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可能性分析

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可能性分析

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可能性分析
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可能性分析

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可能性分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世界贸易中心区形成的根本原因和动力。随着亚太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地理环境优越,世界经济贸易中心日益向亚太地区转移。总体来说,历史上世界贸易中心区有一个从欧洲地中海沿岸向北大西洋两岸转移的过程,本世纪,随着战后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亚太地区以其强劲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亚太地区概述

亚太即亚洲太平洋地区,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它通常是指环太平洋地区的国家(Asia-Pacific),包括东亚的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联盟诸国、中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美洲国家,还有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其地理面积约13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8亿人左右,占世界地理面积总数的9%,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4%。广义范围的亚太地区包括沿太平洋的北美、南美、东亚、南亚以及大洋洲各国。这个地区的一大特点是国家多,差别大。这里既有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有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有高度发达的城市型国家和地区,也有经济上较落后的弹丸岛国。人们之所以把这样一个横跨亚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广阔地带统称之为一个地区,显然不是基于地理上的连接,而主要是因为经济和政治发展上的联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增长的共同利益。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因冷战结束而趋向缓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潮流。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和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等背景下,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1989年1月提出召开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相互间经济合作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东盟的积极响应。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

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目前该组织共有21个成员: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俄罗斯和越南。

二、世界贸易中心区的转移

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和成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先形成的地区是在欧洲,因此世界贸易中心首先在欧洲形成。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国际贸易中心由区域贸易中心向世界贸易中心发展。公元11世纪-15世纪是欧洲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欧洲,首先形成经济中心及商业中心的是地中海,其重点又集中在沟通东西方贸易的威尼斯。在这个阶段,欧洲内部最重要的区域贸易中心主要出现在佛兰德尔、汉撒同盟、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佛罗伦萨。

随着土耳其帝国的兴起,割断了东西方贸易之路,威尼斯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北欧各国间的贸易兴旺。第一次产业革命后,地中海的优势失去了欧亚中心的地位,而大西洋沿岸的英法西葡荷成为世界贸易最发达的地区。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世界商业中心由南欧向北转移,逐步转向伦敦。

至20世纪初,欧洲西部和美国东北部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世界商业金融中心转到了纽约。战后,日本经济腾飞,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加上亚洲“四小龙”

的崛起,太平洋逐步取代大西洋,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本世纪出现了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

同时,亚太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局势都是世界贸易中心转移的重要因素。现在,亚太地区在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区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亚太地区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威胁。如今的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给亚太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

三、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域范围广大,自然条件类型多样

亚太地区地域广大,包含国家较多,不同国家之间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在物质资料生产、服务提供、知识产权交易方面通过贸易得到补充;此外,该地区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横跨温带、亚热带、热带,气候条件良好;

(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亚太地区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大洋洲的一些岛国外,都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国家和地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本低,在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三)具有丰富的海洋和陆地资源

自然资源,如矿产、森林等资源丰富,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得到补充;人口众多;因为处于环太平洋海域,大多数国家都有良好的天然港口,便利的海上交通,而且大多数国家海上贸易历史悠久,有相互之间进行贸易往来的传统。

(四)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与其他的洲或相近或紧密毗邻。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它通过许多海峡或运河与其他海洋相沟通。从陆上交通看,两条欧亚大陆桥,连接欧亚两大洲;亚非只隔一条苏伊士运河,而穿过狭窄的白令海峡即可抵达北美洲。从海上交通看,位于亚太地区的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白令海峡等,都是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由于海上运输方便,目前世界许多重要港口均分布在亚太地区:香港、新加坡港、高雄港等。

四、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经济基础

1、经济增长迅速

20世纪80年代后,在1983年至1992年的十年间,西太平洋地区是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在这十年中全球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超过6%的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集中在亚太地区。进入90年代,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1992年亚洲“四小龙”的国民生产总值合计约为6142亿美元,东盟的泰、马、菲、印尼四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合计为3256亿美元,两者相加已接近1万亿美元。

21世纪以来,2010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为6.3%,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而欧盟预测,欧盟27国和欧元区16国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为0.7%,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增长率仅为2%至3.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人口数量即达27亿,占全球的40%GDP和贸易量总额分别占全球的53%和54%。

同时,世界三大独立经济体美国、日本和中国均属亚太国家。2008年,三者GDP

总额高达23.396万亿美元,远超欧盟27国的18.9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31%。

2、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地位日益上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欧美地区经济先后出现负增长,而亚洲新兴经济体一直保持了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1995年亚太15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美国.约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5%,其中日本仅次于美国.据世界第二位,中国居第七位.金融实力大增,吸引外资大大增加,1995年东亚地区引进外资已占全世界的13%。

3、科技实力长足进步

亚太地区科技的飞跃进步,使这一地区经济活力增长,并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已转移到太平洋地区。由于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日本和亚太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工业化取得巨大进展。70 年代中期以后,美、日通过对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的尖端技术的开发与研制,把科技革命推向新的高潮。进入8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实施“科技立国”的战略方针。与此同时,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等亚太国家为发展经济,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重视高科技的开发和科技人才的培养。

