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初稿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初稿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初稿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初稿

1、目的:建立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规范设备管理。

2、适用范围:公司各部门

3、责任人:设备管理员。

4、 流程图

设备购置申请

用户需求URS

非标设备 标准设备

1-1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图

4.1、设备购置计划

4.1.1、职责归属:公共系统归保障部,检验设备归质检部,生产辅助设备归生

产部门提出申购需求。

4.1.2、填写设备申购单应写明设备购置原因,例:生产需要?研发?生产效率?设备更新?

4.1.3、对于设备投资计划,由相应职能部门根据需求发起项目。项目立项需纳入变更控制程序以评估GMP风险并跟踪实施过程,经批准立项。

4.2、用户需求(URS)

4.2.1、职责归属

4.2.1.1、设施、设施支持系统、公共工程系统的URS由保障部负责编写。

4.2.1.2、生产工艺设备的URS由负责该项工作分属的生产部、设备部专业经理和直接操作人员编写。

4.2.1.3、实验室检测仪器的URS由负责该项工作分属的生产部、和质量部专业经理和直接操作人员编写。

4.2.2、用户需求内容要求

4.2.2.1、工艺设备情况介绍

此项应由编写用户需求(URS)人员根据需求的设备/设施的项目进行详细描述。主要涉及所需求的设备/设施的目的、功能、用途和所处环境等方面。

4.2.2.2、文件的范围和目的

供应商应该提供商品的标准技术性文件证明。尤其是供货的设备及控制系统,与标准文件和该用户需求的异同之处。非标设备除外。例:

①工艺方面的用户需求

工艺过程流程图

产量规格型号

工作环境

主要特点

②机械方面的用户需求概述

设备/设施机械部分系统图

配套公用设施

材质要求

表面处理

电器设备设备/设施布局图

工艺设备接口

③交货范围等方面的需求

自动控制方面的用户需求,供应商必须提供设备自动控制过程的工艺描述和功能标准和操作的详细说明书和方案,以证明所提供的自动控制系统是符合GMP和相关国外GMP及专业规范的要求。

④安全报警、运行参数、与设备的接口、技术系统要求、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贮存、打印等。

4.2.3、功能要求和质量标准

描述工艺设备需达到的性能功能的需求和相应的质量标准。

例如:轧盖机的性能功能需求和质量标准。

无瓶止盖:100%

轧盖成功率:99%

轧盖破损率:≤0.01%

轧盖效果:平滑、平整无毛刺

轧盖气密性测试:100%

4.2.4、技术规范的要求

与工艺设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规性的要求、工艺设备的备品备件、易耗品的要求、与工艺设备配套计量仪器(计数器)要求、对工艺设备噪音水平的要求、工艺设备文件要求、

用户应该根据需求的质量要求列出变更完成时应提供的文件包清单,包括:图纸清单、数据清单、备品备件清单、使用和维护手册清单、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清单、证明文件清单等。同时约定提供文件的时间。

4.2.5供货、现场安装及售后服务要求(此项目在验证中IQ实现)

4.2.6应提供项目完善的资料档案

4.2.7测试的要求

应在需求中提出是否有对工厂生产地接受测试(IQ-FAT)的项目和安装地接受测试(IQ-SAT);

4.2.8提供完整的验证文件

设计确认、安装确认和运行确认方案及记录、现场操作和维护保养的培训要求、工艺设备的清洗消毒要求、对工艺设备购置合同的信息要求

在签订购置合同中至少要求供应商提供以下信息:工艺流程图/安装操作图;设备部件规格;标有设备部件位置和主要尺寸的布局图;材料的标准和处理标准

(若供应商不自生产应提供第三方加工者提供的相关标准);主要部件的尺寸和重量;交货时间;测试时间(FAT、SAT)计划表;操作培训;电源和其它配套公用设施参数等。

4.3、设备采购

4.3.1、职责归属,设备采购归采购部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商讨采购。

4.3.2、设备采购流程图

1-2采购流程图

4.4设备设计、确认。

4.4.1职责归属

生产部、保障部起草,设计确认方案。

质量部,审核确认方案、组织确认方案实施。

质量主任,批准方案,批准确认报告。

4.4.2确认内容

4.4.2.1阐述设备基本作用

4.4.2.2设计确认目的

确认供应商对本设备设计符合中国GMP标准,技术性能参数、主要功能和结构特征符合本公司制定的URS。符合国家,行业,企业标准与同类产品相比有明显技术性能和质量优势。

4.4.2.3确认人员培训内容

本次确认的内容及GMP对其的要求,本公司URS的要求,确认依据的规范和标准,确认方法及实施步骤和进度计划安排。

4.4.2.确认设备的基本工艺参数描述,对设备设计的功能,技术特点,性能参数确认;对设备的材质和光滑度的确认;对设备的部件及配置的确认;对工艺流程图的设计确认;对安装平面布置图的设计确认;对设备结构设计详细说明,制造商质量控制标准的确认;对动力能耗指标确认,设计确认最终的结果与偏差。

4.5设备制造,工厂验收测试(FAT)

4.5.1职责归属,双方派有经验的工程师共同参与。

4.5.2 FAT包括指定的系统功能测试、稳定性测试、可能性测试。FAT按双方在设计联络会上确定的时间进行。

4.5.3在FAT时,卖方应提供用于检测、维护测量试验和记录等必要的设备。

4.5.4FAT时,卖方应提供全部场地设施和模拟的现场环境。

4.5.5卖方负责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4.5.6买卖双方均应派有经验的工程师参与FAT。

工厂验收测试(FAT)具体应包括一下内容:

①检测系统与相关系统的通信组态功能;检测设备的外观、喷漆、电缆的

外壳和接头;检测所有的设备是否完整,是否按照设备清单打上标记,

是否按照图纸布置机柜和端子,检测出厂流水号;确认所有的量程、图

表、铭牌等是否正确;检测所有的连接电缆、插头和插座、接线端子、

印刷电路板等是否有清晰的标记;检测电源单元接线是否正确,标记是

否清楚,电源输入电压是否正确。

②根据图纸检查电源和接地情况;断开交流电源,检查直流输出端与机柜

是否为开路;检查机柜是否牢固接地,检查本安接地;接上交流电源,

检查各直流电压是否正确;检查所有的冷却风扇的功能;通过模拟各种

故障检查系统自珍功能;运行系统诊断程序,检查诊断功能;各子系统

之间的通讯功能及协议;检查系统的组态功能,如画面生成、控制回路

生成、报表生成、数据库生成等。

4.6设备验收安装确认

4.6.1职责归属,保障部:

①负责编写安装确认方案和总结报告,合同约定安装确认方案由供应商负责编写,则协助供应商编写安装确认方案和总结报告;

②责执行安装确认方案,根据需要提供测试数据,供有关部门审查;

③负责收集工程文件(图纸)、数据收集到报告中,并上报批准;

④负责核对将来工艺所需的设备关键参数,协调各个部门;

生产部:

①负责配合保障部完成确认,检查验证项目是否完成;

②负责参与安装确认方案的编写、提供相关数据;

质量部:

①负责审核安装确认方案;

②负责审核最终报告,确保全部验收标准应得到满足;

