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

第三章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路基用土的正确选择和处理,填筑施工的各种方法和工艺流程,以及路基压实等问题。现分述如下。

第一节路基用土

各类公路用土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质,在选择作为路基的填筑材料,应根据不同的土类分别采取不同的工程技术措施。

一、各类土的工程性质

1.不易风化的石块

包括漂石(块石)和卵石(块石),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使用场合和施工季节均不受限制,为最好的填筑路基材料,也可用于砌筑边坡。但石块之间要嵌锁密实,以免在自重和行车荷载作用下,石块松动产生沉陷变形。

2.碎(砾)石土

强度能满足要求,内摩擦系数高,水稳定性好,材料的透水性大,施工压实方便,能达到较好的密实程度,为很好的填筑材料。但若细粒含量增多,则透水性和水稳定性就下降。

3.砂土

无塑性,透水性和水稳定性均良好,毛细管水上升高度很小,具有较大的内摩擦系数。但砂土粘结性小,易于松散,对流水冲刷和风蚀的抵抗能力很弱,压实困难。但是经充分压实的砂土路基,则压缩变形小,稳定性好。为了加强压实和提高稳定性,可以采用振动法压实,并可适量掺些粘土,以改善级配组成,并应将边坡予以加固,以提高路基的稳固性。

4。砂性土

既含有一定数量的粗颗粒,又含有一定数量的细颗粒,级配适宜,强度、稳定性等都能满足要求,是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如细粒土质

砂土,其粒级组成接近最佳级配,遇水不粘着,不膨胀,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便于施工。

5.粘性土

细颗粒含量多,土的内摩擦系数小而粘聚力大,透水性小而吸水能力强,毛细现象显著,有较大的可塑性。干燥时坚硬而不易挖掘,施工时不易破碎,浸水后强度下降较多,干湿循环因胀缩引起的体积变化也大,过干或过湿时都不便施工。在给予充分压实和良好排水的条件下,粘性土可作路堤填筑材料。

6.粉性土

因含有较多的粉粒,毛细现象严重,干时易被风蚀,浸水后很快被湿透,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常引起冻胀和翻浆,水饱和时有振动液化问题。粉性土特别是粉土,属于不良的公路路基用土。如果不得已使用时,宜掺配其他材料,即采取技术措施改良土质,同时必须加强排水和隔离水等措施。

7.膨胀性重粘土

几乎不透水,粘结力特强,湿时膨胀性和塑性都很大。膨胀性重粘土工程性质受粘土矿物成分影响较大,粘土矿物主要包括蒙脱土、伊里土、高岭土。蒙脱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塑性大,吸湿后膨胀强烈,干燥时收缩大,透水性极低,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高岭土分布在南方地区,其塑性较低,有较高的抗剪强度和透水性,吸水和膨胀量较小。伊里土分布在华中和华北地区,其性质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膨胀性重粘土不宜用来填筑路堤。

8.易风化的软质岩石(如泥灰岩、硅藻岩等)

浸水后易崩解,强度显著降低,变形量大,一般不宜作路堤填筑材料。

总之,路基用土中,砂性土最优,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不良材料,容易引起路基病害。膨胀性重粘土,特别是蒙脱土更是不良的路

基土。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土类,如有特殊结构的土 (湿陷性黄土)、含有机质的土(腐殖土)以及含易溶盐的土(盐渍土)等,用以填筑路基时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二、规范中对路基用土的规定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及《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27—96)中对路基用土还有如下规定: 1.路堤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采用盐渍土、黄土、膨胀土填筑路堤时,应遵照有关规定执行。

2.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应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渣、粉煤灰等材料,可用作路堤填料,其他工业废渣在使用前应进行有害物质的含量试验,避免有害物质超标,污染环境。

4.捣碎后的种植土,可用于路堤边坡表层。

第二节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

一、路基填筑施工的工艺流程图

二、路基填筑施工的主要工序

路基填筑施工的主要工序有料场选择、基底处理、填筑和碾压。现分述如下:

1、料场选择

2、填筑路堤的材料(以下简称填料)以采用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压缩变形小,便于施工压实以及运距短的土、石材料为宜。在选择填料时,一方面要考虑料源和经济性,另一方面要顾及填料的性质是否合适。为了节约投资和少占耕地良田,一般应利用附近路堑或附属工程(如排水沟等)的弃方作为填料,或者将取土坑布置在荒地、空地或

劣地上。

3.基底处理

路堤基底的处理是保证路堤稳定、坚固极为重要的措施。在路堤填筑前进行基底处理,能使填土与原来的表土密切结合;能使初期填土作业顺利进行,能使地基保持稳定,增加承载能力;能防止因草皮、树根腐烂而引起的路堤沉陷。对于一般的路堤基底处理,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不陡于1:10时,经碾压符合要求后,可直接在地面上修筑路堤(但在不填不挖或路堤高度小于1m的地段,应清除草皮等杂物)。在稳定的斜坡上,横坡为1:10-1:5时,基底应清除草皮。横坡陡于1: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高不小于0.5m(见图2-3—2)。若地面横坡超过1:2.5时,外坡脚应进行特殊处理,如修护墙和护脚。

2)当路基受到地下水影响时,应予以拦截或排除,引地下水至路堤基础范围之外,再进行填方压实。

3)路堤基底为耕地土或松土时,应先清除种植有机土,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在深耕地段,必要时应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回填、整平、压实。经过水田、池塘或洼地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打砂桩、抛填片石、砂砾石或石灰(水泥)处理土等措施,以保持基底的稳固。

4)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

3.填筑

路堤填筑必须考虑不同的土质,从原地面逐层填起,并分层压实,每层厚度随压实方法而定。

1)填筑方式

①水平分层填筑填筑时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

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压实合格后再填上一层。此法施工操作方便、安全、压实质量容易保证。

②纵坡分层填筑适用于推土机或铲运机从路堑取土填筑运距较短的路堤。依纵坡方向分层、逐层推土填筑。原地面纵坡小于20o的地段可用此法施工。

③横向填筑从路基一端按各横断面的全部高度,逐步推进填筑,适用于无法自下而上,分层填土的陡坡、断岩或泥沼地区。此法不易压实,且还有沉陷不均匀的缺点。

为此,应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如选用高效能的压实机械(振动压路机)碾压;采用沉陷量较小的砂性土或废石方作填料等。

④混合填筑当高等级公路路线穿过深谷陡坡,尤其是要求上部的压实度标准较高时,施工时下层采用横向填筑,上层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此种方法称为混合填筑法。

2)沿横断面一侧填筑的方法

旧路拓宽改造需加宽路堤时,所用填土应与原路堤用土尽量接近或为透水性好的土,并将原边坡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分层填筑,碾压到规定的密实度。严禁将薄层新填土贴在原边坡的表面。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横坡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坡脚向下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lm。其中沿横断面挖方的一侧,在行车范围之内的宽度不足一个行车道宽度时,应挖够一个行车道宽度,其上路床深度范围之内的原地面土应予以挖除换填,并按上路床填方的要求施工。

3)不同土质混填时的方法

对于不同性质的土混合填筑时,应视土的透水能力的大小,进行分层填筑压实,并采取有利于排水和路基稳定的方式。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面应做成4%的双向

横坡。如用以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透水性较大的土所填的下层边坡上。

②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0.5m。

③凡不因潮湿及冻融而变更其体积的优良土

应填在上层,强度(形变模量)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不同土质填筑路堤的方式见图2-3-6和图2-3-7所示。

4)填石路堤的填筑方法

填石路堤的填筑,其基底处理同填土路堤。石料的强度应不小于15MPa(用于护坡的不小于20MPa)。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每层的松铺厚度:高等级公路不宜大于0.5m,其他公路不宜大于l.Om。

高等级公路和铺设高级路面的其他等级公路的填石路堤均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铺设低级路面的一般公路在陡峻山坡段施工特别困难或大量爆破以挖作填时,可采用倾填方式将石料填筑于路堤下部。倾填时,路堤边坡坡脚应用直径大于30em的硬质石料码砌。码砌的厚度:填石路堤高度小于或等于6m时应不小于1m,高度大于6m时,应不小于2m或按设计规定。

倾填只能在路基下部进行,而在路床底面下不小于1.Om的范围内仍应分层填筑压实。高等级公路填石路堤路床顶面以下50cm范围内应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并分层压实,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lOcm。其他公路填石路堤路床顶面以下30cm范围内填筑应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并压实,填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cm。

5)土石路堤的混填方法

土石路堤的填筑,其基底处理同填土路堤。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最大尺寸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否则应予剔除。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时,石块最大尺寸不得超过压实层厚,

超过的应打碎。

土石路堤必须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铺填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类型和规格确定,但不宜超过40cm。

混合料中石料的含量多少将影响压实效果。因此,当石料含量大于70%时,应先铺大块石料,且大而向下放平稳,然后铺小块石料、石屑等嵌缝找平,再碾压密实。当石料含量小于70%时,土石可混合铺填,但应消除硬质石块集中的现象。

