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之《论语》感

我之《论语》感

我之《论语》感
我之《论语》感

我之《论语》感

开讲之前,还请大家得有两个心理准备。一即这篇文章比较长(当然,比起训释整部《论语》又简短很多),晚生不知道能不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完。二即我们现代人看古书,对古文(文言文)不甚了解和少有接触的朋友们来说,也许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和无聊。这是我们现代人研究中国汉文学最大的障碍,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沟通)障碍,有过社会学经验的朋友肯定比晚生更清楚。说到中国的汉文学,我们必须要谈到五四。五四是中国汉文学的又一转折点。五四以前,我们中国人说话、写文章皆是文言文,五四以后有了白话文,我们中国人才开始用白话文交流。这在晚生的另一篇文章(《中国汉字全面简化的背后》)中有描述。我们看鲁迅先生的文章,五四以前他写的文章都是文言文,如《汉文学史纲要》。五四以后,他写的杂文如《集外集》、《而已集》等都是白话文。

《论语》于五四之前,所以我们现代人读起来难免就会不适应。好比吃惯川菜的人到广东后,对粤菜难免就会有些不习惯,这很正常。我们不能让环境来将就和成为我们与文学间的沟壑,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川人到广东后不可能不吃饭,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有人在广东开起了川菜馆。同理,我们不能因为历史的前进]而断了学习古文学的念想。这是晚生读《论语》的理由。

晚生是个狂妄小子。遇上与他人之不同观点,总忍不住要说上几句。于是就写出了这些文字。写这篇文章,源于最近流行起来的这股“孔子热”。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因素是晚生看了诸多人对《论语》的解读后有许多地方与我理解的很有些出入。我并不想改变大家的观点。正如这篇文章一开始的题目——这只是晚生一家之言。如有冒犯到诸位,还请来函告之,晚生极愿与您共同讨论。还有,晚生讲的只限于与现代可知的观点之不同的地方,并不是整部《论语》。此为前言。

言归正传前。晚生还要再说些与此话题有关的话。这对我们理解和读懂《论语》有事半功倍之效。再次强调,读哲学、训古和人文类方面的书很枯燥,还希望大家能有些耐心。西方有句俗话大概意思是“想要得到收获,就得先付出耐心与毅力”。尤其是想要收获到对个人自身有用的东西。《论语》就是能强大我们自身(修养)的书,它集哲学、经济学和人文学于一体。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读这本书——只赚不赔。

首先,对《论语》这本书的定义。读《论语》,我们不能把其当成中国人在道德、为人和处事上的圣经,社会与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

前转动的。毕竟这本书离我们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时间。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会产生不同的道德、伦理标准。简单点说,这本书是孔子教书育人(有教无类)和与其弟子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生活缩影。那这本书对我们现代人重不重要?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那重要的又在哪些方面?我的感触,一、孔子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创造立下了永垂不朽的碑碣。他一直孜孜不倦的教育自己的弟子要内圣外王(修身、养性是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修己以正心;要明辨是非(分清君子与小人之为),修己以明智;要仁义(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修己以律勇,要有理性的血性。二、《论语》一书中那些话与事的记录都是平实、真切的,鲜有做作与虚伪,甚至我们还能从许多地方看出孔子在两千多年前的生活境况,这是书中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之一。三、《论语》中处处体现出孔子与其弟子们的智慧。这是人类文明积淀到一定程度才会衍生出来的结果。孔子想以自己与弟子们的智慧与能力来改造社会。但对于智慧与能力,孔子更看重前者。四、《论语》的中心思想可以用这几个字来表达:“礼”、“乐”、“仁”、“义”、“恕”、“信”、“敬”、“孝”、“智”。孔子通过对这几个简短的字的延伸,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智慧。结论:《论语》是部经(精)典——至少在古代是。

其次,关于孔子的本来面目——即孔子并非圣人,相反他是一个丧家狗。《史记·孔子世家》中有段描述孔子的话,原文:“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越郭东门。郑人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之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未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对这段话,我有两层理解。一层是孔子离开鲁国到郑国寻找理想家园时的落魄情境;一层是郑人对孔子的讽刺、怜惜与暗示——现实社会没有他理想中的国度。孔子也明白,所以他说了“然哉!然哉!”任何一个在现实世界找不到其理想国度的人都是丧家狗。春秋时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如果非要给孔子一个什么名份,我只能借用学者李零的话,那就是“孔子只是符号”,是一个把知识从束之高阁的堂庙(贵族)解放出来的无畏和理想开路与先行者。

再其次,孔子虽是丧家狗,但他有勇(义)有谋(智)。他凭己之微弱力量努力改造“礼坏乐崩”的现实世界是勇;但他又不采用伯夷、叔齐拒食周粟那样直接与极端的方式反抗现实,也不采用老子、长沮、桀溺等等隐士那样消极无为的方式抵触现实是谋。他只“知其不可而为之”。可惜,孔子这种“中立”之道现在已经变成了类似于圆滑这样的贬义词。孔子重名,重的还是身后名。身前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既然我们把孔子从圣人的位置上请了下来,那么他说的话自然就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全部认可与肯定。我想,这

正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孔子真实自然的一面,孰能无过呢?孔子讲原则。尤其是对“仁”和“礼”的坚决维护。有时候,他对礼的尊守到了不进人情的地步。因为这些,他骂了弟子冉求,骂了三桓之一的季氏。他最喜欢的弟子颜回死了,为了捍卫礼,他严辞拒决回的父亲在棺材上加椁的要求。(关于这些的具体事件以后还会详细说到)。孔子意志坚定。从他十五志于学后,学习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从他“有教无类”后,教书育人到他生命终结放休。从他立志入世拯救天下苍生后,苦苦找工作实现自己护礼推仁的想法从未停止,为此好几次都差点丢掉性命(被围于陈、蔡,被困于卫,被困于匡等等)。孔子也有骨气,他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孔子还不是一直以严肃的形象示人,相反,他还是个很幽默的人。子游任武城宰,孔子去玩,听到有鼓瑟歌诗之声。孔子笑,说“割鸡焉用牛刀”(小题大做)。子游说:“我以前听您教导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接着说:“同学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是在给大家开玩笑”。孔子开“割鸡焉用牛刀”的玩笑是觉得武城是个小邑,不适合搞教化。当然,我们也可以怀疑孔子真正的用意,即本不是开玩笑,听子游一说又觉得有理才这样说。

还其次、与《论语》有关的其它。《论语》中除了孔子和他门下的诸多弟子外,还有诸多与他们有关系的人和事,还说到诸多春秋之前的事与人。

一、关于孔子弟子的问题。《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弟子的记载是“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但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七人”。身通六艺者到底是七十二还是七十七?学者李零赞同后者。理由只说了一点——附会五行时令的吉祥数字。晚生也认为有可能。理由如下:一、汉朝之前受秦朝时期炼丹(长生不老)的影响很大,尤在晋朝更盛。司马迁生于秦晋之间的汉朝,沾点这些习气不足为怪。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的弟子人数学者李零推测是取自《孔子弟子籍》。而这些都在孔子之后。孔子的弟子们对老师犹如父亲。死后为孔子服三年丧礼,甚至有位弟子(子赣)在孔子的墓前“结庐而居”了六年才离去。众所周知,孔子骂过他的许多弟子,有骂“粪土之墙不可污”(宰予)的,有骂爱财轻仁义(子贡)的,有骂违孝(子游)的。最历害的一次,他还叫他的弟子一起讨伐求(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我想,《史记·孔子世家》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对孔门弟子人数的差距与这些都有很大的关系。“弟子盖三千焉”句不是夸张。现在的教学方式就是孔子创立的——开班授业。“孔门十哲”分三期毕业。身通六艺是个什么概念?就是该学的六艺不但都学完了,还都精通。如果用现在

的文凭定位,我的理解,就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后”。不过,用现在的文凭来定位那时的学术好似不十分妥当。原因在于古代的学科少,不像现在这般繁多。现在的“博士后”文凭是指其在一个领域的成就,古代学好六艺就相当于全才了。所以,这二者之间没法比。

