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 学案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 学案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 学案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 学案

第二章 第二节城市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2、掌握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和地区差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析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分析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环节一:学前预览---基础知识是解决问题的源泉(阅读并在教材上标出以下知识要点) 1、 城市化的概念、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2、 20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四个特点

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4、世界六大城市带及其共同特征。

5、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环节二:思维导图——整合联系是综合应用的基础(选择合理形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环节三:思考探究-----在应用中理解内涵外延 1、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人口的集中过程:结果是 。 地域的转换过程:表现为 。 经济结构的变化:表现为 。

2、(1)读表2-1-1,根据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

1950—2010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世界城市

人口比重变化的折线图,并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

的特点;

(3)观察下图:近现代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并结合(1)(2),试比较目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4)读图2-2-5,结合课本34-35页相关内容,思考: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出现了哪些现象?说出每一现象对应的人口和产业的流动方向。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原因及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合理吗? 我的探究:

(2)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来看,世界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如图三个阶段,试指出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阶段。

4、下图是某城市不合理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填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将以下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每空限填一次)

A .交通拥挤,住宅问题

B .人口迅猛增长

C .规模无限制扩大

D .进行合理规划

E .发展交通,兴建住宅

F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2)

图中数字①表示的问题若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关于图中数码②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 .全面开展大气污染、河流污染、噪声污染等的治理工作

B .将有污染的工矿企业迁出市区

C .扩大绿地面积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D .加强绿化建设就是为美化环境

拓展探究: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图回答问题。

商业区高速公路绿化带城区业

(1)该城市从1968年到1990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0年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从上述三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 ________。 环节四:作业布置

1、整理学案完成《城市化》练习题

2、背诵内容: ①城市化的内涵及衡量指标

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③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 ④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市化》学案

第三节城市化 【致同学们】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化的持续推进,把古朴的乡村变成繁华的城市。城市诉说着历史沧桑,城市传扬着地域文化,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和灵魂,城市凝聚着人们美好的希望。 【学习目标】 1、说出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表现。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4、初步体验区域调查的主要方法。 5、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课前准备】 ◆课前活动一 活动主题:班级调查——城市人口的变化 活动提示:完成“祖辈、父辈、我辈出生地(抽样)调查表”。 ◆课前活动二 活动主题:社会调查——城市用地的变迁 活动提示:搜集我市不同时期的城区图文资料,或进行相关的走访调查。 ◆课前活动三 活动主题:课本剧表演——《去城外住吧》 活动提示:设计课本剧,反映城市化后期阶段所出现的一些大城市人口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特点(时间不超过3分钟)。 【课堂学习】 一、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表现 ◆自主学习 1、概念: 2、主要表现: 二、城市化的动力 枣庄的历史沿革 枣庄市的前身是峄县(现峄城区)演变而来。峄县的雏形约在春秋后期基本形成。 西周时期,枣庄地区曾出现7个诸侯国。现今的市中区,传说古代神农氏(炎帝)曾在此处建立庄园,种植枣树。著于清光绪年间的《峄县志》有载:枣庄因当地枣树较多而得名。 1878年(清光绪四年),中兴煤矿公司成立(驻地在峄县枣庄镇),并逐渐成长为近代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中兴公司亦十分重视,周总理曾多次关注,并改称枣庄矿区,枣庄这个名字开始更多地被采用。1960年1月,撤销峄县,将峄县政府迁置枣庄镇。1961年9月,设为山东省第四个地级市——枣庄市。 【思考讨论】阅读材料,简述近现代以来枣庄市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2节城市化导学案中图版必修2

