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训练讲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训练讲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训练讲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训练讲义

同步数学

(二年级上册)

目录

第一讲长度单位 (1)

第二讲100以内的加减法 (5)

第三讲角的初步认识 (9)

第四讲表内乘法(一) (13)

第五讲期中测试 (17)

第六讲观察物体 (20)

第七讲表内乘法(二) (24)

第八讲认识时间 (29)

第九讲数学广角--搭配(一) (34)

第十讲期末测试 (38)

第一讲长度单位

知识梳理

1、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多少厘米,会选择正确的单位,知

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位

2、估计:能较准确地估计物体的长度

线段(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能用厘米测量线段的长度)

练习

一、我会填。

1.测量笔盒的宽用( ) 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用( )作单位。

2.小学生的两臂长大约1( ),手掌宽大约7( )。

3.线段有( )个端点,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8是( )厘米。

4.

钢笔大约( )个长树叶大约( )个长

5.

铅笔长( )厘米木条长( )厘米

木棍长( )厘米钉子长( )厘米

6.2米=( )厘米1米35厘米=( )厘米

400厘米=( )米160厘米=( )米( )厘米

7.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楼房高约30( ) 蜜蜂身长约2( ) 马高约2( )

二、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1.

2.

三、我会比。

8厘米8米1米96厘米200厘米2米10米100厘米6米60厘米83米38米四、我会画。

1.画一条比4厘米短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和下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4.在小兔子左边2厘米处画一根萝卜,右边4厘米处画一朵小花。

五、我会选。

1.下面三个图形中是线段的是( )。

2.黑板的长大约是( )。

① 40厘米② 4米③15厘米

3.笑笑参加短跑比赛用了18秒,她跑完了100( )。

①厘米②元③米

4.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5.1米长的绳子和100厘米长的铁丝比,( )。

①绳子长②铁丝长③同样长

六、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10厘米和1米同样长。 ( ) 2.小明一拃长20米。 ( ) 3.教室门高比1米高。 ( ) 4.方桌边,书本的边,黑板的边,圆桌的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 5.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10的长度是10厘米。 ( ) 七、我会排。

( )>( )>( )>( )>( )

八、蜗牛爬行比赛。

1.每只蜗牛都要爬行________厘米,也就是________米。

2.第①只蜗牛已经爬行了________厘米,还要爬行________厘米才到终点。3.第________只蜗牛得第一名的可能性最大。

4.第①只蜗牛比第②只蜗牛多爬了多少厘米?

5.第④只蜗牛比第③只蜗牛少爬了多少厘米?

九、(变式题)蚂蚁回家。

1.蚂蚁回家一共有( )条路可以走,走( )条路最近,要爬( )厘米。2.蚂蚁最近爬( )厘米可以吃到树叶。

3.请你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十、玩积木。

用上面的积木搭成下面的图形,它们各有多高?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第二讲100以内的加减法

知识梳理

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的笔算:(1)进位;(2)不进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不退位

1和2所包括题型:计算、比多少、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3、解决问题: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1)笔算(简便写法)

(2)解决问题(在实际情境与问题中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题型:多边形中每边数字之和(连加)、串连计算(接力、开火车)、解决问题、口算(有小括号的)

5、解决问题:两步计算(先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再计算两个数的和)

练习

一、填一填。

1.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应注意( )对齐,从( )位算起。

2.在做加法时,个位满( ),向前一位进1。在做减法时,个位不够减时,要从( )位退1当( )来减。

3.40比57少( );比37多23的数是( );35比9多( );比68少20的数是( )。

4.减数是13,差是25,被减数是( )。

5.按规律填数。

(1) 16 22 28 ( ) ( ) 46 ( )

(2) 71 64 57 ( ) 43 ( ) ( )

(3) 35 36 38 41 ( ) ( ) 56 ( )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45 27+=40 38+<50

84-=24 -15=62 72-<40

7.

每个玩具熊( )元,每个布娃娃( )元,每个玩具火箭( )元。

二、辨一辨。

三、算一算。

1.看谁算得都对。

41-3= 20+37= 25+10+7=

5+42= 27+8= 34+(28-20)=

93-60= 40-9= 56-(32+8)=

2.列竖式计算。

54+28= 91-47= 80-24+29=

100-36= 78+13= 34+(72-48)=

四、比一比。

1.在里填上“>”“<”或“=”。

74-6014 9+2839 25+1570-40

32+4587 45-833 66+690-8

2.把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 > > >

五、看图列式。

1. 2.

