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年水土保持复习提纲

2013年水土保持复习提纲

2013年水土保持复习提纲
2013年水土保持复习提纲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水土保持》复习提纲

题型和分值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判断(1×10=10分)

●填空题(0.5×50=25分)

●简答、论述题(6题,共65分)

课程重点

●土壤侵蚀原理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水土保持规划

●荒漠化防治

第一章绪论

1、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事业。

2、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

(1)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根据2000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水土流失面积356*104km2,占国土面积的3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5*104km2,风力侵蚀面积191*104km2,水蚀风蚀交错区面积26*104km2。

(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石质山区以水力侵蚀为主,伴随有大量的重力侵蚀;青藏高原以冻融侵蚀为主;西部干旱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风蚀非常严重;西北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则是风蚀水蚀共同作用区。

(3)土壤流失严重: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到50*108t。

3、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在我国主要表现在:

(1)破坏土地资源,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肥力下降

(2)泥沙淤积水库,阻塞江河,水体污染,破坏交通,洪涝灾害加剧

(3)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

(4)生态恶化,加剧了贫困程度

4、水土保持的作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

?①保护土地资源,维护土地生产力。

?②充分利用降水资源,提高抗旱能力。

?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

?④减少江河湖库泥沙淤积,减轻下游洪涝灾害。

?⑤减少江河湖库非点源污染,保护与改善水质。

第二章水土保持理论基础(了解)

第三章土壤侵蚀原理

1、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是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2、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外营力及作用

外营力作用的主要能源来自于太阳能,外营力作用的形式很多,但是从过程实质来看,都经历了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沉积)几个环节。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外营力有:

(1)水力:水力对土壤的侵蚀称为水力侵蚀,包括在降雨过程中,由于雨滴击溅地表作功而对土壤结构造成的破坏,地表径流冲刷表层土壤、母质及破碎基岩等固项物质所产生的一系列破坏地表的现象。水力对地表破坏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降雨强度、降雨量、降雨历时等因素。

(2)风力:对土壤的侵蚀作用称为风力侵蚀和风化,风化指矿物、岩石在地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所产生的一切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在大气及生物影响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3)重力: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重力侵蚀的发生,是与其他外营力,特别是在水力侵蚀及下渗水分的共同作用下,以重力为其直接原因所导致的地表物质移动。

(4)热力:温度的影响导致的侵蚀主要指温度在0℃左右及其以下变化时,对土体所造成的机械破坏作用。由于现代冰川的活动对地表造成的机械破坏作用称为冰川侵蚀。

(5)混合侵蚀力:混合侵蚀是指在水流冲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特殊侵蚀形式,在生产上常称混合侵蚀为泥石流。

3、我国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

我国土壤侵蚀可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和植物侵蚀,具体见下表。

土壤侵蚀类型土壤侵蚀形式详尽的土壤侵蚀形式

击溅侵蚀(溅蚀)

层状面蚀

表面侵蚀(面蚀)砂砾化面蚀

鳞片状面蚀

水力侵蚀细沟状面蚀

浅沟侵蚀

沟状侵蚀(沟蚀)切沟侵蚀

冲沟侵蚀

山洪侵蚀

风力侵蚀风蚀形式

风积形式

陷穴

重力侵蚀泻溜

崩塌

滑坡

冻融侵蚀冻拔、劈裂等

冰川侵蚀刮蚀、掘蚀、刨蚀等

泥流

混合侵蚀石洪

泥石流

植物侵蚀

4、水力侵蚀的主要形式

由于土壤、地质、地形、植被和水流作用的大小等差异,导致水力侵蚀产生多种不同的形式。(1)溅蚀:溅蚀是指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它是在一次降雨中最先导致的土壤侵蚀。

(2)面蚀:面蚀是指由于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它是土壤侵蚀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凡是裸露的坡地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面蚀存在。根据面蚀发生的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的不同及其表现的形态差异,又可以分为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砂砾化面蚀和细沟状面蚀4种。

(3)沟蚀:沟蚀是指由汇集在一起的地表径流冲刷、破坏土壤及母质,形成切入地表以下沟壑的土壤侵蚀形式。面蚀产生的细沟,在集中的地表径流侵蚀下继续加深、加宽、加长,当沟壑发展到不能为耕作所平复时,即变为沟蚀。沟蚀形成的沟壑称为侵蚀沟。根据沟蚀强度及表现的形态,沟蚀可以分为浅沟蚀、切沟蚀和冲沟蚀等不同类型。

5、重力侵蚀的类型及成因

以重力为主要外营力的侵蚀形式主要有陷穴、泻溜、崩塌和滑坡等。

(1)陷穴:陷穴是黄土地区存在的一种侵蚀形式。地表径流沿黄河的垂直缝隙渗流到地下,由于可溶性矿物质和细粒土体被淋溶至深层,土体内形成空洞,上部的土体失去顶托而发生陷落,呈垂直洞穴,这种侵蚀现象称为陷穴。是先水力作用后为重力作用。

(2)泻溜:陡坡上的土石岩体,受冷热、干湿和冻融的交替作用,造成土石表面松散和内聚力降低,形成于母岩体接触不稳定的碎屑物质。这种碎屑物质断续地顺着坡面向下泻落,在坡麓逐渐形成锥形堆积体。由黏土、页岩、粉砂和风化的砂页岩、片岩、千枚岩、花岗岩等构成的35°以上的裸露陡坡易发生泻溜。

(3)崩塌:边坡上部岩土体被裂隙分开或拉裂后,突然向外倾倒、翻滚、坠落的破坏现象称为崩塌。有岩崩、土崩和山崩三类。崩塌主要出现在地势高差较大,斜坡陡峻的高山地区,特别是河流强烈侵蚀的地带。

(4)滑坡:发生的坡度一般在12°-32°,在此范围内坡度越大,重力超过运动阻力的可能性也越大。在凹形的山坡上部最易产生滑动,在凸形坡相反。土壤的物理性质、矿物成分及胶体化学性质,均对滑塌产生影响。

6、风力侵蚀及发生风蚀必具备的条件

风力侵蚀是指由于风的作用,使土粒脱离地表及其搬运和沉积的现象。在陆地上,发生风蚀

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干燥的土壤,尤其是年降水量低于200-300mm的干旱地区的土壤;二是大风,只有在那些上至高空、下至地面的整个空间都有占主导地位风存在的地区,才能发生大规模的风蚀。

7、风力侵蚀中泥沙颗粒的运动方式表现为:悬移,跃移,蠕移。

8、沟谷流水的侵蚀的作用,按其侵蚀方向,可分为:深向侵蚀,侧向侵蚀,向源侵蚀。

9、影响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地质和植被等自然因素是产生土壤侵蚀的基础和潜在因素,而人为不合理活动是造成土壤加速侵蚀的主导因素。

(1)气候因素:气候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极为密切,所有的气候因素都在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对土壤侵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一般来说,大风、暴雨和重力等是造成土壤侵蚀的直接动力,而温度、湿度、日照等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植被类型、岩石风化、成土过程和土壤性质等都有一定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土壤侵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降水是气候因子中与土壤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因子。

(2)地形因素:地形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地面坡度的大小、坡长、坡形、分水岭与谷底及河面的相对高差以及沟壑密度等都对土壤侵蚀有很大的影响。径流所具有的能量是径流质量与流速的函数,而流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径流深度与地面坡度,冲刷量随坡度的加大而增加,但径流量在一定条件下随坡度的加大有减少的趋势;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水力侵蚀强度依坡面的长度来决定。坡面越长,径流速度就越大,汇聚的流量也愈大,因而其侵蚀力就越强;坡向不同,所接受的太阳辐射不同,从而影响土壤湿度、温度、植被状况等环境因子的不同,侵蚀过程也有明显差异,一般阳坡的侵蚀量大于阴坡。