二、关于孔子与儒家的问题。目前,可以说全世界都已经达到了由孔子创立的学说经汉晋隋唐宋明清发展后叫“儒家”之共识。从孟、荀二子开始,他们侧重的方面就已经开始有所变化,一主人性(善、恶),二主修身(形而上),三主治国(义、法)。汉武帝接受董氏“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是受了其“天人合一”与“君权神授”的封建迷信之威胁与恐吓的影响。宋朝朱熹的“理学”更是溶合了儒、释、道等等诸多学说后的怪异产物。除了搏、广、大和混乱外,并无过多长处与优点。所以才有了后来王阳明的“心学”问世。相对来说,“知行合一”倒还有点回光孔子的“敏于行,讷于言”。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只有孔子才是儒家,要么孔子之后的叫儒教。我想,满清后期的辜、梁把“儒家”讲成“儒教”应该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家与教,虽只一字之差,但其中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儒家只代表了中国春秋时期百家文化中的一家,只限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范畴。而教——我们都知道——代表的不仅是教育、教导——还有宗教之义。晚生这篇文章主要是讲《论语》,现在讲的这些只能当成粗略提及的助兴资料。

三、孔子与隐士的问题。孔子经常被隐士讥讽。有说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有说他们“五谷不分”的,有说他“是知津也”的,还有人唱着歌笑他的。隐士在孔子的眼中也分两种,一类是伯夷、叔齐以死对抗不满的“仁”隐;一类是接舆、长沮、桀溺以装傻、耕地对抗不满的“消”隐(消极态度)。孔子对他们既不反讥也不针锋相对,相反,还很欣赏、佩服他们。好几次他都想找这些隐士聊天,无奈那些隐士都不理他。这让他很郁闷。听说当时有十大隐士,孔子都喜欢。喜欢归喜欢,他并不认同他们的做法。

最后再讲讲《论语》与我们现代人的关系和一些阅读误区。两千多年前正是中国经历从封建到集权的关键时期。那时的中国男尊女卑、封建迷信还战火纷飞、礼坏乐崩。政治体制乱、学术派系乱、伦理道德乱、生存空间乱……总之就是乱。大家可能都知道,中国向来是政治主导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政客们都在忙着分地攻城,对文化无暇顾忌。让文化有了深入发展的机会。这些乱给社会造成的唯一的好处就是为“百家争鸣”提供了温宜的土壤与难得的空间。很多人读《论语》时喜欢把其放在现代的社会形态中来理解,这是误区之一。是不正确的。还有些人在读《论语》的时候受“经典”一词的压抑,不敢去否定和怀疑书中的不合理与不正确之观点,这是误区之二。也

是不正确的。还有一些人可能是受“文化大革命”时期反孔批孔思想的误导,导致其对《论语》大加怀疑与否定。这是误区之三,也是不正确的。还有,我们现代人读书与走路一样——喜欢抄小道。孰不知,这是除上面三种之外又一种错误的阅读方式。《文选》与《世说新语》之类的书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推崇?因为里面集众家之所长,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我们现代人不知道的知识这的确不错,但大家可有想过,这些书都是人写的或编撰的。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即这些书都是按照编撰者和作者自己的个人喜好和意图而成。如此一来,这些书就会引导着我们按编撰者和作者的思想与意图靠近,以达到控制、奴役和俘虏我们灵魂与思想的作用。这将是异常危险和不可取的。我们现代人当警觉之!

得承认,《论语》中的确有些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思想与话语,但我们要清醒并冷静下来——那是两千多年前的思想了。读书,我认为首先我们要了解到作者的生存年代与生活环境及时代背景,这是我们理解书中作者思想的必备要素。个人认为,要经受住过历史与生活考验的才是经典,尤其是经受过生活检验的才能算真理。我们读《论语》也是一样,在读的时候应该放下孔子那被世人树立起来的高大形象。对文学作品越是仰望,就越是失去了分辩的能力,当然,以俯视和盲目跟随的眼光去阅读亦并非正道。只有当我们放平了心态、立正了身,以客观、平视和独立自主的眼光与态度去阅读。如此,我相信大家才定会在阅读中收获良多。晚生最大的希望是这篇小文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前面讲的是《论语》引读,现在就请诸位随晚生一起共同回到两千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礼坏乐崩的年代,也是孔子生活的时代——春秋时期。让我们在那个男尊女卑、封建迷信和乱糟糟的世界中去了解和解读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论语》。

学而篇: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的原义是对贵族子弟的称谓。西周时,“子”只用于皇族(包括王)。春秋时期,“子”的意义衍生到“夫子”。可以对大夫和卿称呼。都是对人的尊称。孔子当过鲁国的大夫(虽只有短短四年),他的弟子们是以这个头衔称他。中国古代唯一的学问叫“官师之学”,即做官的学问。向人学习做官自然对方就是老师。后来,“子”变成

单指对老师的尊称。“子曰”就是老师说。我们现在叫他孔子就相当于是叫他孔老师。孟子叫孟老师,荀子叫荀老师,以此类推。孔子受“官师之学”的传统影响,所以他的观点:学习就是为了做官,这是中国传统中的糟粕,应当去之。但孔子想做官是真想为民办实事,不像现在的人做官只为自己办私事。

“时习”历来有两种解释。一为《集解》中王肃的按时复习;一为《集注》中时时复习。杨伯峻从前,李零引《国语·鲁语下》说古时复习是在晚上。个人认为,不管是按时复习、时时复习、还是晚上复习,这几种解释都不对,对有学习兴趣的人来说,这种解释最多能解释通。许多朋友都应该有这样的经历,我们上学时学英语、学化学、还学函数什么的,没兴趣就无法用心学习,还如何能快乐的复习?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时习之”,还要“不亦乐乎”,几人能做到?孔子自己不喜欢当农民(耕种),如果我们叫他去学习种地,还要他快乐的复习。他能不能做到?这是个问题。我的理解,“习”解释为实践比较符合本义。把学到的知识实践叫“知行合一”,别说做,想着都高兴。作者小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初中时学化学课,其中有一堂是讲解磷。后来老师告诉我们,人体内也有,死人坟上的鬼火就是磷燃烧效应。此后,我再不怕鬼火了。我想,这才应该叫“不亦乐乎”的“时习”吧。

“朋友”是古人对与自己有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人的称呼。古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得很清。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叫“亲人”,与自己有婚姻关系的也称“亲人”,除此之外,都一律称“朋”、“友”或“朋友”。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人称朋友是指与自己平辈的人。古人称长辈和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称对方的字,称晚辈和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叫对方的名。

“自远方来”几字到现在在研究《论语》的人之间还存有分歧。一说是朋友远道来访;一说是邀朋友来访。单从字面意思理解,朋友来访更合适。学者李零说这话的意思是孔子向他的弟子们讲解学习的快乐。世界各地的人慕名来到他的门下,他的弟子们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应该很快乐。对不对?我不知道。我只能说这种说法很新颖,比我想象力丰富。我们只要知道孔子在这里主要是突出快乐就好。我的感受,不管是朋友来访,还是访朋友。只要是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朋友,都高兴。

“君子”一词常常引起争议。无奈的是,孔子又在《论语》中多次提到过,不只提到,还拿来与小人对比。“君子”的本来概念是指贵族阶级,“小人”的本来概念是指平民。把道德高低加入到君子和小人中是孔子的独创。所以《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都具有了两重含义。君子的两层含义一是指高德高尚的人,二是地位高上的人;小人

的两层含义一是指道德低下的人,二是地位低下的人。孔子在《论语》中的君子多指道德高尚,小人多指道德低下。《论语》中孔子指地位低下的人一般用“民”和“百姓”。这些含义常常使我们现代人混淆不清。也可能受孔子的影响,以至我们现代人一说到君子都联想到道德高尚,一说到小人都联想到道德低下了。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体现“乐”。全部解释就应该是:老师说:“把学习到的东西用于实践后,不是件很快乐的事吗?与自己喜欢的朋友聊天,不也是件很快乐的事吗?人家不了解自己,自己并不生气,不是很君子风度吗?”

