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版国关史教学大纲

2010版国关史教学大纲

2010版国关史教学大纲
2010版国关史教学大纲

2010版《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

第一讲绪言

一、国际关系史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1、基本定义:

★国际关系:

是国际行为主体(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织、国家群体、非国家行为者)之间的各种交往关系的总和。

注意两点:

第一,国际关系的内涵。一般认为,国际关系就是跨越国界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复杂的关系。

国际关系与一般的社会关系在实质性问题上是一致的——追求利益。国际的各种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

第二,国际关系的外延。

国际关系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外交等各方面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国际经济关系是整个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是最活跃的关系。经济关系是政治关系的基础和内因。

★国际关系史(两种表述):

第一种: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世界范围内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与国家集团之间以及国际组织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综合发展的历史的一门学科。

第二种:国际关系史是以国家与国家之间——包括国际组织——的政治关系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注意国际经济关系、军事关系以及文化、宗教关系,并使之与国际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而且也不应忽视重要历史人物在国际关系演变种所起的作用。

2、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国际关系学:

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

国际关系学属政治学范畴,着眼于现实;

国际关系史属于历史学范畴,着眼于历史。

国际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学两者是互为补充的。

与世界史:

国际关系史是世界史的分支和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互补性。

3、国际关系史的分段及主要内容:

(1)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分段:

近代国际关系史一般以1871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

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到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这一段时期主要是资本主义国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在这一时期内:

①17世纪中叶——17世纪末,欧洲国际政治力量重新配置;

②17世纪末——拿破仑战争结束,这一阶段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是英法矛盾,进行了

三次重大较量(1701—1714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56—1763七年战争、拿破

仑战争);

③1814——1871年,主要反映出作为欧洲宪兵的俄国由顶峰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对外扩张步伐的加快。

主要线索有:

①欧洲主要国家之间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而形成的政治外交关系;

②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美国、日本向亚洲、非洲、南北美洲扩张,占领殖民地,相

互争夺和妥协的关系;

③欧洲列强为瓜分奥斯曼帝国遗产、在对中近东争夺中形成的所谓“东方问题”。

第二时期:

从1871年到一战结束、十月革命胜利。

这一段时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19世纪最后30年,由于这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的时期,因此,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瓜分完毕,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帝国主义最终形成的阶段,主要标志是三次战争(1898年美西战争、1899—1902年英布战争、日俄战争);

③1914—1918年。

主要线索:

第一,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主要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引起了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新的争夺,国际格局也发生了转变。

第二,亚非拉国家的反殖民主义斗争与其他地区相互交融,与其他因素一起,共同促进了国际关系体系全球化的形成。

(2)现代国际关系史:

以1919年巴黎和会为起点,以1945年二战结束为下限。

主要有几个内容和线索:

第一,一战后国际社会对维护和平的追求和努力;

第二,经济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外交政策的演变。

(3)当代国际关系史:

从二战后——至今。

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两极格局形成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二,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三,两大阵营内部的分化解体及其国际关系;

第四,两极格局的瓦解及其影响。

二、几个主要概念:

1、国际关系体系:

是指在国际范围内由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主要是政治上的联系)与作用所形成的既矛盾又统一的有机整体。具体表现为行为主体在追求财富与权力、维护和平与发展等经济政治活动中进行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对抗与合作。

把握国际关系体系的意义:

第一,只有正确地把握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才能看清国际关系的全局,才能真正了解国际关系运行和演变的规律。

第二,把握体系可居高临下,更好地研究和深刻理解双边关系或多边关系。

2、国际格局:

指在国际关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基于力量对比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互动结构和状态。

第一,它的前提是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家间关系结构是国际政治的最重要的本质。

第二,国际格局在无政府状态下只能由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为构成单位。

第三,国际格局的主体是大国或大国集团。

作为国际格局的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

◆独立的外交和广泛的政治影响力。

◆在国际关系中具有关键或制衡作用。

国际关系体系与国际关系格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

国际关系格局是寓于国际关系体系中的。

区别:

第一,国际关系体系只能从国际关系格局中显示出自己的面貌。

第二,作为国际关系格局的组成部分,只能是那些在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国家、国家集团或国际组织。

3、民族国家和主权国家:

国家具有主权国家的身份。

民族国家是民族意志与国家意志的统一。

三、学习本课程的主要要求:

第三,结合世界通史来学习,特别是近现代、当代史。

第四,要结合了解西方国际关系学说、国际政治学说的一些精髓。

第五,掌握资料。

◆各国官方文书,特别是外交文件。这些大都需要看原文,国内翻译出版的不多。

◆私人文书,如日记、书信、回忆录等,这些国内翻译出版的比较多。丘吉尔、杜鲁门、尼克松、基辛格等。对回忆录要特别小心,要仔细分析、核实。

◆当时的报纸报导等。

第四,要研究并注意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

主要参考书目: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印刷版。

◆(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

突》,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周鲠生编:《近代欧洲外交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苏)波将金等编:《外交史》第一、二、三卷,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四卷1980年版;

第五卷1983年版。

◆(法)J.B.迪罗塞尔著:《外交史》(上、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美)道格拉斯·诺斯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美)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美)亨廷顿著,周琪、刘绯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

2005年印刷版。

◆(美)汉斯·摩根索著,徐昕等译:《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美)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五版),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5年版。

◆(挪威)托布约尔·克努成著,余万里等译:《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

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卡伦·明斯特著,潘忠岐译:《国际关系精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印刷版。

◆(英)爱德华·卡尔著,秦亚青译:《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世

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美)约翰·罗尔克编著,宋伟等译:《世界舞台上的国际政治》(第九版),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5年版。

第二讲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一节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会

一、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前,德意志不仅存在新旧教之间的宗教分立和矛盾,同时还有皇帝与诸侯之间、中央集权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等矛盾。

1608年,德意志新教诸侯结成新教联盟,并获得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敌人、新教国家英、法、荷的支持;

1609年,天主教诸侯也结成了联盟,支持这一联盟的有教皇、皇帝、西班牙。

两派(两大同盟)之间的矛盾的实质是实行什么样的国家体制——是神圣罗

马帝国以皇帝为首、诸侯为臣的君主制,还是以独立的诸侯国所组成,由皇帝任名义上的首领的联邦?亦即是中央集权还是分裂割据?

1、战争起因:

第一,哈布斯堡王朝,特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地区的争斗;

第二,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第三,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宗教冲突及政治等斗争。

2、战争的导火线——掷出窗外事件

3、战争进程(1618—1648):

4个阶段:

第一阶段——波西米亚(捷克)阶段:1618—1623或25年

第二阶段——丹麦阶段:1625—1629年。

第三阶段——瑞典阶段:1630—1635年。

第四阶段——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年。

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10月)的签订:

1、主要内容:

第一,关于欧洲领土变更的问题。具体规定主要有:

◆法国:获得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其他一些领土的规定——部分

满足了法国“天然疆界”的要求;

◆瑞典:控制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包括易北河和威悉河的

入海口;

◆德意志的几个大诸侯也扩大了领地,其中包括勃兰登堡—普鲁士,由此,

它在德意志诸侯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西班牙承认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荷兰)的独立;瑞士的独立地位也获得承

认,并退出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关于帝国的宗教关系问题,主要规定有:

◆重申“教随国定”原则,规定路德教、加尔文教与天主教具有同等的地位

和权利。对新教与天主教之间存在的教产争执问题作了具体规定。

第三,关于德意志的国家体制问题,主要规定:

◆承认帝国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皇帝不得干涉诸侯内政;

◆帝国的重要事务,如立法、课税、征兵、宣战、缔约等,必须由帝国议会

决定。

2、和会与和约的影响:

第一,在战后欧洲格局方面:

◆通过战争和和约,法国打下了称霸欧洲的基础,从而埋下了英法、法荷交

恶的种子。

◆瑞典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得势,引来了北德意志各邦和丹麦的嫉恨,

也导致了瑞典与荷兰、英国、俄国的竞争。

◆奥地利仍然保持了在中欧国家中的地位,使之在以后的欧洲政治中仍然起

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勃兰登堡也开始兴盛起来。

◆英国由此获得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使得革命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而

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又为争夺海外霸权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

础。

第二,在近代国际法方面:

对近代国际法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体现在:

◆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和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为近代以后的

国际会议提供了初步经验。——途径

◆在实践上肯定了荷兰著名法学家格劳秀斯(1583—1645)提出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准则

◆创立了条约必须遵守、对违约国可施行集体制裁的案例,以此作为维护国际关系体系的稳定方式或手段。——手段

◆和约承认,新教与天主教享有同等的权利,从而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国际法脱离了神权的束缚。

◆自和约缔结后,各国普遍开始设立常驻外交使节。

第二节 17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国际关系

17世纪下半叶,在欧洲主要有三个矛盾斗争的焦点地区:

西欧——法、西、荷、英、奥,其中主要是英荷之间争夺海上霸权;法西、法荷之间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东南欧——奥、土、俄、波;

东北欧——俄、土、波、瑞。

一、英荷战争:

