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超高层综合体分析

超高层综合体分析

超高层酒店商业综合体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简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1、工程建设概况 本工程为攀峰·创世纪商业广场A区,位于成都市东北面,北临沙河,南侧为新鸿路,东侧为二环路。建设单位为成都泰合瑞峰实业有限公司。本工程由一栋39层“超高层主楼”及一个6层的“裙楼”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26870.44m2。 2、建筑设计概况

本工程地下三层、四层主要用作车库,辅以设备用房如进风机房、排风机房、泵 房等。地下二层主要用作停车库(含非机动车)、商业酒店用房、卫生间、风井、空调机房等设备用房。地下一层为商业、少量的车库、风机房、报警房、空调机房、柴油发电机房、变电房等设备用房。 地上1-6层为高层裙房,主要用作商业用房、文化会馆、酒店辅助用房、电影院等;七层以上为高层塔楼,7层主要用作健身房、泳池,8-24层为酒店,26-39层为酒 店办公用房;10、25层为避难层。 主要建筑做法如下: 1)内墙装饰:地下室:消防水池和热泵水池均为水泥砂浆防水墙面;柴油发电机房为矿棉穿孔吸音板墙面;管道井、风井等内壁均为水泥砂浆墙面;其他房间为涂料内墙。楼梯间、电梯机房、设备机房等均为涂料墙面;厨卫间等均为水泥砂浆墙面;门厅、电梯厅、合用前室、前室、走道等公共部位等均为石材、墙砖内墙面; 2)顶棚装饰:地下室电梯厅、合用前室、公共走道、楼梯间等公共部位均采用涂料天棚;商业、车库、非机动车库、设备用房管道井等均为水泥砂浆天棚;消防水池和热泵水池天棚均采用有防水的水泥砂浆天棚;通风机房、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采用矿棉穿孔吸音板天棚; 楼梯间、电梯机房等天棚均为涂料天棚;厨卫、管井、设备机房等为水泥砂浆天棚;其他天棚为腻子天棚。 3)楼地面:地下室楼地面:汽车库和非机动车库均为细石砼地面;生活泵房、报警阀间、消防泵房、水箱间、开水间、污水提升机间等均采用防水的水泥砂浆楼面;其他设备间均为水泥砂浆楼面;进线机房采用防静电架空活动楼面;

超高层综合体10大技术难点及攻克对策

超高层综合体10大技术难点及攻克对策 核心提示:超高层综合体就像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建筑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难点1—结构系统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超高层住宅大型商业城市综合体施工图设计指导书(设计指引)

一总则 1目的 1.1为使项目规范设计品质,提高设计质量,制订本《设计指导书》。 2依据 2.1本指导书作为项目施工图设计指导手册,是在国家相应规范及标准的基础之 上,结合以往住宅项目开发的实践经验,对设计中的有关做法及常见问题进行必要的统一与明确后编制而成。 3适用范围 3.1承接项目施工图设计的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应按本指导书要求进行。 4内容说明 4.1本指导书以施工图设计的专业及其它有关重点需要关注的方面划分章节,各 专业设计人员应按本专业要求进行设计,建筑、结构、水电等专业发生矛盾时,以建筑专业为依据,进行各专业的相应调整。各专业工程师应认真阅读建筑部分设计指导书。 4.2本指导书中所列尺寸,未标明单位的均以毫米计。 4.3本指导书中内容若与当地标准或习惯做法相冲突时,设计人员应以书面形式 及时反馈意见。 4.4本设计指导书与国家或深圳市现行规范有冲突时以现行规范为准。 二建筑专业 1 总体要求 1.1 设计质量 1.1.1设计文件必须符合政府颁发的法律法规、规范、规定、规程、标准、规划和要求。 1.1.2如因设计特殊需要,允许对设计规范、规程中非强制性条文稍有选择和 突破,但设计人必须提出充分的理由,提交充分的质量保证措施,并报业主书面认可。 1.1.3 编制建筑设计统一技术措施等事前指导性文件,并报业主审批后实施。 对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按规定程序进行严格校审并签字。