当前,美国是世界科技中心,日本已经跻身于新技术革命的前列,韩国、中国、东盟国家正在努力追赶,亚太地区逐步形成不同层次构成的高科技群体。国际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技术的竞争。亚太地区各国在科技领域内日益增长的优势,使它们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五、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政策环境

1、战后,亚太各国都采取了对外开放、鼓励出口的外向型经济政策。

无论是日本,还是“四小龙”、东盟,甚至中国都在外贸出口上作了极大努力,制订了出口导向型战略。外贸的成功,刺激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大规模的外来投资。正是由于要达到此一出口发展战略目标,东亚各国和地区都力图提高本身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技术素质和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各国改变原来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转变为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出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2、开放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主要措施有:a,降低关税 b,取消许可证和配额 c,廉价提供土地资源 d,加快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建设.流入亚太地区资本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美、日是两个在亚太地区的主要投资国。但日本同亚太新兴工业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比美国更为密切,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三分之二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在亚洲则主要集中于“四小龙”和东盟。

3、积极推进区域或次区域、紧密性或非紧密性的区域和合作,充分发挥亚太各国经济互补性这一强势。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有两个显着的特点:其一是,这种合作从总体上已经逐渐进入实际的操作运行;其二是,由于东亚地区自身具有许多内在动力,它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4、重视教育,大力培养本国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

各国制定制定政策培养本土人才并吸引国外人才中国吸引人才分两类,第一类是吸引世界顶尖科学家定居中国,另一类是世界顶尖科学家每年在中国几个月到半年,他们都在不同城市、省份设立了科研中心。

香港在吸引人才方面,由于“一国两制”政策,在某些方面会比较灵活。香港7所知名大学都以英美的制度为依据,不过从过去30年的记录来看,几乎所有的大学校长

都是华裔,他们比较少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很多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华裔很多都愿意回港服务,可以预测未来香港的高等教育会更上一层楼。

台湾人才济济,大学及研究中心都做出了许多非常骄人的成绩,台湾的科研文化其实比香港、新加坡等地更加成熟、更有传统。台湾在吸引人才方面有优秀的一面,但同时,台湾在吸引人才的最大问题是大学研究院的待遇不能与新加坡、香港甚至中国大陆相比。如果不尽早大幅度提高待遇,台湾不但不能吸引外来人才,甚至会流失人才。

韩国方面过去也愿意走国际路线,希望能以高薪及良好的科研设备来吸引外来学者。

5、美国把经济贸易发展的重点从大西洋沿岸转向亚洲的太平洋。

六、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所面临的挑战

1、亚太地区中多数国家正处在转型期,市场机制尚待完善,因此较脆弱,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对亚太地区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给亚太地区多数正处于转型期额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些国家经过一个变革期,市场机制尚未完善,在全球化的进程和激烈的竞争下难以适应。

2、科技力量不足,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虽然亚太地区很多国家的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但是,从总体来说,科技力量不足仍是阻碍亚太地区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发展中国家占的比例较大,在技术上的研究和开发尚未成熟。当今社会,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要求企业必须加速技术更新。同时,在新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一体化使消费者的选择更为广泛,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这些都给亚太地区的技术更新和产品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面临巨大的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压力。

在1980—2009年间,也承受着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85%的死亡人数和38%的经济损失。亚太地区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是非洲地区的4倍,是欧洲和北美地区的25倍。报告认为,亚太地区自然灾害频发,这一地区正在承受包括海平面上升、土地荒漠化、日益频繁的恶劣风暴以及洪涝灾害等一系列环境状况恶化带来的后果。由于亚太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所面临的“气候移民”压力要比别的地区更大。

4、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全球化和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既存在资金与技术、原料与市场等方面纵横交错的互相依赖关系,又存在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就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已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占世界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永远处于贫穷落后状态,不仅发展中国家经济振兴难以实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要受到限制,并影响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国际政治的稳定。

七、新经济与全球化下,亚太地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今世界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新经济和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潮流,这给亚太地区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第一,高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给企业带来了获取高利润率的可能。

第二,高新技术在其自身产业化的同时,也会带动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随着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制造业也重新焕发了活力。技术创新改变了传统的

产业结构、生产工艺和手段,使广大企业有机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三,新经济的发展,给企业的市场进入大开方便之门,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的发展为在任何地区的企业提供了几乎平等的信息机会,也可说是市场机会。

第四,经济全球化给企业的最直接、最显见的好处是关税的降低,贸易壁垒的减少,进出口贸易的便利。

(2)挑战

第一,新经济的高利润率和市场进入比较容易的特点,从一方面看是机遇,但从另一方面看则是挑战,使一个企业既可能很快扩张,也可能很快缩水破产。

第二,全球市场一体化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竞争。

第三,比较于欧洲共同体或其它区域经济体的企业,亚太地区的企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更为直接。

