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初三数学重难点专题:代数式求值专题(word答案版)

(完整)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初三数学重难点专题:代数式求值专题(word答案版)

(完整)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初三数学重难点专题:代数式求值专题(word答案版)
(完整)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初三数学重难点专题:代数式求值专题(word答案版)

代数式求值专题

知识归纳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我们称这样的式子为代数式.特别地,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值:

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 1、求代数式的值的一般方法是先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每个字母,然后计算求得结果,对于特殊的代数式,可以先化简代数式,再代入字母的值,然后进行计算;如果给出的是代数式中所含几个字母的关系,不直接给出字母的值,可以对所求代数式进行恒等变形,转化为已知关系表示的形式,再进行计算.

2、以图形为载体的数字规律题:根据一系列关系或一组相关图形的变化,总结变化所反映的规律.猜想这种规律,仿照猜想数式规律的方法得到最终结论.

例题精讲

例1、若x =﹣3,y =1,则代数式2x ﹣3y +1的值为( )

A .﹣10

B .﹣8

C .4

D .10

【答案】B .

例2、已知

,则 . 【答案】80.

例3、若a -b =2,则代数式5+2a -2b 的值是 .

【答案】9.

例4、已知21a a +=,则代数式23a a --的值为 .

【答案】2.

例5、==, =,…请你将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 (n ≥1)的代数式表达出来 .

(n =+n ≥1). 专题练习

1. 已知2m ﹣3n=﹣4,则代数式m (n ﹣4)﹣n (m ﹣6)的值为 .

【答案】8.

考点:整式的运算;整体思想.

2. 已知x=m 时,多项式x 2+2x+n 2的值为﹣1,则x=﹣m 时,该多项式的值为 .

【答案】3.

【解析】

试题解析:∵多项式x 2+2x+n 2=(x+1)2+n 2-1,

∵(x+1)2≥0,n 2≥0,∴(x+1)2+n 2-1的最小值为-1,

此时m=-1,n=0,∴x=-m 时,多项式x 2+2x+n 2的值为m 2-2m+n 2=3

考点:代数式求值.

3. 已知

2211244m n n m +=--,则11m n

-的值等于( ) A .1 B .0 C .﹣1 D .14- 【答案】C .

【解析】

试题分析:由

2211244m n n m +=--,得:22(2)(2)0m n ++-= ,则m =﹣2,n =2,∴11m n -=1122

--=﹣1.故选C .

考点:1.分式的化简求值;2.条件求值.

4. 若实数x 满足2210x x --=,则322742017x x x -+-= .

【答案】﹣2020.

【解析】

试题分析:∵2210x x --=,∴221x x =+,322742017x x x -+-=2(21)7(21)42017x x x x +-++-=

24214742017x x x x +--+- =2482024x x --=4(21)82024x x +--=4﹣2024=﹣2020,故答案为:﹣2020.

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降次法;整体思想.

5. 已知x 2y+xy 2的值为 .

【答案】

【解析】

试题解析:∵x+y=3,xy=

, ∴x 2y+xy 2

=xy (x+y )

=

=

6. 若(b ≠0),则=( )

A .0

B .

C .0或

D .1或 2 【答案】C .

【解析】

试题分析:∵(b ≠0),∴a =0或a =b ,当a =0时, =0.

当a =b 时, =,故选C .

7. 如果2

210a a +-=,那么代数式242a a a a ??- ?-??g 的值是( ) A . -3 B . -1 C. 1 D .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原式=22

24(2)22

a a a a a a a a -?=+=+- ,当2210a a +-= 时,221a a += .故选C. 考点:代数式求值

8. 已知实数m 满足满足0132=+-m m ,则代数式21922++

m m 的值等于 . 【答案】9.

9. ==, =,…请你将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 (n ≥1)的代数式表达出来 .

(n =+n ≥1). 考点:1.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2.规律型.

