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入行论》第49、50课串讲笔记

《入行论》第49、50课串讲笔记

第49课串讲笔记

【科判联系】

《入行论》十品的内容涵盖了所有菩萨道的修行方法。第一品宣讲菩提心利益,让我们对菩提心生起欢喜心。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核心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他人。第二品就讲了修持菩提心,需要清净它的违品,需要忏罪、积累顺缘等等。第三品告诉我们如何受持菩萨心。受了菩萨戒之后要护戒,护戒通过第四品不放逸和第五品正知正念进行宣说,第四品宣说了要守护菩萨戒就不能放逸,要有小心谨慎的心态。第五品从正知正念来宣讲护戒的方便。正知:就是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并了知自己的心正处于什么状态。正念时刻不忘失善法。如果缺少正知,就会观察不到自己的身、语、意处于怎样的状态中,会放逸,会产生很多非法的念头,就会造很多罪业,正念也随之缺失。因此正知正念对护戒的确是殊胜的方便。第五品戊二(正知正念)分三:一、护戒之方便法——护心;二、护心之方便法——护正知正念;三、教诫结合相续而精进。也就是护持正知正念,并结合修行心相续而精进实践。

其中:

己一、护戒之方便法—护心(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庚一、略说

庚二、广说(分四:一、需护心之理由;二、护持方法;三、如是护持之功德;四、需精勤护持之理。)辛一、需护心之理由(分三:一、未护心之过患;二、护心之功德;三、摄义。)

壬一、未护心之过患

壬二、护心之功德(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癸一、略说

癸二、广说(分二:一、遣除怖畏;二、修持善法。)

子一、遣除怖畏(分二:一、真实宣说;二、依据。)

丑一、真实宣说

丑二、依据

子二、修持善法(分六:一、布施度;二、持戒度;三、安忍度;四、精进度;五、静虑度;六、智慧度。)

丑一、布施度

丑二、持戒度 49.01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获断恶之心,说为戒度圆。

丑三、安忍度49.02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

49.03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

49.04如是吾不克,尽制诸外敌,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

丑四、精进度49.05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身口善纵勤,心弱难成就。

丑五、静虑度50.01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

丑六、智慧度50.02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壬三、摄义 50.03故吾当善持,善护此道心,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

辛二、护持方法 50.04如处乱众中,人皆慎护疮,置身恶人群,常护此心伤。

丑二、持戒度:

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

获断恶之心,说为戒度圆。

——用杀生为例来说明持戒依靠安立自心而圆满

【消文解意】

【颂词解释】需要将鱼等动物送到何处,它们才不至于遭杀害呢?持戒者心中断尽杀盗等恶念时,就称为圆满戒波罗蜜。

【颂词分析】

1.戒律有多种,但总的可分为佛制戒和自性戒,比如戒除杀盗淫妄酒,持戒波罗蜜多全部是依靠心的力量而产生,如果认为持戒波罗蜜多就是守戒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使外境断绝一切损害,首先谁也做不到,其次根本不能圆满持戒波罗蜜多,从而会失去了持戒度本身的意义。持戒度本来是让我们生起不杀生的心,是调伏内心、调伏烦恼的一种方法,但现在它不是调伏内心,而是调伏外境,使外境与自己修持的戒律相应,这是完全错误的。因此真正的持戒圆满,就是获得不造恶业之心,不是令所有对境断除损害,而是断除对所有对境的损害之心。经中云:“何为戒律度?断除害他之心。”正如月称论师在《入中论》里所说,“彼戒圆满德净故,梦中亦离犯戒垢,”持戒便已经获得了圆满。

2.以杀生为例,杀生第一需要对境;第二需要作意,就是有我要杀的想法;第三需要加行,就是具足真正拿刀去杀这个行为;第四是把众生杀死,这是究竟。真正圆满杀生需要这四个条件。如果将动物搬走,面前没有众生,对境不存在,那就没有了杀生的加行、也没有了杀生的究竟,但你的内心生起了强烈的想要杀它的作意,这时虽然没有圆满杀生的罪业,可是以很强烈的、反复杀众生的作意,也会得到部分的罪业。所以仅仅从外境上做调整是无法圆满持戒度的。相反,如果我们获得断恶之心,就算是我们身边每天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我面对这些众生时,首先发誓不杀害其中任何一个众生,而后生起一定要断除杀害众生的恶心,这就是安立持戒度。