第四,由于全球化,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关系日趋密切,其相互影响也日益增强,某地发生的事件会迅速波及世界各地,一些不可预测的变数,会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3)策略

亚太地区企业应顺应潮流,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积极调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第一,把握新经济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自身能力。

第二,加强合作与交流,谋求共同提高和发展。

第三,我们亚太地区企业应该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共同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

八、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甚为迅速。标志着世界覆盖人口最多的也是最大的自贸区成为现实,它覆盖19亿人口,年国内生产总值约6万亿美元,年贸易额约4.5万亿美元,与北美、欧盟共同成为世界自贸区的前三甲,展现出令人兴奋的广阔市场前景。相信亚太地区在国际舞台上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作用。

进入新世纪,亚太地区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亚太各国和地区必须加强合作、促进发展、实现共赢。这是亚太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亚太地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前提和基石。当前,应该进一步扩大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加强对话和交流,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规范学生作业——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严谨性在十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时,体现出极大的随意性,不是把题算错,就是把数字看错。明明题里面是352,他在解题时就变成325。计算结果明明是528,写到题上时就变成526,明明计算题里是减号,到他那儿就变成了加号。这个问题我曾以为是粗心大意造成的。于是我找到这些同学谈话,说作业时一定要细心。别总是粗心大意。他们也乐于接受。想了许多方法来克服这个缺点。有些学生甚至还在桌子上刻上了细心的字样。在考试时还特别提醒自己。可考下来。还是犯这种错误。我觉得他们在考试时也够认真了。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怎么就很少有这种情况呢。班上其他同学怎么不这样呢?征对这些疑问,我再次进行了研究。将这些同学的作业,试卷拿出来和其他同学的作业、试卷对比。在对比中。我发现屡犯这种过失的同学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作业的格式差,书写差,卷面也不整洁。随意性较大。再观察他们平时的生活,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不注意细节,责任心很差。由此,我产生了换种方式来教育他们——规范学生的作业。在学生作业、考试时。我首先强调的是书写格式。强调卷面整洁。让他们“慢”下来。不着急。不是强调他们别看错题。而是只要求他们把字写好。把每次作业完成规范。作业的量相应减少。要求写好。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整个班上的作业有了很大的改观。书写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对那些经常出现看错题目的同学。更加严格的要求,不说是要改他们看错题的毛病。而是要他们规范自己的作业。还让他们负责班上的一两件事情,同时也要求这些学生在家里面负

责一件家务。一段时间下来。发现这些学生不仅在作业上有很大的改观。在完成作业时,看错题的现象的也犯得少了。成绩也有了进步,在主题班会上。我们研究了数学学科特点。那就是严谨,经得起检验。学生也认识到了数学的严谨性。知道了该怎么样达到数学的严谨性。从作业开始,注重细节,对自己的作业负责。 经过这种转化,也让我明白了,学生学习,不应该存在粗心大意这一说法,所谓的粗心,实际上是学习不够严谨造成的。是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的表现。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们不要粗心大意时,靠苦口婆心的劝说,靠反复多次的抄写,所起的作用非常小,我们如能从规范学生的作业,规范他们的行为,规范他们的书写格式,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从细节入手,这样坚持下去。他们的转变会非常大,带给我们的将是我们期待的成绩。也一定会成为考试中的黑马。 所以,在学习中我不再认为有粗心大意这一说法。如对学生看似“粗心大意”的过失,熟视无睹,必将造成学生的成绩极不稳定,时好时坏,心里没底,对这样的过失,得治根本,规范他们的作业。严谨治学。 小学二(2)班班规 一、安全方面 1、每天课间不能追逐打闹。 2、中午和下午放学要结伴回家。 3、公路上走路要沿右边走,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 4、不能在上学路上玩耍、逗留。