10. 如图,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按照某种规律进行摆放,则第8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 )

A.71B.78C.85D.89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第1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2×2+1;

第2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3×3+2;

第3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4×4+3;

…;

则第n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n+1)2+n,所以第8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9×9+8=89.故选D.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九年级数学试卷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 数学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 1.抛物线 ()2 13 y x =-+的顶点坐标为 A . ()1,3 B . ()1,3- C .()1,3-- D . ()3,1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 43P ,,OP 与x 轴正半轴的 夹角为α,则tan 的值为 A .35 B .45 C .34 D .43 3.方程2 30x x -+=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 D .只有一个实数根 4.如图,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绕点C 顺时 针旋转到△A B C ⅱ ,当B ,C ,A ¢在一条直线上时,三角板ABC 的旋转角度为 A .150° B .120° C .60° D .30°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B 是反比例函数2 (0) y x x =>的图 象上的一点,则矩形OABC 的面积为 A .1 B .2 C .3 D .4 6.如图,在ABC △中,DE BC ∥,且DE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 若:=2:3AD AB ,则△ADE 和△ABC 的面积之比等于 B' A' C B A

A .2:3 B .4:9 C .4:5D 7.图1是一个地铁站入口的双翼闸机.如图2,它的双翼展开时,双翼边缘的端点A 与B 之间的距离为10cm ,双翼的边缘==AC BD 54cm ,且与闸机侧立面夹角PCA BDQ ∠=∠=30°.当双翼收起时,可以通过闸机的物体的最大宽度为 图1 图2 A .cm B .cm C .64cm D . 54cm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四条抛物线如图所示,其解析式中的二次项系数一定小于1的是 A .1y B.2y C .3y D.4y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9.方程2 30x x -=的根为. 10.半径为2且圆心角为90°的扇形面积为. 11.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 n =,若该抛物线与x 轴交于10(,),30(,)两点,则n 的值为. 1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函数y x =与 k y x = ()0k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两点()24A ,,()40 B ,,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把△OAB 缩小得到△OA B ⅱ .若B '的坐 标为()20 ,,则点A '的坐标为. 14.已知1(1)y ,-,2(2)y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两个点的坐标, 且12y y >,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30 A ,, 判断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旋转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旋转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知识点1 旋转的定义 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_____,点O 叫做旋转中心, ________叫做旋转角. 要点诠释: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1. 如图,将正方形图案绕中心O 旋转180°后,得到的图案是 ( ) 2. 如图2,该图形围绕自己的旋转中心,按下列角度旋转后,不能与其自 身重合的是( ) A. B. C. D. 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的线段的夹角等于________; (3)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______. 要点诠释:图形绕某一点旋转,既可以按顺时针旋转也可以按逆时针旋转. 3. 如图,将△ABC 绕着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0°,B 点落在B′位置,A 点落在A′ 位置,若AC⊥A′B′,则∠BAC 的度数是( ) A .50° B .60° C .70° D .80° 4.如图,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把△绕点顺 时针旋转90°后得到△,则点的坐标是 A. (3,4) B. (4,5) C. (7,4) D. (7,3) 旋转的作图: 在画旋转图形时,首先确定旋转中心,其次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再将这些关键,沿指定的方 72o 108o 144o 216o 443 y x =-+x y A B AOB A AO B ''B '

向旋转指定的角度,然后连接对应的部分,形成相应的图形. 5.在下图4×4的正方形网格中,△MNP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1N1P1,则其 旋转中心可能是()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知识点2 中心对称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_____,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____,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 称或______,这个点叫做______,旋转后能够重合的对应点叫做关于对称中心的_______. 要点诠释:(1)有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即形状大小都相同; (2)位置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将其中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全等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的,而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的) 6.如图所示,在下列四组图形中,右边图形与左边图形成中心对称的有_______. 中心对称的性质: 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经过_____,并且被对称中心所_____.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____. 7.如图,已知△ABC和点O.在图中画出△A′B′C′,使△A′B′C′与△ABC关于O点成中心对称. 知识点3 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__,这个点叫它的_______.

初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学年初中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20132012—九年级数学试卷(时间100分钟,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地是() A.对角线相等地四边形是矩形B.一组邻边相等地四边形是菱形 C.四个角是直角地四边形是正方形D.对角线相等地梯形是等腰梯形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C地直线CE⊥AB,垂足为E,若∠EAD=53°,则∠BCE地度数为() A.53°B.37°C.47°D.123° 第2题第3题 3、如图,在方格纸中,△ABC经过变换得到△DEF,正确地变换是() A.把△ABC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下平移2格 B.把△AB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下平移5格 C.把△ABC向下平移4格,再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180° D.把△ABC向下平移5格,再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180° 2时,此方程可变形为()4、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5xx?-42222 B. C. D. A.9?x-2)1(x?2)?9(22(x?)?1(x-)?2x0?x??1kx)k地取值范围是(5、关于地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地实数根,则1111且k≠0>.D>.<k B<.Ak .且k≠0Ck k 4444. 2x?y3个单位,那么得到地抛物线地解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向上平移6、将抛物线 3223x?2)??2)?3y?3(?y3(x.B读式为()A.223?3y?3(x?2)y?3(x?2)?DC..y=中自变量x地取值范围是(7、函数)A.x>2B.x<2C.x≠2D.x≥2

