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临床合理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输血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指导本医院临床输血科学、合理、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执行。

1.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积极推广成分输血,严禁

输安慰血,搭配血,人情血,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2.本医院使用血站统一供给的血液,根据临床用血情况,定期向

血站报送用血计划,保持一定的储备血量。

3.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Hb>100g/L

一般不必输血,Hb<70g/L才需输血,Hb在70 g/L ~100g/L之间,结合患者心肺功能以及术后是否有继续出血可能而决定是否输血。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

4.临床医生在给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应根据病情,结合实验室检

查结果认真做好临床输血治疗前的全面评估,记录在病历中。

5.患者需要输血时,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输血治疗的

利弊。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与患者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方可输血治疗。

6.临床输血治疗前,临床医生应开具检查医嘱,对患者进行血常

规、ABO,RH血型、凝血功能、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梅毒抗体、HIV抗体和ALT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或家属。

7.输血申请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主治医师审核签字,严格执行

临床输血审批制度,>2000ml输血应提前3天预约并经医务科审批。

8.为做到有计划地供血,除紧急输血外,应至少输前1天向输血

科递交输血申请单,特殊血液成分如洗涤红细胞,血小板等,提前预约。

9.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生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输血科登记,

到血站无

偿献血,由血站进行初,复检,并负责调取合格血液。

10.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相关医护人员必须对临床输血全过

程中的血液标本采集,输血科标本接收,输血相关试验,血液及成分的接收入库,交叉配血,血液的发放与领取,临床输注前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1.所有输血必须由经治医生填写完整的“输血申请单”,主治医师

或科主任审核,输血申请单要求字迹清晰,病人资料完整,有明确的用血时间和医生签名。

2.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程序,

有科室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急诊用血后应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3.血液预约后到血液送到期间应注意与临床医生保持联系,若有

变故应及时取消预约,血液送到后立即通知临床输用,若有变故但已不能取消预约,应向临床主管医生说明情况,如果此袋血实在不能用出而造成报废,由当事人填写《血液制报废记录》交输血科和财务科处理。

4.对成分血预约单(包括血浆)上的血型必须核查后才可预约,发

现临床医生写错血型应记录在案,并通知该科室改正。

5.对于Rh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及时通知临床,确认备血量,

由主治医生和病人或病人家属签名后,与市血液中心联系相应血液,并及时将联系进展通知临床。

6.新生儿溶血如需换血治疗的,由主治医生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

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血库提供合适的血液,换血由经治

医生实施。

临床输血审批制度

1.临床用血由经治医生掌握病人输血适应症,权衡利弊,并作好

血液成分的选择,报请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人员审查,签字同意后方能申请输血。

2.审查人员应严格掌握病人输血适应症,根据其用血的科学合理

性决定是否审批,对可输可不输的申请应坚决予以取消。

3.急诊、抢救用血由住院科主任、二线值班医生或以上职称人员

审批,并注明“急”字再到血库要求供血。

4.一般治疗用血病人严禁在输血申请单上批注“急”字,以免造

成其他抢救用血的延误。

5. 2000毫升及以上的输血申请必须报医务科审批,血库方可供血;

抢救用血或特殊情况下的输血申请可先供血,但需在输血后24小时内补办审批手续。

输血前告知制度

输血治疗包括输全血、成分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临床抢救急、危重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但输血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传播疾病。

虽然我院使用的血液均由遂宁市中心血站按卫生部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后提供,但由于当前科学水平的限制,输血仍有一些不能预测或不能防止的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病。因此,在行输血治疗前实行告知制度,告知内容主要包括:

1. 过敏反应;

2. 发热反应;

3. 感染性肝炎(乙肝、丙肝等);

4. 感染HIV、梅毒;

5. 感染疟疾;

6. 巨细胞病毒、EB病毒;

7. 输血引起的其它疾病。

临床用血评价及检查通报制度

临床用血的评价主要包括用血合理性的评价和输血后疗效的评价。

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是看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征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指南》。

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是指在输血后,医师要给予输血治疗后疗效评价,看患者输血后较输血前有无疗效或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

定期由医务科组织执行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将检查结果在全院通报,并根据医院相应措施落实奖惩,以严格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的用血。

1.检查人员:由医务科组织成立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小组。

2.检查方法:每季度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历至少10份。

3.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执行输血前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

(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

(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配血标本采集、运送、核对制度

1. 确定输血后,由2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贴好标签的试管,

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床号、血型和

诊断后,采集血样并在采血者栏双人签字。

2. 配血标本需用EDTA抗凝剂抗凝(淡紫色管),采集血液不少于2毫升。

3. 采集血液时不允许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

避免血液稀释,降低抗体滴度引起血型鉴定和配血错误。

4. 血液采集后,由医护人员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家

属及其他非医务人员不得送标本;标本需装入加盖容器运送。5. 输血科人员和送标本人员当面逐项核对,在《合血标本接收登

记本》上确认签字。

取血管理制度

1. 交叉配血试验合格后,输血科人员电话通知用血科室,派医护

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1.取血与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科别、病室、

床号、病案号、血型、血液有效期、血液外观及配血试验结果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确认,方可发血。

2.取血时间填写必须精确到分钟。

3.输血科血液一经发出,不得退回。

4.对于未交费病人急需输血时,在征得总值班同意后,输血科应

及时做好交叉配血试验及时发血,同时将输血记帐单送住院记帐处。

血液输注管理制度

1. 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内容,

并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凝块、变色等异常情况。

2. 输血时由2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到床旁核对受血者姓名、病床号

(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应问题予以确认。

3. 取回的血液要尽快输注,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如因故不能及时

输注要在30分钟之内退回血库暂时保存(应报输血管理委员会批准)。

4. 输血前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用不同献血者血液时,可在

一袋血输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 输血过程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特别要在

输血开始后的15分钟内对患者严密监测(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6. 血液内除生理盐水外,不允许加任何药物,目前不主张在输血前

常规应用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药物(如异丙嗪、地塞米松)。

7. 输血完毕后,应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

将采血袋送回输血科保存7天。

8. 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详细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于

24小时之内送输血科。

9.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三十四条规定的程序进行核对检查。

血液输注标准操作规程

1.输血前由2名护士或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

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质量是否异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负责输血的医护人员带病历到患者床前,再次核对患

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病案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必须使用有批准文号的一次性输血器材,并在有效期内使用。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

轻轻混均,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输用不同供血者

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一袋血应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血液输注时间超过12小时应更换输血器。

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输血前15分钟应缓输(每分钟为2

毫升,约15-30滴);15分钟后若受血者无不良反应,可酌情调整输注速度,再根据失血量、贫血程度、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全程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均应在病历中记录,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技术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并保留残留血液以备复查。