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可能性分析

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可能性分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世界贸易中心区形成的根本原因和动力。随着亚太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地理环境优越,世界经济贸易中心日益向亚太地区转移。总体来说,历史上世界贸易中心区有一个从欧洲地中海沿岸向北大西洋两岸转移的过程,本世纪,随着战后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亚太地区以其强劲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亚太地区概述 亚太即亚洲太平洋地区,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它通常是指环太平洋地区的国家(Asia-Pacific),包括东亚的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联盟诸国、中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美洲国家,还有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其地理面积约13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8亿人左右,占世界地理面积总数的9%,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4%。广义范围的亚太地区包括沿太平洋的北美、南美、东亚、南亚以及大洋洲各国。这个地区的一大特点是国家多,差别大。这里既有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有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有高度发达的城市型国家和地区,也有经济上较落后的弹丸岛国。人们之所以把这样一个横跨亚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广阔地带统称之为一个地区,显然不是基于地理上的连接,而主要是因为经济和政治发展上的联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增长的共同利益。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因冷战结束而趋向缓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潮流。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和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等背景下,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1989年1月提出召开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相互间经济合作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东盟的积极响应。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 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目前该组织共有21个成员: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俄罗斯和越南。 二、世界贸易中心区的转移 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和成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先形成的地区是在欧洲,因此世界贸易中心首先在欧洲形成。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国际贸易中心由区域贸易中心向世界贸易中心发展。公元11世纪-15世纪是欧洲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欧洲,首先形成经济中心及商业中心的是地中海,其重点又集中在沟通东西方贸易的威尼斯。在这个阶段,欧洲内部最重要的区域贸易中心主要出现在佛兰德尔、汉撒同盟、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佛罗伦萨。 随着土耳其帝国的兴起,割断了东西方贸易之路,威尼斯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北欧各国间的贸易兴旺。第一次产业革命后,地中海的优势失去了欧亚中心的地位,而大西洋沿岸的英法西葡荷成为世界贸易最发达的地区。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世界商业中心由南欧向北转移,逐步转向伦敦。 至20世纪初,欧洲西部和美国东北部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世界商业金融中心转到了纽约。战后,日本经济腾飞,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加上亚洲“四小龙”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案例

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学设计案例林世娴 教学目标: 通过试验,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由此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 教学重点: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教学过程: [设置情景] 1名数学家=10个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布:一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这句话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来历。 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 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得出,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定数量的船(为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为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 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舰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 在自然界和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性现象;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那种结果是无法预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确定性现象,一般有着较明显得内在规律,因此比较容易掌握它。而随机现象,由于它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它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多种可能发生的结果,我们把随机现象的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探索研究] 1.随机事件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卫存旺 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展开教学,应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及方法.从而在课堂活动中活跃起来。 一.教学内容:小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分一 四.案例分析 例1计算4.75+3.4的竖式,百分位上怎样算?这一位上不是把“5”移下去,是算5+0=5,“0”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在3.4的末尾添上的。同样,4.75-3.4的百分位上是算5-0=5,也可以根据小数性质,在3.4的末尾添上“0”。这些可以添上的“0”只是没有写出来,把它想在脑里了。类似的情况在第48页“练一练”里和练习八第2题里也多次出现,如果教学时注意到这些,那么已经为例2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1)在教学计算法则时,已经出现了两个加数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同、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多的情况,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如果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比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学生往往发生错误。教材把这种情况视作计算中的难点问题,安排例2加以解决。 (2) 在例2和“试一试”里集中力量突破难点。 例2的竖式中,3.4的末尾有红色的“0”,并加了虚线框。这个“0”不是一开始就写出来的,是在计算情境中出现的。依据3.4-2.65写出的竖式,被减数百分位上空着。这一位上是几减几?由此联想小数的性质,可以在3.4的末尾添上一个“0”。写出了这个“0”,百分位上怎样算就清楚了。 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可行性研究案例分析

1.项目背景 大都体育中心为银都区直接管辖的区级体育活动场地,拥有400米跑道和可供8000人观看的简易看台,设备简陋,不符合国家标准。在亚运会期间,虽由国家投资兴建了举重台、乒乓球练习馆、游泳馆、运动学校、办公楼等建筑,但由于缺少配套设施,目前任不能满足体育锻炼和比赛的要求。引进外资,充分挖掘现有土地潜力,利用合作的优势,改造旧房屋,开发完善银都体育中心的配套设施,兴建奥林体育大厦,促进银都城区各项体育工作和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2.项目拟建规模 根据大都市城市规划管理局97—规审字—0287“审定设计方案”通知,本项目占地1054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975平方米,其中地上66541.6平方米,地下32433.4平方米。建设高度62.4米。建筑容积率(地上),建筑密度45%。项目工期:1997年6月至2000年6月,历时3年。 各建筑物建筑面积见表 表建筑面积分配表 体育大厦的开发建设充分考虑了体育设施的配套作用,体育设施建设内容见表 表体育设施建设内容 体育场馆 4.1.1大都市体育场馆现状

