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息体验情境下新媒体艺术交互逻辑研究

全息体验情境下新媒体艺术交互逻辑研究

浅谈新媒体舞蹈艺术

浅谈新媒体舞蹈艺术 浅谈新媒体舞蹈艺术 有关舞蹈学科的研究在业界已经相对成熟,但伴随媒体视听技术的不断发展,舞蹈范畴里开始出现新的表现形式——新媒体舞蹈艺术,其相关研究众说纷纭各有所长。为了尽可能清晰地梳理出新媒体舞蹈艺术的特质以及在舞蹈创作中的实践问题,本拟从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概念、起、分类,新媒体艺术在舞蹈表现中的功能,影视视听美学与舞蹈艺术的融合等方面进行概述,厘清新媒体舞蹈艺术概念,对现代舞蹈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舞蹈作为呈现人体体态美感的重要艺术形式,在其诞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历史变迁、人变迁、科技变革的发展烙印。人们对舞蹈艺术的期待从最初的祭祀娱神到后的娱人自娱再到如今上升到精神表达、审美哲思范畴,自始至终都在不断地加入更多视听美学因素,以期达到舞蹈艺术内容、形式的丰满和延展。当代舞蹈表演的场地大多从空旷的自然空间走进了一定封闭的室内舞台,同时新的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舞蹈的环境、空间、视听、审美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个别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舞台、舞蹈内容、舞蹈形态在视觉与听觉的感受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舞蹈化、舞蹈艺术的

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舞者和观众在进行有关舞蹈艺术的活动时,呈现出万花筒般的繁荣景象。 新媒体舞蹈艺术定义的再解析 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出现定义上的偏差,认为是新媒体——舞蹈艺术,但事实上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定义并非如此。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新媒体?关于新媒体的定义,直到现在还没有达成共识,笔者较为赞同匡波教授的观点:“借助计算机 (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 传播信息的载体。”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在常见的媒体中分离归类出新媒体的三大部分 IPTV、地面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显然,新媒体舞蹈艺术并非是新媒体——舞蹈艺术,似乎新媒体舞蹈艺术能够更为贴切形象地阐释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本质,也就是指舞蹈与类似于投影技术、全息技术、声光舞美等媒体技术交互之后,达到增强艺术效果的新的舞蹈艺术门类。它的出现和诞生表明,单纯的舞者表演或简单的背景式舞台视频设计已经满足不了艺术创新和观众审美高标准的需求,技术的革新势必带动了艺术品质的提升。 新媒体舞蹈艺术的起 有关新媒体舞蹈艺术的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北京舞蹈学院张朝霞教授曾在《新媒体舞蹈艺术流与特质探析》一中说,“1967年,斯德哥尔摩‘艺术与科技艺术节’,为自世界各地不同领域的先锋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进行

新媒体艺术介入《舞蹈鉴赏》公共选修课程中的思考

新媒体艺术介入《舞蹈鉴赏》公共选修课程 中的思考 《舞蹈鉴赏》是普通高校各个专业学生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一门系统概述艺术、研究艺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艺术感受与艺术鉴赏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基本的审美品质和艺术理论水平。《舞蹈鉴赏》是一门重要的公共艺术课程,通过鉴赏中外舞蹈作品、学习舞蹈理论相关知识、参加舞蹈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对于当代大学生了解我国璀璨的舞蹈史,吸纳外国舞蹈艺术优秀成果,理解其蕴含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然而这门课程的实质是就是通过对人体的动作构建成为时空综合艺术来表达思想和内容。对观赏者提出更多要求,比如对人体动作构造的舞姿和造型的审美;对节奏、旋律变化传达情绪和情感的感受;舞蹈画面感和叙事性的把握等等方面都是《舞蹈鉴赏》课程中需要培养学生。所以,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够把这种综合艺术形式全面的展示给观赏者欣赏。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正在思考把新媒体艺术手段尽可能多的运用到授课过程中。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它建立在数学技术的核心基础上,亦称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在在中国引起广泛重视要从1996年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录像艺术展,这次展览室中国第一次举办此类展览。展览包括了十几件录像装置和几个录像带作品,集中了中国第一代录像艺术的开拓者。这也是中国新媒体艺术自20世纪八十年末开始到此时期,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 在课程中,教师不仅仅只是抽象的说理论、说定义和概念,更多的运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授课手段和媒介。应运而生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随之与新科技相结合,比如教材不仅仅限制于舞蹈视频;教学模式也不限于老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也不限于传统的PPT等多媒体教学等等。针对这些教学中的变化,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 一、教材多样性的转变 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和90后、00后学生的成长,

