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必修一总结

生物必修一总结

生物必修一总结
生物必修一总结

第1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最基本)->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最大)

种群: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种群

群落: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的是群落(多种生物)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多种生物+无机环境)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在转动到高倍镜下后,不得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与高倍镜的对比

3、显微镜下的像是实际图像旋转180°后的结果;如果物体在左下角,把物体挪到视野中央,需要向左下角移动。

4、目镜放大倍数大的短,物镜放大倍数大的长。(镜片越靠近载玻片,放大倍数越高)放大5倍,指的是直径放大5倍,面积放大25倍。

二、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差别: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一个环状的DNA 分子为拟核。

2、蓝藻种类:发菜、蓝球藻、念珠藻、颤藻

细菌种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多以形状命名)

3、蓝藻含有藻蓝素与叶绿素(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类型为自养;细菌大多数种类营腐生或者寄生生活,营养类型为异养,特例

物象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硝化细菌营养类型为自养。

4、以学生物类型的分类

注意:衣藻、酵母菌为真核生物

三、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施莱登、施旺

2、细胞学说的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能够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注意点:①未提到细胞的结构为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②细胞学说中的第三点,之后被更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细胞结构的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

1、

2、细胞鲜重时,最多的元素是O;干重时,最多的元素是C

3、细胞中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4、

化合物元素组成功能

糖类 C H O 主要能源物质

脂质 C H O N P 不同脂质功能有差异

蛋白质 C H O N Fe S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核酸 C H O N P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二、化合物的鉴定

还原糖(葡、果、麦)——斐林试剂(先混再加,水浴加热)——砖红色脂肪——苏丹Ⅲ——橘黄色;苏丹Ⅳ——红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先A后B)——紫色

淀粉——碘液——蓝色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1、组成元素:C、H、O、N

2、结构通式

特征:①每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②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必须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

1、脱水缩合反应

2、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通常成链结构,称为肽链。

3、肽链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由一条或多条肽链构成。

(如果蛋白质失去活性,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①氨基酸种类;②氨基酸数目;③氨基酸的排列顺序;④氨基酸的空间结

5、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三、蛋白质的计算

n个氨基酸分子形成1条肽链

形成肽键:n-1个

脱去水分子:n-1个

和—COOH数:各1个

至少含有—NH

2

至少含有O原子数量:n+1个(肽键中含有n-1个,最右端没有形成肽键的羧基中含有2个)

至少含有N原子数量:n个(n个氨基酸在至少有n个氨基,每个氨基中有1个N,而氨基中的N并不会随脱水缩合反应而减少)

n个氨基酸分子形成m条肽链

形成肽键:n-m个

脱去水分子:n-m 个

至少含有—NH

和—COOH数:m个(每形成一条肽链都至少有1个氨基或羧基,

2

与原有氨基酸数量无关)

至少含有O原子数量:n+m个

至少含有N原子数量:n个

【解题技巧】

步骤:

1、先找肽键(-CO-NH-),确定氨基酸数量。(氨基酸数量=肽键数

量+1)

2、再找侧链基团(R基),确定氨基酸种类。在氨基(图中A)与

肽键(图中E、F)之间,或肽键与肽键之间,或肽键与羧基(图中

D)之间的结构,在去除了一个C,和一个H后,即为R基。图中为B、

C、G。

蛋白质分子质量的计算:

n个氨基酸形成一个有1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8。

1、n个氨基酸总分子质量:128n

2、n个氨基酸形成1条肽链脱去水的分子质量:18*(n-1)

(18为水的分子质量,n-1为脱去的水分子数)

3、形成蛋白质的分子质量=n个氨基酸的总分子质量-脱去水的分子质量

=128n-18*(n-1)

4、重读题干,确定是否是环状多肽(蛋白质的分子质量需要再减18);是

否形成多余肽键(多n个肽键减18n);是否形成二硫键(-S-S-)(多n

个二硫键减4n)。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1、 基本元素:C H O N P

2、 核苷酸基本组成结构:

3、

4、

核酸 DNA RNA 全称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基本

单位 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核苷酸的组成

磷酸 一致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含氮碱基 A T CG A U

CG

染色 甲基绿—绿

吡罗红—红

分布 主要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细胞质 结构

双链 单链

遗传物质 核酸 核苷酸种类 碱基种类 有细胞结构

的生物 DNA DNA 和RNA 8种 5种 病毒 DNA 或RNA DNA 或RNA 4种 4种 T C U G A OH

H

H

5、实验重点:①盐酸作用: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

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剂与DNA结合。②0.9%NaCl溶液作用:维持细胞形态③吡罗红甲基绿染液为混合后使用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糖类(C H O)

种类组成分布功能

单糖五碳

脱氧核糖

动植物均

DNA的组成成分核糖RNA的组成成分六碳

葡萄糖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植物

提供能量半乳糖动物

二糖麦芽糖

葡萄糖+

葡萄糖

植物蔗糖

果糖+葡

萄糖

植物乳糖

半乳糖+

葡萄糖

动物

多糖

淀粉葡萄糖植物储存能量

糖原葡萄糖动物储存能量

纤维素葡萄糖植物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二、脂质(C H O N P)

脂质作用

脂肪①储能②保温③缓冲减压

磷脂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①细胞膜成分②运输脂质性激素

促进动物生殖器官发育以

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

促进肠道对 Ca 和 P的吸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水

1、含水量:水生生物多于陆生生物;新陈代谢旺盛越旺盛,含水量越高(青

年人多于老年人,心脏多于牙齿)

2、存在形式:自由水与结合水

自由水/结合水越高(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旺盛;

自由水/结合水越低(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抗逆性:抗旱、抗涝、抗冻等)

3、功能

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自由水:

①溶剂;

②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不是所有反应都需要水参与);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二、无机盐

1、存在形式:离子形式(大多数);与其他化合物结合。

2、功能:①有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叶绿素——Mg,血红蛋白——Fe)

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③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a 渗透压的平衡 b pH平衡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成分

糖蛋白识别的实例:

1、输血血型的匹配

2、免疫反应:抗体识别抗原

细胞发生癌变,蛋白质种类也会发生变化

二、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①通过化学物质交流——激素

②通过细胞膜相互接触——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与结合

③通过通道交流——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三、实验——细胞膜的制备

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选择原因——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原理:动物细胞放入蒸馏水中,水会进入细胞,吸水涨破。(注意不是胀破)提取较纯细胞膜的方法:差速离心

四、其他

植物细胞最外层为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与果胶;细菌细胞壁为肽聚糖。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器详述

动物:蛋白质加工、分类、

包装和分泌

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能观察到这些复杂细胞器,是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亚显微结构

【特殊】

线粒体:新陈代谢越旺盛的细胞,线粒体越多;线粒体内膜上有酶,酶成颗粒状 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与幼茎皮层细胞 核糖体:成分为RNA+蛋白质

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上附有核糖体,功能为加工蛋白质;除了加工蛋白质,还能够合成脂质

液泡:液泡中的液体被称为细胞液;从新生细胞到成熟细胞,液泡由小而多发展为最后只有一个大液泡。

二、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分泌蛋白的形成

通过用3H 同位素标记示踪,观察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三、生物膜系统

内质网结构上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相联系

细胞膜系统=核膜+细胞器膜+细胞膜

内质网 细胞膜 核膜 高尔基体

【几种膜在结构上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所有的膜主要成分都是脂质和蛋白质

区别:

细胞膜外侧上有有糖类

线粒体内膜向内突出成嵴,上附有酶,因此蛋白质含量较高

叶绿体内膜光滑

内质网有的膜上附有核糖体

细胞核膜上有核孔,外膜上附有核糖体

四、实验

【叶绿体】

材料:新鲜的藓类叶片、黑藻叶(这两种都只有一层细胞)、菠菜叶(取稍带叶肉的下表皮)

