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理学教案

生理学教案

生理学教案
生理学教案

第四部分教案

赣南医学院医学生理学教研室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体液调节、负反馈的概念。机体的内环境以及生理功能的调节,正、负反馈的概念。

2.熟悉:生理学研究对象、任务。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反射弧五个基本环节;反馈控制系统。反射概念、反射弧五个基本环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机体的内环境。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体内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机体的内环境 2.生理功能的调节 3.反馈控制系统难点:1.反馈控制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

三、教学方法设计:

1. 介绍反射的要领,回顾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及反射的种类,结合实例讲授神经调节的特点

2. 介绍体液调节的概念和神经-体液调节概念并联系实际分析其调节特点。

3. 从人体功能调节具有自动控制的特征入手,分析人体内的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然后分别以排尿反射和血压的调节为例着重介绍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及其特点。

4. 对全章内容进行简要小结。

四、教具和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及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生理学的概念及任务

1、什么是生理学?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机体功能(function)的科学。包括细菌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人体生理学等。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一切生理学的理论都来自实验。

3.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

蛋白质和核酸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至少包括以下三种基本活动。

⑴新陈代谢(Metabolism)

⑵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及兴奋性

具有对刺激产生生物电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excitability)。

凡能引起某种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弱(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ation)。

阈刺激的倒数(1/threshold stimulation)可以作为测定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⑶生殖(Reproduction) 生物体能产生与自己相类似的个体称为生殖。一个单细胞经过分裂成为两个子代细胞,就是生殖。因此,生殖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之一。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一)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在这个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对象是细胞和构成细胞的分子,这方面的知识称为细胞生理学(cell physiology)或普通生理学(general physiology)。

(二)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要了解一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它在机体中所起的作用,它的功能活动的内在机制,以及各种因素对它活动的影响,这都需要从器官和系统的水平上送行现察和研究。

(三) 整体水平的研究

从整体水平上的研究,就是以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的器官、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协调的规律。

上述三个水平的研究,它们相互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要阐明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一般需要对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三个水平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近年来随着物理、化学、数学、电子计算机等的发展,应用这些科学成果,研究生理功能活动,发展出很多新兴的研究领域,如数学模型、系统分析、计算机模拟等等。相信随着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对生理学的研究会越来越深入。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

成人液体占身体重量的约60%。分为两大类:

约2/3的液体(约占体重的40%)分布在细胞内——为细胞内液。

其余1/3的液体(约占体重的20%)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外液。

约1/4(约占体重的5%)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内,也就是血浆。

约3/4(约占体重的15%)分布在心血管系统之外,即组织液。

细胞直接接触的外界环境称为外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例如环境的温

度、

湿度、阳光、空气等等(人类不仅接触自然环境.还有社会环境)。

人体的细胞一般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发生接触,直接生存的环境是细胞外液。所以,细胞外液是机体中细胞所处的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只有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复杂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可能生存。内环境各种理化因素经常保持相对的恒定——稳态(homeostasis)。

机体的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物学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的恒定。

第三节生理功能的调节

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和自身调节(auto regulation)。

1.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调节全身各种功能活动的系统。通过nervous的调节称为nervous regulation。

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reflex)。反射的通路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反射弧):

感受器→传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中任何一部分结构被破坏或功能障碍都会使反射不能完成。

图1—1 反射弧模式图(仿A·C·Guyton)

2.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一般是指由某一器官或组织分泌的化学物质(hormone,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另一器官,调节它的功能活动。

很多内分泌腺并不是独立于神经系统的,它们也直接或间接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因此,也可以将体液调节看成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成为“神经—体液调节”(nervous-humoral regulation)。人体内的功能调节大多是这种复合式的调节。

图1—2 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

某些组织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它们并不随血流流到其他器官起作用,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调节邻近组织的功能活动,称为局部体液因素和旁分泌调节(paracrine regulation)。

3.自身调节(Auto regulation)机体内有些调节既不依赖神经也不依赖体液,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称为Auto regulation。

例如将心肌或骨骼肌拉长后,再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其收缩力明显加强。

第四节体内的控制系统

任何控制系统都由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组成。从控制论的观点来分析,控制系统可分为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三大类。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开环系统,即系统内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这种控制方式是单向的,即仅由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发出活动的指令。这种控制方式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实际上不能起调节作用。在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中,这种方式是极少见的。

二、反馈控制系统

在整体,被调节的器官(效应器),在功能活动发生改变时,往往这一变化的信息又可以通过回路反映到调节系统,改变其调节的强度,形成一种调节回路。人们常常用“反馈” (feed back)一词表示这种调节方式。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的活动可发生不同的影响:如果它的终产物或结果降低这一过程的进展速度,称为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如果是加速或加强这一过程的进展速度则称为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一)负反馈控制系统

负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系统保持稳定。机体内环境之所以能维持稳态,就是因为有许多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存在和发挥作用。

(二)正反馈控制系统

正反馈控制系统的活动使整个系统处于再生状态:与负反馈相反,正反馈不可能维持系统的稳态或平衡,而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

正反馈控制系统数量很少,例如,血液凝固是正反馈控制、排尿反射、正常分娩过程等。

人体中的各种反馈调节回路中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则很复杂,它可以包括复杂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综合完成调节某一生理功能活动。

三、前馈控制系统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中,除反馈控制外,还有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1)

例如控制部分发出信号,指令受控部分进行某一活动,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途径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号,及时地调控受控部分的活动。

六、小结:

1、为什么要学习生理学?

2、归纳本章要点

3、怎样学好生理学?

七、作业:

1、反应、反射、反馈有何区别?

2、试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作用、特点及意义。

3、举例说明前馈控制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4、要引起组织或细胞反应,刺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试述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

6、试述生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八、双语词汇: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稳态(homeostasis)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自身调节(auto regulation)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feedback)反射弧(reflex arc)

九、参考资料:

1、徐丰彦,张镜如主编,人体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2、王志均,陈孟勤主编,中国生理学史,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3、范少光,人体生理学(第二版,双语教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4、.Guyton AC.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 WB Saunders Co, Philadelphia, 2000 P382~429

5、.Ganong WF.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20th ed,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 New York, 1999

十、教学小结:

本章的讲解比较简单,因为有中学生理卫生的基础,学生更容易理解。所不同的是,要比原来的生理卫生讲得更深入些。

这一章的内容不算多,主要是些概念性的东西,但是必须强调和务必使学生记住,如兴奋性、内环境、稳态等。

在上生理学的第一课即绪论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有关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教师应当重视这一章的讲授。通过这一章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对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和学好生理学,即明了医学生学习生理学的目的,生理学在整个医学教育及实际工作中的地位及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和自觉性,为学好本门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绪论最好由教研室主任或高年资老师上,而且最好教研室全体老师或青年教师参加听课,以增加课堂气氛。