1、《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叶时,荷兰已号称“海上马车夫”。

它“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马克思

1651年10月9日,英国议会通过了《航海条例》。规定:

第一,自1651年12月1日起,凡是在亚洲、非洲和美洲或其他岛屿生产或制造的一切商品或货物,只有用英国船员管理的英国船只才能运入英国的领土;

第二,欧洲国家出产或制造的产品和货物,或用英国船或用生产该项商品国家的船,才可运到英国的领土;

第三,不准英国人进口通过某种外来的中介运来的该地区不生产的商品;

第四,只有英国船所捕的鱼制成的鱼品,才许可在英国进口;

第五,从英国出口的鱼品只能用英国商船,而且这些船上的船长和大多数船员都应该是英国人。

2、三次英荷战争: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

1654年4月5日,双方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

荷兰已在事实上被迫承认了《航海条例》。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颁布了新航海条例——《奖励和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条例》,其内容比1651年的条例更苛刻(除重申1651年航海条例外,并限定殖民地的一系列商品如烟草、食糖等,只能直接运往英国,后来,限定的商品范围一再扩大。不在限定范围内的商品,允许用英国船只自殖民地运往他国。)由此,英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1667年7月31日,在荷兰签定了《布雷达和约》。

和约规定,英国允许荷兰船只将莱茵河沿岸的货物运往英国;英国退出印度尼西亚,荷兰将新阿姆斯特丹永久割让给英国。

《布雷达和约》表明,英荷两国实际上是重新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

1674年2月9日,英荷签订了和约,承认《布雷达和约》继续有效。

二、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

1、法西之争与《比利牛斯条约》(1659年):

条约规定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西班牙国王同意把女儿嫁给路易十四;

第二,西班牙割让领土给法国,使得法国领土在南、北、东三个方向上都有了扩大,阿尔萨斯领地也归属了法国。

2、“遗产战争”与《亚琛和约》:

《亚琛和约》规定,法国取得南尼德兰的部分领土,

3、法荷战争与《奈梅根和约》(1678年):

条约值得注意的地方:

打破国际惯例,第一次用法文代替拉丁文书写国际条约,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威信。

法国霸权的建立及其影响:

《奈梅根和约》“是法国在欧洲最强盛时期的标志”。

法国欧洲霸权的建立,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17世纪以来,奥、西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的波旁王朝相互对峙主宰欧洲的局面不复存在。

4、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与《里斯维克和约》——1688—1697(“九年战争”):

1686年,在德意志南部的奥格斯堡,所有反对法国霸权的国家组成了反法的“奥格斯堡同盟”。主要参与国有荷兰、瑞典、勃兰登堡、奥地利等。

1697年,《里斯维克和约》签署(荷兰海牙附近)。

《里斯维克和约》的深刻影响:

对法国——大大削弱了其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对英国——开始以欧洲大国的身份参与大陆事务。英国成为欧洲大国,在国际政治中开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奥地利——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已被削弱的哈布斯堡王朝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能够继续以大国身份参与欧洲列强之间的竞争。

第三讲十八世纪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18世纪欧洲的国际关系的核心内容:

争夺欧洲霸权、殖民地霸权、领土扩张

一、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与《乌德勒支和约》:

1700年10月2日,病危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正式签署遗嘱,将西班牙连同其在新旧大陆的一切领地,全部传给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公爵,条件是他不得继承法国王位,法国和西班牙永远不能合并。

1701年9月,欧洲反法大同盟正式组成,以英、荷、奥为主体。

战争主要在意大利、西属尼德兰、莱茵河流域的德意志和西班牙四个战场展开,英荷与法西还进行了争夺制海权和殖民地的战争。

1713年4月,以法、西为一方,以英、荷、普、萨、葡为另一方,签订了《乌德勒支和约》(荷兰)。

1714年3月17日奥法双方在巴登的拉什塔特签订《拉什塔特和约》,此约于9月7日被批准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正式宣告结束。

《乌德勒支和约》和《拉什塔特和约》(《拉斯塔特和约》)统称《乌德勒支和约》。和约的主要内容有:

西班牙与法国永远不能合并;给查理六世放弃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以补偿;其他规定。

《乌德勒支和约》对欧洲格局的影响:

重新分配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建立了新的大陆均势:

第一,《乌德勒支和约》承认了以领土补偿的办法实现均势的原则,均势原则得到了普遍承认。并第一次将“势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这一概念正式写进了条约。

第二,《乌德勒支和约》表明,大陆均势必须依靠欧洲大陆外部的力量来维持,特别是要依靠作为海洋大国的英国的势力。

第三,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变化和大国地位的调整:“在欧洲大陆,和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并且,此和约还奠定了划定18世纪欧洲国家的疆界的基础。

第四,和约的序言中明确写明:各签约国有责任、有义务、有意识地维持这一均势状态。

二、北方大战(1700—1721)与〈〈尼斯塔得和约〉〉(尼什塔特):

1721年8月,俄瑞签署《尼什塔特和约》(芬兰阿兰群岛)。

根据和约,俄国占领了芬兰湾、里加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以及拉脱维亚的大部分。这样,俄国终于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由内陆国家成为濒临海洋的欧洲强国。

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与《亚琛和约》:

战争从一开始就包含了欧洲战争的因素,英法双方在1744年由间接对抗转为正式战争。原先普奥之间的战争转而变为以英法为核心的两个集团之间的战争。

四、七年战争(1756—1763)与《巴黎和约》、《胡贝图斯堡和约》:

1、战争原因:

《亚琛和约》后英法之间和普奥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

英法:其焦点是争夺欧洲政治的主导权和商业、殖民地霸权,特别是在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权问题上。

普奥:争夺德意志的主导权、西里西亚和中欧霸权。

2、战争进程:

这场战争分为欧洲大陆战场和英法殖民地战场两个部分(陆地和海洋)。

3、战争结果:

1763年2月10日,英法签订了《巴黎和约》。

根据和约:

◆美洲的加拿大、布里敦角岛以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全部土地,都从法国转入英国之手;

◆西班牙将佛罗里达让与英国,从法国得到路易斯安那的西部和一笔补助金;

◆在西印度,英国从法国夺走了多米尼加、圣文森特、格林纳达、多巴哥诸岛;

◆在非洲,英国从法国夺走了塞内加尔;

◆在印度,法国仅保留5个城市;

◆西班牙收回古巴;

◆西班牙、法国的军队撤出葡萄牙和葡萄牙的属地;

◆法国保证撤出属于英王的汉诺威选帝侯领地。

1763年2月15日,普鲁士同奥地利、萨克森签订了《胡贝图斯堡和约》(位于德累斯顿和莱比锡之间)。和约规定:

普鲁士是西里西亚“无可争辩的所有者”,奥地利“不能再有收回这个地区的进一步军事企图”;

普王答应支持奥地利国王玛利亚·特蕾西亚的儿子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4、战争的影响(后果):

战争的两个重要结果:

◆法国丧失了大量海外殖民地,英国则扩张了自己的海上霸权;

◆此次战争是普鲁士未来称霸德意志的第一步以及俄国起国际作用的开端。

对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第一,七年战争确认了欧洲五强林立、多种势力相对均衡的世界格局。英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经过数年的较量,分别确立了自己作为欧洲强国的地位。

第二,欧洲国际政治斗争重心从西欧转移到了东欧。

第三、战争引发了一些欧洲国家的财政和政治危机,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四、普鲁士的地位得以加强,在德意志国家中影响加大。

第五、导致了欧洲国际关系的进一步复杂化。

第四讲拿破仑战争与维也纳体系

第一节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

一、法国大革命与欧洲国际关系: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的国际关系从此转入了英国领导的反法联盟干涉法国革命和英国同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以法国为一方和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为另一方的两极对抗格局。

二、拿破仑战争与反法联盟:

第二节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一、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二、维也纳会议的影响:

第一,维也纳会议在欧洲范围内创建了一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维也纳体系,构成了一个多极均衡的力量格局。在这格局中,英、俄这两个侧翼国家的力量占据

了相对优势。

第二、确立了“欧洲协调”原则。

第三,针对国际交往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法律问题作出规定,对国际社会的规范化、国家间交往的有序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维也纳体系的运转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

1815年后的十几年时间内。“梅特涅时代”。

后期:

大约从1830年——五、六十年代。维系维也纳体系的关键是封建王朝的稳定和大国之间的均势,威胁维也纳体系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东方问题,使维也纳体系走向了解体。其标志性事件就是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和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第五讲克里米亚战争

一、“东方问题”:

“东方问题”从俄、奥、土几国之间的焦点问题到成为全欧洲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1821年希腊爆发了反土起义。希腊起义加速了东方问题的发展。

1829年土耳其承认希腊独立。

1841年7月,英、法、俄、奥、普、土签订了《海峡公约》。该公约确认了海峡的中立性,将它实际上置于列强共管之下。

二、克里米亚战争:

1、圣地管辖权问题

“如果不在多瑙河挡住俄国人,我们将不得不在印度河阻挡他们”。

英国驻土使节的看法对英国的亲俄政策起到了动摇作用。

1853年4月起,斯特拉特福德·坎宁重新担任英国驻土大使

1853年沙皇特使缅什科夫在圣地问题上的强硬态度

2、克里米亚战争:

(1)战争爆发:

1853年10月,土耳其对俄宣战,11月,俄国正式对土宣战。克里米亚战争开始。 1854年3月,英法向俄国宣战。

(2)双方阵营:

俄国

英法、土耳其、撒丁王国。

(3)战争范围——主要集中在黑海沿岸和高加索一带

三、《巴黎和约》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1、《巴黎和约》:

巴黎和会:1856年2月25日——3月30日闭幕。

主要参加国:法、英、奥、撒丁、土耳其和俄国。

和约的主要内容:

第一,废除俄国在土耳其帝国境内的所有优势,土耳其置于欧洲协调保护之下,各国承诺尊重土耳其的独立和领土主权;

第二,黑海中立化。黑海的水域和港口对各国商船开放,正式或永久地禁止沿岸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军舰通行,黑海沿岸各地区不得建造或保留陆海军军火库;

第三,各国无权干涉土耳其苏丹与其臣民之间的关系;

第四,多瑙河适用于国际河流自由航行的原则,各国共同对此监督;

第五,多瑙河两公国仍处于苏丹的宗主权之下,俄国放弃对两公国的保护权,并由缔约国共同保障两公国的权利;

第六,和约没有要求俄国赔款。英法联军归还塞瓦斯托波尔等城市和港口给俄国,俄国则把南比萨拉比亚割让给摩尔达维亚;

第七,一旦土耳其与缔约国中的某一方发生武装冲突,须通知其他缔约国,以“采取行动进行调解”。

《巴黎和约》签署后, 4月6日通过《巴黎宣言》,对海洋法作出四项规定:

第一,禁止私掠船制(私船捕获制度宣告取消);

第二,中立国船只上的敌国物资(用于战争的物品除外)不得没收;

第三,敌国商船装载的中立国货物(除战时禁用品外)不得没收;

第四,封锁必须是有效的,即只有在被封锁的港口实际为海军封闭的情况下才承认是封锁。

这四项规定成为国际法上的四大规则。

2、影响:

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束,表明了新的多极均衡格局的形成,主要反映为欧洲各国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一,俄国是最大的输家。主要表现在:

其一,实力大大下降:

其二,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一落千丈。

在战后的一段时期内,俄国在国际事务中采取了相对低调的姿态。

俄国调整自己的扩张方向,侵略矛头从欧洲转向亚洲。

第二,法国在欧洲大国中的地位开始上升。

第三,英国获益不小,占据了欧洲优势。

其一,在战略上,英国在西亚、北非的利益得以保证,英印之间的战略交通线的安全也得以保障。

其二,在经济上,战后英国在土耳其的商业影响明显上升。

其三,在对外政策上,英国逐渐走向“光荣孤立”。

第四,奥地利在国际上的处境困难。

第五,土耳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其一,帝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其二,英法等国资本乘机加紧奴役土耳其。

其三,土耳其对附属国的统治遭到严重削弱,民族运动更加活跃。

第六,普鲁士和撒丁在欧洲国际新秩序的形成中将起到重大影响作用。

第六讲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

一、普法战争和德国统一对欧洲的影响:

《法兰克福和约》的主要内容:

1871年5月,德法正式签定《法兰克福和约》。规定:

第一,法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大部分割让给德国;

第二,法国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年内交付10亿法郎,其余赔款在3年内付清;

第三,在赔款付清之前,普军对法国1/3领土实行占领,法国负责供应占领军的给养。

普法战争和德国统一对欧洲的影响:

第一,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第二,德国的统一与崛起为欧洲带来了新的不安定因素。

第三,德法关系日趋复杂化和尖锐。

二、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

(一)俾斯麦的基本外交方针:

面对法国的复仇可能,德国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

第一,以战争手段彻底摧毁法国的复仇欲望;

第二,通过外交途径孤立法国,使其复仇无望。

采取这一政策的内外根源:

内部——巩固统一成果的需要;

外部——国际形势不容许德国进一步打击法国。

(二)大陆联盟体系的建立:

1、三皇同盟的缔结与矛盾:

(《兴勃隆协定》):1873年6月

在三皇同盟中,德——反法;

俄——反英防奥,但不同意反法;

奥——防俄防德,但不同意反对英法。

2、三国同盟的形成:

(1)俄德关系恶化的因素:

◆1875年德法危机;

◆1878年柏林会议期间俾斯麦的态度;

◆两国经济贸易上的矛盾。

俄土战争与柏林会议:

俄土战争:1877年,《圣斯特法诺和约》。

和约的主要内容:

◆成立大保加利亚,受俄国保护;

◆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独立。

柏林会议:1878年。

柏林条约:全面修正《圣斯特法诺和约》,保加利亚的疆土大大缩小,俄国丧失大部分胜利果实。

德俄关系恶化的后果:

导致了三皇同盟的裂痕和解体;三国同盟的形成,其基础就是德俄关系的破裂。(2)、德奥同盟的建立:1879年10月7日(三国同盟建立的第一步)

条约第1条规定:

如果与它们的愿望相反,并且与缔约国双方的忠诚愿望相背,两帝国之一遭到了俄国的进攻,两缔约国有义务以其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实行互助,而且也只能在彼此同意后共同缔和。

第2条规定:

倘若不是俄国,而是另一个其它大国发动进攻时,只要俄国末参加侵略国一方,双方则须相互承诺恪守善意的中立。如果俄国支持进攻的国家,“不论这种支持是积极合作还是一些构成对被进攻的国家的威胁的军事措施”,第1条立即生效,缔约国中的每一方都必须站在自己的盟国一边参战。

条约的有效期为5年,双方对本条约应保守秘密。

(3)德奥意三国同盟:1882年

(三)大陆联盟体系的调整与完善:

1、俄英矛盾和三皇同盟的恢复(1881年的三皇同盟):

条约第1条规定:如果德国同法国发生战争,俄国应恪守中立,俄国同英国发生战争时,德国和奥匈帝国也应恪守中立。

条约第2条规定:必须保证奥匈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占领。

条约第3条:明确列强对封锁海峡原则是互相负责,而不是如英国代表解释的那样,仅仅对土耳其素丹负责。

第3条还规定“土耳其不得为了任何政府的利益而例外地将海峡所构成的土耳其帝国的这一部分领土供交战国作军事活动之用。”

2、德俄再保险条约(1887年)

条约的第2条涉及巴尔干问题:“德国承认俄国历史上在巴尔干半岛取得的权利,特别是俄国在保加利亚和东鲁美利亚的优越的和决定性的势力的合法性。两国宫廷约定,未经它们事先协议,决不允许对该半岛领土现状有所改变。”

第8条重申1881年条约关于封锁海峡的条文。

3、两次地中海协定:

第一次:1887年2月,英意奥;

第二次:1887年12月,英意奥。

(四)俾斯麦体系的解体:

1、法俄同盟的建立

2、“世界政策”取代“大陆政策”

第七讲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

一、法俄同盟的缔结

二、英德矛盾和英国“光荣孤立政策”的结束:

三、三国协约的形成:

第八讲凡-华体系和20年代的国际关系

一、一战与十月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改变了列强的实力地位和原有的世界力量分布格局。具体体现在:

◆三国同盟彻底瓦解了,四大帝国垮台了;

◆三国协约中的英法受到了削弱。

◆美日成为一战的暴发户。

第二,开创了一个革命的新时代。

第三,国际社会从此出现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斗争的新局面,国际关系增添了意识形态色彩,极大地影响了国际力量的对比和变化,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

系的格局。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凡尔赛体系:

1、评价和影响

第一,是建立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基础上的,是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和约体系。

第二,是建立在羞辱和掠夺战败国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制定和约时就埋下了矛盾和仇恨的种子,从而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和仇恨。

第三,加深了列强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促使国际关系紧张化。

第四,留下了许多矛盾,孕育了新的战争危机,从而导致了凡尔赛体系的必然崩溃。

表现在:

◆德国对和约的深刻不满,导致了民族主义和复仇主要情绪的蔓延。

劳合·乔治:

“历史证明,一项作为外交技巧和政治家手腕的成就而受到胜利国欢呼和约,即使从长远后果看来是适度而有节制的,也必将被证明是目光短浅的;并且对胜利者来说,也是充满危险的。”

◆领土的变动带来了少数民族问题。

◆法国边界的安全问题。

第五,美国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和加入国联,极大地削弱了巴黎和会建立起来的和平与秩序。

2、威尔逊与国联:

(1)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纲领)”:

可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美国的战后目标(第一至第五点);

第二,解决俄罗斯问题(第六点);

第三,欧洲领土和民族自决权问题(第七至第十三点);

第四,建立国际组织(第十四点)

(2)威尔逊“十四点计划”造成很大影响的原因:

(3)威尔逊失败的原因:

(4)国际联盟:

建立国联的目的、国联的机构、国联的宗旨和任务、国联的作用

国联的功绩主要表现在:

第一,提出了集体安全主义原则和普遍裁军的任务。

第二,依据民族自决原则,帮助欧洲建立了相对合理的国际边界;

第三,国联盟约中列入了一些社会和人道主义条款,并在实践中展开了一些社会救济工作。

(二)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1、华盛顿体系的评价和影响:

第一,列强瓜分世界的凡—华体系最终形成。

第二,导致了国际政治力量新的排列组合。

第一,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复杂化。

第二,推动了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2、凡—华体系存在的问题:

◆列强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其中最突出的是英美矛盾、英法矛盾和美日矛盾。

◆德国对凡尔赛和约的强烈不满和抗拒;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三、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

(一)德国赔款问题:

1、各国在赔款问题上的态度和意图:

2、德国赔款问题的最终解决:

三个阶段:

第一,法国主导阶段(从赔款委员会成立到1923年鲁尔危机):

第二,美国主导阶段:

1924年8月,《道威斯计划》

《道威斯计划》的影响:

第一,对国际关系——是对《凡尔赛和约》的重大修改:

◆减轻了德国的赔款义务,实际放弃了对德国蓄意不履行赔款义务时实行制裁

的权利;

◆反映出战胜国对德政策开始转变:削弱——复兴

第二,有利于德国——工农业的恢复;为政治上重新加入西方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和约的束缚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三,对美国来说:◆美国资本由此大举进入德国;

◆美国由此获得英法等国偿还的战债;

◆为美国在政治上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预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四,法国在赔款问题上丧失了主导权,并日益被美英所排挤,其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第五,英国并没有能够取得德法关系仲裁人的地位。

第三阶段:最终解决阶段——《杨格计划》和胡佛《缓债宣言》、洛桑会议:

《杨格计划》:

1929年提出,1930年各国批准。

主要内容:略

影响:◆德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减少赔款数额,撤消了财政监督莱茵区撤军;

◆结束了德国在战后的半占领状态;

◆为德国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创造了条件;

◆美国通过对国际清算银行的操纵,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对欧洲政治和经济事务的影响。

胡佛《缓债宣言》:

1931年6月20日发表。

主要内容有:

第一,赔款、债务均停付一年本息;

第二,赔款问题与战债不能捆绑在一起,是两个独立问题,前者与美国无关,后者不能取消。

洛桑会议:

1932年6月,英、法、德等主要国家举行洛桑会议,再次讨论德国赔款问题。

《洛桑协定》规定:德国赔款总额最终为30亿马克;可缓付3年;37年内全部付清。(二)欧洲安全问题:

斯特莱斯曼:德国外交部长(1924年底—1930年)

他的:

近期目标——收复在《凡尔赛和约》中丧失的领土,如波兰走廊、上西里西亚、莱茵区等;

远期目标——整合聚居东南欧的讲德语的地区,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政治经济共同体”。

洛迦诺会议(1925年10月):

1、《洛迦诺公约》的主要内容(是《莱茵保证公约》等几个文件的总称):

第一,英、法、德、意、比五国签订相互保证条约,规定维持德法、德比边界现状,德国同法比之间的一切分歧应和平解决,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诉诸战争,英意两

国以保证国的身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

第二,德国与法、比、波、捷四国分别签订仲裁条约,规定双方发生的一切分歧如不能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解决,应提交仲裁法庭或国际常设法院裁决;

第三,法国与波捷两国分别签订相互保证条约,规定法波或法捷受到德国侵略时,彼此应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四,各协约国同意德国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

2、洛迦诺会议和《洛迦诺公约》的影响:

第一,改善了德法之间的紧张关系,有助于稳定欧洲局势。

第二,是英国的外交胜利,英国从此扮演了欧洲局势的“平衡手”的角色。

第三,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领导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削弱。

第四,德国从中获利最多,实现了大部分外交目标:

◆德国以西方一员的身份参加了会议,并缔结公约——德国恢复了国家尊严,获得

了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这就为德国进一步冲破《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创造了条件;

◆英法等国同意德国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后,德国借口日后履行国联盟约第

16条义务的需要(国联盟约第16条规定,国联会员国尊重并保持各会员国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受侵犯。如遇此种侵犯,其他所有会员国在经行政院的裁决后可对侵犯行为施以包括武力在内的制裁行为。),敦促协约国于1926年1月撤出了科隆驻军,12月协约国又通过了取消对德军事管制的决议。这样,德国获得了不受监督的重整军备的机会;

◆《洛迦诺公约》的条款经不起推敲,存在严重的漏洞。

史学家的观点——“洛迦诺”是“绥靖主义的先驱”。其理由是:

第一,《洛迦诺公约》恢复了德国领土主权;导致了无法钳制德国军备扩张、德国势力坐大、最终挑起战争的严重恶果;

第二,英国从此在外交上不再偏袒法国,而对德国极其宽容;

第三,英法在事实上默许了德国可以变更东部边界,为日后德国的扩张种下了隐患。(三)裁军问题和《非战公约》:

1、裁军问题:

国联盟约规定其会员国必须承诺有不从事战争的义务,并在盟约中针对裁军问题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

盟约第一条规定:加入国联的国家必备的条件之一是“须承认联盟所规定关于其陆、海、空军实力及军备之章程”。

盟约第八条规定:

(一)联盟会员国承认为维持和平起见,必须减缩各本国军备至适合保卫国安全及履行国际义务的最少限度。

(二)理事会应在估计一国家之地理形势及其特别状况下,准备此项减缩军备之计划,以便由各国政府予以考虑及施行。

(三)此项计划至少每10年须重新考虑及修正一次。

(四)此项计划经各国政府采用后,所定军备之限制非得理事会同意,不得超过。

(五)因私人制造军火及战争器材引起重大异议,联盟会员国责成理事会找出适当办法,以免流弊,惟应兼顾联盟会员国未能制造必需之军火及战争器材以保持安

全者。

(六)联盟会员国有责任将其国内关于军备程度,陆、海、空之计划,以及可以为、战争服务得工业情形,互相交换最坦白、最完整得情报。

盟约第九条规定:

“关于第一、第八两条各规定之实施及总括关于陆、海、空各问题,应设一常设委员

会,俾向国联理事会陈述意见。”

国联盟约第23条(丁)款规定:国联对世界军火贸易有监督权。

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1925年10月决定成立)1930年通过了一个内容空泛的裁军公约草案。

2、《非战公约》:

1928年8月27日,美、英、法、意、日、德等15国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订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德一般条约》——《非战公约》或《巴黎公约》。

(1)公约的内容:

共3条:

第一条声明各缔约国斥责用战争解决国际纠纷,并声明放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二条规定各缔约国之间发生的任何争端或冲突,只能以和平方式解决;

第三条规定各国加入该公约的手续。

(2)《非战公约》的缺陷:

第一,各国在签约时都附有保留条件。

第二,公约对违反公约的国家和行为,没有规定实际可操作的制裁办法。

(3)《非战公约》的作用:

第一,是一份重要的国际文件;

第二,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成为二战后国际军事

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第九讲绥靖政策与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及其根源:

1、绥靖政策的定义(几种表述):

是指二战前,英法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换取大国之间的“和平”,避免武力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

绥靖政策:

是指20世纪30年代在欧洲和美国出现的一种对外政策,主要内容是纵容姑息法西斯的扩张侵略行为,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企图将法西斯祸水引向东方。

绥靖政策是“企图通过让步维持和平的政策”——西方国家。

2、英法绥靖政策形成的根源:

第一,产生的社会背景之一是和平主义思潮的泛滥。

英国著名的和平主义作家尼利尔斯:“就让我们失去我们的帝国吧,如果这是一种必然,就让德国人来统治我们吧,如果德国人想要如此。”

“英国今后几年不应卷入战争,这是最为重要的。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长久地避免战争风险……对于这一点,无论我们怎样强调也不会过分。”

“我们要不惜任何代价来谋求和平”,“因为人们地真实感情已被战争恐怖所控制”。

法国:不能花钱每二十年给世界提供一个马恩河战役。

第二,英法的衰落是导致其采取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

英法的衰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经济上:

19世纪20年代时,英国经济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还占据50%,法国占20%,而1930年时,英国就只占10%,法国8%。

殖民地控制——分散了英法的力量和对欧洲事务的注意力

政治上:国内的社会、政治问题更严重、更危险

军事上:见下面

第三,欧洲传统外交惯例是造成绥靖政策的重要因素。

第四,军事力量的衰落。

法国——军费问题、军事装备、最高军事指挥

英国:

摊子铺得过大,英国面临的问题:

其一,英国的空中力量已大大落后德国;

其二,英国陆军部队的力量微不足道;

其三,英国的海军不能同时兼顾两个地区。

第五,对苏联的敌视态度。

有学者在分析达拉第时说:

“他恨共产主义,也恨战争……他怕一场取胜的战争只会将法国断送在极左势力手中,归根到底,法国面临一场抉择,和德国取得谅解,或是逐渐为俄国所统治,在这两者之间,

他毫无困难地作出了选择。”

