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

论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

论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
论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

论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

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蓬勃向上的势头,但是由于我国疆域宽广,幅员辽阔,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较大。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历来都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政府曾制定了许多有关努力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区域间差距的政策。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五个统筹”的方针,要求齐心协力统筹区域发展。本文分析了建国后至今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历史原因,以及这些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对于今后区域发展的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统筹兼顾;区域政策

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初期到1978年的均衡布局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978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以发展沿海为主的梯度倾斜发展时期,也称为非均衡发展时期。第三个阶段是1999年至今的多元发展时期,强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时期。

1均衡发展时期

建国初期,占国土面积12%的东部沿海地带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77%以上,而占国土面积45%的西北地区,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3%。面临这种工业过于集中,地区经济结构畸形发展的局面,我国政府采取了“均衡发展”的原则,重点加强内地经济建设,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平衡全局发展。

这种均衡战略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它改变了不合理的生产布局,为实现东西部均衡发展的目标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由于这一理论过于强调均衡,忽视了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大,经济、技术水平极不平衡的现实,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国家在内地大量投入资金,但过低的投资回报率不但没有很好地促进西部的经济增长,反而使得沿海工业因资金不足没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三五”时期,沿海地区的投资额降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仅占30.9%,比“一五”时期下降了10.9个百分点。此外,全国工业增长速度“三五”时期仅为11.7%,“四五”时期则降到了9.1%。

2梯度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时期

基于对建国后三十年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和经验教训的总结,我国政府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梯度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这种理论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着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呈梯度发展的态势。因此,应实行“梯度推进”的策略。采取有重点、多层次、呈阶梯状的宏观布局政策,用先进带动后进,缩小区域差异。这种理论打破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均衡布局”的传统模式。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94563351.html,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 作者:马桂婵 来源:《对外经贸》2011年第10期 【摘要】区域发展格局是研究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新内涵、新特点,标志着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B 区域发展格局是研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不可回避的一大背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与不同时期国家区域战略的提出密切相关。截至2009年,我国的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结构格局。近年来由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已经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发布,再次强调优化格局,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并作出新的部署,可以预见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转变将更加突出。 一、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演变,这与不同时期国家区域战略的提出密切相关。截至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改革开放前的实施区域平衡战略与三线建设阶段;改革开放后提出和实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阶段;1999年后提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阶段;2007年后提出和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阶段。振兴东 北的提出与实践结果,使我国的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基本结构格局,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产出比重依次递减;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近年来它们之间的发展差距在缩小;中西部地区之间虽有发展差距但仍不大;而东北地区竞争力的提升最多。“十一五”期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逾13%,比东部地区快0.5~1 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东部地区不再“一枝独秀”,而是四大区域发展“百花齐放”,呈现出全国区域间协同并进的新格局。 2008年以来特别是2009年,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又一次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从2009年1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发布开始,到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审议通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我国区域发展规划高达13个,其数量之多,超过了前4年的总和,这在我国规划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事。这些国家级战略涉及的范围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边沿地区,由点到面推进扩展,具有许多与过去不同的新内涵、新特点。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

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柳士双 Ronaldliu 发表于 2006-2-23 17:58:00 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以下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十种流派作一介绍评价。 一、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中又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供给不足——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低生产率),而解

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则区域内优势产业的投资得不到保证,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其他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即使发达区域也由于其所处区位以及拥有的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产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优先保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投资,而不可能兼顾到各个产业的投资。所以平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二、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

文献综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现状与趋势_-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献综述 我国经济发展和方向研究综述 专业 2013级金融学2班 姓名周睿 学号 131010224 指导教师 二Ο一三年十月十日

摘要:本篇综述从我国建国以来几个阶段的区域经济政策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在不同时期区域经济格局及其变化,通过引用相关文献的实证结论解释了区域经济变化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关系,剖析了我国区域差距的来源和差距扩大及缩减的原因。结合所得结论对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未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美好期望。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区域差距区域整合区域协调发展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及区域经济政策效应分析 “在研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决不能回避的便是区域差距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状况、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市场机制、技术水平、文化习俗、意识观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迥然,客观上存在着地区差距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问题。”1我们首先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沿革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的效应评价: 1.1:中国区域发展的阶段 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导向——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导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导向的过程。2 1.1.1:1952-1978年:以公平为基础的均衡发展阶段 建国后,中央政府从国防安全和平衡地区生产力布局出发,决定加快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想内地倾斜,着力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在不到20年的时间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到1978年,内地的一些工业指标都超过了东部沿海区域。但是由于中西部 1 [1]薛泽海.中国区域增长极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2 [2]朱建成、公静.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及效应评价[J].理论学刊.2008.58~60.

