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 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SO42-H+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B.Ba2+C.F-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磷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2B.ΔH1<ΔH3<ΔH2

C.ΔH1=ΔH2=ΔH2D.ΔH1<ΔH3<ΔH2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 H2O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8.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槽中。由于气体可以混合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隔离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

A.左边为该电池的负极B.该电池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C.该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D.该电池正极反应为:O2+4e-==2O2-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10.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1 L 0.3 mol·L-1 CH3COOH溶液和3 L 0.2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H+数

B.纯水在25℃和80℃时的pH

C.在NH3+NO→N2+H2O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N原子数

D.相同条件下,H2分别与F2、Cl2反应的反应速率

11.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

B.目前合成氨,没有采用更高温度、更大压强是从设备和动力要求方面考虑的

C.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取金属铝

D.生产硫酸时,接触室内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进入的炉气和冷却反应生成的气体

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HClO H++ClO-

B.铝溶于烧碱溶液的离子方程式:Al+2OH-==AlO2-+H2↑

C.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式:Cu-2e-==Cu2+

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1,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SO4 (aq)+2NaOH (aq)== Na2SO4 (aq)+2H2O ( l ) ΔH=-114.6 kJ·mol-1

13.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3B2C(气),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与温

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正反应方向ΔH<0,则T1>T2

B.压强增大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C.B一定为气体

C.A一定为气体

14.下面是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取25 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在横线标明的操作中,有错误的是()a.放入锥形瓶中,此瓶需事先用蒸馏水洗净。

b.并将该瓶用待测液润洗过。

d.取一支酸式滴定管,经蒸馏水洗净。

e.直接往其中注入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

f.一旦发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即停止滴碇,记下数据。

A.d、e、f B.b、d、e、f C.b、d、e D.b、c、e、f

15.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Na+)=2c (CO32-)+c (HCO3-)+c (H2CO3)

B.0.1 mol·L-1的NH4Cl和0.1 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

c (Cl-)>c (NH4+)>c (H+)>c (OH-)

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 (Na+)=c (CH3COO-)

D.0.1 mol·L-1的NaHS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OH-)=c (H+)-c (S2-)+c (H2S)

16.在恒温、恒压下,反应N2 (g)+3H2 (g)2NH3 (g)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

Ⅰ.N2、H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 mol / L和3 mol / L;

Ⅱ.NH3的起始浓度为4 mol / L。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途径Ⅰ与途径Ⅱ所得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途径Ⅰ的反应速率v (N2)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v (NH3)的比值为1∶2

C.途径Ⅰ所得NH3的浓度与途径Ⅱ所得NH3的浓度之比为1∶2

D.途径Ⅰ与途径Ⅱ所得平衡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6分)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7.(12分)常温下,镁粉几乎不与水反应,但加热至沸腾,镁粉却能和水反应并产生大量气泡。

(1)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解释,说明两种理由:

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次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原因之②,增大溶液中________(填离子符号)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试写出镁粉投入NH4Cl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离子氧化性Fe3+>Cu2+>H+,请你写出将镁粉投入FeCl3溶液中所有可能的离子方程式(分步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高考题)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上层液体中插

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拌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

置如图。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成。停

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拌棒上下剧烈搅动。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

上层液体几乎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上层液体是____________。

(4)原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__。

(5)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检验上层液体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8分)18℃时,H2A(酸):K1=4.3×10-7,K2=2.1×10-12。H2B(酸):K1=1.0×10-7,K2=6.3×10-13,在浓度相同的两种溶液中,用“>”、“<”或“=”填空。

(1)H+的浓度:H2A________H2B;

(2)酸根离子的浓度:c (A2-)________c (B2-);

(3)酸分子的浓度:c (H2A)________c (H2B);

(4)溶液的导电能力:H2A________H2B。

20.(9分)下列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C D I

起始组成/mol 6 4 0

某时刻组成/mol 3 3 2

物质A跟B反应生成物质E、F和G;物质C跟D反应生成物质I,某温度下该反应起始和某时刻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如上表格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H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应注明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2(g)+H2(g)CO (g)+H2O (g),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