3.对于初学者而言,因为在没有登地之前一定会受环境的影响,所以为了守持戒律而住在寂静的地方、选择清净之地很有必要。但是从最究竟的角度而言,永远都住在寂静地方,永远都依靠外境来圆满持戒波罗蜜多,这也是不可能的。萨迦班智达讲过:“性格恶劣的人住在寂静的山林也会显得异常粗暴,有智慧的人住在喧嚣的大城市仍然是温雅善良。正如森林中的猛兽也常常发怒,而闹市里的良马却非常温顺。”

【反观自身】

六度万行都是为了调伏自心,持戒度的“度”字,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我们真正要用持戒到彼岸,就要彻底断除内心中的恶心。对初学者来讲,粗大的恶业尽量不要造,可是因为过去习惯造各种各样的恶业,内心中有很深厚的习气,虽然发誓断除恶业,天天都在发誓愿,天天都在守持戒律,但外境现前时,还是会产生不善的念头。所以在最初的时候就应斩断这些念头,通过修道逐渐对治、压伏这些分别念,最后通过证悟一切万法空性,彻底予以灭除。

丑三、安忍度:

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

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

【消文解意】

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野蛮横暴、不信佛法、刚强难化的众生比比皆是,多得无边无际,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外敌全都降伏,才能圆满安忍度,这是任何人,包括佛陀也做不到的。

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唯有依大乘佛法窍诀来息灭嗔心,这样就等同于完全调伏了外境怨敌,消除了所有违缘。

【颂词解释】在世界上,顽劣有情多得如虚空一样无法计算,怎么可能全部制服他们呢?如果能灭息内在的嗔心,则如同消灭了外在的一切怨敌。

【颂词分析】

1.从三个不同侧面进行安立安忍度。第一是怨敌忍,就是说当怨敌、其他众生对自己伤害时,自己要忍耐,要安忍。第二是修佛法时,如果遇到很炎热、很寒冷,或者很疲倦等,这时自己需要安忍,这是耐苦行忍。修法有痛苦,闻思有痛苦,如果遇到这些痛苦就退失,就无法继续修持菩萨道、积累资粮,所以遇到这些苦行时也要忍耐,这是第二种安忍。第三种安忍是指法忍,对于一切万法的实相能够接受。佛经中说:“一切万法皆为空性。”自己的身体是空性,自己的心是空性等,对于这类非常甚深的法,自己能够承受、接受,叫作无生法忍。

2. 弥勒菩萨在《大乘经庄严论》中讲了相似的安忍和真实的安忍。相似的安忍,比如我处于劣势,对方是强势,我斗不过对方,没办法和对方斗,就选择忍耐。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发作肯定要吃亏,所以内心中充满了愤恨,但外表非常柔软,显现弱势的形象,然后对方就不会再伤害自己,这是下级对上级,或者弱者对强者经常使用的方法。等养精蓄锐到了一定时候,力量强大了,抓住有利时机就会反击,世间上表达安忍的方式大体都是这样,这种安忍是相似的安忍,是嗔心很强烈的表现。真实的安忍的核心,是泯灭自己的嗔恨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没有嗔恨心,这并不是因为我是弱者、别人欺负我,我打不过你,我才安忍,是因为我的确能够熄灭内心当中的嗔心,调伏内心。无论是通过胜义谛的修法,还是世俗谛的修法,克服嗔心,这就是安忍。

3. 一个人对你做出了伤害的行为,但是不是你的怨敌,要看你的心态,怨敌本身是无自性的,如果我对他有了

敌对的心,他才可能成为我的怨敌,如果我没有敌对的心,他就不可能成为我的怨敌。发了菩提心之后,生起的完全是一颗热爱众生的心,利益众生的心,没有丝毫的嗔恨心,是不可能有怨敌的。也许对方把我看作是怨敌,是因为他有一颗敌对的心,而我对他没有敌对的心,他就不是我的怨敌。所以,如果能够真正能够息灭自己的嗔心,就是真正的安忍。一个人息灭嗔恨心,相当于调伏了怨敌,不再有怨敌。

4.嗔心是造恶之因,一旦相续中有了嗔恨心,一个人的神志就不会清醒,不会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有了嗔恨心,就是堕恶趣的因;有了嗔心,因为它是烦恼的自性,让自己的心不寂静,所以也无法专心地安住在实相中;同时它也是一种修道的障碍。所以嗔心是自性罪。而行持安忍波罗蜜,就是能对外境种种违缘敌害安然忍耐,自心安住于如如不动的境界,就不会为任何敌害损恼而动心,不再从内心感受嗔恚伤害。

