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省2014年高考物理实验复习专题

广东省2014年高考物理实验复习专题

广东省2014年高考物理实验复习专题

2012年34.

工作频率为50H 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16(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依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②图16(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s

③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

④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2)图17(a)是测量电阻R X的原理图。学生电源输出电压可调,电流表量程选0.6A(内阻不

计),标有长度刻度的均匀电阻丝ab的总长为30.0cm

①. 根据原理图链接图17(b )的实物图

②. 断开S 2,合上S 1;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为3.0V 时,单位长度电阻丝为电压u= V/cm.记录此时电流表A 1的示数。

③. 保持S 1闭合,合上S 2;滑动c 点改变ac 的长度L ,同时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电流表A 1的示数与步骤②记录的值相同,记录长度L 和A 2的示数I 。测量6组L 和I 值,测量数据已在图17(c )中标出,写出R X 与L 、I 、u 的关系式R X = ;根据图17(c )用作图法算出R X = Ω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某同学利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做实验:

① 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释放小车,小

车由静止开始运动.

② 按实验要求正确装上纸带,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按住小

车,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一条带有点列的纸带.

③ 在获得的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A ,B ,C ,….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 1,

s 2,s 3,….并将其记录在纸带上对应的位置处. 请完成下列填空:

⑴ 已知实验装置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 的低压交流电源,若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 表示,则△t = _________s ;

⑵ 设纸带上五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 1、s 2、s 3和s 4.a 可用s 1、s 4和△t 表示为a =________ 、v B

可用s 1、s 2和△t 表示为v B = ___________;

⑶ 图乙为用米尺测量所得纸带上的s 1、s 2、s 3和s 4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 1 =________cm 、s 2 = ______cm 、s 4 =________cm .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 =_______m/s 2,v B = ______m/s (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2.如下图(a )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

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实验.

① 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 ② 实验中需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有: ;

③ 图(b )是弹簧所受弹力F 与弹簧伸长长度x 的F -x 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

(a ) ( b )

3.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 ,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 =9.8m/s 2)

(1)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右图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 跟弹簧总长L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说明图线跟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

(2)上一问所得图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该弹簧的劲度k 是多大?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 ,此时需要记录的是 , 和 。

②图乙中的F 与F ′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 方向的是_____。 ③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5.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

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 和B ,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 ,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 OA 、T OB 和T OC ,回答下列问题: ⑴ 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A .钩码的个数N 1=N 2=

2,N

3=4 B .钩码的个数N 1=N 3=3,N 2=4 C .钩码的个数N 1=N 2=N 3=4 D .钩码的个数N 1=3,N 2=4,N 3=5 ⑵ 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A .标记结点O 的位置,并记录OA 、O

B 、O

C 三段绳子的方向 B .量出O A 、OB 、OC 三段绳子的长度 C .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 .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⑶ 在作图时,你认为图示中_____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6.⑴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 )同时跟合外力(F )和质量(M )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

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思想方法是 ; ⑵ 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桶的

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 ,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a )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 ;

(b )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 ; ⑶ 该同学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处理方案有两种:

A .利用公式 a = 2s /t 2计算

B .根据 a = Δs /T 2 利用逐差法计算 两种方案中,你认为选择方案_________比较合理.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7.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_______; A .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 .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 .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 .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1,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 1,……;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四次的纸带(如图5-4-8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_ m/s.

图5-4-8 图5-4-9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 -v 草图如图5-4-9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 与v 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W ∝v

B .W ∝1

v

C .W ∝v 2

D .W ∝v 3

(4)如果W ∝v 2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画出的W -v 2图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实验效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回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8.如图所示,是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实验所必需的,其编号为__________.

A.打点计时器(含纸带); B.重锤;

C.天平; D.毫米刻度尺;

E.秒表.

(2)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使重锤获得的动能往往__________它所减小的重力势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果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v2/2-h图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该直线的斜率是__________.

9.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 s闪光一次,

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

9.8 m/s2,小球质量m=0.2 kg,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5;

(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ΔE p=________ J,动能减少量ΔE k=________ J;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 p与ΔE k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

述计算得ΔE p__________ΔE k(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三个落地点.

