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骨肉瘤

骨肉瘤

骨肉瘤
骨肉瘤

骨肉瘤

折叠编辑本段症状体征疼痛为早期症状,可发生在肿瘤出现以前,起初为间断性疼痛,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以夜间为甚,恶性大的肿瘤疼痛发生较早且较剧烈,常有局部创伤史,骨端近关节处肿瘤大,硬度不一,有压痛,局部温度高,静脉扩张,有时可摸出搏动,可有病理骨折,全身健康逐渐下降至衰竭,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有肺部转移。临床上常发生于青少年,下颌骨少上颌骨多见,并有损伤史,早期症状是患部发生间歇性麻木和疼痛,进而转变为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有反射性疼痛;肿瘤迅速生长,破坏牙槽突及颌骨,发生牙松动,移位,面部畸形,还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在X线片上显示为不规则破坏,由内向外扩展者为溶骨型;骨皮质破坏,代以增生的骨质,成日光放射排列者为成骨型,临床上也可见兼有上述两型表现的混合型,晚期患者血清钙,碱性磷酸酶可升高,肿瘤易沿血道转移至肺。患者病程长短不一,从出现症状到就诊短则数天,长达数年,平均3~4个月,好发部位在膝关节周围,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疼痛,多为隐痛,持续性,在活动后疼痛加重,夜间痛较明显,患部出现包块,包块增长速度常以月计,当肿块明显增大时可出现邻近关节的反应性积液,关节活动受限,早期疼痛常于轻伤后突然发生,肿胀开始轻微,以后逐渐加重,呈偏心

性梭形肿胀,肿块硬度不一,因肿瘤质地而异,溶骨性病损者较成骨者为软,患处皮肤发亮,表面静脉扩张,皮温升高,如肿瘤体积较大并邻近关节,可影响关节功能,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有其他部位转移(图1A,B)。肿瘤体积的大小可根据肿瘤部位的深浅,以及肿瘤侵及软组织大小而不一,肿块局部伴有压痛,其硬度根据肿瘤组织内所含的骨组织多少而不同,瘤体较大时则可出现皮肤表面血管怒张现象(图2)。最典型的发病部位是四肢的管状骨(占80%),特别是股骨(40%),胫骨(16%)和肱骨(15%),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是最常见的部位,50%~75%的骨肉瘤发生于膝关节附近,在腓骨,髋骨,下颌骨,上颌骨和脊柱骨的骨肉瘤相对少见,颅骨,肋骨,肩胛骨,锁骨,胸骨,尺骨,桡骨和手足部的小骨骨肉瘤罕见,在长管状骨中,骨肉瘤主要发生于干骺区,发生于骨干的骨肉瘤约占2%~11%,骨肉瘤可以蔓延至骺端,尤其当骺板闭合以后,但发生于骨端的骨肉瘤却非常罕见,骨骺骨肉瘤(epiphyseal osteosarcoma)主要见于股骨髁。病人自出现症状至来院就诊时间多在2~4个月内,骨肉瘤细胞分化较好者,来院就诊时间较晚,可在出现症状半年左右,就诊时病人全身情况良好,疾病发展到后期可出现发热,体重减轻,贫血等中毒现象,出现肺转移的病人最初肺部可以无症状,晚期出现咯血,气憋及呼吸困难。骨肉瘤的亚型:1.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较少,仅占

5%,是恶性度较高的成骨肉瘤,病史短,肿瘤生长迅速,X 线片为溶骨性破坏,大体标本肿瘤呈梭形肿胀,皮质变薄,为红褐色血窦,窦壁有肿瘤组织,镜下:在充满血液的腔隙里存在恶性肿瘤细胞及肿瘤性骨样组织,X线片和低倍镜观察相似于动脉瘤样骨囊肿。2.小圆细胞骨肉瘤少见,恶性度高,预后差,X线片为溶骨性破坏,肉眼所见灰白鱼肉样,镜下由大量密集的小圆细胞组成,细胞呈圆形,卵圆形,短梭形,包膜界限不清,胞质量少,核大小不等,核仁不清楚,细胞间有结缔组织分隔,细胞间可见肿瘤性骨样组织。3.纤维组织细胞型骨肉瘤发病年龄通常在第3个年龄组之后,X 线片为溶骨性破坏累及长骨骨端,有时有棉团状或云雾状的阴影,很少有典型的骨膜反应,镜下视野有特征性的多形性梭形细胞及多核巨细胞,许多多核巨细胞有怪形核,有时有炎症背景,特征性的车辐状或螺旋状排列,有时细胞可以有少数突起,像所有的成骨肉瘤一样,多形细胞弥漫排列,镜下还可见典型的肿瘤样骨及骨样组织形成。4.髓内高分化骨肉瘤极少见,是恶性度低的骨肉瘤,发病年龄较大,症状轻,X线相似纤维异样增殖症,但边界不清,侵犯或穿透皮质,大体标本为灰白色橡皮样,镜下为大量增生的纤维细胞,这些细胞核染色深,形态不一,细胞间可见数量不等的肿瘤性骨样组织及骨。5.多中心型骨肉瘤现代学者认为骨肉瘤是全身性疾病,多数为单发的病灶和现代检测方法不能查出的

微小病灶组成,多发型者少见,多个肿瘤病灶同时出现,而成年病人先为单发病灶,而后逐渐多发,均好发于长骨,X 线表现为成骨型,AKP很高,预后较差,多无内脏转移。6.皮质内骨肉瘤极少见,病变常发生于胫骨干的骨皮质内,X 线在皮质内有透光区,周围有硬化,相似骨样骨瘤,镜下同于一般的成骨肉瘤,可复发及转移。7.骨旁骨肉瘤常见,好发于30~40岁病人的股骨后侧,典型的X线表现为相当致密的阴影,位于正常骨皮质的表面,向周围软组织侵犯,X 线片或CT可见肿瘤与皮质之间有放射透光缝隙,肿瘤表面呈完整的分叶状,边缘不规则,肉眼可见肿瘤为高度硬化的肿块,镜下:肿瘤为大量增生的梭形细胞,有轻度异形性,核分裂少见,其中可见中等量胶原纤维,这些梭形细胞间可见肿瘤性骨及骨样组织生成,有时尚可见分化好的骨内病灶,预后较好。8.去分化骨旁骨肉瘤罕见,可以从低度恶性骨旁骨肉瘤发展而成或由先前切除不彻底的低度恶性骨旁骨肉瘤复发而成高度恶性肿瘤,X线相似于传统型骨肉瘤,镜下可见分化较好的梭形细胞成分,平行而不规则的骨小梁排列,相邻部位可见高度间变纤维肉瘤成分并可见肿瘤性骨及骨样组织生成,预后相似于传统型骨肉瘤。9.骨膜骨肉瘤很少见,好发于青年人的长骨干的表面,向外生长形成透光性软组织肿块,边缘不清,中间可见放射状骨针垂直于长骨干,肉眼肿瘤分叶状,有明显的软骨,其中有钙化和骨化,

镜下为分叶状恶性软骨组织可见纤细的花边状的骨样组织

生成,病变晚期可侵犯髓腔,预后较好。10.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较少见,常发生在股骨干的表面,骨皮质表面与髓腔不相通,X线像骨膜骨肉瘤,肉眼所见肿瘤体积较大,常见出血坏死,镜下为高度间变的肿瘤,细胞形成肿瘤性骨及骨样组织,预后与传统型骨肉瘤相同。根据病史,外伤史(诱因),全身表现,局部体征,X线检查能够成立诊断。临床上对青少年有近膝关节的骨端疼痛,肿胀等应认真检查,根据病史,体征及X线片,放射性核素骨扫描,CT,MRI及实验室检查,大多可以诊断,必要时作活体组织检查,应注意与下述病变鉴别:骨化肌炎,掌骨和跖骨结核性骨炎(此处骨肉瘤极少发生),慢性骨髓炎,骨囊肿与巨细胞瘤等。折叠编辑本段病因机制骨肉瘤与其他人体肿瘤一样,病因不清,机制不明,其发病因素非常复杂,内因有素质学说、基因学说、内分泌学说等;外因有化学物质和内外照射、慢性炎症刺激学说,病毒感染学说等。另外一些良性骨肿瘤如Paget病,骨巨细胞瘤和骨纤维组织结构不良等骨骼疾病可继发骨肉瘤,这种情况多见于中年以后的患者。折叠编辑本段治疗方法折叠人群预防骨肉瘤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发病率占第1或第2位,且恶性程度很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乃至生命危害甚大,因此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持续性疼痛,此时病变可能已持

续一段时间,许多病人总将关节周围的疼痛理解为关节扭伤,直至持续性剧痛的发生或触及肿块方来就诊。因此,人群预防的重点应是有关知识的普及,使人们增加对骨肉瘤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警惕性。卫生条件、医疗保健质量的提高是早期发现的保障,而人群知识的普及是早期发现的基础。所以应强调在青少年发现膝关节周围无明显外伤的疼痛时,早期应到有一定水平的医院检查,以利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利民、利己。折叠个体预防(1)一级预防:该病初起时可能没有症状,最早出现的症状往往就是疼痛。一旦出现疼痛,尤其是无明显的外伤史,这类青少年应尽快就诊检查。本病的发生可能与一些外界的刺激有关,如X射线等。因此应避免接触这些危险因素,如因某些因素不得不接触时,应注意防护,今后要定期复查直至20岁以后。某些良性病变亦可转变为骨肉瘤,如骨软骨瘤、巨细胞瘤、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等。对于有这些疾病的患者,更应警惕,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警惕可能发生恶变的信号,如原本不痛的出现疼痛,原本生长缓慢的突然生长迅速等。如出现这些征象,应立即去看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必要时可行活组织检查。(2)二级预防:骨肉瘤患者的预后与该病发现的早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当青少年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生于膝关节周围的疼痛症状时,父母切不可掉以轻心,以为是孩子顽皮外伤所致。单克隆抗体的出现使许多肿