大都市及郊区县现有215个(含国家和省体委所属),其中市区135个。现有场馆中,长期用于专业训练和比赛的有30个。其余场馆已经全部用于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每年开放时间超过320天。 4.1.2本市居民对体育健身活动场馆的需求 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和实施以来,全市加大向社会开放力度。1995年活动人次为14万人次/月,1996年增加到70万人次/月,活动项目也由18项增加到20项。随着群众健身需求的增加,现有场馆设施显得供不应求,许多场馆和场地都出现群众排队等场地、预约场地的情况。大都市尤其是银都区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写字楼市场 4.2.1写字楼供给状况 1994年,大都市写字楼售价迅速攀升,与此同时,受高价位、高利润的驱动,大都市写字楼建设及供给也迅速增长。1995年大都市写字楼供应量进入了高峰,写字楼中竣工面积达40万平方米。 据统计,1995年本市各楼可用于办公的设施总量达225万平方米,其中:纯办公楼接近100万平方米;用于办公的公寓,近55万平方米;饭店常年用于办公约70万平方米。 4.2.2需求分析 1995年,大都市新批三资企业较上年减少42%,但外资企业进驻大都市机构仍有所增长,这是大都市的地位和功能所决定的,据此预测外资机构对写字楼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资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在写字楼需求市场中所占份额逐年增长,1990年,中资企业只占当年写字楼需求量的10%左右,到1995年已占约1/3约为14万平方米,中资企业对中高档写字楼需求增长速度高于外资企业,年增长率可达25%。 综合分析,预测大都市今后几年写字楼需求情况见表 表 1997年—2000年大都市高档写字楼总需求量单位:平方米 公寓的需求主要是对三资企业和外方驻大都市机构人员、中资企业驻大都市人员等,公寓的用途已由原来的单层纯居住发展为居住、办公兼用。 5建设地点及市政配套条件 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大都市银都区,项目的四至范围:北起银都工人体育馆南侧,南至北四环,西起东方大街东侧,南至南方大厦。 拆迁方案 5.2.1项目用地现状 在用地范围内,有285户居民危房和2户商业、餐饮业需进行拆迁。 5.2.2拆迁安置方案

可能性教学设计 (2)

《可能性》教学设计 重龙镇中心学校:雷力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育科学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简单的推理、分析、判断能力,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自主探索中树立学生自信,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装有彩球的盒子。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些什么游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激趣。 师:同学们,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那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愿不愿意?先猜一猜,咱们谁会赢?究竟谁会赢呢?先试一试。好,我们正式开始,我们我们一共玩5次,当我们出的相同的手势时,就算打平手,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在练习本上记好你输赢的次数,准备好了吗?预备! 2.导入。 师:统计完了吗?刚才比赛时,你每次都赢了老师的孩子请举手,每次都输的孩子请举手,有赢有输的孩子请举手,那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了,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能不能保证每次想赢就赢?(不能)为什么?也就是说,当老师出的结果你不知道时,有可能你赢,有可能你输,还有可能平局,这就是一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探索 活动一:通过教师的猜颜色游戏,体验“一定”。 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个纸盒,里面装着一些乒乓球,谁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玩?(两生上台) 师:我们3人合作,由你来摇动纸盒,你从里面随意摸出一个乒乓球来,老师来猜它的颜色,下面的同学,好好欣赏一下老师的本领吧! 师:我猜红色。(学生拿出来,师接过乒乓球高举。)看,我猜对了没有? 师:再来一次。我又猜是红色。 师:再来再来,我还是猜红色。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 义安镇栗村小学衡立华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义安镇栗村小学的教师衡立华,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 一、教材分析: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形象,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可能性》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我不仅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注意统计知识与概率知识的联系,而且密切关注并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充分试验、收集、分析数据,帮助他们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二、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整合的角度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试验操作,懂得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知道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且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有关。。 2.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 3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以及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强调随机现象本质的感悟,让学生在已有经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有关知识的建构。)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观察实验法。 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在课一开始用讲故事设置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验环节设计了摸棋子等活动,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规律、发展学生思维。全课自始至终,让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人,发现的主人,诠释的主人。) 五、教学准备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案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2.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体会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认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重点 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 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动脑筋:下列事件中,哪些一定发生,哪些不可能发生,哪些可能发生. ①晴天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②通常,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沸腾. ③a是实数,a2<0. ④种瓜得豆. ⑤买一张福利彩票,中奖. ⑥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 【教学说明】要求同学们凭生活经验或已学过知识,对上述问题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①和②.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③和④.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⑤和⑥.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性事件,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 请同学们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例子. 例1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刻有1,2,3,4,5,6的点数,试问,下列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出现的点数大于0.

(2)出现的点数为7. (3)出现的点数为5. 【教学说明】本例比较简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答. 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动脑筋: ①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还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 ②一个袋中有8个球,5红3白,球的大小和质地完全相同,搅均匀后从袋中任意取出一个球,是取出红球的可能性大,还是取出白球的可能性大?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小组回答完成. 归纳: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可能不同. 例1如课本图,一个质地均匀的小立方体有6面,其中1个涂成红色,2个面涂成黄色,3个面涂成蓝色.在桌面扔这个小立方体,正面朝上的颜色可能出现哪些结果?这些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3.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121的议一议. 练习1:1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掷一枚6面上分别刻有1,2,…6点的均匀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偶数; (2)在全是红球的袋中任意摸出一球,结果是白球; (3)地球绕着太阳转. 练习2:1、比较下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如图,转动一个能自由转动的转盘,指针指向红色区域和指向白色区域; (2)小明和小亮做掷硬币的游戏,他们商定:将一枚硬币掷两次,如果两次朝上的面相同,那么小明获胜;如果两次朝上的面不同,那么小亮获胜.谁获胜的可能性大? 2、10张扑克牌中有3张黑桃、2张方片、5张红桃.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哪一种花色牌的可能性最大?抽到哪一种花色牌的可能性最小?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事件的分类及概念,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 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学们交流.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P122第1、2题.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四年级数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案例及分析_四年级数学教案.doc

