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筋病中医病理机制理论探讨-程永,王竹行,唐成林,等

经筋病中医病理机制理论探讨-程永,王竹行,唐成林,等

经筋病中医病理机制理论探讨-程永,王竹行,唐成林,等
经筋病中医病理机制理论探讨-程永,王竹行,唐成林,等

101

第16卷 第6期 2014?年?6?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6 No. 6 Jun .,2014

经筋病中医病理机制理论探讨

程永1,指导:王竹行2,唐成林3,余曙光4

(1.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重庆?401120;2.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21;

3.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401331;

4.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2)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经筋病理机制并探究外周经筋病理三期针刺方法。方法:从现代文献、《内经》结合临

床实践进行研究。文献方面,从经筋理论临床运用、经筋理论病理研究、经筋实质等进行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内经》相关条文,提出对经筋实质指向与模型建构、经筋病理过程假说(分外周经筋病理与中枢经筋病理两大部分),并结合临床实践,对上述病理过程进行验证。结果:经筋临床运用方面主要集中在筋肉系统与神经系统,对经筋病理研究方面十分薄弱,经筋实质主要集中在筋肉系统学说、神经学说、神经筋肉统一学说等方面;而笔者提出的经筋实质:中枢经筋(手阳明经筋头部相交与足少阳经筋维筋相交)在脑内,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周经筋主要为筋肉系统;外周经筋病理三期过程即“瘀沫期”“筋膜拘挛期”“筋结病灶形成期”等假说,经临床验证有其合理性。对外周经筋病进行三期分治(瘀沫期采用毫针温针经脉压痛点针刺法、筋膜拘挛期采用小针刀与刺络放血减张法、筋结病灶形成期采用粗银质针温通“解结”法治疗)提高了临床疗效;中风病“中枢经筋”病理过程早期为“热毒水瘀”的“级联形成”与中后期“痰瘀水”胶结;中风病痉挛性运动障碍从经筋病理角度进行治疗主要有4个方面:①益气血、生髓充脑、温通经络;②通调跷脉;③温通督脉;④调理经筋——温通解结与神经干刺激法。结论:笔者提出的经筋实质假说与外周经筋病三期病理过程假说具有理论意义与临床现实意义,值得观注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经筋理论;临床运用;实质;经筋生理;病理;外周经筋病;三期病理机制;针刺法;中风病;痉挛性运动障碍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4) 06- 0101- 08

收稿日期:2014-01-16

基金项目:重庆市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项目;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2010-2-91)作者简介:程永(1972-),男,重庆人,副主任中医师,学士,研究方向:软伤类及神经系统疾病中医临床与机制研究。

Investigation on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Meridian Sinew Disease Theory of TCM

CHENG Yong 1,Advsior:WANG Zhuxing 2,TANG Chenglin 3,YU Shuguang 4

(1. Chongqing Yubei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ongqing 401120,China;

2. Chongq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ongqing 400021,China;

3.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Medical University of Chongqing,Chongqing 401331,China;

4.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072,Sichuan,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meridian sinew theory of TCM and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the three phases of the pathology of external meridian sinew disease.

Method :We studied the modern literature,Neijing and also combined clinical practice research. The article was about the clinical practice,the theoretical pathological studies and the studies of the essence of meridian sinew. We proposed the hypothesis about the essence of meridian sinew guidance,the model construction and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of meridian sinew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ies above and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in Neijing which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peripheral and central ones. And then we verified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combined with the clinical practice. Result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meridian sinew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muscular system and nervous system. Researches on the meridian sinew pathology are quite limited. There were several major aspects about the essence of meridian sinew:the muscular system theory,the nervous system theory,the nervous-muscle theory. The theory of the essence of meridian sinew,the author theorized,is that the central nervous- meridian sinew system is in the brain(the meridian sinew of hand yangming intercrossed on the head,the meridian sinew of foot shaoyang intercrossed in Weijing),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xternal meridian sinew mainly is the the muscular system. The three phases of the pathology of external meridian sinew disease is the hypothesis of blood stasis-mo period,spasm of the fascia period,formation period of Tendon junction lesion and it is proved by the clinical practice. It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through the three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4.06.039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6卷

phases of the pathology of external meridian sinew disease(during the blood stasis-mo period,we use warm acupuncture to treat tenderness point;during the spasm of the fascia period,we use acupotomology combined with stabbed collaterals bloodletting reduction;and it is treated by warm thick silver needle during the formation period of Tendon junction lesion). The early pathological process of stroke about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s the formation of toxic heat and water stasis and phlegm,stasis and water twisted together in the late. There are four trentment methords about the spastic movement disorders of strok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meridian sinew:①Tonify qi and blood,generate raw to fill brain,warming meridian and collateral;②Drain heel vessel;③Warming the governor vessel;④Regulate meridian regions——warming and dismiss the stasis and nerve trunk stimulation. Conclusion:The essence of meridian sinew hypothesis and the three phases of pathological process of peripheral meridian sinew are both with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clinic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and we could conduct further studies on this subject.

Key words:meridian sinew theory;clinical application;essence;meridian sinew physiology;pathology;peripheral muscle sinew disease;three phases of pathological mechanism;acupuncture needling method;stroke;spasmodic movement disorders

经筋理论临床运用十分广泛,近十来年文献[1-10]主要集中于筋肉系统与神经系统,涵及了血管[11]、妇科[12]、男科[13]、五官[14]等相关病种。实质研究[15-23]方面主要有筋肉系统学说、神经学说、神经筋肉统一学说、不可偏执某一系统说、膜性支架同一性说等,病理机制[24-25]研究薄弱,主要集中在“筋急”与“筋纵”两大方面,涉及“迫切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横络”、结筋病灶点、“应力集中”所致之筋结点、“软组织张力增高”的痹痛等病理过程。其病变主要涉及“筋急”所表现的经筋痹痛,而对“筋纵”所表现的经筋病研究薄弱。究其原因,学界对经筋实质指向不明确,对经筋与经脉之关系未形成统一认识,没有建构较统一的经筋实质模型,也未从中医理论角度详尽分析经筋病发生机制与病理分期过程。本文就以上几方面内容作一分析论述,与同道商讨。

1 经筋实质指向介定

《说文·筋部》:“筋,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竹,物之多筋者”。竹、肉、力结合起来是指能产生力量的纤维组织。现代医学表明,人体能够产生力量是靠神经冲动的传导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所以笔者认为,《内经》中所论的经筋主要就是指神经(部分中枢神经)和筋肉两大系统。

《灵枢·经筋》中手阳明经筋与足少阳经筋在头部的交叉走行特点,与现代医学中枢神经对周围肢体运动功能的左右交叉支配极其相似,并且在十二经筋中唯有此两者在头部是交叉分布的[26]。因此,把手阳明经筋在头部相交与足少阳经筋“维筋相交”介定为中枢神经系统之中枢经筋是合理的,也是合乎临床实际的。

除此之外的经筋实质介定为筋肉系统,有大量的文献佐证,是合理、合乎临床实际的,此筋肉系统为中枢经筋的外周部分,故称之为外周经筋。

2 经筋实质模型与神主导气途径的关系

脑之髓海(气血供应经脉主要为足阳明与足太阳)出神机→手阳明经筋脑内前侧相交、足少阳经筋维筋相交(此两者为中枢经筋,后者在脑内“并跷脉而行”,跷脉系统为肢体随意运动调节系统)→督

脉→十二经脉→十二经筋系统(外周筋肉系统)→联缀四肢百骸,为刚为墙,伏藏经脉,支持脏腑,主束骨而利机关[27]。

3 经筋与经脉之关系分析

3.1?经脉行于分肉之间,由行营血之血脉与行卫气之气道组成[28]

经脉行于分肉之间,由行营血之血脉与行卫气之气道组成。《灵枢·本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流注气血,是沟通表里、内外、上下的通道,由行营血之“血脉”及行卫气之“气道”组成。《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痿论》指出“心主身之血脉”,《灵枢·本输》云:手太阴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灵枢·寿夭刚柔》云:“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因此,营血行于血脉之中,而卫气行于血脉之外,经脉之内,并非行于血脉之里。《灵枢·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大隐静脉)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其中,“分肉”指肌肉,“分肉之间”指肌肉之间隙,就是包绕肌肉之筋膜组织间隙,是为膜腠系统的组成部分,由肝所主,分属于三焦。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为主干系统,其组成由行营血之血脉与行卫气的气道组成,而卫气行于血脉之外,筋膜组织间隙之中,因此,筋膜间隙组织实为构成“气道”的实体组织[29]。由此可以看出,经脉是由行营血的血脉与行卫气的气道共同组成的复合通道,血的功能与卫气的功能形成经脉的功能,即经气,而气道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场所,因此可以说,经脉是实质与功能的统一体。

3.2?肝与膜腠三焦及经络系统的关系

肝主身之筋膜(经筋与膜腠),三焦是人身的膜腠系统,由内而外,无所不在,是气血与水液代谢的通道。陈潮祖教授认为,三焦的形质为膜腠系统[30],其与经筋之包膜或膜性经筋有共同的膜性支架体系,遍及全身。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中,“分肉”指肌肉(亦有指“红肉”与“白肉”),“分

102

16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肉之间”指肌肉之间隙,就是包绕肌肉之筋膜组织间隙,是为膜腠系统的组成部分,由肝所主,分属于三焦。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为主干系统,其组成由行营血之血脉与行卫气的气道组成,而卫气行于血脉之外,筋膜组织间隙之中,因此,筋膜间隙组织实为构成“气道”的实体组织[29]。笔者认为,其筋膜之间隙大者,具有十二经纵向结构且有血脉纵向分布于其中者为经脉,而经脉为其主干,“其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脉度》),所以络脉系统是由经脉腕踝关节附近分出的气络与血络系统。其中气道分出气络,血脉分出血络。其筋膜间隙具有层层分级,由“十五络”分出“孙络”到“毛脉”等结构,从而组成络脉系统(包括气络与血络,气络与血络最后在“毛脉”“合精”,是为新程代谢的场所)。膜腠三焦间隙之大者,且成横向分布,主要集中于头、胸、腹、胫等处者,称之为“气街”,气街是经气横向布散之通道,具有调节气血盛衰、开通经脉侧支循环、宣布脏腑之气于俞募之穴等作用,从而利于保证人体在特殊情况下的气血运行。膜腠间隙里含有卫气(卫气为元气之别使)、营血、津液等物质,由于膜腠系统表里内外上下,无所不在,是组成经络系统的实体结构之一,因此,其为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就是必然,所以《金匮要略》谓:“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为“决渎之官”。因此,其三者之间的关系,肝主身之筋膜,而三焦膜腠是经络系统的依附结构与部分实体结构,气血津液行于膜腠之中。

3.3?经筋与筋膜、膜腠三焦与经络之关系

结合前述,经筋的外周部分实质为筋肉系统,筋肉包括肌肉(分肉)、筋膜(膜筋)、肌腱(尽筋)、骨膜(束骨筋)、关节囊、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结构。而经筋之包膜与膜状经筋即为膜筋,是为膜腠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构成经脉“气道”的依附结构与部分实体结构。经筋之束于骨端者为尽筋,包绕于骨者为束骨筋,经筋之环绕聚结成囊者为关节囊、椎间盘,成束条状者常构成韧带。其与筋膜、膜腠具有统一的膜性结构,由内而外,无处不在,是构成膜腠三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肝所主。经筋伏藏经脉,为经脉提供通道与支撑,并成为经脉的依附结构与部分实体结构,对经脉气血的流通有调节促进作用。经筋为病,常先阻滞经脉气道卫气运行,阻滞津液的流通而津液聚积;经络行于经筋之间行气血,濡筋骨,利关节,营阴阳,为经筋提供营养并运走代谢产物。

