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寂静的春天每章概括

寂静的春天每章概括

寂静的春天每章概括
寂静的春天每章概括

寂静的春天

第一章《明天的语言》

曾经有一个小城镇,城镇周围有许多农场、繁茂的田地,生物在这里和谐共生。小路边生长着美丽的花花草草,这片郊野正因为各色的鸟儿而名声在外。人们在这里和谐的生活着。突然之间一种神秘的疾病席卷而来,牲畜倒下、人群死亡,这里被一种奇异的寂静所笼罩。这一切都是人类造成的。上述小镇是作者虚设的,但这个想象极有可能成为现实。那么是什么使得美国的无数个城

镇中春日的声音沉寂下来的呢?

第二章《忍耐的义务》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人来不断对环境进行侵扰,使其遭到严重污染。其中化学药品的危害最大,不亚于辐射危害。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创造出各种化学药品用于毒杀害虫,给周围的许多生物带来了严重影响。现如今很多化学药品能够很轻易地使基因突变。大面积播种同种作物,这种种植方式促成了某种昆虫数量的爆发。然而当今物种的传播主要是因为植物的进口,为了控制昆虫的泛滥,我们还要做到防止物种入侵。人们对潜在

的威胁的认知十分有限。

第三章《死神的灵药》

如今化学药品已经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大部分生物都受其影响。二战中诞生的新型化学武器,对人体造成巨大破坏。一些微不足道的变化就可能完全使物质的特性改变,从而变成毒药。人体化学物质的细微变化就能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很多的化学药品、化学药剂都会对人以及周围的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第四章《地表水和地下海》

现如今水资源非常珍贵,许多的化学药剂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并且难以分解,甚至会使河中的鱼类染上致命疾病。这导致化学药剂残留无处不在,这些药剂残留主要通过地下水传播,会在自然中形成新的物质。化学药剂还会使地表水受到污染,对空中的鸟类也有危害,并且难以处理。

第五章《土壤的王国》

土壤在自然中十分重要,有许多的细菌、真菌、螨类以及生物在土壤中生存并作出了贡献。土壤在自然中不可缺少,但有许许多多的化学药剂对土壤造成严重危害,并且这些药物残留难以分解,会在土壤内存在很多年。被污染后的土壤无法种植农作物。

第六章《地球的绿色斗篷》

植物在自然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并且与许多动物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化学药剂会对植物造成大面积污染,直至死亡。化学药剂杀死植物的同事动物也会离去,没有了食物,它们很快就会死

亡。许多的昆虫也会因为植物大面积死亡而死去。

第七章《无谓的破坏》

在我们使用化学喷剂后,人们总是短视的以为已经达到了所要的目的,却从没有进一步思及结果。杀虫剂的毒性是没有选择性的,它并不只杀害单独的昆虫,只要接触到,都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当对草地进行农药的喷撒,在草地中生存的生物都会因喷剂的毒性而受伤害,家里所养的宠物走过会受伤害,甚至人本身一接近

也无法不受到毒害。

第八章《没有鸟儿歌唱》

鸟类快速死亡,不孕,消失。在喷撒过化学药剂后,鸟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有毒的土壤影响了生存其中的昆虫,而鸟类的食物又是来自这些受过毒害的昆虫,等于是将毒药直接送入口中。化学药剂不仅仅伤害植物、影响昆虫,连带的影响鸟类的生殖能力,没有办法顺利的繁衍下一,于是能听到鸟儿的歌声的机会逐渐减

少。

第九章《死河》

为抢救森林,喷撒大量的DDT来对付昆虫,当这些喷剂渗透入河流中,破坏了河流中所有生物的生存环境,也残杀了这些生物的生命。喷杀虫剂,使得溪中微生物、鱼类,特别是鲑鱼的大批死亡,而害虫并未获得理想的控制。生物的减少,造成了河流的一

片死寂。

第十章《祸从天降》

飞机空中喷药的可怕后果:人们忘了对这些喷剂毒药应有的审慎态度,而将之由飞机上肆无忌惮的撒下,在药物降落的范围内所有的一切都成为受害者,当然人类也不例外。在美国为了消除恼人的毒蛾与火蚁,使用了空中喷撒药剂,这些药剂循着风,飘到了其它的地方,造成了大区域的受害,不仅止于昆虫、鸡群、或

牛群。

第十一章《如影随形的恶梦》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毒物,包括杀虫剂、除草剂、甚至清洁剂......人类生活在毒物包围的环境中,食物链中的动物、蔬果、庭园、等四处充斥着食物的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我们该怎样从这

如影随形的恶梦中跳脱出来?