(1)请你叙述用什么方法找出落地点的平均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读出OP=_______________.

(2)已知m A∶m B=2∶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由图可以判断出R是__________球的落地点,P是__________球的落地点.

(3)用题中的字母写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右图所示,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所用钢球质量m 1=17 g,玻璃球的质量为m 2=5.1 g,两球的半径均为r=0.80 cm,某次实验得到如下图所示的记录纸(最小分度值为1 cm ),其中P 点集为入射小球单独落下10次的落点,M 和N 点集为两球相碰并重复10次的落点,O 是斜槽末端投影点.

(1)安装和调整实验装置的两点主要要求是: . (2)在图中作图确定各落点的平均位置,并标出碰撞前被碰小球的投影位置O′.

(3)若小球飞行时间为0.1 s,则入射小球碰前的动量p 1= kg·m/s,碰后的动量

p 1′= kg·m/s, 被碰小球碰后的动量p 2′= kg·m/s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2.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1)已知电阻丝的电阻约为10Ω,现备有下列器材供测量该电阻丝的电阻时选用,应选用的器材有 (只填代号)

A 、量程是0~0.6A ,内阻是0.5Ω的电流表

B 、量程是0~3A ,内阻是0.1Ω的电流表

C 、量程是0~3V ,内阻是6K Ω的电压表

D 、量程是0~15V ,内阻是30K Ω的电压表

E 、阻值为0~1K Ω,额定电流为0.5A 的滑动变阻器

F 、阻值为0~20Ω,额定电流为2A 的滑动变阻器

G 、蓄电池(3V )

H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2)请根据现有器材,为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设计最佳实验电路,并连接好右图的电路实物图;

(3)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首先他们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不同位置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 各三次求平均值。

某次示数如图所示。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___mm 。

②用毫米刻度尺测量 的长度,反复测量3次, 求出其平均值l .

③断开开关,将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④闭合开关,调节 ,使电流表和电压表有合适的示数,读出并记下这组数据。 ⑤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键位置,重复进行实验,测出6组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 ⑥断开电键S ,求出导线电阻R 的平均值.

(4)试用测得的R 、l 、d 值写出电阻率计算表达式:

___________

13.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出被测金属丝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

(1)请写出测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用上述测量的字母表示)

(2)若实验中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时,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金属丝长度的测量值为l =__________cm ,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为d=__________mm.

14.实验室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除多用表、螺旋测微器、米尺、开关和若干导线外,还有:

A .粗细均匀的待测金属丝R X

B .直流电流表A (0~0.6A ,内阻为0.5Ω;0~3A ,内阻为0.1Ω)

C .直流电压表V (0~3V ,内阻为5k Ω;0~15V ,内阻为25k Ω)

D .滑动变阻器R (0~20Ω,1A )

E .电源(3V ,内阻不计)

(1)为了选择比较合适的测量方法,以便提高测量精度,先用多用表的欧姆挡粗略测量待测金属丝的电阻。现将多用表的选择开关置于“×1”挡,按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电阻R X 的粗略值为 Ω。

(2)实验时,先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的位置测直径,如图乙所示是某次测量时的情况,读数为 mm 。

(3)若要求在实验中金属丝两端的电压从0开始变化,测量金属丝电阻的误差尽量小,请在下面的虚线框中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4)请你根据设计的实验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实物电路。(注意:电表量程的选择要符合测量精度要求)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15.有一标有―6V ,1.5W‖的小灯泡,现用图2(a )所示电路测量其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提供的器材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

A .直流电源 6V (内阻不计)

B .直流电流表0-3A (内阻0.1Ω以下)

C .直流电流表0-300mA (内阻约为5Ω)

D .直流电压表0-15V (内阻约为15k Ω)

E .滑动变阻器10Ω 2A

F .滑动变阻器1kΩ 0.5A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用序号表示),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2)试按图(a )电路将图(b )所示器材连成电路 16.(2012年广州二模)某同学将完好的仪器连接成如图(d)所示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没有画出),用来探究小灯泡电阻与电压的关系. ①闭合开关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则该同学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方式可能是 (填写选项代号)

a .G 与C 相连,F 与H 相连

b .G 与C 相连,D 与H 相连

c .G 与E 相连,F 与H 相连

d .G 与E 相连,D 与H 相连 ②在图(d )中将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中.要求: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进行调节.