无需染色

【线粒体】

材料:口腔上皮细胞

染液:健那绿

无需滴加生理盐水,因为染液由生理盐水配制

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但是由于细胞质中也有少量DNA,所以生物的性状也受细胞质影响

二、细胞核的结构

核膜——双层,但是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所以细胞核不是双层膜的细胞器;外膜有核糖体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核孔——实现核质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但是核内DNA不能通过核孔

染色质——染色体是高度螺旋化的染色质。

染色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细胞分裂期

三、模型

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

真核细胞三维结构——物理模型

概念定义及层次关系——概念模型

F=ma——数学模型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概念: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顺浓度梯度(由溶剂的高浓度运往溶剂的低浓度)的运输

条件:1、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

现象:水分子由溶质浓度低处运往溶质浓度高处(实在理解不了原理,记住“水往高处流”),漏斗中液面上升

原理:水从水分子浓度高的地方向水分子浓度低的地方流

微观:水分子进出的速度不一样,哪个方向速度快,水流宏观上看向哪个方向流。当液面最后停住时,漏斗中液体浓度仍然大于烧杯中浓度(蔗糖从未流出),停住的原因是因为水压。

二、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

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

条件:

1、半透膜——原生质层(液泡膜、细胞膜及之间的细胞质)

2、半透膜两边存在浓度差——液泡中具有细胞液,细胞液有一定的浓度,可以通过控制细胞外液体浓度形成浓度差

观察材料:植物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细胞液紫色,便于观察)

实验结果:0.3g/mL的蔗糖溶液——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开);

蒸馏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原来状态)

质壁分离发生原因:

1、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应用:

1、判断细胞活性——若用0.5g/mL的蔗糖溶液,只发生质壁分离不能复原,因为细胞已经死亡

2、测定细胞液浓度——当细胞既不进一步发生分离,也不复原时,水分子进出细胞速度相等,水分子处于动态平衡,内外浓度相等,外界所用液体浓度既是细胞液浓度。

质壁分离实验的衍生:

1、硝酸钾:

现象——先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原理——①细胞外硝酸钾浓度高,细胞失水

②细胞吸收硝酸钾中的钾离子,细胞中钾浓度逐渐升高,最终超过细胞外钾的浓度

③胞内硝酸钾浓度高,水内流,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2、醋酸:

现象——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

原理——醋酸酸性过大,使细胞死亡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因为生物需要,细胞有时需要从外界吸收一些物质,这些物质的浓度细胞外要大于细胞内。所以,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选择透过性——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流动性——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年代科学家科学实验结论

19世纪初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

进行实验,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

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925年两位荷

兰科学

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在空气-水界

面上铺成的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红细胞表

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

列为连续的两层

1959年罗伯特

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

层结构

推测细胞膜由蛋白质-脂

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

成,为静态的统一模型

1970年\ 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色染料标记两

种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并将两种细胞融

合,发现荧光均匀分布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

尼克森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①糖蛋白(会同时指向蛋白质和

糖类)——功能识别

②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骨

③蛋白质

④糖类

生物膜的成分:蛋白质脂质糖类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质

糖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是判断膜内外的依据

三、生物膜的特性

1、结构特性:流动性

结构基础: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流动

实例:质壁分离与复原、变形虫的变形运动、胞吞和胞吐、白细胞吞噬病菌膜的流动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加快

2、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实例:主动运输最能体现;

3、生物膜结构和功能关系

(1)细胞膜组成中的蛋白质部分起载体作用,其特异性和数量的多少,决定了运输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2)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的固有属性,无论细胞是否与外界物质发生物质交换,流动性总是存在的,而选择透过性只在完成物质交换时才能体现出来。

(3)在细胞中,各种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成分和结构都想似。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离子和小分子跨膜进出细胞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物质运输方向高——>低高——>低低——>高载体×√√

ATP ××√

实例细胞吸收O2、CO2、H2O、

甘油、乙醇、苯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

萄糖,离子

模型①③⑤②③⑥②④⑥

二、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胞吞、胞吐需要ATP

三、不同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

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

一看物质分子大小,判断是不是跨膜运输;二看能量;