论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特色

摘要: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施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地区振兴与开发政策、区域产业布局政策、缩小地区差距政策及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政策.日本在实施区域经济政策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进行统一规划协调指导,给予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推动和法律法规保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日本区域经济政策。关键词:日本,区域经济政策,特色 一、日本的地区振兴与开发政策日本的地区振兴与开发计划体系包括部分,即全国性计划、大都市圈计划、地方圈计划、产业振兴计划和特别地区振兴计划全国性计划主要有依据“国土综合开发法”编制的全国、都道府县、地方及特定地区综合开发计划,依据“国土利用计划法”编制的都道府县、市叮村国土利用计划和土地利用基本计划;大都市圈计划包括首都圈整备计划、近郊绿地保全计划、近能和中部圈开发整备计划、环保区域整备计划等;地方圈计划主要有依据各专项法编制的北海道、东北、北陆、中国、四国、九州等地方开发计划;产业振兴计划主要是与“结构转换法”相对应的诸产业振兴计划;特别地区振兴计划如有关灾害防治和煤炭产区、山村、孤岛、过疏地区振兴计划,以及综合休养地建设计划等。 根据地区振兴与开发的有关法律规定,日本的地区振兴与开发活动有相当一部分可以享受高比率的国库补助。如北海道的道路和市叮村的道路、港口等基本事业;奄美群岛、冲绳、琵琶湖开发计划和新东京周边建设计划中的特定事业;促进内地等产业开发的道路建设;法律规定地区的防止公害对策;以防灾为目的的促进集体转移活动;中小学校舍、幼儿园园舍的建筑活动;加强消防设施事业等。地区开发与振兴活动中,政府系统金融机构和其他有关组织,在金融、信息、地区与开发业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振兴与开发整备公司、日本开发银行、中小企业事业团、产业基础整备基金及ntt无息融资制度等。 1974年8月,由工业再布局、产煤地区振兴公团改组成立了地区振兴整备公司,目的是谋求人口与产业由大城市向地方分散,加速各地区的开发与发展,通过开展振兴地方据点城市业务、加强地方城市开发业务、工业再布局业务、促进高技术产业选址建厂业务等,达到促进全国人口和产业的适当布局与提高各地区居民福利的目标。地区振兴整备公司每年用于上述事业的预算相当庞大,且总额不断上升, 1978 年为 1015.6 亿日元, 1985 年为 1241.4 亿日元, 1993 年为 1760.8 亿日元。其中用于地方城市开发的占首位,其次依次为核心工业集中配置地段的建设、高技术城区、促进产业业务设施再布局、产业高技术化设施等项目。 二、日本的区域产业布局政策 在战后,特别是在高速增长时期,为了追赶欧美先进工业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日本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 1960 年,政府制定了旨在以重化工业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全面起飞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了建设太平洋工业地带的设想,并在 1962 年制定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明确指出:“工业的正确配置必须逐步向投资效果高的地区集中。”为了吸收重化工业企业在太平洋沿海工业地带内投资设厂,日本政府采取了对这些地区的公共设施优先投资的政策,不惜巨资在这些地区大兴土木、填海造地,建设高速公路和新干线以及大批世界一流的大型港湾和码头,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和交通联络网络,并采取了一系列减免税政策。日本政府为实现集中开发,将行政投资的重点放在“三湾一海”地区。据 1968-1972 年 4 个年份的统计,在这些地区行政投资的比重一般占投资总额的 65-70% ,其中集中在东京等 8 个都府县,约占全国行政投资总额的 40-46%。可以说,政府的支持是战后日本太平洋沿岸的“三湾一海”地区首先而且迅速得到开发的基本条件之一。 70 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促使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为适应新的环境,减少了原材料加工型产业,大力发展加工组装产业。加工组装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消耗大,所以工业布局向劳动力资源较充足的地区发展。为了节省能源,产业结构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结构逐渐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结构转变。 1980 年以来,日本更进一步推行