赣南医学院医学生理学教研室教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跨膜物质转运的基本功能中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机制。

2.熟悉:单纯扩散;通过具有特殊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由膜的特异受体蛋白质、G-蛋白质和膜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系统。

3.了解: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跨膜物质转运的基本功能。

难点: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三、教学方法设计:

首先指出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接着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重点是细胞膜),然后结合细胞膜的化学成分讲授各种物质转运方式,重点介绍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讲授过程中结合启发性提问。

四、教具和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及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第一节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和信号传递功能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图)

组成:脂质、蛋白质、糖类(图)

脂质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含:磷脂、胆固醇、鞘脂

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单纯扩散

1.定义

扩散:

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跨膜移动的过程

2.扩散通量:Mmol/s.cm2

影响因素:膜内外物质浓度差、电压差

膜的通透性

3.转运的物质:O2,CO2

4 .特点:①高浓度→低浓度

②不耗能

易化扩散

1.定义

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质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2.特点

①高浓度→低浓度

②不需耗能

③具有选择性

④通透性可改变

3.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离子通道

①转运的物质:离子:Na +、K+等

②特点:a.通道蛋白功能状态可以改变(图)

激活(开放)、失活(关闭)、备用(静息)

b.通过“闸门”进行调控

c.有选择性

③转运结果:电化学势能平衡

分类:

化学门控通道:N-Ach受体、

电压门控通道:Na+通道、机械门控通道:内耳毛细胞

4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图)

转运的物质:GS、AA进入一般细胞

共同特点:

①结构特异性、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1.定义:指细胞膜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和电位差转运的过程

2.生物泵:实质就是ATP酶,如“钠-钾泵”、“质子泵”等

钠泵: 钠-钾泵或Na+- K+ -ATP酶(图)

激活:细胞内的[Na+ ] 、细胞外的[K+ ]

作用:3个Na+移到膜外,2个K+移入细胞内

生理作用:形成细胞外高Na+、细胞内高K+

a.离子势能贮备是生物电产生的基础;促进某些物质的逆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如GS

b.细胞内高K+是某些生化反应必需

c. 防止细胞水肿

3.分类

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图)

各种跨膜转运机制的特征

出胞和入胞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出胞:各种分泌活动、神经递质的释放

2.入胞:受体介导式入胞(图)

六、小结:

1.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2. 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七、作业:

1. 试述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方式及特点。

2.简述钠-钾泵的生理意义。

八、外语要求:

液体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通透性(permeability)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化学门控通道(chemiscally-gated channel)

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载体(carrier)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 active transport)

钠-钾泵(Na+-K+ pump)出胞(exocytosis)入胞(endocytosis)

九、参考资料:

1、徐丰彦,张镜如主编,人体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2、范少光,人体生理学(第二版,双语教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3、孙庆伟,等医用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4、Guyton AC.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 WB Saunders Co, Philadelphia, 2000 P382~429

5、Ganong WF.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20th ed,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 New York, 1999

十、教学体会:

本节教学要配合生物学中有关细胞知识的复习以及多媒体课件中动画效果的使用来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理解能力。但从目前的动画效果来看,还不是很满意:一是画面粗糙,二是动作太快,不易很好地观察,有待改进。

赣南医学院医学生理学教研室教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几种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兴奋、兴奋的标志、兴奋性、可兴奋组织、阈值、阈刺激的概念;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2.熟悉:跨膜信号转导和原癌基因;熟悉强度与时间的依从关系。

3.了解: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的形式和影响因素

2. 兴奋、兴奋的标志、阈值、阈刺激

难点:绝对不应期。

三、教学方法设计:

首先在已有膜通道知识基础上介绍化学门控通道和电压门控通道的分子结构、在膜中的存在形式及信号传递原理。简要介绍机械门控通道。重点讲授受体-G-蛋白-膜效应器酶跨膜信号传递系统。在复习已有的兴奋性概念基础上,以兴奋的电学本质为主线讲授兴奋、兴奋的标志、可兴奋组织等。结合生活实例介绍阈值和阈刺激概念,分的强度-时间依从关系。讲深进透绝对不应期现象、本质和意义。最后介绍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四、教具和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及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

跨膜信号转导概念:

指外界信号(化学分子、光、声音等)作用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引起膜结构中一种或

多种特殊蛋白质构型改变,将外界环境变化的信息以新的信号形式传递到膜内,再引发靶细胞功能改变。

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由离子通道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

刺激信号→膜通道蛋白开放→离子移动→膜电位变化→膜内信息→细胞功能改变。

1.化学门控通道(配体门控通道)

举例:N-型乙酰胆碱受体又称:通道型受体、促离子型受体

2.电压门控通道

在跨膜电位改变时,通道开放。

如:Na+、K+、Ca2+通道

3.机械门控通道:内耳毛细胞中

4.细胞间通道:即缝隙连接(图)

举例:神经兴奋引起肌收缩

神经冲动→神经末梢→释放ACh→终板膜化学门控通道开放→终板电位→电压门控Na+ 通道→肌膜AP→胞浆Ca2+升高→肌收缩。

由受体、G-蛋白、膜效应器酶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

1.受体

概念:指能与配体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特性:(1)特异性(2)饱和性(3)可逆性

2.G-蛋白

结构:(图)

分类:Gs Gi

3.效应器酶:Ac 、PLC 、离子通道

利用胞浆或胞膜中的物质生成第二信使

4.第二信使:cAMP cGMP IP3DG Ca2+

信号传递过程(图)

化学信号(激素、递质等)→特异性受体→受体-配体复合物→G蛋白中介→激活效应器酶系→第二信使→激活蛋白激酶→蛋白质磷酸化→生理效应

由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受体结构与功能(图)

1.膜外段:能与配体相结合。

2.跨膜:α-螺旋。

3.膜内段:

蛋白磷酸化

跨膜信号转导和原癌基因

原癌基因:与致癌病毒DNA碱基排列顺序相一致,存在于正常细胞,其正常表达为生命必需。

表达产物与跨膜信号转导有关。

即刻早期基因:又称快速基因、即早基因、第三信使。

六、小结:

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七、作业:

1.试述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2.什么是原癌基因?