(2)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 (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 (CO2)=c (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 (CO2)·c (H2)=c (CO)·c (H2O)。可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22.(12分)373 K时,某1 L密闭容器中生如下可逆反应:A (g)2B (g)。某中物质B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1)已知373 K时60 s达到平衡,则前60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2)若373 K时B的平衡浓度为A的3倍,473 K时(其他条件不变),B的平衡浓度为A的2倍,请在上图中画出473 K时A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若反应在373 K进行,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B、0.2 mol He,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应______。

A.等于60% B.等于40% C.小于40% D.介于40%~60%之间

(4)已知曲线上任意两点之间边线的斜率表示该时段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例如直线EF的斜率表示20 s~60 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试猜想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25 t1t2

水的离子积常数1×10-14α1×10-1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25<t1<t2,则α________1×10-14(填“>”“<”或“=”),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2)25℃下,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 mol·L-1,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 (Na+)∶c (OH-)=________

(3)t2℃下,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L与pH=1的稀硫酸V2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_______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4.(8分)据报道,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悉尼奥运会火炬燃料为丁烷和丙烷混合气。

(1)常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丙烷和丁烷完全燃烧恢复到原状态,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________。

(2)已知丁烷的燃烧热(生成液态水)为2880 kJ / mol,1 mol丙烷和丁烷(物质的量之比1∶1)的混合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550 kJ。写出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1.0 mol丙烷和丁烷的混合气和足量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混合气体的体积减小了70.0 L,混合气体中丙烷和丁烷的体积比为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a L的某丙烷和丁烷的混合气体,在b L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体积为V L,所得气体体积V为____________(用a和b表示)。

25.(9分)氢氧化钡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学试剂,某课外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某试样中Ba(OH)2·n H2O的含量。

(1)称取3.50 g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溶液,从中取出1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2滴指示剂,用0.100 mol·L-1 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溶液20.0 mL(杂质不与酸反应)。求试样中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

(2)另取5.25 g试样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杂质不分解),称得质量为3.09 g,求Ba(OH)2·n H2O中的n 值。

(3)试样中的Ba(OH)2·n H2O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点拨] 电子垃圾掩埋会污染水源,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

2.C [点拨]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必须干燥,不然会吸收热量,产生误差。②③:中和滴定所用的滴定管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容量瓶,不干燥也不会产生误差,不需干燥。④:因NH 3极易溶于H 2O ,做喷泉实验用于收集NH 3的烧瓶,必须干燥。

3.C [点拨] 化学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 均表示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B 项中正确的应为v 正

(A)=2v 逆(B)。

4.D [点拨] 据电荷守恒M 应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而Ba 2+与SO 42-不共存。

5.B [点拨] 放热ΔH 为“-”,而负值的绝对值越大,该数值越小。

6.D [点拨] A 、B 、C 三项中分别涉及溶解平衡:

Ca(OH)2 (s) Ca 2+(aq)+2OH -(aq)

Cl 2+H 2O H ++Cl -+HClO

CO 2 (aq) CO 2 (g)

加热温度升高,Ca(OH)2溶解度减小,Ca(OH)2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a(OH)2固体含量增加。饱和食盐水中c (Cl -)较大,使Cl 2与水反应的化学平衡向左移动,减小了Cl 2的损失。打开汽水瓶,瓶内气压减小,CO 2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汽水中有CO 2气体逸出。稀盐酸中HCl 的电离为完全电离,不可逆,不存在平衡的问题,加水后c (H +)减小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

7.B [点拨] ①正确,因Zn+Cu 2+==Cu+Zn 2+,Cu 与Zn 构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加速Zn 的溶解。②错误,因白铁镀层破损后,锌作负极溶解,铁被保护;而马口铁镀层破损后,铁作负极溶解而锡被保护,所以当镀层破坏后马口铁比白铁更易腐蚀。③正确,明确电镀是电解原理的应用。④正确,用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只能电解其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⑤正确,因钢铁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而吸氧腐蚀最终产物是Fe 2O 3·n H 2O 。

