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汉语复备考

古代汉语复备考

古代汉语复习备考

通論:副詞 + 代詞+ 介詞、連詞 + 語氣詞和詞頭、詞尾

副詞

古代漢語的副詞數量很多,類別也很複雜,是學習的難點之一。古代漢語的副詞有否定副詞、時間副詞、範圍副詞、程度副詞、表數副詞、情狀副詞、語氣副詞、謙敬副詞等八類。

一、否定副詞

古代漢語的否定副詞比較多,用法也複雜,有些問題現在還沒有搞清楚。古代漢語的否定副詞可以分爲五類:(1)一般否定;(2)祈使否定;(3)已然否定;(4)存在否定;(5)判斷否定。

(一)一般否定

一般否定主要有“不”和“弗”。這兩個詞的區別在於,“不”與謂語動詞(形容詞)在搭配上不受限制,謂語動詞可以是及物動詞,也可以是不及物動詞或形容詞。“弗”一般只否定及物動詞,而且受其否定的及物動詞一般不再帶賓語。

(1)蔡小而不順,楚大而不德。(《左傳?昭公十一年》)

(2)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受“弗”否定的及物動詞帶賓語的情況偶爾也有。例如:

(3)伯廖告人曰:“(公子曼滿)無德而貪,其在《周易》《豐》之《離》,弗過之矣。”(《左傳?宣公六年》)

(二)祈使否定

表示祈使否定的副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別”“不要”,主要是“毋”和“勿”,“毋”有時也寫作“無”。在僞古文《尚書》裏“罔”也可以表示祈使否定。此外,“莫”“不”有時也可以用於祈使否定。漢代以後出現“曼(漫、謾)”,也表示祈使否定。“毋”和“勿”的區別與“不”與“弗”的區別基本相同,受“毋”否定的及物動詞可以帶賓語,受“勿”否定的及物動詞一般不帶賓語。

(4)益曰:“吁,戒哉!儆戒無虞,罔失法度,罔遊於逸,罔淫于樂。”(僞古文《尚書?大禹謨》)

(5)將軍毋失時,時間不容息。(《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6)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三)已然否定

表示已然否定的是“未”,即否定某種情況已經發生,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沒”。例如:

(7)蓋有之矣,吾未之見也。(《論語?里仁》)

(8)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未”與“嘗”“曾”組合構成“未嘗”“未曾”,表示對過去發生的事件的周遍性否定,意思是“從來沒有”。“未嘗”是先秦、兩漢時用,“未曾”是魏晉以後出現的。例如:

(9)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

(10)人見其濯濯也,以爲未嘗有材焉。(《孟子?告子上》)

(11)(羅)友聞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喫,故冒求前耳。(《世說新語?任誕》)

(四)存在否定

表示存在否定的主要有“無”“罔”“亡(wú)”“靡”“蔑”,其中“罔”主要見於《尚書》。這類否定副詞是否定某種情況或事件的存在,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沒”或“沒有”。例如:

(12)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尚書?湯誓》)

(13)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無有一。(《韓非子?顯學》)

(14)常苦枯旱,亡有平歲,榖賈翔貴。(《漢書?食貨志》)

(15)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詩經?衛風?氓》)

(16)封疆之削,何國蔑有?(《左傳?昭公元年》)

此外,“不”有時也表示存在否定。例如:

(17)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論語?雍也》)按:祝鮀(tuó),春秋時期衛國大夫。宋朝,春秋時期衛國的公子朝,以美貌著稱。

(18)不有廢也,君何以興?(《左傳?僖公十年》)

(五)判斷否定

表示判斷否定的有“非”,在《詩經》裏有時寫作“匪”。這類否定副詞是對判斷的否定,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不是”。例如:

(19)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北山》)

(20)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秋水》)

(21)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經?邶風?柏舟》)

二、時間副詞

時間副詞大體可以分爲四類:(1)表示動作行爲已然、正然和將然;(2)表示動作行爲的各種時間狀態;(3)表示動作行爲剛剛發生或剛剛結束;(4)表示本始或終竟。

(一)表示已然、正然和將然

表示已然的有“已”“既”“業”“業已”“已業”,可以翻譯成“已經”。其中“業”以及“業已”“已業”是秦漢以後出現的。例如:

(1)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論語?微子》)

(2)既見君子,云何不樂?(《詩經?唐風?揚之水》)

(3)良業爲取履,因長跪而履之。(《史記?留侯世家》)

(4)使者業已受節,可至皮山而還。(《漢書?西域傳上》)

(5)是時漢兵已踰句注,二十餘萬兵已業行。(《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表示正然的有“方”“適”,可以翻譯成“正”“正在”。例如:

(6)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史記?項羽本紀》)

(7)此時魯仲連適遊趙,會秦圍趙。(《戰國策?趙策三》)

表示將然的先秦時期主要有“將”“且”“其”,秦漢以後有“方”“當”“垂”“方且”“今”“行”“欲”,可以翻譯成“將”“將要”。例如:

(8)夫人將啓之。(《左傳?隱公元年》)

(9)不反列,且行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意,“方”既可以表示正然,也可以表示將然,需要根據語境來作出正確的判斷。

(二)表示時間狀態

表示動作行爲的時間狀態的副詞又可以分爲若干小類。

1、表示偶或,可以翻譯成“偶然”“間或”“有時”。常見的有“倘”“儻(黨)”“或”“間”“時”等。例如:

(1)常從王媼、武負貰(shì)酒,時飲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怪。(《漢書?高帝紀》)

(2)夫日月之有蝕,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見,是無世而不常有之。(《荀子?天論》)

(3)爲醫或在齊,或在趙。在趙者名扁鵲。(《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4)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雖欲言,無可進者。(《戰國策?齊策一》)

2、表示經常或恒常,可以翻譯成“常常”“經常”“總是”“向來”“一向”等。常見的有“長”“素”“雅”“宿”“恒”“常”“時”“每”“屢”等。例如:

(1)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2)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3、表示兩個動作行爲或兩個事件之間時間間隔短暫,可翻譯成“一會兒”“立刻”“很快”等。常見的有“少(shǎo)”“旋”“還(xuán)”“尋”“立”“即”“俄”“既而”“俄(蛾)而”“俄且”“俄然”“登”“應”等。

其中“旋”“還”“尋”“立”“登”“應”等都是漢代以後産生的。例如:

(1)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萬章上》)

4、表示動作行爲或狀態保持不變,可翻譯成“仍然”。常見的有“猶(由)”“尚”。例如:

(1)今君雖終,言猶在耳。(《左傳?文公六年》)

(2)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孫滿尚幼,觀之,言於王曰:“秦師輕而無禮,必敗。”(《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5、表示兩個動作行爲或事件在時間上偶合,可翻譯成“恰巧”“正好”。常見的有“會”“適”“屬(zhǔ)”。例如:

(1)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記?陳涉世家》)

(2)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左傳?成公二年》)

(3)先主斜趨漢津,適與羽船會。(《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三)表示剛剛

表示動作行爲或事件剛剛發生或剛剛結束的時間副詞,可以翻譯成“剛剛”,常見的有“甫”“方”“初”“新”“適”“屬”“纔”等。例如:

(4)今歌吟之聲未絕,傷痍者甫起,而噲欲搖動天下,妄言以十萬衆橫行,是面謾也。(《漢書?匈奴傳上》)(5)方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今又立齊王,是欲復爲呂氏也。(《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6)救之,少發則不足,多發,遠縣纔至,則胡又已去?(《漢書?晁錯傳》)

注意,這一類時間副詞與第(一)小類中表示已然的時間副詞不同,表示已然的副詞要翻譯成“已經”,而此類時間副詞要翻譯成“剛剛”“剛才”。

(四)表示本始或終竟

表示本始的時間副詞可以翻譯成“本來”“當初”“開始”。常見的有“始”“初”“本”“固”“故”“自”等。例如:

(7)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表示終竟的可以翻譯成“最終”“終究”“始終”等。常見的有“既”“終”“竟”“遂”“卒”“迄(訖)”等。例如:

(8)東西周皆入於秦,周既不祀。(《史記?周本紀》)

(9)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範圍副詞

古代漢語的範圍副詞可以分爲兩類:(1)表示總括;(2)表示僅祇。

(一)表示總括

表示總括的副詞可以翻譯成“都”“盡”“總共”等,主要有“皆”“咸”“悉”“並(竝)”“具(俱)”“勝”“備”“畢”“遍(徧)”“盡”“舉”“通”“胥”“凡”“要(yāo)”“最”“一”“了”“略”“都”等,其中“最”是漢代出現的,“都”“了”“略”是漢魏時期出現的。例如:

(1)不違農時,榖不可勝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2)(王)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世說新語?雅量》)

這類範圍副詞所總括的對象大多數出現在它們的前面,但是有時也出現在它們的後面,如“皆嘗小人之食”。

(二)表示僅祇

表示僅祇的範圍副詞可翻譯成“僅僅”“祇”等。常見的有“特”“直”“僅”“少”“止”“但”“徒”“獨”“唯(惟)”“祇(秖)”“啻”“才(纔、裁)”“取”等。例如:

(3)欲之而言叛,祇見疏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4)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戰國策?秦策一》)

(5)雖大男子,裁如嬰兒。(《戰國策?燕策一》)

四、程度副詞

古代漢語程度副詞可以分爲三類:一類表示程度深,一類表示程度淺,一類表示程度的變化。

(一)表示程度深

表示程度深的又分三小類:其一是表示程度之極,其二是表示程度高,其三是表示程度過甚。

第一小類可以翻譯成“最”“極”,常見的有“綦(qí)”“至”“極”“最”“絕”。例如:

(1)甚易處而綦可樂也。(《荀子?王霸》)

(2)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文選?答客難》)

(3)李廣軍極簡易。(《史記?李將軍列傳》)

(4)叔孫得臣,最善射者也。(《榖梁傳?文公十一年》)

(5)策馳驅逐鹿,所乘馬精駿,從騎絕不能及。(《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注》)

第二小類可以翻譯成“很”“特別”“非常”,常見的有“丕”“孔”“甚”“殊”“大”“良”“頗”“雅”“奇”“酷”“篤”“絕”等,其中“丕”主要見於《尚書》,“孔”主要見於《詩經》,“良”“颇”“雅”“奇”“酷”“篤”“絕”等都主要见於漢代以後的文獻。例如:

(6)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尚書?康誥》)

(7)謀夫孔多,是用不集。(《詩經?小雅?小旻》)

(8)後太祖親理,得病篤重,使佗專視。(《三國志?魏書?華佗傳》)

“甚”也可以出現在謂語之後作補語。例如:

(9)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戰國策?齊策一》)

第三小類可以翻譯成“太”。常見的有“太(大、泰)”“已(以)”“過”。例如:

(10)臣愚以爲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二)表示程度淺

表示程度淺的副詞可以翻譯成“稍微”“有點兒”等。常見的有“頗”“少”“小”“稍”“微”“略”“差”。例如:

(11)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鼈,其尤深者觀蛟龍。(《論衡?別通》)

(12)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左傳?僖公五年》)