1.2设计管理 1.2.1对于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建筑师应先送至我司审核后方可进行下一步 设计,本设计指导书中要求在建筑施工图设计的以下阶段提交我公司设计成果作审核并能依据审核意见作调整。具体提交时间按照设计院自定工作计划进行。 1、建筑的总图、所有平面、立面、剖面。 2、各户型的放大平面,其中应表示出梁的位置,家具布置,以便校核其相 互关系。 3、立面放大图:住宅、商业。 1.3 其他 1.3.1各专业间应充分沟通:一要注意厨房、卫生间内的用水与电气开关插座以 及煤气设施的相互位置关系,最终完成集成平面图。二要注意地下室各种管线的布置,尤其注意雨污重力排水管与风管的交叉,应保证地下室的净高要求,并最终完成综合管线图。 1.3.2公共走廊、入户门前走道、套内各处过道净宽应考虑两边墙抹灰及施工误 差等因素,设计时“墙至墙”尺寸应比规范要求最小尺寸增大100mm,消火栓安装应考虑暗装,以确保不影响走道净宽。 2 深度要求 2.1 说明部分 2.1.1总说明应有以下内容: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表、标高 及单位、建筑主要用材及构造要求、建筑设备、建筑消防设计、建筑节能设计及其它。(人防说明随人防设计单独出图) 2.1.2当有多栋建筑或为住宅小区时,除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总表外,还应有各栋 建筑面积及户型表,各栋建筑子项主要特征表。 2.1.3建筑设计总说明中建筑面积的计算要精确,并随设计的加深不断核算直至 最终结果,建筑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相关最新规范执行。 2.1.4建筑主要用材及构造要求应对以下内容详细说明:内外墙体、内外装修、 结构降板、门窗幕墙、建筑防水、变形缝、设备管井等。 2.2 图纸部分 2.2.1图面要求:各专业图纸中各种做法、标注清晰明确,不同种类的标注字体 及大小需相对一致,其中包括图纸目录、图签部分、图纸的主要内容部分。 2.2.2各栋不同户型单元应有放大平面图,详细标注细部尺寸及做法。 2.2.3各栋即使有完全对称的单元,在平面图中也应全部表达。 2.2.4各栋平面及户型放大平面应有面积计算简图,标明全部计算面积、计算一半计算面积 及未计算面积部分。 2.2.5指导书中未明确的图纸深度要求原则上按照《深圳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 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执行。 2.2.6 立面图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核心区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建筑方案设计》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核心区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建筑方案设计》 任务书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管委会 苏州市规划编制信息中心 2013年4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章、设计原则 第四章、总体设计要求 第五章、具体设计要求 第六章、设计成果要求及进度安排

第一章项目概况 1、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核心区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建筑方案设计 2)区域概况:苏州太湖新城(原名滨湖新城)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南部,是苏州“一核四城”城市战略发展中南部重要发展区域,也是苏州市未来城市副中心之一。本项目位于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的核心区,面向东太湖水域,是太湖新城门户空间,城市形象重要展示区域,为中轴大道两侧标志性建筑簇群。该簇群承担太湖新城重要城市节点作用,与太湖新城吴江片核心簇群遥相呼应。 3 400 湖滨路、 1号、2号、4号、5号。滨湖新城(吴中片) 滨湖新城(吴江片)

5) 现状要点: 5.1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四号线沿塔韵路和东太湖路布局,并在中轴大道和东太湖路交叉口处设有轨道交通站点站点。(如右图所示,图中红色线为轨道交通线路,灰色阴影为轨道站点) 5.2地下空间 中轴大道与四号站点之间采用地下通道的形式,地下空间范围如下图红线所示,总面积约30万平米,采用地下三层的形式,地平面距一层地下室地坪高度约为8.65米。地下各层标高详见下图。 1 2 4 5

2、项目定位 “集公寓、酒店、商业、办公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建筑群” 1) 定位: 项目拟定位为六大功能区:1、公寓;2、酒店;3、商业;4、办公;5、地下商业1-2层;6、地下停车场3层。 建成后将成为集办公、购物、餐饮、休闲、娱乐、金融、文化、居住功能于一体,进行全方位服务的高档CBD区域,并具有地区标识性。 本项目将设臵全面的综合配套和设施,不仅能满足办公、商业、购物需要,还能满足商务活动、观光消闲、文化娱乐等需要,服务功能、服务范围跨行业跨区域。同时代表与国际接轨的一种高品质时尚生活方式。 2) 要求: 满足项目经济性要求的前提下,建筑设计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新时期建筑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建筑的品质应该达到较高水准,其质量标准应与国际高级办公、星级酒店建筑执行管理标准一致。 3.设计理念 “先进性 + 标志性+ 生态性” 融合太湖新城地理位臵、文化特色,引进国际最新设计理念,追求不仅是物质的产品,还包括精神上的时尚生活体验,将该项目建设成太湖新城城市板块的划时代的标志性的大型综合项目,具备市场竞争的差异化,也为太湖新城提供更佳的城市建筑界面和景观效果。 本项目应提升为一个融生活、消费、商务、休闲、文化、各种要素于一体的现代化、高品质的商业综合体,是消费者提升生活质量、享受休闲生活、获得流行咨询、发现消费乐趣,融入到一种新的时尚生活方式的地方,并成为太湖新城标志性建筑簇群。 项目设计要注重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二星标准。