3、学术观点介绍:

齐世荣主编:《绥靖政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主要介绍了西方史学领域对绥靖政策形成原因的种种解释。主要有:

第一,“维护和平”说。

大卫·狄尔克斯:绥靖政策是“企图通过让步维持和平的政策”。

第二,“军事力量软弱”说。持这种解释的历史学家强调英法由于军事力量软弱,不能不对德妥协。绥靖是唯一出路。

第三,“舆论反战”说。这种说法认为,英法在一战中伤亡惨重,因而战后人心厌战,和平主义盛行。在这种情况下,英法政府只得采取绥靖政策。

第四,“经济因素至关重要”说。

第五,“反苏反共”说。

第六,“赎罪”说。持这种观点的认为,绥靖政策是为了弥补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不公正待遇而制定的。

第七,“误信敌人”说。

二、绥靖政策的恶果: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和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国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后果:

第一,导致法比同盟的破裂。法国失去了北部边界的屏障,马其诺防线失去了意义;

第二,法国的战略地位受到削弱,丧失了对德外交的独立性;

第三,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使欧洲甚至全世界的和平遭到了严重威胁。

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这次战争的后果主要体现在:

第一,对英属和法属索马里形成了包围,进一步威胁到了英法通向东方航道的安全;

第二,直接有损国联的声誉和威信;

第三,鼓舞了法西斯士气;

第四,意大利由此逐渐倒向德国,欧洲的政治格局开始向不利于英法方向转化。

第五,摧毁了集体安全体系,迫使欧洲一些小国出于对大国的失望而不得不到国联以外去寻找出路。

3、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其严重后果:

法国的后院遭到了直接的严重威胁。

4、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

5、德国吞并奥地利:

后果:

第一,德国因此而控制了中欧战略要地,形成了对捷克的战略包围;

第二,加强了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威望,也更加膨胀了希特勒的野心。

6、慕尼黑危机及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公开解决这个由于独裁和重整军备而造成体制上紧张和危机的政权所面临的困难,其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独裁和重整军备……一场为夺取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战争深深扎根于国家社会主义领导下的德国经济发展的恐怖逻辑之中。”

慕尼黑危机的严重后果:

第一,它大大增强了德国法西斯的经济军事实力;

第二,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第三,法国在慕尼黑的行为举止使自己在欧洲大陆的地位和名誉受到彻底地动摇,从此,法国苦心经营的同盟体系逐步瓦解。

第四,加深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相互猜忌和矛盾,使得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无法形成。

达拉第:

“法国必须正视某些已确定的义务,恪守条约,不是为威吓任何人,而只是为了保护一个小国,使其免受无端入侵。如果法国和英国继续屈服于武力进逼,如果它们共同的政治思考是出于软弱,那么它们只可能使对方接二连三地付诸武力,并为其成功创造条件。相反地,如果它们的政策的总的精神是沉着、冷静和坚定的产物,那么战争威胁将在西方大国面前退却,而不是像近几个月来那样。”“目前还来得及设置障碍,挡住德国的路,不让它实施它的计划,否则即将爆发欧洲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西方大国将不能打赢这场战争。”

第十讲“东方战线”问题

一、东方战线建立的背景:

1、原因:

第一,苏联与英法之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谈判最终破裂。

第二,苏联认为通过与英法联手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指望落空,遂转而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安全。

2、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

◆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犯行

为,或任何攻击;

◆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决不给予该第三

国以任何支持;

◆缔约双方将对它们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交换情报,进行协商;

◆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参加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

◆双方应通过和平方法解决一切争端。

◆条约有效期为10年。

《秘密附加议定书》:

对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作了规定:

◆当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属苏联的势力范围;

◆德国和苏联在波兰的势力范围大体上以维斯杜拉河、桑河一线为界;

◆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强调它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宣布它对该地区在

政治上不感兴趣。

3、苏德条约的影响:

传统观点:

避免了英法集团的祸水东引,是在战火逼近而又同英法达不成同盟的情况下的不得已之举,蠃得了有限的备战时间,是外交上的有限的成功。但有损于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总的斗争,也有损于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

苏德条约的签订对英法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使其失去了抗衡德国的强大的同盟者而陷

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德国是该条约的最大的得利者,因为它破坏了英法苏反德联盟,使德国排除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从而放心大胆地在西线发动了侵略战争。

二、东方战线的建立:

1、建立过程:

第一步: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并入苏联。

1939年9月17日,在波兰政府逃亡罗马尼亚的同时,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给波兰驻苏大使的照会及后来对全世界的广播中宣称:“华沙,作为波兰国家的首都,已经不存在了,没有人知道波兰政府的下落。”宣告了苏联红军正在向波兰进军。

苏军开进波兰领土,它所依仗的理由有三点:

第一,波兰国家和政府已不再存在;

第二,德波战争的局势,对苏联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第三,苏联政府对波兰境内的同胞不能漠不关心。

1940年,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并入了苏联,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

同年,卡廷事件。

第二步:苏芬战争

目的:保卫苏联波罗的海侧翼,特别是保卫列宁格勒的安全。

1939年10月14日,苏联向芬兰政府提交备忘录,要求:

◆靠近列宁格勒的芬兰边界向北推移20——30公里;

◆把卡累利阿地峡南部等地区2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苏联;苏联以东卡

累利阿2倍于此的土地作为交换;

◆租借汉科半岛30年。

1939年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

1940年3月12日,苏芬和约签订。根据和约,芬兰割让了整个卡累利阿地峡及其他地区,共4.1万平方公里;靠近列宁格勒地区的芬兰国界北移了150公里;汉科港也租借给了苏联。

第三步: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并入苏联。

1939年9月28日,苏联与爱沙尼亚签订了互助公约。随后,10月5日和10月10日,苏联与拉脱维亚、立陶宛也签订了类似的公约。公约规定,一旦这三个国家遭到欧洲某大国的侵略或威胁时,彼此互相援助,包括军事援助。

通过这些公约,苏联加强了对波罗的海、芬兰湾的军事控制。

1940年8月,在苏联的威逼下,三国并入了苏联。

第四步:比萨拉比亚和北布哥维纳并入苏联1940年

三、东方战线的评价:

1、苏联观点:

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边界向西移动了150——400公里,扩大了苏联的防御空间,增加了心理上的安全感。

建立东方战线有三个意义:

第一,解放了被压迫民族,保卫了小国人民的独立,帮助他们建立了人民政权。

简明中外学前教育史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 重点: 一、古代学前家庭教育P30---46 1.早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1)古代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渊源: 古代重视儿童早期教育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原因,总的来说,教育史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的一种活动,因此它既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受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制约。古人对早期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当时尊教劝学的思想环境的产物,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2)对学龄前儿童特点的分析 (3)“慈幼”的社会责任观 (4)“早谕教”的学前教育观 2.论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注重环境的影响感化(2)反对溺爱子女(3)教以正,守以常(4)信贰勿诳(5)量资循序与培养兴趣 二、.蒙养院的特点:P73 1.中国的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负担的历史结束了,在通向学前教育社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2.学前社会教育机构在中国产生,既反映了近代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学前教育与之适应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它是一种自上而下被动出现的特点,是随着中国近代学制的出现而勉强确定的。这是不同于西方很多国家。 3.蒙养院办院的纲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 4.严重的抄袭日本。 三、陶行知的教育观点:P162--171 1.“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 2.“幼稚园之新大陆------工厂与农村” 3.“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4.“论幼儿师资的培养---艺友制示范教育的实施” 四、张雪门的教育理论:P172---191 有系统组织的实习:P188---190 幼稚园实习三年计划,主张:上一阶段的工作未终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不能开始。所根据的原理“教学做合一”。 1、什么叫“有系统组织的实习”:第一须有步骤,第二须有范围,第三须有相当 时间,第四更须有适合的导师与方法。 2、实习可以分作四大阶段: 第一是参观,时间:一个学期;对象:设备、师生的仪表、态度与兴趣、教学过程以及整个设计。 第二是见习,时间:一个学期,从供备材料开始,一直到整个设计活动的参

中外学前教育史重点教学教材

1.名词解释: 1.师保傅制 是指在宫廷内,为了对统治者及其继承者实施积极地影响和有效的教育,设置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其进行辅导和教育的制度。师保傅对太子实施的教育具有明确的分工,“师”进行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保”负责身体的保育、“傅”则负责培养道德。 2.生活教育 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3.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 4.恩物 恩物是福禄培尔为幼儿进行游戏和其他活动所设计的一套教具。取名“恩物”,意思是上帝恩赐给儿童的礼物。恩物可以统称为游戏活动材料。 5.“小先生制” 陶行知为了解决普及平民教育师资问题的穷办法,即即知即传人。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6.“科学下嫁” 陶行知提出来的为普及教育的一条途径,提倡自然科学下嫁给广大的平民,还要重视对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 7.“五育”并举 蔡元培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宗旨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五育指的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8.“艺友制” 陶行知提出来的,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国情,解决幼稚师资紧缺的“穷办法”,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是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 9.“白板说”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反对天赋观念论基础上提出来的,认为儿童的心灵生来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任你在上面写上什么或者把它塑造成什么。10.“白天的母亲”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一种,指的是政府提供少量的经费,让一些年轻的妇女在照管自己孩子之余,在白天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照管1-2个小孩,以解决其实际困难。 简答题: 1.简述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 学前教育重心的转移;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学前教育机构;政府日益重视学前教育,制定法律和政策,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