注意,“頗”既可以表示程度深,也可以表示程度淺,確切的意義要依據語境來判斷。

上古,“少”多作程度副詞,意為“稍微”;而“稍”常作情狀副詞,意為“逐漸”、“漸漸”,見下情狀副詞(十八)。

(三)表示程度變化

表示程度變化的副詞可以翻譯成“更”“更加”等。常見的有“愈(逾)”“益”“彌”“滋(茲)”“尤”“加”等,其中“愈”“益”“滋”等可以連用,構成“愈(益、滋)……愈(益、滋)……”格式。例如:

(13)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漢書?朱買臣傳》)

五、表數副詞

表數副詞可分三類:一類表示動作行爲連續不斷或頻繁,一類表示動作行爲的重復或情況類同,一類表示數量的幾近。

(一)表示連續或頻繁

表示動作行爲連續不斷或頻繁的表數副詞可以翻譯成“多次”“頻繁”“連連”等。常見的有“數(shuò)”“亟(qì)”“薦”“頻”“仍”“比”“累”等。例如:

(1)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史記?陳涉世家》)

(2)(姜氏)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左傳?隱公元年》)

(二)表示重復或類同

表示動作行爲重復或情況類同的表數副詞可翻譯成“又”“也”“再一次”。常見的有“亦”“又”“復”“更”“再”等。例如:

(3)有頃,曰:“弟子何久也?復使一人趣之!”復投一弟子河中。(《史記?滑稽列傳褚少孫補》)

(4)騑驂倦路,再寢再興。(《三國志?魏書?陳思王傳》)

(5)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左傳?僖公五年》)

注意,“再”表示“多次”義是較晚産生的,在先秦時期,它表示“第二次”或“兩次”的意思。

(三)表示幾近

表示幾近的表數副詞可翻譯成“將近”“幾乎”“大概”等。常見的有“幾”“且”“將”“近”“向”“可”“垂”“約”等。例如:

(6)一脛之大幾如腰,一指之大幾如股,惡病也。(賈誼《治安策》)

(7)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湯問》)

(8)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孟子?滕文公上》)

六、情狀副詞

情狀副詞表示動作行爲的情狀或方式,可分若干小類。

(一)表示詭詐

表示詭詐的副詞可以翻譯成“假裝”,常見的有“陽(佯、詳)”“詭”“僞”“謬(繆)”“矯”“詐”“虛”“假”“紿(d ài)”等。例如:

(1)(李)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暫騰而上胡兒馬。(《史記?李將軍列傳》)

(2)陽虎僞不見冉猛者。(《左傳?定公八年》)

(二)表示隱秘

表示隱秘的副詞可翻譯成“暗暗地”“偷偷地”“悄悄地”。常見的有“竊”“微”“間”“潛”“陰”“暗”“私”等。例如:

(3)朱虛侯婦呂祿女陰知其謀,恐見誅,乃陰令人告其兄齊王。(《史記?呂太后本紀》)

(4)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史記?項羽本紀》)

(三)表示公然

表示公然的副詞可以翻譯成“公然”“公開地”。常見的有“公”。例如:

(5)今明天子在上,匈奴公爲寇,侵擾邊境。(《鹽鐵論?備胡》)

(四)表示堅決、認真

表示堅決、認真的副詞可翻譯成“堅決”“專門”“認真地”等。常見的有“固”“斷”“苦”“專”等。例如:

(6)(李)牧杜門不出,固稱疾。(《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7)王曰:“爲我悔也,寧亡三城而悔,無危乃悔。寡人斷講矣。”(《韓非子?內儲說上》)——講,講和。

(五)表示肆意、專橫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胡亂地”“隨便地”“任意地”“擅自”等。常見的有“妄”“橫”“擅”。例如:

(8)予嘗爲女妄言之,女以妄聽之。(《莊子?齊物論》)

(9)(鄭)業緣私橫求,恩已過厚。(《漢書?王嘉傳》)

(10)非司寇而擅殺。(《國語?晉語九》)

(六)表示徒然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白白地”“空”等。常見的有“徒”“空”“但”“虛”“枉”“素”等。例如:

(11)不得其道,而徒多其威,威愈多,民愈不用。(《呂氏春秋?用民》)

(12)皆曰:“空殺兵耳!”(《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七)表示權且

此類副詞可以翻譯成“姑且”“權且”“暫且”等。常見的有“姑”“且”“聊”“權”等,其中“權”是漢魏時期産生的。例如:

(13)吾姑翦滅此而朝食。(《左傳?成公二年》)

(14)優哉遊哉,聊以足歲。(《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八)表示交互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相互”“交替”。常見的有“相”“更”“互”“叠”“遞”“代”“交”等。例如:

(15)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周易?擊辭下》)

(16)及其衰也,亦三百餘歲,故五伯更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九)表示躬親

此类副词可翻译成“親自”。常见的有“親”“自”“躬”。例如:

(17)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18)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十)表示故意、勉強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特地”“故意”“勉強”。常見的有“特”“直”“故”“強(qiǎng)”“切”。例如:

(19)留侯病,自強起。(《史記?留侯世家》)

(20)朔雖詼笑,然時觀察顔色,直言切諫,上常用之。(《漢書?東方朔傳》)

(十一)表示偕同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一起”“同時”。常見的有“俱”“偕”“並”。例如:

(21)既見君子,並坐鼓瑟。(《詩經?秦風?車鄰》)

(22)相與偕出,請相與偕告。(《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23)(項伯)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史記?項羽本紀》)

(十二)表示直接

可翻譯成“直接”“徑直”“一直”。常見的有“直”“徑”。例如:

(24)侯生攝弊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座,不讓。(《史記?信陵君列傳》)

(25)徑召君於外也,則民各有心,恐厚亂。(《國語?晉語二》)

(十三)表示僥倖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僥倖”“幸虧”。有“幸”“僥(徼)幸”。例如:

(26)張良曰:“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史記?項羽本紀》)

(27)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論語?雍也》)

((十四)表示嘗試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試著”。有“試”“嘗試”。例如:

(28)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十五)表示輕率、隨意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隨便地”“輕率地”“漫不經心地”。常見的有“苟”“率爾”“輕”。例如:

(1)不以人子,吾子其可得乎?吾不可以苟射故也。(《左傳?宣公十二年

(十六)表示慎重、認真,可翻譯成“認真地”“謹慎地”“小心地”等。常見的有“熟”“慎”“審”“善”。例如:

(1)願陛下熟圖之!(《韓非子?存韓》)

(十七)表示急促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趕快”。常見的有“亟(jí)”“速”“趣(cù)”“遄”“急”等。例如:

(1)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詩經?鄘風?相鼠》)

(十八)表示浸漸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逐漸”“漸漸”。常見的有“浸(寖)”“稍”“漸”。例如:

(2)昌以氂(máo)懸虱於牖,南面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列子?湯問》)

(十九)表示突發

此類副詞可以翻譯成“突然”。常見的有“乍”“暫”“遽”“猝(卒)”“猝然”“忽然(焉)”“暴”“突”“驟”“頓”等,其中“暴”“頓”等是漢代以後産生的。例如:

(1)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孟子?公孫丑上》)

七、語氣副詞

語氣副詞可分爲四類:(一)表示肯定和強調語氣;(二)表示測度語氣;(三)表示反問語氣;(四)表示祈使語氣。

(一)表示肯定和強調語氣

表示肯定語氣的副詞可翻譯成“確實”“真”“果真”“的確”“究竟”等。常見的有“即”“乃”“繄”“則”“伊”“誠”“真”“實”“信”“情”“必”“定”

“果”“固”“良”“務”“允”“審”“洵”“壹(一)”等。例如:

(1)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詩經?小雅?蓼莪》)

(2)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左傳?僖公五年》)

表示強調語氣的副詞有“唯(惟、維)”、“職”“繄”“伊”“羌”“謇”等。“職”“繄”“伊”“羌”“謇”一般出現在

句首,“唯(惟、維)”則沒有限制。例如:

(3)萬民惟正之供。(《尚書?無逸》)——此句意思是:老百姓只交納正常的賦稅。

(4)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尚書?洪范》)

(二)表示測度和估量語氣

表示測度語氣的副詞常見的有“其”“蓋”“殆”“庶”“容”“得無”“無乃”“意”“意者”“大抵”“大率”“率”等,可翻譯成“大概”“可能”“也許”“或許”。表示估量語氣的副詞有“如”“若”“似”等,可以翻譯成“好像”“彷佛”“似乎”。例如:

(1)意氣勤勤懇懇,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2)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論語?鄉黨》)

(三)表示反問語氣

表示反問語氣的副詞可以翻譯成“哪里”“怎麽”“難道”。常見的有“豈(其)”“詎(巨、鉅、渠)”“寧”“庸”,此外“焉”“安”“烏”“何”“奚”“曷”“惡”等出現在反問句中,沒有疑問稱代作用,祇表示反問語氣,也是表示反問語氣的語氣副詞。例如:

(3)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左傳?僖公五年》)

(4)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左傳?隱公十一年》)

(四)表示祈使語氣

表示祈使語氣的副詞可翻譯爲“應該”“要”“希望”等,或根據上下文靈活翻譯。常見的有“其”“尚”“式”“唯(惟)”。例如:

(5)周公曰:“嗚呼!嗣王其鑒於茲!”(《尚書?無逸》)

八、謙敬副詞

謙敬副詞是表示自謙和尊敬說話對象的副詞。

(一)表示自謙

表示自謙的副詞有“敢”“竊”“忝”“叨”“伏”“猥”“謹”“恭”“敬”“愚”“謬”等,其中“敢”是“冒昧”的意思,“竊”是“私自”的意思,“忝”“叨”是“忝辱”的意思,“猥”“伏”“愚”是“卑賤”“愚蠢”的意思,“恭”“敬”“謹”是“恭敬”的意思。例如:

(1)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

(2)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表示尊敬

表示尊敬的副詞有“幸”“請”“蒙”“辱”“惠”“垂”等,其中“幸”是“榮幸”“僥倖”的意思,“請”是“請允許”的意思,“蒙”是“承蒙”的意思,“辱”是“屈辱”“屈尊”的意思,“惠”是“施恩惠”的意思,“垂”是“俯就”“屈尊”的意思。例如:

(1)曩者先生有緒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謂,竊待於下風,幸聞咳唾之音。(《莊子?漁父》)

思考與練習:

一、古代漢語副詞可以分為幾類?

二、古代漢語的否定副詞有哪些?它們在用法上有什麽差異?

三、古代漢語的範圍副詞可以分為幾類?每類都有哪些詞?

四、什麽是情狀副詞?古代漢語的情狀副詞可以分多少類?

五、選擇適當的語氣副詞填入下列句子的()中

(1)王送知罃曰:“子()怨我乎?”(2)卿()為劉備刺客邪?(3)師勞力竭,遠主備之,()不可乎?(4)雖有臺池鳥獸,()能獨樂哉?

(5)子()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6)昭王之不復,君()問諸水濱!