=()=()

六、解决问题。

1.东门小学二(4)班原来有42人,新学期转来了4人,转走了6人,现在二(4)班有学生多少人?

2.

(1)红红有多少张图片?(2)军军有多少张图片?

3.体育室还剩多少个篮球?

4. 小明踢了多少下?小明和小红一共踢了多少下?

5. 新阳超市举行十周年店庆活动,满50元减5元。

(1)小亮买了一把玩具枪和一辆玩具汽车,一共花了多少钱?(2)小阳买了一架玩具飞机和一把玩具枪,一共花了多少钱?(3)你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第三讲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梳理

1、认识角、会画角;

2、直角的认识、会画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3、锐角、直角、钝角;

4、用三角板拼指定角。

练习

一、我会填。

1.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有( )个直角。

2.一张长方形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 )角。

3.数学书的封面有( )个角,并且都是( )角。

4.钟面上3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5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5.如右图,图中一共有( )个角,其中有( )

个直角。

6.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得越大角

( )。

二、我会判。

1.角所画出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 ) 3.用放大镜看角,这个角就变大了。( ) 4.用锐角和锐角不可以拼成钝角。( ) 5.每个三角板上都有直角、钝角、锐角。( ) 三、我会选。

1.下面图形中,( )号是角。

①②③

2.下面图形中,( )号是直角。

①②③

3.下图中最大的角是( )。

①②③

4.左图中有( )个直角。

①4 ②8 ③6

5.下图中没有角的是( )。

四、我会数。

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几个直角?

( )个角( )个角( )个角( )个直角( )个直角( )个直角

( )个角( )个角( )个角( )个直角( )个直角( )个直角五、我会画。

1.画出锐角的另一条边。

2.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3.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六、数一数,填一填

( )个角( )个角( )个角

( )个直角( )个直角( )个直角七、将一张正方形纸,按要求去掉一个角,可以怎样剪?画一画。

剩下3个角剩下4个角剩下5个角八、你能把下面这些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

①②③④

( )<( )<( )<( )

九、(变式题)用三角尺中两个角进行拼组,看看拼成的是什么角?

( )角( )角( )角

( )角( )角( )角十、我会变。(按要求画线)

1.画一条线。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增加一个角增加两个角增加四个角2.画两条线。

增加4个直角增加4个直角增加4个直角

第四讲表内乘法(一)

知识梳理

1、乘法的初步认识(连加、乘法的意义、读写法);

2、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2-6的乘法口诀:

(1)5的乘法口诀;

(2)2、3、4的乘法口诀;

(3)乘加、乘减;

(4)6的乘法口诀;

(5)比较乘法和加法的不同,能选择正确的算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4、整理和复习:口诀的计算和运用。

练习

一、我会填。

1.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

2.6×3=( ),读作( ),所用的口诀是( )。3.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

四六( ) ( )六十二三( )十五

二三( ) ( )五二十五( )三十

4.用口诀“三六十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 )和( )。5.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 )×( )

2+2+2+2+2+2+2+2=( )×( )

7+7=( )×( )

3+3+3+3+3=( )×( )

2×3=( )+( )+( )=( )+( )

4×2=( )+( )=( )+( )+( )+( )

6.1只6条腿,2只( )条腿,( )只24条

腿。

7.2个5相加,和是( ),2个4相乘,积是( )。

二、我会判。

1.3个5相加的和是8。( ) 2.6的乘法口诀里,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6。( ) 3.每句乘法口诀都只能写成一道乘法算式。( ) 4.积是12,乘数一定是6和2。( ) 5.3×3和3+3的意义相同。( ) 三、我会选。

1.4个3相加,算式是( )。

①4+3 ②4×3 ③4+4+4

2.积是12的算式是( )。

①10+2 ②20-8 ③2×6

3.6+6+6+5改成乘加算式是( )。

①4×6+5 ②3×6+5 ③4×6-1

4.不能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的是( )。

①5+3 ②2+2+2+2 ③4+4+4

5.摆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摆6个正方形用( )根小棒。

①10 ②24 ③12

四、我会做。

1.口算。

5×6=6×2=5×4=4×4+3=

3×4=2×3=6×6=6×5-2=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5=15 ( )×4=16 6×( )=18

5×( )=25 4×( )=24 ( )×5=20

3.在里填上“+”“-”“×”“>”“<”或“=”。

43=12 64=10 205=15

65=30 53=15 6×640

3×2 5 2×54×3 2×44+4

五、我会解决问题。

1.汉字“石”的笔画是5画。

(1)汉字“磊”的笔画是几画?

