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通心理学同步练习答案

普通心理学同步练习答案

普通心理学同步练习答案
普通心理学同步练习答案

附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D

5、C

6、D

7、A

8、D

9、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

3、CD

4、BCD

5、AB

6、BC

7、ACD

8、ABC

三、填空题

1、心理现象规律

2、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3、自觉能动性

4、心理状态

5、感觉阶段思维萌芽

6、感觉阶段知觉阶段

7、感觉灵长类 8、脑一定高级

9、信号刺激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五、名词解释

1、认知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特性、意义及本质的反映过程。它包括感觉、

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心理活动。

2、情感过程——指情绪和情感活动而言,情绪和情感是人类最有特色的心理现象。它是客

观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实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带有独特色彩的反映。

3、意志过程——人在变革现实的活动中,自觉地提出目标,支配自己地行为,克服困难和

挫折,坚持实现自己地目标,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意志过程。

4、观察法——指研究者(主试者)在未经控制地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观

察记录被观察者(被试者)地外部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动作和行为),从而分析、判断其心理活动地一种方法。

5、实验法——主试者通过严格地控制某些条件,主动引起被试者作出某些心理反应,从而

探索心理活动地某些规律的方法。这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6、感应性——感应性是一切生命体以一定的变化来回答外界的影响,是同周围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保持平衡、保存自身以利发展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机能。

六、简答题

1、简述个性心理的内容。

答:个性心理又称人格心理。个性是一个人属于他自己的完整的精神面貌,它是个体在社会化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1)个性倾向性,又称个性的动力性,它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原因,决定着一个人的态度的选择性和积极性的表现。它包括一个人的需要、动机、价值观等。它制约着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方向和行为的社会价值,是个性的本质和核心,决定着人与人之间在整个精神面貌上的本质差异。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表征,它表现着个性差异的具体内容,包括人的能力、气

质和性格。每个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的独特结合,就构成了每个人的心理风格和品格,即一个人的人格。

2、简述动物心理的发展历程。

答:心理学家认为,动物演化只有到了能对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应,才可以说有了心理活动,或者说标志着心理现象的产生。动物心理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

(1)感觉阶段:动物心理演化的最初水平是感觉阶段。所有的无脊椎动物,从低等的环节动物到节肢动物到脊索动物,只能对信号刺激物的个别特性产生反应。

(2)知觉阶段:动物演化到脊椎动物,能对各种属性产生综合的整体的反应。

(3)思维萌芽阶段:动物进化到灵长类,出现了思维的萌芽,心理水平达到动物界的最高峰。猿类对事物间的外部联系和关系有综合概括的能力。

3、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答: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形成映象的过程。映象与反映的对象不是同质的。前者以观念形式存在于人脑中,是主观的;后者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于现实中,是客观的,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

但心理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其客观性表现在:(1)心理所反映的对象及内容是客观的;(2)心理反映过程本身是客观的,心理活动是以脑的神经系统活动为载体和物质承担者,这一过程是客观的;(3)心理活动通过人的言语、表情和行为表现出来,这些表现也是客观的,通过这些表现可推测人的心理反应。

心理活动的主观性表现在:(1)心理映象是观念,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看不见摸不到,所以是主观的;(2)心理反映是由一定主体进行的,受主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所以带上主观的色彩。

4、如何理解心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

答:一门学科的性质,是由它的对象的规定性决定的。

心理学处于一系列学科的接合点上,同许多学科有跨界联系,心理学的对象很复杂,在心理学中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有社会科学的性质,但它既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又不是单纯的社会科学,它是一门中间科学。

另外,无论从心理学的主体、心理的器官还是心理的内容以及心理的过程来看,心理学都是自然与社会两方面的统一。

七、论述题

1、论述心理过程的内容。

答: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过程:

(1)认知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特性、意义及本质的反映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心理活动。外界事物作用于感官,在头脑中最先产生的映象是感觉,这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低级的心理现象,但它又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全貌的反映。当人把感知到的经验储存在头脑中,又能对它产生再认和回忆,这便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信息的获得、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在记忆中保持的事物的形象叫做表象。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是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及规律的反映。人不仅能回忆往事,而且可以想象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这就是想象。

总之,人通过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心理活动,共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2)情感过程:是指情绪和情感活动而言,情绪和情感是人类最有特色的心理现象。它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实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带有独特色彩的反映。它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3)意志过程:人在变革现实的活动中,自觉地提出目标,支配自己地行为,克服困难和挫折,坚持实现自己地目标,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意志过程。人的意志突出地体现了人的心理地自觉能动性,人只有通过意志行为才能实现元大的理想和宏伟地目标。因此,它是人类改造世界额重要因素。

知、情、意三种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他们融合在统一的心理活动中,认知对情感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情感又推动着人的认知。理智的认知成分构成意志行为的基础,而意志对认知又起着推动和过滤作用。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人的心理活动是协调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的、核心的内容。

2、试述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1)观察法:指研究者(主试者)在未经控制地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观察记录被观察者(被试者)地外部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动作和行为),从而分析、判断其心理活动地一种方法。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了被试者心理表现的自然性而不附加人为的影响,这种方法也比较简便易行。不足之处是研究者处于被动地位,观察者只能消极的等待某些心理现象的出现,所记录的材料不足以分析哪些是偶然的,哪些是必然的。材料不易作数量分析和处理,克服这些不足可配合使用其它方法。

