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四则运算符号的由来

2四则运算符号的由来

2四则运算符号的由来

四则运算符号的由来

四则运算符号:“+、-、×、÷、=”,发明于至今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可它的由来是怎样的呢?

“+、-”号是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发明的。他在工作中发现用横线加一竖可以表示增加的意思,于是把“+”作为加号。而从“+”号中拿去“-”竖,就可表示减少的意思,于是把“-”作为减号。

“×”号是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发明的。他觉得乘法也是增加的意思,但又和加法不同,于是他就把加号斜过来写,表示数字增加的另一种运算。

“÷”号是瑞士学者哈纳发明的。他在算帐中遇到要把一个整数分成几份的问题,就发明了“÷”号。

“=”号发明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十六世纪英国数学家列科尔德创造的。他认为用两条线平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相同,是最合适的。于是他把“=”取名为等号。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符号的起源 一、数学符号的起源 (包括):1.“+”号 2.“-”号 3.“X”号 4.平方根号 5.“÷”号 6.“=”号 7.“>、<”号8.任意号 二、符号种类 (包括):1.几何符号 2.代数符号 3.运算符号 4.集合符号 5.特殊符号 6.推理符号 7.数量符号 8.关系符号 9.结合符号10.性质符号11.省略符号 12.排列组合符号13.离散数学符号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κ"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

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是由拉丁字线“r”变,“——”是括线。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大全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大全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三、用法简表名称符号用法说明举例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浅谈我国数学符号的起源与发展

宁波大学考核答题纸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81L21RA1 课程名称:数学的发展与应用改卷教师:徐晨东 学号:146520037 姓名:梁彩虹得分: 浅谈我国数学符号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数学符号是数学科学专门使用的特殊符号,是一种含义高度概括、形体高度浓缩的抽象的科学语言。数学符号发展所遵循的方向大多是由复杂到简单,由形象到抽象,数学符号的发展史是相当长的。 关键字:数学符号的早期使用记数 正文: 符号是某种事物的记号。人们总是探索用简单的记号代表复杂的事物,于是产生了各种符号。学过数学的人都应该知道数学符号对于研究数学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数学符号我们的数学研究就没办法进行,数学符号是数学科学专门使用的特殊符号,是一种含义高度概括、形体高度浓缩的抽象的科学语言。 具体地说,数学符号是产生于数学概念、演算、公式,命题、推理和逻辑关系等整个形成的特殊的数学语言。我国数学史家梁宗巨曾说:“使用符号,是数学史上一件大事。一套合适的符号,绝不仅仅是起速记、节省时间的作用。他能够精确、深刻地表达某种概念、方法和逻辑关系。”(引自《世界数学史简编》。从中我们便能知道数学符号对数学的研究和发展起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数学符号是怎样起源以及怎样发展而来的呢? 现在一部分数学符号的使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统一,但是也有很多未能统一,这就和每个国家的数学上的发展息息相关了,而在我们已经统一的数学符号中并不是所有都起源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也不是就用某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就能表示的,这些数学符号来自于世界各个民族的语言文字表达,它们综合世界语言文字的表达慢慢发展而确定下来的,当然这些符号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优势才会被世界所公认,并从发明之日一直沿用下来,其中有一些符号是由于某些著名而又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以及科学家在他们发表的期刊和著作中使用了一些符号来表示相应的计算,后人就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使用这些符号,或者就直接使用这些符号的,当遇到几种不同的表达形式时当然就择优选用了,也有一些数学符号的确定是由它最早出现的表达形式来确定,这个就与使用者是不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数学符号》

活动名称:数学活动 活动内容:《有趣的数学符号》 设计思路: 对于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孩子记住它们的开口方向,学起来就很容易了,并且能增强他们的兴趣,本节课的设计有两大特点:1、运用儿歌和身体姿势感知,让幼儿记住它们的开口方向;2、运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 对数学符号感兴趣。 2 认识等号、大于号、小于号,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 活动准备: 1 多媒体课件《数学符号真好玩》 2 数学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 出示数字卡及数学符号卡,谈话引入课题。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请来了许多朋友,请你们仔细看大屏幕,哪些是我们已经认识的?把它们找出来。 小结:小朋友们认识的朋友可真多,现在屏幕上还有三个新朋友,我们还不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2 认识数学符号: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