四年级数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案例及分析_四年级数学教案 True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才能完成。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但在不少学校里,我们仍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尽管像容器、接收器一样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全盘接收,可到面临实际应用时,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这种高分低能型人才现象清楚告诉我们当今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摆在首位。我班是创新教学改革实验班,我在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课中进行一些有益地尝试。案例描述 一、学前准备。 同学们格外有精神,老师可带劲呢! 1. 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末尾有0)出示:60 50 240 20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生2:把0抹掉后再相乘,抹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生1,生3合起来就是我们口算的方法(板书口算方法)你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吗? 2. 学生尝试笔算并板演。 3. 小组讨论: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 生1:一样。 生2:都可以先把0前面数的相乘。 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 生4:只是把横式写成了竖式 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 师:你能运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 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师: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可能性教学案例设计

可能性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页-106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四第1题至第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理解,辨析“可能”,“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教学方法与学法:创设情境法、游戏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 教具准备: 黄、白两种颜色的乒乓球各8个,二个同样大小的盒子。(第一个盒子装8个黄色的乒乓球,第二个盒子装8个白色的球。) 学具准备: 6、7、8、9、10五个数字的扑克牌,分成黑桃、红桃、方片、梅花四类。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事情可能发生,那些事情不可能发生,那些事情一定会发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去数学王国做客好吗? 生:好。 (课件出示数学王国的图片以及国王邀请同学们的话。) 国王:同学们,我是数学王国的国王,邀请你们去数学王国玩,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出示小天使) 小天使:同学们,我们是数学王国的小天使,今天就由我们带领大家遨游数学王国,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我们为他们取个名字好吗? 生:…… 小天使:我们先去找智慧老爷爷去好吗? (出示智慧老人图片及话语。) 智慧老人:智慧树上有许多智慧果,你们想摘吗? 生:想。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1、智慧果一:跳绳游戏激趣。 (出示课件)智慧果一 师:同学们,今天这三位小天使带我们去摘三次智慧果,猜一猜哪位小天使先带我们摘第一个智慧果。 生1:第一位小天使。

世界贸易中心形成和转移的影响因素

世界贸易中心形成和转移的影响因素 有人说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不是不可能,但是就目前而言还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谁能下这样的定论? 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她应该是多方面同时达到一定程度,综合促使之。首先得是一个文化大国,她首先是一个文明的,精神的,积极的,健康的大国。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不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在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够相比,而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的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其次政治上,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但是在美国庞大资助经费下的联合国,中国又有多少话语权呢?再次经济上,我国的GDP建立在资源浪费劳动力廉价的基础上,最多是没有科技含量的巨大工厂而已。 但是纵观历史,我国确实有数个朝代强大到可以成为世界中心,比如唐朝中期、宋代海外贸易等。宋代海外贸易盛况空前,主要原因有:⑴从国内情况看,宋代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着成为宋代积极发展海外贸易的基础。 ⑵从国际环境看,唐中期以后,阿拉伯商人不断向东部开辟商路,越来越多地出入于我国的沿海口岸。着就从客观上为两宋的对外经济交流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商业环境。 ⑶从两宋政府的政策来看,都积极支持商人开展对外贸易。 ⑷从技术条件看,当时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在航海上的使用,以

及对风向的认识和利用等,这些航海技术的进步,是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重要原因。 ⑸从地理条件看,自唐朝安史之乱后一直到宋朝,吐蕃、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相继兴起,控制了西北的河西走廊一带,唐宋王朝因此与西亚、欧洲各国的陆上联系受到阻碍而中断,东南亚的海路成为宋王朝对外交往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仍然是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大国占主导地位,控制着世界大多数财富。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然而它的建国时间只有200余年。是什么原因使它一跃而成为世界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强国呢? 一、自然条件优越美国本土位于中纬度地带,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地形多平坦,藏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美国地貌类型多样,5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与西经100度大致吻合,并将其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东部湿润,地形平坦广阔,土 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早期移民开发;西部干燥,多沙漠和草原,地势高峻,土壤贫瘠,适宜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美国水陆交通极为发达,东北部的五大湖与纵贯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构成庞大的内河航运系统,经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通,且与稠密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由于它三面临海,多优良不冻海港,既可享有海上交通和捕捞之利,又可加强与其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还可辟建军港,发展海军,捍卫海洋权益,并有利于国际人口迁移和对外贸易。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案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体会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认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重点 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 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动脑筋: ①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还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 ②一个袋中有8个球,5红3白,球的大小和质地完全相同,搅均匀后从袋中任意取出一个球,是取出红球的可能性大,还是取出白球的可能性大?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小组回答完成. 归纳: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可能不同,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概率的大小. 二、例题讲解 例1、如教材134页图13-1,是一个可以转动的转盘.盘面上有8个全等的扇形区域,其中1个是红色,2个是绿色,2个是白色,3个是黄色.用力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对准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对准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例2、任意掷一枚骰子,比较下列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1)面朝上的点数系小于2;(2)面朝上的点数是奇数 (3)面朝上的点数是偶数;(4)面朝上的点数大于2. 三、练一练 1、比较下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如图,转动一个能自由转动的转盘,指针指向红色区域和指向白色区域; (2)小明和小亮做掷硬币的游戏,他们商定:将一枚硬币掷两次,如果两次朝上的面相同,那么小明获胜;如果两次朝上的面不同,那么小亮获胜.谁获胜的可能性大?