超高层城市综合体的物业管理

超高层城市综合体的物业管理 超高层城市综合体的词意解释: 城市综合体(英文:HOPSCA ,即:Hotel、Office、Park、Shopping Mall、Convention、Apartment,经在英文网络上查询考证后,这个说法仅见于国内广告。英语中通常用complex指代这个含义,如Marina City complex ) 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功能聚合、土地集约的城市经济聚集体)。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源于城市综合体运作模式的综合体建筑不断演化出来,它们的功能比狭义意义上的城市综合体少,根据不同功能的侧重有不同的称号,但是可以都属于城市综合体。 大型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大都会和经济发达城市,在功能选择上要根据城市经济特点有所侧重,一般来说,酒店功能或者写字楼跟购物中心功能是最基本的组合。 城市综合体与多功能建筑的差别在于,多功能建筑是数量与种类上的积累综合,这种综合不构成新系统的产生,局部增减无关整体大局。而城市综合体则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优化组合,并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 超高层建筑指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在我国,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2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3 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城市综合体,就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建筑高度为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 从物业管理角度来看,你可以理解为: 1、属于一个整体的建筑项目,主要配套设备设施为同一套系 统,例如供水供电、消防、外立面,包括市政申报、物业 服务等(政府相关法规是这么制订的); 2、体量非常大,一般20万平米左右起步,很少有超过40万 平米的; 3、业态分布种类多,一般的超高层城市综合体,位置都在所 在城市的繁华都信CBD区域,配置基本上为商场、写字楼、 酒店、公寓、住宅、高档会所等; 4、开发周期长,一般都会分期分批交付使用; 5、配套设施多且庞大繁杂,尤其是停车场,一般都为超大型 地下多层停车场; 6、动态流密集,人流、车流、物流等,构成汇流。

超高层综合体消防策略浅析

超高层综合体消防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19-07-11T10:49:24.89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作者:李奕 [导读]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是庞大而有组织的构筑物,将多种功能,如办公、酒店、公寓和购物中心综合在一座建筑里,让不同人群在其中进行广泛的经济活动。 深圳市华森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518054 摘要: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是庞大而有组织的构筑物,将多种功能,如办公、酒店、公寓和购物中心综合在一座建筑里,让不同人群在其中进行广泛的经济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用地紧张的困境日益突出,超高层建筑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空间,节约土地,通过集中布设地上、地下的各种管线而降低市政工程的投资。许多超高层建筑更是成为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重要景观和地标。但该类建筑除了以上优越性以外,由于自身功能,空间组织的复杂性,对消防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醒建筑设计师在对功能及外观重视的同时,对这些建筑的外立面做法及内部疏散手段进行新的审视,如何对超高层建筑进行有效的扑救及疏散是值得每个建筑师仔细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超高层消防疏散 一、超高层建筑的定义 我国的建筑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超高层建筑”的定义,而是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7米的住宅建筑均视为“高层民用建筑”。1972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伯利恒市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对高层建筑的定义取得了较统一的认识,规定超高层建筑:40层以上(高度在100m以上)。我国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超高层虽无明确规定,但对于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及住宅建筑在避难层、停机坪、消防水压、灭火设施、防烟排烟及火灾自动报警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 二、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的主要功能特点: (一)办公:一般位于主体塔楼的中下部,标准为甲级办公楼,单独设置出入口及广场。保证其人车集散的要求且与裙房部分互不干扰。 (二)酒店:一般位于主体塔楼的上部,以充分利用超高层建筑景观高度的优势。酒店门厅与大堂垂直分离,利用穿梭电梯上下联系。 (三)商业:一般位于裙房部位,以高端零售为主要业态,既是办公和酒店的配套,同时面向城市服务,是综合体与城市交融的重要媒介。娱乐和文化等功能的加入成为新兴商业的发展趋势。 (四)公寓:以酒店式公寓或高级公寓为主要形式,追求套内的景观要求,对朝向要求不高,一般布置在主体塔楼上部。停车和入口与其他部分分开,强调自身私密和安静。 三、超高层建筑的消防难点: 超高层建筑作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的标志,建造耗资巨大,功能复杂,在功能组合,交通流线、建筑防火等诸多方面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功能用途复杂、点火源多 超高层建筑主体建筑高、功能复杂。而且超高层建筑的用电设备种类多,数量大,车库停车多、储油量大;流动人员多。 (二)竖向管井多、可燃物集中,容易形成烟囱效应 超高层建筑内部垂直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垃圾道以及其它封堵不严密的各类竖向管井众多,一旦发生火灾,容易沿着这些竖向管井快速蔓延。 (三)安全疏散困难,人员密集,容易造成重大伤亡 超高层建筑的垂直疏散距离长,人员密集,疏散时间也相应大幅增加。经测试,人员的疏散速度比烟气流动速度要慢超过100倍,而且疏散方向与烟火蔓延方向相反,进一步增加了人员疏散的艰难和危险性,容易造成重大伤亡。 (四)火灾扑救难度大,对装备手段的要求高 超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其火灾扑救难度相对较大。外墙大多采用玻璃幕墙,破碎后极易造成地面人员伤亡,并对破坏地面的消防车辆及供水器材,加上外墙采用固定窗,消防人员接近起火点非常困难。 四、超高层建筑的消防策略: (一)总平面: 按照防火规范要求,应沿建筑周边长度的 1/4 且不少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但个别项目由于用地紧张,局部地面不具备设置消防登高场地的条件。如下图,裙房局部(绿色线区域)高度部超24米,将裙房局部超 24m 的区域同塔楼标准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不超 3000 m2。 (二)首层平面 首层平面的特殊性在于除了布置各种出入口,如商场大门、办公大堂、消防控制中心、规划配套的邮政所等,还需合理组织二层以上