(3)地质因素:地质因素中主要是岩性和构造运动对土壤侵蚀影响较大。岩性就是岩石的基本特性,包括岩石的风化性、坚硬性和透水性;新构造运动是引起侵蚀基准变化的根本原因。

(4)土壤因素:土壤是侵蚀作用的主要对象,因此它的特性,尤其是透水性、抗蚀性、抗冲性对土壤侵蚀有很大影响。

(5)森林植被因素:水土保持林对地表径流和流量都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从而降低地表径流的侵蚀力合对泥沙的搬运能力;水土保持林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而改变了土壤的抗蚀性。林地土壤可以形成大量的比较大的稳定性团聚体,增强土壤的抗蚀能力……

(6)人为活动因素:自然因素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人类活动才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以及得到防治的主导因素。人类可以加剧土壤侵蚀的活动,也可以在控制土壤侵蚀上起到积极作用。

10、山洪及泥石流概念及形成原因。

山洪是发生在山区溪流中快速、强大的地表径流现象,是特指发生在山区流域面积较小的溪沟或周期性流水的荒溪中,为历时较短,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

形成因素

地质地貌因素:

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如泥质岩、板页岩发育而成的抗蚀性较弱的土壤,遇水易软

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一遇到较强的地表径流冲击时,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气象水文因素:

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

人类活动因素:

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或者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失去水源涵养作用,均易发生山洪。

?泥石流是沿途碎屑和水的固液两相混合呈饱和的、高浓度非均质流体沿侵蚀陡坡和陡峻沟床流动的现象。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是我国泥石流、滑坡山地灾害多发区,已经造成灾害并有考察资料的泥石流沟就有4738条,占全国目前已掌握泥石流沟数量8500余条的55.74%。

?泥石流的形成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大量松散固体物质来源;(2)强大和集中的

2、泥石流形成条件

?(1)地形条件:多发生在150~350陡坡上,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形成区是固体物质补给区,崩塌侵蚀强烈;流通区是在形成区下游的泥石流通道;

?(2)松散的固体物质:

?(3)水体供给:与1min和1h的雨强关系密切。其他水体的补给有:冰雪融水、地下水和溃决水。

?(4)人为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植被破坏、陡坡开荒、工程建设处置不当(开矿、修路等)增加径流,破坏山体稳定。

?水源;(3)高差大、坡度陡的地形条件。

11、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侵蚀基准面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中的运用。

侵蚀基准面:河流或沟谷下切到接近某一水平面以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下切到该面以下,这种水平面称为河流或沟谷的侵蚀基准面。

(一)谷坊的作用:

?固定与抬高侵蚀基面,防止沟床下切

?抬高沟床,稳定山坡山脚

?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

?使沟道逐渐淤平,形成坝阶地

12、土壤侵蚀的预测预报模型(USLE)

A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RKLSCP

式中,A为单位面积年土壤流失量,R为降雨侵蚀力因子,K为土壤侵蚀因子,LS为地形因子,L为坡长,S为坡度,C为作物管理措施因子,P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因子。

第四章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包括:坡面治理工程、沟床固定工程、淤地坝工程、小型水库工程和护岸治滩造田工程

2、坡面治理工程包括的类型:斜坡固定工程、山坡截流沟、梯田工程和沟头防护工程

3、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有:悬臂跌水式、陡坡式沟头防护和台阶式跌水三种类型。

4、坡面治理工程措施的主要目的:

消除或减缓地面坡度,截短径流流线,消减径流冲刷动力,强化降水就地入渗与拦蓄,保持水土,改善坡耕地生产条件,为作物的稳产、高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创造条件。包括斜坡固定工程、山坡截流沟、梯田工程和沟头防护工程等。

5、梯田的作用和类型:

作用:梯田是基本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于改变地形,减沙、改良土壤,增加产量,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等都有很大作用。

梯田能够拦蓄水土流失,并且年年发挥作用,效益非常显著。

梯田能够很好地拦截天然降水,以增加了土壤的蓄水供水能力,比坡耕地的墒情显著提高。修建梯田,对培肥土壤,提高粮食、经济作物产量,具有明显的效果。

分类:梯田按修筑的断面形式可分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反坡梯田、隔坡梯田和波浪式梯田等几种类型。

按田坎建筑材料分类,可分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和植物田坎梯田。

按利用方向分类,有农用梯田、果园梯田和林木梯田等

按施工方法分类,有人工梯田和机修梯田。

6、谷坊位置的选择的条件:

谷坊的主要目的是固定沟床,防止下切冲刷。因此选择坝址时应考虑以下条件:谷口狭窄;沟床基岩外露;上游有宽阔平坦的贮沙地方;在有支流汇合的情形下,应在汇合点的下游修建谷坊;谷坊不应设置在天然跌水附近的上下游,但可设在有崩塌为先的山脚下。

判断基岩埋藏深度,是选择谷坊坝址的重要依据之一。可根据以下初步估计:

两岸或沟底的一部分有基岩外露时,则可估计沙砾层较薄。

两岸及附近的沟底基岩外露,坝址处沟底虽被沙砾覆盖,仍可估计砾层较薄。

沟底有大石堆积,基岩埋深一般较浅;沟底无大石堆积,基岩一般较深。

沟底特别狭窄,成V字形的地方,沙砾层多较厚。

坡度大的沟道上游部分,一般基岩埋深不大。

第五章水土保持林业措施

1水土保持林业措施:又称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或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是在水土流失地区人工造林或飞播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等,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开展多种经营、增加经济与社会效益而采取的技术方法。

2水土保持林在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中的地位

水土保持林在水土保持工作中,不仅是一项以水土保持林特有的防护效益为理论依据的,其他任何措施不可取代的水土保持措施;同时,又是一项具有巨大生产意义的重要的生产措施,因此,在山区和丘陵区不论从林地占有面积和空间,从发挥其调节河川径流,控制水土流失,减免水旱灾害,以及最终改善生产条件方面,还是为开发山区经济、发展多种经营提供物质基础等方面水土保持林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水土保持林对山丘区、特别是无林少林的水体流失地区,林业发展一是要发挥林业特有的生态屏障功能,二是要把林业作为山丘区一项骨干产业为当地提供多种林业产品,包括木材、燃料、饲料、干鲜果品及其他林特产品,显示其应有的社会经济功能。山区建设特点其所具有的自然历史条件和生产传统规定了山丘林业的屏障和林业产业两项重要功能。

3水土保持林体系在小流域内的总体配置原则

在小流域范围内,水土保持林体系的合理配置,要体现各个林种具有生物学的稳定性,显示其最佳的生态经济效益,从而达到流域治理持续、稳定、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建设目标和主要作用。水土保持林体系配置的组成和内涵,其主要基础是做好各个林种在流域内的水平配置和立体配置。

所谓水平配置是指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坡面布局和合理规划。

所谓的立体配置是指某一林种组成的树种或植物种的选择和林分立体结构的配合形成。根据林种的经营目的,要确定林种内树种、其他植物种及其混交搭配、形成林分合理结构,以加强林分生物学稳定和形成开发利用其短、中、长期经济效益的条件。

林种立体配置应强调的问题一是针对放在需要和所处立地条件而合理选择树种或植物种;二是根据选定的树种或植物种依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处理好植物种间的关系;三是林分密度的确定,除应考虑一般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外,还要注意林分将要防护灾害的需要以及所应用树种和植物种的特性。

水土保持林体系在小流域范围内的总体配置原则,就是通过山丘区防护林体系各林种的水平配置、布局和各林种组成树种或植物种的立体配置,体现林种合理的林分结构,达到林分的生物学稳定性,获取在该立地条件下较高的生物产量,从而达到预期的生态经济效益。