土石混合料填筑高等级公路时,其路床顶面以下30—50cm范围内仍应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并分层压实,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l0om。其他公路在路床顶面以下填筑30cm的砂类土,最大粒径不大于15cm。 4.碾压

碾压是路基填筑工程的一个关键工序,有效地压实路基填筑土,才能保证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关路基压实,将在第三节作专门叙述。

第三节路基压实

一、路基压实的意义

路基施工破坏了土体的天然状态,使得结构松散,颗粒需要重新组合。为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必须予以压实,以提高其密实程度。所以路基的压实工作,是路基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工序,亦是提高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的根本技术措施之一。

土是三相体,土粒为骨架,颗粒之间的孔隙为水分和气体所占据。压实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单位质量提高,形成密实整体,最终导致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

通过大量的试验和工程实践已证明:土基压实后,路基的塑性变形、渗透系数、毛细水作用及隔温性能等,均有明显改善。

二、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

对于细粒土的路基,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指土质和湿度,外因指压实功能(如机械性能、压实时间与速度、土层厚度)及压实时外界自然和人为的其他因素等。下面就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

1.含水量对压实的影响

1)含水量ω与密实度(以干容重/度量)的关系

2)含水量加与土的水稳定性的关系

2.土质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土质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很大。

同时通过对比可见,砂性土的压实效果优于粘性土。其机理在于土粒愈细,比表面积愈大,土粒表面水膜所需的含水量就愈多,加之粘土中含有亲水性较高胶体物质所致。另外,至于砂土的颗粒组,由于呈松散状态,水分极易散失,对其最佳含水量的概念就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3.压实功能对压实的影响

压实功能(指压实工具的质量、碾压次数或锤落高度、作用时间等)对压实效果的影响,是除含水量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据此规律,工程实践中可以增加压实功能(选用重碾,增加次数或延长作用时间等),以提高路基强度或降低最佳含水量。但必须指出,用增加压实功能的办法,赖以提高土基强度的效果,有一定限度。压实功能增加到一定限度以上,效果提高愈为缓慢,在经济效益和施工组织上,不尽合理,甚至压实功能过大,一是会破坏土基结构,二是相对应含水量减少而带来的水稳定性差,其压实效果适得其反。相比之下,严格控制最佳含水量,要比增加压实功能收效大得多。当含水量不足,洒水有困难时,适当增大压实功能可以收效,如果土的含水量过大,此时如果增大压实功能,必将出现“弹簧现象,即压实效果很差,造成返工浪费。

4.压实厚度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相同压实条件下(土质、含水量与压实功能不变)实测土层不同深度的密实度(γ或压实度)可得知,密实度随深度递减,表层5cm最高。不同压实工具的有效压实深度有所差异,根据压实工具类型、土质及土基压实的基本要求,路基分层压实的厚度有具体的规定数值。一般情况下,夯实不宜超过20cm,12—15t光面压路机,不宜超过25cm,振动压路机或夯击机,宜以 50cm为限。实际施工时的压实厚度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合适的摊铺厚度。

三、压路机的选择与操作

压实机具的选择以及合理的操作,则是影响土基压实效果的另一综合因素。土基压实机具的类型较多,大致分为碾压式、夯实式和振动式三大类型。碾压式(又称静力碾压式),包括光面碾(普通的两轮和三轮压路机)、羊足碾和气胎碾等几种。夯击式中除人工使用的石硪、大夯外,机动设备中有夯锤、夯板、风动夯及蛙式夯机等。振动式中有振动器、振动压路机等。此外,运土工具中的汽车、拖拉机以及土方机械等,也可用于路基压实。

不同压实机具,适用于不同土质及不同土层厚度等条件,这些都是压实机具的主要依据,表2-3-2所列的是几种常用机具的一般技术特性。正常条件下,对于砂性土的压实效果,振动式较好,夯击式次之,碾压式较差。对于粘性土,则宜选用碾压式或夯击式,振动式较差甚至无效。不同压实机具,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适应于一定的最佳压实厚度以及通常的压实遍数。表2-3-3是各种土质适宜的碾压机械的建议。

压实机具对土施加的外力,应有所控制,以防压实功能太大,压实过度,并防失效、浪费或有害。一般认为,压实时的单位压力,不应超过土的强度极限。不同土的强度极限,与压实机具的质量、相互接触的面积、施荷速度及作用时间(遍数)等因素有关。表2—3-4所列

是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土质在几类压实机具作用时的强度,可供选择机具和控制压实功能时参考。实践经验证明:土基压实时、在机具类型,土层厚度及行程遍数已经选定的条件下,压实操作时宜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超高路段等需要时,则从内侧至外侧宜先低后高)。压实时,相邻两次的轮迹应重迭轮宽的1/3,保持压实均匀,不漏压,对于压不到的边角,应辅以人力或小型机具夯实。压实全过程中,经常检查含水量和密实度,以达到符合规定压实度的要求。

四、土基压实标准

土基野外施工,受种种条件限制,不能达到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容重,应予以适当降低。令工地实测干容重为了,它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得到的值之比的相对值,称为压实度K。

压实度K就是现行规范规定的路基压实标准。表2-3-5所列压实度是以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对于铺筑中级或低级路面的三、四级公路路基,以及南方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较大时,允许采用表2-3-6轻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路基压实标准。特殊干旱地区雨水较少,地下水位也较低,压实度稍有降低不致影响路基的坚固、稳定和耐久性能,加之水量稀少,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并压实到表2-3-5的规定确有困难,因此,特殊干旱地区的压实度可降低2%-3%。

填石路堤包括分层填筑和倾填爆破石块的路堤,不能用土质路基的压实度来判定路基的密实程度。其判定方法目前国内外各国规范尚无统一规定。我国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填石路堤需用重型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表面不得有波浪、松动现象,路床顶面压实度标准是12—15t压路机的碾压轮迹深度不应大于5mm。国外填石路堤有采用在振动压路机的驾驶台上装设的压实计反映的

计数值来判定是否达到要求的紧密程度。但无定量值的规定,且只限

于有此种装置的压路机。

我国《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参考了城市道路的方法,但将碾压后轮迹深度作为密实状态的判定条件。这是因为石块本身是不能压缩的,只要石块之间大部分缝隙已紧密靠拢,则重型压路机进行压实时,路堤应可达到稳定,不能有下沉轮迹,故可判为密实状态。

五、碾压工序的控制

为了有效地压实路基填筑土,必须对碾压工序作以下的控制:

1.确定工地施工要求的密实度。路基要求的压实度根据填挖类型和公路等级及路堤填筑的高度而定(见表2-3-5)。通常根据表中的规定,用标准击实试验,求出最大干密度和相应的最佳含水量,计算出施工要求的最小于密度。

2.各种压实机具碾压不同土类的适宜厚度和所需压实遍数与填土的实际含水量(最佳含水量土2%以内)及所要求的压实度大小有关,应根据要求的压实度,在做试验段时加以确定。

高等级公路路基填土压实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35—50t轮胎压路机进行。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静压,第二遍开始用振动压实。压实过程中严格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含水量过大时,应将土翻晒至要求的含水量再碾压;含水量过小时,需均匀晒水后再进行碾压。通常,天然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在填土后应随即压实。

3.填石路堤在压实前,应先用大型推土机推铺平整,个别不平处,应用人工配合,用细石屑找平。采用的压路机宜选12t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2.5t以上的夯锤或25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碾压时要求均匀压实,不得漏压。每层的铺填厚度在0.4m左右,当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或夯锤压实时,可加厚至1.0m。

填石路堤所要求的密实度所需的碾压遍数(或夯压遍数)应经过

试验确定。以12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试验,当压实层顶面稳定,

不再下沉(无轮迹)时,可判为密实状态,即压实度合格。

4.土石混填路堤的压实要根据混合料中巨粒土含量的多少来确定。当巨粒土含量较少时,应按填土路堤的压实方法进行压实,当巨粒土含量较大时,应按填石路堤的压实方法压实。不论何种路堤,碾压都必须确保均匀密实。

5.压实度检测方法有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水袋法)和核子密度湿度仪法。在使用核子密度仪时,事先应与规定试验方法作对比试验而进行标定。

复习思考题

1.路基用土中哪种土最好,哪些土较差,为什么?

2.路基填筑施工有哪些主要工序?

3.路堤填筑有哪些方式?适用性如何?

4.为什么要进行路基压实?

5.影响压实效果有哪些因素?

6.何谓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7.土基压实机具有哪些类型?各自适用性又如何?