③负责监督全过程,确保安装确认全程及所有文件合规。

总工程师,质量授权人:

负责确认方案,确认报告和偏差报告的批准。

供应商职责:

①负责按合同约定提供安装确认草案;

②负责按合同约定提供安装确认所需的相关技术文件和图纸资料;

③负责按合同约定实施检查、安装、调试工作;

4.6.2设备验收确认SAT

4.6.2.1设备配置检查

检查设备的所有配置元件是否与订货一致,应能满足机器性能要求的配置,

是否符合配置清单要求;检查设备的配件、附件、模具是否完备,是否与订货和清单一致。测量机器外形尺寸,内部结构是否与订货合同一致。(特别是己方提出特定的要求);检查所有资料是否符合上述要求;

4.6.2.2外观结构及材质检查

机器上的标牌和表示是否齐全,触摸屏界面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语种必须为中英对照或者其它。

整机所有部件必须安装完整齐全,内、外表面抛光一致,平整光滑、易于清洁、不脱落微粒、不隐藏污染物、不污染药品,无毛刺锈蚀、划痕、凹凸焊缝平整光滑,无焊点、黑疤,涂漆表面完整、均匀、光亮,无色斑、滴挂、脱落现象,安装整齐美观,无变形,开关灵活,包括控制箱门四周加硅胶垫,箱内无焊点、四周无毛刺,整机清洁靓丽。

所有操作按钮、开关、指示灯部件标示必须清楚,所有旋转部件如电机、手轮、转盘、调节旋钮必须标示方向,所有外接介质如电源、控制线路插头,进出水管、压缩空气真空必须标识并注明规格要求,如电压、压缩空气压力、真空度及用量等。机器上有醒目的电气接地标识和其它运行安全警告,如谨防烫伤,小心轧手等等。

机器各运转、传动部分调试前必须按规定加润滑油,机器润滑部位必须油润滑点标识。机器表面非不锈钢部分必须做防锈处理,各传动、紧固件必须定位准确、牢固,无松动。设备各部分材质必须符合要求,与药品直接接触的部件应为316L不锈钢制作,采用氩弧焊,焊接后必须抛光处理,盛装物料的容器、设备必须抛光,硅胶、布袋等材料应符合GMP要求。

整机电气线路、工艺管路必须布局合理、安装有序,各线孔需要有橡胶护套,电线需穿线管,接头须符合电气要求,线路需有标号,各电气件需贴标识。

各种规格的附件、备件、模具必须标明规格,且材质必须符合各自质量要求,装箱前检查验收后清洁上油,包装后有名称、规格、数量明细表。

4.6.3安装确认内容IQ

4.6.3.1场地、环境、公用设施确认

确认设备、设施安装地点,所处的厂房的洁净级别,温度和相对湿度要求,通风和除尘要求,可以根据这些要求来确认安装环境的合适性,还需要检查使用中所排放的废弃物,有毒有害气体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检查相应的公用设施和建筑设施的配套(如房间层高,地面承压的要求),检查公用工程系统(主要是水

电气系统)与设备设施是否匹配,辅助配套设施是否完备,能否支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4.6.3.2技术资料确认

检查确认到货的实物与订货单、发货单及安装确认文件描述一致:审核供应商提供的图纸、设备清单、证书、说明书或手册(安装手册、维护手册、操作说明和排障手册等)及所有安装的相关的记录(包括安装、培训人员资质证明材料),如果适用,还包括工厂验收测试(FAT)的结果;检查是否有材质、压力容器、阀门、钝化等合格证明。

①部件、备件确认

列出必须部件清单和备件清单,或附上该设备、设施的备件清单复印件,确认所有用户需求说明中提及的部件、备件与实物及发货单相符。

②与药物直接接触面材料确认

应要求制造商递交说有材质证明书,并可追溯至原制造商,通过文件对比确认该设备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表面所用的材料及润滑剂使用符合设计标准和适于预期用途。

③仪器、仪表确认

应对设备、设施所有控制、监测或测量用的仪器进行校准需求评估,确认设备包括的所有测量控制用仪表、仪器均有出厂合格证且校验合格

④安装与连接确认

对照检查确认安装情况(机械安装、电器安装、控制回路等)、加工情况(如焊接、排空能力、平整度、光滑度、管路斜度、盲管等)、设备、设施及关键部件的标识、设备与公共设施(水、电、气系统)的连接情况与图纸的相一致。确认所有部件安装、相互连接、与公共系统连接和设计确认方案及P&ID相符且标识正确确认所有电器元件及线路安装与电器图相符且标识正确、确认所有控制回路与P&ID及设计确认方案相符。

⑤相关文件的制订

应制订相应的设备的使用的规程、维护保养规程、清洁规程、使用日志、维护记录和清洁记录。此项工作也可在设备制造商的协助下完成。

4.7运行确认(OQ)

4.7.1职责归属

保障部:

①负责编写运行确认方案和总结报告,合同约定运行确认方案由供应商负责编写,则协助供应商编写运行确认方案和总结报告;

②责执行运行确认方案,根据需要提供测试数据,供有关部门审查;

③负责收集工程文件(图纸)、数据收集到报告中,并上报批准;

④负责核对将来工艺所需的设备关键参数,协调各个部门;

⑤负责核实运行确认之前的工作已完成,建立预防性维修保养制度;

⑥负责编写设备,设施标准操作规程。

生产部:

①负责配合保障部完成确认,检查验证项目是否完成;

②负责参与安装确认方案的编写、提供相关数据;

③负责参与编写设施、设备标准、清洁操作规程等。

质量部:

①负责审核运行确认方案;

②负责审核最终报告,确保全部验收标准应得到满足;

③负责监督全过程,确保运行确认全程及所有文件合规。

总工程师,质量授权人:

负责确认方案,确认报告和偏差报告的批准。

供应商职责:

①负责按合同约定提供运行确认草案;

②负责按合同约定提供运行确认所需的相关技术文件和图纸资料;

③负责按合同约定实施检查、安装、调试工作;

④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设备检查,操作,维护培训及相关操作规程。

4.7.2运行确认内容

4.7.2.1运行确认的实施

检查运行确认中所使用的所有测量用仪器,确保这些仪器均已经过校准。

4.7.2.2培训

在运行确认前,应由确认方案起草人对所有参与确认过程的相关人员进行确认方案的培训,确保参与人员明确职责和确认要求,并完成相应培训记录。在运行确认过程中,应由制造商专业技术人员对相应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得到了基本操作和维护的培训,并能独立操作,并完成相应培训记录。

4.7.2.3功能测试

应列表对设施、设备各子单元的各个基本功能逐一进行测试,确认各动作准确、有效并与标准操作规程描述相一致;应对设施、设备各子单元进行联动测试,确认各自动控制功能准确、有效并与标准操作规程描述相一致;应人为设定各特殊情况,对设施、设备的紧急制动、报警或安全保护功能进行测试,确认各功能有效并与标准操作规程描述相一致;应对设施、设备标称的极限,即操作参数的上下限度进行测试,确认设施、设备在该参数下仍能正常运作。