(2)实验法:主试者通过严格地控制某些条件,主动引起被试者作出某些心理反应,从而探索心理活动地某些规律的方法。这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法又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法的优点在于,实验者可以有计划的控制实验条件,引发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不必消极等待。实验者还可以控制和抵消一些无关变量的影响,便于排除偶然因素,对所得的结果便于定量分析。但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比如,有些问题涉及伦理道德或复杂动机的心理现象就难于直接控制,无法使用实验法。另一方面,实验室的环境和现实生活环境有很大差别,易使被试者产生紧张和期待心理,使实验结果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

(3)测验法:它是用来测查某些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的一种方法,又叫心理测验。通常用于测查人的各种能力、能力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等。

心理测验是通过有代表性的若干局部,考察全面的一种方法。在使用测验法的过程中,由于有些测验量表的编制不够完善,信度和效度较低,施测程序不严格,所测出的心理品质和水平的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对其结果的解释就不可绝对化或过于迷信。

(4)模拟法:它是借助数学和计算机建立一个与人脑活动相类似的模型,通过对这个模拟机的研究来考察心理活动的方法。

模拟法的特点是:通过模拟而不是直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模型的正确性、完备性、多功能性依赖于人对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的知识。其缺点是:可能由于过分的简化、不精确,导致对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的曲解。

上述几种方法各有千秋,在使用时应该根据课题的性质、特点和需要,有选择的使用某一种或几种方法。此外,心理学还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探索出适合于心理学研究的新方法。

附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B

5、A

6、D

7、B

8、D

9、C 10、A

11、C 12、D 13、B 14、C 15、B 16、B 17、B 18、C 19、D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BCD

3、ABD

4、ABC

5、ACD

6、ABC

7、BC

8、ABC

9、CD 10、ABC

11、BCD 12、BD

三、填空题

1、细胞体突起

2、树突轴突

3、传来的信息整合轴突

4、刺激神经冲动

5、激活抑制

6、大脑皮层

7、周围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

8、情绪反应 9、高级心理活动

10、表达接受 11、兴奋抑制

12、活泼型安静型 13、分析与综合条件反射

14、无条件第一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五、名词解释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是脑的

建筑材料。

2、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赖以传递神经冲动,进行通讯联系的特殊连接装置。

3、植物性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仅指支配内脏活动的传出神经,不包

括传入神经。

4、非特异性传入系统——由视、听、嗅、味、皮肤、本体等感受器,所发出的不同的感觉

冲动传入脑干部位,由侧支进入网状结构后,就失去了专一性,成为非特异性刺激,然后由丘脑的内侧沿同一上行系统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只起维持大脑皮层兴奋性的作用,不引起特定的感觉,故称为非特异性传入系统。

5、特异性传入系统——各感受器发出的感觉冲动,沿专门途径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各感觉

中枢,从而引起相应的感觉,这种专门的传导系统,称为特异性传入系统。

6、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回答。

7、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称为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8、反馈——亦称回授,是指在反射活动中效应器的活动结果又作为一种新的刺激返回传送

到神经中枢,使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反应的情报(反馈信息),从而更有效的调节效应器的活动。

9、条件反射——是个体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通过模仿、训练、学习而习得的反射,是在

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

10、超限抑制——指有机体受到过强的刺激或刺激持续过久,大脑皮层有关的神经细胞由于

疲劳而转化为抑制,也叫保护性抑制。

11、第一信号系统——凡是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官的具体刺激物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

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12、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言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为人所

独有。

六、简答题

1、简述神经元的结构和机能。

答: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是脑的建筑材料。

神经元的结构:是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浆核细胞膜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部分。

神经元的机能: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通过树突及胞体接受传来的信息,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神经元。

2、什么是动力定型?它是怎样形成的?

答:动力定型是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当一系列的刺激作用于集体后,就引起一连串的行为反应,各个反应之间保持者精密的定型关系,这种刺激与反应的相互关系经多次重复就成为一种模式,并被程序化储存与大脑。只要刺激系统中的某一成分一出现,就会使模式中的反应一个接一个自动进行下去。这种行为的自动化系统就是动力定型

3、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有何不同之处?

答: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有何不同之处在于:

在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的,可以主动探究,直到学会踩杠杆才达到一定目的;而后者动物被束缚在实验台,被动接受刺激。

另外,前者的反射是从反应到刺激的过程,强化出现在反应之后,而后者强化出现刺激之后反应之前。

七、论述题

1、言语机能联合区由哪几个中枢构成?它们受到损伤将会产生何种言语障碍?

