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税法总复习

财税法总复习

财税法总复习
财税法总复习

财税法:总复习

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直接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中形成的,以国家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活动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而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活动,是国家职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财权是宪法、法律规定各级政府在法律享有组织财政收入,拨付或支配财政支出,进行财政财务管理监督的权力。

4、财力是财权的实质表现,是对财政资金所拥有的份额。这些“数额”和“额度”,包括保持发展所需的财政资金,也包括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额度,及扶持落后地区发展的财政资金的额度等。国家财政预算资金是国家的主要财力。

5、财政法是国家按照立法权限、通过立法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公开透明的国家政府财政活动及其财政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财政法学一般地说,是以研究各个时代的财政法律规范及其所确定的财政法律关系和相关关系为对象的科学。

7、财政立法是指国家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修改、废止财政法律、法规的活动。

8、财政法制是指把财政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包括财政立法、守法、执法和法律实施监督的全部内容。

9、财政法治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财政事务,实行对财政事务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保证国家和社会各项财政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财政管理和财政发展的民主化、法制化,实现人民群众对国家财政事务当家作主的权利。

10、财政监督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国家和社会对财政工作、检查、监督和管理的总称。也是实现财政管理,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严肃财政纪律的必要条件和措施。

11.财政法基本原则:是贯穿在一切财政法律法规或财政立法、执法、司法中始终起指导作用的原则,是体现财政法内容和性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财政法调整对象本质和规律的集中表现,是实现和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依据和保障,也是财政立法的基础和执法管理、处理财政关系的依据

12、预算法:是有关国家的预算收入和支出后,进行预算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财政法中的基本法,是预算的组织法和管理法。

13、预算监督:是通过对各级预算的权责划分和预算的编审程序以及预算收支活动和预算内外资金的界线等方面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的监督、检查和质询。

14、税收:是国家凭借其职能的需要,按照预定标准,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分配关系,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15、税法:税法是税收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税收征纳关系及其税收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

16、税率:指应纳税额和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它是计算税额的尺度,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是征税关系中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核心部分,是衡量一种税收制度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17、税目:即每一种税收制度中规定的若干个征税项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是具体的征税对象和范围。

18、税的减免: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减征一部分,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税的减免是为了照顾某些实际困难,鼓励某项事业的特殊规定,也属于权利义务关系。

19、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为征税对象的一种商品

税。实行税款抵扣制度,其实际是对增值—销售价格减去购置价格的差价征税。

20、营业税: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交通运输、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以及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经营业务的流转额所征收的一种商品税。

21、关税:关税是以进出关境的货物或物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

22、印花税:凡以签订合同、产权转移、权利许可等行为所书立,或以领受凭证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称为印花税。

23、证券交易税:是指对股票、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交易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对证券交易额或交易所得净差价按一定比例征收。

24、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按规定征收的一种收益税。

25、农业税:农业税是指国家向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一种收益税,是国家参与国民经济农业部门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26、资源税:资源税的概念是对因资源差别而形成的级差收入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也是开发利用境内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数量或价值所征收的一种税。

27、国债:国债,又称之为“金边债券”,是指以国家财政为债务人、以国家财政承担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通过借款或者发行有价证券等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信用行为。

28、外债:是在特定的时间,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又称国外借贷市场,是相对一个国家的国内借贷市场而言的。

29、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30、政府采购法:是调整政府采购当事人在向市场进行政府采购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总称。

31、财政转移支付法:是指调整一个国家内部地区或区域经济和财力上的差距,达到均衡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法律制度。

32、固定资产投资法:又称基本建设法,是调整国家机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基本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管理、监督和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

33、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据法律取得的,以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收益形成或接受赠与而取和取得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形式的资产。

34、国有资产法:是指保护国有资产所有权,调整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讲,是调整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就国有资产的占用、使用、收益、处分、评估和保护过程中各方面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5、企业资产营运:是指企业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和实现资本保值增值所进行的资产经营和运作活动。

36、会计法: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关系就是对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核算的一种经济管理关系。

37、注册会计师是经国家批准执行会计查账验证业务和会计咨询业务的专业人员。注册会计师依法独立执行业务,受国家法律保护。

简答题:

1、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财政分配关系,包括财政管理体制关系、国家预算关系、税收关系、行政收费关系、国家信用关系、企业财务关系、国有资产管理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关系、政府采购关系、转移支付关系等。

2、建立和完善我国财税法体系的措施有哪些?1财税立法要排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和议程。财税立法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决定。2现阶段要修改的法律和应增订的法律需修订的:预算法、关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应增订的:转移支付法、税收基本法或税收通则、国有资产法、国债法、行政事业收费管理法、中央与地方税权划分与管理法、基本建设投资法或投融

资法

3、简述财税法的作用1财政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积累、分配和监督的重要形式和手段2是促使财政工作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办事,加强经济调节与管理,实现宏观调控,完成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预期计划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和保障3对参与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而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4是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强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实现民主法治和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屏障5是加强财政监督,促进廉政建设,防止腐败的重要工具6是促进建立分税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相结合的新秩序,正确调节中央部门与地方、国家与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保障安定性,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和措施。7是发展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必要条件。

4、公共财政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政府财政支出体现为公共支出2政府财政收入来源于社会的公共收入3政府公共收入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在量上是一致的。

5、简述我国财政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1国家的主体性与为国家职能服务相结合的法制原则2财政的民主性与法制的集中性相结合的原则3中央财政集权与地方财政分权相结合的原则4财政的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5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和综合平衡相结合的原则。

6、我国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1按照国家行政区划和政权建制的要求,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原则2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则3预算的法定原则4实行分税制的原则5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管理原则。