4.7.2.4相关文件的制订

与设施、设备操作、保养、清洁相关的操作规程应在运行确认过程中进行完善和修订,并在运行确认结束之前完成;应制订相应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和校准计划。

4.7.2.5偏差管理

在运行确认过程中发生偏差应按《偏差管理规程》执行,确保所有的偏差得到记录,有解决的方法并已得到批准和执行。

4.7.2.6运行确认结束

运行确认所有项目完成后,工程设备部应将所有文件记录及时汇总,形成运行确认报告,由质量部审核,并经总工程师和质量受权人批准后,由工程设备部归档,作为设备档案的一部分。

4.7性能确认(OQ)

4.7.1职责归属

○1保障部主要负责工作内容如下:

编写性能确认方案和总结报告;

执行性能确认方案,根据需要提供测试数据,供有关部门审查;

将数据收集到报告中,并上报批准;

核对将来工艺所需的设备关键参数,提供测试数据供有关部门审查;

协调有关部门,核实所有的测试已完成;

○22生产技术部主要负责工作内容如下:

配合保障部完成确认,检查验证项目是否完成;核对报告所需的测试项目是否完成可上报批准;参与确认方案和确认报告编写、提供相关数据。

○3质量部门主要负责工作内容如下:审查核验证方案;审核最终验证报告确保全部验收标准均得到满足;监督确认全过程,确保确认全程及所有文件合规。

总工程师、质量受权人负责确认方案、确认报告和偏差报告的批准。

4.7.2性能确认内容

保障部部门应确认《运行确认报告》已经审核批准,并以工艺规程为基础,组织编写性能确认方案。性能确认方案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设施、设备各个方面均满足可接受的标准。

编写性能确认草案需要的系统文件包括:工艺流程的确认、工艺指标的确认、关键工艺参数的选择、验证过程的设计、取样计划的确定、检验方法的确定及培训的确认等。

○1工艺流程的确认

应列表确认所有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均已批准并发行。

○2工艺指标的确认

应列表确认所有成品及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

○3关键工艺参数的选择

应列出所有设定点及流程内各种工艺参数,确定关键的工艺参数,并确定其是否受控。

○4验证过程的设计

应在验证过程设计中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潜在影响,如:人员的干预,工艺参数的改变,工艺过程的环境改变等。应设定“最差条件”,以测试性能的稳定性。

○5取样计划及检验方法的确定

应在确认方案中说明工艺过程中的取样方法、频率、数量以及样品的检验项目和检验

○6培训的确认

在性能确认前,应由确认方案起草人对所有参与确认过程的相关人员进行确认方案的培训,确保参与人员明确职责和确认要求,并完成相应培训记录。在性能确认过程中,应由制造商专业技术人员对相应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得到了基本操作和维护的培训,并能独立操作,并完成相应培训记录。

○7相关记录的确定

应确定相应的设备的使用规程、维护保养规程、清洁规程、使用日志、维护记录和清洁记录已批准并发行。

5.2.2.8 偏差管理

在性能确认过程中发生偏差应按《偏差管理规程》执行,确保所有的偏差得到记录,有解决的方法并已得到批准和执行。

5.2.3 性能确认草案经质量部审批后,方可执行。

6 性能确认结束

性能确认所有项目完成后,工程设备部应将所有文件记录及时汇总,形成性能确认报告,由质量部审核,并经总工程师和质量受权人批准后,由工程设备部归档,作为设备档案的一部分。

4.7设备使用维护保养(DQ)

4.7.1职责归属

设备后期维护保养与退役都由保障部管理。

4.7.2设备维护流程图

1-3预防性维修计划流程图

预防性维护保养

新设备引进或在用设备发生变更都应进行适当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或修改预防性维修计划。设备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设备名称及编号

负责部门和或人员

具体的维护内容

每项维护项目的时间及期限、周期(频率)。

应定期对预防性维修计划进行回顾及评估,任何针对预防性维修内容的调整如增加或报废设备、调整维护的内容、改变维护频率等都需要批准。

故障维修当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或发现存在故障隐患时所采取的纠正性措施,叫做故障维修。对所有的维护和维修活动必须适当的记录,记录应按照GMP文件的要求进行管理存档。

维修工单:是维修部门实施维修活动的过程文件,该文件记录了维修工作的原因、计划安排、执行时间、备件消耗、设备状况参数等维修过程中发生的详尽信息。

维修工单可以按照设备维护的分类分为两类:计划性维修工单(如预防性维修、有计划实施的纠正维修,设备技术改造等)及非计划性维修的工单(如突发性故障维修),也可以按照事件的紧急对维修工单的划分定义。

○1Emergency—紧急维修,期望立即执行;

○2High—期望在48h内执行;

○3Medium—期望在一周内执行;

○4Low—不紧急的工作,在一月内安排执行即可。

维修工作完成后,执行人员应按照GMP文件、记录管理的相关要求要清晰、准确、完整、如实填写维修工单上规定的栏目,特别要对法相的问题及实施的维修进行详细说明。维修工单上应记录如下内容:

○1故障原因描述

○2故障处理内容

○3备件和材料使用情况

○4维修工作执行时间记录(开始和结束时间)

○5系统、设备状况参数

根据维修工单上的信息,企业还可以建立设备维护历史记录表,通过记录表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该设备一年中进行了几次预防性维修,进行几次故障维修。这些历史记录可以帮助设备管理部门调整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周期等,从而获得对其更有效的维护,达到更好的设备状态。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PLM构建高效研发体系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迅速变革的大潮之中,德国力推工业4.0,美国聚焦物联网应用,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家大力扶持制造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去年和今年连续支持智能制造专项和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智能制造包括智能产品、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研发、智能管理、智能供应链和智能服务等领域,需要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的无缝集成,进而支撑企业智能决策。 《中国制造2025》核心就是:创新引领、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两化融合为主线、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智能制造是实现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智能化和创新,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绝不止生产那点事,一定是从设计开始,否则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树,合作,才能共赢。 产品创新研发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基石 企业的生命是以其产品为载体的,产品的兴衰也意味着企业的兴亡,企业唯有不断开发研制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新产品,才能永保企业生命活力。而建立一个先进的产品研发管理体系是保证企业保持强大产品研发能力的前提。 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除了要有专业的研发人员,更需要有一个好的管理体系来支撑。现代产品研发是一个复杂的数据关联协同过程,有大量数据之间的约束关联,还有产品研发流程中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不同的人之间需要很强的协调,这些关联协调的复杂程度单靠人工是难以管理好的。在现代信息化时代,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体系支撑,个人的创新能力再大也难以发挥。 产品生命周期在缩短,企业必须缩短研发周期,加快新产品上市的速度,抢占新产品市场,才能获取超额利润。 市场竞争令产品复杂性增加。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才能取得竞争优势。 市场竞争迫使企业需要细分客户群,研发针对性的差异化产品,取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需要适应大规模订制的平台化产品研发解决方案。 对产品成本及品质的控制,必须从设计源头开始,才能起到根本上的作用,必须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设法控制质量,才能既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又减少工作反复,缩短产品交货周期。 金蝶K/3 PLM的价值 战略层:提升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和供应链协同设计/系统制造能力 快速研发出符合客户需要的产品 强化研发环节流程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研发质量 降低产品研发成本 提供跨地域、跨企业、跨部门的项目研发协同能力,提高供应链的产品竞争力 管理层:优化、控制产品研发过程 固化优化产品研发流程,增强团队协作,掌控项目进度 建立企业级产品数据库,保证数据安全,统一企业产品数据版本 集成ERP、MES等相关信息系统,消除信息孤岛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考核办法 第一章目的及范围 第一条目的 (一)为了更好的规范设备管理考核工作,做到“故障必究、明确责任、稳定生产”。 (二)规范设备的计划性检修维护工作,逐步实现设备的预检修,从而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三)进一步明确设备管理考核的范围和内容,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四)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入手,引导各层级更好的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提升设备管理、使用水平。 第二条考核范围 (一)新增设备的立项、设计、选型、到货验收、试运转及效果评价等相关工作的管理考核。 (二)设备的操作维护、计划性检修维护保养工作的日常管理考核。 (三)设备外委维修、到货验收、试运转等相关工作的管理考核。 (四)电机事故的管理考核。

