真考实的。

五、韩、何出现混乱和以讹传讹的因素

其一,缺乏源流史料。中国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演变,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秦汉三国,战乱灾害;唐、宋、元、明、清先盛而后衰。春秋迭更,时代变迁,兵燹灾祸,致使许多典籍、谱牒遭受时空的腐蚀,人为的焚毁,而残缺不齐,能保存下来的甚微,后世修谱和编者诸多是没有完整的真实的历史世系资料,多是以书抄书,甚至是凭口耳相传,采录记载。

《史记·陈杞世家》言:“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杞国其实就是一个小县,只是封它为禹后裔奉祀其先祖的一个安身之地。在诸侯争夺之间,屡受欺辱、侵犯,如(前719年)莒人伐杞,取牟娄。(前710年)鲁入杞,杞遂微弱,(前633年)东楼公15世孙桓公“往朝于鲁,用夷礼,杞本伯爵,不书伯而书子,盖以杞小而入夷也。特别是楚灭杞后,作为国君侯的后裔,已由神裔华胄降为庶民,国亡人散。后来写史记的文人学者,确实感到“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因此,从杞简公以上有史书可查,杞简公以下就没有史书记载了。但有谱牒续修,传承后人,而上下对照:年代、时间、繁衍代数、居住地域、事物发展都在情理之中。楚灭杞(前445年)自简公子禹裔窜处江南庐江居住,经历224年繁衍子孙七代,是完全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何氏出自姒姓,是历史的真实存在,以居住地河为姓,又以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之义,因此以人易水,乃姓何,是有根基的,不是偶然的事,是顺其自然的事。

其二,受封建社会的宗法制、门阀制的影响。为了扬名声,显祖宗而攀龙附凤,以求仕途或显荣耀,冒认历史上的高官、名人为自己的祖先。袁世凯想当皇帝,就出现过这样的丑事,但真的说不假,假的说不真,事实胜于雄辩,纸是包不住火的。

其三,自我同化合归。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历代战乱,天灾人祸,人口迁徙,时而有之。特别是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一炬阿房宫,元末的战乱,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清末的八国联军侵犯中国,英、法侵略者火烧园明园;解放后的“破四旧”,损失烧毁的历史书籍(谱书)知多少?人口的动荡或迁徙知多少?《涪陵何氏族谱》载:入蜀始祖何德明。原名盛字师发,其父祥公生九子:圣、贤、英、哲、邦、国、隆、盛、光。为元末战乱,各奔东西逃生,圣举家湖南岳州巴陵县大桥;贤分迁湖北汉阳沔阳州八角楼;英分迁湖南岳州府临湘县;哲分迁湖北荆州府公安县;邦分迁湖南临湘县聂家市;国分迁湖北安陵府潜江县;隆分迁湖北黄州府;盛随明玉珍从戎入蜀;光分迁湖南岳州府巴陵县大桥。他们的子孙今在何方?谁能相知、相亲、相识?他们的子孙手中谁还保存有祖先遗留下来的族谱,如果没有,处在一个人地两疏的环境里,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事业,为了躲过灾难,如果当地有同姓的达官贵人或居地众多的族人,他们就会自然顺和,随其大众、大气候、大舆论而改变自己自出的姓始祖宗。自觉不自觉的就人云亦云,同化了自己,与其当地族人同流合归了。这种错乱现象,古时有之,今时亦有之:如2006年11月续修的《酉黔何氏宗谱》,收编了整个酉阳、黔江的两地何姓族人,还搜集了贵州、彭水等地一些族人,大小支系共340多个。他们的姓氏始祖是韩庶(改名何修),同宗始祖是鉴图。鉴图是韩庶的次子成,成生子果(亦名鉴图),这未免依据不足;而宗谱收编的340多个支系的族人都编归为鉴

图后裔,未免有些失真。而更觉得质疑的是他们从黄帝起至今才传至129-146代人,成了古老虎了,不符合人类繁衍的自然规律。2005年11月,彭水续修的《何氏宗谱》中收编100个支系,其中包括武隆县的族人都以鉴图为始祖,据各地谱书记载,元末清初迁徙到武隆、彭水、黔江、酉阳不同宗祖的族人很多,为什么现在都统归当地族人为鉴图的后裔呢?