新媒体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新媒体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美术学(综合美术)本科专业选修课程课程以培养美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新媒体艺术涉及交互性、网络和计算,并且比起物质本身,它更重过程,新媒体艺术作品,很难用传统艺术博物馆的介质、地理和年表类别进行分类,融合时代和社会的综合性艺术,是当下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反映。新媒体艺术的实践方式与哲学、生活美学、物理力学、化学、生物学、光学、数码科技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本课程从新媒体艺术的欣赏方式、传授模式、创作目的、艺术媒介及空间与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展开全面的论述;详解新媒体艺术特征的开放、体验、虚拟、超时空等个性要素,将艺术带入了与公共对话的领域,使受众的个性体验在公共性的基石下拓展了更大的自由文化空间。它既赋予了个体不同的体验感受,亦重构了公众的知觉经验与时空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及了解更多的媒介去进行自身的实验性创作脉络。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媒体基础理论和新媒体创作理念及技法,以锻炼学生们的实践创作技能。熟练、灵活的掌握自己所选择的新媒介创作手法。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使他们了解科技发展与应用,使学生能把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所学专业中去,扩展自己的思维模式,能够更广阔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每个部分先从理论和实例讲解入手,再由学生进行实践。经由培养学生对新媒体艺术的了解,包含技术和理念两方面,以发掘兴趣点为桥梁,去扩宽自身的创作范围和找寻新的切入点,它对于艺术创作尤其重要,是新的艺术创作表达手法,并理解“公共

我眼中的新媒体艺术

我眼中的新媒体艺术 如今, 互联网已经被公认为继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 手机媒体也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大众传播中的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颠覆了大众媒体传统的传播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而且给人类传播活动及生存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人文精神和人的个性化共存是21 世纪的鲜明特征。机器大工业的没有人性化标准模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人性化的追求。新媒体的发展正是满足了人们对人性化的要求。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迎合以人为本的需求之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人类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上的巨大变革,比如透视学和几何学的发展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矿物和油料的提纯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北部欧洲明朗而富有层次的油画塑造风格;机器生产的颜料和光学的研究的成果促成了外光写生和印象派的发展。在20世纪,在艺术和科学技术之间最大的发展就是图像技术对于艺术语言特殊影响作用。艺术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视觉财富,同时也必然要对社会文化进行视觉化的思考。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的实现自己的功能。 20世纪以来,伴随着流行文化的发展和商业性电视节目的普及,艺术家们开始了对于图像化的视觉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另一方面,开始了用实用包括摄影、电影、电视在内的各种图像技术来从事这种思考和创作。在整个20世纪,摄影和电视乃至电影胶片都被从流行文化改造成艺术创作媒介。摄影本来是记录性和纪念性的工具,而艺术家则从中抽离出了摆拍和拼贴的技术手法,结合图像的本身的客观性,将其发展成为独特的个人叙述方式,从而出现了超现实主义的摄影等等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等现代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它建立在数字技术的核心基础上,亦称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像CG。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它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就艺术本身而言,新媒体艺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以及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达达式行为和70年代的表演艺术等。沟通与合作,成为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关注的焦点,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材,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许多艺术家对于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深感兴趣,艺术作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实体形式,而更多在于它的形成过程。总之,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大大地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从新媒体艺术在欧美的发展,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一开始就与商业利益紧密地挂在一起。所以,它更多的不是展示艺术,而是展示新技术产品,参观这种新媒体艺术展,给人的感觉更象是参观商品展销会。这些问题令人感到迷惘和困惑。专家们很少谈及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更多的是谈新媒体的技术应用和掌握问题,以及新媒体艺术的市场问题。这就给人们一种错觉,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不是艺术上的创造,而是如何引导艺术应用新技术占领市场。当然,这也许与新媒体艺术一诞生就与商业化结下不解之缘有关。 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天性。创造新技术,利用新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伴随着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的文化传播方式也以一种加速度在向图像化方面发展。在中国IT产业和欧美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冲击下,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开始在近乎朦胧的状态下起步,像一江春水一样缓缓地流淌在中国大地上。

新媒体艺术中动画设计与交互设计的相互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36573745.html, 新媒体艺术中动画设计与交互设计的相互发展 作者:范昱昊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14期 摘要新媒体艺术诞生于科学和艺术的联姻,可以说新媒体艺术是近年来在文化上的一次巨大转型,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艺术创作者带来了更好的创作手法使之多元化。新媒体艺术在当今也被称为是数字时代的艺术,数字艺术产品已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媒体艺术中动画设计和交互设计,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动画设计交互设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到生活中各个领域,新媒体艺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它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一个崭新的数字世界,由于其形式的新颖备受人们关注。新媒体艺术是一项虚拟的艺术,通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让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艺术设计的真实感,是一种交互性的体验。 1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互动是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和表现,所谓的交互媒体就是将用户和媒体之间通过一种特殊的形式相连,是协同媒体的一种表现形式。交互媒体设计,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真实的语言、场景、动作、表情数字化,用虚拟的世界表现真实的世界。相对于传统的媒体,新媒体设计在开放性、兼容性和共享性等方面较为突出,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展现形式,使虚拟的世界更加真实。 新媒体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由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网络系统出现了更多的搜索引擎和连接,人们搜索信息更加的方便自由,不需要有特定的形式,既扩大了浏览的范围,又实现了浏览的自由性;(2)交互性。交互性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体现主要是设计师和设计作品之间相互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人们通过新媒体艺术得到的信息反馈的交互作用,其交互作用主要体现在视觉和触觉上的展现交互性:视觉上的交互性指的是人们在视觉上与数字化信息产生互相交互的作用;触觉上的交互性指的是通过虚拟世界感受其物体的质量、手感和行动的方式,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感受;(3)虚拟性。虽然新媒体艺术可以将虚拟的世界真实化,但其实际上还是虚拟的世界;(4)局限性。新媒体技术是一项崭新的媒

