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前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淄博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近几年来,建立了30余家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一起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编写多部工学结合教材。毕业生受到企业欢迎,历年来就业率均在96%以上。

以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以 PLC 应用能力为主线,创建并实施“21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和运行保障机制,培养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技能人才。以岗位调研为起点,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7个行动领域,转化为10个学习领域,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设计理念,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解构与教学情境设计。课程标准中均明确项目构成、教学内容、学时安排,明确每项工作任务(项目)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以及完成该项工作任务(项目)的工作资料和教学方法等。每个教学情境均按六步法展开实施。在职业能力课程考核方面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注重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将职业态度、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工作业绩纳入整个学习过程中考核,将职业素质的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同时还制订了人文素养课程与职业拓展课程的考核标准。

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核心目标,按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培养融为一体、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融为一体、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课外与课内培养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把人文素养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相互融合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激活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目录

第一部分人才需求调研 (1)

一、调研概述 (1)

(一)专业背景调研..............................................................................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典型工作任务调研......................................................................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岗位职业能力调研......................................................................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研分析 (2)

(一)专业服务面向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调研结果及建议 (5)

(一)专业培养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专业培养规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专业课程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部分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7)

一、专业名称 (7)

(一)专业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专业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招生对象 (7)

(一)招生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基本学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培养目标 (7)

四、培养规格 (7)

(一)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素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就业面向 (9)

(一)就业岗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就业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培养模式 (9)

七、课程体系 (12)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课程开发......................................................................................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课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培养进程 (24)

(一)综合教学环节分配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教学进程安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人才培养过程安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考核评价 (29)

(一)知识考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综合实践考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能力、素质考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运行环境 (29)

(一)课程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资源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制度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毕业条件. (39)

(一)学分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证书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其他说明. (40)

第三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41)

一、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41)

二、电机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43)

三、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标准 (46)

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48)

第四部分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52)

一、校企合作平台 (52)

(一)平台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平台利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教学团队 (53)

(一)专业带头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骨干教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双师素质教师..............................................................................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人文素养教师..............................................................................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兼职教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践教学条件 (55)

(一)校内实训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校外实训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人文素养教学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教学资源建设 (59)

(一)专业教学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职业技能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合作企业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课程资源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人文素养教学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机制与制度保障 (59)

(一)有效的运行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人才需求调研一、调研概述

表1-1 企业人才需求调查汇总表

在明晰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我们将岗位职业能力汇总如下:

电工岗位能力:具有电工与电子技术、工厂供配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掌握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点检标准;能看懂电气图纸,并能熟练使用各种电工工具、仪器;具有PLC程序分析能力和上位机的操作能力;掌握电机、变频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具有电机、变频器、PLC装置常见故障判断能力;掌握生产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生产中主要工艺参数对设备及产品影响的知识。

仪表工岗位能力:具有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量检测、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仪表、调节仪表的选用、调校、维护和检修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仪器仪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点检标准;熟练掌握各种仪器仪表校、接线技巧;了解特种检测装置的检测原理,并会使用特种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具有合理选择自动化控制方案、调节系统、整定参数的能力;了解工业生产中主要工艺参数对设备及产品影响的知识;

自动化责任工程师岗位能力: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机械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点检标准;具有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能力;具有PLC程序分析能力和上位机的操作能力;具有PLC 装置常见故障的判断能力;生产设备的结构二、调研分析

从我省特别是淄博及周边地区的区域经济的实际需求以及新兴支柱产业和改造的传统产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来看,本专业主要应该面向化工、医药、建材、装备制造行业,兼顾电力和电子信息行业,服务电工、仪表工、自动化责任工程师、电气传动责任工程师岗位(群)。

针对服务企业的岗位需求,结合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

通过对淄博及周边地区的规模以上企业抽样调研,我们发现在石油化工、医药、建材、机电机床、电子信息行业、医疗器械等行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运用了可编程控制器、变频调速、自动检测等先进自动化技术,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十分迫切。

在人才结构方面,企业更需要合格人才而不是普通劳动力,高素质、有专长就成为优先选项。对于电工、仪表工来说,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在毕业时就能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对于自动化责任工程师、电气传动责任工程师岗位则需要增加更多实际工作经验、继续学习,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

电工、仪表工、自动化责任工程师表1-2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

表1-3 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基本素质能力要求分析表

三、调研结果及建议

表1-5 人才培养规格表

图1-1 职业能力培养的梯次递进

第二部分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一、专业名称

电气自动化技术

580202

二、招生对象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以PLC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维修电工(中级及以上)岗位操作能力,面向淄博市及周边地区化工、医药、建材、装备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能胜任电气控制系统及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规格

本专业在一定的数学知识和与专业相应的外语知识基础上,学习电工、模拟电子、数字电路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可编程序控制器、传感器与测量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等工程技术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同时掌握单片机、电子产品制作等相关微控制器为主的相关职业拓展知识。

1.专业能力

化工、医药、建材、装备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企业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能力。

具备电气识图、制图能力,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与电工工具的使用,电子线路焊接与电子产品制作能力,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选择、使用、调整,电气装配与调试能力,电工作业安全与工厂供配电技术应用能力,PLC开关量逻辑控制技术应用能力,电机控制技术应用能力,变频技术应用能力,电力电子技术应用能力,

PLC模拟量处理及算法控制的应用能力,传感器使用与测量技术应用能力,自动化生产线的故障诊断及排除能力,PLC级联与工业组网应用能力,工控软件的组态能力,集散控制与现场总线应用能力。