(1)出示图片,认识符号。 ①出示等于号的图片,提问: 这个新朋友,风才有小朋友已经说出了他的名字,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什么时候,我们需要用等于号呢? 教师小结:等于号是由两条一样长的平行线组成的,它表示两边的物品或数字是一样多的、一样大的。 ②同时出示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图片。 教师:接下来,我们要认识一对双胞胎符号,请你们仔细看一看,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俩长得什么样,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是一头尖,一头张开大口,象一只鳄鱼张开大嘴巴。不一样的是,前面开口,后面尖尖的是大于号,它表示前面的物品或数字比后面的要多、要大;前面尖尖,后面开口的是小于号,它表示前面的物品或数字比后面的要少,要小。 (2)尝试用手臂探索表示各种数学符号。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刚才我们认识的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都是数学符号,而且它们都是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动动脑筋,,你们能用我们两只平平的,像直线一样的手臂表示这几个符号吗?

微积分中数学符号的由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6045306.html, 微积分中数学符号的由来 作者:梁海滨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年第11期 摘要:介绍了积分符号∫、无穷大符号∞、极限符号lim、数集符号、判别式符号?驻、自然对数底数符号e、属于符号∈等微积分中常见数学符号的由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关键词:微积分数学符号由来 “使用符号,是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一套合适的符号,绝不仅仅是起速记、节省时间的作用。它能够精确、深刻地表达某种概念、方法和逻辑关系。一个较复杂的公式,如果不用符号而用日常语言来叙述,往往十分冗长而且含糊不清。”(引自我国数学史家梁宗巨的《世界数学史简编》)。 1 积分符号∫的由来 积分的本质是无穷小的和,拉丁文中“Summa”表示“和”的意思。将“Summa”的头一个字母“S”拉长就是∫。 发明这个符号的人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Friedrich , Leibniz)。莱布尼兹具有渊博的 知识,在数学史上他是最伟大的符号学者,并且具有符号大师的美誉。莱布尼兹曾说:“要发明,就要挑选恰当的符号,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用含义简明的少量符号来表达和比较忠实地描绘事物的内在本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思维劳动。”莱布尼兹创设了积分、微分符号,以及商“a/b”,比“a:b”,相似“∽”,全等“≌”,并“∪”,交“∩”等符号。 牛顿和莱布尼茨在微积分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只是两者在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研究力学的基础上,牛顿利用几何的方法对微积分进行研究;在对曲线的切线和面积的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莱布尼兹采用分析学方法,同时引进微积分要领。在研究微积分具体内容的先后顺序方面,牛顿是先有导数概念,后有积分概念;莱布尼兹是先有求积概念,后有导数概念。在微积分的应用方面,牛顿充分结合了运动学,并且造诣较深;而莱布尼兹则追求简洁与准确。另外,牛顿与莱布尼兹在学风方面也迥然不同。牛顿作为科学家,具有严谨的治学风格。牛顿迟迟没有发表他的微积分著作《流数术》的原因,主要是他没有找到科学、合理的逻辑基础,另外,可能也是担心别人的反对。与此相反,莱布尼兹作为哲学家,富于想象,比较大胆,勇于推广,主要表现为,在创作年代方面:牛顿比莱布尼兹领先10年,然而在发表时间方面,莱布尼兹却领先牛顿3年。对于微积分的研究,虽然牛顿和莱布尼兹采用的方法不同,但是却殊途同归,并且各自完成了创建微积分的盛业。 2 无穷大符号∞的由来

5、加减乘除号的由来

湖南省教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背景与故事 加减乘除号的由来 “+”、“-”出现于中世纪。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来表示增加的“+”。“+”(加)号是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迈所创造的,在横线上加一竖,是表示增加的意思。“-”(减)号也是魏德迈创造的:从加号中减去—竖,是表示减少的意思。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Widman,1460—?)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这两个符号表示剩余和不足,1514年荷兰数学家赫克(Hoecke)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Vieta,1540—1603)的宣传和提倡,才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 乘号“×”,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乘号是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表示增加的另一种方法,把加号斜过来写。“×”号是欧德莱最先使用的,它的意思是表示增加的另—种方法,因此把加号斜过来写。据记载,在 1631 年,英国著名数学家欧德莱认为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于是他便把前人所发明的「 + 」转动 45 °角,这样乘号「 x 」也就面世了。「 x 」既表示了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又表示了相乘的方法。 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号。除号是18世纪瑞士人哈纳创造的,是分解的意思,用一条横线将两个圆点分开。 “?”(乘)号和“:”(比或除)号是在17世纪末由发明微积分的著名数学家莱布尼兹创造并引入数学运算的。 整理怀化市铁路第一小学蒋碧玲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2)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例如: 1.太阳暖烘烘的。(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 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 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