综上所述,何氏源流源远流长,何氏文化博大精深,历代名人贤士,特别是修谱先哲为传承何氏文化,记载世系繁衍千百年而不紊乱,记叙功臣名将,千百年而放光彩。涪陵《何氏族谱》它是一部贯通禹后裔改姒为何的源流宝典。从古而今,自三黄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西晋、东晋、南北朝;历经唐、宋、元、明、清,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相传157代,四千七百多年,代代相传,朗如星月,而且不乏历代修谱先哲,上下传承不乱,有史书可考,有《世谱》记载。

由韩改何的族人很多,他们都尊重自己已认可的始祖,这完全是对的,是无可非议的。但不要唯我独尊,不要搞正宗与赐冒之分,不要搞《始祖论》,不要压低别人和强加于人。天下何姓出庐江,天下何姓一家人。我们研究自己的姓氏源流,(姓氏始祖的起源)。只能是求真务实,团结和谐,资源共享,共同深入,持久,耐心研究的课题,是艰巨的工作和长期的任务。须知书林浩翰,时代久远,天涯海角,望尘莫及;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知识和力量,简直是沦海一粟。我们必须集思广益,见贤思齐,博采众长,相得益彰,才能有所收效,有所提高,有所新的发现;才能达到我们正本清源和一性多元,多元同宗、同姓的目的。

2011年7月1日于居家

再论姒改何姓源流之真实性

重庆涪陵何氏宗亲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大成

关于何氏的起源,受历史“韩何谐音”、“何出于韩”、“韩何一家人”的影响,大都认为如是。可从1986年起,重庆涪陵地区何氏宗亲会在何其容会长的带领下,着手编撰一部涪陵地区《何氏世谱》时,在广泛征集整理资料中,我们发现,我们的祖先并非如司马迁“更名改姓,因避强秦,宁去侯统,甘为庶民……”所言。而是由黄帝——夏禹——东楼公——贲偾公而来。于是据老谱及史料编撰了涪陵《何氏世谱》。由于此谱未采信历史讹传,便引来了不少族人,尤其是韩改何姓族人之非议。为了正本清源,正我夏禹之苗裔,澄清我姒改何姓之源流,何其容会长写了《浅谈禹后裔姒改何姓之真谛》,和《再谈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之真谛》两文,但此二文一出,更引来了更多人的责难,有人甚至用上了“别有用心”,“嫁接他谱”,“杜撰”等词语。亦为了还历史本来面目,让何姓人明了何氏是一个“一姓多元,多元同宗”的族系,何其容会长又组织重庆、四川、贵州、湖北等省市禹后人族贤召开了一个文史研讨会,会后出版了《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照理说,只要仔细阅读了涪陵《何氏世谱》及《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应该明了何氏姓源的来龙去脉,可有的人仍纠缠不放,喋喋不休,个别人甚至肆无忌惮地进行人身攻击。基于此,我作为涪陵何氏宗亲会的一员,在前面撰《论姒改何乃何姓之源》基础上,再撰本文供大家参考。

一、姒改何姓源流是建立在大量史谱资料上得出的真实结论。

涪陵《何氏世谱》和《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二书,是建立在大量谱牒和史料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编撰而成。首先从得姓由来上看,宋大受公《撮修何氏历代谱·序》云:“故自黄帝以至于今,凡传世一百二十有六,纪年三千九百二十有二,其间易姓者四:一、黄帝姓公孙,二、昌意得姓为姬,或云妫姓,三、禹事舜,封于“夏”,赐姓姒氏。四、杞简公被楚灭,其子禹裔率族人窜处江南庐江河上,后历绍圣,念祖,徽荫,熙庵,裕昌衍夏七世至贲偾,当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前221年)遂以人居河之义,改姒为何。所谓易姓者四,此也”。(转引自《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p12。)此段文字告诉我们:“公孙——姬——姒——何”是何姓的由来,起码是重庆涪陵等地大多数何姓人得姓由来。而这个由来是《史记》所未记的,故有人置疑,无怪。而益阳明德堂《夏氏族谱·序》曰:“我夏

氏之先,出于禹之后东楼公。当周武王有天下,封国于杞,至楚惠王入杞,佗奔鲁为夏阳侯。始姓夏侯氏,为夏姓之姓始祖。”(佗公:简公之弟,杞亡后,佗奔鲁,其侄,简公之子禹裔窜处江南庐江河干)。夏氏谱序佐证了何由姒来,与夏氏同为禹之后裔。又据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长江三峡库区胜迹·库区重庆姓氏源流》载:“何氏源出轩辕黄帝,夏禹后裔,其姓由公孙、姬、姒至何四次演变而来。其主要迁徙地,从今河南新郑县迁山西夏县(古安邑)河南杞县,安徽庐江县、湖北黄州(齐安)麻城及湘、贵、川、渝、涪等地(转引自《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P183)无庸赘言,何由姒出,言之确凿,有史可查,有谱为证。