八、外语要求:

跨膜信号转导(trasmembrane signal tranduction) 跨膜信号传递(trasmembrane signaling) 促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 机械门控通道(mechanically-gated channel) 配体(ligand) 受体(receptor) G蛋白耦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促代谢型受体(metabotropic receptor) 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原癌基因(cellular proto-oncogene)

九、参考资料:

1、徐丰彦,张镜如主编,人体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2、范少光,人体生理学(第二版,双语教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3、.孙庆伟,等医用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4、Guyton AC.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 WB Saunders Co, Philadelphia, 2000 P382~429

5、Ganong WF.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20th ed,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 New York, 1999

十、教学体会:

本次课的内容较为重要,必须要求学生将几种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掌握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方面要配合多媒体动画效果进行教学,二方面要多举实例,三方面还要将几种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相区别,只有这里搞懂了,后面的相关内容才能理解得更清楚。

另外,应当要求学生将生理学的这部分内容与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作横向联系,这样,学习的效果会更大。

赣南医学院医学生理学教研室教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3)

一、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极化、去极化、反极化(超射)、超极化和复极化的概念。

2. 熟悉动作电位曲线的组成及其与兴奋性变化的时间关系。

3. 了解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方法,电压钳实验及其基本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 重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2. 难点:极化、去极化、反极化、超极化、复极化概念

三、教学方法设计:

首先举例介绍生物电现象,接着介绍生物电的记录方法及结果(胞外和胞内),进而引入静息电位概念,借助物理学手段着重讲授极化、去极化等概念,然后讲授动作电位概念并抓住重点讲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最后用图来归纳、说明动作电位组成及其与兴奋性变化的时间关系

四、教具和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及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第三节细胞的跨膜电变化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兴奋性与兴奋的概念

1. 兴奋性:指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反应的能力。

2. 兴奋:指产生的反应

兴奋的外部表现与实质:

3.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一定的强度

一定的作用持续时间

一定的时间--强度变化率

4.反应及两种形式(兴奋和抑制)

5.阈强度:固定刺激时间及强度时间变率,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简称阈值。

阈值大则兴奋性低,反之亦然

阈上刺激阈下刺激阈刺激

单一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生物电记录方法(图)

1.静息电位RP

概念:指细胞在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图)

极性:内负外正,大小用负值表示

大小:神经元:-90mv

2.动作电位AP

概念:AP是膜两侧电位在RP基础上发生的一次可扩布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图)

去极相:去极化超射锋电位

复极相:复极化初期

后电位复极化后期(负后电位)

后超极化(正后电位)

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

1.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静息时,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不均,细胞膜对K+通透,对Na+不通透,

K+外流的形成K+平衡电位。(表)

静息电位是K+平衡电位

影响因素:

(1)细胞外K+浓度(图)

胞外K+浓度升高,静息电位减小

(2)钠-钾泵的作用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1)锋电位

上升支:去极相

由Na+内流形成,是Na+的平衡电位

有效刺激→部分Na+通道开放→少量Na+→膜去极化→阈电位→大量Na+通道开放→大

量Na+内流→膜内负电位消失,出现正电位

下降支:复极相

Na+通道失活→K+通透性升高→Na+内流停止,K+外流→膜内电位由正向负值变化→静息电位。

AP的产生实质上是受刺激后Na+ 、K+通道状态改变导致膜对Na+ 、K+通透性(电导)改变的结果。(图)

K+通道:是电压依赖式离子通道,有开、关两种状态

阻断剂:河豚毒素、局麻药

Na+ 通道:是电压及时间依赖式离子通道,有开、关、失活三种状态(图)

阻断剂:四乙基胺、四氨基吡啶。

(2)后电位

后去极化:快速K+外流堆积,复极化减慢

后超极化:钾通道开放时间长,过多钾外流

3.动作电位的特点:

a.“全或无”现象: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其幅度不会因刺激强度的加强而增大。

b.不衰减传导

c.脉冲式,不会重合

d.不同细胞,AP的幅度和持续时间不同

(图)

4.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正常(图)

动作电位的引起和阈电位

阈电位和锋电位的引起

刺激?阈电位?AP

阈电位TP:

是一种膜电位的临界值,能触发AP,

是引起钠通道大量开放的膜电位值,即钠内流形成正反馈的膜电位值。

RP和TP的差值大,细胞兴奋性低;

差值小,兴奋性高。

阈强度:使细胞膜去极化到阈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局部兴奋(图)

特点(图)

(1)电位幅度小,呈衰减性传导

(2)等级性,非“全或无”式

(3)可以总和:

时间总和

空间总和

动作电位的传导:局部电流学说

AP在同一细胞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局部电流:已兴奋膜与未兴奋膜之间存在电位差,而发生的电荷移动。

神经纤维AP的传导:神经冲动

(1)无髓神经纤维AP的传导(图)

(2)有髓神经纤维AP的传导

在两个相邻的郎飞结间呈跳跃式传导

传导速度快,节能。

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

轴突直径

是否有髓鞘

六、小结:

1.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2. 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七、作业:

1、分析增加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对RP和AP有何影响?

2、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比较各有何特征?

3、试述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八、双语要求:

兴奋性(excitavitity)刺激(situmlus)

膜电位(memgrane potential)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超级化(overshot polarization)去极化(depolarization)复极化(repoarization)

阈刺激(threshold situmlus)全或无定律(all or none lacal)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

九、参考资料:

1、徐丰彦,张镜如主编,人体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2、范少光,人体生理学(第二版,双语教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3、.孙庆伟,等医用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4、Guyton AC.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 WB Saunders Co, Philadelphia, 2000 P382~429

5、Ganong WF.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20th ed,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 New York, 1999

十、教学体会:

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是本章的关键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内容,讲好这一部分可为心肌的电生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要讲好这一部分内容,需先复习物理学有关电的知识,即要让学生搞懂生物电是怎么记录出来的(先讲普通电流计的记录后讲微电极的记录)。静息电位的产生原理比较好讲,就是抓住两点:一是膜内外离子的不均匀分布,二是膜上离子通道的特异性开放,由于受到膜内外电场力的作用造成了K+的平衡电位;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就更难讲了。先要把去极化、超级化、反极化和复极化的概念讲清,然后再结合Na+通道、K+通道的活动讲动作电位上升支、下降支的产生原理,配合多媒体动画画面来讲,效果更好。

赣南医学院医学生理学教研室教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4)

九、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机制,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2.熟悉: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3.了解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2、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

3、肌肉前、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难点:1. 终板电位的产生

2、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

3、长度-张力曲线

四、教学方法设计:

先简要介绍骨骼肌的结构,然后依次讲授滑行理论、滑行过程和兴奋-收缩耦联。重点讲解等张收缩、等长收缩,联系心肌的舒缩和生活实例讲深讲透。以在体骨骼肌为例讲解强直收缩,最后分析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对收缩的影响。整个讲授过程中要及时前后联系。

平滑肌的结构与功能只作简单介绍,其详细内容可放在消化生理讲解。

五、教具和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及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骨骼肌细胞收缩的引起和收缩机制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1.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结构(图)

接头前膜

接头后膜(即终板膜)