第十二章《人的价格》

药剂造成人类的疾病、或死亡,这类情形在医学的文献中是非常的普遍。杀虫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多贮积在脂肪中,破坏肝、肾的功能,并使神经受损。为了能暂时消灭这几只昆虫,我们竟然必须付出这么昂贵的代价——迷乱、妄想、丧失记忆、死亡;如果还需要继续的使用这些化学物质,我们还会需要继续的付出

难以想像的价格。

第十三章《一扇窄窗》

农药的成份会破坏生物体含氧量,器官组织、细胞、肌肉受损,

难以正常运作,甚至生殖细胞因含过多的毒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功能受创,染色体蒙受深度破坏而无法生长茁壮,以致于产生突

变而夭折。所以,唯有集中注意力,由大处著眼小处著手,先观察身体的细胞,然后是细胞微小的构造,最后是这些构造裡每个分

子的反应,如此我们才能了解把化学物质带进体内,会有多深远

的后果。

第十四章《四分之一》

人类的第一死因——癌症,每年因为癌症去世的人数不胜数。这是因为人类接触到太多的致癌物质所造成的。农药中的“砷”是致癌物,不单危害人类,动物也难倖免,任何突变都是癌症的潜在原因,农药无疑是此种突变的诱因。到了二十世纪,人们更造出了无数新的致癌物质,并且也普遍进入一般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第十五章《大自然的反扑》

人类使用的化学药剂,造成了生态的不平衡,而大自然似反扑的力道展现其无法抗拒的平衡方式。防治虫害的方法,真正有效的是运用自然,而非人力。人类若再加重剂量,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就算杀死主要害虫,也可能使另一种害虫在无天敌的情形下,繁殖迅速,农业的损失将难以估计。用杀虫剂不一定杀死主要虫害,可能使之逃往更广阔的繁殖地,结果灾区将无限扩大。

第十六章《大灾难的预兆》

害虫抵抗喷药毒性的能力随着适者生存的演化律而更形强悍:许多的昆虫对于这些化学药剂已产生了抗药性,让下一代有着更强壮的体质。如果要消除它们,必须使用威力更强的化学药剂,但只要经过几年的遗传,昆虫全部都会有更强的抗药性,而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人类使用农药的结果是节节败退,能抵抗农药的

昆虫种类数成倍数增加。

第十七章《另一条路》

对付人类厌恶的昆虫,有其它不仅能够除虫也能兼顾地球生态的方法,但需要时间去实验与试验。要找出能跟大自然和平共存才是最好的方法,生物防治法是我们可选择的解决途径,例如:雄性不孕症、天敌、毒蛾引诱剂、微生物杀虫剂、使昆虫染病及在