8.试述土基压实的具体操作。

第四章湿软地基处理

路基敷设于天然地基上,自身荷载较大,要求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保持地基稳定,另外应使某些自然因素(如地下水、坑穴、胀缩等)不致产生对路基的有害变形。当粘土或粉土微小颗粒含量极高,或由孔隙率大的有机质土、泥炭、松砂组成的土层,这一类影响填土和构造物稳定或使结构物产生沉降的地基被称为软土地基。

此外当路基受到地表长期积水,尤其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影响,渗入路基土体的水分,使土体 [过湿而降低路基强度。我们把受地表长期积水和地下水位影响较大的软土地基称为湿软地基。软土地基其

自身的工程性质差,往往不能满足路基及桥涵基础的要求,从增大密实度着眼,采取一定的加固处理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减小成形后的沉降与变形。软土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有换填土层法、挤密法和化学加固法。而湿软地基除了有增大密实度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排除路基和地基内水分的影响,两者兼顾的主要方法为排水固结法。

第一节换填土层法

换填土层法,即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将基底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层挖去或挤去,换以强度较大的砂、碎(砾石)、灰土或素土,以及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土类,并予以压实。

一、开挖换土法

当采用挖掘机械,铲除软土层厚后换填好土,分层压实的方法称为开挖换土法。根据换土范围大小可分为全部挖除换土法和局部挖除换土法。前者把软土层全部铲除换以好土,适用 [于软土层厚度小于2m的地基;后者适用于软弱层较厚,特别是上部软土层较下部软土层强度低得多,有可能发生滑动破坏或沉降量过大等情况的地基,见图2-4-1所示。其施工要点为:

1.选择良好的填料。

2.开挖边坡的坡度。

3.填料应及时运进,随挖随填,防止挖方边坡坍塌。

二、强制换土法

该法是指把好土直接铺撒在软土地基表层,靠土的自重将软土挤向周围,从而换上好土的施工方法,也叫挤出换土法,见图2-4-3。这种方法对于薄软土层特别有效,对于厚软土层,视工程种类及加固目的,有时也仍然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方法。

施工时,应从路中线逐渐向两侧填筑。当软土的挤出受阻时,应及时除去路堤两侧隆起酌土,同时在路堤上面加载超压。应当注意:

对于宽路堤,由于软土厚度不一致,从而若在路堤下面残留部分软土,完工后会产生不利的不均匀沉降。

三、爆破换土法

在上述的强制换土法中挤土的方式改用爆炸力,会更容易地将软土层挤出,这种方法称爆破换土法。

第二节挤密法

挤密法以增大密实度为目的。对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可分为三类:一是在地基表面预施静载压力,加速地基(包括路基)完成沉降,达到趋于稳定,这类方法有反压护道法和堆土预压法。二是在地基表面预施冲击动压力,同样达到完成沉降变形,增大地基土密实度,这类方法称重锤夯实法。三是深入地基内钻挤成桩孔,灌以固化剂与软土混合,组成复合地基,此类方法称深层拌和法。

现对各种加固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一、反压护道法和堆土预压法

反压护道法主要指路堤在施工中达不到要求的滑动破坏安全系

数时,反压主路堤两侧,预期达到路堤稳定的一种处理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

1.避免一次性高堆填,应分层填筑、分层碾压至规定的密实度。每层铺筑要有一定的向个倾斜坡度,以便排水。

2.反压护道的填筑速度不得慢于主路堤。

3.主路堤在施工中或完工后,如能确定反压护道下面的地基强度已增长到要求的值,则可将反压护道的超载部分挖除,并用这些材料填筑主路堤。

堆土预压法是指在正式施工前或施工工期内允许的前提下,在软土地基表面预先堆土加压,加速地基的下沉和软i固结,通过挤密增大土体密实度,提高土的抗剪强度。

二、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法,一般以钢筋混凝土制成截头圆锥体(底部垫钢板)

的重锤,质量宜1.5t或稍重,锤底直径为1-1.5m;起重设备的能力为8—15t,落距高一般为2.5—4.5m。重锤夯实法加固地基,可提高地基表层土的强度。对湿陷性黄土,可降低地表的湿陷性,对杂填土,可减少表层土的强度不均匀性。重锤夯实法适用于地下水位0.8m以下稍湿的一般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

重锤的夯击遍数,一般以最后两次的平坩夯沉量不超过规定值来控制,即一般粘性土和湿陷性黄土为1—2cm,砂土为0.5-1.Ocm。实践结果表明,一般是8—12遍,作用深度约为锤底直径的一倍左右。

在重锤夯实法的基础上,经过研究和实践,出现所谓强夯法,亦称动力固结法。它是以8 -12t(甚至20t)的重锤,8—20m落距(最高达40m),对土基进行强力夯击,利用冲击波和动压力,达到土基加固的目的。此项新技术迅速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运用,效果十分显著,我国亦正在研究和运用。

强夯法具有施工简单、加固效果好,使用经济、运用面较广等优点。国外资料表明,经强夯法处理的地基、其承载力可提高2—5倍,压缩性降低2-10倍。广泛用于杂填土(各种垃圾);碎石土、砂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及泥炭和沼泽土,不但陆地上使用,亦可水下夯实。缺点是需要相应的机具设备,操作时噪声和振动较大,不宜在人口密集或附近防震要求高的地点使用。我国津、沪等地,不仅成功运用,而且在饱和软粘土地基加固处理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与经验。

三、深层拌和法

在地基的成孑L桩中,将石灰或水泥等固化剂与土基软土搅拌、混合处理的方法称为拌和法。它可分为表层土拌和法和深层(深度超过20m)拌和法。

1.混合加固土的性质

加固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如下:

1)密度:加固土的密度较加固前略有增加。

2)含水量:加固土的含水量较加固前地基土的含水量低。

3)强度:加固土的强度通常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表示,用来确定地基加固的效果。影响加固土强度的因素有:

(1)固化剂的配比及龄期

(2)土的含水量

(3)固化剂的掺配量

(4)固化剂和土的拌和程度

除此之外,有机物含量高的土,硫酸盐含量高的土,加固效果较差。

2.深层拌和法的施工

在施工前,第一要确定固化剂的种类,是水泥、石灰、水泥浆,还是其他复合材料;第二根据设计强度的要求,选取施工地段有代表性的土进行固化剂配合比试验,确定施工时固化剂的掺配量;第三检查施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特别是固化剂的排送量,以保证固化剂配比正确。下面介绍两种施工方法。

1)DLM施工法(DeepLimeMixingMethod) 该法的施工顺序是:首先在预定的位置安装好深层混合搅拌机,转动搅拌翼片,使其边切土边靠自重下沉。待搅拌翼片下沉到预定深度时开始压人固化剂;同时边提升搅拌轴边回转,使固化剂与地基土充分拌匀,形成柱状加固体。根据设计需要,也可将加固体搭接排列,形成壁状或块状加固体,见图2-4-9所示。这种施工方法采用的固化剂多为水泥浆。

2)喷射粉体搅拌法该法的施工顺序与DLM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固化剂。它是用压缩空气把粉状或粒状的固化剂压送到搅拌翼片处,待搅拌翼片旋转时,从翼片背面形成的空隙部位喷射出来,喷射出来的固化剂粘附在含水分的软粘土上,通过翼片来搅拌。输送固化剂的压缩空气则经回转轴的四周出地面。见图2-4-10所示。

为了保证加固土的均匀性和质量,喷粉搅拌后还应二次复搅,复搅深度应大于 1/3桩长或大于5m。施工机械由输送固化剂的粉体喷射机、空气压缩机、发电机和混合搅拌机组成。

施工结束后形成粉喷桩体,养护7d或 28d,必须取样检查桩体加固土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本施工方法的特点是:在短时间内可得到较高的强度,压缩性能得到改善,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几乎不需要弃土。

粉喷桩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4—1的要求。

利用化学溶液或胶结剂,采用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使土颗粒胶结起来,达到对软土地基加固的目的,称为化学加固法,又称胶结法。此法加固效果取决于土的性质和所用的化学剂,亦与施工工艺有关。

目前化学溶液主要有:

(1)以水玻璃溶液为主的浆液,其配方较多,常用的是水玻璃浆液和氯化钙浆液配合使用,价格昂贵,使用受到限制。

(2)以丙烯氨为主的浆液,我国研制的丙强就是其中的一种。加固效果较好,因价高亦难以广泛采用。

(3)水泥浆液,是由高标号的硅酸盐水泥,配以速凝剂而组成的浆液。

(4)以纸浆溶液为主的浆液,如重铬酸盐木质素和木铵,加固效果好,但有毒性,且易污染地下水。以上四类,目前以水泥浆液使用较多。今后发展的关键应是研制高效、无毒、易渗酌化学浆液。

化学加固的施工工艺有注浆法和深层拌和法(此法见本章第二节所叙)。注浆法(灌浆)是利用机械压力将浆液通过注入管,均匀注入地层,浆液以填充和渗透方式,排挤土粒间或石隙中的水分和空气,占据其位置,一定时间后,浆液凝固,可使用原土层或缝隙固结成整体。其用途甚广,除了加固软土地基之外,还可加固流砂、流石地基,