瘤的早期发现成为可能,但骨肉瘤单抗药盒的制备尚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对骨肉瘤的分期亦多沿用1980年Enneking提出的外科分期系统,即GTM外科分级系统。其中良性为G0,低度恶性为G1,高度恶性为G2;肿瘤位于囊内为T0,位于间室内为T1,位于间室外为T2;无局部或远隔转移为M0有则为M1。对于低度恶性的骨肉瘤和皮质旁肉瘤可采用局部切除或瘤段切除并配合化疗的方案,如为高度恶性,则应采用术前化疗加截肢加术后化疗的方案。因此骨肉瘤的发现早晚及其性质,对于手术措施的选择、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传统的治疗骨肉瘤的方法为截肢加放疗,此疗法的5年生存率在20%左右。化疗的兴起,使5年生存率有大幅度提高。现在多被采用的是以大剂量的氨甲蝶呤为主的化疗方案。各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方案,大同小异,均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选用作用于不同周期的化疗药物,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大剂量的氨甲蝶呤。1967年Djerassi首先应用大剂量的氨甲蝶呤合并使用甲酰叶酸钙解毒的方法治疗

骨肉瘤。1968年Jaffe采用此法治疗转移性骨肉瘤并获得成功,被称为氨甲蝶呤治疗恶性肿瘤剂量史上的一次革命,使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我们强调手术的完成不是治疗的结束,患者应遵医嘱坚持定期化疗,才可能有良好的预后直至治愈。(3)三级预防:因为骨肉瘤的恶性程度很高,故目前的手术方法多采用截肢。在

手术中要注意无瘤操作,尽量避免因手术所造成的种植或远隔转移。对于局部复发或远隔转移的孤立性病灶,日前主张仍采用术前化疗加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的方案,仍可能有较好的预后。如为远隔部位的广泛转移,可采用化疗、支持治疗、关键部位的放疗等方法,目的为支持及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此类病人预后极差。由于假肢技术的提高,对截肢后残端的要求已不像以往那么严格,因此我们主要在保证彻底切除瘤组织并不违反肿瘤手术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患肢的长度。折叠中医治疗方法验方:①党参9g,黄芪9g,归尾9g,赤芍9g,白术9g,川断12.5g,寄生31g,王不留行9g,牡蛎31g,夏枯草12.5g,陈皮6g,木香5g,海藻、海带各12.5g(包煎)。同时,加服二黄丸(五厘装),每周吞服1粒。疗效: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报告1例溶骨性肉瘤治愈。②内服方:玄胡、乳香、没药、丹参、红花、刘寄奴、牛膝、续断、益母草各9g,苏木、血竭各6g,土鳖3g,水煎服。外敷药:当归12.5g,赤芍、儿茶、雄黄、刘寄奴、血竭各9g,乳香、没药各6g,西红花2g,冰片3g,麝香0.15g。研末调敷患处,3天一换,取下稍加新药重新再敷。疗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报告1例骨巨细胞瘤治愈。偏方:薏苡仁30克,绿心豆30克,赤小豆30克,煮熟如粥,吃豆喝汤。折叠西医治疗方法(一)治疗诊断明确后,应尽早作截肢术或关节离

断术,手术前后配合化疗和放疗可能提高疗效,单纯应用化疗或放疗效果不大。骨肉瘤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即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有相当部分(约66%)的病例化疗效果满意。化疗通过抑制肺转移的发生而大大提高了生存率,而且化疗大大增加了保肢手术的机会,而不必行截肢术。对于典型骨肉瘤,如其术前化疗有效,则可行广泛大块切除术。但如化疗无效,则应行根治性切除或截肢。肺转移瘤常可行切除治疗。 1.活检有了明确的组织学诊断,才能确定治疗方案。术前活检非常重要,是手术治疗的一部分,应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因为不恰当的活检可以丧失保留肢体的机会。针吸活检有很少污染和危险性小的优点,其诊断阳性率在有经验的医院可高达80%以上。针吸活检失败应尽早做切开活检,切开活检的切口通常是纵形的,可在外科切除肿瘤时一并被切除。 2.化疗化疗是成骨肉瘤的重要辅助治疗,大剂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化疗可对肿瘤局部进行杀伤,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可使瘤细胞坏死,瘤体缩小,反应区的水肿和新生的肿瘤性血管消失,使肿瘤钙化界限变清楚。临床上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肿块变小,关节活动度增大,AKP可降至正常。大剂量化疗也是骨肉瘤全身性治疗有效方法,化疗可杀灭肺内和全身的微小转移灶。这种治疗应早期进行。微小病灶比大的肿瘤对化疗敏感。辅助化疗可以使肺内肿瘤数量较少和推迟出现。肺转移

的病人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是完全切除转移,化疗可促进整个疾病的根治,增加治愈率。国外20%~40%的病人可以经过多种途径治疗而治愈。如果新辅助化疗不能达到肿瘤坏死,推迟手术治疗将影响生存率。因为化疗无效时,肿瘤将继续在繁殖期,肺的微小病灶将发展。化疗有效时推迟肿瘤的根治性手术不会危及生存率。术前化疗可以增加肢体抢救的成功率,因此说术前化疗对准备肢体抢救的病人来说是安全有益的。术前化疗的效果可以预示治愈率。由于化疗的成功进行才使得骨肉瘤的病人不但提高了生存率,而且保留了肢体并具有一定的关节功能。利用顺铂(DDP)、多柔比星(ADR)、甲氨蝶呤-四氢叶酸(MTX-CF)、BCD、异磷酰胺(IFO)、环磷酰胺(CTX)等在1982~1988年国外有许多作者采用术前术后的化疗治疗成骨肉瘤,其无转移生存率为42%~89%。随诊5年以上者,Jaffe(1988)无转移生存率为56%,Takada(1986)为56%,Rossen(1982,1985,1986)为77%。利用上述药物也有许多作者在1982~1988

年采用术后化疗对骨肉瘤进行治疗,并报道了结果,无转移生存率在24%~65%,随诊5年以上者,法国骨肿瘤研究小组(1988)无转移生存率为41%(随诊70个月),Gasparin (1987)为45%,随诊84~132个月。折叠保肢治疗(1)手术方案的确立决定于对病人的各种资料的评估:①可通过X线片、CT、MRI、X线胸片和骨扫描及DSA

进行外科分期和血运情况的估价;②通过新辅助化疗前后各

种检查资料的比较,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化疗能否控制的情况;③若病人要求保肢,还应评估肿瘤能否安全地进行广泛性局部切除,各种重建与软组织修复如皮瓣移植等。(2)重建材料的选择:重建材料的选择依医生的经验、习惯和客观条件决定,如年轻病人瘤骨壳较完整且有一定强度者,可采用灭活再植瘤骨壳和骨水泥填充加固;也可选用低温骨库保存的异体骨进行移植,但应向病人交代容易出现异体骨反应而使保肢失败;年长者可选用人工关节置换。(3)软组织修复:软组织修复最为重要,应尽量减少伤口感染,皮缘与皮瓣坏死,这些都能导致保肢失败。(4)肺转移:有肺转移者,新辅助化疗能控制转移灶的生长,胸外科能做转移灶的外科切除的也可对原发肿瘤行保肢治疗。(5)股骨中下段巨大肿瘤:可保留神经血管对肿瘤行阶段性截除,将小腿旋转180°上移再植,用小腿代替大腿,踝关节代替膝关节。用前足穿戴小腿假肢负重走路,而且有一定活动度的膝关节功能。(6)膝部肿瘤的软组织修复:腓肠肌肌皮瓣、背阔肌游离皮瓣的移植能使我们有可能将先前可能施行截肢的病人进行肢体抢救手术,特别是胫骨近端的大的病变。(7)肱骨近端病变:可采用单纯近端肱骨的广泛切除,当病变靠近关节面时,可采用连同肩胛盂的肱骨大块切除。重建方法因人而异,年轻人需要无痛、稳定

可考虑肩关节融合,老年人可考虑做连枷肩。肱骨近端巨大肿瘤只要神经血管束未被侵犯,便可采用Tikhoff-Linberg手术,这种手术可保留手及肘的功能,明显优于截肢。(8)近端股骨广泛切除:较为困难,保肢的重建可采用人工假体或异体骨人工假体复合物进行重建。(9)脊柱骨肉瘤:少见,国外文献报道反复外科切除和大剂量辅助化疗与放疗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期,个别病人可以治愈。(10)对化疗敏感的骨盆成骨肉瘤:可行骨盆广泛性切除,灭活再植、人工全髋关节移植术。 4.截肢术对于就医较晚,无力进行化疗的病人,为了解除痛苦,延长生存期,截肢术仍然是较好的治疗方法。通常术前也应做较短疗程的化疗,术后2周继续化疗。 5.其他治疗各种生物治疗的应用时冷时热,呈波浪式前进,其疗效悲观与乐观的说法都是不实际的。中医中药治疗可有增强免疫力,减少放、化疗毒性的作用。折叠编辑本段饮食保健折叠食疗1骨肉瘤食疗方一。【原料】生川乌头5g,粳米100g,姜汁5ml,蜂蜜适量。【制法】川乌头捣碎,碾为极细粉末,先煮粳米为粥,煮沸后加入川乌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1-2沸即可。【功效】适用于骨关节肿瘤寒性疼痛者。对热性疼痛、癌性发烧者忌服。2骨肉瘤食疗方二。【原料】乌鸡1只,生地黄30g,饴糖50g。【制法】先将鸡去毛、肠肚净,细切地黄,将地黄与糖相和匀,