5. 当我们了知了安忍的内涵就会知道,它不但不是消极退让,而且是一种上进的心态,是改变自己命运,积极向上的心态。息灭自己的嗔心,对自他不会产生任何的伤害,而且这种修持安忍的方法,可以清净我们内心中无始以来的很多罪业,所以它一定是积极的,一定是向上的。

【反观自身】

佛陀告诉我们要修安忍。世间人因为不修学佛法,不管修行人怎么做,都会有看法。如果修行人遇到打击、遇到伤害时,积极地反击、反抗,就会有人说修行人一点慈悲心都没有;如果修行人选择退让,或者是以慈悲心对待伤害自己的人,他又会说修行人很软弱。我们的修行必定不是以世间眼光为标准的,他们喜欢怎样,我们怎样去做,那是不对的。应该以佛陀的教育为标准。

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

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

——通过比喻进一步说明如何调伏嗔心

【消文解意】

足量:大量,足以覆盖地面的数量。上师如意宝也说过:“别说是整个大地,就连将我们的喇荣山沟用牛皮盖起来(将近四公里),也非常困难,那样不知要杀多少头牦牛!”

【颂词解释】为了避免足被刺伤,何必需要足量的皮革去遍覆大地呢?只需用一小片靴底那么大的皮革垫在靴底,不就等于盖住了所有地面吗?

【颂词分析】

1.娑婆世界的路面很不好走,一方面是因为众生的心起伏不定,烦恼很多;一方面是众生的业力很重,由于大家的共业,导致这个世间上有很多的瓦砾、荆棘,地面凹凸不平。我们在这样的大地上行走,很容易损害自己的脚。如果从外境上把整个大地铺满皮革,来达到脚不被割伤的目的,这是不现实的,根本做不到,这是不懂善巧方便。

2.寂天菩萨说有一个善巧方便,不需要这么多的皮革,也能够保护自己的脚,那就是“片革垫靴底”。就是用这种皮革做双鞋,穿在自己的脚上,不需要大量皮革铺满大地,就能保护自己的脚底,“即同覆大地”,这与用皮革把整个大地覆盖、铺满的效果是一样的。这个比喻很善巧,能够很形象地说明问题,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最主要的是直击它的核心,抓住它的核心之后,用很少的力量就可以做很大的事情,能够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

【反观自身】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方式方法,不善巧的方法不仅事倍功半,而且也会造很大的罪业。善巧的方法正好相反,我们从自身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节约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更好利益众生。

如是吾不克,尽制诸外敌,

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

【消文解意】

如是吾不克:“克”是有能力,能够的意思,如是我也不能够。

尽制诸外敌:将外境的一切敌害全部制服。外敌包括上文中的“顽者如虚空”的有情。制服所有外敌,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如同用足量的皮革去尽覆此大地。

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唯:唯独,唯一的办法;应:应该;伏此心:以忍辱来降伏自心的嗔恨烦恼。

【颂词解释】

同样的,我们不可能将外界所有仇敌全部制服,唯一的办法就是调伏自心嗔恨这样就可以避免受一切外敌的伤害,何必费力去制服其他外在敌害呢?

【颂词分析】

1.如果没有掌握窍诀,不懂得“伏心”、“调心”的方便,总是想要通过制伏外敌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这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精力,财政等,并且也会造下很多罪业,因为他是怀着强烈的嗔恨心伤害对方,发起了身语的恶业,当下所造的罪业还需要他付出非常大的代价,付出如此大的代价结果怎么样?表面上看是今生中好像灭掉了怨敌,但仇恨的种子实际上已经种在了被杀者的相续中,通过无欺的因果缘起规律,他的后世还会有更多的怨敌,相当于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是没办法全部消灭的。所以我们真正观察起来时,这个代价是太大了,而且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2. 这一颂词告诉了我们克制外敌的善巧方便方法:调伏恶心,熄灭嗔心。如果能够把嗔恨心调伏,所有伤害我们的怨敌,从这时开始完全消失,不需要通过伤害众生,自己造作罪业为代价,也不需要发动大批的军队,花费很长时间、资财,这一世的怨敌就已经穷尽,如果你生生世世都发善心,调伏嗔心,生生世世将不会有怨敌。即使由于以前我们伤害过别人,因为业没有尽的缘故,有可能还要受报,我们还会受一些伤害,但是,随着我们修行的不断增上,随着慈悲心越来越稳固,慈爱地对待一切众生,新的罪业不会再造,旧的罪业一部分自己偿还,一部分由于慈悲心和菩提心灭罪的功能,也可以很快消灭重罪、定业,而且成熟的部分罪业也是重报轻受,所以如果我们抓住了调伏嗔心这一点,就可以把整个问题从根本上解决。