接头间隙

2.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

AP→接头前膜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囊泡移动、融合→出胞作用→Ach释放→ACh与后膜N-型ACh受体结合,通道开放→Na+内流→终板电位→肌膜Na+通道开放→AP

终板电位及微终板电位

Ach的释放:量子式释放

Ach的灭活:胆碱脂酶(被新斯的明抑制)

N-型受体阻断剂:箭毒、á-银环蛇毒

3、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征

a、单向传递

b、时间延阁

c、易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d、是1对1的传递

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1.肌原纤维和肌小节(图)

(1)肌原纤维

明带:长度可变,其正中的暗线为Z线

暗带:长度固定,正中相对透明区为H带,H带中央的暗线称为M线。

(2)肌小节:两条Z线间的区域

长度=1/2明带+ 暗带(1.5--3.5μm )

2.肌管系统(图)

(1)横管:由胞膜向内凹入形成

(2)纵管(肌浆网):

三联管:由每一横管和来自两侧肌小节的纵管终末池构成

作用:把横管传来的信息和终池Ca2+释放联系起来

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把肌细胞的兴奋和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三个步骤:(图)

(1)肌膜动作电位经横管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甘油高渗任氏液可破坏横管系统

(2)三联体处的兴奋传递

横管膜兴奋→终末池Ca2+通道开放→Ca2+进入肌浆→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丝滑行→肌收缩。

3.肌浆网对Ca2+的释放和回收

释放:AP使终池膜Ca2+通道开放

回收:钙泵作用

骨骼肌细胞的收缩机制——肌丝滑行学说

肌丝滑行学说:肌细胞收缩时肌原纤维缩短,是细肌丝向粗肌丝中间滑行的结果。

1.肌丝的分子结构

(1)粗肌丝:由肌凝蛋白构成(图)

横桥的作用:

a. 具有与细肌丝结合的位点

b. 具有ATP酶的活性

(2) 细肌丝(图)

a.肌动蛋白,又称肌纤蛋白具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

b.原肌凝蛋白覆盖结合位点

c.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原肌凝蛋白构象改变→暴露结合位点

收缩蛋白:肌凝蛋白与肌动蛋白

调节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

2、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图)

肌浆中Ca2+升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后构象改变→原肌凝蛋白的双螺旋结构发生扭转→肌纤蛋白的横桥结合位点暴露→横桥和肌纤蛋白结合,横桥扭动、脱离、再结合、再扭动(横桥循环)→细肌丝向M线方移动

ATP的作用:提供能量、使横桥脱离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外部表现:肌肉缩短、产生张力、作功

肌肉的收缩形式

1、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图)

等长收缩:指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

等张收缩:指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而无肌张力的变化。

2、单收缩与单收缩的复合(图)

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1、前负荷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长度-张力曲线(图)

前负荷:肌肉在收缩前就作用于肌肉的负荷,将肌肉拉长于某一状态。

最适初长度:使肌肉收缩时产生最大张力的初长度。

最适前负荷:产生最适初长度的前负荷。

在最适初长度和前负荷时,肌张力最大,收缩速度最快,缩短的长度最大,横桥与细肌丝结合最多,作功效率最高。(图)

2、后负荷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张力-速度曲线(图)

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时遇到的负荷。

后负荷愈大,产生张力愈大,肌肉缩短的速度及缩短的长度愈小。

适度的后负荷(百分之三十最大张力处)才能获得肌肉作功的最佳效率。

3、肌肉收缩能力

指与前、后负荷无关的肌肉本身的收缩能力,即肌肉内部的功能状态。

平滑肌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平滑肌细胞的结构特点(图)

平滑肌细胞的功能特点:

1、肌浆网不发达,收缩时需要外Ca2+

2、收缩缓慢而持久,不易疲劳

3、对牵拉刺激敏感

4、具有自律性

5、受自主神经支配,对各种体液因素敏感

七、小结:

1.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2. 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

3. 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

七、作业:

1. 兴奋是如何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的?

2。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与Ca2+有何关系?

3. 横桥有何特性?其在肌丝滑行中有何作用?

4. 试比较单收缩与复合收缩的特点及意义。

八、外语要求:

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ail) 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滑行学说(slideing theory) 前负荷(preload) 后负荷(afterliad)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

九、参考资料:

1、徐丰彦,张镜如主编,人体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2、范少光,人体生理学(第二版,双语教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3、孙庆伟,等医用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4、Guyton AC.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 WB Saunders Co, Philadelphia,

2000 P382~429

5、Ganong WF.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20th ed,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 New York, 1999

十、教学体会:

骨骼肌收缩的机理较难理解,必须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效果同时结合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内容来配合讲解。

这一章讲课结束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但还不巩固。如有时间,再给学生放映细胞生物电现象及骨骼肌收缩的生理录像片或给学生作一次专题讲座,效果会更好。

赣南医学院医学生理学教研室教案

1.了解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等渗、低渗、高渗及等张溶液;红细胞的数量、形态与功能。

2.熟悉血液在内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红细胞生成的原料及影响红细胞成熟的因素。

3.掌握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及其生理意义;红细胞的功能、生理特性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

1.红细胞比容;

2.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的形成及其意义;

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和血沉;

4.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难点:

1。血浆渗透压的产生,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

2.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疑点:促红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三、教学方法设计

血液这一部分内容是以前接触较多的一个内容,大部分内容比较好理解,在这一次课,重点也是难点就在血浆渗透压的产生及其生理意义,在讲述血浆渗透压的时候,首先给出装有低渗液的水槽,然后再插入有半透膜的内含高渗液的漏斗,引出渗透现象,然后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什么是渗透现象,渗透现象是如何产生的,然后再对渗透现象产生的机制,尤其是对渗透压的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半透膜及溶液中溶质颗粒与渗透压的关系进行讲解,由渗透现象引出渗透压的产生,再到影响渗透压产生的因素,这样层层深入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说明。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是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应注意给同学们留下思考的时间,并

优质课《掌声》优秀教案、反思

优质课《掌声》教案、反思 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掌声》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9课,这篇课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为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残疾,从此内心很自卑,“总是默默地独自坐在一角”。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让她上台讲故事,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当她犹豫再三“一摇一晃”走上讲台正紧张害怕的时候。想不到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言简情浓,透过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内心变化过程。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三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爱是什么”,《掌声》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教学中关注“爱”的主题,那是自然。但是我想:这份“爱”,在教学时,如果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掌声就是爱,同学们都爱英子”这空化了的思想内容,那这份“爱”已经远离了我们。因为在我看来:爱,不是解释,不是告诉,更不是口号,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是一次难忘的充沛的情感经历!只有让学生在“爱”的情感世界里,经历情感的洗礼,精神得到唤醒,内心得到敞亮,沉淀为人格了,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为生命奠基”!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关心、鼓励别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