第8题第9题 8、如图,在⊙O中,∠ABC=500,则∠CAO等于() A.30°B.40°C.50°D.60° 9、如图,已知AB为⊙O地直径,∠CAB=300,则∠D地度数为() °806045°°30°.C.BA..D1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4,对角线AC地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点E、O,连接CE,则CE地长为() A.3B.3.5C.2.5D.2.8 第10题第11题 11、如图,在4×4地正方形网格中,若将△ABC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B′C′,则弧BB′地长为() ???? A. B. C. 7 D. 62. 2?bx??axcyy?bx?c和反比例函地图像如图所示,那么一次函数12、已知二次函数a?y在同一平面

人教版初三数学旋转模型(含详细解析)

旋转模型 授课日期时间 主题 教学内容 1.巩固并掌握旋转的性质; 2.结合辅助线的构造,更深刻的认识旋转的性质; 知识结构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2、?旋转具有以下特征: (1)图形中的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对应角、对应线段相等;(4)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3、旋转的思想:旋转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通过图形旋转变换,从而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旋转到适当的位置,使问题获得简单的解决,它是一种要的解题方法。 4、旋转不同类型 (一)正三角形类型 在正中,为内一点,将绕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与 重合。 经过这样旋转变化,将图(1-1-a)中的、、三条线段集中于图(1-1-b)中的一个 中,此时也为正三角形。 【例题】如图:(1-1):设是等边内的一点,PA=3, PB=4,PC=5,的度数是________.

(二)正方形类型 在正方形中,P为正方形内一点,将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与重合。 经过旋转变化,将图(2-1-a)中的、、三条线段集中于图(2-1-b)中的中,此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题】 如图(2-1):是正方形内一点,点到正方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P A=1,PB=2,PC=3。求此正方形ABCD。

面. (三)等腰直角三角形类型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为内一点,将绕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与重合。 经过这样旋转变化,在图(3-1-b)中的一个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题】如图,在中,∠ACB =900,BC=AC,P为内一点,且PA=3,PB=1,PC=2。求的度数。 典型例题

初中数学重难点

初中数学重难点 姓名:__________ 指导: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1. 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点击可查看]中考占总分的15%左右。 函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不同于以往的知识,它比较抽象,刚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困惑,很多学生学过之后也没理解函数到底是什么。 特别是二次函数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 而且一道解答题一般会在试卷最后两题中出现,一般二次函数的应用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三角形、四边形综合题难度较大。有一定难度。如果学生在这一环节掌握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代数的基础,会对中考的分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 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学计数法及分式化简等都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它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是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其中因式分解及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运算的关系、分式的运算是难点。 中考一般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但却是解答题完整解答的基础。运算能力的熟练程度和答题的正确率有直接的关系,掌握不好,答题正确率就不会很高,进而后面的的方程、不等式、函数也无法学好。 3.应用题,中考中占总分的30%左右 包括方程(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函数应用,解三角形应用,概率与统计应用几种题型。 一般会出现二至三道解答题(30分左右)及2—3道选择、填空题(10分—15分),占中考总分的30%左右。 现在中考对数学实际应用的考察会越来越多,数学与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因为