超高层综合体给排水设计

超高层综合体给排水设计 发表时间:2019-08-26T12:50:11.3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单静仪 [导读] 摘要:根据工程实际设计经验与体会,结合国家规范要求,对超高层综合的给排水系统设计的一些问题展开初步探讨,从给排水系统设计和消防设计等方面论述了相关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保证最终用户的安全放心使用一、管材、接口方式室外给水管材:球墨铸铁管,法兰连接,管件及阀门的工作承压能力不小于1.0MPa。 科进柏诚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摘要:根据工程实际设计经验与体会,结合国家规范要求,对超高层综合的给排水系统设计的一些问题展开初步探讨,从给排水系统设计和消防设计等方面论述了相关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保证最终用户的安全放心使用一、管材、接口方式 室外给水管材:球墨铸铁管,法兰连接,管件及阀门的工作承压能力不小于1.0MPa。室内给水管材:采用不锈钢管,卡压或卡箍连接。生活水泵出水干管及立管满足工作压力要求且不少于1.6MPa,支管不少于1.0Mpa;管件及阀门满足工作压力要求。 1.1生活热水系统 1.总部办公内的行政卫生间设置即热式电热水器。 2.公寓内每户设置独立的电或燃气储水式热水器。 3.商业卫生间设置容积式电热水器。 返还政府办公及企业公馆不设置热水系统,由用户自理。 1.2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 根据项目定位,为满足绿色建筑关于“绿化、车库地面冲洗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的一般项要求,本项目考虑设置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具体如下表: 本项目暂无市政中水提供,利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作为杂用水水源供本项目绿化灌溉、车库冲洗、水景补水之用。若雨水收集不足时,由自来水进行补水。 表1收集水量(初步估算) 表2用水量(初步估算) 经计算得出系统设计水池容积(初步估算) 二、生活排水系统 1、本项目公寓、企业公馆、总部办公采用污、废分流的方式;商业、返还政府办公采用污、废合流的方式。 2、生活污水经污水管网汇集至项目设置的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本项目排水系统主要以重力排放为主,如无法采用重力排放的地下层废水采用潜污泵提升排放。分区底层卫生间排水单独排放,污水立管隔层与主通气立管连接。 3、商业区餐厅厨房污水经二次隔油处理(厨房隔油器+集中隔油装置)后再收集排入小市政污水管网。隔油器间设于地库,并结合餐饮范围周边进行设置。部分设置于人防区域上方的餐饮,本层采用局部降板并设置管沟的方式进行排水管敷设,并接入下方隔油器间内。 4、本项目排水以重力排放为主,无法采用重力排放的污废水采用潜污泵压力提升排放。每个机房集水井内设置不少于两台的污水泵,当集水井处于高水位时,启动两台污水泵同时运作,并设有液位报警讯号连至BA系统。 5、本项目企业公馆室内污废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橡胶密封圈承插连接;商业、办公室内排水立管采用铸铁管,不锈钢卡箍连接;公寓室内排水支管采用U-PVC排水管,橡胶密封圈承插链接,公寓室内排水立管采用铸铁管,不锈钢卡箍连接;室外排水管采用埋地硬聚氯乙烯双璧波纹排水管,采用弹性橡胶密封圈连接方式。 6、雨水排水系統 雨水排放系统将以重力排放为主。 雨水经由雨水斗、管道、检查井及雨水总管排放至市政下水道。下沉式广场地面排水设置雨水集水池和排水泵提升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 本项目的塔楼、裙楼屋面、下沉式广场雨水流量按深圳市50年重现期,5min降雨历时进行计算设计,即暴雨强度为585.872(L/S.ha); 地块内室外路面雨水流量采用10年重现期,20min降雨历时进行计算设计,暴雨强度为342.810(L/S.ha),汇水面积:37250m2,流量:828L/s。 雨水排水量参照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要点及发展分析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要点及发展分析 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高层建筑物此起彼伏,不管是居民住宅楼还是商业建设,或办公楼都像高层发展。由于城市的面积有限,所以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些超高层的综合建筑物,他们往往及办公、休闲、娱乐、购物、饮食等等多种功能与一体,为城市人们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便利。通过各种区域的明确划分,将不同功能的空间集中在垂直的综合建筑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设计。 标签:超高层建筑;综合;设计;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经济实力与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其发展越来越快,逐渐成为城市的标志物,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它的设计以及发展,目前较为流行的高层建筑一般都是集多重功能与一体的。 一、设计要点 (一)设计理念 因为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就是空间结构特别高,所以,在高层楼的结构和类型中也很容易发现一些不充分的设计问题。那么,如何确保其质量问题和对于地震、火灾等方面的问题都是需要严肃探讨的。所以在进行设计的理念必须要是科学合理以及人性化的,对建筑设计师的专业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 对摩天大楼进行科学的设计,不仅对建筑物的建设很重要,而且对现实进行的建筑规划也很重要。设计师在原始设计中必须重视楼宇结构的规律性,还要保证建筑的结构清晰,使整个楼宇的结构保持在较高水平。设计时要有环保意识,加强节能方面的设计,降低能源消耗。注重节能减排的设计,降低消耗,推动绿色理念的设计。在选择材料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取时必须保证其稳固性和耐受性,设计师和工程建设团队必须保持密切的交流,确保思想一致。使用合理的抗力系统,保证摩天大楼的安全问题,在进行设计时要查阅一定的资料进行精准的计算,确保抗侧力结构的有效性[1]。 (二)注重抗震效果 因为超高层大楼其自身的高度相比其他建筑物來说比较高,因此在设计中要着重注意其抗震能力。选择用于高层大楼建设的建筑材料十分重要,选择具有良好抗震性的建筑施工材料,是保持大楼高承载性及较强稳固性的必要条件。由于其承载能力高,地震中建筑物的发生坍塌的几率十分小。 因此,在规划高层建筑时,应使用位移结构以对抗地震。通过这种方式,可是使楼宇能承受更高力度的结构变形。这种施工方法能够确保高层大楼结构能具有更好地变形性和弹性,它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原因是它可以利用其特有

