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复习笔记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复习笔记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复习笔记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复习笔记

中药药剂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生物药剂学:通过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亦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即研究药物在体内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新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不属于药剂学的任务。

制剂: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的应用形式。常见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片剂、注射剂、酒剂、合剂、浸膏剂、糖浆剂等40多种。

中药药剂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置理论(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指导思想:中医药理论。研究对象:中药制剂

中药药剂学包括中药制剂学和中药调剂学。

新药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增加新适应症,改变给药途径和改变剂型也属于新药范围。

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物质,药品是加工品,具有一定剂型,而且还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

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可直接应用的成品。治疗指数产生副反应的浓度与最低有效浓度的比值

辅料指药品生产和处方调配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

饮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

处方药品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物的化学结构是决定药效的主要因素,而非唯一因素。

《汤液经》是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药经典著作,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首次强调应根据药性选择剂型。。

《肘后备急方》首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药制剂规范,成书于宋代,由陈师文等编著。具有药典性质的是AB

A、《新修本草》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本草纲目》

D、《黄帝内经》

E、《神农本草经》

《中国药典》至今已颁布九版,现行版为2010年版。由凡例、正文、附录、索引组成。

凡例:是使用本药典的总说明,包括各种术语含义、及其在使用时的有关规定

正文:是药典的主要内容

附录:包括本部药典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制剂通则、药材炮制通则、对照品与对照药材及试药、试液、试纸等。

《中国药典》从2005年版开始分三部分:

第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位制剂

第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抗生素及药用辅料

第三部:收载生物制品。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新版药典规定:1、所有中药制剂必须标明有效期,且最长不得超过5年。

2、中药注射剂和儿童常用品种的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度标准等。

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是法定依据。我国的药品标准有《中国药典》和部(局)颁标准。

《中国药典》是D

A、由国家颁布的药品集

B、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药品标准

C、由卫生部制定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D、由国家编撰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E、由国家制定颁布的制剂手册。

《中国药典》制剂通则包含在:附录

B.P. :英国药典

U.S.P. :美国药典

J.P. :日本药局方

PH.I. :国际药典,第一版。

CH.P.:中国药典

药剂剂型的三效、三小、四性、五方便是指:

三效:高效、长效、速效

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

四性: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均一性

五方便:贮藏、携带、服用、运输、生成方便

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有4种。

1、按物态分类:固体、半固体、液体、气体

2、按制备方法分类:浸出制剂、无菌制剂

3、按分散系统分类:固体分散体剂型、气体分散体剂型、真溶液类剂型、混悬液类剂型、乳浊液类剂型、胶体溶液类剂型

4、按给药途径分类:胃肠道给药剂型、不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如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粘膜给药等)

常用的净化装置有:非层流洁净空调系统和层流型净化系统。

层流型净化系统常用的有:水平层流洁净室及层流超洁净台。

灭菌:杀死所有治病和非治病的微生物及全部细菌芽孢。

消毒:杀死病原微生物。

防腐: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品。

无菌:已没有任何活菌存在

除菌:以滤过法达到药液中无任何活菌和死菌。

常用的防腐剂及常用量:

1、苯甲酸和苯甲酸钠(0.1% ~0.25%):依靠未解离的分子产生防腐作用,故与PH值有很大关系,一般PH4以下效果较好,当PH高于4.4时,苯甲酸解离度增大,防腐效果显著下降。

2、山梨酸(0.15%~0.25%):依靠未解离的分子产生防腐作用,故与PH值有很大关系,一般PH4.5左右为宜。对霉菌和酵母菌具有较好的抑制力。特别适合含吐温的液体药剂防腐。

3、尼泊金类(酯类)(0.01%~ 0.25%):如甲酯、乙酯、丙酯、丁酯、聚山梨酯等。可用于酸性、中性、碱性药液,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在碱性环境中作用最差。其中丁酯抑菌能力最强。

对羟基苯甲酸酯(羟苯乙酯、尼泊金类)特别不适合含吐温的液体药剂防腐,因为两者发生络合作用。

4、乙醇:20%以上的乙醇即可防腐。30%以上的甘油。

5、苯酚:0.5%。

6、三氯叔丁醇:0.25%~ 0.5%

灭菌方法有: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无菌操作法

物理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辐射灭菌法、虑过除菌法。

化学灭菌法包括:气体灭菌法、浸泡与表面消毒法。

除特殊中药外,一般药物均采用干法粉碎。干法粉碎一般要求被粉碎药物的含水量<5%。串油粉碎:先将其他药料混合粉碎成细粉,再掺入油性大的药料再进行粉碎一次。

串料粉碎:先将其他药料混合粉碎成粗粉,再掺入粘性大的药料在进行粉碎一次。

吊油:提取挥发油。

单独粉碎:适用于贵重药品、毒性药品、刺激性药品,还原性或氧化性强、树脂树胶类(如乳香、没药)药物。

湿法粉碎:包括水飞法、加液研磨法

水飞法:适用于珍珠、朱砂、炉甘石、滑石粉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制备极细粉。但水溶性矿物药如硼砂、芒硝等不能采用水飞法。

加液研磨法:加少量液体(乙醇或水)研磨。适用于樟脑、冰片、薄荷脑、麝香等药的粉碎。樟脑粉碎时加入的液体是乙醇。麝香粉碎时加少量水,俗称:“打潮”

串料黏串油油

动物皮骨蒸罐

矿贝水飞极细粉:水飞后得极细粉。水溶性矿物药硼砂、芒硝忌水飞。

二脑冰麝加液:樟脑、薄荷脑、冰片、麝香加液研磨法

脂胶黏膏低温:(只叫年糕)树脂、树胶、含黏液质多、中药干浸膏用低温粉碎法。

中药粉碎记忆口诀:

一个原则:根据药物特点选择粉碎方法

二个不能:水溶性矿物药硼砂、芒硝不能水飞

三组药物:麝香(单独粉碎、加液研磨法);乳香、没药(单独粉碎、低温粉碎);黏性药材(串料、低温粉碎)

四大家族:干法粉碎、湿法粉碎、低温粉碎、超微粉碎。

五药单独:贵重药品、毒性药品(刺激性药品)、还原性或氧化性强、树脂树胶类(如乳香、没药)、坚硬药物宜单独粉碎。

需经蒸罐处理后再粉碎的药物有:含动物皮、肉、筋骨的药料或需蒸法炮制的植物药。

既可用于干法粉碎又可用于湿法粉碎的粉碎机械是:球磨机。

何谓筛析?

筛指过筛,用网孔性工具分离粗、细粉的操作。

析指离析,指借空气或液体流动之力分离粗、细粉的操作。

工业筛以每英寸长度(而非面积)有多少孔来表示,例如每英寸有120个孔的筛号为120目筛,筛号越大,粉末越细。

一到九号筛的筛目分别为:10(一号)、24、50、65、80(五号筛)、100、120、150、200目一十五八六到百,筛号数越大,粉末越细,九号筛最细二百目。

粉末分等(六个等级):最粗粉、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

最粗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粗粉:能通过四号筛的不超过40%的粉末

中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细粉: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最细粉: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极细粉: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恒重:指连续两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常用于表示微粉流动性的术语有:休止角、流速。

休止角:也称堆角,表示微粉的流动性。休止角越小,表面粉粒流动性越好。当休止角≤40°时,可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

粉碎度:并不具体表示粉粒粒径的大小。是未粉碎药物的平均直径与粉碎药物的平均直径的比值。即物料粉碎前后的粒径之比。

咬色:指色浅质松的药料将色深的药物细粉吸附而使药物混合不均匀的现象。

内服散剂——细粉

儿科、外用散剂——最细粉

眼用散剂——极细粉

要求无菌的散剂:眼用散剂、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

含剧毒药物的散剂常用等量递增法制备成稀释散(倍散),

剂量在0.01~0.1g者常制备成10倍散,如剂量为0.05g的应制备成10倍散。

在0.01g以下应制备成100倍或1000倍散(0.001~0.01g者,常制成100倍,0.001g以下者应配成1000倍散【剂量x稀释倍数=1】)。10倍散是1份药物加入9份赋形剂。100倍散是1g药物加入99g赋形剂(不是10比90)。