3.大乘菩萨的修心方法,就是自己调整自己,发心不害任何众生。以前仲敦巴格西问阿底峡尊者:“如果在修行大乘修法的过程中,别人害我怎么办?”尊者回答:“一定要修忍辱。”“那别人杀我怎么办?”“观想这是偿还宿债的机会,不管什么环境中,都应精进修持安忍波罗蜜。”因此,修习安忍波罗蜜多的人一定要知道这个窍诀,遇到一些逆境的时候,不应该用兵器等其他手段来以牙还牙,这并不是修行人的行为。这种修安忍的功德不可思议,能在一刹那中圆满巨大资粮。本来修大乘道需要在三大阿僧祇劫精进积累资粮,但修行者如能在一刹那中具足真实而强烈的忍辱心,那一般情况下在多劫才能积累起的资粮,也就能在这一刹那圆满。

【反观自身】

我们如果可以调伏内心,就完全可以调伏一切的怨敌。如果我们内心对一切众生充满慈爱,别人来欺骗自己、伤害自己、骂自己、打自己,我们不会像没有调心之前那样,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一定要报复对方,这种心态是绝对不会有的。我们痛苦的程度关键是看自己的心态,如果自己对一切众生都保持着强烈的慈爱心,即使受到了其他众生的伤害,也会觉得像自己的儿女对自己做伤害一样,对这些伤害都能够忍受;因为自己的内心中对子女充满了爱心的缘故,子女骂自己、打自己都可以承受。如果我们的内心本来有仇恨心,再加上别人伤害自己,就会更加的仇恨,感受的痛苦也更加的强烈,这二者之间就是调心和不调心的巨大差别。

丑四、精进度:

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

身口善纵勤,心弱难成就。

——从正反角度宣说了精进度也是依心安立的。

【消文解意】

精进:对于善法喜爱的心。真正的精进,是“进即喜于善”,“喜”是一种心态,所以真正修精进也是以心为主。明定心:有两种解释方法:一种指的是静虑所摄的明定心,因为它是以心为主,如果我们能生起一念禅定心,此时就能获得殊胜果报;另一种“明定心”解释为慈悲心,生起一念清明的慈悲心,就能得到广大的果报,这里“梵天果”只是一个例子。

梵天果:因为梵天果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是欲界中的人道,人道之上有阿修罗道、天道,天道有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再往上就是色界,色界的第一天就是梵天,它的品位很高,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梵天的内心非常平静,福报很大,相对来讲果报比较圆满,它的因也是需要比较圆满广大才可以:必须要以修十善作为基础,然后要修持一禅以上的禅定(有些地方讲要修持四无量心),通过很多的苦行,死后才会生在梵天,很不容易修。很多外道及印度的修行者为得到梵天果做了很多苦行:有时持各种各样的禁戒,或者用五火烧身,以期得到梵天的欢心,让自己升到梵天去。

【颂词解释】仅仅生起一念清净坚定的善心,亦能获得生梵天的果报;身口纵然勤行善业,如果内心意乐微弱无力,也得不到生梵天的善果。

【颂词分析】

1. 精进波罗蜜也是依心而圆满,如果自心对善法有稳定的大欢喜心,则已圆满了精进波罗蜜,精进的定义也就是对善法强而有力的意乐。我们无论修持何种善法,必须依靠自心意乐。如果自心对行持善法散漫无力,身口再

勤行也只能得到微劣善果,远不及一念有力的善心所得之果。“生一明定心”,就可以得到梵天果。这可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是前面讲的修禅定,如果你的心很定,再加上善业,也就是以心为主,身、语的善业为辅,这时就可以升梵天。另一方面是,以母女渡恒河溺水,因为彼此产生了一念慈心,死后升入梵天界的公案,说明如果能够生起明定心,生起一念强烈、坚定的慈心,力量是非常大的,足以升到梵天界。反过来讲,虽然你身、语很精进,心力很弱是难以成就的。凡夫生起一念清净坚定的善心,以此一念善心能获生梵天善果。按照小乘《俱舍论》的观点,欲界的众生如果要转生色界,一定先要成就欲界如如不动的禅定心,这种心一刹那也不可能生起分别念,是一种非常稳固的远离懈怠沉掉等五种过失的明心。