森林中利用捕食及寄生虫等。

寂静的春天简介

本来,卡逊只是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来写本小册子。后来,随着资料阅读的增多,她感到问题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是并非一本小册子所能够说得清楚和让人信服的。这样,从1957年开始“意识到必须要写一本书”,到尽可能搜集一切资料,阅读了数千篇研究报告和文章,到1962年完成以《寂静的春天》之名由霍顿·米夫林出版,卡逊共花去五六年时间。而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卡逊的个人生活正经受着极大的痛苦。她和她母亲收养的外甥、五岁的罗杰因为得不到她的照顾,在1957年差点儿死了;此后,随着她母亲的病和去世,她又面对一位十分亲密的朋友的死亡。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她自己又被诊断患了乳房癌,进行乳房彻底切除的手术和放射治疗。她还因负担过重,身体十分虚弱、难以支撑,被阻止继续自己的工作。但是卡逊以极大的毅力实现了她的目标。 《寂静的春天》以一个“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使旅行者感到目悦神怡”的虚设城镇突然被“奇怪的寂静所笼罩”开始,通过充分的科学论证,表明这种由杀虫剂所引发的情况实际上就正在美国的全国各地发生,破坏了从浮游生物到鱼类到鸟类直至人类的生物链,使人患上慢性白血球增多症和各种癌症。所以像DDT这种“给所有生物带来危害”的杀虫剂,“它们不应该叫做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作者认为,所谓的“控制自然”,乃是一个愚蠢的提法,那是生物学和哲学尚处于幼稚阶段的产物。她呼吁,如通过引进昆虫的天敌等等,“需要有十分多种多样的变通办法来代替化学物质对昆虫的控制”(吕瑞兰等译)。通俗浅显的术语,抒情散文的笔调,文学作品的引用,使文章读来趣味盎然。作品连续三十一周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 自然,《寂静的春天》的结论是严峻的,它就像旷野中的一声呐喊,在全国引起极大的震荡。当作品先期在《纽约客》杂志上连载发表时,就引发了五十多家报纸的社论和大约二十多个专栏的文章。成书于1962年9月出版后,先期销量达四千册,到12月已经售出十万册,且仍在继续付印。 但是,不仅是因为作品中的观点是人们前所未闻的,像查尔斯·达尔文提出猴子是人类的祖先一样,让很多人感到恼火,更因侵犯了某些产业集团的切身利益,使作者受到的攻击,也像当年达尔文所遭遇到的,甚至远超过达尔文当年。 在1962年6月号的《纽约客》上刚一看到卡逊开始连载的文章,在人们中间所兴起的就不仅仅是震惊,而是恐慌,特别是来自化学工业界中的愤怒嚎叫,随着作品的出版和发行,这攻击的火力更为猛烈,尤以农场主、某些科学家和杀虫剂产业的支持者为最。 “伊利诺伊州农业实验站”的昆虫学家乔治·C.德克尔在最有影响的《时代》周刊上发表文章说:“如果我们像某些人所轻率地鼓吹的那样,在北美采取让自然任其发展的方针,那么,可能这些想要成为专家的人就会发现,两亿过剩的人的生存问题如何解决,更麻烦的是美国当前的谷物、棉花、小麦等剩余物资如何处理。”总部设在新泽西州从事除草剂、杀虫剂生产的美国氨基氰公司主管领导叱责说:“如果人人都忠实地听从卡逊小姐的教导,我们就会返回到中世纪,昆虫、疾病和害鸟害兽也会再次在地球上永存下来。”工业巨头孟山都化学公司模仿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荒凉的年代》,分发五千册。该书叙述了化学杀虫剂如何使美国和全世界大大地减少了疟疾、黄热病、睡眠病和

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网络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水溶性)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还原性、 氧化性、稳定性、活泼性) 化学变化:蜡烛燃烧; 区别: 化学性质:蜡烛能(可、易、是…的)燃烧。 对蜡烛燃烧的探究(P12—13) 对人体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探究(P14—16) ①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 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 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小量, 即液体1~2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 掉、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斜二放三直立) 块状:(镊子或药匙)(一横二放三慢竖) 大量:倾倒法(倾倒时瓶盖要倒放,标签向手心) 少量:用胶头滴管(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定量:量筒+胶头滴管(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大,实际数偏小 仰视:读数偏小,实际数偏大 酒精灯的使用主要事项 能直接加热: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加热仪器 垫石棉网: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滴管等 液体:管外干燥;先预热;试管内液体不超过1/3; 试管口向上倾斜45度,试管口不对人; 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5、仪器的洗涤(干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 不成股流下) 6.仪器连接:右插进左,先湿润,再慢慢转动插进。 变化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性质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化学实验 1、药品取用的规则 2、固体药品的取用 3、液体药品的取用 4、给物质的加热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网络结构图下

初中化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网络结构图 金属和金属材料 纯金属 金属材料(铝、铁铜银等)合金与纯金属相比较优点是: 定义 合金生铁和钢。 常见 铜锌合金 物性:有光泽,质地,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金金属与氧气反应: 性质化性:与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与盐反应:反应的依据:。 ①可判断金属的化学活动性; 属金属活动顺序②可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和(应用)③可判断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 金湿法炼铜原理:CuSO4 + Fe == FeSO4 + Cu 属原料: 材金属原理:(用方程式表示)。料冶炼冶炼铁的冶炼设备: 产品: 铁生锈的条件:铁与空气中的、等物质发生反应化学反应而生锈。 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 金属资防止铁生锈措施: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燥和洁净;② 源保护