《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社会学实包括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内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类、文秘类专业的必修课,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主干专业基础课。 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调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本课程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文秘人才的整体过程中,具有增强学生的社会认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 二、课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45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可参照下表。 序号 课题 讲授 社会实践 绪论 3 3 社会 4 4 社区 4 4 四 人的社会化 4 4 五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4 4 六

社会制度 4 七 社会结构 3 3 八 社会行动 4 4 九 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3 3 十 社会问题 3 2 5 社会控制 3 3 十二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4 4 总计 45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_章绪论 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学科特点及学科知识结构;了解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 重点:社会学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调查方法。

难点:社会学的知识结构和社会学方法论。 第二章社会 了解社会的内涵、社会的本质特征及社会的类型划分;了解与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人口与社会、义化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重点:社会的概念及本质、自然环境与社会、人口与社会及文化与社会。 难点: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类型及变迁。 第三章社区 了解社区的概念、社区的构成要素以及社区的类型划分;了解与认识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等社区的基本特征。 重点:社区的概念、社区的构成要素、社区的基本特征。 难点:社区的分类。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了解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的内容、条件和方法;了解与认识社会化的过程和社会化的整合。重点: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的内容及条件和方法;社会化的过程及知识化、现代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难点:社会化整合 第五章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了解社会群体的概念及社会群体的分类;了解认识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一家庭、次级社会群体一社会组织的起源、涵义、特征及其构成、分类、功能和管理。 重点:社会群体的概念、家庭的社会功能、社会组织的含义特征及其构成和分类。 难点:社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过程。 第六章社会制度 了解不同类型的社会制度化模式以及社会制度的涵义、特征与类型;认识社会制度的结构和功能及社会制度的变迁。 重点:社会制度的涵义、特征、构成、功能。 难点:不同类型的社会制度化模式。 第七章社会结构 了解社会结构的含义和类型;初步认识各种社会分层理论;并通过一定的社会调查认识和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的制度化安排与变迁。 重点:社会结构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难点:社会分层的理论。 第八章社会行动 了解社会行动的定义、类型及模式;了解和认识社会行动方式、特别是集体行为的原因、过 程、类型和—?般特征。 重点:社会行动的概念、类型、方式;集体行为。 难点:社会行动研究。 第九章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了解社会变迁和社会流动;认识社会发展的要素、类型及社会发展的理论模式;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化进程、模式和演进的基本特征。 重点: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社会发展的要素及类型与理论模式、中国现代化研究。 难点:中国现代化演进过程的基本特征。 第十章社会问题 了解社会问题的涌义、特征和类型;了解各类社会问题的理论分析;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和认识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社会发展学院《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72 学分:4 适用专业:历史学、世界历史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近代时期的发展线索、重大线索,有高级的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以及能进行初步地运用比较的方法,为良好人文素质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世界近代史》为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它是在大学生学习《世界古代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认识和理解世界文明历史进程的重要部分。通过对《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认识并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由于《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而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近代史》又是人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是工业文明的历史,所以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资本主义的理解,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通过对《世界近代史》,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世界史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基本要求 根据历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要求,尤其是为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世纪近代史提供指南,特制定本大纲。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它是从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取得支配地位,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从自由向垄断过渡。本大纲主要讲述的就是自1500年地理大发现以来至1914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函授作业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函授作业 教材:《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何晓夏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任课教师:孟红艳 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1、外象内感说 2、行为课程 3、整个教学法 4、艺友制 5、五指活动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教以正、守以常”? 2、“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有哪些? 3、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4、张雪门提出“有系统组织的实习”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中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2、简述陶行知的六项教育运动及其在这些运动中的主要活动事迹?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自学重点 第一编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前)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本章重点: 一、古代胎教定义及实施 二、胎教理论的萌芽―外象内感说 三、古代胎教的经验和局限 四、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五、保傅制度与“备三母”制 六、古代学前教材概况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早期教育 本章重点: 一、关于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论述 二、对学龄前儿童特点的分析 三、古代的神童教育 四、颜之推的早期教育思想 五、论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六、论婴幼儿保育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编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第一章清末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实施 本章重点: 一、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经济基础 二、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思想基础 三、蒙养院章程的制定 四、蒙养院制度的实施 五、清末蒙养院设立情况 第二章中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演进 本章重点: 一、辛亥革命的发生及其教育改革

二、蒙养园制度的规定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四、幼稚园制度的确定 五、幼稚园课程标准的规定 六、幼稚园制度的实施 第三章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本章重点: 一、利用不平等条约夺取在华办学前教育特权 二、设立学前教育机构 三、培植师资兴办幼稚师范 四、任教于中国幼稚园翻译教材出版幼儿读物 五、办理慈善事业摧残中国儿童 六、收回教育主权的斗争 第四章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探索 本章重点: 一、康有为《大同书》中有关幼儿教育的思想 二、康有为有关学龄前教育的主张 三、鲁迅关于幼儿读物及其幼儿教育的思想 四、学前教育的一些实验与探索 第五章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本章重点: 一、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 二、老解放区保教队伍的建设 第六章学前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 本章重点: 一、陶行知: 六项教育运动;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艺友制 二、张雪门: 有关幼稚师范教育的研究;“有系统组织的实习”;幼稚园课程;行为课程 三、陈鹤琴: 有关儿童心里发展的研究;五指活动;“活教育”理论;整个教学法 第三编中国当代的学前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9年)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公养公育 2.奴隶社会胎教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时期被后人誉为“贤妣”的太任与周妃后。 3.奴隶社会的胎教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胎教之道才开始走出宫廷。 4.贾谊论“早谕教”:婴儿时期就要开始施教。 5.贾谊“慎选左右”的教育思想: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人生而同,而后亦有所不同,在于个人所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同。主张在宫廷内应设置专门辅导,教育太子的师、保、傅官,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6.朱熹重视学习“眼前事”:认为儿童“智识未开”,主张小学学习内容应该力求浅近、具体、贴近儿童生活。还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代表作《童蒙须知》 7.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1)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幼稚园(2)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日本式和宗教式。8.1934年2月中央苏区人民政府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这是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 9.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 10.蔡元培论儿童公育:他提出一个完整的儿童公育体系,即把从胎

儿到六岁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胎儿期,母亲怀孕后便入公立胎教院,实施胎教;第二阶段是零岁到三岁,儿童出生后入公立育婴院。第三阶段是三岁到六岁,儿童满三岁后进入幼儿园,毕业入小学,接受普通教育。提出五育并举,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1.毛泽东为陶行知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 12.张雪门明确提出要“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拟定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13.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内设置幼儿教育处。1952年11月幼儿教育处由原来的司属处调整为教育部的一个直属单位。 14.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学制。规定了我国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机构,在幼儿教育方面包括: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 15.昆体良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演说家雄辩家。 16.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17.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认为,政治的优劣取决于城邦是否具有美德,即智慧、正义、勇敢和节制,而天赋、习惯和理性是具有这些美德的三条主要途径。

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51180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学分:2学分 学时:36学时 开设学期:第5学期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并认识中外学前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基本掌握中外学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内容。 2.认识不同时期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基本问题,了解中外学前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实践的基本脉络,获得中外学前教育改革基本经验。 (二)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感的教育眼光,对于教育问题有比较敏感的把握能力,以及具有分析和比较研究教育的问题的能力;洋为中用,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意识,同时感知教育家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和关心教育事业的热情,激发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中外各个时期的学前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思想。

2.难点:掌握中外各个时期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三、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教师讲授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以及前沿研究知识。 讨论法:师生共同讨论中外学前教育史研究中富有争议的问题。 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中外学前教育名著。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明确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儿童公育,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中国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一、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 1.社会公育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 2.社会公育内容 二、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三、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没有专职人员。 3.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 4.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5.教育活动没有专门的场所。 第二节中国奴隶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

越轨社会学教学大纲

《越轨社会学》教学大纲 皮艺军编写

法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1290 目录 一、前言 (1291) (一)课程性质 (1291) (二)编写目的 (1292) (三)课程简介 (1293) 第一章:越轨的界定 (1293) 第二章:研究方法和学科的定位 (1293) 第三章:宏观理论 (1294) 第四章:中观理论 (1294) 第五章:微观理论 (1294) 第六章:多层次理论 (1294) 第七章到第九章:暴力越轨、性越轨和非诚信越轨。 (1294) 第十章:社会控制 (1294)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295) (一)课程教学目的 (1295) (二)课程要求 (1295)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296) (一)课程主要内容 (1296) 第一章 越轨的界定 (1296)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学科地位 (1298) 第三章 宏观理论 (1299) 第四章 中观理论 (1301) 第五章 微观理论的解释 (1301) 第六章 多层次理论 (1302) 第七章 暴力越轨 (1303) 第八章 性越轨 (1303) 第九章 违背诚信的越轨 (1303) 第十章 越轨的社会控制 (1303) (二)学时分配 (1303) 四、相关教学环节 (1305) 五、复习与思考题 (1306) 六、拓展阅读书目 (1307)

