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

1. 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这一内容的是( b)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黄埔条约》

D 、《望厦条约》

2. 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c )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3.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b)

A 、经济技术的落后

B 、社会制度的腐朽

C 、外国势力的强大

D 、人民抵抗不力

4. 下列哪个条约中第一次规定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c)

A 、《马关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南京条约》

5. 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

A 、林则徐

B 、郑观应

C 、魏源

D 、王韬

6.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d)

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 、赔款数额巨大,清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7. 所谓“国中之国”是指( c)

A 、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

B 、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C 、租借地

D 、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

8. 中国的关税权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是在哪个条约( d)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南京条约》

9.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b)

A 、虎门销烟

B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 、香港工人大罢工

D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割台斗争

10. “中国不败而败”是指下列哪场战争(c )

A 、中日甲午战争

B 、鸦片战争

C 、中法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多项选择

1. 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是( ab)

A 、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

B 、资本 - 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

C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

D 、外国资本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冲击

E 、中国本身的落后

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利用以下条约共割去中国10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abcd )

A 、《瑷珲条约》

B 、中俄《北京条约》

C 、《勘分西北界约记》

D 、《改订伊犁条约》

E 、《马关条约》

3. 《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abcde )

A 、广州

B 、厦门

C 、福州

D 、宁波

E 、上海

4. 列强控制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所采取的手段有(abcde )

A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B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 、实行商品倾销

D 、实行资本输出

E 、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5.19 世纪70 至8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边疆危机”包括(abcd )

A 、英国侵入西藏、云南

B 、法国侵犯广西

C 、日本侵犯中国台湾

D 、俄国入侵新疆

E 、德国占领胶州半岛

6.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c)

A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B 、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E.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7.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bd )

A 、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B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C 、推翻三座大山

D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E 、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8. 近代中国反侵略失败的内部主要原因有(ac )

A 、社会制度的腐朽

B 、外国势力的强大

C 、经济技术的落后

D 、人民抵抗不力

E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9. 资本 -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 abce)

A 、政治控制

B 、文化渗透

C 、军事侵略

D 、外交封锁

E 、经济掠夺

10. 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官兵有( abcde)

A 、关天培

B 、陈化成

C 、邓世昌

D 、林永升

E 、海龄

三、名词解释

1. 《辛丑条约》

2. 《马关条约》

3. “辛酉政变”

4. 三元里人民抗战

5. 义和团运动

四、简答题

1. 试析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2. 试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3. 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历程。

4. 试析 19 世纪7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的原因及后果。

五、论述题

1.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

2. 试述近代史上列强攫取中国权益的主要方式及主要危害。

3.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C

3.B

4.C

5.A

6.D

7.C

8.D

9.B 10.C

二、多项选择

1.AB

2.ABCD

3. ABCDE

4. ABCDE

5. ABCD

6. AC

7. BD

8. AC

9. ABCE 10. ABCDE

三、简答题

2. 1894 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1895 年 4 月 17 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台湾和澎湖列岛,付出了数目空前的赔款。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地加深了,它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3. 辛酉政变又称“北京政变”。 1861 年 8 月咸丰在热河病死,由他 6 岁的儿子载淳即位。遗命肃顺等8 人辅佐年幼的皇太子载淳。载淳的母亲即后来的慈禧太后和留在北京的奕訢勾结起来,并得到了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于11 月12 日在北京发动了政变,宣布解除了肃顺等人的职务,下令将肃顺斩首,并否认咸丰遗诏;让载垣、端华自尽;另外五大臣则被革职或充军。接着宣布废除八大臣原拟的祺祥年号,改1862 年为“同治”元年,表示东、西二太后共同治理朝政,实际上慈禧篡夺了最高统治权。这一年正好是辛酉年,故称“ 辛酉政变” ;而发

生此事的地点在北京,故又称“北京政变”。

4. 1841 年 5 月,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英国侵略军在三元里遭到中国人民痛击,损失惨重。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5. 19 世纪末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义和团运动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也没有严密的组织,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也具有盲目性,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活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同时它也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四、简答题