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在自己生活中的运用,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应用题要求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很强,能从问题中读出必要的数学信息,并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也是中学阶段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工具。 4.三角形(全等、相似、角平分线、中垂线、高线、解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考中占总分25%左右。 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图形中内容最多的一块知识,也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必要基础,贯穿初二到到初三的几何知识,其中的几何证明题及线段长度和角度的计算对很多学生是难点。 因为几何思维更灵活,定理、定义及辅助线的添加往往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学生的思维更灵活,能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也只有学好了三角形,后面的四边形乃至圆的证明就容易理解掌握了,反之,后面的一切几何证明更将无从下手,没有清晰的思路。其中解三角形在初三下册学习,是以直角三角形为基础的,在中考中会以船的触礁、楼高、影子问题出现一道大题。因此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也是一个重点,而且在以后的高中数学学习中会将此知识点挖深,拓宽。成为高考的一个重点,因此,初中的同学们应将此知识点熟练掌握。 四边形在初二进行学习的,其中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很多,容易混淆,深刻理解这些性质和判定、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解决证明和计算的基础,四边形中题型多变,计算、证明都有一定难度。经常在中考选择题、填空题及解答题的压轴题(最后一题)中出现,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5.圆,中考中占总分的10%左右

初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初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1. 抛物线2 2(1)2y x =-++的对称轴是 ;顶点的坐标是 ; 2. 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与反比例函数3 y x =的图象都过A (m ,1),则m = ,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3. 一个植树小组共有6名同学,其中有2人各植树20棵,有3人各植树16棵,有1人 植树14棵,平均每人植树 ; 4. 一条弦把圆分为2∶3的两部分,那么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度数为 ; (第8题) (第9题) (第11题) 5. 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1和2, 那么一条外公切线的长是 ; 6. 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0°,则它是正 边形; 7. 如果半径为5的一条弧的长为3π,那么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 8. 如图,三个半径为r 的等圆两两外切,且与△ABC 的三边分别相切,则△ABC 的边长 是 ; 9. 某人清晨在公路上跑步,他距某标志牌的距离S (千米)是跑步时间t (小时)的一次 函数如图。若该函数的图象是图中的线段BA ,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10. 与半径为R 的定圆O 外切,且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的轨迹 是 ; 11. 如图,有两个同心圆,大圆的弦AB 与小圆相切于点P ,大圆的弦CD 经过点P ,且CD =13,PD =4,两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是 ; 12. 统计某校初三年级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从该图可以看出这 C B A . . . . A B C D O ) 分数 第12题

次考试数学成绩的及格率等于 。(学生分数都取整数,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3. 若圆锥的母线长为4cm ,底面半径为3cm ,则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 ) (A )2 cm 6π; (B )2cm 12π; (C )2 cm 18π; (D )2 cm 24π; 14. 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与这个正方形边长的比为( ) (A )1∶2∶2; (B )1∶2∶2; (C )1∶2∶4; (D )2∶2∶4; 15. 函数y =kx 和k y x = 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16. 某部队一位新兵进行射击训练,连续射靶5次,命中的环数分别是0,2,5,2,7。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分别是( ) (A )2,2; (B )5,2; (C )5,7; (D )2,7; 17. 若二次函数2 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点(a +b ,ac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8.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0,母线长30,则它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是( ) (A )60° ; (B )90°; (C )120°; (D )150°; 19. 如图,⊙O 中,弦AD ∥BC ,DA =DC ,∠AOC =160°,则∠BCO 等于( ) (A )20°; (B )30°; (C )40°; (D )50°; (第17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3题) 20. 如图,正比例函数)0(>=k kx y 与反比例函数x y 1 = 的图象相交于A 、C 两点,过A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B ,连结BC ,若△ABC 面积为S ,则( ) O C B A D

九年级数学上册二十三章旋转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十三章旋转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图形的旋转及其有关概念:包括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图形旋转的有关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旋转,设计图案.中心对称及其有关概念: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心对称的性质: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概念及性质:包括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都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通过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反比例函数、四边形等知识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数学活动经验.本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画图、简单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等操作性活动形成图形旋转概念.它又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几何,包括圆等内容的学习起着桥梁铺垫之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形的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关系并应用;再通过几何操作题的练习,掌握课题学习中图案设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几何,?通过不同的情景设计归纳出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来解决一些问题. (2)?通过复习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从中归纳出“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等重要性质,并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初三数学重难点