2. 很多外道有各种各样修行方法,比如烧身、单足站立、学牛吃草等等,以期待生天之果。他们不懂得一切善果皆由善心生,一味去自苦其身,丝毫得不到利益,死后还会因邪见堕落。他们这种苦行是极其愚痴的表现,根本不能算精进,在《俱舍论》中,将这些行为归之为怠惰。因这些愚行根本无法成就善果,与精进是相违的。内道中修行精进波罗蜜,依靠自心对善法的强烈意乐,能成就很大的善根功德。但很多学佛人并不知道这点,不知以各种闻思修方便法增强自己对善法的信心意乐,只是去修行表面上的佛事,磕大头、念诵、转绕塔寺……当然,这些不具足真实意乐的身口形象善法,功德肯定有,如《法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类似的教证有许多,但这种身口善业与心中具足坚固善妙意乐的修行比起来,功德相差之远难以估计。

2. 修菩萨道时如何修精进?要对听闻佛法、思维佛法、修行佛法有很大的意乐,心很坚定,再辅以身口的善法,这时因为心力强大就容易成就。修持精进度时,是以内心的标准来判定。什么是精进度到彼岸?此菩萨远离了一切懈怠的违品,日夜之间完全处在对法的欢喜中,这时精进度就到彼岸了。精进度也是心,不是看身、口怎样,主要是看心怎样,如果心力很强大,一切善法容易成就;如果心力很弱,表面上虽然做很多善法,但心太疲惫、太怯弱,修持善法就难以成就。

【反观自身】

对一般修行人来说,虽然念诵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没有闻思基础,出离心、菩提心、无二见无法生起来,也不懂得修心窍诀,将会如同麦彭仁波切所说:“不知法性修何者,修俗妄念有何用,如同盲人趋入道。”

我们要在今生真正地做一个修行人,首先要通过闻思,对修行总体过程“见、修、行、果”要有较清楚的了解,自己能掌握正确方向。这样,才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东西瞎撞,最后只有是浪费人身。我们作为上师如意宝的传承弟子,应该在闻思、念诵修行方面全面发展,不能偏废任何一条。

有些外表的形象,虽然没有发心的摄持,也不是没有任何功德。《妙法莲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法句经》中云:“虽多诵经,不解何益?”明朝的憨山大师说:“诵经容易解经难。”

第50课串讲笔记

丑五、静虑度:

静虑度主要是修寂止。“虑”是指粗大的分别念,静虑就是让粗大的分别念寂静下来,心专注于某所缘境,没有其他执著的心态。

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

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

【消文解意】

久习念诵:是指语言,口的善法功德。语言的善法,比如念诵佛号、经典、咒语等。

众苦行:是指身体的善法,比如:磕头、放生、精进地转绕佛塔,睡觉时能常坐不卧,不倒单等修行方式,这些都属于身体的苦行。

心散它处:如果修行时心不专注,功德很容易被散乱心所染污,利益和功德就不大了。

【颂词解释】

虽然我们长久地修习念诵,身体行持众多的苦行,但在身、语勤作的过程中,心却散乱于他处,佛在经典中讲:这种修行是没有利益的。

【颂词分析】

1.修行静虑有很多种方便方法,如持诵、静坐、数息、观风脉等,也有断食等一些苦行。在修这些法时,本师释迦牟尼佛说过,如果修持者的心外散于外境诸缘,或内散(昏沉睡眠)等,这种修行无有意义。在《摄三摩地经》中说:“诸比丘,若心外散,苦行念诵皆无果”;在《般若经》中也说:“若心散乱,自利亦不成,况复利他”;

很多高僧大德的教言中,也很明确地提及过这点。《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云:“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在引导法达禅师时也说:“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意指法达虽然诵三千部《法华经》,但其心不能安住,散于经义之外,只是“空诵”,并说“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憨山大师更是直接说,修念诵者,若心不能专注于所缘境,“喊破喉咙也枉然”。