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不是孔子弟子们的另一位老师。他是指子若,子若字子有。传说这位前辈长得很像孔子。孔子死后,许多孔子的弟子推举他接替孔子,曾参不服气,后来这事没搞成。这里为什么不用“子有曰”而用“有子曰”?这属于前后错位表述法(晚生自名),文言文中很常见。晚生有过这样的想法:这是孔子的徒孙记录孔子其中一徒弟的话。徒孙叫徒弟为老师错不到哪里去。徒弟徒孙都是自己的弟子。

“孝悌”古人尊敬父母叫“孝”,爱护兄长叫“悌”。“悌”通弟。孝悌都属男本位。这是孔子思想中很重要的概念。孔子的教育逻辑是孝顺父母、爱护兄长的人很听话、很温顺。听话温顺了,就不会犯上,不犯上自然不会作乱,不作乱,就不会造统治者的反。可能是出于孔子的原因,子有才说了这几句话。他有点怀疑老师的逻辑。

“君子务本”中的“本”一般作根本讲。但晚生认为作本质或正确的心态更贴切。没有端正的心态就分不清根本的善恶。“本”可以与“质”通用,即“质胜文则野”中的“质”。环境对人性的影响重不重要?孔子没说。我认为非常重要。子有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能他也想过这个问题。他自己也很迷茫,所以在话的最后用了问号。本来就是,孝悌与犯上作乱其实关系很暧昧。前面我们讲了,中国人历来把关系分得很清楚。孝与悌属亲人范畴的礼,犯上作乱除了在亲人的范畴外,还可以在其它很多方面体现出来,比如君臣之间。也就是说,孝悌不一定不犯上作乱,犯上作乱不一定就不孝悌。春秋时期,郑庄公够爱母护弟了吧?——掘地见母,让都于弟。还不是一样差点把周王射死。还有,香港的张世豪很孝顺母亲,爱护兄弟。结果呢?所以,子有说的应该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下的现象。现在想想汉朝推行的“举孝廉”政策其实很好笑。孝、廉属个人品质范畴,只需做到孝和廉就行了。治国、治民属个人能力范畴,需要的不仅是孝和廉,仁,智,

礼,信,义一个都不能少。

“仁”是什么?若要细说,要讲很久。用一句话简单描述就是:把人当人对待。《论语》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仁”与“人”有通用。“仁”字从字面就能看出是一种需得依靠群体(两个人)方能存在的情感。关于仁的问题晚生以后还会细说。现在只讲到此处。

三、子曰:“道(导)千乘之国(邦),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乃领导也。

“千乘之国(邦)”是指大国。古代,一个国家的大小以地盘(方圆)区分,一个国家的强弱以战车数量区分。一辆战车就是一乘。战车数量也就是军队人数。春秋时,一辆战车的配置是马四匹,人十个,其中三人后勤。一个千乘之国的国家就等于是说这个国家有军队上万。按古代的劳动与生产水平,光一个国家的军队能上万,不容易。“国”本应作“邦”,是为避汉高祖刘邦讳而改字为“国”。整部《论语》中的“国”都是。以后不再提。

“爱人”和“使民”在这里相对。春秋时把“人”和“民”分得比较细。广义上的“人”是指所有人。古书上“人”还有狭义的意思,即士大夫以上阶层的才称“人”,下层民众则称之为“民”或“百姓”。孔子只当过四年大夫,“人”与“民”的区别正好是以大夫为界限。他讲“爱人”这话就是说要爱自己的上司与同事,“使民”是指使百姓。

从“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句中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到孔子把阶级观念分得很清。也可以略带偏激的认为孔子是这样的意思:上司与同事是拿来爱的,百姓是拿来使的。现在的百姓如果了解到了孔子的这些个思想,一定会很难过。不过,时间虽然已然过去了两千多年,中国的阶级观念和“爱人”“使民”现象并没比孔子时好转过。这是《论语》中出现的孔子第一次对百姓的态度——使之。

四、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重”指成熟稳重。“威”指威风凛凛的气势,也可理解为风度。“固”指稳固。君子不稳重就没有威风凛凛的气势,学到的东西就不稳固。这是什么逻辑?若要说稳重与学习成果有关我倒可以接受。但这威风凛凛的气势与学习的成果又有啥关系呢?只能猜测。我想,按孔子先修身、养性、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逻辑,人成熟稳重后自然就有了威风凛凛的风度吧。

“无友不如己者”句从来争论颇多。主流观点分两派:第一种观

点是说没有朋友是不如自己的(南怀瑾,李泽厚);第二种观点是说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刘宝楠、程树德、鲁迅)。后来杨伯俊先生新创另一种观点:不要(主动的)向不及自己的人去交朋友,不如己和如己者如果找上门来交朋友也可以交。第一种观点一看就知道是赞孔子,第二种观点重在批判孔子“势利眼”(鲁迅),说实话,孔子在《论语》中说的势利话挺多。孟母三迁其家完全有可能是受孔子这种思想影响。第二种观点还衍生出一个悖论。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只与胜己者交朋友,那我们何处去交友?(苏东坡),第三种观点只有杨伯俊一人,也从偏向于对孔子崇高地位的理解。

我的观点:“无友不如己者”与“过则勿惮改”是一整句。后面的意思是犯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也就是说我们要有改正自己过错的勇气。要改正自己的过错首先得知道自己过错在什么地方,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犯了过错(不足)?如己者与自己是一类人,自己都迷茫的时候,如己者当然也不一定能搞得清过没过错(不足)。不如己者更不用说。那就只有一种情况了,即胜己者才知道自己犯了过错(不足)。所以我从杨。如果孔子这话的意思是第二种观点,那就是孔子太虚荣。若是这样,《论语》中的那些“仁、义道德”统统都值得怀疑。

孔子的话带有经济学中的效益观。很难说对与不对。下棋都愿意与高手过招,何况其它方面。谁不想占便宜呢?鲁迅说他势利眼好似也并不过分。现代人有几人能在一朝得道时记起当初的如己者朋友?宁愿让自己家里的鸡犬升天也不拉如己者朋友一把的人不在少数。孔子的话虽有点过,但也错不到哪里去。如果用杨伯俊先生的意思,想想其实也不错。欧洲人用的就是杨先生这种方式交友。

为政篇:

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北辰”《尔雅·释天》把北辰释成“北极谓之北辰”。学者李零说不对。他的理由“下文“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居其所”的“所”才是北极,“居”的主语是北辰,肯定是北极附近的星。如果说北辰不是星,而是北极,那等于说,北极位于北极,完全是废话。”李零说的很对,孔子说的“北辰”应该是指处于地球北极上方的一颗星。是想借此比喻为政者(北辰)与民(众星)之间的关系。

孔老师说只要以德为政,就能得到众星拱之。单从他的逻辑来说很顺理成章。但可不可行?很值得怀疑。如果春秋时的统治者都像他那样想,世界不早天下太平了嘛。所以,以德治国只有在两种情况下

才能实现:一是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二是在真正的和平与和谐社会。这是孔子的理想状态下的为官之道。《论语》中常常见到孔子以德治国的言语。以德治国是他推荐自己的口号。道德虽然不能治国,但一个国家的和谐与否却可以通过道德来反应和诊断。孔子本人的物质生活很惬意,他自己能做到“知足常乐”,可其他人(统治者)却想“让生活更美好”,不断把自己的欲望扩大化——到处攻城略地。孔子看出社会的弊端是出在道德上,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是行不通。很无奈亦很有趣。

二、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老师对孝的要求很高,也很看重。要“无违”、要“敬”、要“色悦”、父母死后还要“三年无改于道”。我想孔子之所以这样推行孝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培养人的顺从意识;二是人行孝多了,政府的压力与麻烦就少了。是在变相为国家做贡献。光养活父母而不敬父母与狗马没区别。敬是从良知的角度出发,孝存于心,在于行。还要“有恒”。对此我有点怀疑。第一、那时的生活水平没现在高吧。第二、那时的生活条件没现在好吧。第三、那时的人普遍没现在有文化(知礼)吧。看看我们现代人,好多连养都做不到,何况敬乎?如果古人真能做到,那我们现代人就应该好好反省反省了。有人一定会说,那时的人没现代人压力大。一天除了种地还是种地。可那时的粮食产量低啊。条件差啊。不说别的,让我们现代人离开手机和电脑试试,不多,也就两三月。还可以再退一步,就让我们现代人在家陪父母两三个月,还不要我们养。能有几个人做到?敬是我们与人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礼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尤其对长辈,尊而不敬只能用于逝去的人。对活人,敬重过尊。撰改一句广告词:今天,您问候父母了吗?醒醒吧,现代人!

