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的差异及其当代融合_来自欧洲协调与国际联盟的历史经验

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的差异及其当代融合_来自欧洲协调与国际联盟的历史经验

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的差异及其当代融合_来自欧洲协调与国际联盟的历史经验
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的差异及其当代融合_来自欧洲协调与国际联盟的历史经验

第20卷第9期

太平洋学报

Vol.20,No.92012年9月

PACIFIC JOURNAL

September 2012

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的差异

及其当代融合

———来自欧洲协调与国际联盟的历史经验

1

收稿日期:2012-07-19;修订日期:2012-08-15。作者简介:王磊(1987—),男,河北沧州人,南京大学历史系国际关系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国政治、区域安全。

(1.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是管理国际冲突与危机的两种重要安全机制。本文结合欧洲协调和国际联盟的历史实践,

比较二者的主体、决策程序、规则规范及其安全效果,指出二者各自的核心逻辑,

前者强调大国的共识和一致行动,后者强调成员国的道德互助。由于集体安全机制在执行效果方面有所欠缺,协调机制可以弥补它在集体行动、有效干预上的缺陷,而在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的今天,

集体安全机制则可以弥补协调机制在主体限制、合法性问题上的不足,两种机制功能互补、内在相通。“二战”以后,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在实践中趋于融合。关键词:大国协调;集体安全;功能互补;机制融合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049-2012(09)-0049-10

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是国际政治当中两种极其重要的安全机制。从历史上看,大国协调始于1814年维也纳会议所开创的欧洲协调(Concert of Europe ),而全球层面将集体安全的思想付诸实践是“一战”

之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和“二战”之后成立的联合国。从当今国际现实来看,

无论是全球层面以经济、金融议题为主的二十国集团、八国集团及其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还是区域层面解决朝鲜、伊朗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大国协调依然是国际治理的主要渠道;集体安全机制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不但全球性集体安全组织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制止侵略战争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

而且一些区域组织(如欧洲联盟、独联体、非洲联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通过构建区域性集体安全机制在维护区域和平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既密切相连,又有所不同。二者的主体、决策程序、规则与规范各有所不同,这些内容构成了两种机制各自的核心逻辑,协调机制强调大国的共识和一致行动,集体安全则强调全体成员国之间的道德互助。一些学者已经对二者进行了卓有意义的分别探

讨,国内外相关文献比较丰富。①也有学者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但较为零星和分散。②总体来看,这些研究主要探讨它们的思想渊源及其内涵、历史演化、功能效用,尚缺乏对大国协调和集体安全作为安全机制(特别是运行机理)的比较研究以及在当代出现融合的新趋势的分析。鉴于此,本文以两种机制的历史实践,即传统大国协调时期———欧洲协调和理想的集体安全机制形式———国际联盟为例,从二者的主要行为体、决策程序、规则与规范等构成要素上着手,致力于澄清二者各自的核心逻辑,并对两种机制的安全效果予以分析。同时,结合“二战”后的当代国际政治发展,笔者认为,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在实践当中出现了融合趋势,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机制设计恰好体现了这一点。从实践来看,二者融合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大国之间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能否达成共识。

一、两种安全机制的核心逻辑

根据斯蒂芬·克拉斯纳(Stephen Krasner)的定义,国际机制(International Regime)是指“在特定的国际关系领域里形成的一系列隐含的或明确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③安全机制则是出于相信其他国家将会予以回报从而自觉限制自身行为的原则、规则和规范,这种机制不仅促进合作,而且国家之间合作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短期自我利益的实现。④大国协调和集体安全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和规范,并且能够限制、约束国家的短期获利行为,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因而才成其为两种重要的安全机制。

1.1欧洲协调:大国的共识和一致行动

大国协调始于欧洲协调,1814年欧洲强国召开维也纳会议,商讨反拿破仑战争胜利之后的欧洲事宜。尽管维也纳会议最终由来自欧洲的15个王朝参加,但是英、奥、普、俄、法等五大国享有会议决策权,会议的重大事务全部由这五大国商议决定。由此开创的欧洲协调维持了欧洲大国之间从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至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近40年的和平。⑤尽管欧洲协调最有力的时期仅持续到1822年,⑥坎宁主导英国外交事务后,英国与其他君主国分歧加大,但协调机制仍得以维持下来。

欧洲协调的主体是以英、俄、奥、普、法为核心行为体的五大国,采用会议外交的方式进行

05太平洋学报第20卷

④⑤

⑥对集体安全的理论研究主要有:Quincy Wright,“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Collective Security”,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186,Jul.,1936,pp.94-104;Howard C.Johnson and Gerhart Niemeyer,“Collective Security:The Validity of an Ideal”,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8,No.1,1954,pp.19-35;Roland N.Stromberg,“The Idea of Collective Security”,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l.17,No.2,1956,pp.250-263;Kenneth W.Thompson,“Collective Security Reexamined”,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47,No.3,1953,pp.753-772;Earl C.Ravenal,“An Autopsy of Collective Security”,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90,No.4,1975-1976,pp.697-714;Charles A.Kupchan and Clifford A.Kupchan,“The Promise of Collective Se-curity”,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0,No.1,1995,pp.52-61;John J.Mearsheimer,“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9,No.3,1994-1995,pp.5-49;任晓:“从集体安全到合作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4期,第10-14页;门洪华:“集体安全辨析”,《欧洲》,2001年第5期,第10-17页;郭学堂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集体安全体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对大国协调的理论研究主要有:Richard B.Elrod,“The Con-cert of Europe:A Fresh Look at an International System”,World Poli-tics,Vol.28,No.2,1976,pp.159-174;Robert Jervis,“Security Regim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6,No.2,1982,pp.357-378;Robert Jervis,“From Balance to Concert: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World Politics,Vol.38,No.1,1985,pp.58-79;郑先武:“大国协调与国际安全治理”,《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第49-65页;韦宗友:“非正式集团、大国协调与全球治理”,《外交评论》,2010年第6期,第105-116页。

对集体安全与大国协调的比较分析主要有:Charles A.Kupchan and Clifford A.Kupchan,“Concerts,Collective 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6,No.1,1991,pp.114-161;Richard K.Betts,“Systems for Peace or Causes of War?Collective Security,Arms Control,and the New Europe”,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7,No.1,1992,pp.5-43.

Stephen D.Krasner,ed.,International Regime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p.2.

Robert Jervis,“Security Regimes”,p.357.

有学者认为,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协调名义上还存在。参见Charles A.Kupchan and Clifford A.Kupchan,“Concerts,Collective 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pp.122-123.本文讨论的欧洲协调时期限定为1814年维也纳会议始至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终,这也是国内外学者较为通用的做法。

Robert Jervis,“From Balance to Concert: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p.58.

决策,这种方式由英、俄、奥、普通过《四国同盟条约》规定定期举行会议予以确认。定期会议后来并没有持续下去,而是发展成以解决国际问题为导向的会议机制,这种会议既有国王或者政府首脑参加的高峰会议,也有各国外交大臣、驻外使节参加的不同级别的会议。这些会议上达成的条约、议定书等成为“欧洲法律”,被认为对所有欧洲国家都有约束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五大国协调的合法性权威。

欧洲协调的创立缘于两大目标,即维持欧洲和平和压制欧洲各国国内的革命活动。在实际运行中,维持势力均衡也是19世纪协调机制的重要目标。①这些正是对拿破仑战争后五大国达成的最大共识,在此共识下,欧洲协调的规则与规范主要有:①非正式的议事原则。大国协调是问题导向型的安全机制,很多学者都强调了协调机制的这种非正式性。②②协商一致的决策原则。这种协商一致并非采用投票表决,而是大国之间通过磋商、讨价还价、“补偿原则”等方式进行共识性决策。也就是说,每一次协调行动并非五大国的全部赞成,只要大国不明确反对即可。③集体反应原则。该原则要求在处理欧洲的重大安全问题上不能搞单边行动,某一大国的对外干预需要得到其他大国的认可或者默示,因为这涉及到1815年维也纳体系变动问题,需要大国的集体应对才能提供变动的合法性。欧洲协调时期,多边条约和多边会议的增多且重要性相应提高是集体反应原则的明显例证,这与协调机制弱化后以德国俾斯麦为代表的国家自行结盟的现象迥异。④自我克制原则。大国放弃短期自我利益的实现,将对外扩张的野心收敛起来,转而采取较为温和的外交政策,在欧洲协调时期,出现了被霍尔斯蒂称为“英雄史诗般的国家自我克制行为”。③欧洲协调的主体成员限制为大国,决策采用会议外交、相互协商这种灵活程度高的方式,机制运行的主要规则无论是协商一致、集体反应还是强调自我克制,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大国协调运行的核心逻辑,在于强调大国的共识和一致行动,便于使大国的意愿和利益得到有效贯彻。