4 经筋结聚特点与规律

经筋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突,其总的规律是:手之三阳从手走头,手之三阴从手走胸,足之三阳从足走面,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呈向心性分布,无脏腑属络,不入脏腑,但可支撑脏腑。而手六筋分布于身半以上,足六筋分布于下肢、躯干及头面;手足三阳经筋行于外侧阳面为主,手足三阴经筋行于内侧阴面。

但经筋循行又与经脉不完全同步,有部分经筋分布超出或不及同名经脉循行范围。如足太阳之筋、手阳明之筋等,其分布均超出了经脉体表循行范围,而这些超出部分之经筋,可为其它部分经脉行于此处提供筋膜(或膜腠)实体支撑。如足厥阴之筋仅循行至阴器,远不及肝经的分布范围,但由于肝主身之筋膜而“络诸筋”,其上行过程及“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等经脉线路有其余经筋或筋膜为其提供实体支撑。同样,十二经筋中,仅手三阴经筋和足太阴经筋在体内行于胸腹腔,所以,经脉穿行于脏腑过程中,其经脉之实体结构与依附结构除了由筋膜系统为其提供支持之外,手三阴与足太阴经筋也为其提供部分支撑通道。其余之经筋主要循行分布于体表,经筋体内循行范围亦不及经脉。

4.1?外周经筋有结、聚、交、合之特点

十二经筋在循行过程中,手足三阳经筋与手足三阴经筋之间无十二经脉之表里关系与脏腑属络关系,而主要表现在一定的部位进行不断的结、聚、交、合,使经筋间发生相互联系,以加强彼此间的协同作用。结、聚、交、合是十二经筋循行分布主要规律。

①《素问·五脏生成论》:“诸筋者皆属于节”,十二经筋在循行分布过程中多结聚于四肢关节骨突部:手六经之筋均结于腕、肘、肩等关节;足六经之筋多结于踝、膝、踵(足跟)、腘、髀(股骨与髋关节)等部位。

②呈现集中结聚分布特点:多条经筋结聚于同一部位:如足三阳、手阳明之筋皆结于面颧部;足三阴、足阳明之筋皆聚于生殖器;手三阴之筋结合于胸膈部(贲);手三阳之筋结于侧头部(角)。足太阳、足阳明、足太阴、足少阴、手阳明之筋与脊柱相联系。足六经之经筋结聚环周于踝、膝、髋;手六经之经筋除结聚于腕、肘关节外,还与足太阳、少阳之经筋共同环聚绕结于肩关节周围,构成相对闭合的膜筋系统,对肩关节提供支撑,为相应经络提供通道,联属骨骼,共同完成肩关节的生理功能。

③经筋间呈现交、合联系特点:十二经筋间通过循行分布过程中之相交、相合,以加强经筋之间的生理联系,如足阳明之筋“合少阳”“上合于太阳”;足少阴之筋连续两次“并足太阴之筋”“与太阳之筋合”;手少阳之筋“合手太阳”以及手少阴之筋“交太阴”等。

④经筋呈束、片、面、部分呈膜、点状分布:经筋主要循行于四肢、躯体和胸腹腔,与经脉呈线状分布有不同,其主体为较宽的、束状的立体分布与经脉伴行。且经筋外围之膜筋并成为经脉的依附结构与部分实体结构,也就是说,包束经筋的膜筋与膜筋之间(“分肉之间”)所构建之通道与所包束之血脉和其间之物质共同构建成了经脉的实体,血脉行营血,血脉之外,经脉之内即为气道,主运行卫气。

结聚于骨突部多属于点状,大者成束状,散胸腹中者多呈片状,走行过程多呈束条状,部分呈柱状。

4.2?手太阳经筋在前臂肘以下与手太阳经脉之“气道”重合

手太阳之经筋在前臂尺骨侧呈膜状,其间隙与其包束之血脉即是小肠之经脉,因此,与其经脉之间关系是,此处之手太阳之经筋所构成的膜状间隙,即是经脉之气道与依附结构与部分实体结构,因此,其经筋与经脉之气道重合,出现手太阳之筋“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之经脉

103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6卷

卫气循经感传现象。经筋膜腠与经脉气道重合,此一特点,多在经筋薄弱、筋肉少而筋膜多处呈现。如在头面、大腿之外侧,前臂之尺侧。临床上针刺大腿外侧部经筋上的筋结点,可以引起向下传导至膝甚或小腿外侧与足外侧之现象。这些现象为膜腠系统与经脉之气道有重合所致。

4.3?手阳明经筋与足少阳经筋在头部呈现交叉性分布特点

足少阳经筋“维筋相交”之处在脑内。《内经》足少阳经筋,“维筋相交”“并跷脉而行”“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出,阴阳交于目内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灵枢·寒热病》),说明:①阴跷、阳跷在头部循行于脑内,其交会后出眼系交于目内眦;②足少阳经筋在头部“并跷脉而行”。因此,足少阳经筋在头部的一部分循行在脑内并相交叉到对侧。如“足少阳之筋……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灵枢·经筋》)。这在临床上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下肢中医交叉定位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

另外,手阳明经筋在头部也交叉到对侧,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上肢中医定位有指导意义(手阳明经筋与足少阳经筋在头部的走行特点,与现代医学中枢神经对周围肢体运动功能的左右交叉支配极其相似,并且在十二经筋中唯有此两者在头部是交叉分布的[26])。如“手阳明之筋……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灵枢·经筋》)。

5 经脉之卫气系统是运动功能的中间联系者

经脉行营卫,卫气行于血脉之外,经脉之内,是机体运动功能的中间联系者,《内经》指出,人体的感觉功能与营气有关,而运动功能与卫气有关,故《素问·逆调论》云:“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若经脉中卫气留滞,则肢体运动不能;手足失卫气之温养而发凉;甚则气不行血而肌肤紫黯;气不行津而肢体水肿;久则肢体失于卫气的温养而失用痿缩。

6 阴跷与阳跷行于脑内,在脑内交会,为经筋随意运动的调节系统[27]

《难经》谓:“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人两足跷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结合《内经》足少阳经筋“维筋相交”“并跷脉而行”“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出,阴阳交于目内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说明阴、阳跷脉:①从下肢内(照海)、外侧(申脉)分别上行头面,并在脑内相交会,阳气由外入内,阴气由内出外,阴阳之气出入交会于两目的内眼角(原文为“外眼角”)[31];②跷脉脉气与足太阳“通项入于脑”支在脑内相通,使足太阳经与两目有同侧和对侧有双径路联系;③与足少阳经筋之在脑内的一部分“维筋相交”“并跷脉而行”,在脑内具有交叉分布特点;④具有调节睡眠、交通一身阴阳之气的功能;⑤协调

肌肉随意运动的功能,主要能使下肢运动灵活矫健,故肢体随意运动的协调性的调节归跷脉主管。若跷脉系统也合并受损,则会出现肢体筋肉随意运动协调性减弱而发为经筋拘急不舒、运动不协调。如阴跷为病,则阴跷脉所支配的肌肉随意运动协调性减弱,表现为足三阴经之经筋拘急不舒、运动不协调。如双侧阴阳跷脉均受累,则会出现双侧肢体功能障碍(强直)与睡眠-觉醒功能障碍而形成去大脑或去皮质强直与植物状态或醒状昏迷等危重病候。其病变特点为:在脑外跷脉病变具有同侧性的特点,在脑内跷脉受损具有交叉对侧性(这与阴阳跷脉在脑内交会交叉运行有关)的特点。

7 对经筋病理的分析与讨论

7.1?经筋病的病因与主要病理表现形式——筋急与筋纵[25]

《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足阳明筋病“热则筋纵,目不开。……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足少阳筋病“右足不用”和足厥阴筋病“阴器不用”,“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素问·痿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灵枢·五味》:“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灵枢·九针论》:“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久行伤筋”,《素问·痿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可见外感六淫、脏腑气血失调、饮食偏嗜、七情损伤、积累劳损、损伤等均为病因。

其主要病理表现形式为“筋急”与“筋纵”两方面。

筋急的主要表现:人体经筋组织发生拘急、牵引、疼痛、痉挛、扭转、强直,甚者发生“痫瘛”“脊反折”(脑内双侧阳跷系统均受累,“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及“痉”,以及足少阴筋病的“痫瘛及痉”“引颊移口”“舌卷”“阴缩入”等病候;筋纵的主要表现:人体经筋组织弛纵不收和肢体痿废不用两方面。如足阳明筋病“热则筋纵,目不开。……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足少阳筋病“右足不用”和足厥阴筋病“阴器不用”,“湿热不攘,……,小筋驰长,……,驰长为痿”,“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7.2?外周经筋病变的基本病理过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说明气机阻滞可以导致疼痛,血脉受损可以导致津液瘀积脉外而组织肿胀,气滞血瘀而先痛后肿,血瘀气滞而先肿后痛。病理过程涉及气滞、血瘀、津液棸积导致的痛与肿。《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涩则心痛”“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说明血脉运行涩滞或气虚血瘀者即瘀血可以导致心痛、腰脊痛之症。《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说明足太阳经脉受邪阻滞而导致头项痛腰脊强的机制。《素问·举痛论》云:“愿

104

16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闻人之五脏卒痛,……,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说明邪气阻滞经脉气血导致五脏卒痛之机理。《灵枢·百病始生》云:“津液涩渗”,《灵枢·五癃津液别》:“聚沫而为痛”,说明津瘀聚集可以导致疼痛。

总结《内经》致痛机制,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不通者,外邪、外伤、脏腑气机失调、七情郁结、饮食与五味偏嗜皆可导致经脉气血“不通”而痛;不荣者,气血痹阻而不荣或气血亏虚或五脏虚损,经脉气血亏虚不能荣养全身而致“不荣”而痛。其基本病理过程涉及:气滞、气虚、血瘀、血虚、津液瘀积等。由于气可行血、气可行津,血可载津,所以,气滞、气虚均可导致血瘀与津液瘀滞,血瘀亦可导致津液瘀滞,血虚可以导致血瘀与津滞,因此,上述病理过程最终均可导致“瘀血”与“津液瘀滞”的关键病理产物而致诸痛的发生。从而形成“血脉凝涩”(《灵枢·百病始生》)而为“瘀”“津液涩渗”(《灵枢·百病始生》)凝聚而为“沫”,“聚沫而为痛”(《灵枢·五癃津液别》)之致痛产物“瘀”与“沫”。

7.2.1?血脉凝涩、津液涩渗、聚沫而为痛(瘀沫期)[32-34]