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9.0%。

散剂常用的分剂量的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无称量法和体积法等。)含毒性药散剂及贵重药散剂常用重量法分剂量。大量生产时用容量法分剂量。

含毒性药的内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

制备散剂时,当药物比列相差悬殊时,一般采用配研法混匀,即等量递增法。

低共熔现象是药物在混合过程中出现的湿润或液化现象。低共熔混合物的熔点低于各自的

熔点。只有当混合物的组成正是低共熔混合物的组成时,湿润点才是共熔点。含低共熔物的散剂,其处理方法需根据药理作用的变化确定。若药物形成低共熔物后,药理作用减弱,则应避免出现低共熔,应分别用其他成分稀释。若药理作用无变化,则可共熔也可不共熔。若药理作用增强,则可形成共熔物并在处方中适当减少药物量。

樟脑+薄荷脑;樟脑+水杨酸苯酯;薄荷脑+冰片。可形成低共熔物。

散剂制备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混合。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内服散剂应为细粉(能过六号筛100目),外用散剂、用于消化道溃疡散剂和儿科外用散剂为最细粉(能过七号筛),眼用散剂为极细粉【200目筛(九号筛)】,且应无菌。

硫酸阿托品散属于含剧毒药散剂,应制成倍散。硫酸阿托品属于药理活性很强的药物。

并非所有散剂均需做装量差异检查,未规定用量的外用散剂或非单剂量大规格包装的散剂不做装量差异检查。

CRH:临界相对湿度

乙醇含量达20%以上具有防腐作用

40%以上时能延缓酯类、苷类成分的水解;

50%以下适于浸提蒽醌、苦味酸等成分

50%~70%时,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

90%以上适于浸提挥发油、有机酸、树脂、叶绿素等

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是:道尔顿定律。混合液的沸点低于各组分本身的沸点,一般分子量大者,被蒸馏出来的多,挥发性有机物质比水的分子量大,可在低于其沸点的温度下沸腾蒸出,避免单独蒸馏因高温而分解。

热能传递的方式有三种: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物料的水分有两种:1、非结合水,即存在物料表面或间隙的水分,结合力为机械力。

2、结合水,即存在于细胞和毛细管中的水分,结合力为物理化学的结合力。

浸出药剂的分类:

1、水:汤剂、合剂。

2、乙醇/酒: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

3、含糖浸出药剂:糖浆剂、煎膏剂。

益母草膏:每100g清膏加红糖200g。

汤剂头煎加水量为:5~8倍或浸过饮片2~10cm。头煎时间:45~60min,二煎时间:20~30mi n。灶心土的特殊煎煮方法:煎汤代水。

最能体现方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的剂型是:B

A、散剂

B、浸出制剂

C、半固体制剂

D、胶体制剂 E 液体药剂。

要求澄清的浸出药剂有ABCD

A、合剂

B、口服液

C、酒剂

D、酊剂E流浸膏剂

浸出药剂质量检查中含量测定方法有:药材比量法、化学测定法、生物测定法。

合剂既保持了汤剂起效快等特点又克服汤剂临时煎煮的麻烦,但合剂不能随症加减,故不能代替汤剂。

糖浆可分为:单糖浆、药用糖浆(如百部止咳糖浆)、芳香糖浆。

单糖浆:不含任何药物,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浓度为85%(g/ml)或64.74%(g/g)

药用糖浆:含药物或重要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如复方百部止咳糖浆)

芳香糖浆: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主要用作矫味剂。(如橙皮糖浆)

单糖浆含糖量为85%(g/ml),中药糖浆剂含糖量≥45%(g/ml)。每100ml中药糖浆剂中

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即中药糖浆剂含糖量不低于45%

单糖浆可作为ABCD

A、矫味剂

B、包衣材料

C、助悬剂

D、黏合剂

E、芳香剂

析:单糖浆不含任何药物,除制备药用糖浆外,一般供矫味及作为不溶性成分的助悬剂,片剂、丸剂的包衣材料及黏合剂。

萃取法多用于有效成分的富集。

成品需进行含醇量测定的有:流浸膏剂、酒剂、酊剂

比较项目流浸膏剂浸膏剂

成品性状液状粉状或稠膏状

含醇量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不含乙醇

含量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每1g相当于原药材

2~5g

制备方法多采用渗漉法,且溶媒用量为药

材的4~8倍多采用渗漉法、煎煮法,也用回流法或浸渍法。

流浸膏和浸膏剂多作为配制其他制剂的原料,很少直接供

临床应用

浸膏剂分为稠浸膏和干浸膏,稠浸膏含水量为15%~20%,干浸膏含水量为5%

流浸膏用渗漉法制备时,应先收集中药量85%的初漉液,若渗漉溶剂为水,且有效成分又耐热,可不比收集初漉液。

要求进行PH值检查的浸出药剂是:合剂、糖浆剂。

合剂若含蔗糖,除另有规定外,每100ml合剂中含蔗糖量应不高于20g。

合剂和口服液的区别是:口服液为单剂量包装。即单剂量包装的合剂称为口服液。

糖浆剂的配制方法:热溶法、冷溶法、混合法。

酊剂的配制方法:渗漉法(常用)、浸渍法(冷浸)、溶解法、稀释法

酒剂的配制方法:渗漉法、浸渍法(热、冷浸)、回流法

煎膏剂的工艺流程:煎煮、浓缩、炼糖(炼蜜)、收膏、分装。

煎煮后直接去渣浓缩,没有纯化过程,分装以后也不进行灭菌。

煎膏剂不加入防腐剂,需要做不溶物检查。糖浆剂常加防腐剂。

煎膏剂收膏标准:夏天挂旗,冬天挂丝。用细棒趁热取膏液滴于桑皮纸上,不现水迹等。收膏标准:一般相对密度在1.4左右。

炼糖的目的:去除杂质、杀灭微生物、破坏酶、减少部分水分、防止返砂。

煎膏剂应控制蔗糖的转化率为:40%~50%,煎膏剂中炼糖的含水量约22%。

炼糖过程中加入适量酒石酸或枸橼酸的目的:促使糖转化。

煎膏剂中加炼糖或炼蜜的用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

凡加入饮片细粉的煎膏剂不再检查相对密度,要加饮片细粉的煎膏剂应在未加入药粉前检查不溶物,符合规定后,方可加入药粉,加入药粉后不再检查不溶物。

药酒和酊剂的区别主要是所用溶媒不同。药酒用的是蒸馏酒(白酒、黄酒、米酒),而且药酒的浓度和用量目前尚无统一规定,酊剂是用规定浓度的乙醇。

除另有规定外,含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即一般药物酊剂的浓度为20%(g/ml),含毒性药物酊剂的浓度为10%(g/ml)。毒性药酊剂:100ml→10g,其他酊剂:100ml→20g。

另外酒剂可加着色剂,即可加糖或蜂蜜矫味和着色,酊剂不加着色剂。

酒剂和酊剂都需进行乙醇含量检查,一般乙醇含量都高于20%。(可防腐)

内服药酒须用谷物蒸馏酒,不能用乙醇代替。

酒剂允许在贮存期间有轻摇即散的沉淀,酊剂不允许有沉淀出现。

藿香正气水:名字叫水,实为酊剂。

浸出制剂以水为溶剂的有:ABCD

A、合剂

B、口服液剂

C、煎膏剂

D、糖浆剂 E 酊剂

醑剂: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

茶剂可分为:煎煮茶剂、袋装茶剂、块状茶剂。

不含糖的煎煮茶剂、袋装茶剂、块状茶剂的水分不得超过12%,含糖的块状茶剂水分不得超过3%。

茶剂质量优劣的关键: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溶出率。

甘油剂:专供外用,用于口腔、耳鼻喉科疾病。

混悬剂:是一种非均相的液体制剂,而非一种辅助剂。

混悬剂中药物微粒和介质间存在密度差,静置时由于重力作用,会发生沉降,

适宜制成混悬剂的药物:

1、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的难溶性药物

2、为发挥长效作用或为了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

(注意:毒性药物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宜制成混悬剂,因为混悬液为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体系,长期放置会引起沉淀或聚集,会改变局部浓度。)

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V=2r2(P1-P2)g/9η。其中r为微粒半径,g为重力加速度常数,η为介质粘度,P1为微粒密度,P2为介质密度。