三看载体。

Ps.此处大分子主要指:蛋白质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酶的本质、作用及其实验验证

1、酶的概念

(1)来源:活细胞

(2)作用:催化

(3)本质:有机物。蛋白质或RNA

2、酶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ac 段为无催化条件下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c 段为有酶催化条件下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ab 段为酶降低的活化能

酶降低活化能效果比无机催化剂更加明显;

加热不能降低活化能,但能够提高反应物的能量,使其接近活化所需要的能

量值。

3、酶的催化作用的实验验证

(1)原理:

(2)实验设计及现象

(3)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酶的作用机理 酶和其他催化剂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分析如下:

(1)图中ac 和bc 段分别表示无催化剂催化和有酶催化时反

应进行所需要的活化能。

二、酶的性质

1、催化剂的特性

①降低反应活化能

②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同

2、特性

①高效性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钥匙与锁模型:一把钥匙开

一把锁)

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同所以①是酶,②是底物。③与④产物

③作用条件温和:在最适温度(P点)和pH(Q点)下反应速率下,酶的反应活性

最高。在高温与过酸、过碱的情况下,酶的失活,在低温条件下,酶活性受抑制。

温度(t/℃) 酸碱度(pH)

大部分酶的最适pH为中性,但是胃蛋白酶最适pH为酸性。

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pH与温度

2、酶的浓度

3、底物浓度

四、实验设计的注意点

设计关于温度对于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注意点:

1、不能用过氧化氢酶,因为温度不仅影响酶活性,温度本身对于过氧化

氢的分解有显著影响。可以使用淀粉酶进行实验。

2、淀粉与淀粉酶在混合前都必须要进行预加热,因为保证混合时就已经是设定的温度。

3、检测只能用碘酒,不能用斐林试剂,因为使用斐林试剂鉴定是需要水浴加热的,影响温度。

四、酶知识的正误辨析

内容

正确说法

错误说法

产生场所 凡是活细胞都产生酶

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酶

化学本质 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

蛋白质

作用场所 即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和体外发挥作用 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温度影响 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不会破坏酶的结构,高温使酶变性失活 低温引起酶变性失活

作用 酶只起催化作用 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 来源

生物体内合成

有的来源于食物(消化过程会把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失去活性)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 的结构

1、ATP 的名称:三磷酸腺苷。A —腺苷,T —三个,P —磷酸基团

2、ATP 的结构简式: ~ 高能磷酸键 —普通磷酸键

3、一分子ATP 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1个普通磷酸键

4、组成:

由1分子腺苷与3分子磷酸基团构成

5、ATP 能量的释放: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出能量

A –P ~P ~P

高中生物必修一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工作总结 篇一: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使用显微镜 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

二、细胞的类型 1、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如细菌、蓝藻类、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3、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 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 (98%),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较少,如Fe、Mn、Zn、Cu、B、Mo等,被称为微量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 结全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 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 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 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 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ml NaOH ml CuSO 4 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ml NaOH ml CuSO 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成紫色反应。 4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教学教材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 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较小较大 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 体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 泡等 生物类群衣原体,支原体,蓝藻,细菌,放线菌 (一支蓝细线) 动物,植物,真菌 ●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 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 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0.1g/ml NaOH 0.05g/ml CuSO4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0.1g/ml NaOH 0.01g/ml CuSO4 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成紫色反应。 脂肪: 苏丹Ⅲ(橘黄色)苏丹Ⅳ(红色)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1、细胞代谢: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3、酶的作用:催化作用 4、使化学反应加快的方法: 加热:通过提高分子的能量来加快反应速度; 加催化剂: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度;同无机催化相比,酶能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5、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 6、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 倍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活性最高。7、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1 所示。 图一图二 图1 图2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始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之 后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几乎不变,如图2所示。 (3)pH值对酶促反应影响:刚开始反应速度随着pH值升高而加快,达到最 大值后反应速度随着pH值升高而下降。反应速率最大时的pH值称为这种酶的最适pH 值。如图3所示。 图三图四 图3 图4 (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始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高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最终,酶因高温使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失去活性,失去了催化能力。如图4所示。