《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 aqdx.doc

《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空间经济的应用学科。它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来综合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问题,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个最基本的特征,被称为“经济学最后的前沿”。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政策。 从实践需求来看,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有助于增强我们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区域经济学可以为中央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由此可以避免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一刀切”现象,提高中央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政策实施效果。其次,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从省域经济到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再到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各地丰富多彩的区域经济实践,尤其是各地大量开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区域营销和区域形象建设等,都需要有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最后,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及相关理论,可以为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和空间组织以及各地的招商引资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当前最新的区域经济学观点和发展趋势,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时间安排: 专题面授32学时,共十章,分八讲讲授。 四、教学和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自学为主,面授为辅,自学和面授相结合的方法。考核采取面授考勤、作业习题、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期末闭卷考试占70%,作业习题占10%,面授考勤占20%。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 一、区域的概念和类型 (一)区域的概念 (二)区域的类型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三、区域经济学的客观基础 (一)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二)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思考题和作业题:

区域经济学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以下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十种流派作一介绍评价。 杜能农业区位论: 杜能在《孤立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理论:假定有一个孤立国,它全是沃土平原,但与别国隔绝;在这一孤立国中有一个城市,远离都市的外围平原变为荒芜土地;都市所需农产品由乡村供给,都市提供农村地区全部加工品。在这种假设下杜能提出了各种产业的分布范围,或者说它们的区位。他把都市外围按距离远近划成6个环带,这些环带后来被称为杜能环。第一个杜能环被称为自由农作区,距离都市最近,主要生产新鲜蔬菜、牛奶等。由此向外,距离变远,运费增加,新鲜农产品可能因来不及运抵城市而腐烂,依次导出第二个杜能环林业带,第三环为谷物轮作区,第四环为谷草轮作区,第五环为牧业区,第六环为荒芜土地。地租的差别全视距离都市远近而定,越近都市,地租越高,远则反之。 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他的工业区位理论。 假定:(1)原材料产地是已知的;(2)消费地的位置和规模也是给定的;(3)劳动力不具有流动性,每个有可能发展工业的地位,

都有相应的劳动力供给,而且每类工业的工资率是固定的,在此工资率下,劳动力可充分供给。 韦伯认为,假定暂时不考虑劳动力成本和聚集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那么工业区位就是由运输成本高低决定的,运输成本会将工业企业吸引到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上去,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即为工业的合理区位,称为运输区位或运输指向的区位。 除了运输成本之外,劳动力成本的地理差异也影响着工业区位,从而有可能使由运输成本决定的工业区位结构发生变形。区位的变化只有在新地点劳动力成本可以产生的节约大于为此增加的运输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

一、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他于1862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 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用地。农村只于该城市发生联系,城市是孤立国中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农村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唯一的交通工具。 3.“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其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呈正比。 5.农业经营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之和,运输费用决定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经营者的最大利润(P),由农产品生产成本(E)、市场价格(V)、运费(T)三个因素组成,有:P = V -(E﹢T)。根据假设,农产品价格由该城市市场决定,而在一定时期“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价格应该是固定的,因此V为定值;因为“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所以E也为常数。故上式可以写成:P﹢T = V -E=K。K为常数,也就是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即只要运费压缩到