代数 方程(组) ★重难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方程的有关应用题(特别是行程、工程问题)—、基本概念 1 ?方程、方程的解(根)、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 二、一元二次方程 1 ?定义及一般形式: 2 ?解法:⑴直接开平方法(注意特征)⑵配方法(注意步骤一推倒求根公式) ⑶公式法:⑷因式分解法(特征:左边=0) 3.根的判别式:厶=b2 -4ac 4.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X-i + b x2= ,X-i c a a 逆定理:若,则以人,X2为根的一元 — -次方程是:a(X- X- ) ( X- X2 ) =0 5 ?常用等式: 三、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 1 .分式方程 ⑴定义 ⑵基本思想:去分母 ⑶基本解法:①去分母法②换元法(如,) ⑷验根及方法 2. 无理方程 ⑴定义 ⑵基本思想:分母有理化 ⑶基本解法:①乘方法(注意技巧!!)购换元法(例,) ⑷验根及方法 3. 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都可用代入法解。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概述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体步骤是: ⑴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问题给出和涉及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⑵设兀(未知数)。①直接未知数②间接未知数(往往二者兼用)。一般来说,未知数越多,方程越易列,但越难解。 ⑶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 ⑷寻找相等关系(有的由题目给出,有的由该问题所涉及的等量关系给出),列方程。一般地,未知数个数与方程个数是相同的。 ⑸解方程及检验。 ⑹答案。 综上所述,列方程解应用题实质是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元、列方程),在

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东城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初三数学试卷 2011.01 1. 一元二次方程122=-bx x 的常数项为( ) A. 1- B. 1 C. 0 D. 1± 2.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 3. 若DEF ABC ??~,1:2:=DE AD 且ABC ?的周长为16,则DEF ?的周长为( ) A. 4 B. 16 C. 8 D. 32 4. 如图,在⊙O 中,CD 是直径,AB 是弦,CD AB ⊥于M ,8=AB ,5=OC ,则MD 的长为( ) A. 4 B. 2 C. 2 D. 1 5. 若关于x 的方程0222=--a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值是( ) A. 2 B. 4 C. 6 D. 8 6. 抛物线2)1(32-+-=x y 经过平移得到抛物线23x y -=,平移的方法是( ) A.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7. 某圆与半径为2的圆相切,若两圆的圆心距为5,则此圆的半径为( ) A. 3 B. 7 C. 3或7 D. 5或7 8. 小明从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图)中观察得到了下面五条信息: ①0abc ;③0>+-c b a ;④032=-b a ;⑤04>-b c ;你认为正确的信息是( )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9. 抛物线152--=x x y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_ 10. 若将分别写有“生活”、“城市”的2张卡片,随机放入“让生活更美好”中的两个内(每个只放1张卡片),则其中文字恰好组成“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概率______ 11. 如图,AB ,AC 是⊙O 的两条弦,?=∠30A ,经过点C 的切线与OB 的延M O D C B A -11x=13y x O O C B A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重难点

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 4.2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 4.3角 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3平行线的性质 信息应用技术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平移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6.1平面直角坐标系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阅读与思考用经纬度比表示地理位置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信息技术应用画图找规律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要证明 7.3多变形及其内角和 阅读与思考多边形的三角剖分 7.4课题学习镶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与思考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用求差法比较大小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实验与探究水位升高还是降低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阅读与思考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统计调查 实验与探究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 10.2直方图 信息技术应用利用计算机画统计图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一次函数 11.1变量与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11.2一次函数 阅读与思考科学家如何测算地球的年龄11.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第十二章数据的描述 12.1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刘玉军 一、试卷特点: 1、以课标和课本为纲,考查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着眼于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⑴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对基础知识一般只考它的直接应用,不搞知识堆积;对基本技能,不考繁杂的内容,这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可以减轻学生负担,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⑵体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第24题,都是实际问题,为学生实践能力的体现提供了空间,让学生在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中,体会知识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⑶重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试卷中对初中教材中反映出来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重点考查。如数形结合思想、转化的思想、方程思想等,这些在试题中都有体现。 2、以课本为本,试卷不避讳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全卷试题一部分源于教材,是教材的例题、习题的类比、改造、延伸和拓展。试题能从初中数学的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引导教师教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扩张效应。这样命题无疑对初中数学教学秩序的稳定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它有利于广大教师深入钻研课本,防止

题海战,更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3、创设探索思考空间,考查探究能力。试卷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创新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让经历观察、操作、确认等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4、试题覆盖面广,几乎考查了九年级数学的所有知识点,而且是重点知识重点考,核心知识反复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掌握,又使学生更加明确重点知识与核心知识,体现了考试对教学与学习的指导性。同时,试题难度适中,难、中、易比例及赋分合理,又较高的效度与区分度,体现了命题的评价功能。 二、考试基本情况: 三、学生答题情况及成因分析: 学生答题的情况整体上比较正常,除部分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外,大多数同学大体能把应分的题较好完成,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概念的模糊(第2题),审题的不细心(第8题),(第16题)等,