答:言语机能联合区是指接受、处理和储存言语信息的结构和机能系统,为人所独有。主要包括运动性言语中枢、听觉性言语中枢、视觉性言语中枢和书写性言语中枢,定位于优势半球,大多数人在左半球。

⑴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卡中枢)这一脑区受损伤,尽管病人的发音器官功能完好,却丧失表达言语的能力。这种现象也称为表达性失语症,主要是由言语动觉障碍造成的。

⑵听觉性言语中枢(威尔尼克中枢)当靠近听觉中枢的顶颞叶的结构受到损伤后,病人对所接受的语言和字词失去理解的能力,不能区分复杂的言语听觉模式,常常所答非所问,这种失语症通常称为接受性失语症。

⑶视觉言语中枢当这一中枢受到损伤,尽管视力正常,却丧失阅读能力,过去认识的文字、符号此时认不得读不出,不能理解,这一症状称为失读症。

⑷书写性言语中枢该区受损伤,其他运动机能正常,惟独书写绘画等精细运动发生障碍。此症状称为运动性失写症。

2、论述大脑两半球机能的非对称性。

答:从解剖结构上看,大脑两半球基本上是对称的。但是从机能上看却又是非对称性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言语机能的单侧化:优势半球的形成与生活、劳动中用手习惯有关,惯用右手的人(右利手),言语机能在左半球上得到发展。对一般人而言,左半球分管抽象思维,因这种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或其他信号系统,此外还分管数学计算,概念形成,以及对象征性关系和细节进行逻辑分析等,具有语言的、理念的、分析的、连续的和旋律的控制能力。(即左半球负责言语、数学计算、概念形成、逻辑分析等。)右半球分管不需要语言参与的具体思维和形象思维,具有高度的完形知觉能力及对空间结构方位的识别能力,对复杂关系有较强的理解力。在音乐绘画艺术方面以及对情绪的表达和识别方面都优于左半球。(即右半球分管具体思维和形象思维,负责音乐、绘画、艺术等。)

割裂脑的研究进一步对大脑半球的单测化提供了无可争议的事实。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于20世纪60年代初对两名右利手裂脑人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发现,术前他们都能用左右手写字绘画,术后都不能用左手写字,但保留在绘画方面,右手反而不如左手画得好。

附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B

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

3、CD

4、ABCD

5、ABD

6、BCD

三、填空题

1、个体的生存状态种族的延续

2、社会性需要社会化

3、内驱力诱因

4、有了明确的目标

5、诱因正诱因负诱因

6、抱负水平

四、判断题

1、×

2、√

3、√

4、×

5、√

五、名词解释

1、需要——对对象的欲求称为需要。它是有机休对延续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

反映。

2、自然需要——自然需要又称生理需要,这类需要以生理活动为基础,与生存和种族延续

活动密切相关。

3、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是指一切以非生理为基础所形成的需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

中逐渐习得的(因此也叫获得性需要),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人类的社会性需要体现了人类个体对维持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的依赖。

4、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完善自己,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

需要。

5、动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一种内

在过程。它不能被直接观察到,是根据其他可观察的活动,对行为的原因进行的一种推理性的解释。

6、内驱力——指有机体的需要未满足之前,出现心理紧张和唤醒状态,这种唤醒状态驱动

有机体去追求需要的满足。

7、原始性动机——即生理性动机,它以生理活动为基础,所引发的活动以满足生理需要为

目的,这类活动与有机体的生存密切相联,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如饥饿、渴、性等动机。

8、衍生性动机——即社会性动机,它所引发的活动以满足心理需要为目的。这类活动与有

机体的生存没有直接关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联,是后天习得的。

9、成就动机——指在完成任务时,力求做得出色,获得较高成绩的倾向。

六、简答题

1、好奇心引发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形?

答:好奇心引发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下列3种形式:

(1)感官探索:用视听嗅味和皮肤感官,单独或联合地对新奇刺激进行探索、感知。

(2)动作操作: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摆弄、敲、打、咬、拆卸,对物体的性质做进一步了解。

(3)口头诘问:对新奇事物提出各种有关的问题。

七、论述题

1、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试分别加以说明。

答: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所有需要按等级层次排列起来,并把需要列成五个层级,它们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需要是直接和生存、种族延续联系的需要,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

(2)安全的需要:包括对组织、秩序、安全感和可预性等方面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指人与人之间对交往,爱与被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这类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得到别人的承认,由此产生威望、认可、地位等情感。另一方面,得到自我尊重、产生自足、胜任和自信的情感。

(5)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完善自己,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

2、试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越晚。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人类才具备,在个体发展中,越是高的需要出现越迟。

(2)需要层次越高与生存的联系越小,它们的满足与生存需要没有直接关系,但高层次需要更能反映出人类的特征。人类对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较之低层次需要有更强烈的愿望,他能带来幸福、宁静和充实的精神生活。

(3)高层次需要的出现和满足比低层次的需要具备更多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当较

低层次的需要能够得到持续不断的满足时,个体才受到高一级需要的支配。如果一个人已经发展到较高层次的需要水平,一旦其低层次的需要长时间不能得到充分满足时,仍退行到低层次的需要水平上。

(4)马斯洛认为只有当所有的低层需要都能得到持续不断的满足时,人才能受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支配,他认为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的境界。自我实现者与非自我实现者的区别在于,自我实现者受成长动机的激发,这种动机指向个体的内心世界的发展和完善,追求真、善、美。非自我实现者则受到匮乏动机的激发,由于他们的基本需要未能得到满足,他们受到所缺乏的东西的影响,如食物、安全、爱和尊重,因此,他们的活动指向外界,寻找能满足他们需要的对象。