8、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分析:1号与2号比较自变量为水浴加热,1号与3号、4号比较自变量为3号加入三氯化铁、4号加入肝脏研磨液(即催化剂种类) (2)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 (3)控制变量:自变量(实验中人为控制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变量)、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 结果造成影响)。 (4)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 2、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3、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4、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5、ATP的功能:(1)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即直接能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看完一个知识点之后一定要到新学案上找相关练习之后才能真正掌握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各项生命活动(不能完成反射,反射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了的细胞密切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生命活动调节。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每个层次都要能辨别,做几个练习去巩固,下面是一些特例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4会判断低倍到高倍镜下细胞数目的计算?(新学案)5学会移动载玻片?(新学案)。6目镜(10X)的放大倍数乘物镜放大倍数(10X)等于放大倍数(100)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要知道一些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细菌:能判断哪些生物属于细菌新学案上讲的更详细(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内容要点:共三点。1.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3.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表略,见笔记)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梳理: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不同生物间元素种类相同,但含量差别很大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能判断大量元素有哪些?微量元素有哪些?主要元素有哪些?等等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数量(个数)最多的是H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鲜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核酸、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细胞与分子》知识点总结 柏玲 第一部分,细胞的成分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同时又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也要寄生在细胞中才能生存)。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生态系统 (多细胞动物)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也是最小的生命系统,病毒,分子,原子都不是生命系统)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无“组织“,无”器官“,无”系统” 植物:则无“系统”这一层次,只有多细胞动物才有完整的生命层次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细胞的多样性:表现多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神经细胞,红细胞,肌肉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根本原因是基因有选择的表达。 细胞的统一性:细胞虽然结构和功能不同,但都具有细胞质,细胞膜,及遗传物质。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茹,木耳,酵母菌霉菌)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生物原核生物:细菌,蓝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颤藻)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靠寄生生活,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分为DNA,和RNA病毒DNA病毒:噬菌体RNA病毒:HIV,SARS,烟草花叶病毒 (2)细菌:凡是有形状词在菌字前的都是细胞(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及衣原体,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放线菌,醏酸菌,乳酸菌,立克次氏体等。 (3)蓝藻:自养生物,属生产者,含藻蓝素及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4)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对比区别 (5)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内容 主要创立者:施来登,施旺, 意义: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内容中的考点:(蓝色字为常考之处)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生物)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独立)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整理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必修(1)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 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 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 (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 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 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 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 (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 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neider)、施旺(Theodo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大全总结

新课标地区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1 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 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 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第2 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 1 和第4 步) 1 .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 . 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 .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 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要点:1.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3.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1 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梳理: 1.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 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 3.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鲜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与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与核酸 4.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材料:苹果和梨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 的NaOH 乙液:0.05g/ml 的CuSO4) 注意事项: 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整理版)

必修(1)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 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T组织T器官T系统(植物没有系统)T个体T种群 T群落T生态系统T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 )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 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 分子)集 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白质 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 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 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 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 (小室)这个 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 ),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 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 世纪30 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neider )、施旺(Theodor Schwann )提 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生物必修一总结

第1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最基本)->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最大) 种群: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种群 群落: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的是群落(多种生物)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多种生物+无机环境)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在转动到高倍镜下后,不得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与高倍镜的对比 3、显微镜下的像是实际图像旋转180°后的结果;如果物体在左下角,把物体挪到视野中央,需要向左下角移动。 4、目镜放大倍数大的短,物镜放大倍数大的长。(镜片越靠近载玻片,放大倍数越高)放大5倍,指的是直径放大5倍,面积放大25倍。 二、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差别: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一个环状的DNA 分子为拟核。 2、蓝藻种类:发菜、蓝球藻、念珠藻、颤藻 细菌种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多以形状命名) 3、蓝藻含有藻蓝素与叶绿素(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类型为自养;细菌大多数种类营腐生或者寄生生活,营养类型为异养,特例 物象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硝化细菌营养类型为自养。 4、以学生物类型的分类 注意:衣藻、酵母菌为真核生物 三、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施莱登、施旺 2、细胞学说的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能够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注意点:①未提到细胞的结构为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②细胞学说中的第三点,之后被更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细胞结构的统一性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使用显微镜 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 仔细看 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 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 二、细胞的类型 1、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如细菌、蓝藻类、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等原核生