最小,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2.杜能圈: 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 《孤立国》中提出了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 制度构成一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以城市为中 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第一圈为自由 农业区,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第二圈为林业区,主要生产木材;第三圈为谷物轮作区,主产粮食;第四圈为草田轮作区,主供谷物和畜产品;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1,本圈1/3种黑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第六圈为放牧区或畜牧业区。 3.杜能圈的修正模型: 由于根据假设前提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不太相符。因此,杜能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和可通航河流的存在对杜能圈进行修正(如下图)。他假定有一条通航河流可达中心城镇,若水运的费用只有马车运费的1/10,于是一个距城100英里且位于河流边上的农场,与一个同城市相距10英里远,位于公路边上的农场是等同 的。这时,农作物轮作区将 沿着河流两岸延伸至边界。 另外,如果“孤立国”周 围出现其他小城市,这样大 1三圃制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农庄的轮耕制度。耕地被划为条形,封建主的土地和农奴的土地互相交错。耕地大致被分为春耕、秋耕、休闲三部分,轮流用于春播、秋播、休闲。每一块土地在连续 耕种两年之后,可以休闲一年。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近代欧洲经济格局的演变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近代欧洲经济格局的演变 宁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内各地的经济结构、各地间的经济关系等问题相关。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的崛起主要由于英国和荷兰手工业的发达。英荷两国的外贸与工业发展相辅相成,并没有脱离其而独立发展。意大利作为地中海贸易区的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发达的转运贸易造成。这种转运贸易没有与国内工业结成紧密的联系,是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同时,城市间存在恶性竞争,小城市的发展受到大城市的严格控制。这种局面导致意大利城市两极分化严重,国内市场难以统一。 关键词区域经济;手工业;转运贸易;城市经济; 世纪初,比利时著名历史学家亨利·皮朗是首位以区域为对象研究欧洲中世纪区域经济史的现代学者。他的代表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对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在书中分析了北海波罗的海商业复兴的原因,并从城市的兴起和城市的社会结构等方面阐述了商业的复兴给城市带来的影响[]()。世纪中期以后,美国学者詹姆斯.汤普逊、沃勒斯坦,英国学者波斯坦、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意大利学者奇波拉等人分别对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的兴起和影响做过独到的研究。此后,西方学者对这一贸易区的研究没有中断,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展开多角度研究,并产生了大批研究成果,使这一欧洲史上最重要的贸易区的研究成为世纪最热门的研究课题。 当前,中国经济这条高速列车已进入新阶段。区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其不但具有节约自然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还能带动区域内的城市和农村走向经济一体化,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意义。因此,党中央日益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视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改革试验基地的有效抓手。在这样的现实下,欧洲区域经济史研究可以为我国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一些参考。

08 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八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指地理位置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与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与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与有效配置而进行某种程度的经济合作与协作。它具有极强的地区性与集团性,有超国家的共同机构与调节机构,并且要求成员国作出一定程度的主权让渡,政治色彩浓厚。其实质就是通过降低成员国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贸易自由度,实现要素、产品的自由流动,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经济一体化的层次理论 一体化的层次由低到高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与完全的政治联盟。 1、自由贸易区 ◆在一个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商品与服务贸易的所有壁垒都被取消。在一个理论上理想的自 由贸易区里,不允许有任何扭曲成员国之间贸易的歧视性关税、配额、补贴或者行政干预。然而,各个国家可以自行决定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政策。自由贸易区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普及形式,就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2、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就是在通向完全经济政治一体化道路上前进的又一步。关税同盟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 易壁垒,并采用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为此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来监管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关税同盟强调以整体的力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取消关税的基础上,作出一定的权利让渡,即由区 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统一执行关税的制定权。不过,也正就是因此使得各成员国市场对其她成员国完全开放,于就是一些国家往往会采取一些更隐蔽的措施,如设置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厂商。同时,关税同盟只就是解决了边境上的商品流通自由化问题,并未涉及商品进入其她成员国后的自由流通。 3、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下,成员国之间没有任何的贸易壁垒,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允许商品、劳动力与资 本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因为对居民的移入与移出,以及资本的跨国流动不存在任何限制。建立一个共同市场需要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就业政策方面高度协调与合作。 4、经济联盟 ◆经济联盟就是指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劳务与资本流通的壁垒,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贸易 政策与进出口关税制度,同时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策的经济一体化形式。相比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在经济一体化与合作方面更为紧密,它要求各成员国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上高度协调,而这些宏观政策往往与货币密不可分,所以经济联盟还要求各成员国采用统一的货币。此时,一些超国家的机构开始出现并行使职能,各国要向这个机构作出巨大的主权方面的让步。 5、政治联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政治联盟能够对各个成员国的公民负责。在政治联盟中,有一个中央政治机构来协调成员国之间的 经济、社会与对外政策。欧盟至少正在走向某种程度的政治联盟。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就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就是指在经济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制 度、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各成员国不仅实现了商品、资本、劳动力、服务等的自由流动,还实现了经济、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完全统一,就是一种高度统一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其主要有两种形式:邦联制与联邦制,区别在于各成员国的权利与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孰大孰小。 二、区域一体化的依据 1、区域一体化的经济依据 ◆国际贸易方面的经济理论认为,不受限制的自由贸易可使各国专门生产其最有生产效率的商品与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演变整理