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旧或之前。个人理解:“温故而知新”正是孔子在第一篇中就提到过的“学而时习之”之“时习之乐”。常常能从学到的知识中通过实践后发现和学习到新的知识,还能从所学中有所创造,做到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这是孔子对老师这一职业的一个很高的标准。孔子的意思:要学生创造(知新),首先就要自己创造(知新),还要跟随时代(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创造(知新)。因为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和标杆。这是孔子告诉我们做教师的标准与资格。《论语》中孔子只说与老师有关的话不多:一是这条;一是“当仁,不让于师。”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照本宣科也就罢了,还带头学习败坏道德仁

义。就算孔子能活到现在,也一定早早就被气死了。

四、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非其鬼”指不是自己的祖先。

这两句话用到现在很真实。尤其是前一句,很直指时弊。拜干爹、认干姐干妹之现象蔚然成风。见了对方父母还跟着叫,对方叫什么跟着叫什么。后一句孔子则怪不着我们了。现在见义有为了,反而为自己添麻烦。所以,孔老师忽略了社会风气下的社会环境。

八佾篇:

一、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

孔老师这句话很出名。以至对这句话的解释也缤纷多样。总纳起来,有如下三种解释:

1、诸夏无君而夷狄有君;

2、夷狄有君比不上诸夏无君;

3、夷狄之君视诸夏无君。

第一种是嫌诸夏的统治者不争气,第二种是诸夏看不起夷狄,第三种是赌气诸夏的统治者无能。学者李零取第二种解释。我认同,我想孔子也是这意思。孔子连自己种族的百姓都不怎么感冒何况夷狄?只是,孔子没想到的是,千年后,正是这些夷狄从北向南一路横扫下来,干脆直接取代了诸夏之君(金人从北南下。满人在东北起家,也从北南下)。

“夷狄”指少数民族。这是古代中国对中原以外地域的少数民族的称呼(那时“少数民族”一词还未被发明)。以中原为中心,居其东面的少数民族叫“东夷”;居其南面的少数民族叫“南蛮”;居其西面的少数民族叫“西戎”;居其北面的少数民族叫“北狄”。孔子在这里说的“夷狄”应该是指中国东北面的少数民族。环伺中原四方的这些少数民族,只有被称为“南蛮”的没有对中原产生过威胁。相反,随着中原向南方的不断扩展和同化,“南蛮”越来越少,越来越知书达礼。当然,也越来越温顺。周王被西北的“戎狄”砍成肉酱,宋、明朝之君被“夷狄”之君取代。“南蛮”之所以没有对中原产生过威胁,其原因乃是与中国历朝之都城地域变迁有关。在此就不加细谈,只提一点主线:中国历朝的国都是按由西向东,从北到南的顺序在迁徙。这很有趣,也很能给予我们一些启迪,其中的原由课下大家可以谈谈。

孔子说这样的话也不奇怪。春秋时期,周王被五霸使唤得团团转。

虽名存实早亡。他是有感而发。

很难想象,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种族优越论。而把种族优越论发挥到极至的是近代的日耳曼人和倭寇。我想他们一定是认真研究过《论语》的。

二、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必也射乎”很多解释为:只有射礼。射礼是古代贵族的一种娱乐方式。和射猎不同,射猎是由皇帝亲自组织的在每年秋冬之季的狩猎活动。带有祭祀的成份。射礼则只要贵族们有时间,有人组织,随时都可以。晚生有不同理解:君子不应该争名夺利。如果一定要参加射礼!射之前应该先向大家作揖,射完从堂上下来时要再向大家作揖,分出胜负后,由胜者罚酒负者饮,这种虽有胜负之分的活动就算有名利之争也是君子之争。

我很佩服古人的素质。周恩来总理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可能是据此而来。关键是既然要在谦让中友谊第一了,又该如何排前后?难到像政党之间那样轮流执政大家轮着来?如果这样,好似也不错。个人理解:孔子的这些话有点虚。若大家都不重名份了,为啥还要去争个你死我活?这为以后中国出现的伪君子提供了土壤。

三、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奥”指主人所居的地方。“灶”指灶屋,属偏僻的地方。王孙贾的意思是与其去巴结当家的,还不如去巴结小妾。孔子不同意。说走小道(违反原则)不是我孔子的性格。我认为孔子失败就失败在这里——不懂得变通。孔子当年去见南子,可能就是没有巴结她才没讨到一官半职。看人家张居正巴结奴才,官当得是顺风顺水。再看看我们现在,只要把领导的灶神(家人)巴结好了,比巴结领导还好使。领导一回到家,全家人都说你的好。领导不想提拔都不行。衣、食、住、行,灶一下管了食和住两个,能不牛嘛。灶神才是重权不重名的第一人。家乡有个传说。说赵匡胤的江山本来是万万年的,就是因为其母亲用洗锅的刷子在灶神身上打了几下,结果被灶神告了状,只得了五百年。所以,千万不要惹灶神,谁惹谁倒霉。

话说回来,孔子的原则是对的。孔子终身不得志,怪只能怪类似于他这样的人在现实世界实在太少了。

四、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朔”有两层意思,一指北面,一指每月的初一。《诗经》中有

“朔洄从之,道阻且长,朔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句,其中的“朔”就是指向北游。我们知道,中国的河流要么是从西向东流,要么就是从北向南流(再,中国从北向南流的河流大多是人工开凿的运河),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诗经》中的“朔”为逆行之义。

这句话中的“朔”字含了北面和初一两个意思。中国古时祭祀不像现在,现代人祭祀要么在祖宗的墓前,要么在家里的堂屋,且无时间上的规定与限制。古人对祭祀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不能随便祭祀。古人祭祀的时间要么是祖宗的祭日,要么就得是初一或十五。还有,在古时,帝王祭天和祭皇家的庙,世大夫不能有庙,只能有类似现代祠堂的宗祠,世大夫祭祀时就只能到自家的宗祠,而古时的百姓是连宗祠都不被允许的,只能在自己家里或到墓前祭祀自家的祖宗。

中国人尊北,皇帝上朝是坐北面南,皇都也是坐北朝南。后来,中国的风水学吸收了这一观点,认为坐北朝南出贵人,坐西朝东出智者。《论语》和许多书上所提到的面北就是指面君之意。

“告朔”一般是指天子于每年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候,意思是告诉诸候新一年的时间。但这里的“告朔”应该是指初一面北祭祀。“饩羊”指专门用于祭祀的羊。所以,这应该是孔子在准备为鲁君祭祀祖宗而做准备时子贡对孔子说的话。

这是讲子贡向孔子请求去除祭祀时要用到的羊,孔子不同意。说要用,你在意羊,我在意礼。鲁至文公起不亲自到祠堂祭祀祖宗,只用一只羊表示。这是典型的重形式,轻结果。可以看出,孔子对礼已经达到只在乎形式主义的地步了。那时的礼已坏,乐已崩,八佾都舞于庭了。孔子还守着他的“礼”不放。对此,我只能说,孔老师啊,你太坚持原则了。

里仁篇:

一、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一以贯之”是这段话中最大的分歧。有人把“贯”释为通,有人把其释为一统万物,李泽厚解为实行、践履。我理解的“贯”是溶合、坚守、变通、学习、实践之义。

孔子思想中的“忠恕”含义很深。“忠”,忠诚。忠诚是忠实与诚信,也就是忠信。“恕”不是宽恕。宽恕是尽量原谅——从宽而恕,恕是原谅所有——皆不计也。

要理解这段话的确有点难度。我怀疑孔子与曾子在对这几句话之前应该还有过其它对话。不然,照书中上句子来解读则可以有两种。

一种是曾子理解的夫子之道只是忠与恕。是孔子的道太简单?还是曾子的理解力有限?另一种理解是孔子之道就只是忠与恕。夫子之道真只如此而已?仁呢?义呢?信呢?孝呢?智呢?这些不属于夫子之道?