2、10张扑克牌中有3张黑桃、2张方片、5张红桃.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哪一种花色牌的可能性最大?抽到哪一种花色牌的可能性最小?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事件的分类及概念,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 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学们交流.

四年级(下册)数学案例分析(1)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的教学容较为抽象,难于理解,是在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教科书上第一次出现的学习容。虽然四年级的小学生对小数有一定接触与了解,如商品价格等,但较为零碎的,是生活中的数学,缺乏提升与概括。如何从生活的数学进行提炼为数学知识,我的做法是: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能够在图形中找出分数,由分数的知识迁移到小数的认识,为学生学习小数的意义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 三、教学片段: 在学生汇报调查商品价格并通过量身高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之 后,出示米尺。一位小数的教学: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每份是几分之几米? 生:每份是1分米,也是1/10米。 师:1/10米,如何用小数来表示,该怎样表示?有什么理由? 生:可以写为0.1米。因为1角是1元的1/10,写为0.1元。1/10 米是1分米同样的道理写为0.1米。 师:谁有不同的想法? 生:1 分米就是1/10米,也就是0.1米。 师: 1分米就是1/10米,也就是0.1米。(出示米尺,用红色标示:

1/10米=0.1米。) 师:3分米,就是几分之几米? 用小数怎样表示? 生:3分米就是3/10米,也是0.3米。 师:3/10米有( )个1/10米,0.3米有( )个0.1米。 出示:3个0.1米=0.3米。 生:3/10米有3个1/10米,0.3米有3个0.1米。 二位小数的教学: 师:1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可以用什么小数表示? 生:1 厘米是1/100米, 1/100米=0.01米。 师:1厘米是1/100米,就是0.01米。那么请你推理一下7/100米、13/100米、75/100米各是几厘米?可以用小数怎样表示? 生:分别为0.07米、0.13米、0.75米。 师:对。0.07米、0.13米、0.75米各有几个0.01米或1/100米。生:0.07米有7个0.01米;0.13米有13个0.01米;0.75米有75 个0.01米。 师:如果是7/100、13/100、75/100可以用什么小数表示? 生:0.07、0.13与0.75。 板书:7/100=0.07、13/100=0.13、75/100=0.75 师:0.07、0.13与0.75各有几个0.01?生:(略)。 师:谁能例举象这样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小数?并说一说它有几个 0.01或1/100? 四、案例反思: 1、把生活情境中的数学抽象为纯数学。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一、背景阐述 过去,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教材代替学生的思考,教给学生现有的结论,学生的学习没有自主可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理念,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应予重视、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在近几年的教学探索中,我认为数学教学应该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思考,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动手实践中发展,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完善。 下面就以我执教的《三角形的认识》作一粗浅的分析。 二、教学预案 本课教学过程主要围绕三角形的特性和三条边的关系来展开的。教学环节主要分为情境创设、操作交流、练习反馈和全课总结。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⒈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⒉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⒊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和审美教育,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幅有很多塔吊的建筑工地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看到了很多塔吊,塔吊上有很多三角形。) 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呢?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等学完这节课,你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三角形的认识”。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

在多种活动中培养自主性领袖儿童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教学理念: 《可能性》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的内容。“可能性”是实验教材中出现的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个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因为概率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应验中实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五年级学习可能性的大小做好铺垫。概率思想的渗透,为学生以后学习概率建立一个概念。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结合已有的经验,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做出判断,并能简单地说明原因;二是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考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水平;三是培养学生勤于观察,乐于倾听、善于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学重点是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教学难点是结合生活实例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理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实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我的实验课题“领袖儿童教育数学自主性策略研究”,我探究的是一种“自主性课堂”,也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独立思维,敢于表达,能把学生培养成自主性的领袖。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最好是把儿童的学习变成游戏似的,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这是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为了在课堂上体现这个特征,凸显特色,发展领袖儿童特质,我试图通过展开不同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和创造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比较、实践等多种活动中理解“可能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水平,培养一批自主性领袖儿童。 (一)课前小主持人(指名让学生组织教学): 生: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课前小主持人XXX。看,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这么多的老师,还有我们的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上一节课,你们紧张吗?你们高兴吗?让我们用最