第二节城市化 课程标准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实质,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城市化的有关现象。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重点) 3.解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重难点)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城市化的概念 阅读教材P32,填写下列知识。 1.概念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具体表现 教材梳理2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阅读教材P33~P37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城市化的本质 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加快:发达国家已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工业 化关系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 城市化先于工业化,且工业化水 平低 城市人 口变化 城市人口比重很高,其增长已逐渐减 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了城市人口 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 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使城市人口 急剧膨胀 (3)特大城市发展迅速,超大城市发展速度惊人。 (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①世界上最著名的六大城市带 ②共同特征 ?? ? ??自然条件:中纬度平原地带 政治经济:都是国家或大洲,乃至全世界的 政治经济中心 空间分布:大多呈带状延伸扩展 图表解读 1.读教材表2-2-1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据表分析: (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和速度差异。 (3)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 提示该表通过具体数字直观地反映了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特点。对表中数字进行比较分析,可获得以下结论: (1)世界城市化进程在20世纪后半期明显加快,城市人口从1950年的7.34亿增加到2000年的28.54亿,城市化水平从1950年的29.2%上升到2000年的46.6%。 (2)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目前速度开始减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速度快。 (3)从人数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已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到2000年,两者之比接近2∶1。 2.读教材图2-2-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据图分析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合理的原因。 提示左图展示了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迁移的情况,随着资本向郊区转移,大量城市人口向郊区倒流。右图展示了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移民情况,大量农民进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不合理的原因: ①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长过快;②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城市化的速度不相适应;③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④大城

化学_必修一第二章复习学案

第二章 物质的分类 基础知识梳理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的存在形态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有两种:一种是______态,即单质;另一种是______态,即化合物。 2.元素与物质的多样性 (1)、每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许多元素还可以形成性质不同的多种单质,如碳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单质,互称 。 (2)一种元素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元素种类不同,组成的化合物不同,元素种类相同时也可能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C 和O 可形成______和______两种氧化物。 二、物质的分类 1.初中我们已接触过简单的物质分类,如根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分子)组成,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据组成物质的____________,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我们熟悉的氧化物、酸、碱和盐是按照____________分类的。 (1)交叉分类法N a 2CO 3????? 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溶解性来分类, 属于 盐 (2)树状分类法 物质??????? ????? 单质????? (如 ) (如 )化合物????? (如 )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 练习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 ) A .一定是纯净物 B .一定是一种单质 C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 A .硫酸 纯碱 孔雀石[Cu 2(OH)2CO 3] B .硝酸 烧碱 绿矾[FeSO 4·7H 2O] C .醋酸 乙醇 碳酸钙 D .盐酸 熟石灰 苛性钠 三、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把____________物质分散在__________(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城市化学案

高三地理一轮学案城市化171105考试大纲: 1、了解城市化的含义和标志。能够描述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2、能够分析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能够分析其解决措施 3、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基础梳理: 一、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过程和特点 (1)城市化的含义: (2)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从经济发展看,核心动力—— 从人口迁移看,动力 (3)城市化的标志: (4)世界城市化进程 表格归纳: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时间差异 起步时间快速发展 时间 目前城市 化水平 目前发展 速度 目前所处 阶段 城市化与经济 发展的关系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下图为某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城市化 阶段 城市化 水平 发展 速度 地域扩 展趋势 常见的社 会问题 阶段阶 段 阶段 农村推力因素: 城市拉力因素:

1.该国 A.自1953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B.2000年以来城市化已步入后期稳定阶段 C.近半个世纪来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D.目前,该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但水平依然较高 2.该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粮食、花卉等种植比例 B.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 C.信息不发达,但文化观念得到提升 D.地表径流的汇集速度加快,城市洪水灾害增加 【答案】1.A 2.D 【解析】1.一般情况下,城市化水平超过30%才进入中期阶段,超过70%才进入后期稳定阶段,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该国城市化起步晚、目前发展速度加快,但水平依然较低。故选A。 2.城市化发展,畜禽园艺产品市场扩大,农业结构中粮食种植比例下降;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是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化过程中会促进区域文化建设;城市化地区地面硬化率高,地面径流汇集量增大、汇集速度加快,城市洪水灾害增加。故选D。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重在积累)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③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④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⑤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⑥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 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建筑景观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建筑表现原因 建筑格局美国城市 市中心高楼大厦,离开市中心,建筑物高度急剧下降移民国家,形成有别于欧 洲的文化特色 欧洲城市 市中心为广场教堂事务所等,高层建筑在市中心以 外 历史发展悠久 建筑风格北京皇宫雄踞市中心,以其为中轴线皇权至高无上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 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 (1)划分标准:通常是以城市□01人口规模来划分的。 02集镇、城市、□03大城市、特大城市等。 (2)等级:从小到大一般可分为□ 2.城市服务范围 (1)地域空间范围:城市本身及城市附近的□04小城镇和广大的□05农村地区。 (2)特点: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06界线。 (3)城市等级和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的关系 3.影响城市规模(等级)的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10地理位置、地形等。 11交通等。 (2)社会因素:包括资源、□ [自我探究] 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服务功能、城市辐射范围和城市间距离有什么不同? [提示] 等级越高的城市数量越少,服务功能越强,辐射范围越大,城市间相距越远。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城市等级体系: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城市的□01空间组合。