专题二、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古代的封建经济 (一)、中国封建经济的总体特征及各阶段经济特征 1、中国封建经济的总体特征 (1)、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2)、重农(“本”)抑商(“末”)是基本的经济国策,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 (4)、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经济后来居上。 (5)、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 2、封建社会各阶段经济特征 (1)、战国: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2)、秦汉: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 (3)、三国两晋南北朝: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4)、隋唐: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 (5)、五代辽宋夏金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6)、明清: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明中期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二)、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1、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环境的保证: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a、统一(相对)稳定的政局; b、水利的兴修; c、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 d、中外交往频繁。 (2)、科技的推动:科技对生产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a、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b、外国先进物种(棉花、玉米、甘薯等)、技术(熬糖法、欧洲水利技术)的引入; c、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科技著作。 (3)、政策(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a、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 b、新的生产关系产生;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如减轻赋税、奖励农耕、兴修水利、改善农民土地状况等); c、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曾经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4)、人民群众的主力作用。 a、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这是各代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 b、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代新王朝调整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什么是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各种法令、条例和措施。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规范区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诱导和保证区域经济按既定目标发展的重要手段。 区域经济政策的特点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政策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差异性。 其二,综合性。 其三,协调性。 其四、阶段性。 区域经济政策的两种类型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政策分化为两种类型:超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 超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是指区域性组织制定的涉及该组织内部成员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如美洲经济圈、欧盟、东盟经济圈等的有关政策。超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涉及关税、货币发行、外汇管制、移民限制等多方面的政策。 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指一国各级政府为解决各区域体系之间经济发展的关系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只涉及国家内部的区域公平发展、产业合理分布和地区利益协调等,并从全国各地区的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指导性的产业、投资、科技、劳动、环保等方面的政策。 因此,科学而合理的区域政策应该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综合协调的单项政策共同组成

的政策体系,是中央政府和较高级的地方政府制定的、旨在规划各区域的产业重点及方向、协调区际关系的政策总和。 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功能 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家经济发展计划而制定的,所以,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对全国趋于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和协调,指导各个区域的经济的发展,把每个区域都纳入到全国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发挥地区间的优势和潜力,为全国经济发展做贡献;根据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协调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重点发展区域与其他区域发展的关系;根据平等互利、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协调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推动区域之间分工与合作;根据加强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凝聚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的原则,协调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欠发达之间的关系,促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与国家的经济计划和宏观管理体系相对应,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是由国家计划部门和有关的经济管理部门执行的。一般地,计划部门负责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为执行此项政策所需配置的国家资源的分配,有关的经济管理部门则根据计划部门的方案负责具体的实施。同时,各个区域政府的计划和经济管理部门将按照国家计划和经济管理部门的要求,负责在本区域内完成趋于经济政策的有关具体内容。时间证明,这样一种执行体系对趋于经济政策的实施是比较有效的。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一直是包含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体系之中,具体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五年计划中体现出来。因此,区域经济政策既要服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又是宏观经济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居于从属地位。 1、制定区域经济政策要服从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 2、区域经济政策必须服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 3、区域经济政策必须服从全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浅谈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