1.2集体安全:全体成员的道德互助

集体安全是一个含义复杂的概念,以至于“一战”后很多集体安全理念的倡导者都不能准确说出它的含义。④此处出于澄清两种机制各自核心逻辑和差异的考虑,因而将集体安全限定为“理想的集体安全”,并采用国际联盟这一运行机制较为符合“理想的集体安全”规范的史例为证,以便于讨论。

什么是“理想的集体安全”呢?伊尼斯·克劳德(Inis Claude)指出:“这是一种最高程度的集合体,它由所有国家采取行动支持,它为所有国家提供安全,它对抗任何通过使用武力改变既存国际秩序的国家……理想的集体安全……以法律义务为保障,确保任何侵略国都将受到集体制裁。”⑤查尔斯·库普乾(Charles A.Kupchan)和克利福德·库普乾(Clifford A.Kupchan)总结了理想的集体安全的两大特点:包括广泛近乎所有的成员国;要求成员国依据明确的条约义务、自动地履行抵抗侵略的集体任务。⑥他们都强调了集体安全的核心特征,即以法律条约为准则和包含成员的广泛性。集体安全机制的主体包括所有国家,不像大国协

15

第9期王磊: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的差异及其当代融合———来自欧洲协调与国际联盟的历史经验

①②③④⑤⑥Richard K.Betts,“Systems for Peace or Causes of War?Col-

lective Security,Arms Control,and the New Europe”,p.27.

Charles A.Kupchan and Clifford A.Kupchan,“Concerts,Collective 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p.123;Robert Jervis,“Security Regimes”,pp.362-368.

[加]K.J.霍尔斯蒂:“没有政府的治理:19世纪欧洲国际政治中的多头政治”,载[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Roland N.Stromberg,“The Idea of Collective Security”,p.251.

Inis Claude,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Random House,1962,pp.110、168.

Charles A.Kupchan and Clifford A.Kupchan,“Concerts,Collective 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p.138.

调机制那样仅限于几个大国。①由于强调国际

社会所有成员的集体反应,所以在决策程序上,集体安全要求所有国家的一致同意和行动,在执行阶段,从理论上讲,集体安全机制可以有三种做法:一是成员国作出保证,在形势需要的时候进行军事上的合作;二是成员国派遣军队由集体安全组织统一指挥;三是组建一支国际部队,有集体安全组织中的权威机构控制,随时调遣。因为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反对建立中央军事机构,他认为集体安全体系所需要的是主权国家的自愿参与。从历史实践来看,国际联盟比较接近于第一种情况,联合国比较接近于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则尚缺少实例,此处以国际联盟为例,后文在探讨集体安全机制的安全效用缺陷时主要探讨这里的第一种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国际联盟的这种反应机制是基于战争分为不义的侵略者和正义的反侵略的假设。

使集体安全机制运转的相关规则与规范有:①拥有正式的国际组织,以条约、法律为行动准则。国际联盟是集体安全机制的表现形式,它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有自己的法人资格、代表和机构,设置有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不同于大国协调机制的非正式会议的议事规则。②全体一致的决策原则。该原则由国联盟约第五条之第一款规定,在国联大会和行政院中,每个国家都有一个投票权,包括有关防止战争的决定在内的所有政治决定,均需与会的会员国全体一致的通过。③互助原则。“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集体安全的口号,在此种机制下,一国对另一国发动的侵略都被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侵犯,互助原则要求国家具有自我牺牲以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这实际上是比协调机制要求更高的集体反应原则。

总之,“理想的集体安全”的要义是指,主体包括广泛近乎所有的成员国,在执行上,要求成员国依据条约义务承担抵抗侵略的集体任务,其核心逻辑在于强调全体成员面对侵略者的道德互助。

二、效果差异:稳定的秩序和

威慑的力量

2.1欧洲协调:稳定的秩序

欧洲协调在1815年至1854年将近四十年里保持了大国之间的和平局面,一改此前战争频繁的场景,有效维持了欧洲国际秩序的稳定是协调机制的主要成果。欧洲协调的存在对国家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一,国家倾向合作解决国际危机,而非诉诸战争。大国协调机制建立于战争或是重大危机之后,这并不偶然,战时的合作往往奠定了战后长期合作的基础。以欧洲协调为例,因为反霸权的国家之间在战争中建立起了非同寻常的紧密关系,并且将被打败的法国视为异类国家,大战结束后,战争也不再被看作维持均势的正常手段。②“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相继建立,正是战时合作在战后的延续。欧洲协调合作处理了诸多安全议题,例如:二十年代初期通过特洛波—莱巴赫会议和维罗纳会议压制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分别交由奥地利和法国承担主要军事任务;1832年英、法、俄三国达成《伦敦条约》规定希腊独立;1839年5月至1840年7月由英、俄、奥、普主持签署《伦敦协定》,制止第二次土埃战争;1841年7月,英、俄、奥、普、法五大国与土耳其签订《伦敦海峡公约》,将黑海海峡置于欧洲列强的集体共管之下。

25太平洋学报第20卷

①②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处以国际联盟为例,探讨的是全球

范围的集体安全机制,但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否认区域性集体安全机制的存在。参见郭学堂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集体安全体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8-70页;罗建波:“非洲集体安全机制的发展研究”,《西亚非洲》,2005年第5期,第35-40页;郑先武:“非洲集体安全机制的创新与困境”,《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第27-36页。另一方面,“国际联盟”的成员国累计曾达到63个,但在同一时期成员国最多时也只有1937年的58个,从这个意义上说,国联不符合“理想的集体安全”的要求,但本文之所以选取国联作为案例支持,是因为在决策程序上国联实行全体一致的投票表决,符合“理想的集体安全”的决策程序,能够鲜明体现这种安全机制在集体行动时的困境和执行效率偏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Robert Jervis,“From Balance to Concert: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p.61.

第二,协调机制培育了国家互信。为处理国际问题而召开的国际会议为各国领导人提供了直接交往的机会,尽管协调机制并没有建立起超国家机构,每个国家都还掌握着独立的决策权和执行权,但是领导人之间对话机会的增多,使得大家的观点和诉求可以很快地为彼此所获悉,这是建立互信的重要基础。

第三,协调机制促使国家行为体增强自我克制。实际例证包括:在1815年《维也纳条约》中,英国放弃对海外殖民地的要求;俄国克制了它在近东的野心;拿破仑之后的法国放弃了军事报复和扩张的野心;梅特涅主政之下的奥地利不去寻求特殊的国家抱负,只是依托于作为整体的欧洲协调体系。①大国的这些克制行为促进了互信、互惠,利于开展长期合作,有效维护了欧洲国际秩序的长久稳定。

在国际体系层次,欧洲协调虽未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无政府状态,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欧洲协调缓和了国际无政府状态,在当时的欧洲事务中已经享有一定的合法性权威。

2.2协调机制的缺陷

第一,欧洲协调以非正式的会议外交作为决策方式,问题导向的机制安排使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这种机制安排归根结底是因为各大国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利益和权力的博弈,以此实现彼此间的合作和互惠。因此,大国博弈增加了确立治理议题的不确定性和治理结果的不连贯,特别是在安全领域,查尔斯·库普乾和克利福德·库普乾指出,由于缺乏对集体行动有条约约束力的明确规定,这可能会削弱协调机制的威慑力,潜在的秩序破坏者对于是否会出现制衡联盟和受到惩罚感到更不确定。②第二,协调机制的运行环境依然是国际无政府状态,并且也无意和没有能力建立起超国家权威,比起集体安全机制,协调机制在缓和安全困境方面的效果稍逊一筹。安全困境是指:在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下,处于其中的国家必定并且经常的会担心自身的安全受到他国的攻击,从而努力追求权力的不断增长以保护国家安全,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其他国家的不安全感,导致他国愈加追求扩充权力,从而使国家陷入循环恶化的困境之中。③因为不像集体安全机制依靠所有国家对抗一个侵略国的互助,说到底,协调机制也没有在机制设计上根除国家最终依靠自助手段保护自己的结局,仍然保留有国家之间微妙的势力均衡。