8.C [点拨] 根据题图,H 2失去电子应为原电池的负极:H 2-2e -==2H +,溶解在水中的O 2获得电子为电池的

正极:221O 2e H O 2OH 2--

++==。因电极上涂有酶,温度过高,酶会失去其活性。综合上述只有选项C 正确。

9.B [点拨] A 选项Na 2CO 3+H 2O NaHCO 3+NaOH ,NaOH 去油污。B 选项铁在潮湿的环境下形成原电池,铁失去电子发生腐蚀,最终生成Fe(OH)3,Fe(OH)3分解形成铁锈,与盐类水解无关。C 项中FeCl 3+3H 2O Fe(OH)3+3HCl ,水解是吸热,加热平衡右移颜色加深。D 项中硫化钠水解:Na 2S+H 2O NaHS+NaOH ,NaHS+H 2O H 2S+NaOH 可有臭味生成。

10.B 、D [点拨] 选项A ,CH 3COOH 是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溶液越稀,CH 3COOH 的电离能力越强,

溶液中所含的H +数越多。1 L 0.3 mol ·L -1 CH 3COOH 溶液中含有的H +数小于3 L 0.1 mol ·L -1 CH 3COOH 溶液

中的H +数。选项B ,温度越高H 2O 的电离能力越强,纯水在25℃时溶液中的c (H +)小于80℃时溶液中的c (H +),c (H +)越小,溶液的pH 越大,故pH 是前者一定大于后者。选项C ,配平方程式有4NH 3+6NO 5N 2+6H 2O ,NH 3中的N 原子被氧化,NO 中N 原子被还原,故被氧化的N 原子数小于被还原的N 原子数。选项D ,F 、Cl 元素处于同主族,根据元素周期律,F 2比Cl 2更易与H 2化合,故F 2与H 2化合的速率大于Cl 2与H 2化合的速率。

11.C [点拨] AlCl 3属共价化合物,熔融物不导电,工业上是用电解Al 2O 3的方法冶铝的。

12.A、D [点拨] 选项A,HClO属于弱酸,反应可逆,正确。选项B,离子方程式左右两边的电荷数不守恒,错误。选项C,电解精炼铜的阴极是Cu2+获得电子:Cu2++2e-==Cu。选项D,根据中和热的定义可知正确。

13.C [点拨] A项,若T1>T2,从T1→T2,则C%降低,表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不正确;B项,增大压强,C%增大,即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B一定为气体,而A不一定是气体,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减小,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14.B [点拨] b.若该瓶用待测液洗过,在倒出润洗用的待测液时必将有一部分残留在瓶中,再加入25 mL待测液,则实际瓶内的待测液大于25 mL。

d.待测液为盐酸,则需用碱来测定,应用碱式滴定管。

e.碱式滴定管应先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经蒸馏水润洗的滴定管必残留有H2O于管内,若直接加入标准NaOH,则使标准NaOH被稀释,浓度变小。

f.在发现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后,应该等待半分钟,看溶液不褪色,才停止滴定,记下数据。

15.C、D [点拨] 选项A,根据物料守恒有c (Na+)=2[c (CO32-)+c (HCO3-)+c (H2CO3)]。选项B,因NH4+的水解是微弱的,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即c (OH-)>c (H+),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 (NH4+)>c (Cl-)>c (OH-)>c (H+)。选项C,根据电荷守恒有c (Na+)+c (H+)=c (OH-)+c (CH3COO-),因c (H+)=c (OH-),故有c (Na+)=c (CH3COO-)。选项D,根据电荷守恒有c (Na+)+c (H+)=2c (S2-)+c (HS-)+c (OH-),根据物料守恒有c (Na+)=c (HS-)+c (S2-)+c (H2S),由以上两式可得c (OH-)=c (H+)-c (S2-)+c (H2S)。

16.C [点拨] Ⅱ.NH3的起始浓度为4 mol / L相当于N2、H2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 / L、6 mol / L时所对应的建立的平衡。即Ⅱ是Ⅰ起始投入量的2倍,因为条件是恒温恒压,所以Ⅱ中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百分组成相同,各对应的物质的量Ⅱ是Ⅰ中的2倍,浓度相等,即A、D正确,C不正确。根据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B正确。

17.(1)①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②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 W增大,c (H+)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H+Mg+2NH4+==Mg2++2NH3↑+H2↑