高层综合体设计任务书(201604)

高层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任务书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建筑系教研室 2016年04月

高层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任务书 一、概述: 本设计为高层城市综合体,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蔡塘片区吕岭路以南,忠仑公园以东,由百货超市及商场、影城(或量贩式KTV)及高层酒店组成。总用地面积为31182.96㎡,建筑密度总建筑面积为126500㎡,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控制在77000㎡以内;地下建筑面积49500㎡左右。 用地情况和周边环境详见地形图。 指标要求: (1)容积率≤2.4 (2)建筑密度≤40% (3)建筑高度≤100m (4)绿地率≥30% (5)后退红线要求,按照2010版《厦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各功能面积: 1.百货超市及商场:53000 m2 2.影城(或量贩式KTV):4800 m2 4.餐饮部分:10000 m2

5.高层酒店:26000 m2 6.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1-2层,约32700 m2(内部不布置)各功能内部组成及分项面积由各调研小组根据调研情况汇报确定。 二、设计要求: (1)结合城市来设计,要考虑建筑与城市的相互影响,如建筑底部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建筑的阴影对周边的影响,城市天际线对建筑的要求等等。 (2)场地设计:综合地段的地形条件、规划条件、规范要求,周边城市建筑环境、交通环境,处理好建筑总体布局、地段内外的人、车流交通布局,主、次入口的设置,场地停车、绿化环境设计。 (3)建筑设计:结合所学《高层建筑设计》进行设计,正确理解相关规范与指标,组织好各功能空间的组合及主次流线关系。综合建筑平面、立面的设计,塑造室内外协调统一的空间组合和外观造型。对高层酒店与商业建筑深入研究,以更好与实习和毕业设计接轨。 (4)技术设计:鉴于大型公共建筑构成的综合性、复杂性,应注重结构选型、设备选型对设计构思、空间处理的影响,并结合智能、节能、生态等设计因素。 (5)对高层建筑消防设计重点学习。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旅馆建筑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商店建筑设计规范》、《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2)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3) 《建筑空间组合论》 4) 《高层建筑设计》 5) 《当代城市建筑综合体研究》 6) 《商业建筑设计》 7) 《建筑外立面设计》 8) 《城市设计(上)——设计方案》、《城市设计(下)——设计建构》

畅谈超高层与综合体

畅谈超高层与综合体 序: 3月22日,畅言网新一期设计师沙龙继续在梅兰芳大剧院召开,嘉宾们围绕“超高层建筑”与“城市综合体”两个话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设计师们分别从技术角度、建筑学角度、甲方角度甚至哲学角度出发,对上述话题深入分析、阐述,现场氛围热烈异常。 时间: 2012年3月22日 地点: 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四层 人物: 中房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布正伟,北京东方华太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张雯,北京时空筑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瑞林,筑博设计集团(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姚亮、建筑三部副总建筑师张小雷,北京未名空间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胡罡,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林琳,联创国际北京公司高级建筑师周芳,北京五豪世纪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创建筑师李齐,CCDI中建国际建筑师李睿,民生银行机构管理部基建处陈卫光、陈胜 第一幕:疯狂的竞赛——超高层建筑 2011年6月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当前中国正在建设的超高大楼总数超过200座,相当于美国同类摩天大楼的总数。未来3年,平均每5天就有一座摩天大楼在中国封顶!5年后,中国的超高大楼数量将超过800座,达到现今美国总数的4倍!毋庸置疑,超高层建筑对于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周边交通建设及旅游、酒店业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随着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的到来,许多二三线城市也已纷纷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新地标”,以助力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超高层建筑存在的种种弊病——巨额的投资和运营成本、高于普通建筑的危险系数、难于维系的生态环境质量等,也为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建设者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幕起 畅言网编辑: 欢迎大家参加畅言网设计师沙龙,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超高层建筑和城市综合体两方面。随着国内建筑设计市场火爆发展,超高层建筑和城市综合体在我国渐渐增多,但是问题也随之产生,业界争论不断。畅言网一直关注热点话题,希望大家在今天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我们的讨论现在开始。