生理学教案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生理学教案编号:012006学年下学期 教学课题 授课对象 目的要求授课教师舒安利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舒安利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课时授课 绪论 2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2006级护理专业班级 1.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体液调节、负反馈的概念。 2.熟悉:反射弧五个基本环节;反馈控制系统。反射概念、反射弧五个基本环 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教学重点:1.机体的内环境2.生理功能的调节3.反馈控制系统教学难点:1.生理功能的调节2.反馈控制系统 讲授法 理论课教学手段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兴奋性 一、刺激与反应(兴奋、抑制)(20分钟) 二、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阈值、阈刺激)(20分钟) 三、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10分钟)

第二节人体与环境 内环境与稳态(15分钟) 第三节人体功能的调节 一、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20分钟) 二、人体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正反馈、负反馈)(10分钟)小结: 1.兴奋性 2.机体的内环境、稳态 3.生理功能的调节 4.反馈控制系统(4分钟)预习:细胞膜基本功能、跨膜信号转导。(1分钟)多媒体教学教学重点 及难点 教法与 学法 课型 教学 内容 与 时间 分配 1.试述机体稳态的维持机制。 复习 2.分析吃杨梅、看到杨梅分泌唾液和“望梅止渴”的生理机制。 思考题 3.举例说明反射和反应的区别。

《人体生理学》第三版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七年制) 参考资料 《生理学》第六版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五年制)《人体生理学》第二版范少光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生理学学科发展简史出发,阐述生理学学科特点自评 及学科基本概念,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功能的科学。 第一节兴奋性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 新陈代谢(metabolism):指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 兴奋性(excitability):指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stimulus):能为机体感受而产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刺激的三要素:刺激的强度、刺激的作用、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反应:接受刺激后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反应的表现形式:兴奋、抑制。 兴奋:刺激引起机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的加强。 抑制:刺激引起机体由相对活动状态转为静止状态或活动状态的减弱。 二、兴奋性的指标—阈值 阈值(threshold):又称阈强度,指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us):具有阈强度的刺激。

生理学全部教案文档

第四部分教案 赣南医学院医学生理学教研室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得与要求: 1.掌握:内环境、稳态得概念;体液调节、负反馈得概念、机体得内环境以及生理功能得调节,正、负反馈得概念、? 2.熟悉:生理学研究对象、任务。生理功能得控制系统。反射弧五个基本环节;反馈控制系统。反射概念、反射弧五个基本环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了解:生理学得研究对象与任务;生理学研究得三个水平、机体得内环境。生理功能得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体内得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机体得内环境2、生理功能得调节3.反馈控制系统 难点: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 三、教学方法设计:

1。介绍反射得要领,回顾反射得结构基础,反射弧得五个组成部分及反射得种类,结合实例讲授神经调节得特点 2、介绍体液调节得概念与神经-体液调节概念并联系实际分析其调节特点。 3。从人体功能调节具有自动控制得特征入手,分析人体内得控制部分与受 控部分,然后分别以排尿反射与血压得调节为例着重介绍正反馈与负反馈得概念及其特点、 4。对全章内容进行简要小结。 四、教具与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及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理学得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生理学得概念及任务 1、什么就是生理学? 生理学(Physiology)就是生物科学得一个分支,就是研究生物机体功能(function)得科学。包括细菌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人体生理学等。 生理学就是一门实验性得科学。一切生理学得理论都来自实验。 3。生命活动得基本表现 蛋白质与核酸就是一切生命活动得物质基础、生命活动至少包括以下三种基本活动。 ⑴新陈代谢(Metabolism) ⑵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变化得反应及兴奋性 具有对刺激产生生物电反应得能力称为兴奋性(excitability)。 凡能引起某种组织产生兴奋得最弱(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ation)。 阈刺激得倒数(1/threshold stimulation)可以作为测定兴奋性高低得指标。 ⑶生殖(Reproduction) 生物体能产生与自己相类似得个体称为生殖。一个单细胞经过分裂成为两个子代细胞,就就是生殖。因此,生殖也就是生命活动得基本表现之一。 二、生理学研究得三个水平 (一)细胞与分子水平得研究 在这个水平上进行研究得对象就是细胞与构成细胞得分子,这方面得知识称为细胞生理学(cell physiology)或普通生理学(general physiology)。 (二) 器官与系统水平得研究 要了解一个器官或系统得功能,它在机体中所起得作用,它得功能活动得内在机制,以及各种因素对它活动得影响,这都需要从器官与系统得水平上送行现察与研究。 (三)整体水平得研究 从整体水平上得研究,就就是以完整得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与分析在各种

植物生理学教案3

基本内容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 of plant )。 Concept: 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称为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 第一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Essential mineral elements in plant ) 植物体中有什么元素?哪些元素是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它们有什么生理功能?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Elements in plant) 把植物烘干,充分燃烧。燃烧时,有机体中的碳、氢、氧、氮等元素以二氧化碳、水、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形式散失到空气中,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残烬称为灰分(ash)。矿质元素(mineral element)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所以,也称为灰分元素(ash element)。氮在燃烧过程中散失而不存在于灰分中,所以氮不是灰分元素。但氮和灰分元素一样,都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而且氮通常是以硝酸盐(NO3-)和铵盐(NH4+)的形式被吸收,所以将氮归并于矿质元素一起讨论。一般来说,植物体中含有5%~90%的干物质,10%~95%水分,而干物质中有机化合物超过90%,无机化合物不足10%。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Essential mineral elements for plant) 溶液培养法(solution culture method)亦称水培法(water culture method),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砂基培养法(砂培法)(sand culture method)是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中,加入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研究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时,可在人工配成的混合营养液中除去某种元素,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性状的变化。如果植物发育正常,就表示这种元素是植物不需要的;如果植物发育不正常,但当补充该元素后又恢复正常状态,即可断定该元素是植物必需的。 借助于溶液培养法或砂基培养法,已经证明来自水或二氧化碳的元素有碳、氧、氢等3种,来自土壤的有氮、钾、钙、镁、磷、硫、硅等7种,植物对这些元素需要量相对较大,称为大量元素(macroelement)或大量营养(macronutrient);其余氯、铁、硼、锰、钠、锌、铜、镍和钼等9种元素也是来自土壤,植物需要量极微,稍多即发生毒害,故称为微量元素(microelement)或微量营养(micronutrient)(表2-1)。 表2-1 陆生高等植物的必需元素 根据生化功能,植物矿质营养可以分为5组: 具体功能和缺少时的生理症状如下: (一)第1组——碳化合物部分的营养 1、氮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是无机态氮,即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可以吸收利用有机态氮,如尿素等。氮是氨基酸、酰胺、蛋白质、核酸、核苷酸、辅酶等