不少心理学家也对马斯洛的理论提出了批评。其中主要指责他用非控制的和不可靠的研究方法。另一点,马斯洛过分强调人的内在价值,而忽视了社会发展对人性的制约。

附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B

5、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D

4、CD

5、ABC

6、BCD

7、BD

8、AC

9、BCD 10、ACD、

三、填空题

1、指向集中

2、意志努力

3、人的内部主观状态

4、自觉的有目的的有意后注意

5、注意的稳定性

6、速度质量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五、名词解释

1、注意——注意是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所谓指向是指每一瞬

间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及跟踪。所谓集中是指意识对所选择的对象给以贯注和维持。

2、无意注意——是无预定目的,不需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往往是不由自主自然地发生的

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一种初级的被动的注意。

3、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作随意注意。

它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受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控制。

4、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又称注意的范围。

5、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能力。这是注意在时间

上的特征,也就是注意的持久性。

6、注意的转移——是根据当前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上的能力。

7、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8、分心——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分心是心理活动离开了

当前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的状态。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答:注意是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所谓指向性,是指每一瞬间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及跟踪。所谓集中,是指意识对所选择的对象给以贯注和维持。

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2、简述能引起和维持无意注意的因素。

答:引起和维持无意注意的因素很多,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类:

一类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具体包括:

(1)刺激物具有新异性:新奇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2)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强度的大小,以及刺激物与背景之间相对强度的大小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

(3)刺激物的活动变化和对比度:运动的、变化的刺激物比静止的、不变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另一类是人的主观状态,包括:

(1)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凡是与人的直接兴趣和需要有关的事物就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制约着人们注意的选择及其内容。

(2)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当一个人心情舒畅、情绪饱满时,平时不易引起注意的事物,这时也能引起注意;而当情绪消沉、抑郁烦闷时,平时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这时也不能引起注意

(3)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识经验和职业习惯对注意有很大影响。

由于无意注意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付出过度的脑力活动和意志努力,不致于产生身心疲惫,因此应充分利用这种意识形态。

3、如何有效保持有意注意?

答:有意注意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作随意注意。它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受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控制。

有效地保持有意注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地组织活动:当任务目的越明确、越具体,理解越深刻,有意注意就越容易引起和维持。

(2)培养间接兴趣:兴趣可分为两种: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对间接兴趣来说,活动过程很可能是枯燥乏味的,但活动的目的是诱人的。培养间接兴趣对保持高度的有意注意是不可少的。

(3)锻炼坚强的意志,克服干扰:有意注意是积极主动的注意,任何有意注意都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因此,锻炼坚强的意志,增强抗干扰的能力,是发展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

4、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

答:注意的分配有不同的水平,它取决于同时并进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以及人

对活动的熟练程度。

首先,同时并进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或几种活动是相当熟练的,甚至已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不再需要更多的注意,这样人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较生疏的活动,把一小部分注意分配到熟练的活动上,稍加注意即可。倘若所进行的不同活动在同一加工器内进行信息加工,就不能一心二用了。

其次,同时进行的几项活动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也影响着注意的分配。若所进行的几项活动或动作之间已形成固定的反应系统,或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同时进行这些活动就比较容易,注意的分配也较顺利。否则,注意难以分配。

七、论述题

1、什么是注意?它有哪些心理功能?

答:注意是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所谓指向性,是指每一瞬间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及跟踪。所谓集中,是指意识对所选择的对象给以贯注和维持。注意的心理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功能。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指向于那些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与当前活动有关的对象,而同时抑制或排除那些无关的影响,把有关的信息线索区分开,并跟踪一定的信息线索,这就是注意的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注意具有保持功能。任何心理过程只有在注意力的维持下,才能持续进行,只有在注意的贯注下,心理活动的内容才能在意识中保持。

(3)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一切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生产活动、军事活动、体育活动,等等。凡是在有意注意的心理监督下,都能朝着预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并且随目的的需要而转移,若失去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就难以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2、试述注意的特征有哪些?

答:注意的特征包括:

(1)注意的广度,这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又称注意的范围。注意是一种有限的心理资源,因而注意的广度是有限的。但是人的注意广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注意的特点和人的注意任务、知识经验的影响。

(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能力。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也就是注意的持久性。注意的稳定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心理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分心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的状态。

(3)注意的转移。是根据当前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注意的转移是心理活动随意性、主动性、灵活性的表现。

(4)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注意的分配有不同的水平,它取决于同时并进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以及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

附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A

5、D

6、B

7、A

8、B

9、C 10、B

11、C 12、C 13、D 14、A 15、C 16、D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BC

3、BCD

4、ABC

5、AC

6、BD

7、BCD

8、CD

三、填空题

1、基础前提

2、刺激强度算术平均值

3、原来刺激量常数

4、痛觉

5、视觉

6、380纳米~780纳米光波

7、神经节细胞层视细胞层 8、视杆细胞弱

9、明度色调饱和度强度波长纯度

10、声波媒介物 11、频率振幅波形音高响度音色

12、耳蜗前庭耳蜗 13、丘脑中继站

14、舌尖舌两侧 15、前庭器官

16、降低提高 17、暗适应

18、马赫带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五、名词解释

1、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是指各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它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3、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觉察出最小刺激