(7)()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8)吾嘗一見子於路,()君之子也。

(9)吾師道也,夫()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介詞、連詞

(一)介詞

古代漢語常用的介詞有“以”“於”“為”“與”“之”等等。例如: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逍遙遊)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莊子·秋水)庖丁為文惠君解牛。(莊子·養生主)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莊子·逍遙遊)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勸學)下面討論介詞“以”“於”“為”“之”的用法。

(1)以

“以”字本來是一個動詞,意思是“用”,例如《論語·憲問》:“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以”字又表示“以為”(認為)的意思,例如《戰國策·趙策》:“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但是更常見的是用作介詞。介詞“以”字的主要用法有兩種:

第一種,表示行為以某物為工具或憑藉,在意義上雖然可以譯成現代的“用”或“拿”,但是它具有更純粹的介詞性質。“以”的賓語所表示的事物,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比較抽象的。

第二種,引進原因,在意義上略等於現代的“因為”,但是“以”字後面的話應該認為是介詞的賓語。

關於“以”字組成的介賓片語,在詞序上有兩種變化值得注意:

第一,整個介賓片語可以放在動詞前面,也可以放在動詞(及其賓語)的後面。再舉幾個放在後面的例子: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第二,為了強調介詞“以”的賓語,可以把賓語提到“以”的前面。例如:

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

有時候,提前的賓語是代詞“是”字。“是以”等於說“因此”。例如: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

“以”字後面的賓語所指的事物,如果已經在上文出現過,這賓語就可以省略。這時候“以”字可以譯成現代漢語的“拿來”“拿去”,但是“以”字的詞性和它們並不完全相同。例如: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左傳隱公元年)

表示憑藉或引進原因的“以”字,它的賓語也可能承上省略。這時候“以”字仍表示“藉此”“因此”的意思。例如《莊子·逍遙遊》:“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不過這種省略的情況比較少見。“無以”,等於說“沒有什麼可以拿來……”;“有以”,等於說“有什麼可以拿來……”。例如: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左傳僖公四年)

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莊子·徐無鬼)臣乃得有以報太子。(戰國策·燕策)

(2)於(於,乎,諸)

“於”字的用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引進處所;第二種,引進比較的对象;第三種,引進行為的主動者。“於”字的第三種用法在古漢語通論(八)裏已經講過了,現在討論第一種用法和第二種用法。

第一種用法的“於”字略等於現代的“在”“到”“從”“對於”“在……方面”等意義。例如:

子路宿於石門。(論語·憲問)

以上引進處所的“於”字可以分為若干小類,只是從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的對比上說的;至於古代漢語本身,並不需要這樣分别。試看《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兩句的句式是相同的;第一個“於”字解作“從”,第二個“於”字解作“在”,都只是受了前面動詞的影響,“於”字本身的詞義和詞性都沒有發生變化。再說,古代漢語的“於”字,比現代漢語的“在”“到”等具有更純粹的介詞性。因此,往往“在於”連用,“至於”連用。“在”和“至”在古代漢語裏是動詞,不是介詞,動詞與介詞連用是完全合理的。例如:其耳目在於旗鼓。(國語·晉語)

在討論“於”字引進處所這一用法時,有一件事值得提出來說一說。那就是在古人的思想表達中常常有“今……於此”的說法,字面上是說此時此地,實際上是表示一種假設。例如:

今有人於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辯矣;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墨子·非攻上)

這種假設的情況,通常是作為比喻來說明某個問題的。用“於”字組成的介賓片語,除表示“對於”必須放在動詞前面外,其餘有的偶爾也放在動詞之前,《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就是一個例子。但是更多的是放在動詞之後(“宿於石門”“坐於堂上”)。中古以後,放在動詞前面的漸漸多起來了,不過古文家大致還是遵用上古的語法。有時候,可以不用“於”字,《史記》常用這種語法。例如:晉軍函陵,秦軍泛南。(左傳僖公三十年)

引進處所的“於”字也可以用來引進時間。例如: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論語·述而)

繁啟蕃長於春夏,畜積收臧於秋冬。(荀子·天論)

第二種用法的“於”字略等於現代的“比,”一般用於描寫句。例如:

季氏富於周公。(論語·先進)子貢賢於仲尼。(論語·子張)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梁惠王上)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孟子·公孫丑上)

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禮記·檀弓)

我們要注意古今詞序的不同:在古代漢語裏,表示比較的介賓片語放在形容詞的後面(“苛政猛於虎”);在現代漢語裏,表示比較的介賓片語放在形容詞的前面(“苛政比老虎更兇猛”)。有時候,不是比較程度,只是指出異同,也可以用同樣的結構。例如: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

“於”字大致等於“於”,但是上古“於”“於”不同音。《尚書》《詩經》一般用“於”,《論語》除引《尚書》而外,通例不用“於”,《孟子》大多數用“於”,這可能跟時代或作者編者的方言有關。也有一些古書是“於”“於”並用的,如《左傳》。在這些書裏,“於”“於”是有大致的分工的:如果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於”不用“於”;如果在被動句或描寫句裏,一般用“於”不用“於”。很少例外。“乎”字也可以當“於”字用。例如:

浴乎沂,風乎舞雩。(論語·先進)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論語·先進)

以吾一日長乎爾。(論語·先進)

異乎三子者之撰。(論語·先進)

或問乎曾西曰。(孟子·公孫丑上)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孟子·公孫丑上)

但是,“乎”字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代替“於”字的。比如(甲)被動句通常不用“乎”字(“東敗於齊”不說“東敗乎齊”);(乙)“對於”的意義不用“乎”字(“始吾於人也”不說“始吾乎人也”)。相反地,有一種特殊情況卻只用“乎”不用“於”:“惡乎”的意義是“於何”(詞序不同),不能說成“惡於”。在上古時代,一般也不用“於何”。例如: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論語·里仁)

敢問夫子惡乎長?(孟子·公孫丑上)

“諸”字等於說“之於”,它是“之”“於”二字的合音。例如:

殺之,寘諸畚。(左傳宣公二年)

穆公訪諸蹇叔。(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訪之於蹇叔;向蹇叔諮詢此事。)

子張書諸紳。(論語·衛靈公)(書之於紳;把它寫在衣帶上。)

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孟子·梁惠王上)後代有人把“諸於”二字連用,那是謬誤的仿古,因為“諸”字已經代表“之於”,自然不能再加“於”字了。

(3)為

介詞“為”字讀wèi,略等於現代的“給”“替”或“因為”。例如: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左傳隱公元年)

為人謀而不忠乎?(論語·學而)

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論語·先進)

為長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

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介詞“為”字後面的賓語可以省略。例如:

君子不能為謀也。(禮記·檀弓下)

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莊子·養生主)

(4)之

介詞“之”字的用法是放在定語和名詞之間,把定語介紹給名詞,有的略等於現代漢語的“的”。例如: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孟子·梁惠王上)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莊子·養生主)

其翼若垂天之雲。(莊子·逍遙遊)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荀子·勸學)

“之”字還有一種用法最值得注意,那就是把它用在主語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所謂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片語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賴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獨立存在。細分起來,有兩種情況:

第一,在一個分句的主語謂語之間用“之”字,表示語意未完,讓聽者或讀者等待下文。例如:

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戰國策·趙策)

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論語·顏淵)

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左傳僖公十四年)(“傅”同附。)

單說“父母愛子”,是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句子,現在在主語“父母”和謂語“愛子”之間用一個“之”字,說成“父母之愛子”,這就在形式上片語化了,不能認為有獨立性了;在意思上也顯得話還沒有說完,聽者或讀者必然等待下文--“則為之計深遠”。其餘兩個例子,也可以作同樣的分析。在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裏,最容易見到這種“之”字。例如: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左傳僖公三十年)

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戰國策·趙策)

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論語·八佾)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莊子·逍遙遊)

可以說這是上古漢語表示時間修飾經常用的一種句法。《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既在主語謂語之間用“之”字,又說“之時”,倒反而少見。

第二,這種“之”字又常常用在充當主語或賓語的主謂結構之間。先看做是主語的主謂結構之間用“之”字的例子: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佐傳僖公四年)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禮記·檀弓下)

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禮記·檀弓下)

湯之問棘也是已。(莊子·逍遙遊)

有時候,不是在主語謂語之間用“之”字,而是在主語和“於”字介賓片語之間用“之”字,這樣形成的結構再做句子的主語。例如: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

再看做賓語的主謂結構之間用“之”字的例子: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傳宣公二年)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論語·子罕)

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莊子·胠篋)

又況聞樊將軍之在乎!(戰國策·燕策)

無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上面所討論的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之”字的句法,其主語都是名詞。假如這個名詞已經在上文出現,就常常用一個“其”字來代替它,因為“其”字所代替的正是名詞加介詞“之”字。例如:

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乘。(莊子·列禦寇)

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陽貨矙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孟子·滕文公下)(“矙”kàn,視,瞧。)第一個例子裏的“其往也”,等於說“曹商之往也”;第二個例子裏的“其入也”,等於說“師之入也”;第三個例子裏的“其亡也”,等於說“陽貨之亡也”。再舉兩個例子: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莊子·逍遙遊)

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莊子·逍遙遊)

(二)連詞

古代漢語常用的連詞有“與”“及”“且”“而”“以”“則”“於”“是”“故”“是故”“然”“況”“而況”“雖”“若”“如”“苟”等等。例如: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論語·季氏)

生莊公及共叔段。(左傳隱公元年)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左傳隱公元年)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焉用亡鄭以陪鄰?(左傳僖公三十年)

屨大小同,則賈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戰國策·齊策四)(注:“於是”用在句首,本來是“在這時候”的意思,例如《左傳成公三年》:“於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由於用於句首,所以發展為只音的連詞,略等於現代的“於是”。《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讎也。將立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也可。’於是羊舌職死矣。晉侯曰:’孰可以代之?’對曰:’赤也可。’於是使祁午為中軍尉,羊舌赤佐之。”前一個“於是”當“在這時候”講,後一個“於是”是連詞。這是要依據上下文,細玩文意,來加以區别的。)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季氏)

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荀子·勸學)(“是故”,本義是“這個緣故”,可以看作雙音詞,等於單說“故”。)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左傳僖公三十年)(“然”,然而,但是。)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隱公元年)(“況”,何況。)

技經肯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莊子·養生主)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孟子·公孫丑上)(“雖”,雖然,即使。)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左傳僖公三十年)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梁惠王上)

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矣,罪益厚。(墨子·非攻上)

古代漢語的連詞很多,現在只提出“而”“以”“則”三個連詞來加以討論,並附帶說明古書上常見的“然而”“雖然”“然則”的用法。

(1)而

連詞“而”字的作用是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動詞性的片語,表示兩種性質或兩種行為的聯繫。例如:

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學而)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論語·述而)(以上是兩種性質的聯繫。)

朝濟而夕設版焉。(左傳僖公三十年)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莊子·養生主)(以上是兩種行為的聯繫。)

“而”字還可以連接兩個句子,表示兩件事情的聯繫。例如: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莊子·養生主)

故令尹誅而楚奸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韓非子·五蠹)

在古代漢語裏,“而”字一般不連接名詞或名詞性的片語,連接名詞或名詞性片語的,是連詞“與”字和“及”字(例見上文)(注:這是就一般情況說,或許有個别例外。)。《荀子·勸學》:“蟹六跪而二螯”,

“而”字所以能連接“六跪”和“二螯”,是因為它們在這里用作謂語而帶有描述的性質,這是應該注意的。“而”字可以用於順接,也可以用於逆接。所謂順接,是說相連接的兩項在意思上有某種類似,或者有密切的關係,中間沒有轉折。例如:

美而豔。(左傳桓公元年)

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衆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荀子·勸學)