入鸡腹中,放于铜器中,复置甑中,将鸡蒸到约1小时左右即可。不用盐、醋。只吃鸡肉,吃完之后,再喝鸡汤即可。【功效】适用于骨肿瘤热毒津枯疼痛者。3骨肉瘤中医验方(一)。【组成】党参12克、黄芪12克、白术9克、木香6克、川断15克、狗脊12克、桑寄生12克、丹参15克、当归9克、留行子9克、地龙粉(分吞)9克、全蝎粉(分吞)4.5克、牡蛎30克、夏枯草12克、海藻12克。【功用】健脾补肾,活血消肿,攻坚散结。【主治】骨肉瘤。【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地龙粉、全蝎粉按头煎、二煎分2次兑服。4骨肉瘤中医验方(二)。【组成】补骨脂15克、杜仲15克、核桃仁25克、威灵仙50克、秦艽15克、细辛5克、川乌5克、桂枝10克、当归15克、木香8克。【功用】温经通络,温肾祛寒。【主治】骨软骨瘤。【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5番木瓜。【处方用名】番木瓜,木瓜【来源】为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番木瓜,以果实入药。以种子多、椭圆形,外包有浆,淡黄色为佳。【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二经。【功能主治】消食健胃,滋补催乳,舒筋活络,防癌。治胃癌、骨肉瘤、白血病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30-60g,煎汤,1.5-3g,研末或绞汁饮。外用:煎水洗。【选方】辅助抗癌:癌症患者每日适量食用番木瓜及其制品,有辅助治疗癌症作用。6排骨香菜冻。【原料】鲜排骨500克,香菜250克。【制法】先将

排骨剁碎洗净,加入水1500毫升,白糖、食醋各适量。小火熬成稠糊状,除去骨头,取500毫升糊汁,再加入适量调料,然后加入洗净的香菜,放冷成稠糊状,即成排骨香菜冻。最好是现做现吃。【功效】此冻适宜于慢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骨肉瘤以及消化道肿瘤的辅助治疗。折叠适宜食用(1)宜多吃具有抗骨髓病、骨肉瘤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淡菜、海蛤、裙带菜、杏仁、桃仁、李。(2)骨痛宜吃龟板、鳖肉、穿山甲、牡蛎、蟹、虾、核桃。(3)脾脏肿大宜吃甲鱼、泥鳅、海鳗、毛蚶、海带、裙带菜。(4)贫血宜吃猪肝、香菇、芝麻、蜂乳、黄鱼、花生、海参、鲩鱼、鲍鱼。(5)骨肉瘤饮食化疗期间宜吃甲鱼、黄鳝。补白细胞的,化疗需要足够白细胞,不够就不能化疗。冬虫夏草,可以减轻化疗副作用。折叠不宜食用(1)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2)忌霉变、腌制、油煎、肥腻食物。(3)忌羊肉、鹅肉、猪头肉等发物。折叠编辑本段预防护理 1.人群预防骨肉瘤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发病率占第1或第2位,且恶性程度很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乃至生命危害甚大,因此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持续性疼痛,此时病变可能已持续一段时间,许多病人总将关节周围的疼痛理解为关节扭伤,直至持续性剧痛的发生或触及肿块方来就诊,因此,人群预防的重点应是有关知识的普及,使人们增加对骨肉瘤的认识和

了解,提高警惕性,卫生条件,医疗保健质量的提高是早期发现的保障,而人群知识的普及是早期发现的基础,所以应强调在青少年发现膝关节周围无明显外伤的疼痛时,早期应到有一定水平的医院检查,以利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利民,利己。2.个体预防(1)一级预防:该病初起时可能没有症状,最早出现的症状往往就是疼痛,一旦出现疼痛,尤其是无明显的外伤史,这类青少年应尽快就诊检查,本病的发生可能与一些外界的刺激有关,如X射线等,因此应避免接触这些危险因素,如因某些因素不得不接触时,应注意防护,今后要定期复查直至20岁以后,某些良性病变亦可转变为骨肉瘤,如骨软骨瘤,巨细胞瘤,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等,对于有这些疾病的患者,更应警惕,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警惕可能发生恶变的信号,如原本不痛的出现疼痛,原本生长缓慢的突然生长迅速等,如出现这些征象,应立即去看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必要时可行活组织检查。(2)二级预防:骨肉瘤患者的预后与该病发现的早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当青少年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生于膝关节周围的疼痛症状时,父母切不可掉以轻心,以为是孩子顽皮外伤所致,单克隆抗体的出现使许多肿瘤的早期发现成为可能,但骨肉瘤单抗药盒的制备尚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对骨肉瘤的分期亦多沿用1980年Enneking提出的外科分期系统,即GTM外科分级系统,其中良性为G0,低度恶性为G1,高度恶性为G2;肿瘤

位于囊内为T0,位于间室内为T1,位于间室外为T2;无局部或远隔转移为M0有则为M1,对于低度恶性的骨肉瘤和皮质旁肉瘤可采用局部切除或瘤段切除并配合化疗的方案,如为高度恶性,则应采用术前化疗加截肢加术后化疗的方案,因此骨肉瘤的发现早晚及其性质,对于手术措施的选择,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传统的治疗骨肉瘤的方法为截肢加放疗,此疗法的5年生存率在20%左右,化疗的兴起,使5年生存率有大幅度提高,现在多被采用的是以大剂量的氨甲蝶呤为主的化疗方案,各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方案,大同小异,均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选用作用于不同周期的化疗药物,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大剂量的氨甲蝶呤,1967年Djerassi首先应用大剂量的氨甲蝶呤合并使用甲酰叶酸钙解毒的方法治疗骨肉瘤,1968年Jaffe采用此法治疗转移性骨肉瘤并获得成功,被称为氨甲蝶呤治疗恶性肿瘤剂量史上的一次革命,使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我们强调手术的完成不是治疗的结束,患者应遵医嘱坚持定期化疗,才可能有良好的预后直至治愈。(3)三级预防:因为骨肉瘤的恶性程度很高,故目前的手术方法多采用截肢,在手术中要注意无瘤操作,尽量避免因手术所造成的种植或远隔转移,对于局部复发或远隔转移的孤立性病灶,日前主张仍采用术前化疗加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的方案,仍可能有较好的预后,如为远隔部位的广泛转移,可采

用化疗,支持治疗,关键部位的放疗等方法,目的为支持及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此类病人预后极差。由于假肢技术的提高,对截肢后残端的要求已不像以往那么严格,因此我们主要在保证彻底切除瘤组织并不违反肿瘤手术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患肢的长度。折叠编辑本段病理病因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弄清,有人指出放射性同位素镭和创伤刺激为诱发因素,发生于长骨的病变,多位于干骺部,少数于骨干中部,肿瘤迅速沿髓腔发展,一方面向骨骺端蔓延,另一方面,肿瘤偶尔也向骨干蔓延,此外,肿瘤亦迅速向外发展,侵入骨皮质内的哈氏系统引起血管营养障碍,骨皮质随即破坏,肿瘤很快达到骨膜下,并向外侵入邻近肌肉组织。另外与遗传,接触放射性物质,病毒感染等有一定关系,也可继发于畸形性骨炎,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另有部分病例为其他良性肿瘤恶变而成。折叠编辑本段疾病诊断需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尤文氏肉瘤,转移性骨肿瘤鉴别。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髓腔弥漫性密度增高,皮质增厚,但无骨质大块破坏或肿瘤骨形成,软组织肿胀亦不明显,若见死骨存在,骨髓炎的诊断更明确。尤文氏肉瘤表现为髓腔内斑点状,鼠咬状溶骨破坏,范围较长,多见葱皮样骨膜反应。转移性肿瘤较少侵犯膝关节附近的骨胳,好发于骨盆及脊柱等,骨质改变多为溶骨性,大多无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在诊断骨肉瘤时,应排除其他肿瘤,

如骨母细胞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以及转移性骨肿瘤等,骨干上的骨肉瘤有时会与Ewing肉瘤混淆,其他如Brodie

脓肿,骨髓炎,骨结核,甚至骨痂,有时也会被误诊为骨肉瘤,术前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检查和穿刺活检是必要的鉴别诊断手段。折叠编辑本段检查方法骨肉瘤患者入院应做全面化验检查,包括血,尿,便;肝,肾功能等,以作诊断及治疗的参考,对骨肉瘤病人我们常采用血沉,碱性磷酸酶,微量元素分析铜,锌比作为动态观察指标。1.血沉骨肉瘤早期,硬化型骨肉瘤,分化较好骨肉瘤血沉可在正常范围内,瘤体过大,分化差,有转移者血沉加快,血沉可以作为骨肉瘤发展过程中动态观察指标,但并不十分敏感。2.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的检查最有意义,其水平的变化与肿瘤性骨细胞的活跃程度有密切关系,对判断患者的预后也有一定的价值,但在儿童,由于生长发育旺盛,可影响碱性磷酸酶的水平。碱性磷酸酶几乎在于机体各个组织,特别是骨骼与牙齿中,该酶主要由造骨细胞产生,在骨肉瘤中有新骨形成时,血液内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其正常值成人30~130U/L,儿童在生长期可达200~300U/L,骨肉瘤早期,分化较好的骨肉瘤,硬化型骨肉瘤,骨皮质旁肉瘤,碱性磷酸酶可以正常,瘤体较大,出现转移则碱性磷酸酶可以高达2600U/L,采用大剂量化疗及手术后,大部分病人碱性磷酸酶下降,如果肿瘤复发或转移则碱性磷酸酶可再度升高。3.