1. ( 1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2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也是列强不能瓜分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时,都存在着利害冲突,瓜分非洲和东南亚时,都是如此。它们或者通过协商,或者直接采取战争的手段,还是把非洲、东南亚地区等瓜分了。

2.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

首先,义和团本身是一个以贫苦农民为主体的松散组织。由于农民个体小生产者带来的分散性,义和团始终没有形成严密统一的组织系统,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因此在整个战争中,没有全面部署,各地区孤军作战,缺乏彼此间的紧密配合和协同作战。

其次,由于农民的保守性和落后性,使义和团不能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反帝爱国性质,但并不是一个十分科学的口号,也具有落后的一面,由于对帝国主义的深切仇恨而仇视洋人的一切,包括科学技术和文化,以致毁掉一切外来的商品。由于对中国封建统治者的面目认识不清,致使义和团在战斗中被欺骗、被利用、被出卖。结果在中外反动势互相勾结的联合绞杀下,归于失败。其三,由于农民的愚昧,义和团不能制订出科学的作战计划,更谈不上建立政权和根据地。在斗争中,他们胜则进,败则退。不进行认真

的训练,而相信神仙符咒能使人枪弹不入,相信神仙上帝能保佑他们克敌制胜。因此,在战场上,他们付出了大量的血肉和生命。

3. (1 )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 ( 1 ) 19 世纪 70 至 90 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

义过渡,出现了列强夺取殖民地的狂潮,成为“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在这个世纪的最后30 年里,欧洲列强基本上把非洲瓜分完毕。亚洲也大部分被列强瓜分。中国这个还保存着名义上独立的半殖民地国家,成了尚未被瓜分的“仅有的富源”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列强展开了对中国的激烈争夺,并酝酿着瓜分中国的阴谋计划。

(2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新阶段的出现,使清政府在对待外国的态度上,在继承前一段的勾结、妥协的基础上又向前发展了一步,即无论战局进展如何,清政府一味妥协投降,从而出现中法战争中中国不败而败的屈辱结局。这些反映出在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的新危机中,清朝政府更加腐败了。

五、论述题

1. (1 )帝国主义的入侵,摧残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也打断了中国历史的自然进程,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使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①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控制了朝鲜,为其向我国东北扩张势力创造了条件;②中国大片领土的割让,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③巨额的赔款,迫使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财政与经济;④

新商埠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方便了外国对中国内地的侵略;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助长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⑥各帝国主义国家凭借最惠国待遇的条款也都享有了《马关条约》的特权,从此,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新阶段。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 )帝国主义的入侵,客观上成为促使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催化剂。外国的侵略分解了自然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与可能性。

①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向中国的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其发起的救国斗争创造了条件。③帝国主义的侵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随着西学的传播,资产阶级维新与革命的思想先后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它们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体制,引起了中国社会文化艺术、思想观念和科学教育等诸方面深刻的变革。④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虽然最终结果都失败了,但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 (1 )割占领土,以英国、俄国和日本为代表,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

(2 )索取赔款,主要是英国和日本攫取的侵略利益,使中国资金大量外流,加强了列强的侵略权益。

( 3 )开埠通商。 1842 年五口通商; 1860 年,天津开埠; 1885 年,中越边界开埠;1895 年长江四城市开埠。便于列强输入商品,输出原料。

(4 )控制关税,使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1842 年,协定关税;1861 年,控制海关;1895 年后的借款担保。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财政的控制。

(5 )通过争做中国债主、争夺路权、争夺矿权、开办工厂等方式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而掠夺大量中国矿产资源,获得巨大经济利益和种种侵华条件,便于列强在政治和经济上控制清政府,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 6 )划分势力范围,列强对中国这些地区进行直接殖民统治。

( 7 )控制清政府,使中国实际上丧失了独立自主,成为半殖民地。

3. ( 1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1840 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他们大多害怕拥有坚船利炮的外国侵略者,甚至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们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所以,他们不仅不敢放手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且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在这样腐败的政府领导和指挥下的战争,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不管是在鸦片战争时期,还是在中法战争中,亦或是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无能暴露无遗。