(2)人名“石磊”的笔画是几画?

2.公园里有一片杨树林,横着看,每行6棵,竖着看每列也是6棵。这片杨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杨树?

六、哪个图形中的多?

七、5位同学植树,每人要植6棵树。现在他们各植了4棵树。(9分)

1.5位同学一共要植树多少棵?每个人还要植树多少棵?

2.5个人一共还要植树多少棵?

八、(变式题)王老师买了2种不同的篮球,一种有3个,另一种有5个。还买了

3种不同的足球,每种5个。

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篮球?

2.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足球?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九、游公园。

1.买4张成人票要多少钱?

公园售票处

成人:6元

儿童:3元

2.小红和她的3个好朋友到公园玩,他们买门票要用多少元?3.王老师带6个学生到公园玩,30元钱买门票够吗?

第五讲 期中测试

一、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7+3= 6×5= 3×3+8= 4×5-10= 75-40= 5×4= 5×5-10= 4×3-6= 5+66= 40-4= 2×4-8= 5×6-5= 39+4= 40+26= 6×2-9= 3×6-5=

二、填一填。

1、两个加数都是5,和是( );两个乘数都是5,积是( )。

2、6+6+6+6是( )个( )相加,乘法算式是( )×( )。

3、12=( )×( )=( )×( )。

4、4+4+4+4+1=□×□+□

5+5+3=□×□+□ 6+6+6+6+4=□×□+□ 5、

在七巧板中共有( )个三角形,( )个四边形。三角形中,( )和( )大小相等,( )和( )大小相等。

6、在里填>、<或=。

70-×-5 5×5

7、在+、-或×。

三、请你来做小裁判。(对的打“√”,错的打“×”)

1、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

2、3个6相加是3+6。()

3、两个乘数都是5,积是10。()

4、4+4+4+3等于4×4-1。()

四、看图列式。

()个()?个

())=()()(()

五、想一想,□里最大可以填几。

3×□<20 5×□<25 12+□<30 4×□<21

5×□<14 2×□<10 6×□<36 4×□<18

六、按要求画一画。

(1)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三个三角形。

(2)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两个四边形。

(3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精选100题(答案版)

同学们,喜欢迎接挑战吗?现在,就请你以最快乐的心情轻松自信地迎接挑战,认真完成每道题,老师相信你能行!加油哦! 1、16与14的和是(),再减去20,结果得()。 2、85比91少(),比62多8的数是()。 3、按规律填数。 ⑴ 9 ,11 ,13 ,15 ,(),(),()。 ⑵ 34 ,30 ,26 ,22 ,(),(),()。 4、小明有19块糖,小星的糖比小明多,小红的糖比小明少。小星最少有()块糖,小红最多有()块糖。 5、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一行添上()个△,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第二行拿走()个△,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从第二行拿()个△到第一行,两行△就同样多。 6、数一数,填一填。 ()边形()边形()边形 7、妈妈买了20块糖,红红先吃了4块,还剩()块,又吃了9块,还剩()。 8、兰兰有8张邮票,明明有12张邮票,兰兰比明明少()张,明明给兰兰()张,两人就同样多了。

9如图,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图形是()边 10、得数比60大的算式是()。 A. 70-20+35 B. 45-25+35 C.42+30-27 11、比64少18的数是()。 A.82 B.46 C.73 12、下面的图形中,不是四边形的是()。 13、右图中有()个四边形。 A.4 B.5 C.9 14、直接写得数 30+5=28-22=90+6= 16-6= 78-70=66-6=45+5=78-6= 96+4=47+20= 15、列竖式计算 23+47-39= 85-18-29= 45+17+35= 76—28+44= 40+7—28= 36+36—50= 16、把下面图形分成2个四边形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详细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详细知识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1 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2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2.2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2.3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4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5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2.6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2.7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1、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8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练习课)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9 连加、连减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二年级应用题80题 1.同学们排队做操,站了8行,每行9人,一共多少人? 8×9=72(人)答:一共72人。 2.二年级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7人,一共有多少人? 6×7=42(人)答:一共42人。 3.小红带了50元钱,买6本书,每本书4元,应找回多少元? 6×4=24(元)50-24=26 (元)答:应找回26元。 4.小红、丽丽、圆圆、蒙蒙每人都有8支铅笔,刚刚有9支,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4×8=32(支) 32+9=41(支) 答:他们一共有41支铅笔。 5、笔书尺子 3元/支 5元/本 2元/把 买一本书和4把尺子共需要多少元? 4×2+5=13(元)答:买一本书和4把尺子共需要13元。 6.小朋友们在游乐园玩碰碰车,每辆车可以坐2个人,4辆车可以坐几个人?2×4=8(人)答:4辆车可以坐人。 7.同学们在操场上跳绳,每3个人一组,分成了2组,一共有多少人在跳绳?3×2=6(人)答:一共有6人在跳绳。 8.小松鼠摘松果,每个筐里放了5个松果,一共放了7筐,小松鼠一共摘了多少个松果?5×7=35(个)答:小松鼠一共摘了35个松果。