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送输血科保存。血库半年或一年统计上报医务科。

6.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等贴在病历中,如有

输血反应,应将详细情况记入病历,并将血袋送回血库2~8℃至少保存三天。如无反应,将输血器材浸泡24小时消毒处理,再交医院统一焚烧。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及处理登记制度

1.接到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后必须及时收回因输血反应未输完的

血制品,根据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妥善处理:核查病人资料、重新抽取病人标本、用新旧标本重复交叉配血和正反定型、必要时做抗体检测;疑似溶血反应和细菌污染反应,应立即对症治疗和调查分析原因,两者同时进行。(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2.将检测结果及时回馈给临床以利临床医生对症治疗。

3.将发生输血反应患者的姓名、血型、住院号、科室、及输血不

良反应、处理方法、结果等记录于《输血不良反应登记本》。

4.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保留的,临床应立即通

知输血科,由输血科通知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医院、供血单位及

患者三方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由三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无法共同指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5.每半年或一年将输血不良反应统计上报医务科。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1.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是解决临床用血紧张,减少经血传播传染性

疾病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临床必须采取必要的具体措施降低治疗及手术中的临床用血,尤其是降低围手术期患者的用血量,以开展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

2.输血指征:1.Hb>100g/L一般不必输血。2.Hb<70g/L才需输血。

3.Hb在70 g/L ~100g/L之间,结合患者心肺功能以及术后是否有

继续出血可能而决定是否输血,除参考Hb及Hct外,还需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动脉血氧合情况,混合静脉血氧张力,心输出量和血容量综合考虑。

3.血液保护具体措施:

(1)严格控制输血指征,定期进行临床合理用血的监督检查及通报,加大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的培训力度,严

禁输安慰血,人情血,搭配血,既要更新临床输血观念,又要

加大技术投入,提供设备实施科学用血。

(2)对于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患者,输血最低血红蛋白临界水平不同,对危重患者输血亦应持慎重态度,低危患者Hb在

70~90g/L之间,高危患者Hb在100~120g/L之间,同时强调对

血压,血气及尿量进行综合评估,并加强其他循环支持,应注

意效能—危险比。

(3)进行简易床旁Hct测定。

(4)争取开展自身储血:术前自身储血的方法用于稀有血型和已经产生免疫抗体的患者及择期手术患者。

(5)术中控制低血压,控制性降压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是血液保护的支柱之一。

(6)进行术中血液回收。

急诊用血管理制度

1. 急诊配血标本需临床医师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输血性质,连同申请单由护士送输血科,填写《标本接收记录》。

2. 输血科工作人员接收申请单和标本时需仔细核对。配血完成后,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取血,并作好相应记录。

3. 若为紧急抢救病人,医生告知患者或家属并经同意,随同病人合血标本送达输血科,可不经过交叉配血(需初定血型),立即发出同型或者O 型红细胞悬液;发血后立即按操作规程补做有关实验,并将结果通知临床,补发配血报告单,输血科应作好异型输血记录;若结果有异常,立即通知临床停止输血。

4. 输血科值班人员遇急诊配血而库存血液不够时,可直接电话通知总值班派急救车到血站取血,并作好相应记录,急救车不得延误,否则上报医院处理。

输血评估评价制度

1.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蓬溪县人民医院临床输血指南》,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

(2)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手术中麻醉科医师决定的输血,在输血后八小时之内复查血常规予以评估。

2、输血后评价:

(1)病人输血治疗后由主管医师进行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效果评价作为科室医疗质量的考核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2)医务科每3个月按照《临床用血检查表》抽查至少20%的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针对输血质量中出现的

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按照《临床用血检查表》对本科在架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4)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

血液输注无效主要指输注的血液成分对机体不起作用,如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不升高或者降低。输注红细胞后,血色素升高达不到预期,这种现象统称为输注无效。

一、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患者在连续两次接受足够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后,仍处于无反应状态,即:临床出血表现未见改善;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增高,有时反而会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很短;CCI(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和PPR(血小板回收率)未能达标等。

CCI=(输血后血小板计数-输血前血小板计数)×体表面积(m2)/输入的血小板总数(1011),CCI≥10输注有效,CCI<10提示输注无效。(输血后血小板计数为输血后1小时测定值)。

PPR(%)=(输血后血小板计数-输血前血小板计数)×W(kg)×0.07/输入血小板总数×F,输注后1h PPR<30%,24h PPR<20%,则考虑输注无效。(F:血小板通过脾脏后实际进入循环血液的矫正系数,脾脏功能正常者F=0.62,无脾患者F=0.91,脾肿大患者F=0.23) (一)原因

1、非免疫因素:

(1)血小板的质量

(2)发热感染

(3)脾肿大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药物

(6)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相关因素

(7)自身抗体

2、免疫因素:

(1)血小板相关抗原(HLA-I类抗原和ABH抗原)

(2)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

(3)AB0血型不合

(4)血浆蛋白同种免疫和免疫复合物

(二)对策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停用可疑药物

3、输注ABO同型的非库存血小板

4、血小板交叉配型

5、使用去白细胞血小板

6、血浆臵换

7、免疫抑制剂

8、自身血小板冰冻保存

(三)持续性无效的处理原则

1、小量、多次输注血小板

2、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

3、使用抗纤溶药物

4、使用重组FⅦa

二、红细胞输注无效

输注红细胞后24小时应该复查患者Hb值并计算血红蛋白恢复率,以评估红细胞输注的疗效。

血红蛋白恢复率=W(kg)×V×(输血后Hb值-输血前Hb值)/输入Hb总量。血红蛋白恢复率<20%则考虑无效。(V:每公斤体重的血

容量,成人0.07L/kg体重,婴幼儿0.08L/kg体重;每单位红细胞Hb总量按24g计)

(一)原因

1、多次输血或妊娠

2、发热、感染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药物

5、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相关因素

6、恶性肿瘤性疾病及其相关放、化疗

7、失血

8、肝脾大

(二)对策

1、多次输血病人或自身免疫性贫血者:应选择洗涤红细胞或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

2、活动性出血灶:控制出血灶

3、贫血病因未除:加强病因治疗

(三)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

临床医师一旦发现血液输注无效, 要分析原因, 做出合理的解释,制定科学的输血方案,并在病程记录中祥细记录。如在病程记录中未对血液输注无效进行原因分析、相关处理措施及下一步输血方案制定的,一经查出将在院内网《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中予以公示并按相关制度给予处罚。

血液输注管理原则

1.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征和输血量,无论是医生或是患者必须认

识到输血潜在的危险。

2.尽量避免亲属间输血,多采用自身输血。确需输血的患者根据

病情的需要采用成分输血,尽量避免用全血。

3.保证血液质量与血制品质量。

4.制定科学的输血方案,每次输血应给予足够剂量,减少不足量

治疗导致与多个供者血型抗原的接触次数。

5.严格血型鉴定、不完全抗体筛查、交叉配血,对多次输血患者

应进行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

6.选择少浆血、去除白细胞血或辐照血。

输血感染性疾病的控制管理和上报制度

l 、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进行监督管理和质控,杜绝输血出现医疗差错,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 、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输血申请,有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认真履行输血告知和签订治疗同意书。