(2 )教训: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想改变中国人民受外来势力的压迫和侵略,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反抗外来势力的同时,必须推翻本国的封建统治。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姓名: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 .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 .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 .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是5m B .路程是5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 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 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 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 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 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 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 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第一章复习试题1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3 .对“等角对等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只要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 B .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 C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 D .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 、解答题(18、19、20、21每小题7分,22、23每小题12分,共52分) 18.如图,求作一点 P ,使PC=PD ,并且点P 到Z AOB 两边的距离相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选择题(每空4分,共28分) 14 .在厶ABC 中, Z A: Z B: Z C = 1:2:3 , AB = 6cm ,贝U BC = _________ cm . 1.至U ABC 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A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 )三条高的交点; ABC 的( ).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 点; (D )三边中线的交点. 2 .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15 .在厶 ABC 中,AB = AC , Z BAC = 120 °,延长 BC 至U D ,使 CD = AC ,则 Z CDA = 度? 16 .等边△ ABC 的周长为12cm ,则它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____ cm 2 . 17 .如图,ED ABC 的AC 边的垂直平分线,且 AB=5 ,△ BCE 的周长为 8,贝U BC 4.已知,如图,在△ ABC 中,0B 和0C 分别平分/ ABC 和/ ACB ,过O 作DE // BC ,分别 交AB 、AC 于点D 、E ,若BD+CE = 5,则线段 DE 的长为 ( ) A . 5 B . 6 C . 7 D . 8 5.已知:在△ ABC 中,AB 丰AC ,求证:/ B 工/ C .若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可以假 设 () A . Z A = Z B B . AB = B C C . Z B = Z C D . Z A = Z C D 6.如图,△ ABC 与厶BDE 都是等边三角形, ABCD C AE

物理3-1第一章--习题及测试卷

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练习 第一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带电棒吸引干燥软木屑,木屑接触棒以后,往往又剧烈地跳离此棒。试解释之。 2.1C 相当于多少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3.把一个带电棒靠近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金属箔片先闭合而后张开,这说明棒上带的是( ) A .正电荷 B .负电荷 C .正、负电荷都有可能 D .不带电 4.把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这两个金属小 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A .两球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 .两球原来带有同种电荷 C .两球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 .两球中原来只有一个带电 第二节 库仑定律 1.两个电荷量大小相等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 m 时,相互吸引力为0.1N ,则它们的电荷 量分别是Q 1=______C ,Q 2=______C 。将它们相碰一下再放到相距1m 远处,它们的相互作用力为______。 2.两个固定点电荷A 和B 各带电-q 和-4q ,相距为d ,如何选择和放置第三个点电荷C 才能使 点电荷C 处于平衡状态? 3.A 、B 、C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对地绝缘的金属球,已知原来仅有其中的一个球带电,现将A 球 先后与B 、C 接触,再把A 、C 放在相距为L 的两个位置上,测得A 、C 两球的库仑力为F ,若从三个球的初始状态起,改用C 球先后与B 、A 接触,再把A 、C 放在相距为L 的两个位置 上,测得A 、C 两球的库仑力为F 41,由此可判定原来带电的球是( ) A .A B .B C .C D .无法确定 4.“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相距10cm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为9×10-4N 。当它们合在一起时, 成为一个带电荷量为3×10-8C 的点电荷。问原来两电荷的带电荷量各是多少?”某同学求解如下: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得 q 1+q 2=3×10-8C =a ① 根据库仑定律:b F k r q q =????==--2492 2221C 10910 9)1010( 以1 2q b q =代入①式得 q 12-aq 1+b =0 解得 C )104109103(2 1)4(211516821---?-?±?=-±=b a a q 根号中的数值小于0,经检查,运算无误。试指出求解过程中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5.真空中两个点电荷A 和B 电荷量相等,都等于2×10-5C 们相距8cm 。有另一正电荷C ,电荷 量为5×10-7C 。C 到A 和B 的距离相等,距AB 连线3cm 。求:(1)A 和B 都带正电;(2)A 带正电、B 带负电,两种情况下,C 所受的力。 6.如图所示,有三个点电荷A 、B 、C 位于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上,已知A 、B 都带正电荷,A 所受B 、C 两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 如图中F A 所示。那么可以判定点电荷C 所带电荷的电性为( ) A .一定是正电 B .一定是负电 C .可能是正电,也可能是负电 D .无法判断