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4、最小可觉差——心理学家把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

限或简称差别阈限,也叫最小可觉差,用j.n.d符号表示。

5、韦伯定律——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差别阈限

与原刺激量的比例是个常数。用数学公式表示,即K=△Ⅰ/Ⅰ。△Ⅰ代表差别阈限,I 代表原刺激量(又称标准刺激强度),K是小于1的一个常数,又叫韦伯分数。这个公式就是所谓韦伯定律。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6、费希纳定律——德国的心理物理学家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

究。在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中,他提出了一个经验公式:S=KlogR,其中S为感觉,R为刺激强度,K为常数。感觉的大小同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递增,而感觉强度按算术级数递增。这一规律称为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定律也只适用于中等刺激强度范围。

7、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属性的感觉属于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中有痛觉)

8、内部感觉——接受有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动力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感

觉称为内部感觉。属于这一类感觉的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9、色觉缺陷——是指辨色能力异常。一切色觉异常的人,按照他们辨色能力的缺损程度分

为,色弱、局部色盲和全色盲。

10、听觉掩蔽——当两个强度相差较大的声音同时到达双耳,我们只能感受其中的一个声音,

这一现象叫听觉掩蔽。

11、感觉适应现象——指感觉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2、感觉后象——是刺激作用停止后,暂保留的感觉印象。各种感觉都有其后象。视觉分正

后象和负后象两种。与刺激性质相同的后象为正后象,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象为负后象。两种后象经常相互转换。

13、闪光融合——闪光融合现象表现为,闪烁的光刺激,当其中闪烁频率达到一定值时,不

再产生闪烁感,这就是闪光融合了。

14、闪光融合频率——恰好能引起闪光融合的最小断续刺激频率,就是闪光融合频率或闪光

临界频率,简称c.f.f。

15、感觉对比——各种感觉都存在对比的现象。同一分析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使感受性

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对比

16、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别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最常见的是颜色感觉引起的联觉。如

红色让人感觉温暖。

六、简答题

1、什么是韦伯定律,它有什么特点?

答:19世纪40年代,德国的生理学家韦伯在研究重量感觉的变化时发现,100克重量至少需要增减3克,200克重量至少需要增减6克,300克则至少需要增减9克,才能觉察出重量的变化。

也就是说,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例是个常数。用数学公式表示,即K=△Ⅰ/Ⅰ。△Ⅰ代表差别阈限,I代表原刺激量(又称标准刺激强度),K是小于1的一个常数,又叫韦伯分数。这个公式就是所谓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不同感觉的韦伯比值是不同的。

2、简述明、暗视觉。

答:明视觉是指在明亮光线的作用下,人眼可看清物体的轮廓和细节,能辨明不同的颜色,尤其对550~560纳米波长的黄绿色光感觉特别明亮,这种视觉叫做明视觉。视锥细胞呈锥状,密集在中央凹附近,专门感受强光和颜色,能分辨物体的细节,是明视觉器官。

暗视觉是指在暗弱的光线的作用下,只能看到物体的轮廓,只有黑、白、灰视觉而无彩色视觉,在黑暗中停留时间较长,感到光谱中500~510纳米波长的蓝绿色光最明亮。这种视觉叫做暗视觉。视杆细胞呈柱状,密集在网膜的边缘。视杆细胞对侦察大物体的存在、对运动的客体有较高的感受性,对弱光反应敏感,但不能感受颜色、强光及物体的细节,是暗视觉器官。

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答:1854年H·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三条定律:补色律、中间色律和代替律。

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那么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如蓝与黄,绿与紫,红与表都是互补色。任何一种色调都可以找出它的补色波长。

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两色之间的中间色。

代替律:只要感觉上是相似的颜色,不管它们的光谱组成是否一样,在颜色混合中具有

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

七、论述题

1、试述痛觉及其特点。

答:痛觉是有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一种反应。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温度的、放射能的、电的、甚至生物的蛰咬等刺激,只要刺激强度超过一定限度,作用于有机体,都能引起痛觉。

痛觉的特点是:①没有一定的适宜刺激,各种类型的刺激只要是足够强,就可引起痛觉;

②各种器官内都可以发生痛觉;③痛觉经常伴随害怕、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体验;④痛觉很少产生适应,或适应程度很低;⑤痛觉有过敏性和继发性。

痛觉的感受器是皮肤痛点的自由神经末梢,和肌肉、腱、关节或内脏的神经末梢。痛觉是有机体内部的警报系统,对人有生物意义。如果没有痛觉,缺乏痛觉警报,因此影响身体健康和机体的完整,

附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B

5、D

6、A

7、C

8、D

9、B 10、A

11、C 12、A 13、C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BCD

3、BC

4、BC

5、AD

6、ABCD

7、BCD

8、BD

9、ABD 10、ACD

三、填空题

1、直接作用整体

2、个别属性整体

3、整体性

4、内容精确性

5、准备状态后继的

6、特殊的整合准备

7、清晰度 8、运动视差

9、结构级差 10、双眼视差实体镜

11、收缩与松弛 12、延续性顺序性

13、歪曲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五、名词解释

1、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人对客观环境

和主体状态的感知和解释的过程。

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具有把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某种关系整合为一个有机整