对新媒体艺术的思考

对新媒体艺术的思考 一、概念界定 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现在已经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 特点: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说过: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新媒体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可以让使用者和作品之间进行直接互动,而不是简单地让艺术家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公之于众,有时还会需要参观者的加入,这样才能将作品的真正内容更好地展现出来。新媒体艺术作品更多的是与科技相结合,有时,新媒体艺术更像是展示新技术产品,参观这种新媒体艺术展,给人的感觉更象是参观商品展销会。 我认为新媒体艺术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通过数字化合成技术,来虚拟现实,然后重构世界。现在有很多加入了虚拟艺术的艺术作品,在建筑、雕塑、绘画、电影、摄影等艺术形式中都有体现。 在之前参观的一场新媒体艺术展上,我第一次接触到新媒体艺术。当时参观时的感觉就是那些展品都很新奇,也很吸引人。新媒体艺术给人的感觉是类似于3D错觉艺术,但是比那更加高级,艺术家们能把一些科技结合进自己的作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画纸上形状和颜色的变化。而在课上,老师对新媒体艺术的简短介绍,又使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二、对新媒体艺术的美学思考 新媒体艺术的特殊属性对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更为艺术与技术的探索带来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在现代的社会,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学艺术的发展,相对地美学艺术的发展又能使新媒体艺术的技术快速革新,两者相辅相成。同时,计算机、网络等新型工具的出现又对美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将新技术融入其中才能有更大的进步。新媒体艺术是当代计算

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及其“指示”意义

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及其“指示”意义 摘要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手机电视、移动网络、触摸媒体等。相对于传统媒体,它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关键词新媒体;交互性;指示意义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手机电视、移动网络、触摸媒体等。相对于传统媒体,它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1 新媒体最突出特征:交互性——以人人网为例 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功能局限,使得交流更顺畅、更及时、更深入。人人网作为中国较大的SNS社交网站,为用户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高效的交流平台,新媒体的交互特性在这里得到了广泛体现。 在人人网注册,必须采用实名制,用户需要填写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才能完成注册。人人网根据用户地区、学校等类别将用户分成了不同的用户群,这样不仅使用户群带有明显的特色,也在无形中形成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库。同时,系统能根据用户资料自动生成关联,为你进行好友或活动推荐,使交流圈子越扩越大。这样的实名制注册,令人人网显得很有人情味,它已经跳出了一般社交网站的功用,演变成一个校园联盟大论坛,像是同学们的第二课堂。 像其他社交网站一样,人人网可以自由发布信息。短篇状态,长篇日志,图片、声音、视频等等。同时,还可以让用户收藏某些自己感兴趣信息,或通过分享功能进行转载、推荐,并加入自己的分享理由,一是娱乐他人,二也作为留存,自己需要时还可多次浏览。此外,好友之间可以互相评论,及时回馈,使得交流效率大大提高。在人人网推出@功能后,信息发布者更加掌握主动权,能够邀请你来关注,这可算是图片圈人功能的另一种发展模式。 在人人网上同学们常发一些求访问的状态和截图,以此提高人气,这就是来源于系统提供的主页访问量统计功能。在每一个用户的主页上都可以看到访问者和访问量的数据。这使得用户对于访问者心中有数,知道谁在关注自己,往往也会进行回访,这样人机交互功能又进一步促进了人人交互。也不是所有人都为这一功能叫好,我们时常会想看一个人的主页而不欲令对方知道,这时访问统计功能就显得干涉过多,不过当然你可以自己研究隐身方法。人气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在人人页面下方,作为评选出的人气之星,受到所有人的关注。而人气之星是根据用户所在的学校进行数据筛选所得,这又进一步得益于其实名制的注册。 对于经常登录、参与度高的同学,人人网会对其进行积分奖励,发放礼券领