由Stoke’s定律可见,沉降速度V与微粒半径的平方、微粒与分散介质密度差成正比,与介质黏度成反比。

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措施有:减小粒径,增加介质粘度,调整介质密度以降低(P1-P2)即【减小密度差】。

可作为混悬剂的稳定剂的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

混悬剂制备时常用的附加剂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

助悬剂是提高混悬剂稳定性的措施,而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增溶、助溶、制成盐类、应用潜溶剂、应用混合溶剂。

絮凝剂:能降低混悬微粒δ(zeta)-电位,致使部分微粒发生絮凝的电解质。从而增加混悬液的稳定性。絮凝:δ(zeta)-电位降低。

反絮凝剂:能升高混悬微粒δ-电位,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絮凝剂→δ-电位↓→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絮凝

反絮凝剂→δ-电位↑→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絮凝

同一种电解质可因用量不同,可以是絮凝剂,也可以是反絮凝剂。

天然高分子助悬剂阿拉伯胶一般用量是5% ~ 15%

混悬剂常用的润湿剂有聚山梨酯类、司盘类表面活性剂等,常用的天然高分子助悬剂有阿拉伯明胶、西黄芪胶、琼脂。

液体制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均相液体药剂和非均相液体药剂。均相液体药剂应澄明,非均相液体药剂的药物微粒应分散均匀。

表面活性剂:能降低两相之间表面张力的物质。表面活性剂中既含亲水基团又含疏水基团。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注意:阴离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得混合使用。)

表面活性剂按毒性大小的排序: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

溶血作用: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聚山梨酯类非离子型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指分子中同时具有正、负电荷基团。而非酸性和碱性基团。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天然制品,也有人工合成制品。

天然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卵磷脂。由磷酸型阴离子部分和季铵盐型阳离子组成

人工合成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阳离子部分是胺盐或季铵盐,阴离子部分主要是羧酸盐。

羧酸盐型有分为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

非离子型:司盘类、吐温(聚山梨酯)、普朗尼克F-68(不起昙)。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三酸(硬脂酸、油酸、月桂酸)、硫酸(化物)、磺酸(化物)。阳离子型:旧、新洁尔灭。

两性离子:豆磷脂、卵磷脂。

非离子型:司盘亲油油包水(W/O乳剂的乳化剂),吐温卖泽水包油。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阳离子型:消毒、杀菌、防腐。

其他类型:增溶、乳化、润湿、起泡与消泡。

下列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E

A、聚山梨酯-80

B、司盘-80

C、卵磷脂

D、新洁尔灭

E、月桂醇硫酸钠

析:A、B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为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D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HLB: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值。一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介于0~ 20之间。HLB值越高,亲水性越强,HLB值越小,亲油性越强。

O/W型乳化剂的HLB为8 ~ 16。(油为分散相,分散在水中)

W/O型乳化剂的HLB为3 ~ 8

HLB为15以上的表面活性剂一般适宜作増溶剂

HLB为7~9的表面活性剂一般适宜作润湿剂

HLB为1~3的表面活性剂一般适宜作消泡剂。

去污剂的HLB为13 ~ 16

亲水亲油平衡值,数大亲水小亲油。

15以上可增溶,7到9做润湿剂。

8前8后各不同,油包水来水包油。

HLB值的计算:混合乳化剂的HLB ab值=(HLB a 2W a+HLB b 2W b)/(W a+W b)

其中分别是乳化剂a、b的重量或百分重量

例1:计算用45%Span-60(HLB=4.7)和55%Tween-60(HLB=14.9)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析:混合后的HLB=(4.7x45%+14.9x55%)/(45%+55%)=10.31

例2:在某一处方中,须乳化剂5g,要求其HLB为10.5,现有Span-80(HLB=4.3)和Tween-80(HLB=15),计算欲配制所需乳化剂要分别取Span-80、Tween-80各多少?

析:设Span-80为X份,则Tween-80则为(1—X)份

[4.3 2X +152(1—X)]/[X+(1—X)] = 10.5

解得X=0.42,所以需要加Span-80为:5x0.42=2.1g

表面活性剂中有起昙现象的聚山梨酯类。如吐温。因为含有聚氧乙烯基(而且还必须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溶解度开始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急剧下降,出现浑浊或分层,这种由澄清变浑浊或分层的现象成起昙,该转变点的温度成为昙点。但当温度下降时,起昙现象是可恢复的。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具有的作用ACD:

A、增溶作用

B、助溶作用

C、润湿作用

D、乳化作用

E、润滑作用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可用于ABCD

A、乳剂

B、栓剂

C、片剂

D、软膏剂

E、静脉注射剂

增溶: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物质溶解度增加。(要注意起昙现象。)

增溶的原理:难溶性药物与胶束结合→透明胶体溶液→增溶。

增溶剂的HLB:15~18,将被增溶药物分散于増溶剂中,然后再用溶剂分次稀释至规定体

积。

弱碱性药物,PH值↑,增溶效果越好。弱酸性药物,PH值↓,增溶效果越好。

助溶: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另一种物质的加入而使其在水中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原理:难溶性药物+助溶剂→络合物、复合物、可溶性盐类→助溶

例:处方:碘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配制成1000ml,方中碘化钾为C

A、主药

B、增溶剂

C、助溶剂

D、助悬剂

E、反絮凝剂

潜溶: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单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的现象称为潜溶性,具有潜溶性的混合溶剂称为潜溶剂。

潜溶剂(混合溶剂):乙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等与水组成。

CMC:临界胶束浓度,指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浓度。当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达到CMC后,溶液由真溶液变为胶体溶液,并具有增溶作用。

CMC越高,亲水性越强,其HLB值越大。

CMC越小,其增溶能力越强。

HLB值越高,亲水性越强,HLB值越低,亲油性越强。

乳剂由油相、水相和乳化剂组成。

乳剂的类型:水包油型(O/W)、油包水型(W/O),复乳。

常用的水包油型(O/W)型乳剂的乳化剂是吐温80。(油分散在水中)

常用的油包水型(W/O)型乳剂的乳化剂是司盘80。(水分散在油中)

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乳化剂的HLB值和两相的量比。

乳化剂的类型: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溶液、固体粉末。

乳剂最适宜的乳化温度为50~70°C,乳化剂用量:0.5%~10%

注射用乳化剂或表面活性剂应选用磷脂、泊洛沙姆等。

为满足乳剂制备不同HLB值的需要,可选用混合乳化剂,但阴离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不得混合使用。

乳剂不稳定性的现象:分层、絮凝、转相、破裂、酸败

分层、絮凝是可逆的。

絮凝是由于δ电位降低促使液滴聚集,出现乳滴聚集成团的现象。是乳滴破裂的前期。乳剂中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的存在是产生絮凝的主要原因。

乳剂的分层与破裂:

分层: 由于分散相上浮或下沉造成乳剂内部浓度不均的现象。但分散相仍被乳化剂包裹,经振荡可重新成乳剂,是可逆的。

破裂:指乳剂的《分散相》合并而形成不相混溶的油水两层的现象。是不可逆的。

乳剂破裂的前奏是絮凝。

影响乳剂稳定的因素:

1、乳化剂的性质和用量:乳化剂用量越多,乳剂越稳定,一般为0.5%~ 10%

2、分散相浓度和乳滴大小:分散相浓度为50%时,乳剂最稳定,乳滴越小,大小越均匀,乳剂越稳定

3、乳剂本身黏度与温度:乳剂黏度越大越稳定,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乳剂稳定性降低。乳剂的制备方法:

1、干胶法:乳化剂先与油混合,再加入水乳化

2、湿胶法:乳化剂先与水混合,再加入油乳化

3、新生皂法:油相中的有机酸和水相中的碱混合可产生新生皂乳化剂。

4、两相交替加入法:向乳化剂中交替加入油或水,

5、机械法:将乳化剂、油相、水相混合后用乳化机械制成乳剂。

干胶法的特点是先制备初乳,干胶法制备脂肪油的初乳,脂肪油:水:胶的比列是4:2:1 挥发油:水、胶=2:2:1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研合法、熔合法、乳化法。