数学符号大全

目录 数学符号起源 (1) 数学符号种类 (2) 数学符号读法 (10) 数学符号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δ"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3",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2",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3"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2"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3"作为乘号。他认为"3"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ⅳ”表示根号。“ⅳ”是由拉丁字线“r”变,“——”是括线。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数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数学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简单地说,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 由于生活和劳动上的需求,即使是最原始的民族,也知道简单的计数,并由用手指或实物计数发展到用数字计数。在中国,至迟在商代,即已出现用十进制数字表示大数的方法;又至迟至秦汉之际,即已出现完满的十进位值制。在成书不迟于1世纪的《九章算术》中,已载有只有位值制才有可能的开平、立方的计算法则,并载有分数的各种运算以及解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法,还引入了负数概念。刘徽在他注解的《九章算术》(3世纪)中,还提出过用十进小数表示无理数平方根的奇零部分,但直至唐宋时期(欧洲则在16世纪S.斯蒂文以后)十进小数才获通用。在这本著作中,刘徽又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逼近圆周长,成为后世求圆周率更精确值的一般方法。虽然中国从来没有过无理数或实数的一般概念,但在实质上,那时中国已完成了实数系统的一切运算法则与方法,这不仅在应用上不可缺,也为数学初期教育所不可少。至于继承了巴比伦、埃及、希腊文化的欧洲地区,则偏重于数的性质及这些性质间的逻辑关系的研究。早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即有素数的概念和素数个数无穷及整数惟一分解等论断。古希腊发现了有非分数的数,即现称的无理数。16世纪以来,由于解高次方程又出现了复数。在近代,数的概念更进一步抽象化并依据数的不同运算规律而对一般的数系统进行独立的理论探讨,形成数学中的若干不同分支。 开平方和开立方是解最简单的高次方程。在《九章算术》中,已出现解某种特殊形式的二次方程。发展至宋元时代,引进了“天元”(即未知数)的明确观念,出现了求高次方程数值解与求多至四个未知数的高次代数联立方程组的解的方法,通称为天元术与四元术。与之相伴出现的多项式的表达、运算法则以及消去方法,已接近于近世的代数学。在中国以外,9世纪阿拉伯的花拉子米的著作阐述了二次方程的解法,通常被视为代数学的鼻祖,其解法实质上与中国古代依赖于切割术的几何方法具有同一风格。中国古代数学致力于方程的具体求解,而导源于古希腊、埃及传统的欧洲数学则不同,一般致力于探究方程解的性质。16世纪时,F.韦达以文字代替方程系数,引入了代数的符号演算。对代数方程解的性质的探讨,则从线性方程组导致行列式、矩阵、线性空间、线性变换等概念与理论的出现;从代数方程导致复数、对称函数等概念的引入以至伽罗瓦理论与群论的创立。而近代极为活跃的代数几何,则无非是高次联立代数方程组解所构成的集体的理论研究。 形的研究属于几何学的范畴。古代民族都具有形的简单概念而往往以图画来表示,形之成为数学对象是由工具的制作与测量的要求所促成。规矩以作圆方,中国古代夏禹治水时即已有规、矩、准、绳等测量工具。《墨经》中对一系列的几何概念,有抽象概括,作出了科学的定义。《周髀算经》与刘徽《海岛算经》给出了用矩观天测地的一般方法与具体公式。在《九章算术》及刘徽注解的《九章算术》中,除勾股理论外,还提出了若干一般原理以解多种问题。例如出入相补原理以求任意多边形面积;阳马鳖臑的二比一原理(刘徽原理)以求多面体的体积;5世纪祖暅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的原理以求曲形体积特别是球的体积;还有以内接正多边形逼近圆周长的极限方法(割圆术)。但自五代(约10世纪)以后,中国在几何学方面的建树不多。中国几何学以测量与面积体积的量度为中心,古希腊的传统则重视形的性质与各种性质间的相互关系。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建立了用定义、公理、定理、证明构成的演绎体系,成为近代数学公理化的楷模,影响及于整个数学的发展。特别是平行公理的研究,导致了19世纪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产生。欧洲自文艺复兴时期起出现了射影几何学。18世纪,G.蒙日应用分析方法于形的研究,开微分几何学的先河。C.F.高斯的曲面论与(G.F.)B.黎曼的流形理论开创了脱离周围空间以形作为独立对象的研究方法;