2.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02少,相距□03远;等 (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城市数目□ 04多,相距□05近。 级较低,城市数目□ 06层层嵌套的;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 (2)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07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自我探究] 重庆和上海是同一等级的城市,其服务范围一定相同吗?为什么? [提示] 不一定。因为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包括城市本身外,还有附近的小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地区。这说明城市服务范围除受城市等级影响外,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自我反馈』 1.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其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其人口规模一般越大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距离越近 答案 C 解析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数目越少,距离越远;而等级越低则相反。 2.下列关于德国南部城市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城市数目最多B.小城市数目最少 C.大城市间相距较远D.小城市间相距较远 答案 C 解析大城市数量少,距离远;小城市数量多,距离较近。 『活动点拨』 [教材P25~26活动] 不同等级城市,满足周围人们需求的服务种类和服务等级是不一样的,服务范围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同时,某地的人们去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次数也是不同的。 依据表2.1,可以知道枣强镇人口有11万人,为小城镇,它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多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对于枣强镇附近的居民来说,距离近,前往该地的频率大;衡水市人口有29万人,为小城市,它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多,级别较高,多是人们生活所需的耐用品和较高的服务,对于枣强镇附近的居民来说,距离较远,前往该地的频率较少;石家庄市人口有231万人,为大城市,它提供的服务种类丰富、级别高,对于枣强镇附近的居民来说,距离远,前往该地的频率更少。

高中化学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修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班级:姓名:学习时间: 【课前自主复习】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关系 1.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断裂需要 ____ 能量,形成化学键要 __ 能量 2.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3.判断反应吸收或放出能量的依据: (1)从化学键键能的角度分析 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从物质总能量的角度分析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放热反应;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吸热反应。 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取决于: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⑴质量守恒定律:。 ⑵能量守恒定律: 。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⑴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的变化。 ⑵放热反应:。 ⑶吸热反应:。 【考纲点拨】 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知道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涵义 3、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4、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自主研究例题】 1.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2.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A.浓硫酸与水 B.生石灰与水C.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

城市化学案

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 2015-03-11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定义、标志。 2.理解城市的动力机制以及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城市化随时间变化的三个阶段,理解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5.了解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学习重难点】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 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主要解决措施。 知识拓展:1、城市化差异 城市化差异发 达 国 家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城市外围地带发展较快,建设比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 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 发 展 中 国 家 水平与速度城市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化推进速度快 水平不平衡 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多在亚洲和非洲 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多在南美洲 虚假城市化 表现 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 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分布南美洲国家最为突出 滞后城市化 表现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 分布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 中 国 城 市 化 特点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意义 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既是乡村—城市的转型过程, 又是城市不断提升的过程 发展之路 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人文资源,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建设,完善城镇体系,大中小城市发展 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2、城市化问题的主要解决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2)合理规划和控制城市规模。 (3)改善城市交通、居住条件:多建立交桥,提倡绿色出行,低碳生活。(4)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综合治理城市环境。 (5)大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清洁能源,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3、中国城市的发展方针: (1)控制大城市规模 (2)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3)积极发展小城镇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2、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3、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由城市化定义到特征再到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发散性思维的学习方法 2、通过对比城市化的不同类型,总结共同的本质成因,熟练归纳推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培养学生遵循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2、通过中国城市化的教学,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史记?五帝本纪》云:“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它讲 的是大舜帝品德高尚,他居住的地方一年成村落,二年成集镇,三年成都市。虽然司马迁的说法带有文学性,但也表明了聚落的发展趋势,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今天我们探讨的就是城市化。 【板书】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一.城市化 【讲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一个地区要城市化,它的人口和产业活动也会发生变化。 【板书】1.概念 【讲述】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图】上海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的变化。 【板书】2 表现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在该地区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城市用 地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活动中也跟着变化,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变化。