栓剂的制法:搓捏法、冷压法、热熔法

搓捏法:临时小量制备脂肪性基质栓剂。

冷压法:大量生产脂肪性基质栓剂。

热熔法:最为广泛,油脂性基质及水溶性基质的栓剂均可用此法。

栓剂给药不受肝脏首过作用破坏,不受胃肠PH值或酶的破坏。

栓剂制备时操作要点:

1、模型内部要涂布润滑剂。

2、将基质锉末并加热熔融(勿过热),再以适宜方法加入药物,混合时尽可能减少气泡带入,必要时应进行脱气。

3、注模时,药物和基质熔融混合液不间断的倾入模孔至稍溢出模口。

4、注模后,应放冷,待完全凝固以后,才可用刀切去溢出部分。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栓剂,可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

阿胶、黄明胶、新阿胶均为动物皮熬炼而成的皮胶类。

阿胶:以驴皮为原料

新阿胶:以猪皮为原料

黄明胶:以牛皮为原料

空胶囊的主要成型材料:明胶

丸剂的制备方法:塑制法、泛制法、滴制法。

大蜜丸、小蜜丸、浓缩蜜丸、胶剂中所含水分不得超过15%。(全蜜)

水蜜丸、浓缩水蜜丸不得超过12%。

水丸、糊丸、和浓缩水丸不得超过9%。(全水)(散剂、胶囊剂)

蜡丸、滴丸:不检查水分。

溶散时限

小蜜丸、水蜜丸、水丸:1h;

浓缩丸和糊丸:2h

滴丸:30min

包衣滴丸:1h

蜡丸:人工胃液2h不崩解,人工肠液1h全部崩解

大蜜丸:不检查溶散时限

老蜜:温度:119~122°C,含水量:10%以下,密度1.4 。用于含多量纤维质、矿物质药物制备大蜜丸。

炼蜜(中蜜):温度:116 ~118°C, 含水量:14%~ 16%,密度1.37。用于一般性药物制备大蜜丸。

嫩蜜:温度:105 ~ 115°C,含水量:18%~20%,密度1.34。用于含多量油质、粘液质的药物制备大蜜丸

蜜水:用于一般性药物以泛制法制备小蜜丸。

制备蜜丸是,蜜与药粉的一般比列为:1:1~1.5

微丸:直径小于2.5mm

颗粒剂的干燥温度一般在60 ~ 80°C,水分应控制在6%以下。

颗粒剂制粒的常用方法:挤出制粒法、快速搅拌制粒法、流化喷雾制粒法和干法制粒等

流化喷雾制粒(一步制粒):多用于无糖型、低糖型颗粒剂的制备。

露剂:指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用水蒸气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水剂。

β- 环糊精(β- CD)包合的作用:

1、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防止其氧化、水解及减少挥发

2、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难溶性药物与β- 环糊精混合可制成水溶性的包和物

3、液体药物经包合后可成固态粉末,便于加工成其他剂型

4、掩盖不良气味,减少刺激性及毒副作用

5、调节释药速度

6、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β- 环糊精比α-环糊精、γ-环糊精更为常用的原因是:水中溶解度最小。

TDS:透皮给药系统,指经皮给药而引起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

TDDS:靶向给药系统,

tp:达峰时间,单剂量给药后,血药浓度达到最大值(峰值)所对应的时间。

Ctp :峰浓度(也叫峰值),血药浓度对时间曲线顶点所对应的血药浓度。

生物利用度: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表观分布容积:给药剂量与血液浓度的比值,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而易通过血管壁想组织、器官分布的脂溶性药物,通常表观分布容积小。

生物半衰期: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零级速度过程消除药物的生物半衰期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中药制剂半衰期:药物含量降低50%所需的时间。

生物等效性:表示制剂间吸收差异,即与标准制剂的吸收程度相比较来进行评论。

各种剂型吸收速度顺序:

静脉注射剂>气雾剂(吸入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直肠或舌下给药>水溶液>混悬液、乳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剂>皮肤给药

不同给药途径吸收速度:静脉>吸入>肌内>皮下>舌下或直肠>口服>皮肤

口服给药吸收速度: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吸入给药只比静脉注射起效慢。直肠或舍下给药比口服快,比注射慢

固体剂型中吸收最快的是散剂。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学习资料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

学习—————好资料 精品资料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己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 2.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 柱头 。 3.茯苓的药用部位是 菌核 。主要活性成分是 茯苓多糖 。 4.黄柏来源于 芸香 科植物,主要活性成分是 小檗碱 。 5.血竭是植物麒麟血竭 果实 中渗出的红色树脂。 6.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 晒干 , 烘干 , 阴干 。 7.附子道地产区 四川 。商品分为 盐附子 、 黑顺片 、 白附片 。主要成分为 乌头碱 。 8.江西著名道地药材有 枳壳、薄荷、栀子、满山白 。 9.黄芩药材的商品规格主要有 子芩 与 枯芩 。 10.茯苓的药用部位是 。主要活性成分是 。 11.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 , , 。 12.天然牛黄可分为蛋黄和管蛋,蛋黄的鉴别特征 乌金衣 , 层纹 , 挂甲 , 味清凉 等。 13.蛤蚧的主产地 广西 。 14.血竭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将血竭用布包起,入热水中使软化成团,取出放冷,即为 原装血竭 ;加入辅料加工后成为 加工血竭 。 15.枸杞子的主产地 宁夏、甘肃、青海 ,其主要活性成分 甜菜碱 。 16.延胡索的道地产区是 浙江 ,主要活性成分 生物碱类 。 17.甘草的药用部位是 根及根茎 ,其解毒的活性成分 甘草酸 。 18.麻黄的药用部位是 草质茎 ,主要活性成分 左旋麻黄碱 。 19.茯苓的药用部位是 ,其主要活性成分 。 20.中药鉴定学的研究任务是 发掘整理祖国药学、坚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成药的坚定、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21.薄荷来源是 唇形 科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是 挥发油 。 22.大黄来源是 蓼科 科植物,其泻下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双蒽酮甙 。 23.红花来源是 菊 科植物。 24.三七的药用部位是 根及根茎 ,其性状鉴别的核心要点是 铜皮铁骨狮子头 二、名词解释 1.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2.镶嵌细胞:伞形科植物果实的内果皮由5-8个狭长的薄壁组织相互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称为“镶嵌细胞” 3.铜皮铁皮狮子头:优质的三七。 4.怀中抱月: 怀中抱月常指鳞茎类药材鳞茎的结合状态。其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5.挂甲:又叫“透甲”。指牛黄用清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使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的现象。 6.云锦花纹 云锦花纹指药材横切面上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多指根类药材外侧皮部的异型维管束。 7.乌金衣 乌金衣指牛黄药材外部挂有的黑色光亮薄膜 8.走油 是指将加工好的原料放入滚油之中迅速拖过,为继 后的烹调提供前沿基础的加工方法。 9.错入组织:肉豆蔻的外胚乳伸入到内胚乳,形成的称为错入组织。 10.星点 大黄根茎横断面可见的暗红橙色的放射状小点,环列或散在。如星星点缀。 11.芦头:人参顶端根茎 12.通天眼 顶端部分光滑,内有细孔道直通角尖。 13.当门子 气香强烈而特异,成颗粒状者俗称"当门子", 三、单项选择题 1.中药鉴定学研究的对象是( A ) A.中药材及成方、制剂 B.天然药物 C.中成药 D.中药的化学成分 2.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 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3.那种柴胡有毒,不能药用( C ) A.北柴胡 B.狭叶柴胡 C.大叶柴胡 D.银柴胡 4.甘草中具有解毒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 A.甘草甜素 B.甘草苷 C.异甘草苷 D.甘草内酯 5.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 C ) A.含树脂的茎 B.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含有树脂的边材 6.钩藤中具有降血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 D ) A.黄酮类 B.蒽醌类 C.皂苷类 D.生物碱类 7.以干燥的柱头入药的药材是( D ) A.菊花 B.洋金花 C.丁香 D.西红花 8.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 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9.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 、安徽省 B 、江苏省 C 、江西省 D 、湖南省 10.折断时有细密银白丝相连的药材是( D ) A 、桑白皮 B 、地骨皮 C 、肉桂 D 、杜仲 12.番泻叶的泻下成分主要是( D ) A 、大黄素 B 、大黄酸 C 、大黄酚 D 、番泻叶苷ABCD 13.当归主产于( D ) A .四川省 B .青海省 C .甘肃省 D .陕西省 14.牡丹皮中具有镇痛、解痉和抑菌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B ) A 、牡丹酚原苷 B 、牡丹酚 C 、牡丹酚苷 D 、芍药苷 15.药用部位为种子的药材是( B ) A 、小茴香 B 、马钱子 C 、五味子 D 、马兜铃 16.枳壳类药材以(B )产者最佳。 A 、湖南 B 、江西 C 、四川 D 、福建 17.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 、安徽省 B 、江苏省 C 、江西省 D 、湖南省 18.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 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19.下列有关天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B.具“过桥”这一典型特 征 C.具“鹦哥嘴”这一典型特征 D.质坚硬,不易折断 20.下列有关肉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B.气香浓烈,味甜、辣 C.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D.具分枝状石细胞 25.下列哪项不是猪苓的特征( C ) A 、呈不规则条形、块状或扁块状 B 、表面乌黑或棕黑色,有瘤状突起 C 、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 D 、粉末黄白色,菌丝团大多无色 26.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 C ) A 、含树脂的茎 B 、香树脂