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暖通设计探讨

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暖通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15-09-10T13:10:26.4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7期供稿作者:谭凯旋 [导读]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在现代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的建设中,暖通工程的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谭凯旋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超高层商业综合体通常集中多种商业形态,是综合性的商业体。其暖通设计也比常规建筑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暖通设计经验,以超高层商业综合体为例,对其暖通设计中的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暖通设计;问题;节能 1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暖通设计 1.1 项目实况 某工程是一座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为105180.63m2 ,地上建筑面积为77323 m2。设有停车场,设备用房,商业用房,主要功能为商业,塔楼部分为办公。根据与甲方协商确定初步设计成果,本套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为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采用预冷式热泵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处理新风负荷及室内潜热负荷,干盘管处理显热负荷,实现室内温度、湿度独立调节,提供空调系统效率及人体舒适度。 1.2冷源系统设计 本工程空调系统冷源选用电制冷冷水机组制备高温冷水,共选用3台水冷冷水机R-1~3,其中R-1、2为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量为(2461KW*2),R-3为螺杆式冷水机组,制冷量为1406KW。冷水进出水温度均设计为14摄氏度到19摄氏度,冷却水进、出水温为32摄氏度到37摄氏度。与冷水机组R-1、2选配选用三台冷水泵B-1~3(两用一备),三台冷却水泵b-1~3(两用一备),两台方形鼓风型逆流冷却塔CT-1、2;与冷水机组R-3配备选用两台冷水泵R-4、5(一用一备),两台b-4、5(一用一备),一台方形鼓风型逆流冷却塔CT-3。本工程冷水机组、空调水泵均设于地下五层制冷机房、冷却塔均设于九层避难层。 为了保证建筑裙房屋面室外空间的设计理念和使用效果,根据同类项项目经验以及本项目的需求和特点,本项目的冷却塔设置与塔楼的9层避难层,局部挑空,冷却塔室内布置,冷却塔进风采用塔楼冷却塔机房东西部及背面低位的百叶窗,排风采用冷却塔机房北面高位的排风百叶窗,冷却塔选用专门设计的鼓风型逆流冷却塔5台,为了防止高湿度室外环境下冷却塔排风出现雾气,冷却塔由厂家配置防雾加热盘管,采用电加热,提高排风温度,减少白色雾气。 1.3水系统设计 本工程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为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冷水泵及放冷冷水泵均变频控制,为防止水系统底部超压,在22层(避难层)设有板式换热器HR-01~02隔绝压力,将水系统分为高区及地区两部分,与板换配套设有二次空调冷水泵B2-1、2、3(两用一备,变频控制)。二次侧供回水温度设计为15.0摄氏度/20.0摄氏度。空调的冷水系统采用两管制布置,根据建筑布局,使用功能及管理方便的要求划分为如下3个环路:低区预冷式热泵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及空调机组、地区干式风机盘管、高区空调末端。本工程的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各环路竖向及水平均按异程设计,空调机组及新风机组支路设有静态平衡阀、风机盘管各环路竖向设计异程、水平设计为同程、每层水平支路均设置静态平衡阀。 本工程空调系统设有空调计量系统,采用能量型,具体做法为:在各层水路主管上设有能量表(由一台电磁式流量计、一台能量积算仪及测量供回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组成)用于空调计费。空调冷水机冷却系统均设有综合物化水处理装置实现杀菌、灭菌、缓蚀、防垢等净化功能,每台冷水机组冷凝器设置一套胶球在线清洗装置,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空调冷水系统的主供、回水管之间均设置有压差旁通装置,空调机组及新风机组回水管设电动二通比例积分调节阀,风机盘管设电动二通开关阀。 1.4风系统设计 本工程各区域的空调风系统根据使用要求分别设计低速全空气空调系统及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分别选用热泵式预冷型溶液全空气机组及热泵式预冷型溶液新风机组+干式风机盘管。办公标准层采用散流器贴附顶送风方式。散流器的型式和数量根据空调房间吊顶高度、防止噪声值等确定。吊顶上部应有安装风管和散流器风量调节阀的足够高度。 1.5防排烟系统设计 (1)排烟系统及补风系统 地下汽车库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采用柜式离心风机(电机外置),排烟排风系统及补水系统按防烟分区横向不跨越防火分区,补风采用机械补风或车道自然补风。排烟量计算:地下汽车库按6次/h计算排烟量;其他区域排烟风机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该防烟分区烟量按每平方60m3/h计算。未设置机械排烟的房间利用可开启外窗自然排风,可开启外窗有效面积大于房间建筑面积的2%。 (2)防烟系统 所有楼梯间、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楼梯间加压送分系统采用只对楼梯间加压,对前室不压的做法,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楼梯间加压送风口设置为敞开百叶风口,内设防护网,防止人员能够进去。为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服务的加压系统加压风口采用常闭口,火灾时电动打开火层及其上层常闭加压口,联锁打开相应加压风机。机械加压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所有加压送风机组均设置旁通管,旁通管接入大气,旁通管上设置电动调节阀,当系统超压时开启泄压,防止楼梯间及前室超压。 2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暖通设计中需注意问题及创新设计 通过参与该项目的暖通设计工作,经过了仔细的调查和分析之后,我总结出在进行超高层商业综合体暖通设计过程中需注意如下问题及需不断进行创新设计: (1)功能区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在设计阶段,由于招商工作未正式开展,因而不能完全确定各个房间的功能和面积。这给设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