经筋病变早期主要病理变化为“沫”与“瘀”。各种原因(外感风寒湿热等邪、七情内伤气血、筋肉外伤与积累劳损)导致的“血脉凝涩”(《灵枢·百病始生》)而为“瘀”“津液涩渗”(《灵枢·百病始生》)凝聚而为“沫”“聚沫而为痛”(《灵枢·五癃津液别》),“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灵枢·周痹篇》);或经筋外伤,伤及经络,血液瘀积于筋肉之间,为肿为痛。同时,经脉中之津液进一步涩渗外溢,聚而为沫而排分肉而痛,或涩渗积聚而为肿。这是经筋病早期的主要病理变化与发生机理,此期经筋病主要表现为“痛”。

7.2.2?经筋拘急、“绝道”闭塞、筋膜挛急(筋膜拘挛期)[32-34]

经筋病变中早期或中期主要病理变化为“筋膜挛急”。由于十二经筋起于手足末端,结聚于骨突关节,并在行程中相互交汇,所以,经筋结聚环周于手足躯体各关节,形成相对闭合的筋膜系统,其营养供应依靠走“绝道”的络脉来提供。经筋之病,“寒则筋急”,筋急则“绝道”闭塞,闭塞则络脉不利,血不濡筋则筋膜进一步挛急,致筋膜内压增高与筋结处“拉应力”增大[25];同时由于“瘀”“沫”所致的疼痛引起的“痛性痉挛”也进一步加剧了筋膜内压与应力损害[25](脉络瘀滞、津液涩渗为沫)。另一方面,筋为骨提供营养,筋膜受病,脉道不利,骨亦失其所养,可致骨内络脉瘀滞和压力增高的病理结局。此期经筋病主要表现为“筋急”如痛、胀、静息痛、晨僵等各种症状。

7.2.3?“横络”、筋结病灶卡压经脉致气血失荣、筋痿骨损(筋结病灶形成期)[32-34]

经筋病变中后期或后期主要病理变化为“痰核与瘀沫胶结”。此期经筋病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沫”聚久而成的“痰核”与“久瘀”和再生的新“沫”胶结致“筋结病灶”形成和关节内“粘连”,

表现为“横络”“条索”与“结节”状物,进一步卡压经脉,“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灵枢·刺节真邪》)、阻滞络脉,产生局限性或系统性(经筋系统)的筋肉挛缩;二是因“条索”与“结节”状物阻滞气血,血不荣筋而至经筋本身痿软纵缓无力,发展成“筋纵”阶段;三是因为气血不利、筋肉失荣,筋不养骨、骨内瘀滞和高压日久致骨损破坏;四是筋骨俱病内动肝肾致筋性内脏病的发生。

7.3?中风病中枢经筋病理过程

中枢神经系统之手阳明经筋头部相交与足少阳经筋之“维筋相交”在脑内交叉到对侧,一侧“手阳明经筋”受损或“维筋相交”受损,必然引进对侧肢体经筋系统发生病变[27],早期为“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发生筋肉纵缓不收的病理表现;大部分病变后期可以发生筋肉挛缩等病理变化。其发生机制可能为久病伤气,阳气伤,内寒生,阳气无以温养经筋,所以可以出现“筋急”的病理表现,符合《内经》“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之经筋病特点。在外周:主要表现为筋肉系统的一系列表现,其与中枢之经筋联系通道为督脉、十二经脉,调节系统为跷脉系统[27]。至于部分经筋病变损伤后出现神志病变,这是由于手阳明经筋头部交叉到对侧过程中,由于一侧足阳明经络脉受损,气血益于脉外或血脉痹阻,损伤髓海与手阳明经筋所致。中风病损伤经筋后其基本病理过程如下。

7.3.1?热毒水瘀期(早期)

其机制[28]如下:一是“络破血溢”后离络之血便为瘀血,或络脉痰瘀痹阻后,均导致营卫失于交会,“毛脉合精”障碍,其供应区脑组织(髓海与经筋)失养而逐步坏死破坏;二是血络破后离络之血形成的瘀血,或络脉痹阻后络脉损伤后出血;三是气络受损后卫气失于制约,则“慓疾滑利”快速充斥于脑,形成以破损处为中心向外扩展的卫气病理性高势能聚集态,直致达到平衡,才能控制卫气持续由气络受损处向外流溢并使血络出血得到停止,并阻滞三焦通道而使津液大量停聚。或络脉痹阻后,营卫失于交会,支配区脑组织内三焦膜腠通道阻塞,气血津液流通障碍,津液、卫气瘀积,脑组织发生级联性损伤(局部脑组织高压形成及全脑颅内高压形成的中医机制);四是气为阳,气聚而郁滞不通则化热,合离络之血郁而化热成毒,或痰瘀交阻,营卫不通,导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中枢经筋之腠理间隙),乃生痈肿”(《素问·生气通天论》),形成热、毒、瘀之病理环节;五是卫气病理性高势能状态,热、毒、瘀进一步加重,导致以破损区为中心逐渐扩大的脑组织进一步受损,从而形成“毒损脑络”[35]之病机环节(继发性损害),使其继发受损络脉支配区脑组织也发生病损,恶性循环,层层级联加重;六是上述病理环节中,均有水液代谢参与其中(气络系统为膜腠三焦构成,为元气之别使,水液代谢的通道),层层级联加重,水液代谢严重失调,最终导致髓海与经筋之热、毒、水、瘀的病理结局。此期外周经筋则表现为“筋纵”(《内经》“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阶段。

7.3.2?痰瘀水互结期(中后期)

中风病热毒水瘀期经降泄卫气、清热解毒、凉

105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6卷

血平肝、化瘀止血、或益气化瘀通络、脱水降颅压、护胃、保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后,热毒已去,瘀、水、痰等病理产物聚积为患,阻滞神机畅达。由于脑络损害后,营卫、三焦膜腠不通,痰瘀水互结于病损区,髓海失养,元神受损,即便通过治疗使患者神志意识恢复,但其受损之处的髓海难于恢复,其固有居处的元神会随之丧失,这是残留功能障碍难于恢复的原因之一;即使其元神有一定程度恢复,但由于其脑内经筋受损(“伤绝经筋,荣卫不循行”《诸病源候论》),则导致“神主导气”的途径损害难于通达经脉、运动经筋、驱动肢节而成瘫痪。在后期,由于经脉卫气通道因膜腠失于精血濡润而痿,卫气运行不利或不通,三焦不通、水液聚积而发于肢体水肿,或气道不利,筋肉失荣可见筋肉痿缩或拘急挛缩。[27]

8 临床运用外周经筋三期病理机制理论取得可喜疗效

笔者[36]运用动态平衡针法为主从经筋理论论治肩周炎,探讨毫针在动态平衡针刺手法下分解粘连作用和刺络拔罐放血的筋膜减张作用。方法:采用“动态平衡针刺法”消炎分解配合压痛点刺络拔罐法减张松解治疗肩周炎40 例。 结果:痊愈19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愈显率77.5%,与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痛点阻滞组31例)比较,χ2=13.40,P=0.0095,P<0.01,疗效明显优于两对照组。

笔者[37]运用经筋三期病理机制治疗膝痹病,方法:从《黄帝内经》相关篇章出发,在前期KOA 三期经筋病理机制理论研究基础之上,把180例KOA患者依病情分为三期,即瘀沫期、筋膜拘挛期、筋结病灶形成期,每期6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瘀沫期观察组采用经脉压痛点针刺电热温针法治疗;筋膜拘挛期观察组采用小针刀“筋膜减张”联合刺络放血减张“开通绝道”法治疗;筋结病灶形成期采用粗银质针电热温针“解结”法治疗;三期的对照组均采用固定穴位(梁丘、血海、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针刺电针法治疗;结果:临床控制与显效率之和比较:瘀沫期观察组为86.7%,对照组为66.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筋膜拘挛期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6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筋结病灶形成期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56.7%,P<0.01,有显著性差异。且三期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均在90%及以上;而固定针刺电针法随病情的进展与病期的深入控制显效率随着下降。结论:三期分治不同针刺方法均有较高的总有效率,说明不同针刺方法确实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分解粘连、开通绝道,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止痛,改善膝关节内外力平衡失调,降低肌筋膜压力,改善骨内瘀滞高压状态等作用。三期分治,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更具针对性。而“经筋病理”三期机制与分期论治确是认识与治疗KOA的又一有效途径与方法。

笔者运用手法从经筋理论治疗“筋结病灶形成期”之髌下脂肪垫损伤、部分踝关节炎、部分膝关节炎、冈下肌损伤、臀中肌损伤、腰肌劳损等病症,针对“筋结病灶点”行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手法治疗,患者忍痛下行手法1~2 min,绝大多部均能取得立杆见影之效。

笔者临床运用小针刀行肩周筋结点松解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症,配合患者功能煅炼,多能取得肩痛好转之效。

笔者依据足太阳膀胱“主筋所生病”之理论,运用桂枝加葛根(60~90 g)汤重用白芍(45~60 g)加少量祛风胜湿药治疗颈椎病“项背强几几”之太阳筋腧不利、津液流通障碍之“瘀沫期”病变疗效肯定。运用针刀、粗银质针以治疗筋膜拘挛期与筋结病灶形成期颈椎病变疗效颇佳。

临床运用“维筋相交”与手阳明经筋头部相交理论,针刺治疗中风病取瘫痪对侧头部筋结病灶进行治疗,再结合外周经筋病分期,进行分期论治,能取得较一般针刺方法为优的临床疗效。

以上临床研究与实践证明了经筋实质理论模型与外周经筋三期病理机制合理性。

9 外周经筋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9.1?经筋病的治疗原则

经筋病的治疗法则采用“温通”法。《灵枢·经筋》指出:“经筋之病,寒则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

9.2?外周经筋病的三期分治法[32-34]

9.2.1?瘀沫期

此期因外邪主要是寒邪致血脉凝涩、津液涩渗、聚沫而为痛,因此,“温经散寒通脉,活血消沫止痛”是正法。针刺以毫针为主,“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以取痛痹”(《灵枢·九针十二原》)。刺“分肉之间”即经筋之间隙(上的压痛点)者,其有经脉行于其中,以通经活血、宣痹通滞、消沫止痛,加用温针法以散寒祛邪。

9.2.2?筋膜拘挛期

此期特点为筋膜挛急、“绝道”闭塞、筋膜系统内压增高,“尽筋”应力加重,骨内瘀滞形成,治疗宜尽速解除筋膜系统内压,降低筋骨内压力,使“绝道”开通,络脉通利,血供恢复。针刺法如“铍针”“小针刀”或粗银质针之理分肉、开通闭塞之筋膜,降低筋膜及骨内压力(治疗点为压痛点或张力高之筋膜处)。加用温灸,温通“绝道”、解除痉挛。并视其络脉瘀滞者,刺络放血,进一步降低筋膜内压,防止继发病变的发生。

9.2.3?筋结病灶形成期

《灵枢·刺节真邪》指出:“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此期宜采用温通“解结”法,针用粗银质针(针身直径0.6~1.1 mm,依病情选择长短粗细者)或薛立功之长圆针针刺法温针温通解结、散寒通络、祛瘀生新(破坏陈旧性病理组织,使之形成新的创伤组织,从而激发组织修复过程的重启,并在积极治疗中形成新的健康组织)。治疗点为经筋结聚于骨突部、经筋交汇处之筋结病灶点(压痛、条索、结节处)。具体针刺手法如:①关刺法:“关刺者,直