第一章 练习题(1)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日常用的交流电是( )交流电。 A.正切 B.余切 C.正弦 D.余弦 2、当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大于()时,接地处具有多余的电感性电流称为过补偿。 A.接地电容电流 B.接地电感电流 C.接地电阻性电流 D.接地电 容电流和接地电阻性电流 3、判定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通常采用( )进行判定。 A.左手螺旋定则 B.安培环路定理 C.右手螺旋定则 D.楞次定律 4、在纯电容的交流电路中,电压的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的比值为()。 A.电阻 B.阻抗 C.感抗 D.容抗 5、电场中某点A的电位等于单位( )在该点所具有的电位能。 A.电子 B.正电荷 C.负电荷 D.以上都正确 6、右手螺旋定则可以用于已知磁场的方向来判断()。 A.电磁力的方向 B.电动势方向 C.电场的方向 D.产生磁场的电 流方向 7、三相对称交流电源作△形连接时,线电流IL与相电流Ip的数值关系为()。 A.IL=0.5Ip B.IL=Ip C.IL=2Ip D.IL=3Ip 8、用于分析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端电压关系的定律称为()。 A.全电路欧姆定律 B.电磁感应定律 C.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D.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9、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就会产生()。 A.感应电动势 B.电流 C.磁场 D.电感 10、表示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

A.磁通 B.磁力线 C.磁感应强度 D.电磁力 11、在闭合电路中,当电源电动势大小和内阻大小一定时,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则电源端电压的数值()。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一定 12、有一台电动机功率P为1.1kW,接在U为220V的工频电源上,工作电流I 为10A,则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cosφ为()。 A.0.45 B.0.5 C.0.7 D.0.9 13、有一额定值为220V、1500W的电阻炉,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则电阻炉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各为() A.32.3W, 6.82A B.35.3W, 8.82A C.42.3W, 9.82A D.47.3W, 14.82A 14、某直流电路的电压为220V,电阻为40Ω,其电流为()A。 A.1.8 B.4.4 C.5.5 D.8.8 15、某对称三相负载作三角形(D)连接,接在线电压为380V的电源上,测得三相总功率为6KW,每相功率因数0.8。则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的值符合下列选项()。 A.11.4A,6.58A B.6.58A,11.4A C.6.58A,6.58A D.11.4A, 11.4A 16、将一根导线放在均匀磁场中,导线与磁力线方向垂直,已知导线长度L 为10m,通过的电流I为50A,磁通密度为B为0.5T,则该导线所受的电场力F为( ) N。 A.50 B.100 C.200 D.250 17、有一额定值为220V、1500W的电阻炉,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则电阻炉被连续使用4个小时所消耗的电能为()kWh。 A.3 B.4.5 C.6 D.7.5 18、一额定电流In为20A的电炉箱接在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求该电炉的功率P及用10h电炉所消耗电能W值,其值符合下列选项()。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地理必修3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地理必修3 第一章练习题1 2011.5 一、单选题 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限 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 3、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①地形②气候③水文④土壤⑤植被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④⑤ 4、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南北变化的特点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纬度地带性 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性 B.所划分的区可进一步划分 C.线北的地区降水都在800mm以下 D.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合 6、下列不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 C.农耕区和牧业区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7、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 8、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 C.气温随经度位置的变化造成的D.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 9、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部景观差异由东往西应该是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10、下列地理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 B.东部季风区土壤较肥沃——气候暖湿、多森林植被 C.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冰川广布——海拔高度影响 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纬度位置影响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汇编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专项训练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 .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 .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 .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是5m B .路程是5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 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 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 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 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国际金融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国际金融(第四版)xxxx第一章答案 5.(1)1.6910(2)1.6910(3)1.6900 6. 1.6403 英镑/美元即1英镑美元[间接标价] 卖出美元价:1.690(卖出1.690美元可以买(得)回1英镑,即卖出时,1英镑兑1.690美元),买进美元价:1.6910(1英镑可买进1.6910美元,即买进时,1英镑兑1.6910美元)(1)中国银行以什么价格向你买进美元? 站在银行的角度,银行要买进美元,卖出英镑,则卖出英镑的价格越高越好,因此选1.6910(2)你以什么汇价从中国银行买入英镑?上课的时候有个男生举手说得对,其实这一题跟上一题的逻辑是一样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一样。 站在银行的角度,银行卖出英镑,获得美元即买进美元,则卖出英镑价格越高获得美元越多,因此还是选1.6910 (3)如果你向中国银行卖出英镑,汇率多少?站在银行的角度相当于获得英镑即买入英镑,付出美元即卖出美元,也就是说花越少的美元得到英镑越好,因此选1.6900 6(1)7.8010(2)7.8000(3)7.8010 7. 1美元港元上课的时候我说应该始终站在银行角度,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一来在外汇市场上中介就无利可图,这不符合逻辑,因此我们还是要看题目是在哪个立场。 在本题中,我们是在中介的立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有利可图,按照这个立场才能作出正确的价格选择。(1)该银行向你买进美元,汇价是多少? 在我的角度,银行向我买进美元,相当于我卖出美元,我要赚钱,当然要选贵的价格,所以是7.8010 (2)如果我要买进美元,按照什么汇率计算?