常用数学符号大全

常用数学符号大全 1 几何符号 ?ⅷⅶ????△ 2 代数符号 ⅴⅸⅹ~∫ ≠ ≤ ≥ ≈ ∞ ? 3运算符号 ×÷√ ± 4集合符号 ??ⅰ 5特殊符号 ∑ π(圆周率) 6推理符号 |a| ??△ⅶ??≠ ? ±≥ ≤ ⅰ????↖↗↘↙ⅷⅸⅹ &; § ??←↑→↓??↖↗ Γ Δ Θ Λ Ξ Ο Π Σ Φ Χ Ψ Ω α β γ δε δ ε ζ η θ ι κ λ μ ν π ξ ζ η υ θ χ ψ ω 1 几何符号 ?ⅷⅶ????△ 2 代数符号 ⅴⅸⅹ~?????ⅵ? 3运算符号 ×÷ⅳa 4集合符号 ??ⅰ 5特殊符号 ⅲπ(圆周率) 6推理符号

|a| ??△ⅶ????a??ⅰ ? ???↖↗↘↙ⅷⅸⅹ &; § ??←↑→↓??↖↗ ΓΓΘΛΞΟΠ?ΦΥΦΧ αβγδεδεζηθικλ μνπξζηυθχψω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 ﹫ ? ? ? ? ? ? ? ? ⅰⅱⅲ?ⅳⅴⅵ? ⅶ?ⅷⅸⅹ???? ??????????????????? ??? 指数0123:o123 上述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和读法(中英文参照) + plus 加号;正号 - minus 减号;负号 a plus or minus 正负号 × is multiplied by 乘号 ÷ is divided by 除号 = is equal to 等于号

? is not equal to 不等于号 ? is equivalent to 全等于号 ?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约等于 ?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约等于号< is less than 小于号 > is more than 大于号 ?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小于或等于? is more than or equal to 大于或等于% per cent 百分之… ⅵ infinity 无限大号 ⅳ (square) root 平方根 X squared X的平方 X cubed X的立方 ? since; because 因为 ? hence 所以 ⅶ angle 角 ? semicircle 半圆 ? circle 圆 ? circumference 圆周 △ triangle 三角形 ? perpendicular to 垂直于 ? intersection of 并,合集 ? union of 交,通集

加减乘除的由来

加减乘除的由来 + 加号的由来 运算符号并不是随着运算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我国在商代就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但同埃及、希腊和印度等文明古国一样,都还没有加法符号,只是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来表示相加。公元6世纪,印度人开始把单词的缩当成运算符号。后来欧洲人承袭印度人的做法,如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N·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先使用“+”当加号,“+”是在橫线上加一竖来表示增加的意思。1514年,荷兰数学家V·赫克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之一,后来又经过法数数学家F·韦达的宣传和提倡,“+”开始普及,但直到1630年才得到公认。 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先使用了加号“+”。 - 减号的由来 最初减号由拉丁文'minus'缩写成“m-”,意为“减去”,后来又被略去字母m,表示为“-”。 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创造出来“+”后不久,经过多次分析和研究,又创造了减号,即“-”。在加号上减去一竖,表示减少。 也有人说,“-”出现于中世纪。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用橫