3、对受血者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输血前常规进行谷丙转氨酶、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等检查。

4、急诊抢救病人,在采集交叉配血标本的同时,留取输血前检查标本并送检。经治医生在输血治疗申请单上注明:标本已送检,结果待报。

5、重复输血病人,如患者或家属拒绝进行谷丙转氨酶、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等实验室检查,患者或家属应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中签字,医生应在输血治疗申请单中注明。

6、临床科室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开展自身输血及成分输血,减少经血传播疾病机会。

7、严格执行消毒技术及手卫生规范,操作台面定时进行消毒擦拭,操作用仪器、用具定期消毒,避免污染血液。

8、输血科冰箱温度应保持在 2 ℃一 6 ℃,应专用、专人管理,定时观察冰箱温度并做好记录。不准随便开启冰箱,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9、受血者或供血者的血样至少保存 7 天,以便对发生经血传播疾病追查原因。

10.发现输血感染疾病经确认后上报医务科,医务科应及时与采供血机构的业务科室联系,必要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以便查找献血者的资料并追踪献血者。

一次性输血用品管理制度

1、输血器械符合国家标准,“三证”齐全。严禁使用不合格品。

2、输血器械要妥善保管,防污防鼠,防止变质、生霉、长菌。

3、输血后血袋要进行回收登记。

(1)为保证临床安全输血,减少血液传播疾病发生,严格执行血袋回收登记处理制度。

(2)病人输血结束后,值班护士将血袋刺针孔处折叠,并用胶贴粘贴,防止余血流出。将血袋注明科室、受血者姓名,在24h内返还输血科。

(3)输血科人员与临床护士对血袋进行认真核对,双方签字后,将血袋放入冰箱内。

(4)发出血液袋数目与输血完后返回血袋数目必须一致。

(5)保留72小时后,输血科人员将血袋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消毒,交专职人员进行无害化处理。

临床输血培训制度

为规范医务人员从事临床输血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1.由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医教科组织对全院医护医技人员进

行培训。

2.培训内容包括: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输血管理制度、输血指

南、输血新进展等。

3.培训方式:院内培训、院外培训、科内培训、自学。

4.培训时间及周期:全院培训每年一次,科主任及骨干参加各

种输血培训、学术会议和短期学习,科内培训每年1-3次。

5.培训后要进行考试和评估。

血液运送、入库验收、储存管理制度

1.血库必须使用市血液中心供给的血液(成分)及经卫生行政部门

许可的血液,做好用血计划,正确储存,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血液紧张时,及时通知临床调整用血计划,用血安排以优先供应急诊用血为前提。

2.需要调配血液时,必须经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由市血液中心

调配,所有有关手续存档保存。

3.运输血液时,除浓缩血小板和浓缩白细胞室温(保存温度约220C)

外,其他血液及其制品应采用运血箱并且在血袋上面隔离放臵0~-200C的冰袋降温,冰袋不能与血液接触。

4.血液入库时需由本科室工作人员验收,全血、成分血液入库前

要认真核对验收,清点数量,检查外观质量并作完整记录.核对验收内容包括: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或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5.在检查血袋外观合格、清点血液数量无误后,由本科室正式工作

人员签名后入库,以失效日期的先后分血型放臵于血库专用冰箱或冰柜内。

6.血液入库后,必须依据供血单位提供的发血单,将所有血液资料

保存在指定位臵,并将本次血液入库情况记入《血液入库记录本》。

7.每天检查库存血量,计划用血量。若发现有7天内过期的血(AB

型血10天内过期)须在《交接班记录》中提出警示,报告医务处和主管输血主任;预警血液应尽快用出,除特殊情况需用新鲜血外,库存血按失效日期的先后用出。

8.发血时必须遵守《输血科发血制度》,血液发出前发现有质量问

题要立即找其他当班人员确认,将血袋作标记,明示”不能发出”,并立即与供血单位质检科联系,协商解决。

9.每天盘点库存血,记录于《交接班记录》中。

临床血液输注监护管理制度

1、输血前的监护:

(l)严格查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凝块、变色等异常情况。

(2)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床、住院号、血型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

(3)使用合乎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2、输血中监护:

(1)除生理盐水外,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不得向血液内加任何药品。

(2)严格控制一般输血的速度:输血前15分钟应缓输(每分钟为2毫升,约15-30滴);15分钟后若受血者无不良反应,可酌情调整输注速度,4小时内完成输注。

(3)输血的全过程应随时观察受血者情况,尤其是输血开始的15分钟内,医护人员应留在受血者床边严密观察,以便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能及时发现。对婴幼儿、意识不清、全麻、用大量镇静剂等不能表述自我感受的受血者,尤应注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4)若发现可疑的输血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及输血科迅速采取措施,缓输或停输血液,做出治疗处理。

3、输血后的监护:

(1)输血科对受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等原始记录必须保存十年以备查。

(2)若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由临床医护人员向输血科提交“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留有残余血液的血袋,由输血科调查。如怀疑输血不良反应与采供

血机构有关,必须书面报告采供血机构,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则

应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24小时后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一、过敏反应

(一)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二)治疗:

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

4、异丙嗪25mg入壶。

5、10%葡萄糖酸钙10ml入壶。

6、对反复发生热性输血反应,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二、发热反应

(一)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甚至昏迷。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

(二)据症状轻重处理。

1、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

2、重症:吸氧、药物降温、抗过敏等治疗。

三、溶血反应

(一)症状:轻者难与发热反应鉴别,头疼、头胀、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或显示输血疗效不佳。重者表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循环障碍、创面渗血,继发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以至血压降低等休

克表现。严重的不合血输入后,因大量红细胞破坏,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治疗:抢救重点在抗休克、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

1、可适当补液,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新鲜同型血浆以增加血容量。

2、使用多巴胺、重酒石酸间羟胺等血管活性药以升高血压及扩张肾血管。

3、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等。

4、出现少尿时在纠正血容量后适当用20%甘露醇、呋塞米促进利尿。

5、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

6、明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可用肝素治疗。

四、细菌污染

(一)症状:这类输血反应虽少见,但后果严重,轻者被误认为一般发热反应,重者即使输入少量也可立即引起寒战、高热、烦躁、休克、尿闭等剧烈反应。

(二)治疗:

1、立即停止输注。

2、抢救以抗感染和抗休克为主。

3、及早使用抗生素,以静脉滴注大剂量为宜。在菌种未明确前,可先用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

4、将袋内剩血离心取底层直接做涂片染色和病原体培养。

五、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24小时内输血量超过1600毫升,称大量输血。

(一)循环负荷过重:如输血过多过快,常在输血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紫绀、泡沫样血痰等肺水肿征象。应立即停止输血,按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紧急处理。