106

16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灵枢·官针》),此法操作要点为,刺入肌腱附作于骨突部的压痛点后,行“横行摆动”手法,以解筋结。②恢刺法:“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灵枢·官针》),此法操作要点为,多针刺入病变粘连的肌筋膜,行“纵行疏通”手法,解除筋膜粘连和降低筋膜内压。③输刺法:“输刺者,直入直出,深纳之至骨,以取骨痹”(《灵枢·官针》),此法要点为,从浅层刺入深层骨面后提针至浅层,再深刺至骨面,以解除筋、肉、骨多层粘连和降低筋膜内压,对广泛粘连而感觉迟顿者适宜。④短刺法:“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灵枢·官针》),此法要点为,刺入关节内外骨面后,行小幅度的横行摆动、提插点刺揩摩骨面筋膜组织,以松解关节内粘连和骨面筋膜,解除“绝道”闭塞,通经活血,使络脉通利,骨压降低,防止骨损、骨痿及关节失用。⑤上四法由于刺激量较大,宜行皮肤定点麻醉后刺入为佳。需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治药品,以求全安。粗银质针刺入后,可用传统的艾段置针尾燃烧温针,也可用电热针仪接通银针行温热针疗法,均可温通解结、降低筋骨内压、通利经络、恢复气血运行,达到祛瘀生新的目的。⑥配合脏腑气血八纲六经等辨证,适当运用相应的中医药其他疗法,以加强疗效。

9.3?中风病痉挛性运动障碍之经筋病变治疗方法[23、27]

9.3.1?益气血、生髓充脑、温通经络

①腹针疗法[38]。中风病痉挛性运动障碍初期,其髓海受损已为不可逆性损害,此时开窍启闭、恢复神主导气治疗的主要着眼点在于激发新的神经元触突联系,而通调畅旺气血的运行,是主要的目标与方向,而采用腹针疗法,有助于激发全身气血的生成、输布与流通,从而增强脑之气血供应,激发新的神经元触突联系,有助于“神主导气”功能的发挥,从而减少痉挛性运动障碍的程度与治疗难度。其中医机制在于腹部为脾、胃、肾、肝、冲脉、任脉、带脉等循行所过之处,又为阴跷脉脉气所过之地,所以刺激腹部腧穴,有助于生血、行血、化精、生髓充脑等功能的激发,从而引气归元、益髓充脑、使机窍开而神机出入畅达,达到神主导气而消除痉挛性运动障碍的目的。

②灸刺百会。腹针疗法有助于气血的生成、化精、生髓充脑等功能的激发,但其脉气通于脑的主要大穴百会、风府、睛明,尤其是百会穴,是头气街的主要穴位,又为肝经、膀胱经、督脉气血进入脑内的重要穴位,其位最高,针刺或艾灸百会穴,直接通达经脉气血,激发神机,醒脑开窍,最是有效,凡精神痿钝、四肢痿软无力或是四肢痉挛性瘫痪,温灸(实按灸为佳)百会,具有温补升提、通达经气的作用,使温热之气直达脑内及全身,多能迅速或是即时起效。对于温灸百会,长以灸之,往往能使痉挛性运动障碍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温灸法或火针法为《内经》“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具体运用。

③温灸髓会绝骨、筋会阳陵。绝骨为足少阳经穴,为髓之会,具有激发生精化髓充脑之功能,温灸可以补益髓海,调整少阳“枢机”,使太阳之经筋“开机”不致于过,阳明之筋“收机”不致于无力,如此才能开合得利,枢转正常,所以髓会绝骨为治疗痉挛性运动障碍之要穴。阳陵为筋之会,可以双向调节全身经筋之病理状态,调整枢机功能,为治疗经筋病之要穴,宜采用温通法。

9.3.2?通调跷脉最为关键

由于中风病痉挛性运动障碍的主要病位在脑之络脉受损,影响脑之“维筋相交”及脑内相互交会之“跷脉”,所以在通调跷脉这一关键环节中,“阴阳交于目内眦”之“睛明”穴,是通调跷脉的主要大穴之一,针刺本穴,有助于跷脉脉气的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从而缓解“阳缓而阴急”及“阴缓而阳急”的病理状态。由于“睛明”穴是阴、阳跷脉交会之处,因此,无论“阳筋急”或是“阴筋急”,皆可选用。另外,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穴,针刺可以起到调枢机、熄肝风而解痉挛;更为重要的是,风池穴为阳跷脉入脑之处,针刺它有助于缓解阳筋急而起到减轻或解除痉挛性状态的作用。

由于阴跷脉起穴照海、阳跷脉起穴申脉,若阴跷脉病,阴筋拘急为主者,可刺照海出血(脉气盛者),若脉气虚者,可温灸照海,以通补阴跷脉气;反之,可刺申脉出血或温灸申脉。同时,针刺可以由照海透申脉,或由申脉透照海,或两穴对应同时施灸法,以交通阴阳跷脉之气,改善肢体痉挛状态。

9.3.3?温通督脉法[39-40]

温通督脉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达督脉之气以统摄诸经,其主要的治疗部位在水沟、百会、大椎、颈5~胸2区、胸10~腰1区、腰2~骶2区正中或相应夹脊穴[41]。实则针刺或刺络放血,虚则温灸或长蛇灸。

9.3.4?调理经筋——温通解结与神经干刺激法

根据“维筋相交”理论确立中风病挛性瘫痪取瘫侧肢体的对侧头部筋结区(在头部病灶侧全面寻找压痛点,行针刺或小针刀或手法解结,必要时加温灸,并视其脉络怒张者刺络放血,血色变红或自凝为度)进行治疗。

对于因痉挛性运动障碍而导致的经筋病理性筋结病灶形成者,采用经筋刺法[42]或上述小针刀或铍针行筋膜减张、粗银质针温通解结法解结温通;对部分患者可针刺神经干[43]法:中风病肢体痉挛性瘫痪中后期,可分为阴筋病变、阳筋病变或阴阳筋俱病三种情况。

阴筋病变可见两种情况:一是阴筋急之屈而不伸,因此治疗上一方面宜取阴筋之筋结病灶点(多位于关节附近的肌肉起止点)温筋解结,刺激量以不引起经筋屈曲为度,或用火针疗法,温通解结;另一方面宜刺激支配阳筋的神经干或脊神经(夹脊穴深刺神经法)。二是阴筋缓则可因阳筋的相对强劲而强直不能屈,治疗上宜直接刺激支配阴筋的神经干或脊神经。阳筋病变可见两种情况:一是阳筋急之强直不能屈,因此治疗上一方面宜取阳筋的筋结点温筋解结,另一方面宜取支配阴筋的脊神经行神经干刺激法。二是阳筋缓则屈曲不伸,治疗上宜直接刺激支配阳筋的神经干或脊神经。阴阳经筋俱受病:

107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6卷

则多见肢体痿软无力,或屈伸不利等,对于前者宜采用支配阴阳经筋之神经干刺激法,对于后者宜在关节附近温针或火针疗法温通解筋结。对于后期之关节挛缩畸形者:可以考虑粗银质针或小针刀松解粘连,矫正畸形,并配合手法运动关节,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10 结 语

本文从现代文献、《内经》、结合临床实践对经筋实质与经筋病理过程及外周经筋病三期针刺法及中风病痉挛性运动障碍针刺疗法进行探讨。

经筋理论临床运用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筋肉系统与神经系统病症。经筋病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筋肉系统,主要体现在“筋急”与“筋纵”两大方面,涉及“迫切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横络”、结筋病灶点、“应力集中”所致之筋结点、“软组织张力增高”的痹痛等病理过程,以“筋急”为主,而对“筋纵”研究薄弱。

经筋实质方面主要有筋肉系统说、神经说、膜性支架同一性说、软组织张力本体感受线性组织功能连续说、神经与筋肉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偏执某一系统说。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内经》相关条文,笔者提出了经筋实质与病理过程假说:中枢经筋(手阳明经筋头部相交与足少阳经筋维筋相交)在脑内,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周经筋主要为筋肉系统;外周经筋病理三期过程即“瘀沫期”“筋膜拘挛期”“筋结病灶形成期”,经临床验证有其合理性。对经筋病进行三期分治亦提高了临床疗效;中风后中枢经筋早期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热、毒、水、瘀,中后期主要表现为痰、瘀、水互结。最后从经筋生理病理及相关中医解剖围绕经筋病理过程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外周经筋病理三期针刺治疗原则(温通法,以痛为腧)与方法(瘀沫期采用毫针温针法、筋膜拘挛期采用小针刀与刺络放血减张法、筋结病灶形成期采用粗银质针温通“解结”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运动障碍从经筋病理角度进行了治疗方面探讨(①益气血、生髓充脑、温通经络;②通调跷脉;③温通督脉;④调理经筋——温通解结与神经干刺激法)。

综上,笔者提出的经筋实质假说与外周经筋病三期病理过程假说具有理论意义与临床现实意义,值得观注与进一步研究,愿与同道商讨。◆

参考文献

[ 1 ] 赵姗姗,李春日,董宝强.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评价[ J ] .山东中医杂志,2012,31 ( 1 ):40-41.

[ 2 ] 李钊,王跃辉,韩清民.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95例临床观察[ J ] .新中医,2010,42 ( 10 ):59-60.

[ 3 ] 孟凡萍,胡志俊,钱雪华,等.从经筋气血理论指导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J ]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 ( 7 ):1425-1427.

[ 4 ] 韦英才,梁树勇,王凤德.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 ( 9 ):58-59.

[ 5 ] 倪丽伟,卞金玲,石学敏.经筋刺法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43例[ J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 ( 6 ):73-74.

[ 6 ] 盛国滨,王静,董敏.电针经筋结点为主治疗中风后肘关节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J ] .针灸临床杂志,2012,28 ( 1 ):39-40. [ 7 ] 聂文彬,赵宏.温针经筋刺法治疗卒中痉挛性肩痛疗效观察[ J ] .

四川中医,2012,30 ( 3 ):109-111.

[ 8 ] 程永,林贤梅,成卓,等.运动针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

40例疗效观察[ J ] .新中医,2005,37 ( 5 ):60-61.

[ 9 ] 张泽斌,焦会妮,樊慧姝.长圆针辨证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162 例[ J ]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 ( 22 ):130-131.

[ 10 ] 盛国滨,陈剑,王静. 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外展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 J ] .中医药学报,2012,40 ( 1 ):112-113.

[ 11 ] 黄锦军,庞军,雷龙鸣,等.经筋疗法为主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J ] .中国针灸,2006,26 ( 5 ):322-324.

[ 12 ] 田健来,李旗,马树祥,等.银质针温针与普通针温针对原发性痛经疗效对比观察[ J ]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 ( 12 ):

815-816.

[ 13 ] 梁沛华,崔建锋,邓宾.从经筋论治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J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 ( 5 ):348-351.

[ 14 ] 陈锦宏.经筋针刺治疗牙痛[ J ] .中国针灸,2008,28 ( 9 ):641.

[ 15 ] 薛立功,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 16 ] 孙树椿.中医筋伤学[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 17 ] 刘乃刚,郭长青. 经筋实质阐释[ J ] .江苏中医药,2010,42 ( 8 ):7-8.

[ 18 ] 秦玉革.《内经》经筋的实质是神经[ J ] .中国针灸,2006,26 ( 2 ):147-150.

