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提升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思考

提升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思考

提升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思考[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促进地方又好又快发展]
胡福绵 约7061字
[摘 要]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是新时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要以深刻认识、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为基础,定位能力标准,端正用人导向,拓展提高途径,完善保障机制,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和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C9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1-0005-03
提升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建设发展型领导班子的迫切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根本保证。结合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通过学习体会、调查研究,就提升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作以下思考。
一、保持思想的坚定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领导科学发展能力首先体现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理解,体会得愈深刻,贯彻落实的行动就愈自觉、愈坚定。
用科学发展的理论武装头脑。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基于发展历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与时俱进提出的科学理论、战略思想,不仅是指导发展实践的理论指南,也是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提高执政能力的有力武器;不仅是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也是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不仅是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最终的检验标准,必须反复学习,吃透弄懂,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全方位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用正确思想取代错误思维,用科学理念纠正认识偏差,自觉查找并彻底清除存在于思想深处、实践表现上的粗浅认识发展、盲目追求发展、片面评价发展的倾向和问题;必须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把为群众谋福祉作为最大追求,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用科学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思想是否解放、解放的程度如何,主要看形成的思路、制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付诸的行动是否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是否有利于改善民生。当前,要强化“五种意识”。一是危机意识。深刻认识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要实现科学发展,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必须在保证发展质量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加快发展速度,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二是改革意识。破除因循守旧、按部就班

的思维定式,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束缚发展的习惯和规定,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大胆尝试,破旧立新,推陈出新,以改革促发展。三是开放意识。摒弃单纯依靠自力更生求发展的思维定式,清除怕“肥水外流”的保守意识,通过招商引联、广借外力,实现大开放、大开发、大协作、大发展,在合作竞争中实现“双赢”、“多赢”。四是市场意识。冲破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培养市场经济的开放思维,运用市场经济理论指导实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依靠市场经济方法解决问题。五是进取意识。充分认识慢不是必然、落后不是规律,不唯资源、条件,既积极争取上级和外部支持,又立足自身挖潜,坚持高标准、瞄准高端化、抢占制高点,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发展资源、发展空间、发展动力和发展效益。
用科学发展的目标统一行动。把全党全社会的注意力凝聚到科学发展上来,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一是要把发展型班子建设活动拓展到各级各类领导班子建设之中,用科学发展这一纽带连结各个班子、班子成员,内化为班子成员的共同追求,外化为领导发展的自觉行动,使每个班子的每个成员都能一心一意为了发展、千方百计谋求发展、共同努力加快发展;二是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实践,以出色的工作、显著的成绩为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是做好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普及工作,让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理论在全社会入脑入心,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在全社会家喻户晓,使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行动。
二、注重导向的激励性,真正选拔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干部
选什么样的干部、用什么方式选干部,影响用人的导向,决定干部的价值取向。坚持围绕科学发展识别选拔干部,真正形成有科学发展能力者上、无科学发展能力者让、阻碍科学发展者下的用人导向和机制。
贴近科学发展的需要定位能力标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呼唤新的能力衡量标准。基于对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县级领导科学发展任务直接、具体、繁重的实际,衡量县级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应该包括六个方面:统筹决策能力,看能否总揽全局、判断形势,把握规律和政策,明晰思路、谋划发展;驾驭经济能力,看能否适应工业化、信息化要求,善于抓企业、上项目、调结构,推进工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促进产品和产业升级;协调攻关能力,看能否抢抓机遇,争