交互界面设计教学中的新媒体艺术

2012年第05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5,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5期) Total No .305 收稿日期:2012—02—22 作者简介:罗莹(1981—),女,辽宁铁岭人。呼伦贝尔学院美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其理论。 交互界面设计教学中的新媒体艺术 罗 莹 (呼伦贝尔学院美术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摘要:本文以交互界面设计课程为起点,认真解读了交互界面设计课程的应用范围,把交互界面设计课程从三个部分进行阐述,即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多方位多角度的人机交互,阐释了未来交互界面设计的发展方向,从而引进新媒体艺术的概念,论述新媒体艺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可能。 关键词:交互界面设计教学;人机交互界面;新媒体艺术;后现代艺术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5—0065—02 交互界面设计是一门新兴专业课程,已经在很 多艺术类高校或者综合型大学中开展起来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交互界面设计,我们与身边的事物接 触都需要有个接触面, 物品的接触面与人的某个器官接触相互作用,人的动作使机器、物品产生变化, 反之,物品也给我们人一个相互的作用。这门新兴学科应用范围最广泛的要属于人机界面交互了,随 着新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领域里面已经不能割舍,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一、界面交互设计教学课程的三种界面交互讲授方式 第一种是单纯的人与机器的相互作用,界面与界面产生交互行为,最终产生交互结果。例如:人想在网页上找到资料,必须首先在电脑上打开网页,然 后在地址栏里面输入常用的搜索工具(百度、搜狐等)、接着打开搜索工具,在搜索内容中输入我们要 查找的内容,我们需要的资料就可以找出来了,这样就完成了一次人与机器的相互交流。 第二种是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过媒介进行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相互交互的目的。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互界面设计,一种是要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未来 智能化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的机械式的劳动,充当未来家庭的保姆, 代替人类做一些在家庭里面天天重复的简单工作,从而达到机器与机器的充分交互,使人类减轻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一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推动人类的发展进程和人类智能的提高。例如:人 类提前给机器人设定好指令是准备晚餐,机器人就按照之前设定好几套晚餐的方案进行备菜、做饭,能 够熟练地使用一些厨房用具(微波炉、 电磁炉、燃气灶、抽油烟机、洗碗机、烤箱等)。这种机器与机器 的交互是一种纯智能化、科技化、拟人化的机器人来代替人来制作家务,这种实现起来很难,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还有一种是利用现代机械式和通讯设施、网络设施等,现代高科的通讯手段去遥控整个家庭的繁重家务,让家里的每样相关产品都能互动起来, 有步骤有计划的同时或者按顺序的操作机器。例如:准备晚餐(可设计洗菜、切菜、烹饪、装盘、保温一体机)整个过程制作完后,机器本身发出一种微信号,传输到做主食的机器上, 米饭(选米、淘米、煮米、盛米饭、保温)一体机、馒头(选面、兑水、和面、蒸煮、保温)一体机等可以根据制作时间的长短进行选择,同时制作也可,按顺序制作也行。让主人在手机上或者网络上就可以操纵家里的机器,给家庭做家务,这就需要几个智能化网络平台的架构,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操控家里所有的机器,不用人在场就可以完成主人的家务。这种信息化、 智能化平台的搭建是完全有可能去实现的,未来家庭真正地达到超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让学生们充分知道最早的人机交互的产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各国争先恐后研发新 5 6

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及发展意义

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及发展意义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新媒体艺术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感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觉上新媒体艺术离人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目基本定历发现评接定表现形 基本定 历 发 现状 评价 接受 定位 表现形式 评论?相关书籍?展开 基本定义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 术 新媒体艺术作品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我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象(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 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人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象。cg(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

新媒体舞蹈教学论文

新媒体舞蹈教学论文 一、新媒体对舞蹈教学的影响 新媒体具有视听综合、形象生动、信息丰富等特征,使用几乎不受时空限制,因此,将新媒体用于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带来很多好处。舞蹈教学过程中使用新媒体,可以大大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与发挥学生的动作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像舞蹈情感、舞蹈意境、舞蹈审美取向等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内容,依靠新媒体可以有效地解决。例如教学傣族孔雀舞之时,可以播放一段唯美的视频:苍翠欲滴的竹林深处,幽静美丽,令人陶醉,这时身着民族服装的姑娘如孔雀般翩翩起舞,同时,再辅以老师启发引导,使学生不仅对孔雀舞的典型风格、动作要领、情感抒发等有了直观认识,同时对傣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服装特点、审美特点等也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对孔雀舞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使用新媒体也有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边为学生讲解,一边动作示范,使得动作清楚明白,学生更容易掌握。众所周知,有些舞蹈包含一些高难度动作,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学生要在短时间内记住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也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候,除课堂上老师结合影像资料帮助学生认识之外,课后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等方式与教师沟通,进一步了解舞蹈要领。老师可以将舞蹈分解动作的相关文章或者视频链接等上传到微博、微信等,以便学生课后进行深入学习。如此,不仅使得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了便利。新媒体的加入使得教学兼顾了课堂与课外教学,利于学生掌握重点与难点动作,使教学过程更加充实,同时也提高教学质量。 二、新媒体对舞蹈艺术传播的影响 由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大量关于舞蹈的重要新闻、重要知识等,学生只要将教师加为好友,就可以共享这些重要信息。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各种关于舞蹈的微信公众号,转载一些经典文章、视频等,有选择地为学生提供一些重要的学习资源。虽然新媒体具有各种传播的优点,但是其缺点就是各类信息鱼龙混杂,这需要接受者自己具备一定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接受健康信息。教师关注、选择的这些信息,其实也是在帮助学生筛选信息,帮学生把好这一关。总之,舞蹈教学的改革需要新媒体的力量,使学