物的细胞。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3、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 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较少,如Fe、Mn、Zn、 Cu、B、Mo等,被称为微量元素。1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 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缺铁性贫血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二生物必修一考试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 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 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 1和第4步)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 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调节(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使用常识 (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二物镜的放大倍数X 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如:在目镜10X 物镜10X 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 40X ,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 20X 1/4=5 三、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等,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 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虎克 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1 2 3 4 ,使物象清晰。 1 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 2高倍镜:物象(大) 低倍镜:物象(小) 3物镜:镜筒越(长)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使用显微镜 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 二、细胞的类型 1、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如细菌、蓝藻类、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3、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 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 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较少,如Fe、Mn、Zn、Cu、B、Mo等,被称为微量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缺铁性贫血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很多刚上高一的学生对必修一的生物失去兴趣,其实学好生物不仅可以了解我们周围的事物,还能了解我们的身体状况。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 ___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生物必修一各章节总结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单细胞生物:所有的原核生物及草履虫、1、按细胞数目分变形虫、酵母菌 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 生物按有无核膜分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无细胞生物—病毒:噬菌体、**病毒衣原体 注意:①病毒与其他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有无细胞 ②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有无核膜 ③带“菌”字的有的是细菌属于原核:乳酸菌、**球菌、**杆菌、**弧菌、**螺旋菌。 有的是真菌属于真核:酵母菌、霉菌。 ④带“藻”字的有的是原核:蓝藻、念珠藻、颤藻 有的是真核:绿藻、褐藻、衣藻、小球藻 ⑤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最小)(最大) 注意:①区别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种群——一定区域所有的同种生物。如:一片池塘里的所有鲤鱼 群落——一定区域所有生物。如:一片池塘里的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所有生物+无机环境。如:一片池塘 3、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 注意:①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但有的能进行有氧呼吸,因为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如醋酸杆菌 ②原核细胞无叶绿体,但有的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有叶绿素。如蓝藻 2、细胞学说

创立者: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 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的统一性。(注意没有多样性) 内容:⑴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有细胞发育而来,并有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⑵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也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 的生命起作用。 ⑶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虎克。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最基本元素:C(最基本,但不是最多) 基本元素:C、H、O、N(干重时:C>O>N>H;湿重时:O>C>H>N) 主要元素:C、H、O、N、P、S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含量少,但是是必需的) 2、 水(含量最多) 无机化合物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盐 糖类 有机化合物脂质 蛋白质(干重时含量最多) 核酸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1、组成元素:C、H、O、N,还可能有S、P 2、组成单位——氨基酸 通式:H H2N C COOH (判断一个结构式是否是氨基酸:先看有没有氨基和 羧基;再看氨基和羧基有没有连在同一个C上)R 种类:20种(不同在于R基),其中有8种是必需氨基酸(赖、色、苯丙、亮、苏、异亮、甲硫、缬) 3、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方式:脱水缩合,氨基脱去—H,羧基脱去—OH,脱去水,形成肽 键(—NH—CO—) 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种类不同(只有20种); 氨基酸数目不同;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

高一生物必修一学习知识重点情况总结(全)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 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 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 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0.1g/ml NaOH 0.05g/ml CuSO4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0.1g/ml NaOH 0.01g/ml CuSO4 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成紫色反应。 脂肪: 苏丹Ⅲ(橘黄色)苏丹Ⅳ(红色)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最新版)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 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 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