路基中用以防护坡面和沿河堤岸;

整治滑坡等病害,同时通过加固处理,提高了土体的强度和不透水性,可改善地下工程的开挖条件等。注浆法所用的浆液,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种。以水泥为主的浆液为无机类,其料源多、价格较低,但不易灌人孔隙细微的土内,一般常用于砂卵石及岩石较大裂隙的地基中。水泥的水灰比大约为0.8-1.0。为了改善浆液性能,可加掺外加剂。如速凝时,加水玻璃或氯化钙等;缓凝时,加岩粉或木质亚酸等。化学浆液的种类很多,以水玻璃和纸浆废渣为主剂。水泥及化学浆液均属无机化学材料,其共同特点是速凝(几分钟),强度高(水泥浆液28d试验样品的抗压强度达7.OMPa以上),固结率高、可灌性好,但抗折强度低(0.14MPa左右),适宜用于潮湿条忻或水中(暴露空气中会龟裂剥落)、不耐冻,难注人细缝隙内。其他化学浆液中有丙强、木铵、丙烯酰胺及碱液等,各自适用于一定条件。

近年来已在广泛应用的成孔石灰桩,可作为化学加固法和挤密法综合运用的实例。石灰桩主要作用是挤密,而生石灰的吸水、膨胀、发热及离子交换作用,使桩体硬化,改善了原地扩土的性质,此外还可减小因周围土的蠕变所引起的侧向位移。利用石灰桩加固软土地基,关键在于石灰桩在地下水中能否结硬。试验表明:水中含有酸根是石灰桩结硬的基本条件。由于石灰桩在水下结硬的速度远比在空气中慢得多,所以将石灰和水就地拌和,增加石灰与外界的接触,结构状况比纯石灰桩好得多,可提高桩的早期强度。石灰桩吸水膨胀和对土体的挤压作用,是石灰桩加固地基的特殊功能。石灰桩施工时要求生石灰必须密封贮存,最好选用新鲜块灰,同时灰块必须粉碎至一定要求。

石灰桩的一般桩径约20-30cm,桩的间距约为桩径的3.5倍,需通过设计计算而定。可在乎面上按梅花形布置。在湿陷性黄土中石灰桩施工可用爆扩成孔法,即先钻孔,孔直径约 lOcm,孔内沿深度每

隔50cm置炸药筒,引爆扩孔挤压,再灌以灰土,分层捣实,可以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第四节排水固结法

饱和软土在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抗剪强度可得到提高,以达到加固的目的。此法常用于加固湿软地基,包括天然沉积层和人工冲填的土层,如沼泽土、淤泥及淤泥质土、水力冲积土等。

排水固结法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土层固结特性、厚度、预压荷载和预压时间。厚度小于5m;的浅软土层,或固结系数较大的土层,较短时间预压即可。排水固结法中目前常用的施工方法有砂垫层法、砂井排水法和塑料板排水法,现分述如下。

一、砂垫层法砂垫层是指作为湿软土层地基固结所需要的上部排水层,同时又是路堤内土体含水增多的排水层。砂垫层的作用是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从而可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同时可防止冻胀,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也可处理暗穴。砂垫层厚度,一般在0.5-1.Om之间,太厚施工困难,太薄效果较差。砂料以中粗砂为宜,要求级配良好,颗粒的不均匀系数不大于5,含泥量不超过3%-5%。砂垫层施工要点为:1)设置放样桩;2)一般用自卸汽车及推土机配合分层摊铺。 3)摊铺第一层的推土机应采用低比压,第二层可采用中比压推土机。搬运砂石用的自卸汽车 1只允许在已建的临时道路(软基旁边)卸料。4)摊铺必须尽量做到均匀,注意不要有很大 [的集中荷载作用。当砂垫层上路堤填料为透水性较差的粘性类 I土时,路堤坡脚附近砂垫层易被路堤填料覆盖,可能造成堵塞阻碍侧向排水。因此必须做好砂垫层端部处理,如片石护砌或其他防护。国内有的高速公路的砂垫层施工时,在其上加铺土工格栅、土工布等。

土方填筑路基首件施工123

K2+380~K2+600土方填筑路基首件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 、工程概况 KT-1合同段K0+150~K31+571段路基工程土石方回填量为296万m3,其中借土填方和利用土方填方共96.3万m3,占到路基总填方的32.5﹪。K0+150~K5+000段共有土方填方63.1万m3。 本区段范围内共有三个取土场(K4+460段的1#取土场、K4+000的1-1#取土场和 K19+200的2#取土场)可以利用进行取土回填,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并结合我部实际情况,计划将路基土方填筑的首件选择在K2+360~K2+600段进行。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取土场计划采用1-1#取土场的土进行回填。 2、编制依据、试验标准及目的 2.1、编制依据 ⒈克塔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图纸 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⒍《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2.2、试验标准 土方路基各层压实度标准表1

2.3、路基试验的目的 目的是在给定机械组合的情况下取得相关数据,以此指导大面积的施工,检验施工机械组合,根据压实机械情况及施工技术规范准许情况下的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土的最佳含水量允许偏差、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的碾压遍数等数据。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碾压遍数。确切地说,就是寻求松铺系数与碾压遍数之比的极大值。 经试验获取压实机械组合、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压实度等指标,并将上述资料整理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以后填土路基施工的经验资料,以指导本工程的路基填方施工。 3 、工期安排 路基土方填筑首件计划在2012年5月24日到2012年6月25日进行。 在此时间内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路基首件施工。确保路基首件一次成功。 4、施工布置 土方填方试验路段施工人员及机械安置于路基一队临时施工营

路基填筑方案

路基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组织技术人员、测量人员、施工员进行图纸会审,仔细研读招标文件、 施工规范、检测项目等。复测导线点、水准点,为施工方便加密导线点,引设水准点并进行平差合格后再用。 2、对所有机械进行检修,保证正常运转,备置检测设备,并对其进行校 核。 3、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检测。 (二)填前压实 1、恢复中线,放出边线 依据经复测闭合的导线点及水准点,放出中桩,每20米一个,再测出逐桩路基横断标高,根据设计标高计算出底坡角线的位置,用石灰标出边线作为清表边缘,边线应比设计底坡脚宽出30-50cm。 2、清表 用推土机按灰线将路基和土场表土推出30cm厚,将路基范围内的杂草、树根乱石等彻底清除干净,清出的表土集中打堆作为以后绿化种植土。 3、填前碾压 在碾压前应检测含水量,如含水量太大,应将地表土翻松晾晒,至合适后,再平整压实。碾压采用26t振动压路机碾压,第一遍关闭振动静压,速度2-4km/h,然后由弱振到强振,先慢后快,由低处到高处,先两边后中间,纵向进退式碾压。碾压两到三遍,边压实边检测压实度,直到满足规范要求为止。 4、恢复中线、放出边线 每20米放出中线后,测出路基横断标高并做好记录,根据设计高程准确算出路基各个桩号的坡角线到中桩的距离,在此数据上增加30cm划出灰线,作为布料范围,算出本段路基的平均宽度,将中桩分别引出边线外1米处,标出桩号。 5、验收 恢复中线边线打好方格线,自检后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填筑施

工。 6、路基挖方施工前进行全面恢复测量中线,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检查核查纵横断面图,准确放出开挖边界,并牢固设置明显的开挖标志。对相邻合同段的水准点、中线控制点进行检查闭合测量,其测量误差控制在规范范围内。 7、路基挖方开挖采用风镐配合大型挖掘机挖掘,自卸车运输,根据路基开挖深度和纵横坡长度分别选择横挖、纵挖及混合挖三种方式开挖,挖方过程中及时根据测设的边线桩基坡度刷边坡,并在雨季前做好截水沟等配套排水工程。挖至接近路基设计标高时,通过试验确定单位厚度地基形变量,用压路机碾压或翻挖换填,人工配合整修基面。

路基填筑要求

DK1323+166.35~+607段路基填筑有关要求 1、根据设计要求,本段路基内挖方余土为含角砾砂粘土,即可作为填料。 2、路基应分层填筑并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 分层厚度以压实后不大于40cm、每层碾压遍数以压实度达到下表 要求为准,一般不少于4~6遍。 3,应采取排水疏干,松土晾干,或其他措施。当含水量过低时,应洒水湿润,也可挖弃表土,取用含水量适当的底层土。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限值为+2%~-3%。 4、路堤施工应及时作好防排水: ①、基底、坡脚、填面均不得积水。 ②、傍山修筑路堤时,应防止水渗入路堤结构各部。 ③、在多雨地区或雨季施工时,应使地表水不流入细粒土和粉砂、粘砂取土 坑、场内;并应将坑、场内局部积水随时排除。 5、填筑路堤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施工前,地基必须进行复查核对及处理,并随即填筑。发现地基范围内 有泉眼、坑穴或局部松软等,应慎重处理,不得随意填塞。 ②、填料的挖、装、运、铺及压实应连续进行。在作业过程中:对细粒土和 粉砂、粘砂填料,应避免其含水量的不利变化;对粗粒土和软块石,应防止产生颗粒的分解、沉积和离析。