第三,协调机制的最后一个缺陷即是其主体成员的排斥性,它是一个大国俱乐部,忽视并且有时会违背一些欧洲小国的利益。从规范的意义上讲,这一缺陷使其无法给每个国家带来普遍意义上的安全。因此,有学者批评说这种由大国协调维护的安全是由“有选择性的集体”来享用的。④这种主体成员的局限在19世纪强权政治的时代尚可接受,但是在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的今天很难适用了。

2.3集体安全:威慑的力量

集体安全机制的主要效果在于对潜在侵略者产生的威慑作用。具体而言,其安全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集体安全机制将一国受到的侵略视为所有国家受到了侵犯,主张所有国家联合起来对抗侵略者,这种规则无疑会对潜在的侵略者产生威慑作用。从理论上讲,它比无政府条件下的制衡机制更为有效,因为它可以提供更为强大的对抗侵略的力量,它是所有国家反对一个侵略国,而不是均势条件下实力相近的敌对集团的对抗。而且,即使集体安全不能正常运转,其最坏时的情况也与无政府状态下的均势产生的结果大致相当。如果那些没有直接受到侵略威胁的国家选择退出集体行动,那么保留下来的国家联盟也与无政府状态下的均势所

35

第9期王磊: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的差异及其当代融合———来自欧洲协调与国际联盟的历史经验

①②③④Richard Rosecrance,“A New Concert of Powers”,Foreign

Affairs,Vol.71,No.2,1992,p.72.

Charles A.Kupchan and Clifford A.Kupchan,“Concerts,Collective 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p.143.

John H.Herz,“Idealist Internationalism and the Security Di-lemma”,World Politics,Vol.2,No.2,1950,pp.157-180.

Richard B.Elrod,“The Concert of Europe:A Fresh Look at an International System”,pp.163-165.

能构成的国家联盟相当。①

第二,促进国家间合作互助,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这一作用与协调机制相似,但是集体安全机制有正式的国际组织为载体,而协调机制则采用非正式的议事原则。国际联盟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载体,它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为成员国提供了一个对话交流、合作互助的制度平台。1899年和1907年的两次海牙和平会议制定了详尽的调停和仲裁法律程序,这些经过改进后都已体现在《国际联盟盟约》之中,成为集体安全机制借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手段。尽管国际联盟的失败更为人所知,但确实拥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成功的记录:1920年国际联盟调解解决芬兰和瑞典关于阿兰岛(Aa-land Islands)的争端;1921年国际联盟迫使希腊、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的军队退出阿尔巴尼亚;1923年国际联盟迫使意大利军队撤出希腊的科孚岛。②

第三,缓和安全困境。查尔斯·库普乾和克利福德·库普乾指出,集体安全机制的关键优势之一便是缓和自助世界里的竞赛和敌意。③它的方式包括:深化合作加强互信,以集体互助的预期取代零和博弈,使得安全困境的根源逐渐衰弱;通过提高透明度和增加信息供给,减少国家之间因为不确定和不完全信息导致的意料之外的冲突,促使国家采取防卫为主导的军事姿态以缓和安全困境。

在国际体系层次,集体安全机制缓和了无政府状态,据此理念建立的正式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国际政府的作用,尽管从实践来看它的权威实际非常脆弱。2.4集体安全机制的缺陷

考察一种国际机制的安全效用,规则与规范的执行情况必不可少,规范意义、执行效果是分析一种机制的安全效用的两大指标。④很遗憾的是,从国际联盟的实践来看,集体安全机制在执行效果方面表现不佳。本文着重分析集体安全作为一种机制在运行机理上存在的缺陷,主要是由于主体成员众多、决策程序的弊病和互助原则的空想色彩造成的。

第一,主体成员众多、全体一致的投票表决程序导致集体行动的困境,严重影响执行效果。集体安全的前提是假设成员国强烈支持、维护既存国际秩序,但事实并非如此,当应对战争时人力、财力开支不菲,尤其面对一个大国的侵略需要抵抗时就更甚,这就导致集体行动的困境,存在推诿责任或者搭便车的问题。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指出,在一个集团范围内,如果集团收益是公共性的(如国际联盟的维护和平、制止侵略),即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共同且均等地分享它,而不管它是否为之付出了成本。集团收益的这种性质促使集团的每个成员都想“搭便车”而坐享其成。⑤

第二,以道义、法律制止战争而无强制机制导致执行效率偏低。集体安全机制强调成员国须以国际道义和法律条约为准则,但实际上,国际联盟的决策是由不同的国家集团通过政治过程做出的,判定一国为侵略者并非就一定在道义上正确,有些时候,战争的原因纷繁复杂,并不能明确判定谁是侵略者、谁是受害方。⑥在执行阶段,集体安全机制依赖互助原则,要求国家具有自我牺牲以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但如此这般只是一厢情愿。相反,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法国不是在认真考虑如何依据集体安全机制对意大利实施制裁,而是一心想着怎样借助意大利这个天然盟友在北非的扩张来平衡德国的陆军优势,特别是在德国进入莱茵

45太平洋学报第20卷

①②③④⑤⑥Charles A.Kupchan and Clifford A.Kupchan,“The Promise

of Collective Security”,p.55.

[英]华尔脱斯著,汉敖、宁京译:《国际联盟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94-279页。

Charles A.Kupchan and Clifford A.Kupchan,“The Promise of Collective Security”,p.57.

Oran R.Young,“International Regimes:Problems of Con-cept Formation”,World Politics,Vol.32,No.3,1980,pp.331-356.

[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Roland N.Stromberg,“The Idea of Collective Security”,pp.256-263;Howard C.Johnson and Gerhart Niemeyer,“Collective Se-curity:The Validity of an Ideal”,p.30.

河地区之后。①从安全机制的运行机理上来讲,

在国家利己动机无法消除的情况下,缺少有效的强制机制是导致其执行效果不佳的致命弱点。

第三,以抽象的道义、法律为准则和互助原则的空想色彩实际上延迟了制衡侵略者的联盟的出现,对集体安全机制的依赖反而损害了这种机制的安全效用。查尔斯·库普乾和克利福德·库普乾认为,依赖集体安全机制,使得国家在无政府状态下自助的紧迫感消失了,对他国和集体安全的依赖心理导致国家对于军事的投入降低。②如此一来,集体安全机制的存在麻痹了国家的安全神经,当面对强大敌国发动的战争时,一旦集体安全机制失效,制衡敌国的联盟又没有达成,受侵害国的境况反而更加糟糕了。

三、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的当代融合

大国协调的主体局限于强权之间,而集体安全机制的主体则包括全体成员国。与集体安全机制相比,协调机制的主体成员均是有行动能力的大国,因此,一旦做出决策,五大国执行起来可以有效达成目标。由于集体安全机制的主体成员众多,多采用全体一致的投票原则,致使其在执行效果方面表现不佳。在决策程序上,协调机制以问题为导向,采用非正式的会议外交,不像集体安全机制那样以国际法律为准则,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关于两种机制的对比分析,笔者整理如下(表1):

表1两种机制的比较分析

两种机制大国协调理想的集体安全

构成要素

设计理念问题导向型条约、法律约束型主体数量有限的大国全体成员国

决策程序协商一致的共识性决策全体一致的投票表决

规则与规范

非正式的议事原则

协商一致的决策规则

集体反应原则

自我克制原则

正式的国际组织、明确的法律义务

全体一致的决策规则

互助原则实例欧洲协调国际联盟

安全效果

规范意义

促进国家合作

培育互信

增强自我克制

缓和国际无政府状态

促进国家合作与互助

缓和安全困境

威慑潜在侵略者

缓和国际无政府状态执行效果强弱

主体限制高低

国际合法性低高

比较来看,协调机制可以弥补集体安全机制在执行效果方面的欠缺,前者能够缓解推诿责任和搭便车的问题;同时,“二战”后众多原殖民地摆脱列强控制,纷纷建立主权独立国家,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集体安全机制则可以弥补协调机制在主体限制、合法性问题上的不足。从当代国际政治发展的实践来看,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融合已经有了现实需要。

从理论上来说,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有各自的核心逻辑,但二者也有内在的相通性。有很多学者将集体安全看作是从理想的集体安全(ideal collective security)到协调机制的一个连

55

第9期王磊: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的差异及其当代融合———来自欧洲协调与国际联盟的历史经验

①②Kenneth W.Thompson,“Collective Security Reexamined”,

p.765.