4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措施

在山地丘陵的水土流失地区进行水土保持林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立地条件恶劣,北方的主要是干旱缺水;南方则是土壤瘠薄,部分地区也存在干旱。我国各地造林经验证明,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细致整地、合理密度、精细栽植、抚育管理等6项基本措施是水土保持造林的基本技术措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关键是保证林木成活和提高其生长量的抗旱技术。

适地适树,选择抗性强的树种。水土流失地区选择树种适合当地的立地条件,最关键的是抗性强,只有抗性强才能确保造林的成活率,造林成活后才能谈生长量问题。

细致整地,改善立地条件。1)细致整地是保证造林成活和幼树成活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包括解决旱期土壤水分不足,改善以土壤水分为中心的生境条件;提高土壤肥力;为提高造林质量创造条件。2)采用科学的整地方法,蓄水保墒和防止水土流失。

应用抗旱造林方法,采取科学栽植技术。水土保持林的造林方法,应当突出其抗旱技术

措施。一般应以植苗造林为主。但是,一些先锋灌木树种可以采用直播造林方法,在阴坡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地带,一些针阔叶乔木树种也可以直播造林。水土保持造林还应当采取一系列其他抗旱造林配套技术。

加强抚育与保护,保证良好生长环境。幼林抚育包括除草松土、培土雍根、正苗、踏实、除萌、除藤蔓植物,以及对分蘖性强的树种进行平茬等,但重点是除草松土。

营造混交林,提高生态经济功能。营造水土保持林,要以混交林为主。良好的混交林分,其生长量也较纯林高。

第六章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1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指以保土、保水、保肥为主要目的的提高农业生产的耕作措施。

等高耕作:又称横坡耕作,是指在平面上沿等高线方向所实施的耕犁、作畦及栽培等作业。其特点是沿等高线垂直于坡度走向,进行横向耕作。

2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种类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按其作用的性质分为1)以改变微地形为主,包括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坑田耕作、半旱式耕作等。2)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包括留茬覆盖、秸秆覆盖、砂田覆盖、地膜覆盖等。3)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包括少耕、免耕等。

3 水土保持栽培技术的种类主要有:轮作技术措施;间作、套种和混播技术措施;等高带状间作;等高带状间轮作。

4 节水灌溉新技术包括:地下灌溉、喷灌、滴灌、微喷灌。

5 沟垄耕作:这是在等高耕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耕作措施,即在坡面上沿等高线开犁,形成沟和垄,在沟内和垄上种植作物或牧草,用以蓄水拦泥、保水、保土和增产。

6 免耕法:也称零式耕法,是指不耕不耙,也不中耕,它是依靠生物的作用进行土壤耕作,用化学除草代替机械除草的一种保土耕作法。残茬与除草剂是形成免耕法的两个主要的,也是唯一的作业环节。

7间作:两种作物同时在一块地上间隔种植的一种栽培方法。

8套种:在同一块地上,不同时间播种两种以上的不同作物,当前作物未成熟收获时,就把后作物播种在前作物的行间。

9等高带状间作:就是沿着等高线将坡地划分成若干条地带,在各条带上交互或者轮流地种植密生作物与疏生作物,或牧草与农作物的一种坡地保持水土的种植方法。

10径流农业:从岗坡地汇集降水径流并用于农业生产,这就是径流农业。其基本要求是集水区来供应种植区足够的水量。

11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的概念及其意义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是农地普遍应用的水土保持方法,功能在于加强土壤抗蚀条件,增强水分渗入土壤的能力,为作物蓄水。包括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栽培技术措施、土壤培肥技术、旱作农业技术和符合农林业技术等。

意义:

第七章水土保持规划

1根据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工作程序,水土保持规划包括: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4个阶段。

2 在《水土保持效益计算》的国家标准中,可供分析计算的水土保持效益指标体系包括:水土保持的基础效益、水土保持生态效益、水土保持的社会效益、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

第八章荒漠化防治

1.、荒漠化及其主要成因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区及亚湿润区的土地退化。

①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

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

风力强劲(动力因素)

干旱松散强风的环境特征下,物理风化和风力成为塑造地貌的主要外力,长期的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形成了今日西北地区广袤的荒漠。

②形成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人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其中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2、荒漠化的防治

(1) 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一是预防潜在的荒漠化的威胁

?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 荒漠化防治的原则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荒漠化防治具体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封沙育草,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绿洲前沿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护林带;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作好农、林、牧用地规划,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杜绝毁林开荒、盲目开垦、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通过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避免过度樵采,破坏植被。

⑤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⑥深化宣传教育,增强防治荒漠化和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

⑦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进行科学有效治理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一个重点”

复习题(大题)

水土保持及其作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

土壤侵蚀的形式及其危害。

土壤侵蚀的规律。

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山洪及泥石流概念及形成原因。

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侵蚀基准面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中的运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荒漠化及其主要成因。

谷坊的定义、作用、选址。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种类及作用。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脂类代谢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脂肪动员 2.脂酸的β-氧化 3.酮体 4.必需脂肪酸 5.血脂 6.血浆脂蛋白 7.高脂蛋白血症 8.载脂蛋白 受体代谢途径 10.酰基载体蛋白(ACP) 11.脂肪肝 12.脂解激素 13.抗脂解激素 14.磷脂 15.基本脂 16.可变脂 17.脂蛋白脂肪酶 18.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 19.丙酮酸柠檬酸循环 20.胆汁酸 二、填空题 21.血脂的运输形式是,电泳法可将其为、、、四种。 22.空腹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是,其主要作用是。 23.合成胆固醇的原料是,递氢体是,限速酶是,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化为、、。 24.乙酰CoA的去路有、、、。 25.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是。此酶受多种激素控制,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称,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称。 26.脂肪酰CoA的β-氧化经过、、和四个连续反应步骤,每次β-氧化生成一分子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脱下的氢由和携带,进入呼吸链被氧化生成水。 27.酮体包括、、。酮体主要在以为原料合成,并在被氧化利用。 28.肝脏不能利用酮体,是因为缺乏和酶。 29.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原料是,递氢体是,它们都主要来源于。 30.脂肪酸合成酶系主要存在于,内的乙酰CoA需经循环转运至而用 于合成脂肪酸。 31.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其辅助因子是。 32.在磷脂合成过程中,胆碱可由食物提供,亦可由及在体内合成,胆碱及乙醇胺由活化的及提供。 33.脂蛋白CM 、VLDL、 LDL和HDL的主要功能分别是、,和。 34.载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 35.人体含量最多的鞘磷脂是,由、及所构成。

12年生化真题生化知识讲解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氧化磷酸化 2. 操纵子 3. 非编码RNA 4. 表观遗传调控 5. 代谢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不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 A.α螺旋 B.β折叠 C.无规卷曲 D.β发夹 2.鉴别精氨酸常用:() A.乙醛酸反应 B.偶氮反应 C.双缩脲反应 D.坂口反应 3.(G+C)含量愈高,Tm值愈高的原因是:() A. G-C之间形成了1个共价键 B. G-C间形成了2个氢键 C. G-C形成了3个氢键 D. G-C间形成了离子键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下列糖分子中那一对互为差向异构体() A. D-葡萄糖和D-葡糖胺 B. D-葡萄糖和D-甘露糖 C. D-乳糖和D-蔗糖 D. L-甘露糖和L-果糖 5.下列不属于同多糖的是() A.淀粉 B.糖原 C.纤维素 D.半纤维素 6.以下组分可以用高浓度尿素或盐溶液从生物膜上分离下来的是:() A.外周蛋白 B.整合蛋白 C.跨膜蛋白 D.共价结合的糖类 7.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 A.酶蛋白 B.辅基或辅酶 C.金属离子 D.底物 8.在人体内可有胆固醇转化来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K D.维生素E 9.泛酸是辅酶A的一种成分,参与下列哪种作用?() A.脱羧作用 B.转酰基作用 C.脱氢作用 D.还原作用 目名 科 精品文档

JN338智能数字式转矩转速传感器及其应用.