新媒体背景下舞蹈艺术的表达

新媒体背景下舞蹈艺术的表达 发表时间:2019-09-19T13:55:54.533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2期作者:李焕昌[导读] 在当今的经济以及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新媒体技术已经实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在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中实现了普遍的应用。所以,在当今的新媒体语境之下,舞蹈艺术的表达也突破了传统表达形式以及理念的限制,和当今的新媒体技术实现了有机的结合,因此,新媒体语境下舞蹈艺术新的表达方式已经开始逐渐形成。在新媒体的语境之下,舞蹈艺术具有了虚拟化的特征,使其表达的形式被 更加注重,实现了肢体动作和先进科技之间的完美融合 李焕昌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摘要:在当今的经济以及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新媒体技术已经实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在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中实现了普遍的应用。所以,在当今的新媒体语境之下,舞蹈艺术的表达也突破了传统表达形式以及理念的限制,和当今的新媒体技术实现了有机的结合,因此,新媒体语境下舞蹈艺术新的表达方式已经开始逐渐形成。在新媒体的语境之下,舞蹈艺术具有了虚拟化的特征,使其表达的形式被更加注重,实现了肢体动作和先进科技之间的完美融合。本文就是对新媒体语境之下的舞蹈艺术表达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对舞蹈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舞蹈艺术;表达引言: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以及不断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使得传统的舞蹈艺术表达实现了进一步的转变。新媒体语境下,舞蹈艺术表达特点以及方式的转变使得人们对艺术的审美也实现了进一步的转变,进而实现了艺术审美品位的进一步提升,使得我国的舞蹈艺术在形式上实现了进一步的丰富,同时也使得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实现了有效的满足。因此对新媒体语境下舞蹈艺术的表达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当今的艺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还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念。 一、新媒体语境下的舞蹈艺术表达形式研究 (一)人影互动的表达形式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的美国,一些学生以及舞团就已经借助新媒体的形式对舞蹈艺术进行创新,这样就使得舞蹈艺术传统的表达界限被打破,实现了和信息工程之间的有效结合。在传统舞蹈艺术的表达过程中,互动表演大多采用幕布的方式或者投影的方式,对实景起到代替的作用。自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开始,背景投影的形式开始逐渐被新媒体作为基础的这种互动表演的形式取代,这种形式开始逐渐发展成为新媒体语境下的舞蹈艺术主要的表现形式。 例如:在春晚中出现的《千手观音》等这些舞蹈艺术的表现,都是对人影互动的这种新媒体为基础的表现形式。《千手观音》是借助大屏幕对犹如梦幻的天空效果加以展现,并且搭配这样的画面,使得这样美好的视觉效果可以在观众的眼前完美呈现。 (二)动画舞蹈的表达形式动画舞蹈就是将舞蹈的动作和动画实现有效的组合,采用动画的艺术对舞蹈的思想进行展现。因此动画舞蹈不仅仅是用电脑进行制作的一种舞蹈游戏,同时也可以对动画片中的一些舞蹈片段进行应用。在舞蹈艺术的表达过程中,动画视觉的符号可以采用空间造型的形式,同时也可以采用收回的一些动画形象,或者可以对虚拟的三维空间进行运用[2]。 例如:在《快乐的大脚》这部动画片中,小企鹅采用脚踏舞的形式获得了家族之中成员的认可以及尊重,使得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这一舞蹈艺术表达的过程中,就是借助于动画的形式来实现舞蹈的表现,这样的变现形式使得舞蹈艺术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并且更加具有感染力。在这部动画片中,小企鹅后来的各种历险的经历过程中,这样的脚踏舞形式反复出现,使得这部剧在艺术活力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 (三)装置舞蹈的表达形式所谓的装置,大多数是指展览布置以及挂画等的布置,在当今的社会之中,装置的意义实现了进一步的扩展,其主要是指特定空间之中的艺术品。就广义来讲,装置舞蹈,就是在特定的空间以及环境之中对舞蹈艺术的完成,这样的空间以及环境的设定使得装置舞蹈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使得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觉得十分新奇。按照呈现的形式来进行划分,可以将我国的装置舞蹈分成室内的装置舞蹈以及实景演出。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画卷》这一舞蹈就是装置舞[3]。一幅画卷在舞台之中被缓缓展开,舞者们身穿黑衣,在画卷之中的矩形空间里进行表演,和画卷之中的书法以及山水意象实现完美的结合,使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并且对传统舞蹈艺术的空间限制实现了巨大的突破。 二、新媒体语境下舞蹈艺术的创作表达研究 (一)立体化的创作思维在新媒体语境之中,舞蹈的表达方式实现着不断的转变,因此在舞蹈的编导过程中,创作的思维也在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的转变,从原来的对舞蹈的理念、舞蹈的过程、舞蹈的形式、舞蹈的思想以及舞蹈的意义的强调逐渐转变成对舞蹈的审美。舞蹈的观赏、舞蹈的互动以及舞蹈的体验等的强调。这样就使得舞蹈的创作思维实现了立体化的发展。 (二)多样化的舞蹈语汇对于传统的舞蹈艺术来讲,其动作的语汇大多都是模仿自然界中的事物、提炼人们的生活经验以及探寻人们的情感结构,然后将这些词汇采用舞蹈的形式进行呈现。但是在新媒体的语境之中,随着新技术在表现中的应用,使得人类身体的局限被超越,进而形成多样化的舞蹈语汇。 (三)多维化的舞蹈空间对于传统的舞蹈艺术表达来讲,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空间的局限,但是在新媒体语境之中,舞蹈艺术的表达已经实现了对空间限制的突破,舞台也实现了进一步的立体化以及多维化。在舞蹈艺术的表演过程中,对LED屏幕、全息投影技术、多声道的音频技术以及虚拟的成像技术等加以应用,可以创造出虚拟的环境甚至虚拟的世界。所以这就使得新媒体语境下的舞蹈艺术实现了空间的无限扩大,使得现实空间、异地交流空间以及虚拟空间实现了丰富多样的创造,让观众在观赏的过程中可以置身于这样的特殊环境,获得最佳的审美体验效果。