順接的“而”字有時可以譯為“而且”,有時可以譯為“就”“便”(注意位置不同),這要看具體的上下文。但是更多的情況是現代口語不用與“而”字相當的連詞,現代書面語言仍舊沿用“而”字。所謂逆接,是說相連接的兩項在意思上相反,或者不相諧調;不是事理相因,語意連貫,而是有個轉折。例如: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呂氏春秋·察傳)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論語·季氏)

逆接的“而”字可以譯為“卻”“可是”“但是”。有時候,“而”字用在一句話的主語和謂語之間,細玩文意,實際上也是一種逆接。例如:

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戰國策·趙策)(這意味着十人不應該從一人,而從一人。)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論語·憲問)(這意味着君子應該仁,而不仁。)

有時候,“而”字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含有假設的意思,可以譯為“如果”。例如: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論語·子路)

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

其實這種用法仍然是和逆接的用法相通的。《詩經·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可以證明這一點。有一點值得注意:所謂順接和逆接,只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並不是說“而”字有兩種性質。順接和逆接也不是截然分開的。例如《論語·公冶長》:“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第一個“而”字似乎是順接,第二個“而”字似乎是逆接,其實這兩個“而”字的作用都是表示兩種行為的聯繫,在性質上是毫無分别的。“而”字還可以用在狀語和動詞之間。例如:太后盛氣而揖之。(戰國策·趙策)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子路率爾而對。(論語·先進)

(2)以

連詞“以”字也是用來連接兩個動詞或動詞性的片語的,它表示在時間上一先一後的兩種行為的聯繫。《左傳成公二年》:“餘折以禦”,就是一個例子。“而”字也有這種用法,例如《左傳隱公元年》:“公入而賦”。這在古漢語通論(十一)裏已經說過了。用“以”字連接動詞或動詞性片語的時候,後一行為往往是前一行為的目的,或者是前一行為所產生的結果。例如: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左傳僖公五年)(“假道於虞”的目的是“伐虢”。)

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勞師”的目的是“襲遠”。)

焉用亡鄭以陪鄰?(左傳僖公三十年)(“亡鄭”的結果是“陪鄰”。)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求生”的結果是“害仁”;“殺身”的目的是“成仁”。)

但是“以”字本身並不表示目的或結果。後一行為是前一行為的目的還是結果,這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來看的。和“而”字一樣,“以”字也可以用在狀語和動詞之間,但是不如“而”字常見。例如: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則

連詞“則”字一般用來連接條件複句中的分句,表示條件的分句在前,表示結果的分句在後。這種用法的“則”字可以譯為“就”或“便”。例如: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左傳宣公二年)

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左傳宣公二年)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論語·季氏)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梁惠王上)

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莊子·胠篋)

“則”字又常常用於緊縮句,但是這種緊縮句也正是條件複句的緊縮。例如: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

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獻圖則地削,效璽則名卑。(韓非子·五蠹)

有時候沒有用“則”字,從句子的意思上也可以看出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例如:

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論語·季氏)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胠篋)

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但是沒有用“則”字的緊縮句不一定都是條件複句的緊縮。可能是因果關係,例如“肉腐出蟲,魚枯生蠹”(荀子·勸學);也可能是時間修飾,例如“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黨》)。我們閱讀古書時應該細心分辨。有時候,“則”字所連接的兩項並不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只是第二件事情的出現,不是第一件事情的施事者所預期到的,這時候也用“則”字。在這種情況下,“則”字不能譯作“就”或“便”,而是含有“原來已經”的口氣。例如:

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論語·微子)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孟子·公孫丑上)

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現代漢語沒有和這種用法相當的連詞。“則”字又可以用在意思相對待的並列的分句裏,以表示一種對比。例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告子下)

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在這種情況下,“則”字前面的詞語有時候是表示時間修飾。例如:

鄒魯之臣,生則不得事養,死則不得飯含。(戰國策·趙策)

是故無事則國富,有事則兵強,此之謂王資。(韓非子·五蠹)

(4)然而,然則,雖然

在古代漢語裏,“然”和“而”,“然”和“則”,“雖”和“然”常常連用,成為“然而”,“然則”,“雖然”這幾種形式;其中“然”字是指示代詞,“而”,“則”,“雖”才是真正的連詞。我們在閱讀古書的時候,應當把它們當中的兩個成份分開來理解。“然而”中的“然”字表示“如此”。“然而”實際上等於說“如此,可是……”例如: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孫丑上)

“然則”中的“然”字也是表示“如此”。“然則”實際上等於說“如此,就……”例如:

對曰:“……臣實不才,又誰敢怨?”王曰:“然則德我乎?”(左傳成公三年)

魯仲連曰:“然梁之比于秦若僕耶?”辛垣衍曰:“然。”魯仲連曰:“然則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戰國策·趙策)

現代漢語用“雖然”的地方,上古漢語只用一個“雖”字。古代“雖”字和“然”字也是常常連用,但是“然”字還有實在意義,“雖然”實際上應作“雖然如此”講。例如:

對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無怨無德,不知所報。”王曰:“雖然,必告不穀。”(左傳成公三年)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莊子·養生主)

句首句中語氣詞;詞頭,詞尾

(一)句首句中語氣詞

語氣詞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虛詞,它們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樣地能起表示語氣的作用。關於句尾語氣詞,我們在前面幾節通論講判斷句、敘述句和疑問句的時候,已經大略地談過了。現在再談句首句中語氣詞。在這里我們著重討論“夫”“其”“唯”三個字。

(1)夫

“夫”(fú)字用於句首,表示要發議論。它是從指示代詞“夫”字發展來的,已經變成了純粹的語氣詞,不能再解作“這個”或“那個”。現代漢語裏沒有適當的虛詞可以和它對譯。下面是用句首語氣詞“夫”字的例子: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呂氏春秋·察傳)

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列

禦寇)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且夫”“故夫”“今夫”略等於說“且”“故”“今”,但是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發議論。例如: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莊子·逍遙遊)

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論語·季氏)

“若夫”則等於“至於”:

此雖免於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莊子·逍遙遊)

(2)其

語氣詞“其”字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語氣。在陳述句或疑問句裏,它表示“大概”“恐怕”等意思;在祈使句裏,它就簡單地表示委婉的語氣,略等於現代漢語句末語氣詞“吧”字或“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語氣。例如:

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我們恐怕已經變為夷狄了吧!)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孟子·梁惠王上)(那麼齊國大概差不多了吧!)

吾其還也。(左傳僖公三十年)(我還是回去吧。)

其是之謂乎?(左傳隱公元年)(大概是說這個吧?)

其我之謂矣!(左傳宣公二年)(大概就是說我了吧!)(以上是陳述句和疑問句。)

君其問諸水濱。(左傳僖公四年)(您還是向水濱追問吧。)

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左傳隱公三年)(您可别廢棄了先君的事業啊!)(以上是祈使句。)

“其”字又可加重反問的語氣。例如:

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左傳僖公五年)

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左傳僖公十年)

其誰曰不然?(左傳隱公元年)

其誰不知?(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其何傷於日月乎?(論語·子張)

這種加重反問語氣的“其”字,往往用在疑問代詞的前面。

(3)惟(唯、維)

“惟”字用在句子的開頭,是古人所謂的發語詞。在記敘文中,“惟”往往用在全文的開始,引出年月日。例如:

惟十有三年春,大會于孟津。(尚書·泰誓上)

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尚書·洪范)(祀:年)

“唯”字用作句首語氣詞時,有時是表示希望。例如: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左傳僖公三十年)(希望您考慮考慮這個。)

唯荊卿留意焉。(戰國策·燕策)(希望您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唯”字用於句首又可以幫助判斷語氣。例如《左傳僖公四年》:“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惟”“維”用於句中,也是幫助判斷語氣。例如: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傳僖公五年)

髧彼兩髦,實維我儀。(詩經·鄘風·柏舟)

厥土惟白壤。(尚書·禹貢)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偽古文尚書·五子之歌)

除了上述的“夫”“其”“惟(唯、維)”等外,還有許多句首句中語氣詞。例如“爾有母遺,繄我獨無”(左傳隱公元年),“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左傳僖公五年),這個“繄”字也是句首句中語氣詞。這些都不一一列舉了。

(二)詞頭,詞尾

詞頭、詞尾不是一個詞,它們只是詞的構成部分,其本身沒有詞彙意義,只表示詞性。有些詞頭也不專門表示一種詞性。在那種情況下,就真正是有音無義了。

(甲)關於詞頭,我們只講“有”“其”“言”“于”“薄”五字。

(1)有

“有”字作為詞頭,用於專名的前面。常見的有上古時代的朝代名、國名、部族名等。例如:

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尚書·召誥)

上及有虞,下及五伯。(莊子·大宗師)

禹攻有扈。(莊子·人間世)

鯀納有莘氏女,生禹。(史記·夏本紀)

“有”字又用於某些名詞的前面。例如: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論語·為政)

孔甲擾於有帝。(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孔甲”,夏王;“擾”,順;“帝”,上帝。)

“有”字又用於某些形容詞的前面。例如: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詩經·邶風·擊鼓)(“有忡”,等於忡忡,心中不寧的樣子。)

有洸有潰。(詩經·邶風·穀風)(“有洸有潰”等於洸洸潰潰,形容水激怒潰決的樣子。)

“有”字還有一種特别的用途,在這里順便講一講,就是“有”字嵌入數目字的中間,表示整數和零數的關係。在上古時代,“十五”也常說成“十有五”,“三百六十六”也常說成“三百六十有六”。例如: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

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論語·鄉黨)

舜相堯二十有八載。(孟子·萬章上)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書經·堯典)(“期”jī,一周年。)

但是這種用法的“有”字不是詞頭,這是應該注意的。

(2)其

“其”字用作詞頭,一般用於形容詞或不及物動詞的前面。例如: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詩經·邶風·擊鼓)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詩經·邶風·北風)(“雨雪”,降雪。“雱”pāng,雪盛的樣子。)

八月其獲,十月隕蘀。(詩經·豳風·七月)(“獲”,收穫。“隕蘀”,葉子落下來。)

(3)言

“言”字用作詞頭,放在動詞的前面。例如: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詩經·周南·葛覃)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詩經·周南·漢廣)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詩經·召南·草蟲)

(4)於

“於”字用作詞頭,也放在動詞前面。例如: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詩經·周南·桃夭)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詩經·王風·君子于役)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詩經·秦風·無衣)

(5)薄

“薄”字用作詞頭,也放在動詞的前面。例如:

薄汙我私,薄汗我衣。(詩經·周南·葛覃)

薄伐獫狁,至於太原。(詩經·小雅·六月)

此外還有一些詞頭如“載”“誕”“式”等字,它們的情況比較複雜,不一定都放在動詞前面。這里就不細講了。值得注意的是:除“有”字外,這些詞頭一般只用於詩歌,散文中很少用到。

(乙)關於詞尾,我們著重講一個“然”字。

“然”字是一個指示代詞,表示“這樣”、“那樣”。當“然”字放在形容詞後面的時候,它的指示性就減輕了,變了詞尾的性質。例如:

辛垣衍怏然不悅。(戰國策·趙策)

文王聞之,喟然而歎。(戰國策·趙策)

硜硜然小人哉!(論語·子路)

夫子憮然。(論語·微子)

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

舉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上)

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乎”、“焉”、“如”、“爾”等字,用作詞尾時,它們的作用和“然”字相等。例如:

煥乎其有文章。(論語·泰伯)