Charles A.Kupchan and Clifford A.Kupchan,“Concerts,Collective 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p.139.

续统一体。查尔斯·库普乾和克利福德·库普乾认为,协调机制位于这个连续统一体的底端,是最为弱化的集体安全形式;厄尔(Earl C.Ravenal)认为,将协调机制视为传统的均势体系是一种误解,它实际上是集体安全的胚胎或者刚刚机制化的集体安全形式;理查德·贝茨(Richard K.Betts)认为,协调机制可以称为集体安全的一种合理变种形式,但是基于无政府状态的思想前提;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认为,因为协调机制建立在所有大国对抗一个破坏秩序的国家的理念上并且依赖于对抗侵略行动的大国集体反应,因此协调机制也属于集体安全理论家族,它是初级的集体安全体系。①将二者视为连续统一体,对于认识它们的差异和联系很有帮助。

“二战”后国际政治的现实需要,和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内在的相通,都为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在“理想的集体安全”和大国协调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提供了契机。作为“二战”后最重要的集体安全机制,联合国的设计就体现了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两种机制的融合。实际上,主导联合国方案诞生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构思战后国际秩序时,就已经明确考虑到设计一种多边安全机制,既要继承威尔逊关于世界集体安全的理想,又要照顾到大国的权力现实,汲取国际联盟在决策程序、执行效果上的失败教训。除了威尔逊理想以外,梅特涅体系时代的欧洲协调是创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另一大历史借鉴。②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设计放弃了国际联盟在安全问题上全体一致的决策方法,《联合国宪章》将维持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授予安理会,采用五大常任理事国一致的表决原则,一般事项则采用联合国成员国多数表决制。在执行机制上,联合国改变了国际联盟强调成员国道义互助却没有强制执行措施的缺陷,联合国将合法使用武力的权力赋予联合国安理会,主要由五大常任理事国承担。尽管在其成立之初,美苏两国就大国提供军队的规模和指挥权问题产生过严重分歧,但毕竟这种强制性机制建立了起来。遗憾的是1945年联合国诞生之后没多久,美苏两大国就因意识形态分歧、战略利益纷争而导致了冷战的爆发。在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联合国的安全功能近乎瘫痪,主要就是因为“二战”期间形成的反法西斯大国之间的协调局面不复存在。时间之短以至于罗伯特·杰维斯在评价“二战”结束前后存在的大国协调时,认为其可以被忽略不计。③

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东欧随之摆脱苏联控制,1990年打击伊拉克的海湾战争体现了大国合作的国际力量。美国、俄罗斯之间的友善关系为冷战后的世界开创一个新的大国协调时代提供了可能。五大力量中心重新掌控了世界秩序,它们是:美国、俄国、欧洲共同体、日本和中国。联合国安理会就是实现这一新的大国联合治理的重要载体,大国之间通过外交协商达成的决定,经由安理会获得合法性并以相关决议执行。④由于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安理会在一切武力使用上享有最终决定权。因而在后冷战时代,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国际重大安全问题的协调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1991年,五大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协商解决柬埔寨问题,随后巴黎会议达成的和平协议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后获得了国际合法性,这再一次生动地体现了两种机制融合的优势:大国协调先期通过会议外交达成协议,再经由集体安全机制获得国际合法性。

然而,即使是在冷战后国际局势大为缓和的情况下,联合国安全机制在应对一些国际安全问题时也并非每次都有效。这是因为大国协

65太平洋学报第20卷

②③④Charles A.Kupchan and Clifford A.Kupchan,“Concerts,

Collective 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p.119;Earl C.Rave-nal,“An Autopsy of Collective Security”,p.704;Richard K.Betts,“Systems for Peace or Causes of War?Collective Security,Arms Con-trol,and the New Europe”,p.27;Robert Jervis,“From Balance to Concert: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pp.58、59,78.

[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2、373页。

Robert Jervis,“From Balance to Concert: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pp.58、59.

Richard Rosecrance,“A New Concert of Powers”,p.65.

调与集体安全的融合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大国在某一国际问题上是否能达成共识,如大国就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举行的多方会谈始终无法达成共识、无法确定解决方案,再到最近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分歧。区域集体安全机制如欧盟的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依赖于欧盟内法国、德国、英国等大国间的协调。进一步而言,冷战后大国联合治理局面的形成、稳定、持久,有赖于大国是否具有共同目标并为此目标承担责任,遵循大国协调的相关原则,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关原则中最为迫切的就是集体反应和自我克制原则。诸如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不顾中、俄等大国的反对,一意孤行,采取单边主义行动就是对大国协调的极大伤害,美国的这种行为会增加其他大国的不安全感。由此可见,在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趋于融合的机制下,大国协调的成败是其能否有效运行的基础。

四、结语

欧洲协调和国际联盟的历史实践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制度的设计提供了宝贵启迪,对于安全机制来说,合法性和执行力永远都是最大的两个问题。“二战”后,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趋于融合,尤其是对那些有若干大国成员的集体安全机制来说,如联合国、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等,大国协调可以弥补集体安全在执行力上的缺陷,而在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的时代,集体安全机制则能弥补协调机制在主体限制、合法性问题上的不足,两种机制的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各自的缺陷,满足国际安全治理对执行力和合法性的要求。正如查尔斯·库普乾和克利福德·库普乾在1990年冷战即将结束之际,回顾历史为欧洲勾画后冷战时代的图景时所说:“基于集体安全的协调机制建立在若干主要大国引导地区安全结构的基础上,这一设计既反映了权力现实,同时又吸取了集体安全的优点。”①

时至今日,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两种机制依然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八国集团(G8)、二十国集团(G20)主要作为经济协调机制,主导着全球经济、金融领域的治理,大国的作用明显而现实,同时G8、G20的相关决议也与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机制结合起来,使大国达成的共识在全球层面推广、执行;就国际安全治理而言,以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为主,其他重要行为体如欧盟、日本等参与,大国之间围绕国际安全问题如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叙利亚问题展开密集会议外交,其会谈成败直接影响到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结果。总之,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的融合效果仍然取决于大国之间的共识、合作。一方面,世界主要大国应当就现有国际体系转变、对国家主权的认识、地区安全等问题加强对话,凝聚共识;另一方面,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多边主义,这就要求各大国遵循自我克制原则,避免单边主义行动。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大国之一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安全治理、实现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的机制融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中国组织建立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给有关国家提供了一个多边协商的平台,为东亚地区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应继续加强与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对话、协商,坚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国际安全事务上的主导权,同时积极展开与其他相关大国在安理会内外的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大国在安理会之外通过更高级别的政治领导人之间的协商,会为安理会最终通过决议奠定基础。中国既要积极利用、参与现有多边框架,又要适时开创多边外交平台,以期与其他重要国际行为体一起开创一个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紧密融合的新时代。

编辑战海霞王华

75

第9期王磊: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的差异及其当代融合———来自欧洲协调与国际联盟的历史经验

①Charles A.Kupchan and Clifford A.Kupchan,“Concerts,

Collective 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p.116.

85太平洋学报第20卷

Differences and Contemporary Integration of the Concert of Great

Powers and Collective Security

———Historical Experience Derived from Concert of Europe

and League of Nations

WANG Lei1

(1.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Concert of great powers and collective security constitute two important security regimes to manage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d crisis.This article is to mak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ubjects,decision-making processes,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se two respective regimes,integrated with the historical practice of concert of Europe as well as the League of Nations.The core logic of the former emphasizes on common recognizance and collective actions of great powers,and the latter emphasizes on mutual moral assistance of member states.Collective security is not flawless in executive performance but concert of great powers can make up for its de-fects in collective action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In today’s increasingly democratic world,collective security regime can make up for the disadvantages of concert of great powers in the limitation of entities as well as the in-efficiency of legitimacy.Two regimes are intrinsically connected and functionally complementated.Concert of great powers and collective security tend to integrate in practice.