③、不同种类的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渗水土填在非水土上时,非渗水土面应 作成向两侧倾斜1%~4%的横向排水坡。 ④、铺土应整平厚度均匀,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凸凹。 ⑤、压实层面应碾或夯压大致平整,局部凸凹差不大于30㎜。 ⑥、压实密度及其均匀性应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在其上继续填筑。 ⑦、在完工的路堤结构顶面上,除压实、平整和运铺底碴的机械外不应行驶 其他大型机械和车辆。 6、基床表层填料中不得含有粒径大于15㎝的石块,基床每一压实层的全宽必 须使用同一种且条件相同的填料。 7、路基的填筑与压实均应纵向分层进行,严禁倾填施工,对原地面坡度大于0.1 或与线路斜交的陡坎锐角处要将其挖台阶后方可进行填筑压实,对耕土或松土作原地面,应将地面农作物等清除并翻挖0.2m并夯压到密实度要求. 8、砾石类土,碎石类土和块石类混合料,现场鉴定时应达到以锹锄挖动困难,用 撬棍方能使之松动的密实状态。 9、严禁在中雨或连绵雨天填筑非渗水土的路堤各部填层。雨季施工的每一压实 层面均应作成2%~3%的横坡排水。路堤边坡应随时保持平整,不留凹坑,收工前,必须将铺填的松土压实完毕。雨季施工,不宜全面铺开。 10、低温(气温在0度以下且连续15天)施工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施工地段的积雪,只应在临动工前清除。 ②、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应 保证开挖、运填的周转时间小于土的冻结时间。 ③、对取土场、路堑和路堤的外露土层用松土或草袋覆盖。 ④、分层填筑铺土厚度应按一般规定减薄20~25%,并不得铺成斜层。 ⑤、施工中遇大雪或其他原因不得不中途停工时,应整平填层及边坡面并 加掩盖;继续施工前,应将表面冰雪清除。 施工的路基面及边坡修整工作宜在解冻后进行。

土方路堤填筑要求

1、土方路堤填筑要求 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 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 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毫米 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毫米 2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 3在有地下水的路段或临水路基范围内,应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 4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哼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但是不能在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 5填料的松铺厚度应通过实验确定 6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7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或宽度大于2m的台阶 8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 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9填筑方法:分层填筑法竖向填筑法混合填筑法 10分层填筑法可分为水平分层填筑法纵向分层填筑法 11水平分层填筑法填筑时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逐层向上填筑。是路基填筑的常用方法 12纵向分层填筑法依路线纵坡方向分层,逐层向坡向填筑。宜用于用推土机从路堑取土填筑距离较短的路堤 13竖向填筑法仅用于无法自下而上填筑的深谷、陡坡、断岩、泥沼等机械无法进场的路堤 14混合填筑法下层竖向填筑而上层用水平分层填筑适用于因地形限制或填筑堤身较高,不宜采用水平分层法或竖向填筑法自始至终进行填筑的情况。一般沿线路分段进行,每段距离以20-40m为宜,多在地势平坦,或两侧有可利用的山地土场的场合采用。 15填石路基填筑要求路堤施工前,应先修筑实验路段,确定满足各种参数 16路床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路段,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17

路基填筑技术交底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一、施工工序 (一)、测量放线 1、放样 (1)、对原地面进行复测后再对全线进行施工放样。 (2)、对深挖高填路段,每挖填3-5m或者一个边坡平台(碎落台)应复测中线、高程和宽度。 (3)、位于曲线段的路基工程,放样时应加密位桩。 (二)、场地清理 1、地表清理 ⑴、路基用地围的树木、灌木丛等,应在清表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 ⑵、路基用地围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农作物根系应予以清除;原地表以下至少30cm的草皮、表土,应予以清除并有序集中堆放,以供土地复耕和绿化使用。 ⑶、路基围的坑穴,应填平夯实,并进行填前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 ⑷、路基用地围的旧桥梁、旧涵洞、旧路面等结构物等应予以拆除;对正在使用的道路设施及构筑物,应对其正常使用做出妥善安排后,方可拆除。 (三)、填土路基 1、施工技术

(1)、严禁施工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腐殖土;不得采用淤泥、泥炭、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 (2)、下承层经检验合格后,应根据试验路确定的松铺厚度及自卸车容积计算卸料间距卸料,用推土机依据松铺厚度“高程台”(或标尺)在整个路基宽度进行摊铺;应采用平地机进行精细平整,形成路拱,虚铺厚度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碾压作业。 (2)、土方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填筑在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3)、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时,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压实含水量±2%之。 (4)、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5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土方填筑至路床顶后,及时进行边坡修整,以达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坡率。 (5)、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并处理好接茬。 (6)、横坡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坡脚向上挖成向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其中挖方一侧,在行车围之的宽度不足一个行车道宽度时,则应挖够一个行车道宽度,其上路床围之的原状土应予以挖除,并按上路床填方的要求施工。 (7)、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同一层路基的全宽围

路堤填筑方法

路堤填筑方法 1、水平分层填筑:按横断面全宽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2、纵向分层填筑:宜用推土机从路堑取土填筑距离较短的路堤,依纵坡方向分层,逐层向上填筑; 3、竖向填筑:从路基的一端按横断面的全部高度,逐步推进填筑,仅用于无法自下而上分层填土的陡坡、断岩或泥沼地区。 具体路堤填筑施工方式情况如下: (1)填前准备工作:先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对含水量偏大的路段,在路基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必要时在路基中挖纵横排水沟,加快基底土壤凉干。按技术规范要求对表土进行清理,清理表土后,将地表碾太使之达到规定标准。 (2)路基填前的试验段作业:在经过整修的路段上选几段长度不小于50m的路基作填筑试验,以确定不同的填料、不同的压实度、不同碾压方式情况下,达到设计压实度的最佳铺筑厚度及不同吨位压路机的最佳压实遍数、速度等。该项试验工作在使用该种填料前一个月予以完成,并报工程师批准,作为路基填筑施工时的依据。 (3)路基填筑方法: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层、纵向分段、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为辅的作业方法进行施工。在达到要求的路基上,将合格的路基填料运到填筑地点,其卸料顺序按先两面侧后中间,派专人指挥,按规定数量均匀卸料,以免影响摊铺厚度和质量。每层路基的摊铺宽度均大于设计宽度20cm~30cm,以保证路基边坡位置的压实质量

和边坡整修的净宽。 (4)路基填筑施工程序 挖掘机装土(机械开采→装载机装料)→自卸汽车分运到填筑路段→推土机推平→人工整修→检查摊铺厚度并调整→用振动压路机碾压。 每填筑3~4层,即恢复中线,调整边坡位置,每层的填筑高度用红漆或胶布画在醒目的标杆上,并拉线予以控制,同时纵向分段留台阶,刷坡与路基填筑同步。 (5)碾压顺序:碾压遵循先低后高、先轻后重的原则,直线段由路基两侧向中心碾压,有超高的曲线段由弯道内侧向外碾压。碾压时前后两次轮迹重叠20cm~30cm,并尽快压到规定的压实度(土)或固体体积率(宕渣)。 (6)对坡地或填挖交接处的路基填筑按规范要求处理,先将坡地挖成符合规定宽度的台阶,并具有一定的横坡,然后分层填筑路基填料。(7)与结构衔接处严格按设计施工,回填采用透水性良好且易压实的材料,每层厚度不超过20cm,并做到均匀对称地分层填筑和压实。对距离结构物近的地方,用小型机动夯具夯实或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严格质量反关,避免式手桥头跳车。 (8)粒径和级配的控制 路基填筑需要控制好填料的粒径。在路基开挖中,注意炮孔位置的布置,采用控制间距、塑料导爆管、MS雷管微差挤压爆破,以利于在爆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

1 新建郑万铁路 技术交底

平板震动夯2台。 ⑤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 根据试验段总结碾压方法为:静压一遍,弱震碾压一遍,强震碾压四遍,弱震碾压一遍,再静压一遍消除轮迹。即:静压弱震强震弱震静压。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 。 三、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1﹑施工工艺流程及框图 2、施工要点 1)施工测量 在路基施工开工前,安排专职测量人员做好导线、水准点的复测,横断面检查补测。 2)地基处理 本区间路基地质为松软土地基,地基处理为CFG桩+桩帽加固和无砟轨道桥头路基采用钻孔灌注桩+筏板加固,桩间土换填夯实后上铺碎石垫层。褥垫层厚50cm,结构形式为:20cm 碎石+5cm砂+土工格栅+5cm砂+20cm碎石。褥垫层施工完毕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3)路基填筑 施工时按照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结果进行填筑。根据设计的路基边线两侧各加宽50cm,