其次,从繁衍源流上看:涪陵《何氏世谱》将姒改何姓源流分六个阶段进行了阐述“黄帝——昌意——颛项——骆明——鲧——禹“为第一阶段,突出禹始以姒姓。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懿为第二阶段,以突出商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因封懿于杞,使奉禹祀,述其根(杞国建立)。第三阶段,从宣公(黄帝第二十一代孙)至东楼公(黄帝第四十一代孙)值周灭殷,受周武王再封于杞,突出《史记》所载“时断时续”,杞再立。第四阶段,西楼公(黄帝第四十二代孙)至贲偾公(黄帝第七十一代孙)突出其舍姒姓改何姓,为何姓受姓的始祖。第五阶段,从迪光(黄帝第七十二代孙)至德明公(黄帝第一百三十一代孙)主要突出德明公为涪陵大多数何姓人的入川始祖。第六阶段为德明公以下至今,已绵瓞于一百五十七代之巨。这朗若垂珠的代次世系是有谱可据的,我何氏后人应千恩万谢地感激历代为我们撰下族谱的先人,是他们以一颗颗赤子之心,不畏艰辛地为我们今天能得以承祧连宗地把谱续下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宋大受公《撮修何氏历代谱·序》云:“稽我何氏之谱,创自商杞惠公。惠公后有定公、灵公及周之钦公、靖公、釐公等为之继。迨杞被楚灭,简公之子禹裔携之窜处江南庐江河滨。至西汉文帝时修公重为删补编辑,条理井井,灿然可观。嗣禹裔、修公而迁携继述者,厥惟西汉之毅公、东汉之鄢公、敞公。敞公复于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看)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冶父。其谱传至东汉永建(公元126——131年)而佚。后休公抱残续修,贲偾以上已失考,仅记其以下可知世系。嗣此而迁携续修者则有潜公及东晋之函公、玄公、风度公。南北朝齐之敬叔公。梁之晦公。唐之政公、修文公、伟公、羲庆公。宋之继杞公。继杞公复于宋淳化二年辛卯(公元991年)建祠冶父时,掘获东汉永元九年丁酉(公元97年)敞公所瘗“何氏历代源流碑”复得贲偾以上至黄帝世系。故自黄帝以至于今,凡传一百二十有六,纪年三千九百二十有二……(转引自《中华禹后裔姒改姓源流简史》

p11——p12)大受公的序文,详细阐述了我族历代修谱之先贤和我族从黄帝至贲偾公这七十一代人为何代次无缺之原因。民国《星垓公谱序》又载:“宋嘉定时,大受公以其卷帖繁浩,观察不便,乃撮其十之一二,著为《图系》一卷,递传至元季,其谱尚存,当至正沿江盗起,我德明公兄弟九人,分窜避乱时皆各携有谱,后德明公奋志从戎,于明初殉黔贼难,其谱遂不知失于何所。自是,而德明公以上之世次遂不可考……迨崇祯十七年(1644年)士鼎公避乱思南,得黔族奉先祖遗齐安老谱,见其旁系中有吾祖德明,始知德明所自出,并知德明以上至黄帝世次,又得涪族化龙撮取以让(公)新谱,所著《何氏族谱大纲叙》,兴公一系始得其详。于是,乃就仲山谱增入奉先老谱,化龙族谱大纲合为一谱,而吾族之谱始克完备,但当时仅缮写三部,亦未镌印流传,遍及全族,故如凤毛麟角,见者亦鲜……”(转引自《中华禹后裔姒改何姓源流简史》p47——p48)该序详细地阐述了入川始祖德明公上溯至黄帝代次一一不差的缘由。从以上二谱之序可知,我何氏家谱撰修代不缺乏人,而且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无私无畏、不偏不倚。据涪陵何氏宗亲会修撰涪陵《何氏世谱》时所搜集到的资料统计,从商朝杞惠公至中华民国星核公就有49人之多。且他们矢志不逾地献智何氏家谱事业,虽修而复失,失而复修,中经多次散佚寻找之苦,但终得将黄帝至今的承祧世次代不缺人地连线下来了,求其代次与时间系数,大约在每25——29岁间一代人,合于自然之人生繁衍规律。涪陵《何氏世谱》就是在这样严谨的考据之上,反复探讨而成的,不可谓是一部难得的谱牒宝典吗?

二、姒改何姓源流的采据是真实可信的

后人续谱,主要依据前人老谱而来,为增其可信度,仍有以国史、方志作补遗的。如前所述,涪陵何氏宗亲会在修《何氏世谱》时,发现吾族乃姒改何姓而来,是建立在史牒基础上,有大量的依据可鉴的。对于族谱的续修,国史和方志都不如老谱可靠。作为国史仅载国之治乱兴衰得失,王候公卿士大夫之昏明贤奸,虽在记述人、事时偶有涉及其家世者,仍一鳞半爪,撮其大略也。如《史记.陈杞世家》载我何氏源流时云:“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题公生谋娶公。谋娶公当周厉王时。谋娶公生武公……楚惠王之四十四年,灭杞。”从这段文字看,东楼公生于公元前1122年己卯,被周武王再封于杞,而周厉王是公元前878——前841在位,谋娶公若当周厉王时,哪有曾祖比玄孙大200多岁的?故涪陵《何氏世谱》据《何氏历代源流碑》所载补出了所漏记的“题公生仁公,仁公生哲公,哲公生钦公,钦公生敬公,敬公生英公,英公生献公,献公生顷公,顷公生谋娶公”的代次,当代史学奇才何光岳族贤看到此,亦称之“可补《史记》之缺”。这就充分说明了老谱在续修新谱中有着其它史料所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