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探讨.docx

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传统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人们从传统只能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广播传统媒介向新媒体过度,新媒体艺术成为现代人们的宠儿,新媒体艺术是传统艺术的升华,新媒体艺术具有交互性,从而更全面的挖掘了时代艺术优点,充分发挥了它的优势,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对促进我国新媒体艺术发展、审美取向创新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新媒体艺术的界定 20世纪末摄影技术的出现拉开了最早“新媒体艺术”的帷幕。传统的艺术评价标准无非是某位作家无可复制的作品,独一无二的作品特点宣示的它的价值,20世纪末摄影技术的出现推翻了人类这一艺术观念,摄影技术的出现可以说是“新媒体艺术”的开端,新媒体艺术的产生和时代的进步,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传统艺术之上的,传统的四大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而新媒体艺术区分于传统艺术的最大特点使其具有交互性,现阶段新媒体艺术主要应用领域有影视制作、房地产领域、建筑规划、展示设计、工业设计、网络艺术等,计算机的出现是推动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关键要素。 二、新媒体艺术交互性具体体现 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传统艺术之上的新型艺术表达手段,新媒体艺术与其传统艺术相比较具有传播范围广、互交性、时效性、立体性等特点,现阶段新媒体艺术主要应用领域有影视制作、房地产领域、

建筑规划、展示设计、工业设计、网络艺术等领域,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先进手段相结合,为需求者提供了一场完美逼真立体的视觉盛宴。针对新媒体艺术交互性,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2.1画面真实、立体感强 新媒体艺术具有虚拟性,利用这一特点虚拟现实影像,让人感觉画面更加立体真实,具有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在商品信息的传播上,可以借助高端的互联网科技,将产品信息,商家资料,声色并茂的呈现给需求者,充分发挥出新媒体艺术的优势性,传统艺术时常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及时性,比如电视广告的播报,需求者一旦错过了广告播放时间,就没有办法再获得广告信息,而新媒体艺术需求者可以随时观看,因此,新媒体艺术又具有时效性。另一方面数字电影的出现更加凸显了新媒体艺术的立体效果,是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逼真,从而提高了人与作品的交互性。 2.2新媒体艺术作品交互性强 针对新媒体艺术中的作品,需求者可以通过虚拟环境及反馈的其内容,进行人与作品间的互动,另一方面,需求者通过设计者所构造的人物、环境、声音切身的感受虚拟世界人物质量、声音、语言上的互动,进而实现行为交互。 2.3新媒体艺术互动性强 新媒体艺术有效的运用了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因为计算机网络具有灵活性,借助计算机网络可以充分实现设计者与顾客的互动,可以是局部区域亦可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互动交流,新媒体艺术在互动中