(二)出血倾向:多见于大量输入库存血。预防措施可每输600~1000毫升库存血,应给予200毫升新鲜血或及时补充葡萄糖酸

钙,可防止因枸橼酸盐同血钙螯合所引起的低钙血症。

附:输血不良反应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

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往往先有发热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

二、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三、溶血反应: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四、细菌污染反应: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毫升,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五、循环超负荷: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啰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六、出血倾向: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乏,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常。

七、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库存保存时间越长,血浆酸性和钾

离子浓度越高。大量输血常有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对血清钾高的患者,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大量输血应提高警惕。此外,输注大量枸橼酸后,可降低血清钙水平,影响凝血功能,枸橼酸盐代谢后产生碳酸氢钠,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会使血清钾降低。

八、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是一种输血后数小时出现的非心源性肺水肿,病因是某些白细胞抗体导致的免疫反应。表现为输血后出现低氧血症、发热、呼吸困难、呼吸道出现液体。

九、传染性疾病:输异体血主要是传播肝炎和HIV,核酸技术的应用减少了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率,但迄今为止,疟疾、SARS、Chagas 病和变异型Creutzfeldt-Jakob症仍无法检测。

十、峰压升高、尿量减少、血红蛋白尿和伤口渗血等。

最全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最全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一、成立输血管理组织 1.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应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2.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会组成由主管院长负责,成员由输血科(血库)主任、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临床科室主任组成。 3.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管理办公室在输血科(血库),负责日常工作。主任由输血科(血库)主任兼任。 二、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合理、科学用血。 2.指导、督促、检查临床科室及输血科(血库)的输血工作。 3.审查临床用血计划并监督实施。 4.组织制定输血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5.调查、处理不良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性疾病。 6.协调和裁决临床用血的不同意见及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的认定、惩罚。 7.负责对全员进行输血知识及相关法规的培训。 8.负责对开展的输血新技术、新项目及引进的新设备进行论证。 三、输血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按照卫生部行政部门要求,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推动、促进、完善医院临床输血的发展和管理。 2.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院内输血知识医学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医院医护人员输血及输血管理水平。 3.监督、指导临床科学、安全、合理用血。 4.积极推广临床输血新技术、新材料、新业务。 5.积极参与医院疑难、大量输血的知道与协调。 6.组织鉴定输血相关医疗纠纷(溶血反应、输血感染性疾病等)。 四、输血科(血库)的岗位职责 1.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规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血库)。 2.认真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接受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专业技术指导和监督。 3.负责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并按计划领取所需全血、成分血。 4.做好全血、成分血的运输、贮存与质量观察。 5.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6.认真执行各项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输血安全。 7.认真做好输血前免疫学检查和消毒隔离工作,严防输血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8.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做好临床输血会诊。

输血管理制度培训试题

输血管理制度培训试题 科室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5分*18共90分) 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对于手术用血应事先做好计划。对输血量及所需各种成分血(红 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要严格掌握。() 2、为做到有计划地供血,除急诊外,凡需输血者均应提前申请,各种血液成分应提前1天, 全血及红细胞悬液》2600ml填写大量用血审批表,报医务部审批。() 3、如果在紧急情况下无同型红细胞制品时,先行配合型输血,如O型红细胞可输注给任何型的受血者,A型或B型血细胞可输注给O型受血者。() 4、病房正常手术用血和治疗用血应提前二天申请,经治医师严格按照本院临床用血申请管 理制度,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与受血者血样一起在用血前一天送交输血科备血,双 方进行逐项核对、签字验收。() 5、医院紧急抢救用血由经治医生电话通知输血科病人血型、用血量,输血科接通知后及时 联系血源。() 6、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 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临床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7、在输血治疗前,医师应当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 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不需入病历。() 8、输注不需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即可实施输血。() 9、正常工作时间,临床科室值班医师将病情迅速汇报科主任,由科主任汇报医务部,医务 部主任同意并签字备案,及时进行输血治疗。() 10、首次输血患者必须进行输血前检查。住院患者每次住院后检查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 筛查;门诊输血患者间隔三个月输血应重新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1医生填写患者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输血同意签字单后,护士核对原始血型、RH正反定性实验结果及患者姓名、病历号、家属同意书、采血样,并在配血单的指定处签名送血库备血。2护士到血库取血时需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 2.1受血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2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3血液库存日期,库存血在4℃冰箱中可冷藏保存2-3W,超过3W不能使用。 2.4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现象:血浆颜色变红或混有泡沫,红细胞呈紫玫瑰色,红细胞与血浆界限不清等。 2.5核对完毕在指定处签名。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核对供血者血型、血液种类、编号、血袋号及受血者姓名、病历号、原始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和医嘱。 5至患者床前输血时,严格执行查对及无菌操作制度。 6输血应为独立静脉通道,使用专用静脉输血器,不能同时混输其它药物。输血前按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用0.9%盐水冲管后再行输血,如同时输两位不同供血者的血时,两袋血之间应用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一供血者的血,输血完成后要用0.9%盐水冲管。 7若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并封存保管。 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8.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8.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9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9.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化验记录,与输血科联系,采取相关检验措施。 9.2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胆红素含量。 9.3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性检验。 9.4尽早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10输血完毕2h后,患者无输血反应发生,按要求将输血袋保存24h后放入医用垃圾袋中再送焚烧。 11凡发生输血反应,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送还输血科保存。 护理文书书写管理制度 护理文书是指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规定,由护士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变化及各项护理活动等内容的相关资料,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与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特制定护理文书书写管理制度。 1各项护理文书记录应遵循“病历书写基本要求”。书写内容应当与其他病历资料有机结合,相互统一,避免重复和矛盾。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2护士需要填写或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和病重(病危)患者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2019

目录 一、输血前告知制度 (2) 二、临床用血评估、评价制度 (3) 三、临床输血申请、审核制度 (4) 四、输血前检查制度 (7) 五、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及回报制度 (8) 六、输血后感染的登记报告制度 (9) 七、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非同型输血管理制度 (10) 八、紧急输血后上报制度 (12) 九、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13) 十、临床科室和医师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14) 十一、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 (15) 十二、受血者标本采集和送检核对制度 (20) 十三、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21) 十四、临床输血危急值管理制度 (24) 十五、医院临床输血适应症管理制度 (26)

类别:输血科制度编号:BY-SX-001 题目:输血前告知制度修订日期:2019年12月26日 一、输血前告知制度 一、输血是医师根据病情需要挽救生命的医疗手段,但鉴于目前血液采集与检测技术限制,仍不能完全避免输血所存在的风险。如输血不良反应有荨麻疹、寒颤及发热等;输血传播的疾病主要有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二、临床医师实施输血治疗前,必须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血目的、输注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可能的替代方法(如自体输血)、选择的血液品种(详见临床输血告知表),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患方与经治医师共同签署),同意书中须明确其他输血方式的选择权,方能实施输血治疗。 三、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节假日、夜班报行政值班)或分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输血治疗同意书》随病历保存。门急诊患者的输血《输血治疗同意书》送至输血科保存。 四、每次输血前均应实施输血前告知。