或Mg+2NH4++2H2O==Mg2++NH3·H2O+H2↑

(3)2Fe3++Mg==Mg2++2Fe2+

Fe3++2H2O Fe(OH)3+3H+

Mg+2H+==Mg2++H2↑

Mg+Fe2+==Mg2++Fe

18.(1)2I--2e-==I2(2)2H++2e-==H2↑

(3)KI(或NaI等)水溶液(4)CCl4(或CHCl3等)

(5)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绝大部分I2都转移到CCl4中

(6)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例如,若(3)中答NaI水溶液,这里答火焰呈黄色]

[点拨] (1)使用惰性电极(石墨)电解溶液时,阳极上离子按照I-、Br-、Cl-、OH-顺序失电子,结合题目给出的“下层液体呈紫红色”,可知这里是I-失电子生成I2。所以阳极反应是2I――2e-==I2。

(2)电解时,阴极发生得电子反应,溶液中能得电子变成气体的只有H+,生成H2。所以负极反应是2H++2e -==H

↑。

2

(3)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一为水溶液,一为有机溶剂。根据对电解过程的分析,反应会产生I2,最后I2会被有机溶剂萃取。因为最后下层液体呈紫红色,所以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上层的水溶液应该为含I-的盐溶液,例如KI溶液、NaI溶液等。下层液体为CCl4、CHCl3等密度比水大的有机溶剂。

(5)I 2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绝大部分I 2都转移到有机溶剂中,有机溶剂显示出紫红色。

(6)可以通过焰色反应来检验。若前面填KI ,则这里正确的方法是: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火焰呈紫色[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例如,若(3)中答NaI 水溶液,这里答火焰呈黄色。]。

19.(1)> (2)> (3)< (4)>

[点拨] H 2A 和H 2B 都是二元弱酸,二元弱酸的电离分两步,第一步比第二步电离程度大得多,溶液的酸性(即H +浓度)、酸式酸根的浓度、酸分子的浓度,溶液的导电能力均由第一步电离决定,同温同浓度的两酸H 2A 的第一步电离常数大于H 2B 的第一步电离常数,故H +浓度是H 2A >H 2B ,c (H 2A)<c (H 2B),溶液导电能力是H 2A >H 2B 。酸根离子的浓度决定于两酸的第二步电离,H 2A 的第二步电离常数大于H 2B 的第二步电离常数,故c (A 2-)>c (B 2-)。

20.(1)HCl (2)Cl 2+2NaOH==NaCl+NaClO+H 2O

(3)N 2+3H 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 3

[点拨] 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Cl 2、H 2、NaOH ,其中能与其他两种物质反应的是Cl 2,所以B 为Cl 2,A 与Cl 2反应生成三种物质,说明A 为NaOH ,则C 为H 2。

21.(1)222(CO)(H O)(CO )(H )

c c c c ?? (2)吸热 (3)B 、C (4)830 [点拨] K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浓度保持不变是平衡状态,而容器中压强不变,及两物质浓度相等都不能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应选B 、C 。

由于c (CO 2)·c (H 2)=c (CO)·c (H 2O),

222(CO)(H O)1(CO )(H )

c c c c ?=?,查表知为830℃。 22.(1)0.005 mol / (L ·

s) (2)见答图。

(曲线注意两点:A 的起始及平衡时的物质的量;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应小于60 s )

(3)B

(4)某一时刻的反应速率(或即时速率、瞬时速率)

[点拨] 由图可知反应A (g) 2B (g),在60 s 达到平衡,生成B 物质0.6 mol ,则有0.3 mol A 发生反应,则A 的反应速率为0.3 mol =0.005 mol / (L s)1 L 60 s

??。根据373 K 时B 是A 浓度的3倍,B 为0.6 mol / L ,A 则为0.2 mol / L ,说明起始条件为0.5 mol A 或1 mol B ,此时B 的转化率为40%。若加1 mol B 、0.2 mol He ,则使压强增大因为是恒容条件,稀有气体对平衡无影响,则转化率仍为40%。

23.(1)>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

(2)1000∶1

(3)9∶11 c (Na +)>c (SO 42-)>c (H +)>c (OH -)