越轨社会学 一、前言 我校开设的越轨社会学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采用自编教材进行讲授的课程。越轨社会学不论在政法院校,还是在国内的文科院校,都应当是一门新的课程。在国内尝试开设这门课程的院校十分罕见。即使像复旦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开这门课的院校里,也没有专门的教材。在中国政法大学这门课程从2003年开设之初就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全校通选课,申报选修人数十分踊跃,当年选修人数高达400多人,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反映这门课视角新颖,方法实用,内容丰富,在重点讲授规范法学的课堂上,这门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由于国内尚未出现有关越轨社会学的系统论著,系统介绍和讲授越轨社会学知识的教材,在国内尚属首例。所参考的资料也十分有限。2004年本校看到这门课程的价值和发展前景,将《越轨社会学概论》列为《新纪元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即时予以出版。这是该研究领域内第一部系列讲授越轨社会学的教材。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违反社会价值准则的现象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与伦理学中的悖德行为、犯罪学中研究的违法行为以及刑法学中的犯罪行为相区别。越轨行为被当作与上述行为共同具有内在相似性的行为,其表现形态、发生机制和控制方法都与上述行为相类似。因此,对越轨行为的研究应当成为研究悖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参考。本课程结合越轨现象和行为的观察、统计和分析,重点讲授社会学的方法论,掌握观察越轨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分析经验事实的途径。从而把知识的吸收和知识的发现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研究的顺序来看,如果说法学就是对特定的越轨行为运用法律加以制裁和正式干预的学问。那么,法律所依靠的基础学科是什么,当然是那些有关越轨、违规和犯罪行为机制研究的相关学科。越轨社会学是以人类理性判断的准则、对规则的制定、遵守与违反为起点,这显然是最为基本的知识。 从方法论上来看,法学体系并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接受科学意义上的方法论,而主要仰赖于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反之,本学科作为一门整合的学科,任何可以用于观察人类行为的方法都不会受到排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实证方法都被用于观察越轨。因此,法学只有要这一学科的实证方法为依托,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其价值,才有可能真正跻身于科学之林。 从学科的性质来看,法学是一门规范学科,但在整个规范体系中,法律本身只是一门特定门类的规则。本学科涉及的是一门大规则,是包括法律、道德、习俗、纪律、舆论和人类价值准则在内的大规则。大规则里所涉及的原理,是法学的上位学科的基础理论,就像社会性是阶级性的上位概念一样。因而,在学科一体化的建构中本学科属于基础学科。 从研究的对象来看,法律只对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对应关系感兴趣,对违法的原因并不在意。而本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一门违规行为的原因学,这是一门事实学,并不像法学那样关心规范的内容,而是要追索人类创制规范、毁坏规范的原因所在。人类的终极追求,不是对恶行的“报复性反应”,而是要通过事实探明恶最初始的发端并扼制它。 从规范的实现过程来看,法律是对某种危害行为的滞后反应,是在恶行发生之后才去处理作恶的人。法律是以外在的、他律的、强制的形式出现的。被外在力量所束缚才能遵循规范,这并没有把人与动物真正区分开来。本学科所关注的社会价值准则有可能内化成为制约恶性冲动的内部力量,实现自律,这才是人类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从规范的功能来看,法律主要是为了制止人们作恶而制定的,法律的强制性本身就蕴含着不得已的恶。人类社会不仅是为了抑恶,还要扬善。本学科里的那些可以包容法律的大规则,其功能不 1291

对世界近代史可以这样划分时段和设立主题

对世界近代史可以这样划分时段和设立主题:14世纪—19世纪中叶,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巩固;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一战和一战后的世界格局;20世纪30年代—20世纪40、50年代,二战和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冷战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冷战后时代和世界多极化发展。 在世界现代史的开端问题上,我国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划分历史阶段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应当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成为人类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向共产主义社会前进的历史里程碑。这种看法的理论根据主要是苏联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形态演进阐述的解读。马克思在1859年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的序言中认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当年的苏联学者认为,如果说世界古代史主要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世界近代史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那么世界现代史便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这样的历史分期,首先反映在苏联于20世纪50年代及其后陆续出版的13卷本《世界通史》的编纂体例和历史分期上。该书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生产方式排列历史,形成了苏联的世界通史体例。 该书对新中国的世界史教育与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196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新中国第一部4卷本《世界通史》,即简称为“周吴本”的世界通史教材。同样以五种社会经济形态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准,该教材的世界近代史的下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十月革命只被比较简单地带过,缺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以后中国学者编写的世界通史或世界现代史教材,都以俄国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而中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材中的世界现代史,也基本沿用这样的分期,甚至一直到《标准(实验稿)》,都是如此。 另一种看法认为,以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比较合适。这种看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的新研究。它的理论依据,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阐述,而且根据他们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已经指出,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了世界市场,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学前教育学》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偏重于研究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在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 2.《学前教育学》课程作用: 本课程的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实际,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同时,注重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以及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精神;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较高的个性修养。 (2)知识获得目标:掌握学前教育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熟悉国家和地方幼教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学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3)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具备观察了解幼儿的技能;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技能;创设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环境的技能;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娱乐等活动的技能。 (4)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特点制订班级各类教育计划;能科学合理编制幼儿园课程,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教师自身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评价。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现代学前教育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环境与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政治与学前教育;文化与学前教育;人口与学前教育;社会基本群体与学前教育 第三章、现代社会与学前教育 现代社会特点;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学前教;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比较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 总学时:60 学分:4 理论学时:60 讨论学时:无 开课学院:社会学院适用专业:社会学 大纲执笔人:庄华峰、马陵合大纲编写时间:2007年1月教研室主任审核:赵怀娟教学院长审定:周晓光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社会史是社会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系统讲授使学 生掌握中国社会史的理论体系和只是框架,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群 体现象,析其源、辨其流、叙其程、述其果,进而讲述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与民众传承的互动关系,考察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和行为论理的形成演变过程。社会史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具有重要联系。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时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打破教师一言堂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留出

一定空间,精选出带有典型意义、学生能力可及的论题在学生中开展课堂讨论,以发挥和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通过互联网跟踪国内外高校社会史课程的教学动态,并引出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艺,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减少课堂内容的枯燥性,增强课堂内容抽象表述的直观性和简洁性,从而把中国社会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学术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本科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史相关理论、社会史研究方法;婚姻生活;信仰习俗;灾害史与生态环境变迁史;近代社会转型与社会生活的过渡性特征等。 难点:社会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学与社会史的嫁接)、社会史资料的整理和挖掘、社会变迁、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含数量) 中国古代社会史部分

世界近代史内容标准解析

初中历史(四)专题五课程文本:世界近代史内容标准解析 世界近代史内容标准解析 北京师大附中白幼蒂张文燕 研讨问题一: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与编写体例 1.世界近代史的起讫 张:关于世界近代史的断限,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问题。《课标》是如何定位的?依据是什么? 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稿,将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定位:16世纪前后至19世纪末。 首先,从史观的角度来看。苏联学术界:以决定社会发展形态转变的某一个重大政治事件作为历史分期的标准。一般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 欧美学术界:70年代以前,一般都认为世界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的历史。例如,以英?乔治?克拉克的《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美?帕尔默科尔顿的《近现代世界史》为代表,均以欧洲历史为中心,基本上以文艺复兴为开端。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史观越来越影响西方的学术界。以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为代表,突破了以国家为单元的传统世界史体系,强调不同地区之间的关联和不同文明之间的跨文化互动,认为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于新航路开辟。 中国学术界:曾长期受到苏联五种社会形态观影响,以英国或法国或尼德兰革命为开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学术交往的扩大,日益重视历史的横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吴于廑先生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消除了以往历史形成的各民族、各国的孤立闭塞状态,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论述,对“世界历史”学科做出了定义:世界历史

奥鹏东师――《中外学前教育史》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中外学前教育xx》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xx的“编织学校” 答: 这是法国牧师奥伯林于1776年创设的保育所,在学前教育史上,被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它是以3岁以上的幼儿和年幼的学童为对象,专门在农忙季节收容幼儿和学童,一周开放两次。该校有两名教师,一名指导手工技术,另一名指导文化、游戏,还挑选年龄大些的女孩作“助教”。学习都是游戏性或娱乐性的,在该校教育比保育地位更重要。奥伯林把该校作为开发他的教区的社会经济以及增进地区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具有创新意义。 2、井深大 答: 是日本著名实业家及幼儿教育家日本早期发展协会创始人。1970年出版《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就太迟了》。他的一些主张与智力开发的主张相呼应 在日本幼教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3、“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答:1912年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的重要文章: 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4、《母育学校》 答:

夸美纽斯编写的历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 1.《母育学校》一书,是夸美纽斯1628年用捷克文写成的,后于1632年出版。它曾被译成德文、波兰文、英文、克罗地亚文、俄文、瑞典文和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出版,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 2.夸美纽斯所说的“母育学校”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校,而是“母亲膝前”教育的意思。因此,《母育学校》一书还专门加有一个说明性的副标题: “论6岁儿以下儿童的教育。” 3.关于这本书的写作意图,夸美纽斯说: “我们应为作父母与作保姆的人写一部手册,把他们的责任用白纸黑字写出,放在眼前。这本手册应对儿童应学的各种学科加以简单的描述,应当指出教导每一种学科的最适当的时机和最易灌输它用词与姿态。 5、xx·xx 答: (EllenKey1849—1926)瑞典杰出的女教育家、作家、妇女运动活动家。出生于贵族家庭其父是激进的国会议员。她自幼生活在富有自由思想的家庭环境中,所受的教育完全是由家庭实施的。 自幼爱好文学曾广泛地涉猎了进化论、优生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曾随同父亲漫游欧洲许多国家。一生主要从事写作和社会宣传活动,其中心内容是妇女解放和儿童的权利及教育问题。 主要著作有《儿童的世纪》 (1909)和《妇女运动》 (1912)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xx的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学前教育史(一)

《学前教育史》综合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A) A.王守仁 B.颜之推 C.顾炎武 D.朱熹 2.帝国主义在华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的终极目的是(C) A.促进全人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强国际友谊 C.奴化中国人思想,培养高级治华代理人D、传播基督精神 3.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是(C) A.北平幼稚师范学校 B.集美幼稚师范学校 C.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D、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4.在我国,志厚最早介绍了______的幼儿教育思想,赞成其注重儿童早期感觉训练的观点,希望中国幼儿园和小学采用其教育法和教具。(D) A.福禄倍尔 B.杜威 C.蒙台梭利 D.裴斯泰洛齐 5.张雪门所倡导的幼儿教育以______为目标。(D) A.培植士大夫 B.培养宗教信徒 C.改造中华民族 D.发展儿童个性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是______的。(D) A.民主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 7.一般来说,我国______办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较高,起着示范性、实验性作用。(A) A.教育部门 B.非教育部门 C.民办 D.集体办 8.我国老区最早成立的托儿所是______的下州区下州村的上屋子托儿所和下屋子托儿所。(A) A.江西瑞金 B.陕西延安 C.河北阜平 D.皖南 9.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制度,用______来训练儿童的执教者(C) A.幼稚园保育知识 B.幼稚园教养知识 C.封建纲常名教 D.近代幼儿教育知识 10.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B) A.三少 B.三公 C.三母 D.三太 11.古印度______种性的孩子完全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D) A.吠舍 B.刹帝利 C.婆罗门 D.首陀罗 12.古罗马共和后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______,学前教育中儿童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B)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_2010级社工专业必修课_ 理论学时:__34_ 实践学时:___2__ 一、课程说明 1、开课的意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开课的意义 运用城市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城市发展,不仅是把握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是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认识和理解的一条必经途径。因此,学习城市社会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关注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2)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的开课对象是社工专业学生,属于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将了解如何运用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去分析社城市发展,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把握和体察当代中国的国情,运用城市社会学知识,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3)目的与任务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2、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了解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管理等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认识城市化、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与城市社会问题的关系,如何应用城市社会理论与方法解决城市社会发展问题。 3、课程简表: 二、大纲本文 (一)课程内容与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 1、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 2、课程内容 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

10696 中外学前教育史

1.现代汉语的标准音是() 选择一项: a.北京语音 b.东北语音 c.北方语音 d. 华北语音 正确答案是:北京语音 2.普通话里,“迂”、“衣”、“乌”的不同,主要是()的不同。 选择一项: a.音强 b.音长 c.音高 d.音色 正确答案是:音色 3.普通话里,短语“一朵鲜花儿”的读音包含()个音节。 选择一项: a. 4 b. 2 c. 5 d. 3 正确答案是:4 4.普通话里,“张”的读音包含()个音素。 选择一项: a. 4 b. 5 c. 3 d. 2 正确答案是:3 5.下列汉字中,其读音是由四个音素组成的音节是()。 选择一项: a. 仰

c. 端 d. 圆 正确答案是:端 6.在标音方法上,《汉语拼音方案》采用()。 选择一项: a.音素标音法 b.音节标音法 c.音位标音法 d.声韵调标音法 正确答案是:音位标音法 7.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是()。 选择一项: a.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b.符号形式简明 c.形体以拉丁字母的小写印刷体为基础 d.能够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 正确答案是: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8.下列汉字中,其读音为零声母音节的是()。 选择一项: a. 吨 b. 森 c. 根 d. 文 正确答案是:文 9.下列辅音中,既能做声母又能做韵尾的是()。 选择一项: a. l b. n c. r

正确答案是:n 10.现代汉语的基础方言是() 选择一项: a.北京话 b.华北方言 c.官话 d.北方话 正确答案是:北方话 11.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是() 选择一项: a.著名现代作家作品 b.现代口语语法 c.北京话语法 d.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正确答案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12.从方言区划分来看,广州话属于() 选择一项: a.赣方言 b.湘方言 c.粤方言 d.官话 正确答案是:粤方言 1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选择一项: a.汉语 b.法语 c.俄语 d.英语 正确答案是:汉语

2019级成考学前教育专业高起专复习资料12月份考试资料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1 简述题 1.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2.杜威怎样论述教育本质? 3.述王守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和评价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论。 [材料]在实验教育法中,感觉训练无疑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我采用的方法是以教具进行教学实验,等待孩子的自发反应。……我们的第一套教材是由福禄倍尔小砖块和立方块组成,我们让孩子注意这两种物体的不同形状,让他们睁着眼睛,仔细和准确感知这些物体,并反复用语言提醒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物体各自特点上。然后告诉孩子,把立方块放在右边,把小砖块放在左边,只是触摸,不用眼睛看。最后,让孩子蒙住眼睛,再重复这种练习。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做好这个练习,经过两三次后,他们就能完全不出错误。练习中共用24 块小砖和立方块,以便使这种游戏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注意力。 参考答案 简述题 1.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启发诱导原则;藏息相辅原则; 2. 杜威怎样论述教育本质? (1)教育即生长 (2)教育即生活 (3)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评价:杜威教育本质的论述,虽然有些合理的见解,但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唯心主义的,他在论述教育本质问题时,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教育的阶级性,没有把能正确阐明教育在促进社火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3. 述王守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1)顺导性情,鼓舞兴趣; (2)循序渐进,量力而施;

(3)因材施教,各成其才; (4)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和评价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论。 [材料]在实验教育法中,感觉训练无疑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我采用的方法是以教具进行教学实验,等待孩子的自发反应。……我们的第一套教材是由福禄倍尔小砖块和立方块组成,我们让孩子注意这两种物体的不同形状,让他们睁着眼睛,仔细和准确感知这些物体,并反复用语言提醒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物体各自特点上。然后告诉孩子,把立方块放在右边,把小砖块放在左边,只是触摸,不用眼睛看。最后,让孩子蒙住眼睛,再重复这种练习。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做好这个练习,经过两三次后,他们就能完全不出错误。练习中共用24 块小砖和立方块,以便使这种游戏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注意力。 (1)首先强调了感官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敏感期,这时可以不失时机地使感观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她设计了一套“感官练习材料”(也称蒙台梭利练习材料),其中包括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能力的材料,以触觉为主。 (2)这套材料具有一下特点:按照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分别训练某一种感觉;各种材料使用时,要求尽可能地排除其他感官地干扰,以使所训练的感观得到的印象尽可能地纯正、清晰;教具具有控制、纠正错误的功能。这套感观训练材料活动性强,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3)但是也有两点不足之处:她的感觉训练是孤立地进行地,她孤立地训练幼儿地各种器官,某个活动只用来专门联系某种特定的感觉,割裂了各种感觉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感观教育采取的方法有机械、待办、枯燥乏味倾向,儿童长期利用感观教育进行训练,容易受到操作顺序的束缚,不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定稿)电子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定稿)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学时/学分:48/3 开设学期:3 开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2.课程说明 《学前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志。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等。内容包括:学前教育学概述;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学前教育对象;学前儿童的班级管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学前教育和家庭、社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的概念,了解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2.明确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阶段,了解一些学前教育家的重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3.理解学前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4.明确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讨论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5. 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 6. 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内容: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一日生活活动季节假日活动。 8. 明确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 9. 明确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的劳动特点和职责任务基准业发展的要求。 10. 明确学前教育对象的属性和权利义务,师幼关系的特征。 11.了解学前儿童的班级管理的内容、基本要求和方法。 12. 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的特点和意义,初步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13. 明确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意义与任务,了解存在的问题,了解幼小衔接发展趋势。 三、学时分配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