我心憂傷,惄焉如搗。(詩經·小雅·小弁)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論語·鄉黨)

子路率爾而對。(論語·先進)

這些詞尾加在形容詞的後面,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甚至本來不是形容詞的,也變為形容詞的性質。例如“欣”字本來是動詞,但“欣欣然”卻是形容詞;單說“欣然”也變了形容詞,例如《莊子秋水》:“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古書的注解

一、注解的名稱

專書注解是訓詁學的主要任務,也是集中體現訓詁學成就的一個重要方面。專書注解有很多不同的名稱,如“傳”“箋”“注”“詁”“訓”“說”“解”“詮”“釋”“記”“通”“學”“述”“訂”“證”“微”“隱”“疏”“義”“義疏”“正義”“音義”“章句”“集解”“補注”等等,這些名稱,有的意義相同,有的意義略有差別,有的互相結合成爲新的名稱。如果就注解的對象來看,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注”,一類是“疏”。“注”只解正文,“疏”兼釋注文。如果從注解的關係來看,除“注”“疏”之外,還有“集解”和“補注”兩類。“注”“疏”都是自成一家之言的注解,“集解”是彙集各家之言的注解,“補注”則是在別人的注解之外,補充遺漏,闡述己見的。下面就介紹一些常見的注解名稱。

1.傳

《說文解字?人部》:“傳,遽也。”段玉裁注:“傳者,如今之驛馬。”驛馬是用來傳達文書的,引申有傳達的意思。用於注書,就是以今言傳達古言,也就是解說或注釋的意思。因此解說經義的文字也叫做“傳”。“傳”有兩種情況:

(1)通過事實的記敘或論述來解說經義。如上文提到《易傳》(也稱《十翼》)和解釋《春秋》的《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

這類傳又有:“內傳”“外傳”“大傳”“小傳”之分。闡發經義的叫“內傳”,如《春秋三傳》。在經文之外發揮的叫“外傳”,如漢韓嬰有《韓詩外傳》。《韓詩外傳》和《詩經》的本義無關,只是引用《詩經》來印證它所講的故事。另外,《國語》和《左傳》所記載的是同一時代的事,但《國語》主要是記言的,與《春秋》沒有直接關係,所以《國語》有《春秋外傳》之稱。“大傳”就是大義的意思,漢代伏生作有《尚書大傳》(一說爲其弟子張生、歐陽生所作)。“小傳”與“大傳”相對而言,是一種謙詞,宋代劉敞作有《七經小傳》。“小傳”和“裨傳”“稗傳”義同。

(2)隨着經文來解說字句。“傳”作爲注解名稱主要指這一類。漢代注書稱“傳”的很多,如毛亨的《詩故訓傳》、孔安國的《尚書孔氏傳》(僞)等。

2.注

《說文解字?水部》:“注,灌也。”段玉裁注:“注之云者,引之有所適也,故釋經以明其義曰注。”唐賈公彥在《儀禮疏》中也曾說:“注者,注義於經下,若水之注物也。”因此注書也叫“注”,意即把自己對於原文的理解和體會記載在原文之下,以便闡明原文的意義。

“注”也寫作“註”。用“注”作注書名稱的很多,如漢鄭玄《周官注》《儀禮注》《禮記注》、高誘《戰國策注》《呂氏春秋注》、魏王弼《老子注》、吳韋昭《國語注》、晉郭象《莊子注》、張湛《列子注》、南朝宋裴松之《三國志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唐尹知章《管子注》、楊倞《荀子注》、顔師古《漢書注》、李賢《後漢書注》、李善《文選注》、清仇兆鰲《杜詩詳注》等。

3.箋

《說文解字?竹部》:“箋,表識書也。”表識,即表明標記的意思。稱注解爲“箋”,是從漢鄭玄注《詩》開始的。他稱自己的注解爲“箋”,是因爲他注《詩》是以《毛傳》爲基礎的。如果《毛傳》有隱晦簡略的地方,則加以補充說明;如果有和《毛傳》不同的意見,則標記在《毛傳》的旁邊。記的多了,就成爲一部書,稱爲《毛詩傳箋》。可見,他注《詩》稱“箋”,具有闡發、補充、訂正《毛傳》的意思,這和自成一家之言的注解有所不同。後人單稱自己的注解爲“箋”的不多。

“箋”和“注”可以連用,稱爲“箋注”。清人稱注解爲“箋注”的很多,如吳兆宜《庾開府集箋注》《徐孝

穆集箋注》、陳熙晉《駱臨海集箋注》、方世舉《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馮浩《玉谿生詩箋注》等。

4.詁訓

漢代單以“詁”“訓”爲注書名稱的很多,如申培《魯詩故》(“故”與“詁”通用),韓嬰《韓詩故》,杜林《蒼頡故》,賈逵《尚書訓》等,清洪亮吉有《春秋左傳詁》。

“詁”和“訓”可以連用,稱爲“訓詁”,如漢劉陶《尚書訓詁》《春秋訓詁》等。

“詁”還常和“解”連用,稱爲“解詁”,如漢賈逵《春秋左氏傳解詁》《國語解詁》、何休《春秋公羊傳解詁》、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等。

5.說解

《說文解字?言部》:“說,說釋也。”即說明解釋的意思,

引申爲解說詞語,因此注書也叫“說”。漢代以“說”爲注書名稱的很多,如《詩》有《魯說》《韓說》,《禮》有《中庸說》,《論語》有《齊說》《魯夏侯說》,《孝經》有《江氏說》《翼氏說》,劉向有《說老子》等。後代有宋呂祖謙《春秋左氏傳說》,清惠士奇《易說》《禮說》《春秋說》,郝懿行《易說》《書說》等。

《說文解字?角部》:“解,判也。”又《刀部》:“判,分也。”“解”的本義是分析,所以分析語義也叫“解”。以“解”爲注書名稱的,如漢服虔《春秋左氏傳解》、高誘《孝經解》《淮南鴻烈解》等。

6.音義

“音義”就是辨音釋義的意思。以音義爲注書名稱的,如魏孙炎《爾雅音義》,吳韋昭《漢書音義》,晉徐廣《史記音義》,唐何超《晉書音義》,宋孫奭《孟子音義》等。

“音義”又稱爲“音訓”“音詁”“音注”“音釋”“音解”等。如漢服虔《漢書音訓》,明楊慎《周官音詁》,元胡三省《資治通鑑音注》,宋羅復《詩集傳音釋》,許翰《太玄經音解》。

7.章句

“章句”就是分章析句來解說古書的意義。漢代學者注解古書,除解釋詞義之外,往往還要串講全句或全章的大意,這種注解稱爲“章句”,如漢趙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辭章句》等。後代注解也有稱“章句”的,如宋朱熹《大學章句》《中庸章句》等。

8.集解

“集解”有兩種情況。一是通釋經傳的,如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它不僅解說《春秋》,而且解說《左傳》。這種情況的“集解”不多,就其性質而言,它和一般的注解沒有什麽區別,因爲《左傳》和《春秋》早就合流了。二是彙集各家說解的,如魏何晏《論語集解》,它採集了孔安國、包咸、周氏、馬融、鄭玄、陳群、王肅、周生烈八家之說,再加上他本人的意見,滙成一書,以便閱讀。通常所謂的”集解”是指這一種。“集解”的産生,是因爲一些重要的古籍歷代給它們作注解的人很多,但又往往意見不一致,所以就有人把前人的說解選集在一起,加以比較,作出論斷。後世如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清孫希旦《禮記集解》、王先慎《韓非子集解》、王先謙《荀子集解》《莊子集解》《後漢書集解》等等都是。

這種“集解”還有稱“集釋”“集注”“集傳”的,如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宋朱熹《論語集注》《孟子集注》《楚辭集注》《詩集傳》、蔡沈《書集傳》等。

晉范寧《春秋穀梁傳集解》情況特殊,是他本人“與二三學士及諸弟子”集體注解的,跟上述“集解”有所不同。

9.補注

“補注”就是補充舊注的遺缺。如宋洪興祖《楚辭補注》、清孔廣森《大戴禮記補注》、鍾文烝《穀梁補注》、王先謙《漢書補注》、惠棟《後漢書補注》等。

10.疏義疏正義

《說文解字?疏部》:“疏,通也。”“疏”就是疏通的意思。用於注書,就是對於原文原注有骾阻的地方加以疏通,把經文的含義闡發出來,因此也叫“義疏”(疏通其義)、“正義”(使其義得正)。以“疏”(義疏、正義)爲注書名稱的有很多,如梁皇侃《論語義疏》,唐孔穎達《五經正義》、賈公彥《周禮義疏》《儀禮義疏》、徐彥《春秋公羊傳疏》、楊士勛《春秋穀梁傳疏》、宋邢昺《論語正義》《爾雅義疏》《孝經正義》,清陳奐《詩毛氏傳疏》、孫詒讓《周禮正義》、胡培翬《儀禮正義》、陳立《公羊義疏》、劉寶楠《論語正義》、皮錫瑞《孝經鄭注疏》、焦循《孟子正義》、邵晉涵《爾雅正義》等。

“疏”除稱“義疏”“正義”之外,又叫“義注”(注明其義)、“義章”(彰明其義)、“義證”(證明其義)、“義略”(義理的大略)、“講疏”(講習用的義疏)等。

關於“疏”“義疏”“正義”等名稱還需要做兩點說明:一是這類名稱一般是用來疏通經書及其注解的,有的子書或史書雖然也用“疏”或“正義”的名稱,但是却只疏通正文而不涉及注文,如唐成玄英《莊子疏》和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就是如此。二是後代有的注解雖然叫“義疏”,但也不是疏通原文原注,而是廣采群書,補充舊注,究明原委,如清郝懿行《爾雅義疏》就是如此。其性質類似於“疏證”。

11.疏證

“疏證”就是會通古書的義理來加以補充、校訂、考證和闡釋。如清皮錫瑞《鄭志疏證》、王念孫《廣雅疏證》、戴震《方言疏證》、畢沅《釋名疏證》、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等。

以上介紹的是一些常見的注解名稱。這些名稱的異同,都是就其基本情況而言的,其中也有些書的內容或體式和我們講的這些名稱不盡相符。

二、注解的體例

注解常見的情況有下列四種:

第一,釋詞。如上例“馬曰:'子者,男子之通稱,謂孔子也'”。馬融就只注釋了“子”字。

第二,串講。把一句或幾句連串起來講解。如前例鄭箋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兩句作了串講:“我事女三歲矣,曾無教令恩德來顧眷我。”這種方式雖然表面上沒有釋詞,但實際上是在串講中附帶地注釋了詞義,如以“事”釋“貫”,以“眷”釋“顧”都是。

第三,釋詞並串講。這是前兩种方式的同時使用。如上例,“王曰:‘時者,學者以時誦習之。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悅懌。”王肅不但解釋了“時”字,並且把“學問時習之,不亦說乎”全句串解了一下。

第四,通釋全章大意。如現在流傳的漢趙岐的《孟子章句》,就是採用既釋字句也釋全章大意的辦法。《孟子章句》每章之後都有“章指”,“章指”是通釋全章正文的大意的。例如《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也”章的後面有:“章指言:'王化之本,在於使民養生喪死之用備足,然後導之以禮義;責己矜窮,則斯民集矣'”。這種辦法,為的是使文章的意義更為明顯,幫助讀者對全章的大意有一個總的了解。