浅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给排水设计要点

浅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给排水设计要点 发表时间:2019-05-21T11:21:37.1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袁立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对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给排水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摘要:本文主要对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给排水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给排水;设计要点;排水;给水;消防 引言 商业综合体是集餐饮、住宅、酒店、办公、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建筑群体,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所需,深受社会各界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因此商业综合体在城市中也越来越常见。由于超高层商业综合体对给排水设计的要求较高,如果设计不合理,那么施工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在建筑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类问题,导致后续的改建成本大幅度增加,不符合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用户,商业综合体必须做好给排水设计,加强给水、排水、消防三个方面的设计,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对于商业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系统设计 超高层项目给水系统宜采用串联给水+高位水箱的供水方式;压力不足部分应设置增压设施。根据当地给水市政条件,在首层及地下层优先考虑使用市政压力直接供水。 根据项目当地要求使用中水系统,当有市政中水供应时,系统设置同给水系统。 办公、裙房商业一般不建议设置集中热水系统,公共卫生间洗手盆的热水供应应优先采用分散式热水系统(即设置即热式或储热式电热水器),厨房热水由租户采用燃气或电力自行解决;公寓热水应优先采用分散加热的方式,可以采用燃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当设置有困难时,可以采用集中加热的方式。酒店热水应采用集中加热的方式。 排水建议采用污废分流系统,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市政不要求设置化粪池的地区除外),营业厨房单独设置排水管,并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 雨水根据屋面状况,建议屋面采用重力排水系统,对于裙房屋面面积过大采用重力排水有困难时可采用虹吸雨水系统。 消防系统按照规范和当地消防部门的规定设计。 二、技术要点 2.1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分为室外给水系统和室内给水系统两部分。室外给水系统的水质必须符合我国的卫生标准,如果商业综合体中有国外的餐饮或酒店,给水系统就要优先参照世界上通用的卫生标准,同时咨询经营者的意见。为了保证水源供应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室外给水系统应设置两条管线,运用环形供水的形式,当其中一条管线故障时,另一条也可以继续供水。如果只能安装一条管线,就要设计储水池来蓄存水源,防止因突然停水造成供水的中断。考虑到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的重要性,无论是两路供水还是一路供水都无法保障绝对的安全,所以应设置储水池或水箱,水池(水箱)的存在相当于给供水系统上了“双保险”,这样即使市政管线短时停水也不会对商业综合体造成影响。储水池(水箱)宜设置在地下室,对于不同的供水方式储水量要有所差别:两路供水储水池(水箱)的储水量宜在建筑单日最高用水量的1/3以上,一路供水储水量宜在2/3以上。储存的水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换水时要先将水池(水箱)中的水放出,用于灌溉或景观用水,再进行清洗,最后接入新鲜的水源。裙房商业楼层宜采用变频供水,根据具体职能设计供水压力。如果用户对水质的要求非常严格,还需在公寓、餐饮、酒店的饮用水末端安装净化处理装置。对于不同的功能区,如商业、办公、住宅、人防等,需分开计量,增压供水装置及补水装置也宜分开。 中水是指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的水源,应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确定是否需要设计中水系统。有市政中水时优先利用市政中水,当无市政中水可以利用又需设计中水系统时,可对建筑物内的废水进行回收处理,达到中水使用标准后供建筑物使用,具有节水和减排的双重功效。超高层商业综合体中可回收的水有空调和锅炉冷凝水、厨房的洗菜水、公寓酒店的洗浴废水等,处理后的中水除了不能饮用之外,用途十分广泛,在清洗道路、绿化灌溉、卫生间冲水等方面都十分适用。中水管道和给水管道应严格区分开,管道上要有明显的标识,但是中水点与给水点可以设计在同一位置,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市政管线给水或者是中水。 酒店供热方面,应该做到支管同城,这样可以采取同程式给水系统,实现集中供热。给水管材的选择方面,可以参考如下建议:①室外的消防和生活给水管主要选择承插式球墨铸铁给水管和HDPE管;②室内生活给水方面,干管和立管都可以选择钢塑给水管,而管径小于DN70的给水支管以PPR管为主;③不锈钢管也可以用在五星级酒店。 2.2排水系统 生活排水系统应设通气管。对于超高层建筑中每隔不超过15m,设置结合通气管连接污水立管和专用通气管。若有同层排水时,优先采用双立管形式设计。污、废水管道不应设计在厨房、给水生活饮用水水池、水箱的上方,若受到条件限制不能避免时,应采取设置夹层等防护措施。 室外排水系统方面,应根据市政排水体制,决定场地内的排水系统。应根据景观条件,合理布置场地排水沟、雨水口和排水管道的具体位置。 室内排水系统一般情况下排水立管应不少于2根。超高层建筑3层(含3层)以下宜单独设置排水立管。排水立管长度若超过100m,应设置立管转弯或其他消能措施。酒店主要管井内应考虑排水措施。 酒店和商业厨房宜设置排水地沟,地沟排水必须设滤网,同时排水管管径应适当放大,并尽量减少弯头,弯头处必须要有检修口。主排水管位置尽量避开下层重要区域。厨房排水必须经过油水分离装置,排水管距油水分离器或隔油池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油水分离器或隔油池位置应便于操作并远离烹饪区域,防止异味侵入食品,同时隔油池需做好防水处理。如厨房除油装置设置在室外,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考虑是否需要设加热装置。 对静音要求较高的场所宜设置器具通气管。生活排水管最小流速为0.6m/s,厨房油污水最小流速1.2m/s。所有非经常性有水的地面应设存水弯以防止异味,其他区域地漏宜设置存水弯。雨水排水系统方面,应采用内排水方案,不得在建筑外墙设置明装雨水立管,屋面雨