【板书】3 意义 【讲述】一个地区城市化可以带来很多影响,即城市化的意义。 (请学生加以概括后理解)吸收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有利于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的;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城市文化影响乡村的生产和生活。 桐乡是一个小城市,但若干年后它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中城市,像这种由小城市发展成中城市,中城市发展成大城市,即城市的不断提升也是城市化的一个类型。除此之外还有乡村-城市的转型。 【板书】4 类型 【问题】乡村-城市转型可以分成几个类型?一是乡村地区转变成为城市地区;二是乡村集镇转变成现代化城市;三是城市边缘区的乡村转变为市区。 【讲述】像我们学校所在地就是城市边缘区的乡村,但这几年都在不断变化,再过几年应该就会成为城市中的市区。 在上古时期,大舜帝可以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在三年之内形成一个城市,但我们现在,决定一个地方能否成为城市的是该地的社会经济。 【板书】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讲述】社会经济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在大多数的城市中,第二产业即工业是龙头老大,因此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城市化的只要支柱。同时城市的兴起又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 像杭州的服务设施就比我们桐乡要好。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也有所不同。就现阶段世界的城市化水平接近50%,在不是所有的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都是这个数值。 【板书】三、城市化特点 【思考】阅读P37-38 材料思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各有什么特点?【讲述】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大约在1800 就开始了,到现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可以达到75 %,有的可以达到90%,城市化水平很高。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晚,大约在1875左右,但近50年来,城市化速度很快,是发达国家的 2.7 倍。 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很高,人口大量集中在城市,导致市中心的居住环境逐渐恶化,城市居民陆续向外迁移,部分的商业和工业也搬到郊区,这种现象称之为“逆城市化” 。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很不平均,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南美洲的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高。 社会经济是城市化的动力,一般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收入成正比,人均国民收入在250 美元左右,城市化水平低于25%,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500美元,城市化水平可达到50%, 人均国民收入在5000美元左右,城市化水平可达到70%。 当城市化的速度大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像南美洲一些 国家。同样的,但城市化的速度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出现“滞后城市化”,比如:

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word学案

第二节芳香烃 [学习目标定位] 1.认识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学会溴苯、硝基苯的实验室制取。2.知道苯的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知道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1.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把苯倒入盛碘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发现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下层呈无色,说明苯的密度比水小,而且不溶于水。加几滴植物油于盛苯的试管中,振荡,发现植物油溶于苯,说明苯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将盛有苯的两个试管分别插入沸水和冰水中,将会发现前者沸腾,后者凝结成无色晶体。 2.苯的分子式是C6H6,结构简式是,其分子结构特点: (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2)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3)6个碳碳键键长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化学键。 3.苯易发生取代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难被氧化,其化学性质不同于烷烃和烯烃。(1)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并有浓烟 产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苯不与溴水反应,但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②苯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一定条件下,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探究点一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室制取 1.溴苯的实验室制取

(1)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中的导管具有导气、冷凝回流作用。 (2)将苯和少量液溴放入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作催化剂,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观察实验现象: ①常温下,整个烧瓶内充满红棕色气体,在导管口有白雾(HBr遇水蒸气形成); ②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中滴加AgNO3溶液,有淡黄色的AgBr沉淀生成; ③把烧瓶里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烧杯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生成。 2.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②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③在50~60 ℃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填写下列空白: (1)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 (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 ℃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 (3)步骤④中洗涤和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 (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5)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 (填“小”或“大”)、具有味的油状液体。答案(1)先将浓硝酸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并及时搅拌和冷却(2)将反应器放在50~60 ℃的水浴中加热 (3)分液漏斗(4)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5)大苦杏仁 特别提醒①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时,应先将浓硝酸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并及时搅拌和冷却。如果先注入浓硫酸,再注入浓硝酸,会造成浓硝酸受热迸溅、挥发。②反应温度是50~60 ℃,为方便控制,所以用水浴加热。 [归纳总结] (1)苯与溴的反应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城市化教案(公开课)

第三节城市化教案 授课人:花溪六中彭良庆 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地区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数据、图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阅读城市化的阶段图,掌握基本读图技巧,并能够运用图来分析城市化处于不同阶段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探究家乡城市化的特点、预测家乡的发展动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城市化的含义及三个主要标志;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 教学难点: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贵州浦东“么?它就像上海浦东新区一样从一片田园风光变成一个如今拥有20万人口的城市。它,就是我们贵阳的新区——金阳,经过短短的10年的时间,金阳实现从“百草园”到“贵州浦东”的大转变(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这些城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用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就像一轮金黄的太阳冉冉升起,越升越高,越升越亮,城市的发展脚步也越来越快,这种地理现象就是——城市化。那么,到底什么是城市化呢?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板书第二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板书)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板书:1、城市化的概念) (过渡)一个地区是否在发生城市化,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判断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点击课件)请同学们思考:城市数量和城市地域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数量增加,地域扩大,城市等级提升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伦敦市建设用地的变化 我们可以看出伦敦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大,随着伦敦城市地域面积的不断扩大,农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复习学案