7、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加强收费,基金管理,严格控制预算外资金规模2预算外资金要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3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管理4严格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严禁违反规定乱支挪用5建立健全监督检查与处罚制度。

8、税收的特征是什么?1税收具有强制性。两层意思1国有征税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来源于政府行政的力量和国家职能的需要2国家对税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并依照法律强制课征2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征税后,税款即成为国家财政收入,不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是一种无偿征收3税收具有固定性。在征税之前,以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数额,按照预定标准征收。

9、税和费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征收的主体不同:税收是由代表国家和政府的各级税务机关和海关征收的,费是由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向企事业单位收取的2性质不同:税收具有无偿性,费是有偿收取的,它是以收费部门付出的某种服务为前提的3使用原则不同。税收由国家统一支配,通过国家预算支出用于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而费的使用一般专款专用或以收抵支,以弥补完善本身业务的开支。

10、消费税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概念:亦称货物税,是以特定的消费品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商品税特点1征收的项目具有选择性2征税环节上具有单一性3征收方法具有多样性4消费税税收调节具有特定性。5消费税纳税人税收负担上具有转嫁性。

11、营业税概念和征收范围包括哪些?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交通运输、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以及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经营业务的流转额所征收的一种商品税。征收范围:(1)交通运输业(2)建筑业(3)金融保险业(4)邮电通信业(5)文化体育业(6)娱乐业(7)服务业(8)转让无形资产(9)销售不动产。

12、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和我国企业所得税特点?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所得为征税对象,并由获取企业所得的主体所缴纳的一种收益税。企业所得税的特征:(1)征税对象是所得,计税依据是纯所得额或纯收入额。(2)适用简明的比例税率,但计税依据的确定比较复杂。(3)与商品税不同,是直接税,税金由纳税人直接承担。在税款缴纳上实行先分期预缴,年终清

13、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哪些项目?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凭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14、简述国债的主要特征1国债的安全性。这是指国债投资者到期能收回本息的可能程度。也就是国债的信誉2国债的收益性。是指国债到期能收回的本息和大于原国债投资的特征。3国债的流动性。这是指国债的流通转让,包括国债市场的发育和管理

15、国债的种类有哪些?1按偿还期限的不同:长期国债、中期国债和短期国债2国债利率在偿还期内是否变化: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国债3资金使用范围不同:定向国债、特别国债和专项国债4债券形式来看,我国发行的可分为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记帐式国债。另:还有强制国债、任意国债;普通国债和有奖国债,上市国债和非上市国债。

16、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和适用原则是什么?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是: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政府采购的适用原则是1严格按照批准预算执行的原则2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原则3政府采购限额标准、政府采购信息和集中采购目录公开公布的原则4有助于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的原则5除法律规定外,优先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原则6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供应商必须回避的原则7对采购活动实行监督的原则。

17、简述我国外债管理的士主要原则?1统一领导与分组管理相结合。即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中央银行、国家证券委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政府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2统借统还与谁借谁还相结合3借外债的总额要有控制,外债结构要合理,要同自己的偿还能力和消化能力相适应4外债一定要用于生产建设,而且要用好,用的有效益5建立偿债基金制度6按时还本付息,维护对外信誉。

18、简述固定资产投资法的原则?1投资规模与国力相适应的原则2促进经济结构和地区结构合理化原则3加强责任制,提高效益的原则

19、固定资产投资法主要内容?从总体方面来说,主要包括基本建设的方针、任务、计划、和体制、基本建设的布局和项目的统筹安排、基本建设投资的合理分配和基本建设的程序、基本建设的财务信贷制度和合同制度以及监督等方面所规定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具体内容1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法2基本建设程序法和建筑质量检验法3基本建设合同法或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法4施工现场管理规定5基本建设财务、信贷、基金管理法6基本建设监督机关的法律规定7违反基本建设法的法律责任

20、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有哪些?根据授权,依照公司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企业派出监事会;通过法定程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拟订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定规章制度、依法对地方国有资产进行指导和监督;承担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21、简述注册会计师的意义:注册会计师是经国家批准执行会计查账验证业务和会计咨询业务的专业人员。注册会计师依法独立执行业务,受国家法律保护。注册会计师法是调整注册会计师关系及其管理的法律,是关于注册会计师的资格、业务范围和规则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协会和法律责任的规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注册会计师工作已成为转变政府职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促进市场发育和健全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为了依法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鉴证、监督和服务的中介作用,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注册会计师法是十分必要的。

1、为什么说财政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财政法既不属于经济法,也不属于行政法,而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就内容来说,财政法介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之间,但就级别和格局来说,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或者说必将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理由1从调整对象及其主体的特殊性和调整对象所形成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性来看从调整对象及其主体的特殊性:在财政分配关系中,主体的一方总是国家。调整对象所形成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性:所有的财政法律规范都是调整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经济分配关系的,而没有调整其他种类的经济关系2从调整原则与调整方法和手段的特殊性来看,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调整原则:包括财政收支平衡和综合平衡,这是财政法独有的原则。调整方法和手段的特殊性:具有“单方面的权利性”,即国家主体单方享有权利,主体的另一方只承担义务。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在财政法律规范中基本上是分开的,有别于其他法律规范3从财政业务体系、组织体系、执法体系上的特殊性来看国家财税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政主管机关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管全国或地方人民政府的财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的财政管理工作或本地区内的财政管理工作,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进行管理和干预。