【强烈推荐】三年级语文掌声公开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掌声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掌声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掌声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的。师生问好,上课! 2、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掌声》这一课。齐读课题, 3、有时,看似平淡无奇的掌声,却蕴涵着非常伟大神奇的力量,是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一起来看一看。 4、(课件出示来信)“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谁来为我们读一读。 二、前后对照,感受小英变化 过渡: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英子,进一步了解她,了解她的学校生活。看看从前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小节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后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孩?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A她很孤独,(板书:孤独)我是读了这个句子知道的:“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课件出示:总是默默、教室的一角)你会读这两个词吗?指名读词。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评:她总是坐在教室的角落,她希望自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她的内心是多么孤独。 B她很自卑,(板书:自卑) 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课件出示:落下、不愿意)谁来读读这两个词?指名读词。 师:落下时什么意思?“落下”就是留下的意思,是啊,可怕的疾病给英子留下了终身的残疾,留下了痛苦的回忆,让英子失去了灿烂的微笑,失去了快乐的童年,你想读读这句吗?指名读句子。 师评:她不愿意,她不愿意引起别人的注意,也不愿意看到别人异样的目光。 2、指导朗读。 A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小英。那时的她不爱说话,谁能把她的孤独、自卑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B现在你们知道她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C请大家一起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小英的孤独与自卑。 过渡:那时的她对生活已失去了希望,可是后来,就这样一个孤独、忧郁的女孩却像变了个人似的,变成什么样了?

《旅夜书怀》优秀教案

《旅夜书怀》 主备人:豆旺峰 参备人员:朱宏刚惠亚刚孙维刚孙鹏苏王芳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能力目标: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情感目标: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联系高考有关考点,学会从意象、意境的分析和重要句子的理解等方面来鉴赏诗歌。 【教学难点】 对重要诗句的理解,鉴赏。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整体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提问】诗题往往反映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或基本结构,《旅夜书怀》正是如此。请结合注释①说说“旅夜书怀”的字面意思。 【明确】“在旅途之夜书写自己的情怀或感情。” 【提问】这个标题应该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即写诗人旅途之夜所见的景物和当时的思想感情。那么,这两个基本内容相对应的是诗中的哪些诗句? 【明确】前四句写旅途之夜所见之景,后四句抒发诗人的感情。 二、诵读诗歌2遍 三、揣摩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一)、首联 1、【提问】首联描绘了“旅夜”什么景物?找一下其中的意象

【明确】细草、微风、岸、危樯、舟 2、欣赏比较画面,初步感知诗句的意境 【提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请对诗句加以分析。 3、学生展开想象描述诗句。 【明确】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4、从诗中找一个词来概括其意象特点。独 (二)、颔联 1、【提问】颔联的意象有哪些? 【明确】星、平野、月、江流 2、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三两星盏衬托着无边荒凉的平野。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月似乎不堪滚滚东流的大江的压逼而一下子涌了出来。 3、用诗中一个字概括意象特点阔 归纳:首联写的是孤舟,写出了孤寂,可颔联却给我们展示了如此雄浑阔大的景象,那是人到底要写的是孤独还是阔大? 明确:孤独,用了对比,反衬手法,阔岸、平野,大奖中的孤舟是何等孤单、何等渺小,这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依的凄怆心情。 【过渡】后两联是“书怀”,那么到底怎样“书”,我们一起来探究。 【提问】后两联的抒情方法有什么不同? 【明确】颈联是通过议论直抒胸臆,尾联是借景抒情。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姿势、骤然、热烈、持久”等词语,会正确书写“愿意、姿势、投向、情况、慢吞吞”等词语,理解意思,并尝试运用。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英子内心忧郁、自卑的情感。 3、通过抓关键词语来品悟课文的1——3 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品读关键词语,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感受英子的忧郁和自卑。 教学难点:品读关键词语,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感受英子的忧郁和自卑。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测。 2、设计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的课堂

练习题。 3、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等方面的课件。 【课堂预设】 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句诗。读一读吧! 爱是什么? 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这几句诗来自第八单元的“单元导语” ,让我们来看看单元导语吧,看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爱)是啊,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别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掌声》。 一、初读课文,反馈预习情况 1、揭题:看老师在黑板上写“掌声” 。一起读。读得轻、快。 这篇课文讲的是同学之间的事情。事虽然小,读起来却让人非常感动。 2、(拿出学习单) 3、反馈 (1)来看第一题,已经完成的打“√” 。 (2)和同桌合作。读对的请给同桌打星星,不会的请你教 教他。

公开课教案《旅夜书怀》

公开课教案《旅夜书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能力目标: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情感目标: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联系高考有关考点,学会从意象、意境的分析和重要句子的理解等方面来鉴赏诗歌。 【教学难点】 对重要诗句的理解,鉴赏。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整体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提问】诗题往往反映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或基本结构,《旅夜书怀》正是如此。 请结合注释①说说“旅夜书怀”的字面意思。 【提问】这个标题应该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即写诗人旅途之夜所见的景物和当时的思想感情。那么,这两个基本内容相对应的是诗中的哪些诗句? 二、诵读诗歌2遍。 三、揣摩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一)、首联 1、【提问】首联描绘了“旅夜”什么景物?找一下其中的意象 2、欣赏比较画面,初步感知诗句的意境 【提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请对诗句加以分析。 3、学生展开想象描述诗句。 4、从诗中找一个词来概括其意象特点。 (二)、颔联 1、【提问】颔联的意象有哪些? 2、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用诗中一个字概括意象特点 归纳:首联写的是孤舟,写出了孤寂,可颔联却给我们展示了如此雄浑阔大的景象,那是人到底要写的是孤独还是阔大? (三)颈联

【提问】颈联议论的是得名和当官的问题,读注释④⑤说说诗人对这两个问题持什么态度? (四)尾联 【提问】尾联还是“书怀”部分,但并非直抒胸臆而是借景抒情,试分析诗人借什么景抒什么情?(结合画面理解) 四、拓展延伸:结合本诗归纳分析意境型诗歌答题模式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小结: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1、解读诗题,整体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揣摩诗歌的语言(注意形容词、动词和句式),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结合注释和诗人的有关经历突破难以理解的诗句。 六、布置作业:诗歌鉴赏题(略)

三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掌声教学案例、教案课堂实录及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掌声》教学案例、教案课堂实录及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诗意”缘于“情意” ──三年级上册第29课《掌声》教学案例 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史剑波朱瑛 【主题】 诗意语文主张以价值引领为灵魂,以文化传承为血脉,以精神诉求为旋律,以生命唤醒为光华,以感性复活为情怀,