溶液 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其质量溶质和溶剂质量之和。 。 H2SO4等溶于水。 概念: 影响因素:温度、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溶解度曲线。 概念: 气体溶解度影响因素温度:随温度升高 压强:随压强增大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量分数一定溶液步 液体+ 固体(不溶于水) 过滤 混合物分离固体+ 固体(其一可溶) ①液体 + 固体(可溶于水) 结晶②KNO3 + NaCl 分离出NaCl采用蒸发结晶。 ③KNO3 + NaCl 分离出KNO3采用冷却结晶。

常见的酸和碱 酸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 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酸使无色的酚酞试液色。 氢气例:; 属氧化物→盐+ 水 水例:; ⑤酸 + 盐→新盐 + 新酸例:; 氢氧化钠NaOH 物性: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放热)、易潮解。 (火碱、烧碱、苛性钠) 用途: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纺织、印染; 物性及用途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 物性: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氢氧化钙Ca(OH)2 用途:用作建筑材料、检验二氧化碳。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用生石灰(CaO)与水作用 碱CaO + H2O = Ca(OH)2此反应放出大量热。 碱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①与指示剂作用 碱的化学性碱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②碱 + 非金属氧化物→盐 + 水例如: ③碱 + 酸→盐 + 水例如: ④碱 + 盐→新碱 + 新盐如; 2NaOH + CuSO4== Na2SO4 + Cu(OH)2↓ (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同时,反应物都溶于水) PH < 7 溶液呈酸性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一、作品简介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此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写作前,她得到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化学家、病理学家和昆虫学家的帮助,使她掌握了许多由于杀虫剂、除草剂的过量使用,造成野生生物大量死亡的证据。通过科学地论证,卡逊以更文学化的、更生动的方式,用4年时间完成了这本书。这本书尚未出版,她就受到了以杀虫剂等化工产品生产商为首和农业部支持的各种媒体的攻击,骂她是“一个歇斯底里的妇女”。但作者不畏流言,说出事实的真相,提醒世人:了解化学物质,毒害地球的真实事件,和环境生态,所面临的严重危机。 1962年《寂静的春天》正式出版后,许多大公司施压要求禁止这本书的发行,但没有成功,反而在社会上引起更大的反响。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本书除了致谢、前言、索引、附录外共有17章,即:明天的寓言、忍耐的义务、死神的特效药、地表水和地下海、土壤的王国、地球的绿色斗篷、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歌唱、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超过了波尔基亚家族的梦想、人类的代价、通过一个狭小的窗户、每四个中有一个、大自然在反抗、崩溃声隆隆、另外的道路。 二、读后感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说,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许多人谈论着它们,感到迷惑和不安。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樫鸟、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营田野、树林和沼地。”是什么东西使得美国无以数计的城镇的春天之音沉寂下来了呢这本书开篇就虚设这样一个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容易地找到上千个这种翻版的城镇,对其一景一物作细致的描写,以此来带领读者进入这本书的主题,同时也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种环境变化的迫切感。 《寂静的春天》给我们讲诉了化学制剂,特别是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作者称杀虫

初三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 6、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10-9m)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要求: 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作者简介:蕾切尔·卡逊1907年5月27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泉溪镇,并在那儿度过童年。美国海洋学家、环境运动先驱。她1935年至1952年间供职于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鱼类及野生生物调查所,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环境问题。在此期间,她曾写过一些有关海洋生态的著作,如《在海风下》,《海的边缘》和《环绕着我们的海洋》。这些著作使她获得了第一流作家的声誉。她作为科学家的荣誉也被攻击,而对手们资助了那些预料会否定她的研究工作的宣传品。那完全是一场激烈的、有财政保障的反击战,不是对一位政治候选人,而是针对一本书和它的作者。1907年,出生于美国宾法尼亚州;1929年,毕业于宾夕尼亚女子学院;1932年,霍普金斯大学获动物学硕士学位;1935年,美国渔业局工作。 导读①:蕾切尔?卡森的经典之作《寂静的春天》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态文学作品,其独特全新的生态视角、优美与形象的生态书写和厚重深邃的生态思索,给人以哲学的思想启迪和艺术的精神享受。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出版了影响整个世纪的生态著作-《寂静的春天》,激起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当时DDT挟持着第二次大战时抑止了疫病传染的旋风,又发现对杀虫和使农作物丰收都很有效,因此被化学商界开始大量推广。然而蕾切尔?卡森不畏权势,向人类提出警讯,告知社会大众DDT杀虫剂是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警告人类如果再不改变,春天将不再鸟语花香,也将毒害人类。蕾切尔?卡森是以带病之身完成这本书的,在书出版之后许多工商团体也开始攻击她,但她不屈不挠、不畏强权的精神成功证实了DTT的毒性,也推动许多国家立法取消DDT的使用,科学家们也开始重视化学制品的危险性而展开许多研究,世界的方向可说是因这本书而改变。它描述了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 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这本书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将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框架图(全)