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3.1图形的旋转 第1课时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能够归纳概括出旋转的概念,能够用数学语言建立旋转模型. 2.在探索旋转的过程中,构建旋转模型,概括旋转的性质. 教学重点 旋转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探索旋转的性质.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展示图片并提问: 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转动,如图①,从3时到5时,时针转动了多少度? 如图②,风车风轮的每个叶片在风的吹动下转动到新的位置. 以上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 归纳导入:从3时到5时,钟表时针转动60°;钟表指针转动,风车叶片转动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一点转动一个角度,什么叫做图形的旋转?旋转有哪些基本性质?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自学教材第59至60页. 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旋转的概念 活动一:将指针、叶片等看作平面图形,相互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什么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2)什么叫做旋转中心?旋转角?

(3)何谓旋转的对应点? 【展示点评】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就叫做图形的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小组讨论】如何找出旋转前后图形的对应元素? 【反思小结】上面左图中,表盘的中心是旋转中心,旋转角是60°,时针的端点在3时的位置P与在5时的位置P′是对应点.找对应元素的方法是先确定旋转中心和对应点,然后利用“局部带整体”的方法得到其他对应元素.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当堂练习”知识点一 探究点二旋转的性质 活动二:出示教材第60页“探究”内容,相互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1)在这次旋转变换中,△ABC与△A′B′C′的对应点有哪些?旋转角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2)△ABC与△A′B′C′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3)△ABC和△A′B′C′的对应点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上的特征?所有旋转变换是否都满足你所发现的规律? 【展示点评】A与A′对应,B与B′对应,C与C′对应,∠AOA′、∠BOB′、∠COC′都是旋转角,∠AOA′=∠BOB′=∠COC′;旋转后△ABC与△A′B′C′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所有的旋转变换都满足以上规律. 【小组讨论】旋转具有哪些性质? 【反思小结】旋转的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当堂练习”知识点二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旋转的定义: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就叫做图形的旋转;旋转的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方法:(1)给出旋转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就是旋转角.注意旋转方向;(2)根据旋转方向、旋转角找到对应点.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1.下列物体的运动不是旋转的是( C )

(完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学习重点难点梳理整理

九年级下册重难点梳理 学习重点: 1.从现实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 2.能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够进行含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会比较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大小。 3.经历探索船是否有触礁危险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 1.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 2.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 3.根据相关术语,常用的方向角度准确的画出图像。 学习重点: 1.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利用描点法作出y=x2的图像过程中,理解掌握二次函数y=x2的性质。 2.二次函数y=ax2、y=ax2+c的图像和性质,推导和研究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和性质。学习时结合图像分别从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大(小值)、函数的增减性几个方面记忆分析. 3.能够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进行研究.函数的综合题目,往往是三种方式的综合应用,由三种不同方式,都能把握函数性质,才会正确解题。 4.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要能正确分析和把握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到函数关系,再求最值。 5.把握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或y=h)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理解二次函数y=ax2+bx+c图像与x轴交点,即y=0,即ax2+bx+c=0,从而转化为方程的根,再应用根的判别式,求根公式判断,求解即可。