取政策、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善于组织招商引联、合作开发、商贸流通、洽谈项目;解决问题能力,看能否预见动态,善于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稳妥处置突发事件,坚持依法办事,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推进落实能力,看能否改进领导和工作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和制度,发扬优良作风,善于把握工作重点组织突破;组织领导能力,看能否统班子带队伍,凝聚人才干事业,较好地宣传、组织、发动群众,善于调动积极因素和各方力量推动科学发展。同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类别、岗位,制定具体的标准,使干部有遵循、可比照。
按照公信公正的原则选拔干部。公信,就是选拔产生的干部组织信任、干部信服、群众信赖;公正就是在选拔产生干部时处以公心、力求公平、实行公开。实现公信公正,根本的要坚持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民主,就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由人民群众做主选择。要打破少数人选干部、管干部的习惯做法,在提名、测评、考察、酝酿、决策各个环节,以群众参与为前提,以群众意愿为依据,把选人用人的权力真正交给群众,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公开,就是消除神秘感,增强透明度,在阳光下用人。要打破传统封闭的工作格局,把干部工作公开作为党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凡是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公开的制度法规、标准条件、操作程序、干部业绩、任免结果及领导活动等事项都要公之与众,岗位公告、考察预告、政绩公示等要留有群众了解、思考的时间,便于群众更主动、正确地参与。竞争,就是给干部提供均等的展示自己、接受组织和群众选择的机会,让干部在同一标准条件下比较。要打破指定人选、排班进步的选人模式,适宜公开选拔的一律公开选拔,应该竞争上岗的一律竞争上岗。一些不宜公开选拔或竞争上岗的关键性、专业性岗位,也要提出两个或多个拟选对象,通过差额测评、差额考察、差额票决等办法产生人选。择优,就是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优胜劣汰,好中选优。要通过制度创新,使有能力、有政绩、群众公认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能力平庸、业绩平平的让出位子。急于求成、决策失误造成损失的受到教育帮助;一心谋官、搞短期行为和虚假政绩、损害群众利益的得到惩处。要打破论资排辈,改变必须“爬台阶”,特别优秀、政绩特别突出的下级正职可以破格提拔为上级正职。要通过完善推荐程序、竞争环节、考察方式、选举办法和惩诫制度,解决好“以票取人”、“拉票”等问题,保证民主推荐

、民主测评的科学性、真实性,让真正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围绕改善功能的要求配强班子。班子功能由领导干部能力素质决定,也影响和带动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取向。要把引领、推进和保障科学发展作为检验班子功能的根本标尺,选发展型干部,配发展型班子。党政正职担负着驾驭全局、协调各方、发展一域、造福一方的重任,更应强调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强烈的宗旨意识、良好的廉勤操守和过硬的领导发展本领、较强的驾驭能力,还要有基层经历、多岗履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鉴于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党政正职原则上必须干满一届,优秀的县委书记可以政治上给地位、给待遇,在县里干两届或更长时间。配备班子其他成员时,首先考虑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本着专业特长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产业优势相结合、所任职务相适应的原则,注重形成优化协调的班子结构,但不能唯结构降格以求。当前,尤其要注重选配懂得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掌握信息技术和世贸规则的专业型领导干部进班子。在增强党政班子功能的同时,要注重从领导体制、工作分工上为人大、政协班子深入和指导发展实践拓展空间,把人大、政协班子建设成工作班子。新提拔进人大、政协班子的同志必须是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人大、政协现有班子中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也要有计划地交流到党政班子。
三、增强措施的实效性,不断拓展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途径
能力是在后天的学习、工作和实践中逐步获得的。必须把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学习与积累、思想与行动相结合。
打牢学习积累这一基础。“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坚持勤奋学习、终身学习,才能始终保持观念上的超前性、工作上的预见性、方法上的针对性、手段上的有效性,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要按照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找时间、挤时间,深入学习电脑、网络、外语、法律、金融、财税、市场经济、企业管理、商业谈判、世贸规则、国际惯例等科学发展需要的知识,增强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新鲜度。信息已成为目前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有些地方之所以发展较慢,也与信息闭塞、滞后有关。要抓住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办法,特别要利用好网络平台,在信息的广知、真知、深知上下功夫,多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理论、时政、体制改革、经济建设、局势变