小屯一中化学 复 习 计 划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锅炉爆炸、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可燃性物质导致的爆炸是化学变化,如氢气爆炸,烟花爆炸等。 2、催化剂能加快和减慢反应速率,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物理性质,如形状、状态可能改变 3、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为单质,也可能为混合物。如氧气O2和臭氧O3两种单质混合得到混合物,也只由氧(O)元素组成。金刚石C和石墨C的混合物,只由碳(C)元素组成等。只有说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能说一定是单质。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冰是水的固态,还是水。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不能说原子一定就比分子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但是某些物理变化中是可再分(核裂变)的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测氧气含量实验失败原因: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未等到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氧气参与。如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说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只能说把温度升高到物质的着火点。燃烧需三个条件都具备,灭火只要破坏任一条件。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沉淀有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吸附沉淀是指加明矾生成胶体吸附大颗粒固体杂质,获得比静置沉淀更快的沉淀。过滤是在沉淀后,把不溶于水的沉淀和水分离的操作。若单独提到吸附,则是指加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气体。蒸馏后得到的水净化程度最高,为蒸馏水,是纯净物。蒸馏操作可以使硬水软化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原子团的记忆找诀窍:如碳酸根CO3,就是二氧化碳CO2多1个O。硫酸根SO4,是三氧化硫SO3多1个O。硝酸根NO3,是二氧化氮NO2多1个O。铵根NH4,是氨气NH3多1个O.

名著导读《寂静的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寂静的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品简介】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因为严重污染,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而这场对自然环境的杀戮背后的“元凶”,作者指出,是人类的自大和傲慢——滥用化学物质,对某些于人类“无益”的生物的灭绝行动。作者呼吁,希望人类能正视自己的错误,端正对环境的态度。本书不仅说理充分,而且引用的数据和论点十分客观详实,有极强的说服力,因此一上市就轰动美国,震惊了全世界。这本书带来了联动的环保效应,引发了全球环境保护运动。自此,“保护环境”终于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作者简介】 蕾切尔·卡森(英文名Rachel Carson,1907年5月27日-1964年4月14日),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因出版《寂静的春天》引得全世界瞩目,美国著名刊物《时代》在2000年12期,即20世纪最后一期上将蕾切尔·卡逊评选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100个人物之一。在纽约大学新闻学院评选的本世纪100篇最佳新闻作品中,《寂静的春天》名列第二。《匹兹堡杂志》将卡逊评选为“世纪匹兹堡人”之一,赞扬她对现代环境保护思想和观点的开创性贡献,认为她是现代环境运动之母。在她去世后,1980年美国政府追授她美国对普通公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奖章”。 【阅读练习】阅读《寂静的春天》,完成文后各题。 ①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

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幅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同样,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②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某些岩石放射出危险的射线;即便在一切生物从中取得能量的日光中,也包含有伤害力的短波射线。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 ③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胜过了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如今幅射已不仅仅是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

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图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网络图第一部分: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 大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第二部分: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大纲要求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 (7)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8)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9)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环境生物

第一章环境生物技术绪论 (华师生科院微生物教研室) 本课程参考教材 ?周少奇:环境生物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景来等:环境生物技术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王建龙等:现代环境生物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陈坚:环境生物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陈坚:环境生物技术应用与发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章内容 ?环境问题 ?环境生物技术的概念、目的 ?生物技术简介 ?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 ?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 一、环境问题 ?环境: 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旅游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民区等。即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事物,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环境保护法》 人类生存环境的发展历程 “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主要指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大类。 美洲野牛大屠杀 19世纪,美军允许大量屠杀美洲野牛,这些牛头骨正等着被加工成肥料,用于美国