(五)设备事故管理考核。 (六)本管理考核办法同样适用于公司内部特种设备的管理考核工作。 第二章考核原则 第三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如实记录考核内容。 第四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考核根据设备的性能、运行现状和特殊环境进行区别考核。 第五条考核过程中统一思路,坚持分层、分级、分类别进行考核。 第三章术语及定义 第六条针对设备管理考核办法中专业术语定义如下: (一)设备:考核办法中提到的设备特指公司内部服务于工艺生产的转动和静止设备及其附属的电仪配件。 (二)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指设备的非正常停机造成的设备停机或系统装置停车影响生产的事件,如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性停机、本机联锁停机、设备发生故障需要停机处理等类似现象。 (三)设备检修:设备检修指设备出现机械故障更换零部件及备件;设备维保周期内以下计划性检修维护项目不

浅谈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浅谈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作者:郝俊斌, HAO Jun-bin 作者单位: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准格尔,010300 刊名: 煤炭工程 英文刊名:COAL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8(12) 被引用次数:9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黄坤.李彦启.胡煜.HUANG Kun.LI Yan-qi.HU Yu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刍议[期刊论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 2.段婷婷.何卫平.张维.陈金亮.王海宁.DUAN Ting-ting.HE Wei-ping.ZHANG Wei.CHEN Jin-liang.WANG Hai-ning基于Web的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系统[期刊论文]-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2) 3.杨振辉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信息建模与集成技术研究[学位论文]2005 4.陈敬德.温光浩.CHEN Jing-de.WEN Guang-hao高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初探[期刊论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 5.王苏安.何卫平.张维.吴振.刘福广.席守模.WANG Su-an.HE Wei-ping.ZHANG Wei.WU Zhen.LIU Fu-guang.XI Shou-mo刀具直接标刻与识别技术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3(6) 6.贺芳.齐灿.HE Fang.QI Chan全生命周期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3(4) 7.史彦青浅谈电网企业中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32) 引证文献(9条) 1.李春梅.曾富洪面向制造业设备生命周期的设备管理系统[期刊论文]-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2) 2.黄坤.李彦启.胡煜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刍议[期刊论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4) 3.宋玉厚.乔威.朱榜芹运用PLM模式的高校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期刊论文]-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11) 4.王彦良浅议制造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期刊论文]-科技传播 2011(13) 5.彭永刚.吴江生.杨华伦.夏元平.辛露关于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考[期刊论文]-机械制造 2011(8) 6.沈启松.李乐.周亚林医疗设备生命周期的网络化管理[期刊论文]-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1(8) 7.赖芸.卢晨高校实验室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构建[期刊论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2) 8.刘存福.苏州煤炭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研究[期刊论文]-管理观察 2009(24) 9.陈敬德.温光浩高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初探[期刊论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5338405.html,/Periodical_mtgc200812044.aspx

浅析零部件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过程

浅析零部件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过程 一、前言 PLM已经是一个广为接受的概念。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PLM系统的核心任务是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在PLM系统中,零部件也有生命周期,反映零部件的阶段和状态。而企业实施PLM系统过程中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定义零部件的生命周期构成及演进规则。 二、过短的零部件生命周期 PLM系统对于零部件的“生命周期”管理应用,很容易被实施得过于简单,其“生命周期”过程往往是指零部件的“设计周期”管理过程,零部件的发放实际指的是“设计完成”,而非投入生产。 图1过短的生命周期过程管理 如上图是某公司PLM系统中定义的零部件生命周期过程管理图。当零部件创建出来时即处于“拟制”状态,这时研发工程师对零部件进行各方面的详细设计。设计完成之后,研发工程师将启动一个审批流程,提交流程后,审批流程进入到“审核”环节,零部件的生命周期状态处于“流程中”;如果审核人员发现设计有误,则驳回给研发工程师,研发工程师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再提交,如此往复。 如果审核通过,则将进入到“批准”环节,“批准”环节的签审过程与“审核”一样,只是签审人员不同。如果批准通过,则将进入放到“发放”环节,此时,零部件的生命周期提升到“归档”,零部件被冻结;批准后的“发放”环节主要是将零部件图纸及技术资料发放给生产制造部门,过程提交通过之后,审批流程完成。 上述整个过程都发生在研发部门内部,工艺和制造部门则不参与。当零部件被发布后,工艺和制造部门才在此基础上展开工作。如果工艺或制造部门在后面发现了问题,他们会通知研发部门,于是研发工程师将零部件修订一个新版本(申请变更或申请取消归档),然后根据下游或现场反馈的情况在新版本上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再次进行上述的审批流程,然后发放一个新版本,完成变更。 按照这个模式,零部件的一个生命周期实际上指的是零部件在研发部门的一段生命期,如果零部件通过了研发部门的审核,即代表生命周期走到了终点。当下游部门提出零部件有缺陷时,零部件需要“重生”一次(修订一个新版本),然后经历一个新的生命周期。我们来看一下一个零部件的一般开发过程。一个零部件从概念阶段到批量生产,一般要经历如下阶段: 图2:零部件设计开发基本过程 可以看出,零部件设计阶段只占全部生命周期的一半,后面还有大量的验证工作需要进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1.目的 传统的设备管理主要侧重于设备的维修阶段,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意义上的设备管理贯穿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以及拆除报废。为了规范公司的设备管理,以设备可靠性的角度为出发点,降低设备故障率,使设备稳定可靠地运行,从而保障生产地顺利进行,本厂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及相关设备管理经验,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属各部室、车间、班组。 3.内容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突出在浴盆曲线上不同阶段的不同管理特色;三是全生命周期的费用管理。本制度以安全生产的角度着重规定三维空间管理、设备的阶段性管理、设备的浴盆曲线管理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3.1 三维空间管理 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管理涉及空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加上全生命周期本身的时间维,就形成四维系统, 空间维即从生产环境、车间、生产线、设备、总成(部件),直到零件,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涉及空间维上的各个要素。 资源维是涉及与设备相关各种资源,包含信息、人力、材料、备件、动力能源、水、气、汽等要素,这都是设备和管理上不可或缺的