-56-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3年第 11期 2003年 11月 JN338智能数字式转矩转速传感器及其应用 孟臣 , 李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 黑龙江密山 158308 J N338A p titude Di g ital Tor q ue and R otational S p eed Sensor and Its A pp lication MENG Chen LI M in 摘要 :介绍了 JN338智能数字式转矩转速传感器的特性参数和工作原理 , 该传感器使用两组旋转变压器实现了电源及信号的非接触传递 , 同时其信号输出为频率量。文中给出了基于 JN338的智能转矩转速测量仪的硬件电路结构框图 , 同时指出了 JN338的应用注意事项。关键词 :JN338; 数字式 ; 转矩转速传感器分类号 :T P2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6-6977(2003 11-0056-03 表 1 J N338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参数指标转矩准确度 >0. 5%过载能力150%F.S 绝缘电阻≥ 200M Ω工作温度 -20~60℃重复性≤ 0. 5%F. S 滞后≤ 0. 5%F. S 线性≤ 0. 5%F. S 相对湿度≤ 90%RH ● 新特器件应用 1概述

转矩传感器在电动机、发动机、发电机、风机、搅 拌机、卷扬机、中及数控机械加工中心、。 , 并采用导电滑环来耦合电源输入及应变信号输出 , 由于导电滑环属于磨擦接触 , 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磨损和发热 , 这样不但限制了旋转轴的转速及导电滑环的使用寿命 , 同时由于接触不可靠 , 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测量信号的波动及误差的增加。因此 , 如何在旋转轴上进行能源及信号的可靠耦合已成为转矩传感器最棘手的问题 , 而 JN338数字式转矩转 速传感器则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JN338是北京三晶创业集团公司的产品 , 该传感器采用两组特殊环形旋转变压器来实现能源的输入及转矩信号的输出 , 从而解决了旋转动力传递系统中能源及 信号可靠地在旋转部分与静止部分之间的传递问题。该传感器还可同时实现旋转轴转速的测量 , 从而可方便地计算出轴输出功率 , 因此 , 利用该传感器可实现转矩、转速及轴功率的多参数输出。 2主要特性及参数 2. 1JN338的主要特性 JN338的主要特性如下 : ● 检测手段为应变电测技术 ; ● 测量精度高 , 信号检出、处理均用数字技术 ; ● 抗干扰能力强 , ; ● ; , ; , 也能测量过渡过程的动态; ● 无需反复调零即可连续测量正反转矩; ● 无集流环、电刷等磨损件 , 可高速超长运行; ● 转矩信号的传递与是否旋转、转速大

生化技术复习题 简答题 问答题

思考题 一.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制备 简述生化分离方法与一般化学分离法相比的特点? 特点: 与化学产品的分离制备相比较,生物大分子的制备有其特殊性: (1)生物材料的组成极其复杂,常常包含有数百种乃至及几千种化合物。还有很多化合物未知,有待人们研究和开发。 (2)有的生物大分子在分离过程中还在不断的代谢,所以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方法差别极大,想找到一种适合各种不同类生物大分子分离制备的标准方法是不可能的。(3)许多生物大分子在生物材料中的含量甚微。分离纯化的步骤繁多,流程又长,有的目的产物要经过十几步,几十步的操作才能达到所需纯度的要求。 (4)生化分离制备几乎都在溶液中进行,影响因素很多,经验性较强。 (5)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一旦离开活体,很容易变形破坏,因此常选用比较温和的条件。 生物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生物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是:制备生物大分子,首先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是,有效成分(即欲提取的物质)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则只须考虑材料的选择符合实验预定的目标要求即可。 材料选定后要尽可能保持新鲜,尽快加工处理。生物材料如暂不提取应冷冻保存。 常用于细胞破碎方法可分为哪些类型?简述细胞破碎的目的意义。 细胞的破碎方法可分为:机械法,包括(1)捣碎法(2)研磨法(3)匀浆法 物理法,包括(1)反复冻融法(2)超声波处理法(3)压榨法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1)酶解法(2)化学法 目的意义:除了某些细胞外的多肽激素和某些蛋白质与酶之外,对于细胞内或多细胞生物组织中的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都需要事先将细胞和组织破碎,使生物大分子充分释放到溶液中,并不丢失生物活性。不同的生物体或同一生物体不同部位的组织,其组织破碎的难易不一,使用的方法也不相同。 何谓提取?影响提取有效成分的因素有哪些? 提取定义:提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溶液)处理原料,使欲分离物质充分溶解到溶剂(溶液)中的过程,也称为抽提。常用稀盐溶液、缓冲溶液和有机溶剂等来提取生物大分子。

生物化学及生化技术试题

生物化学及生化技术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 A.一级结构改变B.空间构象破坏 C.辅基脱落D.蛋白质水解 2.蛋白质中的酪氨酸、色氨酸具有吸收紫外光能力,其最大吸收峰为( )。 A.280nm B.260nm C.225nm D.215nm 3.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 A.2′,5′-磷酸二酯键B.氢键 C.3′,5′-磷酸二酯键D.糖苷键 4.tRNA的二级结构是( )。 A.三叶草叶形结构B.倒L形结构 C.双螺旋结构D.发夹结构 5.酶促反应速度为其最大反应速度的75%时,[S]等于( )。A.K m B.4K m C.3K m D.2.5K m 第1页

6.酶具有高度催化能力的原因是( )。 A.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酶能催化热力学上不能进行的反应 C.酶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D.酶能提高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7.下列关于辅基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B.只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化学基因的传递 C.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 D.一般不能用透析和超滤法与酶蛋白分开 8.全酶是指什么?( ) A.一种酶—抑制剂复合物 B.酶的辅助因子以外的部分 C.酶的无活性前体 D.需要辅助因子的酶,具备了酶蛋白、辅助因子等 9.NAD+或NADP+中含有哪一种维生素?( ) A.尼克酸B.尼克酰胺 C.吡哆醛D.吡哆胺 10.在三羧酸循环中,下列哪一个阶段发生了底物水平磷酸化形成GTP?( ) A.柠檬酸→α-酮戊二酸B.琥珀酸→延胡索酸 第2页

JN338智能数字式转矩转速传感器及其应用

JN338 智能数字式转矩转速传感器及其应用 摘要介绍了 338 智能数字式转矩转速传感器的特性参数和工作原理, 该传感器使用两组旋转变压器实现了电源及信号的非接触传递,同时其信 号输出为频率量。 文中给出了基于 338 的智能转矩转速测量仪的硬件电路结构框图,同 时指出了 338 的应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 338;数字式;转矩转速传感器1 概述转矩传感器在电动机、 发动机、 发电机、 风机、 搅拌机、 卷扬机、 钻探机械等众多的旋转动力测试系统中及数控机械加工中心、自动机床等 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已获得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转矩传感器通常采用电阻应变桥来检测转矩信号,并采用导电 滑环来耦合电源输入及应变信号输出,由于导电滑环属于磨擦接触,因此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磨损和发热,这样不但限制了旋转轴的转速及导电滑环 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接触不可靠,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测量信号的波动 及误差的增加。 因此,如何在旋转轴上进行能源及信号的可靠耦合已成为转矩传感器 最棘手的问题,而JN338数字式转矩转速传感器则巧妙地解决了这个 问题。 范文先生网收集整理JN338是北京三晶创业集团公司的产品,该