中西部的农业生产。这场大屠杀“有效地”抑制了美国野牛的数量增加,据估计,从1800年到1890年,美国野牛的数量迅速从大约6000万头减少到750头。 第一次环境问题高潮时期的典型代表: 八大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 1、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工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月1~5日发生气温逆转,炼焦厂、炼钢厂、硫酸厂和化肥厂等许多工厂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2、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 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 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4、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 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 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5、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 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而自杀。1972年该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10多人。 6、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日本北九洲市、爱知县一带 生产米糠油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400人,至七八月份患病者超过5000<人,其中16人死亡,实际受害者约13000人。 7、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 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和不知火海的鱼中毒,人食用毒鱼后受害。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湾和新县阿贺野川下游有汞中毒者283人,其中60人死亡。 8、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 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工业革命时期现代环境保护意识的萌芽 ?第一次环境问题高潮启发了社会有识之士对环境破坏后果的忧虑。 ?由于公害事件不断发生,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自己是处在一种不安全、不健康的环境中,加上社会舆论的广泛宣传,公众环境意识的逐渐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物质上的享受,而开始渴望更高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于是,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先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千百人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抗议,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逐渐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反污染反公害的“环境运动”。

初三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全)汇总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 ①四特点P6 (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岀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0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2 -------------------------------------------------------------------- C O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吸入空气与呼岀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岀气体中0的量减少,CO和H0的量增多2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入空气与呼岀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____________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一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一一量筒、漏斗、集气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_________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___________ (2 )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______________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2017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作者简介:蕾切尔〃卡逊1907年5月27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泉溪镇,并在那儿度过童年。美国海洋学家、环境运动先驱。她1935年至1952年间供职于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鱼类及野生生物调查所,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环境问题。在此期间,她曾写过一些有关海洋生态的著作,如《在海风下》,《海的边缘》和《环绕着我们的海洋》。这些著作使她获得了第一流作家的声誉。她作为科学家的荣誉也被攻击,而对手们资助了那些预料会否定她的研究工作的宣传品。那完全是一场激烈的、有财政保障的反击战,不是对一位政治候选人,而是针对一本书和它的作者。1907年,出生于美国宾法尼亚州;1929年,毕业于宾夕尼亚女子学院;1932年,霍普金斯大学获动物学硕士学位;1935年,美国渔业局工作。 导读①:蕾切尔?卡森的经典之作《寂静的春天》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态文学作品,其独特全新的生态视角、优美与形象的生态书写和厚重深邃的生态思索,给人以哲学的思想启迪和艺术的精神享受。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出版了影响整个世纪的生态著作-《寂静的春天》,激起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当时DDT挟持着第二次大战时抑止了疫病传染的旋风,又发现对杀虫和使农作物丰收都很有效,因此被化学商界开始大量推广。然而蕾切尔?卡森不畏权势,向人类提出警讯,告知社会大众DDT杀虫剂是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警告人类如果再不改变,春天将不再鸟语花香,也将毒害人类。蕾切尔?卡森是以带病之身完成这本书的,在书出版之后许多工商团体也开始攻击她,但她不屈不挠、不畏强权的精神成功证实了DTT的毒性,也推动许多国家立法取消DDT的使用,科学家们也开始重视化学制品的危险性而展开许多研究,世界的方向可说是因这本书而改变。它描述了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 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这本书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将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是谁有权利作出决定,认为一个无昆虫的世界是至高无上的,甚至尽管这样一个世界由于飞鸟耷拉的翅膀而变得黯然无光?这个决定是一个被暂时委以权利的独裁主义者的决定:他是在对于千百万人的忽略中做出这一决定的,对这千百万人来说,大自然的美丽和秩序仍然还具有一种意义,这种意义是深刻的和必不可少的。 在我们的世界上,致癌的化学因素已经通过两种途径建立了自己的掩体放线:第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人们追求更好的、更轻松的生活方式;第二,因为制造和贩卖这样的化学物质已经变成我们的经济和生活方式中一个可接受的部分。我们现在正使化学物质充满我们的环境,这些化学物质有能力直接打击染色体,并以精确的方式影响染色体,造成上述情况。为了得到一个不生芽的土豆或一个没有蚊子的院落,难道我们付出这样的代价不是过高了么? 你若有心去翻阅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你将会发现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这就是说,环境保护在那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确实,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这儿,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 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者,她是否知道她是在向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会传统挑战? 《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之后,她心力交瘁,与世长辞。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蕾切尔?卡森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停止沙城农药厂的DDT生产开始的,而后全面禁止了DDT的生产和使用。