新媒体的交互性发展

内容摘要:交互特质作为新媒体艺术的显著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后现代艺术门类的关键。本文从新媒体艺术的交互认知特征、新媒体艺术的多媒介融合机制、以及审美的主客体交互特性几方面探讨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关注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品格,考察现代技术条件下由新的媒介手段所构成的全新艺术经验,分析和理解新媒体艺术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交互审美 视觉文化在20世纪由于媒体形式的空前拓展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型,面对新媒体艺术,我们已经不再陌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思想家海德格尔就富有预见性地宣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图像的世界。之后电视机普及,视听媒体日新月异的变革,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大众审美层面,显然新的媒体形式替代了旧的媒体形式,社会生活也全面进入由数字技术支撑的媒体化时代,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艺术得以萌生和发展。新媒体艺术和当代科技的发展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被称为“艺术与技术的蜜月期”。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引导了新的审美趣味,新媒体艺术也同时打上了技术化的烙印而称为技术化的艺术。新媒体艺术大量地运用了数字技术、视频手段来表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观看和创作之间的关系,在新媒体艺术展上,很多观众发现他们可以很容易的参与到这些艺术的展示中,并和艺术品发生关系,而参与的方式可能很简单:拨打地面上的一个手机电话,或者观看环境中由于自己的存在而投射出的全新影像。 沟通与合作成为新媒体艺术范畴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关注的焦点。“新媒体中的媒介,不仅仅指艺术表现的物质载体或手段,而且指当代艺术作为文化活动面向社会、进入社会公共空间的方式”1。由于受到六十年代观念艺术,以及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的影响,五、六十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出现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kinetic 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显然具备了交互操作性的特质。当今的新媒体艺术家正在不断尝试艺术家与技术人员的新型合作关系、艺术与环境的新型关系,以及艺术作品与观众的参与形式,并以此为目的展开了一系列的试验性艺术活动。结合声音、影像和交互,强调现场的当下感,这种具备强烈的后现代艺术特征的艺术代表了一种融听觉文化、视觉文化、触觉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正由于它具备了复合性与多元性,无疑引导了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本文将从新媒体艺术的交互认知特征、新媒 1 范迪安. 从媒体变革到文化视线——在中国当代艺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北京: 美术研究. 2002(3). p66

新媒体交互艺术下的多感官体验

新媒体交互艺术下的多感官体验 摘要:在数字媒体时代的语境下,数字技术与艺术的联姻诞生了新媒体艺术这个 时代宠儿。作为新媒体艺术分支之一的交互艺术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线性秩序叙事 方式,强调观众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视、听、触、嗅等多感官手段的结 合建立起新的认知体验,实现即时交互以达到全身心的融入、沉浸和交流。 关键词:交互;多感官;参与度;体验;沉浸感 艺术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信息传达和情感交流的活动。交互艺术作为新兴的一 门新媒体艺术形式 , 特指观众能够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觉手段和智能化技术 使艺术作品实现即时交互,得到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 1“互动”到“交互”的延展 “互动”到“交互”的延展“互动”原为社会学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成为 计算机领域的专有名词,译为参与活动的对象根据相应的指令后而相应地做出反 应的过程及行为。而“交互”也被认定为新媒体艺术的核心和灵魂。 “互动”是人与世界、自然 , 以及一切事物进行交互活动的一个过程,人类是 地球上最具交互性的动物。在我们与他人面对面时,用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触摸的方式从对方吸收各种不同信息,再经消化反馈给对方。 在新媒体交互艺术领域,“交互”的意思就是通过多感官和动觉纽带,在观赏 者和艺术作品之间建立联结,从而使观赏者能够参与到作品当中,与艺术作品甚 至创作者双向交流,并能从作品中得到愉悦和共鸣。交互的目标是要依靠交互技 术达到人和虚拟对象自然和谐、即时双向的交流方式,引导用户更好地认知所要 传达的信息并且做出反馈。交互技术融合了多感官体验,将我们对图像的理解转 变为一个基于时间空间框架的多感官交互空间。在这样的虚拟空间中,环境也会 与人产生互动 , 观众还可以在某种程度内调整他们所发现的环境,营造最强的沉 浸感。 交互艺术是以人机相互作用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它强调人与机器之间的相互 影响,交互艺术还强调观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它要求观众参与到作品中来并通 过这种互动使作品本身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变化,从而产生实时的、可变的艺术 效果。 2交互艺术的特性——基于感官的输入输出 交互艺术作品需要经过“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初入” 五个阶段实现。罗伊 ·阿斯柯特认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征是它的“连结性”与“互动性”。“互动”或者说“交互”过程是参与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其目的是实现某一特 定的目标。观众或者说“人” 的介入和参与是互动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观众角色被赋予了新的、积极的意义,“参与度”和“沉浸感”成为互动艺术的重要衡量标准。 互动艺术家探索如何能够调动人类的五大感官、动作和姿态借助于既有的技 术资源从而使之主动、深度参与互动中来。其通常的形式是通过数字摄像头、遥 控器、红外线感应等多种采集工具将观众的语言、表情、动作或其他肢体语言进 行捕捉和数据分析,并根据计算机的程序处理,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光线、 数字视频、动画和机械互动装置等给观众反馈信息,完成与观众即时的对话或情 感交流。触发形式往往多是声音、触合成摸或动态动作。如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动 力之源大厅的互动金属球,金属球的基座设有声控及互动控制装置,能够对外来