以确保路基的边线压实合格,每隔20米插一根标杆,用来引导自卸汽车、推土机、平地机和压路机进行作业,确保路基宽度。 褥垫层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虚铺厚度控制采用石灰打方格,每车拉29m3,依照虚铺36 cm,方格面积为80 m2,方格尺寸为20m×4m。按照打好的石灰方格进行上料作业,卸料时专人负责统一将料卸在石灰方格内靠近小里程处,料堆排布均匀、间隔一致。试验人员及时测定填料的含水量。 4)摊铺整平 每隔20米插一根标杆,露出地面36 cm,做为推土机司机找平的依据,边角推土机无法到达的边角部位采用人工整平,在初平时大致将横坡修正完成,测量人员跟踪测量,确保横坡保持在设计坡度2%-4%之间。 5)平地机精平 用PY-180平地机进行精平,人工及时用2.5m直尺测量保证平整度,在确定符合验标要求(≯15mm),在测量宽度、平整度、横坡坡度等指标合格后,方可进入碾压工序。 6)洒水或晾晒 根据试验测定的填料含水量与土工试验报告上的天然含水量比较,如果在最佳含水量5.3±1%内,就不再洒水或晾晒。如果含水量偏低就增加含水量,如果含水量偏高就晾晒。 7)碾压 采用YZ26E压路机碾压,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行与行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碾压方法为:静压1遍,弱震碾压1遍,强震碾压4 遍(同步检测压实效果),弱震碾压1遍,再静压1遍消除轮迹。即:静压弱震强震弱震静压。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 。 在碾压过程中人工对坑洼的地方采用垫平、对粗集料窝进行挖除换填,确保碾压质量和表层平整度。对于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边角部位,采用平板震动夯进行压实(路基每侧加宽50cm,确保边部压实度)。 8)边坡铺设土工格栅 ①路堤边坡自坡脚至基床表层下每隔0.6m铺设一层抗拉强度为35KN/m的双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

路基土石方填筑

xxx改建工程第xx施工标段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Kx+xxx-Kx+xxx路基工程 项目名称:路基土石方填筑 交底人 接底人 复核人 交底日期接底日期 交底内容: 一、施工工艺 1、临时排水 做好场地附近的排水工作,保持场地干燥,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路基开挖或填筑前,应先挖天沟或临时排水沟,如果有积水,在路基两侧挖临时排水沟,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出的水流,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2、地表清理 在确定现场施工界线后,应对原地面全部进行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集中堆放并应按水土保持要求进行覆盖保存。填方路基基底清理深度为:一般路段20cm,水田及低洼地段50cm,当清表深度仍不满足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时,应根据监理工程师要求办理。 3、测量放样及试验检测 准确放出路基用地范围桩及边桩。原地面处理应通过测量确认地质、地形地貌和中线、断面高程是否与设计相符,工程是否有变更;根据设计要求检测地基承载力大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不满足则提请监理、设计进行处理;对地基根据设计和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地质、高程核查。测量放样及及试验检测均应报监理工程师旁站及审批合格后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 4.软土路基处理 本段软基处理方式主要为碎石沙砾混合料垫层、塑料排水板、水泥搅拌桩、经编格栅、复合土工布。 主要施工工序为:开挖临时排水沟→场地清表(20cm)→铺设30cm下部褥垫层(碎石沙砾)

并碾压平整→施工塑料排水板、水泥搅拌桩→抽检塑料排水板、水泥搅拌桩→铺设复合土工布、经编格栅→铺筑20cm上部褥垫层→铺设经编格栅→逐层填筑碾压填料至设计标高。 4.1碎石砂砾褥垫层 碎石砂砾垫层主要分布在Kx+xxx~Kx+xxx段路基,碎石砂砾褥垫层总厚度为50cm,碎石砂砾褥垫层分两次填筑,第一次填筑厚度为30cm,待施工完塑料排水板或水泥搅拌桩、土工布、经编格栅后,再进行剩余20cm填筑。 ⑴施工工艺流程 基底清理、整平→基地检验→碾压及修筑土拱→分层摊铺垫层→分层碾压→碾压质量检验→修整成型→报验 ⑵工艺要点 垫层施工前应将基底清理、整平,并按设计做好基底碾压及土拱。应采用中、粗、砾砂,不含草根、垃圾等,含泥量不大于5%。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且未风化的卵石或砾石,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5%,不含草根、垃圾等。垫层的分层厚度、碾压遍数通过试验确定,压实质量符合规范及验标要求。每层厚度一般在20~30cm,采用16t轻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作业,碾压前测试砂、砂夹卵石垫层的含水量,最优含水量为15~20%。 4.2沿河、池塘(山洼、低凹)路段软基处理 先排水疏干,清除塘底淤泥,铺设50cm透水性材料垫层后,再填筑宕碴至原地面线,再铺设土工格栅,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对需进行排水板等软基处治的沿河、池塘路段,则先排水疏干,清除塘底淤泥,铺设透水性材料如砂性土(最大粒径不大于6cm,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全重25%~50%,塑性指数小于2)、清宕碴(含泥量不大于8%的宕碴)至原地面线后,再进行打设排水板等软基处理措施。 4.3等载预压与超载预压 等载预压是指路基填至路基设计标高+9cm后进行预压,并及时补填保证预压高度保持不变;超载预压是指路基填至路基设计标高+超载高度后(0.5m或0.8m)进行预压,并及时补填保证预压高度保持不变。 ⑴施工工艺流程

路基填筑注意事项

路基填筑注意事项 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是铁路和公路的基础,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 路基基本概况 路基, 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的结构,也叫做线路下部结构。路基与桥梁、隧道相连,共同构成线路。路基依其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有两种基本形式:路堤和路堑,俗称填方和挖方。铁路路基的作用是在路基面上直接铺设轨道结构,因此,路基是轨道的基础,路基荷载,既承受轨道结构的重量,即静荷载,又承受列车行驶时通过轨道传播而来的动荷载。 路基填筑注意事项: 1、在全面场地清理的基础上,对路基范围内的施工场面进行初步的整平、碾压、压实。 2、对路基宽度内用白灰线进行标识,计算后得出每车间的间距,并且白灰标识打出备土方格线。 3、备土完成后用推土机进行整平,虚铺厚度控制为30cm,初平完成后人工配合捡除草根淤泥等杂物。 4、在初平的基础上用平地机配合人工挂线整平,每20m一个断面测三点高程h1。 5、测试土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1-2%以内时进行碾压,以达最大

压实效果。碾压时光用CA25型振动压路机在未开振动状态下全路幅稳压一遍,再打开振动进行初压,碾压时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二遍后用21T静压式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遍数在三遍以上。碾压时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要求振动压路机重叠0.4m,三轮静压要求重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区段(碾压区段之前的平整预压段与其后的检验段)宜纵向重叠1.0-1.5m,机械碾压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6、保证路基宽度的基础上应当每侧加宽60cm,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路基试验段完成后要求平整密实,无翻浆现象,路拱合适,压实度符合要求,测量要求20m断面三点高程h2,与h1计算求得松铺系数。 7、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路基填筑的技术指标

路基填筑的技术指标 路基技术标准(technicalcriteriaforsubgrade)为了控制路基的质量,保证路基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维修方面制定反映路基质量的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体现为各种相应的技术规范(或规程)。涉及的内容包括路肩高程、路基面形状和宽度、基床、路堤、路堑、路基排水、路基防护和改建与增建第二线路基等。路基技术标准随线路标准的提高而提高。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列车轴重、行车速度和行车密度。因为路基基床是路基结构的关键部位,因此基床的结构形式、技术条件和填筑压实质量是所有路基技术标准中最得要的内容 1、公路路基技术标准 3.3.1 路基施工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试验室。 3.3.2 路基施工前,应对路基基底土进行相关试验。每公里至少取2个点;土质变化大时,视具体情况增加取样点数。 3.3.3 应及时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试验等,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比重、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胀和膨胀量等试验。 3.3.4 使用特殊材料作为填料时,应按相关标准作相应试验,必要时还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3.4 场地清理 3.4.1公路用地范围内原有构造物,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4.2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和填方高度小于1m的公路路堤,应将路基基底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填方高度大于1m的二级以下公路路堤,可保留树根,但根部不能露出地面。取土坑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 3.4.3 应对路幅范围内、取土坑的原地面表层腐殖土、表土、草皮等进行清理,填方地段还应按设计要求整平压实。清出的表层土宜充分利用。 3.5 试验路段 3.5.1 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试验路段施工: 1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 2 填石路堤、土石路堤。 3 特殊地段路堤。 4 特殊填料路堤。 5 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路基。 3.5.2 试验路段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型式等工程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填方路堤施工资料