24.(1)3∶4

(3)3∶1

(4)b -2.5a <V <b -2a

25.(1)0.01 mol ;(2)8;(3)90%。

[点拨] (1)反应:Ba(OH)2 + 2HCl==BaCl 2+2H 2O 1 mol 2 mol

n [Ba(OH)2] 0.1 mol ·L -1×20.0×10―3 L

1 mol ∶n [Ba(OH)2]=

2 mol ∶0.1×20×10-

3 mol

n [Ba(OH)2]=1×10-3 mol

故试样中Ba(OH)2的物质的量为:3100mL 110mol 0.01mol 10mL

-??=。 (2)样品总量为(1)的5.25 g 1.53.50 g

=倍,即Ba(OH)2的物质的量为0.015 mol 。 21(5.25 3.09)g (H O)0.12mol 18g mol

n --==?, 且5.25 g 1.53.5 g

=,所以0.12mol 80.01mol 1.5n ==?。 (3)Ba(OH)2·8H 2O 的质量分数为:1315g mol 0.01mol 100%90%3.50g

-???=。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6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 2.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Ca(OH)2B.H2O2C.Na2O D.MgCl2 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4.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5.NaF、NaI、MgO均为离子化合物,现有下列数据,试判断这三种化合物的熔点高低顺序()物质①②③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10-10m) 2.31 3.18 2.10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 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晶体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D.HCl气体溶于水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7.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该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Z的熔点较低B.Z可表示为M2Y C.Z一定溶于水中D.M形成+2价阳离子 8.80年代,科学研制得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含有离子键 C.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C60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9.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角锥形。以下有关PH3的叙述正确的是()A.PH3是非极性分子 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或称孤对电子) 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PH3分子中P—H键是非极性键 10.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正离子N的化合物 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正离子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2S和Na2O2B.H2O2和CaF2 C.NH3和N2D.HNO3和HClO3 12.A+、B2+、C-、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①B2+>A+>C ->D2-; ②C->D2->A+>B2+; ③B2+>A+>D2->C-; ④D2->C->A+>B2+。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A.①④B.④①C.②③D.③② 13.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Cl易溶于水B.液态的HCl不导电 C.HCl不易分解D.HCl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14.下面几种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极性最强的是()A.KCl B.NaCl C.AlCl3 D.Na2S E.MgS 15.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A>B>C B.B>A>C C.C>A>B D.A>C>B 1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学点归纳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量是守恒的; 3、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热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三、中和热的测定 四、能量的分类 典例剖析 【例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是伴有能量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的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NaOH固体溶于水中放出热量,NH4NO3晶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核反应的能量变化等。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放出热量;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吸收热量。B、C正确,A、D错误。 【例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较,肯定不变的是( )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 ⑤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⑥如果在水溶液中反应,则反应前与反应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⑦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能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⑤⑥