传感器采用两组特殊环形旋转变压器来实现能源的输入及转矩信号的输 出,从而解决了旋转动力传递系统中能源及信号可靠地在旋转部分与静止 部分之间的传递问题。 该传感器还可同时实现旋转轴转速的测量,从而可方便地计算出轴输 出功率,因此,利用该传感器可实现转矩、转速及轴功率的多参数输出。 2 主要特性及参数2.1JN338的主要特性JN338的主要特性 如下●检测手段为应变电测技术;●测量精度高 信号检出、处理均用数字
技术;●抗干扰能力强,无需调零即可工作;●可靠性高、信噪比高,工作 寿命长; ●既可以测量静止扭矩, 也可测量旋转转矩; ●能够测量稳态扭矩, 也能测量过渡过程的动态转矩;●无需反复调零即可连续测量正反转矩;● 无集流环、电刷等磨损件,可高速超长运行; ●转矩信号的传递与是否旋 转、转速大小及旋转方向无关;●测量弹性体强度大,可承受150%过 载;●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有套装式、卡装式、联轴式等多种安 装方式;●输出信号以频率形式给出,便于和计算机进行接口。 2.2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列,表 2所列是该传感器产品的规格参数。 表 1338 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参数指标转矩准确度>05 过载能力 150 绝缘电阻≥200Ω 工作温度-20~60℃重复性≤05 滞后≤05 线性≤05 相对湿度 ≤90 表 2 传感器产品规格参考规格转矩测量范围最高转速 10010 ~ 100600020020 ~ 300500050050 ~ 70040001000100 ~ 150030002000200~300025005000500~500020002. 3插座引脚及功能J

生化简答题

名词解释: 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联系起来的含氮高分子化合物,是机体表现生理功能的基础。 2 、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 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4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5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6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7 、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8 、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DN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称DNA变性。 9 、DNA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可以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称为DNA的复性。 10 、核酸酶: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可分为DNA酶和RNA酶。 11 、酶: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主要的催化剂。 12 、核酶:是具有高效,特异催化作用的核酸,是近年发现的一类新的生物催化剂。 13 、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 14 、酶的必需基团:酶分子结构中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 15、同工酶: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16、糖酵解: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糖的过程。 17 、酵解途径: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18 必需脂酸:某些不饱和脂肪酸,动物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要从植物油摄取,是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称为必需脂酸。 19 、脂肪的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该过程称脂肪动员。 20 、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者酮体。是脂肪在肝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物。 21 、转录: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 22 、基因:是为生命活性产物编码的DNA功能片段,这些产物主要是蛋白质和各种RNA。 问答题: 1、简述镰刀形红细胞溶血的发病机制。 答正常人血红蛋白β亚基的第6位氨基酸是谷氨酸,而镰刀形红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中,Glu变成了Val,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从而使本是水溶性的血红蛋白,聚集成丝,相互粘着,导致红细胞变形成为镰刀状极易破碎,产生贫血。 2 、什么是酶的抑制剂?说明酶的抑制作用分为哪几种。 答:凡能使酶的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根据抑制剂与酶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酶的抑制作用可分为可逆性抑制和不可逆性抑制。 3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答: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在生长繁殖时,不能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叶酸,而是在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底物合成二氢叶酸,而磺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相似,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从而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导致细菌的核酸合成受阻而影响其生长繁殖。 4 、什么是三羧酸循环?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答:三羧酸循环也称柠檬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其生理意义在于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其过程中代谢的各种小分子物质为体内生化过程所必需。 5、什么是DNA复制中的半保留复制?其意义是什么? 答:半保留复制是指复制时,母链的双链DNA解开成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指导子链DNA的合成。子

生化2013年试题讲解

生化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32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 招生专业: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学院、地学部、医学院、药学院、能源研究院相关专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在生物体内的重要单糖,大多以(1)构型存在,以(2)糖苷键连接的多糖,往往作为熊源形式贮存;以(3)型糖苷键连接的多糖,往往以结构成分存在。 2.根据蛋白质的(4),(5),(6)以及吸附性质和对其他分子的生物学亲和力,可将目的蛋白从混合的蛋白质提取液中分离出来。 3.分子病是由于(7)导致一个蛋白质中(8),这是一种遗传病。 4.Km是酶的一个特性常数,他的大小只与(9)有关,而与酶的浓度无关。1/Km可以近似地表示(10)。 5.蛋白质的磷酸化是可逆的。蛋白质磷酸化时需要(11)催化反应,蛋白质去磷酸化时需要(12)催化反应。 6.酵解途径唯一的脱氢反应是(12),脱下的氢由(14)递氢体接受。 7.酮体合成酶系存在于(15),氧化剂用的酶存在于(16)。 8.由尿酸合成过程中产生的2种氨基酸(17)和(18)不参与人体内蛋白质合成。 9.生物体内各类物质有各自的代谢途径,不同的代谢途径可通过交叉点上的关键中间物而星湖转化,使各代谢途径得以沟通形成网络,(19)、(20)、(21)是其中三个最关键的中间代谢物。 10.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除了参与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外,还与(22)和(23)等氨基酸代谢有关。 11.一碳单位可以来自多种氨基酸,其载体是(24)。 12.嘌呤合成时环上的N3和N9来自(25)。 13.tRNA的三叶草结构中,氨基酸臂的功能是携带氨基酸,D环的功能是(26),反密码予功熊是(27)。 14.嘧啶合成的起始物氨甲酰磷酸的合成需要(28)作为氨的供体,尿酸循环中的氨甲酰磷酸(29)作为氨的供体。 15.将不同来源的DNA放在试管里,经热变性后,慢慢冷却,让其复性,如果这些异源DNA之间的某些区域有相同的序列,会形成(30)。

扭矩传感器的测量方法

采用应变片电测技术,在弹性轴上组成应变桥,向应变桥提供电源即可测得该弹性轴受扭的电信号。将该应变信号放大后,经过压/频转换,变成与扭应变成正比的频率信号扭矩传感器是对各种旋转或非旋转机械部件上对扭转力矩感知的检测。扭矩传感器将扭力的物理变化转换成精确的电信号。 扭矩传感器可以应用在制造粘度计,电动(气动,液力)扭力扳手,它具有精度高,频响快,可靠性好,寿命长等优点。将专用的测扭应变片用应变胶粘贴在被测弹性轴上,并组成应变桥,若向应变桥提供工作电源即可测试该弹性轴受扭的电信号。这就是基本的扭矩传感器模式。但是在旋转动力传递系统中,最棘手的问题是旋转体上的应变桥的桥压输入及检测到的应变信号输出如何可靠地在旋转部分与静止部分之间传递,通常的做法是用导电滑环来完成。 由于导电滑环属于磨擦接触,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磨损并发热,因而限制了旋转轴的转速及导电滑环的使用寿命。及由于接触不可靠引起信号波动,因而造成测量误差大甚至测量不成功。为了克服导电滑环的缺陷,另一个办法就是采用无线电遥测的方法:将扭矩应变信号在旋转轴上放大并进行v/f转换成频率信号,通过载波调制用无线电发射的方法从旋转轴上发射至轴外,再用无线电接收的方法,就可以得到旋转轴受扭的信号。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图尔克、奥托尼克斯、科瑞、山武、倍加福、邦纳、亚德客、施克等各类传感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wendangku.net/doc/043534102.html,/