第一节安全用药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适当的选择,以适当的、、准确用药,充分发挥,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1)处方药(RX) (2)非处方药:简称,。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容易、的小伤小病。 3.在用药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了解药的、、、 、、、、、和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4. 中药。西药。 5. 药物的保存需要:、、。 6. 某药有效期为2010年7月,说明该药可以用到。 如果失效期为2010年7月,说明该药可以用到。 第二节急救常识 1.当有人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以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心跳时,首先要,确认伤病员和救护者处于安全环境中,同时可以用(心肺复苏)进行急救,心肺复苏包 括和两过程,顺序为、 、 2.胸外心脏按压: 仰卧---双手叠放---有冲击性、节奏性----按胸骨下端1/3---深5CM---(100次/分) 3.人工呼吸:最常用的是,每次吹气 ,并且,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4、人工呼吸的步骤(1) (2) (3) 5.二者比例:胸外心脏按压次----- 次人工呼吸 急救有效的迹象:,,并且。

6.出血一般有 和 ,前者是指 ,一般不宜诊断,如怀疑有胸部、腹部等内出血,一定要去医院医治。后者是指 ,外出血可分为 、 和 三种。 a.毛细血管出血最常见,血从 。(用创可贴) b.静脉出血时,血液呈 , 。(按压出血点的 端止血) c.动脉出血呈 ,从 。(按压出血点的 端止血) 6、一般伤口较小、出血不多的损伤多为 或 出血,这时,可以先将伤口 ,然后贴上 ,或是在伤口上 ,用 加压止血即可。若出现大静脉或动脉出血,首先要拨打急救电话 ,同时,用 、 、 压迫止血。 7、如果用止血带止血,要在止血带部位写上开始时间,急送医院,原则上应尽量缩短止血带止血时间。若超过1小时,应每隔 松绑 ,让少量血液流出,以防 。止血带止血时间最长不超过 。 [课堂练习] 1、下列用药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为使病情好转,可加大服用剂量 B 在每日服药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服药次数 C 服药时间饭前饭后无所谓,二者可任意选择 D 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改变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掌握一些必备的安全常识: ⑴当我们看到标有“OTC ”字样,用于自我治疗的药物属于_____________药。 ⑵如果你遇到同伴因触电而停止呼吸,首先请设法拨打号码为___________ 的 急救电话,然后实施______________帮他恢复呼吸。如果他伴有心脏停止跳动的症状,一定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救助。 3、下图表示的是日常生活中发生危急和意外伤害时所使用的急救方法,请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A 图 B 图 (1)A 图表示某人溺水后救护者采取的急救方法,该急救技术是人工呼吸和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急救前,应先使______________畅通。每进行 次胸外心脏挤压,进行 次人工呼吸。 a b

必修二湘教版试题: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2节含解析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课后篇巩固提升 学业水平引导 读某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变化图,完成第1~2题。 1.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A.工业化进程 B.城市化进程 C.逆城市化现象 D.区域化现象 2.该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B.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C.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和用地规模扩大 D.城市中心区的面积扩大 解析第1题,该图描述了某城市1990—2010年间城市人口增加和规模扩大的过程,这是城市化的表2题,在城市化的表现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答案1.B 2.A ,完成第3~4题。 地区城市人口(万 人) 乡村人口(万 人) 地区人口 总数(万 人) 甲3565100 乙6535100 丙8020100 丁9010100 3.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 A.非洲 B.欧洲 D.大洋洲 解析第3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表中信息显示丁城市人口占4题,甲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为35%,多分布在非 答案3.D 4.A ,它是反映城市人口增减速度的指标。读1980—2010年世界不同区域年均城市人口增长率统计图,完成第5~6题。