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 总结的很好哦

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总结的很好哦 2、为进一步研究中药的复方配伍,改良剂型,分析传统的炮制原理,改革炮制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3、发现心得有药用价值的中 草药,扩大药源或发现传统药物的新用途,扩大药物的应用范围、 ★中药四性药理作用表现哪几个方面?★五味所含成分与药物功效?答: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功效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1、辛味药辛温芳香,与所含挥发油有关、解表药含挥发油,具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有利于表证的解除、理气药含挥发油,对消化道功能有调节作用、2、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中,与其所含机体所需营养物质有关、如大枣,党参,熟地,甘草等能补养人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3、苦味药能燥能泄,与其含生物碱和甙类有关、4、酸味药能收涩,多与其含鞣质和有机酸有关、5、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软坚润下等功效,与其含碘和无机盐有关、★中药药理所特有的影响 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答:药物因素: 1、品种:不同品种,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大,药理作用差异大、 如青蒿,石斛,大黄,贯众等、2、产地:不同产地,土壤,水质,气候,日照,雨量,生物分布等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质量、如怀地黄,川黄连等、3、采收季节:不同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和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其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将随 其不同入药部位的不同生长期而异,故采药时间应随中药品种和入

药部位有所不同、金银花在未开花时采集,而菊花等要在开花时采集、4、贮藏条件:如刺五加中丁香甙寒凉,储存时间超过三年或在高温,高湿度,日光照射等条件下储存6个月,几乎消失、5、炮制:酒制提升,姜制发散,入盐走肾经,蜜制补益,土制入脾等、6、 剂型和制剂:中药不同剂型,由于制剂工艺,给药途径不同,从而影 响药物的吸收和血药浓度,影响药物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性质、如枳实青皮水煎灌胃或口服未见有升高血压记载,但制成注射剂,却明 显有升压作用、7、剂量,煎煮方法和条件:一般说解表药火力要强,补益药火力要温和,牡蛎龙骨先煎,薄荷后下、8、配伍★与解表 药功效相关药理作用有那些?答:一、发汗和促进发汗作用、 1、麻黄碱,麻黄水溶性提取物,挥发油能促使实验动物发汗; 2、生姜挥发油和辛辣成分能使血管扩张,改善体表循环; 3、桂枝也能扩张末梢血管,促使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而加强黄麻黄发汗作用二、解热作用,通过发汗,促进发汗以及通过抗炎,抗菌,抗病等作用促使体温下降,有效成分有柴胡皂苷,桂皮醛,桂 皮酸钠、三、抗菌抗病毒作用、多种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四、中枢神 经抑制作用、许多药有明显中枢抑制作用,延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以及对抗中枢兴奋药士的宁,戊四唑引起的惊厥有明显抑制作用、五、其他作用、利尿,可用于慢性或急性水肿兼有表证者,抗炎:对许多环节如炎症介质的释放,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白细胞

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鉴定学》笔记整理

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鉴定学》笔记整理 百手整理起驾为您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三章中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了解) 第四章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第五章中药的鉴定 第六章中药的质量标准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研究中药的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应用学科) 2.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3.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鉴定中药真伪和优劣——首要任务和基本任务 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历史任务 研究和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战略性任务 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长期任务 4.引起中药品种混乱的因素:(中药品种的鉴定,指中药来源或基原的鉴定,即“正本清源”。是解决中药真实性和质量的首要任务。) a.一药多源(贯众 6科35种); b.形态相似,而误采、误收、误种、误用(白花蛇舌草-水线草) c.正品短缺,以假充真(三七); d.地区用药习惯(大青叶); e.人为制假(广藿香)

5.影响中药质量下降的因素:(中药的质量鉴定,指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鉴定,是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 a.野生与家种(牛膝) b.道地与非道地(广藿香) c.采收期、生长年限、加工方法(茵陈) d.运输贮藏(细辛) e.人为掺假或非药用部位(龙胆、柴胡) f.提取过的残渣(丁香) 6.中药新资源的开发途径:a. 利用民间药和民间秘方开发新药(穿心莲、沙棘) b. 从古本草中发掘(青蒿素) c. 根据亲缘关系开发同科属新药源(山麦冬) d.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开发新药(麝香、灰毡毛忍冬) e. 药理与临床研究结合开发新药(展枝唐松草) f. 开发老药新用途(五味子) g. 扩大药用部位(忍冬叶)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1.本草:是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答案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某男,28岁。2天前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项背强痛,舌苔薄白,脉浮。医师辨证选药组方时,为减轻项背强痛症状宜选用的药是(A) A.葛根 B.白芷 C.藁本 D.桂枝 E.羌活 2.某女,32岁。咳嗽2天,症见痰多咳喘、色黄黏稠、咽喉肿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宜选用的药是(B) A.板蓝根 B.金荞麦 C.木蝴蝶 D.马勃 E.射于物品 3.某女,30岁。平素急躁易怒,近半年又见大便秘结。宜选用的药是(A) A.芦荟 B.芒硝 C.龙胆 D.火麻仁 E.番泻叶 4.某男,57岁。患高血压病10年,近发湿疹瘙痒宜选用的药是(D) A.木瓜 B.伸筋草 C.丝瓜络 D.稀莶草 E.乌梢蛇 5.苍术不具有的功效是(D) A.燥湿健脾

C.明目息 D.消积 E.发汗 6.金钱草是临床常用药,关于金钱草性能效用的说法,错误的是(E) A.利水通淋 B.除湿退黄人 C.解毒消肿 D.善治肝胆结石 E.甘淡渗利,苦寒清泄 7.某男,67岁。症见口舌生疮、腰膝冷痛、大便溏薄。证属下元虚冷、虛阳上浮,宜选用的药是(D) A.丁香 B.荜茇 C.干姜 D.肉桂 E.高良姜 8.珍珠具有安神定惊之效,内服入丸散的成人常.用剂量为(B) A.0.015~0.038 B.0.1~1g C.0,05~0.09g D.1.5~2g E.3~5g 9.缩泉丸处方的臣药是(C) A.山药 B.菟丝子 C.乌药 D.补骨脂 E.盐益智仁