生化论述题

生化论述题 1、现有两支试管,有一支装有一种DNA溶液,另外一支装有一种RNA溶液,请根据核酸的理化性质设计一个实验来对二者进行鉴别,并对相关的核酸理化性质进行解释(可使用的设备和试剂:水浴锅,分光光度计,蒸馏水,移液器,试管)。 题解: 1)通过加热后测定吸光度,吸光度升高的是DNA,吸光度基本不变的是RNA。 2)DNA和RNA的结构上的不同,DNA为双链双螺旋结构,RNA为单链。 3) DNA双链之间通过硷基之间的氢键相连接,加热会破坏氢键,暴露出硷基,260nm吸光度增加。 2、凝血因子II,VII, IX和X是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γ-羧化酶参与了催化这些凝血因子的合成过程.维生素K对γ-羧化酶的催化活性是必需的.所以临床上,为防止手术中及术后出血过多,常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K,对促进病人的凝血功能有明显效果.请结合酶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理论进行解释。 题解: 1) 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共同组成全酶,单独存在无活性,γ-羧化酶是一个结合酶,只有辅助因 子维生素K存在的情况下,酶才具有活性。 2) 酶的辅助因子分为辅酶和辅基,辅酶和酶蛋白结合疏松;辅基和酶蛋白结合紧密。 3、举例论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紧密关联。 每一种蛋白质都具有特定的结构,也具有特定的功能。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其构象及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的基础,特定的空间构象主要是由蛋白质分子中肽链和侧链R基团形成的次级键来维持,在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多肽链一旦被合成后,即可根据一级结构的特点自然折叠和盘曲,形成一定的空间构象。 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其基本构象及功能也相似,例如,不同种属的生物体分离出来的同一功能的蛋白质,其一级结构只有极少的差别,而且在系统发生上进化位置相距愈近的差异愈小。 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中,参与功能活性部位的残基或处于特定构象关键部位的残基,即使在整个分子中发生一个残基的异常,那么该蛋白质的功能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被称之为“分子病”的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仅仅是574个氨基酸残基中,一个氨基酸残基即β亚基N端的第6号氨基酸残基发生了变异所造成的,这种变异来源于基因上遗传信息的突变。 (二)蛋白质空间构象与功能活性的关系 蛋白质多种多样的功能与各种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密切相关,蛋白质的空间构象是其功能活性的基础,构象发生变化,其功能活性也随之改变。蛋白质变性时,由于其空间构象被破坏,故引起功能活性丧失,变性蛋白质在复性后,构象复原,活性即能恢复。如血红蛋白结构与氧离曲线,Hb中的亚基和氧结合后,会促进下一个亚基和氧的结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一、A型选择题 1.在荧光定量分析法中,下列哪种不是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A.荧光物质的浓度 B.溶剂的性质C.荧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 D.温度E.溶液的pH值 2.琼脂糖凝胶电泳用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可以把血清蛋白质分成五条区带,由正极向负极数起它们的顺序是() A.白蛋白、β-球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 B.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 C.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β-球蛋白 D.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白蛋白 E.白蛋白、β-球蛋白、α1-球蛋白、γ-球蛋白、α2-球蛋白 3.在区带电泳中,能产生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的固体支持介质有() A.醋酸纤维素薄膜、纤维素、淀粉B.纤维素、淀粉、琼脂糖 C.硅胶、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D.淀粉、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 E.醋酸纤维素薄膜、硅胶、纤维素 4.利用流动相中的离子能与固定相进行可逆的交换性质来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方法是() A.凝胶层析法B.吸附层析法C.分配层析法D.亲和层析法 E.离子交换层析法 5.通过在波片或硅片上制作各种微泵、阀、微电泳以及微流路,将生化分析功能浓缩固化在生物芯片上称() A.基因芯片B.蛋白质芯片C.细胞芯片D.组织芯片E.芯片实验室 6.离心机砖头的旋转速度为20000γ/min的离心为() A.低速离心B.平衡离心C.高速离心D.超速离心E.等密度离心 7.标本条码下有10个阿拉伯数字,其中第4~5位表示()

A.标本号B.标本类型C.组合号D.月份E.日期 8.由实验室自己配置或为商品,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的标准品为()A.一级标准品B.二级标准品C.控制物D.参考物E.原级参考物 9.经过详细的研究,没有发现产生误差的原因或在某些方面不够明确的方法为()A.决定性方法B.推荐方法C.参考方法D.常规方法E.对比方法10.测定恒定误差的试验是() A.重复性试验B.回收试验C.线性试验D.干扰试验 E.检测能力试验 二.X型选择题 1.酶免疫分析的基本技术组成为() A.应有高活性的酶和高质量的酶标抗体B.最佳固相载体和抗体包被技术 C.最佳酶作用的底物D.通过电场来精确控制整个分析过程 E.检测放大系统及再生技术 2.免疫比浊测定应注意的事项为() A.抗原或抗体量不能大大过剩 B.应维持反应管中抗体蛋白量始终过剩 C.高血脂标本易受干扰D.易受环境温度和pH值的影响 E.加入聚合剂可促进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3.流式细胞仪接受并分析的信号主要有() A.光散射讯号B.光吸收讯号C.荧光讯号D.电流讯号 E.生物发光讯号 4.鉴定纯酶度的常用方法是() A.比活力测定B.电泳分析C.免疫学分析D.活性浓度测定 E.Km测定 5.影响血标本成份变化的因素有()

生化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等点电:在某一PH值的水溶液中,加入某种氨基酸,该氨基酸解离成阴离子和阳离子的趋势相等,变成兼性离子,次PH值称… 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特异的底物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3.腐败:肠道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和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进行的氧化分解的反应过程,产生一系列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 4、复制:亲代DNA或RNA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与亲代相同的DNA或RNA的过程。 5、蛋白质的盐析:在含有蛋白质的水溶液中,加入高浓度中性盐,使蛋白质析出的过程。 6、脂肪动员:贮存的脂肪被组织细胞内的脂肪酶逐步水解,释放出脂肪酸和甘油,供给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7、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 8、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9.同工酶:能催化同一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组成、结构、理化性质都不同的一组酶。 10.酮体:脂肪酸在肝脏氧化分解的特有中间产物。 11.蛋白质的变性:在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变,空间结构破坏,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 12.酶的活性中心:必须基团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的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 13.呼吸链:代谢物脱下的成对的H,通过一些辅基或辅酶的催化作用,最终于O结合,生成水的过程,次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故称为…… 1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的序列,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二硫键,一级结构也包括生成二硫键的半胱氨酸残基位置。维持其稳定的化学键是:肽键。

15、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相邻氨基酸残基形成的局部肽链空间结构,是其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蛋白质二级结构形式:主要是周期性出现的有规则的α-螺旋、β-片层、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等。 16、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整条多肽链中所有氨基酸残基,包括相距甚远的氨基酸残基主链和侧链所形成的全部分子结构。因此有些在一级结构上相距甚远的氨基酸残基,经肽链折叠在空间结构上可以非常接近。 17、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各具独立三级结构多肽链再以各自特定形式接触排布后,结集所形成的蛋白质最高层次空间结构。 18.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空间结构的破坏。 19.蛋白质沉淀:蛋白质从溶液中聚集而析出的现象。 20.酶的活性中心:在酶分子表面有必需基团组成的能和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生成相应产物的部分区域。 21.酶原的激活:酶原是不具催化活性的酶的前体。某种物质作用于酶原使之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酶原激活的本质是:酶活性中心的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22、同工酶: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特性不同的一组酶。 23、核酸的变性、复性:DNA的变性是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DNA复性是指: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二、单项选择 1.正常成人每天的尿量为(C ) A 500ml B 1000 ml C 1500 ml D2000 ml 2: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亚氨基酸(B ) A 丝氨酸B脯氨酸C 亮氨酸D 组氨酸 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C ) A 盐键B疏水键C 氢键D 二硫键 4处于等电点状态的蛋白质(C ) A分子不带电荷B 分子最不稳定,易变C 总电荷为零D 溶解度最大