③在正确操作下,该同学得到灯丝两端电压U 和对应电阻R 的数据如下表:

(i )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中描出R -U 图线;

(ii )根据图线,可以得到灯丝在未通电时的阻值约为 Ω.

H

17.(2012年惠州市第三次调研)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除有一标有―6 V ,1.5 W‖的小灯泡、导线和开关外,还有:

A .直流电源6 V(内阻不计)

B .直流电流表0~3 A(内阻0.1 Ω以下)

C .直流电流表0~300 mA(内阻约为5 Ω)

D .直流电压表0~10 V(内阻约为15 kΩ)

E .滑动变阻器10 Ω,2 A

F .滑动变阻器1 kΩ,0.5 A 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能进行多次测量. ①.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均用序号表示) ②.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③.试将图所示未完成连接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8.(04上海卷)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 ,内阻约为2Ω)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变阻

器和电压表各有两个供选:A 电压表量程为15V ,B 电压表量程为3V ,A 变阻器为(20Ω,3A ),B 变阻器为(500Ω,0.2A ) 电压表应该选 (填A 或B ),这是因为 . 变阻器应该选 (填A 或B ),这是因为 . 19.(2012年广州一模)用电阻箱、多用电表、开关和导线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①将图c 的实物连接成可完成实验的电路. ②完成以下步骤的相关内容: (i )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至 挡(填―Ω×1‖、―直流电压2.5V‖或―直流电流100mA‖). (ii )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d 所示,读得电阻值R 1= Ω (iii )合上开关,从多用表上读得数值为x 1. (iv )重复(ii )、(iii ),收集多组R 和x 的数据. ……

③某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以及收集到的数据,作出了如图e 所示的x

R 1

-

图线,由此可知,干电池的电动势E = V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线纵轴截距的绝对值代表 的电阻之和。

c

d

e

-14

20.(2012年佛山二模)莉莉同学为了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

①她先用多用电表估测电动势E 。将选择开关旋至直流2.5V 档,红、黑表笔与干电池的正、负极相接,

②莉莉再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电路如图丁所示。请你用实线代替导线

在图戊中连接好实物,要求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右滑动时,其电阻值变大。 ③由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已在图己的U -I 图上标出,请你完成图线。由图象可得E =_______V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 =

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取图己中的第2、3两组数据来计算E 和r ,则比用上述图象法测得电动势_______,内电阻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1.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除待测电源(E 、r),足够的连接导线外,实验室仅提供:两只量程合适的电压表V 1、V 2及V 1的内阻R 1,一只单刀双掷开关S. (1)画出实验原理图。

(2)写出用测量值表示的电源电动势E 和内阻r 的表达式 , 说明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

图丁 图己

0.00 0.10 0.20

0.30 图戊

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22.某同学在做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实验中:

(1)测量某电阻时,用“×10Ω”档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他应该换用_____档(填“×1Ω” 或“×100Ω”),换档后,在测量前先要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A 、B 、C 是多用表在 进行不同测量时,转换开关分别指示的位置,D 是多用表表盘指针在测量时的偏转位置。

①若是用A 档测量,指针偏转如D ,则读数为________;

②若是用B 档测量,指针偏转如D ,则读数为_______;

③若是用C 档测量,指针偏转如D ,则读数为_______。

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23.(08广东卷)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现在器材:直流恒流电源(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流恒定....

)、电压表,待测热敏电阻、保温容器、温度计、开关和导线等. (1)若用上述器材测量热敏电阻的阻的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请你在图的实物图上连线.

(2)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并记录电源输出的电流值;②在保温容器中添加少量热水,待温度稳定后,闭合开关, , ,断开开关; ③重复第②步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

(3)实验小组算得该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据此绘得图10的R-t 关系图线,请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R-t 关系式:R = + t (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24.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现有按体积比为n∶m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置于容器中,还有一个盛有约2 cm深水的浅盘,一支滴管,一个量筒.

