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哲学常识复习应注意把握的65个原理

哲学常识复习应注意把握的65个原理

哲学常识复习应注意把握的65个原理

哲学常识复习应注意把握的65个原理

唯物论7原理(物质与意识、规律)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原理4、物质和意

识的辨证关系原理5.规律是客观的原理6.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原理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原理

2.辩证法22原理(联系发展全面)

联系观点相关原理: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原理2.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原理2.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原理5.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原理6.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

发展观点相关原理:7.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原理8.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原理9.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10、内外因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 11、量变质变的原理(事物发展的状态) 12、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趋势)

全面观点相关原理:13、对立统一原理14.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15、矛盾客观性原理16、矛盾普遍性原理17、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8、矛盾普遍性和特

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9、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20、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21、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原理2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原理(根本观点)

认识论16原理(认识和实践)

认识观点相关原理:1、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2、认识的根本任务原理3、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原理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5、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原理6、尊重客观规律(条件)的基地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7、创造两个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原理8、认识随实践不断发展的原理9、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原理10、为什么要培养创新意识原理(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实践观点相关原理:11.实践的特征原理12.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原理13.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原理14.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原理15.实践决定认识原理16.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人生观和价值观20原理(历史唯物主义)

价值观相关原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2.社会存在与价值观的关系原理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4.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原理5.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原理6.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原理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关系原理人生价值相关原理:8、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原理9.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关系原理(动态角度) 10、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原理(静态角度) 11、人生价值两方面内容及其关系原理1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13.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关系原理14、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原理15.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原理16.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原理17、理想与现实辩证关系的原理18.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的原理19.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原理20.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原理

2021年高中哲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

2021年高中哲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 1.【题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理论特征B.理论核心 C.理论品质D.理论前提 【答案】C 【解析】(1)C: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 (2)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物质与意识。(3)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4)D: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题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选项】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答案】A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3.【题干】客观实在性是 【选项】A.自然物质的个性 B.一切物质的共性 C.物质的具体形态 D.物质的存在形式 【答案】B 【解析】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体现了个别和一般、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4.【题干】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选项】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案】D 【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两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 联系的观点和孤立观点; (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观点。那么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第三点,因为只有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才能科学的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坚持发展的观点才能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 5.【题干】“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在实践中坚持 A.适度原则B.辩证否定观 C.实事求是D.科学发展观 【答案】A 【解析】“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哲学常识基本理论整理(完整版)

哲学常识基本理论整理 ㈠唯物论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求实的精神,无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则方法论为:充分肯定意识的能动作用,用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从而能动的改造世界) 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而要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时间活动。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用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承担者。宇宙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宇宙中也没有离开物质的“纯粹”运动,万事万物都是处在这样或那样的运动之中。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的动包含着暂时的、相对的静,相对的静又包含着永恒的、绝对的动。 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注:分析材料时,通常要用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 6、规律具有客观性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是规律最重要的特点。 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 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可以借助于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其变害为利。)

高考哲学常识重点分析题(附答案)

2009年高考哲学常识重点分析题(附答案) 1.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孩子正在激烈争辩,觉得有趣,便问:“你们两个争个啥呀?”一小儿说:“我以为太阳早晚离地近,中午离地最远,可是他不同意。”另一小儿不服气:“明明是早晚离地远,中午离地近。”孔子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深奥,似乎不是孩子能发表意见的,于是颇感兴趣地说:“你们都说说自己的理由,我来给你们作个裁判。”一小儿说:”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顶盖一样,中午只有碗口大,黄昏时又大了起来,同样一个太阳,当然是离我们越远看着越小,离我们越近看着越大,所以太阳应该是早晚离地近,中午离地最远了。”孔子恍然:这小孩真聪明,能用这么简单的方法解释如此复杂的问题。另一小儿不服气:“不对不对,太阳才出来的时候并不太热,到中午就热得厉害,到黄昏又恢复了清凉,所以,太阳就象是一个火炉,离地越近就越热,离地越远就越凉,当然是早晚离地远,中午离地近啰。”孔子觉得也有道理,但两个人不可能都是正确的。 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两小儿的观点。 2.在十七世纪,牛顿曾坚信光是由很小的微粒组成的,这一学说得到了几何光学实验的证明。后来到了惠更斯菲涅耳时代,光的波动学说被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以及后来的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所证实,从而否定了牛顿的微粒说。二十世纪初,量子力学以其优美的数学形式和极其精确的实验再一次否定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但这种微粒是具有波动性的,称之为光量子。显然量子力学所说的光量子是具有波动性的微粒,它与牛顿所假设的微粒有本质的区别。 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辨析这段文字。 3.以下是一则漫画: 请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分析这则漫画。 4.阅读下列反映辩证法和形而上 材料1 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头母牛。这家主人因事要请客,准备挤些牛奶下来,供招待客人之用。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离请客还有一个月,如果预先把牛奶挤下来,积存多了,牛奶容易变质发酸,也不便于保藏,不如就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一下,临到请客时一次挤出,到时牛奶既多又鲜,岂不妙哉?于是,主人就把母牛和那头小牛隔离开来,停止了挤奶。转眼间,请客的日子到了,客人们纷纷光临。主人把母牛从牛棚里牵出来派用场,却什么也挤不出来。 材料2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 利川二中牟方利 唯物论 一、基本原理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原理要求一方面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内容:自然是客观的,即自然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4、社会的客观性原理 内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客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方法论:人们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5、规律是客观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