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了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以表示增加的“+”。 中世纪酒商用横线或竖线标示存酒量的变化。 × 乘号的由来 人类很早就掌握了乘法运算。在我国,早在2000多年之前就已出现了“九九”乘法表,在西方也出现了格子乘法。1540年,德国数学家史提非用拉丁字母'm“表示乘法,它是拉丁语乘法”multiplicntio'一词的第一个字母。1631年英国数学家W·奥特雷德提出用“×”表示相乘,但是由于“×”号易与拉丁文'x'相混,17世纪末,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提出改用“·”表示相乘。 在我国,这两种符号都采用,数字的乘法用“×”,而数字和字母相乘,或字母之间相乘则用“·”或者省略不写。 英国数学家W·奥特雷德发明了乘号“×” ÷ 除号的由来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当时,人们用算筹和口诀来计算除法。阿拉伯人曾用过两个数之间加一条短线“-”的方法表示相除,1631年,数学家W·奥特雷德也曾设想过用符号“:”表示除法,但没有推广开来。数学中正式把目前的除号作为除法运算符号的,是瑞士数学家哈

常用数学符号及其意义

常用数学符号及其意义 1 几何符号 ?∥∠??≡ ≌△ 2 代数符号 ∝∧∨~∫ ≠ ≤ ≥ ≈ ∞ ∶ 3运算符号 × ÷ √ ± 4集合符号 ∪∩ ∈ 5特殊符号 ∑ π(圆周率) 6推理符号 |a| ??△∠∩ ∪≠ ≡ ± ≥ ≤ ∈← ↑ → ↓ ↖↗↘↙∥∧∨ &; § ?????????? Γ Δ Θ Λ Ξ Ο Π Σ Φ Χ Ψ Ω α β γ δ ε δ ε ζ η θ ι κ λ

μ ν π ξ ζ ηυ θ χ ψ ω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 ∈∏ ∑ ∕ √ ∝∞ ∟ ∠∣∥∧∨∩ ∪∫ ∮ ∴∵∶∷?≈ ≌≒≠ ≡ ≤ ≥ ≦≧≮≯⊕?? ??℃ 指数0123:o123 上述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和读法(中英文参照) +plus 加号;正号 -minus 减号;负号 ±plus or minus 正负号 ×is multiplied by 乘号 ÷is divided by 除号 =is equal to 等于号 ≠ is not equal to 不等于号 ≡ is equivalent to 全等于号 ≌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约等于 ≈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约等于号 <is less than 小于号 >is more than 大于号

≤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小于或等于≥ is more than or equal to 大于或等于%per cent 百分之… ∞ infinity 无限大号 √ (square) root 平方根 X squared X的平方 X cubed X的立方 ∵ since; because 因为 ∴ hence 所以 ∠ angle 角 ? semicircle 半圆 ? circle 圆 ○ circumference 圆周 △ triangle 三角形 ? perpendicular to 垂直于 ∪ intersection of 并,合集 ∩ union of 交,通集 ∫ the integral of …的积分 ∑ (sigma) summation of 总和 °degree 度 ′ minute 分 〃second 秒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 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 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的事了. 大括号“{ }”和中括号“[ ]”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2020年[小学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小学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大全,务必让孩子掌握,不少大人都用错了!标点符号用法很重要,影响考试成绩,老师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 1 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常见错误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 2 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用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示例1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奇妙的数学符号