10.四逆汤的组成是(B) A.淡附片、生姜、炙甘草 B.淡附片、干姜、炙甘草 C.淡附片、炮姜、炙甘草 D.柴胡、白芍、枳壳、甘草 E.柴胡、赤芍、积实、甘草 11.关于安宫牛黄丸的说法,错误的是(A) A.功能清热解毒,止痉安神 B.主治邪入心包,高热惊厥 C.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D.由闭证转为脱证者应立即停药 E.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12.某男,70岁。患咳喘20余年。刻下动则气喘,自汗乏力、时发心悸、多梦、口渴,舌质淡红少苔。证属肺肾不足、心神失养,宜选用的药是(A) A.五味子 B.天冬 C.浮小麦 D:山茱萸. E.薏苡仁 13.某女,70岁。夏日中暑,症见头晕身热、四肢倦怠、咽干口渴、自汗心烦。宜选用的成药是(B) A.六合定中丸 B.清暑益气丸 C.紫金锭 D.十滴水 E.六一散 14.某女,24岁。经行腹痛,色黯,有瘀块。近日又见尿频、尿急、尿痛。宜选用的药是(C) A.石韦 B.三七 C.蒲黄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二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二 二、药材性状特征 1.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绵马贯众) 2.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大黄) 3.断面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列成2-4轮同心环(牛膝,川牛膝) 4.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槟榔) 5.药材表面常见发亮的结晶牡丹皮厚朴 6.断面有银白色胶丝杜仲 7.形似毛笔头辛夷 蕲蛇中的名词:栖息于丘陵或林木繁茂的山区,阴湿地,常将身体盘着,因此蕲蛇俗称“棋盘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翘起,习称“翘鼻头”。背部红棕色,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形成一系列连贯相接的斜方纹,习称“方胜纹”。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的黑斑,习称“连珠斑”。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全国的道地药材有约 200种 四川 —(黄连、附子、川芎、川贝) 云南 —(三七) 甘肃 —(当归、大黄) 宁夏 —枸杞子) 内蒙古 —黄芪 吉林 —鹿茸、人参 辽宁 —细辛、五味子山西 —党参 河南 —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山东 —北沙参、金银花 江苏— 薄荷 安徽— 牡丹皮 安徽宣城—木瓜 浙江 —玄参、浙贝母 福建 —泽泻 广东 —砂仁 广西— 蛤蚧、肉桂 马钱子—印度、越南、泰国西红花—西班牙、意大利丁香—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番泻叶:印度、埃及、苏丹 四.加工方法 (一)植物药类 (1):晒至半干,堆放“发汗”至内部变黑色,晒干或烘干 (2):沸水中微煮堆置土炕里使之“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时,再蒸软卷成筒状,晒干或炕干 (3):剥下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埋藏于稻草内,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4):鲜茯苓堆放在不通风处,用稻草围盖进行“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 后,阴干

《中药药理学》 作业答案

《中药药理学》第1次作业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许多温热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1分]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2. 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无机盐 3. 下列哪项为大多数寒凉药的药理作用 [1分]E.具有抗感染作用 4. 相畏配伍的目的是 [1分]A.减少毒性 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温热药长期给药后引起动物的机体变化 [1分]B.体温降低 6. 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B.有机酸 7. 中药材储藏条件不适宜的是 [1分]D.日照 8. 黄连与连翘同用抗感染为下列哪项配伍方法 [1分]B.相须 9. 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有镇静、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 [1分]C.麻黄 10. 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是 [1分]A.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11. 下列哪种配伍为复方配伍禁忌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1分]A.相反 1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1分]E.机体病理状况 13. 昆布、海藻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1分]D.无机盐 14. 甘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蛋白质 15. 知母可兴奋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的能量不足的药物是 [1分]E.附子

16.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长期给寒凉药后,对动物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产生的影响 [1分]D.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 17. 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1分]E.枳实 18. 辛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A.挥发油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1. 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是 [1分] D.麝香、麻黄 2. 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是 [1分] A.黄芩、栀子 3. 炮制后,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率增加的是 [1分] D.延胡索 4. 炮制后,药物的毒性消除或降低的是 [1分] B.乌头 5. 由温热药造成的热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1分] D.痛阈值降低,惊厥阈值降低 6. 由寒凉药造成的寒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1分] C.中枢抑制性递质5-HT含量增加 7. 附子经炮制后 [1分] B.毒性降低 8. 黄芩炒制的主要目的是 [1分] C.便于贮存 9. 具有增效协同作用的配伍方法为 [1分] B.相须、相使 10. 减低或消除毒性的配伍方法为 [1分] C.相畏、相杀 11. 温热药对寒证大鼠的影响是 [1分] C.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 12. 寒凉药对热证大鼠的影响是 [1分] B.基础体温降低,痛阈升高 13. 抑制机体基础代谢的药物是 [1分] B.大黄、黄连

中药鉴定学笔记

'. 中药鉴定学笔记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中药鉴定学: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中药: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医疗保健的天然药物,有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道地药材:是指那些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药材。四大怀药:地黄、菊花、山药、牛膝 浙八味:浙贝母、白术、杭白菊、杭菊花、杭麦冬、延胡索、山茱萸、玄参 真伪优劣: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藏的品种即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或者以他中药材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优: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品种正确,但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1、简述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2)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 (3)研究制定中药质量标准(4)扩大寻找新药源 2、解决中药的品种混乱的途径 (1)深入实际调查,加强考证本草(2)考察地方史志,注意域外旁支 (3)严格规范名称,力求一药一名(4)研究活性成分,寻求药效实证 3、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 (1)发掘民间药、民族药,从民间和民族用药经验中寻找新的药物资源。 (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在同科属植物中寻找。 (3)以中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扩大新资源。 (4)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资源。 (5)从古代本草中寻找新资源。 (6)根据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 4、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论述) (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 我国幅员广阔,物种繁多,各地区用药名称不尽相同。如益母草,在东北称坤草,又叫楞子棵,在江苏某地区又称天芝麻,浙江叫三角胡麻。 (2)古代典籍,记述粗略 如《本草经集注》曰:“白头翁处处有之,近根处有白茸,状如白头老翁,故以为名。”由于这个原因,使得从古至今就有多种根部有白毛茸的植物混作白头翁,以至青黛吴其睿得出这样的结论。“凡草只有白毛者,以翁名之。”这样就造成了白头翁药材来源达20种以上,分属于毛茛科、蔷薇科、石竹科等不同的植物。 (3)一药多源,易于混杂 据今年的实地调查证实,沙参类有36种,贯众达58种,而历代本草的记载也不尽相同。(4)历史沿革,品种变迁 据考证,阿胶的原料在唐代以前主要是牛皮,宋、明代是牛、驴皮并用,清代以后用驴皮,

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高频考点试题

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高频考点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第1题 关于散剂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A.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B.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C.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只能外用 D.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只能内服 E.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只能外用 正确答案:A, 第2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关于乳浊液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力学稳定体系 B.扩散快 C.显微镜下可见 D.显微镜下不可见 E.能透过半透膜 正确答案:C, 第3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下列哪种为骨胶类胶剂() A.龟甲胶 B.鹿骨胶 C.鳖甲胶 D.鹿角胶 E.黄明胶 正确答案:B, 第4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对酰胺类药物来说,影响药物降解的主要因素是() A.氧化 B.还原 C.水解 D.脱羧 E.异构化

正确答案:C, 第5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或除去物体上或介质中的所有微生物及芽孢的方法为() A.灭菌 B.消毒 C.防腐 D.抑菌 E.无菌操作 正确答案:A, 第6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这种配伍关系是() A.相须 B.相畏 C.相杀 D.相恶 E.相反 正确答案:E, 第7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传统蒸制熟地的质量标准是() A.质地柔软易切 B.外表黑色、内部棕黄色 C.色黑如漆、味甘如饴 D.质变柔润、色褐 E.表面棕黑色,有光泽 正确答案:C, 第8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藤黄常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A.甘草水煮 B.水煮 C.酒蒸 D.豆腐煮 E.姜汤煮 正确答案:D, 第9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下列除哪项外,均可治疗血热血瘀证() A.川芎 B.丹参 C.赤芍 D.茜草 E.虎杖 正确答案:A,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备考试题及复习资料十二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备考试题及答案十二参考答案见尾页 X型题 1. 断面可见数轮同心环纹的药材有 A. 黄连 B. 牛膝 C. 商陆 D. 川牛膝 E. 大黄 2. 产地加工时需要“发汗”的药材有 A. 黄连 B. 玄参 C. 厚朴 D. 杜仲 E. 当归 3. 五倍子蚜虫的寄主有 A. 盐肤木 B. 青麸杨 C. 红麸杨 D. 白杨 E. 红杨 4. 天麻的性状鉴别特征有 A. 断面角质样 B. 顶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或残留茎基 C. 顶端有瘤状突起