高三政治哲学常识知识归纳.doc

高三政治哲学常识知识归纳 高考政治五:怎样坚持(做)类知识归纳一、哲学常识(一)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必须承认“实际”是客观的、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2、是要注意“客观实际的全面性”,既看到实际的这一面,又看到实际的那一面,做到对客观实际的全面把握,防止片面地把握实际; 3、要注意“客观实际的变化性”,坚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4、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主观主义,特别要反对主观主义的两种典型表现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但是,并不意味着拒绝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而是要将正确意识、科学理论以及先进经验与本地、本部门、本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5、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不是被动的,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的统一。(二)如何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 1、自觉树立正确意识,这是发挥正确意识作用的前提。人们自觉树立正确意识,有利于发挥正确意识对实践的促进作用,引导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2、使正确意识同具体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3、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发展来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意识只有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发展而发展,才能不断指导人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4、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要不断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传统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

观相统一。 5、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还必须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三)怎样才能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1、要掌握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对事件有巨大指导作用只有掌握它,实践才可能成功 2、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指导作用 3、要根据实际的变化发展来运用理论,实践是发展的,理论只有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正确发挥其指导作用。(四)如何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1、首先要承认并尊重规律的客观性。任何人的活动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首先正视客观规律的存在。 2、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3、按客观规律办事,实际上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因此,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规律并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利用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变害为利,造福人类。 4、必须解放思想,坚持发展的观点。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 5、按客观规律办事,还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要区分不同事物的不同规律,而且要区分同一事物的同一规律在不同条件、不同阶段下的不同表现,做到具体的、历史地把握规律。(五)如何解放思想的?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2、解放思想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3、坚持发展的观点,要与时俱进,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456 2020-01-26

哲学常识易错知识点

哲学常识(上) 257、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58、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259、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60、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26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62、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63、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264、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 265、物质离不开意识,意识也离不开物质。× 266、物质和意识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267、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错误的思想意识的区别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268、从本质上看,宗教是鬼神观念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269、正确思想意识的科学预见性,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反映形式。√270、人的意识具有多样性、差异性、相对独立性。× 27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以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为前提的。√ 272、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73、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274、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275、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27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 277、“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说明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278、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279、有的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280、意识对物质(认识对实践,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阻碍)作用。× 281、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还是相统一,是错误路线与正确路线在认识上的根本区别。√282、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283、机会主义和主观主义都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284、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共同毛病是从狭隘的局部经验出发,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实际。× 285、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的前进道路。√ 286、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7、“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28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 28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290、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291、必须以承认自然与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前提。√ 29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293、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94、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295、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哲学常识复习思路和策略.doc

哲学常识复习思路和策略 一,总体思路: 按照”概念——原理——方法论——反对——联系实际“五个环节复习. 如: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联系实际这五个环节复习的价值在于,对每一个具体知识的理解能做到比较准确和全面.虽然解答问题时通常'不川反面观点,但在选择题屮可能会出现反面观点做干扰项,所以复习时必须知道每一个正而知识相对应的反而观点是什么;而且,了解反而观点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正而知识,这是很冇效的复习方法. 二,具体策略: (一)立足'四点”,打好基础. 1, 夯实基本点 能力立意的命题宗旨,并非意味着基础知识的不重要,相反,要提高能力必须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把握和灵活运用基础之上,否则,所谓的能力必将是沙丘之塔,空中楼阁,因此,高考复习首先就要过好基础知识巩固关. (1)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有关基本概念.对基本概念的把握,反映了考牛的理论水准和对政治,经济,社会现彖理解的程度.近几年来的高考中,无论是客观性试题,述是主观性试题,基本概念的考杏都予以高度重视. 所谓准确把握基本概念,首先是要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次是要能对概念的基本内容进行完整归纳;再次是要以概念为核心,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立体分析,形成小的知识网络?在分析和整合知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挖掘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而不是生拉硬扯, 这有利于形成新的知识系统,便于我们加深理解和记忆. (2)帮助学生树立专题思想,构建主干知识网络.在复习屮,我们依据教材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程度,把教材分成若干专题,分析专题内部知识结构和各专题Z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主干知识网络,这有利于我们在冋答问题吋能够迅速有序地提取知讥灵活地运用知识,使理解能力更上一层楼?哲学常识,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四个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专题,即唯物论,辩证法, 认识论,人牛观. 以辩证法为例,我们引导学牛编写如下的主干知识结构图: 联系的含义 普遍联系的原理坚持用联系的 联系观联系的客观性观点看问题 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构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成事物是运动的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含义,实质)坚持用发展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的观点看 发展观原因(内因和外因)问题 辩 动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 证 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 法 矛盾的含义及其理解坚