填方路堤施工 1.填方路基施工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填方路基施工:前应做好以下施上:准备工作: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没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熟悉合同文 件和技术规范、工:艺流程。 (2)组织有关人员对路线走向、取土场及弃土场的位置、地形 地貌、道路交通、桥涵位置、地质水文状况、水准点及坐标控制桩等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对。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更为具体、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实 施性施I:组织计划。 (4)施工前,认真做好路线的线形、高程等的复测工作,包括路 基坡[1、坡脚、边沟、红线、弃土场、借土场、桥涵等具体位置,上报监理1:程师。 (5)会问监理工:程师测量路基横断面,汁算上石工程数量,报 监理工程师审批,并进一步优化土石调配。 (6)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认真做好路基土的标准击实试验,确 定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7)清除路基占地范围内和取土场范围内的表:上、杂草、树根 等腐殖物和障碍物,清场后,填浙:区的地表用压路机及时碾压,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标准。 (8)在借土场、弃土场及路基两侧的红线范围内开挖临时排水 沟渠,修建一些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2.路基正式开工前进行填筑填方试验路的目的是什么? 答:路基开工前,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基填料室内试验标准,在确定的路线施工位置做不小于100m的试验路段,并将试验 结果及时总结上报监理工程师,以确定最佳的人员机械组合方式、 压实设备类型、碾压遍数、松铺厚度等技术参数,作为该种填料施 工质量的控制依据。 3.路堤填筑前为什么要进行基底处理? 答:路堤基底是指路堤填料与原地面的接触部分。进行路堤 基底处理就是为厂保证填筑的路堤与原地面结合紧密,避免路堤 沿基底发生滑动,防止因草皮、树根腐烂而引起路堤沉陷。因此在 路堤填筑前,应视基底的土质、水文、坡度和植被情况及路基填筑 高度采取相应的基底处理措施。 4.如何进行路堤基底处理? 答:路堤基底处理工:作主要有两方面,即植物及表层土处理与坡面基底处理,, (1)植物及表层土处理 路堤填筑时如果不清除结合面上的草木残株等有害于:路堤稳 定的杂物,路堤成形后一旦杂物腐烂变质,地基将发牛松软和不均 匀沉陷等现象,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就必须在填土之前做好伐树、

路基填筑一般要求

路基填筑一般要求 路基填筑的一般要求 一条线路应填挖结合,挖方经实验室试验后,可用,用于填方,不可用,则为弃方。挖方得利用是施工单位节省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挖方路基不同于填方路基的要求和外观评定。挖方路基在距路基顶面80厘米处进行分层换填,换填当地最好的料种。 挖方路基的基本要求:①路基的路床标高、宽度、线形及边坡坡度应符合图纸要求;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沟底无阻水、积水现象,具备铺砌要求;临时排水设施与现有排水沟渠相通,挖出的废方按指定的地点整齐堆放。②石边坡平顺稳定,无险石,悬石。 质量检测外观鉴定:①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曲线圆滑边线顺直。②边坡坡面平顺稳定。 ③边沟整齐,沟底无阻水现象和积水现象。 其他检测项目与填方路基相同。 路基不可能一味是路,为了排水和行车设计,当中必然遇到大、中、小桥和涵洞还有盖板涵,这就设计到基坑回填和台背回填。路基和桥结合部的回填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对质量也有着很大作用,因此,它有它自己的回填标准,不能一味按照路基填筑方法去填筑。 一、基坑回填 基坑回填是路基与桥台之间的基坑进行回填,回填从桥基础开始填筑填至原地面或路基现层面。路基填筑需要分层填筑,质检人员应在台背按照规范要求画出红线,红线间距为20厘米,来指导施工,促使施工员按红线进行分层施工。基坑回填一般机械不能入内,须用小夯进行夯实,小夯振压至填筑层面不松散。填筑材料必须为石渣等透水性材料,否则视为不合格,不予质检。基坑回填时应注意石块粒径,大粒径石块必须捡出或砸碎,否则会对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若基坑填筑完后,不能直接在盖板涵和涵洞顶面跑车,应垫至少20厘米再跑车,防止车辆压裂盖板涵和涵洞。 二、台背回填 大多数台背回填的首要任务是基坑回填,待填至与圆地面相平后,为台背回填。台背回填也要分层回填,质检员按规范要求在台背画出红线,20厘米一层指导施工。台背回填的宽度为台身高+2米,其中填筑必须用透水性材料分层填筑。填筑完后用机械振压。若机械压不到的地方须用小夯夯实。若桥梁施工时,台背后填筑了非透水性材料,必须清除干净,再进行回填,台背回填应慢于路基填筑,正确程序是路基填筑一层,压实可以转序后,台背回填一层,直到顶面,全部如此。另外,填筑材料的粒径也应加以控制。 质检人员不仅要协调各方面关系,解答施工员疑问,还应指导施工员,及时进行技术交底,一切落实到书面程序中。另外,质检人员还要及时与监理沟通,确保工程正常进行,以便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完工。 感谢您的阅读!

路基填筑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路基填筑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为保证质量,路基填筑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三阶段是: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四区段是:填筑区段、整平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是: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表面整修。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施工前设置平面和高程控制基点,对线路中线及水准基点进行复测,复测资料核对无误后,施放线路中线桩和路基边桩。 地质调查核实:施工前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在掌握原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做必要的补充勘探。 设置排水系统: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放出路基坡脚、边沟位置,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修建临时排水工程,临时排水系统与现有排水系统连接顺畅。

基底清理测量放样填土前基底碾压 基底检查 分层填筑推土机摊平平地机整平测量下层填土中线及边线 检查摊铺厚度 填料的选择与试验 机械碾压 检测 检查签证表面整修合格 不合格 填筑下一层土 直至设计标高 路基成型 特殊路基地基处理 图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填料的选择与试验 填方路基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粒土作为调料,路床填料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用不同的填料填筑路基时,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采用同类填料。 对于满足路基填料要求的挖方土,纵向调用填筑路基;对于需要借方填筑的路段,在取土场取土。路基填筑前对挖方段利用填料、取土场的土样进行试验,确定填料的种类、含水量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后用于路基填筑。本标段共设置4处取弃弃土场,取土前清理出取土场内表土,集中堆放。取土场开挖坡面结合周围自然环境削成缓坡或取平。取土后将场地清理整平,将表土返回,将取土场绿化或恢复耕种。 修筑试验段 路基填筑前用路基填料铺筑试验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以积累路基填方施工的工艺参数。试验路段进行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工艺参数内容有:压实机械的型号及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选定合理的压实度和压实遍数;核定土方量变化率,松铺系数。 基底处理 路基填筑前清除地基表层土,并进行填前碾压,要求压实度(重型)不小于90%,清除表层土厚度:耕地20cm、水田30cm、林地及草地按调查厚度。 对地质条件较好的水田区,采用清表后直接填筑60~80cm砾料。 对地势低洼,地表潮湿的填方路段,当清表后填前碾压达不到要求时(压实度≥90%),地表采取掺加石灰或换填砾料进行处理,处理厚度一般为30~80cm。 清除的表层土单独集中存放,用于防护、绿化和复垦。 土方填筑 分层填筑:路堤每20m设一组标高点,填筑虚铺厚度不超过30cm,一般路基填土宽度每侧超过路基设计宽度30cm,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路基压实宽度

路基填筑的技术指标

路基填筑的技术指标 路基技术标准( technicalcriteriaforsubgrade ) 为了控制路基的质量,保证路基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维修方面制定反映路基质量的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体现为各种相应的技术规范(或规程) 。涉及的内容包括路肩高程、路基面形状和宽度、基床、路堤、路堑、路基排水、路基防护和改建与增建第二线路基等。路基技术标准随线路标准的提高而提高。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列车轴重、行车速度和行车密度。因为路基基床是路基结构的关键部位,因此基床的结构形式、技术条件和填筑压实质量是所有路基技术标准中最得要的内容 1、公路路基技术标准 3.3.1 路基施工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试验室。 3.3.2 路基施工前,应对路基基底土进行相关试验。每公里至少取2 个点;土质变化大时,视具体情况增加取样点数。 3.3.3 应及时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 试验等,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比重、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胀和膨胀量等试验。 3.3.4 使用特殊材料作为填料时,应按相关标准作相应试验,必要时还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3.4 场地清理 3.4.1 公路用地范围内原有构造物,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4.2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和填方高度小于1m 的公路路堤,应将路基基底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填方高度大于1m 的二级以下公路路堤,可保留树根,但根部不能露出地面。取土坑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 3.4.3 应对路幅范围内、取土坑的原地面表层腐殖土、表土、草皮等进行清理,填方地段还应按设计要求整平压实。清出的表层土宜充分利用。 3.5 试验路段 3.5.1 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试验路段施工: 1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 2 填石路堤、土石路堤。 3 特殊地段路堤。 4 特殊填料路堤。 5 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路基。 3.5.2 试验路段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型式等工程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3.5.3路堤试验路段施工应包括以下内容: 1填料试验、检测报告等;