2、试论建立适应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国家预算制度公共财政体制的核心是预算制度,对我国的预算法律制度必须进行三项改革,使其适应公共财政框架1变国家预算收入为公共收入,按市场经济体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凡政府的事,必须办且要办好,不属于政府的事,不能办也不应办,要让给社会、民间、中介机构或组织去办2变预算支出为公共支出,明确各级政府的预算支出的责任,政府应办的事要有足够的经费支出保证3变现行的国库制度为集中收付制,即将政府所有的公共收入都纳入国库这个账户进行集中管理,每一预算单位有单一的帐户,各预算单位购买商品和劳务,由国库直接将资金拨付给商品和劳务的提供者。4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即社会公民不分阶层、界别所享受的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均等的、公平的,弱势群体要通过国家的特别救济、扶持来达到对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公共享有。

3、试述我国预算法的修订:现行预算法是1994年3月22日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十多年来在组织预算收入、进行预算支出,加强预算监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存在一些问题:1预算编制时间上,年度预算编制原则与现实脱节、审批与执行时间脱节;只规范预算内资金,不适应综合预算的要求,透明度不够、预见性和稳定性不足。2政府支出范围和责任划分不明确,法律规定弹性较大。3部门预算编制的法律规定不完善。4预算监督责任不明,法律约束力弱。B我国预算法的修订与完善以公共财政的要求为指引,完善我国预算法律制度。通过法律体现预算的权威性,提高预算的广泛性、统一性、透明度、可预见性和稳定性,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机制:1总体上应明确规定实行编制、执行、监督三环节相互分离、制约、促进的预算管理机制;2对中央、地方的收入范围和支出责任作出具体规范;3完善预算编制的法律规定。4完善预算审批制度。5进一步强化预算的执行和监督法律制度。

5、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税法的作用:税法是从法律的角度来体现它对税收所提供的法律依据,是税收的载体,对税收制度、政策、征收管理起着促进、保障、推动的作用。主要有:1税法是国家向一切纳税义务人征收税款、积累资金的法律依据。2税法可以保证国家税收政策和有关经济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3税法是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准则4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税法是体现国家主权、保卫民族经济和打击走私活动的手段。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表现,是捍卫国家经济主权的重要手段。

6、为什么说增值税制度是我国流转税中的主体税种?1982年财政部制定《增值税暂行办

法》,少数几个行业的产品实行。1984年9月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条例(草案)》,增值税在我国成为一个独立的税种实施。1993年12月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于94年1月1日施行。目前为止,增值税已远远超过其他流转税种,成为我国流转税中的主体税种,主要原因有:1、94年税制改革的关键是流转税制改革,而流转税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增值税普遍征收,消费税、营业税特殊调节的流转税体系,从当时改革的目标看,实行全面的增值税将更多地承担起财政分配职能,而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一种流转税。2从增值税的征收数量看,历年增值税收入占到整个工商税收的40%左右,居于主体税种的地位,增值税已远远超过其他流转税税种,承担起财政的职能任务。3增值税税收制度便于贯彻合理负担的税收政策,使税制更加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的需要,不仅有利于组织财政收入,而且也有利于鼓励企业按照经济效益原则,选择最佳生产经营组织形式,还有利于按照国际惯例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7、试述取消农业税的意义: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取消农业税的意义:1取消农业税后,对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继续增长影响不大,是国家财力强大的表现。2取消农业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方政府和社会“搭车”乱收税,乱收费的情况,促进地方政权的廉洁和巩固。3取消农业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让农民轻装大踏步地走向农业现代化。4取消农业税,可以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统一5取消农业税,有利于降低农业成本,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6取消农业税,使8亿农民受益,全国每年免除农业税500亿元。

8、试论规范我国国债市场的法律对策。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1发行市场规模增长过快;2国债品种比较单一,国债利息率结构和期限结构不够合理3国债流通市场的流通量,发展相对不平衡。一方面,国债三个市场三足鼎立,适应投资者需求,可以多方面开展业务,引入竞争机制。4另一方面,相互分割,增加国债筹资成本,加剧国债市场的畸形发展,形成潜在的财政金融危机。5国债的监督法制尚不到位,力度也不够。对我国国债市场的法律对策:1改变我国国债品种和结构单一的格局,实行品种多样化和合理的国债结构的法律要求。2改变国债市场不协调不统一的状况,实行国债市场的统一立法、协调发展和有序竞争的法律管理。3对于国债用途的法律规定的问题,国债已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作为财政信用,它以国家为后盾,作为国家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才能把这种信用制度强制地、稳定地建立起来,要通过国债法的制定,才能增强国债市场的透明度,促进它的顺利发展。9、试述如何完善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治、经济条件1要合理清晰地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2要进一步提高“两个比重”,尤其是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二、完善我国转移支付的措施1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一般来说,在各地由收入能力引起的支出水平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规范的转移支付的越大,就越能充分发挥均衡和调控作用。在财力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尤其是大大增加转移支付效果明显的“公式化补助”部份,这对平衡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平至关重要。2尽快扩大使用“因素法”转移支付的范围。因素法是在确定中央与省区标准收入、标准支出的基础上,根据其各省区标准收支与全国总的标准收支的差额确定对省区的转移支付。3完善省以下均等化转移支付。以中央对省区的均等化方案为基础,并结合各省区的实际情况,同样采取“因素法”的方式,确定对市地的转移支付规模,以平衡各省内市地的经济差距4加强转移支付的法制化管理,是完善转移支付的重要保证A必须加强转移支付的立法工作,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防止中央与地方的讨价还价和地方政府的“跑部”现象,更好地发挥转移支付的调控作用B应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转移支付工作,以确保转移支付的公正合理。

10、试述我国政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实行谁投资、谁收益、谁承担风险。1国家只审批关系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