扭矩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扭矩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一.特点 1. 既可以测量静止扭矩,也可以测量旋转转矩; 2.既可以测量静态扭矩,也可以测量动态扭矩; 3. 检测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性强; 4. 体积小,重量轻,多种安装结构,易于安装使用; 5. 不需反复调零即可连续测量正反转扭矩; 6.没有导电环等磨损件,可以高转速长时间运行; 7.传感器输出高电平频率信号可直接送计算机处理; 8.测量弹性体强度大可承受100%的过载。 二测量原理 将专用的测扭应变片用应变胶粘贴在被测弹性轴上并组成应变桥,向应变桥提供电源即可测得该弹性轴受扭的电信号。将该应变信号放大后,经过压/频转换,变成与扭应变成正比的频率信号。本系统的能源输入及信号输出是由两组带间隙的特殊环型变压器承担的,因此实现了无接触的能源及信号传递功能。(虚线内为旋转部分) 三传感器原理结构(01图) 在一段特制的弹性轴上粘贴上专用的测扭应片并组成变桥,即为基础扭矩传感器;在轴上固定着:(1)能源环形变压器的次级线圈,(2)信号环形变压器初级线圈,(3)轴上印刷电路板,电路板上包含整流稳定电源、仪表放大电路、V/F变换电路及信号输出电路。在传感器的外壳上固定着: 图五数字式扭矩传感器测量原理图 (1)激磁电路,(2)能源环形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输入),(3) 信号环形变压器次级线圈(输出),(4)信号处理电路 四工作过程 向传感器提供±15V电源,激磁电路中的晶体振荡器产生400Hz的方波,经过TDA2030功率放大器即产生交流激磁功率电源,通过能源环形变压器T1从静止的初级线圈传递至旋转的次级线圈,得到的交流电源通过轴上的整流滤波电路得到±5V的直流电源,该电源做运算放大器AD822的工作电源;由基准电源AD589与双运放AD822组成的高精度稳压电源产生±4.5V的精密直流电源,该电源既作为电桥电源,又作为放大器及V/F转换器的工作电源。当弹性轴受扭时,应变桥检测得到的mV级的应变信号通过仪表放大器AD620放大成1.5v±1v的强信号,再通过V/F转换器LM131变换成频率信号,通过信号环形变压器T2从旋转的初级线圈传递至静止次级线圈,再经过传感器外壳上的信号处理电路滤波、整形即可得到与弹性轴承受的扭矩成正比的频率信号,该信号为TTL电平,既可提供给专用二次仪表或频率计显示也可直接送计算机处理。由于该旋转变压器动- -静环之间只有零点几毫米的间隙,加之传感器轴上部分都密封在金属外壳之内,形成有效的屏蔽,因此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本传感器输出的频率信号在零点时为10kHz.正向旋转满量程时为15KHz.反向旋转满量程时为5KHz。即满量程变量为5000个数/每秒。转速测量采用光电齿轮或者磁电齿轮的测量方法,轴每旋转一周可产生60个脉冲,高速或中速采样时可以用测频的方法,低速采样时可以用测周期的方法。本传感器精度可达±0.2%~±0.5%(F·S)。由于传感器输出为频率信号,所以无需AD转换即可直接送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五应用范围 1. 检测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旋转动力设备输出扭矩及功率。

生化简答题及论述题

简答题及论述题 1、请描述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 年提出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1、两条反平行链,右手螺旋;碱基在链内侧,戊糖磷酸在外侧,碱基垂直于螺旋轴,碱基与糖垂直。10 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旋,螺距 3.4nm。碱基互补配对,一个 A 对应一个T , 一个G 对应一个 C 。 2、某些金属和非金属离子以及一些有机小分子对酶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影响? 2、(1)通过结合底物为反应定向。 (2)通过可逆地改变金属离子的氧化态调节氧化还原反应。 (3)通过静电效应稳定或屏蔽负电荷。 (4)作为辅酶或者辅基起到电子或原子的传递作用。 3、使酶活力降低或丧失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3、(1)温度升高(2)酸碱变化(3)有机溶剂或重金属离子 4、试比较酶的变性与失活有什么异同 4、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所以具有蛋白质的性质。即在高温、过强的酸、碱环境下会发生组成或是结构的改变,这就是变性。由于组成或者结构改变,酶的功能也会受到破坏。酶的变性往往是不可逆的。当温度或者酸碱度达到一个程度时,酶的活性持续下降,当把条件恢复到初始状态时,酶活并没有恢复,这说明酶已失活。但是酶的结构或组成没有发生改变。在经过特殊处理后,酶活能够得到恢复。 5、试列举五种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 5、渗透压法、化学组成法、沉降分析法、凝胶过滤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6、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6、蛋白质主链的折叠产生由氢键维系的有规则的构象,成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β突起以及无规则卷曲。 7、什么是抗体?简述其结构特点(可用简图表示) 7、机体是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 B 细胞分化成的浆细 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 球蛋白。 抗体是具有 4 条多肽链的对称结构,其中 2 条较 长、相对分子量较大的相同的重链(H 链);2 条较 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相同的轻链(L 链)。链间由 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联结形成一个由 4 条多肽链构成的单 体分子。 8、简述从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混合物中分离和鉴定氨基 酸的方法 8、分配柱层析、纸层析、离子交换层析、薄层层析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说课讲解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 A 电荷 2、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 ) 3、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是因为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 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是二硫键。 ( ) 5、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 ) 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 ) 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 )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 ) 9、血糖基本来源靠食物提供。 ( ) 10、脂肪酸氧化称β-氧化。 ( ) 11、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 ) 12、构成RNA的碱基有A、U、G、T。 ( ) 13、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强。 ( ) 14、胆汁酸过多可反馈抑制7α-羟化酶。 ( ) 15、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是通过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结合将激素信号传递发挥其生物()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A、麦芽糖 B、蔗糖 C、乳糖 D、纤维素 E、香菇多糖 2、下列何物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 ( ) A、硬酯酸 B、胆固醇 C、胆酸 D、醛固酮 E、脂酰甘油 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 ) A、多肽 B、二肽 C、L-α氨基酸 D、L-β-氨基酸 E、以上都不是 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D、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 E、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5、通过翻译过程生成的产物是: ( ) A、tRNA B、mRNA C、rRNA D、多肽链E、DNA 6、物质脱下的氢经NADH呼吸链氧化为水时,每消耗1/2分子氧可生产ATP分子数量( )A、1B、2 C、3 D、4. E、5 7、糖原分子中由一个葡萄糖经糖酵解氧化分解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 ) A、1 B、2 C、3 D、4 E、5 8、下列哪个过程主要在线粒体进行 ( ) A、脂肪酸合成 B、胆固醇合成 C、磷脂合成 D、甘油分解 E、脂肪酸β-氧化 9、酮体生成的限速酶是 ( ) A、HMG-CoA还原酶 B、HMG-CoA裂解酶 C、HMG-CoA合成酶 D、磷解酶 E、β-羟丁酸脱氢酶 10、有关G-蛋白的概念错误的是 ( )

扭矩传感器

扭矩传感器 1.概述 扭矩又叫转矩,是反映转动设备输出力的大小的重要参数。扭矩在物理学中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其中:P表示转动设备的输出功率,单位千瓦(k W);M表示转动设备的输出扭矩,单位牛米(N·m);N表示转动设备的转速,单位转/分钟(r/min)。从公式可以看出,扭矩是一个与功率和转速相关的物理量,它反映了转动设备输出功率和转速的比值关系。如果知道了转动设备的输出功率和转动速度,就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出转动设备的扭矩。但实际生产中,功率的测量是不容易的,而扭矩可以利用较简单的装置把扭矩转化为力和磁的测量,对于力和磁这两个物理量的检测,我们有许多成熟工具,这样扭矩的测量就变得相对简单了。 2.常见的扭矩传感器分类 常见的扭矩传感器包括电阻应变式、磁电相位差式、光电式、磁弹性式、振 3.几种常见的扭矩传感器原理 (1)电磁齿栅式转矩传感器