三、注解的術語

注解的術語很多,這里不可能一一列舉,我們只介紹幾個較為常見的術語。

1.曰,為,謂之

使用這幾個術語時,被釋的詞總是放在“曰”“為”“謂之”的後面。這幾個術語的作用相同,它們不僅用來釋義,並且用來分别同義詞或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别。例如:《論語·先進》:“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朱熹注:“穀不熟曰饑,菜不熟曰饉。”《爾雅·釋天》:“穀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谷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二穀不升謂之饑,三穀不升謂之饉。”《詩經·術風·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論語·學而》引此)。毛傳:“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象謂之磋,玉謂之琢,石謂之磨。”

“饑”與“饉”是同義詞,“切”“磋”“琢”“磨”是近義詞,注釋家有時用“曰”,有時用“為”,有時用“謂之”來區分它們。在注釋並區分這類同義詞或近義詞時,既可用“曰”,也可用“為”,也可用“謂之”可見“曰”“為”“謂之”的作用是相同的。這種“曰”“為”“謂之”略等於現代漢語的“叫做”。

2.謂

“謂”和“謂之”不同,前面說過,使用“謂之”時,被釋的詞總是放在“謂之”的後面,使用“謂”時,被釋的詞則都是放在“謂”的前面。可見這兩個術語的差别是很明顯的。“謂”這個術語,往往是在以具體釋抽象、或以一般釋特殊的情況下,才用上它。例如:《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孔安國注:“政謂法教。”《論語·子罕》:“後生可畏。”何晏注:“後生謂少年。”

“政”的概念比較抽象,故用比較具體的概念“法教”來注釋它;“後生”的概念比較特殊,故用比較一般的概念“少年”來注釋它。這都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原文。

3.貌

“貌”字一般用在動詞或形容詞的後面。使用“貌”字時,被釋的詞往往是表示某種性質或某種狀態的形容詞。例如:

《詩經·衛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朱熹注:“沃若,潤澤貌。”《論語·陽貨》:“夫子莞爾而笑。”何晏注:“莞爾,小笑貌。”《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何晏注:“循循,次序貌。”

這種“貌”字略等於現代漢語的“......的樣子”。

4.猶

使用這個術語時,釋者與被釋者往往就是同義或近義的關係。例如:

《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毛傳:“側,猶厓也。”《詩經·小雅·節南山》:“赫赫師尹,不平謂何?”箋云:“謂何,猶云何也。”

用“厓”釋“側”,用“云何”釋“謂何”;因為“云”“謂”義同,“側”“厓”義近。這種“猶”字略等於現代漢語的“等於說。”以上“曰”“為”“謂之”“謂”“貌”“猶”六個術語,都是單純用於釋義的。

5.之言,之為言

使用這兩個術語時,必然是“聲訓”;除了釋義之外,釋者與被釋者之間有時是同音的關係,有時是雙聲疊韻

古代汉语试题6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6)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10) 1、在古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 A 不谷 B 惠 C 令 D 陛下 2、许慎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 3、从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语言现象分析下列句子的加点词,不属于联绵词的是:() A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凡民有丧,匍匐救之D子慕予兮善窈窕 4、下列句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句子是:() A 制,严邑也。 B 是皆秦之罪也。 C 南冥者,天池也。 D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 5、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 A 然煮烹烧 B 遵道建造 C 鄙阶阵都 D 物特牢牺 6、《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 A 贾逵 B 郑玄C许慎D 马融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之“已”的用法或意义是:() A 动词“停止”B同“矣”,语气词。C 副词“已经”D 而已、罢了 8、下列几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有:() A 迹、跡 B 知、智 C 详、佯 D 沽、酤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有:() A 王者贵乎?士贵乎?B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C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D 小国寡民 10、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姜氏何厭之有?B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C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D莫之夭阏者。 二、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空格上)(1ⅹ10) 1、我国第一部专门解释词义的辞典是(),它共分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等等。 2、《老子》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所以又称为()。 3、在《北冥有鱼》一文里,庄子运用()的艺术手法刻画了鲲鹏的高大形象,使之与渺小的斥鴳形成强烈对比。 4、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链条式引申和()。 5、《诗经》的语言以()为主,兼用杂言,显得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有一种形式美。 6、汉字产生的途径有记号和()。 7、“为酒甚美,縣帜甚高”的“縣”与()构成古今字。 8、《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选自(),原书本无题目,这一题目是选者后来加的。 9、尽管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汉字的(),而不是源。 10、“離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的“離”与()构成通假字。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10)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3、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4、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5、宋人有酤酒者。 6、泾以渭浊,湜湜其止。 7、多行不义,必自斃,子姑待之。8、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0、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四、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种类型(1×10) 自:北:眉:上:莫:吠:雲:三:其:霜: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言中的词随文而异现象较为常见,古代汉语中尤为突出。《马氏文通》在初创词类之时就已经发现汉语所分的词类同语法成分无法对应的问题,所以提出“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词类活用的问题清人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就已经注意到了,而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理论加以系统论述,是在近人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一书中。此后,这个问题一直被语法学界看作是古代汉语语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世纪80年代,语法学界对“词类活用”说给予了新的关注,学者们用更审慎的态度对古汉语中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重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指出应该对众多的活用说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分析本用、活用、兼用等各种现象。 应当承认,现今通行的“词类活用”说本身确实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活用类别不清、活用范围不明、词类活用的滥用以及对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模糊认识。词类活用现象是古籍中的常见现象,本文在辨正了部分词类活用滥用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词类活用与兼类的区别及判别词类活用的方法。 一、词类活用的滥用与词的兼类现象 (一)词类活用的滥用现象 1.由于不理解词的本义而误作活用 词的本义是指词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举证的最古

的意义。如果没有通过古文字文献资料而深入地探求词的本义,刻意造成解读上的偏差甚至错误。例如: 《史记·商君列传》:“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留侯世家》:“子房前!”两句中的“前”,有的教材将其释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前”,金文作,字从止舟,象人足在船上,表示前进。《广雅·释诂》对“前”的意义解释得非常明确,曰:“前,进也。”又如《左传·昭公元年》:“二执戈者前矣”。《庄子·盗跖》:“孔子下车而前。”《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马于此,然驱之不往,引之不前。”“前”的古文字形体和众多的文献书证均可证明“前进”乃“前”的本义,是古代的常用义,“前”原本就是个动词。既然如此,就不应视其为名词用如动词。 “军”为“屯扎、屯兵”之义,而许多教材则释为“名词用如动词”。军,金文中从车从勹(音同包,包围),本义为用战车环绕为营垒。上古车战,军队驻扎时以车自围。《说文·车部》:“军,圜围也。”《广雅·释言》:“军,围也。”古注多训“军”为“屯”。如《国语·晋语》:“军于庐柳。”(韦昭注:“军犹屯也。”);《战国策·齐策》:“军于邯郸之郊。”(姚宏注:“军,屯也。”);《吕氏春秋·权勋》:“以军于秦周。”(高诱注:“军,屯也。”)。可见“军”的本义为“屯扎”,本身也是个动词,不应视为名词活用如动词。 又如“饭”为“吃饭”之义,有的论著将其释为名词用如动词。饭,旧读上声,动词,表示“吃饭”。《说文·食部》:“饭,食也。”段玉裁注:“云食也者,谓食之也,此饭之本义也。引申之所食为饭。”典籍中多用其本义,如《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

郭锡良本《古代汉语》考试题库

郭锡良本《古代汉语》考试题库 古代汉语试题·一 一、填空(20分) 1、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谦称代替第人称,尊称代替第人称。 2、文学学家主要凭来辨析本义。从造字方法上来看,最能反映本义。形声字的和本义亦有密切关系。 3、《经籍籑诂》由清代等编纂,这是一部专门收集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全书共分为卷。 4、“比类合谊,以见指为”是许慎给“六书”中下的定义。 2、“鹿、逐、鼎、甘”四字中,会意字是。 3、“难”本是鸟名,后用来表示不容易,这种情况在“六书”中属于。 4、“荆”是个形声字,它的形符是。 5、“哲一喆、奉一俸、后一後”三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6、把中古三十六字母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分出的五个类别是__、__、__、__、__。 7、研究上古声母得出上古只有舌头而无舌上音结论的是清代的学者。 8、“从”意为“跟随”时,音cóng;用作使动词时,音 zòng 。这种改音别义的方法叫。 9、当一首七言律诗首句的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仄”时,其领联对句的平仄应是。 10、三十六字母中,舌头音指,舌上音指。 二、简答题(40分) 1、同中古声母相比,上古代汉语声母的何不同特点?各举例说明。(5分) 2、什么叫“读破”?怎样看待读破?(5分) 3、下列各句中“字”的意义是怎样引申的?请用示意图表明它们之间的引申关系(5分) A、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B、仓颉之初作书,盖依声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C、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D、搜奇扶怪,雕镂文字。 E、二兄早逝,奉嫂字孤,恩礼兼尽。 F、高丽国王王治请婚于辽,辽许以东京留守萧恒德女字之。 G、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4、区别下列各组字在古书中表意上的差异(5分) (1)后:後 (2)征:徴 (3)余:馀 (4)丑:醜 5、请说明章炳麟、黄侃、曾运乾在上古声母的研究上有何特点。(5分) 6、中古声母演变为现代普通话声母,主要变化是什么?(5分) 7、古人名、字之间常有同义、近义关系,请举三例说明之。(5分) 8、《诗经·鄘风·硕鼠》:“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毛传:“止,所止者息也”。郑笺:“止,容止。《孝经》:‘容止可观’。”释文云:“无止:《韩诗》:‘止,节’,无礼节也。请说明这三家注何者为优?为什么?(5分) 三、标点下面二段古文(20分) 1、段氏說文注與桂馥王筠並列量其殊勝固非二家所逮何者凡治小學非專辨章形體要於推尋故言得其經脈不明音韻不知一字數義所由生此段氏所以爲桀旁有王氏廣雅疏證郝氏爾雅義疏咸與段書相次郝於聲變猶多臆必之言段於雅訓又不逮郝文理密察王氏爲優然不推說文本字是其瑕適若乃規摹金石平秩符璽此自一家之業漢之鴻都鳥篆盈簡曾非小學之事守也專治許書竄句增字中聲雅誥略無旁通若王筠所爲者又非夫達神恉也(15分) 2、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江南耿介之意既伤壹欎之怀靡诉临渊有怀沙之志吟泽有憔悴之容骚人之文自兹而作(5分) 四、把下面的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篠。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雞爲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10分) 2、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于今之作者,异乎古昔。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末。自兹以降,源流实繁。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戒猎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附加题(可做可不做): 1、翻译下列文言文:(10分) 绰然亭西三四里,有双山曰“标“,各广四十亩,童无树林。东西并峙,皆青石迭矗,势陂陀,可步而上。按《舆图经》无其名,盖土人以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其居东埏,上有洞如屋,可避风雨。(10分) 2、标点古文: 夏公會齊侯于祝其實夾谷孔丘相犁彌言于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齊侯從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兩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侯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偪好於神爲不祥於德爲愆義于人爲失禮君必不然齊侯聞之遽辟之

