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超实用)

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超实用)

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超实用)
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超实用)

遗传实验设计

一、显、隐性性状判断

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

三、基因位置的确定

四、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

五、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

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判断

一、显、隐性性状判断

1、相同性状个体杂交:(使用条件:一个自然繁殖的种群中,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

(1)实验设计:选多对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杂交(植物则自交)。

(2)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所选亲本性状为显性;

②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且与亲本表现型相同,则所选亲本性状为隐性。

例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⑵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例1;答案:(1)不能确定。(2分)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5分)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7分)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1分)(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X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6分)

2、根据亲代与子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推测

(1) 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 已知亲本为纯合子:不同性状亲代杂交T 后代出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② 未知亲本是否纯合:不同性状亲代杂交T 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量大该性状为显性性状T 具有这一性状的亲 本为显性纯合子 相同性状亲本杂交T 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T 该性状为隐性性状T 亲本都为杂合子

(2) 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①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T 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3:1 T 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T 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9:3:3:1 T 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

例2、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简图如下。

(1)

由图可知,R 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 ________ T 活性两种功能,乙烯与 结合后,酶 T 的活性

________________ ,不能催化E 蛋白磷酸化,导致E 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 调节乙烯响应基因的表达,

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T 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1#)在无乙烯的条件下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有”或“无”)乙烯生理反应 的表现型,1#与野生型杂交,在无乙烯的条件下, F 1的表现型与野生型相同。请结合上图从分子水平解释 F 1出现这 种表现型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R 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突变的纯合个体( 2#)仅丧失了与乙烯结合的功能。请判断在

有乙烯的条件下,该突变 基因相对于野生型基因的显隐性,并结合乙烯作用途径陈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番茄中也存在与拟南芥相似的乙烯作用途径,若番茄 R 蛋白发生了

与2#相同的突变,则这种植株的果实成熟

期会 ______________ 。 答案:(1) R 蛋白

被抑制 (2) 有 杂合子有野生型基因,可产生有活性的酶 T ,最终阻断乙烯作用途径

(3) 2#与野生型

杂交,F 1中突变基因表达的R 蛋白不能与乙烯结合,导致酶 T 持续有活性,阻断乙烯作用途径,表现为无乙烯生理反应,其表现型与

2#—致, 因此突变基因为显性 (4)推迟

3、假设法

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时,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做假设或对同一性状做两

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电恳摆空髀庄庖 无乙懈主耶痕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