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课 <<奇妙的数学符号>>教学设计 一、活动内容:奇妙的数学符号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搜集资料,以故事形式介绍数学符号的来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2 、通过巧填数学符号的学习,用扑克牌算24的游戏,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有趣和有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同时,实践也不断提供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变化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以及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另外,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美国教育家彼得克来恩也认为:“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2、“人本心理学”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它重视人的自我实现、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以及亲身经历,是目前西方流行的一个心理学派。 四、活动准备:1、自制多媒体课件2、扑克牌若干副,数学符号的头饰五个五。 活动过程: (一)、引入师: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去数学王国里去玩一玩,高兴吗?(画面显示:数学王国,并配以优美音乐)师:数学王国的大门上有一组有趣的算式。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些算式有趣在哪里?(出示):3 +3 -3- 3 = 3 +3-3 ÷3= 3 -3 +3÷ 3 = 3+ 3+ 3 -3 = 3÷3-3÷3 = 3 +3 +3 ÷3 = 3× 3 -3 -3 = 3 ×3 -3 ×3 = (3 ×3 +3)÷3 = 3 ×3 +3 -3 = 师:是呀,这10个算式中的各个运算符号都不一样。那么,计算结果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起来算一算。(指名口算,屏幕上随机显示计算结果)集体校对。师:你发现计算结果一样吗?为什么算式中的数字都是3,计算结果却不一样呢?指名回答。师:看来,数学符号真是神通广大、奇妙无比。数学课上,我们常常要和这些符号们打交道,数学符号成了我们天天见面的好朋友。你们看,展现在面前的这座又大又神奇的宫殿里就住着奇妙的数学符号们。(出示课题:奇妙的数学符号)齐读。 (二)、介绍数学符号来历1、过渡:我们都认识哪些数学符号呢?(画面随机显示各种符号)师:早在几千年以前,我国古代人们就会计算加减法和乘除法了,但是却没有想到用符号来表示这些运算,而是用汉字的相加、相减、相乘、相除来表示。想一想,那该有多麻烦!所以,一些聪明的人就发明了运算符号。这些运算符号都是谁发明的,你想了解它们吗?2、指名表演师:你们看,他们来了!(五位小朋友戴着头饰走上讲台)他们很愿意自我介绍,掌声欢迎他们,好吗?表演对话:加号:我是加号减号:我是减号合: 问:谁还有补充?师:小朋友了解的可真多。不过他们介绍的只是几个数学符号的来历,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的符号,课后,小朋友可以找找书,也可以上网查查。 (三)、探索应用1、学生独立或合作思考,探求答案师:这里有一些不完整的算式,请你填上合适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出示:3 3=0 3 3=6 3 3=1 3 3=9 指名口答。再出示:3 3 3=0 3 3 3=2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再出示:3 3 3 3=3 3 3 3 3=9 同座讨论,寻找答案。问: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再出示:3 3 3 3 3 3=1 3 3 3 3 3=2 小组讨论,寻找答案。问:还有不

二年级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 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 ],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写作常用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 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标点符号用法说明举例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三)感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五)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六)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自治、市; (3)、自治分为乡、民族乡、镇。

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奇妙的数学符号(含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奇妙的数学符号 一、活动内容: 智力活动中的数学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搜集资料,以故事形式介绍数学符号的来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2 、通过巧填数学符号的学习,用扑克牌算24的游戏,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有趣和有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同时,实践也不断提供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变化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以及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另外,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美国教育家彼得克来恩也认为:“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2、“人本心理学”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它重视人的自我实现、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以及亲身经历,是目前西方流行的一个心理学派。 四、活动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 2、扑克牌若干副,数学符号的头饰五个五、 活动过程: (一)、引入师: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去数学王国里去玩一玩,高兴吗?(画面显示:数学王国,并配以优美音乐)师:数学王国的大门上有一组有趣的算式。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些算式有趣在哪里?(出示):3 +3 -3- 3 = 3 +3- 3 ÷ 3= 3 -3 +3÷ 3 = 3+ 3+ 3 -3 = 3÷ 3-3÷ 3 = 3 +3 +3 ÷3 = 3× 3 -3 -3 = 3 ×3 -3 ×3 = (3 ×3 +3)÷3 = 3 ×3 +3 -3 = 师:是呀,这10个算式中的各个运算符号都不一样。那么,计算结果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起来算一算。(指名口算,屏幕上随机显示计算结果)集体校对。师:你发现计算结果一样吗?为什么算式中的数字都是3,计算结果却不一样呢?指名回答。师:看来,数学符号真是神通广大、奇妙无比。数学课上,我们常常要和这些符号们打交道,数学符号成了我们天天见面的好朋友。你们看,展现在面前的这座又大又神奇的宫殿里就住着奇妙的数学符号们。(出示课题:奇妙的数学符号)齐读。 (二)、介绍数学符号来历 1、过渡:我们都认识哪些数学符号呢?(画面随机显示各种符号)师:早在几千年以前,我国古代人们就会计算加减法和乘除法了,但是却没有想到用符号来表示这些运算,而是用汉字的相加、相减、相乘、相除来表示。想一想,那该有多麻烦!所以,一些聪明的人就发明了运算符号。这些运算符号都是谁发明的,你想了解它们吗? 2、指名表演师:你们看,他们来了!(五位小朋友戴着头饰走上讲台)他们很愿意自我介绍,掌声欢迎他们,好吗?表演对话:加号:我是加号减号:我是减号合: 问:谁还有补充?师:小朋友了解的可真多。不过他们介绍的只是几个数学符号的来历,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的符号,课后,小朋友可以找找书,也可以上网查查。 (三)、探索应用 1、学生独立或合作思考,探求答案师:这里有一些不完整的算式,请你填上合适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出示:3 3=0 3 3=6 3 3=1 3 3=9 指名口答。再出示:3 3 3=0 3 3 3=2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再出示:3 3 3 3=3 3 3 3 3=9 同座讨论,寻找答案。问: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再出示:3 3 3 3 3 3=1 3 3 3 3 3=2 小组讨论,寻找答案。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2、问:通过解答刚才的几组题目,你想说什么?小结:数学符号真是奇妙无比。四、玩“二十四点” 1、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一起玩“二十四点”,好吗?老师这里有这样四张牌:(画面显示:黑桃8、方块2、红桃4、梅花6)你能用上合适的数学符号算出24吗?比一比谁的速度快、方法多。 2、介绍游戏规则。 3、四人小组游戏。(四)、活动总结问:今天你玩得开心吗?你最开心的是什么?六、活动评价:本设计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加深了对数学符号的印象,把学生真正推向认识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多种方法填写符号和玩“二十四点”,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主动沟通、主动应用、主动完善的能力