初三上学期数学期末三大题型复习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数学三大题型复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3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1.已知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300千米,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5 cm .则该图所用的比例尺是 ( ) A . 1:60 B .60:1 C .6 000 000:1 D .1:6 000 000 2.在Rt △ABC 中,∠C=90°,sinA= ,BC=6,则AB=( ) A.4 B.6 C.8 D.10 3.已知△ABC ∽△DEF ,若△ABC 与△DEF 的相似比为 3 4 ,则△ABC 与△DEF 对应中线的比为( ) A .34 B .43 C .916 D .169 4.将函数2 y x =的图象用下列方法平移后,所得的图象不经过点A (1,4)的方法是( ) A .向左平移1个单位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 C .向上平移3个单位 D .向下平移1个单位 5.一个房门前的台阶高出地面1.2米,台阶拆除后,换成供轮椅行走的斜坡,数据如图所示, 则下列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坡A B 的坡度是10° B .斜坡AB 的坡度是tan 10° C .AC =1.2tan 10°米 D .AB = 1.2 cos10 o 米 (第5题) (第6题) 6.二次函数2 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且a ≠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4ac <b 2 B .abc <0 C .b +c >3a D .a <b 。 7. 2 3的相反数是( ) A .23; B. 32; C. ﹣23; D. ﹣32 。 8.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 007 7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 007 7m 是( ) A. 0.77×10﹣5 B. 7.7×10﹣5 C. 7.7×10﹣6 D. 77×10﹣7 9.下列运算结果为a 6 的是( ) A. a 2+a 3 B. a 2?a 3 C. (﹣a 2)3 D. a 8÷a 2 10.学校测量了全校1 200名女生的身高,并进行了分组.已知身高在1.60~1.65(单位:m )这一组的频率为0.25,则该组共有女生( ) A. 150名; B. 300名; C. 600名; D. 900名 11.某市四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3、20、20、21、26(单位:℃),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21℃,20℃; B. 21℃,26℃ ; C. 22℃,20℃ ; D. 22℃,26℃ 线 密 班级 姓名 学号 试场号 封

初三数学重难点

代数 方程(组) ★重难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方程的有关应用题(特别是行程、工程问题) —、 基本概念 1 ?方程、方程的解(根)、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 二、 一元二次方程 1 ?定义及一般形式: 2 ?解法:⑴直接开平方法(注意特征) ⑵配方法(注意步骤一推倒求根公式) ⑶公式法: ⑷因式分解法(特征:左边=0) 3.根的判别式:=b 2 - 4ac 逆定理:若,则以x 1 , X 2为根的一兀二次方程是:a (X- x 1 ) (X- x 2 ) =0 5. 常用等式: 三、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 1 .分式方程 ⑴定义 ⑵基本思想:去分母 ⑶基本解法:①去分母法②换元法(如, ) ⑷验根及方法 2. 无理方程 ⑴定义 ⑵基本思想:分母有理化 ⑶基本解法:①乘方法(注意技巧!!)②换元法(例, ) ⑷验根及方法 3. 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都可用代入法 解。 四、 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概述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体步骤是: ⑴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问题给出和涉及 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⑵设兀(未知数)。①直接未知数②间接未知数(往往二者兼用)。一般来说, 未知数越多,方程越易列,但越难解。 ⑶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 ⑷寻找相等关系(有的由题目给出,有的由该问题所涉及的等量关系给出),列 方程。一般地,未知数个数与方程个数是相同的。 ⑸解方程及检验。 ⑹答案。 综上所述,列方程解应用题实质是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元、列方程), 4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b C X 1 + X 2 '一 ? X 1 X 2 = - a a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写出一个图象在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 2.两圆半径分别为3和5,d 表示这两圆的圆心距,当82<

价0.4元,全部销完,销售金额与卖桔子额千克数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则小王这次赚了 元。 10、学校要建一个由若干盆花组成的形如正六边形的花坛,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n>1)盆花,设这个花坛边上花盆的总数为S ,请观察下图的规律:按上规律推断,S 与n 的关系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1.函数x y 32-=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A .3> x B .3≥x C .30) ;(4)2 y x = 其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是A 、(1)(2)B 、(2)(3) C 、(3)(4) D 、(2)(3)(4) 15.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有( )个 第9 n=2,n=3, n=4, 第10题 A B C D O 第13题

(完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变化中的压轴题

拔高专题:旋转变化中的压轴题一、基本模型构建 常 见 模 型 思 考 上图中,△AE′B旋转到AED的位置, 可得△AE′E为等腰三角形。如果 四边形ABCD是矩形或正方形,则三角 形AE′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上图中,△ABC旋转到△ADE的位置, 可以得到∠EAC=∠DAB ,如果∠ B=60°,所以△ADB为等边三角 形. 探究点一:以三角形为基础的图形的旋转变换 例1: (2015?盘锦中考)如图1,△ABC和△AE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D=90°,点B在线段AE上,点C在线段AD上. (1)请直接写出线段BE与线段CD的关系:BE=CD ; (2)如图2,将图1中的△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角α(0<α<360°), ①(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②当AC= 1 2 ED时,探究在△ABC旋转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角α,使以A、B、C、D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角α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ABC和△AE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D=90°,∴AB=AC,AE=AD, ∴AE-AB=AD-AC,∴BE=CD; (2)①∵△ABC和△AE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D=90°,∴AB=AC,AE=AD,由旋转的性质可得∠BAE=∠CAD,在△BAE与△CAD中, AB AC BAE CAD AE AD ? ∠ ? ? ∠ ? ? = = = , ∴△BAE≌△CAD(SAS),∴BE=CD;