2.《妙法莲花经》和其它经典中讲过,身语的善行,都能够和佛结缘,“皆当成佛道”,最终依此都会成佛,所以,身语善行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大的。这主要是从善根功德在相续中种下种子,以后会成熟其功德的角度而言。但是从究竟成佛的角度来看,修法要在当下变成调伏自心的修法,成为资粮,成为成佛的因,成为很快解脱的因,成为一个真正可以利益广大无边众生的因,但是心散乱的话,是不能成为解脱的直接因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念佛号,念心咒、修持加行是因,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是果,投入了怎样修行的因,就能得到什么样的果。如果因是散乱的,散乱地念佛,散乱地顶礼,善根都是散乱的,散乱的善法力量很弱,不会有强大的力量,依靠这种散乱的修行力量,是不可能达成迅速解脱、迅速成就的果。这种善法功德的确太弱了,太弱的缘故就用了一个否定词“无益”。所以,从究竟成佛讲,以散乱心念一声佛的功德都很大,但希望目前的修行成为很快解脱的因,这种修行就显得太无力,以散乱心修行无助于现见诸法本性,获得殊胜解脱的果。

3.如果心没有专注而只是身语上的勤作,如转经、绕塔、磕头、念诵等,这些功德与心的功德比起来,比较微弱。但是身语的造善造恶和心的造善造恶,只不过是大小上分的,并不是说只有心才有善和恶,其他身体和语言一点关系都没有。至于身语意的业因果关系,应该详细地观察,在佛经当中,业是分得比较细的,有一种业产生一种身体的,如以前有位妇女对儿子生起悲心,最后转生到天界去了;有一种业产生多种身体的,如玛嘎巴尊者前世造了一个福德的善业,七次转生到三十三天;有多种业产生一个身体的,如提婆达多在多生累劫中造下恶业,最后形成一位恶性比丘的身相;还有多种业产生多种身体的,如聂德尊者以各种不同的因缘,后来不断产生不同的身体。而且,造业和感受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比如经中有一种叫“作而积累业”,这种业是做也做了,积也积了,就像故意杀害众生、邪淫、偷盗等;有一种叫“作而不积业”,虽然你是造了,但实际上没有罪过,就像无意中踩死小虫等;有一种叫“积而不作业”,虽然你没有亲自做,但在阿赖耶上已经积了业,譬如自己很想杀生或者偷盗,有了这种发心,但后来没有成功;还有一种是“未作未积”,这个业你既没有造,也没有积,就像走路、睡觉等无记业。

【反观自身】

1.我们所做的善行,要思维仅仅把善行变成一个以后成熟的种子,还是想让这个善根成为真正能够很快解脱、成为直接成佛资粮的因?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成佛,想很快从轮回中解脱,就应该认真地观察、思维:我们的修行与佛果之间是否真正成为了一种因果关系?如果我们随随便便做一些散乱的修行,不可能成为很快解脱果的因,二者之间不成为真正对等的因果关系,它只能成为以后解脱的间接因,而不能成为直接因。

2.修持佛法需要专注的力量,我们的心越专注,法义就会越深入,法义越深入它的力量越大,不管这个力量是要成为成佛的资粮、成为遣除罪业的力量,还是要成熟某种暂时的功德……只要想成就某种果,它的因一定要正、一定要深厚,一定要强烈,这时果才会没有障碍很快成熟。如果因的力量很弱,就不一定能够成为真正解脱的因,或不能成为成熟心中所想之果的因。

丑六、智慧度: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要了达诸法奥秘,就必须修心。

【消文解意】

奥秘:本师释迦牟尼佛开示的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这一切法的目标都是为了证悟心的本性,因为心性空明无二的本来面目,凡夫众生无法了知,故说为奥秘。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苦是三界的苦,乐就是涅槃的安乐,不用再无义漂泊轮回。如果我们不能通达自心的奥秘,心就无法避苦趋乐,获得了最殊胜的安乐。

【颂词解释】如果我们不能了悟“此心”的“奥秘”,是一切万法的殊胜主尊,即使我们内心有很强的求乐避苦的愿望,但最终也会无义地漂泊于轮回中。

【颂词分析】

1.我们修行目的是为了自他解脱轮回。为了这个目的,必须要圆满般若波罗蜜,或说圆满智慧,也即心性之实

相。因此,我们所有修行的重点,最后都是归到观察、证悟自心上。不依于自心,无法证得圆满智慧,无法使自他解脱轮回。

2.如果我们想要求乐避苦,我们想要获得殊胜的解脱,必须要了知此心的奥秘,此心的奥秘就是一切万法的主尊,“法中尊”就是一切正法的主尊,佛法最殊胜、最核心的就是要了知心的奥秘。佛陀对初学者讲了十善法、持戒等外在的身语行为,也讲了关于出离心等法,最终就是要让众生了悟心的本性,依此可以获得解脱,如果不了悟心的本性就无法获得解脱。