[ 19 ] 刘涛,李平.经筋实质初探[ J ] .中国针灸,2007,27 ( 4 ):297-298.

[ 20 ] 吴金鹏.中医“经筋”及“膜原”实质的筋膜理论探讨[ J ] .北京中医,2007,26 ( 5 ):283-285.

[ 21 ] 茹凯,刘天君.“经筋”实质的系统科学研究[ J ]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 ( 4 ):229-233,245.

[ 22 ] 沈志生.《内经》经筋理论的再认识[ J ] .中国针灸,2006,26 ( 9 ):639-640.

[ 23 ] 程永.经筋实质、经筋病病机与治法探讨[ J ] .湖南中医杂志,2011,27 ( 5 ):97-99.

[ 24 ] 薛立功,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 25 ] 赵勇,董福慧,张宽.经筋痹痛的软组织力学变化分析与治疗思路[ J ] .北京中医药,2008,27 ( 9 ):705-707.

[ 26 ] 徐世芬.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J ] .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 ( 23 ):1761-1762.

[ 27 ] 程永.脑的经脉联系与中风病痉挛性运动障碍针灸治疗思路探讨[ J ]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 ( 4 ):592-594.

[ 28 ] 程永.肝阳暴亢型脑出血中医病机治法探讨[ J ]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 ( 1 ):83-84,96.

[ 29 ] 谢浩然.经络气道论[ J ] .针刺研究,2008,33 ( 2 ):142-144. [ 30 ] 宋兴.陈潮祖教授“膜腠三焦”说[ J ]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4,17 ( 2 ):6-8.

[ 31 ] 宋兴,张新渝,马烈光,等.黄帝内经·灵枢[ M ]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89.

[ 32 ] 程永.膝痹病经筋病机与针刺治疗探讨[ J ]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 ( 8 ):695-696.

[ 33 ] 程永.肩周炎的经筋病机实质与治疗探讨[ J ] .天津中医药,2012,29 ( 6 ):552-555.

[ 34 ] 程永.髀枢痹(股骨头坏死)中医病理关键环节与针灸治法探讨[ J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 ( 3 ):125-128.

[ 35 ] 邹忆怀.“毒损脑络”学说的症状学研究思路探讨[ J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 ( 7 ):448-450.

[ 36 ] 程永,林贤梅,成卓,等.动态平衡针法为主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J ] .四川中医,2005,23 ( 3 ):91-92.

[ 37 ] 程永,吴凯,成卓,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同分期不同治法随机对照研究[ J ] .中国针灸,2013,33 ( 6 ):508-512.

[ 38 ] 周炜,王丽平.腹针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J ] .中国针灸,2005,25 ( 11 ):757-759.

[ 39 ] 蔡英丽.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 D ] .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6-8.

[ 40 ] 张闻东,陈幸生,韩为,等.针刺督脉为主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 J ] .上海针灸杂志,2O05,24 ( 5 ):11-12.

[ 41 ] 李新红,周君,李先果,等.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35例临床观察[ J ]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 ( 9 ):7-8. [ 42 ] 岳增辉,袁建菱,姜京明.经筋论治脑卒中后痉挛状态及对脑脊液Glu、GABA的影响[ J ] .中国针灸,2004,24 ( 8 ):

565-567.

[ 43] 吴勇.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中风偏瘫痉挛期疗效观察[ J ] .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 ( 12 ):38-39.

108

中医筋伤学(六版)---第九章 胸背部筋伤

第九章胸背部筋伤 胸背部位于颈以下、腰以上的躯干部位,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述:“背者,自身后大椎以下,腰以上通称也。” 胸背损伤在临床上常见,损伤程度不一。轻者常伤及胸廓部的软组织、骨骼,重者伤及胸腔内的呼吸、循环系统等重要脏器,甚至有生命危险。骨折及胸腔内脏器损伤的内容在其他教材中讨论,本章讨论胸背部筋伤,即该部的软组织损伤。但临床上出现胸背部软组织损伤时,一定应注意是否合并有骨折或胸腔内脏器的损伤。 骨性胸廓是由12对肋、12个胸椎和胸骨借关节、韧带连结而构成。上7对肋骨通过肋软骨直接附着于胸骨,为真肋。下5对为假肋,第8~10肋借助第7肋软骨形成肋弓后再连接于胸骨,第11-12对肋骨前缘游离,为浮肋。肋间神经、血管位于肋骨的下缘。胸骨由上而下,分为柄部、体部和剑突部。脊柱骨背部正中段为胸椎,构成略向背侧的生理弯曲。各椎骨之间由上、下关节突相互构成胸椎关节突关节。胸椎体两侧接近上缘和下缘处各有一个半圆形的肋凹,与肋骨头互相构成胸肋关节。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与肋骨的肋结节形成肋横突关节。 肋骨间软组织有两种肌束方向互为相反的肋间内、外肌。胸椎间有软薄的椎间盘位于两椎体之间,前后有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椎管内容纳胸段脊髓。背部肌肉分三层:浅层上部为斜方肌,下部为背阔肌;中层为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上、下后锯肌;深层为竖脊肌。胸背部筋伤,就是指以上关节、肌肉、筋膜和韧带的损伤。 第一节胸部扭挫伤 胸部扭挫伤或受自身扭转、牵拉所致,或因外来暴力直接作用于胸壁导致局部筋伤和气血、经络功能紊乱,胸部疼痛为其主要症状。 【病因病机】 胸壁扭挫伤常见于因屏气搬抬重物、用力举重等致胸部肌肉过度牵拉、扭转而产生损伤,导致气机运行失常,经络阻滞,不通则痛。扭伤可以伤气为主,亦可由气及血造成气血两伤。暴力直接损伤,如胸部被打、踢、碰撞、挤压及跌仆等,而致胸部皮肤、筋肉受挫,经脉受

最新4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Z第4次作业资料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Z第4次作业 A型题: 1.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为:[ 1分] A.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B.红、肿、热、痛及机能障碍 C.组织内的炎性充血和水肿 d.变质、渗出、增生E.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和炎区的白细胞浸润 2. 传染性发热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1分] a.生物病原体B.无菌性炎症C.恶性肿瘤D.变态反应E.某些固醇类物质 3. 化脓性炎时,脓液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种细胞浸润有关?[ 1分] A.浆细胞 B.单核细胞c.中性白细胞D.嗜酸性白细胞E.淋巴细胞 4.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通过下列哪一项来损害组织细胞的?[ 1分] A.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 B.溶酶体破裂释放溶酶体酶类 C.禁株细胞抑制 d.Ⅱ、Ⅲ、Ⅳ型变态反应E.微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 5.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1分] A.中性粒细胞b.下丘脑C.骨骼肌D.皮肤血管E.汗腺 6. 卡他性炎是:[ 1分] A.浆膜发生的浆液性炎 B.皮肤发生的浆液性炎 C.肺发生的渗出性炎 d.粘膜发生的轻度渗出性炎E.以上均不是 7. 发热病人较易出现:[ 1分] A.呼吸性酸中毒 B.混合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 8. 引起炎症的原因最常见的是:[ 1分] A.理化性损伤 B.机械性损伤c.生物性因子D.免疫反应E.遗传性缺陷 9. 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位是:[ 1分] a.视前区-前下丘脑B.丘脑C.桥脑D.中脑E.脊髓 10. EP是一种[ 1分] a.小分子蛋白B.大分子蛋白C.磷脂D.多糖E.淋巴因子 11. 发热时下列所列举机能改变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 A.神经系统:早期兴奋,持续过高热可转为抑制 B.循环系统: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跳加快c.消化系统: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强引起恶心、呕吐D.呼吸系统:由于血液温度上升和酸性代谢产物的刺激,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E.泌尿系统:因交感神经兴奋,肾小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尿量减少 12.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 A.“隐蔽”抗原释放入血b.抑制性T细胞产生过多C.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内某些组织有共同抗原,免疫系统产生交叉免疫反应D.自身组织的抗原性发生改变E.遗传因素 13. 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增生性炎?[ 1分] A.大叶性肺炎 B.小叶性肺炎c.急性肾小球肾炎D.风湿性心包炎E.慢性活动性肝炎 14. 发热发生机制中共同的基本因素是:[ 1分] A.外源性致热原b.内源性致热原C.前列腺素D.5—羟色胺E.环磷酸腺苷

第五章 髋及大腿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

第五章髋及大腿部筋伤 髋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能作屈曲、伸直、内收、外展、旋转和环转等活动。髋臼窝内富有移动性脂肪组织,随着关节内的压力改变而时出时入,以维持关节内压力的平衡。 髋关节囊由坚韧致密的纤维组织所组成,其前部和上部较厚,最为坚韧;后部和下部较薄。近端附着于髋臼边缘及髋臼横韧带;远端前方附着于粗隆间线,后方附着点为股骨颈中、下1/3交界处。 髋关节韧带关节囊的前方、下方及后方分别由髂股韧带、耻股韧带和坐骨韧带所加强。髂股韧带是全身最坚强的韧带,人体直立时,人的重心位于髋关节后方,此韧带能维持伸直而不需要肌肉的主动收缩,并有防止关节过伸和内收的作用。此外,股骨头韧带为一关节囊内滑膜外的三角形纤维束带。 肌肉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很丰富,能产生很大的活动幅度。屈曲动作主要是由髂腰肌、股直肌和缝匠肌所控制,伸直动作主要由臀大肌控制,外展动作主要由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控制,内收动作则由内收肌群控制,旋外则由梨状肌、上孖肌、下孖肌、闭孔内肌和股方肌控制。 神经髋关节的神经支配是来自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的前支,后者又有一分支支配膝关节,故髋部疾患往往会引起膝部疼痛。 大腿肌肉及筋膜大腿的许多肌肉伸越过髋、膝两个关节。大腿深筋膜像一个紧身袜,包裹整个大腿肌肉,其远端与小腿深筋膜相延伸,近端附着于髂嵴和腹股沟韧带以及坐骨、耻骨支、骶结节韧带。大腿的肌肉可分为三组:前组,是缝匠肌、股四头肌和阔筋膜张肌,有屈髋和伸膝功能。内侧组,浅层是股薄肌、长收肌,深层是短收肌、大收肌、内收小肌和闭孔外肌,使大腿具有内收、屈曲和旋转功能。后组,是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有伸髋和屈膝功能。前组的肌肉由股神经支配,内侧组由闭孔神经支配,而后组由坐骨神经支配。 综上所述,尽管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坚实牢固,但在髋部骨折、脱位损伤中常并发损伤。此外,由于人体中某些部位存在解剖弱点,局部超负荷的劳累亦是髋、大腿筋伤的原因。《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胯骨,即髋骨也,又名髁骨。若素受风寒湿气,再遇跌打损伤,瘀血凝结,肿硬筋翻,足不能直行。”说明髋部损伤后再感受外邪,则会加重损伤后出现的症状。 第一节股四头肌损伤 股四头肌覆盖在股骨前方,分为四部分。股直肌呈梭形,是股四头肌群中最前面的一条。它起于髂前下棘,而腱的弓状部起于髋臼上方的髂骨,是股四头肌群中唯一越过髋关节及具有屈髋功能的肌肉。其他三个头起点均始于股骨上端,以后与股直肌一起附着于髌骨上缘。股四头肌作为一个整体,主要具有伸膝功能,其损伤多为扭挫伤或肌纤维撕裂,严重时可致