以个性高扬为风采,以智慧观照为神韵,以心灵对话为境域,主张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笔者认为,这一“诗意”缘于“情意”,因为语文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调节功能,所以只有充满“情意”的语文课堂,才有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诗意”栖息。 【背景】 随着以王崧舟为代表的“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兴起,诗意课堂成为了众多教师的追寻目标。前不久,笔者以诗意语文的教学理念,执教了《掌声》。对于诗意语文,沉静后有了些许感悟。

【情境描述】 一、诗意语文:以感性复活为情怀 师:大家觉得是什么力量改变了英子? 生:掌声。 师:我也同意,可我还有些纳闷。难道仅仅是掌声改变了英子吗?藏在掌声背后的究竟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第3自然段,并用”“划出直接描写掌声的句子。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生1: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生2: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

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掌声。谁再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思考:“那一刻”指的是哪一刻?(学生理解不到位,教师配乐旁白,让学生闭眼想象。)就在四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英子低着头,眼圈红红的,她一摇一晃地,一瘸一拐地,艰难地朝讲台前挪动。顷刻间,整个教室显得异常安静,我们似乎可以听到英子急促的心跳。这不足十米长的教室,此刻对英子来讲,好象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长。怎么走也走不到头,一秒过去了,两秒过

动物生理学电子教案

河南工业大学课程讲义 动物生理学 讲义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 英文名称:Animal physiology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30/1.5 课程类型:限选 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家畜生理学》第三版南京农业大学主编参考书目:《家畜生理学》第二版南京农业大学主编《神经内分泌学》张殿明主编 《反刍动物消化代谢》韩正康主编 《反刍动物消化生理》刘敏雄主编 《动物生理生化学》向涛主编 《家畜生理学原理》向涛主编 《Duke’s生理学》 《家畜生理学实验指导》朱祖康王艳玲主编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动物生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动物生理学研究的任务、对象;机体机能活动机制的内涵。 2、熟悉《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层次,机体机能整体性概念的建立。 3、了解《动物生理学》是实验性学科,实验的重要性和研究的方法,学习动物生理学的目的与方法。 [重点] 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三个研究层次的范畴。 [难点] 对动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属性和生命活动机制的内涵的理解,建立机体机能整体性概念。[课堂组织] 讲述、生活实例和胶片教具结合。 [学时]: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动物生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1、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健康动物正常生命现象或生理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动物生理学不仅要描述一个生命活动的现象,而且还要探讨该生命活动是如何发生、如何进行、如何终结的。 生理学可分为cell physiology)或普通生理学(general physiology) 二.生理学研究内容 生理学是机能学,与形态学有区别: 例:消化系统解剖:胃肠肝等器官组成的位置形态. 组织: 胃肠肝等器官有不同细胞组成形态 生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功能的调节 细胞及内部的分子结构→→→各器官及系统→→个体 所以研究对象应包括三个水平: 细胞和分子生理学、 器官和系统生理学 整体和环境生理学 三、研究方法 动物生理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基本实验方法是在器官、系统水平下实验方法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一)、急性实验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护理、口腔专业本科学生用) 一、前言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之一。通过学习生理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习医学专业的其他后继课程奠定基础。生理学共128学时,其中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56学时。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生理学研究的内容。掌握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2.掌握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 3.了解人体功能自动调控中反馈调节机制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生理学的研究的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机体内环境与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体内的控制系统。 学时:2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和原理;细胞膜的跨膜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机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原理;兴奋-收缩耦联和收缩的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构成;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教学内容: 细胞膜的结构概述,物质的跨膜转运。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兴奋的引起和兴奋的传导机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学时:8 第三章血液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生理性止血。 2.掌握血细胞生理。 3.了解血型和输血原则 教学内容: 血液与内环境的演化。血液与内环境稳态。血量。血液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红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白细胞生理。血小板生理。血细胞的破坏。血液凝固。抗凝系统的作用。纤维蛋白溶解。表面激活与血液的其他防御功能。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学时:4 第四章血液循环 目的要求: 1.掌握心肌生物电、心肌特性与心脏的射血功能。

生理学教案、讲稿

教案

讲稿 第一章绪论 课堂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生理学。当我们接触一个新事物,首当其冲要明白3个W,what,why, how ,这3个W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1、what,什么是生理学,他是干什么的? 引入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研究生物体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重点是正常功能,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细菌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人体生理学。 我们要学习的人体生理学,又称医学生理学,通常简称为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的说,它研究我们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神经活动、躯体活动、腺体分泌、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等功能活动,研究它们是怎样发生发展,需要什么条件,相互间有无影响,与内外环境变化的关系等等。 2. why 我们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而自我是世界中无可替代的唯一,我们对自己的好奇心也往往更明显,为何危急时能爆发惊人潜力,为何心跳过快反而危险,,为何呼气比吸气更轻松,为何寒战过后会更温暖?这些都是生理学的内容。 从职业的角度看,一种药物如何起效,为何出现副作用,疾病是如何发生发展,都需要足够的生理学知识,所以在生理学成为了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他是我们认识和干预纠正疾病异常的定心丸。 3. how 生理学研究方法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是它的重要基础,生理学的学习研究的最基本过程是:实验-推理判断-再实验-验证修正推理判断-再实验-再验证修正,这是一个长期反复循环的严谨的过程。由于实验的损伤性及伦理等原因,目前,大多数生理实验是以动物为对象。为什么能用动物做实验来研究人体的功能活动呢?我们都知道,根据进化论的观点,人类和生物界其他动物具有同源性,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似之处,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性,而且,动物实验还有些特别的优势。举例: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其直径最大可达1毫米左右,人的各种神经纤维直径为1—20微米,长度人几分之一毫米到1米左右,比如已知人体最粗的神经是坐骨神经,它的直径可以达到1厘米,但是坐骨神经是神经纤维束,内含大概20W根神经纤维,可想而知每根纤维的直径有多微小。),猫的防御反射,等等等等。当然,凡事都有利有弊。首先,动物和人类只是相似,所以并不能将动物实验的结果简单直接对应到人体,尤其人类的情感情绪思考等高级意识活动基本无法以动物实验来进行研究。其次,一些人对动物实验的滥用,既丧失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基本的尊重。随着无损伤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直接以人体作为研究对象。 生理学研究包括三个层面。 * 第一.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生命现象的基本物理化学过程,如研究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产生的离子机制。 * 第二器官、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及系统的功能,如研究心脏的泵血功能、呼吸节律的形成机制。 * 第三整体水平研究器官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研究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应激状态下人体功能的改变。。。。