3. 心是由很多细微的刹那组成的,所以心没有一个整体的我,它是不断变化的、并非恒常。所以,心的这种既非一体也非恒常的自性不符合所谓的“我”的体性。我们平时认为“我”的体性就是一体和恒常,但是在心上面,无论如何寻找,都找不到这个所谓一体恒常的“我”。这样观察就了知心上无我,之后再进一步串习无我,通过不断地观修,就能够现证无我。现证无我从见道开始,依见道获得无我的证悟,通过修道继续修持,不断串习,然后到达无学位阿罗汉的果位,此时就彻底地圆满证悟了无我的空性,从根本上断除了烦恼障的种子,超越三界,圆满达成了求乐避苦的目标。

4.小乘的修行者能够从轮回当中出离,能够解脱,主要也是因为发现了心的奥秘。了知心上无我,是一切小乘修法与证法全部内涵的尊主,所有的小乘修法中以无我的修法最为殊胜,最为关键,如果放在小乘的教义里面,这个颂词就应该这样解释。

5. 如果从大乘的角度来解释,可以分为唯识和中观两种。从唯识的角度来讲,一切的外境唯识所现。真相唯识讲外境唯心所现,认为外境就是内心;假相唯识也讲外境唯心所现,但外境不是内心。尽管讲法不同,但“外境不存在”这一点是相同的。观察一切唯识所现,知道一切外境只是自己心中的习气显现,再对一切外境法进行观修,通过不断地观修不存在人我、不存在法我的二无我空性,就证悟了心的本性,获得觉悟。

中观宗也是这样观察的,但与唯识宗的不同之处在于:唯识宗暂时的观点是保留心的本体,但是心上面不存在人法二我;而中观宗的观点是:心本身也是空性的,尽管显现上有起心动念等很多状态,但是真正通过殊胜的正理观察、寻找时,根本无法找到这颗心,心本身无有自性,是空性的,了知了这一点之后,就再再地安住、串习,最后就可以现证心的实相,了知此心的奥秘。

在大乘修法当中,通过调心了知心的实相是一切正法的殊胜尊主,也即是“奥秘法中尊”的意思。所以如果了知此法,就能达到求乐避苦、出离轮回的目标。

6. 佛陀宣讲正法的目的,就是希望众生了知心的实相,了知心的奥秘。心有起心动念、明知的法相,这是心的世俗法相,经过观察就会发现心的奥秘是无常;再进一步观察,就会知道无常的心实际上是现而空、空而现的,本体毫无自性,是一种本来空的状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观察分析,心在空性的同时,也是光明的,不是什么都不存在,而是和智慧双运的大空性。

【反观自身】

要通过了知心的奥秘来现前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之后就知道所谓的轮回与客尘完全是不存在的,都是虚假安立的。了知这个实相并如是地安住,就真正能够获得最为圆满的正等正觉的果位,然后再通过讲法的方式告诉其他众生,让其他众生也循序渐进地修行,最终获得觉悟,从轮回中解脱。

壬三、摄义:

故吾当善持,善护此道心,

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

——归摄不调心的过患、修心的功德、以及善法恶法皆依心的意义

【消文解意】

1.“善持”:正念。守持正念,不忘正念叫做“持”。

2.“善护”:正知。我们应该以正念来善加护持,善加把握;以正知善加守护这颗修道的心。通过不忘失正念的方式反复观察三门叫做“护”。包括了从小乘别解脱戒至大乘的一切断恶修善之法。

3.护心戒:护持菩萨戒。从大乘菩萨戒而言,其中摄律仪戒为断恶门;摄善法戒为修善门,摄身口意三门善业回向菩提;饶益有情戒为以慈心摄受一切众生。

4.“何劳戒其余”,并非要我们抛弃其余的善法,而是强调了护持菩提心的重要。再者菩提心学处(即菩萨戒)包括了所有的断恶修善之法,所以说除护守菩提心外,别无余戒可守。

【颂词解释】因此我应当严密地观察、防护自心;除了以正知正念守护自心外,其他的很多禁戒要来做什么呢?【颂词分析】

1. “戒”是从主次两个方面来讲,主要是守护心的戒律。本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制定的戒律,护心的戒律是主要的,守护了主要的戒律之后,再守护次要的戒律,次要的戒律起到辅助的作用。以别解脱戒为例,虽然有些轻罪在自心上没有特别要求圆满,但除此之外,所有根本戒与主要支分戒,全都为护心而制;而大乘菩萨戒,完全是依心而建立的禁戒;对更上一层的密乘戒,更要求受戒者举手投足之间完全保持清净心。菩萨戒含摄七众别解脱戒,及其余一切断恶修善之法,如果能善加护持,则其他的戒也都能清净,故说“何劳戒其余”。