Key words:the concert of great powers;collective security;functional complementation;integration of regimes

概述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概述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发展的民族文化。民族种类也是无法比拟的,就当前中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不难发现,中国已发展有五十六个民族,并且和各个民族相互融洽,相互团结的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进而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历史阶段。纵观中国历史她是怎样发展成现在的状况的呢?这须从中国古代历史说起。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秦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建立 秦朝的确立,决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自从有了人类,就决定了人种的不同,即发展成后来的民族。在夏商周时代,各个部落的存在,每一个部落都是按照一定的血缘关系组成的,说明了组成部落的人种不同,不同的人种,形成了各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大不相同,再加上诸侯兼并,势必会引起矛盾。为了生存,他们连年征战,广大农民不分民族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人们迫切要求统一,结束这种局面。应时代需求,秦国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和赢政的带领下,经改革,励图治,平息了各民族之间的纠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把各族统一为一个整体,为中国的民族融合、民族大团结迈出了第一步。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北魏的民族大融合

中国的封建社会历经秦、西汉以后,东汉时部分北方少数民族出现内迁。此后,朝代出现了分裂,魏蜀吴三分天下,乃至两晋时期国家处于十分混乱的局面,但在两晋时期由于司马家族的努力,出现的两晋的短期统一,而此时出现少数民族的内迁(内迁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即“五胡内迁”),少数民族的内迁,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相处,逐渐融合,对祖国北方的生产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两晋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剥削和压迫,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时至北朝时期,鲜卑族兴起,后统一黄河流域,建立北魏,结束了十六国的分裂局面,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而在此时,居住的北方少数民族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改变了过去本民族的游牧生活习惯。当然汉族人民也向少数民族人民学到了很多东西,各族劳动人民在反对各民族统治阶级斗争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强了联系,互相支持,促进了融合,到孝文帝继位后,由于改革的完成,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于是在孝文帝的领导下,落实实施了汉化政策,让少数民族同汉族人民混杂相处,通婚、改汉姓、说汉话、穿汉服,完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同时也加速了北方封建化的进程。 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大融合──元朝的民族大融合 自古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隋唐统一中国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使封建社会达到顶峰时期,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时至藩镇灭唐以后,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逐渐强盛起来,国家和社会一片混乱,鱼龙混杂,民族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后来随着蒙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6课 国际联盟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二十八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6课国际联盟习题 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二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全球通史》说:“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主要是在强调“一战”( ) A、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B、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 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D、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被认为为1924年至1930年期间西欧各国关系之改善奠定基础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洛桑条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从机制上看,国际联盟制止战争、制止侵略的宗旨成为空谈的主要原因是 A、国联成员国并非真心维护世界和平 B、德国等具有发起战争危险的国家参与 C、国联行政院的权力过大 D、国联代表大会和行政院决议坚持“全体一致”的原则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后来却没有参加,原因是( )①英法等国和美国有矛盾②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③国联盟约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④盟约否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世纪20年代,凡尔赛体系有过两次重大调整。这两次调整分别是 A、道威斯计划、《洛伽诺公约》 B、道威斯计划、《非战公约》 C、鲁尔危机、《洛伽诺公约》 D、《洛伽诺公约》、《非战公约》 【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梦幻超级大国》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11课梦幻超级大国 学习目标1、能够独立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知道爵士乐、好莱坞电影业是现代世界音乐和电影业的典型代表。 3、分析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认识,了解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是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学习重点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学习难点尝试分析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学法提示对比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导学过程订正栏一、学习导航: (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6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强大的国家、 、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美国战 后经济的迅猛发展。 2、美国在战后对外投资大大增加,飞速发展,不 断扩大,加强了美国在世界许多国家中的经济地位。 3、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它缘于美国黑人音乐,是将 黑人音乐与欧洲乐器混合为一体的音乐形式。20世纪50年代兴起。 4、20世纪初的几十年,美国的电影称雄于世界电影王国。高 科技的运用,使它获得了的称号。是世界 艺术家追求的电影最高荣誉。 (二)质疑问难: 二、探究交流: 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走进美国。 ■活动探究之一:感受美国经济的超强实力 微软操作系统美国硅谷

(六国生产增长指数表) 注:表格里的数字以1938年的为基数。 解读和运用史料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你能运用上述史料回答问题吗?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美国的著名品牌? ●谈一谈:你看过《哈利波特》吗?观后感觉如何? ●议一议:通过上述问题的回答并结合两副图表归纳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想一想:阅读课文“材料阅读”中的“1960—1993年美国‘研究与开发’经费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作用? ■活动探究之二:横行霸道的世界警察 从1798—1993年间,美国以武力解决冲突的案例高达230余次;冷战期间美国对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约有125次;1990年以来,以多种借口先后对外出兵40多次,其中对他国进行强力军事干预就有10次: 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 1989年,夜袭巴拿马 1990年,利刃刺向利比里亚 1992年,武力干涉索马里 1994年,“战斧”导弹抡向波黑 1994年,大举入侵海地太子港 1998年,打击苏丹和阿富汗 1999年,空袭南联盟 2001年,军事打击阿富汗 2003年,攻打伊拉克 年份 国别 1938 1949 1955 美国 100 174 219 英国 100 113 134 联邦德国 100 100 178 法国 100 112 149 意大利 100 101 150 比利时 100 109 135 2009《财富》全球五百强公司榜单显示,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上榜的美国公司是自《财富》于1995年开始计算世界500强以来最少的一年。但仍有140家。这个数字是其他任何国家的两倍。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题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题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族研究所管彦波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讲到民族关系时,民族融合是一个频频出现的词语。那么,什么是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民族大融合,以及民族融合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式又如何?今天,正确地把握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一、如何理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对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表述全球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时,民族融合是指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民族特征与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二是把民族融合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来看待,它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民族的现象。我们在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时,通常是在后一个层面上来使用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因为,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从我国以及世界上的民族关系来看,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存在着两种情况或方式。一种是采取政

治强制手段把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一种是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经过自然的过程合于另一个民族。为了比较妥当和科学地表示这两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或方式,人们又习惯地把通过政治强制使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 的情况称为同化;把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自然地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融合。在中国多民族的关系史上,既有强制同化,又有自然融合,相互之间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错综而又复杂。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在我国历史大量存在,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如我国匈奴族从后汉至南北朝的汉化,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的汉化,契丹、女真在辽、金、元时的汉化。一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如夏时的淳维,秦汉时的赵佗,南北朝时的桓诞,北齐时的高欢。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前提和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3)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4)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5)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二、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源与流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

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历史佳话

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历史佳话(少数派在民族统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题记:历史往往在意的是最后已成的定局,关注的只是成败,但是每一段历史成为定局之前必有推动它发展的众多因素。 一.北宋时期 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10岁时登基,由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执政后,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高太后死,宋哲宗亲政。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与此同时宋与辽、金,大理、等王国也多有恩怨纠葛。 萧远山属契丹后族中人,是辽国萧皇后属珊大帐的亲军总教头,并且很得萧太后的赏识,受辽国太后信任,任属珊军总教头。萧远山致力于宋辽睦邻修好,每每劝阻辽道宗用兵动武,深得宋辽两国士民的爱戴。 萧远山带妻子回雁门关省亲时,其妻及族人在雁门关外却遭到被姑苏慕容氏慕容博陷害,惨遭中原人士追杀,因妻子被杀,心灰意冷的萧远山遂殉情落崖,留下一孤儿萧峰。尚在襁褓中的萧峰被主持这场伏击的少林方丈玄慈和丐帮帮主汪剑通几人带回中原,交于居于少室山的山民乔三槐夫妇收养,取名乔峰。七岁时,玄苦大师传授武艺,16岁时,汪剑通收为嫡传弟子,泰山大会后,立为丐帮帮主。继任帮主后萧峰智勇双全、胆略过人、豪迈飒爽、不怒自威,掌管丐帮八年,一直率领丐帮以帮助北宋抗击外敌为己任。