体,并对其产生完整的知觉的能力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这种特性称知觉的恒常性或常性。

4、知觉的选择性——由于感官通道的限制,在一定时间内,人们不能接受外部的所有刺激

或刺激的全部细节,只能选择出某些刺激加以反映,对它们知觉得格外清晰,而对同时作用于感官的其余刺激则反映得模糊笼统。主体只对外界的一些对象知觉,而不以另一些对象知觉,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5、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对象时,总是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提出假

设、推断并作出最佳的解释,然后用词把它们标示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6、定势——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同类后继的心理活动的趋势。

定势多是无意识的。

7、主观轮廓——指在没有明度级差的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人们也会看到轮廓。这种没

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而产生的轮廓知觉叫做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

8、深度知觉——深度知觉是物体的空间距离及物体的三维特性在头脑中的反映。包括距离

知觉和立体知觉。

9、双眼视差——是指由于正常人的双眼构造相同,并处在脸部的同一平面上,两眼之间的

目间距大约65毫米,当注视一立体对象时,左眼看物体的左边我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这样立体物在两眼视网膜上的视象有了差异,这种差异叫作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是产生立体知觉的主要机制。

10、生物钟——是指人体和生物体内按一定时间出现一定生理行为的周期。

11、真动知觉——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的位移,由此而引起的运

动知觉就是真动知觉。真动知觉直接依赖于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

12、似动知觉——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或动景现象、

φ(fai)现象。这种知觉叫似动知觉,实际上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知觉。

13、诱导运动——指一个相对静止的客体,当受到周围其他物体运动的诱导而被知觉为运动

的,这一假象运动就是诱导运动。

14、自主运动——在黑暗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很快就会觉得光点不停的运动,这就是自

主运动,它实际是一种错觉性运动知觉。

15、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歪曲知觉。

六、简答题

1、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简述知觉加工的过程。

答: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观点研究知觉过程,用信息加工观点可以进一步揭示人的心理操作过程,关于知觉过程的信息加工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

所谓“自下而上”的加工就是由输入的信息所引起的加工,又叫资料推动加工,这种加工更多的依赖感觉输入的性质,即刺激物本身的性质。所谓“自上而下”的加工是从知识经验开始的加工,又叫概念推动加工。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二者不是各自独立相互排斥的,而是大脑统一的加工过程的两种方式。当我们的知觉更多依赖感觉输入的性质时,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主导,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就减弱。反之,如果知觉加工更多的依靠知识经验的推动,那么自上而下加工就占主导,自下而上的加工相对减弱。

2、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有:

1)知识和经验,人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影响知觉的内容、精确性和速度。

2)定势,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同类后继的心理活动的趋势。

定势多是无意识的。构成定势的心理因素有两类:一类是刚刚发生的经验。这类经验成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对当前的知觉活动发生影响,它制约着知觉的速度和方向。另一类是在较长时间内起动力作用的一些心理因素。如需要、动机、情绪、习惯、态度、价值观等,这些因素都能构成人的心理准备状态,对知觉的组织和整合产生一定的影响。

3)期待和价值观,期待是人对知觉对象所抱的态度和心情,在知觉过程中,常常渗透知觉者期待的心情,这就使对事物的知觉不像它本来的面貌,而是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人对知觉抱什么态度,直接影响知觉活动的进行,而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

3、什么是双眼视差?它在深度知觉的活动中有何作用?

答:由于正常人的双眼构造相同,并处在脸部的同一平面上,两眼之间的目间距大约65毫米,当注视一立体对象时,左眼看物体的左边我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这样立体物在两眼视网膜上的视像有了差异,这种差异叫作双眼视差。

双眼视差是产生立体知觉的主要机制。双眼不对应部位的视觉刺激以神经兴奋的形式,传到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经加工整合便产生立体知觉。可见,尽管眼网膜是二维平面的,但借助于双眼视差的机制,就能获得三维立体的知觉和远近的距离知觉。立体电影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拍摄和放映的。

七、论述题

1、试论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答:通过对感、知觉的比较,便可深入理解知觉的实质。

⑴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

⑵从包含的成分,感觉是单一感官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即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像,如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视知觉等,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像。

⑶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的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会有差别。

⑷感觉与知觉的联系:知觉虽然不同于感觉,但它同感觉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事物首先被感觉,然后才能进一步知觉它。感觉与知觉也有某些共同性,它们同属于感性认识过程。

2、论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答: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

1)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具有把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某种关系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产生完整的知觉的能力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恒常性(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特性称知觉的恒常性或常性。

3)知觉的选择性。每时每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但由于感官通道的限制,在一定时间内,人们不能接受外部的所有刺激或刺激的全部细节,只能选择出某些刺激加以反映,对它们知觉得格外清晰,而对同时作用于感官的其余刺激则反映得模糊笼统。主体只对外界的一些对象知觉,而不以另一些对象知觉,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4)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对象时,总是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提出假设、推断并作出最佳的解释,然后用词把它们标示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附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D

5、C

6、B

7、A

8、D

9、C 10、B 11、A 12、B 13、A 14、C 15、B 16、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