涉及整体布局的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及限制类项目,其他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由投资主体自行决策,依法办理用地、资源、环保、安全等许可手续。2对必须审批的项目,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权限,扩大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决策权,完善咨询论证制度,减少环节,提高效率。3健全政府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4国家主要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抑制无序竞争和盲目重复建设。

11、试述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国务院代表国家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领域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洲级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对由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外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洲级人民政府,分别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主要内容:1对所出资企业负责人实施管理。任免国有独资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及其他企业负责人;任免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向其提出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等任免建议;提出向国有控股公司派出的董事、监事人选,推荐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和监事会主席人选,向其提出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等任免建议。2对所出资企业重大事项实施管理。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其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公立、合并、破产、解散、增减资本、发行公司债券等重大事项;决定国有股权转让;对所出资企业中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3对企业国有资产实施管理。

第二讲 财政收支法作业题

第二讲财政收支法作业题(上)(第2周) 一、单项选择题 1.绝大多数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所采用的是下列哪一种财政收支划分模式? A.集权型财政收支划分模式 B. 分权型财政收支划分模式 C. 平均型财政收支划分模式 D. 混合型财政收支划分模式 2.下列哪个说法是符合我国财政收支划分制度的现状的? A.我国目前的状况是财政收支权过于分散,中央权威不够 B.我国在财政收支划分问题上考虑公平较多,考虑效率不够 C.地方的财权与其承担的事权相比相对较少 D.我们应当切实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下列哪个说法是符合我国财政收支划分制度的现状的? A.我国目前的状况是财政收支权过于分散,中央权威不够 B.我国在财政收支划分问题上考虑公平较多,考虑效率不够 C.地方的财权与其承担的事权相比相对较少 D.我们应当切实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4.根据我国的现行规定,下列哪种收入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A.增值税收入 B. 外资银行企业所得税收入 C. 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 D. 耕地占用税收入 5.关于日本的财政收支划分,下列说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日本财政划分为三级:中央财政、都道府县财政和市町村财政 B.在日本,中央政府提供全国绝大部分公共物品和服务 C.日本在财政收入划分上采取税权分割法,中央与地方均享有财政收入的设定权、征收权和享用权 D.日本通过《地方税法》对地方的税收立法权予以限制 6.我国财政收支划分法的历史演进包括四个阶段:①分税制阶段;②分成阶段;③包干阶段; ④统收统支阶段。关于其演进顺序,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7.财政融资是以政府职能为基础,运用财政收支和信用融资来配置资源,实现财政政策目标。下列关于财政融资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A.财政融资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不是资产安全 B.财政融资的发展需要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支持 C.财政融资与信贷融资、证券融资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 D.财政融资、信贷融资与证券融资都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长期共存的 8.关于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制定了《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

财税法参考答案

财税法参考答案

《财税法》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财政,也叫“国家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2、财政活动,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而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活动,是国家职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内容是筹集供给和分配使用财政资金以及进行财政管理与监督的活动。 3、财权是宪法、法律规定各级政府在法律上享有组织财政收入,拔付或支配财政支出,进行财政财务管理监督的权力。 4、财政法是国家按照立法权限、通过立法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公开透明的国家政府财政活动及其财

政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财政法学,是以研究各个时代的财政法律规范及其所确定的财政法律关系和相关关系为对象的科学。 6、财政立法,是指国家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修改、废止财政法律、法规的活动。 7、财政法治,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财政事务,实行对财政事务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保证国家和社会各项财政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财政管理和财政发展的民主化、法制化,实现人民群众对国家财政事务当家作主的权利。 8、财政体制,是指负责财政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

9、公共财政,是指为市场或私人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商品的政府财政。 10、财政民主性,即财政决策的民主性、财政事务的公开性和财政监督的有效性。财政事务由人民通过法定程序决定才是财政民主最根本的标志;而财政事务的公开透明是民主决策的条件,有效的财政监督则是财政民主决策得以实现的保障。 11、财政法制性,即财政职权法定、收支程序法定、收支主体法定、收支形式法定和财政责任法定。 12、财政公平,是指财政分配符合一国社会绝大多数成员认可的正义观念。是财政平等对待和差别待遇的有机结合。包括财政征收方面税收的公平、收费的公平以及发行国债而产生的代理公平问题。 13、预算法,是有关国家的预算收入和支出后,进行预算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财税基础教学大纲.doc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财税基础教学大纲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有管理学基础、秘书学、经济法规等。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掌握管理学、秘书学喝和经济法规的基 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本课程打好基础。 学好本课程,也为以后秘书资格考证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2学时,均为理论学时。 第一部分会计基础 第一章概论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计的涵义、基本职能和分类, 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和核算范围。 教学重点:会计的涵义、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会计要素的特征、分类;会计恒等式的理解、运用;会计科目的分类、各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 教学难点:会计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恒等式的运用;各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的涵义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 第二节会计核算方法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会计核算方法简介 第三节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一、会计要素 二、会计恒等式 第四节会计恒等式的运用 一、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 二、会计恒等式的运用 第五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定义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第二章复式记账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定义和登记方法,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教学重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和具体运用;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定义和登记方法。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下各账户的结构和会计分录的编制。 教学内容:

2017财政学期中考试试题

2017财政学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财政 2、公共产品 3、价格分配 4、瓦格纳法则 5、替代效应 6、规费收入 7、公债 8、税收 9、税基 10、免征额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财政的本质是()。 A.物物交换 B.货币收支关系 C.剩余产品的分配关系 D.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在社会再生产诸环节中属于()环节。 A.分配 B.生产 C.消费 D.流通 3、财政的范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其中公债和国家预算最早出现于()。 A.奴隶社会后期 B.封建社会前期 C.封建社会后期 D.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4、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A.国家 B.剩余产品 C.商品经济 D.私有制 5、以下不属于行政管理支出的是()。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 6、瓦格纳法则认为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是()。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随机变化 D.保持稳定 7、最能保证财政收入稳定性的收入形式是()。 A.税收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规费收入 8、从产业结构看,财政收入的基础是()。 A.工业 B.商业 C.农业 D.新技术产业 9、公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 A.主要形式 B.重要形式 C.补充形式 D.基础形式 10、国债的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偿还性 D.固定性 11、税负转嫁的程度取决于()。 A.商品的供求弹性 B.价格变动 C.计划价格 D.无法确定 12、从鼓励投资的角度上说,效果最好的增值税类型是() A.生产型增值税 B.交换型增值税 C.收入型增值税 D.消费型增值税 13、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经税务机关核实后,可以在以后年度的应税所得中抵补,最长不得超过()。 A.2年 B.3年 C.4年 C.5年 14、税收是国家凭借()参与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A.债务关系 B.财产权力 C.政治权力 D.交换关系 15、增值税属于()。 A.资源税 B.流转税 C.所得税 D.财产税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财政的概念,下面正确的叙述有 A.分配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实现国家政府职能的需要 B.分配的对象都是社会产品 C.分配的主体无一例外的都是国家 D.它属于社会范畴,与政权无关 2、以下属于财政职能的有()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统筹兼顾 D.稳定经济 E.平衡国际收支 3、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带来正的外部效应的有() A.造纸厂对河流造成污染B.植树造林 C.河流上游修建水库D.水泥厂造成的粉尘 4、下列项目中,属于规费收入的有() A.户籍管理费B.结婚登记费 C.高等教育学费D.刑事诉讼费 5、税收的效率原则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两个方面,其涵义是指() A.课税所产生的额外负担最小 B.课税所产生的额外收益最大 C.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最小 D.税收完全是中性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简述财政的一般特征 2、简述区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基本标准。 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什么还要财政配置资源? 4、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5、从财政与经济角度看公债有什么作用? 6、简述税收转嫁与供求弹性的关系。 7、如何理解公债的概念? 8、简述公债偿还资金的来源和偿还方法

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征税机关按有关法律规定,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财政收入计费方式是()。 A、集中汇缴 B、直接缴库 C、统一缴库 D、分级缴库 2、在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发生时,对于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货物或服务,可以采用的采购方式是()。 A、公开招标 B、单一来源采购 C、竞争性谈判 D、邀请招标 3、以下不属于指定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的部门是()。 A、国务院 B、国资委 C、自治区政府 D、直辖市政府 4、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关于政府采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政府采购具有保护民族产业的功能 B、政府采购中采购人具有审查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权利 C、邀请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D、政府采购中采购代理机构具有依法发布采购信息的义务 5、对预决算的监督按照监督的种类不同进行分类,不包括()。 A、对预算编制的监督 B、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C、对预算审核的监督 D、对预算调整的监督 6、《预算法》规定,()对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A、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财政部门 C、国资委 D、公安机关 7、根据《预算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负责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统计部门 D、国务院财政部门 8、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属于()体系。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总预算 D、部门单位预算 9、预算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授权,自行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在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内,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这种支付方式称为()。 A、财政直接支付 B、财政授权支付 C、财政委托支付 D、财政集中支付 10、预算单位或缴款人按规定,直接将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属预算外资金的,则直接缴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不再设立各类过渡性账户,这种财政收入的收缴方式称之为()。 A、直接缴库 B、集中汇缴 C、汇总缴库 D、分期缴库 11、下列关于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 B、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评价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C、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D、采购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12、下列各项关于政府采购方式的表述中,属于单一来源采购的是()。 A、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三家或三家以上特定的供应商参与投标的采购方式 B、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通过与多家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经分析比较后从中确定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C、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机构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竞争,从中择优选择标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D、采购人采购不具备竞争条件的物品,只能从唯一的供应商取得采购货物或服务的情况下,直接向该供应商协商采购的采购方式

上海开放大学财税法规专题作业四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业四(第八章——第十三章) 姓名学号得分 一、单项选择 1.财政部批复中央部门预算的期限是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之日起()。 A 10日内 B 15日内 C 20日内 D 30日内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 )年1月1日起施行。 A 1994年 B 1995年 C 1996年 D 1997年 3.根据《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有权审查和批准县级决算的机关是:()。 A 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B 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县级人民政府 D 县级财政部门 4.地方各级预算上下级之间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以及上解、返还或者补助的具体办法,由()确定。 A 上级人大 B 上级人大常委会 C 上级政府 D 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协商 5.各级政府应当在每一预算年度内至少( )次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做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A 1 B 2 C 3 D 4 6.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 )审查和批准。 A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 财政部 C 国务院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下列有关税法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来调整征纳税主体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 制定税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C 税法的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D 税法是国家凭借其权利,利用税收工具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下列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A 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当事人主要是国家税务机关 B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不平等 C 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是权利和义务当事人的确定 D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税法的灵魂 9.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性的要素是( )。 A 税收负担 B 征税对象 C 权利与义务 D 税收法律事实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税收基本法是税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 B 个人所得税法属于税收实体法 C 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税收普通法 D 国际税法就是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法 11.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省地方税务局可以通过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设定警告 B 国家税务总局可以通过规章的形式设定一定限额的罚款 C 省以下国家税务局的稽查局不具有税务行政处罚主体资格 D 作为税务机关派出机构的税务所不具有税务行政处罚主体资格 12.税务机关对当事人做出罚款行政处罚决定的,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罚款,逾期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罚款数额对当事人按日加处罚款,计算加处罚款的比例是()。 A 1‰ B 3‰ C 1% D.3% 13.下列税务行政复议受理案件中,必须经复议程序的有()。