答案: C 解析: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①②④⑤正确,但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数会变化,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变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变现为热量的变化,也可变现为光能、动能等能量形成,B是错误的;A从能量变化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正确;C、D都是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正确描述,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多余的能量以热能释放出来就是放热反应,当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所差能量通过吸收热量来完成,表现为吸热反应。 答案: B 【例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还有化学能的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是放出热量还有吸收热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则该反应进行后一定是吸收热量的 D.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其稳定性越大,反应越难以发生;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其稳定性越小,反应越容易发生 答案: C 解析: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反应后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如碳在空气中燃烧时需要加热才能进行,但反应后放出大量的热量。ABD都是正确的。 【例5】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关于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N的总能量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X、Y总能量一定小于M、N的总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 1.3 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3 2 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 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 2.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A.合金B.半导体材料C.催化剂D.农药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适宜方法是( ) A.滴加盐酸B.滴加浓硫酸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浓硝酸 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 A.Na B.Al C.Fe D.Ag 8.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9.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氨气制氮肥B.可用氯气制漂白粉 C.可用蔗糖制食品D.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充电后可再使用 B.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D.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11.山梨酸(CH 3—CH =CH —CH =CH —COOH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与钠反应 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负极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3.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酒精和碘 B .苯和水 C .乙酸和水 D .溴和四氯化碳 14.已知反应A +B =C +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15.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氯气与氢气反应 B .次氯酸分解 C .甲烷与氯气反应 D .甲烷与氧气反应 1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烷 B .甲烷 C .苯 D .乙烯 1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一氯乙烷的结构式CH 3Cl B .丁烷的结构简式CH 3(CH 2)2CH 3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苯的分子式 18.下列对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 稀硫酸 Cl ····Cl Cl ····C Cl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化学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 试试题化学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化学《必修1》试题(文科) 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 水银 C. 黄铜 D. 钢铁2.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A.硫酸 B.烧碱 C.盐酸 D.氢氟酸 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许多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硫酸铵 B.碘酒 C.二氧化碳 D.乙醇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液氯 B.金属铜 C.二氧化硫 D.醋酸钠 3.下列试剂中,需要使用棕色试剂瓶存放的是 A.浓硝酸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苛性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6 g O 2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1 mol H 2 O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NA C.1 mol·L-1盐酸中含有的氯化氢分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 L液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5.下列有关铝及其氧化物与强碱溶液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有氢气生成 B.都表现出了两性 C.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O 2 -形式存在 D.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3+的形式存在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 B.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C.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D.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7.欲配制 mol·L-1碳酸钠溶液100 mL,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100 mL容量瓶 B.蒸馏烧瓶 C.玻璃棒 D.胶头滴管8.已知2H 和3H都是制造氢弹的原料。下列关于2H 和3H的说法正确的是 A.2H 和3H的质子数不同 B .2 H 和3H互为同位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

化学键 A组基础达标 1.短周期元素X、Y可以形成化合物XY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1 B.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8 C.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2不溶于水 D.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2不可溶于强碱溶液 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相邻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B.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C.某化合物熔融态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D.某纯净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共价键 3.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某离子化合物X中,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有关X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一定相等 B.X中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C.若X只含两种元素,则两种元素可在同一周期也可在同一主族 D.X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阴离子半径 4.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离子化合物是( ) A.NaF、HNO3B.NaOH、KHS C.HCl、MgF2D.Na2O、Na2O2 5.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I2升华 B.NaCl颗粒被粉碎 C.乙醇溶于水 D.NH4HCO3加热分解时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6.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M与X、Y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C.X2M、YM2中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 7.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 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 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有机物
烷烃: 甲烷
烯烃: 乙烯
主要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 (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 5 种) CH4+Cl2―→CH3Cl+HCl CH3Cl +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①氧化反应 (ⅰ)燃烧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ⅱ)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 H2、Cl2、HCl、H2O 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 nCH2=CH2――→-CH2-CH2-n(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
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①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Br2――→ +HBr
+HNO3――→ +H2O
③加成反应
+3H2――→
苯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定义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 分子式相同而结
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2 原 构式不同的化合
子团的物质
物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
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 同单质的互称
子的互称
分子式
不同
相同
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 子式可不同
——
结构
相似
不同
不同
——
研究对象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原子
6、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 用甲,乙,
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 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
“新”。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
①命名步骤:(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CH3-CH-CH2-CH3
CH3-CH-CH-CH3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化学期末测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Al -27 Cl -35.5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编号填写在试卷上。 2、所有题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答题区相应位置上。 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合成纤维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3.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2H5OH B.CH4C.C2H4O D.C3H8 4.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A.淀粉和纤维素 B. CH3-CH2-CH2-CH3与 C.1H 和2H D. O2与O3 5.下列微粒中: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6.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减小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 7. X2+和Y-与氩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X>Y B.原子序数 X>Y C.最外层电子数 X>Y D.电子层数 X>Y 8.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9.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纯净物 10.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入稀硫酸后加热使之水解,检验水解产物能否与新制Cu(OH)2反应 B.浸入浓硝酸后,观察其颜色是否变黄色 C.在火中灼热,闻其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D.通过化学方法测其组成中是否含有硫、氮等元素 11.1996年2月,德国某研究所在高能加速器中,将70 30Zn 撞入一个208 82 Pb的原子核并释放出一个 中子后,合成一种人造超重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内中子数为()A.278 B.277 C.166 D.165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第一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过滤时不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 A.烧杯B.玻璃棒C.漏斗D.试管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干布擦,后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用水扑灭火焰。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g氢气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0.5mol/L、2L的AlCl3溶液中含有氯 离子数为N A C.32g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 D.1mol/L、500mL的H2SO4溶 液中 SO42—的数目为0. 5 N A 4.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 5.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括号内为除杂剂)( ) A.NaOH溶液中混有Ba(OH)2 (CuSO4) B.Cu(NO3)2中混有AgNO3 (Cu粉) C.CO中混有CO2 (炽热的炭) D.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6.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 ) 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的 C.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D.以上三项均须 要求的 7.下列各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4L0.5mol/LNaCl溶液 B.1L0.3mol/LNa2SO4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中考试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揭阳一中南区学校期中考试 高一级化学试卷 (第一卷) 说明: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 温馨提示:请把答案填在第二卷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P:31 Na:23 Cl:35.5 Cu:64 Pb:207 C:12 Fe :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 B .1molH 2O 的质量为 18 C .1mol 氧的质量为16g D .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2.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实验室中制取少量蒸馏水 B .从NaCl 溶液提取NaCl 固体 盐酸酸化的BaCl 2 C .检验Na 2CO 3溶液中是否混有Na 2SO 4 D .配制200mL 0.10 mol ·L -1盐酸