中医筋伤学选择试题

1、长期弯腰搬物患者,最易致何种韧带损伤 A.黄韧带损伤B.后纵韧带劳损C.棘间韧带劳损D.棘上韧带劳损 2、前臂伸肌总腱附着部为: A.肱骨内上髁B.肱骨外上髁C.尺骨鹰嘴D.肱骨粗隆 3、陈X,女,50岁,干部,长时间工作后头晕、头痛、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手臂发麻、痹痛,休息后可缓解。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落枕B.颈部肌肉劳损C.中风D.颈椎病 4、不可能使上述整症状加重的检查是: A.双眼上视B.牵拉试验C.咳嗽D.颈部后仰 5.脊髓型颈椎病以什么为特征 A.头痛、头晕B.颈肩疼痛、手臂放射痛 C.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D.头部位置改变引起猝倒 6.哪项不是引起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原因: A.肥胖B.长期弯腰搬重物或工作C.长期腰部姿势不良D.急性腰部损伤治疗不当 7患者男性,43岁,来诊诉反复左侧腰部疼痛3个月,活动受限,否认有外伤史,检查发现左侧腰肌较紧张,于腰5左侧横突处压痛明显,余无特别。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B.腰肌筋膜劳损C.棘上韧带劳损D.棘间韧带损伤 8.棘间韧带劳损最易损伤的姿势为:

A.腰后伸位B.腰前屈位C.腰侧屈位D.腰仰卧位 9.患者30岁,男性,晨起觉颈背部疼痛,转侧不利,敷热毛巾后有所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 A.颈椎病B.落枕C.颈部急性扭伤D.颈项筋膜炎 10.患者40岁,女性,因长期伏案工作后颈部疼痛,并牵涉及右肩臂部,手指麻木,伴有耳鸣,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肩周炎B.颈椎病C.肩峰下滑囊炎D.岗上肌肌腱炎 11.棘间韧带常见的发病部位是:A.胸1――胸11段B.胸11――腰1段C.腰1――腰3段D.腰4――腰5段 12.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主要是由于下列哪项劳损所致 A.拇长展肌腱B.拇长屈肌腱C.拇短伸肌腱 D.拇长伸肌腱 13.落枕的临床表现为: A.头痛、头晕B.颈部疼痛C.头常偏向患侧D.颈部活动受限14.腱鞘囊肿多发于: A.腕背B.腕掌面偏桡侧C.腘窝D.肩部 15岁男性患者,平素有肩痛史,初起感觉右肩外展不利,一天突然外展捉物时剧痛,随即无力外展上肢,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肩周炎B.肩部扭挫伤C.肩峰下滑囊炎D.岗上肌腱断裂16.一17岁中学生,在一次校运会上参加标枪比赛,赛时觉右肩有隐痛,但仍

中医筋伤学复习题

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筋伤学》复习题(1) 一.选择题(每题1分) A1型题(5分) 1.长期弯腰搬物患者,最易致何种韧带损伤 A.黄韧带损伤 B.前纵韧带劳损 C.后纵韧带劳损 D.棘上韧带劳损 E.棘间韧带劳损 2.前臂伸肌总腱附着部为: A.肱骨内上髁 B.肱骨外上髁 C.尺骨鹰嘴 D.肱骨粗隆 E.桡骨粗隆 3.肘部严重扭挫伤,早期处理应: A.行理筋手法 B.敷药并固定肘关节于屈肘45o悬吊 C.敷药并固定肘关节曲肘90o悬吊 D.敷药后自由活动 E.敷药并固定肘关节曲肘135o悬吊 4.一20岁患者,从3米高处跳下,右足先着地,即觉右跟部剧

痛,不能步行,而X光未见骨折,最大可能是: A.跟痛症 B.外侧副韧带损伤 C.内侧副韧带损伤 D.踝关节脱位 E.跟腱断裂 5.一男性15岁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跟部肿痛,皮肤温度稍高,色红,跟部压痛,步行时痛加,X线未见异常,血沉为25mm/h,类风湿因子为阴性,此病为: A.跟后滑囊炎 B.跟腱止点撕裂伤 C.痹证性跟痛症 D.跟骨骨骺炎 E.肾虚性跟痛症 A2型题(10分) 1.“网球肘”“高尔夫球肘”的治疗,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A.嘱休息为主 B.臂部理伤,拨筋法 C.痛点按摩 D.中药外敷外洗 E.痛点封闭 2.痛点局部封闭,不适宜下列何种损伤:

A.网球肘 B.尺骨鹰嘴滑囊炎 C.肱骨内上髁炎 D.肘部扭挫伤 E.前臂伸肌腱周围炎 3.以下哪项不经过腕管: A.拇长屈肌 B.指深屈肌 C.正中神经 D.指浅屈肌 E.掌长肌腱 4.以下因素引起急性腰肌扭伤,只有下面哪项除外:A.猛然搬动过重的物体 B.劳动时两人配合不当 C.平地滑倒 D.突然打喷嚏 E.感受风寒 5.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除了下面哪项均可选用:A.手法治疗 B.石膏固定 C.药物治疗 D.封闭治疗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Z第6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Z第6次作业 A型题: 1. 大叶性肺炎早期最严重的合并症为:答案:c.中毒性休克 2. 胃溃疡发病的病灶部位主要在:答案:d.胃小弯近幽门处 3. 大叶性肺炎时,不会发生:答案:e.肺褐色硬变 4. 有关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答案:b.原发灶多在肺尖 5. 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呈碎片状坏死及桥接坏死见于:答案:d.慢性活动性肝炎 6. 下列所述哪项是错误的?答案:e.骨结核多发生于趾(指)骨 7. 以下哪项不符合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答案:c.不会发生干酪样肺炎 8. 下述哪一项不符合小叶性肺炎?答案:b.病变多局限于一个小叶 9. 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特点是:答案:a.肝细胞广泛变性,点灶状坏死 10. 急性普通型肝炎时,肝脏体积增大主要是由于:答案:c.肝细胞弥漫地气球样变 11. 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发病机制为:答案:c.胃酸持续增高 12. 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有:答案:a.肝细胞气球样变 13. 大叶性肺炎咯铁锈色痰出现在:答案:b.红色肝变期 14. 肝脏表现粗大结节性肝硬化是指:答案:b.坏死后性肝硬化 15. 慢性胃溃疡之肉眼形态所见通常是:答案:c.直径2cm以内,溃疡断面呈斜漏斗状,尖端斜向贲门 16.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有:答案:b.桥接坏死 17. 门脉高压症时的侧支循环形成可出现:答案:b.食道下端静脉曲张 18. 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答案:a.经输血.输血制品传播 19. 下列小叶性肺炎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答案:e.病变融合多发展为肺肉质样变 20. 慢性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答案:b.出血 21. 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为:答案:d.支气管及肺泡化脓性炎症 22. 在下列肺外结核中哪一个可不经过血道播散而发生?答案:d.肠结核 23. 肝硬变假小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答案:c.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24. 与肝性脑病有关的假性神经介质是:答案:c.苯乙醇胺 25.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答案:a.常发生于儿童 26. 下列关于小叶性肺炎的记述中,哪项不正确?答案:e.病菌多来自血行感染 27. 对十二指肠溃疡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答案:b.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胃酸分泌增多 28.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主要组织形态学改变是:答案:d.碎片状坏死及桥接坏死 29. 门脉性肝硬化最严重的合并症是:答案:c.肝性脑病 30. 小儿发烧5天,咳嗽,胸部透视可见右下叶散在小灶性阴影,最可能是:答案:c.小叶性肺炎 31. 产生肝昏迷的机制目前认为:答案:e.上述因素综合作用. 32. 关于肺心病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答案:d.由于肺小动脉痉挛和阻力增加使右心室肥大 33. 大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为答案:a.肺泡充满纤维素性渗出物 34. 肝硬变时,门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是:答案:b.小叶下静脉、中央静脉及肝血窦受压 35. 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其病程迁延在一年以上则可能发展为:答案:b.坏死后肝硬变 36. 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是:答案:b.肝细胞大片坏死,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37. 原发性肺结核发生是由于:答案:e.机体对结核病缺乏免疫力 38. 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有:答案:c.肝实质迅速而广泛的坏死 39. 下列对结核病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答案:a.上叶空洞主要发生于原发性结核病 40. 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有:答案:e.广泛肺纤维化 41. 干酪性肺炎通常是哪条途径播散所致?答案:c.支气管 42. 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答案:b.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胸膜处

病理重点总结

病理重点总结 ——护理三班 绪论名词解释病理学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包括形态机能和代谢) ,结局和专柜的基础学科。 病理学总论——普通病理学病理学各论——系统病理学 研究方法人体病理学1尸体剖检2活体组织检查 3 细胞学检查 实验病理学1 动物实验 2 组织和细胞培养 (发展什么的随便看看吧) 第一章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 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适应形态学表现 1.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营养性不良萎缩先皮下脂肪——四肢肌肉——靠近中线 肌肉——内脏器官(慢性消耗性疾病) 压迫性萎缩因组织与器官长期受压所致 失用性萎缩器官或组织长期工作负担减少和功能下降所 致 去神经性因运动神经元或轴突损害引起的效应器萎缩 肉眼观体积变小重量减轻色泽变深质地变硬特征性 改变 光镜包浆缩小包核缩小脂褐素(萎缩标志,细胞内未被 溶酶体彻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的膜包被细胞器残体心 脏萎缩标志心外膜表面出现弯曲血管脑萎缩脑 沟变宽脑回变窄 2.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通常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所致)代偿状态——功能增强失代偿状态——功能衰竭高血压心脏病后负荷增加或左室部分心肌坏死后周围心肌功能代偿引起的左室心肌肥大 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脂肪细胞却可以增生,以维持器官的原有体积。甚至造成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增大——假性肥大 3.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加,可分为弥漫性或局限性是细胞有丝分裂活跃的结果肿瘤性增生(移行性细胞癌) 对于细胞有丝分裂增殖能力活跃的组织器官,其肥大可以使肥大和增生的共同结果对于细胞有丝分裂增殖能力低的组织细胞,如心肌,骨骼肌,其肥大仅是单纯性肥大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是组织细胞是成分成熟和生长调节紊乱的形态学表现,通常发生在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和间叶细胞之间吸烟者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易发生鳞状上皮化生慢性胃炎,胃黏膜上皮转变为含有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上皮组织——肠上皮化生 损伤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超过组织和器官的适应能力,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 形态学变化1变性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细胞水肿或水变性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