血清铜,锌及铜锌比血清铜及锌元素是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血清内酮,锌的含量,有助于成骨肉瘤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估计的指标,1987年始我们应用这一检查对骨肿瘤病人进行观察,认为该法可靠。(1)血清铜正常值为男性16.3μmol/L(104μg/100ml);女性17.7μmol/L(90μg/100ml);平均为16.9μmol/L(108μg/100ml),对成骨肉瘤患者血清铜含量增高的程度代表了肿瘤在体内活动程度,在原发骨肉瘤且无转移的病人,患肢做截肢术后血清铜可降至正常水平。(2)血清锌:正常值为男性16.6μmol/L(109μg/100ml);女性14.3μmol/L(94μg/100ml);平均为15.6μmol/L(102μg/100ml),对成骨肉瘤患者或是伴有肺转移者可出现血清锌下降,骨肉瘤伴有转移患者较单纯骨肉瘤患者血清锌低。(3)铜/锌比:在单有骨肉瘤无转移患者中,其比值为0.94±0.47;尚在有转移患者中其比值为2.28±0.48。血清铜,锌及铜/锌比值在骨肉瘤的诊断,疗效判定,判断转移及估计预后是有一定的作用的。1.X线检查X线表现,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原来的骨皮质和髓腔的破坏,即骨的溶解;②钙化和骨形成;③骨膜下新骨形成,在骨肉瘤的早期,X线上只有一些微小的异常,但在患者初诊时,其X线表现往往已经很明显了,骨肉瘤的X线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在很大程度中取决于肿瘤所产生骨的多少,在X线平片上,骨肉瘤表现为硬化型,溶骨型或混合型,溶骨

和骨硬化同时存在的混合型骨肉瘤最常见(图3,4),而单纯溶骨型或骨硬化型相对较少,单纯溶骨主要是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特点,四肢管状骨的典型骨肉瘤位于干骺区髓内,边界不清,可以侵破皮质,形成巨大的软组织肿块,可以见到Codman三角(图5),或日光放射样骨膜反应,有时也可以出现病理骨折,发生于长骨骨干处的骨肉瘤可以表现为骨硬化性病灶和内骨膜增厚,而无皮质破坏或骨膜炎(periostitis),发生于骨骺部的骨肉瘤通常为溶骨性病变,肌腱和韧带经常是肿瘤蔓延生长的桥梁。常见的X线表现为侵袭性溶骨病损,同时有肿瘤骨的形成,表现为不同密度的弥漫性或片状阴影,有的为密度极高的象牙质样,有的为斑片棉絮状,有的表现为大区域的骨溶解缺损,骨膜反应可见Codman三角以及葱皮样,日光放射样改变等,骨膜反应在骨肉瘤中没有特异性,增生骨膜的再破坏是诊断骨肉瘤的重要征象之一,骨肉瘤软组织肿块的发生率为95.3%,肿块不明显者仅4.7%,在软组织肿块中,有各种形态的瘤骨及环形钙化者占72.9%,此征象也是诊断骨肉瘤的可靠线索(图1A,6)。位于骨骼其他部位的骨肉瘤的X线表现与位于管状骨的骨肉瘤的表现相类似,有不同程度的溶骨和骨硬化,皮质破坏,骨膜炎以及软组织肿块,5%~10%的骨肉瘤累及扁平骨(如骨盆骨),这样的病变好发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对罕见的脊柱骨肉瘤进行分析后发现,椎体是骨肉瘤好发部位。2.

骨肉瘤

骨肉瘤 折叠编辑本段症状体征疼痛为早期症状,可发生在肿瘤出现以前,起初为间断性疼痛,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以夜间为甚,恶性大的肿瘤疼痛发生较早且较剧烈,常有局部创伤史,骨端近关节处肿瘤大,硬度不一,有压痛,局部温度高,静脉扩张,有时可摸出搏动,可有病理骨折,全身健康逐渐下降至衰竭,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有肺部转移。临床上常发生于青少年,下颌骨少上颌骨多见,并有损伤史,早期症状是患部发生间歇性麻木和疼痛,进而转变为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有反射性疼痛;肿瘤迅速生长,破坏牙槽突及颌骨,发生牙松动,移位,面部畸形,还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在X线片上显示为不规则破坏,由内向外扩展者为溶骨型;骨皮质破坏,代以增生的骨质,成日光放射排列者为成骨型,临床上也可见兼有上述两型表现的混合型,晚期患者血清钙,碱性磷酸酶可升高,肿瘤易沿血道转移至肺。患者病程长短不一,从出现症状到就诊短则数天,长达数年,平均3~4个月,好发部位在膝关节周围,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疼痛,多为隐痛,持续性,在活动后疼痛加重,夜间痛较明显,患部出现包块,包块增长速度常以月计,当肿块明显增大时可出现邻近关节的反应性积液,关节活动受限,早期疼痛常于轻伤后突然发生,肿胀开始轻微,以后逐渐加重,呈偏心

性梭形肿胀,肿块硬度不一,因肿瘤质地而异,溶骨性病损者较成骨者为软,患处皮肤发亮,表面静脉扩张,皮温升高,如肿瘤体积较大并邻近关节,可影响关节功能,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有其他部位转移(图1A,B)。肿瘤体积的大小可根据肿瘤部位的深浅,以及肿瘤侵及软组织大小而不一,肿块局部伴有压痛,其硬度根据肿瘤组织内所含的骨组织多少而不同,瘤体较大时则可出现皮肤表面血管怒张现象(图2)。最典型的发病部位是四肢的管状骨(占80%),特别是股骨(40%),胫骨(16%)和肱骨(15%),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是最常见的部位,50%~75%的骨肉瘤发生于膝关节附近,在腓骨,髋骨,下颌骨,上颌骨和脊柱骨的骨肉瘤相对少见,颅骨,肋骨,肩胛骨,锁骨,胸骨,尺骨,桡骨和手足部的小骨骨肉瘤罕见,在长管状骨中,骨肉瘤主要发生于干骺区,发生于骨干的骨肉瘤约占2%~11%,骨肉瘤可以蔓延至骺端,尤其当骺板闭合以后,但发生于骨端的骨肉瘤却非常罕见,骨骺骨肉瘤(epiphyseal osteosarcoma)主要见于股骨髁。病人自出现症状至来院就诊时间多在2~4个月内,骨肉瘤细胞分化较好者,来院就诊时间较晚,可在出现症状半年左右,就诊时病人全身情况良好,疾病发展到后期可出现发热,体重减轻,贫血等中毒现象,出现肺转移的病人最初肺部可以无症状,晚期出现咯血,气憋及呼吸困难。骨肉瘤的亚型:1.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较少,仅占

骨肉瘤诊疗规范

骨肉瘤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 2010年8月

前言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其治疗是以新辅助化疗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我国不同医疗机构间骨肉瘤治疗水平差距较大,某些地区肢体骨肉瘤仍以截肢为主,总体治疗水平和国际上尚有一定的差距。要提高骨肉瘤治疗的整体水平,除早期诊断外,尚需进一步规范骨肉瘤的诊断和治疗,积极开展相关临床研究以期寻求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与手段。 本诊断治疗规范的目的:一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二是规范诊疗,提高骨肉瘤诊疗质量,降低非规范治疗带来的生存率损耗和医疗资源浪费;三是规范骨肉瘤的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本规范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郭卫

目录 前言................................................ II 一、范围 (1) 二、术语和定义 (1) 三、骨肉瘤诊疗流程 (1) 四、骨肉瘤诊断规范说明 (3) (一)诊断依据 (3) (二)诊断 (6) (三)骨肉瘤的分类和分期 (6) (四)鉴别诊断 (6) 五、骨肉瘤的治疗规范说明 (7) (一)治疗原则 (7) (二)术前化疗 (8) (三)手术治疗 (8) (四)术后化疗 (9) (五)骨肉瘤肺转移的治疗 (9) (六)放射治疗 (10) 六、随访 (10) 附录A 骨肉瘤分类 (12) 附录B Enneking外科分期 (123) 附录C Huvos化疗坏死率评价 (14) 附录D保肢术后肢体功能评价 (15)

一、范围 本规范制定了骨肉瘤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规范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骨肉瘤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骨肉瘤,又称成骨肉瘤,是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以能产生骨样组织的梭形基质细胞为特征,虽然在肿瘤中也可以见到纤维或软骨组织,或两种都有,但只要见到肉瘤基质细胞直接产生的骨样组织,其肿瘤的性质则为骨肉瘤。 三、骨肉瘤诊疗流程 骨肉瘤诊断与治疗流程见下图。