②∵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BC 和△AE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ADC=45°,∵AC= 1 2 ED ,∴AC=CD ,∴∠CAD=45°,或360°-90°-45°=225°, ∴角α的度数是45°或225°.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量代换,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综合性较强 【变式训练】1. 如图①,在Rt △ABC 和Rt △EDC 中,∠ACB=∠ECD=90°,AC=EC=BC=DC ,AB 与EC 交于F ,ED 与AB 、BC 分别交于M 、H . (1)求证:CF=CH ; (2)如图②,Rt △ABC 不动,将Rt △EDC 绕点C 旋转到∠BCE=45°时,判断四边形ACDM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1)证明:∵∠ACB=∠ECD=90°,AC=BC=CD=CE ,∴∠1=∠2=90°-∠BCE ,∠A=∠B=∠D=∠E=45°, 在△ACF 和△DCH 中,12A D AC CD ∠∠∠??∠? ?? ===,∴△ACF ≌△DCH ,∴CF=CH ; (2)四边形ACDM 是菱形,证明:∵∠ACB=∠ECD=90°,∠BCE=45°,∴∠1=∠2=90°-45°=45°, ∵∠A=∠D=45°,∴∠A+∠ACD=45°+90°+45°=180°,同理∠D+∠ACD=180°,∴AM ∥DC ,AC ∥DM , ∴四边形ACDM 是平行四边形,∵AC=CD ,∴四边形ACDM 是菱形. 【教师总结】三角形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除去对应线段和对应角相等外,里面也存在着相等的角,和全等三角形,在解决问题过程要善于将“基本图形”分离出来分析。 探究点二 以四边形为基础的图形的旋转变换

九年级数学重难点突破专题

15年期中考试重难点突破 15年期中考试与往年相比,具有传承性,亦有突破,会是传统与创新、变革激烈碰撞的一年,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开阔视野,明确考试命题的方向,熟悉中考考点,章节重难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自己问题所在,逐一突破,才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稳定可靠,藉此讲义,助你成功。 中考考点: 一、一元二次方程: 三大陷阱:①二次项系数a ≠0;②利用关于x 1,x 2的等式求未知字母系数的值时,验△;③关于方程的类型的分类讨论; 中考考点:①利用方程根的定义求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法,若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还需要注意降次思想)②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理解记忆公式法,含字母系数的十字相乘因式分解法,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因式分解法,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及步骤,高次方程与整体思想注意验△)③韦达定理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据根的分布,求字母系数的取值或范围时注意字母所在位置或利用配方法判断方程根的分布,会求含x 1,x 2的对称式的值及利用构造法求值(非对称式要结合根的定义),注意含x 1,x 2的绝对值的问题的常用解题策略,⑤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常见题型:面积问题(注意平移,分割拼接转化为特殊图形,立体转化为平面)、经济型问题(归一法),单循环、双循环问题(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新变化: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几何图形中的计算问题;(动点位置或运动时间,线段最值,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一元二次方程: 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M 为AD 的中点,N 在边CD 上且∠NMB=∠MBC ,MN 的延长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G ,则GN 的长是 。 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是直线y=2与x 轴之间的一个动点,且点M 是抛物线c bx x y ++= 221的顶点,则方程12 1 2=++c bx x 的解的个数是( ) A 、0或2 B 、0或1 C 、1或2 D 、0或1或2 3、二次函数y=ax 2 +bx+c (a ≠0)图象如图,下列结论:①abc >0;②2a+b=0;③当m ≠1时,a+b >am 2 +bm ;④a-b+c >0;⑤若ax 12 +bx 1=ax 22 +bx 2,且x 1≠x 2,x 1+x 2=2.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⑤ D .②③⑤ 4、已知方程x 2 -2(m 2 -1)x+3m=0的两个根是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是( ) A .m=±1 B .m=-1 C .m=1 D .m=0 G N D C B 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