输血科管理制度汇编

输血科管理制度 目录 1-2页 1、输血科工作制度3页 2、临床输血全过程管理制度 4页 3、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5页 4、输血相容性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 13页 5、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15页 6、输血科交接班及值班制度 17页 7、急诊输血管理制度 19页 8、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 20页 9、Rh(D)阴性输血管理制度 22页 10、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制度 24页 11、输血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25页 12、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 26页 13、血液及血液制品入库制度 29页 14、血液储存质量管理制度 30页 15、血液报废管理制度 33页 16、信息反馈制度 35页 17、贮存式自身输血管理制度 36页 18、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40页 19、配血管理制度 42页 20、交叉配血复核制度 43页 21、标本接收制度 45页 22、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 46页 23、标本管理制度 47-51页 24、输血科人员技能培训考核制度 52页 25、实习生、进修生管理制度 53页 26、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54页 27、输血科试剂采购及使用管理制度 55页 28、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 57页 29、消毒工作制度 58页 30、档案管理制度 59页 31、输血科垃圾管理制度 60页 32、输血科考勤制度 63页 33、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及处理制度 64页

34、输血科临床输血全程监控工作制度 67页 35、临床输血会诊制度 71页 一. 输血科工作制度 1、接受标本做到二不收(血样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不收,科别、、年龄、床号不清不收)。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一、申请输血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双方当面核对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案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做血交叉试验。 二、医护人员凭医嘱和输血申请单到血库取血,并与血库发血人员共同查对签名。无特殊情况一次只取一个患者的血。取血过程中要避免血液震动,以防血细胞破裂溶血。 三、输血前由两名护士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按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如有疑问立即与血库联系,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 四、血液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进行输血,3-4h内输完(200-300ml)。估计静脉穿刺困难者,待静脉穿刺成功后再到血库取血。血液一经启封不可再退回血库。输血前应将血袋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五、输血时,须由执行者二人以上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进行“三查八对”,再次查对血液质量后签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必须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

六、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前一袋血液输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 七、输入冷藏血液时,不必加温,输入前轻摇血袋4-5次,使血浆与细胞混匀即可,有冷凝集现象的血液或有血管痉挛者及大量输血时应适当复温。 八、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观察15min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及做如下处理: (一)减慢或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道,更换生理盐水,再次“三查八对”。 (二)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医护人员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将余血返还血库保存、封存输血袋及输血器等,做好记录。 九、输血完毕,应填写输血卡及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 十、护士长要加强对输血制度的教育及管理,严格督促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凡有输血患者,护士长要亲自专人再次核对或经两人核对,确保输血安全。

临床输血管理考核制度与考核办法

1、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建 立建全各种工作制度,要求各级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授权各部门或科室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医疗质量管报,定期公布。 2、各用血科室输血管理员每月负责对本科室医师临床用血情况进行 考核、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考核结果与医师 个人业绩考核挂钩。 3、输血科负责临床使用全血、成份血的审核和发放,以年度为单位 制定临床用血计划、临床成份输血目标,每月、每季度、每年对临床用血 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上报输血管理委员会。 4、医务处定期按科室随机抽取输血病历,对成份输血情况、输血符 合率、输血前评价及输血后疗效评价、大量输血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全院公示,对血液制品使用不当的临床科室提出指导性建议。 5、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 果计入科室和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连续三次考核不合格者取消申请用血资格,由医务处和所在科室负责对其进行相关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重新获取用血权限。 6、开展临床输血的教育和培训,每年组织《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 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对医生法规知晓情况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医生对成份输血指征,各种成份血的作用和适应症的掌握情况,考试成绩计入医务人员年度考评。 7、全院年度成份血使用率>98%,输血适应症合格率 >90%。 8、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办法、考核标准见附件。

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办法 输血前ABO血型、 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查病历医嘱、相关报告单,抽 检查项肝功、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抗体、梅毒抗体、 查输血科保存目艾滋病毒抗体检查是否齐全。 的输血申请单 输血申请前 输血申请 血液领取 血液输注 临床医师是否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 范》,掌握成份输血指征和各种成份血的作 临床合用和适应证; 理用血检查是否有过度申请,血液浪费现象; 是否有用血浆代替蛋白或扩充血容量的现 象。 病人或其直系亲属在《临床输血治疗同意 患者知书》上是否全名签字; 情同意病人《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是否入病历保 存。 输血科血液入库前是否按规定核对、登记、贮存。 血液申贮血设施是否按规定进行温度监测、消毒、 请、贮存微生物检验。 《临床输血申请单》项目填写是否完整、准 申请单 确; 是否按规定采集受血者血样并按规定送交 填写 输血科备血; 是否符合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 取血 临床用血科室应当由专人凭取血单领取临 床用血。领血时要认真执行核对,核查合格 核对 后,双方签字。 核对 输血开始前是否按要求核查交叉配血报告 单,是否检查血液外观、包装,血袋标签记 制度 录;输血情况是否详细记入病例; 检查输血病程记录中是否包括以下内容:输 输血病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 程记录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 医疗、护理、输血科输血记录是否一致 输血反输血反应是否有记录;出现输血反应的病 应的处人,是否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病 理历首页是否有记录 抽查输血病历, 由输血管理委 员会成立的专 家组根据输血 指南进行评定 抽查输血病历 现场查看,查看 输血科相关记 录 抽查《临床输 血申请单》 抽查输血科交 叉配血报告单 现场检查,询问 病人或家属;抽 查护理输血记 录 察看病历,看 输血科记录 察看病历,看 输血科记录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涵江医院 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护理部 2014年11月3日

4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护理工作落实措施 输血查对制度 目录 四、 输血注意事项 五、 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 八、 输血器使用规定和流程 10 七、 输血反应处理报告制度 11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输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 2、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把关,保护患者、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输血治疗安全。 3、严格无菌操作规程,签输血协议书,输血前准备、输血实施到输血副作用及对策各个环节,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严禁同时采集两个人的血标本。 5、取回的血液尽快输注,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6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核对无误方可进行输血。 7、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携病历共同到患者身旁核对,确认与配血报告单相符, 方可输血。 8、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 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并报告医生。 9、根据输血反应程度报告相关部门,积极展开检查、治疗和抢救,按要求妥善保管剩余血量。 10、严格按照输血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观察记录输血过程。 11、输血完毕将血袋用双层黄色塑料底捆扎,送输血科处理。 护理部 2014年10月25日修订安全输血护理工作落实措施 1、确认配血医嘱,按照交叉配血标本采集流程进行配血标本采集。 2、配血标本采集后,按照交叉配血标本送检流程送至输血科。 3、取血过程中,血袋要轻拿轻放,不宜震荡,不得在途中逗留或随意搁置血制品,以免破坏血细胞。 4、取回的血液应在规定的时限内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不得自行贮血。严禁将其他药物