资源要素。 功能维指管理功能,即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价、反馈等内容,这也是广义的PDCA循环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设备管理是典型的系统工程。 因而,三维空间管理需要部门车间的负责人和设备操作人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1 车间生产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大面积积水、积料,落实“5S”。 3.1.2 生产设备应做到“定置管理”,用统一定制线明确。 3.1.3 生产设备应标明设备责任人,设备的责任人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修。 3.1.4 采购设备时采购部和部门车间设备部门对设备信息进行评估研究,符合生产作业需求的方予以采购。 3.1.5 设备的相关操作人员须熟练设备操作规程并进行岗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3.1.6 设备系统的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和空气要定期进行“滤清处理”,有效控制设备性能劣化。 3.1.7 部门负责人须根据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做出相应的设备安全运行评价,采取措施延缓设备的老化,保证运行的安全性。操作人员在设备新的运行系统下须及时反馈设备操作及设备运行状态。 3.2 阶段性管理 设备的极端性管理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主要内容,贯穿于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初稿

1、目的:建立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规范设备管理。 2、适用范围:公司各部门 。 3、责任人:设备管理员。 4、 流程图 设备购置申请 用户需求URS 非标设备 标准设备 1-1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图 4.1、设备购置计划 4.1.1、职责归属:公共系统归保障部,检验设备归质检部,生产辅助设备归生

产部门提出申购需求。 4.1.2、填写设备申购单应写明设备购置原因,例:生产需要?研发?生产效率?设备更新? 4.1.3、对于设备投资计划,由相应职能部门根据需求发起项目。项目立项需纳入变更控制程序以评估GMP风险并跟踪实施过程,经批准立项。 4.2、用户需求(URS) 4.2.1、职责归属 4.2.1.1、设施、设施支持系统、公共工程系统的URS由保障部负责编写。 4.2.1.2、生产工艺设备的URS由负责该项工作分属的生产部、设备部专业经理和直接操作人员编写。 4.2.1.3、实验室检测仪器的URS由负责该项工作分属的生产部、和质量部专业经理和直接操作人员编写。 4.2.2、用户需求内容要求 4.2.2.1、工艺设备情况介绍 此项应由编写用户需求(URS)人员根据需求的设备/设施的项目进行详细描述。主要涉及所需求的设备/设施的目的、功能、用途和所处环境等方面。 4.2.2.2、文件的范围和目的 供应商应该提供商品的标准技术性文件证明。尤其是供货的设备及控制系统,与标准文件和该用户需求的异同之处。非标设备除外。例: ①工艺方面的用户需求 工艺过程流程图 产量规格型号 工作环境 主要特点 ②机械方面的用户需求概述 设备/设施机械部分系统图 配套公用设施 材质要求 表面处理 电器设备设备/设施布局图 工艺设备接口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TLCEM) 培训课程大纲 课程说明: 本课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很难在短期介绍全部的内容,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的有关模块进行讲解。 课程背景: TPM:大家都熟悉,其中提到了MP(维护预防),DM(设计维护),设备的维护应从设计阶段开始。但TPM并未指导如何去做MP、DM。 成本:设备的设计决定了设备的可靠性,TPM强调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必然包含设备设计,安装,使用,维护,改造,重利用及报废等。 现状:目前国内关于设备管理更多集中在设备投入使用后的维护,以保障设备使用寿命、性能及加工质量。 目标:设备的管理应从设计阶段开始,满足功能需求,可靠稳定且价格合理的设备是设计的目标。 BM->PM->TPM:目前市面关于设备管理类培训主要集中在TPM-全员生产力管理,包括自主维护、预防维护、设备改善等。主要集中在设备投用后如何提高设备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及维修,但忽视了设备设计,设备日常管理,资产管理及设备后期处理,如改造、报废等。 本培训涵盖从设备需求调研、设备设计到设备报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TLCEM 课程大纲: 第一章设备管理总论 第一节现代设备的特征 第二节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设备管理的意义 第四节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内容 第五节设备寿命周期的理论 第二章设备的经济规划与投资预测 第一节设备的经济规划 一设备规划的重要性 二设备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 一资金的时值 二设备投资评价的依据 三设备投资规划应预估的内容 四设备投资的经济评价方法

第三节设备合理使用期的估算 一设备最佳使用年限的估算 二目标利润和设备合理使用期 三迭代法在现代设备管理计算中的应用 第四节设备投资预测 一预测的必要性 二数值的加权计算 三盈亏平衡分析 四敏感性分析 五风险的概率分析 第五节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研究的阶段 二可行性报告书 第六节投资项目的呈报和审批 一设备投资项目呈报的主要内容 二设备投资预算外追加的限度和审批 第三章技术方案的规划和评价 第一节设备的功能分析 一设备的功能分类 二生产产品与设备基本功能的关系 三功能余裕和功能冗余 四设备功能系统分析的方法 五功能的评价 第二节设备的结构系统分析 一从功能概念系统到结构实体系统的可能性二设备结构系统与机械设备的技术设计 三最佳结构系统的评价标准 第三节设备的选型和购置 一设备选型的一般考虑因素 二设备选型应与企业远景开发结合 三国外引进设备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设备的安装和验收 第一节生产布局与设备安装 一企业内部的生产布局 二安装工期的时间结构 三安装精度的三要素 四设备安装工程 第二节设备安装后的试运转及验收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办法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 案办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考核办法 第一章目的及范围 第一条目的 (一)为了更好的规范设备管理考核工作,做到“故障必究、明确责任、稳定生产”。 (二)规范设备的计划性检修维护工作,逐步实现设备的预检修,从而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三)进一步明确设备管理考核的范围和内容,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四)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入手,引导各层级更好的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提升设备管理、使用水平。 第二条考核范围 (一)新增设备的立项、设计、选型、到货验收、试运转及效果评价等相关工作的管理考核。 (二)设备的操作维护、计划性检修维护保养工作的日常管理考核。 (三)设备外委维修、到货验收、试运转等相关工作的管理考核。 (四)电机事故的管理考核。 (五)设备事故管理考核。 (六)本管理考核办法同样适用于公司内部特种设备的管理考核工作。 第二章考核原则

第三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如实记录考核内容。 第四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考核根据设备的性能、运行现状和特殊环境进行区别考核。 第五条考核过程中统一思路,坚持分层、分级、分类别进行考核。 第三章术语及定义 第六条针对设备管理考核办法中专业术语定义如下: (一)设备:考核办法中提到的设备特指公司内部服务于工艺生产的转动和静止设备及其附属的电仪配件。 (二)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指设备的非正常停机造成的设备停机或系统装置停车影响生产的事件,如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性停机、本机联锁停机、设备发生故障需要停机处理等类似现象。 (三)设备检修:设备检修指设备出现机械故障更换零部件及备件;设备维保周期内以下计划性检修维护项目不参与考核:紧固、找正、检查更换油封、填料、尼龙棒、清洗、更换托辊。 (四)备件:特指检修设备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 第七条设备的附属电仪配件包含在设备内,不再另行划分,和设备等同纳入管理考核。 第四章新增设备及备件管理考核 第八条新增设备管理包括:新增设备(包含技改更新)的立项和审批、设备技术参数的确定、设备制造过程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一、设备管理的现状 (3) 二、解决方案 (4) 三、技术特点 (8) 四、应用行业 (14) 4.1. 油田业 (15) 4.2. 医疗业 (16) 4.3. 铁路运输业 (18)