什么是新媒体艺术

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天性。创造新技术,利用新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新媒体艺术在中国IT产业和欧美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冲击下,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开始在近乎朦胧的状态下起步。什么是新媒体艺术?我们准备好了吗? 什么是新媒体艺术?不但中国的大众感到陌生,就是中国的艺术家们也并没有完全理解和认同。但是,和世间一切事物的发生与发展一样,新媒体艺术也不是等你完全理解和接受,才走进你的世界,不论你喜欢不喜欢,它总是按着自己的规律破门而入。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一批较优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艺术家。1996年9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包括十几件录像装置和几个录像带作品,集中了中国第一代录像艺术的开拓者。该展在国内外获得了巨大反响,各地传媒以极大幅面加以报道,更有《文艺报》把这一事件评为当年中国美术十大新闻。该展被许多批评家定位为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里程碑。 1997年,在北京涌现了数个纯粹由录像艺术组成的个人展览,如《王功新个展》,宋冬的《看》录像艺术展,邱志杰的《罗辑:五个录像装置》个展。这标志着中国新媒体艺术家不但作为创作群落成为焦点,也开始以个体的方式冲撞着当代中国艺术市场。更多受此影响的艺术家开始投入录像艺术创作,他们的成果在《97中国录像艺术观摩展》中得到了体现。至此,录像艺术成为中国美术界的热点,

《九十年代中国美术年鉴》特辟一章,叙述录像艺术的兴起。与此同时,中国录像艺术的活跃引起了国际艺坛的瞩目,中国新媒体艺术家的作品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各地重要的媒体艺术节上。随着IT产业的发展,个人电脑上的编辑设备廉价并得到普及,不但录像艺术进一步得到繁荣,而且更多的艺术家着手探索互动多媒体艺术和网络艺术。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算起来不过十来个春秋,但是,它却和产生它的基础——新媒体,包括声、光、电和IT产业一样,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发展和壮大起来。MOMA录像部主任芭芭拉·兰登认为:“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活跃,是在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圆周闭合之后划出的一个新圆的起点。”虽然我们还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定义新媒体艺术,也不论现在有着怎样的见仁见智的评论,更无须担心历史将怎样回眸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国新媒体艺术为了画好这刚刚起点的圆,在努力着,前进着。 ● 应该如何定义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我们一般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然而,这

浅析新媒体视角下舞蹈传播媒介的研究

Yi Shu Ping Jian 浅析新媒体视角下舞蹈传播媒介的研究 王鑫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使舞蹈的传播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新媒体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平台。互联网作为舞蹈传播媒介,为舞蹈传播创新出了多种形态—— —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平台以及短视频APP平台等。在此基础上依托原有的形态,创新出舞蹈传播的新形态—— —它的出现丰富了舞蹈传播的形式,使舞蹈超越了时空的局限,第一时间把舞蹈传递给人们。本文立足于新媒体,探讨网络媒体以及手机媒体中,各媒体形态舞蹈传播具体的现状,并结合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进一步研究新媒体中舞蹈传播媒介中新形态—网络直播的传播特征,以舞谱网为例。 关键词:新媒体直播现状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2-0070-04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舞蹈的传播媒介得到了巨大发展。新的传播媒介为舞蹈传播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舞蹈传播方式,一种新的、便捷的、广泛的传播媒介—— —网络传播出现。舞蹈的网络传播,超越了时空的局限,融合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既拓宽了舞蹈广度和深度,又打破了传播的舞蹈传播方式的束缚。随着舞蹈网络传播的不断发展,舞蹈信息以及舞蹈视频在网上不断的涌现,其滞后性的缺陷逐渐显现。舞蹈现场比赛情况以及舞蹈相关信息无法第一时间让人们获知,针对这些情况,网络直播的新形态应运而生。 一、新媒体 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人们接受的信息新媒体进行获知。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德马克(P.Goldmark)提出“NewMedia”。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Rostow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中多处提到“新媒体”一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其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此后新媒体就开始传播于全世界。 新媒体包括了传统媒体的优势,更为便捷、更为准确去服务大众。即广义的新媒体是指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新型媒体,利用互联网所发展起来的手机报以及网站等。狭义的新媒体,是指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创新出了与传统媒体相对应起来的新兴媒体(微信、微博、facebook、谷歌等),它是从互联网衍生出来的,不同于传统媒体,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上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改变。笔者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以互联网为依托,利用数字技术衍生出来各种媒介形态。从技术角度对新媒体的类型分类为基于互联网技术 7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