9.有4个盘子,每个盘子放3个苹果,一共需要放几个苹果? 4×3=12(个)答:一共需要放12个苹果。 10. 一件衣服需要5粒扣子,那么4件衣服要多少粒扣子? 5×4=20(个)答:那么4件衣服要20粒扣子。 11. 一只手有5个手指,那么一双手有几个手指? 5×2=10(个)答:一双手有10个手指。 12.同学们参加合唱比赛,每排站了5名同学,总共站了3排,问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 5×3=15(名)答:一共有15名同学参加比赛。 13.小明一家三个人去公园去玩,一张门票是5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门票钱?5×3=15(元)答:他们一共花了15元门票钱。 14.一块橡皮5角,丫丫买了2块橡皮,一共花了多少钱? 5×2=10(角)=1(元)答:一共花了1元钱。 15.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吃水果,每个小朋友吃了2个苹果,5个小朋友吃了多少个苹果?5×2=10(个)答:5个小朋友吃了10个苹果。 16.小东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小东12岁时,妈妈多少岁?12-6=6(岁)30+6=36 (岁)答:妈妈36岁。 17.会议室里有单人椅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8×2=16(人)16+30=46(人)答:一共能坐46人。 18.有40人要过河,租8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4人)和1条大船(每条大船限乘6人)够坐吗? 8×4+6=38(人)38<40 答:不够坐。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概念知识点

二年级上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刻度数减去起点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爸爸的身高 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 120厘米或1米20厘米小朋友的头围 48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减法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训练讲义

同步数学 (二年级上册)

目录 第一讲长度单位 (1) 第二讲100以内的加减法 (5) 第三讲角的初步认识 (9) 第四讲表内乘法(一) (13) 第五讲期中测试 (17) 第六讲观察物体 (20) 第七讲表内乘法(二) (24) 第八讲认识时间 (29) 第九讲数学广角--搭配(一) (34) 第十讲期末测试 (38)

第一讲长度单位 知识梳理 1、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多少厘米,会选择正确的单位,知 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位 2、估计:能较准确地估计物体的长度 线段(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能用厘米测量线段的长度) 练习 一、我会填。 1.测量笔盒的宽用( ) 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用( )作单位。 2.小学生的两臂长大约1( ),手掌宽大约7( )。 3.线段有( )个端点,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8是( )厘米。 4. 钢笔大约( )个长树叶大约( )个长 5. 铅笔长( )厘米木条长( )厘米 木棍长( )厘米钉子长( )厘米 6.2米=( )厘米1米35厘米=( )厘米 400厘米=( )米160厘米=( )米( )厘米 7.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楼房高约30( ) 蜜蜂身长约2( ) 马高约2( )

二、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1. 2. 三、我会比。 8厘米8米1米96厘米200厘米2米10米100厘米6米60厘米83米38米四、我会画。 1.画一条比4厘米短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和下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4.在小兔子左边2厘米处画一根萝卜,右边4厘米处画一朵小花。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全套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1米=( )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13.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 )条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 )厘米 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 ) 厘米 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 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 四、比较大小。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 5厘米()5米 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3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 筷子长15() 七、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锦 集锦一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把()对齐,从()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向()位进1;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应向()位退1。 2、判断:计算加减法时,是从高位算起最方便。(对错) 3、姐姐今年31岁,妹妹今年19岁,再过10年,姐姐和妹妹的年龄相差()岁。 4、计算7×8-7时,可用乘法口诀()求得数。 5、一支钢笔8元,妈妈买了4支,还剩18元,妈妈带了多少钱?() 6、从一个点,用尺子向()的方向,画()条笔直的线,能画成一个()。 7、()大格=()小格 8、时针走一大格是(),走5小格是();分针走1大格是(),走1小格是()。 9、6×7读作(),表示()个()相加的和是()。计算时所用的口诀是() 二、 = 或= 2、