三年级语文上册29《掌声》公开课教案

29《掌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麻”、“症”、“疾”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势”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叫一位同学背古诗,背完之后让学生给她掌声,然后问:你得到掌声之后心情怎样?(开心、高兴)让你心情倍增,同学们,我们也把掌声送给彼此,鼓励自己能很出色上好这节课。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掌声》,它讲述的是同学们之间的小故事,事情虽小,但读起来却非常感人。因为这热烈的掌声,它改变了一个小女孩一生的命运。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神奇的掌声。 (二):初感掌声的力量(出示英子的信)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1.同学们,这是英子给大家的信,这里有几个词告诉我们掌声对英子的影响非常大,那就是,生答——永远,极大的鼓励,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2.对呀,是掌声给了英子极大的鼓励,使她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英子为什么会

这样说,那英子开始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英子的句子。(三):重点分析: (1)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英子平时表现的句子,谁能立刻找出来并读出来。(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自卑、忧郁)那几个词最能体现她的自卑、忧郁?(默默地,早早地,最后一个离开) 师引:同学们,当你们在操场上游戏时,英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同学们,当你们背着书包上学时,英子却(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 同学们,当下课铃声响起时,英子却要(最后一个离开) 是啊,这一切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身体的残疾,总是让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他总是觉得自己很差,不如别人,这说明她心里还非常的(自卑)(板书) 3:这是我们刚才读书共同的体会,同学们也应该把它记下来。然后自己试着读读这一段,读出英子的忧郁和自卑。(指名读,读出你刚才体会到的感受)(齐读,现在就让我们大家再一次走进忧郁的小英子,轻轻的读) (2)学习第四段: 1:过渡:多么忧郁自卑的小英啊,你们希望她永远是这个样子吗?正入大家所希望的一样,小英变了,你们想知道她变得怎样了吗,请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现在英子变了,原来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现在会跟同学们游戏,说笑,还忧郁嘛?(不会)。性格变得(开朗),原来,她的腿有残疾,不敢让大家看到他走路的姿势,现在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说明现在的她,充满(信心)(板书),现在让我们一起把体会记下来。

生理学集体备课教案1

生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主备人:韩雪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体液调节、负反馈的概念。机体的内环境以及生理功能的调节,正、负反馈的概念。 2.熟悉:生理学研究对象、任务。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反射弧二个基本环节;反馈控制系统。反射概念、反射弧二个基本环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机体的内环境。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体内的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机体的内环境 2.生理功能的调节 3.反馈控制系统难点:1.反馈控制系统 三、教学方法设计: 1. 介绍反射的要领,回顾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二个组成部分及反射的种类,结合实例讲授神经调节的特点 2. 介绍体液调节的概念和神经-体液调节概念并联系实际分析其调节特点。 3. 从人体功能调节具有自动控制的特征入手,分析人体内的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然后分别以排尿反射和血压的调节为例着重介绍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及其特点。 4. 对全章内容进行简要小结。 四、教具和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生理学的概念及任务 1、什么是生理学?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机体功能(的科学。包括细菌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人体生理学等。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一切生理学的理论都来自实验。 3.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 生命活动至少包括以下三种基本活动。 ⑴新陈代谢 ⑵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及兴奋性 具有对刺激产生生物电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凡能引起某种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弱(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刺激 阈刺激的倒数可以作为测定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⑶生殖生物体能产生与自己相类似的个体称为生殖。一个单细胞经过分裂成为两个子代细胞,就是生殖。因此,生殖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之一。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一)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在这个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对象是细胞和构成细胞的分子,这方面的知识称为细胞生理学或普通生理学。 (二)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要了解一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它在机体中所起的作用,它的功能活动的内在机制,以及各种因素对它活动的影响,这都需要从器官和系统的水平上送行现察和研究。 (三) 整体水平的研究 从整体水平上的研究,就是以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的器官、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协调的规律。 上述三个水平的研究,它们相互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要阐明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一般需要对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三个水平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 成人液体占身体重量的约60%。分为两大类: 约2/3的液体(约占体重的40%)分布在细胞内——为细胞内液。 其余1/3的液体(约占体重的20%)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外液。 约1/4(约占体重的5%)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内,也就是血浆。 约3/4(约占体重的15%)分布在心血管系统之外,即组织液。 细胞直接接触的外界环境称为外环境。例如环境的温度、 湿度、阳光、空气等等(人类不仅接触自然环境.还有社会环境)。 人体的细胞一般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发生接触,直接生存的环境是细胞外液。所以,细胞外液是机体中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只有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复杂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可能生存。内环境各种理化因素经常保持相对的恒定——稳态。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

《运动生理学》课程 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基本面向:适用于专科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 教学总学时:64学时(理论52学时,实践12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之一。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在体育活动影响下人体功能的反应与适应规律,具有初步运用本课程理论与方法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同时,还应加强实验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生理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调节方式 第三节:运动生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目的要求: 了解肌肉活动时能量的来源及相互关系;掌握三个能量系统特征及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能量统一体的概念;掌握运动中能量代谢的特点,学会分析不同强度运动能量代谢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第二节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 第三节肌肉活动的代谢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二章肌肉收缩

目的要求: 了解肌纤维微细结构、神经肌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掌握肌肉收缩的原理、肌肉收缩的形式、力学特征以及两类肌纤维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了解肌电图概念及其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肌纤维微细结构 第二节:神经肌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三节: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第四节:肌肉收缩的形式与力学表现 第五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六节:肌电图及其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章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目的要求: 了解感受器的生理特征,掌握视觉、听觉、位觉等感觉器官的分析机能;了解神经系统结构基础,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躯体运动调节功能和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2018部编版:《掌声》优秀教案 优质课

2018部编版:《掌声》优秀教案优质课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理解生词意思。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课前准备: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课文后大家知不知道,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述交谈 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 4.理解词义: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困难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主意。 骤然:突然。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①写英子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英子上台演讲,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

1.英子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段。 2.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 (出示:“说也奇怪……”) (9)英子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 (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 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英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那就是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英子感受到了吗?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5.出示: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第一段。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英子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英子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英子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

人教部编版《掌声》优秀教案5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 掌声(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 《掌声》(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掌声》是一篇记叙文,文本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文本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作者是以回忆的语气来写这段小学的经历。根据课文的内容,可分为掌声前的英子和掌声后的英子两部分,因为课文提到,有了掌声鼓励后的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文本通过外在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事情的经过外,还要指导学生“由外向内”深入体会英子的情感变化,以及这些情感变化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是一堂情意交融的课,爱的掌声响起在课堂,爱在学生心中永恒。 教学目标 1.认识“默、姿”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落、调”,会写“掌、班”等11个字,会写“掌声、文静”等16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3.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4.能从第二至四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教学重点: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质疑课题 (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题目就叫《掌声》。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掌声) 齐读课题。两个字都是翘舌音,注意一下,再读一次。 2.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的脑海里立刻产生了什么问题? 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什么时候?你给予过别人掌声吗?为什么? 带着问题,让我们走进课文。打开书本103页,请你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