化、科技进步、文化发展以及社情民意等信息,及时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从纷繁的信息中抓住主流、找到规律、把握关键,更好地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发展。要本着科学求是的态度,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多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多学习先进典型的经验,多探求发展变化的规律,多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多总结基层实践的创造。每年都要确定一两个重点课题,从更深层次、更广角度进行深入探索研究、理性思考,提高预见、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着眼于解决学与不学、学好与学坏一个样的问题,分层次建立自学、述学、评学、考学制度。每年确定必读书目和学习要求,通过查看学习心得、回答问题、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等办法进行检验。要重视通过考试来推动和促进干部学习,定期组织理论考试、知识测试、能力检测,将结果记入档案,作为干部评价、选拔、奖励的重要依据。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时,也要在公开答辩的基础上,引入驻点调研、无主题讨论、即席讲话、决策情景模拟等方式,更全面地检验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激励干部更加注重学习。
优化培养锻炼这一平台。提升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要加大各级党校干校的主阵地建设力度,强化国民教育体系的横向参与,引进外埠人才参加授课,保证体现科学发展的知识、技能、方法全面进入教育培训。要借鉴人力资源培训的办法,培训内容注重时代性,紧扣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县级班子培训增加现代农业、工业管理、商贸洽谈、信息技术、国际知识的内容;培训方式注重指导性,坚持分类培训,实行一批一策、一班一法,采取课堂传授、座谈研讨、文化沙龙等形式增强吸引力。采取远程教育、现场观摩、专题报告等办法增强实效性。要有计划地安排领导干部特别是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机关、发达地区、重要岗位接受锻炼,到条件艰苦、任务繁重、情况复杂的地方经受锤打,到大中型企业总经理助理岗位学习管理、增加才干。交流可以使干部经历多岗位锻炼,扩大接触领域,拓展知识层面,提高适应能力。对党政干部交流,有利于优化干部资源,有利于干部放手工作,有利于带动信息流通、理念互动、经验交流,更好地推进科学发展。因此,要大力推进干部交流、内部轮岗,县级党政正职应该跨地区交流,市级党政正职在更大的范围交流。
激发创新突破这一动力。对领导活动而言,创新突破不仅是智力特征、人格特征,也是一种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区别干部能力和政绩的重要标准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满足已掌握的知识、建立的理论、总结的方法,乐于向更深层次、更高境界探寻;不囿于既有的规则、模式、习惯,勇于冲破思想禁锢,打破条框限制;不安于已达到的高度、取得的成绩、实现的目标,善于确立新标准,推出新举措,开创新境界;不迷信书本、权威,不盲目效仿,不照抄照搬,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进行质疑,并确立正确的方向,制定科学的对策。要立足本职岗位,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超前思考,统筹谋划,创新思维和思路,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方式和办法,创造性地推进工作开展和任务落实。当前,要着力在搞招商、上项目、促改革、发展现代工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创新突破;在扩大民主、依法行政、思想政治建设、凝聚民心民力上创新突破;在巩固主流文化阵地、推出文化精品、丰富城乡文化生活上创新突破;在实现城乡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上创新突破;在创建发展型班子、推进“先锋工程”上创新突破。要从思想、体制、机制等方面打破限制、清除障碍,保护好领导干部创新突破的积极性,使创新精神在全社会弘扬,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四、突出机制的保障性,切实强化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制度保证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研究治本措施,建立健全保证能力提高的长效机制。
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实行科学决策的过程,既是检验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能力的过程。要最广泛地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降低决策风险,避免决策失误,提高决策效益。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按照“确定议题-调查研究-拟定方案-择优选择-形成决策”的基本程序,做到没有调查论证不设计方案,没有两个以上可比较的方案不研究,没有经过充分的集体讨论不决策。各级“一把手”要以宽广的胸襟、科学的态度、民主的作风、人格的魅力担负起带班子、定决策的职责,善于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善于倾听不同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善于集中班子成员和干部群众的智慧,表决时也只行使一票的权利。对经过正常程序形成的决议、决策,有意见的可以保留或向上级组织申明,但必须无条件地贯彻执行,确保政令畅通。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目标、责任、标准、时限、奖惩等相关要求,增强执行决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决策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加强信息反馈网络建设,及时掌握决策实施情况,果断修正、调整有偏差的决策。
完善联系群众

机制。人民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干部能力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随着时代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民主、民权、民生意识不断增强。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必须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使更多的普通党员参与重大决策和党内事务管理,保证人民依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群众接待日、社会评价、网上听证等了解社情民意的制度,创新记“民情日记”、领导干部联系点、“结对子”等掌握基层动态的载体,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以为群众谋福祉、让百姓得实惠为目标,坚持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相一致,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办得民心、暖民心的事,杜绝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坚决不以损害群众利益为代价强求发展、换取政绩。
完善监督考评机制。健全完善的监督考评体制,是保证各项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的需要,也是促使领导干部修正行为偏差的治本措施。一方面,要健全监督体系。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推进能上能下,落实用人失察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等制度,通过政务公开、社会公示、来信来访、网络平台等途径,扩大社会各方对领导活动、发展状况、工作进展等方面的了解和参与,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覆盖广泛的监督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政绩考评。按照有利于“创造经得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要求,增强考评指标设置的客观性、指向性、系统性、协调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整体指标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经济指标要坚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发展质量、长远效益统筹兼顾。主干线干部主要看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促改革、保稳定、建和谐的实绩,其他干部主要看在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上做了哪些工作。对正职要全面衡量,对副职的评价要结合分管工作,看履行岗位职责、工作创新的情况。要建立政绩自查、报告、检查、平时登记等制度,实施动态考核,强化实地检验,注重政绩产生过程和创造主体的分析评定,并严格按照考评结果兑现奖惩、评定先优、使用干部。
〔责任编辑:张振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