1株人成骨肉瘤细胞系的建立及特性观察

con taining hu man papillomavir us type16.N ucleic A cid s R es, 1991;19(15):4109-4114 8Theresa M C,T an,Robert CY et al.I n v itro an d in v iv o inhib ition of hum an papillomavirus type16E6and E7genes.Cancer R es, 1995;55(20):4599-46059W ong YF,Ch ung TKH,Cheung T H e t al.Effects of human pa-pillomaviru s type-s pecific antis ens e oligonu cleotides on cervical cancer cells con taining papillomavirus typ e16.M ed S ci R es,1994; 22(7):511-513 收稿1997-12-17 修回1998-02-23 编辑 王雪萍 ?研究快报? 1株人成骨肉瘤细胞系的建立及特性观察* 杨彤涛 范清宇 张殿忠 裘秀春 刘树林 马保安 周 勇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 西安710038) 关键词 成骨肉瘤 细胞系 核型分析 中图号 R738.1 0 引言 成骨肉瘤是人类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死亡率、致残率很高.建立该肿瘤的细胞系,有助于对其深入研究,我们新建立了1株人成骨肉瘤细胞系,体外已传120余代,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组织来源 标本取材于17岁男性患者1996-07-16的截肢,病理诊断为成骨肉瘤(软骨母细胞型). 1.2 建系过程 将无菌切取的肿瘤标本剪成直径1mm左右的小块,贴壁接种于培养瓶底,底面朝上,同时加入含200 mL/L小牛血清及常规量青、链霉素的RP M I1640培养液, 2h后翻转.3d后见有细胞晕生长,定期半量换液,反复清除成纤维细胞.1mo后1∶2传第1代.至第4代时,细胞渐迅速生长,以后平均4d~5d传1代. 1.3 细胞生物学特性鉴定 1.3.1 细胞形态 将生长于盖玻片上的单层细胞以950 mL/L乙醇固定,行HE染色,光镜观察.另将细胞以25 mL/L戊二醛固定,常规方法处理,行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1.3.2 组织化学染色 将不同代数的细胞,培养于盖玻片上,950mL/L乙醇固定,进行碱性磷酸酶(钙钴法)、酸性磷酸酶(刘氏法)染色及阿新蓝-PA S染色法显示胞浆中酸性、中性粘多糖. 1.3.3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测定 取对数生长期的第65代细胞3×106个,PBS中制成悬液,反复冻融,收集上清,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 D-PM S-N BT染色显带定量. 1.3.4 染色体分析 取第80代细胞按常规方法处理,G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39330200 杨彤涛,男,27岁,硕士生,住院医师带后进行核型分析. 1.3.5 裸鼠移植 取第78代细胞5×106个/只,分别接种于8只BA L B/c裸鼠右臂皮下,3w k后处死裸鼠,取移植瘤,固定后光镜、电镜观察. 2 结果 2.1 细胞形态 相差显微镜下,细胞呈上皮样排列,单层贴壁生长,有重叠生长现象.多数为多边形,可见瘤巨细胞. HE染色见胞浆轻度嗜碱,核大,核浆比例异常,可见较多分裂相.透射电镜示胞浆内较多粗面内质网,核大畸形,核仁大.扫描电镜下见细胞表面满布微绒毛.电镜下未见支原体. 2.2 组织化学染色 碱性磷酸酶(A K P)染色胞浆内弥漫着色.酸性磷酸酶(ACP)染色为阴性.酸性及中性粘多糖染色部分细胞呈阳性. 2.3 同工酶谱 为5条带,乳酸脱氢酶(L D H)同工酶相对含量百分数L D3>L D2>L D4>L D1>LD5. 2.4 染色体分析 为亚三倍体核型,染色体干系数目为64~66,占81%,结构异常涉及16条染色体,有衍生染色体、易位、缺失等改变. 2.5 裸鼠移植 8只裸鼠全部成瘤,光镜下形态与原肿瘤相似,电镜下细胞形态与培养的细胞一致. 3 讨论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成骨肉瘤发病率最高,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相继建立了若干成骨肉瘤细胞系,大多数保留了其来源组织的特征[1,2].我们建立的细胞系为上皮样细胞,多数为多边形和三角形,单层贴壁生长,有重叠生长现象,可见瘤巨细胞及有丝分裂相.细胞核大,核浆比例异常.增殖迅速,染色体为亚三倍体型,有多种染色体异常表现.裸鼠移植成瘤率100%,成瘤时间短.符合恶性肿瘤细胞特征.该细胞系L DH同工酶谱与成骨肉瘤组织的L DH同工酶谱基本一致,L D3活性最高,经过1a余体外培养,连续传代120余次,性质稳定,表明其为1株新建成的成骨肉瘤细胞系,为成骨肉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材料.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参考文献 1张佩玉,王红霞,蒋海燕et al.人成骨肉瘤细胞系OS-732的建立及其特征的观察.中华骨科杂志,1985;5(5):100-104 2Kaw ai A.A new ly establish ed hum an osteosarcoma cell line with os teoblas tic pr op erthes.Clin Orthop,1990;259:256-266 收稿1998-01-16 修回1998-03-19 编辑 王小仲 264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 F our th M ilit M ed U niv)1998;19(3)

骨肉瘤病人的护理

模块七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十一骨肉瘤病人的护理 【复习提问】 1.请说出关节脱位特有体征。 答:畸形、弹性固定、关节与空虚 2.请说出最常见的关节脱位。 答:肩关节 【新课导入】 【案例】 张先生,于1年前体力劳动后自觉右小腿上段持续性针扎样疼痛,无压痛,2月后出现进行性增大的质硬肿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皮肤表面可见明显的静脉,局部皮温显著升高,压痛,无水肿,无发痒,无皮肤感觉障碍,无发热寒战,行走后疼痛加剧,跛行。查体:T:37℃,P:70次/分,BP:108/69mmHg,R:20次/分,神志清,精神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心肺腹查体无殊。 X线检查:右胫骨上端有骨密度增高,边界不清,骨膜反应可见Codman三角或呈“日光照射”现象。 临床诊断为:右胫骨上段骨肉瘤 思考: 1. 截肢术后患者选用何种体位? 2. 如何预防患者化疗术后脱发?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为骨肉瘤患者正确使用化疗药物的能力;具备为化疗术后患者做好胃肠道护理及预防脱发的能力;具备为截肢术后患者选取适宜体位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骨肉瘤好发部位、典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征性表现及其主要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骨肉瘤患者病情观察的能力;具备指导截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及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 【新课讲解】 一、定义(图片)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发病年龄以10~20岁青少年多见。好发于长管状骨干骺端,股骨远端、胫骨和肱骨近端是常见发病部位。其组织学特点是瘤细胞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未成熟骨,故又称成骨肉瘤。近年来,由于早期诊断和化疗

骨肉瘤术后防复发转移的中药方

骨肉瘤是比较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8~15岁,占儿童肿瘤的15%~20%。该病多发于四肢,发展迅速,早期即可通过血液循环转移,肺是比较常见的转移部位,85%~90%的患者就诊时已存在微转移灶,严重威胁生命。罹患骨肉瘤,很多患者会首先考虑手术,通过对病灶的切除,使病情在短期内得到控制,延长患者生命,不过手术并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术后易复发转移,一旦复发会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治_疗还会更加棘手,因此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会在术后选择吃中医药,那骨肉瘤术后防复发转移的中医药方有哪些呢? 骨肉瘤病情复杂,恶性程度较高,采用单一的治_疗手段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多学科、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_疗方法,而中医在骨肉瘤的综合治_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中医认为,患者经手术切除后,体内还会残存一下微小的病灶,也就是“余毒”“伏邪”,残余毒邪,而且手术会导致患者元气大伤,气血不足,并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中医在治_疗时会通过扶正培本、补气益血等中医药,补充患者元气,调节患者机体,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通过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中医药,抑杀术后残存的癌细胞,巩固手术的治_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几率,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会在术后选择中医药的治_疗,且有不少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因此这些有效的药方也受到广泛的关注,也有患者想要拿到那些治_疗效果好的药方,认为只要按方取药就能服用了。其实中医治_疗并非简简单单的用药,袁希福老中医说:“中医治癌的精髓是辩证论治。骨肉瘤是元气亏虚、邪毒入侵,气血、阴阳失衡,机体内气滞、痰凝、血瘀、毒聚相互胶结,日久形成了肿块。”在治_疗时,中医会根据每位肿瘤病人不同肿瘤分期的并发症、表现等情况,结合患者的体质,进行不同的对症治_疗。抓住病人不同的虚、热、寒、实证型,制定出个体化对症药方,一人一方,才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患者应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用药,寻求经验丰富、口碑好的专家,切勿盲目用药。 中医治_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在治_疗时有较强的整体意识,注重对患者的气血、脉络、脏腑机能的调节,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在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名著。为了提高理论水平,袁希福还曾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为从事中医中医药治_疗恶性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事中医治_疗肿瘤近40年,袁希福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患者都同时存在三种基本病机,即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即“虚”、“瘀”、“毒”。他认为肿瘤患者的“虚”须从元气亏虚论治,在病程的任何治_疗阶段都须扶元气为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扶元气亦是祛邪。而“破血逐痰”、“排毒通瘀”则为祛邪外出提供出路,达到邪去正自安的目的。唯有三者共治,调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的功能平衡,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康复,才能有效地控制肿瘤,达到理想的治_疗效果。 骨肉瘤术后通过中医药的调理,能够补充元气,提高患者免疫力,还能巩固手术的治_疗效果,预防复发转移,不过中医治_疗讲究辨证施治,患者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用药,才能确保疗效。提示:骨肉瘤如今仍属医学难题,目前中医治_疗也主要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主。由于患者病情、体质差异,疗效会因人而异,患者及家属需理性看待,切勿盲目选择就医。