哲学知识点汇总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与时代精神(1)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属于文化范畴,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科学发展观是真正的哲学) 4、哲学的作用 (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反作用于时代)①哲学批判旧思想和旧制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唤起人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实验精神。(批判功能)②哲学可以预见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塑造、引导功能)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三)唯物主义含义及和三种基本形态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质,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的含义及两种基本形态: (1)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惟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高二级哲学常识(上)最新期末复习测试题

高二级哲学常识(上)最新期末复习测试题 命题人:高银物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卷(7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06年10月2日瑞典皇家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由于发现了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干扰机制,美国人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荣获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据此回答1-2题1.历经长期的研究,RNA干扰终于被发现,这表明B A.人们能够穷尽对整个世界的认识B.世界上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C.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D.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成功发现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的前提是D A.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人的意识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是否尊重客观规律 2006年10月8日—11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必然会出现许多新事物、新思想、新做法。全会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据此回答3—9题。 3、我国已具备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中央适时提出这一构想体现下列哲学原理A A.物质决定意识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4、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们应该A ①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分析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④具有创新精神,大胆探索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5、《决定》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这是因为D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 A.物质和意识辩证的统一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B.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7、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而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哲学常识》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1、事物是普遍联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关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统帅局部。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一定的条件下,关键性的部分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方法论】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事物是发展变化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着

政治哲学常识易混易错知识点集锦

哲学常识易混易错知识点集锦 一、唯物论部分 1、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如物质就是有形的实体 2、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3、自然现象是物质现象,社会现象就是精神现象 4、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5、正确的意识可以直接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6、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7、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二、辩证法部分 (一)联系部分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2、凡是先行后续的关系都是因果联系 3、任何整体功能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二)发展部分 1、变化与发展只是提法不同 2、静止就是绝对不动 3、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4、外因的作用有时非常大,可能离开内因单独起作用 5、矛盾越多,事物发展起快 6、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7、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结束 (三)矛盾观点部分 1、矛盾就是差异,差异就是矛盾 2、任何每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3、矛盾分析法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5、首先解决的矛盾一定是主要矛盾 6、重点论就是一点论,就是抓重点

一疑难点 1、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但自然界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是难点 第一、原因:其一,从能力上看,学生还缺少辩证的思维能力,要么是这样,要么是那样的思维习惯一时难以扭转。其二,从具体把握观点来看,学生会认为:人们既然可以有意识地发行自然物的形态,属性,那么改造了的、发生了变化的自然物是在意识之后出现的,因此就不就不应说这一部分自然物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 第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划清“人的意识的对自然物的改造”,同“自然物的改变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之间的界限。抓住改造自然物只是改变了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自然物“人工化”和使自然物人工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及其属性、规定,从而说明人们只有以自然物的客观性为前提,为基础,才能产生某种愿望,也只有符合自然物客观性的意愿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即能不能改造哪个自然物怎样改造那个自然物,还要以社会本身的实践条件为转移,人的意愿起不了决定作用。 2、物质这一概念也是难点 其一,原因:学生过去接触过的“物质“概念是作为自然科学概念来理解的,人们往往把物质同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而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是从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理解时难度大。第二,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要明确“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还要把握物质的可知性。(2)、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3)、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3、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1)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举例来说明(2)理论上:从客观事物的角度分析,客观事物有其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固有的属性和规律,它不是捉摸不定的,因而人是可以认识它的,从认识的基础来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过去难以正确认识的事物,随实践的发展,今后就会正确认识它。从人的认识能力来看,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主要是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也随实践的发展处于不断提高之中(3)人们的意识是有差别的,对“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能机械地理解 4、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的含义 理解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哲学常识)