古代汉语:词汇讲稿

第二章詞彙 第一節古今漢語詞彙的異同 一、古漢語的字和詞 對於古漢語詞彙的學習,一個首要的問題是分清楚字和詞。字是用來記錄詞的。漢字雖然有音有義,但音義是有聲的語言賦予它的,它本身只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而已。脫離了漢語,漢字便失去了文字的性質。例如“日”,對於不懂漢語的人來說,絕對不會把它讀作rì,也不會跟空中的太陽聯繫起來。 但是由於上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爲主,單音詞書寫時,一個詞就寫成一個漢字。再加上字形所反映的本義往往與詞義有關係,所以,古人一般把一個字當成一個詞,用“字”稱呼詞,用“字義”指詞義。這樣一來,造成了這樣一種錯覺,仿佛漢字是直接記錄概念的,不自覺地將字和詞混同了起來。例如《顔氏家訓·書證》: 《禮》云:“定猶豫,決嫌疑。”《離騷》曰:“心猶豫而狐疑。”先儒未有釋者。案:《尸子》曰:“五尺犬爲猶。” 《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吾以爲人將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如此往還,至於終日,斯乃豫之所以未定也,故稱猶豫。 “猶豫”本來是一個聯綿詞,“猶”、“豫”只是記錄兩個音節。但《顔氏家訓》中過分注重字形,混同字詞,把聯綿詞“猶

豫”中的“猶”和“豫”看作兩個詞來解釋,這是不正確的。對此,清代學者黃生批評說: 猶豫猶容與也。容與者,閒適之貌;猶豫者,遲疑之情。 字本無義,以聲取之爾。俗人妄生解說,謂獸性多疑,此何異以蹲鴟爲怪鳥哉。考諸傳記,惟《文帝紀》作“猶豫未定”,《楊敞傳》(“猶與無決”)、《陳湯傳》(“將卒猶與”)、《後漢來歙伏隆傳》皆作“尤與未決”。蓋以聲狀意,初無一定之字,妄解獸名者,眼縫自未開爾。(《義府》卷下) 在古代文獻中,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字記錄的就是一個詞,字和詞具有一定的對應關係。但並非所有字和詞都是一對一地對應。在不少情況下,古代漢語的字,不等同於詞。具體表現爲:同一個字形記錄不同的詞;同一個詞用不同字形記錄。這就是“同字異詞”和“同詞異字”。 (一)同字異詞 造成同一個字形記錄不同的詞的原因大致有下面幾種: 1.假借 (1)本無其字的假借。例如: 夫——夫1(成年男子)、夫2(指示代詞)、夫3(語氣詞)“夫”字本爲表示“成年男子”的這個詞造的字。例如《詩經·秦風·黃鳥》:“維此奄息,百夫之特。”(特:傑岀者)即其例。漢語中表示“指示代詞”和“語氣詞”的詞,本無其字,但人們並沒給它們造字,而借用表“成年男子”的“夫1”記錄。例如《戰國策·齊策四》:“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此爲夫2(指示代詞)。《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此爲夫3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模拟题和答案

九、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大案 古代汉语试题(A) 一.填空题(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许慎六书“假借”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体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汉字的本义主要依靠汉字的_________。 5.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着的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句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作谓语。 7.上古汉语判断句很少用判断词_______来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十三经》中的_______。 9.“莫”的本义是______,“莫”的今字是________。 二.解释下列词语意义并指出词性(每题1分,共20题,共20分)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雉: 2.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诸: 3.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5.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焉: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 7.贼民之主,不忠。 贼: 8.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殿: 9.虽然,必告不谷。 不谷: 10.晋侯问嗣焉,称解狐。 称: 1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过: 1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发: 1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顾: 14.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诚: 15.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 16.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茍:

古代汉语试题(下)评分标准以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下) 一、解释术语(20分) 古无舌上音三十六字母叶音说四库全书总目 二、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该句(10分) 1.(苏天爵)进为师长,端已悉心,以范学者。(《元史·苏天爵传》)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史记·孝文本纪》) 3.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4.欲影正者端其表。(《盐铁论·疾贫》) 5.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史记·赵世家》)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说明它们前置的条件,并翻译全句(10)。 1.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史记·孔子世家》) 2.旁无介绍,惴惴然疑先生之未必我见也。 (袁枚《徐灵胎先生传》)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国之将乱也? 以其不嗜贤也。(王符《潜夫论》) 5.谁为为之,孰令听之。(《报任安书》) 四、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其主语和谓语。(10分) 1.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战国策·魏策四》) 3.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率善人也。(《史记·孝文本纪》) 4.角抵者,相扑之异。又谓之争交。(《罗梁录》卷二十《角抵》) 5.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 梁传·僖公二年》) 五、根据古汉语中的被动表示法,给下列句子填上适当的表示被动意义的词(10分)。 (1)兵败()陈涉,地夺()刘氏。(《汉书·贾谊传》) (2)秦城恐不可得,徒()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4)吏当广所失亡多。()虏()生得,当斩。(《史记·李将军列传》) (5)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天下笑。 六、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词,并说明其类别和语法功能(10分)。 1.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2.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史记·陈涉世家》) 4.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荀子·天论》) 5.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新序·杂事》) 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10分,要求一律划在字的上方,用一代表平,用|代表仄。用△代表拗,用*代表救。注:加点的字是古入声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杜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八、给下面一段《诗经》经文的注疏加上标点,并将毛传(下画——)、郑笺(下画~)、孔疏(下画=)及《经典释文》的注释(下画····)表示出来,最后回答问题(20分): 交交黄鸟,止于棘。兴也交交小貌黄鸟以时往来得其所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笺云黄鸟止于棘以求安已也此棘若不安则移兴者喻臣之事君亦然今穆公使臣从死则刺其不得黄鸟止于棘之本意谁从穆公,子车奄息。子车氏奄息名笺云言谁从穆公者伤之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乃特百夫之德笺云百夫之中最雄俊也临其穴,惴惴其栗。栗栗惧也笺云穴谓塜圹中也秦人哀伤此奄息之死临视其圹皆为之悼栗○惴之瑞反栗音栗圹苦晃反彼苍者天,歼我良人。歼尽良善也笺云言彼苍天者天诉之○歼子廉反徐又息廉反诉苏路反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笺云如此奄息之死可以他人赎之者人皆百其身谓一身百死犹为之惜善人之甚○赎食烛反又音树[疏]交交至其身○毛以为交交然而小者是黄鸟也黄鸟飞而往来止于棘木之上得其所以兴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今穆公使良臣从死是不得其所也有谁从穆公死乎有子车氏名奄息者从穆公死也此奄息何等人哉乃是百夫之中特立雄俊者也今从穆公而死秦人悉哀伤之临其圹穴之上皆惴惴然恐惧心悼栗乃诉之于天彼苍苍者是在上之天今穆公尽杀我善人也如使此人可以他人赎代之兮我国人皆百死其身以赎之爱惜良臣宁一人百死代之…… ①毛传是如何解释“交交”一词的? ②郑笺是如何解释毛传的“兴也”? ③“圹”字的反切是什么?读什么音?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上古经典著作中广泛撷取相关例句,并将其细致分类,充分地证明了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普遍性并简要地探索了其中的规律性。与此同时,本文也对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做以总结。 关键词:词类活用特殊意念动宾关系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的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的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是古代汉语教材、专著,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的词语做出正确解释,解决了文言文阅读和注释中的一个大问题。这些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近些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词类活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异议。例如,很多人认为目前许多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研究和文言文的注释中都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对词类活用现象加以准确细致的学习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使用和学习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一、绪论 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譬如名词经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而形容词则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例如: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四》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其中?疾?为形容词,作?走?的状语。?粟?为名词,作句子的宾语;而第三句中的?生?作句子的谓语,为动词词类。 以上这种情况,古今都是相同的。但是在上古汉语里,还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语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被使用语言的人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了他类词的语法特点,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类现象叫做词类活用。①例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句话: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字在一般情况下是用作形容词词性,但在某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例如在上面几句里,第一句的?美?是形容词,第二句的?美?是用为名词,而第三句的?美?则用为动词。其中后两个?美?就是词的活用。 二、具体分类 由于人们的理解不同,因而对于词类活用的具体分类也有所不同。各家都有自己的分类标准。按照李新魁在《汉语文言语法》一书中的观点,我们可以以是否需要加上?特殊意念?来理解某个词这一标准来将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分为一般的活用和特殊的活用。

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本科的结业水平。古代汉语课程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是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以及自学考试特点编制而成的。自学内容共分两大部分,即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和古文阅读实践。基础知识方面包括绪论、文字、词汇、语法、古代文献阅读的基本知识等部分,古文阅读实践方面包括古文阅读、古文句读、古文今译、古文背诵等部分。除绪论部分外,其他各部分均一一列出知识点,并提出具体的考核要求。其中,凡要求“识记”的内容,应考者应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识记。凡要求“理解”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都与考核点直接相关,应考者应熟知其概念和有关知识,理解其原理,并能在语言环境中予以辨认。凡要求“应用”的内容,必须做到在了解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使之转换为能力,即能运用有关知识和理论来分析解决古代汉语书面语中的相关问题,并指导对古书的阅读。 壹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能较系统地掌握大纲所列出的各种基础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同文字、词汇、语法等内容有关的语言现象。 一、文字部分

(一)基本要求 了解汉字的结构类型和字体演变常识。重点掌握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汉字结构的特点,并能通过结构分析辨认或理解常用汉字的本义。理解并掌握古书用字中字与字关系的各种常见现象。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1.汉字的形体结构 (1)识记:许慎提出的“六书”中象形、指意、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概念。 (2)理解:象形、指意、会意、形声四种汉字结构的特点。 (3)应用:掌握指定教材中分析过的所有例字的形态结构类型,并能举一反三,对与教材所举例字形体结构相似的汉子予以正确分析。 (4)应用:了解义符、声符等概念,并能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 2.汉字本义与形体结构的关系 (1)理解:指定教材分析过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本义及其同形体结构的关系。 (2)应用:掌握形声字的本义同义符的关系。 3.古书用字中字与字关系的情况 (1)理解:了解通假字、异体字、分化字等概念,并能分辨这三种用字现象的区别。 (2)应用:了解本字、后出本字、通假字、本义与假借义等概念,对于指定教材中所举的通假字例及文选中曾注明的常见通假字能够正

古代汉语考试重点

古代汉语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切: 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被切字的声母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跟反切下字相同。 2、叶音: 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 3、古音通假: 古代汉语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 4、声纽: 古代声母用汉字代表,称为“字母”,上古也称“声纽”或“纽”。 5、入派三声: 是一种声调系统的变化。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代的入声发展逐渐消失,分别演变派入到平、上、去三个声调中去。具体情况是: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去声,清声母入声字分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各调中去。 6、平仄: 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律”。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古代的入声现在转入其他三声中。 7、破读、如字: “破读”是通过改变字(词)的读音来区别词义或词性的方法。传统上把一个字(词)原来的读音叫“本音”或“如字”,把改变的读音叫“破读”或“读破”。 8、读若、读如: 注音术语,主要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它实属一种譬况法,与现代用音标注音相比较是粗疏的,注释字与被释字的读音有时不完全相同,只是相近。 9、浑言、析言: 浑言:汉语训诂学用语,指笼统的说。 析言:对同类事物,辨析异同,另加别名。 10、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作动、形容词作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 11、疏: 由于时代的变迁,前人的注解已经不再容易理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成为“疏”,也叫“正义”。 12、黏对: “黏”: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上联对句是A型,则下联出句是a型;上联对句是B型,则下联出句是b型。 “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出句是a型,则对句是B型;出句是b型,则对句是A型。 13、拗救: 所谓拗句,就是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 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 二、简答 1、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同时拥有几种不同的词性,经常性地具有几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兼类是词