1、更多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模拟题、讲义请加入2015执业药师考试交流群 416400782 到群共享下载! 2、(2015年)中药师名师通关方案[药事+专一+专二+综合]名师通关方案内容结构:四科(考点全解班+冲刺提分班+考前预测题)课程、讲义、习题、答疑等服务 (选中链接,点击“打开连接”). 3、(2015年)西药师名师通关方案[专一+专二+综合+法规]名师通关方案内容结构:四科(考点全解班+冲刺提分班+考前预测题)课程、讲义、习题、答疑等服务: (选中链接,点击“打开连接”). D. 表面有多轮排列成环的点状突起 E. 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 5. 味连的鉴别特征是 A. 多分枝集聚成簇状 B. 为三角叶黄连的根茎 C .髓部、皮部均有多数黄色石细胞 D.味极苦 E.木部黄色 6. 大黄的鉴别特征有 A. 表面呈黄棕色或红棕色 B. 含具有升华性的物质 C. 有大型草酸钙簇晶 D. 横断面各部分均有星点 E. 断面具持久的亮蓝色荧光 7. 薄壁细胞中含有菊糖的药材有 A. 地黄 B. 桔梗 C. 天麻 D. 木香 E. 白术 8. 主产于河南的药材有

杏林探宝----带你走进中药 思考题

2016年秋季学期素质拓展课 《杏林探宝----带你走进中药》考试试卷序号、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题(10、5、6、10、5=36') 1、中药知识我知道(10×1'=10') ①中药配伍“七情”、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②,“夏月麻黄”是香薷,善清三焦之火的是栀子。 ③在“十九”畏中,五灵脂畏人参;丁香畏郁金。 ④在清热解毒药中尤多用于乳痈的为蒲公英,用于肺痈的为鱼腥草。 ⑤补虚药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 补阴药。 ⑥肉桂引火归元,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⑦焦四仙指的是 ⑨附子为乌头的侧根入药,川乌、草乌为乌头的干燥根入药。 ⑩山楂善于治疗肉食积滞,麦芽善于治疗米面薯芋积滞。 2、中药的数字命名(10×0.5'=5') ①一一见喜、②二两面针、③三三七粉、④四四叶参、⑤五五倍子、 ⑥六六神曲、⑦七七叶莲、⑧八八角茴、⑨九九 香虫、⑩十十大功劳叶、 3、中药歇后语(12×0.5'=6') ①秋后的枸杞子,红透了;②桌子缝里舔芝麻,穷相毕露; ③坟头种牡丹,死风流;④六月里吃薄荷,好良心; ⑤猪八戒吃人参果,全然不知啥滋味;⑥荷花出水,一尘不染;

⑦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⑧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 ⑨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⑩若要皮肤好,煮粥加红枣; ⑾识得千里光,全家不生疮;⑿经常吃,降脂又降压。 4、中药猜谜(20×0.5'=10') ①半夜归来不点灯熟地、一江春水向东流通大海、小孩出门披斗蓬防风, ②幼小儿童理想大远志、百岁老人鬓如霜白头翁、一粒一粒拣小米 细辛, ③人生百岁无妻室独活、人不赶牛拉着走牵牛、数九寒日必结冰 天冬, ④皇上依臣主意转使君子、乌鸦千里行孝心知母、名郎中勿医相思病没药, ⑤胸中荷花穿心莲、西湖秋英杭菊、晴空夜明满天星、长生不 老万年青, ⑥永远康宁千年健、老娘获利益母草、警惕家人防己、假满 期归当归。 5、中药别名(10×0.5'=5') ①月石硼砂、②枣皮山茱萸、③锦纹大黄、④阴阳莲虎杖、⑤大芸肉苁蓉、 ⑥元寸麝香、⑦二丑牵牛子、⑧白虎石膏、⑨一见喜穿心莲、⑩双花金银花、 二、问答题(6×8'=48') 1、全国共有几处大型药材批发市场?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一、安徽省毫州市药材市场,亳州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华佗故里,药材之乡,中华药都,主要经营的产品为生药及饮片,如:白术(本地产)、桔梗、天麻、板蓝根、菟丝子、胖大海等。 二、河南省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素有“中华药城”之称的河南禹州,全国四大药都之一,也是我国医药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称于世 三、成都市荷花池药材专业市场,成都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药材辐射整个西部地区,并销往沿海一带,还远销日本、韩国等。是西部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基础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上)

一 一、单选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发散风寒药中,善治鼻渊头痛的药物是 A、羌活 B、辛夷 C、荆芥 D、防风 E、紫苏 标准答案:b 解析: 2、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药物是 A、葛根 B、升麻 C、柴胡 D、蝉蜕 E、菊花 标准答案:c 解析: 3、风热或肺热咳嗽、咳痰不畅、咽喉肿痛宜选用 A、葛根 B、柴胡 C、菊花 D、蝉蜕 E、牛蒡子 标准答案:e 4、下列药物中,长于清利头目的是 A、葛根 B、桑叶 C、升麻 D、蔓荆子 E、牛蒡子 标准答案:d 解析:上述五味药均能发散风热,但只有蔓荆子长于清利头目。 5、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宜选用 A、柴胡 B、牛蒡子 C、葛根 D、蝉蜕 E、升麻 标准答案:d

解析:蝉蜕能够明目退翳,常用治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 6、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A、桑叶、菊花 B、薄荷、蔓荆子 C、柴胡、蝉蜕 D、升麻、菊花 E、升麻、柴胡 标准答案:d 解析:发散风热药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只有菊花、升麻、牛蒡子三味药 7、里热积滞,除应用清热药外,还当配合 A、祛痰药 B、泻下药 C、活血药 D、解表药 E、补虚药 标准答案:b 解析: 8、煅用收敛生肌治疮疡不敛及湿疹的药物是 A、地骨皮 B、石膏 C、栀子 D、玄参 E、天花粉 标准答案:b 解析: 9、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的药物是 A、夏枯草 B、黄芩 C、黄连 D、黄柏 E、苦参 标准答案:d 解析: 10、上清肺热,中清胃热,下泻肾火的药物是 A、黄柏 B、栀子 C、知母 D、地骨皮 E、生地黄 标准答案:c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理复习提纲 1、中药四性的药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许多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静、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如钩藤、羚羊角等具有抗惊厥作用。温热药,如五味子、麻黄、麝香等有中枢兴奋作用。(0.5(2)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温热药能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副交感神经-M受体-GMP系统的功能亢进。寒凉药能降低热证、阴虚证病人的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的功能偏高。(3)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长期给予动物温热药可使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4)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温热药表现为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寒凉药可降低基础代谢率。 (5)寒凉药有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2、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1)中药药效的多效性; (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 (3)双向调节性; (4)作用相对温和、缓慢。 3、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①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如烈性中药大多要经过漂、浸、煮等炮制过程,使有毒成分溶出或分解,从而达到消除或减少毒成分或毒副作用目的。如:附子炮制(乌头碱无强心作用,分解破坏,而消旋去甲乌药碱,强心成分,因耐热而仍保留,故熟附片保留强心作用而毒性较生附子大大降低。 ②增强药物的作用; 延胡索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水煎液溶出量少,醋炒后,延胡索中生物碱与醋酸结合成溶于水的醋酸盐,水煎液中溶出的总生物碱增加,镇痛作用加强。 ③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 如生大黄主要有泻下作用,也有抗菌作用,炮制后的炙大黄泻下作用减弱,抗菌作用增强。 4、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关系如何 ①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具有相关性 ②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存在差异性 ③中药药理作用研究丰富了对中药功效的认识 5、中药含药血清药理方法概念及优点:

中药鉴定学笔记——考试重点

根茎类中药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区别 双单 外表有木栓层无木栓层或薄 断面形成层的环纹内皮层的环纹 V.B . 环状排列散布 髓中央具髓中央无髓 狗脊 【性状】表面残留金黄色茸毛;近边缘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 细辛 大黄 何首乌 牛膝 商陆 银柴胡 太子参 【来源】毛茛科乌头干燥母根——川乌 北乌头的块根——草乌 乌头子根加工品——附子 【性状】 一、生川乌: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味辛辣而麻舌 二、生草乌:具不定根残基(钉角),形成环多角形,味辛辣,麻舌 白芍 【产地】浙江产为杭白芍,为“浙八味” 【采收】刮去粗皮,入沸水略煮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 【性状】味微苦,酸。