晚生以为,夫子这句“一以贯之”与“释家拈花,迦叶一笑”有异曲同工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之妙。当我们把整个孔子思想经整合后就会发现,这话还另有深意。孔子思想中的“仁”的大(平)爱思想,直接对人性阴暗面产生束缚与禁忌,以达到人性在伦理上的“礼、乐”之矩和对此思想的坚定不移的深化与传承之责。孔子的教育主要是以劝告和教、导为主的“私家学府”的一种平易、对等、君民皆宜的思想。并没有思想上的贵贱之分。孔子提出这一理论学说更多的是希望大众都能如他一样把所有的理论都加以实践,以达到他所希望的天下皆“仁”的和谐状态。

孔子对“有恒者”很欣赏,是因为“有恒者”能坚持。夫子之道当然更需要“有恒者”的毅力和恒心方能达到。我想,“一以贯之”应该是孔子对曾子的希望——固道。

二、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段话也很有名。记得有一次看电视节目,一位嘉宾对一位选手说了这句话,但他没说完。他只说了“父母在,不远游”。这是不对的。这句话如果不加上“游必有方”四字就肯定有问题。若没有“游必有方”,“不远游”就等于是直接限定了父母在世的人的生活范围。那遇上战争怎么办?颜回为何还跟着孔子周游列国?所以,其实这句话本来是很简单的,是被人搞复杂了——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出门一定要有具体的方向(告之父母)。儿女哪可能一辈子陪在父母身边呢?“有方”不过是让父母安心罢了。

三、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年”指岁数,可引申为生日。

这句话也是孔子教育弟子们行孝。知道父母的岁数(生日)有两种心态:一是高兴,二是担心害怕。高兴什么?高兴父母在世上又过多了一次生日(多活了一年)。担心害怕什么?随着双亲年龄一年年增大,不知道父母还能渡过几次生日。想起来心里总会有些不是滋味。

晚生曾引用老夫子这句话为前言写了首小诗献给父亲,现抄录如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致父亲——六十三寿礼献诗

题记:“父母之年,不可不记;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惧,岁月

无情。喜,我们的生命之源是您。父亲,寿辰如意,身体健康!

我们本是一颗卑微的尘埃

因您的伟大恩赐

阻挡住强劲的风云

才有了我们的黎明

风沙从未在您身上消停

苦难中,您步伐艰辛

从何时开始

您消瘦得如一株胡杨

我们交谈

平实中赠予我们格言

掐灭的一地烟头分别成段

上面有您的激昂与淡然

看书,喝绿茶

因为母亲,您爱上了韩剧

楚河汉界边

挂着您爽朗的笑意

眼角的鱼尾纹

是岁月镶嵌的痕迹

早晨与黄昏

是我们共同的记忆

“父母之年,不可不记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惧,岁月无情

喜,我们来自您

四、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中间还存在些误差。双李(李泽厚、李敖)和许多学者的解释大概都是少说话多做事。

晚生反复阅读后发现,他们的解释并不对。不对的地方在于这个“欲”字。《朱注》谢氏说: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这种解释也不对。如果是这样,那原文就应该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欲敏

于行”。

这里的“欲”是指成为君子的条件才对。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可以引申出两种解释:一是要成为君子需靠实际行动;二是要做君子就得少说话多做事。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矣”少说话就是“讷”,坚持做事得需“毅”。

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晚生很喜欢。这句话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相似的地方。晚生曾经认为,“人以群分”是在故意把人阶级化。其实,我们仔细想想这本来就是社会的常态。前面孔子说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也没有人愿意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样下来。所交的朋友当然就是和自己(在能力、智力上)差不多的了。

道德也是一样。现代社会的现象是: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人去到一群低修养、低素质的人中间后。情况肯定是这一个人被那一群人感染。因为他一进入到那个圈子,他就成了修养与素质上的孤独者。没有几个人能耐得住这种寂寞。关于这种现象有个叫“旋涡效应”的词语。我们必须得警惕。孔子说这六个字就是在鼓励和坚定那些信念动摇者。对于一个道德者来说,真正的孤独并不是平日生活中的孤独,而是找不到心灵相通的知己的孤独。

结论:“人以群分”是常态,“德不孤,必有邻”很难坚持。

公冶长篇:

一、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愈”指过。

这段话分歧最大的是“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句。主流观点一:把“与”字释为认同。即,不如,我认同你不如他(刘宝楠)。主流观点二:把“与”解释为和。即,不如,我和你都不如他(李泽厚)。不管孔子是哪层意思,接合前面的对话来看,这都是孔子在夸颜回。只是用第一种观点赞扬没有用第二种观点赞扬那样夸张。从整部《论语》中来看,孔子只有一次像是看起来对颜回表示不满的话【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说)”】,但对这句话的解释也还存在分歧。一种解释是明贬实褒,一种解释是赞扬颜回“讷言”。想想,如果连孔子自己都承认不如颜回了,那将样是什么状况?

我赞同第一种观点的理由如下:

1、按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之观点。如果颜回比孔子强了,孔子一定会对颜回倍加尊重,而不会还以弟子待之。

2、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果颜回真比孔子强,那么他在《论语》中就不应该只出现21次(还不及仲由(42次)和端沐赐(38次))。有人一定会说颜回是“木”、“讷”。但孔子并没让他不行仁啊。因为孔子也说过“当仁,不让于师”。

3、孔子喜欢开玩笑(阳货篇)。在这里与子贡开个和在武城与子游开的玩笑也没什么不可。

我认同第二种观点的理由如下:

1、孔子是比较诚实的人,对他欣赏的人和事他都是想赞则赞,想损则损,并不会顾及对方的面子。就连他对季氏的不满也只是用词稍微委婉的表达。颜回是他弟子,他当然更不会在意。

2、孔子为什么要问子贡这个问题?是想试探子贡的诚实度?还是想引出他接下来的话为自己找个台阶?

3、子贡属孔门十哲之一(把孔子推上圣人之位的就是此君)。已经很强大了。颜回也属孔门十哲之一。他们都身通六艺,把该学的都学了。完全有能力与他们的老师——孔子一比高下。所以,孔子发出这样的感慨好似无可厚非。

结论:晚生很迷茫。

二、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古人把一天分为朝、昼、昏、夕四段。“朝”指早上;“昼”指白天;“昏”指傍晚时分;“夕”指晚上。古时的生活习惯是日(朝)出而作,日落(昏)而栖。不像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全反过来了。

这段话特别出名。因为宰予,这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大出其名。

话的重点不在前面,而在后半部分。争议比较大的是“于予与改是。”句。李泽厚说这句的意思是:是宰我使我改变了。学者李零的解释是:我对宰予的看法要彻底改变。按李泽厚的意思我们可引申出如下意思。孔子因为子游在白天睡觉这件事改变了一个观点——言行不一。他最开始是听人家说过什么就信对方一定会去做。因为子游的原故,不一样了——听对方说后还要去确定和观察对方的实际行动——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子游改变了孔子的想法。子游很厉害,做了一回孔子的老师。孔子从一人联想到一类人。按学者李零的解释,这

句话只是孔子骂子游不应该骗他。孔子只指对子游一人。两种解释差别很大。前一种解释太小题大做。我从后。

三、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这句话是孔子51岁前说的(51岁后他开始出来做官)。是再次强调他对学习的态度——好学。其实孔门十哲、身通六艺者中有几个不好学的呢?不好学能成为十哲?能身通六艺?这不扯嘛。还好他说的只是“十室之邑”内。在我的印象中,颜回也很爱学习,不输于孔夫子。

雍也篇:

一、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一天,季氏派信使找到闵子骞。坐定后,使者告诉闵子骞此行之使命——请闵子骞为费城宰。闵子骞对使者脱口而出到:“我这辈子没想过做官,请为我好好推辞掉吧。如果你再回来也找不到我了,那时我已经到汶水以北去了。”

这个闵子骞辞官的故事很出名。我常常拿此篇与孔子为当官去见南子的事相对比。孔子对待当官与他的弟子们不同的地方:一、他自己主动去找工作;他的弟子们是人家给他们工作。二、就算官长为人不怎么样,为了当官,孔子也干,干得不如意再离开;他的弟子们不同,要么不当,要么就顺从。三、孔子当官有条件——大官;他的弟子们官不论大小,只要自己愿意就成。

这些让我很迷糊,做官都可以为民办实事,何必在意大小呢?通过这些,说孔子不重名,我不信。当然我不否定孔子当官的目的是为救天下。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是孔子又一次夸他的得意弟子颜回的话。孔子说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话。可能是颜回做到了,孔子特别开心。不过,照晚生的理解,这段话有些水份。理由如下:

1、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了统治者向孔子要人才(弟子)的话。可没一次有统治者向孔子说找颜回出仕为官的记载。为何?合理的解释:颜回与马谡一样,没有实际能力——只会口头谈论。

2、孔子自己都说了先解决温饱,再解决教育的话。如果颜回

真落魄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地步,他还真有心思研究孔子的学问?我看玄,还是玄之又玄。

3、《论语》中所提到的孔子的弟子中,最富有的是子贡,最穷的是子思(大家要注意,这里的子思并不是孔子的后人子思,而是原思),并没有颜回。如果颜回穷过子思,《论语》一定会提到。还有,孔子自己也说了“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话。颜回不可能例外到不向老师交学费“束脩以上”吧?再有,颜回死的时候,其父亲请孔子把马车卖了为颜回做椁。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椁是有身位、有地位的人才能享有的葬礼。如果颜家真的比子思还穷,我想颜父是不可能向孔子提出这个要求的。