3、判断给定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 ) A.看反应前后是否有氧原子的得失 B.看反应前后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 C.看反应后是否有气体生成 D.看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4.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方法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分液漏斗分离水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时,四氯化碳从上口倒出 B.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 3 和NaCl的混合物 C.可以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海水通过蒸馏可制得淡水,海水通过蒸发可得到粗盐 5. 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10Z-+2XO 4-=2x2++5Z 2 +8H 2 O ②2A2+ +B 2 =2A3++2B-③2B-+Z 2 =B 2 +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Z 2 +2A2+=2A3++2Z-可以进行。 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 4-、Z 2 、B 2 、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 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含1mol FeCl 3的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沸水制备得到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其中含N A 个 Fe(OH) 3 胶体粒子。 B.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盐酸相比,氨水的导电能力强 C.154g CCl 4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D.H 2SO 4 是电解质,但是H 2 SO 4 不能导电。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光束穿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B.胶体微粒可以透过滤纸 C.胶体微粒大小在1~100nm之间 D.胶体是介稳体系 8.下列反应不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H 2O 2 2H 2 O + O 2 ↑ B.CaCO 3CaO+CO 2 ↑ C.2KClO 3 + H 2 C 2 O 4 + H 2 SO 4 = 2ClO 2 ↑+K 2 SO 4 +2CO 2 ↑+ 2H 2 O D.2Cu + O 2 2CuO 9、能正确 ..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OH-+H+= H 2 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 2 + 2H+ = Ca2+ + 2H 2 O C.将金属Na加入冷水中: Na+2H 2O=Na++2OH-+H 2 ↑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 3+2H+=Ca2++H 2 O+CO 2 ↑