输血培训计划

xxx人民医院 2017年度输血培训计划 今年我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根据工作职能,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在开展临床输血管理工作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输血安全及血液保护措施,保持输血工作安全、有效。 一、培训计划: 1、上半年举行临床科室临床用血培训,由输血科主任负责主讲,时间待定。 2、派遣输血科1名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学习3个月。 3、及时派遣输血科及临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临床用血短期培训班。 4、下半年组织新进人员进行岗前临床用血培训。 5、加强宣传力度:定期对媒体、互联网播放临床用血相关宣传资料;利用下乡义诊及卫生支农机会向百姓发放临床用血知识宣传单。 二、培训相关内容: 1、加强临床输血的管理监督检查 严格按照国家《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要求,督促建立规范的用血制度,认真履行输血委员会的职能,做好临床医学的考核、评价、检查工作。

2、提高医院合理用血水平。 以培训教育为抓手,加强对临床医生的业务培训教育,通过教育培训,合理掌握临床输血指征,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做好血液开源节流工作。全年至少开展临床输血培训两次。 3、加强输血科的建设 加快输血科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加大硬件投入、加快人才培养,鼓励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障技术。保证输血科24小时对临床科室的血液供应能力。 4、成分输血 加大输血知识培训及监管,保证医院100%以上的成分输血率。 5、积极宣传自体输血 我院目前尚未开展自体输血,为使广大患者认识到自体输血的好处,通过媒体、互联网、宣传册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有效推进自体输血工作的开展,并对择期手术患者制定自体输血制度与流程,争取早日对择期手术患者开展自体输血。 6、认真执行输血前的申请、检测、审核、不良反应报告等规定 (1)、输血前感染性5项检验100% (2)、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率100% (3)、开展输血评估 (4)、输血适应症合格率100% (5)、血液有效使用率100% (6)、不良反应报告100%

临床输血管理考核制度及考核办法

临床输血管理考核制度 1、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建立建全各种工作制度,要求各级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授权各部门或科室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医疗质量管报,定期公布。 2、各用血科室输血管理员每月负责对本科室医师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考核结果与医师个人业绩考核挂钩。 3、输血科负责临床使用全血、成份血的审核和发放,以年度为单位制定临床用血计划、临床成份输血目标,每月、每季度、每年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上报输血管理委员会。 4、医务处定期按科室随机抽取输血病历,对成份输血情况、输血符合率、输血前评价及输血后疗效评价、大量输血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全院公示,对血液制品使用不当的临床科室提出指导性建议。 5、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计入科室和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连续三次考核不合格者取消申请用血资格,由医务处和所在科室负责对其进行相关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重新获取用血权限。 6、开展临床输血的教育和培训,每年组织《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对医生法规知晓情况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医生对成份输血指征,各种成份血的作用和适应症的掌握情况,考试成绩计入医务人员年度考评。 7、全院年度成份血使用率>98%,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8、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办法、考核标准见附件。 临床输血管理考核标准

临床输血管理考核标准

临床输血管理检查表单

临床输血管理检查表单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审批制度

海源中医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指导医院科学合理用血,指导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合理应用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特制定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1.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监督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制定年度输血工作计划,具体执行工作由检验科负责。 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是临床输血管理的重要依据. 3、病人输血前应做血型、输血四项(又称输血前检查):ALT、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anti-HCV、anti-HIV、RPR,下同)、血型血清学检查。 报告单贴在病历上,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以备日后信息反馈及资料备查。 4、病人输血应由经治医师根据输血适应症制定用血计划,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审批后,逐项填写好《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核准签字后,连同受血者血样交检验科作交叉配血。 5、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的病人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6、xx《临床用血审批制度》。 7、护士接到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门急诊、诊断和输血治疗同意书。贴在试管上的条形码标签,必须填写患者的姓名、床号、病区。 8、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时,必须有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到患者的床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后方可抽血,执行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一、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确实掌握输血的各种指征。 二、输血前准备工作 (一)输血治疗前,由主管医师逐项填写《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同种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其同意后,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并载入病历。同一次住院期间多次输注同种血液制品时,可只在第一次输血(血液制品)前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但需向患方说明并注明以后输血(血液制品)时,不再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输注不同血制品时仍需按要求签署。 (二)为提高输血安全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根据有关规定受血者输血前必须进行相关传染病的检测,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与梅毒抗体的检测。 (三)用血申报和发放时间: 1.手术用普通类成分(悬浮红细胞、病毒灭活血浆)于手术前24小时预定;非手术用普通类成分(同上)小量用血即到即取。 2.洗涤红细胞、分装红细胞、冷沉淀,预订12小时后发放临床。 3.机采血小板、机采粒细胞、去白细胞全血,预订24

小时后发放临床。 4.RH阴性类的所有血液及成分预订48小时后发放临床(急症酌情处理)。 5.需大量输血(超过2000ml)的择期手术的术前备血,需提前72小时申报计划,以确保血液供应,并由主治以上(包括主治)医师核准后签字。一次用血量超过2000毫升以上,要履行报批手续,由所在科室科主任签字后,到医务部审批签字,送输血科备血。 (四)确定输血后,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对空缺项目由当事医师至输血科补填。 (五)每次输注任何血液制品(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都应抽取备血标本(或有保留在输血科的3天以内的备血标本)。由医务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患者血标本,于每日10:30以前送交血库,择期用血者需提前1天(急症用血除外)。输血科与送血者当面认真核对受血者姓名、住院号及血标本等。 (六)每次输血前,医务人员持处方到输血科取血。 三、输血科发放血液时应附带《输血记录单》,与取血者认真核对受血者及供应者姓名、血型及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等。凡存在以下情形,应拒绝领用。输血后,病房将《输血记录单》存入病历。(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中有明显凝块;(5)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委员会及职责 会议记录

广水市妇幼保健院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组成及职责 为了规范临床输血的管理,加强临床用血指导,使医疗用血更安全、更科学、更合理、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规定,特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结合我院临床工作实际及人员变更情况,改选组织机构成员,重新修订相关制度,现公布如下:一、输血委员会组成 主任委员:于敦松 副主任委员:李东升 委员:郝毓海汪继黄程菊容高丽玲欧阳诗胜雷涛 刘冬梅王帆孙蓉晖 二、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推动、促进、完善医院临床输血发展和管理。 2.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临床血液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院内临床合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和临床输血标准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 3.在院长或分管院长领导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等对全院临床用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杜绝临床输血事故的发生。 4.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5.制定本院输血计划、岗位职责,并认真组织实施。