赤芍 【性状】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味微苦、酸涩 黄连 【来源】毛茛科黄连的根茎——“味连” 三角叶黄连的根茎——“雅连” 云南黄连的根茎——“云连” 【性状】 1.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鸡爪黄连”;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味极苦。雅连:多单枝,“过桥”较长 云连:多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 防己 延胡索 板蓝根 苦参 山豆根 北豆根 甘草 黄芪 【性状】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称“金井玉栏”;显“菊花心”;气微,生豆腥气弄,味微甜。注:黄芪(色深)和甘草(色浅) 远志 【性状】皮部易与木部剥离;嚼之有刺喉感(甘草水煮) 人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园参”:栽培品 ◆“林下山参”、“籽海”:播于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热生长 【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关药”

【性状】1.上部或全体有疏浅的粗横纹及明显纵皱纹,须根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2.根茎(芦头)具稀疏凹窝状茎痕(芦碗)及不定根(艼) 三七 【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产地】云南东部(滇七) ;广西西部的田东、田阳等县(田七) 【采收】主根称“三七”,剪下的芦头、侧根、细根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性状】表面灰黄色(铜皮)或灰褐色(铁皮),周围有瘤状突起,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味苦,后回甜。 白芷 【性状】皮孔样横向突起,习称“疙瘩丁”或排列成四纵行。形成层环近圆形(散生)或近方形(纵生) 南沙参 【来源】桔梗科轮叶沙参、杏叶沙参的根 【性状】体轻,质松泡 龙胆 【产地】东北,“关龙胆” 【性状】味甚苦 百前 【性状】质脆,断面中空,称“鹅管百前” 紫草 【产地】新疆、内蒙古

执业药师中药必背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解表散寒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 生姜+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 +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 + 白芷 +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痈排脓 细辛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 苍耳子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 辛夷 +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2)发散风寒药 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牛蒡子 +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散肿,滑肠通便

蝉蜕 +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 +清热解毒 柴胡解表,升阳举陷+退热,疏肝解郁,退热截疟 升麻 +透疹,清热解毒 葛根 +透疹,生津止渴,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 +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芦根 +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 天花粉+生津,消痈排脓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 +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 决明子 +润畅通便

(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中焦) + 黄柏(下焦) +退热除蒸,解毒疗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 白鲜皮 +清热解毒,祛风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 (3)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 +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通经下乳 紫花地丁 +凉血 穿心莲 +凉血,燥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 板蓝根 +利咽 青黛 +清肝泻火,熄风定惊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熊胆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中药鉴定学是在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系统地、较全面地进行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培养学生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备对中药真、伪、优、劣的独立分析鉴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一、基本理论: 1.了解药用植物学有关基础知识; 2.熟悉中药鉴定的意义和任务。 3.掌握鉴定中药的依据和取样的方法。 4.掌握中药的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方法。 5.掌握中药的各类主要成分的理化鉴定方法。 6.掌握大纲中规定要全面、重点讲授的中药,包括来源、植物(动物)形态、性状、显微、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理化鉴别特征,了解品质标志和类同品、掺杂品、伪品等情况。 7.熟悉一般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他有关内容。 8.熟悉有关定义、名词、术语(包括传统经验术语)和符号。 二、基本技能方面: 1.掌握中药的来源、性状及显微鉴定方法,了解理化鉴别方法,并能进行性状和显微特征的描述及熟悉有关绘图技能。 2.熟悉地掌握植物类中药的显微制片技术,包括徒手切片、表面制片、粉末制片、解离组织制片等技术。 3.能进行中药的显微测量,微量升华,荧光观察的操作技能。 本门课程总学时数为18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90学时,实验90学时。 课程内容 总论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发掘整理祖国药学;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成药鉴定;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本草学中有关中药鉴定资料的简介;近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简介国外植物药在鉴定方面的发展。 第三章中药资源 我国中药的天然资源,中药的栽培、引种及驯养、饲养。

中药药理学重点(小抄版)

第一章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学科。 中药药理学研究内容: 中药药效学研究中药对机体以及病原体的作用、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 中药药动学研究机体对中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学科任务:阐明中医药理论,促进中药学发展,研制新药,实现中药现代化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四气的现代研究: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温热药兴奋、寒凉药抑制)、对物质代谢的影响、(温热药提高基础代谢率,寒凉药降低)、 寒凉药的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寒凉药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五味的现代研究: 辛:多含挥发油,其次是苷类与生物碱。 苦:多含生物碱和苷类。 甘:多含氨基酸、糖类、苷类和蛋白质等营养性成分。 酸:多含鞣质和有机酸。 咸:多含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 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毒副作用(中药毒性的种类):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乌头、莪术)、心血管系统毒副作用(川乌、草乌)、消化系统毒副作用(决明子、大戟)、泌尿系统的毒副作用(苍耳子、川楝子)、变态反应(地龙、天花粉)、造血系统毒副作用(雷公藤、斑蝥)、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雷公藤、槟樃)呼吸系统的毒副作用(苦杏仁、白果) 第三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因素(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环境因素) 药物因素: 品种、产地、采收季节、贮藏条件、炮制、制剂、剂量、配伍与相互作用、 机体因素:生理状况、病理状况 环境因素:地理条件、气候、饮食习惯、家庭环境等。补阳药晨服;补阴药晚服。 第四章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 1、作用的多效性 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 3、某些作用的双向调节性和整体平衡性 4、作用相对缓慢温和持久 中药药理作用与传统功效的相关性 是指经典中药理论对某些中药功效的描述与现代研究所揭示的药理作用存在明显相似。 第五章解表药 解表药主要药理学作用:发汗;解热;抗病原体作用;镇痛、镇静;抗炎、抗过敏作用;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驱散表邪: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作用 解除表证:发汗,解热、镇痛、抗炎 发汗作用:温热性发汗、与中枢状态和外周神经有关。 解热作用:方式较复杂,可通过发汗或促进发汗;皮肤血管扩张使散热增加;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来解热。 麻黄 【药理作用】1、发汗:2、平喘:平喘有效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3、利尿:D-伪麻黄碱作用显著4、解热5、抗病原体6、镇咳,祛痰萜品烯醇是镇咳有效成分之一7、兴奋中枢神经系统8、升高血压9抗炎、抗过敏 【现代应用】1感冒2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3低血压状态4鼻塞5肾炎,水肿。 综上所述,麻黄发汗、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过敏等作用,是其发汗散寒功效的药理学依据;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黏膜水肿、抗炎、抗过敏、镇咳、祛痰等作用是其宣肺平喘的药理学基础;消除水肿的功效与利尿作用相关。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碱。

中药鉴定学笔记

中药鉴定学笔记 考试题型解析 一、A型题(单选题)(最佳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例:.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取样法 规定,对待检的一般药材1500件,应抽检的 包件数是 A. 65件 B.60件 C.55件 D. 50件 E.45件 标准答案:C 考试题型解析 二、B型题(匹配题)( (配伍选择题) 每道试题由A、B、C、D、E5个备选答案与2或2个以上题干组成,备选答案在前,题干在后,每个题干选择1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1次或1次以上,也可1次也不选用。例:[52-54] A.五味子 B.小茴香 C.枳壳 D.枸杞子 E.山茱萸 52.组织中有油细胞的药材是 53.组织中有油室的药材是 54.组织中有油管的药材是 标准答案:A,C,B 考试题型解析 三、X型题(多选题)(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A、B、C、D、E5个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例:原植物属于菊科的药材有 车前草 B.茵陈 C.青蒿 D.蒲公英 E.石斛 标准答案:B, C, D 总论 第一单元中药鉴定学的含义和任务 一、中药鉴定学的四大任务 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 2.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3.寻找和扩大新药源,合理利用药材资源

4.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二、中药材品种混乱的主要原因 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 2.本草记载不详,传之有误 3.地方用药习惯不同,一药多源情况较为普遍4.历史沿革中的品种变迁 5. 有意掺伪作假,以假充真 三、解决中药材品种混乱的途径 实地调查,考证本草 考查本草以外的地方志等资料 规范名称,尽量做到一药一名 以活性成分和药效学研究为基础,整理中药复杂品种 四、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因素 除品种外,还有: 1.栽培 2.产地 3.采收加工 4.贮藏运输 5.人为掺入异物或混入非药用部位 6.提取化学成分后再流入市场 五、寻找和扩大新药源方法 1.从民间的用药经验中寻找新药源,发展民间草药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在同科属植物中找寻3.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4.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5.从古本草中寻找新药源 6.根据植物生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第二单元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采收和药材质量的关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