一、现状、问题 设备作为一个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如何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在目前企业面临成本逐步提高的形势下,无疑是帮助企业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设备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引起广大企业的重视,而企业如何对设备进行很好的管理也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健康与否的关键。 目前在的设备管理领域的软件产品有以下几类: 设备管理系统:管理设备台帐资料,日常巡视检修工作,故障处理等。 地理信息系统:将设备绘制到地图上,方便查询和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管理设备运行维护中的各种工程项目及进度。 自动化控制及调度系统:对自动化设备进行监视、控制等。 CAD等绘图软件:用来设计各种设备安装、施工图纸。 这些系统都是不同厂家开发的,有些企业已经全部上线实施了,有些企业只使用了一部分,信息化水平有高有底,系统之间只能进行简单的集成,使用起来不方便、功能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而且很容易产生系统间的数据不一致。 大多数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对设备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缺少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有效

工具,难以将设备信息、实时数据、图纸信息等进行统一管 理; ●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甚至一些离线的CAD、excel文档 中,难以进行统一管理,数据间一致性差; ●系统分散导致工作流程很难做到闭环管理,缺乏相应的技术手 段支撑业务精细化管理; ●管理软件和自动化软件难以进行有效集成,设备的大量状态数 据无法进行有效利用; ●系统功能简单,以表单、流程、报表为主,缺乏可视化分析展 示手段,难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 ●现场工作缺乏技术支持手段,设备维护的大量工作要在现场进 行,传统设备管理软件只能运行在桌面电脑上,现场工作只 能事后人工补录到系统中,难以进行及时的监控,工作现场 也难以获取系统中有用的信息; 二、解决方案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资产管理思想,以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为目标,优化企业资源为核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设备采购、维修保养计划及相关资源与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到工程项目施工、项目移交、设备运行、最后到设备报废,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办法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办法 本办法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制定的。旨在更好地进行产品规划阶段的前端计划、市场推广阶段的全程拉动和全面销售阶段的政策引导。与此同时,做好费用控制和产出预算,力争实现每一个产品项目的经营性收益最大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负责部门为产品科和策划科。 一、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正式进入市场开始,到最终退出市场销售环节为止所经历的整个存在于市场流通中的过程。产品生命周期源于其市场调研、产品规划、研究开发、试产试销,直至正式销售才算是生命周期的开始。而产品在推出市场销售环节以后,生命周期就宣告结束了。 二、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 1、导入期:是指新产品刚刚进入市场,还没有被大多数消费者了解和接受的阶 段,只有部分追求新奇的消费者尝试购买。在这个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促销费用进行市场推广,如广告、终端物料和展示样机等,但是由于消费者没有了解产品,不能立刻形成销售。所以,在这一阶段不但没有产生很大的盈利,甚至可能出现单品的亏损。 2、增长期:在这个阶段,随着铺货率的逐步上升,消费者开始逐渐熟悉了新产 品,并出现大量购买,该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与此同时,生产规模优势也逐步显现:伴随着产量的上升,各项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市场费用率也因为分摊而大幅下降,最终体现为产品的利润迅速上升。但竞争者也将在这个阶段,发现有利可图后开始大量进入。而当竞争者进入后,竞争将趋于充分,供给和需求将趋于稳定。这时,企业的利润增速也将逐步放缓。3、成熟期:市场趋于饱和,潜在消费者已经基本开发到位,销售额缓慢提升到 最高值后,开始逐渐下降。在这一阶段,企业为了保住市场份额,需要投入更多的费用,利润也因此开始下降。 4、衰退期:开始不断有新的替代产品出现,消费者正日渐转入新产品的消费。 使得原有产品的销售大幅下降,利润也被迫降低,其衰退趋势已经显露无疑,最终将完全退出市场,完成其历史使命。 三、导入期的新品推广策略 1、针对威博品牌的现状,适合采用“缓慢撇脂策略”和“缓慢渗透策略”,即采用“高价低费用”和“低价低费用”的策略。 2、对于这两种的策略的选用,要视具体的产品型号所对应的毛利率和产品档次而定。一般而言,“缓慢撇脂策略”适用于毛利率较高的中高端产品,“缓慢渗透策略”适用于低端或特价机产品。 3、导入期的推广阶段:

最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df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一、为何做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 1、现状分析-----货品未能正常的流转 1.1、 旧货没有在品牌的通路消化1.2、 新货没有及时上架销售1.3、新货丧失最佳销售时间,旧货销售依旧疲软,销售额无法提升,仓库滞销 率不断攀升。给仓储带来极大压力,以及财务成本的损失。 二、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理论 1、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 所经历的时间。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要经历 4个阶段,即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 退期。 运用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理论主要有三个目的: 一是可以使自己的产品尽快尽早为消费者所接受,缩短产品的导入期 ;二是尽可能保持和延长产品的增长阶段;三是尽可能使产品以较慢的速度被淘汰。 三、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四、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策略 阶段 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销售额低快速增长缓慢增长衰退第一阶段 导入期第二阶段成长期第三阶段成熟期第四阶段衰退期

特征利润易变动顶峰下降低或负数现金流量负数适度高低 顾客创新使用者大多数人大多数人落后者竞争者稀少渐多最多渐少 策略策略重心扩张市场渗透市场保持市场占有率提高生产率 营销支出高高(%比下降)下降低 营销重点产品知晓品牌偏好品牌忠诚度选择性 营销目的提高产品知名度及产 品试用 追求最大市场占有 率 追求最大利润及保 持市场占有率 减少支出及增加利润 回收率 展现方式选择性的频道密集式更加密集式排除不适合、效率差 的频道 价格成本价乘法策略渗透性价格策略竞争性价格策略降价策略 产品基本型为主改进品,增加产品种 类及服务保障 差异化,多样化的产 品及品牌 维持品牌忠诚度 广告推广争取早期购买者建立 产品知名度,信任度 大量营销建立品牌差异几利 润 维持品牌忠诚度 营销及追踪大量促销及产品试用利用消费者需求增 加 鼓励改变带动相关 联产品 将支出降至最低 流转策略新品上新区限时抢购区团购区清仓区 商品在上市后针对不同的销售阶段、售罄率、平台定位等,需要明确掌握对应的商品上架、 调拨、促销、整合、清仓等环节应有的节奏。 五、OTB采购限额计划。 1、B(Open-to-Buy),意为采购限额计划。OTB可以根据预估营业额和资金以及商品的周转率,帮助任何规 模的零售业者预测未来12个月中,每项商品的每月采购计划。适时掌握所有商品的正确库存数量,避免因为库存过大,周转率太低而造成损失。 2、B计划的制定