骨肉瘤的诊断鉴别方法

骨肉瘤的诊断鉴别方法 诊断方法: 1、骨肉瘤多发于15~25岁青少年,易发于四肢长管骨干骺端。膝关节上下部位最常见。 2、骨肉瘤的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初为间歇性隐痛,迅速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 3、骨肉瘤患者局部皮温高,静脉怒张,肿块生长迅速,压痛,可出现震颤和血管杂音,可有病理性骨折,关节功能障碍。 4、全身毒性反应,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最后衰竭,出现恶病质。 5、贫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块,碱性磷酸酶增高。 6、x线摄片的特征表现。 7、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方法: 1、骨转移癌:大多数骨转移癌的病人有原发癌病史。转移癌一股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与骨肉瘤好发年龄在青少年不同。与骨肉瘤的鉴别主要依靠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及影像特征,最终确诊须病理学检查。 2、软骨肉瘤:发病年龄较大,好发与于扁骨或长骨干骺端,呈不规则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内多有钙化阴影,周围有软组织肿块。镜下所见软骨细胞里分叶状,细胞分布均匀,胞核肥大,常可见双核细胞,偶见不规则形巨大的软骨细胞。二者的鉴别要点是软骨肉瘤发病年龄较大,病灶内无瘤骨,骨膜反应少见,病理学检查肿瘤内无骨样基质。 3、纤维肉瘤:纤维肉瘤是起源于纤维母细胞的原发恶性肿瘤。30岁~50岁多发,骨内纤维肉瘤表现为疼痛逐渐加剧,X线表现为密度减低的穿透性破坏区,病理学检查其主要的细胞学特征是由大小、形态均一的梭形细胞构成。细胞核深染,几乎没有胞浆,细胞膜不明显或缺如。细胞被胶原纤维间隔,交织排例,呈“鲱鱼骨”状。二者的鉴别要点是纤维肉瘤发病年龄较大,病灶内无瘤骨,骨膜反应少见,病理学检查肿瘤内无骨样基质。 4、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程长,无恶变征象,病损主要是纤维组织增生和骨质硬化。X 线片可见病变不破坏骨皮质,仅使骨皮质膨胀变薄.无骨膜反应。 5、骨化性肌炎:有时与骨肉瘤相似,当CT和MRI可清楚显示骨髓腔内及骨皮质无骨质破坏,而骨肉瘤多有骨质破坏。

骨肉瘤所有重内容及最近进展

一份医生专为骨肉瘤患者写的诊断治疗生存指南和注意点 作者:沈宇辉,鲍其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 骨肉瘤,是恶性的,最常见发生在青少年。一个年轻的生命和一个家庭,需要救治。 作为医生,我知道骨肉瘤患者或家属希望深入了解关于骨肉瘤的诊断、正确治疗、密切观察疾病发展、出现哪些现象需要如何正确处理或求助、不同的类型的骨肉瘤的生存率、骨肉路有哪些治疗方法、最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法如何选择、局部复发或肺部转移后如何做可以获得最佳救治、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希望本文可以为广大骨肉瘤患者和家属带来一些帮助,减少恐惧和无助感。 1、骨肉瘤分为哪些不同病理类型?哪些预后好?哪些预后不好?治疗有区别吗? 骨肉瘤病理学类型分为普通型骨肉瘤(具体再分为三种亚型:成骨性、成软骨性、成纤维性骨肉瘤)、高级别的变异性骨肉瘤(包括: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小细胞型骨肉瘤、上皮样骨肉瘤、巨细胞瘤型骨肉瘤)、分化良好的髓内骨肉瘤、骨旁骨肉瘤、骨膜骨肉瘤、高级别骨表面骨肉瘤、继发性骨肉瘤。这些不同的病理亚型骨肉瘤预后完全不同,有些必须进行化疗,有些化疗方案不同,有些不需要化疗。 普通型骨肉瘤(成骨性骨肉瘤、成软骨性骨肉瘤、成纤维性骨肉瘤)5年生存率65%-70%,必须化疗。高级别的变异性骨肉瘤(包括: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小细胞型骨肉瘤、上皮样骨肉瘤、巨细胞瘤型骨肉瘤)预后总体较差,主要原因是除了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对传统骨肉瘤化疗方案敏感以外,这些变异性骨肉瘤亚型(小细胞型骨肉瘤、上皮样骨肉瘤、巨细胞瘤型骨肉瘤)对传统骨肉瘤化疗方案不敏感。其中小细胞型骨肉瘤对传统的骨肉瘤化疗方案几乎无效,但可能采取尤文肉瘤的化疗方案更好。分化良好的髓内骨肉瘤、骨旁骨肉瘤预后很好5年生存率达到95%左右,而且不用化疗,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扩大切除。对于骨膜骨肉瘤治疗方案除了手术扩大切除以外,化疗与否存在争议。但是从数据来看,骨膜骨肉瘤化疗结合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达到89%左右,也是预后非常好的骨肉瘤。但是在骨旁骨肉中只要有一丁点的去分化细胞成分,预后就不好。继发性骨肉瘤的预后相对不好,而且一般是高龄患者多见。5年生存率机内10-20%左右。 2、骨肉瘤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骨肉瘤晚期放弃治疗还能活多久

骨肉瘤发病率极高并且是恶性肿瘤,患病人群很多都是20岁以下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多加重视,积极进行治疗。对于骨肉瘤这种肿瘤疾病,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往往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患者生存期也相对较长,不过临床上很多患者一经确诊已属晚期了,此时治疗难度较大,预后也较差,有不少患者自己康复无望想要放弃,那骨肉瘤晚期放疗治疗还能活多久呢? 骨肉瘤晚期放弃治疗能活多久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跟患者的体质、病情的发展程度等有关,不过晚期病情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很容易出现其他脏器组织的扩散转移,并发各种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且很快会走向死亡,可能只能存活几个月。骨肉瘤到了晚期病情较重,想要治好的可能性很小,但并非无药可救,还是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症治疗,才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目前治疗骨肉瘤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手术、放化疗和中医治疗等,不过晚期患者多已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可以选择放化疗和中医治疗。骨肉瘤晚期通过放化疗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可以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有不少患者能通过放化疗获益,但也有患者因过度的放化疗而加重了病情,甚至加快了死亡的速度,这是因为放化疗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而且随着放化疗时间的增长,其毒性也会增加,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适宜放化疗的才能进行,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剂量和次数。 与放化疗相比,中医治疗骨肉瘤短期内缩小瘤体的效果没有那么明显,但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老体弱、转移范围广的患者也能使用,而且在治疗时讲究标本兼治,注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治疗和调理,对于部分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的同时,体力也逐渐恢复,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另外对于选择放化疗的患者,联合中医治疗也有助于减轻和改善毒副作用,增敏增效,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对于骨肉瘤患者来说,在确诊病情后要及时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维护身体的元气,增强抵抗力,才有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预防病情的恶化,身为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的袁希福自小就在家人严格教导下学习中医学知识,此后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深得名师指点,为此后从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医近40年来,袁希福接诊各类肿瘤患者上万名,其中不少都是复发患者,或病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末期患者。尽管无法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但他尽力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有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的带瘤生存。 为了更好的弘扬国粹中医,让中医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在袁希福的号召下,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先后组织召开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每次大会的召开无论是对肿瘤患者的康复、对传承弘扬中医文化,亦或是对中医事业发展,都是一件好事,促使人们对中医由不了解到了解、由误解到理解、由曲解到通解。 骨肉瘤晚期患者放弃治疗生存期是相当短的,但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是有助于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时间的,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无论何时都不能轻易放弃。提示:骨肉瘤如今仍属医学难题,目前中医治疗也主要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主。由于患者病情、体质差异,疗效会因人而异,患者及家属需理性看待,切勿盲目选择就医。

骨肉瘤(osteosarcoma)