段誉出生于大理皇室,从小即过著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生活。23岁(登帝,其父段正淳是北宋时期大理国镇南王,段正淳的兄长是大理国皇帝段正明。段延庆原为大理国太子,段誉生父,后因大理内乱,流亡出外,因其身份,受到多方追杀,最后面目全毁,双腿残废,连话都不能说了。开始向当年追杀他的人展开疯狂的报复,因手段残忍,得到了“恶贯满盈”的绰号,后来他遇到了另三大恶人,并以其实力将三人统至麾下,成为四大恶人之首。因为大理皇室后来光复后由段寿辉登位,后传于段正明,其心中不服,一心想抢回帝位无果。一日段誉在松鹤楼上喝酒,遇见乔峰,二人斗酒,难分高下,惺惺相惜,结为兄弟。 虚竹自幼出家为少林寺小僧,二十二岁起始习武,二十四岁时因跟随师父发放名帖下山。后又师从逍遥派掌门无崖子。无崖子有一师妹李秋水,眉目甚美,声音甚是轻柔婉转,身形苗条婀娜为西夏国太妃。一次武林聚会中虚竹、段誉各怀心事,借酒消愁,开怀畅谈,甚是投缘,于是结为兄弟。后来,西夏国王招纳驸马,虚竹原本只打算陪同义弟段誉应征,却发现原来西夏“银川公主”竟就是曾与他有过肌肤之亲的女子,二人终成眷属。 一日丐帮副帮主马大元被杀,帮内权利斗争中乔峰身世被揭秘,三十年前,中原豪杰接到假情报,契丹国有大批武士要来偷袭少林寺,想将寺中秘藏的武功图谱夺去,中原人士担心契丹人夺取后军中人人习练,战场之上,大宋官兵将不是敌手,于是少林寺严加戒备,同时遴选精锐兼程赶去雁门关外迎击。抵达雁门关后,埋伏待敌。契丹武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民族融合

二、我国古代三次民族融合的概况 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最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之间有矛盾、斗争甚至战争,民族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不能说成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在中国古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状况,各民族的长期交往是民族融合的最主要原因。 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大国兼并小国。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更为频繁,政治格局变化无常。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逐步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基础。 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各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民族融合现象。蜀国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吴国征服、招降和笼络越族,越族同汉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差别不大。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更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3、宋元时期,战争虽一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宋辽、宋夏、宋金议和后,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朝时,民族融合达到高潮。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带动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和女真人,与汉族杂居,在元朝已被视为“汉人”;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元朝时更有大量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一)华夏—汉民族的形成与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 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据传说和考古发掘,炎黄时代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地碰撞融合,结成联盟向东推进,战胜了以泰山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团,建立起号令黄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联盟,并击败江汉流域的苗蛮集团,成为可追溯的中国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所以,我们说,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华夏族肇兴的腹地。 华夏族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一词常被用以区别中原地区的民族与其周边的民族(即蛮夷戎狄),然而,华夏族实际上也并非全为中原之旅。它融夏、商、周三族初具雏形之后,就像滔滔东注的长江,涵化万水,汇合百川,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民族集团。大体在周代,在这个族体中,既有涵盖了共同尊奉黄帝为始祖的夏、商、周三族的“华人”,又有华夏化了的戎人、氏人和夷人。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当时,中原地区“华夷”逐渐走向一体,内迁异族已被华夏吸收、融合。中原四周,齐、鲁吞并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统一诸蛮,边疆地区民族融合、兼并的速度也在加快。而华夏诸侯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和在它们夹缝中的几个小国了。即使是原来被称为“蛮夷”的秦、楚已同被称为“诸夏”或“中国”,与周边各族出现了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总之,这一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华夏族。华夏族自诞生之日起,又以迁徙、聚合、民族战争等诸多方式,频频与周边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融入众多非华夏族的氏族和部落。这样,以华夏族为核心,在中国的腹心地区进行的民族融合,是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点。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这一时期,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族,他们出现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后,骤然间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纷纷离散聚合。建立过政权的许多民族都纷纷与汉族融合。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在北方,史称“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纷至沓来,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这些民族政权,一般不管哪个民族居统治地位,大都与汉族世族阶级相联合;同时,在政权的组合上又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北方民族徙居中原,纷纷建立政权,一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1)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读史使人明智。 人类五百年的历史是漫长而又极其复杂的,翻开这本厚厚的书册,我看到了五个世纪以来的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乱纷争,一次次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暗中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保罗?肯尼迪用他那富有魔力的语言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再现了一幅综合了军事,经济,国际关系的宏伟历史图景。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的自我演绎的故事,国与国之间相互的注视,冲突和融合成为影响历史走向不可忽视的力量。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正处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吸取历史的教训,借鉴前人的经验,对一个正在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正如《大国的兴衰》前言所写,这本书论述的是近现代的国家或国际力量,追述和阐明了自系西欧建立新君主国和全球性跨洋集团以来,五个世界中大国的相互关系和兴衰盛亡。而我此篇读后感则是在读完历史上各国浮浮沉沉,战争风起云涌,经济不断发展后的一些经验总结,一些对当代中国复兴之路的小小见解。 元朝时中国似乎在马可波罗的描述下成为了西方世界向往的黄金之地。那里地大物博,农业发达,社会繁荣,财富泛滥到了“遍地黄金”的地步。它拥有众多的人口,灿烂的文化,并且有受到儒家良好教育的官吏治理的、统一的、等级制的行政机构。当1368年出现的明朝重新统一帝国并最后打败蒙古人的时候,许多旧的制度都保留

下来。那时的中国人不可一世,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将自己放置于地球中心,却茫然不知欧洲大陆上轰轰烈烈的变革与显著的发展。这一现象的表现之一便是郑和七下西洋不为发展商贸,不为了解外面的世界,只为发扬国威,满足统治者不可一世的自负心理和无知的猎奇心理。然而3年过后,一道圣旨让如此形式的对外交流也成为妄想,中国开始了此后长时期的闭关锁国,懦弱的中国人终是转过身将背影留给了世界。这段历史总是会让后来的中国惋惜不已,我们从中应该看到一个有魄力面向新形势,清楚自身位置,对外开放,不断学习别国的国家才不至于被世界抛弃,我们也欣慰的看到,1978年后的中国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这就是历史的作用:为后世提供经验和教训在中国人深受中央集权制的后果其害时,欧洲国家因没有所谓的绝对权威,在不断的扩张权力,争夺利益的战争中寻求军事变革,也正是在军事变革上的不懈努力带动了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欧洲国家似乎因祸得福,逐渐找到了一种螺旋式上升的途径,无形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表现突出,西班牙便是代表,当然还有哈布斯王朝联盟。但是这二者都在之后慢慢衰落下去,在讲他们衰落的原因之前,我想要先介绍一下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阐述的关于经济,军事与大国兴衰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受经济水平的影响,而且这种水平是相对于邻国而言,当一个国家在所在地区一定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时,这个国家便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区域性大国的地位。经济的发到一定程度上,对军事的投入开始提高,国家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配套练习:第6课国际联盟含解析

6.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平息反战思潮,尽快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 B.加强行业联系,促进国际交往 C.召开巴黎和会,严厉处置德国 D.防止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有识之士主张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组织,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从而催生了国际联盟的建立,故D符合题意;A、C与国际联盟成立的时间不符,B是万国邮政联盟等行业性国际组织成立的目的。 【答案】 D 2.假如你要研究国际联盟的历史,你首选的考察地点应当是() A.泰姬陵B.凡尔赛宫C.日内瓦万国宫D.雅典娜神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国际联盟成立的地点是瑞士的日内瓦。故选C。 【答案】 C 3.国联实权被英法所掌握,这说明() A.美国不希望建立这个组织 B.美国无意谋求世界霸权 C.美国的经济实力不如英法 D.世界格局的中心仍在欧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国联主要是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而凡尔赛体系的重点在欧洲。 【答案】 D 4.一战后在操纵国际联盟问题上的争夺,实质上反映了() A.英美争夺对世界的领导权 B.英法要维护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C.英法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D.美国具有攫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国际联盟问题上英法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二者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英法要维护国际联盟的领导权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英国,B项表述不确切。操纵国联与否,实际上就是英美在争夺对世界的领导权。排除B、C、D,故选A。 【答案】 A 5.哪一项不是国际联盟留下的不太光彩的历史记录() A.纵容日本1937年侵略中国 B.放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纵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放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国际联盟成立之前,因此,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6.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凡殖民地及领地于此次战争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为实现这一神圣任务,国联认为最合适的途径是() A.民族自决B.集体安全 C.维护和平D.“委任统治”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将德国殖民地由国际联盟实行“委任统治”,实质上是把殖民地交由英、法、日等国实行殖民统治。 【答案】 D 7.为找到持久和平之路,美国总统威尔逊等政治家们曾在巴黎和会上作出过极大努力,并在不少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这些被列入国联盟约的、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的共识包括()