请补充下述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步骤:

(1)________________(需测量的物理量自己用字母表示.)

(2)用滴管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浅盘,等油酸薄膜稳定

后,将薄膜轮廓描绘在坐标纸上,如图实-8-3所示.(已

知坐标纸上每个小方格面积为S,求油膜面积时半个以上方

格面积记为S,不足半个的舍去)则油膜面积为________.

(3)估算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d=____________.

广东省2014年高考物理实验复习专题参考答案

2012年34.(1)① 5.01cm ; 5.315mm ② (a )大; 大; ③ 1280Ω

(2)① 竖直

② 静止;

3L ;

0.1cm ;

③ x L ;

④ 4.9N/m ; 10g

2013年34. (1)①DCBA ②0.1s ③

T s s 254+ ④2

3216549)

()(T

s s s s s s ++-++ (2)答案:① 见下图 ② 0.1③I

Lu

R x =

6.0 解析:②3v 分布在长为30cm 上面故有单位长度的电压cm v cm

v

u /1.0303==

③设电阻丝每cm 长的电阻为R 当合上S 1 断开S 2时,设此时电阻丝电流为I '有:

u R I 3030=?' 当合上S 1 、S 2时 x IR LR I =?'由上两公式得:I

Lu

R x =

作图求出:L-I 的斜率k=60.016cm/A Ω==0016.6ku R x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⑴ 0.02 ⑵ (s 4–s 1)/75(Δt )2 (s 1 + s 2)/10Δt ⑶1.68 2.42 3.88 0.735 0.205 解析:打点的时间间隔△t = 1/50s = 0.02s .由△s = aT 2,T = 5△t 得s 4– s 1 = 3a (5△t)2,解得a = (s 4–s 1)/75(Δt )2;v B = (s 1 + s 2)/2×5△t = (s 1 + s 2)/10Δt .s 1 = 2.58cm – 0.90cm = 1.68cm ,s 2 = 5.00cm – 2.58cm = 2.42cm ,s 4 = 12.00cm – 8.12cm = 3.88cm .a =(s 4–s 1)/75(Δt )2 = 0.735 m/s 2,v B = (s 1 + s 2)/2×5△t = 0.205 m/s .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2.解析:① 刻度尺; ---------------------------(2分)

② 弹簧的原长、悬挂钩码个数以及与弹力(外力)对应的弹簧长度;--(4分) ③200N/m ;实验中没有考虑(或忽略了)弹簧的自重或在弹簧没有处于竖直悬挂状态时测量它的原长。 3.解析:(1)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点,基本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判定F 和L 间是一次函数关系。画一条直线,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该图线跟横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的原长。(2)图线的物理意义是表明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大小成正比。由k = ΔF /Δx 可得k =25N/m 。 答案:(1)图略 该图线跟横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的原长 (2)见解析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4.解析 ① O 点位置(2分), 两弹簧秤的读数 (2分),两细绳套的方向 (2分) ②F ′ (2分) ③B (1分)

5.⑴ BCD ⑵ A ⑶ 甲 解析:⑴实验中的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必须满足:|F 1 – F 2|< F 3 < F 1+F 2,因此B 、C 、D 选项是可以的.⑵ 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标记结点O 的位置,并记录OA 、OB 、OC 三段绳子的方向.⑶ F 3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而F 1和F 2合力方向由于测量误差可能偏离竖直向上方向,所以甲是正确的.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6.答案:⑴ 控制变量法(或先保持M 不变,研究a 与F 的关系;再保持F 不变,研究a 与M 的关系) ⑵ (a )平衡摩擦力;(b )砂桶的重力;⑶ B 解析: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 ,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砂桶的重力;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需要根据a = Δs /T 2利用逐差法计算,选项B 正确.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7.解析:(1)使木板稍微倾斜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使得橡皮筋松动后小车能够做匀速运动,故选项C 、D 正确.

(2)由纸带后半部分两点间距离相同,可知小车开始做匀速运动,可求得: v =x T =0.04 m 0.02 s

=2 m/s (3)由W -v 图象可知,随速度增大,W 变化率增大,故选项A 、B 是不可能的. (4)若W ∝v 2,由函数关系可知W -v 2图象应该是过原点的直线.