财税法教学改革的初探(doc21)

财税法教学改革的初探 前言 “法律为社会所履行的职责,必然要求对培训法律工作者的方式方法进行控制。” [1]529 回顾重塑法学高等教育的二十余载,法学教学改革的步伐始终不曾停止过。究其原由,无庸质疑,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变化,以及铸造法治文明,培养合格的法律工作者的使命对高等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正如经济法学科的兴起一般,传统的公法、私法一统天下,平分秋色的法学研究格局被综合性的跨越公私法之间的新兴学科的出现和发展所打破。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影响着法学研究,也催生了法学教育的改革。 教学作为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对其质量的评价,以及对教改的探讨必然的涉及到从教员和学生两个相对的角度去看问题。从教员的视野出发,教改的实质就是在培养优秀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法学人才的目标之下去思考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活动。在这样一种经验的方法下所得出的结论能否达到预想的效果,只能从学生的“身上”找答案。毕竟“内因”的作用远远大于“外因”的影响。因此,从学生的角度看,了解学生对于各种教学活动的看法,接触他们的思想,明白他们的需要和感受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我们追寻法学教育改革所做出

的有益的尝试提供很好的辅证。出于这样的考虑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课教学短板与改革”课题组以学生为出发点开展了有关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问卷调查,并以财税法作为具体的调查样本,收集了各个不同层次的、相关专业的学生对于现今法学教育种种问题的看法和建议。本文也旨在借此次调研的分析数据之上,辅证在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对我国财税法教学改革的总体对策,期以符合科学研究之精神。 一、教改问卷调查的总体情况 作为本文重要的分析依据,有必要首先简要介绍下“法学专业课教学短板与改革”调查的情况。本次调查以调查对象的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调查内容的普适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为基本原则而展开。 (一)调查对象的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此次调查以期了解学生对当前法学本科专业课教学的真实感受为目的。为了能更加全面的收集这方面的信息,调查对象囊括了从专科学生一直到博士生的各个阶段的学生。在设计时考虑到了问卷适用的开放性。问卷可以适用于各类不同的院校(包括非政法类院校)可能参加法学本科课程学习的学生,也可以适用于政法类院校可能对法学本科教育有一定了解的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从而在调查X 围上构成了多层次的立体体系,;为了使其更具针对性,突出本科法学教改的主

财政学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厦门大学《财政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共同组成的,这就是所谓的混合经济。 2._______________的存在,是市场失效的首要原因,也是人们最初分析的市场失 效状态。 3.公共选择下的财政决策,始终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____________;二 是____________。 4.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 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_______相加,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 线的_______相加。 5.在所有选民中偏好居中的那位投票人,即一半投票人对某公共产品的偏好比他 强,另一半则比他弱,这样的投票人称作____________。 6.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不仅表现在支出的绝对额不断增长善,而且还表现在支 出占____________的比重不断提高上。 7.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越是基础性的教育,其___________越强。 8.财政补贴,按补贴的透明度划分,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9.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________之间的比例。它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________税率、________税率和________税率。 10.税收制度的三个基本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市场失灵表现的有______。 A.公共产品的存在 B.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C.自然垄断 D.社会分配不公 2.具有明显外部性的产品是______。 A.面包 B.饮用水 C.衣服 D.二恶英化合物 3.公共产品的集体决策需要顾及社会公众的______,但每个人的偏好和愿望可能 不尽相同。 A.全体偏好 B.个人偏好 C.社会福利 D.个人福利 4.影子价格是反映______大小的分析工具。 A.边际成本和效益 B.社会效益 C.社会成本 D.社会成本和效益 5.______是投票悖论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 A.单峰偏好 B.多峰偏好 C.无峰偏好 D.中间投票者 6.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有______。 A.国防支出 B.教育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科学文化支出 7.哪个是属于代议制民主的特点______。 A.选举代表参与 B.公民直接参与 C.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 D.不需要中介和代表 8.下列属于财政消费支出的有______。 A.债务利息支出 B.科学文化支出 C.基础产业建设支出 D.自然垄断行业支出 9.在社会保险中占据核心位置的是______。 A.社会养老保险 B.社会失业保险 C.社会医疗保险 D.工伤保险 10.下列税种中属于行为税的有______。 A.遗产税 B.消费税 C.筵席税 D.土地税 三、多项选择(每题1.5分,共15分)

上海开放大学财税法规专题作业一答案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 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B经济和政治) 2.财政是随着( C 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3.财政最初的表现形式是(A 捐税) 4. 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B 企业购买国债) 5.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国家) 6.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形式一般采用(A 货币) 7.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满足(C 社会公共需要) 8.( A 财政职能)是财政的本质反映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是( D市场) 10.政府干预经济(调节经济)主要是因为( D 市场本身存在缺陷) 11.财政分配包括( D 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 12.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 B 国有资产收益) 13.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 C M ) 14.我国财政收入按形式分类,最主要来源于( A 税收收入) 15.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有( A 不断增长的趋势) 16.能够更准确反映政府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B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17.“经济决定财政”这一命题反映的是( A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18. ( A 财政基本需求率)决定了财政收入的规模 19.财政收入占剩余产品价值的比率,称为( C 财政集中率) 20.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单位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称为(C 规费收入) 21.提高折旧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 A 减少财政收入) 22.( A 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 23.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 A 社会消费支出) 24. 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 B 购买性支出) 25.( C 国家职能)决定财政支出的目的,用途,规模和结构。 26.下列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有( B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27.下列财政支出中,按其性质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B 补贴支出) 28.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的财政支出是指( C 预防性支出)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 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 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 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通过直接的财政政策进行调节;B、通过制度性的安排,让财政在经济中发挥某种“自动”稳定的作用,以减缓经济波动:一是累进所得税机制,二是社会保障支出机制;C、财政增收减支或减收增支安排可产生需求收缩或扩张的“乘数”效应。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三、简答题 1、如何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简述成本――收益分析法。 3、简述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4、简述公共定价。 四、论述题 1、试述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2、试述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财税法