《可能性》案例分析

《可能性》案例分析 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效的数学情境能赋予数学学习以生活情趣。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创设学习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有利于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趣,也使教学变得更为有声有色。在教学中,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使他们能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传统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学改革蓬勃以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应以多种形式进行。在低、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可尝试将学生的课堂进行改变创新,使情景来为教学服务。有效的数学情景能赋予数学学习新的情趣,它既能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能将学生引入一种渴求参与的状态,使学习毫无外部强加或强迫的痕迹。 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要侧重于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景,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教学片断: 上课开始,我设计了猜一猜这一情景:今天张老师在上课之前,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他们你认识吗?(电脑演示)喜洋洋,灰太狼的图片及音乐。利用学生生活中喜欢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一下子吸引进来,趁热打铁,我接着就问:“通过玩游戏,你从中收获了那些知识?有哪些疑问?”于是一个个问题就提出来了,杨澜:这跟可能性有关系吗?张悦:为什么他们猜得这么准呢?……学生提了很多问题,于是我接着说:“大家真棒!提了这么多问题,有可能性的问题,今天我们来研究可能性。在这么多问题中,我们先来解决这几个问题。”于是就开始一一解题。 案例分析: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现实素材,激发学习兴趣是这节课的最大特点。在新课时,我利用“猜一猜”这一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一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 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然后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学生的探索才可能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使学生将自主学习带入课外、带入下一个新起点。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65-P6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时间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具体的活动中,初步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应用有关可能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形成初步的随机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简单的试验让学生感悟到事情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情况,并能做出判断,进行描述与运用。 教学难点: 当小概率时间发生时,如何抓住机会,引导学生知道“当试验少的时候结果可能与预测的可能性大小不相符,但当试验次数不断增加时,结果会越来越接近预测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玩一些游戏,来研究游戏中隐藏的数学知识。(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情境图中的场景,一个不透明纸箱,两个球(红、黄) 观察:两个球的形状、大小、材质等。 明确: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 想一想:如果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你认为摸出的会是哪个球?(可能红球也可能黄球)(板书:可能)

思考:为什么?(不确定) 试验:学生自己摸球,两个学生黑板演示,摸十次,顺序记录每次摸出球的颜色。 讨论:根据摸球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明确: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的试验中,每个球都可能被摸到,并且每个球被摸到的的机会是均等的。 2.教学“试一试” 将两个红球放进纸箱中。 提问:几个球?什么颜色的?如果任意摸出一个,结果会怎样? 追问:如果口袋里只放了2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可能摸出红球吗?为什么? 再问:如果口袋里放1个黄球和1个绿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能摸出红球吗? 3.小结:像这样,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确定的,要么一定发生,要么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件又成为确定事件;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又成为不确定事件。 4.教学例2 (1)下面我们来玩玩摸牌游戏。观察老师手里拿的牌,除牌面不同外,其他都一样吗?花色、牌面分别是什么? 洗牌后反扣牌面,任意摸出一张, 提问:摸之前能确定吗?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 (2)把红桃4换成黑桃4 提问:这时,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从中任意摸出一张,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还是黑桃的可能性大? 小组讨论、交流。 (3)验证:洗牌、摸牌、记录。 提问:通过摸牌游戏,你能发现什么?又有哪些收获? 小结: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要先列举出整个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根据列举出的结果做出判断。

四年级下册数学案例分析完整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案例分 析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教学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难于理解,是在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教科书上第一次出现的学习内容。虽然四年级的小学生对小数有一定接触与了解,如商品价格等,但较为零碎的,是生活中的数学,缺乏提升与概括。如何从生活的数学进行提炼为数学知识,我的做法是: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能够在图形中找出分数,由分数的知识迁移到小数的认识,为学生学习小数的意义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 三、教学片段: 在学生汇报调查商品价格并通过量身高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之后,出示米尺。一位小数的教学: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每份是几分之几米 生:每份是1分米,也是1/10米。 师:1/10米,如何用小数来表示,该怎样表示有什么理由 生:可以写为0.1米。因为1角是1元的1/10,写为0.1元。1/10 米是1分米同样的道理写为0.1米。

师:谁有不同的想法? 生:1 分米就是1/10米,也就是0.1米。 师: 1分米就是1/10米,也就是0.1米。(出示米尺,用红色标示: 1/10米=0.1米。) 师:3分米,就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 生:3分米就是3/10米,也是0.3米。 师:3/10米有( )个1/10米,0.3米有( )个0.1米。 出示:3个0.1米=0.3米。 生:3/10米有3个1/10米,0.3米有3个0.1米。 二位小数的教学: 师:1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可以用什么小数表示 生:1 厘米是1/100米, 1/100米=0.01米。 师:1厘米是1/100米,就是0.01米。那么请你推理一下7/100米、 13/100米、75/100米各是几厘米可以用小数怎样表示 生:分别为0.07米、0.13米、0.75米。 师:对。0.07米、0.13米、0.75米各有几个0.01米或1/100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