5.下列选项中,1980—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增长数最多的是() A.撒哈拉以南非洲 B.北美洲 C.拉丁美洲 D.东亚 6.1980—2010年欧洲年均城市人口增长率最低,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快 B.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C.外来移民少 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中国的年均城市人口增长率为4.15%,为图中各区域最高,而中国城市人口数量较大,因而可确定中国所在的东亚是选项中城市人口增长数最多的地区。第6题,欧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发展到了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增长趋缓,逆城市化现象显著。 答案5.D 6.B 导学号52084026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空间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7~8题。 7.若甲、乙、丙代表该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则其发展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丙→乙→甲 8.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 B.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少 C.市中心人口逐渐向外扩散 D.城市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解析第7题,城市化早期,市区人口密度最高,距离市区越远,人口密度越低;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郊区的人口密度则明显增加,后期会出现郊区人口密度超过市区。第8题,据,人口逐渐由市中心向郊区扩散,选C项。 答案7.B8.C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选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复习学案

2 、知识清单 1、合情推理包括 归纳推理是由 类比推理是由 比数列之间,其结论 2、演绎推理是由 情况下是 3、直接证明是从 推理与证明复习学案 高二、二部赵业峰 例2、做下面实验:假设若干杯甜度相同的糖水,经过下面的操作后,糖水的甜度是否改变? (1) 将所有糖水倒在一起; (2) 将一杯糖水中再加入一小勺糖,糖全部融化 . 类比这一实验,你能得到数学上怎样的关系式? 的推理,常用于数列中,其结论 的推理,常用于立体与平面几何、向量与实数运算、等差与等 的推理,遵循严格的逻辑推理规律, 因此其结论在 .推理的一般模式“三段论”包括 例3、类比平面内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是给出空间四面体性质的猜想并证明 出发,根据已知的 直接推证结 论的真实性.直接证明中的两种方法是: 4、综合法:禾U 用 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 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的一种推理方法 5、分析法:从 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 ,直到最后,把要 证明的结论归结为 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的一种 推理方法. 6、反证法:一般地,假设 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 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的一种推理方法 例4、设a, b 是两个正实数,且 a H b ,试用三种方法证明: a 3 + b 3》a 2b + ab 2 二、典型例题 X + —x 例"、设 f (八 L^,g (x) x —x a -a (1) 5=3+2,请你推测g(5)能否用f (2), f (3), g (2), g (3)来表示; (2)如果(1)中获得了一个结论,请你将其推广并给与证 明

城市化学案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城市化 学习目标 1.说出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表现。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化的动力。 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4.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环境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课前预习 1.什么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有哪些? 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有哪些? 4.城市化产生哪些意义? 5.世界城市化进程分哪几个阶段?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6.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课堂探究 【探究一】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近几年来城市化率变化图 材料二某年份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区人均GDP数量及排名(除港澳台外)。 城市化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排名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______趋势,其根本原因是。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区大都分布在_____________,并分析其原因。 (3)上海市的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有哪些? (4)由材料二可知新疆人均GDP居第14位,但城市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探究二】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材料二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城市化具有自身的特点(见下图)。2012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2.57%。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城市发展最快,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发展缓慢。 (1)据材料一,在城镇人口变化过程中,英、美两国城市化各自的突出特征体现 在哪里? (2)根据材料二,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探究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约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3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

新教材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示范教案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一) 从容说课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由于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这一完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 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 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 生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师(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从城市群体来看,每个城市都为一定的区域提供服务,不同规模的城市服务功能和范围是不同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有的城市在扩大,新的城市不断出现,那么,城市化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每一个过

学案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立体结构.doc

百度文库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能用 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 空间构型间的关系。 4、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5、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6、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7、进一步增强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知识】: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回顾思考】 1举例说明什么叫化学式? 2举例说明什么叫结构式? 3举例说明什么是结构简式? 4举例说明什么是电子式? 5举例说明什么价电子? (第一课时)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阅读课本】 认真阅读课本35 到 37 页“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处。在阅读过程中勾出你认为重要 的句子、词语、规律等,如发现新问题请写在课本中相应地方。认真读图2-8、 2-9、2-10、2-11、 2-12 和 36 页的知识卡片等去认识分子的多样性,自己动手制作几种分子的模型体验 分子的空间构型。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阅读思考1】 完成下表 化学式结构式键角分子的立体构型备注CO 2 H2O CH2O NH 3 CH 4 P4 1、原子数相同的分子,它们的空间结构相同吗? 2、请你利用身边的易得材料参照课本35、36 页内容制作CO2、H2O、NH 3、CH2 O、CH4