人教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树结构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树(结构图)

————————————————————————————————作者:————————————————————————————————日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树(结构图) (陕县东凡中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的研究对象(物质) 物质的两种变化 物质的两种性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1、常见的化学仪器 2、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3、药品的取用方法 10、仪器的链接 11、检查气密性 4、量筒的正确使用 8、给固体加热的方法 6、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5、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 9、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7、给液体加热的方法 12、玻璃仪器的洗涤 固体 液体 粉状 块状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空气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4点) 助燃性、氧化性 木炭+氧气→ (包括化学方程式、现象) 氧气制法 实验室制法 原理(三种药品、方程式) 发生装置 装置 收集装置 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稀有气体(占空气体积的0.94%) 氧气(占21%) 二氧化碳(占空气体积的0.03%) 硫+氧气→ 磷+氧气→ 铁丝+氧气→ 镁条+氧气→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氧气用途: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 其他气体和杂质(占空气体积的0.03%) 用途: 化学性质: 用途: 两种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

一、水 存在:自然界的水有三种存在状态,即:水体污染的原因工业三废达标处理后再排放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二、物质 点解水实验:方程式、电极、体积比、结论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组成: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混合物(如空气、矿泉水、石灰水等) 治理水污染的措施构成 化合物 三、物质的构成 分裂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纯净物 单质(如O 2、H 2、Fe 、P 等) 一般的(如NaCl 、KMnO 4、C 2H 5OH 等) 氧化物(如H 2O 、CO 、Fe 2O 3等)物质 分子 构 成 原子 构 成 水的净化 硬水和软水区别及转化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

《寂静的春天》读书笔记

《寂静的春天》读书笔记 作者简介 蕾切尔·卡逊(1907—1964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从小爱好文学,热爱大自然,1929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1932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动物学硕士学位,曾在马里兰大学教授动物学,1936年受聘至美国渔业管理局工作,后成为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创者。她所作的《寂静的春天》一书被认为是环境保护主义的奠基石,另著有《在海风下》《环绕我们的海洋》《海的边缘》等。 创作背景 20世纪50年代正值二战之后东西方对峙的“冷战”时期,美国的企业界为了经济开发而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自然,“三废”污染严重。特别是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和木材出口,美国农业部放任财大气粗的化学工业界开发DDT等剧毒杀虫剂并不顾后果地执行大规模空中喷洒计划。导致鸟类、鱼类和益虫大量死亡,而害虫却因产生抗体而日益狷獗。化学毒性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胎儿畸形等疾病。当自然、生物甚至人类受到伤害时,责任感和科学家的良知使卡逊不能沉默。在身患绝症,靠放疗维持生命,几乎濒临瘫痪和失明的情况下,她只身面对企业界和政府官僚科研机构权威们的强大压力,对只顾商业利益不顾人类安危的工业集团和曾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化学药品DDT提出了挑战:她专门研究危害不次于辐射性的“死神的特效药”(剧毒农药),开始了她称之为“讨伐”恶势力的行动。经过4年顽强刻苦的调查研究,写出了《寂静的春天》,该书于1962年出版。 该书定名为《寂静的春天》得益于该书的编辑保罗·布鲁克斯。在阅读书稿过程中,当他读到鸟儿寂静无声令人心碎的情节时,便想到了这个题名。 中国所处年代 50年代为建国初期百废俱兴,刚刚立国的新中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建设,