2.如果我们认为只要护心就够了,而疏于防范身、语的过失,那么就会由于身、语的行为过于散乱,自己的心也变得更加散乱。我们应该了知,身、语等其余的境界是帮助我们护心的方便,但是划分主次的时候主要是护心,次要是守护其他的戒律。不护持身语,单独护心也很困难,而心护好了之后,其余的戒律也容易守持;反之,守好其他戒律也能够帮助我们护心。关键在于我们要从大局出发,把护心与护身、语等其他戒律之间的关系理清楚,如此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可以把身、语、意都调整到最佳状态,调整到最适合我们修行的对治状态,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调伏烦恼,使我们的修行蒸蒸日上。

【反观自身】

1.真正地要护持自心,必须依具体的言行戒条来实现,越是真正修心的人,对于身语的行为越重视,因为他知道身语意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不过要分主次而已。

2.只有认认真真地从身边每一个善法做起。凡是有益于自己守护菩提心的法,都要努力去做,而损坏此心的事业,都必须舍弃。有些人应特别注意,你们虽然想去作其他善法,表面上看来也很殊胜,但如果你们舍弃对这个根本的闻思修习,我们在前面也引过《华严经》的教证,凡是有害于菩提心之行为,即是魔业!《华严经》中说:“凡坏菩提心,造它善法者,亦为魔事业。”无论何种形象的善法,只要是有害于菩提心,即是魔的事业。

辛二、护持方法

如处乱众中,人皆慎护疮;

置身恶人群,常护此心伤。

——以比喻说明要小心谨慎护心。

【消文解意】

恶人:在普通世俗社会中,恶人是专指杀人放火等伤害他人的人,如果放在修行的角度来讲,(1)恶人范围就很广:不修心的人、不调心的人,相续中有强烈贪嗔痴的人、不修行的人、不懂修行或者经常喜欢追求世间八法的这些人都称之为恶人。不仅包括世俗中的坏人,也包括一般的普通人,普通人因为没有调心,所以相续中都有强烈的烦恼,都称之为恶人。也许他并没有违犯法律,也没有去做伤害别人的行为,但他所追求的东西、他内心的想法、还有他影响别人的方式,对于求解脱道的人来讲,都可能会形成障碍。(2)出现的场合不同,标准也就不同了。比方说,自己很迫切地想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心,在小乘中是殊胜的善心,是百分之百值得鼓励而且也是千方百计要生起来的,但是这种只想自己解脱的心,当上升到大乘高度时就变成了恶心。

【颂词解释】比如受伤者身处拥挤混乱的人群中,他会谨慎地照顾自己的伤口;同样,身陷能生烦恼恶缘之众人中,我们应恒常以正知正念保护自心这个伤口。

【颂词分析】

1.初入佛门者,刚刚受持了菩提心后,这种善心就像伤口一样,还很弱,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而改变,如果我们经常和贪心很强、世俗观念特别重的人交往,这些不信佛法,五毒烦恼深重的众生,他们不但自己不修善法,而且经常阻碍甚至粗暴地破坏我们的发心,我们尚处于幼芽状态下的,好不容易生起来的修道的心、大乘的心,很有可能因为长时间接触恶人,受到恶心的影响而放弃。所以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也特别讲了三种谨慎,“众中出言当谨慎,独处行为当谨慎,平常观心当谨慎”。这是时有出现的事情。

3.调心的方法:一种是可以选择一个好环境,比如寺庙或者佛学院这样的团体,因为在这样的团体中,大家有共同的目标,集体向善,在其中违缘障碍相对要少一些,比较容易常时保持自己向道的心。另一种是,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条件,就必须要在守护自己的心上入手,经常观心,经常守护正知正念,这是非常重要的。

【反观自身】

交友一定要小心谨慎,因为如果和贪心大的人交往,我们就比较容易产生贪心;和嗔心大的人交往,则很容易产生嗔心;相反,如果和有悲心的人交往,悲心容易增长;和有智慧的人交往就容易产生智慧;和希求大乘的人交往,对大乘的意乐就比较容易保持不退。环境对心会有影响,我们也应该学会在环境当中调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