设备全周期管理

设备全周期管理 第一章目的及范围 第一条目的 (一)为了更好的规范设备管理考核工作,做到“故障必究、明确责任、稳定生产”。 (二)规范设备的计划性检修维护工作,逐步实现设备的预检修,从而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三)进一步明确设备管理考核的范围和内容,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四)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入手,引导各层级更好的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提升设备管理、使用水平。 第二条考核范围 (一)新增设备的立项、设计、选型、到货验收、试运转及效果评价等相关工作的管理考核。 (二)设备的操作维护、计划性检修维护保养工作的日常管理考核。 (三)设备外委维修、到货验收、试运转等相关工作的管理考核。 (四)电机事故的管理考核。

(五)设备事故管理考核。 (六)本管理考核办法同样适用于公司内部特种设备的管理考核工作。 第二章考核原则 第三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如实记录考核内容。 第四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考核根据设备的性能、运行现状和特殊环境进行区别考核。 第五条考核过程中统一思路,坚持分层、分级、分类别进行考核。 第三章术语及定义 第六条针对设备管理考核办法中专业术语定义如下: (一)设备:考核办法中提到的设备特指公司内部服务于工艺生产的转动和静止设备及其附属的电仪配件。 (二)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指设备的非正常停机造成的设备停机或系统装置停车影响生产的事件,如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性停机、本机联锁停机、设备发生故障需要停机处理等类似现象。 (三)设备检修:设备检修指设备出现机械故障更换零部件及备件;设备维保周期内以下计划性检修维护项目不参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1.目的 传统的设备管理主要侧重于设备的维修阶段,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意义上的设备管理贯穿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以及拆除报废。为了规范公司的设备管理,以设备可靠性的角度为出发点,降低设备故障率,使设备稳定可靠地运行,从而保障生产地顺利进行,本厂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及相关设备管理经验,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属各部室、车间、班组。 3.内容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突出在浴盆曲线上不同阶段的不同管理特色;三是全生命周期的费用管理。本制度以安全生产的角度着重规定三维空间管理、设备的阶段性管理、设备的浴盆曲线管理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3.1 三维空间管理 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管理涉及空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加上全生命周期本身的时间维,就形成四维系统, 空间维即从生产环境、车间、生产线、设备、总成(部件),直到零件,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涉及空间维上的各个要素。

资源维是涉及与设备相关各种资源,包含信息、人力、材料、备件、动力能源、水、气、汽等要素,这都是设备和管理上不可或缺的资源要素。 功能维指管理功能,即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价、反馈等内容,这也是广义的PDCA循环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设备管理是典型的系统工程。 因而,三维空间管理需要部门车间的负责人和设备操作人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1 车间生产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大面积积水、积料,落实 “5S”。 3.1.2 生产设备应做到“定置管理”,用统一定制线明确。 3.1.3 生产设备应标明设备责任人,设备的责任人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修。 3.1.4 采购设备时采购部和部门车间设备部门对设备信息进行评估研究,符合生产作业需求的方予以采购。 3.1.5 设备的相关操作人员须熟练设备操作规程并进行岗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3.1.6 设备系统的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和空气要定期进行“滤清处理”,有效控制设备性能劣化。 3.1.7 部门负责人须根据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做出相应的设备安全运行评价,采取措施延缓设备的老化,保证运行的安全

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1、目的 传统的设备管理主要侧重于设备的维修阶段,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意义上的设备管理贯穿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以及拆除报废。为了规范公司的设备管理,以设备可靠性的角度为出发点,降低设备故障率,使设备稳定可靠地运行,从而保障生产地顺利进行,公司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及相关设备管理经验,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室、车间、班组。 3、内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突出在浴盆曲线上不同阶段的不同管理特色;三是全生命周期的费用管理。本制度以安全生产的角度着重规定三维空间管理、设备的阶段性管理、设备的浴盆曲线管理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3.1 三维空间管理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管理涉及空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加上全生命周期本身的时间维,就形成四维系统,空间维即从生产环境、车间、生产线、设备、总成(部件),直到零件,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涉及空间维上的各个要素。资源维是涉及与设备相关各种资源,包含信息、人力、材料、备件、动力能源、水、气、汽等要素,这都是设备和管理上不可或缺的

资源要素。功能维指管理功能,即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价、反馈等内容,这也是广义的 PDCA 循环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设备管理是典型的系统工程。因而,三维空间管理需要部门车间的负责人和设备操作人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3.1.1 车间生产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大面积积水、积料,落实“5S”。3.1.2 生产设备应做到“定置管理”,用统一定制线明确。3.1.3 生产设备应标明设备责任人,设备的责任人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修。3.1.4 采购设备时采购部和部门车间设备部门对设备信息进行评估研究,符合生产作业需求的方予以采购。3.1.5 设备的相关操作人员须熟练设备操作规程并进行岗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有效3.1.6 设备系统的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和空气要定期进行“滤清处理”控制设备性能劣化。3.1.7 部门负责人须根据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做出相应的设备安全运行评价,采取措施延缓设备的老化,保证运行的安全性。操作人员在设备新的运行系统下须及时反馈设备操作及设备运行状态。 3.2 阶段性管理设备的极端性管理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主要内容,贯穿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以及拆除报废。主要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前期管理; 2)运行维修管理; 3)轮换报废管理。 3.2.1 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 1)规划设备部负责前期管理

软件生命周期管理

软件生命周期(SDLC,Systems Development Life Cycle,SDLC)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周期内有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到废弃等阶段,这种按时间分程的思想方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思想原则,即按部就班、逐步推进,每个阶段都要有定义、工作、审查、形成文档以供交流或备查,以提高软件的质量。但随着新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的成熟,软件生命周期设计方法的指导意义正在逐步减少。 七个阶段 同任何事物一样,一个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也要经历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等阶段,一般称为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 把整个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使得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使规模大,结构复杂和管理复杂的软件开发变的容易控制和管理。通常,软件生存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项目启动、需求分析、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活动,可以将这些活动以适当的方式分配到不同的阶段去完成。 可行性分析

此阶段是软件开发方与需求方共同讨论,主要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及其可行性。 主要交付物有《项目规划书》、《立项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会、人员到位,初步分工、搭建开发环境、准备项目管理工具。 项目管理工具:可采用Project和JIRA结合管理。 Microsoft Project (或MSP)是一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通用的项目管理工具软件,凝集了许多成熟的项目管理现代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实现时间、资源、成本的计划、控制。 JIRA是集项目计划、任务分配、需求管理、错误跟踪于一体的商业软件。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2完整篇.doc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4第2页 支持研发与营销、采购、制造、维修协同的业务流程 PLM的核心是协同,K/3PLM通过项目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共享和权限控制、工作流驱动等,以产品为中心把每个参与者联系在一起,全面支持与产品相关的各种业务流程,实现企业的产品研发协同,缩短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面向大规模定制下的产品配置管理 大多制造型企业开始采取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方式,MC企业要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市场机遇为目标,结合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产品开发方法,采用设计产品族和统一并行的开发方式,对零件、工艺进行通用化,对产品进行模块化设计以减少重复设计,使新产品具备快速上市的能力。而其中最关键的可配置BOM的具体应用。产品可配可以理解为根据预先定义的零部件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通过合理的组合,形成满足客户个性化要求的产品设计过程。 PLM+ERP一体化解决方案,是目前业界集成模式中最彻底的集成模式 在PLM设计环境中直接查看物料的库存信息(如库存、成本等),使工程师研发产品时既考虑技术因素也能兼顾制造因素,使产品更优化; PLM数据转ERP,不但可以转设计BOM,而且可以直接转制造BOM及其相关工艺路线信息;