寂静的春天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蕾切尔·卡逊1907年5月27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泉溪镇,并在那儿度过童年。她1935年至1952年间供职于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鱼类及野生生物调查所,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环境问题。在此期间,她曾写过一些有关海洋生态的著作,如《在海风下》,《海的边缘》和《环绕着我们的海洋》。这些著作使她获得了第一流作家的声誉。 第1章书篇的开张,作者描写了一座宁静的乡村在农民移居这里之后发生可怕地变化,到处蔓延着死亡的气息。 第2章讲述了人类对自然地改造的步伐胜过了自然自我修复的步伐,致使地球的生命和环境平衡遭到破坏,指出人们使用杀虫剂已经造成了一些问题,为下文开了个头。 第三到六章分别从杀虫剂原理、水循环圈,土壤系统、植被系统四个方面进行原理的介绍。 第三章讲随着人们频繁大量使用杀虫剂,昆虫会产生抗药性,而使得人们不得不加强杀虫剂药效,如此反复,昆虫并没有因此被消灭,反而使杀虫剂中的有害物质积蓄在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里危害未来形态的遗传物质。 从上所述,作者得出结论:大量的化学物质的控制方法并不能在控制病虫上取得胜利,反而带来了更大威胁。作者还提出了她的其他见解:混合种植比单一的农作物耕种更能限制昆虫的繁殖;植物进口会带来昆虫入侵,人们并不不是通过盲目的喷洒杀虫剂来消灭这些入侵的昆虫,因应该采取其他更理智的方法,了解关于动物繁殖和其周围环境的基本知识,使之建立稳定的平衡。 接着作者进一步指出杀虫剂的危害:药物的残留会食物链广泛的积累在动植物和人类的体内,并且停留在体内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接着举例说明杀虫剂中主要成分——砷的危害(致癌、慢性中毒) 接着分别讲解了DDT,七氯,狄氏剂等几种杀虫剂,卡逊追溯了这些药剂是何时被发明被使用的,此前人们以为它们是安全,卡逊则举出了一些案例,说明对人体的危害,(微小的摄入量就会阻止心肌里的酶活动,引起肝细胞的坏死和瓦解,)并且随着食物链层层积累,危害性大大增加。她甚至写出了几种化合物的方程式,但并没有指出伤害人体的科学原理。 最后指出除草剂与杀虫剂一样是有害的化学物质。 第四章开头谈到淡水资源的缺乏,接着讲杀虫剂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水中,造成水体污染,而水循环恶化扩散了污染,再通过食物链积累循环,使其危害无所不在。 第五章从土壤的产生过程、微小生物的腐烂降解作用实现生物圈循环、以及一些生活在土壤里的昆虫(蚯蚓)的作用等方面,说明土壤与生命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生命创造了土壤,而异常丰富多彩的生命物质也生存与土壤之中”,从而形成一个交织的生命网。但是有毒的杀虫剂则会杀害这些有益共生体,破坏土壤的生物平衡,而且这些化学药剂并不会稀疏消失而会长期残留在土壤中,并慢慢积累,越来越多,这些杀虫剂会被土壤上的植被吸收,致使我的食物来源长期受到污染。 第六章开头举例鼠尾草与又鸟鼠尾草与尖角羚羊之间相互平衡的自然系统由于人们为达到眼前的利益铲除鼠尾草地,使这个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这里的其他生物也跟着消失,土地变得贫瘠。这指出了因消灭鼠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简介: 你若有心去翻阅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你将会发现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这就是说,环境保护在那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确实,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这儿,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者,她是否知道她是在向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会传统挑战?《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之后,她心力交瘁,与世长辞。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从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六六六。DDT等剧毒杀虫剂以提高粮食产量。 到了50年代,这些有机氯化物被广泛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这些剧毒物的确在短期内起到了杀虫的效果,粮食产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然而,这些剧毒物的制造者和使用者们却全然没有想到,这些用于杀死害虫的毒物会对环境及人类贻害无穷。它们通过空气、水、土壤等潜入农作物,残留在粮食、蔬菜中,或通过饲料、饮用水进人畜体,继而又通过食物链或空气进入人体。这种有机氯化物在人体中积存,可使人的神经系统和肝脏功能遭到损害,可引起皮肤癌,可使胎儿畸形或引起死胎。同时,这些药物的大量使用使许多害虫已产生了抵抗力,并由于生物链结构的改变而使一些原本无害的昆虫变为害虫了。人类制造的杀虫剂,无异于为自己种下了一棵毒果。 当这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是量尤为患时,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在这本书中,卡逊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 《寂静的春天》是一部划时代的绿色经典著作,它的出版对那些把剧毒杀虫剂作为“杀手银”的人来说,无异于一种挑战。那些既得利益者们对卡逊进行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