所以我们只能说颜回有吃苦的精神,并不就代表颜回的生活真的很苦。

三、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段话是孔子的名言。是说一个人要修养成君子的方式。

“质胜文则野”是说当人的本质胜过其文化修养,其人就不懂得“礼”,不懂“礼”当然就是“野人”。

“文胜质则史”是说当人的文化修养掩盖掉其人的本质后,就会有“伪”,“巧言、令色、足恭”都是“伪”。孔子最讨厌。

以道德体系为分界线,孔子把人分五等:圣人、仁人、善人、君子、小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当然是圣人。孔子的思想中,圣人需要满足最起码的两个硬性标准:天生聪明(“生而知之”)和至高无上的权威。圣人的职责是“修己以安百姓”——治国。仁人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聪明(最低限度是“学而知之”)和地位(贵族)(后来子贡大树特树孔子就是根据这两点大夸特夸)。仁人的职责是“修己以安人”——推己及人——用自己的思想或观点去影响和改变他人。要注意,孔子口中的“百姓”与“人”指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同群体。“百姓”指普通民众,“人”是指大夫和大夫以上的贵族阶级。善人是介于仁人和君子之间的一个道德标准,《论语》中很少提到。善人的职责是以己力所能及的能力与方式为社会做贡献。现在所谓的“慈善家”就是取孔子中“善人”而来。虽然是这样,但善人还是比君子的道德标准略高一畴。孔子给君子的定义是“修己以敬”。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学会尊重别人就已经达到了君子的标准。说实话,学会尊重也是很高的标准。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就知道这种标准是多么的难。以此推理,圣人、仁人、善人当然都可以算君子了。也就是说,圣人、仁人、善人可以统称君子,但君子并不能完全代表圣人、仁人、善人。

本质与文化修养相得益彰,这当然是好事,更是完美人格的最高

标准。

四、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句话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批得很厉害。理由是孔子太看不起人,带有歧视他人的口气。需要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这个“人”字。孔子在这里用的“人”字是以智商而分。

分而论之。

先说孔子不对的地方。他在这里的确带有看不起智商低的人的歧视观。他喜欢聪明的学生,不喜欢愚人。他喜欢颜回据说正是因为颜回很聪明,他常常骂子路是因为子路有勇差智。所以他看不起下人很正常。这不是拍孔子的马屁。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中国有两句俗话叫“牛马不相及”和“对牛弹琴”。晚生对英语很不感冒,所以每次上英语课时,我感觉老师对我就是在“对牛弹琴”。在理解能力完全不等同的人之间,很难达到沟通,更何况交流?事实证明,孔子是个直言直语的人。

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什么是“中庸”?一定会有人问。且历来中国谈论这个问题的也大有人在。《中庸》一书就是据此而来。学者李零说儒家的中庸之道中的“中”是标准和原则。“中”是恰如其分。李泽厚认同《朱注》把“庸”释为平常。

个人观点:“中”应该是指世间事物常态。“庸”应该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常态是永远不变的,对待事物的态度即决定了事物常态之结果。举个例:水是世间事物常态之一,是“中”的。而水又要因地势、环境和对待水的其它因素而改变这种常态。于是,水在有时候会成为美好的东西,在有些时候又会成为灾难。这皆因态度之改变而转变是也。《人物志》中有句话我也很喜欢:“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这句话中的“平淡”就是“庸”——生活态度。得承认形而上之谈在《论语》中并不多。我谈这段话有拿形而上炫耀之嫌。这是晚生之“庸”。

我对现代中庸的感觉:现代的中国人对待中庸之道的标准和原则正是无标准无原则。儒家把中庸之德推崇为道德的最高仁德,是因为世人太缺失这种平常之德了。人民之所以缺少,正是因为平常人太渴望向上攀升。这叫舍本逐末,不是孔子“中庸之德”的原义。

《论语》最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论语》最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教给了我们很多处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讲原则,更应当把握原则里的分寸。我们今日总是在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坏,其实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确定不单单是好坏之分,只是看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就不会出现问题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书心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一 作为一名教师已不是第一次与《论语》打交道了,《论语》在我 看来像是一位变幻莫测的朋友,每次接触都使我有不一样的感想,更有新的发现。这个假期在教体局、校领导的安排下,我再次走进《论语》,与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教给了我们很多处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讲原则,更应当把握原则里的分寸。我们今日总是在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坏,其实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确定不单单是好坏之分,只是看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就不会出现问题的。孔子的一个学生以往问过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无论别人怎样对不起他,他还是对别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当在孔子那里是得到赞赏的,可没想到,孔子反问他了一句,"何以报德?";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人家的恩德呢?读到这,我犹豫了。在此之前我一向认为以德报怨是大度是豁达的表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那里孔子又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他有负于你,你能够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他,去处理这件事,可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馈那些真正有恩于你的人! 孔子说:"天人合一";。于丹教师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身为一名教师,那么我的和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当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和学生在我看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一天应对的是一张张稚嫩渴望知识的小脸,他们年龄还小,思想尚未成熟,理解知识的本事比较慢,这就要求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并且要对他们有信心,能够发自内心的肯定他们。在我的职业道路上,我也会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与同事和平相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一个教师的心灵思想直接影响一批学生的思想观念。于丹教师在"心灵之道";中这样说道:"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应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下来,并且要用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弥补遗憾。";所以我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即使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降临,我也要尽量平静自我烦躁的心境,不把自我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学生。因为我坚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尽快的过去,这样我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我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还要把这种好的心态传播出去教育 学生在今日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坚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要使他们明白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坦荡荡的胸怀。

(论语)读后感(800字)作文

精选作文:(论语)读后感(800字)作文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两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后来记成了《论语》。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1则语录都很简短。其实,无言也是1种教育。我们都说孔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1种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这样的人1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的。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系崇尚的是1种庄严、理性和敦厚之美。《论语》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这样1种审美理想的化身。在孔夫子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饱和力量。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1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强大。这是1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10分庄严。因为其中有1种力量——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1个特别讲信念的人。宋代开国宰相赵普也曾经说过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与敬仰。子曰:“天何言哉?4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4季在轮转,万物滋生,天而要说话吗?”《论语》的终极传递就是1种态度,是1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大家知道,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1个字就是“仁”。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回答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樊迟又问什么叫智?孔子说:“知人”。了解别人,就是智。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是这么简单。《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初一:杨济伟 篇一:论语读后感 读《论语》有感 12级生物技术(1)班姚安众所周知《论语》乃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载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言行的语录,传承了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彰显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伟大文化,主要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讲究的是一个“仁”字。对于如何去做才为“仁”呢?孔圣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简言之就是,能够自己去主动实践礼的规范就是人生的征途,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了,天下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中,任凭历史的风吹雨打,它仍然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屹立在那像阳光播散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论语》一部能够发人深思的经典,一部能启迪人心的绝唱,一部能荡涤灵魂的盛宴。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孔子也是讲究孝道的,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退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也,”还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等,既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改,这样的人可谓尽孝了。这里讲了孝是什 么,同“孝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是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抢劫触犯法律,使

论语读后感800字_论语读书心得五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_论语读书心得五篇 读论语,会从中学到很多做人和怎么学习的方法,喜欢里面的因材施教,不同的人不 同的教法,这样才能够让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 后感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二是讲有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语》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非浅。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 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vv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 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 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 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 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 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 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读书心得6篇

论语读书心得6篇 On the documents of reading experience of Analects 编订:JinTai College

论语读书心得6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论语读书心得 2、篇章2:论语读书心得 3、篇章3:论语读书心得 4、篇章4:论语读书心得 5、篇章5:论语读书心得 6、篇章6:论语读书心得 《论语》是孔子智慧之精华,它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是一本很好的经典著作。下面小泰为大家带来论语读书心得600字,欢迎大家参考!

