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3~2004学年度华南理工大学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统考试题(A卷)

2003~2004学年度华南理工大学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统考试题(A卷)

华南理工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统考试题(A卷)专业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题号的空

格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

A、生产力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生产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2、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B、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明显的印记

C、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D、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

3、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缺点是()。

A、肯定人的价值

B、重视人的自由

C、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D、脱离人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人

4、火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是属于()。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自发的或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性

B、规律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7、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由()。

A、真理的发展规律来证明

B、唯物主义一元论来证明

C、逻辑推理来证明

D、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8、两种不同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

A、正确的意识有能动作用,错误的意识没有能动作用

B、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大,错误意识的能动作用小

C、正确的意识能引出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引出错误的行动,阻

碍事物的发展

D、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它们对事物的发展起着相反相

成的促进作用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0、对事物发展动力的看法,形而上学主张()。

A、事物的“自己运动”

B、事物内部矛盾引起事物运动

C、外力的推动

D、事物内外矛盾的共同推动

11、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A、事物内部矛盾的次要方面

B、事物内部促使其走向灭亡的方面

C、事物内部消极的方面

D、事物内部处于被决定、被支配的方面

12、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3、“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

A、系统、联系的观点

B、分析的观点

C、重点论

D、均衡论

14、必然性同规律性是()。

A、同一序列的范畴

B、两个对立的范畴

C、不同程度的范畴

D、习惯性的联想

1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矛盾的观点

B、物质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1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18、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点是()。

A、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B、它们的实现都是无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

C、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运动过程

D、它们都是通过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起作用的。

19、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20、《国语·郑语》写道:“先主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朱熹提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

C、古代唯物主义之中两种不同派别的观点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题

号的空格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B、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的新成果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体,各门具体科学是部分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各门具体科学是相对真理

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内容,各门具体科学是形式

2、哲学上的二元论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

A、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B、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

C、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

D、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E、认为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本原

3、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

E、理论对实践不起作用

4、在量变质变互相转化的关系上,有下列几种错误观点()。

A、进化论

B、庸俗进化论

C、相对论

D、不可知论

E、激变论

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

A、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C、矛盾得到正确解决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D、矛盾得到调和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E、人为制造一些矛盾就能推动事物发展

6、在我国,每年2—7月气温逐渐升高的必然性,是()。

A、气温变化中大量偶然性的表现形式

B、气温变化中离开大量偶然性的必然性

C、与气温变化中大量偶然性相联系的必然性

D、为气温变化中大量偶然性开辟道路的必然性

E、通过气温变化中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必然性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联系体现在()。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面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片面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必然要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

E、理性认识产生感性认识

8、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9、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由于它决定着()。

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B、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多样性

C、产品分配形式

D、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E、产品质量的优劣

10、当前我国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A、主观意志决定的

B、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

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生动体现

D、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表现

E、违背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三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

应题号的空格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题2分,共10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相对性,这是指( )。

A、并非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已被实践证实的真理,不可能被新的实践所推翻

C、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不能完全证实一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D、即使已被实践证实的真理性认识,也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E、任何实践都有历史的局限性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

A、绝对不动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运动过程中的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

D、事物仍然保持自身的性质

E、事物处在量变阶段

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对人的价值的正确看法是()

A、人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

B、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人的价值是贡献和满足的统一

D、人的价值是功利价值和伦理价值的统一

E、人的价值的实现要靠个人奋斗

5、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

A、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一般的

B、现象是外在的,本质是内在的

C、现象凭感觉可感知,本质要靠思维来把握

D、现象易逝多变,本质相对稳定

E、现象是相对的,本质是绝对的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用A或B填在答题纸的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题2

分,共10分)

1、别人的意识对我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别人的意识是物质的。()

A、正确

B、错误

2、一切运动、变化都是事物的发展。()

A、正确

B、错误

3、“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A、正确

B、错误

4、“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请判断:()。

A、正确

B、错误

5、“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A、正确

B、错误

五、材料分析选择题:(分析所给材料,选择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题2分,共10分)

1、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这种事情发生得愈多,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这段话提出了这样一些思想()。

A、人类应通过征服自然而成为自然的统治者B、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必然要受到惩罚C、人类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D、自然界不是人类的敌人E、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将取代反自然的价值观

2、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猫、田鼠、熊蜂、蝴蝶花,在自然界中是种属相距甚远的动植物。然而人们却发现,有些地方猫多蝴蝶花也多这一奇怪现象。原来,猫吃田鼠,猫多则田鼠少;田鼠毁掉蜂窝,田鼠少则熊蜂多;熊蜂能替蝴蝶花传递花粉,熊蜂多则蝴蝶花繁茂。这个例子生动地表现了()。

A、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B、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被一种关系复杂的网联系在

一起C、物质世界无不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之中D、物质世界神秘莫

测,不可言喻E、物质世界是循环发展的

3、列宁曾讽刺唯心主义是“无头脑的哲学”,借此阐明()。

A、人脑是思想的源泉

B、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E、意识依赖于人脑这种高度精密的物质

4、《老子》第六十四章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两句话说明了()。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B、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E、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5、古代人们的认识,古代的科学,首先取决于当时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需要,也在相当程度上受统治阶级的需要特别是战争的需要所制约。古代的天文学、力学、数学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修建水利灌溉工程、帝王宫殿和坟墓、神庙和教堂、城堡和战舰,是古代的人们所进行的规模较大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提出的问题,构成了古代力学和数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十七、十八世纪自然科学的兴起,取决于当时生产技术蓬勃发展的要求。航海特别是远洋航海需要根据天体的位置精确地确定经纬度,矿井抽水需要尽可能提高抽水扬程,战争中枪炮的制造需要计算弹道和落点……。近代力学,归根到底是由于有这样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而发展起来的。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它的工业生产,需要有探索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科学发展这一历史印证了()。

A、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和人的认识

B、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

C、科学家和理论的“求知欲”“好奇心”,显然不能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什么推动作用

D、科学研究没有相对独立性,它总是受到实践的决定

E、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六、综合分析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5分,共30分)

1、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请依据该段论述,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2、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况认为:“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 2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胡适说:英雄人物“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世界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不同思想倾向和共同本质。

(3)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华南理工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统考答案(A)

六、综合分析题:

1、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人的认识来自实践,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①相对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②绝对真理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真理永远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过程。③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从两个不同的极端割裂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3)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真理也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因此,我们的正确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一方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批判“过时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4)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2、

(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重视、肯定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轨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维护其长治久安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的;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意思;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两者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占人口大多数的人们。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