常识判断基础知识(三):哲学常识 作者:京佳教育添加时间:2011-07-22 11:20:14 免费资料内容 常识判断基础知识(三):哲学常识 一、唯物论部分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 第一课第一节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一节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解析:选D。回答引文题重在理解引文含义,李振声的观点体现出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D正确。A错误,颠倒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B错误,哲学研究事物的共性,它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2012·广东河源龙川中学第一次模拟)东方哲学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中国社会科学哲学所东方哲学研究室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东方哲学史》最近完成并出版。该书共5卷,约250万字。我们之所以重视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 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C.哲学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D.哲学社会科学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 解析:选D。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A项错误,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B项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项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D项符合要求。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 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解析:选D。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A错误。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但必须根据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和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存在的条件,但并不能改变规律本身,故B、C错误。D的说法反映了人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创造出自然界许多原本不存在的东西,这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4.(2011·高考江苏卷)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选D。荀子的话说明天地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好恶而改变,因此D项入选。A项强调世界的本原,B项强调自然界的产生,都与荀子的话不一致。C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5.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 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C.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解析:选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故应选D。A、B、C虽然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但不能理解为是社会客观性的集中体

哲学常识辨析题集锦

哲学常识辨析题集锦 一、辩证唯物论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1、背景:人类面对大自然,不甘于等待自然的恩赐,总想以自己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劳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求,因此,有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等发明。 辨题:人类认识自然就是为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答案:(1)人类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正如材料中所说,人类总是想以自己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劳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要。 (2)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尽力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即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 (3)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也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4)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二)影响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因素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有理。 答案:(1)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虽然结论不同,但又都是正确的。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有道理的。 (2)人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由于人们的利益立足点、阶级立场、世界观等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不同,因此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3)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因此,主观符合客观就有理,主、客观相背离就无理,不能说大家都有理。 总之,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事物,从主观因素上讲,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4)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3、只要从实际出发,就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答案:(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客观实际是多方面的,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如果从个别事实出发,从某一方面的事实出发,就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3)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如果不能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也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4)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有从客观实际的整体出发,全面地看问题,使自己的思想不断适应变化发展了客观实际,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否则,也不能算是真正从实际出发。4、背景:发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加强政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 辨题: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就是要不“唯书”,只“唯实”。 答案:(1)“求真务实”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题中所说的“唯实”就是坚持求真务实,办事情、作决策要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2)不“唯书”就是要求我们不从本本出发,不搞教条主义,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唯书”实质上是脱离实际,从书本的理论知识出发的思想和行为,是教条主义的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唯书”的态度和做法。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如果要求“唯实”,否定正确意识、科学理论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片面的、有害的。 (4)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四)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5、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是否端正态度决定办事情成功与否。 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首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端正态度,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3)上述观点强调了态度的重要性,但过分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若从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上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二、唯物辩证法 (一)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6、“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说明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部分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部分的结构状况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2)“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说明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伤整体功能的发挥,整体功能就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3)但是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4)仅仅因为“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存在,就认为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是片面的。(5)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7、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所以,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36、(1)一切事物都是一个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辩证 统一的关系。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实际上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

《哲学常识》基本知识点总复习检测试题及答案

《哲学常识》基本知识点总复习检测题及答案 1.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_____________。(根本看法)2.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_____________和根本方法。(根本原则)3.哲学是关于__________的学说,同时又是关于__________的学说。(世界观,方法论)4.哲学是________化、_________化的世界观。(理论,系统) 5.世界观________方法论,方法论________世界观。(决定,体现) 6.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世界万事万物的______本质和最一般规律。(共同) 7.具体科学研究的都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揭示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的___ ____本质和规律。(特殊) 8.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具体科学的概括和________。(总结) 9.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重要、最具革命性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唯物主义)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____________,在于它正确阐明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给人们提供了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科学性)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在于它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目的。(改造客观世界) 12.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依据生活经验明确肯定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把金木水火土等看作世界的_________。(本原) 13.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_________是世界的本原。(原子)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本原(本质)是_________(物质)。 15.整个世界是一个不依赖于人的______而客观存在的______世界。(意识,物质)1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_________。(客观实在) 17.___________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具有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 18.物质是可以被人们所_________的。世界上只有已被认识的事物和有待于被认识的事物,并不存在___________的事物。(认识,不可认识) 19.就其本质来说,意识是__________对___________的__________。(人脑,客观世界,能动反映) 20.就其起源来说,意识是_______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世界) 21.就其生理基础来说,意识是________的机能和属性。________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人脑,人脑) 22.就其形式和内容来说,意识是_______内容和_______形式的统一。意识是_______存在的_______映象。(客观,主观,客观,主观) 23.意识不是来源于人脑,是来源于_____________。(客观世界) 24.意识具有能动地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_ _______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________作用。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意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促进,阻碍) 25.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是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_______。(前提) 26.要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_________。(实践) 27.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意识) 28.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