单选(10) 多选(5)综合分析,易易失分 简答(4) 计算(5个?小题)增值税和消费税(都是流转税,适?用于增值税销售额的确定(包括特殊规定)同样适?用于消费税的确定) 综合分析(论述)(1)20/25(论述多写) ?一、财政法 !了了解财政政策?工具类型财政收?入、?支出?手段:费?用征收、公债、国有资产收益、彩票 !依法享有预算权的主体 1、权?力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2、政府:国务院、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 3、财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 4、各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预算的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党政军队和社团组织)、各单位(向上?一级预算单位申报预算并有下级预算单位的?耳机预算单位和向上?一级预算单位申报预算且没有下级预算单位的基层预算单位) 5、审计部?门 !政府采购的?方式 1、公开招标:?无限制性竞争招标。招标?人通过依法指定的媒介发布招标公告,邀请所有不不特定的潜在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法规程序和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通过评标确定中标?人(程序透明、竞争范围?大,有利利于节约财政资?金金) 2、邀请招标:选择性招标。招标?人直接邀请特定的潜在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法规程序和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确定中标?人 3、竞争性谈判:采购?人或采购代理理机构直接邀请三家以上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行谈判的。(缩短准备期、减少?工作量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采购成本) 4、单?一来源采购:只有?一个供应商。 5、询价采购。询价采购的基本流程是,询价?小组根据采购?人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确定不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向其发出询价单并让其报价。 !国家预算收?入的组成 1.税收收?入 2.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3.专项收?入 4.其他收?入等 !预算收?入的征收部?门税务机关、财政机关、海?关等 !国债关系 国债法是调整国债发?行行、流通、转让、使?用、偿还和管理理的法律律规范。它主要规范国家(政府)、国债中介机构和国债投资者涉及国债时的?行行为,调整各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律关系。 国债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核?心是国债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即国家作为债务

上海开放大学财税法规专题作业一答案

作业 一、单项选择 1. 财政产生的条件是(B 经济和政治) 2. 财政是随着(C 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3. 财政最初的表现形式是(A 捐税) 4. 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B 企业购买国债) 5.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A 国家) 6.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形式一般采用(A 货币) 7.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满足(C 社会公共需要) 8. (A 财政职能)是财政的本质反映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是( D 市场) 10. 政府干预经济(调节经济)主要是因为(D 市场本身存在缺陷) 11. 财政分配包括(D 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 12. 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B 国有资产收益) 13. 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 C M ) 14. 我国财政收入按形式分类,最主要来源于(A 税收收入) 15. 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有(A 不断增长的趋势)

作业 16. 能够更准确反映政府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B 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 17. “经济决定财政”这一命题反映的是( A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财政收入规 模越大) 18. (A 财政基本需求率)决定了财政收入的规模

19. 财政收入占剩余产品价值的比率,称为( C 财政集中率) 20. 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单位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称为 ( C 规费收入) 21. 提高折旧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 A 减少财政收入) 22.(A 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 23. 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A 社会消费支出) 24. 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B 购买性支出) 25. (C 国家职能)决定财政支出的目的,用途,规模和结构。 26. 下列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有(B 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27. 下列财政支出中,按其性质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B 补贴支出) 28. 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的财政支出是指( C 预防性支出) 29. 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B 相对量)来表示 30. 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A 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 31. 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B 对相对价格结构的影响不同) 32.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是因为其能够( B 改变相对价格结 构)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 2、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 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 4、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5、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2、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 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剩余产品M总量);三是(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 4、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与(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 5、一般地,凡立法者不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依法纳税并承担税负的为(直接税);立法者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经由契约关系或交易过程,将税负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为(间接税)。 6、分税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分税型)和(适度分税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B ) A、经济建设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D )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 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 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C) A、扣除法 B、免税法: C、抵免法 D、税收饶让 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 6、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 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7、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 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 9、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 A、财政性 B、专用性 C、分散性 D、非财政性 1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上海开放大学财税法规专题作业三复习资料

形成性考核作业三(第五章——第七章) 姓名学号得分 一、单项选择 1.国家依据有关有借有还的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称为() A 财政透支 B 发行国债 C 银行信贷 D 基建投资 2.()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通用的方式 A 增发通货 B 增加税收 C 提高利率 D 举借国债 3.国债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功能是() A 弥补财政赤字 B 扩大外贸规模 C 进行宏观调控 D 降低利率 4.目前中国国债的持有者主要是() A 个人投资者 B 机构投资者 C 基金投资者 D 银行投资者 5.国债最早产生于( )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6.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发行机构不同 B 发行方式不同 C 发行利率不同 D 发行依据或担保物不同 7.国债的发行价格从财政的角度看,()是最为有利的 A 减价发行 B 增价发行 C 折价发行 D 平价发行 8.我国的国债利率主要以( )为基础来制定 A 市场利率 B 银行利率 C 汇率 D 政府的信誉水平 9. 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 A 设立偿债基金 B 依靠财政盈余 C 通过预算列支 D 举借新债 10.国债持有人卖出国债时,与买方协议将来重新买回该笔国债,被称作( ) A 国债发行 B 国债流通 C 国债期货 D 国债回购 11.建国以后,我国第一次发行的国债是() A 革命战争短期公债 B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C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D 重点建设债券 12.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国债的方式是() A 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B 公募拍卖方式 C 直接推销方式 D 组合方式 13.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国债可分为() A 定期国债和不定期国债 B 国家内债和国家借款 C 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D 上市国债和不上市国债 14.中期国债的偿还期限为() A 1年以内 B 1年以上,5年以内 C 1年以上,10年以内 D 5年以上,10年以内