我买进美元,意味着越低的价格越好,因此汇率是7.8000 (3)如果你要买进港元,汇率多少? 我买进港元,卖出美元,卖出美元的话当然是要卖贵价,所以选7.8010 8.(1)0.7685(2)0.7690 9.(1)1.2960(2)1.2940(3)1.2960 10.(1)1.4110(2)1.4100(3)1.4100 11.(1)7.8067(2)经纪人C , 美元兑港币汇率,客户要以港币向你买进100万美元 (1)我是银行立场,客户买进美元,相当于我卖出美元,所以要卖贵一点,选7.8067(2)如果我想买回美元平仓,当然是想买最便宜的价格,所以我们首先排除了A、B两个经纪人。 由于我们是买回美元,站在经纪人的角度是卖出美元,他们要有利可图的话,给我们的价格自然是高的那个价格,即后面的那个价格。C、D经纪人一对比,就知道C更便宜,且价格为7.8060 13.以英镑买入日元的套汇价是1英镑=134.8336日元 解:(1)英镑和日元的标价方法不同,应当同边相乘,即1英镑=103.40× ×1.3050日元=日元公司需要卖出英镑,买进JPY 银行买入1英镑,支付公司134.8336日元★(公司卖出1英镑,收取银行134.8336日元★)银行卖出1英镑,收取公司135.3285日元 (2)银行买入1美元,支付公司103.40JPY②银行卖出1美元,收取公司103.70JPY银行买入1英镑,支付公司1.3040USD①银行卖出1英镑,收取公司1.3070USD公司需要卖出英镑,买进JPY。步骤:①公司卖出英镑,收取银行美元(银行买入英镑,支付公司美元)公司卖出1.0英镑,收取银行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第一章 练习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B ) A.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D.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B ) A.运动的绝对性 B.客观的实在性 C.发展的规律性D.本质的可知性.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 B ) A.客观唯心论 B.形而上学唯物论 C.二元论 D.主观唯心论 10.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 C ) A.唯一属性 B.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要工具 C.存在的形式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12.科学证明人脑是( C )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 14.人类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决定性环节( C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C.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D.客体、主体、客体 1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意识作用问题上的错误是( D ) A.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 B.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C.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反作用D.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1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这是说( D )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或主观感觉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数学选修2-3第一章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2-3第一章练习试卷 一、选择题(共14小题;共70分) 1. 甲、乙两人计划从,,三个景点中各选择两个游玩,则两人所选景点不全相同的选法共有 A. 种 B. 种 C. 种 D. 种 2. 记者要为5名志愿者和他们帮助的2位老人拍照,要求排成一排,两位老人相邻但不排在两端,不同的排法共有( ) A. 1440种 B. 960种 C. 720种 D. 480种 3. 二项式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 A. -240 B. 160 C. -160 D. 240 4. 若,则的值是( ) A. -2 B. -3 C. 125 D. -131 5. 的二项展开式中,项的系数是( ) A. 45 B. 90 C. 135 D. 270 6. 现有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个课外知识讲座,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讲座,不同选 法的种数是 A. B. C. D. 7. 设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二项式系数为,则 = ( ) A. 75 B. 60 C. 55 D. 45 8. 个人分件同样的服装,每人至多分件,而且服装必须分完,那么不同的分法种数是 A. B. C. D. 9. 某学校开设“蓝天工程博览课程”,组织个年级的学生外出参观包括甲博物馆在内的个博物 馆,每个年级任选一个博物馆参观,则有且只有两个年级选择甲博物馆的方案有( ) A. 种 B. 种 C. 种 D. 种 10. 某国际会议结束后,中、美、俄等国领导人合影留念,他们站成两排,前排人,后排人,中国领导人站在前排正中间位置,美、俄两国领导人也站前排并与中国领导人相邻,如果对其他国家领导人所站位置不做要求,那么不同的站法共有( ) A. 种 B. 种 C. 种 D. 种 11. 的展开式中,含的正整数次幂的项共有