浅谈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均衡性逐渐得到显示,通过模型,对中国人口经济的地域差异和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人 口重心有所转移,我国人口集中指数和人口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有所下降。而从 经度的方向上来看,我国人口重心的移动在一定程度上和我国经济重心的移动有 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除此之外我国经济重心的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和第一产业重 心的移动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而从纬度方向上来看,我国经济重心的移动在一 定程度上和第三产业重心的移动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 从而对区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地域差异;格局演变 对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关系是重要的组成 部分,在许多的学科研究之中都是重要探讨的内容。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 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因此根据相应 的人口分布以及地域差异,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对于区域的协调发 展有着巨大的意义[1]。对于区域差异问题,国内外学者都在进行着重点的关注与 讨论。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学术界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分析,从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是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比如鲁凤等对全 国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增长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进行研究;徐建华则 是对曾经对中国人口重心以及经济重心的演变进行了对比分析[2]。而直到近年来,有学者对区域差异问题进行研究时使用空间统计和空间经济学方法将空间维度的 影响加入其中进行考虑。现阶段,我国学者对于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探 究是通过研究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以及人口区域的格局演变等,逐渐从全国、省区以及区县等对其进行研究。[3]本文主要探究我国的人口差异、经济分布地域 差异以及相关的格局演变。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国家统计数据库以及《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等对人口与经济数据进行查询,部分数据来源于相关统计资料以及政府公报[4]。 (二)研究方法 1.不均衡指数 对于人口或者经济等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使用不均衡程度指数来表示。不均 衡指数越小,地理空间分布越均衡;均衡指数越大,地理空间分布越不均衡。 其中,的不均衡指数用UP来表示;经济分布的不均衡指数用UG来表示; 研究单元的数量用n来表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用xi来表示;土地面积占总土 地面积的比例用yi来表示;生产总值占总生产总值比例用zi来表示。 2.地理集中度 对于要素在地区上的集中程度,可以通过地理集中度来进行衡量。对于地理 集中度,不仅能够对要素的空间部分情况进行标识,还能够对一地区在整体区域 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反映。在对区域常住人口、面积以及经济总量进行综合考虑

08 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八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进行某种程度的经济合作与协作。它具有极强的地区性和集团性,有超国家的共同机构和调节机构,并且要求成员国作出一定程度的主权让渡,政治色彩浓厚。其实质是通过降低成员国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贸易自由度,实现要素、产品的自由流动,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经济一体化的层次理论 一体化的层次由低到高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政治联盟。 1. 自由贸易区 ◆在一个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所有壁垒都被取消。在一个理论上理想的 自由贸易区里,不允许有任何扭曲成员国之间贸易的歧视性关税、配额、补贴或者行政干预。然而,各个国家可以自行决定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政策。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普及形式,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2. 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是在通向完全经济政治一体化道路上前进的又一步。关税同盟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壁垒,并采用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为此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来监管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关税同盟强调以整体的力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取消关税的基础上,作出一定的权利让渡,即 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统一执行关税的制定权。不过,也正是因此使得各成员国市场对其他成员国完全开放,于是一些国家往往会采取一些更隐蔽的措施,如设置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厂商。同时,关税同盟只是解决了边境上的商品流通自由化问题,并未涉及商品进入其他成员国后的自由流通。 3. 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下,成员国之间没有任何的贸易壁垒,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允许商品、劳动力 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因为对居民的移入和移出,以及资本的跨国流动不存在任何限制。建立一个共同市场需要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政策方面高度协调与合作。 4. 经济联盟 ◆经济联盟是指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劳务和资本流通的壁垒,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贸易 政策和进出口关税制度,同时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策的经济一体化形式。相比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在经济一体化和合作方面更为紧密,它要求各成员国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上高度协调,而这些宏观政策往往与货币密不可分,所以经济联盟还要求各成员国采用统一的货币。此时,一些超国家的机构开始出现并行使职能,各国要向这个机构作出巨大的主权方面的让步。 5. 政治联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政治联盟能够对各个成员国的公民负责。在政治联盟中,有一个中央政治机构来协调成员国之间 的经济、社会和对外政策。欧盟至少正在走向某种程度的政治联盟。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是指在经济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各成员国不仅实现了商品、资本、劳动力、服务等的自由流动,还实现了经济、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完全统一,是一种高度统一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其主要有两种形式:邦联制和联邦制,区别在于各成员国的权利与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孰大孰小。 二、区域一体化的依据 1. 区域一体化的经济依据 ◆国际贸易方面的经济理论认为,不受限制的自由贸易可使各国专门生产其最有生产效率的商品和