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第二轮复习之 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民族:中原的华夏民族;北方的匈奴和东胡;西方的戎;南方的越 形式:经济文化交流(最基本形式);频繁的战争(直接动力) 影响:为后来秦统一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二、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比较张骞通西域和班超经营西域】

例1 [2010·重庆卷]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说: “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当时对中国人的刺激,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翦伯赞观点的正确性是因为其看到了() A.张骞开辟了通向西域的殖民道路 B.哥伦布发现美洲同张骞发现西域影响完全相同 C.张骞的行动对于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D.张骞来到西域完全是出于经济目的 【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1)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 ①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如秦始皇平定南越后,设三郡进行管理;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设郡,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等。 ②加快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如秦开发珠江流域,匈奴开发蒙古高原等。 ③各族人民友好往来和各民族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如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张骞通西域密切了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2)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文化发展。 ②统治者采取了有效政策,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3)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②带动了对外关系的发展,如丝绸之路的开辟等。 例2汉武帝时,细君公主居乌孙作诗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你能从诗中获取的信息有( ) ①细君公主远嫁乌孙政治联姻②细君公主对生活不习惯③细君公主远嫁异国,促进了两国经济往来④反映了当时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②③ 三、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7.部编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七 大国史

第二部分陕西专题突破 时新热点突破 专题七大国史 1.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一幅宣传画,上半部分描绘的是苏联人民制定计划开展经济建设,下半部分描绘的是西方国家制定计划对苏联进行军事包围与封锁。由此可知() A. 列宁新经济政策取得较大成效 B. 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实现工业化 C. 苏联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条件 D. 经济大危机导致美苏关系恶化 2.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苏联和美国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对比图。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 勃列日涅夫改革突破了苏联模式 B. 朝鲜战争导致美国七十年代经济下滑 C. 美苏两国力量消长影响国际关系 D. 苏联的经济发展水平曾一度超过美国 3.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被文献所束缚”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

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材料二18世纪中叶,随着经济发展及社会结构的变化,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危机。新兴的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通过请愿、群众集会等形式向政府施加压力……1832年,改革法案在议会通过并经国王批准,赋予新兴中等阶级选举权。1867年改革法案使除农业工人和矿工以外的工人阶级主体享有了选举权。1883~1884年议会制定了《人民代表制法》,规定取消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1918年,议会通过了关于妇女选举权的《人民代表法案》修正案,规定年满30岁的妇女享有选举权;10年后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完全取消。至此所有成年人均获得了平等选举权。 ——摘编自刘金源《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1)材料一中漫画所反映的是英国哪一法律文献?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国王地位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地位变化的原因。(4分) (2)19世纪中叶,哪一理论的诞生为英国等欧洲国家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议会改革的特点,分析其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历程中得到的启示。(1分) 4.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独立宣言》签订时的场景 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念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是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的分离。 ——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第十一课、梦幻超级大国

第十一课、梦幻超级大国 【教学目标】 了解战后美国发展状况及原因;知道爵士乐、好莱坞电影业是现代世界音乐和电影业的典型代表; 通过对美国发展状况、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导学重难点重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原因、特点。难点能否从课本中的两张表格中获得较多的有效信息,并尝试分析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然后指出:二战改变了世界面貌,二战后以美苏两极为主要矛盾的国际关系结构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结构。其中,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普遍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们来学习本课内容,了解一下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国家——美国。 二、学生自主阅读。 三、讲授新课: (一)经济“巨无霸” 1.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提问: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强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提问:这一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什么?(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始终是经济、政治实力最强的国家。依靠这种特殊地位和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大,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到处干预别国内政,并妄图“主持”国际事务,肆意践踏联合国宪章中的基本原则,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反对。 (二)“世界警察” 关于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的事例,学生能列举出很多。通过师生共同列举事例,充分认识美国的称霸野心,再分析美国认为其能领导世界的原因。可以对照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来对比中美两国对外政策的不同,并进一步讨论哪种外交政策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更为有利,讨论课本上的“想一想”,以培养学生尊重其他民族的意识和正确分析国际社会现象的能力。 (三)“从爵士到摇滚”,第四目“HOLL YWOOD——好莱坞” 对于摇滚乐和好莱坞,学生极为熟悉。以“我最喜欢的……(著名乐队、歌星、影片、影星等)”为题,选取一些精彩片段,在课堂上进行介绍。 课堂小结时,应强调指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我们都要一分为二地去认识它。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世界历史地图、有关著名乐队、歌星、影星的图片),准备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第6课国际联盟练习岳麓版选修3

第6课国际联盟练习 一、选择题 1.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解析】一战使欧洲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顺应了当时欧洲和平主义的思潮,故征服了欧洲。 【答案】 B 2.国际联盟成立的历史条件包括( ) ①国际交往的日益紧密②一战后的和平思潮③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④巴黎和会的召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际联盟成立背景的分析、理解能力。据史实可知①②③④均属于国际联盟成立的历史条件。 【答案】 A 3.基辛格曾评价某一国际会议说:“最后所得到的成果,是美国的乌托邦理想与欧洲的恐慌症妥协下不堪一击的产物——有太多的妥协使美国的美梦难以成真,又有太多的权宜之计难以平息欧洲的恐惧。”这一“产物”是指( ) A.国际联盟B.布雷顿森林体系 C.联合国D.关贸总协定 【解析】“美国的乌托邦理想”指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其中涉及到战后成立一个国际性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答案】 A 4.国际联盟盟约规定维持世界和平的手段主要有( ) ①会员国应裁减军备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③制裁战争发动国家④实行委任统治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国联盟约以裁减军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等规定,作为维持世界和平

大国兴衰史期末考核解答

阅读钱乘旦《英国通史》第13章,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会 在英国发生。(30分) P221 有关因素: 1)英国农奴制瓦解较早,为工业准备了“自由”的劳动力; 2)圈地运动把农民赶离土地,迫使他们到工业生产中寻找出路; 3)英国的海外殖民掠夺提供了原始资金,让英国工业得以发展; 4)英国是岛国,海上交通便利,又处在世界贸易的有利位置上,易于开辟世界市 场。 5)18世纪上半叶,农业革命增长了英国的财富,其无形中培植了贵族和乡绅的经营意 识,使他们以市场为目标进行生产,并努力赚取利润。社会上层的牟利取向向全社 会提供了一个楷模,鼓励人们去最求财富。对塑造英国的民族精神和进取性格有重 大作用,最终带动了全社会的牟利追求。 6)全社会的牟利意识推动了英国的技术革新和“工厂化”,技术革新促进了工业革 命的出现,“工厂化”使工业革命完成的彻底。 P222 根本因素: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政治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的发挥创造能力;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论证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只有在最“自由”的状态下才能最好的发展,一切国家干预都会对经济造成破坏,只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即纯粹的经济规律不受节制的起作用,才能把这个国家引向富强。这样的环境使得“工厂化”的出现和技术革新,有了技术革新,工业革命才能发生,有了工厂化,工业革命才会彻底。