2.方法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运用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心智、意志,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自我管理能力:确定符合实际的个人发展方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安排并有效利用时间完成阶段工作任务和学习计划;不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来适应新的和变化着的环境。

创新能力:在三年的学习中,通过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或毕业综合实践)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发现及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3.社会能力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良好的职业品格和严谨的行为规范。

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及坚韧不拔的毅力。

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熟练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能力。

具有初步的外语交流能力,可借助字典阅读外文资料。

1.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为人正直,诚实守信。

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科学的认知理念与认知方法和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自强、自立、自爱;有正确的审美观;爱好广泛,情趣高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身体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能正确地看待现实,主动适应现实环境;有正常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能处理好

男女之间的友谊、爱情关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

2.职业素质

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不谋私利、公道正派、廉洁自律、坚持原则。

职业行为:严格执行电气操作及电气控制系统的相关标准、工作程序与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勇于实践、开拓和创新。能正确择业与就业、尊重师长、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热爱集体、着装整洁、文明生产。

五、就业面向

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岗位和维护维修岗位。

淄博市及周边地区化工、医药、建材、装备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企业。

六、培养模式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面向淄博市及周边地区建材行业企业的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岗位,辐射新材料、化工等行业企业,培养胜任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及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以及管理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分析,行业企业的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主要分为三大类:低压电器控制设备、生产线控制设备、工业控制网络设备及系统。分析三大类控制设备,主控设备采用PLC的控制系统占工业应用的主流,其次DCS 与现场总线在大型的控制系统中也有具体的应用。对于控制系统来说,都是由主控设备、检测机构、执行机构等环节构成,主控设备占有主导地位。针对三大类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岗位和维护维修岗位,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1.―21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两个主要工作岗位:行业企业的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岗位和维护维修岗位;

―1‖---一条主线:以PLC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3‖---三个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虚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相结合。

2.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及运行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及运行(见图2-1)

1~2学期3学期4学期5学期6学期

2-1 “21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框图

第1、2学期:完成基础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基本技能培养为目的,重点加强数学、英语及计算机等工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通过认知实习,为培养学生PLC 技术应用能力打基础。

第3学期:通过PLC小规模控制单元、电气设备装配单元、工厂供配电单元学习,采取虚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等方式,完成低压电器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4学期:通过PLC中规模控制单元、电气控制单元、传感器与测量单元的学习,采取虚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等方式,完成工业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5学期:结合集中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环节,通过PLC级联、组网单元、DCS 与现场总线单元、组态软件单元、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采取虚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等方式,完成生产线的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6学期: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相结合,在对口岗位强化对PLC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融合。教师与学生参与企业生产过程,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校老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共同指导、管理和考核,将诚信教育、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七、课程体系

依据专业调研情况及相关职业标准,以实现行业企业的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岗位和维护维修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分析岗位包含的实际工作任务,确定本专业的45项典型工作任务,见图2-2。

图2-2 典型工作任务

本专业45个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7个行动领域,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将7个行动领域转换为10个学习领域,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见图2-3。

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

图2-3 课程体系构建图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是从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去考虑,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所需项目、任务、素质为基础,遵循职业能力养成规律,将基于工作岗位的任务、项目,贯穿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并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

1.课程内容的选择

以岗位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依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该岗位所应具有的职业能力,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时,尽可能地直接明确具体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要求,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束缚,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构。同时依据国家统一

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内容,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有效衔接。

课程内容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等,注意吸收在实际工作中起关键作用的经验和技巧。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发展潜力。

2.课程内容的重构

选择实际岗位操作中的任务(项目)作为教学任务,构建教学情境。用由简单到复杂的几个任务或者是综合性的项目贯穿整个课程内容,然后将与任务(项目)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贯穿在任务(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教学法‖构建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课程内容。见表2-1。

表2-1 课程内容

1.人文素质课程描述

(1)入学教育(60学时)

大学生入学教育是成功大学教育和良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开端和基础,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课,对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活及其一生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入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军训、国防教育、学院文化教育、安全纪律教育、专业教育和融入大学生活等六个方面。

军训(46学时)

通过组织大学生学习解放军《队列条令》、《纪律条令》、《内务条令》有关内容,开展队列训练、内务训练、阅兵式和分列式训练,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培养大学生组织纪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习惯和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作风,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国防教育(2学时)

通过介绍我国《兵役法》、《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和军事理论知识,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专题讲座、电影晚会等,培养大学生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综合素质,为我军训练后备兵源打好基础,为报效祖国和人民做好准备。

学院文化教育(2学时)

通过介绍校史校情和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校训的内涵,自觉树立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爱校意识,激发他们热爱学院,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和信心。

安全纪律教育(4学时)

通过介绍国家和学院有关学生管理和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纪律和法制观念,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他们对学院的了解,促使他们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更好的成才打好基础。

专业教育(2学时)

通过介绍各专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和就业情况、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就业指导等,引导大学生了解专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开展新老生介绍经验、专业讲座、邀请知名校友和成功人士回母校做报告、指导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形式,形成系列专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专业意识和专业素质。

融入大学生活(4学时)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适应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学习适应教育、经济适应教育、生活适应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完成从高中向大学生的转变,自觉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处理好各种关系,完成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2)思想政治(106学时,其中课内62学时,课外44学时)

本课程是我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精神而设立,包括三门课程:《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和法律修养的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情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形势与政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国际形势,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