篇章1:论语读书心得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之文人,其作《论语》流芳百世,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鬼不晓。 《论语》,封面精致,外壳鹅黄,厚厚的,正上方用宋体写着“论语”二字,下面写着“孔子的智慧”几个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画,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翻开书页,一股油墨香味扑鼻而来,啊!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 这本书中字字珠玑,其中我认为最精辟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两句话。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告诉了我们:“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应手。如果别人对你有误会时,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2篇】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2篇】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一 《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里的每一句话都很短,但是其中蕴涵的道理却很深远,仔细品之,总会从中发掘出很多适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告诉我们怎样工作、学习和生活,怎样

做人、交友和处世。 《论语》并不只是中国众多古典文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我觉得中国配得上圣贤之称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许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才能够表达对孔子的无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爱好古典文学之士,从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弟子问孔子说:老师,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一个人已经以德报怨了,那他还拿什么抱人家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你好时,你该怎样办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报怨也不可取,因为怨怨相报何时了还是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如果有他人有负与你,对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对待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愦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应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用在最就应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訉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为人子,为人弟者,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在去学习文献的知识。很好的阐述了躬行与学文的关系。说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总结(最新)

在《论语》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分享读书心得体会总结。下面是《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总结。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总结篇1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从《诗经》到《易经》从《左传》到《史记》都能如此说,但要找到一本能够长远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以及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渗透的书,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长,比不上庄子的逍遥洒脱,却是一剂朴素的灵丹妙药,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辈子。 在开篇的天地人之道里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人。相之于天地的永恒,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老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质量。处世:以真报怨,以德报德,率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交友: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是对我们的忠实劝告,并提醒我们广交益友,不交损友, 对待事业: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是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并且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不是语言的力量。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则,莫过于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则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则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直到被环境慢慢改变还是与环境对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孔子正是说,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那里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对于第二则,我有切身体会,以前,我有一个朋友是广东番禺人,一次和他闲聊时,我突然忆起鲁迅的《故事新编》中的一篇曾提到,禺是古代对一种猴子的称呼,后来我查了词典,也的确如此,而番字的另一音番有外国的意思,于是

读论语 学做人

读论语学做人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论语》则是孔子所表现的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翻译今天的语言是:“把老师教给你的知识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实践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奋人心的事。”孔子认为作为教学过程的一方——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应该是快乐之事。孔子的教学思想完全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并且十分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锻炼知识和提高知识能力的培养。孔子的这句开场白就是告诉弟子们,理论联系实际,把学来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识,才能证明你已经把握了知识。而真正懂得知识的人在现实中的运作会兴趣倍增,会自然产生出需要更多知识的充实。 当今社会知识裂变“一日千里”,知识在不断更新。用传统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事物已经跟不上社会形势的需要,所以老师要经常更新知识结构,要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心与敏锐感,为了培养能够适应这个社会需要的人,老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可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都是重中之重。只读书学习而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就会茫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读死书。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精神疲惫,就成为“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多读书、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教学经验、优秀论文、教学先进案例,而且要勤加思考,不断将所学知识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行动,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们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之不断符合社会的需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解释为“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那么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也就是对我们学习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温故而知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使我们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社会的需要。相信只要我们深刻体会《论语》中的精辟言论和孔夫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质,并将其作为行动准则,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实践、反思,定能为我们的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 另外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实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可以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

读《论语》感悟800字

读《论语》感悟800字 漫漫儒学,浩荡儒思。万中精华,论语莫属。虽寥寥数语,却折射出为人处世之道,犹如浩月挥洒下的夺目银光,指引着迷途的羔羊。 《论语》是儒家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很多言论颇具哲理,意味深长,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论语》向我们呈现了孔子的教育方法,学习经验以及一些时刻警醒我们的人生哲理。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没有一句可以终生奉行的话?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是啊!在生活中,我们做人处事,都应该有一颗博大之心,学会宽恕别人,给别人一点空间,也就是在帮助别人。然而,我们自己自己所排斥的事情,也不应该施加在别人身上,反之,应该将自己欣赏,喜欢的与别人共享。这才是君子所为。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做一个有着高尚品德的“君子”。自己家的垃圾,按理是要自己去扔,但是你却把它丢到邻居的家门口。当邻居看到了,也会感到厌恶了。甚至也把这个垃圾丢到其他的邻居家门口。其他邻居看到了,当然不乐意了。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就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习题。这就是现在社会中存在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天,我练完舞蹈,拖着罐满了铅似的双脚,回到了家,刚换好

拖鞋,爸爸就提醒我:“注意你的拖鞋。”我烦透了,又口是心非地应付了过去:“哦,我知道了。”回到卧室,我便不由自主地演奏起了“拖鞋交响乐”,结果又被爸爸发现了。他今天显得特别认真,板着一副庄重的面孔,说:“你怎么还这么走?没听清我说的话吗?”我终于按捺不住,和爸爸理论起来:“累了一上午,我的脚又酸又痛,都快抬不起来了,回到家让我放松放松都不行,也太刻薄了。”爸爸听了我的话,先是一怔,语重心长地讲道,“你有没有想过,咱们家在四楼,你这样走路,下面的人听起来,声音一定‘不同凡响’吧。虽然他们没有上门理论,但他们心里却已经认定,咱们的素质不高。你一定不想让别人以为你是个道德修养不高,素质低下的人吧,所以,请你一定不要打搅别人休息,抬起脚走路。假如你实在不愿意,那就请自便喽!”“不,我才不要,我可是个高尚的人哦!”我赶紧答复道。 在诙谐的谈话中,在愉快的欢笑中,我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别人,多为他们着想,从那以后,我就时刻刻提醒自己:假如我们能把自己的“不欲”完美公平正确地解决,那么就不会出现“乱施于人”的情况,也就不会有恶性循环的现象出现。我们生活也会缺少更多的矛盾,人与人之间也会更加和谐。同时,给别人一个犯错的空间,不仅在无意间帮助了他,而且对自己也是人格上的提升,所以,让我们共同做一个高尚,宽宏大量的“君子”吧! 儒学之精华,非一朝一夕可懂,我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而且,也收获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读《论语》有感想范文】一则读论语感悟

【读《论语》有感想范文】一则读论语感悟自从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 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论语今读》读书心得体会范文_心得体会

《论语今读》读书心得体会范文说来也巧,6月中旬开始读这本书之后,南方人物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人物刚好是李泽厚,标题是:八十李泽厚,寂寞的先知。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收集关于《论语今读》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参考。 《论语今读》读书心得一 他也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二十几岁即因与美学名家朱光潜论战而成名,八十年代他的学术性的美学书籍居然在社会上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读了整整一个月,终于将这本500多页的书读完,非常、相当有成就感,毕竟是第一次全部读完这本书(也为自己汗颜,毕竟这也是系里的必修啊!) 此前最接近孔子的一次,就是读钱穆的《孔子传》,比起他的《论语新解》,这本书相对简单易读,而且呈现出的孔子形象,也比较可爱。 对《论语》的解读,几千年来从未停止,最近的不是有于丹的“心灵鸡汤”式么?比较出名的几大学派,有汉代董仲舒,宋明理学,现代儒学等等。人家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论语》也是吧? 的开头,就明确指出,这本书在于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一个在原始氏族制度瓦解的社会里奔走救赎礼崩乐坏的时代的孔子。 黑格尔曾经嘲笑论语就是一本人生箴言,根本没有哲学思辨的成分。当我们从前三三两两读着《论语》里的篇章时,得出的结论可能1 / 10

也正是如此。 而李泽厚则否定了这种看法。《论语》不是散漫的无体系的格言。相反,通篇读完,孔子的思想已经浮出水面。书中阐述了他的哲学、教育及政治思想。 但中国人确实不善于思辨哲学,《论语》所体现的哲学为“实用理性”,即一切思想均可应用于政治和生活。因此与西方的哲学体系分发为两种不同的体系,这种体系的分别也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所在。 孔子思想的源头及最终的理想即是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社会关系。氏族长不仅在政治上统领族人,而在在思想道德上,也是部落的典范,比如尧舜。因此,中国人对统治者向来要求“内圣外王”,及“社会性公德”与“宗教性私德”不分。同时,这些首领是由古代负责与上帝沟通的巫师发展而来。也造成了中国社会的政教统一。转载自读后感//m. ,请保留此标记。, 孔子的贡献之一,在于对氏族社会形成的一些典礼,礼仪,重新进行解释,内化为中国人心中的情感,即“仁”。比如守孝三年的制度,古已有之。而在孔子这里,就解释成了,婴儿从出生到脱离父母的怀抱有3年的时间,因此孝子要用3年的时间来报答父母,已寄哀思。"礼"经情感化而变成“仁”(所谓“情本体”),内化为中国人的文化积淀,团结了整个民族。 以上所述的“情本体”“两种道德”等等,只是《今读》所阐述2 / 10