(完整版)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精析】C 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精析】D 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 ( ) A.社会化 B.民主化 C.大众化 D.自由化【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的教学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 A.道家 B.发家 C.墨家 D.儒家【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瑞士教育家____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裴斯泰洛齐 2.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的 __________。卢梭 3.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__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 4.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__教育。学校教育 5.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______教育。制度化 6. ____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立法 7.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__________教育的重要体现。非制度化 8.《教育漫画》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洛克 三、简答题 1.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电子商务第一章练习题资料

电子商务第一章练习题 1 判断题 ⑴ 计算机网又称国际互联网,也被译为因特网。⑵ 电子是手段,商务是目的,做好商务活动才是电子商务的本质。⑶ 电子商务系统就是指在电子虚拟市场进行商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商务环境的总称。 ⑷ 网络用户是指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个人和法人,它们构成电子商务交易的客体。⑸ 网络市场是提供给买卖双方进行网络交易的商品。⑹ 认证中心)是法律承认授权的权威机构,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使网上交易的各方能互相确认身份。它是不直接从电子商务交易中获利的第三方机构。⑺ 电子商务产生的源动力是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商业的发展。⑻ 信息技术与社会商业的融合发展,导致了社会网络化、经济数字化、竞争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⑼ 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某种商务活动。⑽ 信用卡号或银行账号都是电子账户的一种标志。单项选择题 ⑴ 互联网起源于。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中国⑵ 因特网又称为网络。

A.国际互联 B.局部计算机 C.城市计算网D.高速信息火车⑶ 中国“政府上网年”是在年提出来的。 A199 B1997 C19D199⑷ 通过互联网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称之为。 A.一般电子商务 B.广义电子商务 C.狭义电子商务 D.虚拟电子商务 ⑸ 电子商务系统实际是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一个统一整体。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流作为指导,通过资金流实现商品的价值,通过物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三者的关系是的。 A.相互分离各自独立 B.相互联系三位一体 C.既相互分离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三位一体 D.前三者都不是 ⑹ 网络广告宣传就是采用了新媒体的广告形式,通过载体形式传播信息。 A.报纸B.电视 C.广播D.互联网 ⑺ 网上银行是指。 A.在营业厅的银行柜台 B.在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相关文档