财税法-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模板) 《财税法》教学大纲(二号黑体) 课程编号:100422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 学分:2 适用对象:(专业名称)法学 先修课程:宪法、经济法、民法、行政法 (以上标题为黑体,四号字;内容为宋体,四号字) 一、教学目标(黑体,小四号字) 说明本课程的性质以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明确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以及对后续课程的影响。 目标1:深入理解财税法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强化纳税人权利保护理念。 目标2:较为全面地了解财税法体系,理解财税法基本概念和理论。 目标3:初步了解财税法常规实务,逐渐培养学生财税法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号字) 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重点讲授财税法基本原理、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公债法、转移支付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增值税法、消费税法、税

收征收管理法等,特别是对于预算法和所得税法应精讲,一些小的税种法有选择地讲授,其他财政管理与支出方面的内容可粗粗讲或不讲。 对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理论讲解和法规精解为基础,以案例分析为支撑,辅之以一定的访谈、现场考察等其他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分析财税法案例的能力和计算税额、剖析征纳程序等基本业务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课前和课后开展一定的自学,特别是查阅案例、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涉税情形等。 中央关于“财政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以及法治中国建设的理念贯穿全课程,以强化学生对此理念及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健全学生的法科知识体系,契合国家财税法治的战略需求。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教学课时分配

财税法单项选择题分析

财税法单项选择题分析 1.下列哪种材料是纳税人申报纳税时不必提交的材料? A.纳税申报表B.财务会计报表C.会计账簿D.税务机关根 据需要要求报送的纳税资料答案:C解析:见《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16条第1款,该条款规定:"纳税人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内办理纳 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 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 家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我国海关采取的管理体制为? A.垂直管理体制B.双重管理体制C.间接管理体制D.政府 管理体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海关的管理体制问题。垂直 管理体制有利于维护海关系统的一体性,能较好抵制地方势力的干涉。要注意与审计机关管理体制区分,后者采取的是双重管理体制。本题参考《海关法》第3条。 3.下列项目中,我国《会计法》未作规定的是? A.采用借贷记账法B.记账本位币C.会计年度D.会计核算 对象和内容答案:A解析:本题从一个宏观角度考查考生对于《会 计法》的整体把握能力,会计法规定了选项B的内容,我国会计记 账本位币为人民币,会计法也规定了选项C的内容,会计年度自公 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会计法也规定了选项D的内容,可

详见法条第10条,本题参见《会计法》第10条、第11条、第12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 立什么制度? A.稽核制度B.审计制度C.管理制度D.监督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会计机构内部的稽核制度。内部稽核制度指各单位会 计机构指定专职或者兼职的会计人员,负责对本单位的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依法进行审核的制度。 本题参考《会计法》第37条。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哪个单位不需要审计机 关有计划地定期审计? A.某国有钢铁企业,每年亏损数额逾千万元B.某国有汽车制 造企业,每年接受国家财政补贴达百万元C.某国有彩电制造企业,目前正受到彩电市场巨大冲击D.某市一较小规模的电信企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审计机关定期审计制度。依审计法,审计机关 报对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国有企业,以及国务院和本级地方人 民政府指定的其他国有企业,应有计划地定期审计。选项A在,钢 铁企业亏损数额巨大,审计机关应定期守计,选项B中,汽车制造 企业接受较高财政补贴,审计机关报也庆定期审计,选项C中,电 信行业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选项C中,彩电企业是否受市场冲击 与审计机关报是否定期审计无关,所以选C。本题参考《审计法》

上海开放大学财税法规专题作业三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形成性考核作业三(第五章——第七章) 得分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 1.国家依据有关有借有还的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称为() A 财政透支 B 发行国债 C 银行信贷 D 基建投资 2.()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通用的方式 A 增发通货 B 增加税收 C 提高利率 D 举借国债 3.国债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功能是() A 弥补财政赤字 B 扩大外贸规模 C 进行宏观调控 D 降低利率 4.目前中国国债的持有者主要是() A 个人投资者 B 机构投资者 C 基金投资者 D 银行投资者 5.国债最早产生于( )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6.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发行机构不同 B 发行方式不同 D 发行依据或担保物不同 C 发行利率不同 7.国债的发行价格从财政的角度看,()是最为有利的 A 减价发行 B 增价发行 C 折价发行 D 平价发行 8.我国的国债利率主要以( )为基础来制定 A 市场利率 B 银行利率 C 汇率 D 政府的信誉水平 9. 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 A 设立偿债基金 B 依靠财政盈余 C 通过预算列支 D 举借新债 10.国债持有人卖出国债时,与买方协议将来重新买回该笔国债,被称作( ) A 国债发行 B 国债流通 C 国债期货 D 国债回购 11.建国以后,我国第一次发行的国债是() A 革命战争短期公债 B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C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D 重点建设债券 12.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国债的方式是() A 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B 公募拍卖方式 C 直接推销方式 D 组合方式 13.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国债可分为() A 定期国债和不定期国债 B 国家内债和国家借款 C 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D 上市国债和不上市国债 14.中期国债的偿还期限为() A 1年以内 B 1年以上,5年以内 年以内10年以上, D 5年以内10年以上,C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5. 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B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C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