中国区域经济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94563351.html, 1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及发展的 比较分析 2009.07.06 联合研究报告 联合研究报告 2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及发展的比较分析 一、中国四大经济区及其发展定位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 基本形成了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四大经济区,并采取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四大区域在地理空间涵盖了中国大陆现有的31 个省市区(见表1)。2008年,东部10省市,面积占全国的9.5%,人口占全国的35.68%,而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6%;中部6省,面积占全国10.7%,人口占全国26.82%,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19%;西部12 省、区、市,面积占全国71.5%,人口占全国27.51%,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国GDP的17%;东北3省,面积占全国8.2%,人口占全国8.23%,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8%(图1)。联合资信还观察到,2008年全国14万多亿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东部占比最大,为43.46%;全国11万多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东部占比最大,为53.98%;全国近1.5万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中,东部占比也是最大,达到87%;在总额为28641亿元的全国31个省市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东部占比最大,为58%(图2)。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当前东部是中国经济的绝对重心。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人口土地面积GDP (%)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联合资信整理计算 图1 2008年中国土地面积、人口、经济总量的区域分布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的不同,四大区域的资

慕课第八章:WTO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贸易学 第8章 WTO及区域经济一体化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范爱军

慕课学习第8周 WTO及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1单元 WTO的产生 ?第2单元 WTO的基本原则和例外条款 ?第3单元 入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第4单元 入世”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 ?第5单元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6单元 中国参加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第1单元 WTO的产生 ?1.1 WTO的定义 ?制定规则, ? 开放市场, ? 调解纠纷。 ? ?WTO建立时,并没有官方标志。右图的这六条弧线,是1996年第一次部长级会 议主办方新加坡采用的会议图标。1997年4月,WTO理事会接受了新加坡的建议,正式将这个徽标确认为WTO的官方标志,并获得相关版权。1997年10月6日举行了发布仪式。 ?徽标中的六条曲线象征着五大洲各成员国与世界贸易组织达成的战略性联合,螺 旋形一体化,充满活力,乐观向上的地球,体现出WTO促进贸易公平与贸易自由的合作精神。

1.2 WTO 产生的背景 1995.1.11947.10.30 1948.1.1 1946.2 《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23个原始缔约国签订了《临时 适用协议》 ,即GATT GATT生效实施建立了WTO,与GATT并行一年

1.3 WTO 的主要组织机构3 部长会议 总理事会 审议机构秘书处及 总干事 三个 分理事会 各类委员会总干事:邓克尔与“乌拉圭回合”。 萨瑟兰、鲁杰罗、穆尔、素帕差、拉米 5人分别来自:爱尔兰、意大利、新西兰、泰国和法国。2013年9月1日由新当选的巴西外交官阿泽维多继任。

1.4 中国与WTO关系的变化 ?1947年10月30日,中国是23个原始缔约国之一 ?1950年3月6日,台湾申请退出GATT ?1950年5月5日,“退出申请”被批准 ?1965年1月,台湾成为观察员 ?1971年10月,26届联大,GATT取消台湾观察员资格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百度百科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根据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国家重新调整了区域发展的布局,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体要求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编辑本段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2)

名词解释 # k, X3 W A+ ^9 Q: Q% B+ X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一门科学。P4 2、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分支学科的重要标志,它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其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使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P6 3、经济区位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往往被描述为离某一个或几个特殊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场、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P20-21 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填空题 1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对于今天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 2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进程。 3我国的新产业区大致包括三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工业区、现代农业园区。 4、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选择、市场份额最大选择、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5、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在理论上可以划分为三类:顺序—规模分布型、双中心型、网络型。 6、产业政策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 7、根据能源的形态可以将能源划分为固体能源、液体能源、气体能源和电力。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区域政策理论。 2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由三个部分组成区域交通系统、公用事业系统、公共工程。 3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三种。 1古典区位理论有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2自然资源的特点是稀缺性、区域性。 3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是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4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目标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市场调控机制 5新要素学说包括人力资本学说、研究与开发学说和创新理论。 6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组成内容是区域交通系统;公用事业系统;公共工程。 7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分配公平化。 8区域投资环境研究的内容有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9、地区形象塑造的主要内容有地域性、继承性、动态性。 1、工业区位论的代表人物是韦伯。 2、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是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因素。 4、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有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老务合作科学技术合作。 5、创新理论包括企业创新、国家创新、区域创新。 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是区域性、预见性、综合性、可操作性。 7、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分配公平化。 8、地区形象塑造的主要内容有地域性、继承性、动态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