中医筋伤学74403

中医筋伤学 单选+多选=20 总论+各论的总述部分 填空=20-30 总论部分 名解5题=25 简答2题(鉴别)梨状肌与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与胸口出口综合征(较少见),颈肩部与肩周炎特殊检查的方法 案例2题=20 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01、“筋”,综合古代中医文献、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主要就是指人体的皮肤、皮下深浅 筋膜、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椎间盘、关节软骨(盘)、周围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 02、因各种急性外伤、慢性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所造成人体组织病理损害统称为“筋 伤”,即现代医学所指的软组织损伤。 03、《内经》--我国现存最早与最完整的医学典籍,也就是筋伤学的理论渊源、对筋的概念有 了描述, 有“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 “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其中“筋” “筋膜” “肌肉”等名词延用至现在、 ★《素问》: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填空) 《素问》: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 04、《金匮要略》导引、吐纳、膏摩;即可治疗筋伤疾病,又可预防筋伤疾病。 华佗—五禽戏与摇脊疗法,这就是软组织损伤的功能疗法与按摩疗法(模仿虎、鹿、熊、猿、鹤--引挽腰体,动诸关节 )。 05、葛洪就是中国创伤骨科的创始人;代表作《肘后救卒方》,对筋伤的肿胀、疼痛用活血化 瘀的药物内服外用方面有所发展(或加酒或加醋或用药熨患处),沿用至今。 06、刘涓子著《刘涓子鬼遗方》后由龚庆宣整理,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著,对创口感 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提出消、托、补等治法。 07、隋·巢元方等《诸病源侯论》明确提出了筋伤有别与骨伤与脱臼的诊断名称。还记载了 开放伤口的正确缝合方法。 08、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归纳了按摩手法,手法治疗筋伤从此有了记载,以及筋伤的 内外用药(天竺国按摩法说明当时的医学对外交流)。 09、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骨伤科专著,该书强调的 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整体治疗思想,逐渐成为筋伤治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0、李仲南《永类钤方》总结了损伤后的三期用药原则(活血化瘀、养血舒筋与培元固肾)。 奠定了筋伤外用药的给药方法(按摩手法外还结合辛香、辛热、开窍的洗药、熨药、贴药、敷药)与用药原则基础(麝香、冰片、苏合香、冰片、麝香现代药理:透皮吸收)。 11、明代-正体科与跌伤科;清代-正骨科(伤科)。 12、薛己《正体类要》: “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与” 阐明 与强调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13、清·吴谦等编《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直旨》提出了以摸法诊断筋伤,以按摩推拿法治 之,具体到推拿按摩的手法定义、适应证及手法的作用与机理。该书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摸” 法主要用于筋伤的诊断,“推、拿、按、摩”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 病理学Z 作业6

《病理学Z》第6次作业 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胃溃疡发病的病灶部位主要在: [1分]D.胃小弯近幽门处 2.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 [1分]B.食道曲张静脉破裂 3.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1分]D.类上皮细胞和郎罕氏巨细胞 4. 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呈碎片状坏死及桥接坏死见于: [1分]D.慢性活动性肝炎 5. 下列小叶性肺炎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E.病变融合多发展为肺肉质样变 6. 干酪性肺炎通常是哪条途径播散所致? [1分]C.支气管 7. 大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为 [1分]A.肺泡充满纤维素性渗出物 8. 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 [1分]A.经输血.输血制品传播 9. 在下列肺外结核中哪一个可不经过血道播散而发生? [1分]D.肠结核 10. 急性普通型肝炎患者出现黄疸是由于: [1分]B.肝细胞坏死较多时对胆红质的摄取、结合和分泌发生障碍 11. 肝硬变时,门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是: [1分]B.小叶下静脉、中央静脉及肝血窦受压 12. 下列对结核病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1分]A.上叶空洞主要发生于原发性结核病 13. 下列所述哪项是错误的? [1分]E.骨结核多发生于趾(指)骨 14. 原发性肺结核发生是由于: [1分]E.机体对结核病缺乏免疫力 15. 慢性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为: [1分]B.出血 16. 下列有关小叶性肺炎的病变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A.渗出物中以纤维素为主 17. 干酪样坏死主要是由于: [1分]D.结核菌量大,毒力强,变态反应增高 18. 门脉性肝硬化最严重的合并症是: [1分]C.肝性脑病 19. 大叶性肺炎咯铁锈色痰出现在: [1分]B.红色肝变期 20. 对十二指肠溃疡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1分]B.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胃酸分泌增多 21. 小儿发烧5天,咳嗽,胸部透视可见右下叶散在小灶性阴影,最可能是: [1分]C.小叶性肺炎 22. 肝脏表现粗大结节性肝硬化是指: [1分]B.坏死后性肝硬化 23. 大叶性肺炎时,不会发生: [1分]E.肺褐色硬变 24. 慢性胃溃疡之肉眼形态所见通常是: [1分]C.直径2cm以内,溃疡断面呈斜漏斗状,尖端斜向贲门 25. 以下哪项不符合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 [1分]C.不会发生干酪样肺炎 26. 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有: [1分]E.广泛肺纤维化 27.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有: [1分]B.桥接坏死 28. 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有: [1分]A.肝细胞气球样变 29. 郎罕氏多核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变形成的? [1分]D.类上皮细胞 30. 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其病程迁延在一年以上则可能发展为: [1分]B.坏死后肝硬变 31. 关于肺心病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1分]D.由于肺小动脉痉挛和阻力增加使右心室肥大 32. 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为: [1分]D.支气管及肺泡化脓性炎症 33. 产生肝昏迷的机制目前认为: [1分]E.上述因素综合作用 34. 肝硬变假小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1分]C.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35. 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发病机制为: [1分]C.胃酸持续增高 36. 与肝性脑病有关的假性神经介质是: [1分]C.苯乙醇胺 37. 急性普通型肝炎时,肝脏体积增大主要是由于: [1分]C.肝细胞弥漫地气球样变 38. 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特点是: [1分]A.肝细胞广泛变性,点灶状坏死 39. 大叶性肺炎早期最严重的合并症为: [1分]C.中毒性休克 40. 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1分]B.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胸膜处 41. 下列关于小叶性肺炎的记述中,哪项不正确? [1分]E.病菌多来自血行感染 42. 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是: [1分]B.肝细胞大片坏死,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病理学总论习题1—6章

病理执业医师考试复习题 1、湿性坏疽常发生在() A.脑、脾、肝 B.脑、肠、子宫 C.肺、肠、肝 D.肺、肠、子宫 E.肺、肾、脑 2、细胞水肿发生机制主要与哪一种细胞器的功能障碍有关() A.溶酶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 E.核糖体 3、内芽组织的组成是() A.毛细血管和弹力纤维 B.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 C.毛细血管和胶原纤维 D.纤维母细胞和小静脉 E.小动脉和纤维母细胞 4、坏死的细胞代谢停止,功能丧失并出现一系列形态学改变,下面哪种是细胞坏死最具特征形态学标志() A.糖浆内糖原减少 B.溶酶体破裂 C.核固缩,碎裂及溶解 D.胞浆内出现微细结构破坏 5、HE染色切片中发现细胞体积变大胞浆淡染呈空泡状。为确定空泡状性质最常用:() A.苏丹3染色 B.普鲁士染色体 C.嗜银染色体 D.免疫组化 E.电镜检查 6、肉芽组织内发挥抗感染作用主要成分是() 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肌纤维母细胞 C.炎性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胶原纤维 7、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 A.化生 B.萎缩 C.再生 D.肥大 E.增生 8、有一女性年轻患者患慢性肾炎,近年来症状加重,出现多尿,夜尿及贫血等表现,此患者肾脏会出现何种表现() A.肾脏体积变大,质地韧 B.肾脏体积变小,质地软 C.肾脏萎缩,颜色红 D.肾脏萎缩,质地硬 E.以上都不是 9、肉芽组织不包括() A.血管内皮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平滑肌细胞 D.炎症细胞 E.肌纤维母细胞 10、细胞坏死主要形态学特征是() A.核分裂 B.细胞核异质 C.线粒体肿胀 D.细胞核碎裂 E.细胞质脂质增多

第十章 腰骶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

第十章腰骶部筋伤 腰骶部筋伤又称为脊柱性腰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患。引起腰骶部筋伤的原因很多,如腰骶局部的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各种病理性损伤、先天及后天结构异常等。 腰骶部是指躯干背部的下部,是由5个腰椎、1个融合的骶骨和1块尾骨及两侧的髂骨形成的骨性支架。腰椎位于活动度很小的胸椎和固定于骨盆中的骶骨之间,承担着上半身的重量,而且还是躯干部最重要的运动枢纽,可作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各个方向的运动。这种承载和复杂的运动,极易导致局部的损伤。 腰椎是由1个椎体、2个椎弓根、2个椎板、2个横突、2个上关节突、2个下关节突和1个棘突构成的(见图10-1)。腰椎的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型,横径大于前后径,前缘长于后缘。椎孔较大,呈三角形。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呈矢状位,上关节突的关节面朝内,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朝外。横突粗大,朝向后外方。上关节突的背面有一大而不规则的突起,称为乳突,为肌肉的附着处。棘突呈垂直的板状,几乎呈水平突向后方。 椎间盘为连接相邻两个腰椎体的软骨盘。盘中央部分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称为髓核。盘周围部分是按同心圆排列的纤维软骨层构成的纤维环,它能牢固地连接上、下椎体,并限制髓核向外突出(见图10-2)。椎间盘在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能立刻复原,具有“弹簧垫”样的缓冲作用(见图10-3)。椎间盘还允许脊柱作一定范围的各方向运动,当脊柱前屈时,椎间盘前部被挤压变薄,后部增厚,伸直时立刻恢复原状。 此外,在椎间盘的上、下各有1块附于椎体的透明软骨,称为软骨板。其与椎体和纤维环紧密相连,可防止纵向受力时髓核突入椎体内。

腰椎的关节突关节由胶原组织和黄色的弹性组织构成的关节囊包绕。因腰椎为躯干的运动枢纽,活动范围较大,故关节囊较松弛,当腰部扭伤时易造成关节囊滑膜嵌顿。第5腰椎与骶椎构成的关节称为腰骶关节,此关节负重最大,较容易发生局部损伤。沿骶骨底上面作一直线,其与水平线形成的夹角,称为腰骶角,正常为34度(见图10-4)。骶骨与髂骨之间形成骶髂关节,骶骨在内,髂骨在外,关节面扁平呈“耳状”。此关节活动范围微小,仅女性在妊娠期时,骶髂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腰椎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周围的韧带。椎体前缘有前纵韧带,非常坚韧,紧贴于椎体前面,与椎间盘及椎体牢固相连,前纵韧带可防止脊柱过伸和椎间盘向前突出。椎体后面有后纵韧带,其较前纵韧带细而薄弱,可限制脊柱过分前屈和防止椎间盘向后突出。相邻的椎弓板之间有黄韧带相连,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起于上个椎板前面,止于下个椎板后面,连于相邻的椎弓板之间,参与围成椎管,能限制脊柱过分前屈。此外,还有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对维持脊柱的稳定具有一定作用。(见图10-5) 下背部及腰部的主要肌肉,按其解剖位置和作用可分为背侧组、前侧组和外侧组。背侧组有三层:浅层为背阔肌的下部,中层为竖脊肌,深层为多裂肌、回旋肌。竖脊肌位于棘突和横突间,具有伸直腰部的作用,当一侧竖脊肌收缩时可使脊柱侧屈或旋转。前侧组有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具有伸腰作用。外侧组有腰大肌和腰方肌,主要作用为侧屈脊柱。 胸腰筋膜由前、中、后三层组成。前层覆盖于腰方肌的前面,亦称为腰方肌筋膜,起于腰椎横突前面和椎体的基底部。中层附于腰椎横突,向上附于第12肋,向下附于髂嵴。后层最厚,向上与胸部的深筋膜相连,内侧附于棘突和棘上韧带,在竖脊肌的外侧缘前、中、