= 3、相同数相加可以用()计算;四只兔子有()条腿 任何一句乘法口诀都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对错) 4、动物园售票处,成人票6元,儿童票3元,小兰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一共用多少钱?() 画表示4×3 6×2 三、 1、2×7改写成加法算式是()。 2、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的和(对错) 3、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 4、3个8相加,和是(),3与9的和() 5、一个乘数是8,另一个乘数是4,乘法算式是()。 6、7和9的和是(),7个9的和() 7、4+4+4+4+3可以改写成算式()或() 5+5+5+4可以改写成()或() 8、一个乘数是8,另一个乘数是5,积是(),6个9相加,和是()。 9、三七二十一,乘法算式()和() 10、积是28的算式是()11、一只猴子4条腿,6只猴子()条腿。 1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米和厘米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厘米()厘米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 教室长8米跑道长400米 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 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 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 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4、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2013.1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1米=( )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13.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X|k |b| 1 . c|o |m ( )条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 )厘米 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 ) 厘米

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 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 四、比较大小。 20厘米()2米 5米()50厘米 1米8厘米()180厘米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5厘米()5米 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w w w .x k b 1.c o m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doc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2013」 第一单元 认识长度单位 一. 填一填。 1.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 2. 量比较切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屋比较氏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作 单位。 3. 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 4. 1米=()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 )o 5. 罐一个物体时,米尺的( )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 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 ( ),手指的宽大约是( )厘米。 7. 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丿!I [米,从0到8是()川!米,从6到13是() 厘米。 10. 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 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 )o 13. 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条 二?正确的在()里画丁,错误的在()里画X 。 1、 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2、 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3、 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4、 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三?计算。 五.小小画家。 1.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 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 先画一条5煙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 画一个边长为3炬米的正方形。 5米+8米=( )米 35厘米一 25厘米二( 39厘米+17厘米=( 1米一 15厘米二( 四、比较大小。 20厘米( 99厘米( 5厘米( 32厘米+40厘米=( 厘 米 厘米 ) ) 厘米 )厘米 45惮-米+54丿里米二( 85厘米一 26厘米二 36厘米+64厘米二( )50厘米 )400厘米 )厘米 ( )厘米 )厘米二( ) 1米8厘米( 3米10厘米( )180厘米 )400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安排了8 个例题:例1(统一长度单位);例2、例3 以及相关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例4、例5以及相关内容(认识米,用米量);例6、例7 以及相关内容(认识线段,量画线段);例8(估测、解决问题)。 1.统一长度单位。 在呈现测量情景时,先让学生观察一个长度单位(1 庹、1 拃、一个脚长)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长度单位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同一单位“拃”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同样是一拃,但长度也因人而异,测量结果也会不同,从而得出结论:统一长度单位很有必要; 2.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认识厘米。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 厘米,再让学生量一量一个田字格的宽度和图钉的长,让每个学生都清楚1 厘米到底有多长,建立1 厘米的直观表象。 (2)用厘米量。 注意指导学生具体量的方法: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从而领会测量时,尺的刻度“0”要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3.认识米,用米量。 (1)认识米。 借助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 米的实际表象。如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 米的长度,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 根据1厘米和1 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知道 1米=100厘米。 (2)用米量。 通过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身高、黑板、教室门等建立米的长度概念。 4. 认识线段。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时应注意用语的科学性。不能将实物或实物的“边”等同于“线段。”让学生体会到:线段是直的。用尺子画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时,要注意画法的指导:注意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 5. 解决问题。利用长度单位的表象,引领学生以熟悉的长度为标准判断物体的长度。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让学生尝试进行长度估测,并通过比较估测与实 际测量所得结果,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亲身体会1庹、1拃、1个脚长活动,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班级姓名 【长度单位】课本第2页到第10页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和()。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可以用“cm”表示,()可以用“m”表示。 3、测量物体长度时:一般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黑板边、桌子边、书边也可以看成()。线段是()的,可以量出长度;线段有()个端点。 6、画线段:例如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开始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别忘记画上端点、标上长度。 7、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的宽大约1厘米。 8、课桌宽60()黑板长约4() 跳绳长2()数学书长26() 房间高约3()教室门高2() 麻雀的脚印长约1()篮球场长28() 旗杆高13()大树高约6()补:小明的身高是1()25(),也可以说是125()。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本第11页到第37页 1、用竖式计算(也叫笔算)时应该注意:①相同()要对齐; ②从()算起;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14页和第19页 ③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2、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课本第27、28页) 3、解决问题: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减法。(课本第23、24页)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按顺序解决两个问题。(课本第32页)注:本单元的课本上的解决问题都很经典,请认真复习。 【角的初步认识】课本第38页到第45页 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标出下图角的各部分名称。 2、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大小有关。 3、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4、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上的直角比一比。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5、画直角:①画顶点和一条边;②用三角尺画出另一条边;③标上直角符号(如图所示) 6、锐角、直角和钝角 7、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肯定是()。 8*、数角:先标出(数出)基本角,再数由两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接着数三个基本角组成的角,以此类推,最后全部加起来。 () () () 直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每单元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上课讲义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2、进位加法;3、不退位减法;4、退位减法;5、“多几”、“少几”的应用;6、连加、连减;7、加减混合;8、加减法的估算; 知识点: 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②从个位加起。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千万不要忘了写进位1) 2,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千万不要忘了写退位点) 3、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注意≈) 方法:个位小于5(1,2,3,4)的往下估,个位等于或大于5(6,7,8,9)的往上估,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28+45+24≈100(画横线,横线下面写估出来的数,注意中间的符号是加还是减)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搞清楚求的是大数还是小数或者是相差数) 例题1.口算 51-30= 60-35= 59-28= 10+13= 12+10= 42+24= 10+55= 25+66= 89+10= 66+16= 99-85 = 80-40= 65-41= 71+11= 68+26= 61-53= 53-48= 17+35= 83-40= 61-57= 74-52= 35+46= 18+12= 86-51= 22+60= 2、列式计算:(易错题型)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比78少26的数是多少? 3,用竖式计算(有许多孩子不写竖式,直接写得数,考试的时候这种情况是直接扣分的)45+25+40= 83-50-24= 50-14-18= 70-33+27= 96-70+26= 94-60+14= 4、解决问题 (1)二年级一班参加课外美术小组的有43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小组的人少17,参加音乐小组的有多少人? (2)二年级国旗队原来有48人,毕业了19人,新加入23人,现在有多少人? (3)树上现在有72个苹果,摘了18个,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4)马路的左右两边各有26棵,又新种了14棵树,现在马路上有多少棵树? (5)车上原来有38人,到站之后下车19人,上车23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必考) 二、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 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41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41