概述骨肉瘤(osteosarcoma)又称成骨肉瘤,由肉瘤性成骨细胞及其直接产生的骨样组织、新生骨构成,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恶性程度最高的骨肿瘤。易发生肺转移。本病以15-25岁发病者居多。70%以上的病人发生在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肱骨近端的干骺端。预后不良。病理改变骨肉瘤的主要组织成分为肿瘤性成骨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和肿瘤骨。其成分的多寡,随肿瘤性成骨细胞分化程度而异。分化比较成热者,肿瘤骨多,称为硬化性骨肉瘤,分化比较原始者,肿瘤骨少,称为溶骨性骨肉瘤。介乎二者之间者,即有不同程度的溶骨性和硬化性骨肉瘤。在肉眼观察下,骨肉瘤的性质颇不一致,有坚硬如象牙者(硬化性骨肉瘤),有脆软如肉芽易出血、瘤骨极少者(溶骨性骨肉瘤),有生长迅速而血不足,以致部分肿瘤坏死,形成含棕色或血性液体的囊肿者,有生长迅速而血运丰富,肿瘤组织含有极多的扩张血管和血安,以致肿瘤产生搏动和杂音,形成假性动脉瘤者。显微镜检查,肿瘤组织的成分亦复杂无常。在硬化性部分的切片中,可以发现不分层,无骨小管系统,排列杂乱、染色颇深的肿瘤骨小梁。肿瘤骨小粱间隙之中,可能有未被破坏的正常骨质存在,与肿瘤骨对比,更显出肿瘤骨小粱不服从生理力线原则的紊乱现象。在溶骨性部分的切片中,则可以发现肿瘤骨稀少或不存在,偶尔或有散在的骨样组织,但肿瘤性成骨细胞极多,分化原始,大小不一,胞浆多少不匀,胞膜不清,胞核大,染色深,分裂多。此外血管丰富,有成窦状者,其管壁系由肿瘤细胞所形成。上述两种显微镜下的不同组织象,可能存在千同一骨肉瘤中。此点说明,骨肉瘤一且发生,不论其为硬化性或溶骨性,恶性的程度不可能有绝大差别。除上述镜下所见外,尚可发现两种比较少见的细胞:一为肿瘤巨细胞,胞核多至3—10个,染色颇深,一为异物巨细胞,散在于肿瘤坏死部分或出血部分的周围。其形态与骨巨细胞瘤的巨细胞同。总的说,骨肉瘤的主要成分为肿瘤性成骨细胞,骨样组织和肿瘤骨。但也可能有一些恶性程度不等的软骨组织小岛,数量小,不能左右骨肉瘤的本质。因此,不应因软骨组织的出现,更变骨肉瘤的名称。骨肉瘤转移早而迅速,转移瘤几乎完全发现于肺部,通过肺部转移至其他器官者则罕见;局部淋巴结因肿瘤坏死可有增生扩大现象,但很少有转移瘤的存在。临床表现疼痛为早期症状,可发生在肿瘤出现以前,起初为间断性疼痛,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以夜间为甚。恶性大的肿瘤疼痛发生较早且较剧烈,常有局部创伤史。骨端近关节处肿瘤大,硬度不一,有压痛,局部温度高,静脉扩张,有时可摸出搏动,可有病理骨折。全身健康逐渐下降至衰竭,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有肺部转移。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实验室检查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或正常、血细胞沉降率增快、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二、X线检查 1、骨松质和髓腔改变骨肉瘤较有特征的改变是骨质增生,其中以肿瘤性新骨形成为重要特点,掺杂有反应性骨质增生。X线表现为骨质硬化变白。干骺端骨松质和髓腔改变有以下几种:①均匀性毛玻璃样密度增高;②雾状、斑片状或团块状肿瘤新骨形成;③反应性骨质硬化;④骨质破坏。2、骨皮质改变早期骨质发生溶骨性破坏,骨密度降低,表现为筛孔状细条透光线。以后皮质表面变得凹凸不平,溶骨区瘤骨形成后骨质密度增高。3、骨膜反应①线样或葱皮样骨膜反应:线样者为一层很薄的骨膜新生骨平行于骨干,葱皮样者为很多层次。②垂直样骨膜反应:骨膜新生骨斜行或垂直于皮质骨,外缘密度较高。光滑整齐,边缘清楚。③Codman三角(袖口症)和日光放射现象。三、CT检查能准确显示肿瘤,平扫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也可表现为不规则皮质增厚和骨硬化。骨膜增生表现为高密度,肿瘤侵犯髓腔使低密度的髓内组织密度增高并有蔓延趋势。如果形成跳跃性转移灶,则显示骨皮质中断。CT增强后扫描可清楚显示软组织边缘,并有利于显示肿瘤与附近大血管的关系。四、MRI检查其影像学特点取决于肿瘤组织中主要细胞类型和有无出血坏死。成骨型骨肉瘤在T1、T2加权图像上都表现为低信号。成软骨型T2加权图像上为高信号,其中局限性低信号区为软骨钙化的成分。成纤维型常有短T1、短T2的纤维特点,T1、T2加权图像上均为低信号。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内含有较大的囊性血腔,T1、T2加权图像上都表现为低信号。髓腔内的病灶在T1加权

骨肉瘤健康宣教

骨肉瘤健康教育 一、入院宣教患者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根据性别、年龄、职务有礼貌地称呼患者,并做自我介绍,告知患者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的姓名,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及同室病友,减少陌生感,使其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并感到医护人员在尊重、关心他,从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愿意配合治疗及接受健康知识宣教。 二、指导疾病知识骨肉瘤是指瘤细胞能直接产生肿瘤骨及骨样组织的一种恶性结缔组织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发病年龄以10-20岁青少年多见。有放射引起的,还有化学物质、病毒均可诱发。该肿瘤好发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干骺端,疼痛和肿块发展迅速,易转移到肺。 三、三、心理准备患者入院后在确诊前,存有疑心和恐惧心理,医护人员言行应谨慎,并告诉患者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勿将悲观失望的情绪流露给患者,以免加重患者思想负担;诊断和病情是否告诉患者本人、何时告诉,应根据患者的社会角色、文化背景、 性特点、自我意识和医学知识水平等情况决定,一般不宜过早告诉患者;截肢术一旦确诊后,逐渐向患者暴露病情,反复说明积极治疗的重要性,多鼓励、安慰、开导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如有脱发者,可佩置发套。 四、症状护理 1、痛疼: 1)向病人解释痛疼的原因,是因为肿瘤侵润压迫周围组织,是骨肉瘤的主要症状。 2)指导病人如何避免或诱发加重疼痛,如局部制动。 3)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尽量避免触碰肿瘤部位。 4)与病人讨论缓解疼痛的有效措施,如缓慢翻身和改变体位,转移注意力等。 5)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止疼药物包括采用WTO推荐的癌性疼痛三步治疗法。 2、局部肿块、肿胀:局部肿胀不能挤压按摩,不能热敷和热敷,不能涂油和刺激性药膏,不能随便使用中药热敷以免刺激肿瘤过度生长或导致破溃。 五、项目检查指导 1、向患者讲述各种检查的内容、目的及意义。常规生化检查者需禁食水12小时。

晚期骨肉瘤患者发烧是怎么回事

骨肉瘤是近年来发病率极高的一种恶性骨科疾病,它的发生会给患者的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害,严重的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一旦骨肉瘤到了晚期,往往意味着病情加重,患者症状表现也越来越多,而发烧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会影响到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那晚期骨肉瘤患者发烧是怎么回事呢? 骨肉瘤晚期患者发烧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患者通过放化疗等治疗手段时,大量的癌细胞被杀死,坏死的组织被吸收会发热;骨肉瘤晚期患者由于癌肿的侵害、治疗损伤的影响,免疫力有所下降,容易并发感染,从而引起发烧。骨肉瘤晚期癌性发热,一般体温不会超过38.5℃,持续时间较短,应多饮水、多休息,适当补充营养,可以通过物理方式降温,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的药物。对于感染引起的发烧,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认为自己已经病入膏肓,还会使患者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也加大了肿瘤的消耗,使患者更加虚弱,应及时控制感染,给予抗生素的治疗,缓解发烧的情况。 骨肉瘤晚期患者症状表现较多,只有积极进行抗肿瘤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骨肉瘤,如选择放化疗的骨肉瘤晚期患者,辅助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减轻毒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使治疗顺利完成。另外对于不能或者不愿放化疗的患者,也可以考虑中医保守治疗,通过扶正祛邪等中药,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调动患者的自主抗癌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对于骨肉瘤患者来说,在确诊病情后要及时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维护身体的元气,增强抵抗力,才有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预防病情的恶化,作为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在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名著。为了提高理论水平,袁希福还曾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为从事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袁希福把骨肉瘤患者普遍存在的正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种病因病机即:“虚、瘀、毒”,然后针对具体病机侧重实施扶正补虚,消痰化瘀、攻毒散结,以达到恢复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在治疗上着眼于局部治疗的同时,又重视全身的机能的调理,注重元气的充盛,同时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多年来,已帮助众多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部分患者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骨肉瘤晚期出现发烧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处理,同时也要积极进行抗肿瘤的治疗,尽可能的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示:骨肉瘤如今仍属医学难题,目前中医治疗也主要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主。由于患者病情、体质差异,疗效会因人而异,患者及家属需理性看待,切勿盲目选择就医。 Tag:骨肉瘤自愈|骨肉瘤严重吗|为什么会得骨肉瘤|什么是骨肉瘤|骨肉瘤