(5)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很多,例如:橡皮筋规格不完全相同、小车质量太小、木板倾斜过大或过小、每次实验不能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等等.

答案:(1)CD (2)2 (3)AB (4)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5)橡皮筋的规格不完全相同、木板倾斜过大、小车质量太小等(只要回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8.答案:(1)ABD (2)小于 (3)重力加速度

解析:(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只需验证1

2v 2与gh 近似相等,故无需测量重锤质量,用打点计时器可以

测量重锤下落高度即下落的时间,故无需秒表,故正确的为A 、B 、D.

(2)由于重锤下落过程中有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克服摩擦力做功而产生的热,故重锤获得的动能稍小于减小的重力势能.

(3)由12v 2=gh 可知,以1

2v 2为纵轴,h 为横轴,所绘图线的斜率为重力加速度g .

9.答案:(1)3.48 (2)1.24;1.28 (3)<;存在空气阻力

解析:(1)t 5时刻小球的速度v 5=16.14+18.662×0.05×10-

2 m/s =3.48 m/s ;(2)从t 2到t 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ΔE p

=mgh 25=0.2×9.8×(23.68+21.16+18.66)×10-

2 J =1.24 J ,动能减少量ΔE k =12m v 22-12

m v 25=1.28 J ;

(3)ΔE p <ΔE k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空气阻力.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0.(1)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都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17.5 cm (2)B A

(3)m A OQ=m A OP+m B OR

11.(1)斜槽末端要水平,小支柱到槽口的距离等于小球直径且两小球相碰时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2)略 (3)0.034 0.020 0.013

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2.(1)ACFGH (2分)

(2)如右图 (3分) (3)①0.200mm (2分)

②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 (2

④ 滑动变阻器(1分)

(4)2

4d R

l

πρ=

(2分)

13. (1) (2)36.48—36.52 0.796—0.798

14. (1)6.0Ω; (2)0.700; (3)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电流表外接法。图略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15.(1) C E (每空2分)

(2)如图 16. ①bc ;(2分,部分对1分,有错0分)

②如图(2分);③(i )如图(2分),(ii )1.0Ω(范围0.8~1.2Ω均可,数位不做要求)(2分)(评分说明:若③(i )延长线连到原点不给分,折线段不给分,没有做图线或者错误延长线则③(ii )空给0分)

17. ① C E(各2分共4分)

②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3分) ③. 实物图连线如图所示 (3分)

0 V

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8. B ,A 电压表量程过大,误差较大;A ,B 变阻器额定电流过小且调节不便 19. ①电路连接如图(2分)(评分说明:多用表当电压表或电流表使用,) ②(i )―直流电压2.5V‖或―直流电流100mA‖.(2分)

(评分说明:a .选挡与所连的电路不对应不扣分,即选挡对就给分;b.答成―直流电压2.5V 和直流电流100mA‖同样给2分) (ii )12Ω(2分)

③1.46(1.41~1.49均给分)(2分) 电表与干电池(2分)

(评分说明:如果答成―电表与电阻箱‖

阻箱‖或―电表、干电池与电阻箱‖的给20. 8① 1.45±0.01(2分)(有效数字位数不对的,不给分) ②连线如图甲(3分) (每条连线各1分,接错位置或量程的不给分)③图乙(1分) (画折线不给分) 1.49±0.01(2分) 1.0~1.1(2分) 偏

21.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电压表V 1的内阻已知,则可由电流──电压变换法用V 1测出它所在支路的电流,类似方法一,设计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设当开关S 与1接触时,电压表V 1的读数为;当开关S 与2接触时,电

压表

的读数分别为

,由欧姆定律

,即有

可得

说明:此种方法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均无系统误差。

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22.(

1) ?1 , 重新调零

(2)Ω?3

103.1 , 6.4mA , 32.0 V

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23. (1)如右图所示 (2)记录电压表电压值、温度计数值 (3)R=100+0.395 t 24. (1)用滴管向量筒内加注N 滴油酸酒精溶液,读其体积V .

(2)利用补偿法,可查得面积为8S . (3)

nV

8NS (m +n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