产品发生变更在PLM和ERP同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实现在ERP环境中直接查看物料的图纸而不需要登录PLM,大大简化制造环节对技术资料的查看,提高工作效率。 融合先进管理思想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施经验 融合了最新的管理方法引入业界最新的产品研发管理方法,包括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六西格玛质量管理、TS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PD集成产品开发管理、GMP管理体系、需求管理、基线管理、问题管理等,客户在实施PLM之前大多在产品研发管理,研发协同等方面存在缺陷,希望能够实施PLM 得以改进。金蝶公司先进的中国管理智库、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完善的实施服务体系、强大的顾问团队,是把K/3PLM软件转化为企业先进的产品研发管理平台的有力保障。 金蝶K/3 PLM移动应用 项目看板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4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PLM构建高效研发体系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doc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随着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能源公司)的高速发展,其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已从刚开始仅仅简单为上游服务,发展到涉足石油化工产品加工、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LNG(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造船等多个行业。由于对新行业、新领域的管理经验不足,加之建设项目类型增多、投入增大,以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因素从无到有,使得公司面临的风险随着下游项目的陆续投运而逐渐增大。 由于项目立项、建设项目管理、生产管理分阶段划分各自风险管理责任,项目前一阶段风险管理成果不能有效传递到下一阶段,因此,如何避免建设项目各阶段风险管控脱节,如何对建设项目的风险实施系统、有效地管控,则成为中海油能源公司日益关注的问题。 几年来,中海油能源公司安全环保部作为公司投资的上中下游各类项目的上级技术、业务主管部门,在组织了多个项目的投产验收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较大隐患及诸多影响生产的问题,并通过对其进行整理分析,认识到项目的前期研究、设计、采办、建造等每个阶段工作的缺失,都会对下一阶段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在项目的前一阶段,开展相应的风险管理(评估评价等)工作,并根据结论需要,投入适当的人力和物力,就可以有效避免后一阶段出现较大风险,大大减少因为各种变

更,而延误工期、停产等情况,能够切实降低风险。因此,中海油能源公司提出在内部实施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即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要求,借鉴国际石化行业通行做法,制定能够贯穿油气领域上中下游且贯穿项目前期研究、设计、建造、调试、生产、维保和弃置的全过程,涵盖各类项目的综合性风险管理,适应本行业本企业项目建设风险管理的规定,并使得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得以在一项公司制度中完整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项目主要类型 根据对中海油能源公司所有建设项目的统计,所涉及的项目有如下类型: 上游项目 主要包括浮式储油装置,如FPSO(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Offloading,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固定式(自升式)海上平台或可移动工程支持平台等;各种类型船舶,如环保船、液化天燃气运输船等。 下游项目 主要包括液化天燃气相关设施,如液化天燃气冷能综合利用;石油化工设施,如化工厂;危化品码头和危化品仓储,如危化品仓库、油气码头等。 项目阶段划分及风险管理重点 根据项目管理特点及需要,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划分为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制度完善,新的政府法规和财务要求对于数据的管理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欧美国家,金融、医疗、电信等行业推出了许多针对数据保留的法规,在中国,相关法规的制定和落实也在不断的完善。这都需要现有的IT系统符合和满足这些法规的特定要求,需要相关的IT信息管理手段的配合。 用户面临的问题 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IT的重要性与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关联商业应用部署在各种在线的IT系统中,维系这些应用的IT基础资源架构也在不断的膨胀和增长,尤其是存储设备。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充分利用现有的存储资源以便更有效的管理好和利用好现有的应用数据,保证现有IT 系统满足并适应快速的商务系统增长需求,成为IT应用和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制度完善,新的政府法规和财务要求对于数据的管理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欧美国家,金融、医疗、电信等行业推出了许多针对数据保留的法规,在中国,相关法规的制定和落实也在不断的完善。这都需要现有的 IT系统符合和满足这些法规的特定要求,需要相关的IT信息管理手段的配合。 信息和数据,作为企业宝贵的资源,其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认同。为了保存这些珍贵的数据,越来越多的企业采购了大量的异构存储设备,建立了SAN或NAS的存储结构,虽然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数据的访问效率。但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是:不同厂商的存储设备,彼此不兼容,造成管理上更为复杂,管理的成本据高不下。 IBM 解决方案 以上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在建立IT系统的规划阶段,过于关注前端的IT系统应用,对于后台的数据存储需求认识不足所造成的。在初始的IT系统设计和规划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存储设备和数据备份,而忽视了数据载体的全面存储管理。实际上,根据Enterprise Storage Group的分析报告,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都存在一个数据创建、修改、发布、利用和删除/归档的生命周期,而且,在不同的时期内,这些业务数据的利用价值也会不同。因此,需要对这些业务数据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数据存储管理。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就是对不同的业务数据进行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通过完整的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可以让不同类型的数据存放在适合的存储设备上,利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这样,用户将可以提高现有存储设备的利用率,利用自动化的IT数据管理技术实现自动的数据管理,减少企业的IT管理成本,满足政府和企业的数据保管和管理的法规要求。 因此,一个完整的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应该包括:

全生命周期管理

1.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1基本概念 传统的设备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主要是指设备在役期间的运行维修管理,其出发点是设备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具有为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而进行的维修管理的相关内涵。包括设备资产的物质运动形态,即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拆换,体现出的是设备的物质运动状态。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更侧重于整个设备相关价值运动状态,其覆盖购置投资,折旧,维修支出,报废等一系列资产寿命周期的概念,其出发点是整个企业运营的经济性,具有为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入而管理的内涵,体现出的是资产的价值运动状态。 现代意义上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了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双重概念,应该称为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Equipment-Asset life-cycle management)更为合适,它包含了资产和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从采购,(安装)使用,维修(轮换)报废等一系列过程,即包括设备管理,也渗透着其全过程的价值变动过程,因此考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1.2.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任务 以生产经营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以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产能最高的理 想目标。

前期管理 1.3.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阶段 运行维修 管理 轮换报废 管理 设备全寿命周期示意图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三个阶段 (1. 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规划决策,计划,调研,购置,库存,直至安装调试, 试运转的全部过程。 (1) 采购期:在投资前期做好设备的能效分析,确认能够起到最佳的作用, 进而通过完善的采购方式,进行招标比价,在保证性能满足需求的情况 下进行最低成本购置。 (2) 库存期:设备资产采购完成后,进入企业库存存放,属于库存管理的范 畴。 (3) 安装期:此期限比较短,属于过渡期,若此阶段没有规范管理,很可能 造成库存期与在役期之间的管理真空。 (2.运行维修管理 包括防止设备性能劣化而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监测,诊断以及修理, 更新等管理,其目的是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并有 效地降低维修费用。在设备运行和维修过程中,可采用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 法,如行为科学,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定置管理,信息管理与分析,使用 和维修成本统计与分析,ABC 分析,PDCA 方法,网络技术,虚拟技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