骨肉瘤

骨肉瘤 骨肉瘤又称成骨肉瘤,是发生于骨的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由肉瘤型母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和骨小梁构成。男女之比2:1,20岁~30岁及60岁为高发年龄。20岁~30岁患者好发于四肢长骨,以股骨最多见,其次是胫骨和肱骨。年长者则好发于扁骨。 [诊断标准] 1.骨肉瘤的诊断方法依次如下: (1)切开活检:这是传统的活检方式,可取得组织学的诊断结果; (2)闭合活检:即穿刺活检,结合影像学定位,亦能取得细胞学的诊断结果; (3)影像学检查具有典型的表现如:成骨性、溶骨性或混合性骨破坏,Codman三角,日照样骨膜反应等,结合临床表现如局部肿胀、疼痛,血中AKP升高; (4)其它辅助检查如:胸片、B超、骨扫描等。 以上第(1)、(2)条可以确诊,出现第(3)条则根据具体情况行第(1)、(2)条检查,而第(4)条对临床分期有帮助。 2.骨肉瘤的组织学分型分为纤维母细胞型、软骨母细胞型、骨母细胞型、血管型。 3.骨肉瘤的TNM分期和临床分期如下: (1)TNM分期(UICC,1992) T-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o 未发现原发肿瘤 Tl 肿瘤限于骨皮质 T2 肿瘤超过骨皮质 N-区域淋巴结转移 Nx 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能确定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M-远处转移 Mx 不能估价有无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l 有远处转移 G-病理学分级 Gx 不能估价病理学分级 Gl 高分化 G2 中度分化 G3 低分化 G4 未分化 注:尤文肉瘤和恶性淋巴瘤均分入G4 (2)临床病理分期 I A期GlG2 Tl N0 M 0 I B期G1G2 T2 N0 M0 ⅡA期G3G4 Tl N0 M0 ⅡB期G3G4 T2 N0 M0 Ⅲ期尚未定 ⅣA期任何G 任何T N1 M0

晚期骨肉瘤患者是不是没救了

说到骨肉瘤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该疾病在临床并不少见,而且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少年,骨肉瘤的发生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还破坏了一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一旦骨肉瘤到了晚期,意味着病情较重,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伤害会更大,治疗也会变得非常棘手,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对于骨肉瘤了解并不全面,不知道该如何治疗,甚至会认为得了骨肉瘤就意味着死亡,也没救了,那晚期骨肉瘤患者是不是没救了呢? 临床上有很多骨肉瘤患者在得知病情进入晚期后,就一蹶不振,认为自己没救了,甚至想要放弃治疗。骨肉瘤发展到晚期,虽然病情较重,但并非意味着无药可救,还是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症治疗,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对于骨肉瘤晚期的治疗,如果患者满足手术的条件,则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但术后容易出现复发转移的问题,应辅助其他方法进行巩固治疗,如放化疗和中医治疗等。 除了手术之外,骨肉瘤晚期患者还可以选择放化疗和中医治疗等,其中放化疗通过对癌细胞的抑杀,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短期效果明显,但远期效果差,在治疗过程中会损伤人体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导致患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会随之下降,影响生存质量和生存期。临床上有很多患者会在放化疗期间辅助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进一步延长生命的功效。 对于失去西医治疗机会的患者,可以考虑中医保守治疗。中医治疗骨肉瘤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从患者整体出发,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一方面能够调理患者机体,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另一方面能够抑制肿瘤细胞,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对于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 三联平衡理论的实质内涵就是:抓住关键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通淤”“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将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多年来,已帮助众多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部分患者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骨肉瘤晚期虽然病情较重,但并非无药可救,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不能轻易放弃,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积极对症治疗,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示:骨肉瘤如今仍属医学难题,目前中医治疗也主要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主。由于患者病情、体质差异,疗效会因人而异,患者及家属需理性看待,切勿盲目选择就医。 Tag:骨肉瘤自愈|骨肉瘤严重吗|为什么会得骨肉瘤|什么是骨肉瘤|骨肉瘤王思蓉|骨肉瘤是怎么造成的|骨肉瘤能治愈吗|骨肉瘤能不能彻底痊愈|骨肉瘤治愈率

骨肉瘤介绍

骨肉瘤介绍 提要:骨肉瘤恶性程度甚高,予后极差,可于数月内出现肺部转移,截肢后3~5 年存活率仅为5~20%。发生在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的约占所有骨肉瘤的四分之三,其它处如肱骨、股骨上端、腓骨、脊椎、髂骨等亦可发生。本文将对骨肉瘤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骨肉瘤描述 骨肉瘤恶性程度甚高,予后极差,可于数月内出现肺部转移,截肢后3~5年存活率仅为5~20%。发生在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的约占所有骨肉瘤的四分之三,其它处如肱骨、股骨上端、腓骨、脊椎、髂骨等亦可发生。多数为溶骨性,也有少数为成骨性,发病年龄: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大多在10~25岁,男性较多。肿瘤多处于骨端,偶发生于骨干或骨骺。骨肉瘤含有不同成份的软骨,纤维组织及生骨组织。骨膜下骨皮质及髓腔部均可发生浸润扩散。早期肿瘤主要部分在骨膜下,融合于骨皮质,溶骨性瘤组织,软骨成份少,骨破坏较快,循环丰富,骨坏死区可形成包裹,肿瘤向邻近软组织扩散,可发生病理骨折,少数肿瘤骨质坚硬。一般骨肉瘤不侵入关节,偶有破坏皮质或病理骨折后累及关节。由于肿瘤的发展及骨膜反应,常有骨膜高起形成三角通称考德曼(Codman)氏三角,并有与骨干呈垂直的阳光样放射骨针。显微镜下可见许多瘤细胞、细胞及细胞核大小,形状不一,有小型多核巨细胞,梭形细胞,不成熟的软骨细胞及恶性成骨细胞,细胞核大,染色很深。几乎所有转移均经血液转移至肺,少数转移至脑、内脏、肾及经淋巴管至淋巴结。二、骨肉瘤病理变化 肿瘤源于长管状骨干骺端部的骨髓腔。随后可穿透骨皮质并揭起骨外膜。骨膜穿孔,在肌肉内也能发现软组织肿物。一般情况下,肿瘤中央部的骨化较四周为重。骨化部分为黄色砂粒状。细胞较多的区域韧性较大,呈白色。肿瘤的纵刮面血管丰富,易出血。骨的干骺端和瘤体之间分界不清。骺板常不受侵犯,到晚期骺板破坏也较骨皮质轻。关节面的玻璃软骨也能防止肿瘤侵入关节内。偶尔在同一骨的不同高度出现两处原发肿瘤,即所谓的跳跃型的病变,在选择截肢平面时应予注意。 病理诊断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如标本内含大量肉瘤样基质,则肿瘤骨和骨样组织不难明确区分,但有些切片内看不到肿瘤骨样组织,只有胶原条索,包以肿瘤细胞。肿瘤生长不太旺盛的区域只有细胞的间质。有的肿瘤主要是新生的软骨和不典型的棱形细胞。 骨肉瘤的病理可分为四型:第一型主要是骨样组织;第二型骨样组织和骨组织并存;第三型没有骨样组织和骨组织,只有胶原纤维;第四型很少见,其主要成分为软骨细胞和形态不一、分化不良的肿瘤细胞。病理所见和临床联系考虑是有价值的。单凭病理所见不能估计肿瘤生长的速度、转移的途径和患儿生存的时间。细胞核分裂情况是衡量肿瘤生长快慢的标志,但对估计预后的作用不大。 三、骨肉瘤临床表现 疼痛为早期症状,可发生在肿瘤出现以前,起初为间断性疼痛,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以夜间为甚。恶性大的肿瘤疼痛发生较早且较剧烈,常有局部创伤史。

1.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成骨性肿瘤之一。科研人员研究曲古

1.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成骨性肿瘤之一。科研人员研究曲古抑菌A(TSA)对人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寻找新方向。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1:用含青霉素和链霉素的高糖培养基,在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人骨肉瘤细胞一段时间。 步骤2:取适宜浓度的处于生长旺盛期的人类骨肉瘤细胞,用加入不同浓度的TSA(0~ 200ng·mL-1)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h。 步骤3:对各组细胞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方法是先用台盼蓝试剂(一种细胞活性染料)染色再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统计细胞存活率(未染色细胞数/细胞总数×100%),结果如图1。步骤4:分别提取TSA浓度为0 ng·mL-1、25 ng·mL-1、50 ng·mL-1处理的3组细胞,测量细胞中与凋亡相关的基因(Bax、Bcl-2)和β-肌动蛋白基因(不同的组织细胞中表达相对恒定)表达的蛋白质量并计算比值,结果如图2。 分析回答: (1)与正常成骨细胞相比,骨肉瘤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其主要原因是。高糖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的目的是,细胞培养箱中保持5% CO2的作用是。 (2)步骤2中,设置0ng·mL-1TSA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3)用台盼蓝试剂检测细胞活性的主要原理是。 (4)图1所示结果表明。 (5)根据图2判断,骨肉瘤细胞中基因过度表达会加速细胞凋亡。

33.(共10分)药物N会抑制菌种A的生长,但对菌种B无明显影响。为了验证上述结论,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补充和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 材料与用具:菌种A、菌种B、药物N溶液、培养液、培养瓶若干、显微镜等。 (要求与说明:不考虑加入溶液对体积的影响,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思路: ①取菌种A、菌种B,经稀释后得到菌液。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并记录。 ③将上述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分别取上述培养瓶中的菌液, ▲。 ④▲。 (2)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系和细胞数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实验结果): (3)分析与讨论: 菌种A与菌种B的质膜成分不完全相同。药物N能与胆固醇结合,改变质膜通透性,从而起抑制和杀菌作用。据此可推测药物N对菌种B无影响的原因是▲。33.(共10分) (1)②甲组:菌种A+培养液乙组:菌种A+培养液+药物N 丙组:菌种B+培养液丁组:菌种B+培养液+药物N(各1分) ③在显微镜下分别进行计数,并记录。(1分) ④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分) 31.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 (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类)。 (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_________________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 (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_______________中枢,引起发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