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6.1.3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6.1.3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6.1.3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6.1.3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

6.1.3 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页的例5及80页课堂活动,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提示:

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生活背景中,通过一步一步的观察,体验时间的变化,明白真正的时刻,清楚地看出时针在数字几和几之间,就是表示几时多,然后观察分针指着几,就是几个5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认识几时几分,掌握几时几分的两种书写方法。

(2)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读、写几时几分。

(3)正确区分时针、分针走过的小格所表示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对学生进行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地认钟面上的时刻,并用两种不同形式写出具体时刻。

难点:正确区分几时差几分与几时多几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钟面。

学生准备:学具钟面、演算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我们早上是几时到学校的?学生齐声答道:8时。(出示可以拨动指针的钟)

教师:8时在钟面上怎么拨?(在学生说的同时拨动指针)

教师:那看看我现在拨出的是几时呢?(拨动指针到4时半)学生们大声答道:4时30分(4时半)。

教师:(再拨指针到大约7时)这个是几时呢?学生高声答道:大约7时。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几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

【设计意图:从学生认知起点出发,先复习一年级学习的整时和几时半,回忆认的方法,再引出一个几时几分的钟面,调动学生原有认知,可以是认大约几时,也有部分学生可能会

认几时几分,从而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教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我拨的是几时呢?(拨动指针到2时55分)

教师:对!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说成是大约3时,但是今天我们要有个小小的约定,大家都不说“大约”。那这个时间是几时呢?和你同桌的伙伴商量一下,怎么说这个时间呢?

同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1)再次出示钟面上拨出的2时55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时针和分针。

(2)抽学生汇报观察的结论。(时针超过2,不到3;分针指着11。)

(3)引导理解3时差5分。

教师:时针超过2,不到3,是几时?

学生:2时多。

教师:为什么不是3时多?

学生:时针要超过3 才是3 时多,现在时针还不到3,快到3时了。

教师:差多少才是3时呢?

学生:差5分。

教师: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刚好是3时整,现在分针指着11,距离12还差1个大格,也就是5分,因此是差5分3时。

教师回顾。课前学生说的差5分3时或3时差5分是正确的,同桌说一说为什么是3时差5分,训练语言的规范性。

(4)引导学习2时55分的认法。

教师:3时差5分,还可以怎样说?

学生:2时55分。

教师:怎样认的?为什么是55分?

学生:时针超过2,不到3,是2时多,分针走了1大格就是5分,分针指着11,走了55小格,表示55分,就是2时55分。

多抽几个学生来说认时刻的方法。

【设计意图:正确区分几时差几分与几时多几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有效突破这一节学难点,教师步步深入,通过观察钟面、说一说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2:55是比2时多很多,而不到3时。】

2、活动巩固

(1)教师拨(几时几分),学生观察回答是几时几分,并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2)同组的同学互相在钟面上拨(几时几分),互相说一说是几时几分。

3、时间的写法

教师:我们今天认识的几时几分怎样书写呢?例如:2时55分。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结合教师拨的时间2时55分说一说)。

教师示范:2时55分,2:55,并说明意思。

教师分别拨出几个不同的时间,学生用两种方式写出来,并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学生课前对2时55分的几种认法,设计若干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认时刻要关注时针和分针,再通过拨时刻、写时刻、说时刻等活动,加深对几时几分的认识。】

4、“试一试”,学习两种表示方法。

(1)打开教科书第79页“试一试”,引导观察第一个钟面,抽生说是怎样认的,观察两种表示方法。

(2)独立尝试,认第2,3两个钟面并用两种不同方法写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

(3)全班交流汇报,说认的方法,并评析两种表示方法写得对不对。

(4)引导观察第4 个钟表,发现有什么不同? (“分”只有一位数。)

(5)小结:当分这部分是一位数时,用电子计时法时用0占位,如3:09,读作“三时零九分”,也可以读作“三时九分”。

三、巩固新知:

1、完成80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独立尝试辨析,把错的改正过来。

(2)抽学生汇报。

(3)重点引导辨析“差15分6时”“11时差3分”两个钟面,“差15分”和“差3分”怎样看?

(4)小结:分针以12为参照,分针不到12就是差几分,分针过了12就是过几分。

2、完成教科书第80页第3题。

(1)独立看图,认时刻。

(2)抽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小强的一天,并说说是怎样认时刻的。

(3)抽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天的安排,渗透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

3、完成教科书第81页第4题。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1)观察几个钟面和周围的时刻,独立认一认,连一连。

(2)抽学生汇报,重点交流第4个钟面的认法。

4、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几时几分的知识?

四、达标反馈:

1、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2、画出钟面上缺少的分针。

3、画出钟面上缺少的时针。

【设计意图:出示一组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练习题,通过认时间、添分针、画时针等活动,巩固所学新知,加深学生对“几时多”和“不到几时”这一教学难点的理解。】答案:1、10:35 5:40 4:20 1:15 2、略 3、略

五、总结回顾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1、填一填。

(1)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

(2)时针从数字 3 走到数字 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9,经过的时间是()。

(3)()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4)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

(5)时针从 12 走到 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

2、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答案:1、(1)60 60(2)3时 45分(3)12(4)12 60 1(5)60 60

2、11:40 11:20 3:15 8:45

板书设计:

3、认识几时几分

2时多,不到3时;差5分3时

2时55分 2:55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1、怎样认表。

生活中常见的表有电子表和机械表,不同的表有不同的认时间的方法。

(1)电子表:

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时、分、秒。如下图读作:10时58分50秒。

(2)机械表:

①先看时针,刚刚经过数字几,就读几时。

②再看分针,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几分。

③最后看秒针,秒针从12 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几秒。如上图读作2时05分01秒。

2、求爬楼时间。

例题:小红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10 秒,她家住在六楼,若她每上一层楼用的时间相同,她从上楼到自己家,一共需要多少秒?

分析:1、可以把两个楼层之间的楼梯数,看作一个楼段。2、从一楼走到二楼时,只走了一个楼段,小红用了10 秒,也就是说小红走一个楼段平均用10 秒。3、从一楼到六楼,需要走五个楼段。

解答:10+10+10+10+10=50(秒)

答:小红从上楼到自己家一共需要50 秒。

资料链接:

1、北京时间来自哪里?

北京时间不来自北京,它来自陕西省蒲城县境内的中国院陕西天文台——我国唯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根据国际惯例,各国的标准时间一般都以本国首都所处的时区来确定。我国地域辽阔,按时区的划分,东西相差5个小时,这就使得授时台必须建在我国的中心地带,所以就建在陕西省蒲城县境内。从而也就产生了“北京时间”不在北京的问题。

2、珍惜时间的名言。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6)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往永远静立不动。——席勒

(7)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气力。——郭沫若

(8)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布封

(9)时间,天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聪明和气力,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10)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轻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3、富兰克林说时间。

美国和日本十分珍惜时间。早在200多年前美国还没有独立时,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科学家、实业家和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富兰克林就在他编撰的《致富之路》一书中收录了两句在美国流传甚广、掷地有声的格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4、日本人的时间观念。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辽宁青年参观团去日本出席一个会议。出国前,团长准备了厚厚一沓发言稿,可是届时日方官员递上的会议程序表却写着:“中方发言时间:10点17分20秒至18分20秒。”发言时间仅仅一分钟。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人看来,很不可思议,而日本却是极为平常的。日本从工人到学者,时间观念都非常强。他们考核岗位工人称不称职的基本标准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单位时间的劳动量,时间一般精确到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