比较1500年前后的欧洲、中国和穆斯林世界的社会发展状 况。(30分) 1.欧洲 欧洲既不是世界上肥沃的地区,也不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从地缘政治学方面讲,欧洲“大陆”的形状隐含着困难和危险,它的北部和西部与冰天雪地和大海相连,东面容易招致频繁的陆路入侵,而南面则易受到战略包 围,)1500年前后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和欧洲一些国家发生过许多战争并持续威胁着欧洲诸国; 欧洲诸国从来没有一个各部分都承认的一个世俗领袖或宗教领袖,每个国家都没有摆脱国内紧张局势,并且每个国家都把其他国家看成竞争对手而不是反对伊斯兰世界的盟国,军事力量分散;欧洲文化和科学遗产的相当大一部分是从伊斯兰世界“借用”来的。 2.中国 中国具有受到儒家良好教育的官吏治理的、统一的、等级制的行政机构,实行中央集权制; 11世纪大量书籍因为活字印刷术而大量涌现,指南针的使用使得海外开发和海外贸易兴盛; 11 世纪末中国北部已有可观的冶铁业,还有肥沃的平原和便利的运河系统,商路四通八达, 14世纪沿海地区谷物贸易兴旺发达;社会受重本轻末思想影响,农业发达;15世纪初期的郑和七下西洋反映了当时的海军规模浩大、实力雄厚。官吏们普遍信奉孔子学说,朝野上下思想处于保守状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他们普遍对商人、私人资本积累、贱买贵卖的做法、暴发户商人的铺张阔气厌恶,因而从15世纪中期开始各种建设事业都受到忽视:纸币的使用一度被中止;运河听任淤塞;铁工场被废弃;军队经常缺乏新的装备;天文仪器(约建于1090 年)缺乏管理;商人和其他企业家得不到官方的鼓励,禁止海外贸易和海洋渔业,这些使市场失去活力;海军因为一项皇帝诏书而发展停滞、规模和实力逐渐缩小,最终处于几乎没有海军的状态; 3.穆斯林社会 1500 年以前的几个世纪中,伊斯兰世界在文化和技术上都领先于欧洲。奥斯曼帝国拥有一支虔诚的、统一的军队并四处征讨,16世纪中叶其海军在整个北非沿海都很活跃;确立了法定宗教信仰、文化和语言的统一;并对其他种族实行宽容政策;但由于整个帝国实行专制集权并对创见、异端和商业的极端保守态度,官僚体系的各个分支麻木僵化,到了16世纪下半叶,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和文职人员开始进行内部劫掠,商人和企业家遭到不曾预料到的征税和对财产的非法没收,文职人员索取贿赂和没收货物储备,印刷业遭到禁止,禁止出口商品,行会竭力阻止创新,宗教对商人进行抨击,现代化步伐缓慢。莫卧儿帝国城镇内部有非常多的商人和活跃的市场,但由于其政治制度和思想的保守型,其绝对严格的印度教戒律妨碍了现代化:不能杀害昆虫等使大量粮食受损;社会习俗简陋造成脏差的环境以及病原的滋生;种姓制度扼杀创新精神,限制了市场;

大国兴衰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意义笔记

大国的兴衰(50) 由于民族国家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条件、幅员大小、人口规模、文化基础、自然资源和社会构成不同,它们都是在不平等的条件下参加到国际体系中来的,因此对“大国”的界定很难有量化的指标,世界性大国一般应具备五方面的基本特征,即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有比较完善、成熟国家制度,人民有比较富足的生活水平,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全球性影响力。对照这些基本特征,从15 世纪末大航海时代开始至20 世纪中叶二战结束,在世界舞台上曾出现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和美国等世界性大国。 大国的兴衰的历史根源长期以来受到关注。戴维·兰德斯在其著述的经济史学著作《国富国穷》中从地理、历史、科技、哲学、宗教、国际政治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对国家的兴衰平复的演变作了精湛而深刻地分析,探寻了国家贫富的根源。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反思了以往500年间世界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并指出科技和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之兴,兴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扩张;大国之衰,衰在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以及因过度扩张而造成的科技和经济相对衰退落后。尽管如此,但不能就此认为经济是一国成败的唯一原因,大国的崛起与衰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 历史上各大国的崛起是地理条件、民族凝聚力、对外扩张、地理大发现、科技变革、军备力量、国家战略、文化传承、国际形象、领导人的贤愚素质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一因素难以起到决定作用。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富足的劳动力是实现大国崛起的现实基础。 在探讨国家兴衰的根源时,国际关系学者没有忽视国家客观条件的重要性。比如,莫德尔斯基将具备“安全剩余”的地理位置列为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之一。日本和英国凭借海洋这一天然屏障在一段时间内为本国营造了相对安稳,远离战争的时期。在《国富国穷》中,作者一开始就提出能够对经济产生重大意义的是地理及气候因素。在人类早期的活动中,由于地理的分隔,人类主要在亚欧及非洲大陆上活动。从对产值和人均收入的统计上看,在早期的经济活动中,自然禀赋对一国的经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好的地理环境提供大量的耕地,产生的粮食足以养活众多的人口,众多的人口又提供了富足劳动力,促进了生产;好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二单元 第6课 国际联盟 同步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二单元第6课国际联盟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某学者在1919年撰文称,“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哩!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轫,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该文旨在() A. 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 B. 希翼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 C. 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 D. 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 2.国联成立后面临的两大主要任务是() ①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②制止法西斯侵略 ③处理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社会问题④维护凡尔赛体系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3.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A. 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和平纲领”的支持 B. 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C. 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D. 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4.《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国联() ①“维护和平”的原则②实行“集体安全” ③实施“民族自决” ④推行“委任统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痛定思痛,人类开始探寻维护世界和平的新途径。国际联盟的成立就是这种探寻努力的结果。国联从一成立就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它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太光彩的记录,并放任了二战的爆发,其原因不包括() A. 国联成为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下的维护霸权的工具 B. 国联盟约的很多规定模糊不清、漏洞百出 C. 美国与英法在国联内争夺领导权,使国联成为双方争霸的场所,降低了国联的效率 D. 苏联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也由于国内反对未能加入,大大降低了国联的权威性

近代大国兴衰和中国的崛起

大国的兴衰对中国崛起的启示 内容提要从公元1500年到公元2000年这五百年的历史发展变迁中,时间的轨迹一次划过欧洲、美国、美苏、美欧日和现在的一超多强。一个国家的兴起和衰落都存在一定的时代原因和现实因素,结合这两个方面我们可从自然状况、国家构造、战争利弊、军事政治、经济实力、科技武器、社会宗教等方面对各大国的兴衰做一定的解说。同时,反观中国这五百年来的历史、政治、经济发展,我们不得不说大国兴衰中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确实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然而其他的因素也是保证一个发展崛起和平稳进步的不可或缺因素。中国的崛起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借鉴又创新。 关键词战争经济科技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16世纪的欧洲,它是相对弱小且不值一提的。欧洲是一个分散的大陆,它的国家机构都是由一些封建小王公或贵族阶级组成。欧洲的地理位置揭示了它在西部和北部的相对恶劣气候条件,但也自然地形成了一种抵御外敌的天然屏障;它的东部和南部有亚洲和非洲这两个极大的大陆,从陆域上有受大国包围的危机,但这也使得欧洲更加警觉其国防与政治安全。 欧洲的奇迹得益于一场不可阻挡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16世纪时欧洲在政治上是分裂的,地理上的小版块国家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使得贸易和市场关系不断发展,货币信贷和银行业的发展使私商出现,此时,这些新的经济因素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是没有的。这种不受压抑的贸易使得商人、王公和地方贵族、市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了。

火器技术的重大突破导致了中央集权化,新的作战技术可以帮助某一个国际压倒其他对手。因此,大约1500年,获得了大炮垄断权的英国和法国就有一种绝对的优势来压倒他国。武器的螺旋式上升确保了欧洲政治的多元化,并使得他最终取得海上霸权。从葡萄牙、西班牙的兴盛到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再到英国受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洗礼后成为“日不落帝国”,每一个国家的崛起和衰落都十足地说明着经济与科技力的转移是一国兴衰的关键。以至于在19世纪40年代,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西欧,特别是以大不列颠为中心的跨洋、跨大陆的贸易和金融网络特别引人注目,这表明全球的经济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装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在19世纪60年代,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大洋彼岸正在为国家民族统一而战争的美利坚合众国。南方种植园主与北方联邦政府的力量对比可以集中到双方的经济后盾的对比,工业化的发展和北方对欧洲资金技术的利用使得其经济和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大大超过以种植园为基础依靠蓄奴和大量的原材料出口来增加财富的种植园主。经济实力的对比使得人们可以预见其军事优势和政治力量了,因此这场战争胜败便是不言而喻了。 在世界经济的步伐迈向19世纪70年代时,世界政治相对稳定,第二次工业革命带领人们进入了电气时代,这种技术的发展逐渐取代了蒸汽时代,并以一种高速度、高效率的姿态走向德国、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家。但昔日的“海上霸主”英国还在得意着自己作为世界的中心来享受来自美洲的金银、中国的茶、印度和斯里兰卡的香料和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