路基填筑施工控制要点

路基填筑施工控制要点 1、陡坡路基或填挖交界处理 陡坡路基或填挖交界处理需留置台阶,留置台阶要点: 自然地面纵坡陡于1:2.5且填土高度大于8m的土质及全风化软质岩路段,沿路基纵向开挖台阶处理并设置土工格栅;自然地面纵坡缓于1:2.5或填土高度小于8m的土质及全风化软质岩路段、硬质岩路段,只沿路基纵向开挖台阶处理,不设置土工格栅。填石路基不设置土工格栅和渗沟,在路床顶采用冲击碾压,对填挖交界前后增强补压。 填挖过渡段的压实度大于等于96%,路堤部分每填筑4m采用冲击碾压补强,在路床顶也采用冲击碾压补强。 在填挖交界处有地下水出露时,应设渗沟。填挖交界处台阶长度大于2m,台阶倾向内侧,坡度为3%。 2、挂线法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挂线法控制填土厚度,路基填筑中直线段两侧每隔20m采用

直径为12mm的光圆钢筋固定于坡脚点,每隔30公分做一个记号,统一层次记号拉编织绳,施工工程中通过比对编织绳的高度,控制路基填土松铺厚度,路基两侧靠近边坡位置均要求超压50公分宽,按照1:1.5的坡度,注意收坡。 3、路基填筑施工 ①、测量放线 按一般路基每10米一桩,超高段路基每5米一桩放出边桩、中桩,在桩上画出每层的松铺高度并通过挂线进行厚度控制,木桩要牢固,施工损坏后要及时恢复。放线要按照最大松铺厚度为30cm,填土厚度大至相等,路拱度按2%控制为测量布线原则。 根据每车土方量和30cm松铺厚度计算出每车土卸土面积,用白灰画出卸土匡线,卸土由施工员指挥,卸土在白灰匡内,堆尖小于1.5米,利于推土机推平作业。为确保边部压实,路堤坡脚线比设计加宽30cm。 (4)路基填筑 先用推土机推土,推土标高要以测量放线的测量标高为准,大至推平,先推右边线位置,边线位置土方线型须顺直,整齐。纵向先右边后左边,多余土方及时用铲车运至缺土处或下一区段,缺土要及时补充。边推土边检查土的平整度,控制推土面比放线桩位标高稍高3cm。推土完成后,两边线人工整修,刷齐边坡。然后用平地机刮平,刮平严格按放线桩位标高控制,多余土方刮至路基边,集中成堆,用铲车运

普通填料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标准

普通填料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标准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一)熟悉设计文件和规范、规则,复核设计图纸。 (二)勘察现场,复测导线点和水准控制点,恢复中桩,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三)确定填料压实控制标准。 (四)修建临时便道和临时排水设施,组织人员机械上场。 (五)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对各类适用填料在施工现场进行压实试验,通过土工试验和现场工艺试验,确定适于路基填筑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碾压机械,确定不同填料松铺厚度、最佳含水量、静压及振动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从而确定一套合理的路堤填筑施工工艺参数。 二、填筑 1、路堤填土不含以下非适用材料。 (1)沼泽土、淤泥、泥炭、冻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2)含有树根和易腐朽物质的土。 (3)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 (4)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2、填方作业分层平行摊铺,每层摊铺厚度根据现场压实试验选定并由监理工程师批准。最大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最小松铺厚度不小于10cm。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同一类土质总层数厚度不小于50cm。 3、填筑时均匀地把填料摊铺在路堤的整个宽度上,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大致找平,以保证路堤的均匀压实。 4、当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2%范围时,填土要进行翻晒或洒水,在填筑路堤下层时,每层顶面应整平作成4%横坡。路堤每层铺设宽度每侧至少超过设计宽度5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山坡填筑路堤在确定与工程地质吻合后,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压实,所有台阶填完后,上部即可按一般填土进行。

5、填土路基采用激振力不小于25t振动压路机压实,压实方法按现场试验段取得的成果进行。路基密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检查,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合格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总结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总结 铁路将路基作为一个绝对平顺的刚性基础对待,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施工中采用双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并且对原地面处理、填料采用、碾压标准、过度段施工等施工工序技术标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主要根据我标段路基施工情况对路基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做如下阐述。 1、基底处理 路基基底处理包括填前地基处理、填方过程中的周边处理和填前排水处理。由于原地面与填料结构不同,二者密度、承载能力不同,如果不对原地面进行有效的处理,易发生接合部沉降病害。填前地基处理首先是对地基进行简易的挖探,若地表下土质良好,状况稳定,则清除地表植被、树根、垃圾和不良土质后即可进行填前压实;若存在超过常规请表厚度的软弱层(如淤泥等),无法进行填前压实,则必须进行专门软土地基处理。在水稻田和冲沟地带常见0.5m~4.5m厚度的软弱层,都为黏性土和砂性土,由于填方区域多处在地下水及地表水丰富的地区,通常采用全部挖除软土的方案。地面横坡或沿路线纵向坡度陡于1:5时,将软土全部挖除并形成土质台阶后进行分层换填A、B组渗水料。 填前排水处理也是路基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填方区多位于水稻田内,地势低洼,水系发育且水量丰富,地基长期浸水导致承载力降低从而引起路基沉降超标,在坡地填筑更严重的还将导致造成填方体滑移,所以填筑前排水设施应永临结合,做好路基范围内的排水。

主要采取路基边沟位置施作临时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和疏干地表水。 2、路基填筑 2.1基床以下路堤及基床底层填筑 路基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施工,路基填土的施工阶段是决定填筑质量的关键。路基填筑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先填边后填心,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凸凹。平整面做成坡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为有效控制每层虚摊厚度,初平时用水准仪进行控制。路肩部位两侧各加宽0.5m。填料碾压前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3%范围内。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及时采用洒水措施,洒水采用取土坑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洒水搅拌两种方法;当填料含水量过大,采用取土坑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或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路基整形完成,填料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时,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范围内静压压路机应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路基经过稳压后,用大吨位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原则为“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弱后强”。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由两边向中间循序碾压,各幅碾压面重叠不小于0.4m,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 2.0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在已完成或正

路基填筑的一般要求

路基填筑的一般要求 路基填筑的一般要求提要:路基不可能一味是路,为了排水和行车设计,当中必然遇到大、中、小桥和涵洞还有盖板涵,这就设计到基坑回填和台背回填 更多精品行政 路基填筑的一般要求 一条线路应填挖结合,挖方经实验室试验后,可用,用于填方,不可用,则为弃方。挖方得利用是施工单位节省资金的一个重要。挖方路基不同于填方路基的要求和外观评定。挖方路基在距路基顶面80厘米处进行分层换填,换填当地最好的料种。 挖方路基的基本要求:①路基的路床标高、宽度、线形及边坡坡度应符合图纸要求;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沟底无阻水、积水现象,具备铺砌要求;临时排水设施与现有排水沟渠相通,挖出的废方按指定的地点整齐堆放。②石边坡平顺稳定,无险石,悬石。 质量检测外观鉴定:①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曲线圆滑边线顺直。②边坡坡面平顺稳定。③边沟整齐,沟底无阻水现象和积水现象。 其他检测项目与填方路基相同。 路基不可能一味是路,为了排水和行车设计,当中必然遇到大、中、小桥和涵洞还有盖板涵,这就设计到基坑回填和台背回填。路基和桥结合部的回填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对质量也有着很大作用,因此,它有它自己的回填标准,不能一味按照路基填筑方法去填筑。 一、基坑回填 基坑回填是路基与桥台之间的基坑进行回填,回填从桥基础开始填筑填至原地面或路基现层面。路基填筑需要分层填筑,质检人员应在台背按照规范要求画出红线,红线间距为20厘米,来指导施工,促使施工员按红线进行分层施工。基坑回填一般机械不能入内,须用小夯进行夯实,小夯振压至填筑层面不松散。填筑材料必须为石渣等透水性材料,否则视为不合格,不予质检。基坑回填时应注意石块粒径,大粒径石块必须捡出或砸碎,否则会对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若基坑填筑完后,不能直接在盖板涵和涵洞顶面跑车,应垫至少20厘米再跑车,防止车辆压裂盖板涵和涵洞。 二、台背回填 大多数台背回填的首要任务是基坑回填,待填至与圆地面相平后,为台背回填。台背回填也要分层回填,质检员按规范要求在台背画出红线,20厘米一层指导施工。台背回填的宽度为台身高+2米,其中填筑必须用透水性材料分层填筑。填筑完后用机械振压。若机械压不到的地方须用小夯夯实。若桥梁施工时,台背后填筑了非透水性材料,必须清除干净,再进行回填,台背回填应慢于路基填筑,正确程序是路基填筑一层,压实可以转序后,台背回填一层,直到顶面,全部如此。另外,填筑材料的粒径也应加以控制。 质检人员不仅要协调各方面关系,解答施工员疑问,还应指导施工员,及时进行技术交底,一切落实到书面程序中。另外,质检人员还要及时与监理沟通,确保工程正常进行,以便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完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