运算符号由来

500多年以前,德国有一位数学家叫威德曼。他在横线上加一竖(+),用来表示增加的意思,在(+)上去掉一竖(-),用来表示减少、去掉的意思。于是,加号“+”和减号“-”就产生了。但是它们被大家公认,作为运算符号,是从1514年被荷兰数学家荷伊克正式应用开始。 “=”是155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列科尔德引入的。后来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倡议把“=”作为等号。 “>”和“<”分别表示大于和小于。这两个符号是17世纪的哈里奥特首创的。 表示计算方法的符号叫做运算符号。如四则计算中的+、-、×、÷等。 加号“+”是加法符号,表示相加。 减号“-”是减法符号,表示相减。 “+”与“-”这两个符号是德国数学家威特曼在1489年他的著作《简算与速算》一书中首先使用的。在1514年被荷兰数学家赫克作为代数运算符号,后又经法国数学家韦达的宣传和提倡,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获得大家的公认。

四则运算符号的由来 四则运算符号:“+、-、×、÷、=”,发明于至今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可它的由来是怎样的呢? “+、-”号是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发明的。他在工作中发现用横线加一竖可以表示增加的意思,于是把“+”作为加号。而从“+”号中拿去“-”竖,就可表示减少的意思,于是把“-”作为减号。 “×”号是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发明的。他觉得乘法也是增加的意思,但又和加法不同,于是他就把加号斜过来写,表示数字增加的另一种运算。 “÷”号是瑞士学者哈纳发明的。他在算帐中遇到要把一个整数分成几份的问题,就发明了“÷”号。 “=”号发明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十六世纪英国数学家列科尔德创造的。他认为用两条线平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相同,是最合适的。于是他把“=”取名为等号。 远古时期,古希腊人和印度人都是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表示加法,把两个数字写得分开一些来表示减法。中世纪后期,欧洲商业逐渐发达。一些商人常在装货的箱子上画一个“+”,表示重量超过一些;画一个“-”,表示重量略微不足。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达?芬奇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也采用过“+”和“-”的记号。公元1489年,德国人威德曼在他的著作中正式用这两个符号来表示加减运算。后来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的大力宣传和提倡,这两个符号才开始普及,到1603年终于获得大家的公认。 ×、÷符号的使用,不过300多年。据说,英国人威廉?奥特来德1631年首先在他的著作中用“×”表示乘法,后人沿用至今。 中世纪时,阿拉伯数学相当发达,大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曾用“3/4”来表示3被4除。许多人认为,现在通用的分数记号,即来源于此。直到1630年,在英国人约翰?比尔的著作中才出现了“÷”号,据推测他是根据阿拉伯人的除号“—”与比的记号“:”合并转化而成的。 现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出版物中,都用+、-来表示加与减。 ×、÷却没有普遍使用,一些国家的课本中用“.”代替“×”,而在俄国和德国的出版物中一般用“:”来代替“÷”。 那么=这个符号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巴比伦和埃及曾用过各种记号来表示相等,而最早使用近代的= 符号却是在中世纪时,在雷科德的名著《智慧的磨刀石》中。他说之所以选择两条等长的平行线作为等号,是因为它们再相等不过了。但是= 号直到18世纪才普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