我读论语有感

我读《论语》 实验二小学尹金凤 说来惭愧,读《论语》还有一段经历,早有过接触,很遗憾只是停留在大概的了解,耳闻孔子的片言只语不求甚解,有幸在百家讲坛聆听到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便对论语产生了兴趣,开始一边啃读论语原文,一边拜读于丹的《论语》心得,虽不能大彻大悟,但感触颇深,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心中顿生一份感悟。重新审视自己,寻找自己的目标,给自己定位,寻找和把握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于丹教授把《论语》比作一眼清泉,它有特殊的问病功能,叫问病泉,我觉得这话说得太贴切了,我穿越历史沧桑,倾听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看到了一个富有政治抱负,毕生致力于教育,潜心研究编撰整理书籍,一生坎坷,一生追求。我感受到孔子超前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艺术,对学生的谆谆教诲,自己的孜孜以求,谦虚好学、矢志不渝的精神,置身这眼活清泉,让我庆幸崇拜之至,见识到了这样一位先师至圣,找到了自己的困惑的症结所在,给我指点迷津,指引我不断前行。 孔子早在2500多年,他就打破等级制度兴办学校,能够和学生坐在一起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进行因势利导地讲解,创造性的进行因材施教教育,而且见解独到,获得教学相长的快乐,足见他的智慧,尤其对学生总是那么和颜悦色,很少疾言厉色,可见他对学生的仁爱之心,足见他的思想境界。不由得想想自己,常常会因为情绪左右对学生的态度,也常常会由于缺乏耐心而责难于学生,也常常会因种种

不如意而埋怨,相比之下自己缺少的很多,尊重、宽容、爱心、敬业大打折扣,究其根源自己缺乏一种大境界,大师的风范,只有了大智慧,大胸怀,大信念才会拥有孔子那样的平和态度。那样的淡定快乐。 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他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从学习、搞教育的艰辛中感受到快乐。他带跟我们更多的启示,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努力教好自己的学生,向他们传授有用的知识,让他们有所发展。还应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来不断学习,来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在工作和学习中,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中,追求一种涵养,一种自信让我感受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 "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教师必须要有一颗宽容、博大的爱心,这样才能学会宽容与包容别人,并以智慧去解决问题,以人格去感化心灵;爱由心生,心中有爱,言行才能有爱! 《论语》是传承华夏的五千年精神财富,是凝聚在炎黄子孙心中最为神圣的精神圣殿。读于丹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到现代社会中的理性道德。也让我品味了一道丰盛的精神美餐,体味生命的意义。

论语读后感800字8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一): 论语读后感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一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 两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之后记成了《论语》。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1则语录都很简短。其实,无言也是1种教育。我们都说孔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动潜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1种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这样的人1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的。与西方不一样,中国哲学系崇尚的是1种庄严、理性和敦厚之美。 《论语》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这样1种审美理想的化身。在孔夫子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饱和力量。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1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强大。这是1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十分平和,而他的内心却10分庄严。因为其中有1种力量――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1个个性讲信念的人。宋代开国宰相赵普也以前说过自我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与敬仰。子曰:天何言哉?4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4季在轮转,万物滋生,天而要说话吗?《论语》的终极传递就是1种态度,是1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大家明白,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1个字就是仁。孔子的学生樊迟以前问过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回答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樊迟又问什么叫智?孔子说:知人。了解别人,就是智。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 论语读后感800字(二): 论语读后感 《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职责感,都在一声叹息中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_心得感悟五篇范文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_心得感悟 五篇范文 当我们看了某一本书的时候,总会有自己的感想,那么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下面就由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学而篇读后感,欢迎查看~ 论语学而篇的读后感篇一: 《《论语》》学而篇,从为学、为人、为事出发,讲到就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为学方面,总的要求是要学而时习之,言简而意赅。学习的目的是要到达,能够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样的话,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当然,学习有时候是痛苦的,要是能够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回想当初考大学,考研,能够说牺牲的东西太多了,明白此刻有时候都在反思,当初是对还是错,当然,对错其实在当初就根本没

有标准,所谓的对与错,其实都是用历史的眼观来衡量的。因此,如果君子不重,学则不固。 论语学而篇的读后感篇二: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资料,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貌,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留意,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就应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状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

教师读书笔记 读《论语》有感

教师读书笔记读《论语》有感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步语录体散文,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它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故千年来为论语作注者不尽其数,经典者也是层出不穷,而这些古代学者是用文言注文言,我们已经和传统的文言相去甚远,因此,只能舍远求近——通读一些近现代学者所注《论语》的佳作,在我看来,最为深刻的当属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稍为逊色则有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当然少不了热得如火朝天的《于丹心得》,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大众化的版本来参照,除此之外,还有一本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堪称经典,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些很好的参照版本,我们想深入到孔子思想里面,还是得亲身去品味《论语》那些古老的文字,还得亲身去体味孔子的箴言,亲自去领悟孔子的智慧。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他虽然生活贫苦,但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过:“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身贫且贱,一生生活艰辛,在他55岁那年,认定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在鲁国实现,于是开始周游列国,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接受其政治理想,他受到了一次次的拒绝,但他又一次次的振作,向下一个国家迈进,坚定不移的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直到13年后,他才认识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回到故乡,从事教育活动和整理古籍,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孔子苦难与辉煌并行的一生,我认为可以从中学到孔子那种在求知上的永不满足,永远追求智慧的人生态度;还有他那种对自己信奉的价值体系的实现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那誓不罢休的毅力。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四种心理表现,即广泛而不精、知识面过窄、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难情绪。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给予帮助、补救。就是说,学生心理的差异性,决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如子路、

《论语》读书笔记范文800字(精选3篇)

《论语》读书笔记范文800字(精选3篇) 《论语》读书笔记范文800字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论语》读书笔记范文800字,欢迎大家分享。 《论语》读书笔记1 现代的社会里,处处都应存在着诚信。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对于每个公民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身之本。 假期里,我又一次捧起《论语》这本书,饶有兴趣地品读起来。在这本经典著作里,蕴含着古代灿烂的文化历史,富有哲理的人生名句箴言,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即使今日,处在21世纪的新社会,《论语》仍在文化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人民朝着未来、文明,跨步前进。 《论语》中,一句至理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最让我刻苦铭心。从中,可见孔子对诚信的重视。在孔子看来,诚信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取得人们的信任比什么事都要重要。 “一个月包退,两个月包换,终身维修。赶快拿起手中的电话订购吧!”在许多电视频道中,经常看到这排山倒海的场面,听到这声嘶力竭的呼喊的电视购物广告。多功能手机,褪黑仪,增高鞋,这一个个广告里的产品难道真的拥有那神奇的魔力吗?其实不然。在前几

个星期,新闻里就揭开了电视广告背后的神秘面纱。主持人带着大家,一齐总结了电视广告的种种特点,拍摄电视广告的`招招秘诀。其中主持人举出了一个典型事例。广告里介绍的一个号称“排毒基”的洗脚盆,声称只要你把脚放进去,并撒上一点盐,就可以把你体内各个部位的毒素统统地排出来。从电视屏幕上,观众分明亲眼目睹了那黑黄相间的毒素排出来。然而,买回洗脚盆的消费者发现,不只是放脚,即使放其他的物品,这水还是会变得浑浊不堪。看来,这毒素根本不是人体里排放出来的。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原来,洗脚水变色是由于洗脚盆里能量泵中的电极和溶于水后的精盐发生电解反应所产生的。 无论是在生活、社会的哪一个角落,都应保留着最为珍贵的诚信,才能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失去诚信,就相当于一个健全的人失去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只五彩的蝴蝶失去了一对翅膀。没有了诚信,宏伟的企业项目将面临失败!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将不再存在着由信任搭建起的桥梁!没有了诚信,世界将充满着灰暗与欺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论语》中的名言,教给我们:诚信,是我们的为人之本!是世间最美好的道德品质! 《论语》读书笔记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翻译今天的语言是:“把老师教给你的知识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实践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奋人心的事。”孔子认为作为教学过程的一方——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应该是快乐之事。孔子的教学思想完全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并且十分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读《论语》有感5篇精选优秀范文

读《论语》有感5篇精选优秀范文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岁月的风箱里被剥落的斑驳朱漆,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的灵魂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那么论语读后感怎么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大家进行阅读和参考。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将“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子曰:“君子不器”。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门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得!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