最新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 课本P2-3,例1、2、3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 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4、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

2014-2015年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2014-2015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36分) 1、78厘米+22 厘米=( )厘米=( )米 ( )小时=60分 2、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 ),这个式子读作( )。 3、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 )× 3 < 27 ( )<5×7 4、在算式2×8=16中,2和8是( ),积是( )。 5、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 小明身高132( ) 小花身高1( )32( ) 6、一个 要9元, 买7个要( )元。列式是( ),口诀是( ) 7、一把三角板上有( )个直角。长方形有( )个直角。 8、在○里填上 “<、>、=”或“+、-、×” 9+56○64 36○73-37 9×7○65 1小时○65分钟 20○4=16 4 ○ 9=36 0 ○9=9 0 ○ 9=0 10、 小刀长( )厘米 蜡笔长( )厘米 11、用 这三张卡片能组成( )个两位数。 12、7+7+7+7+7=( )×( ); 4×4-4 =( )×( ); 13、把口诀补充完整,并写出乘法算式。 ( )二十四 ( )二十四 14. ( : )也可以表示成( )。过20分钟是( ) 。 . 二、选择题(3分) 1、小明有50元钱,买故事书花了28元,他还剩( )元。 A 、22 B 、30 C 、20 2、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 )。

A、5×4 B、5×3+4 C、4×5-1 3、3个好朋友见面互相握手一次,共要握手()次。 A、3次 B、4次 C、6次 三、判断(4分) 1、9个4相加的和是13。() 2、小强身高大约是137厘米。() 3、1米和100厘米一样长。() 4、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是不一样大的。() 四、我会连(6分) 小芳 下面图形是谁看到的,请你连一连。 2.小华吃完饭前做作业,后去看电影,他9点50吃饭。 做作业看电影吃饭 9:50 10:20 8:30 五、计算(22分) 1、口算(6分) 64-18= 36+24= 5+35= 0×76×7= 3×9= 6×7+24= 8×(71 - 66)= 30-(19+6)= 2、用竖式计算。(12分) 80-57= 69+16= 73-38= 36+46-58= 80-32-37= 62-34+57=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

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美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电子完美版) 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