4、ACD

5、BC

6、CD

7、AB

8、CD

9、ABCD 10、BC

11、ACD 12、BD 13、ABD 14、ABCD 15、BCD

三、填空题

1、识记再认回忆

2、思维

3、表象表象记忆

4、实践活动

5、形象本质属性外表特征

6、9~20

7、注意 8、选取识别

9、复述或复习 10、复述提取

11、顺序 12、存储线索

13、注意模式识别 14、识记保持

15、积极性熟悉的已编码的 16、重要标志回忆和再认

17、艾宾浩斯无意义音节 18、不均衡的

19、最初时间及时复习 20、接近联想关系联想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

五、名词解释

1、记忆——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

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以及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必要的时刻又可把它们重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2、表象——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一般称作记忆表象或简称表象。它是对以

往感知过而当前不在面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

3、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一定

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4、图像记忆——又叫视觉登记或图象储存。是最常见的一种感觉记忆。当作用于视觉器官

的图像刺激迅速移去后,图像随即在视觉记录器内被登记,并保持一瞬间。

5、声象记忆——又叫“听觉记忆”,指声音信息呈现后,立即在听觉存储器内被登记,并保

留一个很短的时间的记忆。

6、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

的记忆。

7、系列位置效应——1962年加拿大的学者墨多史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字词,然后让

他以任意顺序加以回忆。实验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与字词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的位置

有关,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单词比中间的单词更容易回忆。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8、首位效应——在系列位置效应曲线中,对词表开始部分的单词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

回忆率高,这种显现称为首位效应或首因效应。

9、新近效应——在系列位置效应曲线中,词表末尾部分的单词比中间部分的单词更易于回

忆,这一现象称为新近效应或近因效应。

10、长时记忆——是指学习的材料,经过复习或精细复述之后,在头脑中长久保持下来的记

忆。

11、主观组织——对本来没有什么意义联系的材料,进行人为的加工,回忆时,被加工的材

料以群集方式一起出现,这种加工方式称为主观组织。

12、有意识记——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有一定识记意图和任务,并经过一定努

力,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所进行的识记。

13、无意识记——又称不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也不必经过特殊

的意志努力,不采用任何识记的策略和方法,完全是自然而然的识记。

14、机械识记——指人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没有意义或不理解其意义的情况下,采取机械

重复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

15、意义识记——指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反复领会、理解,弄清事物本身意义的基础上

所进行的识记。

16、协同识记——指多种分析器对同一材料进行协同的联合的识记。

17、记忆术——是运用各种策略和线索,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组织,使之利于提取的技术。

18、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在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

19、前摄抑制——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20、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21、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心理活动,只要两个一起出现的事件在意识中形

成了联系,以后其中一个事件出现,就会在头脑中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件的回忆,这便是联想。

六、简答题

1、简述记忆过程的几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答: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是记忆过程中的几个基本环节。

识记是主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保持是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回忆是从头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已储存的知识不能提取出来,但当它重现时,能加以确认,这个过程是再认,既不能回忆又不能再认的现象是遗忘。

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识记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保持是识记和回忆的中间环节,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检验,通过回忆还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所识记的内容。

2、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答:短时记忆的特点有以下方面:

(1)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保持以分钟为单位,信息在一次呈现后,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保持5~20妙,最长不超过一分钟。

(2)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短时记忆的容量(又叫记忆广度)是指材料一次呈现后立刻正确记忆的最大量。组块有助于短时记忆容量的增大。

(3)短时记忆易受干扰,当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如果插入新的识记材料或进行其它活动,都会干扰原有的信息记忆。

(4)短时记忆的信息可被意识到,只有短时记忆的信息才能被保持在当前的意识中。

(5)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可能转入长时记忆中,复述或复习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向长时记忆系统转化的关键。

3、简要说明长时记忆的特点。

答:短时记忆的特点有以下方面:

(1)记忆容量无限,人的长时记忆容量是十分巨大的,可以存储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

(2)信息保持的时间很长,长时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从1分钟以上至终身,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

(3)长时记忆的信息是不被意识到的,信息只有被提取回溯到短时记忆,才能被意识到,只有与感知到的刺激信息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功能作用。

4、什么倒摄抑制?影响倒摄抑制的因素有哪些?

答: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强度受前后两种材料的性质、难度、学习时间的制约。如果前后学习的材料相同,随后的学习则是复习。如前后两种材料性质完全不同,倒摄抑制作用较小,如果前后两种材料既相似又不相同,容易混淆,倒摄抑制作用最大。后学习的材料难度越大,倒摄抑制作用也越大;先学习的材料巩固程度越好,受倒摄抑制的干扰越小。一个系列材料或一篇文章,往往首尾部分记得好,而中间部分容易遗忘,这是因为起始部分无前摄抑制影响,末尾部分没有倒摄抑制影响,中间部分要受前摄和倒摄双重抑制的干扰。

5、什么是联想?主要有哪几种?