化学必修二离子键共价键判断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03月08日化学必修二离子键共价键判断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一、单选题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 2.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达到平衡时形成的 B.只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C.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K2S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5129851.html,l4和Na2O 4.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D.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6.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B.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C.离子键不可能存在于单质分子中 D.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Cl的电子式为H:Cl B. H2O2中含有离子键 C. 质量数为12的C原子符号为12C D. 用电子式表示KBr的形成过程: 二、填空题 :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1)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2)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3)N2的电子式为;Na2O2的电子式为;CO2的电子式为 。 9.写出NH3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10.写出(NH4)2S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1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H2O2 ; (2)N2 ; (3)NaClO ; (4)CCl4; (5)用电子式表示MgF2的形成过程. 12.写出下列各粒子的化学式。 (1)由2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阴离子是。 (2)由4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阳离子是。 (3)由3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8个电子的分子是。 (4)由5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是。 13.写出Cl-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1、本套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48分) 1.“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用的燃料是液态的偏二甲肼(C2H8N2),氧化剂是液态的N2O4,已知1.5 g偏二甲肼完全燃烧生成N2、CO2和液态H2O放出热量50 kJ。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燃料在火箭发动机中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 B.偏二甲肼在N2O4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C.该反应中偏二甲肼和N2O4总能量低于CO2、N2和H2O的总能量 D.偏二甲肼在N2O4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3N2+4H2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C.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需要持续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3517Cl B.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C.HClO的电子式: D.对羟基苯甲醛的结构简式: 4.下列事实不能 ..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 A.Cl2+2I-==2Cl-+I2 B.稳定性:HCl>HI C.酸性:HClO4>HIO4 D.酸性:HClO3>HIO3 5.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乙为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和丙同主族,甲与丙、丁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丁>丙>乙>甲 B.单质的氧化性:乙>丙>丁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乙>丙>丁 D.甲与乙、丙、丁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6.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的质量增加了8.4g,该混合气体可能是() A.乙烷和乙烯 B.乙烷和乙烯 C.甲烷和乙烯 D.甲烷和丙烯 7.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中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常用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K:39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1.将30 mL 0.5mol/L 的NaOH 溶液加水稀释到500 mL ,稀释后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3 mol/L B .0.03 mol/L C .0.05 mol/L D .0.04 mol/L 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铜 B .食盐水 C .烧碱 D .蔗糖 3.下列对“摩尔”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 .摩尔是一个单位,可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 B .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 C .1mol 任何气体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 D .用“摩尔”(而不用“个”)计量微观粒子与用“纳米”(而不用“米”)计量原子直径,计量思路都是扩大单位。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 离子方程式Ba 2+ + SO 42— = BaSO 4↓表示的是( ) A .Ba(NO 3)2 +H 2SO 4= BaSO 4↓+2HNO 3 B .BaCl 2+ Na 2SO 4= BaSO 4↓+2 NaCl C .BaCO 3 + H 2SO 4= BaSO 4↓+ H 2O+CO 2↑ D .BaCl 2+ H 2SO 4= BaSO 4↓+2HCl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电离出H +的化合物叫做酸 B .实验测得1mol 某气体体积为22.4L ,测定条件一定是标准状况 C .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D .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是用树状分类法分类的 6.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气体的质量比是17:14。若乙气体是CO ,则甲气体是( ) A .H 2S B .HCl C .NH 3 D .Cl 2 7.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烧碱、液态氧、碘酒 B .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 .干冰、铁、氯化氢 D .空气、氮气、胆矾 8.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其中一种与其它三种能发生离子反应,这种物质是( ) A .H 2SO 4 B .KOH C .BaCl 2 D .Na 2CO 3 9.下列溶液与20mL 1 mol·L —1 NaNO 3溶液中NO 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 .10 mL 1 mol·L —1 Mg(NO 3)2溶液 B .5 mL 0.8 mol·L —1 Al(NO 3)3溶液 C .10 mL 2 mol·L —1 AgNO 3溶液 D .10 mL 0.5 mol·L —1 Cu(NO 3)2溶液 10.1g N 2中含有x 个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是( ) A . x mol —1 B .x mol —1 C .14x mol —1 D .28x mol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清单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1-4章复习提纲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 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 相关概念: 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AB,A2B,AB2,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 A. 相关概念: 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NH3,CH4,CO2,HClO,H2O2) 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仪器中,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 A .烧杯 B.圆底烧瓶 C.试管 D.锥形瓶 2.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用硅制造太阳能电池板 B.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C.硅酸盐产品主要包括陶瓷、水晶、水泥 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只有一种元素的话合家发生变化 B.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没有单只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在反应中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应禁止使用天然气 B.寻找高效催化剂,使二氧化硅分解产生硅的同时释放能量 C.锌-锰干电池是对环境没任何污染的理想电池 D.将煤干馏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使用的酒精可用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成来制取 B.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C. 75%(体积分数)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D.氯乙烷沸点低易汽化,常用于运动员受伤时局部麻醉处理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只形成共价键 B.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可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C.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不仅以共价键形成碳链,也能形成碳环 D.干冰气化时破坏分子中的共价键 8.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A.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离子的定向移动 B.组成原电池的的两电极活泼性不同 C.电解质溶液必须能和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两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9.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