古代汉语练习题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练习(词类活用) 班级:姓名:学号: 一、简答: 1、什么是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有哪几种? 2、怎样区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试举例说明。并说明如何翻译。 3、试说明名词做状语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4、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情况主要有哪些?应该如何辨认?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A.斩一首者爵一级B.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C.曹人凶俱,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 D.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2.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 A.裂裳衣疮,手往善药 B.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C.范增数目项王D.诸侯宾至 3.下列各句含宾语前置现象的是() A.姜氏何厌之有B.楚君之惠,末之敢忘 C.除君之恶,唯力是视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4.对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组分析错误的是() A.子重使太宰伯州犁待于王后(动宾)B.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连动)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D.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偏正) 5.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是() A.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B.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手谒,人见平 C.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 D.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四、指出并具体说明下列文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2.赵王不听,遂将之。(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3.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4.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5.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韩信拜将) 6.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韩信拜将)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选择题1、下列字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A)A、條脩倏修B、福视神祈C、脾胡肺胃 D、颖颍顿颈2、下列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D)A信——伸B遁——遯C说——悦D距——拒3、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C)A矜——鳏B歌——謌C辟——避D昏——婚4、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B)A姜氏何厌之有?B敢问何谓也?C夫执舆者为谁?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D)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6、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C)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B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盍各言尔志?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B)A象有齿以焚其身。 B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C 空自苦无人之境,信义安所见乎。D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8、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B)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是非君子之言也。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9、下列句中,“于”引进比较对象的一句是(D)A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B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C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C)A惠等哭,舆归营。B文人相轻,自古而然。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二、填空题(共20分)1、《说文解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部首,全书共分540个部首。2、《经传释词》的作者是王引之。3、近人张相所编,汇集唐宋元明清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并加以解释的一部工具书是《诗词曲语辞汇释》。4、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解,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其中“东”和“红”两字在语音上具有叠韵的关系。4、根据“四书”分析,“綱”字的构造类型是形声,本义是鱼网上的总绳。5、根据“四书”分析,“亦”字的构造类型是指事,本义是腋窝。6、《说文解字叙》关于“六书”中的“象形”的解释是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7、从造字结构分析“之”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姜氏欲之,焉辟害”句中,“之”用的是它的假借义;至于在“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句中,“之”字用的是它的本义。8、在《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句中,“之”的词性是代词,其语法功能是复指前置宾语无贿无令名。9、在“文以五月五日生”句中,“以”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表示凭借某种原因。10、在“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句中,“与”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或意义是介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11、在“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句中,“其”的词性是代词。三、释词题(共30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分)1、收族陵家,为世大戮。戮:羞耻2、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3、载玄载黄,我朱孔阳。阳:鲜明4、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贿:财物5、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肃:敏捷6、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焚:毁灭7、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物故:死亡,“物”通“殇”,死8、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绝:穿过9、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则:效法10、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贳:赦免,宽大(二)说明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无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共10分)(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莫: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2)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所以:介词“以”和辅助性代词“所”结合构成的习惯格式表示用来……的方式、手段(3)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乎:表示处所(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为: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5)吾孰与徐公美?孰与:疑问代词“孰”和介词“与”组合,表示比较,“哪一个更”。四、古文标点题(共10分)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活用概念:指一个词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 词类活用几种主要类型: 一.名词用作状语 二.意动用法 三.使动用法 四.名词用作动词 一.名词用作状语(古代汉语除专有名词外,一般名词都可以作状语。) (一).时间名词作状语 1.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例: 1)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 2)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早发白帝城》) 2.“岁”、“月”、“日”的用法,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意义复杂: 1).岁,月,日+行动性动词。例: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 2)日月作状语,表示情况逐渐发展。例: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日:一天天。 3)“日”用在句首,表示对往事的回顾。例: 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左传》)“日”表回溯 4)表及时,按时,当时。例: 秋水时至,百川灌海。(《庄子.秋水》)时:及时 5)时间名词作状语,用“而”或“以”与谓语中心连接。例: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二).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工具或依据。例: 1) 伍子胥橐载而出韶关。(《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2)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起义》) 例一中“橐”本义是“口袋”,在这里用在动词“载”的前面,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或凭借。意思为“用橐载”。例二中“法”是名词,在句中作“皆斩”的状语,表示依据。译为“按照法律” 2.表示对人的态度。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 例子中“兄”是名词用作“事之”的状语。表示“用对待兄长的态度去对待他”。 3.表示方位或处所。例: 1)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

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古漢語通論(七) 判斷句,也字 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的词组為謂語,表示判斷的。在現代漢語裏,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一般要用係詞(判斷詞)“是”字來聯繫,例如“我是中國人”。但是在秦漢以前, 判斷句一般不用係詞,而是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來幫助判斷。例如:制,巖邑也。(左傳隱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傳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傳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戰國策·趙策)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有時候在主語後面用語氣詞“者”字表示提頓,然後再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例如: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戰國策·趙策) 彼吾君者,天子也。(戰國策·趙策) 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臣之所好者,道也。(莊子·養生主) 這種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應的句子,是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典型結構。 在先秦時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誤解為係詞,實際上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或謂語。例如: 是吾師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論語·季氏) 在這兩個例子裏,“是”字用作主語,“吾師”“社稷之臣”是謂語。

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戰國策·魏策) (今天就是這樣。) 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湯之問棘也是已[1] (莊子·逍遙遊)“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語氣詞。 在這三個例子裏,“是”字用作謂語,“今日”“武王”“湯之問棘”是主語。 在判斷句中,人們所判斷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時候是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在前面敘述過了,然後用指示代詞“是”字或“此”字複指,使意義更為明確。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 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莊子·逍遙遊) 在第一個例句裏,“是”字複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這件事情,其餘由此類推。 但是,在古代漢語裏,這種用來複指的指示代詞往往不用。這樣,好像不是判斷句,其實仍是判斷句。例如: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願也。(左傳僖公四年)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是)君之惠也。(左傳成公三年) 在第一個例子裏,“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語,“寡君之願也”是謂語,其餘由此類推。 有些判斷句由於主語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經在上文出現,所以省略主語,這種情況一般出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

古代汉语复习(二)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四运动”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分界线。 2、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独体字,是汉字发展的基础。 3、形声字的声符起到表音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声符来读准该字。 4、“望洋兴叹”可解释为“望着汪洋大海而叹息。” 5、“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句中“责”的意思是“责令,命令”。 6、词义缩小的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 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是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意为“用箕畚”。 8、“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活用为使动用法,意为“使……变绿”。 9、“不亦……乎”表委婉的反问句式,意在肯定,可翻译为“不也……吗”。 10、“朕皇考曰伯庸”中的“朕”属于代词,表示第一人称“我”。 二、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选择下列各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是() A、鸟羊果 B、人手寸 C、木山北 D、大泉章 2、下列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休息依靠 B、采取寻找 C、册封冰雹 D、礼堂电影 3、“塞向墐户”中的“向”用的是本义,意思是() A.向北的窗户B.方向C.朝着,对着D.从前 4、下列同义词中不属于轻重程度不同的是() A、饥,饿 B、疾,病 C、惊,恐 D、征,伐,侵,袭 5、下列句子中的“鄙”是表示其本义的一句是 (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6、下列句子无使动用法的是() 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时(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D、项伯杀人,臣活之。 7、下列加点字中,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鲁欲将.吴起。 D、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下列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是()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D、风吹草低见牛羊。 9、下列否定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是() A、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B、我无尔诈,尔勿我虞。 C、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D、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0、比较下列句子中“而”,其词性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D、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从左右皆肘之用手肘撞 2、夫子轼而听之靠在车轼上 3、曹子手剑而从之(手作状语,用手)拿着剑 4、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 5、范增数目项王用眼睛示意 6、城朔方城修筑 方位名词作动词 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秦师遂东向东走 使动用法 动词使动: 1、齐使田忌将而往/ 齐威王欲将孙斌:使……为将军 2、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使……痛 3、由也兼人,故进之:使之进 4、臣活之:使……活 5、晋侯饮赵盾酒:使…饮 6、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使……朝见 7、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使……病 8、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对方走 形容词使动: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秦弱 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使之贫 3、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贵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固 名词使动 1、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使白骨长出肉,使死者复活 2、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使异姓成为国君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使我我王 4、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使之为臣,使之为友 5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使其身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 匠人斫而小之使。。。变小/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意动用法 形容词意动 1、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看重;轻视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认为。。。少;以……为轻,轻视,看不起 3、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以之为怪,认为。。怪 名词意动 1、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把。。。当作夫人 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把。。。当作药 3、友风而子雨: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子 4、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把它当作鱼肉

现代汉语(讲稿)

第一章绪论 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了解) 1.定义: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放族的语言,是全体汉族人民之间用来交际的语言,也是是汉民族和兄弟民族、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用来交际的语言,它包括普通话和方言。 2.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其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于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界定) 二.现代汉语方言(★:了解) 1.北方方言(占70%)。四个次方言: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 2.吴方言(占8.4%)江浙一带(代表是苏州话\上海话) 3.湘方言(4%)湖南大部(代表长沙话) 4.赣方言(2.4%)江西大部及湖北东南部(代表南昌话) 5.客家方言(4%)粤闽赣效界处及海外(梅县话) 6.闽方言(4.2%)闽南方言(厦门)闽东(福州)闽东(建瓯) 7.粤方言(5%)广东中西南、广西东南、港奥、海外 三.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了解) 1.大力推广应用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首要任务) 2.加强社会用字管理,促进汉字规范化。 1955年《第一批民体字整理表》1964年《简化字总表》 1986年《简化字总表》1965年《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1988年《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练习题 1.语言有哪些基本特点?(语言的符号性和交际工具性) 3.现代汉语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答: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声调,元音占优势,没有复辅音;在词汇方面合成法是主要的构词法,构词单位以单音节实语素为主,类似于印欧语的前缀和后缀,虚语素数量有限,且构词数量也不多;在语法方面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词类和句子成分不像印欧语那样一一对应,而是一种复杂多变的对应关系,句子和短评的构造基本一致,且拥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4.试述普通话和方言和关系。 5.简述现代汉语规范化及其意义。 6.怎样实现现代汉语规范化? 7.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况 一.语音的性质(★★:理解) 语音就是人们说话时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1.生理属性: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声音。 2.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见语言学) 3.社会属性(本质属性):音义结合的任意性;语音的系统性。 二.语音的分析(★★:理解-重点、难点) 1.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人们在听觉上自然感受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2.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分为元音和辅音(分法见语言学语音章) 3.音位:是从某种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根据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 对立性:相同语音环境里能区别意义。 互补性:不出现在相同语音环境里。 4.声母、韵母、声调 区别:声母与韵母是就汉语音节内部结构和位置分析出来的。元音和辅音是对音素发音特点区分出来的。 三.语音的符号(★:了解) 1.汉语拼音方案是记录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法定拼音方案。(1958年2月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