6.制定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性地促进输血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和运用。 7.组织调查与输血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差错,提出预防或减少、杜绝其发生的措施和方案。 8.监测、分析和评估本机构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情况。 9.执行用血审批制度和统计上报工作。 10.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及时整改。 11.定期总结分析全院输血管理工作情况,持续改进输血工作,不断提高输血管理水平。 12.宣传《献血法》,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教育。 13.处理其他和临床用血有关的问题。

输血科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输血科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一、目的本制度规定了本科工作人员技能、理论知识培训和考核的内容、方法与标准,以使工作人员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单独完成各项试验操作、处理一般性工作,胜任各岗位工作需要。 二、范围适用于本科所有工作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 三、职责 科室主任:负责工作人员培训大纲的审核、最终考核意见的审批。批准《人员培训年度计划》,安排人员的外部培训。 教学秘书(或专职人员):负责培训大纲的起草,工作人员技能和理论培训,《人员培训年度计划》的编制,并组织培训的实施、技能与理论考核,给出考核意见并负责建立和管理人员培训记录、人员档案。 四、工作程序 1 岗前培训: (1)实验技能要求:熟练掌握输血科各项试验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输血科设备仪器的使用操作规程;熟知输血科各项工作程序;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适应症血液制品的种类。 ( 2)理论考核大纲:免疫血液学基础(抗原与抗体反应、补体 系统)、红细胞血型系统:悉ABO Rh血型系统,了解MNS Lewis、 Kell 、Duffy 等血型系统;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的主要内容(血型鉴

定、抗体筛查、抗体效价测定、吸收放散等) ,各种检测方法 (盐水法、酶法、凝聚胺法、经典抗人球法、Coombs卡抗人球法) 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范围;输血反应的分类、引起的主要原因、实验室检测内容及临床处理原则;新生儿溶血病定义、病理生理、免疫学基础、产前、产后实验室检测;各种血液成分的保存条件、保存时间、主要用途;各种血液成分的临床输注(全血输注、红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血浆输注、冷沉淀输注) 。 2 培训考核: ( 1)培训结束后进行技能和输血理论综合考试。 ( 2)填写岗位培训登记表》要求注明参训人员详细信息、带教人员详细信息、培训起止时间、培训内容、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试成绩及时间等,带教老师鉴定意见。 ( 3)继续教育培训 根据各岗位任职条件的要求,科主任拟定各层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培训方式、安排外出专业学习、学术交流会、进修的培训。 (4) 医院内举办专项讲座、专项培训或专业学术报告会。 ( 5)科内举办的业务学习活动 培训内容根据人员的岗位,安排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此外, 还包括下列培训内容:实验室认可、标准化知识、本专业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实验室安全知识。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录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 录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录 时间: 6月8日 地点:8楼会议室 人员:全体医务人员 主持人:唐洪乾 内容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一、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由分管院长、医务科、输血科、临床科室主任及专家组成。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每年至少开展临床合理、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1次,使医护人员临床合理用血知晓率达95%以上,确保新进人员培训率达100%,由医务科备案。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医院输血管理会议2次。 二、输血规范和科学合理输血 1. 输血前必须完整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医疗组长或科主任核准并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前送交输血科备血。《临床输血申请单》复印件由科主任负责保存,每月末送医务科备案。 2.决定输血治疗前,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患者或授权人应写明“我已经了解输血的风险性及并发症,同意接受输血治疗”并签名,存入病历。

3.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毫升时需经输血科医师会诊同意报医务科批准后才可用血。急诊用血事后2个工作日内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4.患者输血前必须进行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存入病历。 5.各科主任、组长、主治(管)医师应根据部颁《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掌握各类成分输血指征,科学合理用血,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每年用血量纳入科室及医疗小组目标考核。 三、血液贮存发放和输血质量管理 1.输血科在血液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经办人要签名,有关登记资料齐全,保存至少。禁止接收不合格血液入库。 2.按A、B、O、AB 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保存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3.血液成分保存温度和保存期按照部颁《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 4.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5.受血者血样要求标签清晰,血样在密闭容器中运送。 6.由医护人员或经培训人员运送血样到输血科,双方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并登记。 7.受血者配血标本要求3天之内,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试卷及答案(供参考)

14.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 1、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确实输血的各种指征。 2、输血治疗前,由主管医师逐项填写,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同种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其同意后,在《》上签字,并。同一次住院期间多次输注同种血液制品时,可只在输血(血液制品)前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但需向患方说明并注明以后输血(血液制品)时,《输血治疗同意书》;输注时仍需按要求签署。 3、为提高输血安全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根据有关规定受血者输血前必须进行相关传染病的检测,包括、、、的检测。 4、用血申报和发放时间: a.手术用普通类成分(悬浮红细胞、病毒灭活血浆)于手术前预定;非手术用普通类成分(同上)小量用血即到即取。 b.洗涤红细胞、分装红细胞、冷沉淀,预订后发放临床。 c.机采血小板、机采粒细胞、去白细胞全血,预订后发放临床。 d.RH阴性类的所有血液及成分预订后发放临床(急症酌情处理)。 e.需大量输血()的择期手术的术前备血,需提前申报计划,以确保血液供应,并由以上()医师核准后签字。一次用血量超过以上,要履行报批手续,由所在签字后,到审批签字,送输血科备血。 5、确定输血后,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对空缺项目由当事医师至输血科补填。 6、每次输注任何血液制品(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都应抽取(或有保留在输血科的的备血标本)。由医务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患者血标本送交输血科,择期用血者需(急症用血除外)。输血科与送血者当面认真核对、住院号及等。 7.每次输血前,持处方到输血科取血。