答: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心理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近联想。在时、空上比较接近的事物,容易在人们的经验中形成联系,只要其中一件事物出现,就会引起对另一件事物的联想。(看见闪电,想起雷鸣)

2)相似联想。由一件事物的感知引起与它在性质上相似事物的回忆称为相似联想。(见猫思虎)

3)对比联想是具有相反特征的事物或相互排斥的事物之间所形成的联想。(由美想到丑,忆苦思甜)

4)关系联想是由事物的各种关系和联系而引起的联想。如部分与整体关系,种属关系,因果关系等所形成的联想均属于关系联想。

七、论述题

1、论述表象的特征及作用。

答:表象是指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一般称作记忆表象或简称表象。它是对以往感知过而当前不在面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又是记忆的一种效果,在回忆中表现出来。

表象的特征有:

(1)直观形象性:表象是感知后留下的映象,是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反映,它直接类似于所反映的对象,是真实物体以观念形式存在于头脑中的类似物,因此它具有直观形象性特征。在这一点上,表象接近感知觉。

(2)片断、不稳定性:表象同感知觉相比,不如知觉稳定、持久,但是比知觉更丰富更高级。表象在细节上比知觉少了些,但在整体性、共同性上却比知觉更丰富更完善。

(3)概括性:表象通常是综合了多次感知的结果,是对某以事物类化了的反映,具有

一定的概括性,但这种概括性没有摆脱具体形象的束缚,是有限的。

(4)可操作性:表象是物体不在面前时的心理复现,是在头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该物体进行操作和加工。表象在头脑中可被分解、粘合、可放大、缩小、可被移植,还可翻转。心理旋转实验,即是对表象可操作性的证明。

表象的作用表现在:

(1)表象是人们积累感性经验后种形式。

(2)表象是从知觉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3)表象是想象活动的前提,是思维的感性依托。

2、试述短时记忆与感觉记忆、长时记忆的区别及联系。

答:认知心理学按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提取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不同,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种记忆系统。3种记忆系统在正常记忆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切配合的,每个系统又有各自的对信息加工的水平和特点。

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瞬时记忆有图象记忆(视觉的瞬时记忆,证明实验:部分报告法)和声象记忆两类。

瞬时记忆的特点是:①具有鲜明的形象性;②信息保持的时间极短;③记忆容量较大;

④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

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点是:①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②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③短时记忆易受干扰;④短时记忆的信息可被意识到;⑤短时记忆的信息经复述可能转入长时记忆中。

长时记忆:是指学习的材料,经过复习或精细复述之后,在头脑中长久保持下来的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有两类。一种是语义编码,另一种是表象编码。

长时记忆的特点是:①记忆容量无限;②信息保持的时间很长;③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不被意识的。

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外界信息通过感觉器官时,按输入的原样,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是感觉记忆系统。信息在这里是不被意识的,保持时间1秒左右,很快变弱而消失,或被擦拭,但这一系统可登记进入感官的全部信息。当对其中一部分信息给以特别的注意或留意,或使这些信息与以前获得的知识进行比较、模式识别,这样,信息就会进入短时记忆系统。可见,信息从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注意和模式识别。注意一旦转移,信息就开始消退。短时记忆的信息是以言语听觉形式编码存储的,记忆的容量有限,为7±2个项目,信息保持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若对信息及时复述,可使即将消退的微弱的痕迹,重新变得清晰起来,使之在短时记忆系统内稳固下来,适当的时候信息被输送到长时记忆系统中去。短时记忆中信息是可被意识的,它的作用一方面保持住少量的感觉记忆输入的信息以备使用,另一面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少量信息在这里进行有意识的加工。信息从短时记忆输送到更深一层的长时记忆系统,可以被长久的保存。长时记忆保持着从感觉记忆或短时记忆输入的信息,其容量是无限的,包括信息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无限的。当需要某种知识经验或规则时,便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回溯到短时记忆系统,重新被意识,并与当前的刺激相结合,即可发挥其效用。

附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C

5、A

6、A

7、D

8、B

9、C 10、A 11、B 12、B 13、A 14、B 15、C 16、B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

3、BC

4、ABC

5、ABD

6、BCD

7、BD

8、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 13、ABCD 14、AD

三、填空题

1、思维能力

2、理性认识最高形式

3、动作思维

4、形象思维

5、具体形象思维动作思维

6、素材和基础基本成分

7、求同思维 8、知识经验联想

9、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10、灵感直觉顿悟

11、过滤式通过综合的有方向的 12、再造式综合创造式综合

13、初始目标 14、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中间状态

15、问题空间 16、逆推法

17、指向性目的性 18、正迁移原型启发

19、无意想象幻想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五、名词解释

1、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存的

规律性。

2、思维的间接性——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是靠直观获得,而是大脑凭借已有的知识

经验或其他工具作为媒介,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整合加工,从而由已知推测出未知。

3、动作思维——是指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又称直观行动思维或操作思维。这种思维

表现为运用实际动作去解决问题,具有直观性和行动性的特点。

4、抽象思维——是指用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有超脱现实性

和能动性。

5、求同思维——是把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超来,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出一个共同的正

确的方案或答案的思维,也称为聚合思维。

6、求异思维——又叫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

的答案的思维。

7、再生性思维——用惯常的方法即过去采用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再生性思维。

8、创造性思维——用独创的新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创造性思维。

9、直觉——是指人脑对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现象及其关系的一种非逻辑

的、迅速的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好像心有灵犀一点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