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 ;并用书面用语描述它们的分子构型。 3、你如何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 4、写出 CO 2、 H 2O 、NH 3、 CH 2O 、CH 4 的电子式; 5、观察上述分子的电子式,分析 H 、 C 、N 、 O 原子分别可以形成几个共价键,你知道 原因吗? 6、如何计算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成 σ键电子对、未成键电子对)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阅读课本】 认真阅读课本 37 到 39 页“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处。在阅读过程中勾出你认为重要的 句子、词语、规律等,如发现新问题请写在课本中相应地方。认真读图 2-15、表 2-4、 2-5, 对比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构型。然后思考下列思考问题。 【阅读思考 2】 1、中心原子:指出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 H O CO 2 NH 3 CH 4 BF 3 CH O 2 2 2、价层电子对: ( 1)根据上表中分子的电子式,指出下列分子里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H 2O CO 2 NH 3 CH 4 BF 3 CH 2O ( 2)根据你对价层电子对现有的知识,价层电子对可分为哪几类?如果计算? (二)认识 VSEPR 模型 1、VSEPR 模型(用于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 结合 CH 4 、 CH 2O 的立体结构的球棍模型理解 VSEPR 模型(重点是从键角的 角度理解价层电子对的相互排斥) 【思考】 VSEPR 模型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一样吗? 2、分类 第一类: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全部为成键电子对。如: CH 4 CO 2 等。 价层电子对的排斥力:价层电子对相同,排斥力相同; 价层电子对不同,叁键>双键>单键 判断方法: 分子的立体结构 σ键电子对数 立体结构 范例 ABn 2 直线型 CO 2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章 第二节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第二节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梳理基础 一、铝的性质 1.铝的物理性质。 铝是 ________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________,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答案:1.银白 小 2.铝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________。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________态存在。 答案:2.氧和硅 化合 答案:3.(1)4Al +3O 2=====点燃2Al 2O 3 2Al +3Cl 2=====点燃2AlCl 3 2Mg +O 2=====点燃 2MgO 3Mg + 1.掌握金属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掌握铝及铝的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应用。 3.能规范解答利用图像、数据、实验等手段综合考查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题目。

N 2=====点燃 Mg 3N 2 (2)困难 热(沸) Mg +2H 2O=====△ Mg(OH)2+H 2↑ (3)强 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或其他亦可) 不 (4)TiO 2、Fe 2O 3、MnO 2、Cr 2O 3、V 2O 5、WO 3 2Al +Fe 2O 3=====高温 Al 2O 3+2Fe(任写一个即可) 2Mg +CO 2=====点燃 2MgO +C (5)钝化 2Al +6H +===2Al 3++3H 2↑ Mg +2H +===Mg 2++H 2↑ (6)2Al +3Hg 2+=== 2Al 3+ +3Hg Mg +Hg 2+=== Mg 2+ +Hg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答案:1.(1)碱性 两性 (2)刚玉 (3)MgO +H 2O===Mg(OH)2 不 (4)MgO +2H +===Mg 2++H 2O Al 2O 3+6H +===2Al 3+ +3H 2O (5)不 Al 2O 3+2OH -===2AlO - 2+H 2O (6)Mg(OH)2=====△MgO +H 2O 2Al(OH)3=====△ Al 2O 3+3H 2O (7)耐火材料 2Al 2O 3(熔融)=====电解 冰晶石4Al +3O 2↑ 2.氢氧化铝。 (1)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反应可制得Al(OH)3,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______色______状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受热______分解,是一种典型的________氢氧化物,其电离时分为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Al(OH)3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①Al(OH)3与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 ②Al(OH)3与NaOH 反应: ________________。 ③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答案:2.(1)白 胶 易 两性 H ++AlO - 2+H 2O Al 3++3OH - (2)①Al(OH)3+3H +===Al 3++3H 2O ②Al(OH)3+OH -===AlO - 2+2H 2O ③2Al(OH)3=====△Al 2O 3+3H 2O 3.硫酸铝钾。 (1)明矾: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2)明矾净水原理:明矾溶于水时,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胶状的Al(OH)3,Al(OH)3的吸 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其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为:Al 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