8.输血科发放血液时应附带《输血记录单》,与取血者认真受血者及供应者姓名、血型及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等。凡存在以下情形,应拒绝领用。(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中有明显凝块;(5)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6);(7)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8);(9)。输血后,病房将《输血记录单》存入病历。 9.各科室从输血科取回的血液尽快输用,不得,血液出库后,急症抢救患者应按需取血,不得一次取回放室温备用。 10.各临床科室应针对医疗实际需要积极推行血液成份输血,,并做好成份输血的宣教工作。 二.问答题: 1. 需大量输血(超过1000ml)的择期手术的术前备血? 2. 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处理程序? 14.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答案 一.填空: 1、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确实掌握输血的各种指征。 2、输血治疗前,由主管医师逐项填写《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同种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其同意后,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并载入病历。同一次住院期间多次输注同种血液制品时,可只在第一次输血(血液制品)前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但需向患方说明并注明以后输血(血液制品)时,不再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输注不同血制品时仍需按要求签署。 3、为提高输血安全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根据有关规定受血者输血前必须进行相关传染病的检测,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与梅毒抗体、肝功能的检测。 4、用血申报和发放时间: a.手术用普通类成分(悬浮红细胞、病毒灭活血浆)于手术前24小时预定;非手术用普通类成分(同上)小量用血即到即取。 b.洗涤红细胞、分装红细胞、冷沉淀,预订24小时后发放临床。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最新版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指导医院科学合理用血,指导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合理应用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特制定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1. “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监督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 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制定年度输血工作计划,具体执行工作由检验科负责。 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是临床输血管理的重要依据 3、病人输血前应做血型、输血四项(又称输血前检查):ALT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anti-HCV、anti-HIV、RPR 下同)、血型血清学检查。 报告单贴在病历上,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以备日后信息反馈及资料备查。 4、病人输血应由经治医师根据输血适应症制定用血计划,报上级医师或科主 任审批后,逐项填写好《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核准签字后, 连同受血者血样交检验科作交叉配血。 5、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出现不良反 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的病人紧急输血, 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6、严格执行《临床用血审批制度》。 7、护士接到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 区/门急诊、诊断和输血治疗同意书。贴在试管上的条形码标签,必须填写患者的姓名、床号、病 区。 8、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时,必须有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到患 者的床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后方可抽血,执行者、核对者在输血申请单 反面签全名。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名患者的血标本。 9 、 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由科室医务人员送交检验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1 0、由检验科通知血站送血并交叉配血,配好后由检验科送到输血科室。 号、血型、 接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的病区/门急诊、床号、姓名、性别、住院血液有效期及交叉试验结果,及血液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111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 111(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 时间:2015年10月9日 地点:医院会议室 主讲人:欧耀东参会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内容:一、为了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相关制定,组织大家学习临床用血制度。临床输血审批制度和输血前检测和告知制度: 1. 临床科室申请用血必须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由主治医师以上签字核准鉴定。 2.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及控制用血量。临床输血一次用血量超过2000毫升,需经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经治医师必须在病史中写明用血指征。 3. 凡属必须履行用血申报手续的患者,经治医生应认真填写“用血通知书”,由家属持“通知书”及有关证明,到区用血办公室办理用血证明后,方可予临床用血。夜间或休息日急诊用血,可由家属持“通知书”到本院门诊收费处交纳用血互助金及血款后准予用血,事后家属到区用血办补办用血证明后,可到财务科退还用血互助金。如遇经济确有困难者,可由科主任(或二值班)与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共同认可签字后,方可先用血后补款。 4. 临床医生必须有计划地申请用血量,原则上应在规定期限内用完所备血液,如遇特殊情况,尚未用完所配制的血液,应及时通知血库进

行调剂。如调剂无效或未及时通知而造成血液报废的经济损失,应由申请备血科室承担。 关于输血前检测和告知制度: 1. 临床医师议定输血治疗方案前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使其理解输血治疗和输血相关实验检查的必要性。 2. 输血前必须进行肝功能、乙肝二对半、丙肝、HIV、梅毒等传染性病原血指标的检查,并将相关结果填入《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输血治疗同意书》。 3.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总值班或主管部门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二、输血的核对制度和输血质量监测、考核和信息反馈: 1. 确定输血后,经治医生认真填写“输血检验报告单”,并开出备血医嘱。由两名医护人员持“报告单”到床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急诊、床号和诊断,并采集血样。核对者在“报告单”反面签全名, 2. 临床科室应有专人持“输血检验报告单“及受血者血样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 领血和发血双方必须认真查对“输血检验报告单”内容、血型、血液有效期、交配实验结果、血袋标签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1.0目的: 根据临床用血的紧急程度,对临床用血申请实行分级管理制度,保证紧急或紧急用血的安全、有效。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对临床用血的管理。 3.0制度要求: 3.1 临床用血申请根据紧急程度分为“特急”、“紧急”、“急用”、“预定”、“手术备血”、“预防性”六种。 3.2 临床医生在填写《输血申请单》时,需注明用血的紧急程度。抢救病人需加盖“绿色通道”紧急章。 3.3当临床用血为“特急”用血时,以下制度适用: “特急”用血仅适用于大量失血,如不马上输血有死亡可能的 患者。 血液发放可不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但临床医生要在输血申请单 上注明,并签字确认。输血科收到申请单后,立即发给同型红 细胞,并在发血单上注明“未配血”。对于未知血型的,可直接 发给O型红细胞。但输注前需抽取病人原始血标本,以便检测 病人血型。 血液发出后,输血科应尽快完成配血试验,如发现配血不合, 应立即通知临床医生停止输血,并进行相容性输血。 3.4“紧急”用血适用于失血较多急需输血,但短时间内无生命危险的患者。可选用速度较快的交叉配血方法(凝聚胺法),要求在30分钟内发出第1袋血。 3.5“急用”适用于情况偏急,需要优先配血的患者,输血科可根据情况优先配血,配好即用。 3.6“预定”适用于择期手术或计划用血的患者。医生在填写《输血申请单》时,需注明血液输用时间。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预定的时间前,完成血液相容性检测。 3.7“手术备血”适用于择期手术的患者。医生在填写《输血申请单》时,需注明手术时间。输血科工作人员应保证血液库存量大于备血量,待临床医生通知确认需要用血时,即完成血液配发。心脏中心除外(处理方式同“预定”)。 3.8“预防性”适用于所有有输血可能的患者。输血科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一、开展成份输血 1.成分输血的目的 (1)补充血容量,可以输用各类血浆制品,如新鲜冰冻血浆、白蛋白; (2)补充携氧能力可输用红细胞悬液、少白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等; (3)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出血,可以输用浓缩血小板和新鲜血浆; (4)纠正免疫功能不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输用转移因子、干扰素和丙种球蛋白等。 2.成分输血的原则: (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血细胞破坏或造血功能障碍都可能需要输血,输血的数量和种类取决于患者对失去的血液成分的恢复能力,取决于输用成分血的寿命,取决于病情需要,决不可千篇一律都输全血,对可输可不输的患者坚决不输,禁止输安慰血; (2)适合输成分血的患者,决不给全血,临床80%的输血患者是需要某种 成 分,而不适合输全血; (3)各种成分血的输注剂量要符合标准治疗剂量,一次要给足才能达到预期疗效。 3.成分输血的优点: 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制品浓度与纯度高,疗效好,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性疾病传播。 二、申请输血程序 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2.申请成份输血或全血:全血申请量在200ml ,需科副主任签字;全血申 请量400ml ,要由科主任签字,并输血科上报医务科批准;申请红细胞量超过15 U,要经分管院长批准,并通过医务科上报市中心血站。 3.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长、院总值班人员或分管院领导同意,并记入病历。 4.输血前应进行输血前相关检查。首次输血,应检查ABO血型和Rh (D) 血型、和输血前检查 (受血五项) ;曾输过血的患者,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ABO 血型和Rh (D)血型和受血五项结果,如上次输血超过7日,交叉配血出现疑 难时,应进行抗体筛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