电磁齿(栅)式转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磁电转换,把被测转矩转换成具有相位差的两路电信号,而这两路电信号的相位差的变化量与被测转矩的大小成正比。经定标并显示,即可得到转矩值。齿(栅)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 1电磁式转矩传感器原理图 电磁式转矩传感器在弹性轴两端安装有两只齿轮,在齿轮上方分别有两条磁钢,磁钢上各绕有一组信号线圈。当弹性轴转动时,由于磁钢与齿轮间气隙磁导的变化,信号线圈中分别感应出两个电势。再外加转矩为零时,这两个电势有一个恒定的初始相位差,这个初始相位差只与两只齿轮在轴上安装的相对位置有关。在外加转矩时,弹性轴产生扭转变形,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其扭角与外加转矩成正比。在扭角变化的同时,两个电势的相位差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相位差变化的绝对值与外加转矩的大小成正比。由于这一个电势的频率与转速及齿数的乘积成正比,因为齿数为固定值,所以这个电势的频率与转速成正比。在时间域内,感应信号S1,S2是准正弦信号,每一交变周期的时间历程随转速而变化,测出他们之间的相差Φ即可得到扭矩值。由材料力学可知: Φ 式中Φ——弹性轴的扭转角; ——转矩; ——弹性轴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 ——弹性轴直径; ——弹性轴工作长度。 其中,、、都是常数,令 则有 Φ 因此,扭矩的测量就转换成相位差的测量。而S1、S2是准正弦信号,其相位的测量需要用高频脉冲插补法,即用一组高频脉冲来内插进被测信号,然后对高频脉冲计数。

生化简答题(附答案)

1.简述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2.何谓酮体?酮体是如何生成及氧化利用的? 3.为什么吃糖多了人体会发胖(写出主要反应过程)?脂肪能转变成葡萄糖吗?为什么? 4.简述脂肪肝的成因。 5.写出胆固醇合成的基本原料及关键酶?胆固醇在体内可的转变成哪些物质? 6.脂蛋白分为几类?各种脂蛋白的主要功用? 7.写出甘油的代谢途径? 8.简述饥饿或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的原因? 9.试比较生物氧化与体外物质氧化的异同。 10.试述影响氧化磷酸化的诸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11.试述体内的能量生成、贮存和利用 12.试从蛋白质营养价值角度分析小儿偏食的害处。 13.参与蛋白质消化的酶有哪些?各自作用? 14.从蛋白质、氨基酸代谢角度分析严重肝功能障碍时肝昏迷的成因。 15.食物蛋白质消化产物是如何吸收的? 16.简述体内氨基酸代谢状况。 17.1分子天冬氨酸在肝脏彻底氧化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尿素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简述代谢过程。 18.简述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的分解代谢过程及常见的代谢疾病。 19.简述甲硫氨酸的主要代谢过程及意义。 20.简述谷胱甘肽在体内的生理功用。 21.简述维生素B6在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 22.讨论核苷酸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

23.简述物质代谢的特点? 24.试述丙氨酸转变为脂肪的主要途径? 25.核苷、核苷酸、核酸三者在分子结构上的关系是怎样的? 26.参与DNA复制的酶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有何异同? 27.复制的起始过程如何解链?引发体是怎样生成的? 28.解释遗传相对保守性及其变异性的生物学意义和分子基础。 29.什么是点突变、框移突变,其后果如何? 30.简述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 31.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包括哪些物质,各起什么作用。 32.简述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节的特点。阻遏蛋白与阻遏机制的普遍性。33.简述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 34.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组织细胞的基因组成和表达是否相同?为什么?35.简述重组DNA技术中目的基因的获取来源和途径。 36.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7.什么叫基因重组?简述沙门氏菌是怎样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38.简述类固醇激素的信息传递过程。 39.简述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40.凝血因子有几种?简述其部分特点? 41.简述红细胞糖代谢的生理意义。 42.试述维生素A缺乏时,为什么会患夜盲症。 43.简述佝偻病的发病机理。 44.维生素K促进凝血的机理是什么?

临床生化检验简答题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1.简述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原理。 答:血清中蛋白质中相邻的肽键(一CO—NH一)在碱性溶液中能与二价铜离子作用产生稳定的紫色络合物。此反应和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因此将蛋白质与碱性铜的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生成的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血清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2.简述BCG法测定血清清蛋白的原理。 答:清蛋白具有与阴离子染料澳甲酚绿结合的特性,而球蛋白基本不结合这些染料,故可 直接测定血清清蛋白。血清清蛋白在pH4.2的缓冲液中带正电荷,在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可与带负电荷的染料BCG结合形成蓝绿色复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清蛋白浓度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清蛋白标准比较,可求得血清中清蛋白含量。 3.血浆清蛋白具有哪些功能,测定血清清蛋白有哪些临床意义? 答:血浆清蛋白具有以下生理功能。(1)血浆中主要的载体蛋白,许多水溶性差 的物质可以通过与清蛋白的结合增加亲水性而便于运输。(2)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3)具有维持酸碱平衡的能力。(4)重要的营养蛋白。 血浆清蛋白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如下。(1)低清蛋白血症常见于以下疾病。①清蛋白合成不足: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由于清蛋白的半寿期较长,因此,在部分急性肝病患者,其浓度降低可表现不明显;蛋白质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也可造成清蛋白合成不足。②清蛋白过度丢失:由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清蛋白由尿中损失,有时每天尿中排出蛋白达5g以上,超过肝脏的代偿能力;肠道炎症性疾病或肿瘤时,也可由肠道损失一定量的蛋白,从而引起血浆清蛋白含量下降;在烧伤及渗出性皮炎,可从皮肤丧失大量蛋白。③清蛋白分解代谢增加:由组织损伤(外科手术或创伤)或炎症(感染性疾病)引起。④清蛋白的分布异常:如门静脉高压时大量蛋白质尤其是清蛋白从血管内渗漏入腹腔。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导致腹水时,由予肝脏合成减少和大量漏入腹腔的双重原因。使血浆清蛋白显著下降。⑤无清蛋白血症:是极少见的一种遗传性缺陷,血浆清蛋白含量常低于l g/L。但可以没有症状,可能是由于血管中球蛋白含量代偿性升高。(2)血浆清蛋白增高:较少见,在严重失水时发生,对监测血液浓缩有诊断意义。 3.请述OGTT概念、做法、结果判断及其临床应用。 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作系列血浆葡萄糖测定,以 评价机体对血糖调节能力的标准方法。 实验方法:WHO推荐的OGTT,葡萄糖负载量为75g,对于小孩,按1.75 g/kg体重计算,总量不超过75go清晨空腹坐位取血后,用葡萄糖溶于250一300mL水在5min内饮完,之后每隔30min取血1次,共4次,历时2 h。验前3天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150g,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3天前停用,试验前应禁食8 ~14h。整个试验期间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清晨空蕨抽血后,开始饮葡萄糖水后30、60、120和180nin分别测定血浆葡萄糖。将空腹和服糖后30、60、120和180min静脉血浆葡萄糖,可绘制成糖耐量曲线图。 结果判断:正常糖耐量为FPG<6.1mmol/L服糖后2h<7.8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为FPG6.1~7.Ommol/L,服糖后2h<7.8mmol/L。糖耐量减退( IGT)为FPG<7.Ommol/L,服糖后2h7.8~11. Immol/L。糖尿病性糖耐量为FPG≥7.0mmol/L,服糖后2h≥11. Immol/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