中医筋伤学选择试题

中医筋伤学选择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长期弯腰搬物患者,最易致何种韧带损伤 A.黄韧带损伤B.后纵韧带劳损C.棘间韧带劳损D.棘上韧带劳损 2、前臂伸肌总腱附着部为: A.肱骨内上髁B.肱骨外上髁C.尺骨鹰嘴D.肱骨粗隆 3、陈X,女,50岁,干部,长时间工作后头晕、头痛、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手臂发麻、痹痛,休息后可缓解。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落枕B.颈部肌肉劳损C.中风D.颈椎病 4、不可能使上述整症状加重的检查是: A.双眼上视B.牵拉试验C.咳嗽D.颈部后仰 5.脊髓型颈椎病以什么为特征 A.头痛、头晕B.颈肩疼痛、手臂放射痛 C.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D.头部位置改变引起猝倒 6.哪项不是引起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原因: A.肥胖B.长期弯腰搬重物或工作C.长期腰部姿势不良D.急性腰部损伤治疗不当 7患者男性,43岁,来诊诉反复左侧腰部疼痛3个月,活动受限,否认有外伤史,检查发现左侧腰肌较紧张,于腰5左侧横突处压痛明显,余无特别。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B.腰肌筋膜劳损C.棘上韧带劳损 D.棘间韧带损伤 8.棘间韧带劳损最易损伤的姿势为:

A.腰后伸位B.腰前屈位C.腰侧屈位D.腰仰卧位 9.患者30岁,男性,晨起觉颈背部疼痛,转侧不利,敷热毛巾后有所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 A.颈椎病B.落枕C.颈部急性扭伤D.颈项筋膜炎 10.患者40岁,女性,因长期伏案工作后颈部疼痛,并牵涉及右肩臂部,手指麻木,伴有耳鸣,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肩周炎B.颈椎病C.肩峰下滑囊炎D.岗上肌肌腱炎 11.棘间韧带常见的发病部位是:A.胸1――胸11段B.胸11――腰1段C.腰1――腰3段D.腰4――腰5段 12.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主要是由于下列哪项劳损所致 A.拇长展肌腱B.拇长屈肌腱C.拇短伸肌腱 D.拇长伸肌腱 13.落枕的临床表现为: A.头痛、头晕B.颈部疼痛C.头常偏向患侧D.颈部活动受限14.腱鞘囊肿多发于: A.腕背B.腕掌面偏桡侧C.腘窝D.肩部 15岁男性患者,平素有肩痛史,初起感觉右肩外展不利,一天突然外展捉物时剧痛,随即无力外展上肢,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肩周炎B.肩部扭挫伤C.肩峰下滑囊炎D.岗上肌腱断裂16.一17岁中学生,在一次校运会上参加标枪比赛,赛时觉右肩有隐痛,但仍能主动活动,当晚渐见右肩肿痛,肩外侧有压痛,经自搽万花油5天后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Z第三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严重组织损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 [1分] A.凝血因子XII被激活 B.凝血因子III大量入血 C.大量红细胞、血小板受损 D.继发于创伤性休克 E.消除活化凝血因子功能受损 2. 休克时微循环淤血期,组织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1分] A.动-静脉短路开放,血液经此走 B.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使微循环多灌少流 C.血流从直捷通路迅速流过 D.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E.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使微循环多灌少流 3. 高排低阻型休克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类休克? [1分] A.失血性休克 B.烧伤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创伤性休克 4. 多数类型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机制是: [1分] A.心功能不全 B.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 C.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衰竭 D.血中儿茶酚胺过低 E.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 5. 关于常用的血氧指标下列哪项不正确? [1分] A.血氧分压 B.血氧容量 C.血氧饱和度 D.血红蛋白含量 E.氧离曲线 6. 关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主要病理变化,下列哪项不正确? [1分] A.凝血功能障碍-出血 B.循环功能障碍-休克 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不全 7. 休克微循环淤血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1分] 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C.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8. 休克早期功能上受到保护的器官是: [1分] A.肺 B.肾 C.胃肠道 D.肝 E.脑 9. 急性左心衰竭时肺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1分] A.肺静脉回流受阻 B.肺淋巴循环受阻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中医筋伤学名词解释问答09骨伤

中医筋伤学 名词解释 1.筋伤定义:俗称“伤筋”,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筋伤是骨伤科最常见的疾病。 2.扭伤:任何关节(包括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等间接暴力,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如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或关节囊因过度扭伤、牵拉引起的撕裂、断裂或移位,甚至关节的错缝。 3.挫伤:因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打击等作用于人体表面产生剪切力作用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以外力直接作用导致的局部皮肤下或深部组织损伤为主。 4.碾压伤:钝性物体的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的以皮下及深部组织为主的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的挫伤及肢体皮肤的撕脱伤。 5.撕裂伤:指由于扭、挫、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的某一部位的筋部分断裂损伤,一般腰部、腕部、踝部及指骨间关节的扭伤多导致不同程度的韧带关节囊等撕裂伤。6.断裂伤:断裂伤的机制与撕裂伤类似,只是体质、部位及致伤外力性质大小有别而造成某些筋的全部断裂损伤。一般来说造成断裂伤所受的外力要比造成撕裂伤所受的外力大,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瘀血斑、畸形等。7.骨错缝:指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微细离位,也称为关节骨缝错开,多由扭伤、挫伤而发生。骨错缝可引起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和局部疼痛、肿胀等。8.关节弹响声:关节内有游离体的患者,活动关节时可有弹响声。 9.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临床普遍使用的是脊椎牵引疗法。 10.物理疗法: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所需的各种反应,以调节、加强或恢复各种生理功能,促进病理过程向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 11. 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液囊等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造成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故称之为“漏肩风”或“露肩风”。 12. 肩部扭挫伤:是肩部受到外力的打击、碰撞或过度牵拉、扭(扌戾)而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13.肩袖损伤:肩袖,又称肌腱袖、肌腱帽,是由起自肩胛骨,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扁而宽的共同肌腱。共同肌腱的附着处形如衣袖口,故名肩袖。肩袖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肌腱退变或因累积性损伤所致肌腱变性使其变脆,弹性和延展性降低,以致轻微外力即可造成肩袖挫伤乃至完全性肌腱断裂,从而导致肩关节向下半脱位或不稳定。 14. 肱骨外上髁炎:是前臂伸肌起点受到反复牵拉,导致肘关节外上髁部之局部性疼痛,并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 15. 旋前圆肌综合征: 复屈伸和前臂旋转而形成的慢性、劳累性损害。多见于长期紧握工具的操作者和常做旋转运动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模拟试卷A

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模拟试卷 (A) 一、单项选择题 A型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共40分) 1 .细胞缺氧时最常见的细胞器变化是 A .内质网缩小 B .粗面内质网核蛋白体脱落 C .线粒体肿胀 D .高尔基小体形成 E .溶酶体增大 2 .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周围血液中查见恶性肿瘤细胞,说明该患者 A .已发生血道转移 B .即将发生转移 C .已是恶性肿瘤晚期 D .并发白血病 E .有可能发生转移 3.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特点为 A .浆液性炎 B .纤维素性炎 C .肉芽肿性炎 D .出血性坏死性炎 E .蜂窝织炎 4 .凋亡是细胞的 A .液化性坏死 B .干酪样坏死 C .脂肪坏死 D .程序性死亡 E .凝固性坏死 5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指标是 A .细胞核增大 B .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 C .细胞浆红染 D .细胞内出现异常物质 E .核浆比例增大 6.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下列哪个部位最为轻微 A .大脑皮质 B .基底节 C .丘脑 D .中脑 E .脊髓 7 .纤维素样变性不见于 A .风湿病 B .恶性高血压 C .结节性多动脉炎 D .排斥反应 E .瘢痕组织 8 .心力衰竭细胞是指心力衰竭时出现的 A .含脂褐素的心肌细胞 B .肺泡内吞噬尘埃的巨噬细胞 C .胞浆内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D .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 E .吞噬黑色素的巨噬细胞 9 .槟榔肝是指 A .肝脂肪变性 B .肝细胞肿胀 C .肝细胞萎缩 D .肝慢性淤血 E .肝硬变 10 .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分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中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E .纤维蛋白 11.伤寒带菌者细菌一般居留在 A .小肠 B .结肠 C .胆囊 D .肝脏 E .肾脏 12 .脂肪栓塞易发生于 A .静脉注射时 B .分娩时 C .潜水作业时 D .输血时 E .外伤骨折时 13 .血栓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 A .溶解 B .吸收 C .机化 D .再通 E .钙化 14.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道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结核 C .肠伤寒 D .细菌性痢疾 E .肠血吸虫病 15 .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 A .下肢静脉 B .门静脉 C .上腔静脉 D .头颈静脉 E .胸壁静脉 16 .引起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A .血管受压至闭塞 B .血栓形成 C .动脉痉挛 D .淤血 E .动脉内膜炎 17.有关风湿病发病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直接感染引起 B .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 C .由流感病毒直接感染引起 D .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 E .由对青霉素过敏所致 18 .急性炎症时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 A .动脉充血 B .静脉阻塞 C .组织增生 D .富于蛋白的液体进入组织内 E .肉芽组织形成 19.肺结核原发性病灶的好发部位是

病理学重点整理

填充 1.组织细胞的适应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2.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3.坏死组织的结局包括:(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纤维包裹、钙化和囊肿形成) 4.皮肤的创伤愈合可分为(一期愈合)(二期愈合) 5.较长时间的淤血可引起:(1)淤血性水肿(2)淤血性出血(3)组织萎缩、变性或坏死(4)淤血性硬化 6.血栓的类型包括(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7.血栓形成的条件:(1)心血管内膜损伤(2)血流状态改变(3)血液凝固性增加 8.炎症基本的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9.肿瘤的基本组织结构包括:(实质)(间质) 10.肿瘤的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 11.肿瘤的转移包括:(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12.胃溃疡的特点为:由里至外,内向外分为四层——(1)渗出层(2)坏死层(3)肉芽组织层(4)瘢痕层 13.肾盂肾炎的感染途径:(上行性感染)(血源性感染)* 08 考填充 14.肾病高血压的成因:(钠水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肾分泌扩血管物质减少) 名解 1.淤血(静脉性充血):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血管内血量增 多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2.变性: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浆内或间质内有各种异 常物质或是异常增多的正常物质,并伴有功能的低下。 3.玻璃样变性: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红染、均质、半透明状的蛋白性物质,称为玻璃样变。 4.坏死:活体内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坏死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变,其代谢完全停止,功能全部丧失。 5.坏疽: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器官较大范围的坏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者称为坏疽。 6.机化:(*08 考名解)坏死组织不能完全吸收溶解和分离排出,由肉芽组织取代最后形成疤痕的过程。 7.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受理化因素刺激而转化为相同性质的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 8.肉芽组织:肉芽组织是由成纤维细胞、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各种炎症细胞组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9.心衰细胞: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分解后形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这种吞 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心衰细胞(心力衰竭细胞)。 10.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份凝集或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11.血栓: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份凝集或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12.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在某处血管腔的过程,程为栓塞。 13.水肿:人体血管外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液体积聚过多,称为水肿。 14.缺氧:当组织和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功能,甚致形态结构都可能发 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15.炎症:是机体在致炎因子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 16.蜂窝织炎: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的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