超高层综合体的机电工程施工管理

超高层综合体的机电工程施工管理 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的发展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现代化的特大型城市不断涌现,但城市的土地资源却相对有限,为此,在城市发展中对土地的使用效率也要求越来越高,从而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随着各国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一幢幢高层建筑构成了城市发展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超高层建筑风起云涌,比如说具有影响力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迪拜塔等等。而这些超高层建筑却大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高度比较高且建筑基本都座落在城市的中心地区,而正是这个特点,对施工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及难点,我有幸参加了目前上海浦西第一高楼(大上海会德丰广场项目,高度为273米)的建设施工,以下对超高层建筑中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施工难点简要发表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100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超高层建筑的楼层多、层高高,但又并非是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从使用功能等方面来看,超高层建筑基本是用于办公大楼、高档星级宾馆等用途,因此,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普遍具有系统多且复杂的特点,简单来说,超高层建筑的机电工程一般粗略的分为以下几个大的系统:供热通风系统、采暖系统、防排烟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强电系统、智能弱电系统等等,而对于建设单位来说,目前在国内招投标的过程中,大多偏向于系统单独招标,从而造成了机电工程施工单位众多的现象,因此,在施工前期若不进行系统的周

密的施工准备,势必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造成“各自为政”的现象,且将会产生大量的拆改现象,施工中期若不进行细化的有效管理,则必然对施工进度、生产成本、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等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具体来说,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难点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图纸的深化。由于目前国内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多为专业施工图,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均由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协调解决,而正因为施工单位的不一致性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扯皮、互不相让”的现象,因此,施工图的前期深化准备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可采用“一家牵头,各家复核”的方法,在施工之前就形成统一的综合管线图(此工作大多由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专业分包进行)。但是在大多数工程中,即使有了综合管线图,也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因此综合管线图的准确性要有一定的保障,而综合管线图的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各专业施工图的准确性之上的。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比较高,因此砼结构施工周期比较长,而往往竣工日期却基本已经确定,所以在结构封顶以后实际留给机电施工单位的绝对施工周期并不长,如何利用砼结构的施工时间段就成为关键,因此,各专业在提交专业施工图进行综合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现场复核,各专业应根据不同楼层的不同特点和特殊性进行复核,如此,将会产生不同楼层的综合管线图,使施工过程中的矛盾降低到最低,有了高质量的专业施工图和综合管线图,可以说,不但对施工周期产生事半功倍的影响,而且对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超高层建筑调研分析报告

超高层建筑调研分析报告 有人说,中国人的梦想很多。在这许多梦想之中,有一个不灭的梦想,那就是“高楼之梦”。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自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建造超高层建筑以来,我国各大中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的相继建成大量的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的建造,其所以如此之快,除了有的城市为了有一个高大的形象建筑之外,主要还是超高层建筑能在有效面积的土地上,得以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也尽管建造超高层需要的费用比一般高层建筑高出很多,但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随着日益快速发展的需要,为土地使用率的提高,必然会使超高层建筑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图表1:世界前35名超高层建筑(CTBUH 2010年5月统计)

一、超高层建筑的定义 就我国来说,没有严格的超高层概念界定,但从目前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来看,一般将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统称为超高层建筑。当然,这种分类方法是否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以及是否符合国际一般标准还有待商榷,因为目前超过100米的建筑已经越来越多。 事实上,在100米的高度,建筑物无论从结构还是设备及施工等方面均无明显的质的变化。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巧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所谓“敏感”,是指在这一高度以上,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绝对高度以及巨大规模)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的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的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商业繁荣、人口聚集带来生机与活力,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相对于普通多层建筑来说超高层建筑有它独特的优点: 1) 容量大。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市住房紧张问题。 2) 节约用地。高层建筑土地利用率高、容积率大。 3) 适宜居住。高层建筑光线明媚,与普通多层建筑相比,超高层住宅视线无遮挡,景观效果好;而且高处的湿度小,远离汽车尾气、尘埃,空气质量优良,受干扰程度小,远离空气和噪音污染,是比较理想的居住环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